能源企业转型发展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7:58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1

[关键词]转型发展;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38.196

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转型发展对于推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源企业要立足于自身发展情况,把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切实保证产业结构转型符合发展形势,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能源企业转型发展,要注重对资源短缺问题、经济发展粗放问题等进行有效解决,保证能源转型发展工作顺利进行。能源安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能源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可持续发展方向,立足于能源企业发展重点,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能源企业竞争实力,使其能够获得长足发展和进步。

1 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前期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加上原有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对能源问题的考虑,导致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效果较差[1]。同时,从现阶段能源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可持续发展意识较差

我国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这一认识不足,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可持续发展效果较差。在推动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宣传工作,企业对资源节约意识较差,并且粗放型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到了能源企业未来的发展[2]。

1.2 资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能源企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能源企业受到资金限制,导致其技术更新水平较差。从我国能源企业融资情况来看,银行贷款是其主要融资方式。一些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债务比重较大,在对其工艺流程改造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导致相关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转型发展。从技术角度来看,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不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这就导致研究技术转化为研究成果的周期较长,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从而限制了能源企业的转型发展[3]。

1.3 人才缺乏

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内部是否具有高素质人才队伍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这一过程中,人才的短缺,严重限制了能源企业的发展。能源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能力,人员的稳定性,工作积极性等,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由于核心人才的缺乏,导致科研工作难以跟上实际发展需要,给能源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4]。

1.4 缺乏完善的制度

能源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能源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些能源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相关制度构建不完善,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其发展成本,无法满足转型发展需要。

2 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1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能源产品多元化转型

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大局观,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结构调整,使能源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在促进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在发展过程中,能源企业要注重对自身耗能较大的生产结构进行改善,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有效利用,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大局观,并能够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协调,从而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提升其盈利水平,降低能源消耗[5]。同时,能源产品多元化转型,要注重开发新的发展领域,加强对新能源的利用,创新能源产业,巩固原有核心产业优势,实现能源产品的多元化转型发展目标。

2.2 加强资金技术投入,推进国内和国际并重转型

资金技术的投入,是满足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对能源企业的支持,使能源企业融资渠道得到有效拓宽,使其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资金投入过程中,要注重以节能降耗为发展目的,促进能源企业对自身生产条件进行改善,保证生产技术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发展特点。同时,在技术研发过程中,要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并对先进技术进行引进,使能源企业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技术投入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把握,能够将信息化应用于能源企业生产过程中,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朝着信息化企业发展方向迈进。随着资金、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要注重国内和国际并重转型发展模式利用,能够加强对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开拓,使其能源业务可以得到有效拓展,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6]。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经营和资本运营并重转型

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于能源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强人员素质提升,使能源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培训工作,使员工能够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对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降低能源,保证企业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特点。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满足经营和资本运行并重的转型发展需要,对资本进行优化布局,从而提升能源企业资产质量,使其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

2.4 完善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转型发展

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推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关键点。这一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能源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性,从而全面推进能源企业信息化转型发展。信息化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实现管理信息化与生产信息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降低能源消耗,更好地提升能源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转型发展,要注重加强财务管理一体化建设、生产实施监督、在线运营分析,从而保证能源企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实力,以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

3 结 论

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立足于能源企业发展现状,并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有效把握,推进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成功。转型发展,要注重产品多元化转型、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转型、资本运营转型和信息化转型发展方向,保证转型工作顺利完成,增强能源企业发展动力,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利润。因此,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切实把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督和管理,提升能源企业实力。

参考文献:

[1]杨晓龙.传统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低碳技术发展路径探析――以石油企业低碳转型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0):98-102.

[2]舟丹.“能源的未来――赢在新时代的拐点”高峰论坛在京举行[J].中外能源,2014(12):63.

[3]宣晓伟.中国能源管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能源领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J].国际石油经济,2015(2):1-11,109.

[4]曹培玺.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J].先锋队,2015(8):40-41.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2

[关键词]煤炭企业;产业转型;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15-01

一、煤炭企业的发展背景及问题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支柱性能源,煤炭也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煤炭企业都处于资源型、粗放型、单一型发展状态,尤其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仍是较大追求,煤炭企业多年来一直是在加大规模扩张过程中,快速的规模扩张导致煤炭企业实际情况与企业自身健康、绿色、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战略出现偏差,也隐藏了诸多生态环境破坏、管理漏洞增多、体制机制落后等弊端。

我国煤炭企业也开始着手研究和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2002年以来的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12年开始煤炭市场进入下行通道,煤炭价格“跌跌不休”,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下游电力、钢铁、焦化、冶金等行业也萎靡不振,再加上国内超前建设产能释放、整合重组后的小煤矿复工复产、大量进口煤炭的巨大冲击、替代能源的大力开发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进入总量宽松、供大于求的格局并且短期难以改变。同时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对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总体部署、经济社会对节能环保的严厉要求等,使我国煤炭企业目前的单一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自身发展、市场和社会需求,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纷纷开始制订并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尤其是央企如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转型发展已经迈开很大步伐并取得显著成效。转型发展已成为煤炭企业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发展任务。

二、转型发展对煤炭企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局性、长远性发展方向、目标、规划、任务和具体部署,是指导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具。对面对全国、全省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大要求,面对其他煤炭企业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大趋势,面对企业自身迫切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的大形势,加快制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对煤炭企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作为传统煤炭企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是促进企业改变一煤独大格局,实现多元发展、综合发展、转型跨越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应对市场能力、快速做强做大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建设现代型综合能源集团宏伟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

