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5:18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1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有专家认为,生态恢复是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按照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

水利部生态修复规划给出的定义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传统的小流域治理主要是修梯田、筑拦砂坝、种树种草,合理配置林地、草地、牧场和农田,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行为。生态修复则是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其突破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水、保土和保肥(主要指氮、磷、钾)的目标,把对构成生态系统的若干重要元素的治理扩大到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修复乃至重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是:封山禁牧或轮封轮牧,实行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草),25。以上斜坡坚决实施退耕;部分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地区可实行生态移民,促进地方生态环境恢复;封、管、治、调相结合,即对封育区加强管理,部分地块辅以适当的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使封育区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并有所提高。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

1、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生态修复是针对生态退化和生态破坏而言的。当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引起功能减弱或丧失时,生态系统是退化的。引起生态退化的原因很多,干扰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干扰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的波动或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系统的退化。事实上,干扰不仅仅在物种多样性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会对生物的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干扰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干扰和社会干扰。自然干扰包括火、冰雹、洪水、干旱、台风、滑坡、海啸、地震、火山、冰河作用等。社会干扰包括有毒化学物的释放与污染、森林砍伐、植被过度利用、露天开采等。干扰的强度和频度是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过大的干扰强度和频度,会使生态系统退化成为不毛之地,而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常常需要采取一些生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进行恢复,从而进一步进行植被恢复。

2、干扰与演替——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群落的自然演替机制奠定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演替有两种基本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发生哪一种类型,是由演替过程开始时土壤条件所决定的。一般地说,生态演替是可预见的和有秩序的变化系列。在演替过程中,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代替,直到建立起一个最能适应那个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演替可看作是在外界压力不复存在之后,生态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恢复阶段。如果给以足够的时间,演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修复所有的干扰和重建原来的顶极群落吗?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修复过程是有限度的。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关键性理解之一,就是被干扰后演替的最终结果和它们与正常演替的关系。自然干扰作用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阶段。一些周期性的自然干扰使生态系统呈周期性演替现象,成为生态演替不可缺少的动因。人为活动的干扰是否仅仅是将一个生态系统位移到一个早期或更为初级演替阶段,还是它从开始就是与自然干扰所发生的演替明显不同的类型?实践表明这两类干扰的结果是明显不同的。干扰如果很严重,使环境变化如此重大,以致演替向新的方向进行,永远也不能重建原来的顶极群落了。当干扰持续到生态系统接近死亡阶段时,恢复与重建可以使其在某些水平上恢复平衡,但与原来的正常状态不同。天然恢复过程是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在严重干扰后,需要的时间更长。生态演替在人为干预下可能加速、延缓、改变方向以致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究竟朝哪个方向进行,就取决于人类的行为。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a.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

b.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在我国早就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封禁只是解除了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合理放牧、刈割、开垦、樵采、挖药材等人为压力(或称人为驱动力),

还需预防、解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驱动力,如火灾、鼠害等。一般来说,自然驱动力并不是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但也不容忽视。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此外,还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一是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增加河流弯曲度,以增加河流生境的多样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二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种类和宽度应因地制宜),一方面防治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源。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二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5)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2、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蔡建勤;张长印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4(04)

[2]焦居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03(01)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2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态恢复的实践中。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Zedler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维护等。

Clewell等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5个阶段,并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51条指导原则。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artificial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礁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类。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因素。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3种。

2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侵扰,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增养殖中。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瓦片、混凝土构件、扇贝养殖笼、编织布、塑料构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贝类排粪物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增养殖设施,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1.1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经有约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数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根状茎),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海草床有破坏作用;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1.2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停止生长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营养化和大叶藻藻床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衰退(美洲牡蛎数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如Harding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1.3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内将有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内将面临消失。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1.4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黑木敏郎与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流的变化。Fujihara等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据紊动程度可分为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小于1,长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长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认为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等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ROV(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2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2.1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目前世界上有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个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范和细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2.2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研发了筏式贝-藻-参综合养殖、藻-鲍-参生态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ocean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韩国于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微。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1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全球海草监测计划(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的目标和恢复方式。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程及变动方向。

2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direct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轨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规划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Pickering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条件价值评估(CVM)等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ECOSP-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渔业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1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2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3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方面。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3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优化中的作用

1.1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会相继提高,而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及泥沙的流失量,防止江河洪水或是淤泥淤积的灾害发生。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的植树造林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性,而这种平稳、平衡对于遏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主旨。

1.2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作为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基础,土壤质量也是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孔隙的状况、有效加强土壤通气度、排水能力。此外,水土保持还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土壤中所蕴含的有机质含量,且根据实践表明,采用不同水土治理土壤的措施,所含有的有机质含量、全磷、氮含量等皆大于对照组,也能够较快的为植物补充养分,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功能,同时还能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得以恢复。所以说,科学的水土保持举措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起着改善作用,使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得以有效保障,并促进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

1.3气候条件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改善局部气候条件,尤其是帮助近地层地区的小气候转向良性气候发展,降低近地层的温度、增加湿度、减小昼夜温差。同时,气候条件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使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所开展的挖条沟工作还能够改善板结土壤和母质层地表,并起到蓄水拦沙作用。这些工作的开展皆有利于林木治理区植被的生长恢复,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提高。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2.1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活质量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粮草植被、草场畜牧业等皆会遭受严重的破坏、森林的蓄e量也会急剧骤减,降低地面的覆盖率,改变径流方向,致使生态环境动态平衡失调。此外,若是遭受暴风雨,洪水肆虐淤积,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现象也会频繁发生,容易造成山洪水涝自然灾害,使得下游江河地区的泥沙顺势形成淤积现象,进一步加深洪涝灾害,严重破坏当地的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条件,致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环境、健康发展皆受其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苦不堪言。

2.2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加剧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及其地面的完整性,导致土地资源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也不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土地退化严重,土壤肥力、水源涵养能力也有所下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土地资源愈发贫瘠稀薄,土壤没有吸收足够的养分,质地逐渐粗糙化,通气性、排水蓄水能力逐渐刷若,农村粮食产量不断下降且尤为不稳,部分农村甚至出现绝产现象。长期以往,随着水土侵蚀程度的不断加深,土地生产力只会加快降低,水源也会不断减少,人类甚至会面临水源短缺的危机。

2.3山体滑坡频发

土壤表层,导致泥沙大量下泄,地表径流也随之流入江河水库,致使下游地区淤积加重,沟渠江河的河床不断抬高,水位上涨、水库防洪能力逐渐削减,洪水排水不畅,水利工程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水库使用寿命严重降低。在此形势下,水污染加剧,江河湖海多淤积,江河泛滥威胁增大,若是暴雨时节频发,雨水不能及时下渗,时涨时落,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皆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发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2.4水资源平衡遭受破坏

