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5:29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1

【关键词】油气 集输 运行 分析目前,锦州采油厂共有联合站三座,污水深度处理站一座,污水常规处理站一座,采油站96座,注水站3座。采油原油集输干线17条,掺油干线7条,掺水干线4条,天然气干线8条,注水干线6条,承担着全厂的原油生产集输任务,因此,对于集输系统的各项消耗,联合站处理的液量、油量、水量数据都有待靠实,对于单位液量成本消耗、单位油量成本消耗、单位注水消耗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特别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为保证规模产量,致使产液量明显上升的特点,集输系统处理的液量随之增加,各项成本消耗急剧上升,已经严重影响油田企业的发展,集输系统的经济系统创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科学的油田开发中油气集输评价系统,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成果

2008年锦州采油厂,通过油田油气集输评价系统的创建与应用,形成了油气集输系统经济运行参数论证,过程跟踪、实施后评价一体化的措施评价格局,实现了生产与经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油气集输系统的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了采油厂油气集输系统的经营管理向纵深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锦州采油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始运行油气集输评价系统,推行“五点三级评价”法,五点就是(老三联、新三联、锦一联、污水深度处理站、污水常规处理站),三级就是站队---集输大队---厂三个级别。对各个站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严格评价,真正把评价体系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油厂注重基础资料的录取,由联合站、小队、集输大队经济评价员录取第一手资料,上报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中心,由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中心进行运行参数的维护,输出经济评价结果,然后上报采油厂经济论证委员会,下传给集输大队,按照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和指导下步生产。根据油气集输评价系统录入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利用处理单元经济评价成果,发挥经济评价的作用,创建油气处理单元网络数据库,建立处理单元评价档案,为以后油气处理单元的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为集输单位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不断地把经济评价成果推向纵深发展,使经济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在运行油气集输评价系统的同时,从采油厂生产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了油气集输系统内部经济评价报表的编制,经济评价报表是经济评价工作的直接体现,更是领导决策的关键依据。每月编制一期经济运行评价报表,每季度编写一套适合本厂实际的经济评价报告,此报告包括了各个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变化情况,成本发生及变化情况、造成参数变化、成本升高的原因分析,以及下步工作建议,把我厂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实实在在反映给领导和相关部门,为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油气水处理全过程跟踪管理,是取得经济效益的有利措施

锦州油田科学建立了油气集输评价系统的,成为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无效投入,提高采油系统经济有效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锦州采油厂在实施单井效益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创建了油气集输评价系统,对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跟踪管理,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延伸了单井效益分析系统,填补了油田开发中,油气水处理评价的空白,实现了油田开发的科学管理。利用油气集输经济评价系统,对各个处理单元的经济运行方案进行评价,对联合站、污水深度处理站、污水常规处理站的加药量、运行参数、经济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实施油气集输处理过程的跟踪评价,及时调整运行方案,保证油气水处理在最佳范围有效运行,从而有效地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8年,通过实施油气集输评价系统,发现了油气集输处理系统的最佳加药参数,及时改变了过去一成不变的加药方式,实施了按季节、按处理量科学确定加药参数,为经济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联合站全年经过改变加药参数,降低加药量,单位破乳剂降低0.01公斤,全年节约药量146吨,节约费用131万元;预脱水剂单位降低0.015公斤,节约药量219吨,节约费用153万元;平均单位处理电量降低0.5千瓦时,全年节约730万度,节约电费406万元,节约天然气200万方,节约费用165万元,其费用105万元,联合站累计节约费用960万元。污水深度处理站节约药剂105吨,节约费用75万元;节约电量219万度,节约电费122万元,其他费用55万元,深度处理站累计节约费用252万元;常规污水处理站节约药剂85吨,节约费用60万元;节约电量438万度,节约电费243万元,其他费用30万元,深度处理站累计节约费用333万元。

以上是费用节约情况,由于深度处理站每天深度处理每天污水1.2万吨,全年约438万吨,用于锅炉注汽,节约水资源438万吨,节约水费1068万元。而且避免了外排的污染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合以上各项节约情况,经济评价系统运行,全年节约成本2613万元,并且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科学的油气集输评价系统,具有推广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切实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部决定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对象及范围

评价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包括部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旅游度假区除外)。评价范围为经开发区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四至范围内的全部土地。

二、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审核验收。开发区所在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资料收集、审核、测算和分析,并可根据需要委托有条件的技术单位承担具体工作。省(区、市)及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经费。

三、技术要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要严格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详见附件)的要求执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为技术指导单位,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确定相应的技术指导单位承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指导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省(区、市)要抓紧组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部级开发区评价结果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于2008年底报部。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应于2009年6月底前完成。

五、评价成果应用与更新

各级各类开发区扩区、升级的用地审核必须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部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经部审核后,统一向社会公示,并作为部级开发区扩区审核依据。省级开发区评价结果,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公示,并作为省级开发区扩区和升级审核的依据。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评价结果研究确定推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政策措施。经评价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部级开发区,由相关省(区、市)优先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原则上每两年更新一次。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3

考核实施细则

 

为认真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资源节约利用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要求,结合新北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考核对象及原则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二)考核原则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定量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紧紧中央和省、市新形势新要求,综合考虑滨开区和各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等区域差异,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科学设置自然资源综合考核内容。

二、考核内容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综合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的状况,包括发展能力与资源利用、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资源管护与生态保护、权益保障与综合管理、资源监管与执法成效等:

(一)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规划管理、用途管制、市场配置、存量挖潜、保护修复等手段,实现保护资源、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二)区政府对滨开区和各镇(街道)本行政区域内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评价考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会同区相关部门实施综合评价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报区政府审定后通报;

(三)滨开区和各镇(街道)对本行政区域内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负总责,贯彻执行各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主要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具体负责本区域内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标准体系和规范,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区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共同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三、考核依据

(一)国务院、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关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文件等;

(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7号);

(三)《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的函》(苏自然资函〔2021〕149号)。

四、考核时间

区政府每年第二季度,对滨开区和各镇(街道)上一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五、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由发展能力与资源利用、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资源管护与生态保护、权益保障与综合管理、资源监管与执法成效以及加分项六个部分的指标组成。考核指标涉及的数据根据需要,分别采用考核年的年末数据、全年数据、考核时点前一年或两年数据,详见《新北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分计算方法》(附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涉及的数据由区统计、财政、公安分局等部门于每年5月31日前提供。

自然资源指标涉及的数据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于每年5月31日前提供。其中土地市场动态与监管系统数据采集时点每年6月4日。

其他数据和资料需由考核对象提供的,由滨开区和各镇(街道)负责统计汇总,于每年5月31日前提交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确认。

六、考核评优限制条件

滨开区和镇(街道)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参加评优:

(一)考核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耕地占补平衡有任意一项不达标的;

(二)考核年度及考核期间,被自然资源部挂牌督办、约谈或直接查处自然资源案件的;被省自然资源厅约谈或问责的、被省自然资源厅挂牌督办或直接查处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案件的、土地督察或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未通过验收或暂缓通过验收的情形之一,且公示前未整改到位的;有经主流媒体披露、市级以上领导批示,经查实确有重大自然资源违法违规事实、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考核年度及考核期间有重大森林火灾、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

七、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考核组织

区政府成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办”),考核办设在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考核办负责综合评价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考核程序

考核办对区统计、财政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并按照评分办法做好测算工作,最终将各指标得分进行汇总、整理、评价,形成考核结果,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区政府审定后通报。

(三)相关要求

考核数据提供单位应当确保考核数据、资料全面、真实、准确,按时将各项考核数据、资料提交考核办。

考核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数据、文件及用于测评赋分的基础数据等,应当集中立卷归档。

需由考核对象提供的数据、资料,要加盖提供单位的公章。正式文件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发文单位公章。

考核对象在提供数据和资料时,存在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情形,影响考核结果的,在全区进行通报,退还奖励资金,并不得参加下一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工作。

八、考核结果应用

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向滨开区和各镇(街道)通报,并抄送区组织人事部门和审计部门。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同时作为对滨开区和各镇(街道)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流量指标安排等的权重因素。

九、考核表彰奖励

由于滨开区和各镇(街道)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此进行镇和街道分类考核,滨开区列入镇分类考核。根据综合评价考核结果,每年授予2名“新北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园区、镇(街道)”称号。其中,镇、街道各1名,各奖励资金50万元。上年度已获表彰奖励的园区、镇(街道)不参与本年度评优排序。

考核年得分同比增长位列全区第1名的园区、镇(街道),授予“新北区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步奖”称号,奖励资金20万元。本年度获表彰奖励的园区、镇(街道)不再参与进步奖评选。

十、细则施行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常州市新北区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北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实施细则(修订稿)的通知》(常新委办〔2017〕76号)同时废止。

 

附件:新北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及评分计算方法

 

附件

 

新北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分计算方法

 

一、指标体系

新北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类别

分值

指标名称

分值

指标内涵

数据来源

计算方式

评分方式

1

发展能力与资源利用

30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

5

反映经济发展用地强度

1.GDP数据采用区统计年报数据

2.建设用地面积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的建设用地面积/考核年的GDP(现价)(单位:亩/亿元)

指标标准化

2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

5

反映经济发展用地强度变化情况

1.GDP数据采用区统计年报数据

2.建设用地面积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上一年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上一年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3

建设用地地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

反映建设用地经济产出水平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数据采用区统计年报数据

2.建设用地面积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考核年的建设用地面积(单位:万元/公顷)

指标标准化

4

建设用地地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

4

反映建设用地经济产出水平变化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数据采用区统计年报数据

2.建设用地面积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建设用地地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上一年建设用地地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上一年建设用地地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5

发展能力与资源利用

30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4

反映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强度

1.人口数据采用区公安局统计常住人口数据

2.建设用地面积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建设用地面积/考核年常住人口总数(单位:平方米/人)

指标标准化

6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率

4

反映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强度变化情况

1.人口数据采用区公安局统计常住人口数据

2.建设用地面积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上一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上一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7

建设用地地下空间综合容积率

4

反映建设用地地下空间的利用强度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考核年的建设用地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考核年建设用地面积)×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8