(二)作为能源工业企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是实现企业由外力推动、投资拉动向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型、低效率、简单化向集约型、高效率、现代化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方案

(1)产业转型

煤炭始终是煤炭企业的主业,山西焦煤转型发展不能脱离煤炭而转型,仍要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思路来推进企业的转型发展,因此煤炭主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要不断加强,不断发展,在当前煤炭主业已经足够做大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煤炭主业的做强与做优,通过主业的良好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企业的转型,同时主业的做强做优也能为企业平稳运行、全面转型奠定基础。产业转型就是要改变企业目前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实现“煤炭、电力、化工、煤机装备、物流贸易、新兴产业”六大产业协同发展;

(2)管理升级

在企业全面加快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企业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合作等任务以及需要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相对滞后、僵化的企业体制机制必将对这些工作的开展形成障碍和制约,因此要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升级,在集团管控模式、法人治理结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企业内部精细管理、产品市场营销、经营业绩考核六大方面强化改革创新,形成与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相适应的“软件”配套,共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

转型发展是当前能源型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型企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越来越紧迫。煤炭企业作为我国最为普遍、最广大的资源型企业,煤炭我国能源行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其转型发展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热门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当前煤炭市场经济经过“黄金十年”疯狂后的理性回归下的新常态、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强烈、国家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形势等,使得煤炭企业必须加快推进企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丰才.企业转型发展与企业家能力创新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20):96-98.

[2] 李少陵.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J].前线,2014,(3):35-36.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3

关键词 煤炭企业 转型发展 对策研究

一、引言

煤炭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据统计,全球石油资源从理论上来讲仅够开采40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在全世界已探明静态可采储量还有226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原煤产量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40%左右。[1]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生产迅猛发展。我国煤炭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煤炭产业走转型发展之路势在必行。[2]转型在增加挑战的同时,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机遇。清洁煤生产,清洁煤气化,推广现代煤制油化工新技术、推进煤炭产业由燃料向原料转化,拉长煤炭产业链,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积极进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破除“一煤独大”,扭转行业几年来入大于出的局面,是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煤炭企业想要站稳脚跟,健康发展,必须加大力度改革与调整。

二、制约我国煤炭企业转型的因素

随着世界能源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至20世纪末为止,美国、德国、俄罗斯、南非等产煤大国的煤炭企业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转型。我国煤炭企业要赶超世界水平,顺利完成转型,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煤矿布局分散,开采成本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转型升级难

我国煤矿尤其是南方煤矿,一直以来存在着“小、乱、散、差”的状况,煤炭开采成本高,三废及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据统计,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40%左右,煤矸石不到35%,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短期内要全面完成转型升级难度很大。

(二)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煤炭初级产品的开采和加工,生产技术水平低,高技术含量成分少,附加值低,煤炭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比重亟待提高。矿区范围大,下属单位多,各单位层次不同,发展不平衡。

(三)资金瓶颈

自2006年电煤价格开放,中国煤炭经营完全市场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下滑,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一路下跌。十二五期间,为响应国家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号召,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向银行大举借款,给企业带来了高额利息的还贷压力,使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融资困难,转型遭遇资金瓶颈。

(四)企业沉员多,转型带来的富余劳动力安置难

中国煤炭行业近十年黄金期间,很多员工不惜花重金走后门,将子弟、亲戚、朋友安排进煤炭企业工作,累积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加之企业本身离退休人员多,还有一大批工伤、工残、职业病患者及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等抚恤人员,导致企业沉员多,社会负担重,转型带来的富余劳动力安置难。在一些国企煤矿老员工的心里,总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愿意离开煤企工作。

(五)绿色发展理念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实行的是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无限制、无效率消耗资源,不重视环境及开采成本,生态矛盾凸显,[3]对清洁低碳、生态环保、延伸循环等绿色发展理论认识不足。

三、转型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机遇

尽管世界能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但受建设成本及发展成本的制约,目前大面积推广使用新能源还存在局限性,[4]加上全球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点,短期内我们的生活不可能离开煤炭。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建立以绿色、低碳为主的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煤炭企业向绿色、高效、低碳、节约、环保方向转变发展。[5]转型期间,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煤炭企业可以抓住时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提升行业发展集约化水平

按照煤炭工业“十三五”发展展望要求,“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推进煤炭企业重组,以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为重点,着力推进煤炭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发展集约化水平。煤炭企业可以大刀阔斧,按照“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的原则,关闭淘汰劣势企业,并购重组骨干企业,改造提高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进军国际大市场,加大国际合作力度。通过联合、收购、兼并、重组、上市,造就出能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进一步推广使用新型技术,加快普及机械化开采进程

我国煤矿布局分散、规模小、数量多、生产技术落后、装备水平偏低。尤其在南方仍有许多煤矿采用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进行生产,非机械化采煤情况大量存在。[6]转型背景下,一批大矿业基地、大集团、大能源通道相继建成,将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普及机械化综采进程,有利于推广使用新型实用技术,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开采工作效率,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降低煤炭生产成本。

(三)进一步推进低碳高效清洁生产,走洁净能源发展之路

煤炭资源的高碳性及大规模简单低效利用,加剧了资源的耗竭,也加快了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煤制清洁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可替代石油的化工品等清洁能源转化技术是大势所趋。我国洁净煤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过了近20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还有上升的空间。[4]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从煤炭开采、煤炭加工与运输、煤炭转化和利用等层面入手,进一步推进低碳高效清洁生产,走洁净能源发展之路。

