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2:31:28

节约型经济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1

所以,节约型经济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对整个自然界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充分的余地。这与生态学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而“循环型经济”的理论基础首先就违背了物理学,也就无法谈及符合生态学,因为任何生态学理论必须首先符合物理学规律。如前所述:符合物理学规律的,不一定符合生态学规律;而违反物理学规律的,则必定违反生态学规律。

3“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是否能够互补?

互补作为科学概念,来源于丹麦物理学家玻尔(Bohr,N.)在解决量子力学中关于微观客体的波粒二像性问题时提出的互补原理。20世纪20年代,当物理学的触角进入亚原子世界之后,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1927年海森堡(Heisenberg,W.)得到了著名的“不确定度关系”,这个关系指出:如果用经典物理学的量来描述微观粒子,只能达到一定的精度。该关系揭示出的矛盾使经典物理学陷入深重的危机。以玻尔为代表、包括海森堡等在内的哥本哈根学派主张放弃传统的决定论观念,对微观粒子的图景采用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互补解释,认为这种解释是对因果性概念的合理推广。它的基本思想是:在量子力学框架内用经典物理学概念描述原子现象,不可能具有像经典物理学所要求的那种完备性,必须使用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经典物理学概念,才能对现象的各个方面提出一个完备的描述。这就是互补原理的要义。

玻尔最初是把互补原理作为一条物理学原理来阐述的,后来他把这条原理上升到哲学层次,并用它来解释各个领域的问题。玻尔首先着重论述了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关系,他认为机械论的态度和目的论的态度并不是矛盾的,只是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的不同图景,对于生命现象的把握来说,它们体现了一种互补关系。关于心理学,玻尔指出,心理学中的很多困难,起源于分析心理经验的各个方面时客观—主观分界线的不同画法,“思想”和“感情”在说明意识生活的变化及范围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补关系。在医学中,意识经验和肉体观察形成互补。

在把量子力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比较之后,玻尔把互补原理进一步推广到社会领域。第一个社会领域是艺术,他说,在作为一切真正艺术成就之特色的严肃性和幽默性之间的平衡中,我们会回想到一些互补的方面。玻尔认为科学和宗教也有一种互补关系,科学的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的方法来整理普通的人类经验,宗教的根源在于推进社会见解和行为的和谐,两者虽然对立,但对于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社会组织方面,公正和仁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但要实现一切文化的共同目标却需要它们尽可能密切的结合。当比较不同的民族文化时,就会遇到依照一个民族的传统来评价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特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全人类的进步和幸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促进相互了解,即实行文化互补。

对于互补原理,可以做这样的一般把握:

1)世界作为一个系统是层次递进的整体,不同层次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它们分别表现出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高层运动对低层运动有一定的还原性,但高层运动又不等于低层运动的简单相加。人对物质运动的认识过程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有一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有一个从低级运动形式到高级运动形式的顺序。把高层运动还原到低层运动来认识,便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揭露两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克服直接把握高层运动的困难。同时,对低层运动的把握又必须以对高层运动的理解为指导,否则便会迷失方向。宏观描述与微观描述相互补充,有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系统的本质。

2)对系统的把握可以通过结构和功能这一对范畴进行,结构是系统在其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建立的,功能则是在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一般说来是结构决定功能,但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也可能出现同构异功和同功异构的现象。如果通过系统的功能来追朔结构,则必然带来解释的多元性和竞争性,这对于那些复杂的、远离直观经验的研究对象尤其如此。只要不同的功能是同一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现,那么各种解释就会有内在的联系,在这里,各种解释都是一些模型。相对于原型结构的真象来说,各种模型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逼真度,所以只有让它们相互补充,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

互补的意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尚无其他理解。根据以上对“循环经济”的分析,首先从学理上说,它是一种错误概念。笔者在《再论“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一文中已谈过,“循环型经济”产生于对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模拟,模拟属于类比推理,而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它的特点在于:1)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类比的客观基础,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的结果;2)类比推理的逻辑基础是不充分的,相似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循环型经济”的思想起源“宇宙飞船模型”,把复杂的地球生态系统喻为宇宙飞船,是把复杂巨系统降低为简单系统(最多是简单巨系统)的思想方法。从警世角度说,由于它具有简捷明了的特点,所以确能产生震撼性的效应,然而正因为如此,也就使得模型和原型相去甚远。同时,由于地球生态系统中只有物质循环而无能量循环,所以把它作为“循环经济”的原型,这本身就是一个误识。“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之间的关系,正如科学史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燃素说”与氧化理论、“热素说”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关系一样,是表观认识与本质认识的关系,是被取代关系与取代的关系,而不是互补关系。

培根(Bacon,F.)曾提出过一个称为“假相(idols)”的哲学概念,假相不同于“假象(falseappearance)”,假象是事物以否定、歪曲的形式表现出的现象,它同一般现象一样,也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产生的,是本质自身的规定和环节,不是游离于本质之外的主观附加。而假相按照培根的说法,则是使人陷入谬误的种种不良心理习惯和虚妄观念。培根把假相分为四类:1)“种族假相”,指人们常把自己的本性掺杂到事物的本性中,使事物的真相被歪曲的假相。他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天性”。2)“洞穴假相”,指人们从自己的个性、爱好、所受教育、所处环境出发去观察事物时所受到的局限,这是个人独有的偏见。3)“市场假相”,指人们在交际中由于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不严格而产生的思维混乱。4)“剧场假相”,指盲目顺从传统的或流行的各种哲学原理、体系及权威而产生的谬误。“循环型经济”这个提法的产生,跟以上四种假相都有关系。

有人会说,虽然循环型经济在理论上不那么严谨,但它至少在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操作层面是可取的,所以让它与节约型经济共存并没有危害,相反还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前面已经谈到,否定“循环经济”这个提法,并没有否定循环在相当范围内的意义。作为一种资源利用方式、甚至作为一种产业,循环性生产是应当大力提倡和发展的。但要把它作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就不仅在理论上不能立足,而且会在实践中产生严重误导。人类的认识,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本质向高级本质发展的过程,错误和偏颇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偏颇虽然不是正确的认识,但它们为正确的或更为正确的认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其中的合理部分必然会被新的理论吸收,在新的理论框架下发挥作用。一种新理论要能成立,就既要能说明旧理论能说明的问题,还要能说明旧理论不能说明的问题。从实践层面来看,资源的循环利用,只有在节约资源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第一,如果不以节约观念统驭经济,那么,从现实的个人或集团经济效益出发,相当部分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就不可能进入循环。循环利用的首要环节是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废弃物、尤其是生活废弃物能否分类,直接取决于弃放者的价值观念,在弃物者没有资源节约观念时,任何行政手段都是无效的,即使动用经济手段,收效也十分有限,大部分人不愿意投入较为周折的工作以换取微薄的收益。更有甚者,把分类回收视为政府对公众增加的负担,因而通过毁坏分类回收设施以发泄愤懑。在生产环节,生产者如果没有资源节约观念,一般不会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而只是择便行事,尤其不愿进行那种前期投入很大的技术改造。最典型者是危险性废弃物的处置,对此,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往往采取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转移的方式来解决,后者又往往采用落后工艺拆卸回收某些资源,其余成分则随意抛弃而造成严重污染。

