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利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3:05:38

节约利用

节约利用范文篇1

一、什么要节约天然气?

1.天然气资源最为紧缺:我国天然气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勘探开发,还是消费量及消费结构都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资源量占世界总资源量的2%,居世界第10位,探明储量是占世界天然气总探明量的0.9%,居世界第20位;1999年世界天然气总产量为23296亿立方米,我国仅为252亿立方米,居第17位,是占世界总产量的1%稍多一点。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仅为2%左右,预计到2010年也不过6%,而世界平均水平已达23.5%。在资源量,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位次,电力和石油都比天然气要好的多,电力可以由化石能源和可在生能源转换得来,电力产量在世界上居第2位;石油资源比天然气好,石油产量在世界上居第5位。(能源政策研究,能源数据2001年版)。

2.天然气的经济性差。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蕴藏在西部新疆和四川等地,在气田附近用于代油,代煤经济性较好,但我国能源消费主要在东南沿海,如果用长输管道远距离输送,就会使天然气成本大大升高,从国外进口天然气,亚洲地区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高于欧美;因此在东南沿海地区无论是使用国产或进口天然气,都存在成本高,经济性差,缺乏竟争力。拿北京目前的能源价格,天然气不仅竞争不过煤炭,也竞争不过电力。北京民用天然气每立方米1.7元,民用电价0.393元/千瓦时,1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换4千瓦时多的电力,(国外一般1立方米天然气足能换2.5~3千瓦时电力),所以北京市民用电比用天然气便宜,而且用电比用天然气方便,干净,居民都倾向于用电。

3.进口天然气条件并不比石油好。我国提出节油,是因为世界石油资源有限,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油价波动很厉害,估计今后油价不可能大幅度降低,大量进口涉及能源安全。其实天然气和石油一样,物价是我国天然气资源并不比石油好,要扩大天然气消费量,同样需要大量进口,进口天然气要签订照付不议合同,进口天然气比进口石油的条件更苛刻,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连动,天然气比石油储存有困难得多,因此进口天然气的风险并不比石油小。

二、应当怎样使用天然气?

所谓节油,节电都是指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以减少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电力和石油资源。节电和节油都包括代用,甚至可以说代用比节约更为重要,能够主见功效。不过各自对代用的理解不同,电力更多地考虑用电力去替代其他的能源,如代油、代气、代煤、代油等等,这种代替不是减少,用电而是增加电,似乎与节约挂不上钩;而石油却更多地考虑用其他能源代替石油,如用电代油,用气代油、用煤代油,这种替代可已减少,石油消耗,还可以勉强叫做节油。例如代油的措施可以是:

--用煤、煤制气、天然气和其他能源替代石油;

--不允许烧油的工业锅炉和窑炉禁止烧油用其他能源替代;

--用天然气发电机组和燃煤发电机组替代燃油机组;

--严禁新建柴油机组,现有的柴油机组要限期淘汰,用大电网供电替代,(实际上是用煤电,天然气电替代、仍废煤、天然气代油);

--以燃料油为原料的化肥厂要尽可能用天然气代油,煤代油;

--以轻油为原料的化肥厂要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粉煤气化等措施减少轻油消耗;

--玻璃窑、陶瓷窑要用天然气,煤气替代重油;

--加强电气化铁道建设,用电气机车替代燃油机车;

用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地铁、城市轻轨替代燃油小汽车;

--农用燃油机械(包括农业排灌机械)用电动机械替代。

电力部门在7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发展燃油机组,都因燃油价格暴涨而被迫实施代油措施。据统计1999年我国尚有燃油大机组1830万千瓦,发电468亿千瓦时,燃油1360万吨,(中国农业2001年8期吴敬儒文章),国家电力公司统计2000年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中有燃油机组1053万千瓦,燃油1042万吨。目前对于替代燃油机组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用燃煤大机组替代,另一种是寄希望于天然气,保留原料油机组用天然气代燃料。其实中国使用天然气发电也是有教训的,过去曾经建设过天然气发电厂,后来由于天然气落空而不能发电。现在又出现了天然气发电热,据有关部门统计与预测,发电外用天然气量2010年为235亿立方米,(略低于2000年全国天然气销售量的1.3倍),占总消费量的40.7%(全上注)。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节约和代用石油虽然十分重要,但是用更稀缺的天然气去代替稀缺的石油,用经济性并不好的天然气去替代经济性差的石油,进口条件更差的天然气去代替进口条件差的石油,是否是明智之举?从电力工业来讲,我们已经吃过一次天然气发电的亏,是否会象发展燃油电厂那样,由于受天然气资源供应的限制及今后天然气价格可能上升的影响,再吃第二次亏,到那时再搞煤改气,再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天然气究竟怎么用?在天然气起步阶段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国际,国内的基本条件出发,寻找一条合理利用天然气的无悔的路子。应当从我国石油是稀缺资源,天然气是一种更稀缺的资源这样一个具体条件出发,来研究天然气的利用。是否可以考虑这么几条原则:

--凡是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尽量用洁净煤作为能源;

--尽量用水能、煤炭、核能和具有经济性的可再生能源去发电,石油和天然气基本上不用于纯发电;

--当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能效高的条件下,尽量用电力去替代其他能源,(这里所说的能效高是指从一次能源转换成电力和电力终端利用的全能效),如果电动车辆去替代燃油机车汽车,电动机械去替代燃油、燃气机械等,不断提高我国的电气化水平;

--根据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条件来选择化肥厂的原料,根据各地具体条件选择石油、天然气或煤炭;

--天然气主要用于大城市和特定城市的居民炊事、楼房的热水、采暖、空调(包括降温)以及这些城市的工业锅炉、窑炉。在这些城市里应当尽量利用天然气发展分散的,小型的热电冷联产,综合解决城市供电、热水、采暖、空调用能(东北只有热水采暖,南方只有热水空调);如果天然气供应还有能力,可以向中小城市和集镇延伸,尽可能用天然气替代分散燃煤和农村居民燃用薪柴桔杆。

为什么要这样使用天然气呢?

--人们所关心的环境问题大部分源于能源利用中的废气排放,主要问题有三:一是“贫困污染”由于燃烧煤炭和柴桔杆造成居室及城市中较高的悬浮物污染,尤其对妇女热、儿童的危害最为严重;二是区域污染,由于大量燃用化学燃料和燃油交通工具排放的SO2、Nox铅、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造成SO2和酸雨的污染;三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尤其是CO2的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对于我国来说,最主要的是头两种污染,如果能够把天然气供应城市和农村居民使用,并尽量采用洁净煤技术,那么这两种污染都可以得到解决,可以使我国的大气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城市居民和楼宇的热水、采暖、空调耗能大的要占居民和第三产业耗能量的50%~60%,这部分能源消耗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天然气建立分散的、小型的冷热电联产、热电或冷电联产,可以将天然气的利用效率达到85%~90%;如果用煤来决不仅能效低还会造成严重的煤烟型污染;如果用电力来解决热水和采暖,其能源利用全效率只有25%左右(我国电力80%靠煤电生产,煤转换成电力的能效仅35%~40%,再改总输变电和厂用电损失等,全能效仅25%左右),而且燃煤电厂仍然存在污染问题。

如果将天然气供发电厂使用,由纯发电效率低,即使采用最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扣除厂用电线损之后。全能效也只有40%~50%。利用天然气发电成本比燃煤发电高,不如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搞燃煤发电来得合理。(我国前几年曾研究进口液化天然气发电,当时结论是天然气发电成本与脱硫燃煤电厂相近;2000年石油、天然气暴涨之后,天然气发电成本已膏腴脱硫燃煤电厂;今后天然气如果继续涨价,这个差距会更大。作为参照物,日本、台湾地区进口煤炭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燃气电厂成本远远高于燃煤电厂,如台湾省2000年统计各类电厂每千瓦时的发电成本,凝汽式发电厂燃煤为0.8738新台币元,燃油为1.7842,燃气为2.4448,燃油为燃煤的一倍多,燃气比燃煤要高出1.8倍;此外,燃气涡轮机为5.9134,柴油机为4.9210,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2.0851,即使效率最高的联合循环机组的发电成本,也比燃煤电厂高一倍以上,(台湾省2000年能源统计手册)。日本和台湾省为减排CO2,被迫大量发展燃气电厂,由于燃气电厂缺乏竞争力,不得不实行配额制。我国目前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人均发电量还很小,我们不承担CO2的减排任务,我们有什么必要去发展成本高昂的天然气电厂。

三、怎样鼓励续用天然气

为了改善能源结构,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应当制订天然气利用的政策,既要促进和鼓励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又要节约天然气。从目前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比价来看,如果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完全按市场机制行事,不致于产生滥用天然气的情况,倒有可能出现天然气的滞销,所以目前天然气合理利用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门手上,要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手和强制标准。

1.要尽快理顺各种能源的比价。能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特别是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相互的替代能力很强,所以要尽快按经济规律理顺各种能源的比价。目前煤炭价格已接近国际价格,石油、天然气价格高于国际价格,而民用电价大大低于国际价格,如果价格不合理,就会象北京市那样,居民倾向用电。

2.要指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强制标准。对于大城市和特定城市,污染特别严重的地区,凡是有天然气供应的,都要制订严格的环境保护强制标准。象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际化大都市,要划定无煤区或改煤区,在划定的范围内严格禁止用煤,强制用电力、石油和天然气替代煤炭。

3.要对合理使用天然气的用户以优惠。政府要现定鼓励使用天然气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凡是用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的用户给予优惠,例如对用气改造工程提供政府补贴,贴息货款和税收优惠。

4.要对分散的,小型的热电冷联产给予支持。我国关于热电联产的规定已经明确支持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热电冷联产和热电联产,“西气东输”实现以后,分散的、小型的热电冷联产已成为现实。政府应规定可操作的政策支持分散的、小型的热电冷联产的发展,如规定电网必须接受其上网,按可避免成本收购其余电,当其检修时按合理价格向其供电。

5.要改革天然气价格的形成机制。我国目前天然气价格偏高是阻碍天然气合理利用的重要障碍,完全依赖市场定价难以解决平抑天然气的价格,为了鼓励和促进天然气的应用,国家要采取宏观调空措施,如减免天然气勘探开发、输送、销售领域的税费,减免进口设备的关税,制定价格公式,监督价格政策和法规的执行,使天然气价格对其他能源,尤其是对电力、石油价格具有竞争力,并严格管制能源领域的不正当竞争。

以上五次要综合运用,如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强制标准,用能单位没有资金进行用气改造工程,也就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对合理使用天然气的拥护给予补贴优惠;但即使有强制标准和补贴优惠,如果天然气价格严重遍高,用户顾虑用气设备投入使用后负担不起燃料使用费,即使有了改造资金,还是不愿使用;所以还必须改革天然气价格,务必使天然气价格对电力、石油等优质能源具有竞争力。

目前在天然气市场规划上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对天然气的使用缺乏正确的政策指导,不去努力扩大民用和楼宇的天然气市场,不去努力降低天然气价格,由于天然气价格高竞争不过有补贴的廉价民用电,民用和楼宇不愿使用天然气,就强制发电部门大量修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以扩大天然气的市场份额。试想用高价天然气发电,再由电力部门向居民和楼宇提供廉价电力,这是很难维持的。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天然气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也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而且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所以还是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要做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事,一定要把节约和合理利用天然气放在重要位置上来,租金天然气事业健康发展。

参改文献:

1、“关于天然气行业发展与监督的若干政等建议”宦国渝、何晓明、李晓东著,(国际石油经济)2001年6期;