(四)突出煤炭主业,多元发展副业

突出煤炭主业,首先要做大做强煤业,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深度加工,充分发挥煤炭地下气化和油页岩炼油技术,延长煤炭产业链,走原煤―洗精煤―型煤―焦煤―水煤浆―煤化工等上下拉长之路。其次,要逐步摆脱“煤炭依赖症”,改变单一的煤炭品种,提升煤炭附加值,实施产业转化,推进产业升级,走煤―电―钢―铝―建材等一条龙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煤炭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还应该积极进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新兴能源领域,打造横跨煤、电、油及新能源的新企业,走“跨越煤炭,多元发展”新路子,促进煤炭企业稳定转型健康发展。

四、对策研究

转型在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了企业重生的机遇。为实现我国由产煤大国向洁能生产强国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以几个下方面努力:

(一)加强科技创新,重视洁能新产品研发及推广

美、俄、德等产煤大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成功转型,首要的原因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强,新产品不断涌现,并占据了市场一定的份额。在这些国家里,即使是最有实力的企业,其忧患意识也很浓,产品创新是其头等重要的事情。我国煤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煤及洁能产品自主开发及创新能力极为薄弱,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要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洁能生产强国”而不是“产煤大国”,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大力加强和提升清洁煤及洁能产品得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加强政府引导,为煤炭企业成功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煤炭产业是一个需求弹性大、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的产业。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发展战略的确定到重点领域的选择,从项目的选定到实施单位的确定,从经费的保证到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也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煤企转型发展的方针政策,选准选好项目,着力培育煤炭工业新的增长点,确保企业向“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生态环保”、“延伸循环”、“安全保证”方向转变。

(三)加强与国际大型煤企及国际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大型煤企在市场、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并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煤炭企业成功转型的经验;积极引进外资,解决煤炭企业体制障碍、运作机制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准确把握国际新能源发展动态及前沿技术,让国内煤企主动参与全球分工,提升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在同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竞争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抢占世界洁净煤及洁净能源技术制高点。

(四)加快建立现代煤炭企业管理制度

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经营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推进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最大限度有效整合。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放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改革、重组、兼并和加强企业管理上,加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力度,推进煤―电―材,煤―焦―化,煤制油、煤制气等多条产业链纵向纵深拓展。并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等非煤产业做大做强。使煤炭企业的发展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逐步适应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

(五)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煤炭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和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煤矿安全及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创建一种能够快速联想知识的新的教育和培训方法,研究开发不同语言间沟通的信息变换机器,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与语言的员工间直接合作与协同;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研究国外煤炭企业成功转型先进案例技术资料,培养出一批既能及时掌握现代采煤理论与技术,又能通晓扩展新能源业务、熟悉新能源生产技术、了解国际动态及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五、结束语

转型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煤炭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煤炭地下气化、油页岩炼油技术优势,积极进军油、气、电领域,积极进军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打造横跨煤、电、油及新能源的新企业,不断生产出新品、精品,才能使企业富有生命力,才能在国际能源大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肖长江(1991―),男,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供应链及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1] 车云志,车勤建.湖南煤炭重组新机遇[J].国土资源导刊,2015(9):61-63.

[2] 邹贵武.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与实践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15(9): 20-23.

[3] 张强.中国煤炭行业新常态研究[J].中国煤炭,2015,29(2):11-15.

[4] 省部级(第52期)战略思维与研究专题组.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观察,2012(12):30-34.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4

关键词:苏州 产业转型 人力资源管理

1.苏州的产业结构概况

苏州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同时也是个制造业大市。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苏州工业总产值2.37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万亿元。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电子、纺织、冶金、化工和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8%。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921.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1%。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慧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

2009年经济指标中,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 4 位,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重1.8%,第二产业占58.8%,第三产业占39.4%。从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看,苏州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2.产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应该看到,苏州的经济总量虽大,可真正的自有品牌、行业标杆企业却寥寥无几。从产业结构分析,苏州的工业企业中仍有不少是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低端加工企业,劳力需求高、资源能耗大、效益产出比低,这些企业在产业产值里仍占有一定比重。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处在全球制造业生产链低端的“代工模式”,转型成为其内生的迫切需求。相应的,人力资源的主体也由生产领域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新型人才。如何应对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需求,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就成为产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3.产业转型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苏州这个全球投资热点积累起相当的工业规模和经济底蕴后,地方经济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需要逼着苏州转型。转型促使地方人才结构调整,而人才结构调整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携手并进确保了这两种力量在动态调整中保持着平衡。

3.1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1)社会层面上,苏州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制造业容纳了绝大多数的人力资源(劳动力)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在低碳经济要求下,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能适应产业高?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的主体无疑将会转变为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及服务业的新型复合人才。这是城市为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企业层面上,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而言,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主要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旧有的简单人事管理将向适应地方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再向人力资本和人才资产升级;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薪酬和绩效管理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新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保持灵活性、信息化等。

3.2人力资源对产业转型的作用

(1)人力资源是产业转型的支撑。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加快优化升级新阶段,复合型、高素质、具备各种复杂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对设备更新、产品创新、及管理革新和工艺水平提升、效益增加至关重要,在满足当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要求方面具有支撑作用。