第二,任何原材料的循环利用都是要消耗能源的,如果不以节约观念统驭经济,那么就可能出现材料补偿与能源消耗得不偿失的局面,即自然界的熵增大于熵减。在眼下,会加速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造成严重的污染。即使开发可再生能源,如果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也会有热污染问题出现,同时还可能产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河流筑坝发电会使水体的自洁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下降;风力发电机的过大规模安装会影响景观协调;潮汐能的过分开发会破坏海洋生物的繁育环境;国外有学者认为,虽然植物能源可以成为石油的一大替代物品,但如果能源作物过量种植,也会给土地带来沉重压力,在有的地方会过快消耗宝贵的淡水资源。

第三,在有的情况下,物质的循环利用甚至可能造成危害。例如,在畜牧渔业中,如果用动物的尸骨和粪便做饲料,就有可能造成病菌和病毒的扩散,从而导致疫病的流行。

从全局来说,如果容许经济以“循环”来定向,很可能掩盖自然界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很明显,至少像土地、物种这类自然资源是不可循环使用的。现实的情况是这样,技术手段解决了一些问题,常常又引起更多更大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对自然资源不当利用,使得人类活动的结果成为人自身的对立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如果不在人文领域寻找根源,对自身行为进行反省,仅企望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解决,结果将是治不胜治。末端治理是人类治理环境的第一步,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从卫生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是诉诸技术。循环利用是人类治理环境的第二步,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从资源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比起第一步来,不失为一次重大进步,但解决方案仍然拘泥于技术。当然,这种治理手段,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有效的。“循环型经济”提法的不妥之处在于,它把局部适用的“循环”盲目地扩大到整个经济,这就有可能造成误导。节约型经济的本质,在于将技术解决与人文解决相结合,并以人文解决统驭技术解决,可以说,这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第三步,是一次质的飞跃。所以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走出这一步都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论节约型经济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3):106-113.

[2]欧阳志远.再论“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4):429-431.

[3]ODUMEP.生态学基础.孙儒泳,钱国祯,林浩然,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

[4]薛定谔E.生命是什么?.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83.

[5]雅克·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2.

[6]贝塔朗菲LV.一般系统论的基础、发展与应用.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1.

[7]王寿云,于景元,戴汝为,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86.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2

一、资源节约型农业含义与现存问题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要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展开相关的讨论,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相关名词所代表意思,这样才能更为方便的理解所描写的内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实际上就是属于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应,所以在讨论资源节约型技术经济的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在讨论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是发挥在农业资源上的。农业自然资源在自然界相互依存,能够被人们使用,但由于它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使用极限的,所以这也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提出原因之一。农业经济资源是在农业生产中有影响的经济因素和外加生产力量。资源节约型农业在最近的几年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实质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消耗同等农业资源的情况下,力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应和产生最好的社会效益,这样也是为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追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节省资源的使用,尽可能的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源和去掉不必要的额外供给。另一个方面是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技术普及在农业经济中的价值体现。人均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要想解决农业经济的问题,就应当先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而农业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是能产生充足的效果去解决目前我国的一些资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如今人均耕地逐年减少,部分水资源和耕地受到污染,农副产品等资源浪费的背景下,资源节约型农业必然会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转型方向。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是否能大规模的普及扩散,影响着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是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的核心举措。因此要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普及扩散问题。(三)阻碍技术普及的因素。现如今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政策制度的制定还不够完善,相关体系和责任划分没有都没有建立或完善。相关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人员专业性较少,资源节约型方面的技术缺少自主产权,大多靠引进或仿造国外技术,在节水灌溉方面更为突出。农业技术在一些方面是应当要适应整个系统的,因此合理的统筹规划才能使个体技术在整体的效益提升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区域环境应当做出适当的条件,例如对于水资源充足的就应当采取节能或节地技术,目前一些农业技术的普及并没有合理的规划调节。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理念并没有得到普及,民众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自然得不到应用。政府一般处在技术普及的主导地位,但目前相关的负责人员较少,实际作用的技术指导不够,相应的宣传力度不足,由于作为宣传对象的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一些宣传方式例如较为死板的书面语言并不能让技术普及受益,致使技术得不到良好的扩散。而另一方面,沟通交流渠道没有构建完善,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和创造的效应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反馈给科研部门,导致技术具有滞后性,无法发挥良好的效果。

二、解决相关问题措施

(一)完善相关制度,保证供给。政府部门应出台制定相关措施,首先应当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保证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研发保质保量的进行,同时提高在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数量和队伍质量,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得到保证。之后应当保证相关设备设施的生产完善,相关农业技术得到研发,没有相应的设备来实现技术的现实作用,那这个技术就是零的价值。要保证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得到应用,相应的配套设施应当得到良好的研发生产,这样在供给方面做好工作,才能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就少不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设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在惩罚方面应当加强环保法的实施力度,对于一些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的破坏性生产行为要及时叫停。在奖赏方面要对使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或进行相关设备生产工作的个人或团体进行适当的补助措施,有效的激励农民们对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使用热情。建立保险措施,发挥农村金融银行的作用,降低农民们使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建设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民间工厂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生产利润的部分反馈到提供技术支持的科研院校中,这样的双赢合作可以进一步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得到一个良好的正循环。(三)优化宣传培训机制。要做创新宣传方式和在宣传工作上下足功夫,要针对农民群众这样特定的群体,制定合适的宣传方式,力求能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观念能够得到理解并深入人心。应当设立合适的示范基地,安排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保证能对实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农民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体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作用,从而激发农民之间的联动作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解决人们生存问题的产业,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不断的提高农业经济,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应当大力普及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确保当前农业向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

作者:赵坤 单位:黑龙江省鹤山农场

参考文献: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3

一、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出现了人均耕地水平低、水资源短缺、能源供应不足的状况。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界再循环的能力,造成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传统发展模式潜力殆尽。现在全国“煤荒”,“电荒”,“油荒”喊声一片,资源短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节约一词是由中国汉字“节”和“约”两个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而“约”则指的是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包含有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学者根据新的情况,对节约作出新的概括;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又是节省的同义词,是指对物质、服务和时间等消费或消耗的节约和约束。从消费环节来看,是指要以同样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服务,或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减少消耗。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三)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波斯纳的举例: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之加工10万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在甲厂收到1万个器件后,其生产的机器在市场出现滞销。甲厂立即通知乙厂?终止合同,并承认自己违约,但乙厂回信表示要继续履行合同。这些小器件除了安装在甲厂的机器上外,别无他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甲效率违约,则乙生产的小器件就无论在哪里都别无他用,也就没有任何被利用的可能,不存在任何利用的价值。这样,不仅乙生产这些器件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和财富,白白浪费掉了,而且,生产这些器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也因为这些器件的无用而无法有再被利用的机会,配置在这一领域的资源不但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是被浪费成了纯粹的废物。

但是,如果允许甲违约,则有不同的情形:

1.从消费环节来看:生产这些小器件所需要的资源就有机会流入到其他的消费领域,而不是被浪费在小器件上成为废物。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使即将成为废品的资源流向了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消费领域。

2.从生产角度看:消耗在制造小器件上的物质、服务、时间就可以流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这些同样多的消耗在效率违约的情况下创造的就不再是废品,而是可以生产出更多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避免了社会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浪费,使社会资源流向更能创造价值的领域。