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

20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调整情况

2

反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调整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考核年未进行规划调整或修改的得2分;因客观原因进行调整或修改的视情况得0.5~2分;因主观原因进行规划调整或修改的不得分。

直接赋分

9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情况

3

反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情况以及建设用地复垦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合理使用空间情况3分。{1-[(考核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考核年可用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平均数)/规划期间内可用建设用地规模按年度的平均数]}×3。

指标标准化

10

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

20

村庄规划编制情况

2

反映村庄规划编制开展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1.每编制完成一个村庄规划且获批的得0.5分,满分1.5分。

2.每开展一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得0.1分,满分0.5分;未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不得分;存在违反上位规划或不符合技术标准情形进行编制的,每发现一次视程度扣0.1~0.2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11

土地供应率

3

反映批准供应土地实际供应情况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提供数据

考核年及之前二年批准建设用地土地供应率=考核年及之前二年实际供应土地面积/考核年及之前二年批准土地总面积×100%(单位:%),满分3分。

指标标准化

12

土地闲置率

2

反映近五年批准建设用地实际闲置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考核年前2年(不含考核年)产生的现状闲置土地面积/考核年前2年(不含考核年)已供应的建设用地面积×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13

存量土地供应和盘活利用情况

4

反映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情况和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情况

1.存量土地的供应数据来源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提供数据

2.低效工业用地年度处置盘活任务完成率来源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考核年年度供应土地中存量用地面积/年度供应土地面积´0.7+低效工业用地年度处置盘活任务完成率´0.3)×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14

空间管控与用途管制

20

建设项目用地开工竣(交)工履约率

4

反映土地供后使用情况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提供(未申报开竣工的,视为未按时开竣工)

[(1-年度已到合同约定开工时间尚未开工的宗地数/年度已到合同约定开工时间的宗地数)´0.6+(1-年度已到合同约定竣工时间尚未竣工的面积/年度已到合同约定竣工时间的面积)´0.4]×100%(单位:%)

指标标准化

15

资源管护与生态保护

20

耕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

6

反映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

1.耕地保有量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最新数据

2.耕地质量等别数据采用区域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报告

1.耕地面积大于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得3分;等于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得2分;小于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的不得分。

2.区域内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上年度有提升的,得3分;持平的,得2分;下降的,在2分的基础上,每降低0.01个等别扣0.5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16

林业资源管护情况

6

反映公益林保护、湿地保护及有害生物防治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1.完成考核年公益林管护年度目标任务得3分;完成率90%以上的得1分;完成率90%以下的不得分。

2.考核年湿地总量未减少、未发生违法占用省级重要湿地的得2分;湿地总量减少的不得分;发生违法占用省级重要湿地的不得分。

3.考核年未发生林木有害生物事件得1分;发生并及时上报得1分,发生一起但未及时上报扣0.5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17

资源管护与生态保护

20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任务完成情况

4

反映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程度及后期管护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1.耕地占补平衡完成率1分。考核年验收确认的各类新增耕地/考核年报批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扣除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项目)×1得分。

2.增减挂钩清理检查和补充耕地项目核查情况2分。增减挂钩清理检查核减指标数/全区核减指标数×1;补充耕地项目核查核减指标数/全区核减指标数×1。

3.各类整治项目的验收率1分。考核年100%完成验收得1分;逾期率≤30%的,0.5分,逾期率>30%,不得分。

直接赋分

18

生态保护红线内建设用地管制

4

反映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内建设用地的管控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生态保护红线内未发生违规占用或者破坏事件的得4分;发生一起扣2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19

权益保障与综合管理

16

临时用地管理

3

反映临时用地管理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1.临时用地审批情况2分。考核年已审批的临时用地项目中未批先建个数/审批总个数×2。

2.临时用地占用耕地情况1分。考核年已审批的临时用地项目占用非耕地面积/项目审批总面积×1。

直接赋分

20

征地信息公开情况

2

征地告知、确认表、相关公告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征地公告资料完备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1.考核年每超期完成一次扣0.25分,超过3次后,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满分1分。

2.考核年村委征地告知履行到位,征地公告有完善的图片、视频、文件等资料得1分;通知到位但无完善资料得0.5分。

直接赋分

21

权益保障与综合管理

16

征收项目预缴款征收

2

是否按通知要求及时上缴到位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考核年按时缴纳得2分;每超期完成一次扣0.25分,超过三次后,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22

化解信访矛盾

4

反映地方自然资源与规划领域信访工作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1.积极化解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信访矛盾,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0%以上得2分。每发生一起赴市级以上信访案件且未及时化解扣0.25分,扣完为止。

2.未出现新增重大进京赴省群体性涉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上访事件,共2分,有一起扣0.25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23

普法建设实施情况

1

反映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重视情况

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1.出台自然资源执法共同责任机制专门文件0.25分,没有不得分。

2.出台对村级干部自然资源管理目标考核文件0.25分,没有不得分。

3.建立村级土地执法信息员网络并有效运行0.25,没有不得分。

4.考核年在“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举办相关宣传活动,且有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得0.25分;开展相关活动但无资料的,得0.2分;未开展相关宣传工作的不得分。

直接赋分

24

权益保障与综合管理

16

图斑实时变更率

1

反映实时变更变化率

由年度变更调查上报提供数据

(实时变更图斑数/下发遥感影像图斑数)*100% (单位:%)

指标标准化

25

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

2

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质量评价

省自然资源厅

认真开展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不动产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除核减外)登记发证任务的,得2分;未完成不得分。

直接赋分

26

测量标志保护

1

做好辖区内测量标志保护管理工作

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

辖区内所测量标志保护完好,得1分;如有损坏不得分。

直接赋分

27

资源监管与执法成效

14

卫片执法监管力度

4

反映土地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情况

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变更调查、日常执法巡查督查等数据

1.国土所发现上报的违法用地宗数与年度卫片下发核实的违法用地宗数进行对比,比例达到100%得2分。每出现一宗未上报的扣0.5分,扣完为止。

2.(1-考核年卫片执法检查中违法建设用地宗数/考核年卫片检查新增建设用地宗数)×1得分。

3.年度土地执法卫片项目整改率1分。整改率100%得1分,每下降10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28

资源监管与执法成效

14

土地资源执法成效

5

反映土地资源违法查处与整改情况

日常执法巡查督查、土地督察和信访等数据

1.各镇(街道)人民政府领导对国土所上报的违法用地材料批示且有具体整改意见的得2分。对上报的违法用地,各镇(街道)组织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整改,有1宗未整改到位的扣0.5分,扣完为止。

2.辖区内无单宗重大违法用地情况1分。发生单宗违法用地占用基本农田3亩或基本农田以外耕地8亩,或占用土地总面积超过30亩(不含国家、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拒不整改或未按时整改到位的有1起扣0.5分(上述类型满足其一即扣分,单宗类型重叠只扣一次),扣完为止。

3.辖区内未发生恶劣影响违法用地情况1分。各镇(街道)发生被新闻媒体等披露或市级以上领导批示,反映违法违规问题查证属实且未及时处理到位,造成恶劣影响的,整个考核项不得分。

4.年度未发生违法用地案件被省、部、市自然资源部门挂牌督办的,得1分。年度发生违法用地案件被市局挂牌督办的,扣0.5分;被部级省厅挂牌督办的,整个考核项不得分。

直接赋分

29

资源监管与执法成效

14

林业资源监管质量

3

反映林业资源违法防止工作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考核年未发生盗砍滥伐、乱捕滥猎等违法活动得3分;发生违法活动及时制止并及时上报得2分;发生一起未及时制止或上报不得分。

直接赋分

30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

2

反映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处理到位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城管部门

考核年各镇(街道)辖区内建设工程全部通过规划核实得2分;未通过规划核实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处罚落实率达100%,得满分2分,若存在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擅自开工的,有一例扣0.5分,扣完为止。

直接赋分

31

加分项

3

高标准厂房、土地执法模范镇(街道)、点供项目、“美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长江沿岸生态修复项目、自然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经验推广等地方特色

3

反映各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举措等情况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滨开区和各镇(街道)

考核年开工建设高标准厂房的加1分;考核获评市级土地执法模范镇(街道)加1分;考核年争取到点供项目的加1分;考核年开展“美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加1分;考核年实施长江沿岸生态修复项目的加1分;考核年获得市级以上乡村示范点的加1分;节地模式(技术)先进典型案例得到省、市推广加1分,得到区推广加0.5分。满分3分,加满为止。

直接赋分

 

二、评分计算方法

(一)单项指标分值计算

1.标准化赋分得分确定

(1)指标标准值确定

在分析考核指标实际值的基础上,对各滨开区、镇(街道)分别确定指标标准值,评优限制地区参与标准化过程。

(2)指标标准化

在原指标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上,新增极差变换法,根据指标实际数据值的区间分布情况,选取相应的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① 比例换算法:

正向指标:

反向指标:

② 极差变换法:

正向指标:

反向指标:

式中:

Fij——第i个指标类别第j项指标标准化值;

aij——第i个指标类别第j项指标实际值;

tj——第j项指标的理想值;

max(aij) —— 第i个指标类别第j项指标最大值;

min(aij) —— 第i个指标类别第j项指标最小值;

根据以上公式,若该项指标计算结果>100,Fij直接赋分为100;对于指标计算结果<0的情况,Fij直接赋分为0;对于其他情况,结果保持不变。

(3)指标标准化得分,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Fj——第j项指标得分;

Fij——第i个指标类别第j项指标标准化值;

wj——第j项指标分值。

2.直接赋分得分确定

按照指标释义的计算方式确定单项指标得分(Fj),具体赋分方法详见指标体系。

(二)综合得分计算

1.无指标缺项地区最终得分

根据单项指标得分和加分项分值情况,按照如下公式进行综合计算:

式中:

F——最终得分;

Fj——为第j项指标得分;

FO——加分项得分;

n ——考核指标个数。

2.指标缺项地区最终得分

因资源禀赋原因,各滨开区、镇(街道)如果存在指标缺项而无法考核的,经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审定,不对缺项指标进行考核。指标缺项地区最终得分,根据单项指标得分和加分项分值情况,按照如下公式进行综合计算:

式中:

F——最终得分;

Fj——为第j项指标得分;

FO——加分项得分;

n——考核指标个数;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4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采购 实现模式

1 电子政务G2B与电子采购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行。自从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始启动以来,国内电子政务的研究也从可行性研究到对策性研究,由技术性研究到理论研究再到技术、理论相结合。

G2B又叫GtoB(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和招标,精简监管、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迅速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各种信息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政府的电子采购与招标有利于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和防止腐败,大大节约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通过获取政府公开的各种信息资源,企业也可以避免发展的盲目性。G2B主要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什么是电子采购呢?电子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政府采购的全部过程。具体包括网上提交采购需求、网上确认采购资金和方式,网上采购信息、接受供应商网上投标报价、网上开标定标、网上公布采购结果以及网上办理结算手续,较之与传统采购,优势在于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获得采购自主权、优化采购管理、保证采购质量、提高政府决策水平、防止腐败和提升政府形象。

我国于1996年开始政府采购试点工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财政部国库司近年来全国政府采购情况报告,政府采购金额从1998年的31亿元,到2002年的1 009亿元、2003年的1 500亿元。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目标为2 0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自正式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财政部公共支出司的调查显示,1995~2002年底,全国财政文教行政财务部门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73个地市(县)开展了政府采购工作,资金平均节约率为13.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政府采购法确立了政府采购的规则,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为政府采购的电子化奠定了框架基础。

2 电子采购的成本效益分析

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采购的净效益不仅包括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取决于政府采购的成本,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是提高政府采购净效益的重要途径。

网上政府采购的成本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机构的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等等。在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更加节约成本,降低采购成本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网上政府采购使采购工作更加集约化、效能化、规范化,更能充分地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节约了采购成本。其次,网上政府采购能够降低政府采购的业务成本。对于采购工作必须要消耗的成本,如招标公告费等,财政部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第4~5条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受众分布合理的原则,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的报刊和网络等媒介。最后,借助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平台,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使采购合理化,对小额采购尤其如此。

政府采购的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供应商平均报价或预算资金的节约率,与此同时,政府采购还具有许多社会效益,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正的外在性(Positive Externality),政府采购是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政府采购可以规范市场秩序,扶持国内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稳定市场供求、平抑物价等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借助网络平台,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借助于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时公布政府采购信息,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使更多的供应商能够参与到政府采购中来,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

其次,网上采购可以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水平。基于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更好地实现政府采购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的过程,简化了政府采购中复杂的过程,采购和供应双方均可节省大量人力,节约了广告费、差旅费、接待费、人员经费等经营费用,同时避开了许多中间环节,使其商品和劳务快捷地传递给消费者,节省大量的销售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网上政府采购便于接受政府、司法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杜绝政府采购中的不规范行为,减少损失,而形成相应的利益。

最后,网上政府采购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增加集中采购比重的重要方式。根据国际惯例,政府采购金额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占财政支出的30%左右。从我国各地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资金节约率大多在10%以上。网上政府采购有利于实现集中采购,体现政府采购的专业性,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不仅能够实现规模效应,而且有利于价格调整,而带来规模效益。

3 政府电子采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打造电子政府进程的发展,使得G2B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脱颖而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各IT公司也纷纷涉及该领域,提出各种招标采购网站,吸引政府作为客户加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网站运作模式(政府希望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网站作为门户,而不愿意只是作为一个客户加盟)以及站点设计所提供的功能不足(大多还停留在信息等较低的层次),并不是很成功。政府业务电子化势在必行,但对于开发一个完整的网上采购平台及以后的升级维护,由政府和专业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公司方作为应用服务提供商为电子政府采购业务提供服务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政府能以较低的代价获得满意的系统,而开发公司也将从服务费及今后的采购业务中得到良好的利润回报,并且可以结合政府采购业务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形成为其他组织(企业、个人等)提供的采购业务服务的电子集市。

政府电子采购平台主要涉及到六种组成角色:需求部门、采购中心、采购管理办公室、采购专家、供应商、服务提供商。政府电子采购流程主要可以分为:①需求综合。从各个部门收集对类似物品和服务的需求;②供应商登记。所有希望与买家开展电子商务的供应商必须向买家或服务提供商登记;③标书准备。由政府采购部门在内部进行,它可以被当作普通业务运作的一部分而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④招标通知准备;⑤标书勘误表处理;⑥标书领取;⑦标书处理和提交。包括互联网上投标的准备(加密、数字签名),投标的提交(安全传输);⑧投标评审。根据政府规定和评标准则,招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标;⑨招标结果处理。公布评标结果,然后发出中标信和回绝信;⑩签订正式合同。转贴于

政府采购平台主要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组件和应用组件。基础设施组件包括了数据库、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邮件系统、XML解析器等,是应用组件运行的基础,通过基础设施组件,使得开发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应用逻辑而不必去考虑底层细节。应用组件是整个平台的核心,下面做简要介绍。

(1)需求管理。从参与政府采购的各个部门中收集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这是集中招标采购的基础。

(2)采购申请管理。一旦各个部门的需求被收集并综合,采购部门便提出一个“采购申请”由管理部门决策,这包括了采购申请的提出、批准、变更等信息的管理。

(3)报价(request for quotation)。一旦一个采购申请准备就绪并决定采用报价的形式来采购,它将经过一个报价流程达到条款合同或采购订单。所有合格的供应商可以通过上互联网、发电子邮件、发传真的方式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前来投标。对所有投标的评审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按传统方式进行。报价的结果是签订采购订单或持续一段时期的合同。包括报价、需求的管理、需求的分析、评估和建议、中标信或回绝信、与合同管理模块的连接。

(4)招标(RFT,request for tender)。招标比报价更为正式。许多政府要求采用这一程序就因为招标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招标的结果也可以是签订采购订单或条款合同。包括标书的准备、招标通知的、潜在供应商领取标书的管理、供应商投标的准备、投标的管理、分析、评审和建议、建议的审批、招标结果的公布。

(5)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建立和保存、合同的更新、合同的管理、合同的报告。

(6)目录管理(catalogue management)。政府电子采购过程中最基本的组成之一是买方目录的建立和管理。这个目录必须易于在网上和内部更新和维护,且保留所有能满足其它模块需求的信息,如产品或性能的文本描述、图像和多媒体介绍、卖方的信息、价格、版本等信息。目录管理包括了、维护、搜索和比较、转换等功能。

(7)成员管理。指参与角色管理,包括需求部门、采购管理办公室、采购中心、专家、供应商管理。

(8)用户管理。有的部门不只一个使用者,如采购中心,一个机构中的多个使用者管理。对每个使用者都有账号、权限管理等。

(9)查询报告。对不同角色和权限人提供不同的查询和报告功能。

(10)审计。政府采购是一种特殊的采购行为,与一般个人消费和企业采购有所不同,必须为国家审计机关进行计算机审计预留接口。

(11)支付。提供网上支付接口,主要针对小额付费,如标书费用。而大宗交易一般不进行网上支付,而是货到验货后支付。

(12)站点管理。由服务提供商行使的功能,可以通过简单设置快速建立一个新的政府采购站点。每个政府采购站点都有自己独立的域名,系统通过对访问URL的分析判断出当前被访问的站点,对于不同的站点显示视图是不同的,但它们的业务逻辑是相同的。因此,共用一个采购核心,通过客户化来实现处理的细微不同。

(13)客户化。每个站点可以由站点管理员进行基本风格的配置,包括了友情链接管理和广告管理、流程定义等功能,使得无须修改代码就能实现个性化。

(14)信息。提供新闻、政策法规、供应商的商品信息、招标信息和中标公告、按行业分类的标书模板等信息的维护,并提供论坛和聊天室等多种沟通功能。另通过邮件系统和WAP设备,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通讯。

(15)电子标箱的管理。决定用什么时间标记来表示招标截止时间、允许在投标过程中有一定时间的网络延时、使用安全措施来管理招标箱的开启、维护一个保密的记录所有发生在电子标箱开启过程中的活动档案。

(16)信息交换。基于XML格式的信息交换。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霍姆斯(Douglas Holmes)著.詹俊峰,曹济译.电子政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白井,城野敬子著.蒋昌建译.电子政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苏新宁,俞华.电子政务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5 姚国章.电子政务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陈兵.电子政务技术与安全[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5

应当说,这种制度的设置主要基于传媒行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上市的经营性资产必须依托被采编环节所主导的平台,才能在未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实现经营资产的价值增值,这就为传媒上市公司的未来带来不可控制的风险。首先,传媒上市公司只是传媒集团的一部分资产,因此,传媒上市公司在高管人员的安排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上均受到来自传媒集团的直接控制,这种治理架构显然增加了传媒上市公司的运作风险。其次,采编环节与经营环节的剥离,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高昂,一旦采编与经营之间运转不畅,对传媒上市公司所造成的潜在风险也是不可估量的。(据胡旭于《新闻战线》)

“重庆模式”的特征和方略

中国电视业目前已进入开放整合、竞争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持广电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对此进行了有益而又艰辛的探索。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重庆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重庆广播电视集团2007年先后在武隆、涪陵、潼南等区县开展了深度整合广电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基本做法是:按自愿的原则,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区县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的全部债权、债务、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移交给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承担区县广电投资、发展、指导、管理的责任。区县广播电视台作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直属单位、当地全部广电资产及其权益的所有者,依法独立运营。这种模式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区县党委、政府对广播电视台的领导权、使用权和税务征收权不变;区县党委、政府对广播电视台的投资、日常管理、财政补贴等责任转移给重庆广播电视集团。

资源深度整合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增加了对区县电视台的基础投入(财政补贴)、软投入(内容、人才、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硬投入(货币资本),努力提高区县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传输、经营和管理水平。通过资源深度整合,区县广播电视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责任主体,利用资本、技术、劳动力、产权等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生产要素重组,可利用“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这个统一品牌进入全市、国内、国际市场,寻找市场机遇,培养市场竞争的新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据张卫星于《中国记者》)

