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十篇

时间:2024-01-09 17:33:12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退化生态系统; 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对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应结合各地实际,根据具体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生态修复技术。此外,地方环境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力度,在生态修复的同时避免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和退化问题。

一、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原因分析研究

虽然不同的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类型其生态系统受损机制不同,但均会造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劣变,林草植被覆盖率下降,群落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不断降低,水土流失日趋加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退化。我国幅员辽阔,国土多数处于温带、亚热带环境,以东北地区西部为例,由于季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春季干旱多风,年降雨量少,降水多集中在 7 月~9 月,易造成地表冲刷,且蒸发量是降雨量 3 倍以上。土壤多为暗棕土壤和黑土,表土质轻而松散,抗冲、抗蚀能力低。底土质地粘重,透水性差,易被水冲蚀,形成盐碱地。

2、过度垦殖、樵采引起的生态退化。退化原因是农业为主的区域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作物产量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为追求产量和解决温饱问题乱垦乱种、毁林毁草、过度垦殖导致大面积的生态林草地植被、土地退化。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水土流失。且由于部分区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能源短缺,农民生活能源比较落后,主要依靠采伐所得的薪柴为能源,因此滥砍滥伐及樵采毁林等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大面积森林植被数量减少或群落结构破坏,但是因为植被的自然恢复速度较慢。毁林速度远大于植被恢复速度,导致生态功能退化或永久性丧失,地面,水土流失加剧,甚至导致山林在雨季滑坡和泥石流现象严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3、沿河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河流生态退化主要是指常年性河流的生态退化而言。常年性河流的生态系统常因各种人为驱动力的作用而退化,原因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

4、经济林过度开发引起的生态退化。在以林果业为主的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压力过大,土地资源的缺乏,导致过度盲目垦殖生态林草植被以发展经济林。但是由于农民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了对山地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如局部山地坡度较大、自然植被较好但没有经济效益的次生灌木林地被开垦种植经济林。在无序开发和缺乏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情况下,有些农民为了立苗,中耕除草,形成地表,有些农民垦复间种农作物,形成变相的陡坡开荒和坡耕地。这些开垦经济林的行为均会导致次生灌木林逐渐形成的浅薄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层,在汛期暴雨的直接溅蚀下流失殆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

5、开发建设引起的生态退化。部分地区为发展经济不顾自然资源、植被的破坏,大肆开采矿山、建设交通线路及进行各种建筑业建设。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扰动地面、开挖表土、取土取石,造成植被破坏、水土保持功能受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在开发建设项目的临时施工区和弃土弃渣场,因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流冲刷作用下,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干扰下的加速侵蚀,由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水土流失较为剧烈。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分析研究

1、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根据不同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退化,应因地制宜的治理。例如盐碱地可采取以稻治碱、种碱茅、植柽柳、挖沟排涝、施用化学制剂等方法。通过围栏封育,浅翻、深松、挖沟。水资源较好的地方,还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引地表水或打井进行节水灌溉。实行全年或季节性禁牧、舍饲或半舍饲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恢复植被的综合环境,划分若干区块进行修复。

2、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可实行坡地生态脆弱带退耕还林(灌、草)与修筑梯田相结合的技术。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有关政策方针,25°以上的坡耕地一律严格退耕发展生态林草;严格限制开垦农田,封山育林育草,保护生态植被,15°以下的坡地,按照近村、近水、近路的原则,实施坡改梯,进行水土保持耕作,保证人均基本农田,以此确保粮食安全与提高水土保持安全意识。可采取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实行轮作、套作,间种、混种相结合的种植方法。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对退化耕地进行生态修复。对于因樵采导致退化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实行封山育林,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为 8 年以上、灌木林 5年以上、草地生态系统为 3 年以上。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树种、草种,同时改变薪柴能源利用方式与生活能源结构。在农户家庭中大力推广节柴灶,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 可依照自然资源程度和技术程度,鼓励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推广“以沼代薪”“以电代薪”“以气代薪”等新技术。

3、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手段最重要的是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可人为的创造河流形态多样性,通过恢复河流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多的保持河流弯曲度。构建主河槽和护堤地在内的复合断面形态,设置必要的马道,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季节性河道。在需要护岸的地段,宜采用鱼巢、生态混凝土等岸坡防护结构,充分利用乱石、木桩、芦苇、柳树、水葱等天然材料与植物护坡。在避免河流岸坡的硬质化的同时,使河流生态环境恢复多样性,还有助于增加水生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的种类。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既防治了面源污染,又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了营养源。通过工程结构使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争取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为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创造多样性的生活空间。

4、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建立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经济的方式。实行粮果、林果的立体间套种植,利用山地自然坡度进行开发。实行土地轮作化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物质转化率。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型模式, 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利用产业链间组合效应,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村、生态沟、生态小流域建设模式。

5、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对于开发建设项目与取土取石场已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先停止开挖建设,再利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乔、灌、草、藤)进行生态修复,控制水土流失。对弃土弃石区则需加强表面的生物覆盖, 通过恢复植被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矿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2

关键词:草坪;建植;养护

1 草皮卷建植草坪

1.1 商品草皮卷质量要求

草的叶色应均匀一致,草的高度为4.5~6.0cm,草坪的密度应以留茬高度为4.5~6.0cm 时看不见表层土为准,基本无杂草,无明显的病害或虫害的迹象,草卷修剪整齐,规格统一,带土厚度应均匀不宜超过2cm。

1.2 草卷的铺设方法

草卷运送到铺设现场,宜顺次平铺,块与块之间应不留缝隙,但不能重叠,铺后滚压,及时浇透水。草卷起运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8h。当日起运当日铺完。

2 分株建植

①匍匐茎或根状茎较发达的草种宜用此方法。②分栽密度:野牛草25 丛/m2以上,草地早熟禾40~60 丛/m2,匍匐剪股颖25~30 丛/m2,结缕草行距15~20 cm 条栽等。③栽植时期:各生长期均可栽植。

3 建植后的草坪管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 草坪养护管理

4.1 草坪的养护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防病治虫、清除杂草、卫生保洁等。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根据季节和草坪生长情况,加强护管,确保养护出均一、平坦、美观的高质量草坪。应制定具体的日程计划安排,报请有关部门核准。草坪养护管理时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科学浇水,按照草坪草生长发育需水规律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培养发育健壮、整洁、美观的草坪。②合理修剪,根据不同的季节确定修剪频率,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同时不断变换修剪方向,防止草坪退化和“纹理现象”。③追施卫生肥料,补充营养。结合灌水,全年进行3~5 次的追施专用肥、卫生肥料等补充草坪养分,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平衡。④病虫防治与杂草防治:在观察调查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喷药防病、治虫、除草,确保草坪草不受危害。⑤认真做好草坪草的安全越冬、越夏管理和卫生保洁工作,保证草坪清洁美观。夏季草坪草胁迫期,应采取特殊管理技术措施,强化修剪,喷水、灌水降温,追施肥料补充营养,耧耙梳理,增加通透性,确保安全越夏。封冻前期,进行浇灌一次解冻水,延长绿期,确保越冬安全。⑥春季解冻时要浇灌一次解冻水,并在公历4~5 月对草坪梳理、打孔和施肥,确保草坪生长良好。⑦做好对草坪秃斑进行补种、补栽,确保草坪覆盖率98%以上。⑧认真做好草坪冬、春的防火防灾工作,确保草坪不受危害。

