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十篇

时间:2024-01-09 17:45:51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1

关键词:农村妇女;新农村建设;认识;开拓村

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妇女是建设新农村宝贵人力资源,和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妇女的参与,离不开农村妇女的智慧和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农村妇女眼中的新农村建设。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县开拓村近几年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村”、“开发区综合先进村”、“绿化造林先进村”等称号。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获得如此多荣誉的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尽管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都搞得如火如荼,但事实上,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1.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认识

调查中,在问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时,仅9%的妇女选择了培育新型农民,9%的妇女选择了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12%的妇女选择了改善住房条件,高达24%的妇女选择了提高医疗、教育等福利,21%的妇女选择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同样21%的妇女选择了农民经济富裕,此外还有3%表示不知道。由此可见,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重点理解集中在社会福利、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富裕上。事实上,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当然培育新型农民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任务。因此,农村妇女的理解在事实上还是和政策在重点的选择上有一些差异的。

2.认识误区

(1)误区一:“甩手掌柜”,政府为民提供新农村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农村妇女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由财政拨款,村干部着手实行,认为-政府为民提供新农村。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才是处于主体地位。政府最多只是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能以政府主导作用取代农民主体作用,应当是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由政府给以科学的引导,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然而,现实中,农民已成为“甩手掌柜”,认为新农村市政府的事,是干部的事。这种认识俨然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2)误区二:城市化迷信

在问及什么样的农村新农村的时候,接近半数的妇女脱口而出的是“城市化”三个字。事实上,这种典型的城市化迷信是误导性的。一方面,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混为一谈是错误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有联系,但不能等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城市化战略所不能涵盖的。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并不能解决农村问题。用温铁军先生的话讲,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是解决了农民问题的。

(3)误区三:非农化意识形态

事实上,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农村农村妇女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非农化。众多妇女表示只想上班,不会种地,并且据调查接近六成的妇女认为新农民不用从事农业,应当直接走上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工作,获取高回报。事实上,农业三要素的流出,是市场化的结果,但这并不是非农化的表征。农业是个弱势产业,而农民在具有相对较高回报的其他行业获取较农业更高的工资收入时,助长了农村妇女的非农化意识形态。虽然说行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现象,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当然会流出弱势部门,即农业,流到工业、服务业等等。但是盲目简单的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农业的衰败,农民的贫困,农村的凋敝。所以,必须走出非农化的误区。

(4)误区四:新农村就是后“华西村”

调查表明,事实上,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是表面的,甚至是片面的。受访者几乎一致的认为新农村就是华西村那样住着统一的别墅,家家有小汽车,道路交通方便,环境整洁。在她们的眼里新农村的建设就是围绕着住房,交通,环境整洁,生活富裕等方面的内容,而实质意义上的新农村关于现代农民、乡风文明等认识却很少。

3.农民的担心折射问题存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您最担心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受访的农村妇女中,高达33%的妇女担心出现干部贪污的现象,同样有33%的妇女担心新农村建设只是形象工程,不能最终实现。还有15%的妇女担心部分农民不支持新农村建设,从中阻碍。值得注意的是还有9%妇女担心新农村建设要农民自己出钱。当然,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担心的。于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值得反思。

二、农村妇女对惠农的政策知晓率与满意度

1.农民对近来政策的知晓率较高,但存在年龄差异

在被列为调查对象的12项政策,即免征农业税、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农村住房建设、家电下乡、公路改造、电网改造、厕所改造、饮水安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广新能源、环境整洁。调查显示,知晓率最低的是新能源政策为45%,其次是农村住房建设为61%。而家电下乡,环境整洁以及公路改造的知晓率均达到了100%,其他政策的知晓率达到了75%以上。由此可见,开头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惠民政策还是宣传的非常到位的。

在受访者中20到30岁的年轻农村妇女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在受访的20-30岁的妇女中,知晓率最高的同样是家电下乡,环境整洁以及公路改造,均达到了100%。其他各项均比平均水平低3到9个百分点。而40到50岁的受访妇女知晓率则同比高于年轻人。

2.农村妇女对惠农政策满意度

(1)家电下乡最满意,公路改造紧随其后

在所调查的12项政策中,最显眼的就是家电下乡政策。满意率高达85%,还有15%的妇女认为一般,无一表示不满。在受访者中。近八成的农村妇女从家电下乡政策中得到实惠,这足以说明家电下乡政策的成功实施。此外,满意度较高的就是公路改造,满意率达到82%,还与18%的妇女认为一般。调查中有妇女反应部分巷道还没有实现硬质化,但整体已经实现了交通方便。因此,无一妇女表示不满意。

(2)新能源和饮水安全满意率低,意见较大

在所有调查的政策中满意率最低的就是推广新能源政策,仅13%,其不满率高达33%。事实上,据受访者反应她们家庭用的主要能源是液化气,还有少部分家庭偶尔会用柴草。由此可见,新能源政策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饮水安全是仅次于新能源的意见较大的一项政策。22%的农村妇女表示不满意,据反映,妇女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改水时向农民收取较高的费用,第二就是认为所饮用的水不是真正的长江水。

(3)一般政策满意率均达50%,不满意率不超过4%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项政策外,剩余的几项政策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满意度适中,基本上符合民意。总体上满意率均达50%,不满意率不超过4%。免征农业税满意度为64%,没有人表示不满,许多农村妇女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农业补贴。新型合作医疗满意度达45%,55%的妇女表示一般,没有人表示不满意。而不语电网改造和厕所改造均为48%的妇女表示满意,4%的妇女对电网改造不满,还有3%的妇女对厕所改造不满。据了解,很多妇女对有公共厕所很满意,但是由于厕所卫生状况不佳,因此,部分妇女认为改造不好不如不改。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满意率也达到了48%,而环境整洁这一项的满意率更是达到了64%,受访妇女普遍表示村庄环境较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表示较为满意。