二、节约型经济下效率违约的引入及走向建议

众所周知,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由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法律活动应当支持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地使用。尤其是在资源紧张,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倡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前中国。本文主张接纳效率违约并规范其运行,它将为节约型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很好的服务。

(一)对反对效率违约观点的回应

在我国起草合同法的过程中引进效率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也曾经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过,但最终遭到否定,主要理由是:与实际履行原则冲突,与诚实信用原则不符,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等等。本文拟针对此几种反对意见,就效率违约制度之适用进行回应。

1.效率违约与实际履行原则: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有很多情况无法在合同签订当时预料到。出于营利性考虑,商人很有可能事后做出毁约的选择。而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非违约方也往往可以重新从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所需,或是在事前以期货交易等方式去规避可能发生的商业风险,而不是坐等行情的变化。而且,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违约责任以实际履行为救济措施,不仅使合同的履行质量难以保证,无形中增加了法院执行监管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强化违约责任的惩戒功能,而削弱了其社会补偿性,加重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效率违约与诚实信用原则: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若允许效率违约以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平调整,体现个别正义理念,而这一过程也正是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以实现。另外,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之外的其他人及社会公众的三方利益均衡的思想,而效率违约正是基于对此三种利益衡平考虑,允许发生的违约。因此,效率违约是为诚实信用所包容的,而非对其破坏,真正破坏诚实信用的是那些毫无经济价值的低效率违约。

3.效率违约与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指效果的平等。这种公平理念突出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即强调了各法律关系主体最终利益的实现,效率违约符合这种公平理念。因此如果不允许效率违约,强迫照常履行,可以实现形式上的公平,但就其实质而言,对非违约方也许是公平的,但对违约方来说就不公平了。若允许违约赔偿,将会使违约方与非违约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最终利益都实现了,达到了效果即实质上的公平。

(二)效率违约之适合条件

效率违约不仅与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不相矛盾,而且有利于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主张对效率违约进行引入,但应该吸收其精髓部分,发展违约责任的替代运用,补充和完善实际履行的补救方式,使之趋于严密。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应具备以下要件:

1.损害赔偿应以受害人的预期利益作为计算损害赔偿的依据。因此损害赔偿必须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必须具有可预见性。我国合同法上的“实际损失”与“可得利益”之和即大体上等同于预期利益。

2.合同规定的标的物具有可替代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任何财物都具有可替代性,因为所有财物都可因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交易,都具有相对价格。但像房屋、土地、祖传物、古董等具有独特性和专属性的特定物,当事人签定合约的目的只有通过实际履行才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合同的标的物应该有通过市场交易容易获得的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替代物,具有可替代性,才不会给非违约方造成精神损失和不可替代的利益损失。但是本文并不主张过分的强调标的物的替代性。因为如果寻找到的替代物在其替代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被使用,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价值,只是低效率的被使用,那么这种替代物就是被浪费了,也就不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关于效率违约的建议

法律无论扮演着什么角色,统治工具也好,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罢,抑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无法逃离社会经济关系的“束缚”。现实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对于法律实践者而言更是如此。在一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永恒的工具,那么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目前阶段,本文主张应该把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到合同法领域,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节约型经济发展。为了使效率违约更好的为节约型经济服务,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4

关键词:效率违约节约型经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效率违约(efficiencydefault)也称为“有效益的违约”,通常是指下述两种情形:第一,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合同还没有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履行的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依约履行合同将丧失可以获得的额外利益,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其将赔偿对方的损失而不履行合同义务;第二,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必然使一方当事人损失增加,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不按约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前者使违约利益大于履约利益,后者使违约损失小于履约损失。其特征有二:第一,违约方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继续履行合同;第二,违约的目的是在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合同利益(违约人自愿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下换取更大的利益或者减少损失。

一、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出现了人均耕地水平低、水资源短缺、能源供应不足的状况。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界再循环的能力,造成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传统发展模式潜力殆尽。现在全国“煤荒”,“电荒”,“油荒”喊声一片,资源短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节约一词是由中国汉字“节”和“约”两个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而“约”则指的是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包含有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学者根据新的情况,对节约作出新的概括;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又是节省的同义词,是指对物质、服务和时间等消费或消耗的节约和约束。从消费环节来看,是指要以同样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服务,或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减少消耗。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三)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波斯纳的举例: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之加工10万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在甲厂收到1万个器件后,其生产的机器在市场出现滞销。甲厂立即通知乙厂?终止合同,并承认自己违约,但乙厂回信表示要继续履行合同。这些小器件除了安装在甲厂的机器上外,别无他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甲效率违约,则乙生产的小器件就无论在哪里都别无他用,也就没有任何被利用的可能,不存在任何利用的价值。这样,不仅乙生产这些器件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和财富,白白浪费掉了,而且,生产这些器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也因为这些器件的无用而无法有再被利用的机会,配置在这一领域的资源不但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是被浪费成了纯粹的废物。

但是,如果允许甲违约,则有不同的情形:

1.从消费环节来看:生产这些小器件所需要的资源就有机会流入到其他的消费领域,而不是被浪费在小器件上成为废物。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使即将成为废品的资源流向了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消费领域。

2.从生产角度看:消耗在制造小器件上的物质、服务、时间就可以流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这些同样多的消耗在效率违约的情况下创造的就不再是废品,而是可以生产出更多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避免了社会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浪费,使社会资源流向更能创造价值的领域。

二、节约型经济下效率违约的引入及走向建议

众所周知,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由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法律活动应当支持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地使用。尤其是在资源紧张,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倡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前中国。本文主张接纳效率违约并规范其运行,它将为节约型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很好的服务。

(一)对反对效率违约观点的回应

在我国起草合同法的过程中引进效率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也曾经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过,但最终遭到否定,主要理由是:与实际履行原则冲突,与诚实信用原则不符,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等等。本文拟针对此几种反对意见,就效率违约制度之适用进行回应。

1.效率违约与实际履行原则: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有很多情况无法在合同签订当时预料到。出于营利性考虑,商人很有可能事后做出毁约的选择。而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非违约方也往往可以重新从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所需,或是在事前以期货交易等方式去规避可能发生的商业风险,而不是坐等行情的变化。而且,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违约责任以实际履行为救济措施,不仅使合同的履行质量难以保证,无形中增加了法院执行监管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强化违约责任的惩戒功能,而削弱了其社会补偿性,加重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效率违约与诚实信用原则: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若允许效率违约以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平调整,体现个别正义理念,而这一过程也正是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以实现。另外,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之外的其他人及社会公众的三方利益均衡的思想,而效率违约正是基于对此三种利益衡平考虑,允许发生的违约。因此,效率违约是为诚实信用所包容的,而非对其破坏,真正破坏诚实信用的是那些毫无经济价值的低效率违约。

3.效率违约与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指效果的平等。这种公平理念突出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即强调了各法律关系主体最终利益的实现,效率违约符合这种公平理念。因此如果不允许效率违约,强迫照常履行,可以实现形式上的公平,但就其实质而言,对非违约方也许是公平的,但对违约方来说就不公平了。若允许违约赔偿,将会使违约方与非违约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最终利益都实现了,达到了效果即实质上的公平。