4.2 主要控制要点

①草坪坪床处理科学、细致,符合草坪建植技术规范要求。②分项工程施工中,及时作好施工日志,并会同招标人进行检验验收,听从招标人的指示与安排,对缺陷部分及时修复,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③施工完毕后,进行现场清理、复耕。④及时作好施工材料的搜集、整理、汇总、装订成册。确保交工材料及时无误。

4.3 草坪的修补与更新

草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斑秃甚至整块草坪退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如草坪地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病虫害、冻害、干旱;草坪过度使用,践踏严重,土壤板结;草种选择不当以及杂草的侵害等等。因此,不仅要改善草坪土壤基础设施,加强水肥管理,防除杂草和病虫害外,还要对局部草坪进行修补和更新。

4.3.1 对斑秃的修补。对草坪的斑秃可采取补播法,用匍匐茎无性繁殖法和铺植草皮法进行修复。不管何种方法,只要不影响草坪使用,能保证草坪质量就可以。

修补斑秃的程序为:把地面的草株沿斑块边缘取定,垫入沃土或泥炭土2~3cm,垫土厚度要稍高于周围的草坪土层,以防发生沉降造成凹陷,然后平整地面,铺植草皮。对修复的草坪应精心养护,使之早日与周围草坪的颜色一致。

4.3.2 对退化严重草坪的更新。逐渐更新:适用于树荫下退化草坪的更新,可采用补播的方法进行。完全更新:适用于因病虫害或其他原因严重退化的草坪。有机质层过厚,土壤表层质地不均一,表层3~5cm 土壤严重板结造成的草坪退化,草坪被大部分多年生杂草、禾草侵入造成的退化草坪。在对这些退化草坪进行更新前,要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用人工或取草皮机清除场地内的所有植物,再测定土壤物理性状和pH 值,检查排水和灌溉设施,之后再进行草皮的建植措施。

总之,在强调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草坪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增加了绿地的绿量,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并通过丰富乔、灌层次和稳定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提高了在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其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参考文献

1 周建霞,贾美荣,赵颂梅.草坪建植与管理技术总结[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3

国内外生态修复模式介绍

1国外模式介绍

1.1澳洲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现在澳洲各国通过一系列财政手段促进生态修复建设。欧洲的各个国家也已开发出自己的自然保护标准和方法,这其中包括了生态修复活动。从沙特、埃及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生态建设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经验:

(1)充分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沙特、埃及两国在推行新型农业技术上,无论是国家的大型农场,还是私人企业承包的中、小型农场,都特别注重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即:农林作物—产出粮食或水果产品—秸秆转化饲料—喂养动物,产出肉食—动物粪便转化肥料—肥料又返回农田。这种良性循环的农业作业方式,大大发展了有机农业,避免了以往农业中无机肥料、农药过量使用所造成的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沙特、埃及两国使用新型农业技术的农场的最突出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产值高、生产利润高,并且用生态农业生产出的无公害农产品,其营养、色泽、品质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2)大力推广科技生态农业建设

沙特、埃及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腹地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利用规模效应,建设沙漠绿洲,发展生态农业,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沙特的拉吉赫农场,还是埃及撒哈拉沙漠的阿维乃特农场,其规模都很庞大,因此这些农场在农作物的种植、良种培育、肥料施撒、产品深加工、人力及设备资源的合理调配方面都可进行最科学的组合与分工,使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大型农场的运作被应用到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澳洲生态修复经验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¹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更好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º在建立生态修复模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采用多种修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来修复生态环境。

1.2美国基西米河生态修复拦河坝工程

美国佛罗里达州基西米河1962—1971年的河道渠化工程,将本来蜿蜒的天然河流变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提高了河道的排洪能力,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局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包括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修建拦河坝,人为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的湿地;回填被渠化的河道,恢复其自然蜿蜒状态。基西米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利用渠化工程行洪时,不可忽视其对生态影响;通过恢复河道的自然水文水力条件,进而重建其生态环境是较为有效措施。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作用,其主要经验和带给我们的启示可归纳为:

(1)在丹江流域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影响丹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即水文水力的季节性波动特性。

(2)河流上修建大坝,由于阻隔效应,必然会对流域物质流、能流和信息流产生影响,这是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水文与生态过程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因地制宜,结合以前修建的拦河坝,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流域以前的水文水力特性,使丹江流域内的生态恢复原有平衡。

2国内生态修复模式研究及发展情况

2.1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

淤地坝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发展区域经济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通过拦沙蓄水淤地,有效利用水土资源,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为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1万余座,淤成坝地30多万hm2,累计拦沙210多亿t,减少黄河年输沙量3亿t。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实行以下四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增加耕地面积,荒沟变良田,兴修梯田。特别是在人多地少的严重流失区,筑坝淤地成为增加基本农田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2)坝地土壤肥沃,耕作方便,提高了粮食单产。坝地面积虽然占总粮田面积的比例不大,但坝地粮食产量却占很大比重,说明坝地农业在黄土高原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淤地坝建设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4)以坝代路,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2陕北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退耕还林工程从1998年开始,推进了以羊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沙棘、山杏为主的林果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

地处黄土高原的吴起县,自1998年率先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多万hm2,全县林草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土壤年侵蚀模数已由1997年的1.53万t/km2下降到0.54万t/km2,年降雨量已由1997年的478.3mm增至582mm,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退耕还林工程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解决退耕还林区农民的致富问题,必须在生产方式上大胆创新,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2)要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提高经济林比重,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后续产业,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引导农民群众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3)要严格落实管护措施,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健全管护体系,夯实管护责任。

2.3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轮台县生态移民

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塔河向干流输送的水量逐年减少,水质不断恶化,下游近400km的河道断流,大片胡杨林死亡,/绿色走廊0濒于毁灭的边缘。因此,2001年中央政府投资107亿元实施了塔河流域综合治理、退耕封育、异地搬迁项目,试图通过新疆巴州轮台县和尉犁县(总覆盖面积达102万km2—的生态移民,以改善塔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果相统一,并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轮台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轮台县草湖地区系指轮台县沿塔河北岸的一乡(草湖乡—、两场(草湖牧场河卡尔恰其牧场—。据统计,搬迁区范围内1998年末有524户2420人,分批实施搬迁,搬迁结束后,草湖乡、草湖农场、卡尔恰其牧场的40km2土地将全部退耕还林。结合地区资源承载力、交通便利、发展二、三产业可行性、民族与风俗、群众意愿等,对安置区和安置方式进行了选择,最终确定拉帕地区作为集中安置区。并在安置区内设村委会、小学、卫生所、文化站、兽医站、水管站、农机站、信用社等。

丹江流域的生态修复模式

1丹江流域基本情况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全长443km,是长江中游北侧汉江最长的一条支流。丹江发源于秦岭山脉(陕西省商洛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途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荆紫关附近(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西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向南在湖北省注入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它的全部建成,将以500m3/s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作为汉江流域的控制性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自建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公益性作用。同时,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调配南北水系,平衡汉江上下游、中线工程受益区这三大利益区关系,以及流域机构实现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手段。

2丹江流域生态模式技术

根据丹江流域的地形地势、气候等实际情况,采取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淤地坝工程、退耕还林模式、生态移民模式等多种生态模式。