三、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期望与需求

1.负担不重,但幸福感不高

据调查,49%的农村妇女表示没有负担,还有12%的妇女表示目前最沉重负担就是子女教育。调查中没有出现因家庭温饱和医疗费用成为负担的农村妇女。但是,当问及您感觉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时,高达70%的表示目前的生活只是过得去,仅27%的农村妇女表示生活幸福,还有3%的妇女表示很不幸福。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农村妇女的生活没有什么沉重的负担,但是幸福感却不高。在随后的调查中,67%的妇女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家庭和睦,30%的妇女认为子女成才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其它选项,即有一番事业以及对他人有帮助以及其他则没有妇女选择。由此可见,农村妇女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关系于其所处的家庭成员及家庭氛围。

2.缺乏资金、技术和自主经营能力

在关于发展生产中最需要的得到的支持的问题调查中,高达45%的农村表示需要资金借贷,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妇女已经有创业或者从事其他事业的新想法。其次,24%的妇女需要技术培训,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村妇女认识到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文化、科技、技术即将成为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改变现状的从而致富的新途径。还有12%的妇女认为最需要了解市场,这足以体现部分农村妇女的高觉悟性和超前性,她们即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6%的妇女认为需要获取信息,3%的妇女需要引进设备。由此可见,缺乏资金和技术以及缺乏自主经营能力是最主要障碍,而大多数农村妇女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3.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村里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时,37%的妇女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仅次于此,27%的妇女认为村里最需要解决的是政治民主问题。经调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3%的妇女表示非常愿意,6%的妇女妇女表示愿意,还有64%的妇女表示看情况。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妇女表示不愿意,但是较之以前,更多的妇女的开始关注民主建设。农村妇女的民主意识开始觉醒,参与村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的热情正在蔓延。

4.从事非农、高新职业

调查表明,在问及除了目前的工作您还想做什么时,有30%的妇女想做买卖赚钱,仅3%的妇女想要从事承包土地种植,而且都是年龄在40到50岁间的。没有妇女愿意从事养殖,据部分妇女反应养殖业十分辛苦并且风险很大赚不了大钱。值得注意的是55%的妇女表示没有想法,事实上这部分妇女中98%的妇女均没有农田,在企业或者工厂等地打工,靠上班赚取工资性工资。她们一方面不愿再从事农业劳动,另一方面希望工资能够上升。较多妇女反应因为自己没有技能,因此受访妇女几乎一致表示希望从事非农并且高新的工作。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2

江西赣州是新农村建设的发源地,早在2004年9月,当地政府就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口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扭转当地农村的衰败趋势,改善农村风貌。在早期的建设过程中,赣州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的**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大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但是鲁尼指出,“赣州模式”尽管跳出了传统的农村建设模式.但由于内部机制和外部政策两方面的制约,最终难以成为体制内的一种革命性创新。

赣州政府在设计“赣州模式”之初,充分考虑到当地欠发达的经济水平,将其区别于农民主导的“温州模式”和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试图结合政府和农民两者之力,促进农村现代化。赣州政府一方面通过挂点、抓点、蹲点等形式,最大限度地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宣传、补贴和村民理事会,动员村民主动参与。这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村民理事会,有学者认为该机制借鉴和改造了中国的村治传统,是赣州农村内部的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实现了中国乡村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而鲁尼敏锐地发现了该制度在架构上的内在缺陷,她指出.村民理事会独立于村委会,由自愿参与的村民组成,目的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村民自治。但在实际进程中,其主要功能仅仅是解决基层政府的疑难杂症,如村民资金的收集或是说服村民配合拆迁,很难成为基层民主的创新机制。

外部政策的变化也使得“赣州模式”的构想难以为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之后,贛州政府变得雄心勃勃,其农村建设的目标日趋政治化。同时,近年来中央层面上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振兴发展赣南苏区的意见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贛州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在建设的后期,赣州的政策重点巳经从“三清三改”转移到了大范围的拆迁运动,建设方式也从引导农民参与变成了由上至下的政府主导型,农民参与的空间受到大幅压缩,与十年前的设计初衷巳大相径庭。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3

“建材下乡”政策意义重大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国家将继续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成为重要着力点。“建材下乡”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材下乡”将带动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吃、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增长,改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农民最大的心愿。目前,我国有7亿多农村人口,2008年农村新建住房面积8.3亿平方米,我国农村已进入住房建设快速增长阶段。新房建成后,农民更愿意投入更多收入用于装修、装饰。2008年农村家庭主要消费支出中,居住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8.5%,是仅次于食品消费的第二大消费支出。如果实施“建材下乡”补贴政策,将使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农民及早实现改善住房的心愿,推动农民住房建设扩大农民建房及建材的消费,还将有效拉动装饰装修、家居设备、家电等后续消费,培育农村新的消费热点,使扩大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

“建材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目前农村仍然有几亿中低收入的农民住房条件较差,无力改善居住条件。“建材下乡”政策,将通过给予建房建材补贴的形式,降低农民建房成本,使这部分农民有希望翻修和改建住房,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目前一些边远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缺乏规划布局、建房使用劣质建材等现象比较普遍。政府可以通过“建材下乡”政策,支持和引导农民按照新农村规划建房,使用优质和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材下乡” 政策有利于建材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建材下乡”政策通过制定产品目录和产品选择,可以促进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引导建材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广应用新型优质建材和新型整体房屋,加快建材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更新、调整与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建材工业健康稳步发展。