节约利用范文篇2

一、“*”期间我市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发展现状

1、土地计划整体执行情况良好。“*”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总规模,1999-2004年,国家共下达我市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7841.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指标5843.2公顷;我市实际利用农转指标7841.9公顷,其中耕地5843.2公顷,无超计划利用土地现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保持稳定。1999-2004年,我市建设占用耕地7526公顷,补充耕地7526公顷,平均每年补充耕地940.7公顷,其中土地开发补充耕地3686.8公顷,土地整理补充耕地1555.4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282.9公顷,补充耕地超额完成规划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大力开展“三项整治”,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8.9万公顷,保护率达85%,保证了我市粮食生产安全。

——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基本得到满足。1997-2004年,我市建设年均占用耕地为940.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年均占用耕地370.7公顷,建制镇年均占用耕地121.3公顷,独立工矿年均占用耕地133.3公顷,交通年均占用耕地181.7公顷。“*”期间,为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确保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如洛三、洛界、郑洛、济洛、少洛高速,洛栾快速通道、城市西南环城高速等,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我市对内、对外交通更加便捷。为拓展我市发展空间,先后顺利报批了13个城市批次用地,拓展了高新区的发展空间,保证了洛南新区建设用地,提高了我市城镇化水平。

——土地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提高。“*”期间,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改造中低产田等,增加了农用地数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开展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空心村治理,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增加林地面积,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有效提高了区内生态环境功能。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现状。我市矿产资源门类齐全,矿业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已发现的76种矿产中,具有探明储量的43种,做过系统地质工作具有估算地质储量的17种,各类矿产资源(不包括地热、铀、地下水)潜在经济价值总量5793亿元。

截止2005年底,我市已开发利用的固体矿种33种,占固体矿种总数的39.2%,已开发利用的固体矿床179个,占固体矿床总数的23%,全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1206个(其中国有42个),年开采矿石量2300多万吨,矿产采选业年产值12.5亿元,矿产加工业年产值40.2亿元,矿业总产值52.7亿元;全市矿产开发主要集中在煤、金、铅锌、钼、硫铁、铝土矿、砖瓦粘土、石灰岩等8种矿种,8种矿产的总产值约占总量的93%;银、硅石、铁、萤石、建筑石材等也有一定的开发规模;金、钼、铝土矿、硫铁等矿产的开发已基本上实现了采、选、冶的系列生产,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期间存在的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长;部分县城规划面积过大,县、乡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紧张。

2、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生产效率低。部分工矿企业占地面积大,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也造成了土地闲置浪费;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超标,现有城区、镇区均存在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现象;粮食生产仍以中低产田为主,耕地中水浇地仅占21.9%,还有相当潜力可挖。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投入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支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扶持和鼓励政策,企业回收尾矿积极性不高;工艺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滞后,部分资源伴生共生矿种损失较重。

4、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体制不健全。对主矿种之外的共伴生成分缺乏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利用;监督机制不到位导致部分矿山滥采乱挖,随意破坏浪费矿产资源,钼、银、铝土矿等优势矿种,有效资源接续基地受到严重破坏。

三、“十一五”期间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重点项目用地;科学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模、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重要原则

把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对小于矿山最小生产规模的立项申请原则上不予批准;通过调整、改造、兼并、联合等方式对现有矿山规模小于矿山生产规模的矿山企业,在资源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开采规模,推动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和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合理利用。

(三)战略目标

“十一五”期间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确保重点项目用地;搞好区域开发基地建设,更加合理的布局、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保证土地和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总量控制在8333.3公顷,年均1666.7公顷。按不同行业分配的建设指标如下: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为5746.7公顷,年均1149.3公顷;县城及建制镇占用耕地为682.2公顷,年均136.5公顷;村镇建设占用耕地为159.7公顷,年均31.9公顷;独立工矿建设占用耕地1004.4公顷,年均200.9公顷;交通用地为586.2公顷,年均117.3公顷;水利设施建设占用耕地为154.1公顷,年均30.8公顷。

依据我市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和科学技术等条件,设立矿产资源规划区62个,规划开发利用项目82个。其中:金属矿产设立祁雨沟金矿等规划区30个,规划项目42个;非金属矿产设立合峪含钾岩石等6个规划区,规划项目12个;设立龙门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区1个,规划项目1个;设立新安煤、电、铝等综合开发基地7个,通过合理规划和规划项目的实施,使我市的矿业产值达到110亿元。

四、“十一五”期间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做好全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按以下次序安排: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非农业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按产业政策安排;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林牧业渔业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用地外,其他均不得占用耕地;建设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尽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

2、合理确定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要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的前提下确定。具体要求是:城市、城镇及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在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和严格掌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其建设用地布局,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环境条件确定;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建立合理的村镇居民点体系;工业用地规模按列入国民经济计划的投资规模和行业用地定额,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交通用地规模和布局重点审查交通项目选址是否节约用地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用地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范、附属设施是否必要、是否存在搭车用地等,交通设施布局要与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布局和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布局相协调,各种交通设施布局之间要相互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并充分考虑各类交通的用地特点;水利设施建设规模和布局要与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保证水土资源平衡,充分考虑各类水利设施的用地特点。

3、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好三个方面挖掘潜力工作:一是查清城区、镇区、村庄内部闲置土地数量与分布,加以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清查工矿企业,关停并转企业闲置及批而未用土地数量与分布,优先予以利用;三是加大空心村、工矿废弃地和砖瓦窑复垦治理工作力度,增强土地指标置换能力,解决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不足矛盾。各项建设应当尽量利用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已利用土地的潜力;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逐步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

4、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政府对重要资源的调控力度。加快矿山企业的联合重组,实现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推动矿业产业升级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资源节约保护与综合利用。对我市现有的13个地方国有煤矿和已探明的10个铝土矿床及50个零星分散耐火粘土矿山的资源储量、矿产权、产权实施整合,促使煤炭资源向省重点支持的煤炭骨干企业(平煤、义煤、鹤煤、焦煤、永煤、神火)和优势的煤、电、铝集团相对集中;对现有215个小煤矿矿产权、产权,结合煤炭资源的分布和资源整体性、分散性,采取整体联合和分散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洛阳煤电集团龙门煤业有限公司诸葛矿井、偏桥矿井、偃师市焦村煤矿焦村井、刘庄井、夹沟井,以及深部规划的龙门二井、李村矿井、郭村矿井、府店矿井、缑山矿井,向永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偃龙矿区生产能力达到570万吨/年。

——伊川电力集团宝雨山煤矿、伊川县大郭沟煤矿、伊川县奋井煤矿,临汝矿区古城矿井、规划中的城郊矿井,向义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225万吨/年。

——伊川何庄煤矿、规划中的郭沟矿井,向郑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280万吨/年。

——新安正村煤矿、渠里煤矿、郁山矿向新安电力集团万基煤业有限公司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210万吨/年。

——宜阳县顺达煤业有限公司(沙坡煤矿),宜阳县红旗煤矿,以及矿区规划中的孟津煤矿、孟津煤窑矿井、郁山二井、沙坡二井、高岩矿井、白杨矿井等,向义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1185万吨/年。

——在保持中铝公司的4个已取得采矿证(偃师夹沟、新安张窑院、贾沟、青石岭)区域外,剩余的偃师夹沟(夹沟矿区的东段和西段)、偃师焦村、新安竹园狂口、新安石寺、新安马行沟、郁山等6个矿区保有的5786万吨资源储量整合给新安铝电,以保证其12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能力项目服务20年;将偃师关茅至孙坡、下徐马至朱村、伊川郭沟、新安后河、沟头等6个勘查区(预计资源储量6500万吨、铝硅比6.0)整合给新安铝电,以保证其长远需要。

——以洛阳高新开发区卡博陶粒公司为依托,对新安、偃师17个耐火粘土矿实施整合,以新安电力集团或宜阳恒基铝业氢氧化铝项目为依托,对宜阳县境内的锦屏山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22.6万吨)及预测取得铝(粘)土矿资源实施整合。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加强对主矿物的伴生组分和次要矿物进行回收及综合利用,重点解决尾矿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对尾矿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尾矿资源数据库。综合利用矿山固体废料,发展矿山无废料工艺。金属矿山尾矿是实用的复合矿物原料资源,可以进行整体利用,各级政府、矿山企业要提高对尾矿资源整体利用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尾矿资源整体开发利用。

——对新建矿山实行无尾矿山设计,制定尾矿整体利用条例,尾矿排污收费管理条例,依据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清洁生产原则,建立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煤炭、黄金矿山尾矿最小化标准及实施细则。制定尾矿整体利用分类标准、尾矿资源特征检测方法,尾矿开发利用技术标准。

——引进和开发尾矿利用技术,加强尾矿利用技术攻关,推动尾矿利用发展。尾矿整体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利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充分调动企业和研究单位的积极性,加强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缩短转化周期,开发尾矿高附加值产品,根据矿山企业规模的实际需要,建立尾矿整体利用示范工程和无废料示范矿山,系统培训尾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尾矿综合利用水平。

6、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过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实现由计划型向市场型和引导型,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型向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型,由自上而下型向上下结合、公众广泛参与型,由产业规划为重点向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相协调转变,促进规划手段与方法朝着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方向发展,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省下达的指标,编制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编制完成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基本农田保护等专项规划,完善规划体系。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控制指标通过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付诸实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对土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的审批管理,确保土地整理和开发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政策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做到建设用地逐步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设定用地条件引导项目用地,经营性用地继续实行招拍挂的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土地价格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土地市场。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科学确定基本农田面积、分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片、块的动态监测,禁止在保护区内撂荒闲置耕地、挖土制砖、挖塘养鱼,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严格城镇建设、农村集体建设、农村住宅、工业园区等占用耕地的管理,严格土地置换项目审核,凡不符合法律、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均不得通过预审。

3、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改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同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将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各类工矿废弃地的复垦管理;积极绿化荒山、荒坡,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

节约利用范文篇3

自上世纪*年代以来,特别是“*”期间,本市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在产业用地方面。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市场调节、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政策导向,在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在郊区,通过清理整顿开发区,淘汰、归并、整合了零星低效的产业用地,逐步形成了以产业基地为龙头、市级以上工业区为支撑、区级重点工业区为配套、郊区都市型工业园(产业街区)为补充的产业布局。

(二)在统筹、优化郊区土地利用方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政策主导和典型引路的推进方式,在郊区推行了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集中”战略,即: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三)在城市建设用地方面。通过规划引导、年度计划调控、用地全程管理和土地储备等综合手段,逐步在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和利用方向上,引入减量、再利用、再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心城区实施“双增双减”、存量土地再利用,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郊区清晰了城市化战略构想,确立了“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的组团式、紧凑型的用地布局。

(四)在集约用地政策建设方面。实行“批项目、核土地”制度,出台了《*市建设项目审批中用地规模控制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关于设立市级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的意见》、《*产业用地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及标准。这些探索已经开始产生效益,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已实现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建设用地地均产出显著提高。全市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从19*年的1.66亿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年的3.81亿元/平方公里;三是工业用地集约效益有所提升。全市工业用地地均产出率从19*年的12.45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0*年的1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了约45%,工业布局的集中度从20%提高到54%;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以“一城九镇”为代表的试点城镇建设已有了实质性启动,郊区现代化新市镇的雏形正在逐步显现,为完善全市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面临的形势

*是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特大型城市。从长远看,土地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已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刚性约束。从土地资源消耗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看,“*”期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的五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期间,本市土地利用方向和方式,必须切实转变思路,着眼于存量挖潜、着眼于结构调整,在已开发的建设用地中注重二次开发和复合利用。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内在要求,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必须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角度,统筹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和土地资源等要素的协调发展,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必须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从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调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激活存量低效用地、统筹全市土地资源等方面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潜力。

