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5 22:34:45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篇1

关键词:素描教学;设计创新;个性思维;教育改革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一直被我国各个艺术设计院校列为重中之重,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设计能力和思维,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艺设计或者动漫设计等领域的思想和技巧大部分是从这一基础课程获得的,对于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来说,设计素描是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因此,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发源地,自然要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级人才的任务。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设计专业素描课程需改革创新”。在我国的艺术高校中,设计专业有两种基础教学,一种是绘画基础,另一种是设计基础,在这两种基础学科中,我们通常会把绘画基础作为一切设计学的基础,绘画的训练对于素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的高校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素描设计进行教学,他们把素描局限于再现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练,他们普遍采用的是源自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教育模式,强调结构,重视光影,重视长期作业的研究等。本文以以下几个重点来阐述设计素描的重要性和课程设计,希望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1 设计专业素描课的创新理念与具体体现

1.1 设计素描是基本素描的进阶与提升

基础素描是绘画和设计的入门,任何有关艺术设计的行为都要以基础素描开始,基础素描比较好学,从画静物开始,从最开始的新鲜感到最后的枯燥,再到每一次进阶都越来越困难,基础素描需要长期的练习和观察。基础素描去掉了色彩,保留了物体的形体光影,目的是帮助你如何用美术眼光看事物,体会如何把现实的画面转变成纸上的画面。所有实物都可以概括为由点线面体方圆棱角等基本集合体构成的。光影的变化体现了物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技法也是在模仿开始,体会各个不同的画家各种处理方法、笔法、调子,然后用在日常的写生素描中[1],让绘画技艺快速提高。而设计素描并不是单一的复制,而是需要设计师利用其本身灵感进行再创新。通常设计素描技巧应用于实际设计活动中,几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要有一个设计雏形,在雏形确定后再被做成实物,因此设计素描在美学和基本生活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也就成为了基础素描的进阶。

1.2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创新精神的发展优势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传统的课程已经不是能满足于现在社会的艺术文化需求。上文说过传统的课程文化介绍,由于教学方式的保守性,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在已经露出了弊端。扎实的基础是创新的根本,传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创新思维一再受到重视的今天,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强调创新精神已经势在必行。当前设计素描课程实行过程中,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在设计专业素描课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设计素描是不断铲平转化为使用物品之前的造型图,在创作主题中不断的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并且要去了解自身思想的欠缺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用途,还要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将美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由于作品中融入了很多自身和公知的思想,因此在设计素描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设计素描课程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创新精神教育理念的提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 设计素描的主要特点

2.1 设计素描是设计与素描的有机结合体

设计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表达产品设计概括的要素之一,为产品设计蓝图,以线条和结构为主来画出来的素描。设计是一项有目标的造型活动,涉及众多知识及运用,在设计素描的基本完成之后,设计师要把形态的理性和技能要素表达清楚,因此在设计的思维上,要有大脑和视觉的协同训练。这样才能抓住设计灵感,配合素描的基本功底,形成由大脑,眼镜,肢体的行为来完成设计素描。设计与素描因此成为了设计素描的有机结合体。

2.2 设计素描需要积极的激发想象力

在设计素描过程中,想象力成为了我们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可以理解为我们在设计素描中的必备能力[2]。而且在设计素描的定义中,设计素描主要是通过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创造出具有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由此在体现时代价值过程中,设计素描课程需要将作者的想象力发挥到极限,既要符合主流审美的发展,更要将自身的艺术灵感融入其中。设计素描课程殛需艺术工作者发挥其充沛的想象力。

3 利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

3.1 设计素描需要培养的理念和技能

设计素描是一种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形式,因此需要培养一种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形态,以便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艺术形象。由上可得设计素描需要培养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创新理念,随着设计素描形式的复杂化,常规素描注重结构的理解成为了设计素描的必备基础技能。设计素描需要进行事物的仔细观察,因此多接触自然,多做速写练习和构图练习也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重中之重。

3.2 如何有效的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

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除了传统素描的基础一定要打好以外,更要重视设计素描中的创作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去积累各方面的材料,学习各类人文地理知识等也是重要的一项。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主要是培养自己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3],运用各类思维让自己的技术和精神境界不断的提高,从而拥有更好的想象力和设计灵感。设计素描的训练要脱离传统的训练方式,用崭新的思维去完善素描的内容。注重思想境界的提升和灵感的碰撞,对于设计课程的要点要更加深刻理解,正确的把握设计素描的内在的韵味和需求。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时要形成正确性的审美观,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设计素描的学习效率。

4 结论

在设计专业素描的改革与创新中,无数学者以及教育家提出很多建议以及很多改良的方法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素描同样强调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底,创新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力。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设计素描的学习状况,加上自己的一点见解,进而提出一点浅见希望能够对设计素描教育课程的提升提供一点助力。

参考文献:

[1]邱晓岩,李南,王刚.论设计素描中的“创意造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 张建龙.从素描的传承发展谈素描教学[J].艺海,2011(07).

创新设计篇2

不过谈及创新,人们总是关注狭义的造型创新,有冲击力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前脸,具有独特辨识性的侧窗轮廓,耐人品味的车尾,都因此成为开发设计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实作为“形诸外”的造型设计,更需要有“形诸内”的深层创新来支撑。

犀利而纯净的新光源大灯,依靠的是先进的光电和材料科技,是具备真正探索能力的供应商多年的深入研究,若只是单纯模仿几个眉眼或者塞几颗LED,显然难以达到惊艳全场的效果。