(2)人力资源是产业转型的原动力。企业要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向中高端“资本、技术密集型”、从加工生产向研发设计转型,离不开人才的推动。新型复合人才的进入不仅能改善生产流程,大幅提高生产率,而且还能带来节能理念和减少原料损耗,使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同时保证产品品质,促进绿色生产,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稳步提升。

4.产业转型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4.1地方政府层面的人力资源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人力资源。政府应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立促进各类人才成长发展的管理体制,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转变;开发高等教育,重视通识人文,培养国际宏观视角;推动产学交,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结合地方特色,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促进地区发展。

(2)制定中长期人才开发规划,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创新型、科技型、技能型人才,制定中长期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人才结构应作战略性调整,一是在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一体化,畅通进修管道的同时,对不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各类培训进行疏导压缩;二是对各类业已过剩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转岗培训。

(3)完善人才市场调节体制。进一步完善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其它省市乃至海外的人才信息网络对接,实现人才市场“大整合”。注重构建对周边地区人才供求调剂作用较大的区域性人才市场,把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人才市场机制的完善,使人才流动更畅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4.2微观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1)着力提升高层管理者素质。古语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将帅和灵魂,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对企业高层的管理提升既迫切又重要,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所在。首先,应促使高层管理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次,企业内部应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绩效考核,评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最后,引进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能,优胜劣汰。

(2)营造利于创新的管理氛围。转型发展时代,创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词,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一理念来驱动。而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还是企业的管理创新,都以人力为依托。因此,营造一种利于创新的管理氛围,给员工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企业才能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抓住蕴含其中的商业机遇。

(3)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要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防止人才流失;为员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足员工自我提升需求;搭建内部竞争上岗平台,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

5.结语

苏州的产业转型是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需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这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转型升级条件下,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是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做好其管理至关重要。适当、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能激发出企业和地方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参考文献:

[1]毛蕴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港口经济,2009年7月.

[2]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2月.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5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不但制约着矿业的兴衰,而且它在城市中占有较高比重,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对全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可以分为老年期资源型城市(约54 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2.68%),中年期资源型城市(约290 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68.07%)和幼年期资源型城市(约82 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9.25%)。老年期资源城市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经济衰退,结构调整转产就业压力加大,环境问题突出,困难较多,亟待给予政策扶植或经济救助。不可否认,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创下了辉煌业绩。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资源性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每况愈下的被动状态,诸多社会矛盾相继而来,严重制约了这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1952~1990 年间进行的是一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在国家这种工业投资政策方针指导下,带动了资源勘探开发统一大会战,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矿区,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形成以开发区域优势矿产资源为背景的格局,建立起如鞍钢、太钢、大庆、六盘水、铜陵等大型资源型城市基地,以及10,879 座国有大中型矿山和227,854 个乡镇、集体矿山企业。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把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中西部,而把加工工业发展的重点摆在东部沿海地区,矿山只是作为国家投资、为国家或区外输出资源的场所,粗放型开采,求产量不注重综合利用,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初级矿产品被全部或部分指令性低价调出,大多数矿业城市初加工或深加工产业得不到更大发展,形成采掘型矿业城市。

一、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矿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的地域性集中,导致各种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性推进。在矿城建设初期的从业劳动人口构成中,除了属于城市人口的矿业技术工人、转业军人外,大量的半城市化的“亦工亦农”人口比例较大,包括大量民工、当地农牧民和部分职工家属。城市基本人口虽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高农村人口”的构成又暴露出了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2.畸形的高工业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不是从传统农耕业或采掘业向制造业、社会服务业转化,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而是以工矿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对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假象。受资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中根本没有考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矿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不同之处。

3.复杂的地矿关系

国有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主体,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但从生产和服务职能上看,企业与政府具有明显差别。过去矿业企业办社会非常严重,也很普遍。“机关求大,职能求全,级别求高,队伍求多”的“全能式”企业体制,难免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和政府职能不畅等弊端。由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到矿山开采后期,矛盾更加尖锐,财政收入锐减,经济大幅度下滑。伴随资源的枯竭,围绕企业改制后的下岗职工安置、企业办社会的包袱等问题,企业与城市政府的矛盾就更为突出。

4.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非再生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不论后备资源勘探进展多大和开发时间多久,资源持续性利用最终是有限的。而粗放型采掘、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比非矿业城市的平均水平要低。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应该抓的事情,但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往往难以承担昂贵的环境治理费用。而以营利为目标的矿山企业自身是没有动力从事生态环境治理的,因而造成我国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

5.城市布局不合理

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矿业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困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这一点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的尤其明显。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或其相关的产业。由于政府财力远远不如矿山企业,普遍形成了“企业大、政府小”的状况,因此,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矿山企业并不擅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又喜欢自己另搞一套城市基础设施,往往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不配套,使城市建设零乱且不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城市发展。

6.社会负担极其沉重

我国矿山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矿业城市此类支出占到了矿山企业总支出的1 5%~20%,甚至更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企业办城市的现象。矿山企业办社会不仅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拖累甚至拖垮企业,更不正常地衍生了两个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主体——以市政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和以矿务局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矿关系始终不能理顺,二者甚至矛盾重重,对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再加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矿山企业有中央、省属与地方之分,受制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导致矿产资源配置出现畸形,城市功能发育严重不足。

二、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一)国外经验

1.重视相关的立法和规划。如美国针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先后出台了《矿物租借法》、《联邦煤矿租赁法修正案》等。再如,德国政府为振兴鲁尔工业区,成立专门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编制具有法律意义的总体发展规划。