未来新闻报道方式的基本走向

在发展多透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基础上,应增强受众的主体意识,以平等的视角和平民化、人情化的报道方式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具体有如下方式:

问题性报道。问题性报道分为:批评性报道和调研性报道。批评性报道主要以舆论监督报道为主。调研性报道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一报道方式将呼唤精确新闻学在我国广泛应用。参与性报道。在认知心理的驱动下,逐渐成熟的受众对于新闻的认识由表象注意转向深层,并且产生了参与意识。公益性报道。高扬人文关怀旗帜,关注弱势群体,大力开辟农村新闻资源,缩小“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存在的“信沟”。公益性报道不仅能催发社会爱心,还能引发社会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会预防和警示作用。公开性报道。新闻传媒应加强重大问题的公开报道,对一些突发事件,媒体应采取“危机公关”的相应对策,及时报道、改进工作,从而树立高效、透明和负责的政府形象。趋向性报道。趋向性新闻报道方式打破了过去新闻都是报道已发生事件的陈规,把触角伸向了将要发生的事件,不仅增加了报道的深度,而且能提高世人的心理预防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据周灿华等于《现代视听》)

“优秀记者”自测15问

是否时刻代表着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而不是强调个人意志、行为并参与和干扰新闻事件;是否感到自己每天都在改变,昨天的采写,今天看来已多少有点幼稚;是否采写任何一个题材的新闻后会很有底气地说“后无来人”;是否能从事物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有价值的事实,且能从十分一般的材料中写出有价值的“获奖新闻”;是否每天都有无数个可采写的题目,从没有无题可写的烦恼,并能依序有效地采写;是否能不看采访本一气呵成将稿子写下来并让采访到的有效素材所剩无几;是否每天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的思考时间,且是“早”作打算,“晚”来盘算;是否做到需要当天完成的采写题目不轻易拖到明天,也不会因为今天的有限而马虎对待要写的作品;是否习惯于五年规划和一年一月一周规划,拥有采写上的系统思维,有对一个时期作品汇编成册的设想;是否有几个具有较高采写才能和综合素养的良师益友不断地指导、激励、鞭策;是否能对各种各样的文体驾轻就熟,能将人家嚼过的馍做成香喷喷的馒头;是否能用受众的标杆来衡量工作价值;是否视每一次的岗位转换是单位和别人的需要而非自己对单位和别人的强求;是否能将个人的有价值的想法用来创造社会价值;是否愿意前置100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待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据范军于《青年记者》)

文化体制改革要严管国有资产

财政部网站近日公布了《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党委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文化体制改革的组织协调和宣传业务的指导工作,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事项的审查把关。要严格规范和履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审批程序。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要遵守国家现行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财政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等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工作。

《通知》还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制订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国有文化单位有望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机制,且考评结果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安排、资产配置、国有文化资产经营者的收入分配真正挂钩。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7年中国广告增长

首次低于GDP增长速度

日前,CTR市场研究公布了2007年广告市场调查报告,中国广告增长率为9%,首次低于GDP的增长率。新媒体和互联网持续引领高速增长的势头。

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因受奥运蓄势、主要行业广告投放疲态以及新媒体广告分流等诸多影响,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刊例花费增长幅度进一步收缩,广告花费总量为3120亿人民币,整体投放同比增幅仅9%,低于中国GDP11.4%的同比增长,为近年来最低的增幅。而新媒体继续保持爆发之势,互联网广告花费实现了48%的增长,总量达116亿元人民币,排第4位,仅次于户外媒体,商务楼宇LCD则以76亿人民币的广告花费总量位居第5位。互联网和商务楼宇LCD则分别从媒体市场中占据了4%和2%的份额。而传统五大媒体,电视以12%的增幅依旧保持领先地位;杂志、电台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报纸的下滑局面依旧没有出现任何转机,呈现1%的降幅;户外媒体受到城市整治和户外新媒体等诸多影响,结束了连续的高速增长势头,出现了6%的负增长。(摘自《中华新闻报》)

广电总局扶持优秀电影新举措:

每部最少补贴20万

对于电影来说,剧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在公布2007年“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评选结果的同时,还了本年度“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启事,实行重金征集的方式。该启事明确地说明,本年度将评选产生5部优秀电影剧本,每部由政府补贴不少于20万元的剧本认购资金(含编剧稿酬)。此外,还将评选出“政府扶持电影剧本”30部。该奖励力度比去年翻了一倍,而“扶持电影剧本”也多了10部。

(摘自《北京青年报》)

中央网媒共签自律公约

规范视听抵制不良内容

2008年2月22日,央视国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青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等8家中央网络媒体,在京举行《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签约仪式。《公约》倡议,各缔约单位应共同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文化建设以及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服务,积极传播健康有益、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时展和社会进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互联网视听节目;尊重和保护著作权人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创造和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视听节目版权环境。缔约单位同意将在适当的时机设置《公约》的执行机构并服从该机构的监督管理。

《公约》欢迎所有在中国境内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在自愿接受《公约》的条件下申请加入。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以及国务院新闻办等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来自全国四十余家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摘自《中华传媒网》)

云南:新闻媒体监督

将成为行政首长问责依据之一

从3月1日起,云南省开始施行《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问责办法》明确提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对行政首长进行问责的依据之一。《问责办法》由总则、问责事项、问责方式、问责程序和附则共5章21条组成,规范了问责的主体、方式和程序等内容,是以云南省政府名义制定的首个行政问责办法。与此呼应的另一则新闻是:新一届云南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修订的《政府工作规则》,新增一条规定:“省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能增效、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将节能作为推进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和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减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把指标完成与措施落实相结合,把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节能减碳考核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确保完成年度及“十二五”节能减碳目标任务。

二、考核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考核内容

各县、市、区年节能减碳目标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节能减碳目标序时进度完成情况,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的“十二五”及年节能减碳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指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

四、考核方法

采用量化办法,每项考核内容设置一定分值,总基准分值为100分。对个别内容设置一定加扣分分值。具体考核指标内容、评分标准和方法依据见附件。

节能减碳目标为定量考核指标,基准分值为40分,其中:年度目标10分、“十二五”目标进度30分。在年度目标考核中,为避免节能工作出现前松后紧和造成形势严峻局面,将约谈列为扣分内容,凡被市政府约谈的县(市、区),每约谈一次扣0.5分。在“十二五”目标进度考核中,对超目标序时进度的,每超一个百分点加0.5分,最多可加3分;对达不到目标序时进度的,完成进度在90%(含)至100%(不含)之间的扣20分,在80%(含)至90%(不含)之间的扣23分,在70%(含)至80%(不含)之间的扣26分,低于70%的不得分。

节能减碳措施为定性考核指标,基准分值为60分,其中:目标责任8分、结构调整7分、重点工程4分、节能管理23分、技术推广2分、经济政策2分、监督检查2分、市场化机制推广2分、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10分。在节能管理考核中,将工业节能设置为加分内容,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为同期单位GDP能耗下降率2倍以上的加3分,3倍以上的加6分。

五、考核评定

将考核结果评定为“超额完成、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四个等级,其中:评分在95及以上的为超额完成、在80(含)至95(不含)之间的为完成、在60(含)至80(不含)之间的为基本完成、在60以下的为未完成。

六、考核程序

2012年2月20日前,各县、市、区政府根据确定的年度节能减碳目标和工作任务,将年度本地节能减碳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报告报市节能办。市节能办将组织成员单位成立节能减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组,通过现场核查和重点抽查等方式,对各县、市、区节能减碳目标完成情况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形成综合评价考核报告,于2012年3月底前报市政府。各县、市、区节能减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经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告。

七、奖惩措施

(一)各县、市、区节能减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县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

(二)对考核等级为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县、市、区政府,结合全市节能减碳表彰活动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等级为未完成的县、市、区政府,取消其当年各类先进集体的评选资格,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当年不得评为各级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等,并暂停对该地新建高耗能项目的核准和审批。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7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2005年的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财政局: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系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机构,现有办公场地260平方米(2005年间,由原1套住房175平方米增加到两套房350平方米,2006年2月搬迁至现址),工作人员7人(2005年间,聘用和调入5人,调出2人)。2006年3月10日,采购中心接到财政等部门的考核通知后,单位内部专门布置,立即按考核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同时根据规定的评分方法和标准打分,并形成了自查报告。此外还做好了有关考核所需文件、数据及资料的整理工作,以备向考核小组提供。

根据考核通知要求,现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考核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核期采购中心主要工作业绩

2005年,采购中心克服人员少、业务大、范围广等困难,合理安排开标时间,全面完成了年度采购工作任务。

开标次数多。2005年,采购中心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完成政府采购信息134条次,共组织了招标活动130次:其中公开招标采购34次,谈判采购38次,询价采购58次。组织招标采购的次数比上年增加36次,增长率达38.30%。平均每周组织采购招标近3次。

采购金额有所增加。2005年,采购中心实际执行财政预算金额6727.751608万元,实际采购中标金额5853.793997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873.957651万元,节约率为12.99%。与去年同期相比,财政下达采购预算增加3593303.07元,增长5.64%;中标金额增加3017734.30元,增长5.44%;节约金额增加558549.23元;节约率提高了0.14个百分点。此外,全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实施定点保险集中采购,节约财政资金250万元;还协助完成了兴文县及部分市级单位的采购项目约400万元。

采购品目广。一年来,采购中心采购项目包括空调、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刻录机、碎纸机、投影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杀毒软件、路由器、防火墙、移动硬盘、除湿机、档案密集柜等办公用品、轿车、印刷品、二代身份证及视频会议专用设备、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商检专用设备、自动消防报警系统、交通标志、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防雷系统等专业设备以及房地产评估等。

重点工程项目采购高效完成。针对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采购中心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提前准备、主动服务、加班工作,高效优质圆满地完成了长江大道亮化工程建设、市区路灯管道下地改造工程建设、宜宾海关建设、商检工程建设、盐水溪亮化工程、赵一曼纪念馆设施设备、中坝防洪堤滨江公园绿化工程、三江湖电梯等一系列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采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采购中心定性指标自查情况