三、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体现“五个统筹”、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市情,按照本市城乡规划体系的要求,以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引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土地资源利用突出节约。通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规模及节奏,减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造成的不可逆的消耗。土地资源利用注重集约。通过增加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强化土地利用效益,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土地资源利用强调效率。通过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体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施和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但体现在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而且要综合考虑解决好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等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坚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主题。推进节约集约的用地方式,不是寻找最高的土地利用强度,而是要实现最优集约度或最佳集约度,体现“严控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用地理念,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坚持渐进原则和差别政策。尊重土地利用的客观规律,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相结合,土地利用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土地产出率体现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坚持从严从紧管理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不同区域、不同用途、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实施不同的差别政策。坚持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集约用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规律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形成综合运用经济杠杆、财税政策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0年,*各类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及评估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郊区“三个集中”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单向型、外延扩张型向集约循环型、内涵挖潜型转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护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明显增强。“*”期末,全市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比“*”期末提高50%以上,“*”期间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地耗水平比“*”期间下降40%左右。

(二)分类目标

中心城区:通过继续推进“双增双减”、“退二进三”战略,着力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一步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建设体现繁荣繁华和*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成服务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区域,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从目前的35平方米调整到“*”期末的40平方米左右。郊区城乡体系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推进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的建设过程中,着力体现有层次的用地规模、互补共享性的用地结构和紧凑组团式用地方式,为“体系成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的郊区城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通过设定城镇增长边界,将全市郊区城镇建设的外延扩张规模控制在250平方公里以内。工业用地: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用地方针,进一步推进工业发展的集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大力归并零星工业点。“*”期间,全市工业仓储用地总量控制在1000平方公里以内,新增工业用地控制在70—80平方公里。进一步细化并严格实施工业项目用地定额指标,提高新建项目用地审核标准,努力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提升到3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期末,全市工业仓储用地地均产出率从20*年的1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7—30亿元/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单位用地产值达到5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农业用地:按照全市农业发展形成崇明三岛、黄浦江上游、杭州湾北岸、城郊结合部楔形农业区四大板块的布局,实施稳粮、扩经、调优、增效战略,使农田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充分发挥农用地的生产、生态和景观等方面功能。努力将全市农业用地产出率从目前的900万元/平方公里提升到“*”期末的950万元/平方公里左右,户均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公顷左右。基础设施用地:支持“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国际航运中心、*世博会、新农村建设、生态型城市和城市安全保障为重点,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加强基础设施用地的资源整合、设施共享、综合利用。规划期内,全市对外交通用地增加7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居住用地: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的生态房型和紧凑用地的中小户型住宅建设,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配套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其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确保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占新审批新开工商品住房总面积的70%以上。农村居民点用地:继续有序推进分散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中归并,到“*”期末争取归并8000—10000个土地利用粗放的自然村落,将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从目前的557.8平方公里调减到450平方公里左右。

五、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任务

(一)搞好全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总量控制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体系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全市各类土地资源。综合运用环境容量、功能定位、产业导向、城镇布局和用途管制的调控工具,引导和控制土地利用的总体规模,加强宏观战略管理。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预警机制,综合运用GPS、RS、GIS等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分析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方向的变动,为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奠定技术基础。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61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控制在1870平方公里以内。

(二)搞好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统筹安排从严从紧利用好土地计划指标,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体现“控增逼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75%用于确保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六大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投资领域和市重大项目。完善土地储备库蓄水池的调控作用,强化土地储备中心功能,统一收购、储备、开发和供地,充分发挥土地总阀门的调控功能。支持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和配套商品房建设。限制高地耗、高能耗、低产出的用地供应。严格按照《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要求,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土地供应。

(三)深入推进“批项目、核土地”结合实际,分阶段建立并严格实施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各类项目用地的定额标准。从工业项目入手,逐步实现由按需供地向按标准供地转变,将用地定额标准扩大到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项目用地审批。在全面推行六类经营性用地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出让。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市场机制。贯彻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的用地理念,制定城镇建设集约用地的导向性政策。城镇建设引入“理性增长”理念,城市建设相对集中,适当增加居住点的居住密度,提供共享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审和批后管理,根据项目优劣、轻重缓急、规划布局、产业导向和“三个集中”原则,以及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体系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体系及操作机制。

(四)充分盘活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在全市范围开展土地清查,切实摸清各类用地的规模、分布和利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拟定具体措施,充分盘活各类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

一是优先盘活闲置土地。健全闲置土地的动态监管机制和措施,对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闲置用地,采取限期开发、调整项目、整理复垦、土地回收等多种途径促进盘活。同时,通过完善土地闲置费收取、加强闲置土地处理的有关办法,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减少闲置土地的产生。

二是激活低效土地。从激活零星、低效工业园区用地入手,巩固开发区清理整顿成果,对存量建设用地中的批而未供、已批未用、部分闲置、低效利用等各类土地采取二次开发、主体调整、收购储备等措施进行有效激活。“*”期间,全市零星工业点减少50平方公里左右,整理各类工业用地20平方公里左右,淘汰劣势低效土地利用企业3000—4000家,腾出土地20—30平方公里,发展都市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

三是稳步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依托产业和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农村居住社区,合理安排农村居住点,适当提高新建农民居住点的容积率。加大分散农村居民点的归并整合力度,协调推进原有零星宅基地的置换和复垦。

四是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在城市重点地区编制各类建设发展规划同时,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城市重点地区内新建项目,必须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方案。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和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搞好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人民广场、陆家嘴、北外滩、徐家汇、五角场等20余个重点地区,建设骨干型地下空间工程。在郊区新城规划建设中,结合轨道交通、民防工程、管线共同沟和公共活动中心的建设,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全市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

(五)挖掘城乡土地利用的综合潜力

1、提升第一产业用地的综合保障能力。“*”期间,按照“以建设促保护”思路,确保全市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推进金山区部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继续推进设施粮田和设施菜田建设,按照现代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引进新农艺,运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农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努力提升并充分发挥全市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

2、逐步提高第二产业新增项目的投入产出水平。“*”期间,除有特殊工艺要求外,工业项目新建厂房容积率要达到0.8以上,都市型工业项目的标准厂房容积率要达到1.2以上。“*”期末,全市工业用地平均建筑容积率比现状提高20%左右;进一步提高工业布局集中度,市级以上工业区和六大产业基地的产出占全市工业产出的比例提高到70%左右。

3、提升第三产业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中心城区,结合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与*世博会建设为重点,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对工厂仓库码头、交通运输用地的调整,对两岸的水体空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使黄浦江滨水地区成为展示*城市土地综合利用功能风貌的代表。郊区,按照有关规划要求,有序推进若干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世博会建设以土地开发结合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形成以两岸滨江生态绿地为基础的一轴一核和五大片区的会展功能区,形成体现自然、人文和历史特征的世博展区,形成国际文化商务交流的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区域,充分发挥休闲、旅游、会展、商服的综合功能。

(六)推进基础设施用地的集约化利用一是推进地下市政场站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各类公共活动中心、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用地紧张或者景观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结合地面绿地和高层建筑等项目,建设地下或半地下市政设施。在中心城区,推进架空线入地,有条件的逐步实施地下变电站,推进专业线缆沟的使用,结合地面建设绿地、公园和非永久性、非居住、非公共活动建筑等,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结合郊区新城和重点城镇建设,推进变电站入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共同沟的专项研究,努力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二是结合重大设施的建设,进行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其具有复合式功能。对大型绿地、大型体育、文化、休闲等设施的开发建设,结合相关规划和实际功能需求,倡导综合设置地下商业、娱乐、民防、物资存储等功能;对轨道交通建设,要以枢纽车站为核心,加强周边各类相关设施的互相连通,形成与地上密切衔接,以交通功能为主导,集商业、休闲、民防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综合公共活动空间。

三是有效利用现有集中卫生填埋资源,减少简易堆场的数量。建立、健全郊区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处置系统,减少郊区分散填埋和堆放垃圾占用的土地。同时将矿化垃圾处置技术纳入科技开发项目中,并制定实施计划。

六、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政管理,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模式

从行政推动层面,制定整套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明确推进目标、推进重点和保障措施,落实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的各自责任。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专项规划的实施和跨部门的协调推进,对有关体制、机制、政策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充分衔接。地方政府具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明晰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节约集约用地的义务和权责,提供有利于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开展动态监控,形成土地集约利用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机制

一是开展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和核定办法研究。按照“批项目、核土地”要求,完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核定、评价及操作办法,建立用地规模核定制度。

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管理和后评估。建立项目用地供应评估机制,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评价研究,跟踪掌握已批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地、投资、开工、竣工、开发强度、产出效率等方面情况,作为评估考核的基础依据。

三是强化区域(各区县、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逐步推进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情况的评估工作,形成定期评价、通报机制,主要评价内容是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情况、违法违规用地情况等。探索对区县土地利用情况开展综合评估的办法,逐步建立全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

四是建立地价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挂钩的调节机制。完善土地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推进全市统一、透明、规范的土地有形市场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研究更新本市基准地价。在不低于全市各类土地基准地价的前提下,对土地利用低效的适当提高供地价格,对土地利用效率高的适当给予优惠。

五是建立土地供应与土地集约利用考核结合的评估机制。根据区域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提出逐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将土地供应与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挂钩,特别是将增量用地计划指标和存量土地消化利用情况挂钩,建立长效的评估激励机制。对土地集约利用度较高的地区,倾斜安排下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手续。对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未达考核标准的地区,暂停办理该地区的用地审批手续,或相应核减用地指标。

(三)鼓励制度创新,开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是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机制。以“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为原则,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机制,通过将城镇增量建设用地指标与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相挂钩,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

二是鼓励和支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有关政策机制,加大对提高存量用地利用效率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力度。在规划许可前提下,鼓励用地单位通过整合挖潜,通过翻建多层厂房等方式,适当提高容积率。鼓励新企业租用或购买闲置厂房,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探索利用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加快淘汰劣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

三是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对闲置土地、低效土地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到有关整改要求的,动员其用地单位退出占有的土地资源,并允许退出的土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再利用。

四是推行工业用地前期开发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定相应计划,明确操作机构,通过工业用地的前期滚动开发,缩短项目供地周期,提高用地效率和质量。对工业用地逐步全面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并严格执行出让最低价标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工业用地的配置作用。

五是探索以市场配置方式对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的使用进行改革。在对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实施招拍挂出让的基础上,对部分占地规模较大的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逐步通过市场配置实行有偿使用。

六是运用经济杠杆,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以土地置换、土地租赁等方式,将项目集中到市级以上工业区的,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融资、绿色采购、贷款贴息、专项基金支持、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

七是促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对于以市场配置方式取得的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政府在融资、抵押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完善政策规定,形成指导节约集约用地的规范和标准体系

在继续推进实施《*产业用地指南》、《*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等地方规范的基础上,加快研究促进土地复合利用的相关管理办法。完善修订《*产业用地指南》,抓紧研究出台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用地定额标准,研究制定《*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工业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以及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开发区及工业项目用地后评估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市地下空间近期实施性规划》、《*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若干规定》等规划、政策和办法,建立健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法规政策环境。加快研究以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地耗、容积率、土地利用率和集中度等指标为基本框架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强化技术手段,支持试点项目攻关和节地典型的推广