2.政府进行灵活多样的财政税收支持。如法国为扶持老工业区发展,设立了地区开发奖金、工业自应性特别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倾斜;另外还通过对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公司税、所得税等税收不同程度和时间的减免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老工业区。

3.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如日本九州的开发转型,通过地域振兴整顿公团,对进入产煤地域的企业设有长期低息的设备资金融资和长期运转资金融资等。另外减免地方税,减收额的80% 由国家补贴。

4.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外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大企业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作用。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英国政府制定了《企业扩张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和技术咨询。在金融政策上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开业贷款额。在产业衰退地区,小企业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给予3000 英镑的投资补贴。

5.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如法国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规定企业职工必须定期离岗参加培训。培训期间,职工可领取70% 的工资,费用由企业承担。

6.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如德国政府建立了“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等。

(二)国内经验

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辽宁阜新把转型方向瞄准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链条框架;黑龙江双鸭山也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来发展,同时通过煤炭液化、失重式电子秤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资源型城市有很多优势,比如良好的区位、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在转型初期困难较大。根据国外经验,资源型城市应大力推行资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利用方式,这样做既能延长资源的开采周期,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转型成本和难度,为转型积累资金和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国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很多复杂问题。资源型城市一般依托资源性企业而建成,资源性企业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同时,还面临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完善社会保障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历史负担以及债务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在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同时一定要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因为这几个问题是共生的,是环环相扣的。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

1.转型离不开政府的财政税收扶持,尤其是在转型初期,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分别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接替产业包括环境补偿机制建立与环保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待转型进入正轨后再逐步减少或取消扶持。

2.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和规划。同时,需要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分步骤实施推进。

3.产业结构要多元化。转型的实质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作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需要一定的过程,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充分依托国内外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多元化步伐。

总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方面矛盾,实现城市转型。转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政府合理干预,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秉福.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2,(3).

[2]王建平,陈元朝.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谢涛.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探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王萍(1981-03),河北保定人,女,回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6-0011-02

作者简介:崔乃文(1981-),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

近年来,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因此,全世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为了避免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希望能降低世界各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有效降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将经济发展转变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把人们的生活也转变成为低碳生活。

一、低碳经济发展概述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在英国提出,但是至今为止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却依旧没有一个具体的解释。通常来说,对低碳经济的解释可分为三种情况: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零排放;降低碳的排放量。虽然社会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定义有着很多的说法,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进行技术、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降低企业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的。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就是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成为碳经济发展模式,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全世界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关注,到目前为止,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的激励制度、低碳经济具体的发展路径以及低碳经济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等。近年来,中国紧跟时展的脚步,也开始关注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大力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我国的相关人员,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碳市场、实现路径、碳税、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内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2005年,庄贵阳发表的《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2009年,潘家华发表的《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以及2010年樊纲等人发表的《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等。这几篇文章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研究,并提出了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内涵与未来发展趋势。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经营理念落后与资金缺乏,降低了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

对国内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少以及力量相对薄弱等特点,为了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缩短企业生产的周期,以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收益,才能确保企业的资金链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由于长期受到管中运营观念的影响,有些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的目光不够长远,难以为企业制定出长远的发展目标,资金投入也都以短期投入为主。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中小型企业向低碳方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就像是一项资本性的支出,投入资金数额比较大,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属于一个高投入、长收益的投资项目,这一特点让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都不愿意向低碳经济转型,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2.低碳转型升级投入成本过大,中小型企业无法接受

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对企业内部所有设备进行更新,置换企业内部的员工或进行再次培训。尤其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而言,对企业设备上进行置换或更新时,置位的设备必须能满足高水平生产的要求,也要达到低碳排放的相关标准,做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员工方面首先要让转型后的员工能更好地适应新设备和新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应该提高企业员工环保、低碳意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3.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行业起步太晚

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在全体员工中占的比例非常小,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创新能力也非常薄弱,这一情况对中小企业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成为中小型企业无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上普遍认为:一个企业如是在技术开发上的投入资金在该企业的总销售额中占到了1%,那么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非常困难,如果占了销售额的2%,只能维持正常发展,只有点到了5%以上,企业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开发经费,就算有,也占不到整个企业总销售额中的1%,专门的研发部门更是缺乏,因此,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低等因素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国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提高企业低碳转型的主动性

国内的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完成低碳转型,就需要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更新自己的发展理念,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全面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企业制定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了解低碳转型投资成本虽然比较高,但是却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收益,坚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企业低碳转型升组,努力朝企业低碳经济目标发展。

2.抓住低碳经济关键点,占领市场,拓展企业的资金来源

低碳经济发展,强调的是新能源产业和环境和谐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想要在这个低碳经济时代长远、稳定的发展,就面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优先抢点低碳经济商品市场。如面对当前制造行业相对饱和的状态,我国的中小企业就需要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途径,在现存生产水平条件下,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方向发展。另外,为了促进行中小型企业顺利的低碳经济转型升级,走可持持续发展道路,中小企业就必须不断拓展企业的资金来源,扩大企业的融资方式,确保有充足的资金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如,采用中小型合并企业的方式扩展企业规模,抓住低碳经济的增长关键点,依据关键点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提升企业借债的能力等[2]。

3.确保转型步伐的稳定,对企业转型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转型成本是所有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投入,尤其是对力量薄弱且资金缺乏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控制好转型的步伐至关重要,转型升级应该有计划的顺利开展。企业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不但要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收入来源,对企业进行分层转型,先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对一些陈旧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例如,企业可采用融资方式,租入更多的新型设备,对财务分配情况进行正确的把握,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对企业转型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4.加强人才培养,创新生产技术,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机制