2.1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滩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交错区,为平原河床季节性淹水的微地形,有双重性,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生态工程的方法,探索建立起以林为主,林农、林农牧渔为辅的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1)林—农模式

这种造林模式适于丹江流域内的地下水位不高,常年处于在洪水线以上的滩地。造林树种主要选择耐水湿的池杉、水杉或意杨,造林密度一般为110株/亩,林下间种农作物,冬季为麦类、油菜,夏秋季为豆类、花生等。低洼积水处可种植单季水稻。充分利用林下隙地空间,达到以耕代扶,增产增收的目的。

(2)林—农—牧—渔模式

沿江区是钉螺的滋生地,而且是吸血虫病易发地区,在丹江流域的高处种植池杉、水杉、枫杨等2—3年生苗木,采用块状混交造林,林下间种油茶、小麦等;低洼滩地,蓄水深的地方可养鱼,较平坦的种植草,养殖牛等,建立起林农牧渔复合体系。不仅使滩地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又收到了抑制螺防病的效果,同时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0。

丹江流域生态修复以环境保护为基点,建立农林牧和粮林饲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作体系。尤其强调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针对降水、土壤肥力、气候特点普遍建立了粮草作物轮作种植制度。在这种轮作系统中,由于引入高产、优质、抗旱、抗病的豆科作物和牧草,通过合理轮作,收到了水土保持和培养地力的双重效果。与此同时,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增强土壤地力恢复,推广种植业的轮作体系与林业、畜牧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构成粮、林、饲的合理三元结构。

2.2淤地坝工程

根据丹江流域内,布设的坝系包括以下几种:

(1)上淤下种、淤种结合布设方式丹江流域内集水面积小,坡面治理较好,洪水来源少的沟道,可以采取由沟口到沟头,自下而上分期打坝方式,当下坝淤满能耕种时,再打上坝拦洪淤地,逐个向上发展,形成坝系。一般情况下,上坝以拦洪为主,边拦边种,下坝以生产为主,边种边淤。

(2)上坝生产、下坝拦淤布设方式对于流域面积较大的沟道,坡面治理差,来水很多、劳力又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从上到下分期打坝的办法,待上坝淤满利用时,再打下坝,滞洪拦淤,由沟头直打到沟口,逐步形成坝系。坝系的防洪办法是上坝淤成后,从溢洪道一侧开挖排洪渠,将洪水全部排到下坝拦蓄,淤淀成地。

2.3退耕还林模式

丹江流域内海拔高于800m的山顶或立地条件差、坡度大于25b的山坡,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修复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退耕地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以商洛地区为例,商洛的中山地貌区,海拔在1200m以上,坡度一般在20b~50b,且有耕地零星分布在1200m~1500m之间,对中山地貌区实行退耕地还林还草;商洛的低山丘陵区,海拔在850m~1250m之间,荒坡秃岭占有一定面积,采用实行荒山荒地造林。

不管是退耕地还林还是荒山荒地造林,都分为生态林和经济林。生态林是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营造以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如在丹江流域内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林是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营造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1)营造生态林

丹江流域内,对于海拔高于1200m或者坡度大于25b的山坡,采取封山育林。对于集中连片的高远山,结合飞播,形成以刺槐、油松等为主的乔木生态林,以实现水土保持。

(2)营造经济林

丹江流域内,对于海拔在800m~1200m之间或者坡度大于25b的山坡,采取植树造林,形成以核桃、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林,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4生态移民模式

丹江流域内,根据保护水源地的需求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集中安置、区域性整体搬迁和建设中心村三种形式。

(1)相对集中安置

对丹江流域内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民,采取相对集中安置的方式,将居住相对较近的住户集中在一起,这种方式保持原有的村、组建制基本不变,原有社会关系网络基本得以保持,社区文化环境基本相似,有利于移民心理上的稳定和迁移安置的顺利进行。

(2)区域性整体搬迁

对丹江流域内的整体迁移户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建设、就地上楼的方式。改变以前的一家一户、独门独院的居住结构,建设楼房,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以搞好绿化或是可以发展种植业等。以丹江流域内商洛市清水沟为例,清水沟居民居住在海拔1400m的高寒边远山区,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而且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将其整体迁出。

(3)建设中心村

对丹江流域内的零散住户,选择合适的地点,实行村庄合并,可以充分利用就地上楼这种方式。所谓就地上楼即将此区域内宅基地上的农村居民统一搬迁到利用该区域宅基地建设的楼房上,解决居住的问题,而后将腾退出的土地用作商业开发或者发展种植业等,产生收益。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不管是建设田园城市,建设中心村,还是进行区域性整体迁移,都是把居民集中起来,使点源污染变为面源污染,然后再统一进行治污。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4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态修复” 立足于当前治理区域广袤、水土流失面积大、治理任务繁重、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资金投入不足的现实,着眼于植被的迅速恢复和水土流失的有效遏制。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摆正了生态建设中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自然力与人力的关系,是对我们几十年来治荒治水、改善生态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淡薄

专业知识缺乏过度放牧、乱伐乱弃及无规划开发建设等违法行为十分严重,诸多活动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所造成河库淤积、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等危害,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应加强全国各级领导和群众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认识,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加强执法力度,整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到知识进取与执法为人一体化。

2、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据调查,上世纪中期之前,黄河源区仍然是草长莺飞、牛肥羊壮的福地,植被覆盖率高,长势好,品种多。进入改革开发后,随着牧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过度的放牧及对草场养护知识的缺乏,使草场超负荷放牧和对牧场周边农田过度开发,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使草原植被覆盖率下降,草原生产力降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在城市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疯狂的土地扩张和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也是空前的。

3、土壤贫瘠,营养流失过度

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过度土地开发及基建工程的不文明施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土石方的开挖及其他建设活动,势必会引起地表植被损坏,使裸地在雨水冲刷下引起水土流失,从而带走土壤表层中的营养元素,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植被的生长。同时若对原有的耕植土不加以合理堆放及采取相应临时防护等措施,势必会导致耕植土的流失,流失过程中带走大量养分,从而使土壤肥力降低,影响绿化效果。如崩岗侵蚀(水土流失特殊形式)则会使地形破碎,土层丧失,土壤养分流失,良地变成难以利用的侵蚀劣地。据调查,南方某县崩岗侵蚀区年均流失量在85000t/km,平均每年流失土层lcm左右。崩岗形成后,土壤表土流失,碎屑层地表,地薄缺肥,温高缺水,土壤肥力极差,土壤有机质大量减少,且植被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经过强烈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仅有0.3 左右, 造林种草成活率低, 生长缓慢。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流失,土壤满足不了植物生长需要,造成植物生长缓慢,影响绿化景观及农作物收成。地瘠民贫,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危害。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1、以生态学为主导的原则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础依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须以生态学作为主导,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和原则。生物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结构,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对抗关系等,都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去正确和全面应用,即依靠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2、流域整体修复的原则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融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因此在小流域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就要以流域为单元,整体设计和考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布局。同时,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单元和系统,它的上下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设计,才能使生态修复取得更好的效果。

3、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降雨量、水土流失强度、林草覆盖率、人口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生态修复的适宜程度和适宜方法也自然不同,不能将某一地方的成功实例,机械、教条地应用在另一个地方。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和研究植被恢复的特点,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

4、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是一项万能的措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成功的水土保持措施,比如坡改梯工程、坡面水系工程、经果林建设工程等等,成熟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技术、新手段,是对传统治理方式的补充和完善,在规划和设计生态修复规划时,应该坚持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生态修复手段和工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快、最佳的治理效果。