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遭受破坏,且随着土壤的不断退化、草场的沙化,生态环境也与之失调,植被生长难以得到恢复,这也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分配利用。而地表植被破坏程度加深,降水截留、滞缓径流及水源涵畜等功能也会逐渐失去,导致地表径流大幅度增加,而地下径流却随之减少。两者间平衡的水量关系被彻底打破,致使土壤的储水库容量不断缩小,破坏农作物需水量与土壤水分供给间的关系,许多地区的旱灾次数不断增多,年作物产量急骤下降,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人们粮食供给严重不足。

3、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技术

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恶化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迅速恢复地表层的植被覆盖。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增加,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大,近几年,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退化问题难以应用人工方式对其进行控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应用先进的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开展相关工作,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技术人员可以应用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并提升技术的应用效率与应用质量。

3.2不科学采伐与开垦修复生态技术

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应用退耕还林与人工种草等技术开展相关工作。在此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将生态环境分为几个单元,将各个单元有效联系在一起,然后根据各个单元物种适应能力与进化能力的分析,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将各类物种组合成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维护物种多样性秩序,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提升技术应用质量。

3.3人工防护林

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实际发展期间,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人工防护林与人工操场种植技术开展相关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方案,例如:在某县土壤退化较为严重的区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当地土壤相适应的树木品种,同时,还要积极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人工防护林的生长效率的提高,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

4、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某县水务局生态修复过程中,虽然生态修复技术逐渐增加,水土保持效果较为良好,但是,还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4.1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监测问题

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还不能对其进行实时监测,难以提高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效率,无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时监测生态修复c水土保持工作,保证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要归纳总结各类相关资料,提高生态修复技术与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效率,增强某县水务局生态系统建设效果。

4.2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某县水务局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还不能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归纳生态退化与水土保持问题产生的原因,难以提升生态建设工作效率。因此,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技术实际应用期间,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分析某县生态退化与水土保持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生态系统承载压力情况制定管理制度,保证可以缓解生态系统的各类压力,全面理解生态修复技术,进而提高我某县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效率。

4.3不同区域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问题

在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生态建设过程中,不同区域生态系统都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如果相关部门不能根据某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生态建设技术,将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某县区域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生态建设期间,相关技术人员都要全面分析当地降水量、土壤类型与人口密度等情况,确定当地生态系统修复潜力,科学选择各类生态修复技术与水土保持技术,进而提升生态系统建设效率。

结论

综上,针对目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严格执行规划、完善设计、重视招投标、加强施工管理、全面落实监理制,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保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建成后发挥其预期的综合效益,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斌.试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164.

[2]蒲浪超.简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6,24:277-278.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4

“蒙草”是什么草?

出身牧民家庭的王召明,有着与生俱来的草原情结,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一直在思考、探索和追寻着一条人与草原“双赢”的路。2001年,他创办了蒙草公司,自那时起,蒙草公司就一直本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价值观,积极探索以“乡土小草”修复生态的办法。在调研时指出,“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蒙草公司的生态修复理念正是通过驯化本土植物、应用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经过多年发展,蒙草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以驯化本土植物用于生态修复的上市企业,现已形成“生态修复,现代草业,草种业”三项主营业务,成为中国草原生态修复的引领者。

那什么是“蒙草”呢?据公司副总经理朱长虹介绍,“蒙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品牌内涵:一是生命力强的本土植物,二是生态修复集成技术。蒙草不是特指哪几种植物,而是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乡土植物的统称。

2013年,蒙草公司节水抗旱绿化植物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在江苏常州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期间,蒙草公司布展的各类蒙草经受住了国内罕见的极度干旱,40度以上高温连续几个月的烘烤,始终花繁叶茂、生长旺盛,展现了蒙草极强的耐高温和抗旱能力。“蒙草具有三大特点:三节――节水、节能、节地,三耐――耐旱、耐寒、耐盐碱,三低――低碳、低成本、低死亡率。”朱长虹自豪地说。

风吹草低见牛羊――生态修复建奇功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首《敕勒歌》,勾勒出多少人魂牵梦绕的草原美景。但如果你前几年去探访敕勒川草原,恐怕是会失望的。2014年以前,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处大青山脚下的敕勒川草原,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石块,地表斑秃,北风拂过必会卷起漫天的沙尘……

昔日闻名的万亩草原,而今成为无人问津的乱石滩。针对这样的情况,蒙草公司将人工建植与草地改良相结合,对周边环境、土壤条件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与科学论证,遵循当地的生态环境特性,选择符合“333”特征的蒙草进行生态修复,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各有季相特色的自然景观效果。两年过后,大青山南坡的乱石滩上,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美景。据监测数据显示,修复后的敕勒川草原,是修复前对照样地干草亩产量的18.66倍,固碳量的9.9倍,释氧量的28.57倍。该项目也由此成为国内大规模实现人工建植与草地改良相结合的草原生态修复模式典范。

据介绍,蒙草的生态修复,首先是要对当地的土壤结构、退化状况、原生物种、局地气候、降雨量、肥力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再选育原生性的乡土植物,包括草种与树种,根据草原生态普查的记载资料及草原生态研究数据,对适宜本地的动植物种类量化配比,有的修复甚至要引入蚯蚓、蜜蜂、菌群等。

“举个例子,以前这个地区有50种草生长,那么我们就选用这50种草修复,这样的修复才能够实现环境的自我调节与修复。”朱长虹通俗地解释。“不管修复草原还是治理荒漠,都是尊重科学、遵循自然规律的过程。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绿色,而是可持续的‘生态自愈能力’。”

小草诺亚方舟――草种业保留火种

去过蒙草种质资源库的人,通常会被浩如烟海的草种“震撼”到:展示厅内挂满数百支装有不同草种的试管,每个试管都详细记录了草种的名称、类目、收集时间、收集地点等信息。视野所及,尽是各式各样的草种,令人目不暇接。“这只是蒙草全部种质资源库的一部分,”朱长虹介绍说,“多年来,蒙草公司团队走遍了大部分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目前已建成中国最大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物种资源库,收集草原种质资源1700多种、8000余份、土壤13000多份,系统已完成内蒙古全境的数据收录。”

不得不提的是,种业是国家战略,但我国多个领域种业都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着国外资源。然而,由于中国的土壤地质区域差异极大,外企来了往往会水土不服,也更呼唤中国企业的茁壮成长。蒙草公司通过建立“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依托先进的种质挖掘技术和野生植物驯化技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草原、不同土质,繁育推出不同的适宜本土的草种,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

蒙草公司现代草种业的基石正是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库总库设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全区有9个分库,通过DNA库储存和活体繁殖的方式,封存了从荒漠化地区到盐碱地地区、从干旱地区到高寒地区的植物物种和土壤,对下一步开展各地乡土植物的保护和应用研究、建立种子生产繁育及深加工体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种子是生命之源。蒙草种质库就像保险箱一样,一方面为修复生态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为了保护植物的DNA,确保生命火种的延续。随着资源库的不断积累、壮大,必将为未来的草原生态治理和科学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当代人留给后人的一笔无价财富。蒙草公司将种质资源库项目命名为“小草诺亚方舟”,正有这样的用意,当属实至名归。