1、政府采购规范运作情况。(20分)

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情况。(自查得分10分)

采购中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及法定程序,从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办法入手,通过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严格依照《政府采购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政府采购的制度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组织建立了政府采购工作各环节的规章和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及相关的制度要求,并严格组织实施,已基本建立了依法、规范、高效地运作机制。

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采购质量和效率。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国家有关部委的相关规定,依法规范招标文件、评标报告、评标记录,严格审核中标人的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完善了各种采购方式的操作规程。一年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自查得分10分)

2005年,采购中心依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2005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等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财政局国库科下达的委托采购计划,按法定的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及程序进行采购,从未随意变更招标方式、品种、数量、预算控制价,在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难执行的计划均及时书面报告监督管理部门。2005年,采购中心执行采购范围有所扩大。

为了继续保持政府采购规模的稳定发展,重点抓好市级项目的采购同时,积极为各部门,各区、县级采购中心所需予以交流指导,接受了一些县级委托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严格规范操作,取得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双赢”。

严格执行采购程序,采购中心实行了分工负责制。财政采购计划下达后,采购中心当日落实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制作人员、检查计划中的采购清单是否详实(如采购单位技术参数报列不详,及时与采购单位联系,要求补报)、落实人员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公告;待采购单位采购货物相关技术要求完备、无误后,按照《政府采购法》时间要求及时发售招标文件;在发售招标文件过程中,对于投标商的疑问,当日向采购单位反映,以便采购单位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迅速答复。严格执行开标、评标程序,严格按要求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执行了回避制度。评标结束后,当日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进行结果公告;对于开标后未成交的货物,分析原因,需要财政改变采购方式的,于次日向财政请示,待财政批复后,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程序尽快组织重新采购。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情况。(自查得分10分)

2005年,采购中心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强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强化部门设置,并通过上墙、上网、媒体宣传、汇编手册等形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采购制度、程序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构建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建立并完善了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纪律;工作岗位设置合理,管理操作环节权责明确,各环节的内部监督制约体系基本形成。

先后建立完善了考勤及请销假制度、采购中心工作规程、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票据制度及印章保管使用制度、建立保密制度、采购中心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周例会及学习制度、每月总结分析制度、重大采购事项筹备会议和总结分析会议制度等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采购流程,规范了招标、开标、评标程序及纪律。制定了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办法,汇总并印制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手册》500册。该《工作手册》包括《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规程》等内部管理办法制度20个、23万多字的。

根据《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规程》,出台了《采购中心内设机构及岗位职责》,明确了采购各环节的相互制约的各工作组、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

根据《工作手册》有关制度规定,初步设计、制作了“宜宾市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化办公操作平台,经培训后将于近期启用。该现代化办公工作操作流程平台的启用,将使采购业务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招标采购业务流程间相互制约和保密,并相应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采购中心的所有制度均公布在“宜宾政府采购网”上,接受上级单位领导及社会的监督;中心简介、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十不准廉政守则、评委专家职责义务、评标会场纪律规定等主要制度均做到了制度上墙。

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情况。(自查得分20分)

政府采购日常基础工作: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齐全、及时(自查得分8分)

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标准做好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分类、立卷、归档、保存等各项基础工作,切实保证采购文件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政府采购法》中有管理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保密暂行规定》、《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务文书管理制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国家归档、管理、利用等方面的政策,保证了档案工作顺畅,也促进了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齐全、及时。

政府采购业务基础工作:招标文件编制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有关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符合有关规定,有关报表数据及时等。(自查得分12分)

招标文件编制基本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严谨细致、合理合法。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项目和标准收费,无超标准、超范围收取的现象,且全部收入都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标书费全部严格执行财政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保证金收退等工作做到了严谨细致,帐务处理规范、及时,帐目清晰,同时还完善了2004年以来的相关流水帐、台帐等相关财务会计资料,资金得到有序规范管理,保证了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政府采购业务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并由市政府办统一管理,2000元及以上报帐均有一套严格的签字审核报帐程序,使用符合财经纪律。政府采购业务经费虽纳入了财政预算,但根本不能保障采购中心最基本的运行需要,每年都要单独报告。尤其是今年以来尤为突出,采购中心组织的采购规模、采购开标次数、节约金额等已经基本达到2005年上半年的工作量。及时上报有关报表数据。月末、季末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及时将各类采购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编制各类报表,并形成简报,为各级领导、单位及时提供最新最准确的采购数据。

此外,专家库、供应商库、技术参数库等三库建设得到完善;采购信息及时、准确、合法;专家抽取、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方面;开标室、评标室、开标程序、评标程序得到规范。

4、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情况。(自查得分18分)

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督促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及时要求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自查得分8分)

针对采购人项目采购需求随机性大、采购量小、零星采购项目多、采购次数频繁、工作效率低、资金支付频率高、资金归集难等情况,在不违反政府采购法的前提下,在管理上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模式和一个运转顺畅、制约有序、统一高效的工作体系。

为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采购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做到不相互推诿,不有意刁难,不借故拖延,确保办事人员满意。建立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度,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执行服务承诺,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了中心良好形象。

根据规定,采购合同由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中心没有执行合同统一组织签订制度,采购中心仅实行了合同催收制度;

采购验收原则上均由采购单位组织执行,各单位如有需要,可以向采购中心提出聘请专家参加验收。在宜宾,还未执行采购中心会同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制度。

采购人对集中采购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满意度,公平公正对待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等(自查得分10分)

作为政府采购业务的一个“服务窗口”,采购中心为了方便采购人和供应商,积极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一是对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咨询事项进行政策性指导,作规范性的指导解释工作,热情服务。二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言行规范,文明用语、以礼待人、热情办事、行为规范、雷厉风行。三是对抵制政府采购的个别办事人员,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四是主动做好政府采购程序的宣传工作。五是对市直单位政府采购经办人员进行工作指导。政府采购优质服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采购人及供应商的普遍好评。根据12月初采购中心开展了“宜宾市2005年1——11月政府采购项目跟踪问卷调查表”,从书面反馈的情况统计,其中,“对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情况的意见和评价”均为满意,“对市政府采购中心的总体评价”均为好,“对政府采购的建议和意见”部分单位希望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5、政府采购信息管理情况。(自查得分10分)

为了顺利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今年采购中心加强了对政府采购信息的收集和宣传、调研力度。一是实行了每月简报制度。从六月份开始,还对每月的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向有关主管、监管部门报送。二是及时向媒体报刊宣传工作动态。今年,《宜宾日报》、《宜宾晚报》、《中国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务调研通讯》等媒体报刊相继发表、介绍了采购中心的工作动态和理论文章。采购中心对驻外办事处房地产评估进行顺利采购后,《中国政府采购信息报》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向全国介绍房地产评估政府采购的宜宾经验。三是完成调研文章《浅谈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宜宾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探索》两篇。四是供应商信息库建设和管理得到规范。从2005年年底起,采购中心在网上已经公告、同时在发售招标文件时均向供应商提供《宜宾市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登记表》,并向其说明登记要求,目前供应商库已初具规模。。五是重新设计开通了“宜宾政府采购网”,及时上载我市政府采购动态信息,每天点击率达几十人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6、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自查得分9分)

目前政府采购中心共有7工作人员,大部分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政府采购中心以创建宜宾市文明单位为契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文明办公,使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能力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一是每星期定期组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二是参加了人事局组织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培训考试和市政府办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四是先后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政府采购经验交流,学习交流政府采购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培训,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依法办事、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7、集中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10分)

是否制定廉洁自律规定,是否有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宴请、旅游、娱乐的行为,是否有在采购人或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等

在日常工作中,采购中心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廉政警钟常鸣不息。首先是建立了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和有序的内部制约机制;其次是公开了管理办法和办事程序、采购结果、采购资金运用和结余情况;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办公、礼貌待人、热情服务活动,作风建设取得成效;四是制定《市政府采购中心十不准廉政守则》及《责任追究办法》;五是开展了采购单位回访。据年底在市级各单位开展的问卷调查统计,单位对采购中心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服务、以及廉政情况均认为比较优秀。

实行三个公开增强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一是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公开。二是采购程序和服务承诺公开。三是采购过程公开。相关资料全部上墙、上采购中心网站。通过抓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建设,我市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体现,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三、采购中心定量指标自查情况

1、计划任务完成率100%。(自查得分10分)

2、招标公告率100%,中标公告率100%。(自查得分各5分)

3、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率100%,有关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等信息公开率100%。(自查得分10分)

4、招标文件、招标结果、合同(采购中心)备案率100%。(自查得分10分)

5、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率0,从来没有擅自改变一次采购方式。(自查得分10分)

6、质疑答复满意率,采购中心认为是满意的100%。(自查得分10分)

7、被政府采购当事人投诉率(投诉由监督管理部门受理,采购中心没有统计投诉)。(自查得分仍为10分)

8、实际采购价格低于采购预算(没有出现过超分包预算情况)和市场同期平均价格的比例均在10%以上。(自查得分各5分)

9、采购资金节约率。比预算节约资金873.957651万元,节约率为12.99%。(自查得分10分)

10、评标专家随机抽取率100%。(自查得分10分)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依法采购意识淡薄,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力

由于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部门利益格局,冲击了行业垄断,使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受到影响,所以就有意抵制政府采购工作。在正常工作中,对涉及到本单位采购项目,千方百计想搞自行采购,当自行采购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不与政府采购机构积极配合,在向政府采购机构申报项目时,有意设置“陷阱”,提出苛刻条件;在政府采购机构依法确定采购结果后,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者在协商签订合同时提出有悖于公平原则的无理要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与供方友好合作,故意破坏合同履行环境,影响项目按期完工;项目完工后,不按规定及时组织验收或延期付款,有意侵害供方利益,损坏政府采购形象。

(二)政府采购计划过于分散,采购次数过多

采购货物分散导致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商家竞价,提高节约率;而且不同的政府采购交叉进行,负责人员难以兼顾,不利于招标活动的组织安排。采购人对供应商资格要求过高或技术、商务条件、付款条件过于苛刻,限制潜在的供应商进行投标,且预算过低,以至造成流标增多。

