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1:20:16

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范文篇1

一、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表现

1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2.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

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资金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即使有资金流入,西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也难以将资金留住并难以使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5政策倾斜的地区差异。

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东部地区往往通过试点等政策优惠享受到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也是形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施东部提前发展的战略之后,政府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战略,这种地区倾斜政策带来大量的财政资金注入该地区,通过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兴建一些大型项目等,吸引其他区域的资金流入。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光靠政策支持促使资金流入是不够的,中西部地区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资金留在区域内,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旭.区域货币资金流动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3

区域差异范文篇2

一、衡量指标和衡量方法的选择

(一)衡量指标

本文沿用大部分学者的选择,选用著名经济学家戈?允访芩固岢龅慕鹑谙喙乇嚷首魑?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包括重复计算部分)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存款和贷款又占据着银行的大部分资产,故直接用银行存贷款代替戈氏指标中的金融资产总额来近似计算金融发展状况。用S代表金融机构存款额,L代表金融机构贷款额,GDP代表各地生产总值,FIR代表金融相关比率,则有修正后的金融相关比率为:FIR=(S+L)/GDP

(二)研究空间及数据来源

本文在分析时沿用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的方法,采用行政区域划分法,结合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共12个省市。1978-1998年我国各地区GDP、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数据来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其统计年度较长,口径一致,故较高;1998年后的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经济运行报告》等。

(三)衡量方法

(1)变异系数

金融发展差异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不仅受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且与地区发展基数联系密切,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方面远没有相对差异更好,因此,本文选用的第一个衡量方法就是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A代表变异系数,为变量的标准离差,N为地区数,代表第m个区域的研究指标,m=1,2,3,…,n,代表的平均值。

(2)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因其可分解的良好特性,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中,如果把整个中国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把省级行政区看作基本地域单元,那么就能更加准确地衡量我国金融发展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程度,并能测量区域金融发展总差异中,东、中、西各自的内部差异的贡献度。故本文在变异系数的基础上另外选取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差异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m代表区域层次,m=1,2,3.在本文中为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区;n代表省际层次,指北京、上海、山东等31个省市自治区;表示第m个区域第n个省的GDP,G为所有省份的GDP之和.即;表示第m

个区域内第n个省份的存贷款之和,S表示我国所有省份的存贷款之和。

泰尔指数表示的总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若用代表区域内差异,代表区域间内差异,则总差异即为:

从图1可以看出金融相关比率的总体差距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自1978-1991年金融相关比例的省际差距出现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到1991年下降到最低点,随后这种差距出现高速上升,到2000年出现小幅的下降,接着再次上升,到2008年以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金融地区差距远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

(二)以泰尔指数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从图2可以看出以金融相关比例衡量的区域金融地区发展差异整体上以1991年为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特别是在1980年区域金融大幅下降,之后的十年间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处于相对稳定状态,1991年之后区域金融差异在波动中迅速上升,2003年基本上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发生小幅回落,金融发展的区域间不平衡现象已非常明显。区域内差异与总差异几乎重合,波动趋势也呈现一致,而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很小。

从图3可以看出以金融相关比例计算的东中西区域内差异相差不大,东部区域内差异稍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差异在2002年之前大于西部地区,从2003年开始西部差异超过中部差异,呈上升趋势。从单个地区的区域金融发展看,东部地区省际间发展差距较大,在1978年至1992年,差距在波动中下降,1991年后迅速攀升,总体趋势也基本呈现略扁的U型趋势。中部地区1978-1981年出现极度的不平衡,去掉这两个特殊年份,1981年至1998年的几年间在波动中小幅上升,但之后出现大幅下降,在2002年中部金融发展区域内差距开始小于西部差异,其总体趋势大体呈现在平稳中下降,西部地区各省份间差异较小,且差异的总体趋势在20世纪呈现水平状,进入21世纪后略微呈上升趋势。

三、结论

通过对金融相关比率的相关系数和泰尔指数的统计分析得到,区域金融发展趋势呈现如下特征:

区域差异范文篇3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风险资金;金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市场金融体系也不断发展和健全。由于我国在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资源需求上存在一些不均衡性,导致我国的金融运行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上的地域差异,也就导致区域金融发展存在差异。所谓区域金融其实就是指金融结构、金融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1]。区域金融发展上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受到不同地区地理位置、金融发展历史、需求市场发展状况及实体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和轨迹可循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导致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也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

1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要分析和了解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首先要明确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当前经济金融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的主动性作用日益凸显[2]。很多情况下,金融是处于支配性地位的,如果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比较成熟,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就更大,经济也会获得更快增长。具体的作用机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1.1资本积累机制最开始的金融资本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调动储蓄开展资本积累是非常关键的。金融机构通过调动社会大量闲散资金来提升储蓄量[3]。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善储蓄结构,提升收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断扩大储蓄边际。最后将这些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从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1.2资金流导向机制要想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不仅要科学投资,增加储蓄,同时还要实现金融资源及投资结构的优化配置。投资过程中,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需要更加关注投资的质量和效率。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了资金市场分散化的特点,并且实现了重组与重新分配[4]。同时,金融体系体现出来的安全性及监督性优势又将金融资金引入到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企业当中,从而大大提升了金融资金使用率,使金融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得以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3区域一体化机制区域金融发展会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进一步发展,能够增加更多的金融机构,并且实现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应用,从而为企业信用扩张提供更多渠道。而且由于区域金融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会把金融资金引向区域中一些新兴产业当中,能够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在增强融资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分散资金风险,并促进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输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5]。此外,区域金融发展还给企业提供了更多开展内部控制的手段及方法,促使区域内的企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得企业发展领域得以不断拓宽,促进了更大范围的区域融合。

2区域金融发展现状的差异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作用下,由于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原始积累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十分明显,形成了多个经济带,而且不同的经济带之间金融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差异调控,使得金融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将会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下文就具体的针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状况展开分析。

2.1区域间金融发展不平衡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我国的不同地区货币资金量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在国有资产量上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4.6倍,在经营性的国有资产上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6倍,在省均国有资产总量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4.3倍[6]。

2.2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差异缩小2021年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2533亿元,同比增长了10.3%,近两年来平均增长了4.3%。就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投资增长了9.4%,中部地区增长了18.9%,西部地区增长了8.7%。因此,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增速明显加快,东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缩小,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2.3区域金融发展规模存在差异就我国不同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来看,东中西三个地区2008—2017年间金融发展规模总体上呈扩张趋势,三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扩张速度均于2015年放缓[7]。放缓的原因主要是金融体系逐渐发展成熟,金融发展规模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饱和状态。但即使是在总体扩张的趋势下,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仍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原因是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其经济基础较好,金融人才聚集、金融需求较大,金融规模扩张拥有相对来说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条件。此外,从金融机构的发展来看,我国的金融产业主要是以银行信贷金融机构为主体、证券资本市场为辅的银行导向型产业[8]。

2.4区域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还表现在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金融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强化货币量控制的有效渠道。但就目前的金融情况来看,区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如货币市场,东部地区发展非常快,无论是货币交易规模、交易工具还是市场主体都处于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地区则显得较为落后。

3导致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3.1市场化改革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便已出现了差异。过去的改革开放是从东部地区先开始,因此使得东部地区的金融活动及市场条件也要比其他地区优异,而且随着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快速调整,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且金融工具也在不断加以创新,集聚效应下,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各类资源都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使得东部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自然就比较高。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市场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各类投资主体难以承受融资成本压力,导致其对于金融资源的需求难以有效转化,利用率也越来越低。

3.2一元化与二元化金融政策环境的矛盾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元化与二元化之间的金融政策及环境产生了矛盾。当前已有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政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具体来看: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繁荣,所制定的金融战略大多为创新且开放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政策则是以计划为主,由于中西部地区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相应的金融发展战略更多的是保守、封闭型的,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实现收益均衡。但在实施具体的金融调控政策时,所颁布的金融政策并不是根据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来制定的,而是根据区域金融发展来确定,更重视金融政策实施的统一化,这种一元化政策和二元化的金融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对于中西部金融发展缓慢的区域,政策的不公平会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产生更大摩擦。这就使得金融政策不仅无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区域金融发展之间的差异。