牧草银行――现代草业带领牧民致富

在蒙草公司看来,现代草业就是依托优质草种和科学种植管理规模化生产牧草,打造牧草“种植―仓储―加工―物流―交易”全产业链运作,进行优质牧草规模化生产经营。

蒙草公司发展现代草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科技优势。蒙草的现代草业的牧草产品主要指供应牛、羊、马以及鸡、兔的天然草以及苜蓿草干草捆、草颗粒及粉碎草。蒙草依托自身优质的种质资源积累、土壤研究的大数据储备和科学种植管理规模生产牧草,保证天然草的可持续生产。

二是市场优势。蒙草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应用草种、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修复草原的企业,能够获取、整合大面积草原的运营权以及农牧民的草产品订单,实现现代草业的技术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

三是品牌优势。蒙草公司坚持天然和自然的诉求,围绕生态草原、天然草场,瞄准现在“畜牧业都在追求天然、远离污染”的发展趋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为畜牧养殖企业提供高标准的草产品服务。2015年8月,蒙草公司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200万亩和新巴尔虎左旗的40万亩天然牧草获得有机认证。这240万亩有机牧草认证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有机商品草认证项目。有机认证解决了草原“环境品牌”的问题,从源头为有机牛马羊肉提供纯天然有机安全的饲草料,为有机牛奶、有机牛羊肉的认证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蒙草公司总经理钱瑞霞表示,蒙草致力于打造中国草牧产业运营商的平台,未来将走出一条生态修复+草牧产业发展+牧民增收+美丽草原+现代牧业的现代化之路。

蒙草创办的“牧草银行”,则是中国草产业交易平台构建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蒙草公司制定了天然草和专业马草、牛草、羊草的统一标准,把牧草变成一种流通产品,根据牧民与蒙草以往的合作情况及信用记录,对牧民进行评级,在牧草歉收的年份,按照其评级评定,通过按照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或者赊账等形式,向信誉良好的牧民销售牧草。牧民通过牧草存储,可以在“牧草银行”随时支取现金,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支取同品质牧草。

蒙草以牧草银行为依托创建“草――草原――草产业”一体化运营模式,解决了两方面问题:

一是解决牧民的收入问题。牧民的草场往往是丰年丰产不丰收、销售渠道单一,一遇灾年就绝收且浪费严重。牧草银行通过“托管牧民草场+牧民变为产业工人”的市场化模式双向推进,解决牧民的增收问题。企业通过规模化租用托管牧民草场,每年按照合同支付牧民稳定的租金收入,这样草场丰歉、价格高低,都不影响牧民的收入。另外企业也会雇佣牧民成为企业工人,也可以增加其收入。

二是解决草场的科学保护和市场化问题。公司“托管”牧区草场后,对十分紧缺的牧草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市场化运营。企业可以对草场集中规模化管理,实现优质牧草规模化生产经营,区域草场分点布局,企业间规模化市场订购,达到草场的可持续经营和增值,打破“开辟草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开辟新草场”的恶性循环,确保牧草“春风吹又生”,实现草原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结语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5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成效;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1.1自然条件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8′至123°20′,北纬45°2′30''至46°1′20''之间。属于嫩江支流洮儿河和霍林河流域。全市辖1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8个国营农林牧渔场,221个行政村,628个自然屯,总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

洮南市位于科尔沁沙地的东部及大兴安岭余脉,地貌类型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洮蛟两河冲击平原,南部为松辽平原的沙丘覆盖冲积平原,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多以起伏不平的沙丘、丘间平原组成。海拔高程在134~662米之间,地面起伏较大。洮南市北部半山区为水蚀区,现有侵蚀沟2295条,沟壑密度为5.6km/km2,地面坡度为5°~55°。

洮南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夏季干旱,春秋冬季多风,最大风力8级以上。多年平均气温4.8℃,5~9月份大于等于10℃的积温291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05.3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9.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83毫米,无霜期136天,干旱发生频率为57%。

主要土壤类型有淡黑钙土、风沙土、草甸土、山地石质土、粟钙土和碱土。地表植被北部为大兴安岭山前天然次生林植被类型,中部冲击平原为人工林植被类型,南部为草甸草原植被类型,主要有柞树、樟子松、榛柴、榆树、杨树、黄蒿、兔子蒿、羊草、苜蓿、沙打旺、芦苇等。

境内有洮儿河、蛟流河、霍林河流经全境,有额木太河、那金河、双发河、古树河、野马河、老龙河等季节性河流流经市境。全市水资源总量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亿立方米,地下水4.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2亿立方米。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洮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国家制订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与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治理基本农田面积496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面积9724.77公顷,经济林面积12464公顷,种草面积2529.4公顷,封育治理面积27065公顷,其它面积为3.4公顷;坡面水系控制面积6845公顷,长度388.1千米;修建塘坝池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09座,设计蓄水量为483万立方米。竣工小流域209条,挖鱼鳞坑9.5万个,竹节壕4.5万延米。

1.3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

通过综合治理,全市形成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与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配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林草覆盖率提高到22.57%,水保工程年蓄水483万立方米,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3868t/km2.a,完成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明显降低,危害程度减小,有效保护了道路、桥梁、村庄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以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为主体的那金镇孤山小流域,多年来培植的山杏林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山上的杏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每到杏花开放时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日渐呈现,这里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已经远近闻名。

1.4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治理中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效保护了农田,全市有4个乡镇实现了农田水利建设达标,通过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稳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2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思路

洮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科学布设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和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开发。结合水土保持治理特点,对流域内的天然次生林实行以封育为主的保护,部分地段采取人工补植、补种的方法,改造林相;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人口密度集中区,对多余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然修复;对治理区内管理粗放的经济林,通过更新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覆盖率和郁闭度,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减轻水土流失危害。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防止边治理边破坏。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的特点,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运作的原则,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的原则,调整农、林、牧、副各业生产用地比例,提高植被覆盖度,减轻土地风蚀沙化程度,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做法和经验

3.1坚持“北治山,南治沙,中间治涝洼”的治理框架,理清治理开发思路

3.1.1强化生态意识,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在既抓经济效益又抓生态效益的同时,明确生态效益优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的植被状况进行认真核实,按照植被分布规律,对多余坡耕地按照植物的生长特点,制定总体规划和分类措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1.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落实治理成果。向农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一法两例”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教育他们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其充分认识风力侵蚀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他们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通过印宣传画、散发传单、挂横幅、修筑永久性标志加强宣传教育。

3.1.3建立管护机制,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市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要把生态修复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日常工作,同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方案,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作为乡(镇)、村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定任期目标责任状和年度目标责任状,分兵把口,各负其责。通过工程围栏和人工种草治理的,必须签定合同,明确产权,法律公证,使治理成果与产权人的利益相结合。同时制定监督管护方案。市水土保持机构抽调业务骨干作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职人员,同时乡(镇)水利管理站配备兼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的治理项目安排、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等项工作。每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围栏小区都配备一名由群众推选,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工作能力强的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对违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法规、政策、乡规民约的事件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护林护草人员定期付给适当报酬。

3.2建立生态修复建设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以封育区为单位建立,目的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结束时全面评价建设效果提供技术数据与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2.1生态修复项目调查规划设计文件。