(三)专家数量不足,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不再限于办公设备、汽车、空调、印刷品、音响等通用货物与服务,其他各类专业设备、保险等项目也纳入了政府采购的范围,我市现有专家的数量有限,专家的范围较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政府采购范围日益增长的需要。

(四)政府采购体制有待完善,机构建设还需加强

一是未成立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也未建立采购办公室,不利于统筹和协调全市政府采购工作,作为执行机构的采购中心经常面临多难境地;

二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政府采购法已经执行几年了,而我市的相关制度规定还是采购法出台前的规定,有些制度、办法已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已不适应本市实际,已经严重影响了全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深化,必须依法并结合实际对这些办法、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止、修订一些与法不符或与实际脱离的制度规定,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适时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出台一些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

三是采购中心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公条件、基础设施还需改善,专业人员缺乏,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政府采购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五)政府采购市场不健全

由于一些单位的依法采购意识淡漠,有些采购项目不能纳入集中采购范围,无法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实施采购;当地供应商受市场、资金、技术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外地有能力的供应商对一般性项目又没有兴趣,造成有些项目根本没有供应商参与的尴尬局面,使得政府采购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

五、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采购中心下步打算:

下一步,采购中心将认真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四个原则,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内、外相结合的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为采购单位和投标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初步实现“三个一流”(建一流业绩、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两个基本满意”(采购单位基本满意、供应商基本满意)和“一个放心”(领导放心)。

(一)加大制度建设和执行工作力度。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抓好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落实;二要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加强法规和业务素质培训。重点抓好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基础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三)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采购质量和效率。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国家有关各部委的相关规定,依法规范招标文件、评标报告、评标记录,严格审核中标人的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保证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完善各种采购方式的操作规程。

(四)强化采购廉政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中心的廉政建设,建立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廉政考核制度,防范和杜绝工作人员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几点建议:

(一)以整合管理效能为重点,建设严密的组织体系

加强政府采购机构建设。一是建立政府采购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以利于委员会研究、统筹协调、解决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尽快建立采购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建立全市采购、区县联动。三是应该加强市政府采购中心机构建设。四是对教育、卫生等集中采购量较大的系统,应建立系统内部采购机构。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加快完善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应依法并结合实际对原来的制度办法等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根据需要适时制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出台一些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意见,尤其要进一步规范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

(二)以规范操作为重点,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要严格遵循政府采购程序,硬化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法律约束。为了规范采购操作行为,提高采购效率,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管理制度化。二是程序规范化。三是文书标准化。四是政务公开化。五是激励机制化。

(三)以防范风险为重点,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

实行多层次、全过程、立体化监督。一是政府采购中心对单位采购行为进行监督;二是监察部门对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单位、各大型项目的采购过程实行监督;三是财政对采购中心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经常性监督。四是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监督。

(四)以提高项目质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项目验收的监督责任。推行“售后服务跟踪监督,中标供应商动态考核”的管理办法。进行售后服务和采购质量的全面调查。

(五)以提高认识为重点,加大政府采购宣传力度

通过利用党政机关内部刊物、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单(册)、宣传资料、政府采购工作指南、工作会议、培训会、座谈会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对《政府采购法》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有意规避政府采购制度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

(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采购效率

一是完善定点采购和探索实行协议供货。二是加快政府采购信化建设,开发使用“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单位间资料内网传递,招标资料外网公开,同时完善“宜宾政府采购网”,为早日实施“网上采购”打好基础。

(七)尽快完善专家库,加强对专家的培训

一方面为了适应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请求财政部门尽快完善专家库,不断增加各种货物与服务的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数量;另一方面,请求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让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政府采购相关法律、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专家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特此报告

附件一:《集中采购机构定性指标考核自查表》

附件二:《集中采购机构定量指标考核自查表》

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 政府采购 考核 自查 报告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

公室,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宜宾市人民政府采购中心

2006年3月16日印

(共印20份)

附件一:《集中采购机构定性指标考核自查表》

集中采购机构定性指标考核自查表

项目项目说明自查得分评分理由

1、政府采购规范运行情况(20分)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情况(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情况(10分)是否建立岗位工作纪律,工作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管理操作环节是否权责明确,是否建立内部监督制约体系10分见自查报告

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情况(20)政府采购日常基础工作: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及时(8分)8分见自查报告

政府采购业务基础工作:招标文件编制是否合法、科学、合理、完备,有关收费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报表数据是否及时等。(12分)12分见自查报告

4、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情况(20分)是否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组织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是否及时会同采购人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10分)8分见自查报告

采购人对集中采购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满意度,是否公平公正对待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等。(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5、政府采购信息管理情况(10分)信息收集、宣传、调研、供应商信息库建立情况。(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6、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10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及人员的从业经验和能力,是否遵守有关法律、规章制度,是否开展内部培训和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等。(10分)9分见自查报告

7、集中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10分)是否制定廉洁自律规定,是否有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宴请、旅游、娱乐的行为,是否有在采购人或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等。(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合计 97分

附件二:《集中采购机构定量指标考核自查表》

集中采购机构定量指标考核自查表

项目自查得分评分理由

1、计划任务完成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2、招标/中标公告率(各5分)10分见自查报告

3、有关政策法规、操作流程等信息公开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4、招标文件、招标结构、合同备案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5、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6、质疑答复满意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7、被政府采购当事人投诉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8、采购价格低于采购预算和实际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同期平均价格的比例(各5分)10分见自查报告

9、采购资金节约率(10分)10分见自查报告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8

组建传媒集团成为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新闻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媒介竞争最激烈的国家。近年来,美国报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报纸数量锐减。美国1910年有各种日报2600多家,现在仅为1520家左右。报纸数目减少的直接后果是,大多数美国城市只有一家日报,一个城市内报纸之间的竞争削弱。

2.报业集团增加。由于单一媒体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地位,因而出现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报纸、刊物联合体――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出现后,报业集团的内涵随之扩大,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在内的“联合舰队”式报业集团已成为当今美国普遍现象;有些报业集团除了拥有大众传播工具外,还拥有与大众传播无关的企业。媒介的集中化和产业的综合化,是美国媒介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例如纽约时报公司。该公司是从《纽约时报》发展而成的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去年一年营业收入31亿美元。公司除拥有美国“三大报纸”之首的《纽约时报》外,还包括了《波士顿环球报》、21家地区性的日报、8家电视台、9家杂志、2个广播电台、1个通讯社(排名全国第一)、2家专栏特写供应社、电脑国家网络机构,以及多家印刷厂和2家在加拿大的造纸厂等相关产业。集团实力的增加为其主报――《纽约时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1993年购进《波士顿环球报》以来的六七年内,大多数美国大报的规模均在缩小,无论人员、记者站还是订户数都在减少,但《纽约时报》以及《波士顿环球报》的收入却有所增加。

3.兼并成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推动大众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合并”的浪潮,并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媒介相关的其他行业(如娱乐、通讯、互联网等)与媒介,特别是与广播、电视业的兼并、购买、联合已成为新的潮流。

去年以来美国媒介的主要“兼并”和“收购”案例大体如下:

1999年4月,哥伦比亚公司出资25亿美元购买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辛迪加――国王世界制作有限公司;

1999年4月,维亚康有限公司宣布以345亿美元购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2000年1月,美国在线有限公司与时代华纳有限公司宣布达成对手间的战略合并意向,新公司的总价值将高达3500亿美元;

2000年6月,《芝加哥论坛报》的母公司论坛报公司以8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洛杉矶时报―镜报公司。

这一系列的“兼并”和“联合”,其目的当然都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但换个角度看,组建多媒体联合的报业集团确实可以使其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促进媒介多种功能的开发和扩大新传播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如,维亚康有限公司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并后,维亚康拥有的派拉蒙电影公司、MTV公司可以向哥伦比亚电视网、电台提供节目,哥伦比亚电视台、电台则可以通过播放维亚康公司提供的精彩节目来吸引更多的青年受众。又如,合并后的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依托其首屈一指的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新闻信息、娱乐节目和通信内容;通过发展宽带交互式服务,使消费者长期受益,并将推动广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4.互联网崛起。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电子报刊和网络电视的出现,直接对纸质报刊、传统电视提出挑战,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容量大,一般情况下报纸上的信息量只占电子报刊的20%左右;二是时效快,运用最新的信息传送和接收设备,记者甚至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就新闻事件作同步的现场报道,将“新闻”的概念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三是交互性。与以往的传播媒介最大的不同,是电子报刊和网络电视的受众可以不再被动地按媒介预先安排好的版面和时间获得信息,而是可以自主地从网络上选择和查询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真正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互联网的发展,会不会取代纸质报刊及广播、电视?我们接触到的美国新闻从业人员大多认为,电子报刊和网络电视不会取代纸质报刊和广播电视。当然,受众获取信息的顺序可能会改变,网络可能荣居榜首,接下是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目前居首位仍然是电视。另外,网络传播媒介的出现,也开始抢夺传统媒介的广告,并且呈扩大趋势。美国的报业集团纷纷投巨资建网站,开发自己的电子报刊和网络电视,目的就是抢先一步,为自己夺得更多的广告份额。

我们在拜访哈佛大学商学院戴维・阿诺(DAVID ARNOLD)教授时,也谈及互联网问题。他认为,传统媒介型的报业集团对互联网不是问题,而应积极开发自己的电子报刊和网络电视,因为报业集团不是“报纸”公司,而是“新闻”公司,过去只是用纸张来新闻,后来加上电台、电视台来发播新闻,今天当然也可以用互联网来传播新闻。别人也在开设网站传播信息,但人家手里没有新闻,报业集团运用网站来传播信息,手中有大量的新闻,这是优势所在。

报业集团的组织体制

美国报业集团的组织体制,以纽约时报公司为例:掌持大权的是时报总公司的老板――董事长。第二层次是:行政最高执行长官(CEO)、总公司总裁,两人分掌经营大权,向董事长报告与负责;总公司总裁下设资深副总裁、财政总裁等若干。