要明确政策的补贴对象

“建材下乡”的补贴,是老百姓的钱,一定要“钱有所值”,要尽量收到更多的政策效果。因此,实施建材下乡政策,要考虑中国国情和农村经济情况,坚持合理、适用、节能、环保、积极稳妥的原则,要明确政策的补贴对象,真正做到利农、惠农和扩大农村消费。

要支持住房困难的农民改善住房条件补贴对象应是在政策期内具有农村户籍、住房条件较差、急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农户。对于经济条件好,有能力盖楼房、别墅或多套住房的农户不应该补贴,政策支持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要引导农民住房合理消费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稀缺,18亿亩耕地土地红线绝不能突破。政策支持要引导农民住房合理消费,要保证基本生活需求,合理使用土地,不鼓励贪大求洋,浪费土地。

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新建住宅把“建材下乡”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小城镇的改造结合起来,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合理布局新建住宅,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加快改变农村面貌。

补贴产品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包括建材行业在内的落后产能。因此,建材补贴产品的选择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

建材品种选择要限于国家产业政策允许和鼓励的产品,防止落后、需淘汰的产能借机生存,要通过“建材下乡”政策扶优罚劣,促进建材产业按照产业政策进一步整合;对一般建房和新农村建设及新型节能房屋采取不同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建房使用新型建材、购买新型节能整体房屋,改革传统工艺,淘汰劣质建材,引导农村建房向低碳、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促进建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要考虑建材流动区域性限制的特征,各地可适当选择一些优秀地方性品牌作为补贴产品。

多方支持,方便农民建房消费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4

关键词:农村政策;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2-0008-08

一、中国农村政策的转型和发展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农村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放松和减少对农民的限制与约束,鼓励农民自主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突破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取消农产品统购派销制度,实行合同收购和市场销售;支持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长,鼓励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由于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释放了强大的劳动生产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对国家财政发展和城市丁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形势变化,“三农”问题变得日益突出,2000年中央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农村政策开始了全面调整和转型。中国农村政策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减轻农民负担,统筹城乡发展,开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农村政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政策:

(一)减轻农民负担

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安徽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其余各省自行选择县(市)进行试点;2002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通知,试点省份增加到16个;2003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乡镇统筹和各种收费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义务工,调整农业税、调整农业特产税,改革村提留;2004年后,中央和国务院又做出减免农业税的决定;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废止农业税条例;2006年起农业税全面取消。

(二)实行农业补贴

2003年,国家财政开始安排良种补贴,对农民使用经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品种提供补助;2004年,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2006年,实施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农民购买农药、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给予的直接补贴。由此,全面的农业补贴支持体系基本形成了。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

2004-2011年,中央连续8个1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包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增加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开展新农村建设。此后,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推动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工程,如农村道路、沼气、用水、供电、住房改造等。2007年后,中央和国务院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实施农村低保覆盖、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在重庆市和成都市启动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工作。2008年以来,国家实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以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中国农村政策的转型发展又可以概括为国家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索取和鼓励自主发展政策转变为“多予”和“反哺”政策。2000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带动了农民的投入和其他社会资源由城市向农村回流。仅从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用于农村建设的支出来看,近年来每年增长达20%以上,形成了较全面的财政支农体系,支持发展的方向可分为8个方面,包括:(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农业科技进步支出;(3)农业结构调整支出;(4)生态环境建设支出;(5)农村扶贫开发支出;(6)农村社会发展支出;(7)农村改革支出;(8)防灾救灾支出。

从农村政策的演进和发展来看,新时期农村政策的归着点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对农业进行补贴则是接近这个核心的准备和前期探索)。正是在这个核心阶段,中央和地方加强财政投资和“多予”支持的力度,才使最近lO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

二、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成效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提高

在农村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2000-2009年,我国农村家庭纯收入由2253元增加到5153元,增加1.28倍。在农村家庭收入中,来自政策补贴或财政的转移性收入增长最快,增加4倍多;财产性收入也有大幅度增加,增加2.7倍;工资性收入增加1.93倍,表明出外务工收入一直是农民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营性收入在农村家庭收入中占首位,但其增长幅度最小,仅增加O.77倍,反映最近10年来农村家庭小规模经营或农业经营仍然困难的现状(见表1)。

随着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0-2009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49.1下降到41.0,下降达8个百分点(同期,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仅减少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消费支出也由1670元增加到3993元,增加1.39倍(见表2)。这些说明,最近10年中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按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左右为小康社会,我国农村现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阶段。

(二)生产条件改善、产出增加、企业发展

近10年,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业正向现代化转变。在粮食主产区,目前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操作。尽管在一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并不适合规模化耕作,但农民家庭拥有的生产机械仍不断增加,汽车、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都已进入农民家庭(见表3)。

主要农产品的产出进一步增长。从表4可见,谷物和油料在2001-2003年间经历了短暂的下降后,2004年后一直保持持快速增长;棉花在2007年

达到762万吨的高水平;而水果生产一直快速增长,2009年比2000年增加了2.27倍。

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和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农村就业客观上有递减趋势。但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和经营结构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就业由2000年的12820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5588万人(见表4)。

(三)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居民步入全面保障阶段

近1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重大改善。由于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的住房、用水、做饭、卫生、洗浴、交通和通讯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许多农村家庭有了宽敞的住房(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已占90%以上),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摩托车和电脑,其中手机、彩电、摩托车已经普及、拥有量最多(见表5)。

近10年也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2003年,我国开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200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目前农村“低保”覆盖农村人口的4.4%,月平均保障标准约70元)。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正式启动(目前已在10%的县市进行试点)。农村“低保”、社会养老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使我国农村居民开始步入全面保障的新阶段。