3.2.2治理区植被生态演替观测资料,包括多度、频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四度一量”观测。

3.2.3治理区土壤理化性质观测,以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

3.2.4水土保持效益观测。

3.2.5治理区植被利用活动记录,评价人为活动对封育的影响。

生态修复建设的技术档案由洮南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建立并负责管理保存和年度观测资料整编、汇总,以备验收和检查。

以封育管护区为单位建立技术管理档案,为综合治理结束时全面评价试点效果提供技术资料。技术管理档案包括项目调查规划设计文件、开工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文件、各项监测数据记录及各类审批文件均需归档,以封育小区为单位分别记载封育措施数量等情况。

4.结语

按照有关的规划要求,经过比较论证,得出如下结论: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6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

0引言

近年畜牧业也开始面向规模化与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在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影响

1.1频发自然灾害

部分地区依然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草场过量放牧动物,大量优质牧草逐渐消失,有毒有害牧草开始增加,草原大地,并在雨水侵蚀下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弱化了草场的生产能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降雨量逐渐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地下水位出现断层甚至严重不足问题,草场缺水十分严重。

1.2降低草场利用率

大多地区畜牧产业与经济发展并未考虑林木与草原资源情况,存在乱砍乱伐与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部分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养殖业发展难度较大,无法发挥草原资源优势,降低了草场资源的利用率。

1.3降低科技水平

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并未科学设置,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多农牧民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在基层地区推广使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整体养殖科技含量较低,畜牧养殖处于落后状态[1]。

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首先,畜牧生产经营方式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多草原牧区养殖时依靠自然生态资源,常见饲养方式为全年放牧、冬季补饲,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甚至在此基础上开展轮牧生产方式,导致草地超载,转而影响牲畜养殖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盲目发展畜牧业,草原资源支持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草原对牲畜的承载力有限。部分牧民在未考虑草原资源的情况下便大肆发展养殖业,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草原承载力。最后,缺乏资金支持,虽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改善生产方式,但实际保护期间依然缺乏人力、物力、技术及资金支持,尤其在修复草原生态环境时没有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无法更好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与草原恢复等工作。

3改善对策

3.1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为解决制度不合理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应在草原地区实行“双权一制”政策,落实草原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实行草原牧场有偿使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应明确此政策可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探索“双权一制”政策落实的技术方法,保证公平性与公正性。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以往承包的草牧场,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此外,应建设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保护较好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与物质补贴,严厉惩罚过度开发草场的农牧户,对于承包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强化草地租用管理力度,尤其严厉惩罚租用草牧场却不养护的农牧户,严重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通过强力措施,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使其恢复原始状态[2]。

3.2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畜牧业无法实现产业与规模化发展,对此应合理调整以往畜牧养殖模式,对于放牧养殖的群体严格控制草原牲畜放养量,避免超出草原承载力,给予草场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避免草原荒漠化。目前农牧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在完善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确定草原人口承载力,并合理安置。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落实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合理利用草原牧场。给予现代畜牧养殖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良品种,引进新型养殖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3严格落实草原建设保护措施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应围栏封育,实行轮牧与阶段性的修复措施,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对于退化严重的草场,应长期禁止放牧,保证草场具备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及时恢复生机。若草场退化十分严重,存在明显的荒漠现象,还应建设人工草地,做好改良工作,保证牧草供给,必要时还应考虑生态移民。在建设人工草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扩大饲料资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在旱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人工草地产草量高于天然草地产草量3~5倍,灌溉条件下还可以增加10倍左右,饲草质量水平高,可以解决冬春季饲草不足问题。养殖人员应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发高产饲料地,如高粱、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发展舍饲化、规模化的养殖业,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可以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副产品,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回收农作物秸秆,并进行青贮处理,充足供给青绿饲料,降低对草原的危害。

3.4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农牧民群众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草地资源保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全体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草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理解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意识,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改变以往的草原畜牧方式。增强相关保护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立良好规划,平衡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改善草原生态。

3.5实行动态监测

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便是草地资源,受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多草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合放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草地区域特点,开发草地资源,并发展草业经济战略,保证草业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还应实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草原管理部门应将草场资源划分为不同区域,做好网格化跟踪监管,随时了解草场资源动态,一旦发现草地资源破坏问题应立即制止,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根据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严格的养殖计划,为牧民技术提供生产指导服务,强化监管,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3]。

3.6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草原可持续发展属于综合性、知识性的密集发展模式,需要在畜牧生产方式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因此,相关部门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及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等因素,集成高新技术,建设集培训、选择、吸引人才与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示范基地,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生产高质量牧草种子,开设牧草种子工程,以资源为依据、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良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种植出更多优良牧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草畜平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结束语

牧民应充分认识到草原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放牧,转变以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东.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发展措施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0(7):52.

[2]宋文婷.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5):187-188.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7

摘要: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

关键词:荒漠化 人退沙退 生态移民

中国治理沙漠化的进程,今年卸去了几多沉重增添了几分亮色: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50多年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终于出现了首次逆转。

今天之所以能够从“治理赶不上破坏”过渡到“治理超过破坏”,应归功于治沙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即从“向沙漠进军”转为与荒漠和平共处,从“人进沙退”转为“人退沙退”。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外,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的强大。

人口增长是荒漠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据记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91万人,净增加近3.5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牲畜数量更是迅速增加,从160万头增加到2300万头,净增加14倍多。

当前西北地区草场畜牧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如果牲口数量少,造成的破坏还能够天然弥补,但到处在放牧,草原就被压制,生长不起来了。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既然“人退”有利于“沙退”或至少“沙止”,怎样做才最有效?实际上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里,我们理解的“人退”不一定要搞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而是将国家进行生态治理的费用补贴他们,利用资金、政策、科技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牲畜数量或休牧3—5年,大面积的退化土地凭借自然的力量实现恢复。只要土壤不继续损失,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就能够“安家落户”,并自然繁衍。

在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治理中,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复。利用的土地与自然恢复的土地比例可为1比100。这是由于目前在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一般很低,如退化草地上的产草量只有30—100斤/亩(鲜重,下同),而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后的饲料产量可达6000斤/亩以上。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建立在有水肥保证的集约化土地不会退化,内地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衰退,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地没有退化。在草原区,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好土壤不被风吹走。

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当然“转移”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但毕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故土难离”,“生态移民”能否有效尚需认真研究。相反,如果我们将大量的费用集中在1%的土地上,集中在社区居民上,帮助他们形成产业链,即逐步形成种草、养草、收获、储藏、运输、舍饲、产奶、产肉、再运输、城市人群消费,并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畜牧业和订单畜牧业,牧民还是非常欢迎的,也用不着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目前在广大的农耕地区,现行的政策是:退耕还林有钱,可以管5年;而还草的钱则很少,且只管两年。这样有的地方领导就在不适合造林的地方也搞造林以得到国家的生态治理费用。这种政策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在更大规模上加速草场退化。应当通过利益的关系和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使当地社区的居民由被动参与生态治理到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转变成生态的保护者,这是关系到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国大部分生产力较低的沙漠、沙地、草地地区,它们的生态价值可能远大于它们的直接利用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算一笔账,即直接利用收到的经济价值与破坏了以后的治理费用,哪个更大。