4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建议

4.1建立统一金融市场,构建区域金融体系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差异不可忽视,因此,必须建立起更加统一且规范的区域金融体系,这样才更具针对性,可以消除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差异,从而发挥出利率作用机制。在东部地区,由于金融较为发达,因此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对此可以构建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而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则可以快速发展中小型的金融企业,充分利用政策手段,实现中西部地区金融快速发展,优化货币传导。此外,还应当促进区域之间的金融市场联合,促进金融开放发展,逐步形成统一化的金融市场。

4.2加快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加快完善区域金融组织各项机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遵循市场化原则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此,要改变传统以行政区域组织和设立金融机构的方法,结合不同地区的金融业务量确定金融组织机构的网点密度。鼓励新兴的商业银行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资金并盘活资金,同时还要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经验,建立起与区域金融发展相契合的金融机构。对中西部区域来说,其本身的金融机构就比较少,金融工具也比较单一,因此在设置相应的金融机构时应尽量放宽条件,如本金要求可减少,营运规模可缩减等,以快速促进中西部区域的金融发展,同时也提高金融机构密度。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在中西部金融欠发达地区要设立相应的政策性开发银行,为西部开发中的一些特色项目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4.3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建设要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还要调整当前资本市场格局,在稳步发展东部资本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中西部资本市场,实现金融资本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要加快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实现债权、股票等与金融相关的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建设不同层级的证券交易中心。其次,要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上市,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加快资本经营的步伐。

5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5.1加快完善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区域金融发展的失衡,很可能会带来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一旦区域金融风险突破了可控的边界,并且形成跨区域范围的传播,那么就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注重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对此,针对区域金融风险,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处置机制。尤其是针对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帮助其更好地化解政策风险,结合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制定差异性的金融政策,增强风险把控能力。此外,要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跨地区、跨行业、跨市场的传递。

5.2深化金融改革在探讨风险防范措施之前,我们必须要对区域性金融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很多人都认为,区域金融风险更多的发生在区域金融较发达的地区,其实不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对统一金融政策传导的力度和速度,因此要想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须要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改革要继续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尤其强调金融工具的创新,这样即使发生金融风险,也可以有更多的应对策略和途径,尽可能地实现风险的分散。此外,还要改善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及盈利模式,进一步提高各大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5.3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在金融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无论是金融政策出现紧缩还是扩张,都可以基于多元化金融机构及工具对市场做出响应与调整,从而更好地分散风险。而对于一些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其金融组织机构和金融工具都比较单一,金融市场也不够完善,面对紧缩或扩张的金融政策,会导致其在遇到政策风险时难以化解,更会导致风险在不发达的区域内积累和发酵。由此便导致区域内的金融发展风险变得更加突出,最终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风险,还要加强区域内大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尽快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同时强化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监督,通过良性互动共同构建良好的区域金融环境。

6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要在持续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时,强化区域金融创新、多元发展,并且要针对金融风险做好防范,逐步缩短区域间的金融发展差异。

参考文献

[1]王佳.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J].科技经济市场,2022(5):58-60.

[2]陈金勇,舒维佳,牛欢欢.区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8-54.

[3]段世德,张晓珂.基于区域特点突出政策差异: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政策研究[J].北方金融,2020(7):37-41.

[4]李俏,谷国锋,王建康.创新要素投入视角下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3):122-131.

[5]赵娜,肖楠.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贸易失衡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8):103-114.

[6]彭宝玉,谢桂珍,魏雪燕,等.中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4):1-5+11.

[7]吕坤,周爱民.财政金融监管支出对信贷服务效率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6(4):86-91.