锋锐脱俗的侧面腰线,依靠的是多序冲压工艺,是整条冲压生产线的装备换代和更新,否则就只能是软绵绵肉唧唧的效果。

反馈适中手感细腻的旋钮开关,则依靠数十人的专职团队精细入微甚至是夸张程度的繁琐工作,做个圆柱倒个圆角喷喷漆加点阻尼就想完工?那就只能是三十年前收音机旋钮的手感。

舒适宜人的内室座椅,必须依靠优秀的骨架结构、不同物理特性的泡沫材料组合、触感嗅感良好的织物或真皮材料乃至精准缝纫的做工,若是以为汽车美容装饰店的高级技工就能包出来,那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这些例子都是设计之外的环节,但却直接决定着造型设计创新的成败。事实上,这也正是目前自主设计与国际水平的优秀设计差异之所在。乍一看起来,我们的设计创新做得挺不错,可仔细品一品、摸一摸、闻一闻,品质感立马就下来了,所谓创新也就变得有点讨人嫌——越看越扎眼。

精细化设计、抓住存在于细节之中的魔鬼(抑或上帝)都是针对此提出的解决之道,不过,很多人还是陷在误区之中,即只是关注具象意义上尺寸和形体的细致入微,对抽象意义上设计之外的因素依然忽略。

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才有可能解决设计品质的差异,最为核心的便是转变造型属于美化和装饰的老旧思想,逐步提升造型设计在整车开发中的统领地位。

KIA品牌靠设计快速崛起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彼得·希瑞尔也已成为普通消费者熟悉的名字。难道真的仅仅是依靠设计大师的手笔了得便能提升一个品牌?当然不是!身居总裁高位,掌控一切资源,这才是产品设计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的更深层原因。敢于让一个设计师当家做主,应该说雇拥希瑞尔的那些人才是具有最高创新精神的“设计师”!

当然,并非一定要让设计师去当老板才算创新。设计师只是希望利用更多可能的资源来具现自己的创意和方案,这类人往往对老板的权力没什么兴趣,其最关注还是创新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通过开发理念、体制和流程的创新,保障设计实现过程中不走样不打折,就是对设计最强大的支持。

相对于具体车型的设计创新,宏观的品牌和产品线规划更加需要创新。成功品牌关于未来前瞻的策略制定周期一般都是20年以上,在如此长的未来时间内,品牌的定位和取向,各个车型的新陈更迭,产品线的丰富程度……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划。

由于面对漫长的周期、巨大的风险考虑,这种策略规划不仅需要翔实的历史数据和长期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智慧,属于战略意义上的高级设计。

设计策略为品牌不同时间阶段的造型创新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更为每个车型的更新换代给出了明确的设计方向,无论是谁做设计总监谁担当主设计师,都必须依照这样的基本规则做创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品牌的设计数十年间不断创新但始终脉络清晰的原因。如何组建队伍设定纲要,以贯彻执行和监督实施,这其中的哪一步不是高级别的创新之举?

创新设计篇3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新创业;社会责任:设计教育

2015 Apple公司会上,新品的带给果粉们惊喜,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到设计师出身的Apple公司高级副总裁Jonathan Ive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设计师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设计思维的力量逐渐渗透到了整个商业运营中?设计主导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设计思维日益普及

(一)设计思维成为一种企业战略

在传统认识中,设计只是产品包装的最后一道程序――提高产品外观的可看度,不需要参与到前期的策划等工作中。而现在,设计越来越多被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应用于整个产品的创造过程中,“设计思维”能完美地解决商业战略上的问题,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和实践。

英国著名品牌顾问公司Wolff Olins的领导力报告中对设计师出身的CEO赋予一个新名词DIC(Design In Chief)。的确,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如Chad Hurley合作创立了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Charles Adler合作创立了能将最具创意的方案有效落地的平台Kickstarter、Jack Dorsey合作创立了世界最著名的社交网站Twitter、Evan Sharp合作创立了美国图片社交网站Printerest等(图1)。这些著名企业创始人都拥有设计背景,其产品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充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商业策略和产品设计中贯穿的“设计思维”。

Apple公司(图2)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公司秉承设计主导产品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从Steve Jobs时代开始,即以设计为第一要义,产品的整体设计通常是在确定了产品外形之后,才由工程师们根据外壳进行主板及元件的制造,也正因为设计思维的贯穿始终,才使苹果的产品至今仍是时尚与科技的代名词(图3)。

设计师拥有的强大创造性思维,能使他们在复杂的商业局面中优化思维,并迅速抓住机遇、提出对策。华尔街日报称“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创新已经超越了管理,成为首要因素”,而创新需要设计思维;同时,设计师还拥有系统的思维优势,能化繁为简并更好地完成商业运营;另外,设计思维还能为员工塑造更好的工作氛围与气氛,如Apple公司、Google公司(图4)等,宽松和舒适的设计氛围环境,更能给员工带来灵感与热情。

(二)设计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助力社会创新

非洲南部干旱少雨,在农村,由于水源遥远、打水次数频繁、沉重且难以携带等原因使打水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孩子每天都要挣扎到水源地取水,而且因为搬运的手段限制,每次只能搬运大概1 5升左右的水,因此每个家庭每天至少得打水一次,许多妇女的颈椎、脊椎因为长期用头来搬运这些重物而落下了病根。设计师P.J.和J.P.S.Hendrikse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为此设计了Q鼓(Q-Drum)(图5),这是一个环形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容器,容量50升,不易损坏,也没有可拆卸的手柄或其它金属附件,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坏率。其独特之处在于在鼓的纵向中心有一个孔,并安装了可以牵拉和滚动的绳索,适用于任何地形以便运输。绳子的选用也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成本很低,甚至可以用任何类似的材料进行替换,以确保产品的廉价易得。这个设计简单、坚固、耐用,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友好的问题,缓解了体力的负担,并减少了花在取水上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这个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肯尼亚、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加纳、南非、安哥拉等地,成为当地人民的重要生活用具。

如今,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愈加便利,多元化的媒介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畅通的条件。然而,这种积极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矛盾:一方面,市场上为满足欲求产生的纷繁复杂的消费品使我们忽略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单由相关政府部门无法得到切实解决,需要政府、大学、商业、社会团体协同参与、共同解决。