我国有草地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内蒙古草地90%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加剧了沙尘暴,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土壤损失,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在林业上,国家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上,“天然草原保护工程”、“退牧(耕)还草工程”同样意义重大。

甘肃省民勤县的沙漠化现象现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总理就做了6次批示,今年暑期我回到家乡——民勤,那里的人们仍在砍伐自己周围的树木,在我家附近这种现象就十分严重,我问了一下当地的老乡,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这里不长树,还不如把地誊出来种庄稼好;我问这里为什么不长树,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水质不行了。民勤县委书记陈德兴书记多次提到,当前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水资源供需情况看,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的根本制约因素。从荒漠化防治情况看,全县生态环境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治理,在个别地段有所好转,但整体恶化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流沙大举内侵,在绿洲最北部已经握手,荒漠化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从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情况看,巨大的人口压力已经使民勤绿洲早已不堪重负,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步。全县上下必须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人退沙退”的基本理念,科学确定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人退沙退”,就是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民勤为目标,通过人们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和影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大自然以自我修复和演进的空间,并通过“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构建保护绿洲的生态屏障,在不断增强生态涵容更新能力的前提下,维护民勤绿洲永续生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在来势汹汹的沙化面前,我们没有反思人类自己的错误,改弦更张,反而在被曲解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指导下,“向沙漠进军”,要“人进沙退”。其结果,是这边治理、那边破坏,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全线的“沙进人退”。

1998年的特大洪灾,迫使人们重新思索“人定胜天”的本意,反思人类自己错误的生产方式,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痛定思痛,在南方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同时,北方也展开了新一轮的防沙治沙运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沙运动改变了思路、转换了战术,更加注重草原与荒漠的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能力,植树种草与退耕还林还草并举,大搞封育禁牧,实行生态移民,让植被实现自然演替;不再就治沙而治沙,而是与治穷结合起来,种植既保护生态、又能发展生产的经济型树木、灌草,初步显现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的双赢局面。

当然,逆转只是好转的开端。毕竟,全国仍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毕竟,全国2610万贫困人口的一半还分布在沙化严重的地区,贫穷这一威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没有根本消除,乱放牧、滥开垦等破坏植被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毕竟,新生成的植被刚处于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稳定性差,如果气候条件恶化,管护跟不上,就有可能导致植被衰退。

不仅北方地区在治穷与治沙结合上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而且,就全国范围而言,如果没有北方贫困沙区与南方发达地带的经济共荣、成果共享,横亘在北方数千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就难以常固久安——建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不光是沙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科学出版社 xx.2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8

关键词草原生态;项目建设;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s8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20-02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资料,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和腾格里沙漠南缘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当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宁夏自2003年5月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封山禁牧,给草原创造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卫市沙坡头区响应自治区号召实行全境禁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退牧还草项目资金,通过草原围栏、补播改良等措施,对草原进行管理、保护和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植被的恢复、草原生产力的提高和当地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卫市沙坡头区有天然草原27.67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73%,草场类型主要有草原化荒漠类、荒漠化草原类、干草原类和灌丛草原类,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69.700%、29.800%、0.076%和0.064%,植被盖度为15%~29%,平均产草480 kg/hm2。天然草原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年均降雨量不足200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

1草原基本建设情况

1.1围栏及补播建设

2003—2009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共争取国家退牧还草资金10 044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0万hm2,涉及香山乡、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镇罗镇、东园镇和迎水桥镇7个镇(乡),涵盖了沙坡头区有草原分布的镇(乡)。WWw.133229.COm

1.2补播改良建设

多年来通过撒播、点播和条播适宜当地种植和生长的牧草种子,共计完成补播改良面积2.53万hm2。

1.3饲料粮现金补助结余资金兑付及建设

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退牧还草饲料粮现金补助执行人均草场3.33 hm2的政策标准,采用政府补贴“一卡通”的形式,对涉及草原分布的香山乡、永康镇、常乐镇、迎水桥镇、兴仁镇和蒿川乡6个镇(乡)20个行政村3 758户16 640人进行现金补助,共兑付现金2 044.52万元,全额补贴农民。对于结余的2 608万元资金用于禁牧草原承包户发展人工种草、棚圈建设和购置饲草加工机械。8年来,共种植优质牧草3.55万hm2,建设养殖棚圈442.2万m2,购置饲草加工机械1 886台。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缺草、缺料、缺乏加工机械和家畜圈棚的问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1.4封山禁牧成效

自2003年全区实施封山禁牧工作以来,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和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决定的精神,认真落实各项禁牧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修棚建圈、贮草备料、围栏封育,积极推行羊只下山、圈养舍饲、种草养畜等措施。通过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解决禁牧封育后羊只舍饲圈养无基础设施和缺草少料的问题,确保草原禁牧后羊只生产不滑坡、群众生活有保障。

2效益分析

2.1生态效益

随着退牧还草围栏工程的实施,结合封山禁牧工作,退化、沙化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2004—2010年草原生产力测算分析,以荒漠草原类主要类型的天然草原产鲜草量达到1 477 kg/hm2,分别是2005、2006年的2.89倍和6.08倍;植被覆盖度达到37%,比2005、2006年增加了8%和14%。随着草原植被的恢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大雨地面流径冲刷量降低,草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社会效益

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确保了草原禁牧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区域草畜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稳定发展羊产业,促进山繁川育、农牧互补、异地育肥养羊模式创造了条件[4]。

3取得的经验

草原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近几年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和封山禁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3.1积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天然草场,恢复草原植被,防止草牧场进一步退化、沙化,转变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观念,发展效益畜牧业,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致富达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改变粗放经营方式造成的滥垦滥伐、超载过牧现状,以及在自然环境恶劣、草牧场逐年退化沙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恢复草场植被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5]。

3.2因地采取不同放牧方式

根据该地区草原生态现状,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用禁牧、休牧,为退化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及家畜生产能力,改善草群植被结构,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利条件,达到草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6]。

3.3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

政策支持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强有力手段。禁牧后羊只进行舍饲圈养,最突出的是圈舍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的问题,市草原站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建设的支持,依靠项目带动,实行政府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形式,充分利用退牧还草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8年来,沙坡头区利用项目建设资金兴建的各类家畜圈舍,解决了农民群众禁牧的后顾之忧。

3.4加强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发展畜牧业的可靠保证。针对草原禁牧后农户对舍饲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市农牧林业局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户,大力推广饲草料制作、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新技术,积极推广优良种畜、优质牧草品种,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畜群结构。并组织养殖户到其他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外市县的先进经验。通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基本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舍饲养殖的信心,为草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整理

4参考文献

[1] 张见席,李继胜,纪爱平.岷县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j].定西科技,2010(2):21-23.

[2] 曹秀霞,钱爱萍.宁南山区草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360-362.