人才与技术是中小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在人才方面,企业需要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吸收更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进入企业。在企业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所有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大力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企业员工能适应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技术方而来说,中小型企业需建立一套全新的创新机制,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让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型转变为技术型,把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为中小型企业的低碳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对世界各国低碳经济转型成功的经验进行合理借鉴,依据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注重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推动我国绿色商业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提倡低碳技术的研发,了解人们的消费模式,创造更多的低碳产品,推广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观念,促进我国的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鄂湘,杨亦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经营管理,2013(20).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9

关键词:转企改制;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转企改制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属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发展完全依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转企改制后,企业管理模式、岗位设置、薪酬绩效考核体系等都有了明显变化,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管理模式从原来的事业编制管理到现在的企业化模式管理,还是人员管理从原来的注重职务职级到现在注重能力技术,从原来的定岗定薪到现在的按劳取酬等,这些转变都离不开“人”这个因素。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关注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不断优化与创新。由于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及认知不足等原因,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仍存在大量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如下:(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整体规划尚未完善。转企改制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合企业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问题。原来管理模式下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人员招聘、岗位晋升、薪酬福利、人事管理等)需调整,其中人员如何合理定位、管理和发展成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划、相关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企业需要各种类型、多专业人员协同发展,现行岗位职责划分模糊,职位晋升通道不畅,员工定位不明确,薪酬体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导致企业薪酬制度激励员工的有效性明显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法统一,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建立企业员工有效的发展理念和上升通道,对员工自我发展规划缺乏正确引导。从企业发展与变革理论角度分析,该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是由于企业缺乏从发展与变革的角度考虑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未深刻剖析企业内部环境及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导致企业短期或长期规划存在不足,进而影响转企改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性的实施。(2)员工绩效考核及薪酬激励制度不够完善。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人力部门对不同员工的考核标准和工作目标认定不清晰,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无法达到“人尽其能、按劳取酬、公平合理”。另外,企业现存的评价体系和指标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在绩效考核方面无法激起员工积极性,导致企业激励政策流于形式。从现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状况看,薪酬激励制度受自上而下考核方式及管理制度等主观因素干涉过多,作用有限,背离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3)企业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当前,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对人员需求的标准是以较低投入获得较高产出为原则,多从企业部门劳力需求出发,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招聘、面试、安排,未能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角度有计划地引进和招聘人才。招聘工作缺乏吸引人才的典型能力,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企业高层用人理念滞后,不够重视人才,也未真正认识到人才与企业未来发展间的重要关系;其次,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内部各项工作的展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其三,新入职员工培训投入非常有限,各类培训不到位,管理条例与员工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等,导致企业员工离职率较高,浪费企业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2转企改制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2.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成功的企业在于其完善的企业整体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更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应有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在其基础上制定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角色和职责,其次要细化组织结构,第三要制定人员配备管理计划。角色和职责定义了企业所需人员的技能和能力,组织结构提供了企业所需人员的概貌,人员配备管理计划描述了企业在什么时间段需要什么样的人。(2)合理定位,创新管理模式。转企改制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应重新进行合理定位,改变行政管理模式,从市场发展角度开拓人力资源发展要求,着重考虑业务拓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增设特色专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摒除原有唯职称、工龄、等级论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模式,树立各种类型、多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发展理念。疏通各类员工晋升通道,尤其要拓宽小专业和边缘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建立企业各类技术人员职业晋升发展管理体系。积极调动员工创新干事的劲头,大胆启用没有“头衔”却有实际能力的年轻员工。开设绿色通道,引进培养急需人才。

2.2创新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及薪酬激励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员工流动性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压力也随之上升。为更好地为企业留住精英人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改革当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要帮助企业留住人,更要能激发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尽其能、按劳取酬、公平合理”的企业人才管理最终目标。当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KPI绩效考核模式,需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型中进行升级,将传统的企业对员工的考核逐渐创新为用户对企业的实际考核。与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转型相统一的是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要为企业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实现人才的最大价值及培养人员价值观,激发员工个人价值更大化。通过共同运营的方式帮助企业员工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进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在转企改制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都会借助互相监督的形式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自主管理,实现员工间的无缝衔接;也可以确定或制定相应的全员监督及员工内部调解委员会,有效实现人力资源在薪酬激励等方面的转型;还可以同事间的评价为依据,适当调整员工薪酬激励水平,全面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化。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实施转型时,应以员工综合评价为基础,通过员工评价反馈确定员工薪酬激励定位,同时用户交互效果也是评价员工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转企改制下,员工已由对上级负责转型为对用户负责,用户评价直接影响或决定员工薪酬福利体系。该种激励模式下,用户与员工的直接交互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互等级或薪酬福利体系等级的明确划分可以进一步帮助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2.3创新人力资源选择方式