因此,基于以上现状,设计理念亟待转变。设计行业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欲求型设计的创作与生产,更应该把眼光放在人们的基础需求上,为此需要关注并发展需求型设计。通过Q鼓设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运用设计思维,为社会解决实际需求,提供完善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正是设计思维的重要所在。因此,我们应当运用设计思维介入非设计领域,通过社会创新的模式体现设计的公共性和主观能动性,致力解决实际的基础问题。

我们将这种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们最基本需求的设计称之为“公共设计”。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不仅仅创造美和样式。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设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可以运用设计思维为多数人谋求利益,满足公共需求,帮助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公平,从而在公共领域发挥出具体实际的效能。

区别于单纯满足商业需求的设计行为,公共设计以公众利益为目的进行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新媒体设计、广告宣传、社会创新等设计活动,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公共设计的重点在于公益和慈善,提倡设计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解决社会问题。公共设计的概念立足于设计的创新性,强调设计的公共性,表现设计的公益性。

公共设计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解决目前社会面临困境的必由之路。

二、设计思维的教育及其社会化

我们一直在强调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其不再仅局限于O计领域,而是拓展到整个商业领域和社会范畴,设计思维成为设计主导的动力、成为商业竞争的主力工具、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设计创业的基础。但设计思维的培养源头还应该回归于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让设计思维一社会责任一设计创业成为有机的一体并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借助各种资源强化设计教育社会化。

(一)美国高校创客空间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其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布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都先后开设了相关的开放式课程,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致力于在艺术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研发等领域进行成果转化的研究,在这些实验室里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成为一个不同研究领域的跨界大合作与培育产业项目的平台。例如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一个研究生教学项目,运用换位思考、定义问题、形成概念、开发原形等一整套设计思维的方法论,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探索并研究出好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的教师也来自斯坦福大学各个院系和业界,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辅导学生的项目,这样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接触了各个学科的知识、锻炼了开放性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可开发项目。

美国各大高校的创客空间在物理空间和软硬件的开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研究项目涉及商业、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很多也通过创客空间的孵化或推荐,输送给政府、企业或成立公司独立运营。美国的创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推进了教育体系社会化的进程,扩大了设计创业的可能性,也成为一种良好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二)创客在中国

2015年,创客的概念开始在国内迅速蔓延,正在悄然影响着传统制造业,一与其他新生群体一样,创客(图6)在国内也正在经历一个聚集能量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的创客空间仍属于初级阶段,没有像国外的创客空间拥有足够的专业导师队伍、开放的软硬件资源共享、联合分享的公共平台等。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将是指导和推进中国创客发展的促进剂,相信也会有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开始关注这个群体。

当然,在鼓励创客发展、政策支持创业的同时,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广阔的教育平台,完善相关教育体制,结合创客的不同需求,建立符合众创空间特点的课程设置、软硬件环境建设以及分享公共平台等。更应该针对高校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培养能与社会紧密接触、掌握创新设计思维方法、甚至已经拥有成熟项目的学生队伍,为众创空间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与对接渠道。

(三)设计思维教育势在必行

设计思维是由创造性思维、视觉化能力、社会责任三个部分组成的。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使用设计思维工具,通过移情体验一问题界定一属性研究一头脑风暴一概念制定一执行策略与步骤一测试改进等一系列长期摸索形成的训练步骤,用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为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将会进入战略、市场和研究等领域,不仅仅是设计行业”,Patrick Whitney,作为芝加哥的institute of Design/IIT设计学院的院长这样说到。在美国近十年来,很多的商学院已经将设计思维引入到商学院的课程中去,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相关设计课程;布朗大学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选择他们的近邻世界顶级设计学校一一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设计课程;斯坦福大学也开设了设计思维的课程,甚至面向社会,对各行各业有此需求的人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课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这些练习不是通常课堂上虚拟的课题,而是让学生们直接开发真实的项目,目前这门课程已经先后有40多个团队做出了成功的案例,很多团队获得了创业投资,不少仍在坚持运营。

创意教育要联系社会责任。我们所说的创意教育并不局限于院校里的教学,而是面向社会大众。这个社会是不完美的。当代设计创意,不再是美化和娱乐的功能,而是要介入到宏观的社会对话之中,用创意实践责任。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现实才是中国创意要面对的最大命题。如果有一种创意可以帮助改善中国的问题,它一定是大创意;如果创意的教育能够联系起社会的责任,那一定是有意义的教育。正如马云在双十一销售量公布之后说的:“数字不是我们今天所关心的,我最关心的是数字背后的东西。”或许马云说的是市场的力量,而我们理解的是市场背后还有什么?是技术变化和当代社会文化,这才是推动创意行为和创意教育的基本动力。

围绕在设计思维的话题之下,去谈有关设计教育的社会化问题是很现实的。因为设计思维在它本身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工作中都做了相应的外延。另外,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比如在设计思维中提倡的用户的研究、个人需求的研究、创新的研究、头脑风暴的研究等,所有这些方式实际上也给今天设计思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模式(图7)。

实践证明,设计思维可以作为所有类型的教育方法,不单单只是在设计教育方面。而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也必然会形成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因为我们将来的社会结会越来越复杂,人的需求会越来越繁多。今后的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会变得越来越理想,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也一定会站在社会教学的利益之中。

三、设计思维成就设计创业

在全球范围内,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各大名校正加强对设计领域的关注,设计与商业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过去十年中,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商学院已经把设计学院的思考方式引入到他们的课程当中,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可见,设计不再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更逐渐以一种创新方式与手段出现在商业领域与社会服务中。