(四)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普遍得到加强和完善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最近10年得到明显加强。

1.道路交通建设。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村集体公益失缺,以及近年来县、乡基层财政运行困难,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滞后,许多地方的通乡、通村公路失修。2003年以来,国家启动了建国后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2001-2005年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4178亿元,2006-2009年又投入7528亿元,使农村道路普遍改善。其中,2003-2005年实施的西部县际、中部通乡、东部通村公路计划,完成了17.6万公里的建设;2006-2010年实施的西部通乡、中部和东部通村水泥路计划,新建农村公路52.7万公里,改造186.8万公里,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3.56万公里。到2009年底,全国乡镇通达率为99.4 9/6,通畅率达92.7%,行政村畅通率为76.9%;已有3.5万个乡镇、55.3万个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全国乡镇和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8%和87.8%。

2.安全饮水建设。农村用水长期以来靠天然河塘,有些地方还存在饮水困难。2000年后国家加大了解困支持力度,对农民自建浅井、水池、水窖等进行补助,鼓励以村为单位集体建设、供水,对跨村跨乡的供水工程采取集中建设、有偿使用方式,到2004年底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2005年后,农村饮水工程重点转向饮水安全建设。到2009年底,基本解决了65%的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3.洁净能源建设。2000以来,国家重点开展了农村电网完善、农村沼气建设、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建设,使农村能源使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到2009年,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柴火、秸秆的比例已下降到47.8%;农村沼气用户为3507万户,约占适宜农户的30%;行政村和农民家庭的通电率达到99.9%和99.1%。

(五)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但各地区的“两基”发展很不平衡。2004年,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9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9%以上。从2006年起,国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机制,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并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同时,还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改造标准。此外,在国家财政支持下,2003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全面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建成了惠及全国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农村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近10年来,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目前,90%的行政村设有村级卫生室,平均每村的医生和卫生员为1.6-1.7人,全国乡镇卫生院都配置了基本医疗设备,贫闲地区县级医院的卫生服务能力普遍提高。2002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农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进行试点,到2009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4%(见表7),参合农民达到8.33亿人,受益面达7.58亿人次(最高补偿支付额约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

三、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近10年来中国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以强调集中经营、重点发展粮食生产为特征的农村政策,还是改革开放后以放松限制、鼓励农民自主经营和自行建设家园为特征的农村政策,都没有2000年以来以财政支持农村转型和发展、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为特征的农村政策有力、有效和富有成就。它所提供的经验也是宝贵的。

(一)中央的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

近10年来的农村建设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首先在于国家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进行制度调整的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的投资和支持。一方面,中央制定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开展了全面的农村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解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规范对农村发展的约束,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又对农民生产给予资助和补贴,对各地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供支持,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第一级推动力。正是在这种新的政策环境和强有力的财政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克服了畏难和畏惧心理,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了农村建设的新热潮。

据统计,2000-2009年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快速增长,由1500多亿元增加到7 000多亿元,增加达3.7倍(见图1),年均增长达19.1%。,中央财政的投入对于引导各级地方财政和各种民间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贵州省在2003―2007年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共计1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33亿元,占88.1%;省级财政投入18亿元,只占11.9%。在县(市)一级,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央财政的支农投入所占比重在西部地区平均达68.6%,在中部地区平均为53.1%。

(二)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整合力量、具体组织推动是关键

在我国,中央和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努力、特别是县乡基层政府的努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建设的具体开展也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决心、能力和努力状况。

实践证明,凡是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地方,省、市或县级政府往往亲自部署和领导建设活动的开展,整合各种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和使用,在辖区内开展连片建设,形成整体和全面建设效应。例如,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认真研究“千村百乡”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决定改“点状”试验为“块状”试验、改单项建设为全面综合建设,2008年制定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方案,围绕“三个建设”和“两个转变”整合资金、分批投入,带动了试验区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仅仅用1年时间,就使试验区内3个县市14个乡镇75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在更多地方,新农村建设由县(市)组织推动、取得全县域成效的。以贵州省余庆县为例,该县从2002年起在全县开展“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新农村建设活动,县委、县政府亲自部署,县财政整合各种支农资金投入,重点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即“五通三改三建”)。到2010年,全县所有农户都已开展建设,所有村庄和农户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

正是因为许多地方的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制定规划、配置资源、有序推进,才有了特色各异的地方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是建设的突破口

最近10年中国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进展,还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充分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确定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和突破口,因此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反观以往历次建设,大都强调生产,而很少考虑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很少重视改善农村环境和条件)。

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充分说明,广大农村居民需要实实在在、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否则,他们是不会有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的,更不会把自己看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真正为农民着想,尊重农民的意愿,帮助和支持农民解决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开展、并长期持续下去。

当然,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是政府主导下一般农村地区开展建设的一种模式。在那些比较富裕、环境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一些村组的农民在自发进行建设时往往采取先生产和收入突破(办好本地企业和特色产业)、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因此,倡导和坚持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开展建设并不排斥在东部农村和城郊农村推广、运用先生产建设突破后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

(四)科研机构、大学和政府部门帮助农民做好建设规划是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在于:由于农村长期处于一种多予少取、自然生发的状态,农民贫困、缺乏建设的物资条件和发展思路。因此,依靠农民自身条件和自发努力很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只有当政府和外部社会给予强大的财力和技术支持时,农村才能逐步走出困境。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凡是新农村建设搞得较好的地方,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都会大力支持和帮助农民做好基础工作,包括科学制订建设和发展规划――因为农民普遍存在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又长期处于熟知的环境,他们通常难以提出全面、科学的建设规划与设想。实践证明,如果由县、乡政府或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到各村进行调研考察、与村干部和农民座谈交流,然后提出规划设想、并进行论证,再经全体村民讨论通过,这样确定的建设和发展规划才能既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又符合各地农村发展的实际和一般规律。而这些对于避免长官意志、鼓舞农民信心、动员农民开展建设、合理进行财政支持、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五)健全领导机构,建设坚强有力的村级组织和农民经济组织是保障