转企改制下,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最重要的是选择企业人才。企业依据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建立企业人才的选择引荐、储备、培训管理体系。(1)增强企业招聘能力。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招聘渠道。转企改制中的企业人力资源选拔一般通过企业机制建立,并积极运用各类信息招聘软件引导人力主动选择合适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招聘平台选择人才,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人才招聘效率,同时也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的双向选择机会。其次要改变决策层用人观念。改变原有自主培养人才模式,通过“猎头公司”“人才中介”“劳务派遣”等方式引进含金量较高的综合性人才。积极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以方向性、聚焦性的特质吸引更多人才关注,彰显企业价值,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2)合理定位员工。转企改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从员工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角度出发,重新合理定位员工。一般通过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履行企业工作约定,多渠道与员工沟通,以柔性政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如:各部门组织各类工作活动,引导新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将企业关怀渗透到员工工作、生活中,积极引导员工精准定位自身位置,以最佳定位模式满足企业人才选择的需求。(3)重视企业人才储备和培养。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属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发展完全依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周期,应根据企业发展要求,适当提前引荐、储备、培养企业未来发展所需人才,尤其要重视复合型管理人才、小专业和边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发展。

2.4科学规划人才招聘和培训

转企改制具有明显的有机特点,参与主体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经济发展过程中,主体之间不仅可以采取自动交互的工作方式,同时更突出团队、流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人与岗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互创新。如:针对不同的工作需求组建多个员工队伍,打破原有部门和岗位的限制,整合具有不同优势的员工,取长补短,思维互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稳固员工基础,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在获取人力资源时还需科学分析,合理规划,实现用人成本和数量的有效控制,最大化地获得企业经营效益。科学规划人才招聘和培训,优化转型现有人力资源,构建完善的奖惩激励制度,以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总之,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积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篇10

一、山西省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路方向

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应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下,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主动地谋求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一)市场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山西省在进行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中,也应当将推动资源型产业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作为核心任务,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很多都是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为从根本上改变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要从体制机制着手,改革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资源产业的税收制度,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二)生态化

山西省在发展资源型产业时,应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在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既重视经济增长,又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最小的能源消耗成本与环境污染成本,最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能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方位推进煤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清洁利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关小上大”等量或减量替换力度,积极探索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新模式;在电力、冶金、焦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推进碳捕捉、碳封存、碳利用的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

(三)集约化

山西省在发展资源型产业时,应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山西省应以“多联产、全循环、高端化”为基本模式,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型升级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资源型产业,使多数资源型企业的主要工艺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提高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煤炭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晋北、晋中、晋东南三大煤电基地,加强晋电外送能力。

(四)规模化

山西省在发展资源型产业时,应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对大企业集团进行规范化管理,形成有序竞争、良性循环的市场秩序。山西省应坚持依法行政,遵循市场原则,全面落实矿产资源规划,按照一个规划区块范围内原则上只设一个勘查开发主体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煤炭回采率和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水平,减少生态破坏、加快生态修复。推进焦化、冶金、电力等行业的产业整合和兼并重组。打破产业边界,加快推进煤炭、冶金、焦化、电力、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整合,促进资源型企业跨行业、一体化发展。

(五)集聚化

山西省在发展资源型产业时,应将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产业园区,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在大企业的主导下建立“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产业生态,形成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提高区域竞争力。山西省在发展资源型产业时,应把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推动重大项目相对集中布局;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加大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各类园区承载力和发展水平。

二、山西省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实现机制

实现山西省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五项主要任务,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实现机制,具体包括技术提升机制、组织优化机制、地域整合机制、产业链再造机制、管理创新机制、信息化发展机制。

(一)技术提升机制

山西很多资源型企业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设备水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处于十分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整体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些企业的技术设备也应当得到相应的提升,否则就会落后于行业先进水平。为提升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必须要制定相应政策,加大技术改造、促进技术创新。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技术改造实质上是对企业的一种补偿性投资,补偿生产活动和技术进步对企业生产设备造成的有形和无形损耗。如果企业技术改造长期无法弥补这种损耗,就会造成企业技术水平的相对下降,从而大大削弱其国际竞争力。山西省在加强技术改造上将技术改造与落后产能淘汰相结合、将技术改造与节能环保相结合、将技术改造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全方位提高产业的集约发展能力。二是促进技术创新。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企业不断的进行研发投入。山西省应改进现有研发机制,切实使企业成为研发活动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的转化率,使科技创新真正起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组织优化机制

当前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症结在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包括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同质、生产规模与范围不合理、企业行为缺乏协同性等。要提升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质量,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要推动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发挥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大批量生产体系,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演变,促进大中小企业关系协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避免过度竞争。一是加快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有利于推动企业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整体的效率水平,使其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的发展。山西省很多焦炭企业在炼焦的过程中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除了近几年来对焦油和粗笨的回收率大约在80%以上,而其他的净煤气则通过直接燃烧排放,煤炭化工业的深加工还没有形成规模,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还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促进焦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山西省政府可考虑将焦炭产业作为兼并重组工作重点,促进产业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二是治理产能过剩。一定规模的过剩产能是维持市场竞争机制的必要条件,但严重产能过剩却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加重了环境压力,同时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影响了产业组织整体效率的提高。甚至讲,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山西省应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尤其加大对焦炭等产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在严格限定环保门槛、技术门槛和规模门槛的前提下,鼓励先进项目的上马,支持企业先进产能对现有产能的替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许多产业都是在落后产能淘汰、新增先进产能的不断循环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三)地域整合机制

地域分工的不合理往往是造成产业发展效率底下的重要原因。为促进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应在区域层面上进行产业整合,促进资源在部分优势地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加大区域合作。一是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搭建资产交易信息对接平台、发挥信息集聚和资源整合能力。二是优化区域内产业分工。在山西省内建立起产业分工机制,不同地区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特点参与分工,并形成相应的竞争优势。三是加强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山西省内不同地区由于煤炭资源储量等要素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条件相差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一些其他途径同样也为山西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例如保持生态环境,提供劳动力输出等,这部分价值应当在收入分配中得到体现。山西省政府可考虑建立生态补偿和人文要素补偿等机制,在收入分配中更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形成不同地区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产业链再造机制