(二)效率违约之适合条件

效率违约不仅与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不相矛盾,而且有利于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主张对效率违约进行引入,但应该吸收其精髓部分,发展违约责任的替代运用,补充和完善实际履行的补救方式,使之趋于严密。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应具备以下要件:公务员之家

1.损害赔偿应以受害人的预期利益作为计算损害赔偿的依据。因此损害赔偿必须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必须具有可预见性。我国合同法上的“实际损失”与“可得利益”之和即大体上等同于预期利益。

2.合同规定的标的物具有可替代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任何财物都具有可替代性,因为所有财物都可因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交易,都具有相对价格。但像房屋、土地、祖传物、古董等具有独特性和专属性的特定物,当事人签定合约的目的只有通过实际履行才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合同的标的物应该有通过市场交易容易获得的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替代物,具有可替代性,才不会给非违约方造成精神损失和不可替代的利益损失。但是本文并不主张过分的强调标的物的替代性。因为如果寻找到的替代物在其替代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被使用,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价值,只是低效率的被使用,那么这种替代物就是被浪费了,也就不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关于效率违约的建议

法律无论扮演着什么角色,统治工具也好,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罢,抑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无法逃离社会经济关系的“束缚”。现实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对于法律实践者而言更是如此。在一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永恒的工具,那么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目前阶段,本文主张应该把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到合同法领域,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节约型经济发展。为了使效率违约更好的为节约型经济服务,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法律制度的建议:法律制度的设计必然要在个别正义和社会正义之间维护基本的平衡,不能为了维护合同的效力而浪费社会资源,也不能遏制当事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追求效益最大化已是人们普遍的价值选择,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时应迎合这种需要,适当的提高效率原则的作用。实际履行责任应在维持其原有的补救功能的同时,适当引入效率违约理论之精华,增强违约责任的替代作用。树立效率违约理念,将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合同法,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对法官的建议:法官在对这一类情形做出处理时应当自觉运用法理平衡法律对合同效率和契约价值的保护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效率及个体价值的冲突,当违约方履行的成本超过双方基于合同所能获得利益时,法官就应该考虑他用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这就要求法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合同的履行利益有较为正确的把握,对恶意违约制度和效率违约制度予以正确的判断,使其违约责任体现为不同的惩罚性和补偿性,同时还要及时对低效率违约予以制止。

参考文献:

[1]张寒阳.效率违约之新观点.商场现代化.2005(13).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型经济系统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议程》的主导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中国政府的这个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落实联合国《21世纪议程》的“NumberOne”(一号)。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成就,在此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2002)等文献已做了详尽阐述。本文试对十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认识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哲学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们是关系到我们国家下一步的发展、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问题。其中有的方面过去曾提到过,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在实践中问题又发生了新的演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对未来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这个方面的讨论就显得更加有必要。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不是针对环境保护而言的?

1992年1~2月,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这一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发表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通过的《21世纪议程》[2],把“可持续发展”正式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程。1972年6月,联合国曾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发达国家的公害问题接连恶性爆发、民间生态运动大规模兴起的背景下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会议的最大功绩在于唤起了世人的环境觉醒,所以《斯德哥尔摩宣言》被称为“第二个人权宣言”。但是,在这次会议上,西方国家仅就污染谈环境问题,没有把环境问题的解决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南北国家的立场出现了高度的对立。20年后,世界各国都深化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18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坐到了一起,所以里约会议被称为“地球峰会”。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一个广泛的行动计划,它提供了一个从当时起到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所有领域。在通过这个文件并签署了其他关于环境的公约之后,中国政府总理李鹏郑重表示:“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签署了公约,就要覆行公约规定的义务。”里约大会一结束,中国政府就立即着手组织编写《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1994年5月正式公布。

《中国21世纪议程》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具有综合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但是这个文件的贯彻执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个重大的认识问题就是把环境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针对环境保护而言的。于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不少地方就始终处于两个层面(俗称“两张皮”),有些地方领导干部甚至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大搞所谓“政绩工程”。一般说来,环境破坏可分为刚性破坏和柔性破坏两类,排放污物、滥伐森林、猎杀野物等属于前者,而浪费型的消费则属于后者。目前的情况是刚性破坏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而屡禁不止,虽然制止这种破坏执行起来十分棘手,但毕竟有法可依,应该说还不是最难的;而柔性破坏是在谋求发展的旗号下进行的,所以显得不仅合理合法,而且理直气壮,这就很难对付,后者往往又是前者的动力。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其解决要牵涉思想、体制、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思想认识问题显然是首要因素。例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地环境、矿藏资源都影响很大的家用轿车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包含着消费观念等问题。如果深究下去,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机制。这类问题似乎是正当行为下附着的不当行为问题,在很多场合下人们还很不情愿正视它是什么问题,或者说它属于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实际上它又是危害很大的问题。因此,要实现协调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澄清认识。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针对僵化保守的观念而言的。邓小平讲这句话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特殊的政治形势。当时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回到以前的老路;二是步苏联东欧国家的后尘;再就是排除“左”、右干扰,继续前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拒绝了前两条道路,选择了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在这个前提下,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紧迫性问题。他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是要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3](P377)

根据自组织理论,任何有活力的系统都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才能维持与进化:第一,系统必须开放,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入负熵流来抵消自身的熵增加;第二,系统必须远离那种不随时间变化的热力学平衡态;第三,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作用使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第四,系统中某个变量和行为对平均值发生偏移,使系统脱离原先的状态。因此,所谓发展,就是系统进化,即从旧的稳定状态跃迁到新的稳定状态。这是邓小平讲话的精神实质。实际上,只有突破旧的稳定,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在当时背景下,如果中国社会不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人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社会矛盾就会激化。当社会的安定、甚至国家的主权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时候,自然环境绝不可能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我们已经看到,邓小平强调把效益和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同时把加快发展的希望寄托于科技和教育,强调科学地而不是粗放地发展,这与积极的环境保护思想是内在一致的。