建立和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对于保障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省、市或县成立新农村建设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制订规划、统筹协调、指导立项、安排投入、监督项目执行,将极大地提高建设绩效。

应特别指出,村级组织和农民经济组织是具体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村级组织和农民经济组织建设将直接影响建设成效。这是因为农民生产经营分散、青壮劳力多出外打工,加之农村中村组干部一般文化水平不高,认识水平、组织能力、联系合作能力也不强,善于带领群众建设和致富、受群众拥戴的带头人也不多,农村若无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农民经济组织去具体动员组织,农民很难全面参与建设。

四、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近10年中国开展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各地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是不平衡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一)财政支持仍需加强,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

近10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虽然不断加强,但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依然不高。如果从改革开放以后“六五”时期以来的总体情况看,2001-2005年的“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最低的;2006-2009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也不过接近“八五”时期的水平(见图2)。

图2

“五五”以来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从图2还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出波动较大,财政支农支出并没有与国家财政收入或财政总支出保持同比例的稳定增长。这表明,直到目前,我们尚未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支农投入保障机制。据调查,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有些县(市)不仅没有相应增加财政支持、反而还大幅减少了本级财政的支农投入。

还应看到,就是按目前的统计数据,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并不用于农村建设。例如,在计算2007年以后的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时,我们将城乡社区建设支出全部计入支农支出,而未剔除城镇建设支出;在中央财政支农支出统计中,“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等实际上也不用于农村建设。这也反映出国家财政支农的结构不尽合理。例如,在2000-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中,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占54%左右,这一部分主要用来“养人”或保证“吃饭”;而用于农村基本建设的占24%,用于农业生产的占13%,农村救济费占4.3%,农业科技三项支出仅占0.7%。另外,财政支农项目多、资金分散、效率不高。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每年分散在发改委、农业部等十几个部委,在县一级也是如此,由于缺乏沟通,往往形成“条条”管理;如果地方政府不对这些

支农资金整合使用,完全按项目投到乡村,其结果不是在有些地方形成交叉重复,就是在大部分地方就像撤胡椒面一样,难以形成合力、有效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目前国家财政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具有不稳定、不规范和随机性特点,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水平还有待提高,财政支持结构也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二)一些地方政府认识不足、主导不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

新农村建设本质上是政府为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各级政府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传统财政转向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的重要步骤。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建设方面。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却对自己的主导地位缺乏认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不是急功近利、强迫命令、加重农民负担,就是搞政绩工程、只选择条件好的“点”搞示范不组织力量全面推进,或是认为农村建设是村里、农民的事,讲得多、做得少,无切实的计划和行动。据我们调察了解,地方政府的主导不力和农民缺乏主体作用的问题在各地区都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普遍。因此,为了切实推动农村建设,中央和省应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建立健全对基层政府领导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地方基层政府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致力于农村建设和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不平衡

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环境改造相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的工作明显滞后。目前,有些村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有些村基本没有可以用来发展集体经济的资产,也没有村办集体企业。2008年我们调查了10省100个行政村,其中仅有12个村有集体企业,集体资产承包和租赁仍是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集体经济弱,村级组织很少组织公益活动,农民群众也对村干部缺乏信任、对农村建设缺乏信心,家庭经营加出外打工成为农民最普遍的生活模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政府对发展集体经济不重视、不研究、不思考、缺乏发展思路。虽然县乡干部和农业、科技等部门强调抓经济发展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但主要精力大都用在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和增加税收上,而认为发展集体经济主要是村组的事。一般来看,越是在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问题越突出;而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不力,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就业与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5

一、当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构筑一体化格局的必然方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不仅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结构性瓶颈问题,而且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因此,消除当前的体制弊端、构筑一体化格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要实现从城乡非均衡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历史跨越,必须首先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重大的民生问题抓起;要落实中央提出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彻底解决目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设科学、规范的新型农村社区无疑是最佳选择、最优平台。因此,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构筑一体化格局的必然方向。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托

由于改革的非均衡推进,一段时间以来,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落后于城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之所以缺乏,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涉农资金缺乏统一的投放平台,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当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是重视的,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危房改造、学校建设、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但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胡椒面”,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农民的分散居住方式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施工难度。这与当前“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选择。实际上,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地域上的集中建设,能够实现农村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能够解决各行政村、自然村无力建设或重复建设问题,减少公共支出,有效压缩建设成本。同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农民集中居住,政府可以由此集中提供水、电、气、暖、道路、通信方面的基本服务,能够优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新型农村社区还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托。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为保护好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低。在这种状况下,利用好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是破解土地供需矛盾、解决长远发展用地需求的必然选择。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选择。实际上,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地域上的集中建设,通过拆旧建新,科学规划,能够实现农村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能够有效节约土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新型农村社区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