5、生态修复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需要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公众的支持。封禁措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当地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以此来保障修复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采取这些措施也需要一系列政策和机制来保证,比如封的居民生活如何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进行、生态移民的权益如何保障、退耕还林的农民土地如何补偿等,均应依靠相应的非工程措施的配合,可以说这些措施应该被认为是生态修复的一部分。

6、经济可行性原则

尽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具有费省效宏的优点,但在规划和设计中仍然要坚持经济可行性原则。既要考虑修复措施的投入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使资金的投入有可靠的保证,又要分析封禁、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手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实行严格的封禁,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以从经济可行的原则出发,采取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发展和保护的双赢。

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方法

对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来说,传统的对策是修筑拦河大坝、广种植被、建造梯田等实现土地利用与生产体系协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水土流失起到遏制作用,却由于其可利用的范围局限性而得不到广泛推广。而新兴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法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共有以下几点。

1、生态系统自身修复

针对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轻微的区域,可适当地更换其地表使用结构,譬如退耕还林还草、禁止放牧、迁移原住人口,让生态系统恢复到不受或者尽可能轻微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来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

2、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和人工修复

该方法主要针对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严重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往往地表植被已被大面积破坏而导致自然的生态系统不能承载高负荷的外界压力,此时就需要人工向该区域种植一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较强的植物,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善该地区内的生态系统成分组成,慢慢增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

3、 人工强化生态系统修复能力

该方法主要用于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其主体思想也是通过人工措施巩固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加强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联系,加强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分解和循环,实施的途径包括植树造林、饲养家畜、发展沼气等。

五 结束语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纯地就保护而保护,就管护而管护,也不能只看其眼前的效果如何,更要看其生态修复的内在依存关系和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生态修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5

关键词草原生态;项目建设;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s8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20-02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资料,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和腾格里沙漠南缘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当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宁夏自2003年5月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封山禁牧,给草原创造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卫市沙坡头区响应自治区号召实行全境禁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退牧还草项目资金,通过草原围栏、补播改良等措施,对草原进行管理、保护和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植被的恢复、草原生产力的提高和当地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卫市沙坡头区有天然草原27.67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73%,草场类型主要有草原化荒漠类、荒漠化草原类、干草原类和灌丛草原类,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69.700%、29.800%、0.076%和0.064%,植被盖度为15%~29%,平均产草480 kg/hm2。天然草原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年均降雨量不足200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

1草原基本建设情况

1.1围栏及补播建设

2003—2009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共争取国家退牧还草资金10 044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0万hm2,涉及香山乡、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镇罗镇、东园镇和迎水桥镇7个镇(乡),涵盖了沙坡头区有草原分布的镇(乡)。

1.2补播改良建设

多年来通过撒播、点播和条播适宜当地种植和生长的牧草种子,共计完成补播改良面积2.53万hm2。

1.3饲料粮现金补助结余资金兑付及建设

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退牧还草饲料粮现金补助执行人均草场3.33 hm2的政策标准,采用政府补贴“一卡通”的形式,对涉及草原分布的香山乡、永康镇、常乐镇、迎水桥镇、兴仁镇和蒿川乡6个镇(乡)20个行政村3 758户16 640人进行现金补助,共兑付现金2 044.52万元,全额补贴农民。对于结余的2 608万元资金用于禁牧草原承包户发展人工种草、棚圈建设和购置饲草加工机械。8年来,共种植优质牧草3.55万hm2,建设养殖棚圈442.2万m2,购置饲草加工机械1 886台。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缺草、缺料、缺乏加工机械和家畜圈棚的问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1.4封山禁牧成效

自2003年全区实施封山禁牧工作以来,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和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决定的精神,认真落实各项禁牧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修棚建圈、贮草备料、围栏封育,积极推行羊只下山、圈养舍饲、种草养畜等措施。通过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解决禁牧封育后羊只舍饲圈养无基础设施和缺草少料的问题,确保草原禁牧后羊只生产不滑坡、群众生活有保障。

2效益分析

2.1生态效益

随着退牧还草围栏工程的实施,结合封山禁牧工作,退化、沙化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2004—2010年草原生产力测算分析,以荒漠草原类主要类型的天然草原产鲜草量达到1 477 kg/hm2,分别是2005、2006年的2.89倍和6.08倍;植被覆盖度达到37%,比2005、2006年增加了8%和14%。随着草原植被的恢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大雨地面流径冲刷量降低,草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社会效益

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确保了草原禁牧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区域草畜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稳定发展羊产业,促进山繁川育、农牧互补、异地育肥养羊模式创造了条件[4]。

3取得的经验

草原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近几年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和封山禁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3.1积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天然草场,恢复草原植被,防止草牧场进一步退化、沙化,转变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观念,发展效益畜牧业,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致富达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改变粗放经营方式造成的滥垦滥伐、超载过牧现状,以及在自然环境恶劣、草牧场逐年退化沙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恢复草场植被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5]。

3.2因地采取不同放牧方式

根据该地区草原生态现状,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用禁牧、休牧,为退化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及家畜生产能力,改善草群植被结构,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利条件,达到草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6]。

3.3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

政策支持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强有力手段。禁牧后羊只进行舍饲圈养,最突出的是圈舍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的问题,市草原站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建设的支持,依靠项目带动,实行政府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形式,充分利用退牧还草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8年来,沙坡头区利用项目建设资金兴建的各类家畜圈舍,解决了农民群众禁牧的后顾之忧。

3.4加强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发展畜牧业的可靠保证。针对草原禁牧后农户对舍饲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市农牧林业局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户,大力推广饲草料制作、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新技术,积极推广优良种畜、优质牧草品种,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畜群结构。并组织养殖户到其他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外市县的先进经验。通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基本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舍饲养殖的信心,为草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整理

4参考文献

[1] 张见席,李继胜,纪爱平.岷县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j].定西科技,2010(2):21-23.

[2] 曹秀霞,钱爱萍.宁南山区草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360-362.

[3] 李月辉,肖俭 张小勤.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49-50.

[4] 邹刚,翟卫华.科学养畜与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6):27.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6

目前河道硬质护岸生态修复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对原有硬质护岸坡面进行破除,重新进行生态化改造设计,其技术原理等同于在退化的土质岸坡上进行生态修复;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在现有的硬质护岸坡面上进行生态修修复,其修复的方法主要是铺设基质材料、栽种植物等。目前,针对硬质护岸的两种生态修复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在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其主要的技术方法可以归为以下几类。1.硬质护岸的再生式生态修复方法硬质护岸的再生式生态修复方法即破除硬质护岸坡面后,再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实质等同于直接在退化的土质岸坡上进行生态化改造。根据护岸生态修复后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以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为主的生态修复、以提供生物生长栖息的生物材料为主的生态修复和以生态景观和亲水机能为主的生态修复。2.硬质护岸的优化式生态修复方法硬质护岸优化式生态修复是指在硬质护岸的坡面上直接进行生态修复,并不对硬质坡面进行、破除。优化式生态修复方法对坡面基质材料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硬质坡面上铺设的基质材料需具备一定的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求坡面的基质材料具备一定的保水性能,还要保证铺设的基质材料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欧美国家常用的硬质护岸生态修复方法有:植生卷铺盖法、纤维化法、客土植生带法等方法。台湾学者提出了一种坡面凿洞与回填技术,该技术是在原有的硬质护岸表面打设凹巢或孔洞,并回填土壤与碎石,以提供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环境,并为动物栖息提供藏匿的场所。