重点研究节能省地住宅用地模式,绿色世博园区土地二次开发和后续利用的运行机制,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建设用地使用“三维”范围的权利界定,崇明生态岛、绿色园区和精细农业的耕地资源保护等方面内容。评估和总结中心城区楼宇经济、都市型工业园和创意园的节地经验,积极推广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节地典型的用地理念。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方法咨询服务体系,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六)坚实社会基础,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建立专项规划的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信息,对社会公布的内容包括节约集约用地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和具体措施等。同时,建立定期检查通报、鼓励社会监督等方面制度。

节约利用范文篇4

近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做到既节约集约用地,又支持、保障和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导和调控,严把土地供应关口

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项目预审、用地规模、用途管制等方面把好土地供应关口。一是严格项目预审。坚持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对外推介前,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用地规模及性质、拟选址是否合规、环保能否达标、投资强度等方面进行前置审查。对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项目,才准许进入项目库,正式对外招商,以增强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落实效率。二是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对符合用地条件的项目,要求项目单位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使用量。例如在华能**电厂、**铝厂技改和配套的冷轧厂等项目的供地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使实际用地与原设计相比节约用地均达20%以上,仅这3个项目就节约使用耕地500多亩。三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在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用地与批次用地选址时,认真落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责任,首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尽量不占耕地,必须占的尽量少占,能用劣地的不用好地。如20**年在为总投资8亿元的声威水泥项目选址时,积极动员项目单位在靠近石灰石矿的荒山沟里选址建设。结果,该项目边造地、边建设、边生产,从一期到二期,生产与治理同步进行,用地与采矿统筹考虑,既解决了该项目建设用地、节约了耕地,又缩短了企业生产原料的运输距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又如20**年市重点建设项目**铝厂配套项目选址时,企业出于自身设施配套完善和运输距离的考虑,提出了就近占用基本农田的要求。市政府在坚决否决的同时,到该企业耐心宣传和解释国家土地政策,并组织有关单位在闲置工矿土地、未利用地和空心村中找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困难。目前,铝合金项目和2.5万吨碳素项目用地已在已搬迁企业的废弃场地中解决,热轧项目用地在**电解铝厂区内解决,12万吨碳素项目和冷轧项目也已向企业提供了多处选址意见,供企业选择。

20**年以来,市国土资源部门共审查用地项目100多宗,供应各类项目用地6**6.3亩,否定不符合规划的项目17个,要求减少用地规模的项目11个,减少用地1500多亩,有效的制止了浪费土地、粗放用地的行为。

二、内涵挖潜、“腾笼换鸟”,盘活城市闲置土地

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是集约节约用地、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全面清查、建立台帐。针对我市行政中心南迁至新区后原办公用地闲置、国有企业原划拨用地低效利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部分单位、企业存在闲置土地的状况,市政府组织了全面的清查核实,建立了载明项目名称、使用单位、位置、面积、用途等内容的存量土地台账,并定期复查,摸清了存量土地的家底。二是回收储备、逐宗盘活。对各类闲置未用、低效利用的土地,有计划地按照资产评估→制定收购补偿方案→市政府审批→完成收购纳入土地储备→公开投放市场的程序逐宗盘活。近几年来,已先后对市耐火厂、**宾馆片区、市工人文化宫片区、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局和武警**市支队等单位30宗270.45亩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处置22宗192.01亩,实现土地收益5352.8万元。近期,还要对20**年清查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69宗1420亩闲置土地有计划地分类处置。三是土地置换、“腾笼换鸟”。**是个老工业城市,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部分矿山企业的资源枯竭和军工企业的外迁等,不少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破产状态,企业用地大量闲置。但由于这些企业用地均属过去划拨用地,企业领导和职工“土地国有”的认识还不到位,企业长期形成的资产、债务、职工安置等难点问题很难迅速解决,利用这部分闲置土地,难度很大,必须统筹考虑,综合处置。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土地,我们尝试在这些闲置用地上安排新的工业项目,进行产权置换,既可盘活土地,又能解决新项目的配套设施,还可安排下岗职工,可谓一举多得。如市东风建材厂通过土地使用权置换,将企业原用地安排为声威特种水泥生产项目用地。既合理使用了闲置土地,又优化了产业布局。又如,考虑到即将破产的西北耐火材料厂有铁路专线、靠近石灰石矿山、又有熟练劳动力等因素,去年我们在该企业原用地安排了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三、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和土地整理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大力实施土地整理,这是增加耕地节约耕地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规划为龙头强化村庄建设和宅基地管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控制用地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农业、规划、国土等部门密切配合,组织、指导修编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做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移民搬迁、空心村改造、地质灾害防治”四结合,规范宅基地管理并合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在村庄建设规划实施中,将拆迁闲置旧宅和影响规划实施的构筑物后的新增用地,优先安排用于完善村内主干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修建“两委会”、“两基”、**派出所及健身广场等公益项目。

二是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由于新建住宅、移民搬迁等,使农村出现了不少的废弃村庄——“空心村”,形成了对土地的浪费。治理“空心村”,对废弃的宅地进行复垦,既可增加耕地,又可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如去年实施的印台区印台乡东塬村二荒地和旧宅基地复垦项目,复垦整理土地480亩,新增耕地323亩,使该村人均耕地由复垦前的1.48亩增加到复垦后的2.1亩,人均增加耕地0.6亩,同时还提高土地的等级,改善了景观形象。过去4年我市已完成54个村庄土地整理复垦,新增耕地106**亩。去年,我们组织对全市未经整治的整体废弃村庄、“空心村”土地状况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摸清了废弃村庄、“空心村”分布及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185个整体废弃村庄、114个“空心村”的1.57万亩土地复垦整理的3-5年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实行“一村一策”,全面提速我市的“空心村”治理工作。

三是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我们已完成投资1.27亿元,在土地开发整理条件比较成熟的村镇实施了一批以基本农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等为主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309**亩,项目区田、水、路、林、村得到综合整治,耕地等级提高1-3级,耕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年度平均新增加了97.12万公斤的粮食产量,为农民增加直接收入951.78万元,农民年人均增加直接收入21元。

四、坚持实施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实现土地利用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由于过去矿山企业重开采轻治理现象突出,对矿山环境治理投入不够,导致正在生产、闭坑的矿山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乃至陕西的对外形象。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编制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总体规划、落实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同时以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三项工程”为抓手推进治理工作。这“三项工程”分别是:

1、210国道川口段石灰石废弃矿山环境治理项目。210国道是我省重要的南北通道,其**段的环境是我市重要的形象窗口。市政府连续五年,分五期工程,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完成了川口至市水泥厂废弃石灰石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将北市区南大门川口地区严重影响市容观瞻的石灰石废弃矿山遗留的245亩土地治理为城市绿地,使210国道川口段两侧环境明显改观。

2、**露天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露天煤矿是已停止开采的废弃矿。我市从2004年开始,先后实施完成了**露天煤矿北坑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一、二期工程和**露天煤矿废弃矿山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共治理地质环境严重恶化的露天采坑北坑及扰动区土地1804亩,修建小型湖泊1个,新增林地184.25亩、草地51.77亩,复垦新增耕地740亩。

3、史家河煤矸石山土地复垦项目。史家河煤矸石山距城区较近,同时存在滑坡隐患。经认真调研论证,我们因地制宜提出了史家河480亩煤矸石山土地复垦项目规划,并在省市两级财政的支持下,完成了史家河煤矿矸石山土地复垦项目。复垦新增耕地330亩,新增城市绿地150亩,彻底消除了三里洞东山区域的煤矸石污染和滑坡隐患。

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治理,已有2500多亩的废弃矿山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改观,实现了废弃矿山土地利用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土地供应“招拍挂”,形成节约用地约束机制

在强化规划、计划对新增用地实行宏观控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节约用地约束机制。

节约利用范文篇5

一、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回顾

自上世纪**年代以来,特别是“**”期间,本市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在产业用地方面。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市场调节、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政策导向,在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在郊区,通过清理整顿开发区,淘汰、归并、整合了零星低效的产业用地,逐步形成了以产业基地为龙头、市级以上工业区为支撑、区级重点工业区为配套、郊区都市型工业园(产业街区)为补充的产业布局。

(二)在统筹、优化郊区土地利用方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政策主导和典型引路的推进方式,在郊区推行了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集中”战略,即: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三)在城市建设用地方面。通过规划引导、年度计划调控、用地全程管理和土地储备等综合手段,逐步在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和利用方向上,引入减量、再利用、再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心城区实施“双增双减”、存量土地再利用,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郊区清晰了城市化战略构想,确立了“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的组团式、紧凑型的用地布局。

(四)在集约用地政策建设方面。实行“批项目、核土地”制度,出台了《**市建设项目审批中用地规模控制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关于设立市级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的意见》、《**产业用地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及标准。这些探索已经开始产生效益,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已实现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建设用地地均产出显著提高。全市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从1996年的1.66亿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5年的3.81亿元/平方公里;三是工业用地集约效益有所提升。全市工业用地地均产出率从1996年的12.45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005年的1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了约45%,工业布局的集中度从20%提高到54%;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以“一城九镇”为代表的试点城镇建设已有了实质性启动,郊区现代化新市镇的雏形正在逐步显现,为完善全市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面临的形势

**是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特大型城市。从长远看,土地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已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刚性约束。从土地资源消耗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看,“**”期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的五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期间,本市土地利用方向和方式,必须切实转变思路,着眼于存量挖潜、着眼于结构调整,在已开发的建设用地中注重二次开发和复合利用。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内在要求,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必须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角度,统筹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和土地资源等要素的协调发展,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必须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从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调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激活存量低效用地、统筹全市土地资源等方面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潜力。

三、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体现“五个统筹”、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市情,按照本市城乡规划体系的要求,以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为重点,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引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土地资源利用突出节约。通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规模及节奏,减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造成的不可逆的消耗。土地资源利用注重集约。通过增加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强化土地利用效益,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土地资源利用强调效率。通过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体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施和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但体现在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而且要综合考虑解决好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等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坚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主题。推进节约集约的用地方式,不是寻找最高的土地利用强度,而是要实现最优集约度或最佳集约度,体现“严控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用地理念,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坚持渐进原则和差别政策。尊重土地利用的客观规律,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相结合,土地利用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土地产出率体现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坚持从严从紧管理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不同区域、不同用途、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实施不同的差别政策。坚持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集约用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规律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形成综合运用经济杠杆、财税政策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年,**各类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及评估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郊区“三个集中”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单向型、外延扩张型向集约循环型、内涵挖潜型转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护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明显增强。“**”期末,全市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比“**”期末提高50%以上,“**”期间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地耗水平比“**”期间下降40%左右。

(二)分类目标

中心城区:通过继续推进“双增双减”、“退二进三”战略,着力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一步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建设体现繁荣繁华和**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成服务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区域,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从目前的35平方米调整到“**”期末的40平方米左右。郊区城乡体系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推进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的建设过程中,着力体现有层次的用地规模、互补共享性的用地结构和紧凑组团式用地方式,为“体系成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的郊区城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通过设定城镇增长边界,将全市郊区城镇建设的外延扩张规模控制在250平方公里以内。工业用地: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用地方针,进一步推进工业发展的集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大力归并零星工业点。“**”期间,全市工业仓储用地总量控制在1000平方公里以内,新增工业用地控制在70—80平方公里。进一步细化并严格实施工业项目用地定额指标,提高新建项目用地审核标准,努力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提升到3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期末,全市工业仓储用地地均产出率从2005年的1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7—30亿元/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单位用地产值达到5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农业用地:按照全市农业发展形成崇明三岛、黄浦江上游、杭州湾北岸、城郊结合部楔形农业区四大板块的布局,实施稳粮、扩经、调优、增效战略,使农田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充分发挥农用地的生产、生态和景观等方面功能。努力将全市农业用地产出率从目前的900万元/平方公里提升到“**”期末的950万元/平方公里左右,户均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公顷左右。基础设施用地:支持“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国际航运中心、**世博会、新农村建设、生态型城市和城市安全保障为重点,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加强基础设施用地的资源整合、设施共享、综合利用。规划期内,全市对外交通用地增加7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居住用地: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的生态房型和紧凑用地的中小户型住宅建设,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配套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其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确保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占新审批新开工商品住房总面积的70%以上。农村居民点用地:继续有序推进分散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中归并,到“**”期末争取归并8000—10000个土地利用粗放的自然村落,将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从目前的557.8平方公里调减到450平方公里左右。