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一直是基层政府最头疼的治理问题之一。“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的差距刺痛着管理者的神经,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和治理,农户任意选址盖房,造成有新房没新村,村内建筑参差不齐,尤其是曲折不畅的村路,坑洼不平,泥水遍地,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合村并点,组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社区,使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社区建成以后,原来分散在各村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都集中整合在社区,而且各个社区可以根据实际,配备、完善一些新的设施,极大地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因此,当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正逢其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不仅可以迅速改变农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必然促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土地制度、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创新,能够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纷纷出台关于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意见,并作了全面部署,充分表明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但由于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并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城乡统筹建设经验不足,农村生产力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使我们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党在农村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一)缺乏理论指导,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模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生事物,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程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定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对到底什么是规范的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都还没有系统的论述,使基层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缺乏理论指导,主要表现是:一是基层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工作职责认识不清。二是社会力量参建意识淡薄;三是部分居民对新型农村社区概念的认识模糊,对社区没有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农民共同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新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缺乏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对社区各种资源整合利用还缺少有效的办法。一些居民只要求社区为其提供各种服务,而不愿承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如社区物业费的缴纳,对公用地的侵占,生活陋习的随意性,红白事办理的封建习俗与社区文明建设的冲突等等,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难度。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是保障。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一是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二是旧宅拆除和土地复耕资金不足;三是农民在新型农村社区内建房(或购房)资金不足。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自己掏钱到社区建(购)房入住。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农村普遍存在的经济条件布局为1/3农户有能力在新型社区中建(购)房,1/3农户通过借、贷款能在新型社区中建(购)房,1/3农户没有能力在新型社区中建(购)房。由于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欠缺,农民贷款手续繁杂、门槛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到新型社区建(购)房。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分类指导不到位

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个模式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现阶段有条件进行大规模拆村并居的地方毕竟还是少数,要在全国同一时间全部实行拆村并居的办法让农民入住新社区,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并不现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迁则迁,要尽量依托原址进行改建。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在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拆村并居的同时,应当认真总结各地通过旧村改造改善农民居住和生产条件的经验,切忌“一刀切”,逼农民上楼。但在具体实践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分类指导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不顾当地实际,把示范社区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拆旧建新,忽视了农民主体,忽视了群众意愿,搞不切实际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不清,主要表现在:其一,社区管理机制不健全。并村进社区后,原有的村级组织被打破,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党总支职权不清,政府部门职能工作进入社区难以形成协调统一的规划建设机制,“拼凑式”的管理层难以满足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发挥。其二,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随着社区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机构不断进驻社区,但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实施全面监督、指导。其三,社区建设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社区建设的时间不长,与社区建设相配套的许多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运行缺乏良好有序的制度环境。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级政府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健康发展,使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笔者根据当前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调查和分析,提出以下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多元社会参与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创多元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机制。一要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定价机制,兼顾投资方利益和农民承受力。二要抢抓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增加的政策机遇,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整合、捆绑使用。三要构建统一、衔接、协调、互补的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平台,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规划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项目整合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将惠农政策、涉农资金、支农项目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整合。金融机构应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快各种货款步伐。

(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从散居农民到规范化新型社区居民,无论从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居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管理作用,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是当前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密切关注且全方位多角度投入,试图探索解决的问题。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革除目前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对现有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努力形成责权明确、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结合机构改革,将适应由社区承担的公益型、社会性、群众性的职能下放到社区,遵循“权随责转、人随事走、费随事拨”的原则。三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国家立法机关应根据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尽快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注重社区的制度化建设,使社区建设的社会规范系统化、条理化和正规化,增加社区成员的认同感、积极性和依赖性,达到居民思想和社区发展目标的有效整合,促进社区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运行

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机遇,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框架内,围绕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有效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首先,要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研究农村土地、房屋实现自由流转的政策,明确房屋产权;项目管理部门在立项和审批时,优先安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及相关的配套就业和创业项目。其次,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科学实施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科学实施、有序推进。编制规划时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有的放矢地推动示范村建设,避免重蹈“整治—乱建—再整治—再乱建”的恶性循环。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立足实际。要求各地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根据村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致,不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二是突出特色。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传统与现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做到形式多样、格调新颖。三是形成体系。规划内容上坚持居民住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规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形成完整的示范村规划体系。

(五)建立责任制和考评机制,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6

二、江西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首先,靠政策补贴拉动农民增收难。由于受中央和地方财力限制,加上各方面支出需求很大,财政难于在较高基础上继续直接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其次,靠价格上涨拉动农民增收难。由于上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2005年主产区粮价跌势明显。再次,向农民乱收费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各种收费形式花样不断翻新,出现了税费转移和替代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据统计,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可达到6:1.

3.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富余劳动力任务艰巨。近几年来,江西各级财政千方百计筹措专项资金,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江西现有农村劳动力1600万人,实际只需要大约500万人,剩余劳动力达1100万人。目前劳动力转移统计的是500万人,尚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还有60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任务艰巨。

7.农村机构运行仍比较困难,管理民主任务非常繁重。一方面,基层机构运行经费比较紧张。目前大部分乡镇机构除工资尚能基本保障外,办公经费、业务经费、事业经费基本没有资金来源,村级机构各级财政扶助的资金到位率只有50%左右。另一方面,农村财务存在许多问题。农村财务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度放松了管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财务收支无计划,财务管理不民主、不透明,监督缺乏活力。此外,村级债务问题也比较突出。

三、全面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对策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支农力度。在保持国家财政存量支出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发展,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

3.发展现代农业,巩固主产区地位。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使用耕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适当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巩固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要完善并加强对农民的“三补贴”政策,逐步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规模,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方式;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逐步扩大涵盖的粮食品种和区域范围,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和公布的时机,完善最低收购价操作体系;设立财政粮食保险补贴专项,探索建立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制度。

4.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由于农村公路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进入市场融资的难度相当大,农村公路的建设基本是依赖于财政资金来完成的。除财政投入外,也鼓励社会投资、企业赞助、个人捐款。其中政府投资为主、农村社区为辅。村容村貌的建设要根据不同的区位、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将村庄分为环境整治型、产业支撑型、整体改造型等,各个建设类型都要有村庄建设的初级、中级、较高级、高级标准,各级标准下划分不同模式。按照群众意愿和财力可能,选择不同模式,分步逐级推进。