[3] 李月辉,肖俭 张小勤.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49-50.

[4] 邹刚,翟卫华.科学养畜与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6):27.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9

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3年)

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根据《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实施方案》(吉政办函 〔2019〕9号),结合我省公路、铁路、重要河流防护林建设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 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我省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的生态系统为目标,把重点放到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以公路、铁路、重要河流为脉络,将农田防护林建成墙、形成网,起到减风、挡沙、绿化、美化的作用。通过增绿扩量、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等措施,构建“总量适宜、分布科学、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防护林体系,提高生态防护功能,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要求,确保防护林体系建设和耕地保护相得益彰,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生态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科学筹划、系统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用途管制基础上,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与储备区建设、生态红线评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等重大工作的对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有关成果要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2.尊重自然、生态优先。防护林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保护优先和近自然可持续经营理念。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利用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根据河流、道路等特点以及连通性要求,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法,构建“自然、多彩、连通”的健康稳定生态系统。

3.统一标准、共建共融。各市(州)、县(市、区)对防护林带的宽度、连接度、绿量及生态品质实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在推进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护林体系建设,达到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目的。

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要以重要河流和干线公路、铁路等生态敏感区为重点,兼顾保护与发展、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扩量与提质,打造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吉林样板”。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范围。

长春市、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所属各县(市、区),及重要河流沿线县(市、区)。

(二)建设内容。

1.重要江河两岸防护林建设。在重要江河两岸沿线建设植被隔离带、缓冲带,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岸冲刷,林带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公路、铁路两侧防护林建设。补齐完善公路、铁路两侧断、缺防护林带,东部山区以自然恢复为主,中西部少林地区采取人工造林措施。林带宽度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缺失、退化及生长衰退的成过熟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对缺失防护林带进行恢复新建,对退化防护林带进行修复改造,对成过熟防护林带进行采伐更新,防护林带宽度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低于原有林带宽度。

(三)建设目标。

工程建设期为3年,即2021-2023年。以公路、铁路两侧及重要河流两岸为重点区域,主要采取恢复、新建、改造、更新模式,对我省生态脆弱区防护林网进行系统性补充、完善和提高,消灭“光杆路”“光板河”,修复完善农田防护林带77.58万亩,形成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具体要完成以下四项建设任务:

1.绿色通道建设。在主要公路、铁路两侧,重要河流两岸构建起纵横成网、连续完整、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防护林带,消灭“光杆路”“光板河”,改善和提升我省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

2.缺失防护林带恢复新建。依法对擅自改变防护林带用途的林业用地全部清理核查,补齐农田防护林网,增加防护林网总量。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规划恢复、新建缺失农田防护林带27.14万亩。

3.退化防护林带修复改造。对林相残破、枯死、病虫害、人为破坏等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农田防护林带进行修复改造,提高防护林网质量,增强防护效能。规划修复改造退化农田防护林带14万亩。

4.成过熟防护林带采伐更新。对生理成过熟农田防护林带进行采伐更新,建设新一代防护林,调整优化防护林网结构。规划采伐更新成过熟农田防护林带36.44万亩。

(四)建设进度。

坚持优先建设国省干线、铁路、重要河流防护林基础上,县、乡、村级公路防护林穿插安排,绿色通道与农田防护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有序进行年度任务安排。

2021年,重点开展国省干线、铁路两侧和重要河流两岸防护林建设,完成农田防护林修复完善面积24.9万亩,其中:缺失防护林带恢复新建8.08万亩,退化防护林带修复改造4.67万亩,成过熟防护林带采伐更新12.15万亩。

2022年,重点开展县、乡级公路防护林建设,完成农田防护林修复完善面积26.34万亩,其中:缺失防护林带恢复新建9.52万亩,退化防护林带修复改造4.67万亩,成过熟防护林带采伐更新12.15万亩。

2023年,全面完成公路、铁路、重要河流防护林建设,消灭“光杆路”“光板河”,完成农田防护林修复完善面积26.34万亩,其中:缺失防护林带恢复新建9.53万亩,退化防护林带修复改造4.67万亩,成过熟防护林带采伐更新12.14万亩。

三、建设要求

(一)认真开展作业设计。各县级林草主管部门要依据本方案确定的任务,组织或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由市级林草主管部门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管理。作业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一经审批不得擅自变更。特殊情况需调整,必须履行相应报批程序。纳入国家造林工程项目的,要按照国家工程项目管理规定,单独编制造林作业设计。市、县两级林草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造林、改造、更新档案,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县级政府和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部门要按照职责,组织开展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及铁路、重要河流绿化情况调查,明确建设任务,合理安排进度,做好造林绿化设计,认真组织实施。

(二)严格规范采伐管理。对于防护林的修复改造和采伐更新,要科学使用森林采伐限额,公益林采伐限额优先安排退化防护林带修复改造和成过熟防护林带采伐更新任务。修复改造和采伐更新后,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原林带面积。要认真执行采伐限额、采伐许可证核发、林木采伐调查设计等制度规定,坚持采造挂钩等工作机制。涉及公路、铁路、河道等林木采伐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管理。

(三)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工程造林一律使用适合本地的优良树种,农田防护林应以优良品系的杨树为骨架,适当增加樟子松、榆树等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同时应搭配灌木,建设成复合模式,增加防护效果。绿色通道及有条件的地区,提倡营造多树种混交防护林带,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针阔、乔灌混交,优化防护林网结构。通道绿化乔木树种重点使用红松、胡桃楸、蒙古栎、五角枫等高大乔木;灌木树种重点使用山杏、海棠、紫叶稠李、黑果花楸、紫丁香、暴马丁香等绿化树种,完善防护功能的同时,增加防护林体系的景观效果。

(四)统一使用良种壮苗。造林苗木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统一采用大苗造林,杨树造林一律使用2年根2年干或3年根2年干的Ⅱ级以上的苗木,其他乔木类苗木胸径应达到3-5厘米,但一般不宜超过5厘米,特殊地段绿化确需胸径5厘米以上大苗,应来自苗圃;灌木类苗木应冠形匀称、耐修剪并且便于管理,丛生灌木分枝应不少于5个,矮小灌木自然高不低于50厘米,近地面应有3个及以上分枝。造林苗木原则上采用“重剪侧枝不截头”技术,以尽早发挥防护功能。

(五)严把整地栽植关。修复改造和采伐更新地块要及时清除采伐迹地内伐根和枝桠,坚持先整地后造林,原则上要在秋季进行整地。清理回收的林地要进行土壤消毒。要合理确定栽植株行距和造林密度,造林密度应满足《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规定的最低初植密度要求。要全部实行抗旱坐水造林,积极采用抗旱造林技术,确保一次造林一次成活。农田防护林修复完善工程当年造林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均不低于90%。