五、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任务

(一)搞好全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总量控制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体系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全市各类土地资源。综合运用环境容量、功能定位、产业导向、城镇布局和用途管制的调控工具,引导和控制土地利用的总体规模,加强宏观战略管理。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预警机制,综合运用GPS、RS、GIS等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分析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方向的变动,为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奠定技术基础。**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61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控制在1870平方公里以内。

(二)搞好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统筹安排从严从紧利用好土地计划指标,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体现“控增逼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75%用于确保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六大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投资领域和市重大项目。完善土地储备库蓄水池的调控作用,强化土地储备中心功能,统一收购、储备、开发和供地,充分发挥土地总阀门的调控功能。支持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和配套商品房建设。限制高地耗、高能耗、低产出的用地供应。严格按照《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要求,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土地供应。

(三)深入推进“批项目、核土地”结合实际,分阶段建立并严格实施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各类项目用地的定额标准。从工业项目入手,逐步实现由按需供地向按标准供地转变,将用地定额标准扩大到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项目用地审批。在全面推行六类经营性用地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出让。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市场机制。贯彻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的用地理念,制定城镇建设集约用地的导向性政策。城镇建设引入“理性增长”理念,城市建设相对集中,适当增加居住点的居住密度,提供共享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审和批后管理,根据项目优劣、轻重缓急、规划布局、产业导向和“三个集中”原则,以及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体系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体系及操作机制。

(四)充分盘活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在全市范围开展土地清查,切实摸清各类用地的规模、分布和利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拟定具体措施,充分盘活各类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

一是优先盘活闲置土地。健全闲置土地的动态监管机制和措施,对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闲置用地,采取限期开发、调整项目、整理复垦、土地回收等多种途径促进盘活。同时,通过完善土地闲置费收取、加强闲置土地处理的有关办法,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减少闲置土地的产生。

二是激活低效土地。从激活零星、低效工业园区用地入手,巩固开发区清理整顿成果,对存量建设用地中的批而未供、已批未用、部分闲置、低效利用等各类土地采取二次开发、主体调整、收购储备等措施进行有效激活。“**”期间,全市零星工业点减少50平方公里左右,整理各类工业用地20平方公里左右,淘汰劣势低效土地利用企业3000—4000家,腾出土地20—30平方公里,发展都市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

三是稳步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依托产业和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农村居住社区,合理安排农村居住点,适当提高新建农民居住点的容积率。加大分散农村居民点的归并整合力度,协调推进原有零星宅基地的置换和复垦。

四是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在城市重点地区编制各类建设发展规划同时,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城市重点地区内新建项目,必须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方案。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和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搞好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人民广场、陆家嘴、北外滩、徐家汇、五角场等20余个重点地区,建设骨干型地下空间工程。在郊区新城规划建设中,结合轨道交通、民防工程、管线共同沟和公共活动中心的建设,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全市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

(五)挖掘城乡土地利用的综合潜力

1、提升第一产业用地的综合保障能力。“**”期间,按照“以建设促保护”思路,确保全市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推进金山区部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继续推进设施粮田和设施菜田建设,按照现代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引进新农艺,运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农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努力提升并充分发挥全市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

2、逐步提高第二产业新增项目的投入产出水平。“**”期间,除有特殊工艺要求外,工业项目新建厂房容积率要达到0.8以上,都市型工业项目的标准厂房容积率要达到1.2以上。“**”期末,全市工业用地平均建筑容积率比现状提高20%左右;进一步提高工业布局集中度,市级以上工业区和六大产业基地的产出占全市工业产出的比例提高到70%左右。

3、提升第三产业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中心城区,结合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黄浦江两岸开发建设与**世博会建设为重点,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对工厂仓库码头、交通运输用地的调整,对两岸的水体空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使黄浦江滨水地区成为展示**城市土地综合利用功能风貌的代表。郊区,按照有关规划要求,有序推进若干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世博会建设以土地开发结合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形成以两岸滨江生态绿地为基础的一轴一核和五大片区的会展功能区,形成体现自然、人文和历史特征的世博展区,形成国际文化商务交流的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区域,充分发挥休闲、旅游、会展、商服的综合功能。

(六)推进基础设施用地的集约化利用一是推进地下市政场站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各类公共活动中心、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用地紧张或者景观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结合地面绿地和高层建筑等项目,建设地下或半地下市政设施。在中心城区,推进架空线入地,有条件的逐步实施地下变电站,推进专业线缆沟的使用,结合地面建设绿地、公园和非永久性、非居住、非公共活动建筑等,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结合郊区新城和重点城镇建设,推进变电站入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共同沟的专项研究,努力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二是结合重大设施的建设,进行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其具有复合式功能。对大型绿地、大型体育、文化、休闲等设施的开发建设,结合相关规划和实际功能需求,倡导综合设置地下商业、娱乐、民防、物资存储等功能;对轨道交通建设,要以枢纽车站为核心,加强周边各类相关设施的互相连通,形成与地上密切衔接,以交通功能为主导,集商业、休闲、民防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综合公共活动空间。

三是有效利用现有集中卫生填埋资源,减少简易堆场的数量。建立、健全郊区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处置系统,减少郊区分散填埋和堆放垃圾占用的土地。同时将矿化垃圾处置技术纳入科技开发项目中,并制定实施计划。

六、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政管理,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模式

从行政推动层面,制定整套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明确推进目标、推进重点和保障措施,落实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的各自责任。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专项规划的实施和跨部门的协调推进,对有关体制、机制、政策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充分衔接。地方政府具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明晰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节约集约用地的义务和权责,提供有利于企业、社会团体和市民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开展动态监控,形成土地集约利用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机制

一是开展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和核定办法研究。按照“批项目、核土地”要求,完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核定、评价及操作办法,建立用地规模核定制度。

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管理和后评估。建立项目用地供应评估机制,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评价研究,跟踪掌握已批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地、投资、开工、竣工、开发强度、产出效率等方面情况,作为评估考核的基础依据。

三是强化区域(各区县、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逐步推进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情况的评估工作,形成定期评价、通报机制,主要评价内容是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情况、违法违规用地情况等。探索对区县土地利用情况开展综合评估的办法,逐步建立全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

四是建立地价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挂钩的调节机制。完善土地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推进全市统一、透明、规范的土地有形市场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研究更新本市基准地价。在不低于全市各类土地基准地价的前提下,对土地利用低效的适当提高供地价格,对土地利用效率高的适当给予优惠。

五是建立土地供应与土地集约利用考核结合的评估机制。根据区域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提出逐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将土地供应与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挂钩,特别是将增量用地计划指标和存量土地消化利用情况挂钩,建立长效的评估激励机制。对土地集约利用度较高的地区,倾斜安排下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手续。对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未达考核标准的地区,暂停办理该地区的用地审批手续,或相应核减用地指标。

(三)鼓励制度创新,开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是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机制。以“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为原则,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机制,通过将城镇增量建设用地指标与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相挂钩,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

二是鼓励和支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有关政策机制,加大对提高存量用地利用效率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力度。在规划许可前提下,鼓励用地单位通过整合挖潜,通过翻建多层厂房等方式,适当提高容积率。鼓励新企业租用或购买闲置厂房,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探索利用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加快淘汰劣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

三是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对闲置土地、低效土地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到有关整改要求的,动员其用地单位退出占有的土地资源,并允许退出的土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再利用。

四是推行工业用地前期开发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定相应计划,明确操作机构,通过工业用地的前期滚动开发,缩短项目供地周期,提高用地效率和质量。对工业用地逐步全面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并严格执行出让最低价标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工业用地的配置作用。

五是探索以市场配置方式对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的使用进行改革。在对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实施招拍挂出让的基础上,对部分占地规模较大的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逐步通过市场配置实行有偿使用。

六是运用经济杠杆,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以土地置换、土地租赁等方式,将项目集中到市级以上工业区的,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融资、绿色采购、贷款贴息、专项基金支持、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

七是促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对于以市场配置方式取得的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政府在融资、抵押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完善政策规定,形成指导节约集约用地的规范和标准体系

在继续推进实施《**产业用地指南》、《**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等地方规范的基础上,加快研究促进土地复合利用的相关管理办法。完善修订《**产业用地指南》,抓紧研究出台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用地定额标准,研究制定《**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工业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以及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开发区及工业项目用地后评估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市地下空间近期实施性规划》、《**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若干规定》等规划、政策和办法,建立健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法规政策环境。加快研究以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地耗、容积率、土地利用率和集中度等指标为基本框架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强化技术手段,支持试点项目攻关和节地典型的推广

重点研究节能省地住宅用地模式,绿色世博园区土地二次开发和后续利用的运行机制,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建设用地使用“三维”范围的权利界定,崇明生态岛、绿色园区和精细农业的耕地资源保护等方面内容。评估和总结中心城区楼宇经济、都市型工业园和创意园的节地经验,积极推广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节地典型的用地理念。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方法咨询服务体系,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六)坚实社会基础,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建立专项规划的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信息,对社会公布的内容包括节约集约用地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和具体措施等。同时,建立定期检查通报、鼓励社会监督等方面制度。

节约利用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政府收购储备、企业自行改造、建筑物功能改变、改革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加强批后监管等方式,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区,加快构筑新的产业高地,切实提升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原则。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建设用地原使用权人及相关权利人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切实加强监管,确保规范有序推进。

二是规划管控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现状,依据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工业企业“二次开发”和产业布局进行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具体建设用地改造方案,强化源头管控。

三是公开透明原则。坚持相关部门集体审核,相关内容公示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依法稳妥原则。兼顾历史事实和土地管理政策的延续性,认真做好与国家现行相关法规政策的衔接,坚持改造利用与完善手续相结合,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防止发生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三、采取多种方式调整工业用地结构

(一)城乡规划功能已调整为商业服务业用地的,鼓励企业自行改造升级。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工业用地,经依法审批可以以协议出让方式改变为商业服务业用地。

1.办理条件

(1)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地批准时间在年日前;

(2)未列入政府区块改造计划或政府收购储备计划;

(3)不影响周边其他地块开发,扣除道路、公共绿化等公建用地后可开发或相邻地块经转让(或成立独立企业法人)联合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

(4)改变土地用途后仅限于企业自用或出租,不得分割销售、分割转让和分割办理权证,禁止开发商品住宅。企业所属员工安置、设备搬迁和建筑物的处置由企业自行负责。

2.办理程序

(1)企业申请。由企业向镇(街道)、管委会提出申请,经镇(街道)、管委会审核后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原土地使用证、供地批准文件、房产证等相关资料;

(2)部门初审。由国土资源部门通过网上会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初审。规划部门审核申请地块改造要求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并确定规划条件;建设部门审核地块是否纳入拆迁改造计划;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改造项目是否纳入收购储备计划、是否符合自行改造升级的条件;发展改革、经济发展、贸易粮食部门审核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目录、工业转型升级及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其他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参与相关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初审意见;