Airbnb(图8),中文名“空中食宿”,成立于2008年的f金山,是一家为旅游者和家有空房的房主建立联系的服务性网站,至2011年,Airbnb的服务增长了800%。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创业案例,他们的创始人Joe Gebbia就是一位拥有罗德岛设计学院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双学位的设计师,他同样利用设计思维理论贯穿整个产品的始终,Joe Gebbia说:“2007年做Airbnb时,我们问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能做什么让这个城市更舒服一点,你到一个城市里去,希望下飞机的时候有人接你,有干净、安全的公寓可以住,打开房间你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洗手间里的毛巾是否干净等。”他认为用户在Airbnb上感受的是完整的生活体验。这样的理念完全与传统的CEO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Joe Gebbia更多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盈利与风险的评估。

创新设计篇4

关键字:机械;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1.机械创新设计

(1)机械创新设计是设计人员针对新的或预测的需求,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智慧,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学理论、方法和原理,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新颖、,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装置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强调的是人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因此,人的创新思维在创新设计中占主导地位。

(2)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始于形象思维,再经过逻辑推理和判断及相应的综合分析与决策产生设计方案,然后进一步将方案具体化,即建立新的结构和机械系统等模型,进而进行计算和技术细节的设计。创新设计反映出的是和谐统一的技术美。

(3)机械创新设计是创造设计出新机器和产品,以满足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机械创新设计过程、目标及特点

2.1 机械创新设计过程

根据设计任务及要求确定机械结构类型、机构运动尺寸及机械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参数,这便形成了机械设计的优选方案,而后进入机械结构创新设计阶段。机械创新设计与常规机械设计相比,其过程没有多大差异,它主要强调的是人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

2.2 机械创新设计的特点

(1)机械创新设计是多门科学技术交叉、渗透、融合的产物;

(2)机械创新设计是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推理及判断,并运用创造性及发散思维的方法而后实现的;

(3)机械创新设计是在知识、经验、灵感与想象力的系统中搜索并优化出的全新设计方案;

(4)机械创新设计是多次反复,多级筛选的过程,每一设计阶段都有其特定内容及方法,各阶段之间又密切相关,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系统。

3.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3.1 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素材等要素,在大脑思维反应场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要创造,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属性;创造性思维就是“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观念”;创造性思维是新颖独到的信息加工艺术,是人脑的各种思维活动形式和思维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同进行的有机结合的高级整体过程;创造性思维不同于在设计领域常用的逻辑思维,其主要在于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而且,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通常没有固定的延伸方向,它更加强调直观、联想、幻想和灵感,所以创新设计不是靠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靠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所产生的。

3.2 机械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1)发散型思维。发散型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大胆地向四周辐射,扩散出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式。发散型思维,就是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对所思考的问题标新立异,达到“海阔天空”,“异想天开”的境界;发散型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面和想象力。发散型思维具体表现形式有:立体思维,多路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等。发散型思维所追求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创的,它为机械创新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2)聚合型思维。聚合型思维就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轴,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供选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聚合型思维要求思维具有概括性、及时性、正确性;聚合型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能力强弱。发散型思维和聚合型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任何一个机械创新设计都必然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往复,直到解决问题或创造性思维形成。(3)灵感思维。灵感是指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之后,受某种现象的启发,在头脑中突然闪现的独创性的意念或设想。它是人们的创造活动达到高潮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飞跃思维的智能状态。灵感是思维的迅速升华与高级浓缩,是过程的省略;灵感既是一种思维形式,又是大脑加工信息的一种高层次功能。(4)想象思维。想象是一种抽象的形象思维活动,想象可以是非理性的凭空想象,也可以是理性的在已有确定性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或部分更新性质的想象。想象思维具有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形象性及重新组合与再创造等特点,想象是人类思维之树上最美丽和神奇的花朵。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精髓。

4.机械创新设计方法

4.1 智力合成法

智力合成法是一种发挥集体智慧的方法。她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发散和激励创新思维。讨论时,事先要有准备,目标要明确。其原则是:鼓励自由思考,随心所欲,设想新异;不许批评别人的设想;推迟评价,不过早定论;有的放矢,不泛空谈;讨论者一律平等,不提倡少数服从多数;及时归纳、总结、记录各种设想,留作下次再议;最后挑选最合适,最有前途的见解,并审查其可行性。

4.2 仿生类比法

仿生类比法是通过对自然界生物机能的分析类比,从事物不同程度的对应和相似之处的类比中得到。

创新设计篇5

路甬祥院士以人类文明进程中设计价值和规律的认知历程为主线, 深入审视新时期创新设计的内涵与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认为,从人类文明的三个阶段―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网络时代,及其分别对应的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知识网络经济三种经济形态中,可以考察研究设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他从各个时代的资源、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和制造业等方面,阐释了设计的不同内涵特质及其与社会演进的关系。从设计发展的历程来看,“传统设计”创造促进了农耕文明,“现代设计”推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创新设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必然会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设计、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设计也分别可以用设计1.0、设计2.0、设计3.0来表征,在后两个时代中又相应出现了“工业设计1.0”和与时俱进的“工业设计2.0”。因此,各个时代设计的本质内涵、设计与制造的关系、设计的资源要素、设计价值拓展演变均可得以清晰的呈现,得以合理继承、进化和发展。

路院士还围绕创新设计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设计创新引领和推动文明进步的类型、创新设计内涵认知的深化和拓展、对创新设计认知局限的根源、创新设计人才教育体系的科学建立和提升,以及建设鼓励创新设计的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和极有价值的意见。他深信,创新设计必将促进引领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创造,必将使创意、创造、创新产品、工艺与装备、经营服务模式,有效引导促进原始创新、关键技术创新、自主集成创新、管理和业态创新,将大幅提升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设计将促进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跨越,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引领人类知识文明持续发展的进程。

谈到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课题的相关工作时,路院士强调,一要牢牢遵循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知设计的价值理念和未来发展的走向,使得创新设计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要处理好设计的原创性和再创性的关系,继续探索后发展国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捷径,积极鼓励通过创意、创造、创新推动原创性、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推动知识和技术创造性集成应用创新,创造出引领世界的产品、工艺流程、重大装备和经营服务模式。三要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处理好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关系,面向未来,兼容并蓄,凝聚形成引领和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四要注意立足国情和时代特征,形成我国创新设计的特色发展,既顺应国际前沿设计的整体发展方向,亦有效发挥中国创新设计发展的后发优势。