(六)落实抚育管护责任。造林后必须及时抚育,抚育年限不低于3年,阔叶树种造林后抚育一般为3年5次,针叶树种及混交林造林后抚育一般为5年7次。对当年和抚育后造林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的,要及时补植补造,补植的苗木必须使用同龄同品种苗木。要建立健全责权利统一的管护机制,对国有、集体和个人林带,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集中管护、个人承包和联防联护等方式,明确管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防止新造林地遭到破坏。要严厉打击破坏幼苗幼树、毁林复耕等违法行为,加大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防控力度,巩固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承担主体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林草部门负责规划设计、项目协调、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协调争取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财政部门负责农田防护林资金筹措和项目统筹;交通运输、铁路、水利部门负责完善提升公路、铁路、水利用地范围内绿化;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用地协调、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对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实施审计监督。建立“省指挥、市统筹、县实施”的工作责任机制,将防护林体系建设任务纳入省政府对各部门及市(州)政府林草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二)加大造林用地清理力度。对擅自改变农田防护林带用途的林业用地,市、县两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部清理核查,依法造林。要加大公路、铁路、重要河流用地范围内绿化用地清收力度,加快公路、铁路、重要河流防护林带恢复新建步伐。要明确权属,按照“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落实造林抚育和管护责任。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篇10

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分布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效应。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对维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高山峡谷区因其生态脆弱性加之强烈的人为活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恢复的困难性远远大于其它区域。在GIS工具辅助下,针对怒江州典型的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综合地形、人口、特色产业等要素进行生态修复模式探究,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提出兼顾特色产业发展的生态修复立体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生态修复模式;土地利用;泸水县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各个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以土地资源为承载。在一些地区,由于土地利用空间的配置不当,造成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高山峡谷区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坡度较大,陡坡垦殖等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生态问题更加突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修复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势在必行之举。生态修复模式,则因地而异。目前,对于生态修复模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地貌特征的生态修复模式的研究,例如干热河谷[1-3]、矿山[4-6]、黄土高原[7-8]等。针对高山峡谷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适宜性评价[9-10]、景观生态格局变化分析[11-12]、移民安置[13-15]等。生态修复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但是全面、系统、兼顾特色产业发展的生态修复模式则不多见。本文基于怒江州高山峡谷区的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将高山峡谷区的海拔、坡度、人口分布、产业用地格局等因素结合,将产业用地调整与生态修复模式结合,针对高山峡谷区域立体垂直分布明显的特点进行立体的生态修复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生态修复模式组合,促进区域的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概况

泸水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5°33'~26°29',东经98°34'~99°09',与福贡、兰坪、云龙、保山相邻,西与缅甸为邻。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纵谷区,地势北高南低,怒江东西两侧分别为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呈“V”字地形,境内最高海拔为4161.6m,最低海拔为738m,海拔高差3423.6m。由于海拔高差极大与高山峡谷等特征,具有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即河谷南亚热带、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寒带。研究区内人口居住的最高海拔为2650m,耕地分布的最高海拔为2700m。泸水县辖3镇6乡,泸水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2013年末,泸水县总人口18.64万人,GDP为30.46亿元,人均GDP为14078元,占全省人均GDP(25039元)的56.22%,二者相差109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93元/人,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141元的58.51%,处于全省所有县经济水平的末位。

2生态修复立体模式研究

2.1生态修复模式分区泸水县具有明显的高山峡谷特征,立体气候明显,不同气候带年均温、≥10℃积温、年均降雨量、年均相对湿度均有较大差异(表1),单一生态修复模式难以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从泸水县DEM提取高程,并根据泸水县垂直气候带对高程进行重分类(图1),并与2012年泸水县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图2),得到各气候带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表(表2)。全县土地面积中,高寒带(山地凉温带—寒带,海拔在2400m以上)土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0.03%。海拔3000m以上(山地寒温带—寒带),以林地为主,占该区域面积的80.89%;其次为未利用地(主要为荒草地),占该区域面积的18.23%,且无耕地与建设用地。海拔2400~3000m,土地利用类型较多,但建设用地与耕地面积极少,仅分别占全县建设用地和耕地总面积的0.44%和2.10%。海拔2400m以下(河谷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土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97%,此区域为泸水县内自然村,以及人口、耕地的集中地,建设用地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5.60%,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7.90%。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模式分区时,将海拔分为2400m以下,2400~3000m,3000m以上3个区域进行考虑。我国《水土保持法》第14条规定“禁止在25°以上坡耕地开垦农作物”。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坡度大于25°以上坡耕地的动力和重力作用加大,水流运动加快,水土流失后随之加重土壤贫瘠,不宜耕作,只宜作为林地[17]。但是根据泸水县高山峡谷的特征,25°以上的耕地比例较高,是25°以下耕地的1.64倍。泸水县为高山峡谷区,坡度大,因此怒江州对坡度35°以上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因此本文的生态修复模式中将坡度因素分为两级:0°~35°和35°~90°。结合海拔因素与坡度因素,将研究区分为6个区,结果如表3所示。

2.2具体区域的生态修复模式

2.2.1海拔3000m以上区域研究区海拔3000m以上区域主要为林地。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采取不同类型的管护,以封禁模式为基础,封造模式、封调模式为辅助。封禁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具有良好自我修复能力的退化天然林和天然原始林。主要措施有:在封育期内主要采用全封模式;对确定利用封禁模式修复的地区进行划界,在边界明显地段设置标志牌;对于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可以通过设置围栏的方式,避免封禁对象遭受干扰;另外在封安排护林员进行巡护。通过严格保护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利用植物的自我繁衍能力及群落的演替能力,有效地避免人、畜的破坏,对生态脆弱区抚育成林、成草,从而恢复植被,完成改善生态修复的目的。封造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难以完成自我修复的迹地、灌木林、荒草地等。以实施封禁模式为基础,辅以人工造林。树种选择时主要的考虑因素为是否适合寒带生长,对研究区内其他植物是否造成威胁,并选择适合的造林时机,定植定时。该模式旨在促进遭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及相应生态功能的恢复,形成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或乔灌混交林。封调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早期演替阶段的具有空间结构不合理、栽种树种不合理、自我修复能力差的退化天然林。在实施封禁模式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树木密度、树种的组成、乔灌草比例等进行调整,加速群落的自然演替,从而完成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