区域差异范文篇4

1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1资本因素。资本因素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进行概念界定的因素,但它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因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方面来看,资本要素包含很广,人力、物质、土地等资本都是资本要素的一部分。但是一般意义上都用这一要素的狭义概念,抛去其他内容,仅留下物质这一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物质资本又可以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划分出流动性的资本与固定化的资本两种。一般在进行研究时,常常需要用“资本形成总额”这一概念进行衡量,这个数值是取存货增加额的数量与固定资本的形成总额累加而得来。这个概念指的就是这两种计算因素的变动值相加带来的总数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的表现。1.2劳动因素。劳动因素也是干预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差异也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的研究一般都是采用就业人数的权衡和分析进行对劳动因素的衡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力数值是计算劳动力因素的现实数据。就业人数的计算,一般来说,不仅包括了现阶段有城市中的在岗职工与个体业主、再就业离退休的人员,也包括乡村中的农村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等就业人员。这些具体有工作就业人员的数量相加,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现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具体实际使用情况。1.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推动力量,它不仅促进现阶段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这一地区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技术这一要素本身具有的特征,可以完整的知道这一要素本身内容的广泛性和可以获得的可能性,这些特点。还能对技术这一要素的一些情况进行选取,例如聚集基础条件、投入情况还有物品相关产出的情况等来做一个指标上的选择。第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对一些科技活动的相关参加人员的指标进行选择。这个相关指标就是指跟科研活动有关,还拥有初级极其以上的职称,还可以是本科之上学历的相关人员。这些人员不仅有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的人,还把那些与之相关的,为这个活动提供辅助以及支持工作的人员;第二个方面,就指整个社会包括科研费用的支出。最根本的就是对某一个地区的某一年度之内,它们对支持科研费用付出的金额,进行一个核算与统计。不仅有仪器设备购置费、劳务费和土地使用费,还有项目委托业务费以及科研楼建造费等;第三个方面就是专利的公开或者授权数。这个是用来计量国家相关的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数或专利数的主要根据。1.4制度因素。制度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之上政府设定的某项体制或是与之相关的政府政策,这样的制度因素也是对经济增长产生区域化差异的重要影响部分。如果一个区域的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在市场中给予合理激励,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可以被很大程度上激发,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都会加速。现阶段的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还是着眼于制度的变迁,以制度的变迁作为切入,能够看到在某一区域中经济环境与经济制度的变化,研究对外开放、产权制度、分配格局以及市场化程度对该区域的经济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更准确的答案。具体到每一项指标,产权制度的变迁主要表现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中随着制度变化经济的国有成分也在发生变化,国有成分下降与非国有成分的升高。这样的变化改革在工业方面有着最明显的表现,在表现这一因素时可以以非国有化为主,采用非国有的工业生产总值/全部的工业生产总值,这样可以看到这一指标的变化,从而分析它投射到市场经济成分变化的影响。市场化的成分可以反映市场对资源整体配置中的影响作用,表示社会中各项资产所占比重,如自我筹资、外商投资与其他方面的投资占比。由于在现实经济发展中,自筹、外资与其他投资都只被市场与投资者自行决定,因此这个数字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投资方面的市场化程度。分配格局也可以进行市场化研究,并因其产生改变。市场化收入分配的比重可以对其反映,这样可以对经济利益的市场化分配进行检测。