二、硬质护岸生态修复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大冲口涌及东塱涌河道横穿广州市区,河道护岸采用传统硬质混凝土及浆块石材料,见图1。传统硬质航道护岸阻断了陆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致使河流的自净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此外,来自于道路路面和居民区地面雨水径流的面源污染是造成河道污染的来源之一。即使有些河岸开展过绿化整治工程,由于硬质护岸难以削减地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进入河道的污染物会不断累积,存在水质恶化的趋势。因此,为削减进入河道的面源污染、改善河流水质和生态系统、美化河岸环境,需对大冲口涌及东塱涌的硬质护岸进行生态护坡改造。2.硬质护岸生态修复(1)生态护坡方案设计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对河涌硬质护岸进行生态修复的工程,是结合大冲口涌的二期整治工程和东塱涌三期整治工程进行的。大冲口涌河道整治工程的总长度为1,176m,包括大冲口涌D0+000~D0+962段(962m)及地铁A涌0+000~0+214段(214m)。东塱涌堤防设计断面为梯形,坡度为1:2,利用挡土墙顶宽作为亲水平台。所采用的生态护坡形式需要根据堤岸周围的环境条件、具体的堤岸结构、特点进行确定。采用生态护坡替代原有的硬质浆砌石护坡,具体方案如下表1所示。(2)生态护岸植物选择生态护坡技术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水质净化能力和景观效果的提升。由于生态护坡技术中植物生长情况将直接影响到生态护坡的防洪与生态景观效果,因此为了使植物能够在选定的生态砖材料上健康生长,应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筛选:1)大冲口涌和东塱涌均受潮汐的影响,每日水位均有较大的波动,选择的植物应该耐旱、耐淹;2)大冲口涌和东塱涌均横穿市区,选择的植物应考虑到美化景观的作用;3)生态护坡应起到削减面源污染的作用,并且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选择的植物应具有较强的去除污染物的功能;4)优先选择易种、易活的本土植物;由于大冲口涌和东塱涌均是潮汐河流,需依据在丰枯季节水位落差变动规律,以及不同的潮位下的水文条件变化规律和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组合。在沿岸涨落区选择柳叶菜科、龙胆科、旋花科等浮水根生植物群落以及蓼科耐旱耐淹的挺水植物群落。为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宜的搭配组合。例如,对于虉草、三叶草、黑麦草和高羊茅等四种植物,当采用下部种植虉草,上部以虉草为基本植物,于其上面混合撒播三叶草、黑麦草和高羊茅等植物的种植方式时为最佳景观的搭配组合。(3)硬质护岸生态修复效果图1)大冲口涌硬质护岸改造效果(D0+000~D0+246)2)地铁A涌硬质护岸改造效果(0+000~0+214)3)东塱涌硬质护岸改造效果

三、结语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7

摘要: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

关键词:荒漠化 人退沙退 生态移民

中国治理沙漠化的进程,今年卸去了几多沉重增添了几分亮色: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50多年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终于出现了首次逆转。

今天之所以能够从“治理赶不上破坏”过渡到“治理超过破坏”,应归功于治沙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即从“向沙漠进军”转为与荒漠和平共处,从“人进沙退”转为“人退沙退”。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外,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的强大。

人口增长是荒漠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据记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91万人,净增加近3.5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牲畜数量更是迅速增加,从160万头增加到2300万头,净增加14倍多。

当前西北地区草场畜牧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如果牲口数量少,造成的破坏还能够天然弥补,但到处在放牧,草原就被压制,生长不起来了。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既然“人退”有利于“沙退”或至少“沙止”,怎样做才最有效?实际上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里,我们理解的“人退”不一定要搞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而是将国家进行生态治理的费用补贴他们,利用资金、政策、科技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牲畜数量或休牧3—5年,大面积的退化土地凭借自然的力量实现恢复。只要土壤不继续损失,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就能够“安家落户”,并自然繁衍。

在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治理中,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复。利用的土地与自然恢复的土地比例可为1比100。这是由于目前在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一般很低,如退化草地上的产草量只有30—100斤/亩(鲜重,下同),而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后的饲料产量可达6000斤/亩以上。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建立在有水肥保证的集约化土地不会退化,内地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衰退,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地没有退化。在草原区,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好土壤不被风吹走。

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当然“转移”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但毕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故土难离”,“生态移民”能否有效尚需认真研究。相反,如果我们将大量的费用集中在1%的土地上,集中在社区居民上,帮助他们形成产业链,即逐步形成种草、养草、收获、储藏、运输、舍饲、产奶、产肉、再运输、城市人群消费,并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畜牧业和订单畜牧业,牧民还是非常欢迎的,也用不着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目前在广大的农耕地区,现行的政策是:退耕还林有钱,可以管5年;而还草的钱则很少,且只管两年。这样有的地方领导就在不适合造林的地方也搞造林以得到国家的生态治理费用。这种政策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在更大规模上加速草场退化。应当通过利益的关系和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使当地社区的居民由被动参与生态治理到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转变成生态的保护者,这是关系到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国大部分生产力较低的沙漠、沙地、草地地区,它们的生态价值可能远大于它们的直接利用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算一笔账,即直接利用收到的经济价值与破坏了以后的治理费用,哪个更大。

我国有草地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内蒙古草地90%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加剧了沙尘暴,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土壤损失,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在林业上,国家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上,“天然草原保护工程”、“退牧(耕)还草工程”同样意义重大。

甘肃省民勤县的沙漠化现象现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就做了6次批示,今年暑期我回到家乡——民勤,那里的人们仍在砍伐自己周围的树木,在我家附近这种现象就十分严重,我问了一下当地的老乡,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这里不长树,还不如把地誊出来种庄稼好;我问这里为什么不长树,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水质不行了。民勤县委书记陈德兴书记多次提到,当前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水资源供需情况看,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的根本制约因素。从荒漠化防治情况看,全县生态环境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治理,在个别地段有所好转,但整体恶化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流沙大举内侵, 在绿洲最北部已经握手,荒漠化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从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情况看,巨大的人口压力已经使民勤绿洲早已不堪重负,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步。全县上下必须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人退沙退”的基本理念,科学确定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人退沙退”,就是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民勤为目标,通过人们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和影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大自然以自我修复和演进的空间,并通过“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构建保护绿洲的生态屏障,在不断增强生态涵容更新能力的前提下,维护民勤绿洲永续生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在来势汹汹的沙化面前,我们没有反思人类自己的错误,改弦更张,反而在被曲解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指导下,“向沙漠进军”,要“人进沙退”。其结果,是这边治理、那边破坏,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全线的“沙进人退”。

1998年的特大洪灾,迫使人们重新思索“人定胜天”的本意,反思人类自己错误的生产方式,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痛定思痛,在南方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同时,北方也展开了新一轮的防沙治沙运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沙运动改变了思路、转换了战术,更加注重草原与荒漠的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能力,植树种草与退耕还林还草并举,大搞封育禁牧,实行生态移民,让植被实现自然演替;不再就治沙而治沙,而是与治穷结合起来,种植既保护生态、又能发展生产的经济型树木、灌草,初步显现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的双赢局面。