美国报纸掌持大权者称为发行人。第一种情况,报纸为独家所有,发行人就是老板,拥有全权;第二种情况,报纸为股份制公司,由董事会指定发行人,这样的发行人多半是掌握大份额股金因而具有控制权的人;第三种情况,报纸隶属报业集团,发行人要对集团总部负责,则权力有限。

1.发行人:掌握报社经济与编辑大权。

2.社长兼总经理:掌握除编辑部以外的其他各部,如财务部、广告部、生产部、发行部等,权力很大,因为美国企业是经济利益高于一切。

3.执行总编辑:编辑部最高主管,负责广告以外的全部报纸内容。《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下面设总编辑和七位副总编辑。另外有两位“准”副总编辑,一位主管艺术设计及图解,一位主管编辑部的人事与行政。

4.《纽约时报》总编辑下面,有编辑主任、助理5人。编辑主任在副总编辑以上的主管下班后,是编辑部最高负责人,实际上是夜间部总编辑。

5.《纽约时报》编辑部内设有国外新闻部、国内新闻部、大都会新闻部、财经新闻部、文化新闻部、科学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妇女及风格新闻、摄影新闻部等。每一个新闻部门有主任、副主任,下面有夜间部主任,并有电讯编辑及高级助理编辑、设计新闻编辑,等等。整个编辑部的编辑人数在200人以上。记者、评论家及新闻助理、秘书人员不在其内,相加起来,总人数1000人以上。一般来说,编辑与记者待遇相等,但编辑权力较大,特别是主管编辑,对记者有指挥之权,记者都有“我的编辑”。

集团对下属媒介的控制可谓大权独揽。报业集团下属单位的发行人、总经理、财务主管甚至财务人员、人事主管等人,一般都由集团派出。如纽约时报公司将公司所属21家地区报纸的有关人事、财务机构,归并到一个总办公室综合管理,同时紧缩了所属电视、电台的人事与财务机构。迪斯尼兼并ABC后,ABC的财务主管、总经理等人均由迪斯尼公司委派。(芝加哥)论坛报公司收购《洛杉矶时报》后,时报的发行人、总经理、总裁等将全部更换,由公司派员担任(现尚在进行之中)。华纳兄弟国际电视公司的人事主管、财务人员由上级公司派出,这些派出人员的费用由国际电视公司承担。纽约时报公司1993年收购《波士顿环球报》后,先让《波士顿环球报》自治5年,要求是每年增长收入10%,经营财政情况须及时向时报公司报告。5年期满,纽约时报公司派出一人去环球报担任发行人。

报业集团下属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的具体经营,如广告、发行等都是独立进行的,集团一般不过问具体事情。上级对下属单位主要是控制预算,如ABC(美国第二大电视新闻台)的国际部主任说,他同公司管理层的接触,只是谈预算问题,国内及驻外记者站一共需要多少钱,向公司分管财政副总裁报告,最后由公司总裁审批。现在,他们国际新闻部每天核用款是8.3万美金,含国内及驻外记者的一切费用,包括差旅费、设备维修费等。用款都是依凭证到部里的财务部门报销。碰到特殊情况另外申请。

美国报纸的几个特点

一、新闻与言论分设

美国的主要报纸,均有一个叫“社论委员会”或叫“社评委员会”的机构,负责报纸的言论,其主管称社论主编(社评主编)。社论主编地位在执行总编之下,直接贯彻报纸发行人的意志,向发行人负责。社论委员会人数,《纽约时报》由11到12人不等,每个委员有自己的办公室,集中办公,报社为他们提供所有国内外重要报刊、资料,并配以资讯研究员协助收集查对资料。社论委员地位很高,活动频繁,通常可以轻易地取得政府官员、灵通消息人士的合作配合。社论委员会经常听取各国政府元首、贵宾,以及各级政府首长、各界名流的访问和谈话。各报的言论设有单独的言论版,与新闻版面分开,一般代表报社观点的社论版(执笔人主要是社论委员,但有时报社的特派员、记者或专业评论家也会被邀请撰写社论),每天登载3到5篇文章。登载专栏作家及社外人士言论的版面则另外分开。

二、新闻与广告分开

美国媒介均称他们奉行的是新闻独立政策,体制上,新闻部门、言论部门与广告经营部门是分开的,制度上也规定编辑部门独立,广告经营部门不得干涉编辑工作。ABC人员谈到,他们播出的新闻中,如果涉及到某公司,该公司的广告就不能同时播出,不能让观众误解其中有什么联系。《波士顿环球报》财务主管谈到,某公司每年在该报做200万美元广告,后因编辑部几次批评该公司,结果对方不来做广告了,老板也没去批评编辑部。《洛杉矶时报》人员谈到,报社最珍贵的财富是客观公正,所以他们特别注意报道与广告的区别,如果报道与广告商有瓜葛,报社声誉就完了。他们严禁利用版面捞取任何好处,食品版采编人员去饭店吃饭,旅游版采编人员去旅游线考察,一般不能让对方知道身份,其费用报社给予报销。客观地讲,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前提下,美国媒介也有讨好广告客户、特别是大企业的一面,只是做法巧妙而已。

三、媒介注重自我宣传

美国的媒介大多公开向社会开放,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波士顿环球报》印刷厂面向马路的一面是透明玻璃,路人可以看到印报实况。《洛杉矶时报》大堂两边布置了报史陈列室,有实物又有图片,供人参观,最后一件展品是当天的《洛杉矶时报》。美国报社一般规定开放参观的日子,电视台大多每天接待参观者,人们在现场能看到办公环境和各种设施,直观新闻制作的过程,这不失为一种自我宣传的好方法。

四、“更正栏”和“编者的话”

《纽约时报》的第二页右下角每天有一个固定的“更正栏”,自觉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事实错误进行更正。如果新闻报道中遗漏重要部分或重要内容,造成对新闻当事人不公允,未顾及“均衡性”等,则以“编者的话”方式作为订正。“编者的话”与“更正栏”排在一起,每天刊出,这种对读者负责的办报态度确有可取之处。

五、大报往往分不同地区版、平时版和周末周日版

美国几家大报虽是地区性报纸,但发行范围还是很大的。如洛杉矶地区由八十多个城市组成,因此《洛杉矶时报》一天报纸分5个不同地方版本(日出100版左右),发往不同的城市,零售价0.23~0.25美元,5个版本不同之处主要是地方新闻内容有所侧重。全国版一般为48版,零售价0.50元。周六、周日版700到上千版,零售价1.50元。《纽约时报》大致也是如此,除了纽约地区版及全国版以外,还有波士顿及华盛顿的特别版。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9

为了加快在审项目进度,全面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围绕市审计局和区政府2013年度考核工作目标,经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突出审计重点。各项目主审要把隐蔽工程、变更签证、材料报验、现场勘察、材料单价和定额组价等内容作为审计重点,注重发现问题和案件线索,努力提高项目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效率。各主审按照制定的审计实施方案倒排时间节点,加强与协审人员联系和沟通,检查其审计工作底稿,督促项目审计进度。同时要求各主审积极主动转化审计成果,创新创优审计项目,将审计信息任务落实到每个在审项目之中。主审对各自负责的优秀项目要收集完善资料,同时排出优秀项目整理时间节点。

三、加强督查会办。分管局长按照审计方案要求,每周召开例会,研究会办问题,督促检查节点进度完成情况,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审计中存在的关健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各街道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资源管理难题,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不断总结探索制定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及省、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促进资源利用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发挥资源节约集约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的作用,探索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和全社会的共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保红线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深入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基本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有效保护耕地,建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按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指标标准体系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制度执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管理等考核标准为抓手,顺利完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工作各项任务。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年3月)。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创建活动指标体系,召开创建活动动员会,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营造活动氛围。

(二)推进阶段(2012年4月一9月)。按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指标标准体系,逐项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体措施,全面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用途管制,严格用地指标,重点抓批前、批中、批后监管,确保达到省、市创建活动考核指标标准要求。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月一12月)。对照省、市考核指标标准,逐项进行自测自评,及时整改和完善不足之处,形成创建活动书面总结材料,上报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迎检准备和建章立制等巩固完善提高工作,并长期坚持。

四、工作任务

(一)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标准体系。结合我区实际,坚持科学合理安排年度计划和用地指标,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公益事业项目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新型产业。

(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执行规划就是执法”的高度,强化规划的法律效力,坚决贯彻执行,确保所有用地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和部、省推进节约集约各项决策部署的同时,建立健全土地审批集体会审、现场勘察、预审评价、实地放样、跟踪督查、全程监控等管理制度,确保资源节约集约落到实处。

(四)强化节约集约工作措施。一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按照区、街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要求,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制止乱占耕地行为,个别重点项目确需占用部分耕地的,依法报批后坚决落实先补后占;每季度开展一次核查和通报,对耕地监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施问责。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入及产出等准入评审,把好项目供地前预审关、供地环节关、批后监管关,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对一些闲置、濒临倒闭、产业转移等企业和用地,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引进新的项目或调整土地用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集聚区内大力兴建标准厂房,引导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切实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落实区、街办、居委会三级日常巡查监管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报告、拆除责任制,对典型违法用地组织开展综合执法,使土地违法行为制止率达100%,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秩序进一步规范。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街办、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要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创建活动为契机,研究探索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好、落实好、实践好。

(二)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创建活动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建创建活动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街办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辖区的创建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为契机,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协调解决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区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报告篇10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SCP范式,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改造后的资产评估行业SCP范式对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资产评估行业的SCP范式

SCP范式原理认为,决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各变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将这些变量视为影响资产评估行业SCP范式的内生变量。同时由于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交易费用等都会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变量造成影响,因此可将其视为影响这些变量的外生变量,包括对风险的偏好、委托关系等。资产评估行业委托关系的存在造成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由于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对资产评估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都有重要的影响。资产评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可以视为是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制。我国的资产评估业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一个年轻而充满生机的中介服务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在促进资产流动、产权交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障各类产权主体利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处本论文出自于建立和不断完善之中,存在市场化程度低、包含许多政策性因素的现象,无论是外生变量还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都会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进而对资产评估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因此,考虑到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执业环境的特殊性,SCP范式中还应加入制度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解释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现状。经改造过的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SCP范式如(图1)所示。