创新设计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创新是时代精神,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才能更大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让中国建筑设计水平赶上甚至超越国际领先水平。但设计创新在不断训练创新思维和进行创新实践,还应该结合基本国情,融合传统文化,而且这也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更加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符合中国人审美眼光的优秀设计作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设计的创新将为我国建筑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将会设计出更多的崭新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1.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的内部障碍主要指创新主体的思维定势。这里所说的定势是来自以往思维过程形成的习惯,观念是对认识的内容的积淀,而定势则是对认识的形式、方法的积淀,思维定势本质上就是思维习惯。它使人们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反应倾向,跳不出框框、打不开思路,从而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思考。它总习惯于将已有的固定模式机械地再现或套用过去的“正确思路”或“合格答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往往会屡屡不加思考地用同一方法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习惯性倾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我们用它来处理口常事务和一般性问题的时候得心应手,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分为专业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思维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和交叉性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1.1 专业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是建筑学专业本身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专业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专业性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研究科技类、环境类以及意象类等一些基础方面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环境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是根据建筑物周边的环境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环境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式创新方法和建筑环境式创新方法。科技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通过运用建筑科技而达到建筑设计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科技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有:结构式创新方法、设备技术方法以及材料技术方法等。结构技术式的创新方法主要是在建筑科技中运用结构技术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材料技术式创新方法主要是在建筑科技中运用材料技术实现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设备技术式创新方法主要是在建筑科技中对设备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

1.2 逻辑思维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是指经过分析比较之后进行判断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逻辑思维法又可以分为联想式思维方法。从某一个事物联想到建筑设计创新一些方面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可以说是瞬间想到的便会解决的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逻辑思维方法的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思维逻辑建筑方法分为归纳式方法和演绎式方法以及归纳—演绎式的方法。

1.3 交叉性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可以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两类创新方法,这两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科学类创新方法是与建筑设计和社会科学进行交叉而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也可以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可以从社会学式、策划学或者心理学进行研究。自然科学类创新方法是建筑设计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自然科学类创新方法主要有生态学式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和仿生学式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2.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选择阶段;实施阶段。

2.1 准备阶段。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创新客体进行考察。在准备阶段涉及到

可能性空间的概念,可能性空间的概念主要是事物发展变化中面临的各种可能性集合称为这个事物的可能性空间。可能性空间主要是有食物的本身所确定的,并且对于建筑设计来讲,这种可能性空间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它的创造性可能是由于创新客体本身的各个方面所造成的,客体本身这些方面的集中,从而形成建筑设计创新的可能性的空间,而且建筑设计的创新是多方面的,也是多角度的,并不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所以在建筑物进行施工之前,应该进行研究讨论建筑设计的创新客体能不能满足在创新的条件和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条件或者要求,说明建筑设计的创新不够成立,并且建筑设计的创新条件和要求也会随着外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2 选择阶段。

如果我们得知,建筑设计创新的客体具有创新的可能性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选择,优秀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在选择阶段一定是成功的,在偶然的情况下或者无意识产生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并不满足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这也体现选择的有效性,在选择阶段,有效性目标主要是涉及到建筑设计创新的主体,因为在建筑设计的选择阶段为最后的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明确了主体方向。选择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某种创新角度选择相应创新方法。

2.3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运用的控制以求达到成功的成果。实施阶段就是为了进行控制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让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沿着创新方法自身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成功,在实施阶段采取有效而主动的控制方法,是为了能够让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的成功率达到更高。目前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控制有很多的方面,并且需要这方面共同作用:首先,创新方法的过程控制一定是在满足创新方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建

筑设计发展的多面性,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主要出发方面。并且根据创新过程的出发点不同从而使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专业型、思维型、交叉性等。并且,随着创新过程的不断深入,使建筑设计创新方法面临更多的问题,所以也会随着问题的出现而引进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规律,所以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根据目标不断对这些理论知识和规律进行取舍,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我们前进的方向。最后实现了目标的建筑设计创新也就达到了我们对创新过程的控制,完成最后方法的实施。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建筑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主体在各种控制条件下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科学的创新方法。为了保证社会不断的进步,民族不断的强盛,人类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创新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万古常新的命题。在建筑行业中,创新是建筑行业中不断发展的源泉,建筑设计的创新必须坚持建筑设计绿色思维;推广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从而达到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郑斯理,姜则昊.关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分析[S].城乡建设,2010(15).

[2] 裴勇泽.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S].山西建筑,2011(22) .

[3] 郁文平.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S].建筑设计管理 ,2010,27(1):25~26.

[4] 周双燕.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探讨 [S].建筑学研究前沿,2011(16).

创新设计篇7

关键词:创新;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1.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设计一般是指在施工建造一个建筑之前,由设计者按照建设的任务,设计出一系列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图纸,文件等。建筑设计可以使施工过程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顺利进行,使建筑物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前,应该考虑到施工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拟定好方法,避免问题的发生。

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就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就是将虚拟技术应用于对城市的规划和对建筑的设计,广义的设计则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建筑设计的本质取决于建筑设计的形式、功能以及创造性。其作用是要解决建筑施工,以及使用中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与周围资源的协调配合,建筑的美观与否,建筑利用价值的高低,建筑的结构构成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做到以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利益,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建筑自身的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具有美观的外形、欣赏性,并合理规划建筑的用途,提高其利用率,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

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应用中比较侧重于技术方面,建筑传统的设计主要是总结经验、规范依据,建筑现代设计则是重点强调分析预测信号以及创造性的互相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也成了重中之重。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建筑的环保功能以及科技化利用 现代的技术,不仅仅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还要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意义,因此,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不断发展,就开始日趋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增强创新意识与理念,就可以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和进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要求