(3)拟定出让方案。委托有资质的地价评估机构评估应补缴的出让金(应补缴出让金为批准改变用途时新土地使用条件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价格与批准改变时原土地使用条件下剩余年期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价格的差额),拟定协议出让方案。经发展改革、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国土资源、财政、环保、监察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审查同意,形成联席会议纪要;

(4)社会公示。对符合自行改造条件的,由国土资源部门将相关内容在公开媒体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7天;

(5)签订合同。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审查未发现存在违反规定行为的,由国土资源部门将协议出让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协议出让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与企业重新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企业按合同要求补缴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二)临时改变用途,利用原厂房发展服务业。

1.办理条件

对城镇规划区暂未列入改造计划的工业企业,允许企业自身对低效、闲置厂房进行利用改造,在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变、土地登记用途不变、建筑物不变的前提下,经依法审批,允许按商业服务业功能使用并收取相应的土地收益,对发展创意产业包括设计、研发、产品展示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经市政府批准暂不收取土地收益。

2.办理程序

(1)企业申请。由企业向镇(街道)、管委会提出申请,经镇(街道)、管委会审核后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原土地使用证、供地批准文件、房产证等相关资料;

(2)部门审核。由国土资源部门通过网上会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核。规划部门审核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环保、建设、交警、消防部门审核原厂房是否符合临时改变用途要求;发展改革、经济发展、贸易粮食部门审核是否符合工业转型升级及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其他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参与相关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初审意见;

(3)拟定方案。对符合使用条件的,由国土资源部门测算每年应收取的土地收益,拟定临时改变用途允许年限及补缴收益金的初步方案,经发展改革、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国土资源、财政、环保、消防、工商、监察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审查同意后,上报市政府审批。土地收益一般以年度为限补缴收益金,按该地块所在区域的商业用地基准楼面地价与工业用地基准地面地价的差额的2.5%计算。

(4)办理手续。临时改变用途允许年限及补缴收益金的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企业按期补缴土地收益金,并出具承诺书,承诺今后政府拆迁时按照原土地房屋用途予以补偿安置。企业补缴土地收益金、出具承诺书后,国土资源部门发放同意临时改变用途核准书,企业凭核准书向工商、财政、贸易粮食、环保、消防、卫生等部门办理相关登记审批手续。

在本文件下发前已改变土地用途,且符合企业自行改造和利用原厂房发展服务业条件的,必须对其违法行为作出处理,补缴收益金。补缴金额按照实际已改变用途的年份乘以所处地段商业用地基准楼面地价与工业用地基准地面地价的差额的2.5%计算,实际改变用途年份从颁发营业执照之日起计。处理到位后,按上述程序办理相关手续。若不符合企业自行改造和利用原厂房发展服务业条件的,责令其在本文件下发起两年内自行整改到位。整改期间,每年按照不低于所处地段商业用地基准楼面地价与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差额的2.5%缴纳土地收益。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一律按违法用地严肃处理。

(三)城乡规划已调整为商住用地或居住用地的,按现行政策收回后重新公开出让。

四、改革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进一步细化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供地。

(一)分类设置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

一般性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符合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4754-)的13—43大类分类执行。取消报名前置的项目准入条件审查,以完全竞价方式公开出让,企业和自然人均可报名竞价。

产业园区有特定产业规划要求的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导向目录中鼓励类的重点工业项目,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产业、产业链中的关键行业、高科技含量的产业以及符合上述要求的招商引资项目),设定详细的地块行业准入条件、项目投资产出标准、建设规划条件,实行限产业、限使用条件出让。

(二)探索工业用地分阶段出让工作

积极探索新增工业用地分阶段出让工作,促使新增工业用地按合同约定按期开发建设、投产使用,防止土地不完全开发、闲置、炒卖、违法改变用途等问题的发生。在新增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时,分阶段签订出让合同。第一阶段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以后阶段年限为50年减去前面阶段年限的剩余年限,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五、健全工业用地批后监管

(一)加强部门合作。对新增工业用地项目做到全程管理,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格把关,对土地取得、项目建设、投入产出进行全程跟踪,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同时,建立完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会审制度、竣工复核验收制度、投入产出评价考核制度,全面加强对工业项目土地利用的监管。

(二)加大监管力度。出让的工业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落实开发建设责任,根据合同约定及时提醒、督促企业按期开发建设,在约定动工日期前1个月及时下发《提醒动工通知书》,督促企业及时动工。加强对企业的违约责任追究,对违反开竣工、使用条件约定的企业收取违约金,达到闲置的,坚决依法处置。

(三)严格用途管制。对擅自将工业用地改变为商业服务业用地的违法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查处。市级相关部门要共同配合,联合执法。用地单位若不能提供商业服务业用途的土地使用证或临时改变用途核准书的,发展改革等经济投资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项目备案、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建筑施工许可证;电力和市政公用部门不得为其通电、通水、通气,房产管理部门应按法定用途进行登记;工商部门不得办理设立登记,并在年检和验照时配合把关;公安消防部门不得通过消防许可;城管执法、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加大对违章建筑的处理力度。

(四)完善责任落实。全面落实批后监管责任,将批后监管工作列入市政府对镇(街道)、管委会的目标管理考核,监管不力的扣减相应土地管理考核分值,并与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

六、激励企业充分利用原有土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一)积极落实土地优惠政策。企业在不改变用途并符合城乡规划的情况下,经批准利用原厂房加层、重建、改建的方式扩大生产性用房、开展技改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用地扩容等,提高容积率或利用地下空间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二)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配套政策。合理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标准,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增加土地的持有成本,以促使企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继续完善财政奖励政策,加大对投入产出多、土地亩产高的企业的财政奖励力度,真正建立土地集约使用的新机制,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

七、规范工业用地流转退出机制

建立企业股权转让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因股权转让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后,工商部门及时将相关变更信息反馈至税务、国土资源和房管部门。税务部门要及时征收相关税费,企业凭税务部门开具的完税或免税凭证至国土资源和房管部门办理权证变更手续。

对原协议出让和完全竞价出让的工业用地,开发投资超过25%的(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可通过政府引导,将土地转让给能满足所在区域对新进项目相关产业要求的工业企业。

八、加快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发展改革、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国土资源、财政、环保、贸易粮食、工商、卫生、消防、监察、公共资源交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参加,由市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审核分析各类办理事项和相关问题。

节约利用范文篇7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情况,请予审议。

一、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取得进展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大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防洪与水资源保障,为解决粮食供给这个历史性难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把水资源问题摆到了突出位置,明确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水利工作方针。近年来,每年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都对水资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多次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治水思路,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一是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

二是加强农业节水。1998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社会和农民投入600多亿元,重点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全国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2亿亩,形成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近3亿亩农田中推广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从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

三是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于2000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先后了两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设备(产品)目录》,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

四是深化水价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达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进了节约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补偿。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水资源费,60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

五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了94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市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各项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减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下游生态修复的双赢。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九五”以来,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仅淮河流域1994年以来就先后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组织开展了“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东线工程沿线、北京市、环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共设置了760多个监测断面,组成了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到2003年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已完成32%,全国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662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为42.3%。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水法》规定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区定期公布水资源质量状况报告。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了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

三是采取积极措施,修复生态环境。从1999年起,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在连续5年来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干流不断流。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这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黑河连续几年向下游输水,干涸多年的终端湖泊东居延海出现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断流20多年的下游河道,从2001年起恢复过流,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最大达200多平方公里,两岸大片胡杨林复苏,两大沙漠中间的绿色走廊重现生机。实施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工程,缓解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组织实施了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察(察尔森水库)济向(向海湿地)、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等水资源调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组织开展了全国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强化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的治理。济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实现复涌。苏锡常等超采区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显著降低。

(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是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来,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90多亿元,累计解决了5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人民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是加强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甘肃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库、四川大桥水库、宁夏扶贫扬黄等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1998年以来,加强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全面加快了淮河灾后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点海堤、清淤疏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三是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据《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龙江、海南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先后9次实施引黄济津,2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连续5年干旱的京、津地区供水安全。针对近年来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了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抗旱工作,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2003年全国工业循环冷却海水利用量达33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年产量113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量每年达6亿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普遍加强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二、当前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的形势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水资源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亿亩左右,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北京、天津等许多城市供水频频告急。南方许多地区也因干旱遭受缺水困扰。2004年下半年,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面积干旱,许多城市用水告急,工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用水量持续增长。除农业用水保持基本稳定外,工业和生活用水都不断增加。1980年至2000年,我国用水总量增加了122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分别增长745亿立方米和24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和7.2%。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接近水资源可利用量。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直接导致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间争水矛盾突出,生态用水被挤占,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二)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趋势。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2/3,城镇生活污水占1/3),比1980年增加了2倍多。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趋恶化。

水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劣五类水质占30%,属严重污染,基本丧失使用功能。按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是:珠江、长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和海河。对全国52个主要湖泊评价的成果显示,5个受到污染,26个严重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滇池、巢湖、太湖最为严重。滇池五类水质占总面积的69%,劣五类水质占总面积的31%。不少湖泊出现藻类爆发,有的藻类产生毒素,长期饮用将影响人体健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总体水质尚未出现大的变化,但部分支流曾出现“水华”现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和东线水污染防治任务也很艰巨。地下水水质恶化,平原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目前,全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其中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

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的趋势。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而且直接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人民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三)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部分地区用水量已大大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超采。一些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问题,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据统计,全国有包括黄河、辽河等大江大河在内的90多条河流发生过断流,河流功能衰减,部分河段功能甚至基本消失。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相比,全国湖泊面积减少15%,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26%。湖泊和天然湿地的减少和丧失,导致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河流水质的恶化。

全国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达到19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已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现象。全国地面沉降面积已达到6.4万平方公里,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仅长江三角洲以南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间接损失近3500亿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水资源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等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2。受季风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457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近20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进一步减少。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2%,年径流量减少17%。其中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25%,年径流量减少41%。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是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我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用水浪费。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单方水粮食增产量不足1公斤,发达国家已达1.6~1.8公斤。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6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85%。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以上。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三是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不够,人水矛盾尖锐。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约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树立起珍惜水、爱惜水的社会风尚。一些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如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2002年高耗水工业取水占工业取水量的比例高达99%(不含火电直流冷却用水)。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盲目建设大都市和城市群,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和高耗水种植业。我国工业的结构性污染突出,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物耗大,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城市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较低,由于政策和投入不到位、管网不配套等原因,全国大部分城市兴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治理工作滞后,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的供需矛盾。在淮河流域,由于对治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业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十年来虽然各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但总体进展仍滞后于水污染防治要求。多年来形成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存在重点治污工程前期工作不充分,配套资金不落实,重点治污项目进展不快,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计划进度要求,生态环境用水考虑不足等问题。

四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既造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无序竞争,也使得水资源保护缺乏责任和利益上的主体。《水法》确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形成。在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存在诸多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自发的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一边是大量投资建设水源工程、治理水污染,另一边是浪费水资源、肆意污染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薄弱。

可见,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们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三、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水资源是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一是目前我国总体用水效率不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通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可以将社会需水量控制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限度内。

二是通过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抑制需求的不合理增长,可缓解和改善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是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修复和保护水环境,使得部分已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质量得到改善,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可增加可用水量。

四是开源还有一定的潜力。2000年全国供水量中的一次性供水量相当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46%,还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或接近其可开发利用的极限,但部分河流还有可供进一步开发的水量。

五是再生水、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水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城市废污水处理回用率仅为20%,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增加可用水量的潜力很大。雨水集蓄利用、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微咸水改造也有相当的潜力。

总体上看,经过努力,我国水资源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但任务十分艰巨,难度也非常大,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法制、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