5.改变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效益。要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行政计划运作的做法,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更多地依法、依规采用补助、贴息、奖励、物资援助、风险补偿、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把资金物资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改变过去政府资金拨付办法,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上,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新模式,加大实物补贴的比重,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改变过去支农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分类分步投入重点项目、重点乡村、重点自然村,每年集中补助500个行政村,每村财政投入50万元,并逐步加大力度,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符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农村目标。

6.创新政府采购,服务“三农”政策。政府采购作为市场体系中能够体现政府意图的最大的长期购买者,与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关系。因此,积极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或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对水稻、小麦良种、插秧机、收割机、条播机、畜禽疫苗、救灾化肥和基层农村医疗装备等涉及“三农”的财政补贴项目,以及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宗物资(如水泥、钢筋等),逐步实施规范的政府采购;在政府采购建设中,要以立法的形式对侵犯农民工人身权利的企业予以禁止,或限制其进入市场,对那些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的采购政策。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7

徐勇: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自治是在废除体制后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其中精神就是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农民意愿创造制度平台。村民委员会组织作为的替代组织,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乡村治理的主导权由“干部”转移到村民。它的天然属性是民治而不是官治,是各村村民因地制宜和内在需求的多样化治理,而不是依据统一的国家意志的单一的行政化治理。在村民委员会内,“农民群众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直接民主,要办什么,不办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都由群众自己依法决定。但是,在相当长时间里,村民自治的精神未能充分体现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上级领导或者少数村干部的意愿取代了农民群众的意愿,农民的事情农民不能参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村务大事村民知情,村务决策村民讨论,村务管理村民参与,村务工作村民监督。由此做到共同参与、共同负责。强行拆旧房建新房的行为就是没有充分考虑“村情”、充分尊重“民意”的恶果。

张晓山:在保证新农村建设财力的同时,必须加速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使资源能有效和合理的利用,防止资金因管理不善而流失或被贪污挪用。

在乡村两级建起一种有效的民主制衡机制,解决“老板(广大农民群众)缺位”的问题。可以借鉴有些地方的经验,做实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或成立村民理事会,将其塑造成行政村的决议机关,而原来的权力机关村委会则成为具体的执行机构。村庄的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或理事会商议决定后,交由村委会实施。这样,村代表(理事)不仅成了联系村集体和村民的纽带,而且也是村民参政议政的人。由村代会对执行机构(村委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违背民意、权力腐败等问题的发生,有助于克服村级组织行政化的倾向。如果这种体制能够成功,就可进一步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做实,由它来监督和制约乡镇政府的决策和行政。只有在乡村两级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机制,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真正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农村基层才能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以人为本,让农民得实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徐勇:新农村建设要以人为本,首先要将农民当“人”,当作享有平等公民权利的大写的“人”。在封建社会,农民被视为俯首帖耳的“臣民”、微不足道的“草民”、人微言轻的“小民”。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农民的利益主体、政治主体意识日益提升,他们要求享有自由发展的经济权利、平等待遇的政治权利、公正公平的社会权利等。面对农民这一历史性变化,我们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框架下,强化以农民为主体的意识。在新农民建设中,要办什么,不办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都应该尊重农民意愿,在农民不同意的情况不强制,在农民看不清的情况下先示范,鼓励农民自己想办法、出主意,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张晓山: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一,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战略举措,要量力而行,分清轻重缓急,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做好的事情入手,不刮风,不搞形式主义,不劳民伤财,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二,建设新农村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才能最终建成。韩国在新村运动中,政府主要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建不建、建哪个、怎么建,由农民根据自己需要来选择,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农民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这也就与前面讲的真正落实当地农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联系起来了。为此,要抓农村的制度建设,要教育和引导农民。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创业,共同致富,在国家的扶持下,依靠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自己的美好家园。

吴敬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福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重点着力解决广大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福利。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愿,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也是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享受到建设所带来的成果,才能够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把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与各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新农村建设,决不能搞“一刀切”。

要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一是要必须通过加快生产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机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二是要必须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变农村公共品严重短缺的状况,实现村容整洁的面貌;三是要必须通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现乡村文明奠定基础;四是要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订和完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实现农村的管理民主。

建立以农民为主体基础上的政府引导机制

徐勇: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引导必不可少。但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规划、示范、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如果政府包办代替,农民并没有真正受益,新农村建设就会偏向;如果政府大包大揽,群众一边看,新农村建设也缺乏可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政府不可为图一时政绩,树立样板,违背农民意愿,给农民带来新的负担。如果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是新负担,那就大大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这种情况在新农村建设起步之初,尤其需要注意。由此需要改变一种心态,这就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改造”心态,总认为农村和农民都是“落后”的,需要上面和外部的力量加以改造,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政府只可引导,不可强制,更不可带来新负担。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的角度要转换,要由过去的“三要”(要粮、要钱、要“命”)干部,转换为“三给”(给政策、给服务、给实惠)干部,保障中央政策不截留,财政转移到农民,公共服务有人抓。

张晓山:总理曾讲到,政府要从原来很多情况下直接干预或者直接管理经济活动中跳出来,要完整地认识并掌握政府的四项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具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看到,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中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又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由于多数地方基层政府财力不足,本身难以支撑社会事业方面的开支,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基本社会福利方面,欠债很多。谈政府的职责,首先应深刻领会总书记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人均享有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8

现阶段经过我国不同等级政府内需扩张举措调试过后,使得相关金融机构一跃成为农业政策性规范架构单元,在完全迎合国家宏观经济控制形势前提条件下,为后续一系列农村建设作出更多适应性保障贡献。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背景下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全新问题整理研究