2.1建筑设计创新必须向智能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逐步提高,建筑设计创新的智能化发展可以通过高科技的监控设备,将信息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的生活空间。如今智能建筑的设计充分应用了智能化创新。在智能建筑中 ,人们可以在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的环境中生活,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2建筑的创新必须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

物,一个城市的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具有整体性,与建筑周围的环境,场所息息相关。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尊重环境的整体性与多样性,在建筑创新设计过程中与周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可以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建筑创新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相结合,做到建筑整体的统一与协调,建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

2.3建筑设计必须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现代建筑也开始朝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化。建筑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本身,它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态发展方向。在现代建筑创新设计中,应注加大对生态建设的关注,关注节能与耗能资源的比较,在建筑设计中做到声讨的可持续发展。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策略

3.1做到知识理念的创新

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之中,设计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是一种集合知识的过程。注重突出的创作思维活动,想要做到建筑设计的创新,首先要在知识理论方面做到创新。知识理论属于一种创作,构思 ,分析的方法论,建筑创造计要想不断提升质量,做到知识理论上的创新必须借鉴大量的国外宝贵经验,对国际先进的知识理论进行借鉴,并不断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争取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3.2具备创新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用创造性思维,是提升建筑物创意水平的重要方式。建筑的创新与否直接反映在建筑的设计理念上,建筑设计属于创造性的活动,建筑的创新要求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具有创新设计的理念。调动和激发设计师的设计动机是保障现代建筑设计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在进行建筑设计做到建筑与城市自然环境整体融合,在结构、技术等方面表现的创新,城市外观的美观性,在使用功能上达到以人为本的需求。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符合建筑设计形态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了和谐统一的科学规律。

3.3设计环保型建筑形态

当今社会,人类过度索取地球资源,导致环境生态系统严重失调这样的形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设计过程与策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建筑现代化设计则是重点强调模式化的进程。生态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设计环保型建筑应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环保型建筑是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社会积极态度,环保型建筑不仅需要对建筑本身进行合理规划,还要对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型建筑势必随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技术观念的发展而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4.结束语

拥有创新的理念,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设计者来说实现理念的创新,并积极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是其设计的动力。只有不断尝试,大胆的创新,才能设计出伟大的建筑作品,并被大众所认同。在建筑设计的行业中,创新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将会在未来发挥其更好的优势,在社会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创新设计篇8

而要居于世界创新民族之林,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我军的科研院所身处科技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两个前沿,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密集、知识密集、成果密集、人才密集的团队,发挥好这个团队的领军作用,推广普及他们的创新经验,探索他们的创新规律,对于激发全军官兵的创新热情,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为此本刊特开辟“自主创新在国防科研院所”专栏,陆续约请一些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的领军人物,畅谈创新发展思路,敬请关注。

[新闻背景]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是一个具有20多个专业的综合性国家甲级勘察设计科研单位,组建30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177项,国家专利28项,国家和军队级优秀设计奖30余项,其中军队优秀设计二等奖以上22项,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银质奖各1项,勘察设计科研水平位居全军勘察设计科研单位前列。

坚持以系统方法搞好设计

要以系统观把握和引导创新活动

赵汝斌(院长,导弹技术专家):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后,前去参观的一些日本学者深有感触地说,“阿波罗”计划中所采用的硬件设备和工艺,没有日本造不出来的,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日本却远不如美国。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对军事创新,包括军事工程设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实践经验证明,搞工程设计的同志,最容易只看技术,甚至只看自己专业领域里那点技术,视野容易变得狭窄,以致局限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系统发展。军事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要从传统的“单项冒尖”向注重全面建设转变。从“各自为战”向协作攻关转变,防止和克服因体制编制上纵向层次过多、横向分工过细带来的条块分割、互相掣肘的问题,确立综合集成、联合作战的新观念,始终着眼全局抓局部,着眼长远抓当前,着眼整体抓具体,靠统筹协调形成科学发展的整体强势。从“急功近利”向注重持续发展转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干那些虽然在上面挂不上号,却对赢得未来战争实在管用的事;多干那些虽然一时见不到成效,却对推动长远发展非常有效的事;多干那些虽然形不成“亮点”,却能够成为战斗力新增长点的事。

规避“短板”离不开系统观指导

田庆龙(室主任、导弹技术专家):军事工程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涉及武器研制、战场建设、作战运用等多方面,包括土建、设备等几十个专业,哪个方面、哪个专业出现“短板”,均会对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传统的工程设计一般以设计室或专业组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这容易导致重专业轻综合、重局部轻全局的倾向。在设计过程中时常出现专业之间设计意图理解不到位、专业之间协调不及时、衔接不紧密等现象,虽然各专业内部均做了很多的优化和创新工作,但工程的整体优化和创新效果不突出,致使各专业缺乏协同,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影响工程设计整体的效果。现代军事科学的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以系统方法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兼顾。

确立重设计的发展理念

性能质量比工艺质量更重要

李永生(高级工程师):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关系到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建设项目质量的优劣和投资效益的高低。

建设信息化军队,关键在设计,特别是顶层设计。据报道,北京西客站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是北京站的7倍,号称“亚洲第一站”。两个火车站的年客流量相差不多,然而,运力几近极限的西客站,则出现了“进站难,出站难,接人难,停车难”的问题,有些专家指出,日本东京车站规模小于西客站,客流量是西客站的5倍,却没有出现西客站的拥堵现象。专家分析原因,问题并不在于车站建成后的管理,而在于建设前的设计———盲目求大,考虑方便群众不够。所以说,设计创新,必须有科学的设计理念。

自主创新首先是自主研究、自主设计

费允锋(高级工程师):新军事变革的“中国特色”,要靠自主创新来打造。自主创新首先是自主研究、自主设计。据统计资料显示:自主创新在设计阶段的成本如果说是“1”,那么创新成果所产生的效益就是“100”、“1000”———所以我们常说:“图上划好一条线,施工节约上百万;图上多划一个圆,千军万马干一年”。