目前,山西省资源型产业主要是围绕煤炭资源建立起来的,主要集中于组装制造环节,也就是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而且从制造环节来看,很多也往往处于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下一阶段,为促进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应推动资源型产业链的深化,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再造。一是提高煤炭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加强伴生、共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大对废水、废渣、废气等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同产品和副产品加以综合利用,加强对伴生、共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拓宽资源开发领域的有效途径。适当控制资源开采强度、延长资源服务年限的战略,在追求规模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来进行适度开发,以保持一定时期内资源生产的相对稳定。二是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大对煤炭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煤炭工业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产业,在企业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产业链延伸,发展新产业。企业可根据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关系,按照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前向和后向连锁的关联项目,或通过与具有纵向关联特点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相互入股参股等方式,实现纵向一体化发展。

(五)管理创新机制

产业竞争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尤其是核心大企业的竞争力,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山西省要促进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促进大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管理创新,实现自身效率提升。一是提高市场竞争意识。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还需要依赖于企业的内生动力。如果没有产业内生的动力机制发挥作用,无论外部力量如何作用,资源型产业均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转型升级,因此为促进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提升资源型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发挥其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二是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山西省很多企业对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也不够主动,很多都是在国家管理部门各种规制手段下才采取相应行动。事实上,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而且更好的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也应当成为资源型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通过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损害。三是促进管理模式创新。山西部分企业在管理上还比较粗放,先进管理方法在企业内部尚未得到普及。为促进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要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即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

(六)信息化发展机制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山西省资源型企业应加大自身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促进企业管理运行模式的变革。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方面有较大提高,但是在掌握工业信息化最新技术,突破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辅助生产、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关键技术障碍,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设备,进而推进整个生产体系的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山西省资源型企业应加大生产过程中信息化应用,包括设计过程自动化、制造和控制过程的自动化等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和综合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和梳理,有效地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同时,借助信息手段,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的速度,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

三、推动山西省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确保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能够持续高效良性运行,政府应在保障其他各个动力要素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职能,强化各项能力,切实担负起政府主导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一)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推进技术改造

山西省可在全省范围内设计较高金额的技术创新奖励,对于从事基础性技术创新,并取得成功的企业给予大幅度的奖励。鼓励企业加强煤炭开采利用技术的创新,大力开发煤炭开采、清洁高效利用、加工转化、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向技术领域扩展,形成煤炭技术和煤炭技术服务的新优势。同时,可考虑利用贴息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在申请到技术改造贷款以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从而能够有力的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山西省在实施这一政策的时候,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避免技术改造资金被挪为他用,从而导致难以发挥政策效果,同时不利于保障银行资金安全,带来金融风险。

(二)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加大生产安全管理

山西省可对现有的资源型产业,尤其是煤炭、焦炭产业进行整合,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缺乏生产安全保障的小煤矿和小焦炭企业,防止煤炭和焦炭产量的过快、过多增长。同时,严格限制产煤市县的煤焦生产增长势头,严格限制大企业通过新开矿井增加生产规模。实行煤炭资源的捆绑式开发,提升资源综合效益,严格限制新上单纯的煤炭开发项目,按照产业链群的发展要求,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针对当前生产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山西省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普查,对那些无法满足生产安全的企业进行关停和整改。生产安全不仅体现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日常经营管理上。对此,山西省都应当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用于在企业中进行推广。

(三)推动焦炭等资源型产业的兼并重组,引进央企或其他大型企业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山西省可重点整顿焦炭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市场秩序,提升煤炭、焦炭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话语权。消除企业兼并重组中面临的各种障碍,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加快实现金融创新,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金融支持;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清除导致企业间不公平竞争的不利因素,使那些通过兼并重组获得效率提高的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援助,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兼并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更多需要依靠市场手段和社保系统来解决人员安置问题,但在目前社保系统和相关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兼并重组中的利益受损者提供国家援助是非常必要的。应尽量减少兼并重组中造成的失业员工数量,而对于那些确实难以安置的人员,要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帮助其实现下岗再就业。同时,为促进大企业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可直接由山西省与中央企业或其他企业大型企业进行协调,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利用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省资源型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具体可包括促进煤炭利用技术路径创新的项目、促进煤炭综合利用的项目、具有高度协同效应的生产业项目等。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人才培养和引进

基础设施是决定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相比于其他省份,山西省的基础设施尚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为此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改善山西省发展的区位条件,从而提升现有企业的竞争力,并吸引更多企业来到山西进行投资。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载体,也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产业园区建设并不仅仅包括公路、厂房、设施等硬件条件,而且包括商业服务、政府管理、文化娱乐等软件条件。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提高信息化水平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山西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同时,缺乏人才是山西省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为弥补这一短板,山西应考虑采取人才培养为主,人才引进为辅的方式,来满足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山西省内的一些大学的建设,增加教育投资,提高这些学校在全国的排名,同时为毕业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待遇和条件,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山西。由政府补贴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可以针对山西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有针对性的将一部分人才集中在省内或者派到省外进行培训。吸引更多人才,并创造好的条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关键是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应有的成绩,同时保障其与家人的生活条件,包括收入水平、住房、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