二、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一)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个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方或买方的企业数目以及企业相对的市场规模。一般而言,市场集中度愈高,市场支配势力愈大,竞争程度越低,少数大的评估事务所越易形成规模垄断。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通常有CRn指数、HHI、KKI和EI指数,以及洛伦次曲线和基尼系数等。在理论界对于运用各指标对评估行业集中度进行衡量的优劣仍尚无定论,本文出于数据获取及计算的简便考虑,选用CRn指数来衡量市场集中度。为研究需要,提出以下假定,即前四位评估事务所的集中度系数是将前四位业务收入最大的评估事务所的业务收入相加得出的。以Xi表示第i家事务所的业务收入(i=1,2,…,n),则评估行业总业务收入即为X=!Xi。再令Si=Xi/X,表示市场中第i家事务所的业务收入占整个评估行业的比重,即第i家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将Si从大到小排列,即S1≥S2≥S3≥S4,则前四位的集中度系数CR4=S1+S2+S3+S4。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资产评估协会提供的资产评估事务所的排名信息,求得2003至2005年的北京市评估市场集中度(表1):通常认为如果CR4达到或超过50%,则该行业为高度集中的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资产评估行业被认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市场,其CR4均超过了50%。而就我国而言,从上表中数据可得知,尽管以北京为例测算的评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了3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资产评估行业市场集中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二)资产评估行业的产品差别化产品的差别化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或不同品牌生产的同类产品,由于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或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由于资产评估行业属于中介服务业,其提供的产品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签署的评估报告,资产评估市场的产品是评估结果,主要是以信息为载体因此有其特殊性。从形式上看,不同评估事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均是根据《资产评估报告基本内容与格式的暂行规定》等相关准则规定出具的,不存在区别。但在本质上由于资产评估事务所执业能力的差异、所付出的努力及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资产评估事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即最终产品的质量是有差异的。加之评估报告由于其价值和质量等难以衡量,使得资产评估结果的需求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对服务的质量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可能造成资产评估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资产评估行业的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在特定产业中各种阻碍新企业进入的不利因素或障碍。这种障碍的存在,使得潜在的进人者与现存的企业相比存在各种不利的条件,承受在位企业不必承受的成本负担,从而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对市场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进入资产评估行业来讲,评估机构的设立可以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组织形式。根据《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规定:设立合伙制资产评估机构,除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外,还应具备符合本办法规定。我国对于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设立,无论从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还是注册资本角度看要求都较低,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较为容易。此外,不仅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壁垒较低,资产评估执业资格进入壁垒也较低。我国资产评估执业准入制度主要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包括报名条件、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等内容。考试门槛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估师的基本素质;考试科目内容的难易程度、考试科目门数的多少和考试方式的设计直接影响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与国外资产评估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资产评估师考试无论在报名条件的设置上还是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方面本论文出自标准都较低。随着我国评估范围不断扩展、评估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客观上就需要全方位、多层次、高素质的评估人员进入评估业,这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更为广博的相关知识。而我国现行的资产评估师考试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无论在考试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能适应评估行业的长远发展。在考试形式上欧洲评估协会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对应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把关,进而保证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而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仅采用笔试的形式,与之相比比较单一。可见,无论从资产评估机构设立还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准入角度,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进入壁垒都相对较低。

三、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一)资产评估行业的价格竞争行为分析价格竞争行为是指企业为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而采取的各种价格竞争和控制价格的策略手段。对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价格就是评估报告收费的高低。当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执行的资产评估收费标准是仍是1992年制定的《资产评估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的增加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原来制定资产评估收费标准所考虑的因素已发生变化,收费标准无法体现资产评估专业服务的合理报酬,原收费标准已经严重不适应评估行业执业的现实状况,严重制约了评估行业的人才引进和行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低价竞争仍越演越烈,几乎每家会计师事务所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低价竞争招揽客户的游戏,严重损害了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低廉的评估收费使得评估机构不得不减少评估程序,这将直接影响评估报告的质量。而根据价值规律,合理的价格体系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双方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在资产评估行业中企业是评估报告的主要需求者。同时应注意到企业是各种契约的结合点,其中最重要的契约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契约。较“完全契约”而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不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是契约中包含缺口和遗漏,可能不会提及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另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做出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在不完全契约下,占优势的一方可以合法地侵占对方利益,轻易逃脱惩罚。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由于投资者的实体缺位,使所有权弱化,契约从订立到执行,国家所有者的权责不能得到明确落实,契约不完全的现象尤为突出。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不完全契约促使企业经营者诱导评估机构出具失实的评估报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由于供需链条脱节,正常市场需求扭曲,导致了需方没有必要根据质量、信誉、规模等评估机构内在价值对供方进行挑选,价格不能作为价值的市场表现被反映出来,因而评估机构的价格战也就愈演愈烈。(二)资产评估报告竞争行为分析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独立性是联系企业一系列委托契约关系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当注册资产评估师能够完全依据事实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估,并能够不受其它任何影响地出具评估报告,注册资产评估师出具的评估报告才是可信的,才能规范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最大限度的得到社会认可和信任。在评估实践中,资产评估在我国证券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评估结果可能会对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如资产占有方等于有一定的影响,有关各方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对资产评估师施加一些影响,促使注册资产评估师出具以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预先设定的价值量作为评估结果的评估报告。这使得评估程序形同虚设,评估结果失实。此外,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有意或恶意提供虚假资料,误导资产评估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资产评估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损失厌恶心理的作用下,评估机构会主动满足客户需求参与造假。作为资产评估虚假报告的出具者,评估人员在面临薪酬减少及失业风险的情况下,由于厌恶损失而不得不出具虚假的评估报告。同时从众心理也助长了这一行为,资产评估人员会对其他评估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效仿,进而增加了对出具虚假评估报的风险偏好。因此,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不仅存在高度的市场价格竞争行为,不容忽视的是也存在评估报告的不当竞争行为。

四、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一)资产评估执业水平分析由于国内资产评估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大事务所都在执业水平与业务创新方面大做文章。由于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使执业与后续教育方式、方法及效率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关成本降低。在评估从业人员选拔方面有的大型资产评估机构不惜高薪聘请非会计人员。同时资产评估行业的执业范围也逐渐扩大。我国资产评估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产生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在发生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与国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企业清算;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资产评估执业范围逐渐扩大,业务也本论文出自由已从对生产经营性企业资产评估扩展到金融、资源性资产、公共资产、文化资产等领域的评估;评估方法从单一的成本法,发展到以市场法、收益法为主的多种评估方法。资产评估业务向广度(多元化)和深度(高附加值)扩展,这将导致执业组织规模两极化,执业手段网络化,并带来资产评估行业乃至整个增值服务行业的规范化与高效化。(二)资产评估质量分析对于资产评估行业而言,产品质量就是评估报告质量的优劣。资产评估质量不仅取决于评估人员的职业能力还取决于评估人员的独立性。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结构虽具有较高竞争性,但评估质量不高,出现了资产评估行业与产业组织理论相悖的现象。据2004年财政部对全国范围内的资产评估行业数据表明,在全国不涉及证券业务的评估机构中,发现问题的就达55.8%。在这些问题中执业质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0.41%。因此,仅以修正后的SCP范式来制定资产评估行业的产业组织政策,用以提高资产评估质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资产评估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和资产评估协会通过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对资产评估行为进行约束,遏制评估舞弊和评估结果失实等现象,提高市场依据评估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新晨

五、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资产评估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管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的历程较短,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都很薄弱。目前,我国对评估行业的管理是多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的格局,包括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设部门。这些部门对评估的管理都是以各自部门为基础,其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分工明确的特点与评估行业的中介性、社会性、市场性的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别。针对多头管理的情况,应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管理制度,规范评估师不同执业资格的设立、市场准入、执业机构和行业组织的行为。应组建统一的中国注册评估师协会,负责对资产评估行业实施统一自律监管,这样才会有利于评估行业的长远发展。资产评估协会要自觉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管,通过各种途径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评估师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监管机构,以便其更好的行使监管权。同时在省一级也设立相应的省级独立监管机构和省级统一的资产评估协会,负责本地区的资产评估监管工作,中央对地方实行统一领导。尽快建立独立的资产评估法律体,从使资产评估工作有法可依,促进评估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化发展。应对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重点由评估项目和评估机构的管理转向对资产评估人员的管理。对于资产评估人员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资产评估人员执业道德的管理。通过资产评估监管体系,将有利于遏制资产评估虚假信息泛滥、执业质量低下等问题,促进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二)资产评估机构的法定组织形式应规定为有限合伙制根据《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规定,评估机构的设立可以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组织形式。我国目前对资产评估机构的注册资本要求较低,有限责任公司是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仅以各自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的公司,因此这促使评估机构选择诉讼成本最小的有限责任制。而有限责任制的选择会降低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制约,弱化了评估人员的个人责任,有碍评估质量的提高。与之相比,有限合伙制各合伙人以个人财产对评估机构承担法律责任,这增强了合伙人的风险意识,进而保证了评估质量。因此,对评估机构的组织形式应进行适时地吸修改,采用有限合伙制是提高评估风险意识和评估质量的有效途径。(三)设立独立的评估委员会,从根本上消除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者的合谋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委托关系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委托关系大量表现为股份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委托理论中委托人和人双方的目标函数不相同,相关信息在双方之间分布不对称,人有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损害委托人的权益,这便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由于投资者的实体缺位,使所有权弱化,契约从订立到执行,国家所有者的权责不能得到明确落实,契约的不完全性非常明显。这使得契约从订立到执行存在严重缺口和遗漏。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不完全契约促使企业经营者诱导评估机构出具失实的评估报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独立评估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独立评估委员会直接代表股东利益,由股东选举或聘用,对股东负责。同时,独立评估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评估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独立于经营管理层之外。由独立评估委员会来监督资产评估机构。通过设立的独立评估委员会来从根本上消除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者的合谋。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吕成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产业组织研究》,《商业经济》2005年第1期。

[3]刘明辉、徐正刚:《审计市场的有效结构: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审计研究》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