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个重设计的时代。有本书叫《学习的革命》谈到,如果我们乘船在海上航行,哪个角色最重要呢?一般都会说舵手最重要。其实设计师最重要。因为这艘船如果设计有问题,船在航行中总会出毛病,舵手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新军事变革就是要不断对未来作出设计,设计得好,军队建设就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否则就要走弯路。我们搞军事工程设计的,要有很强的使命感。

技术设计要和战场设计衔接

战场主动权来自军事自主创新力

陈朝东(科技处长、博士):信息化战争实际是知识战。可以说,未来战场上的主动权,取决于军事自主创新力。据媒体报道,海湾战争打响前夕,由于伊拉克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只能从法国采购防空系统的新型打印机,准备从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美中央情报局获悉后,立即派特工在安曼机场偷偷用一块预置了病毒的芯片与打印机中的同类芯片调包。美军在发起“沙漠风暴”行动前,以遥控手段激活了预置的病毒,使其从打印机侵入主机,造成伊军防空中心计算机系统程序发生错乱,工作失灵,致使整个防空系统瘫痪,为美军顺利实施空袭创造了条件。

新军事变革的现实告诫我们,关系国家安全的军事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军只有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装备,才能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军事科技自主创新是设计科研工作的生命所在。作为军事工程设计师,必须从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紧紧跟上时展步伐,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设计图纸上,把“打得赢”落实在自主创新能力上。

自主创新应时刻关注战场需求

王学进(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结构师):军事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有效提高作战能力,因此,必须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的原则。2004年,美国陆军果断取消已经花费了80亿美元、历经21年的“阿曼奇”直升机研制计划。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这项研制项目,偏离了美军未来作战需求。在新军事变革中,美军为追求“零伤亡”,智能化成了发展方向,无人机成了主要需求。

军事工程设计要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技术专家要搞好设计,不能只考虑技术,只着眼能否获奖,重要的是下大力研究作战,研究战场,研究新军事变革的走势。先设计好未来战场,才能设计好军事工程,只有把创新点定位在战斗力生成和提高上,才能高起点谋划。和平时期,一些科研人员偏重于追求国家、军队的奖项,实际上一些获奖项目未必就是未来战争所需要的项目。

科技人员应有一双“世界眼”

叶琳(高级工程师、博士):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胡主席指出:要努力推进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军事训练的这一划时代转变,必然带来军队建设方方面面工作思路的转变。我们的军事工程设计,也必须向信息化条件下战争需求转变。作为军事工程设计科技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新军事变革的大趋势,注意分析军事工程建设的目标需求,清醒地认识未来战场环境,才能在工程设计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让设计方案在争议中优化

学会“正证”更要学会“反证”

谭可可(总工程师、导弹技术专家):军事工程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与设计师本身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设计单位的学术氛围、质量管理手段,以及设计周期长短也有重要的关系。

不同的设计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角度存有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设计理念、观点和方法。加之军事工程设计的特殊性,不便采用“投标竞图”的方式进行,就更需要内部设计人员的广泛参与和深入的讨论切磋。大凡创新型的设计,都不可能在一片赞同声、一片叫好声中产生,而多是在正反意见交锋中产生。国内外有个共同的经验,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既要注意运用“正证法”,更要注意采用“反证法”。“反证法”虽然给人一种吹毛求疵的感觉,却能延伸多维视角,开拓非常思维,杜绝一切漏洞,预见可能情况,从而使设计趋向无懈可击的状态。

争论是接近真理的有效途径

何明清(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许多情况下,创新是智慧交融、思想撞击、学术争鸣的结果。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不止一次讲到,三峡工程的完美设计,得益于许多提反对意见的同志。我们在设计某大型军事工程时,为确保方案最优化,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论证、评估,有时为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方案组的同志甚至发生多次争论。

正是在这种争论的过程中,问题一次次解决,难题一个个攻克,最终达到方案优化的目标。经验证明,设计创新的关键是让方案在争议中产生。为此,需要建立民主评审制度,对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需要形成一种不惧权威、只重科学的学术氛围。碰撞才能出火花,争论才能出精品。一个重大的工程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的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创新制度,让大家畅所欲言,确保工程方案达到真正的优化,真正实现无差错设计。

创新设计篇9

目前,电子制造商已经把工业设计当做产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尤其是在电子产品的价值链和生态链中。

如果说苹果的设计理念是引领技术,那么对国内大部分计算机厂商来说,设计还是被动地服务于硬件、软件开发。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是:引领具有设计概念积累,很多的国际企业今天推出的产品很有可能是三年前在概念阶段已经做好了,然而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在概念阶段进行投入。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公司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主,采用企业化运营模式的公司,比如洛可可设计公司;还有一种是基于个人工作室提供典型解决方案的公司。实际上,这两种公司都属于一种标准模式,我们称之为工作室制的小规模体制的公司。这两类公司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的。

不管是哪一类设计公司,我认为都可以发展得很好。如果一家设计公司还不能形成规模效应,那么就把自己的微创新做好。比如说在工业领域领域找到一个很小的点,然后这个点做精了。如果一家设计公司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可以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搭建战略型的设计构架,以及通过自身的品牌为客户构建他们的品牌。

我认为这种模式谈不上很艰难,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储蓄大国和消费大国,一定会形成世界上最具规模或者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设计公司。当然,洛可可设计公司也希望能够成为世界上顶级的设计公司。

一家优秀的设计公司,不能只是给客户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而需要告诉客户,这个设计解决方案应该在哪个渠道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硬件、软件以及制造工艺,应该在怎样的品牌定位下进行。目前,大部分设计公司还处在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竞争力,覆盖硬件、软件的产品开发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工业设计创新已经进入更强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竞争力的软创新时代。