当然,逆转只是好转的开端。毕竟,全国仍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毕竟,全国2610万贫困人口的一半还分布在沙化严重的地区,贫穷这一威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没有根本消除,乱放牧、滥开垦等破坏植被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毕竟,新生成的植被刚处于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稳定性差,如果气候条件恶化,管护跟不上,就有可能导致植被衰退。

不仅北方地区在治穷与治沙结合上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而且,就全国范围而言,如果没有北方贫困沙区与南方发达地带的经济共荣、成果共享,横亘在北方数千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就难以常固久安——建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不光是沙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科学出版社 xx.2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8

1皇竹草的生态学特性

皇竹草根系发达,须根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须根网络,其根系的84.96%集中分布于0—30cm土层内,根系密度达48.6条/100cm2[2,9]。这些特点使皇竹草对生存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在贫瘠的沙滩地、沙地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陡坡地,均能适应生长。同时,皇竹草对雨水的阻截能力和吸附能力较强,体现出极强的抗旱能力,且在酸性或微碱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可见其在不同生存环境下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皇竹草生长极快,每兜皇竹草当年根部分蘖为15~25株,在第2~3年大多数有30~50株,鲜草产量一般在180~225t/hm2,条件良好的可达到375t/hm2,干草产量为15~60t/hm2[2,9-10]。皇竹草草质鲜嫩,营养成分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为10%~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较高。鉴于皇竹草具有的前述特性,所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荒山荒漠的绿化,并被作为主要物种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探索,在生态经济型环境治理模式中表现突出[9]。由于皇竹草自身难以结实,栽培时通常用分株移栽、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故对于其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顾虑相对较轻。皇竹草属C4植物,光合效率高,喜高温湿润气候。皇竹草的光合速率为60~100mg/(cm2•h),1hm2皇竹草1年可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375~615t,同时还释放大量的新鲜氧气,可见其碳聚集和减排效果良好[10]。

2皇竹草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1皇竹草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石漠化即石质土地的荒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由于受人类不合理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干扰和破坏,石山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砾石堆积,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11-12]。我国石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目前该地区的石漠化总体上呈加剧趋势,1987年到1999年,石漠化面积从8.3万km2增加到10.5万km2,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修复其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保护现有的植被和促进已退化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是石漠化防治的根本[6]。所以,寻找适宜的植物物种及其组合,并探索与其相配套的种植模式显得非常必要[11-14]。龙忠富等[6]研究指出,草本植物根系密集,种植后3~4个月即可有效覆盖地表,能有效固结土壤,且每年都有大量的残根老叶凋落腐烂于土壤中,能提供大量有机质和氮素,故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渗透性和蓄水能力,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此外,草本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均低于林木,只要选择适宜于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良草本植物并配套相应的种植技术,即可有效恢复石漠化地区植被,增加地表覆盖、保持水土。其后通过搭配适宜的林木,可最终恢复具有较高生态功能的植被。而皇竹草正具备了以上相应的特点,因此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模式中,皇竹草作为速生草类被广泛应用[6-8],也因此提高了林草的综合利用率,体现出了荒漠化综合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极大地促进了荒漠化山区的可持续发展[8-9]。李先桥等[5]也利用模糊评分法,按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进行水土保持型牧草筛选,发现皇竹草整体表现较好。其他的试验同样显示皇竹草是典型喀斯特岩溶区域优良的水土保持型牧草[7-8,15]。王家录和翠章玲[16]在贵州省花江示范区以皇竹草结合其他物种探索不同强度等级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经多年治理和跟踪调查后发现,示范区植被覆盖率增加了15.34%,土壤侵蚀模数较5年前下降了51.2%;不同程度的石漠化比例均发生较大的下降,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得以逐渐恢复和重建。张晓珊和任朝辉[17]报道,在喀斯特示范区退耕还林后,对以花椒、柚木、皇竹草等物种互相配置的不同造林模式连续监测3年后发现,地表覆盖度达到了70%~90%,树冠的覆盖和阻挡作用有效减少了雨滴对地表的溅蚀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增加了土壤的蓄水能力。推行花椒、柚木、皇竹草等配置的不同林草配置模式,结合发展畜牧业,可使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显著增加[18]。刘云和熊康宁[19]应用皇竹草和其他不同林木或经济植物配置对不同等级的石漠化进行了综合治理,明显改善了石漠化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减小了土壤温度日较差,改善了土壤酸碱度。但王家录和翠章玲[16]经系统研究后认为,随着地理区划、环境条件、种植习惯和经济基础等的不同,农林牧的模式和组织形式应该有相应的改变。在海拔900m以上地段,可推行桃+李+樱桃+皇竹草林草模式、经果林+砂仁林药模式、香椿+石榴+砂仁乔灌草模式;海拔900m以下地段,可试行柚木林+皇竹草模式、经济林+日本甜柿模式、任豆+顶坛花椒+黄褐毛忍冬(金银花)模式、柑橘+玉米果粮模式。可结合与当地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经济-技术综合体系,协调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但对于如何改善模式中的植物配置,以及皇竹草和不同组合植物在石漠化治理和植被修复中发挥的物理化学作用及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影响和相应机理的研究仍较少。

2.2皇竹草植物篱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篱是坡地农业利用的一种新型技术,为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依据生态经济原则筛选适宜的草灌植物,依据不同坡度、岩性和侵蚀强度设计篱带宽度和密度,等高种植形成密集型篱笆。农业耕作则被安排在篱带间进行,使植物篱笆和农业耕作共同构成农林复合型技术模式[20]。诸多研究指出,应用皇竹草构筑生物篱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可使陡坡变缓,篱前土层增厚,土壤容重明显减小,土壤结构、渗透性和通气状况明显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其他土壤理化性状也得到显著的改善。陈治谏等[20]经2年试验跟踪后发现,以皇竹草为主的植物篱农业技术可减小坡地坡度3°,增加土壤有机质10.39%。廖晓勇等[9]的试验同样证明了在陡坡地种植皇竹草生物篱后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孔隙度明显增加。皇竹草植株密集的茎叶和根系对雨水和地表水的阻滞、拦蓄作用明显降低了单位面积坡面上水流的侵蚀能力,使土壤蓄水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发达的根系又增强了对土壤和肥力的固持能力,明显降低了侵蚀作用,从而起到了明显的固土保肥保水作用[21-23]。陈治谏等[20]报道指出,种植皇竹草植物篱使根际土壤含水量增加65.31%,土壤侵蚀量减少96.74%,地表径流量减少75.82%。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对其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双重压力。廖晓勇等[22]以皇竹草篱为纽带间植于坡地果园营建复合生态模式,对草篱拦蓄泥沙、径流的效应进行了长期观测后发现,草篱间植比传统果园经营模式径流量减少了58.71%~65.74%,侵蚀量减少了70.70%~77.92%,并能显著减少养分的流失总量,减少库区面源污染,保持和提高坡地果园的土地持续性生产力。在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上,利用柚-皇竹草植物篱复合技术系统同样获得了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经治理后,侵蚀量和径流量极显著减少,大颗粒泥沙和土壤养分流失量显著减少[24]。陈治谏等[25]报道,植物篱生态过滤网带技术结合篱间优质经济林果、药材、牧草的种植及畜牧养殖的发展,能促进产品多样化,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以皇竹草植物篱-花生(小麦)为例,刈割的皇竹草茎叶喂养牲畜,按1hm2年刈割量的50%用作饲料计算,可出栏3只羊,增加经济收入1200元左右,产出投入比是传统经营的1.25倍,明显提高了作物产出率,并可发展成综合型农村经济模式,是山丘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农业技术体系。贵州省推广示范的梨树+皇竹草、杨梅+皇竹草、板栗+皇竹草等多种植物篱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6]。但是,对于皇竹草和配套植物间的茬口安排以及种植组合模式和相应的生理生态机制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2.3皇竹草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研究