1990年,邓小平在《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一文中谈到:“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都很重要。”[3](P363)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只要是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就应当鼓励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不要一讲加快发展,就一哄而起,走到过去那种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争相攀比,盲目上新项目,一味扩大基建规模的老路上去。要真抓实干,大胆而又细致地工作,齐心协力办好几件大事,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4]龚育之在回顾总结党的十四大前后这一段历史时,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五个理论贡献,其中第四个贡献是:“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要讲综合国力、两个文明、全面发展。”[5]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任务: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公报的形式把资源利用方式问题列入全局工作。在两个转变中,后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前者则是后者的体制保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利用,或者是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更新能力,或者是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以废弃物的形式向环境排放,如果按照真实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许多生产的所谓“效益”是完全虚假的,所以,粗放型的生产就是低效益的生产,也就是环境危害型生产。积极的环境保护并不是要去遏制生产,而是要设法改进资源的利用方式,既能使人们的正当需求得到满足,又能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这就是集约型生产。所以,把“发展是硬道理”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完全是一种曲解。这是对两个不同层次问题的回答,前者回答的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后者回答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环境问题是改革开放造成的。其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主人翁地位被严重扭曲,社会早已陷入经济贫困——人口膨胀——环境破坏的泥淖,著名的宁夏“西(吉)、海(原)、固(原)”地区就是这样的典型。改革开放以后的许多问题是由历史积淀造成的,而历史造成的许多问题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高度重视并被治理。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只有以积极的姿态,通过提高资源的开发能力才有可能。正确的道路应当是,首先通过改革经济体制,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加大对教育(包括环境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使人的素质得到提高、开发手段得到增强,同时推进积极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政策,才有可能使人口、资源、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所以,“发展是硬道理”,不仅不与环境保护相矛盾,而且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惟一正确思路。当然,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缺陷,这种缺陷也会导致资源环境破坏,而且破坏的力度甚至会超过僵硬的计划经济。两相权衡,停滞和倒退的结果是绝对的破坏;而前进虽然充满了风险,但毕竟存在着走出困境的可能。明智的抉择只能是前者,这就需要正确的思维、高超的技巧,特别是要利用特定的社会机制来驾驭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应当在此发挥重要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非常深刻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纲领。如何落实这个议程,十年来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然而,从实践来看,整个工作应当有一个中心,否则在千头万绪的日常工作中,很容易使可持续发展流于口号。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指出,一个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数目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协同学通过对不同参数的不同作用的分析,发现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临界过程中,不同参数的相对变化快慢是不同的,而且往往还差到几个数量级。因此,在临界过程中按照衰减的快慢,可将参数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两大类,慢变量就是主宰系统最终结构和功能的有序度的序参量。协同学在解包含有快变量和慢变量的方程、且快慢变量的阻尼参数相差悬殊时,经常采用消去快变量的方法,使方程变得简单可解。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说过:“学会‘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6]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更大的成效,必须抓主要矛盾,用“弹钢琴”的思想方法开展工作。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人的发展,应该说,这种说法已经捕捉到了问题的根本,因为任何工作、任何战略、任何事业,归根结底都是要依靠人来运作的。如果人的素质低下,人际关系不融洽,社会运行有障碍,都会造成基础性的困难。十年来,我们在政策、法制、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意都在促进人的发展。这些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不少成绩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但是其中很多工作与可持续发展并不搭界或不完全搭界,有的工作甚至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背道而驰。例如,在较长时期内,对干部的考核内容以传统的经济增长指标为主导;教育和文化活动确有空前发展,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却有着大片的盲区;工程项目都有民意支撑,但在论证中环境保护部门的声音最小。于是,一方面,到处都在提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生存危机又在不断加重,因为人的利益有真正利益与虚假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它们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明确的依托,人的发展只是飘渺、空洞的概念。

马克思在《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人的个体发展的“三阶段论”,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7]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能参与全面的活动,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使自己的一切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产生极大的创造力;第二,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互协调。更深入地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需要三个条件:摆脱对必然性认识的盲目性,实现意识的自由;摆脱自然界中盲目力量的统治,实现对自然的自由;摆脱人与人关系的束缚,实现对社会的自由。意识的自由是前提,对自然的自由是基础,对社会的自由是条件和手段。

在意识、自然、社会三者中,对自然的自由是根本点,因为说到底,其他两方面的自由都是为实现对自然的自由服务的。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自然存在毕竟是第一性的因素,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能真正把握问题的关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撇开了在自然界中争取自由这个基本任务,抽象地谈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抽象地调整社会关系,最后完全违背初衷,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这才使社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产生了活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但同样必须遵循以上规律,把经济建设生态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所谓生态化就是把生态学的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所谓“生态化”,实际上是生态学化。只有紧紧把握这个中心,才能理顺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方面的关系,产生纲举目张的整体效应。

从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说过: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8]后来在《资本论》中,他又进一步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9]显然,在这里是把合理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共产主义的标志来看待的,这个境界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个自由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经过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得到确立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市场经济阶段,否则就不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

经过多年的痛苦摸索,我们终于明白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同样是不可违背的。当然,如何走过第二阶段,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采取大体相同的经济运作方式,但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逻辑上就应当有意识地把合理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奋斗目标。笔者早在1992年就提出,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的历史可划分为采猎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个阶段,按照生产劳动的本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个观点,未来的技术社会形态是“生态产业社会”而不是“信息社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中下叶的公害冲击之后,生态产业革命的步伐明显加快,而中国则面临着工业革命和生态产业革命并存的双重任务,所以,正确的选择就是走集约化增长的道路,即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说,这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能否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新型工业化面前将得到严格的检验。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不管工作如何千头万绪,中心问题还是要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但经济的增长应该是集约式的增长,而不能是粗放式的增长。由于中国社会已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必定影响政治思想,而政治思想的变化又会深刻影响社会各个领域。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着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奏效,这种发展观与片面追求政绩的发展观是完全对立的。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要具备生态经济学的知识,从而必须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荡涤灵魂、提高素质。从古今中外社会管理的经验教训看,法制手段是必要的,但法制手段毕竟是外在性手段,最根本之点还是要激励正气,形成高尚的情操氛围,而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优势所在。过去讲思想教育,往往只重视社会观的教育,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与自然观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科学的自然观的教育不等于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而是哲学思想的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切实而持久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客观上要求开发优化的资源利用技术,更有效的技术能使低品位的资源甚至废物得到利用,能使贮量更丰富的资源替代行将耗竭的资源。这样,不仅资源环境状况将得到改善,而且由于生产的集约化可以使生产成本下降、产品质量上升,还由于资源开发范围的拓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在中国,经济贫困问题突出,根源在于资源的利用效益低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切实提高人的素质,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从而使国家的财力得到切实增强,这就为解决其他困难创造了先决性条件。目前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城乡发展失调、区域发展失调的问题,都可以在人与自然的失调问题上找到根源,因为毁灭性开发的本质是社会失范。只要纵容毁灭性开发,就可能导致道德沦丧、罪恶丛生,结果是社会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正如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轨激活了全局一样,经济建设的健康运行也将带动全局工作的健康运行。

三、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系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已经在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所谓循环经济,按普遍的说法,其核心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通过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来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应该说,这个设想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这就是要达到生态化,然而要达到生态化,“循环”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如果作为一种模式推广,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歧义、甚至误导。

经济活动生态化,即建立一个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经济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它要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使自身的熵增为零甚至为负,即保持有序程度不变甚至使有序程度上升,其结构就是所谓“耗散结构”。任何经济系统都必须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为支撑,人类生态系统是由天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交织、耦合而形成的复合系统,技术是这两个系统的中介。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强化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同时,还可创造出原生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这样一个复合系统的结构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必须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且,由这种交换产生的负熵流要足以抵消系统内部熵的产生,才能维持或提高系统的有序状态。与天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人类生态系统内部的熵增不仅受到物理学的熵增原理的支配,而且还受到人的需求力量的驱动,所以熵增速度远大于天然生态系统,因而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远大于天然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已经知道的100多种元素中,有30~40种是生物所需要的,其中有一些元素是大量需要的,另外部分则是少量的甚至于微量的。人不仅在生理活动中需要40种基本元素,而且在复杂的文化活动中,几乎用完了所有其他的元素,还有一部分被利用的元素是人造元素。在天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物小循环和地球化学大循环,各种元素能沿着一些特定的路线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在此运动中,不同的循环路线将把各种元素引入生物体内,而后又由生物体引向环境。即使如此,循环也不能总是有规律地进行,还会出现停滞的状况,例如当某一环节上有机物大量堆积时,则此堆积物中的元素就很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驻留。对于人类生态系统来说,元素的利用则不仅有生物性利用,而且还有非生物性利用。由于人的作用,元素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反常分布,产生了严重的循环障碍。