2.2.2海拔2400~3000m区域1)耕地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模式。坡度35°以上的耕地,其生态修复应把控制水土流失放在首位,采用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根据研究区坡度、海拔等立地因素,以种植水土保持林为主,兼顾特色经济林发展,同时退耕还草,可提升土壤肥力,并为圈养家畜提供饲料,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构建乔灌草防护林生态修复体系。坡度35°以下的耕地:a.对坡度15~35°水土流失较严重的耕地进行坡改梯。按照土壤类型、成土母质、自然台位、地面坡度、种植模式等,因地制宜地对坡耕地进行改造,按等高线设置台位,在修筑地埂时,做到就地取材。同时,对坡面的水系网络进行构建,做到排水沟、沿山沟、地块背沟、沉沙池、蓄水池、储粪池配套齐全,保证梯田水源的供应。b.对坡度15°以下的土质较好的耕地,加强保护,进行保土耕作,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生态效益,加强科技运用,构建持续高效的现代农业。2)林地采取“林药—林农—林畜”模式。在保护林地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海拔高,人口分布散的特点,以生态效益为主导,适当加强对林地资源的利用,发展林下产业模式。根据区域特点和作物特点及适生条件,选择适种植物,使林地起到保护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此区域海拔较高,适生作物主要为中药材及野生蔬菜,因此在此区域实行“林药—林农”的生态修复模式,即在林下种植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适生海拔2000~3000m)、云黄莲(CoptisteetaWall.)(适生海拔1300~3000m)、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适生海拔1000~2500m)、红景天(RhodiolaroseaL.)(适生海拔1200~5400m)和野生蔬菜等。通过植物的共生关系,进行多级物质能量,树木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其落叶增加腐殖质为林下种植物种提供养份。在对生态进行修复的同时,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在实行“林药—林农”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辅以“林畜”模式,发展以独龙牛、独龙鸡、高黎贡山猪、乌骨绵羊、绒毛鸡和中蜂为重点的特色畜禽业。3)其它区域采取“生态移民—封育”模式。对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采用“生态移民—封育”模式。泸水县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m以下区域,2400m以上区域人口分布分散,因此对生态环境恶劣的村庄,实施生态移民模式,以减少人为干扰,进一步实行封育模式。安置地主要考虑因素为坡度、海拔、水资源、交通、土地资源,以及移民的安置不能影响其他非移民的利益,安置地不能与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建设规划用地冲突,距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距离等[13]。

2.2.3海拔<2400m区域此区域是研究区内自然村,是人口、耕地的主要集中地,陡坡垦殖情况严重。过度的农业耕作和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存在多种不合理开发的行为,此区域已成为泸水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区域[18]。结合《泸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此区域中未利用地主要为自然保留地,因此,本文对于此区域的未利用地的生态修复不做探讨,保留其原有性状。该区域是泸水县人民生产、生活及产业布局的主要场所。因此,此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时应把生态修复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1)耕地采取“林草—坡改梯”模式。坡度35°以上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采用既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也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的上层栽树、下层种草的林草结合模式,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坡度35°以下的耕地,在实行坡改梯的基础上,在陡坡耕地地埂上,栽种适宜作物作为经济林,例如核桃(Juglansregia)(适生海拔1500~2600m)、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适生海拔1200~2800m)、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适生海拔800~2400m)、板栗(Castaneamollissima)(适生海拔1500~2600m)和灰金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适生海拔1500~2300m)等。该模式既可对降水径流进行有效拦蓄,提升土壤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经济收入。2)林地采取“林经—林景”模式。采取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又能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林经模式主要分为“林药”和“林果”两种模式。根据此区域的气候特点和作物的适生条件,选择石斛、红景天和云黄莲等作为特色中药材发展“林药”模式,建立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基地,促进“林药”模式的推广;选择核桃、漆树、板栗、草果(Amomumtsao-ko)(适生海拔1800~2200m)、花椒等作为“林果”模式在此区域的适宜树种。针对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地带,原生森林植被已消失殆尽,河谷地带已成为泸水县生态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但河谷地带气候、水利条件优越、区位条件好,是热带及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适生区,主要作物为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咖啡(Coffee)、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美国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Wangenh.)K.Koch)等。根据此区域为自然村主要集中地的特点,在满足生活水平所需的情况下,有条件的村庄可种植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的树种,达到四季常青。发展“林景”模式,通过优化区域形象,映衬高山峡谷的独特景色,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3)辅助生态修复模式。a.区域内具有生态景观好、具有交通和区位优势的地区推广“农业生态旅游”模式。此模式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观光农业与休闲度假新型旅游业。b.区域的燃料结构以木柴为主,对生态修复起到阻碍作用。在对研究区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人类以获取能源的理由,继续砍伐树木,造成修复工作效果不明显,并且产生的废气也造成污染。因此,以农村能源工程作为此区域的生态修复辅助模式,推广沼气池,并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加强微水电资源的利用。

3生态修复模式评价

针对泸水县各区域实际情况,根据上文分析,得到各区域相应生态修复模式(图3),并与当地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得到泸水县生态修复前后面积对比表(表4)。从表4可以看出,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转变为林地和未利用地转变为林地这两方面。生态修复的主要难度:1)需要改变土地类型的生态修复模式,主要集中在退耕还林和封山造林上。需要退耕还林的面积占泸水县总面积的2.08%,占泸水县耕地总面积的25.63%,退耕还林的难度较大;需要造林面积较大,主要是海拔3000m以上需要造林5847.83hm2,短期内很难完成。2)不需要改变用地类型的模式,主要集中在对坡耕地进行改造及改变林业生产方式这两方面,这两项工程需有效的政策引导以及大量资金扶持。生态修复模式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泸水县的生态环境,增加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水土流失。模式的实施是个综合工程,期间根据每种林地的适宜条件,在置换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林种,将更有利于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兼顾。

4讨论

生态修复是个系统工程,不同的修复模式应因地制宜,层次分明,整体协调。泸水县作为全国的贫困县,在生态修复模式选择时,应考虑生态修复模式的预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特殊的地形和社会发展状况因素确立的生态修复模式,在实施的时候,应进行更小区域范围内的灵活选择。退耕还林要还什么林,封山造林要造什么林,育林之后怎样综合发展林业等问题都要根据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此外,根据天然的资源优势,在生态修复的同时,选择多种农林经营模式,也是生态修复的一部分。林下经济、混合农业、立体农业的合理选择,将会促进生态修复预期目的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崔鹏,王道杰,韦方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效应———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60-64.

[2]牛青翠,王龙,李靖.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06(4):39-41.

[3]张建平,张信宝,杨忠.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及恢复重建试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733-739.

[4]史永红.淮南粉煤灰环境影响及沉陷地生态修复模式初探[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05.

[5]董美云.铜川市煤矿区生态修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6]杨海燕,崔龙鹏.潘集矿区采煤沉陷地生态修复模式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2):69-72.

[7]王埃平.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8]何建华.黄土高原生态现状分析与生态修复途径初探[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1):4-5.

[9]蒋翌帆,邓钢,卢冬爱.基于GIS的高山峡谷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例[J].测绘科学,2011(1):155-157.

[10]王雪,李益敏,赵筱青.基于GIS的高山峡谷区耕地适宜性评价———以怒江州泸水县为例[J].西南农业学报,2014(3):1222-1227.

[11]李晖,杨毅忠,朱雪,等.高山峡谷区城镇景观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3):14-18.

[12]赵筱青,曾洪云,周晶,等.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分析[J].热带地理,2007(3):219-223.

[13]李益敏.基于GIS的泸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选择[J].地理信息世界,2010(3):59-63.

[14]叶志强,李益敏,尹海红.基于GIS技术的泸水县易地扶贫搬迁方案选择[J].热带地理,2009(6):567-571.

[15]周川,倪九派,魏朝富,等.高山峡谷区移民安置耕地产值测算[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8):100-102.

[16]高应新.怒江土壤[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

[17]叶琼,刘军成,刘伟.ArcGIS技术在县域退耕还林决策分析中的运用———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