湿地是自然综合体,是一种自然景观,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和处理功能。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为的破坏,天然湿地面积急剧下降。而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由人工建造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兴起,其要求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近年来,皇竹草被作为挺水草本植物应用于人工湿地系统中,在去除水体污染物,降解有机质,去除N、P和COD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27-29]。潘学华等[30]将皇竹草种植在三峡库区淹没水位线上,发现其在浪区栽培效果较好,并有利于浪区的水土保持,护坡效果明显。陆华[31]将皇竹草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湿地植物进行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邓辅唐等[32]研究也指出皇竹草处理污水的效果良好,但他们发现在构建人工湿地时皇竹草长势较差,需要改良种植和生长的模式方可发挥其优势。可见,要将皇竹草用于构建人工湿地并更好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在其植物配置、挺水生长的方式和工艺以及生理机制等多方面仍需要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2.4皇竹草在盐碱化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雀民等[33]试验报道,皇竹草在盐碱撂荒地(沙壤土)种植的成活率高达98.49%,其成活率、生长势、总蛋白质、脂肪、磷、粗灰分等含量均高于对照玉米。皇竹草同样在广东珠海斗门区的盐碱滩涂试种成功,并生长良好。可见,皇竹草可以在盐碱化土壤上生长,盐碱土壤充足的肥力有助于皇竹草的旺盛生长发育,种植皇竹草后盐碱化程度明显下降。因而,利用皇竹草来治理修复并开发盐碱化土壤是完全可行的。但对于皇竹草抗盐碱化的抗逆生理机制以及生长特点,和其对盐碱土壤的影响,以及修复盐碱化土壤相应的工艺和配套栽培措施的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

3皇竹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生物入侵应用研究

近年来,紫茎泽兰入侵我国并形成极大危害。紫茎泽兰结实多,籽实随风传播速度快,生存竞争力极强,其恶性传播造成被侵害区域大面积生物多样性的削弱和丧失,给我国的农、牧、林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在防治紫茎泽兰的方法中,人工拔除法和药剂防治法消耗人力物力极多,而应用天敌泽兰食蝇又难以推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研究[34-36],利用紫茎泽兰喜光不耐阴的特性,应用经济价值高、密植、速生、遮蔽力强、适应力强的植物,通过构造植物间的相互竞争现象,最终以一种或多种新的生活力强的植物完全抑制紫茎泽兰,从而实现植被的生态恢复[35,37-40]。姚朝辉等[41]以替代种植方式,应用皇竹草来防治紫茎泽兰,发现皇竹草迅速形成极广的覆盖面,可成功地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和其种子的传播。他们指出,两者都来自美洲,具有相似的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因而皇竹草是一种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有前景的植物。张正文等[42]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域块状或带状种植皇竹草,利用皇竹草的生长优势影响紫茎泽兰的生存环境。他们观察发现,皇竹草生长速度为紫茎泽兰的4倍,能形成天然屏障影响其籽实传播;同时,紫茎泽兰得不到充足的光照,难以合成有机物供根系吸收,导致植株生长势减弱。众多研究认为,以皇竹草为替代植物以草治草,先通过皇竹草迅速覆盖遏制紫茎泽兰生长,再套种乔灌木逐渐有效恢复自然植被多样性,以草促林、以草促畜,可以实现科学生态治理的目标[39-40,42]。葛盛军等[43]则在研究皇竹草对紫茎泽兰的抑制效果后发现,稀植的竞争力和治理作用较密植弱,而且紫茎泽兰未经人工铲除时,以草治草的效果亦较差。综合而言,对于应用皇竹草替代种植以治理紫茎泽兰的恶性扩散的种植方式、植物配置模式以及其他配套措施上的研究与报道仍不多,对皇竹草替代种植防治紫茎泽兰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的系统跟踪研究和报道也远不够深入。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9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思路

我国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 296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8.74%。石漠化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8个省(区、市),其中又以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的石漠化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这3省(区)的石漠化土地面积合计857.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66.2%。从石漠化程度看,石漠化土地以轻、中度为主,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356.4万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7.5%;中度石漠化土地591.8万hm2,占45.7%;重度石漠化土地293.5万hm2,占22.6%;极重度石漠化土地54.5万hm2,占4.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 240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7.45%,潜在生态威胁大。石漠化土地林草植被盖度低,生态功能退化,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调蓄能力减弱,泥沙淤积江河湖库,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是我国西南地区当前的首要生态问题,也是西部地区面临的沙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是制约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三农”问题突出和地区贫困的根源。

一、石漠化治理思路分析

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和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为先导,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试点促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整合项目区现有生态工程资金;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讲求实效的方针,以石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恢复为核心,辅以工程配套措施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把石漠化综合治理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示范与试点的关系,突出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岩溶地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村容整洁、经济富裕”的新农村,为全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技术,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立体空间治理

根据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空间呈立体化分布的特点,对坡面的中上部石漠化土地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等措施,增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坡脚及平缓地带石漠化区域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或营造生态经济林、修建生物篱等措施,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稳定农业生产和发展区域经济,同时结合林下种草,发展高效农业或林业;农村产业发展以石漠生态建设为基础,结合岩溶地区实际,发展以林药、林果、用材林、原料林、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型产业,培育岩溶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

工程类别治理

1)对石漠化土地通过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严重陡坡耕地及石漠化严重的石旮旯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低质低效林改造等生物措施,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提高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强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强化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坡度平缓的石漠化地带发展经果林、中药材林、原料林、用材林等生态型经济林,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结合国家土地治理工程,把石漠化坡耕地或石旮旯地水土综合整治与建设基本农田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加大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及生物篱等建设力度,蓄水保土,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和扭转石漠化区域缺土少水、土地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岩溶地区群众的民生问题。

3)开展人工种草与草地改良,充分利用草地资源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促进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加大种畜品种改良力度,引进优良种畜,调整畜牧业结构,多元化地发展岩溶地区经济,增强岩溶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

4)加强农村生活能源建设,结合现有国债沼气池建设项目,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重点,适度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解决农村生产生活能源,减少林草植被破坏。

5)针对石漠化严重、局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在保障移民群众的土地与经济来源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移民,减轻石漠化土地的生态压力,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6)强化项目整合,加快石漠化治理。目前石漠化综合治理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投入偏低,要充分利用好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形成项目互补,加大了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治理效果。

7)加强科技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岩溶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引导劳务输出,拓宽岩溶地区群众的就业渠道和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扶持、引导石漠化地区发展高效林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畜牧业加工等生态经济型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多元经济增长点,促进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石漠化治理的典范,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提供成熟的经验与模式。

二、治理技术分析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级政府与项目区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实施综合治理,防治技术涉及多方面的建设内容,其治理对象、目的与要求各异。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石漠化防治过程中,广大科研人员对石漠化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试验,探索、总结出了各种符合实际、各具特色、效果明显的石漠化防治实用技术,但缺乏有效的总结、归纳与推广应用。在充分吸纳现有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明确石漠化防治技术措施的适用类型与地类,提出治理措施的主要建设内容与要求,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阶段提供指导与参考。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篇10