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对天然生态系统还是人类生态系统而言,在元素的利用中重要的还不在于元素本身,而在于元素的组织形式,即依靠低熵物质的输入和高熵物质的输出来抵御系统的衰退及实现进化。在输出的高熵物质中,有一部分通过自然力的转化可以再度进入低熵状态,而有一部分在自然状态下则很难进入低熵状态,尤其在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合成材料大规模产生的背景下尤其如此。作为理想化的设定,似乎可以通过人工的推动来实现物质材料的完全循环从而保证低熵物质不致枯竭,但人工的推动难免要增加能量的消耗。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环境的熵增。同时,即使增加能源消耗,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约束,也很难让所有的物质材料完全得到循环利用;而且,能够进入循环的,很多也不得不降格使用。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的能量应当是不灭的,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的传递又是有方向性的。在地球上,被转化的能量最终都会以热的形式向太空散射。至于散射到太空去的热能否重新聚集起来为人类所用,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恐怕很难有明确的答案。因此,要建立“循环经济”,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目前尚很难成立。

随着核技术的进步,核能尤其是热核聚变能的大规模开发已经越来越有希望;随着空间技术的进步,地外资源的利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它们似乎展示了永远摆脱资源约束的前景。但是这些瞻望即使得以实现,另外一个问题也会应运而生,这就是严重的废热污染问题,它将带来气候严重变异的灾难。当气候变异到不适合于人的生存时,一切资源的开发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当然,人们总会继续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技术,尽管技术进步总是滞后于问题的产生,这是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使然。该信念的危险在于:当问题严重到技术一时难以解决时,崩溃性的后果是否会出现?这是值得深思的。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人过分贪婪,那么往往是用技术手段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有可能引发新的更大的问题。应当认识到,地球能满足人的正当需要,但不能填满人的欲壑。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秩序的每一个扰动都有相应的代价付出。自然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大规模扰动自然,就必然遭致大规模的报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扰动尽量控制在一个容许的范围内。这样,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能够得到实现的。

比较明智而现实的做法是,积极开发能源节约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所谓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而是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枯竭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包括由太阳能衍生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和地热能、潮汐能等。与一般矿物能源和核能源相比,这些能源除了可持续供给之外,还有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优势。特别是太阳能,它的直接利用是无污染的,因为无论被利用与否,其最终结局都是变为分散的热能,使地球和太空之间的热平衡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太阳能新型间接利用的环境影响也会不大。通过能源技术的变革,推动物质材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这种经济可称为“节约型经济”[2],它含有生产的集约化即资源充分利用、再生利用的意义,同时还有适度、明智地消费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资源循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循环。节约型经济的建立,必须以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口素质的提高为基点,因为许多资源环境问题明显是人为因素所致,如果没有这一保障,再先进的技术恐怕也无济于事。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理论上说,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经济活动的主体必然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尽可能少地以废物的形式排放。同时,市场竞争还会使经济效益高(按说生态效益也应当高)的生态主体对资源的支配力度将日益上升,这就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实际上事态的发展并非如此、或并非完全如此。这是因为:第一,要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改,就必须要使资源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然而这个前提至今尚未得到确立;第二,即使资源价值得到确立,也还有一个矛盾,这就从是生产个体自身看来是节约的,但从社会总体看来却可能是浪费的。于是,便出现了一个二律悖反:不建立市场经济便只能陷于贫困,而在贫困条件下,资源环境最终是难以得到保护的;建立市场经济,资源环境也难以得到保护。

以上悖论早已在西方国家出现,只是它们将矛盾尽可能向国外转移而使其在国内弱化下来。对此,我们没有条件也不应当仿效,因为上述行为不管有多少借口,其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态侵略”。其实,损人也不一定就利己,因为全球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只要全球环境恶化,任何“绿洲”都会荡然无存。真正值得仿效的,倒是西方公众在许多方面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整体上破坏、局域上保护,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可惜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高消费的一面。于是,我们一方面对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又不切实际地鼓动奢侈性消费,加上长期小农经济养成的盲目攀比心理烘托,这就造成了不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国要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必须专门研究相应的社会机制。

要建立节约型的经济,首先要使自然资源的真实价值得到体现,这个问题目前在理论上尚有很大困难,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毫无疑问,应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同时也不能把它的作用绝对化。至于大众消费的取向,除了少数违法犯罪的行为之外,更不能用行政手段去加以解决。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国家行为取向对可持续发展有强烈的影响。国家的作用可分为正面的引导作用和负面截止作用,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亡羊补牢”固然必须,然而往往损失过大。以土地资源为例,之所以出现大面积的失控,这与对城市化的片面理解和少数特大城市的示范效应直接相关。如果我们在宏观上不做深刻反省,那么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难以挽回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围绕经济体制的转变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现在,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看,工作重点都应当放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第一个转变当然要继续深化,但它归根结底只是实现第二个转变的条件和手段。为此,必须尽快把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作为中心任务,这实际上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Z].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Z].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1.

[5]龚育之.党史札记[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3.

[6]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6

会议由县政协主席尹德喜主持。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县是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县。一是资源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我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365立方米,仅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3.7%;人均耕地仅有1.15亩,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我县企业基本情况来看基本上是资源型、初加工型企业;从全县新上项目情况来看也没有大的改善,而且能源和资源利用比较粗放,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消耗越来越大。近期有关部门对我县*年度规模以上200家企业统计显示,燃煤消耗达702.94万吨,用电246128.82万千瓦时,耗成品油12.37万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到2.43吨标准煤。三是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我县工业结构中的七大行业来看,化工、造纸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但这两个行业在全县经济结构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分别占26.4%和25.1%,且整个产业结构也较为粗放,这种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保护压力,对经济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县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有效化解全县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促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度重视、措施得力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思想统一,主管部门积极宣传引导,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监督考核,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和规划指导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精神,制定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部门职责分工和近期工作重点的通知》,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建立了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健康开展。

(二)宣传引导,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不断强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为全面掌握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主管部门对全县规模以上200家工业企业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并按区域、分行业进行了数据汇总与分析,基本摸清了我县规模以上企业用能、耗水情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经过几年来不断宣传引导,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我县企业积极进行资源循环式利用,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取得了成效。重点培育打造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粉煤灰和炉渣的回收利用、产业链对接及延伸、次小薪材综合利用、余热综合利用等六大循环经济工业圈,涌现出了博汇、东岳、博丰、森美、宝恩等一大批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典型企业。

(三)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位。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企业。为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措施,主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并组成了工作队伍,各镇经委配备了专门的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各相关企业也落实了专人负责制,全县形成了政府牵头,基层有指标,企业有任务的三级目标网络体系。