创新设计篇10

关键词:室内设计创新;特征;研究;意义

室内设计需要结合艺术,将一般的家居艺术化,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艺术创作总是离不开创新,因为没有创新艺术便会失去活力,难以标新立异,在室内设计领域,设计者要寻找新结构、开拓新技术。室内设计各种风格的出现,都体现了人类追求精致生活的努力与渴望。正是人类对美好家居的向往推动着家居设计的进步。设计者有的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有的刻意独辟蹊径,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启发,还有的依靠对旧物的改造来赋予新内涵。

一、室内设计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室内设计创新是室内设计师的一种具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每个人都会对理想的家居产生一些设计想法,但要将自己的想法完全付诸实施会有一定的困难,一般的人就是有一个好的设计蓝图,也难以保证这个蓝图的可行性。因此,室内设计创新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做到,这些人便是室内设计师。

室内设计创新具有一定的特征和新颖性,在时间上要表现出先进,在形式上要求新颖,能体现时代的脉络。室内设计创新需要付诸实践,最终能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因而它具有可行性。一个空想的计划是不会迎合人们的喜欢的,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总会考虑各种方案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室内设计创新具有一定的价值,因而体现出了价值性。没有价值的设计创新,不管如何标新立异,总是不能让人满意。这种价值有时候体现了艺术的人文关怀,能够满足人的精神追求。

二、室内设计创新探索研究

(一)追求以人为本室内设计创新是为人服务的,其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和心

理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创新的出发点。设计者把目光首先聚焦到人身上,而不是室内环境本身。现代人不仅仅满足建筑的居住功能,还要求它的文化和审美功能充分彰显。全球化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日益疏远,人们不仅要一个功能齐全、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更希望得到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室内设计创新便承担了消除人精神压力的任务。设计创新要让室内环境达到与人相和谐,追求个性化的精神生活。室内设计创新要能体现人的精神追求,注重人与室内装饰的和谐,是室内设计创新的灵魂。追求旧装饰与新装饰的和谐、追求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追求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和谐,这一直都是室内设计创新首先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二)合理分配室内空间比起室内陈设或室内装饰,室内设计创新首先要把握好空间

的处理。要让居室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符合审美的需要,并能相应自己的生活习性和文化追求,居室主人首先要明白如何处理和协调空间。在原有建筑设计基础上合理分配空间的大小,处理好各个空间的对比、衔接问题,会对居室空间的整体效果产生很好的影响。将空间功能进一步细化,可以提高居室空间的使用效率,让其更符合人所需要的空间尺度,是居室设计的必然追求。室内设计要考虑到空间的封闭与开敞。封闭空间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不强,对听觉、视觉等都有一定的隔离性,可以考虑用限制性较强的实体环绕起来。而开阔的空间则相反,它不注重私密性,强调与四周环境的衬托和渗透,具有一定的接纳性,设计时可以考虑借景与融合效应。

(三)注重科学与环保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绿色植物在家居装饰中越来越受到青

睐。不仅有观赏价值,其环保功能也不能小看。在室内设计创新过程,合理摆放绿色植物也有不少讲究。首先,客厅应该选择色彩华丽、形状优美的植物,将其错落有致地摆设,可以给人带来振奋、热诚的心理感受。而将有花果或较大的植物放在南窗,让光线经过植物散射进来,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受;其次,作为休息的场所卧室,可以选择颜色较淡、清秀优雅的观赏植物,如富贵竹、皇后万年青等,这些植物容易让人快速放松压力;第三,作为看书学习的书房,应该清净雅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室内设计可以选择造型奇异或形状挺拔的植物,摆设一盆生命力强盛的三角梅,或放上一盆齐放的虎尾兰,都能激起人的求知欲。

(四)崇尚自然与简洁室内设计创新追求自然与简洁,这是室内设计的一个发展

趋势。在审美层面,追求自然一直都是很多艺术家的行为,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自然的风格也被逐渐引入到了室内设计。随着人们对循环理念和绿色生态的认识不断加深,向往自然已经成了一股潮流,同时,绿色生态设计强度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适度消费,这也为简洁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简洁也是一种美,过于繁复的装饰有时反而会加重人的心情负担。室内设计要做到简洁,要求设计在保证功能合理的条件下,追求构图的完美和思想的精致,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形成自然、简洁的风格。

三、室内设计创新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可以说,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休息都离不开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对人的健康培养、性格塑造、气质熏陶有着重要的影响。室内设计的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及精神需求,进而顺应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的需求。它延续着以往技术成就的结晶,体现着人类最新技术成果的发展,代表着新的审美倾向,并预示着人类生活前进的方向,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室内设计创新理论的研究对于室内设计理论研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首先,对室内设计创新理论的研究是对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充实和深化。对于室内设计方法的研究,在理论界层出不穷,而对于室内设计创新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这将使室内设计的研究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使室内设计学科的研究重点得到进一步细化。其次,把创新理论引入室内设计的研究领域,也是对创新理论的丰富和拓展。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内的知识,还可以融会贯通至各相关领域。科学是相通的,艺术是相通的,利用其他领域知识解决本领域的相关问题,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热门和重点,经过实践检验也是积极可行的。

(三)方法论的意义

室内设计方法论是具体指导室内设计的理论,它和设计思想共同组成完整的设计理论。设计思想的创新是创新设计发生的前提,而设计方法的创新才是创新活动实现的必要条件。对于创新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应用,将充实和完善以往的设计手法,不是对手法的盲目堆砌,而是一种发散和活用,目标始终指向室内设计的终极价值。室内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对于室内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为当下人文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是对结构、材料、技术相融合进行研究的学科,更是愈来愈针对人文思想而进行的讨论和革命。当下的室内已经愈发趋向人性,自然,和谐等方向发展,可以说,室内设计的创新,不单单的是对技术、材料、理念的考验,更多的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分析、考察,从而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更加人性,材料更加自然,理念更加和谐的不断进步和更迭。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