经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度萎靡迹象适当调试过后,使得农业综合生产实力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跃成就,这类变化结果对于日后我国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前景绽放相对提供十分稳固的保障条件。实际上经过农村改革部署适当更新过后,有关现代化农村金融体制开始进入全面筹备之中,其间相关金融管理主体进一步明确支农领域介入范畴,有效加大政策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区域基础文娱设施规划过程中的长期信贷控制实效。以上状况对于如今农村金融机构下的信贷支农服务流程提供一定的引导方向,更加为三农政策高度落实提出更加严谨的规范要求。

1.农村金融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基础建设全新目标树立

经过不同领域规划任务过渡交接过后,有关农村金融机构提出了农业政策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效支持的新型银行管理机制方案,为了有效完善此类绩效指标,相关管理主体必须时刻秉承政策性银行服务延展方向,争取在三农政策标准指导空间下落实可持续发展指导方针,最终将农业基础建设支持作为后期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水准调整的关键突破点。作为有效调节既有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单位农民生活质量的长效工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必须将一切核心注意力投在农民生活发展需求之上,结合最新民心工程调节理念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产业的骨干支撑功效。

2.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性宏观调控紧迫程度进一步提升

结合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状况加以统筹观察验证,有关农业政策性支持的银行服务体系必须做出全面创新整改,尤其在中央领导范围下的内需扩大方针指引下,涉及农村结构中的经济增长十项重大举措必须得到有机回应和大面积实施。以上手段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保留的信贷服务流程始终保留密切相关特征,而农发行要做的就是尽量迎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调整要求,尽量为协调经济平稳增长效应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动力。所以,至此之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希望借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全面承接回应一系列政治任务规范准则,争取落实不同阶段党的最新规划理念,并在农村创新产业领域中获得突出性支持作为。

三、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性策略建议解析

1.尽量科学地掌握目前我国农村基础建设信贷重点控制细节

首先,主张在既定区域农村基础建设贷款发展模式上,始终贯彻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服务延展方向,期间深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支农职责规范体系,必要情况下联合国家特殊区域和农业产业优势,进行当地政府整体财政实力和多元化项目布置条件鉴定,确保农发银行在内都能针对内部信贷方案加以合理修缮;再就是全面发挥整体工作协调优势成就,立足长远地探析如今集中信贷体制下的经济、社会效益,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建设步伐。

2.全面支持不同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创业产业衍生

主要是精准挖掘对应产业的核心骨干和支撑要素,确保后期对应扶持措施和切入点的精确匹配成就;同时适当加大信贷产业成本投入数量,争取全面关注并解决政府较为管制的新农村建设事业,将其中一切急需创新调整项目整理完全,并针对个中衍生经济发展瓶颈限制因素的项目个体加以精确调节引导。

与此同时,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效支持期间须结合项目布置紧迫程度,区域地方财政控制实力条件以及对应风险强度效应等因素加以综合校验判断,及时确认信贷支持功能的衔接规则。而目前的核心任务便是要合理支持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中所列重点领域、行业中符合我行业务范围的项目。其次要支持信用环境好、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较足、可用财力充实的地(市)以及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第二还款来源有保证、资产质量好的项目。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使用;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最大社会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城镇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探索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新农村建设最新政策篇10

论文摘要:文章利用 经济 学 中的相关原理对 社会 主义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运行机制、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进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用产品供给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

(三) 农村 公共 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的追求,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偏重短平快公共项目,如 水利 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 交通 道路建设等,资金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而对一些期限长、见效慢的项目或 社会 福利型的项目如科技推广、社会保障等不够重视,这显然偏离了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这样,一方面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不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却存在供给过剩,导致本来有限的公共产品投入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公共产品供给偏离农民需求,导致结构失衡。

(四)政府决策机制不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目前,我国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即由上级政府以计划或 行政 命令的方式来决定和安排,这种方式带有很强的指令性。这种方式没有充分适应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失衡。同时由于在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的监督机制,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寻租行为,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公共产品供给质量较低,甚至有的公共资源被用在与农民无关的项目。从而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进策略分析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四大改进策略:

(一) 投资 渠道多元化,缓解国家投入不足的瓶颈

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单一的格局,引入私人投资。这样,既能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同时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直接导致投资效率的提高。因为 市场 更关注效率和效益。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是投资项目的区分。对纯农村公共产品由于其与国计民生十分紧密,不宜引入私人投资,应由国家全额承担。对准农村公共产品,由于其中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可适当考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如农村道路建设和农村自来水供应可考虑采用bot方式,即让私人投资,政府给予其一定年限的收费权利,期满后所投资的公共实施归国家所有。从 融资 的角度看,国家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机制。

(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范畴

由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使得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政府无疑占主导地位。为了避免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上的主体错位,必须重新厘清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县级政府以及乡镇政府的事权范畴,做到职能和责任明晰。对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承担,对准农村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承担。

(三)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现实需求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方面,打破以往“重政绩,轻需求”的惯性思维,深入了解农村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其实,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重点需求集中在 教育 、医疗和社会保障上,而这三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家落实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以后,应更进一步对 职业教育 的提供,职业教育的提供将为我国 经济 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国务院最近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高度重视,相信将有不少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出台。通过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将大大拉动农村这块巨大的内需市场,为我国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推行自下而上的公共决策制度

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导致了供给效率的低下和供给结构的失衡。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机制创新(如农民代表提案制、专家听证机制等),让政府在作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前,充分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和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和合理的供给决策机制,实现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晓国,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8,(4).

[2]施从美,倪慧.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创新[j].财经论坛,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