一、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有利机遇

(一)生态环境建设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在2010年前新增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5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治理荒漠化土地2200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公顷。上述规划的实施为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草地建设

为落实和完成上述规划任务,2003年召开的全国草原工作会议决定,我国草地建设今后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原则,争取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增人工草地1333万公顷,改良草地2000万公顷,建设围栏6667万公顷,使重度退化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江河源头的草地植被有所恢复,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20年,使我国草地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三)退牧还草工程

2003年国家决定全面启动退牧还草工程,根据退牧还草工程的规划目标和重点范围,从当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治理6667万公顷,约占西部地区重度退化草原的40%。

二、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所面临的严峻态势

(一)草地“三化”严重

由于草地长期入不敷出,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全国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3%(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而“三化”草地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西部草原产草量均呈下降趋势,如内蒙古草地20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草甸草原产量下降54%~70%,典型草原下降30%~40%,荒漠草原下降50%。伴随着草地退化,可食牧草比重下降,轻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产量减少20%~40%,植被覆盖度减少20%,中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产量减少40%~60%,植被覆盖度减少20%~50%,重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减少60%以上,植被覆盖度减少60%以上。草地“三化”是在不合理利用下草地植被环境恶化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功能衰退的表现,如草群变矮,盖度、产量下降;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劣质、低质杂草及毒草大量滋生;生草土层完全破坏,植被恢复极其困难;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二)草地面积逐年减少,饲草料资源日趋短缺

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面积为4850万公顷,较20世纪80年代又减少了600万公顷,约8%左右。目前全国天然草原面积每年仍以65~7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开垦1公顷草地会引起周围3倍面积的草地沙化。在草地面积不断减少和草地退化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家畜头数却持续增加,导致草原畜牧业长期受饲草料不足的困扰。

(三)自然灾害频繁

随着西部草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频发。首先是干旱。西北荒漠地区气候十分干旱,年降水量低于150mm,有的不足50mm,常常是十年九旱。其次是雪灾。近几年雪灾严重威胁着西部草地畜牧业,如2000~2001年冬季大雪,给内蒙古畜牧业带来极大的损失;2002年~2003年冬季大雪使新疆、内蒙古的畜牧业遭受重创。三是生物灾害。大量的昆虫啃食牧草,严重破坏草地植被结构和植物根茎,由于家畜过牧和昆虫活动,优良的牧草经过度啃食而不能恢复,原来以优质牧草为优势种的草地演变为以毒草、害草和杂草为优势的植物群落。青海省玛多县鼠害造成草场退化1.5万公顷,占全县天然草地65%。

(四)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

由于草原退化,草地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降水年际变率大等因素影响,西部草地畜牧业低而不稳已成必然。西部草地家畜数量的增加和草地生产力的下降,使草畜矛盾更加突出,这种矛盾必然转化为草地超载过牧,草地退化。草地生产力变化显著,丰收年牧草量高时达到正常年份的155%,而碰到大的自然灾害,只有正常年份的75%。西部草地绝大部分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受降水、温度等气候条件的限制,年际丰歉不同,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少和降水时间前后直接关系到本年甚至下年草地的植物生长量,也是不利于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因素。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草地畜牧业变得更加脆弱和不稳定,如青海省每年死亡牲畜150万头,家畜生产性能不断下降。

(五)贫困人口增多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西部草原区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特别是近几十年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更加剧了该地区贫困人口的增加。1995年全国各省市、区单位面积固定资产原值(万元/km2),上海为2465,北京为635,江苏为160,而西部青海为3.11,内蒙古为5.18,甘肃为15。到1999年我国西北仍有153个旗县未摆脱贫困,牧民的温饱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三、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的技术途径

(一)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单纯依靠天然草原,数量增长型畜牧业为舍饲、半舍饲、放牧结合的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根据草原退化状况,大力推行禁牧、季节性休牧、轮牧措施,舍饲、半舍饲、全日制放牧畜牧业并举。通过采用围栏、封育、灌溉、施肥、松土、补播等多项改良措施,恢复草地生产力。应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轮牧。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而轮牧既能缓解草场放牧的压力,又能充分利用天然草场,根据草场的类型,严格控制放牧频率、放牧时间及始牧期和终牧期,给草地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封育。在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的地方,保护原有植被,控制过垦放牧,搞好封育,禁止放牧、刈割,使草地得到一定恢复时间,达到逐渐复原的目的。育肥。夏秋季节可充分利用丰茂天然牧草,尽可能增加牲畜的物质积累,秋末再对没有抓好膘的绵羊补加精料,使其在30~40天内达到屠宰标准。这样可以减少冬春季节对草料的需求。

(二)以水为中心,发展饲草料基地和人工草地

西部草原区在经济发展时,应以水为单位进行全流域的统一规化,实行以水为中心,草牧水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整治的方针。要保护草原植被,建植人工草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修筑防沙与防蒸发的渠道,提高水的利用率。饲草料地用水应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实行计划用水,以水定地。在开发地下水的同时,要保护和防止边缘隐性植被退化,还要重视沙漠边缘的其他水源的开发利用。

(三)加快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

首先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综合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搞好合理利用,可以更好地促进保护。西部草原区资源丰富,既有林草还有野生动物与人文景观,发展集约化经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牧草种植业、养殖业、牧草及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其次抓住机遇,完善配套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目前国家为恢复草地生态环境启动了不少大型项目,如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等工程,各地应加大地方财政投资力度,强化国家、地方、集体、个人投入配套体制,制定优惠政策,同时鼓励国内外企业,财团投资和国际环保开发部门的支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人工种草,保证冬春饲草供应,减轻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

四、西部草地生态环境恢复的战略思考

(一)转变观念强化草地资源管理

草地资源虽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管理不当定会造成资源浪费或枯竭。草地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被当作一种生产资料,多采用掠夺式经营的方式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草地生态环境问题。将草地视为一种资源加以保护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西部草地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首都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应开展草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评估,确定草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化草地资源管理,以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把它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先期对草地破坏而后再治理的教训;要总结建国50多年来草地生态环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历史上及国外的好经验,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草原牧区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制定规划和长期发展目标,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以达到彻底治理之目标。

(二)开展对草地资源保护性政策的评价

随着新《草原法》的颁布施行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贯彻,草地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草地工作的战略重点已经由经济目标为主转到“生态、经济目标并重、生态优先”上来。据此要求,首先要对过去制定的以经济指标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有关的政策及地方法规进行评估,不符合新《草原法》的政策及法规应尽快纠正或重新制定。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是复杂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粮食、技术、资金、劳动力、农牧民收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对草地资源政策的有效性,要从其外部经济性、生态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后的农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评价。

(三)加大执法力度,实现草地资源管理的领导责任制

有法不依是造成目前草地资源管理不到位的关键。要确定草地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认真执行《草原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土地法》等,不断增强全民的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省(市、区)相关的地方配套法规,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协调草牧水之间的关系,杜绝草原上的滥垦、滥伐、滥樵的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通过宣传、立法和教育等形式,处理好地方领导任期短和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周期长的矛盾,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并常抓不懈。

(四)控制草原牧区人口,提高人们保护草原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