我国水资源条件十分复杂,改革开放以来,水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制新时期水资源规划,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急迫的任务。编制水资源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重视非传统水源的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当前要抓紧完成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八部委共同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优化配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继续编制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二)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通过制度建设,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要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通过制定水资源规划,要逐级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生产技术。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三)加强污染治理,做好水资源保护。

当前要全面推进水功能区制度的实施,合理确定河流水体的纳污总量,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的总量控制。重点加强行政区界、主要江河湖库引排水口、入河排污口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统一监测,对用水和排污进行有效监控,加强对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的管理。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保护区内的各项开发活动,严禁一切排污行为,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建立河流生态健康指标,制订不同阶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水应急机制,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要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启动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保护工程,控制超采、防止污染。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搞好水生态建设,美化城镇人居环境。

保护好水资源,控制污染是关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污染问题。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防治。在重点流域和地区,实行最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措施,逐年削减排污总量,不断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工业企业实行达标排放。逐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深度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改水改厕,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按照科学的水资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水水质不合格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抓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建成并发挥效益,有效缓解京、津、冀和胶东半岛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继续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全国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到2010年实现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500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供水标准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鼓励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湿地、河流和改善水环境的生态用水。继续加快防洪体系建设,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对已建水利工程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价,调整一些功能差、效益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程设施。新建项目要从立项、规划、建设全过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选比,慎重决策,降低不利影响。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农业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五)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快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规体系建设,抓紧开展节约用水、流域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起草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订的前期工作。完善《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的配套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省际水事矛盾预防和协调,完善突发性水事应急机制。坚决关闭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的严重污染企业,严格监督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场的污染排放,积极化解由于水环境污染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矛盾。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浪费水资源、破坏水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水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关系,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由中央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政府组成,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议事决策机制和高效执行机制。推进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统一管理。

节约利用范文篇8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全面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将污染减排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结构减排力度,关停小石子加工厂70余家,淘汰小淀粉加工企业10家,关停小石灰窑10家,取缔小防水卷材业户57家。加快推进项目减排,完成热电企业18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再提高改造工程,济钢烧结机脱硫工程进入调试阶段,庚辰钢铁脱硫设施建成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光大水务(**)一厂、二厂升级改扩建及家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回用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西区、高新区中心区、济阳污水处理厂、章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并实现稳定运行。**年二氧化硫、COD排放总量分别为8.81万吨和5.33万吨,比上年度分别削减2.33%和3.62%。二是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大气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开展扬尘防治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工作,强化火电、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污染治理。认真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小清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市区河道截污整治工程。加强环境监管监测,完善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企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热源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重点,扎实开展全市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章丘生态市、商河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生态省建设责任书,历城区艾家村被授予全省唯一的部级生态村。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进展顺利。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建立取水单位一户一档管理制度,核发新版取水许可证195家。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全民节水意识明显提高,节水技术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年万元GDP耗水量减少到58.10立方米。

(三)土地矿山管理更加规范。一是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的责任落实和动态监控,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复垦工作,全年共验收部、省、市、县四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80个,总规模9万亩,新增耕地2.9万亩。二是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共上报国务院农转用和土地征收7746亩,上报省政府21224亩(其中单独选址项目用地1921亩),共落实征地方案实施征地23527亩。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产业政策鼓励项目和全运会项目用地需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有关规定,加大项目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土地供应管理进一步加强。科学制定供地计划,建立协调决策机制,加快土地招拍挂供应进度,全年全市供应土地18568亩,其中出让供地15591亩,收缴土地出让金165亿元,实现土地纯收益64.5亿元。修订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办法,创新了“二次公告”运作模式,加快土地熟化基础工作,市本级收购各类土地266宗,面积3650亩。四是矿山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完成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采矿权审批制度,设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加强矿山企业整合,全面推行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加大破损山体治理力度,列入重点治理任务的58座破损山体已基本完成。

(四)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强化。加快推进地震台站建设,**市地震监测中心暨历城综合地震台项目开工,济阳、长清地震台站建设进度加快。全面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加快编制地震小区划。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震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成立市、县两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落实地震应急措施。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积极推动“五进”活动的开展。

(五)基础测绘工作有序推进。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全市基础测绘“**”规划,测绘完成孙村东、腊山南、旅游路和东南外环路1:500比例尺地形图70平方公里,修测西部片区1:2000地形图290平方公里,实现中心城建设用地范围内1:500地形图全覆盖。

二、**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年是实施“**”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年。综合考虑**年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面临的有利调整键和不利因素,初步确定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抓好治污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年主要预期目标:

1、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8.67万吨之内,比**年削减1.59%,提前达到“**”确定目标;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5.07万吨之内,削减4.88%。

2、环境质量目标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分贝(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60分贝(A)。

3、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到55.20立方米。

4、土地利用目标:耕地占补基本平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提高。耕地保有量达到36.13万公顷。

三、**年工作重点

(一)环境保护

1、认真实施“三大减排体系”方案,努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标。一是继续实施产业结构减排方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设备,实现结构减排。二是加快实施工程治理减排方案。完成水质净化三厂等工程,完善城市河道截污整治配套管网,提高污水处理和再利用能力。完成**东新热电等5家企业热电机组脱硫工程和济钢等3家企业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建设。三是大力实施监督管理减排。加强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网络,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确保各类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98%以上。

2、实施“四大工程”,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实施以节水保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碧水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监督管理,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监控,确保饮水安全。结合《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实施,加快实施小清河综合整治、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实施以清洁能源行动、全面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保护工程”。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完成年度重点大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三是实施以控制扰民噪声源和创建噪声达标区、安静居住小区为重点的“安静工程”。依法强化监督管理,继续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四是实施以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固废治理工程”。尽快开工建设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加强废矿物油、废显影液等重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筹建废物综合利用中心和危险废物交换中心。

3、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组织环境优美乡镇达标单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协调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管理。开展全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小清河源头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

(二)水资源管理

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全面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制定水质监测计划和制度,严格水质监测管理,提升监测水平。完善全市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提升监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坚决有序地关停泉域内的自备井。

2、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坚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结合退耕还林和封禁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对重点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加快退耕还林、禁牧还草、荒山绿化,促进生态修复。对土质较少的荒坡、山场,植树成活困难的区域及便于植被恢复的山坡地,实行严格的封禁措施,依靠自然生态的修复功能恢复林草植被。

3、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建设东湖水库等骨干调蓄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二是搞好东联供水工程配套,加速东部工矿企业供水置换步伐;三是提高水源涵养补给功能。配合“南控”战略实施,建设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抓好泉域补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工程建设,实施玉符河回灌保泉生态工程,有效补给地下水。

4、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改善生活条件同步推进,加快实施邢家渡、胡家岸等引黄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强城市节水管理,严格执行用水定额和用水指标控制制度。

(三)土地矿产管理

1、强化土地调控管理,积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严格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强化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严把用地审批关,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持续发展的补偿安置综合机制,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高标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好县、乡级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开展好第二次土地调查。调整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加大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

2、严格耕地保护,加强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问责制。大力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用途管制、监督检查和占用审批等制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深化土地市场建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全面引导各行各业依法规范合理用地。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具体操作办法,规范工业用地供地行为。围绕重点片区综合改造,加大城区土地前期熟化、收购储备、策划运作、市场配置的工作力度。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切实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项目产出率标准,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完成矿业秩序整顿规范,建立矿政管理新机制。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全面完成矿业秩序整顿规范的各项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和省政府的检查验收。对矿业权按照风险程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矿业权招拍挂出让,逐步完善科学合理、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区的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开采利用水平。认真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认真落实地质环境保护责任,积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确保全市地质安全。

(四)防震减灾

加快推进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完成历城综合地震台、长清地震台、济阳地震台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市地震监测中心建设,完成前兆监测台站的数字化改造。完善市、县、乡(镇、办)群测群防工作体系,推进“三网一员”建设。深入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检查率达到100%。加快推广应用地震小区划项目,完成2-3个县(市)区的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进一步增强地震防御能力。不断健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继续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全力做好防震减灾立法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前期研究,编制《**市防震减灾条例》(草案)。继续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五进”活动。积极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制定示范标准。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规范化、制度化,计划新建示范学校11所。逐步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安全示范村创建活动。

节约利用范文篇9

b小朱

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相对不足

3.一家老少三代五口人,从售房现场看房后一回到家,就围绕着买什么样的房子展开了讨论。儿媳妇说:“应该买a座那套五室两厅两卫的。”儿子表示不同意见:“那套房子200多平米呢,是不是太大了、太贵了。我看买个160多平米的就行了。”此时,小孙子就嚷嚷了:“不大、不大,要买就买大的,那才舒服呢。”爷爷说:“我看啊,买b座100平米左右的那套三室两厅两卫的就够住了。往小处说可以节省咱家的资源,往大处说可以节约国家的资源,符合节约型家庭的要求。”奶奶接着附合了一句:“房子太大了,这用电、用水都多,冬天取暖也费啊。”你认为在这一家人中,他们谁说的最有道理?

b爷爷和奶奶

4.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很严重,其中由于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而造成的浪费惊人。您估计由于供水管网漏损,全国城市每年大约有()以上的水被浪费了?

100亿吨

5.气象台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8摄氏度。小李一进办公室,就急忙打开了空调,调到了24度。建设节约型机关,要求办公室的空调设定应该不低于几度?

26

6.星期六,老秦全家在一起讨论居委会送来的《节水倡议书》。老秦的妻子对女儿说:“你洗菜时,不要老开着水龙头放在菜盆里洗;再有,就是用淘米的水、煮面条的水洗碗筷,能去油又省水。”她又对老秦说:“你以后洗脸时,得改用脸盆接水洗脸,然后用洗脸水再洗脚,最后还可以冲便桶。”女儿接着说道:“咱家卫生间的水龙头用了多少年啦,一直漏水也不修,一天下来,要流掉多少水呀……,也该换个节水龙头了吧!”老秦响应道:“听别人说过,水龙头不要关紧,让它滴着水,水表不走字,用盆接着,每天也能接不少水,咱们也试试?”你认为老秦一家人,谁提出的做法不能起到节水的效果?

老秦

7.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来延长它们的寿命,做到物尽其用。

重复使用

8.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开发和节约都不能少,应该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而且把节约放在首位。

9.星期天,张经理为了表示对客户长期合作的感谢,请几位老客户吃饭。点菜时,客人王先生说:“不要点太多的菜,咱们几个人够吃就行了,最好别剩。”张经理说:“别客气,一顿饭能花几个钱,菜少了多没面子。”李先生说:“客随主便,点多了没关系,吃不了兜着走,剩下的打包。”你认为谁的作法应该提倡?

王先生

10.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它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它表现为“两高两低”,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有效

11.一天,玲玲和奶奶、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当收银员把她们选购的物品一个一个装进塑料袋时,奶奶说:“不用了,我这里有棉布袋子,不用浪费你们的塑料袋了。”妈妈说:“也别用您那布兜子了,用了多少年了!”说着拿出一个纸提袋。这三种袋子,哪一种被称为“绿色包装袋”呢?

棉布袋

12.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和合理

13.能源是指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生物能、光能等的总称。存在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如:()。

太阳能和天然气

14.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危机

15.我国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1%,天然气0.7%,铁矿石不足9%,铝土矿不足2%……我国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多少?

1.8%

16.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目的。

手段

17.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限期淘汰

18.小营村推广节水型农业技术,请李技术员来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灌溉技术。吴老汉说:“有什么可听的,浇地浇地,浇的是地。老祖宗浇地,哪一个不是把地里都放满水。”小王说:“浇水浇的是庄稼,又不是浇地,喷灌就能浇好庄稼”,吴老汉不服气地说:“我种了一辈子庄稼,还要别人教我怎样浇地?浇地不就是漫灌吗?”李技术员告诉大伙:“现在国外最先进的方法是采用滴灌技术……”。你知道哪种灌溉方法最浪费水吗?