(四)严格督查,监督考核力度不断加强。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全县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将督查和考核情况定期通报,覆盖各镇和有关企业,找出不足和差距,激励典型,鞭策后进,在全县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我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领导重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初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意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全县万元产值能耗2.43吨标准煤,比2004年降低4.5%。工业固体废渣及林区三剩物等利用70万吨,主要单位产品能物耗稳定降低率达到8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单位和企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二是面上工作开展还不平衡,个别用能单位仍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的用能设备,在日常生产中还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三是奖惩措施不到位,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四是执法体系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个别企业对执法工作认识不到位,协同作战能力差,不能形成合力,致使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开展还有一定的阻力。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会议就我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提出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要紧紧围?quot;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集中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形成社会共识,人人有责,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建议将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并将工作目标落实到人,将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对有关部门、各重点用能企业及有关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能物耗定额的考核。建议在全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创节约型机关、单位"活动,在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起"活动,在社区街道开展"创造绿色社区"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堵住源头,控制污染。严格环保审批手续,杜绝污染项目上马。对目前存在污染的企业,各有关部门、单位和有关企业要齐抓共管,协调运作,改造生产工艺,提高废旧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环保治理力度。

(四)制定激励政策,严格奖惩。应制定有关激励政策和严格的惩罚措施,完善督查、统计和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镇、各重点用能企业的能物耗情况。要大力开展评优树先活动,评选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社区,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和奖励,努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等措施,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资源节约机制,在全市建立起节约型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基本原则。一是节约为本,效率优先;二是依靠科技,优化结构;三是降低消耗,科学消费;四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

(三)目标任务。

1.到2006年,每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4年降低5%,由1.06吨标煤降到1.00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18%,由196吨降到16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62%提高到65%;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8提高到0.53;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由111万元提高到130万元以上。

2.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10%,达到0.9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17%,达到13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达到180万元以上。

3.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0%,达到0.63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40%,达到78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达到300万元以上。建立起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起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产业结构优化、增长方式集约、消费观念先进、消费方式科学、资源消耗持续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节约型社会。

二、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能源节约。组织编制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发展规划,坚决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提出具体的节能目标和措施,加强跟踪指导。研究制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具体措施;以现有酒精生产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燃料乙醇等石油替代产品。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推广节能建筑技术。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节能环保型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在公共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和全社会推广采用节能照明产品;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以皇明太阳能为龙头,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组织编制重点耗水行业节水发展规划;严格重点耗水行业的产品取水定额管理,依法淘汰、关闭高耗水设备、产品和工艺;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鼓励企业提高水重复利用率;禁止超采、滥用地下水,从现在开始,在城区范围内,不再审批新的开凿深井计划,要分批关停城区所有自备深水井。推进城市节水,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智能器具的推广力度,推动公共建筑和生活小区节水;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农业节水,组织编制全市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引黄灌区的节水改造;积极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设备。

(三)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努力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降低原材料消耗强度。抓好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加强木材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禁止生产和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及其他一次性生活用品,鼓励利用林业三剩物、次小薪材生产密度板等产品。研究制定禁止产品过度包装的政策措施,鼓励包装物的循环使用,大力推广散装水泥。

(四)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工业项目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在城镇和农村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协作,把尽可能多的废弃物转化为下游的原材料,探索“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扶持发展一批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以粉煤灰、炉底渣、电石渣为重点,加快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推广使用粉煤灰旋窑水泥等综合利用产品。积极推进废钢铁、包装废弃物、废旧轮胎、废弃农地膜及其他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努力探索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路子。研究提出并落实好有关鼓励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大力推广农业秸秆综合利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方案、目标、任务和措施。要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密切配合,切实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机制。政府部门要带头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搞好资源节约。市发改委、经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实行量化考核。

(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组织推广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适用技术。重点发展能量梯级利用、工业废弃物零排放、农业及生活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农业节水、资源替代材料等技术,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资源节约产业体系。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搞好农作物秸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农林牧渔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等资源消耗低、吸收就业多、有利于促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事业。

(三)加强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深入贯彻国家、省已经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推广节能、节水产品的政策,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重点耗能耗水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等违法行为。

(四)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机制。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扶持优惠政策,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加大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生产等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和节约办公用品。尽快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逐步实现成本价供水。大力实施峰谷分时等电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集约用地标准,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土地使用者节约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制定完善主要耗能、耗水行业和产品能耗定额和取水定额、再生资源有关技术标准等标准体系。推行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执行节能设计规范。建立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制度,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