漫灌

19.资源节约型农业可将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饲料或食物,是经过()处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

微生物

20.幸福小区准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特设立了绿色和黄色两种垃圾箱,分别收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呢?

塑料瓶、废纸、废旧金属和碎玻璃。

21.节能就是节约能源的消费,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都可接受的措施,()利用能源资源。

有效地

22.某工厂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要求每天只能开工6个小时,理由是电力不足,为保证居民用电,必须“拉闸限电”。看着不能按时完成的一摞任务定单,工人们议论纷纷。您认为现在缺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b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过度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生产的能源消耗太高。所以尽管电力供应增加了,但仍难以满足需要。

23.龙潭小区开始供应“中水”。居民们用它可以冲洗便桶、浇花、洗车,物业公司用它可以浇灌树木花草、清洗道路等……。那么,什么是中水呢?

中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这种水的水质标准介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

24.根据国际能源专家分析,今后将肯定会优先开发利用的5种新能源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波浪能和氢能

25.刚参加工作的电工小孟到灯具商店买灯泡,售货员问他作什么用,小孟说买路灯的灯泡。于是售货员拿出了荧光灯、汞灯、金卤灯、钠灯、,任他挑选。可是哪一种路灯光源是最高效、最节能的呢?你能帮帮小孟吗?

钠灯

26.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节约资源

27.妈妈在家打扫卫生,打算把儿子的几本旧书也当作废纸卖掉。爸爸看见了说道:“唉呀,孩子的这几本旧书也卖不了几个钱,扔了算了,别让人家以为咱们家小气。”儿子听到后赶紧把旧书拿了过来,他说:“我留着还有用呢,学校下周日要办一个‘跳蚤书市’,我打算拿这几本书跟其他同学交换,说不定能换回我需要的书来。或者把书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同学们……”你觉得他们谁的做法最值得提倡?

儿子

28.小青、小燕和小亮正在一起讨论开发新能源问题。小青说:“除了有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外,我记得老师说过,生物质能也是新能源。如现在农村用农作物的秸秆和人畜的粪便作原料生产沼气,用它来做饭、照明。”小燕想了想说:“现在用甘蔗、甜菜、粮食,还有谷壳、锯末、木屑、果壳等等,可以生产酒精,代替汽油,这是生物质能,也算新能源吧。”小亮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她说:“生物质能不都是新能源吧?沼气就是老技术了,怎么能算新能源呢?”谁的说法是错误的?

小亮

29.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全球峰会”上,各国政府首脑同意将水危机列为未来10年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不妨做个比喻,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都盛放在一个水桶里,淡水只有一汤勺,而其中我们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河水、井水、地下水等),大约能有()。

一滴

30.在我国,围绕节能、节水、节地的主题,每年都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题宣传活动。如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9日至15日“全国城市节水周”,6月5日“环境日”,6月6日至11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土地日”,10月16日至22日“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等。

6月25日

31.现在,我国已发现有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可是,如果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们国家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在世界并不居前列。你知道居世界第多少位吗?

第53位

32.为了达到节能目的,需要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能源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

提高降低

33.在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之后,又于()年、2003年和2004年陆续颁布实施了《水法》、《矿产资源法》及《土地法》。

2002

34.目前,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现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

1700

35.东南沿海某镇的数千家制鞋厂将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到河水中。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铬和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河水发黑、发臭,环境已恶化到无水不污的地步。在当地,由于自来水达不到饮用标准,居民吃自来水拉肚子,用自来水洗澡全身发痒,所以只好买井水吃。守着河水却没水吃,原因是()。

水质性缺水

36.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2000多个县(市)中,有600多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国际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亩以下。

0.8

37.用户在选用节能产品时,应查看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按有关标准为该产品出据的()。

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38.社区举办“科学知识竞答活动”。李奶奶让这样一道题难住了:下列哪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孙女在她的背后轻声提醒:“奶奶,有些能源是用一点少一点,用完了就没啦,这叫不可再生的,就像您常说的得省着用;有些能源不用白不用,用了还有,这就叫可再生的,就该多使用。”李奶奶听了恍然大悟。你知道应该选择哪一组吗?

石油、煤炭、天然气

39.当前我国的部分耕地污染、土地盐碱化、沙化和退化严重,在现有的耕地资源总量中,优质耕地仅占我国耕地资源的()。

1/3

节约利用范文篇10

一、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取得进展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大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防洪与水资源保障,为解决粮食供给这个历史性难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把水资源问题摆到了突出位置,明确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水利工作方针。近年来,每年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都对水资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多次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治水思路,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一是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

二是加强农业节水。*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社会和农民投入600多亿元,重点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全国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2亿亩,形成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近3亿亩农田中推广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从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年的430立方米。

三是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于*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先后了两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设备(产品)目录》,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年的55%提高到*年的62%。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

四是深化水价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年全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达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进了节约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补偿。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水资源费,60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

五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了94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市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各项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减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下游生态修复的双赢。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九五”以来,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仅淮河流域1994年以来就先后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组织开展了“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东线工程沿线、北京市、环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共设置了760多个监测断面,组成了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到*年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已完成32%,全国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662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为42.3%。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水法》规定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区定期公布水资源质量状况报告。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了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

三是采取积极措施,修复生态环境。从*年起,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在连续5年来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干流不断流。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这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黑河连续几年向下游输水,干涸多年的终端湖泊东居延海出现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断流20多年的下游河道,从*年起恢复过流,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最大达200多平方公里,两岸大片胡杨林复苏,两大沙漠中间的绿色走廊重现生机。实施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工程,缓解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组织实施了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察(察尔森水库)济向(向海湿地)、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等水资源调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组织开展了全国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强化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的治理。济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实现复涌。苏锡常等超采区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显著降低。

(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是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来,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90多亿元,累计解决了5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人民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是加强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甘肃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库、四川大桥水库、宁夏扶贫扬黄等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年以来,加强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全面加快了淮河灾后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点海堤、清淤疏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三是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据《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龙江、海南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先后9次实施引黄济津,2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连续5年干旱的京、津地区供水安全。针对近年来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了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抗旱工作,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年全国工业循环冷却海水利用量达33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年产量113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量每年达6亿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普遍加强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二、当前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的形势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水资源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亿亩左右,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北京、天津等许多城市供水频频告急。南方许多地区也因干旱遭受缺水困扰。*年下半年,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面积干旱,许多城市用水告急,工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全国用水量持续增长。除农业用水保持基本稳定外,工业和生活用水都不断增加。1980年至*年,我国用水总量增加了122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分别增长745亿立方米和24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和7.2%。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接近水资源可利用量。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直接导致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间争水矛盾突出,生态用水被挤占,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二)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2/3,城镇生活污水占1/3),比1980年增加了2倍多。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趋恶化。

水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符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劣五类水质占30%,属严重污染,基本丧失使用功能。按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是:珠江、长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和海河。对全国52个主要湖泊评价的成果显示,5个受到污染,26个严重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滇池、巢湖、太湖最为严重。滇池五类水质占总面积的69%,劣五类水质占总面积的31%。不少湖泊出现藻类爆发,有的藻类产生毒素,长期饮用将影响人体健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总体水质尚未出现大的变化,但部分支流曾出现“水华”现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和东线水污染防治任务也很艰巨。地下水水质恶化,平原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目前,全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其中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

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的趋势。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而且直接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人民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三)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部分地区用水量已大大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超采。一些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问题,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据统计,全国有包括黄河、辽河等大江大河在内的90多条河流发生过断流,河流功能衰减,部分河段功能甚至基本消失。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相比,全国湖泊面积减少15%,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26%。湖泊和天然湿地的减少和丧失,导致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河流水质的恶化。

全国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达到19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已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现象。全国地面沉降面积已达到6.4万平方公里,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仅长江三角洲以南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间接损失近3500亿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水资源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等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我国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2。受季风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457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近20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进一步减少。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2%,年径流量减少17%。其中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25%,年径流量减少41%。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是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我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用水浪费。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单方水粮食增产量不足1公斤,发达国家已达1.6~1.8公斤。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6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85%。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以上。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三是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不够,人水矛盾尖锐。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约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树立起珍惜水、爱惜水的社会风尚。一些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如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年高耗水工业取水占工业取水量的比例高达99%(不含火电直流冷却用水)。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盲目建设大都市和城市群,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和高耗水种植业。我国工业的结构性污染突出,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物耗大,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城市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较低,由于政策和投入不到位、管网不配套等原因,全国大部分城市兴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治理工作滞后,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的供需矛盾。在淮河流域,由于对治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业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十年来虽然各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但总体进展仍滞后于水污染防治要求。多年来形成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存在重点治污工程前期工作不充分,配套资金不落实,重点治污项目进展不快,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计划进度要求,生态环境用水考虑不足等问题。

四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既造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无序竞争,也使得水资源保护缺乏责任和利益上的主体。《水法》确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形成。在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存在诸多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自发的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一边是大量投资建设水源工程、治理水污染,另一边是浪费水资源、肆意污染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薄弱。

可见,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们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三、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水资源是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一是目前我国总体用水效率不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通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可以将社会需水量控制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限度内。

二是通过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抑制需求的不合理增长,可缓解和改善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是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修复和保护水环境,使得部分已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质量得到改善,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可增加可用水量。

四是开源还有一定的潜力。*年全国供水量中的一次性供水量相当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46%,还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或接近其可开发利用的极限,但部分河流还有可供进一步开发的水量。

五是再生水、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水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城市废污水处理回用率仅为20%,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增加可用水量的潜力很大。雨水集蓄利用、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微咸水改造也有相当的潜力。

总体上看,经过努力,我国水资源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但任务十分艰巨,难度也非常大,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法制、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

我国水资源条件十分复杂,改革开放以来,水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制新时期水资源规划,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急迫的任务。编制水资源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重视非传统水源的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当前要抓紧完成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八部委共同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优化配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继续编制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二)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通过制度建设,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要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通过制定水资源规划,要逐级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生产技术。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三)加强污染治理,做好水资源保护。

当前要全面推进水功能区制度的实施,合理确定河流水体的纳污总量,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的总量控制。重点加强行政区界、主要江河湖库引排水口、入河排污口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统一监测,对用水和排污进行有效监控,加强对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的管理。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保护区内的各项开发活动,严禁一切排污行为,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建立河流生态健康指标,制订不同阶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水应急机制,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要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启动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保护工程,控制超采、防止污染。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搞好水生态建设,美化城镇人居环境。

保护好水资源,控制污染是关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污染问题。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防治。在重点流域和地区,实行最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措施,逐年削减排污总量,不断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工业企业实行达标排放。逐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深度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改水改厕,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按照科学的水资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水水质不合格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抓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建成并发挥效益,有效缓解京、津、冀和胶东半岛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继续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全国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到2010年实现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500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供水标准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鼓励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湿地、河流和改善水环境的生态用水。继续加快防洪体系建设,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对已建水利工程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价,调整一些功能差、效益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程设施。新建项目要从立项、规划、建设全过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选比,慎重决策,降低不利影响。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农业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五)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快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规体系建设,抓紧开展节约用水、流域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起草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订的前期工作。完善《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的配套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省际水事矛盾预防和协调,完善突发性水事应急机制。坚决关闭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的严重污染企业,严格监督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场的污染排放,积极化解由于水环境污染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矛盾。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浪费水资源、破坏水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水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关系,进行流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由中央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政府组成,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议事决策机制和高效执行机制。推进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