(五)搞好规划指导,开展示范试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为全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按照企业、园区、城市3个层次,开展试点与示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型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新建工业园区,调整完善已建工业园区,整合园区各种要素,合理规划区内资源流和能源流,研究入园企业的产业链接关系,促进园区产业优化升级,开展ISO14000标准认证,培育循环经济型示范园区。在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内、外物流的循环,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8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和我国的发展历程,都曾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酒泉戈壁荒漠面积占7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世界平均水平的1/6,森林覆盖率只有1.4%,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不强。但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度垦荒,移民开发,超载放牧,超采地下水等因素,导致了土地沙化、河流枯竭和湿地减少,自然生态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废水、垃圾排放,造成了河流、水库及空气污染,这些己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污染排放总量逐年减少,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资源利用率低,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道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维持经济增长,以末端治理为环境保护手段,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重建生态环境的任务己刻不容缓。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的土地光热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比较优势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矿产资源采选和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产品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停留在采选层面,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率仅为2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加工工业仅占重工业的11.8%,比全国低29.3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原料型生产,存在着资源消耗量大、产出效率低、浪费较为严重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受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和产业边缘化等因素制约,我市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问题更为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建立环境经济体系的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拉长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由初级原材料输出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对污染排放的经济代价,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模式,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损害支付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随着绿色GDP理论的建立与推广,依靠循环经济提高效益水平的步伐明显加快,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主流模式。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吸纳就业人数达24万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环保产业在2000年达到1000亿美元。资源匮乏的日本,为应对国际市场日趋紧缺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和涨价风潮,2000年的“环保国会”提出把发展环保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改善日本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2000年世界6000亿美元环保产业市场中,占了近2/3的份额。欧盟诸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先后按照资源闭路循环、避免废物产生的原则制定了各国的废物管理法规。从我国的实践看,自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根据生态学原理的组织生产方式,已建立起贵港等10个生态工业园区,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有效控制并减少了污染排放。从我市来看,近几年在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阿克塞县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西南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从石棉采选废弃尾矿中水选改性纤维,到提取超细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碱式碳酸镁晶须、硫酸铵等化工产品,再到剩余矿物加工为轻质建材,使上游生产环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材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闭环式生态产业链,石棉尾矿利用率接近100%,其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玉门风电、桔杆燃气等绿色能源项目已建成发挥良好经济效益。玉门油田采油废水回收利用、玉门热电厂的供暖余热发电和粉煤灰新型建材、河西化工厂硫酸生产线余热发电、正在建设的敦煌市塑料再生颗粒项目等清洁生产,通过能源及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看,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才能使产品生产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对外贸易;才能缓解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的产业政策为先导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必须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对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欠发达的酒泉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而紧迫。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1、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聘请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开展以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玉门东镇建化工业园、玉门电冶工业园、阿克塞石棉工业园和柳园矿产品加工贸易园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化布局论证工作,重新审视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环保准入、入驻企业是否具有产业关联度,是否能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组织,上游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能否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和能源,并制定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发展规划,集聚具有互补配套功能的企业和项目,促进生态产业链或产业群的形成。积极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争取工作,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在制定“十一五”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优先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的项目,规划建设若干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圈。在农村,应以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推广发展一批种植、养殖、能源(沼能、秸秆气化等)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应用足用活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完善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等,把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簇群的培育纳入到生态产业链之中,鼓励和扶持能够衔接上下游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防止出现园区入驻企业的“大杂烩”。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排污收费,特别是要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3、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把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的引进,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重点扶持风能发电、秸秆气化和沼气等新型能源开发,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通过技术引进、联合攻关、嫁接改造等措施,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延长矿产、建材、化工、棉花、畜产等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企业间废弃物的资源化连接,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9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和我国的发展历程,都曾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酒泉戈壁荒漠面积占7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世界平均水平的1/6,森林覆盖率只有1.4%,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不强。但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度垦荒,移民开发,超载放牧,超采地下水等因素,导致了土地沙化、河流枯竭和湿地减少,自然生态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废水、垃圾排放,造成了河流、水库及空气污染,这些己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污染排放总量逐年减少,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资源利用率低,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道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维持经济增长,以末端治理为环境保护手段,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重建生态环境的任务己刻不容缓。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的土地光热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比较优势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矿产资源采选和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产品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停留在采选层面,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率仅为2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加工工业仅占重工业的11.8%,比全国低29.3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原料型生产,存在着资源消耗量大、产出效率低、浪费较为严重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受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和产业边缘化等因素制约,我市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问题更为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建立环境经济体系的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拉长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由初级原材料输出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对污染排放的经济代价,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模式,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损害支付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随着绿色GDP理论的建立与推广,依靠循环经济提高效益水平的步伐明显加快,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主流模式。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吸纳就业人数达24万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环保产业在2000年达到1000亿美元。资源匮乏的日本,为应对国际市场日趋紧缺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和涨价风潮,2000年的“环保国会”提出把发展环保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改善日本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2000年世界6000亿美元环保产业市场中,占了近2/3的份额。欧盟诸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先后按照资源闭路循环、避免废物产生的原则制定了各国的废物管理法规。从我国的实践看,自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根据生态学原理的组织生产方式,已建立起贵港等10个生态工业园区,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有效控制并减少了污染排放。从我市来看,近几年在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阿克塞县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西南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从石棉采选废弃尾矿中水选改性纤维,到提取超细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碱式碳酸镁晶须、硫酸铵等化工产品,再到剩余矿物加工为轻质建材,使上游生产环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材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闭环式生态产业链,石棉尾矿利用率接近100%,其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玉门风电、桔杆燃气等绿色能源项目已建成发挥良好经济效益。玉门油田采油废水回收利用、玉门热电厂的供暖余热发电和粉煤灰新型建材、河西化工厂硫酸生产线余热发电、正在建设的敦煌市塑料再生颗粒项目等清洁生产,通过能源及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看,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才能使产品生产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对外贸易;才能缓解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的产业政策为先导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必须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对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欠发达的酒泉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而紧迫。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1、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聘请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开展以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玉门东镇建化工业园、玉门电冶工业园、阿克塞石棉工业园和柳园矿产品加工贸易园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化布局论证工作,重新审视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环保准入、入驻企业是否具有产业关联度,是否能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组织,上游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能否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和能源,并制定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发展规划,集聚具有互补配套功能的企业和项目,促进生态产业链或产业群的形成。积极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争取工作,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在制定“十一五”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优先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的项目,规划建设若干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圈。在农村,应以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推广发展一批种植、养殖、能源(沼能、秸秆气化等)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应用足用活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完善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等,把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簇群的培育纳入到生态产业链之中,鼓励和扶持能够衔接上下游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防止出现园区入驻企业的“大杂烩”。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排污收费,特别是要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3、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把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的引进,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重点扶持风能发电、秸秆气化和沼气等新型能源开发,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通过技术引进、联合攻关、嫁接改造等措施,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延长矿产、建材、化工、棉花、畜产等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企业间废弃物的资源化连接,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节约型经济范文篇10

--市农村能源工作推进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乡位于市区近郊,总覆盖面积80多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4,336亩,果树面积5,250亩。现有农户4,045户、农业人口15,569口人,共有8个行政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我们按照改善村屯卫生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把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申请到了2006年沼气国债建设项目,今年完成8立方米沼气池“一池三改”任务980个。目前,沼气池建设项目已全面展开,各项配套工作也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把我们的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一、广泛宣传、加强引导,增强农民对沼气项目建设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能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沼气池建设真正能为老百姓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我们加大了抓好这项工作的力度,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和部署。一是成立了沼气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制定了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由乡长亲自抓,副乡长具体负责,农业各部门人员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制定并下发了《红星乡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下设沼气建设办公室,实行了专人专管。同时沼气项目建设的完成情况,与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年末工资紧密结合,极大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沼气建设的热情。西太村主任张殿礼率先建造标准化沼气池,为村民示范、参观、学习,在全乡堪称典范。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发动。各村利用村屯有线广播,开设了新农村建设沼气项目建设专题节目,每天定时播放。制作了10多幅宣传条幅悬挂在村屯显要位置,印制了500多份宣传单发放到各村民手中。通过深入实地细致的宣传动员,使广大农民群众认清了沼气项目建设在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农民对沼气项目建设认识。三是参观考察学习,积累了宝贵经验。乡政府新年伊始组织带领农技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和各村主任、书记,专程到市健鑫科技有限公司、西郊乡,参观考察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通过到现场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目睹到了实效,感受到沼气池真正能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民对沼气池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结合实际、循环利用,把沼气建设项目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紧密结合

发展农村能源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使农民能够用上高效、清洁的能源――沼气,实现“家庭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据测算,一个8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可满足一家3至4口人生活燃料的需要,相当于使用10~12瓶液化气,仅此一项,每户每年便可节约生活能源开支近千元。我们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年初乡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署了沼气建设任务,要求各村在沼气池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资金投入能力,不搞硬性摊派,不搞强制命令和一刀切,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努力引导好村民,使得他们主动投入沼气池建设当中。二是坚持沼气池建设与“一池三改”有机结合的原则。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分步施工。我乡建设的沼气池按照国债项目要求为户用8立方米标准。农民每年养3-5头猪即可解决沼气池的原料问题,而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是种植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质肥料。我乡无公害青玉米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大量的沼渣作为有机肥为生产无公害甜粘玉米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坚持沼气池建设与净化农民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沼气池的建设,对人畜粪便实行了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杜绝了养殖户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是一项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我们一定把它办好。

三、典型示范、整体推进,掀起农民沼气池建设新高潮

近年来,我乡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农业和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们从实际出发,3月初,分别在养殖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红太、西太、红星三个村新建三处“寒地太阳能辅助增温”沼气池进行示范。建成使用后,农民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参观、咨询建设沼气的有关事宜,踊跃报名要求建设沼气池。为了大规模推广沼气项目建设。5月中旬,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先后在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朝阳村、红星村分别建成了“沼气综合利用示范一条街”,使红星乡广大农民足不出乡就能看到清洁沼气能源的综合利用,感受到沼气能源在促进农业增产,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截止到8月29日,全乡已建成寒地增温沼气池400个,其余的正在陆续施工中,到10月末即可全面完成。

四、科学设计、跟踪问效,严把沼气池建设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