2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在经济不断增长的时候,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依靠在市场中存在的资本要素持续投入,特别是根据在国家的东西部区域,从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就会得出发现,在一系列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中,资本的投入是其中最关键的内容。许多区域它们都是大幅度的投入资本要素,然后达到促进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而且,这每一个地区它们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这些变化有利于增加我们国家整体上的经济发展活力,让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可以对经济的发展潜力进行深一步的开发,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这些变化还让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也许这些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促进因素都不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都会以资本这一投入为主,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资本这一个因素所做的贡献是最大的。当然,不仅仅只有资本这一因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他的因素,如技术因素还有制度因素它们所产生的贡献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增加以及提升。现阶段出现新的变化以及情况,都可以证明,每一个地区它们的经济增长在质量方面有着一个很大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一个不一样地区的经济在增长的程度上都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我们国家的中西部以及东部这些地区,它们在经济的增长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发现这些经济的差距都在不断的被扩大,出现了这样一种不可控制的倾向。如果只说资本因素,那么东部的地区在这一方面有着较大的比重,当然这也是驱动这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引起中西部以及东部地区,这两者之间存在经济增长不同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一个因素之外,劳动因素在这两个区域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们国家依然是资金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一种原始产业发展格局。在东部这一片地区中,它们的劳动力因素必然也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很有力的力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技术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提升,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一个因素给东部这一片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竞争中产生了非常大的优势。东部地区凭借着他们自己本身存在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和地理位置,这些条件让更多的技术因素不断的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发展让技术这一个因素的不断聚集,慢慢发展成东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经济增长出现不同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也就是由于技术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大家在对待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时,对技术这一因素重视度开始不断地提升。在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差异之中,制度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也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产生影响,让其不断地扩大。根据地形因素,我们国家的东部地区是受到了改革开放影响最大的几个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以及产权制度改革这些方面都处在我们国家的前沿位置。自然它会在制度因素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份额,这让这一个区域会有比较多的政策优势以及制度环境。根据这个优势,就可以知道这一个制度上的改变,可以让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产生更多的贡献度,是东西部两者之间差异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西部地区还有中部地区它们在技术因素以及制度因素这方面都比东部地区要弱,这就说明两个地区在研究开发还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上都比不过东部地区。而且在市场开发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上也不及东部地区。制度和技术因素这两个方面出现的不同也让我们可以知道在每一个区域,由于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实际有效的交流方式,所以每一个地区要想实现相互的经济一体化,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很难让每一个会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以在每一个地区之间得到交流和传递。

3结语

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因素比较多,既有区域外的大环境因素,也有区域内的自身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造成区域之间出现经济增长差异。

参考文献

[1]米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6(11).

区域差异范文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指标体系;山西省

1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增长速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或不同的经济实力,导致空间上呈现出经济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同时存在。山西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明显差异,如何缩小各地区的差距来达到促进山西省整体和谐健康发展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2山西省区域经济指标评价

本文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指标体系,对本省的11个省辖市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分析。2.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知识及山西省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情况,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对比性等原则,采用特尔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确定了9项指标,最后采用特尔斐法,结合各项指标对山西省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程度,以100分为标准确定9项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指标体系。具体9项指标权重分配如下: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占16分、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占14分、人均GDP(元)占22分、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占12分、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占6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占10分、第三产业比重(%)占8分、农民纯收入(元)占6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占6分。2.2搜集与整理原始数据为了准确地分析山西省各地区横向和纵向的经济发展差异,搜集并整理了山西省11个市辖区2011年、2013年、2015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计算,经分析,所确定的9项指标都属于正向指标。因此,对山西省11个市辖区自2011年到2015年(间隔一年)的社会经济指标的9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计算。标准化公式如下:fi=Xi-XminXmax-Xmin公式中,fi为某市第i个指标标准化分值,xi为某市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max为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2.3各区域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测算多项指标综合测算法能够更全面地综合反映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它是以山西省11个市辖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具体公式如下:P=∑j=19ZjWj公式中,P为某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Zj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综合评价得分越高,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图1图2从图中可以看到自2011年、2013年、2015年,太原市综合指数均超过90分,均远高于山西省内其他城市的综合指数。这主要是因为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高,是山西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因此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市级地区高;紧接着是长治市、晋城市和朔州市发展较好,排名靠后的主要是忻州市、运城市和吕梁市等,其综合指数仅是20分,且忻州最低仅为6分,其主要原因是忻州市经济总量明显偏小,贫困问题依旧突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并且其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的压力不断加大,这些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3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及实际情况总结出省内各地区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的原因主要如下:第一,地理位置因素,不同的地区孕育的资源是不同的,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等。第二,政策制度因素,不断推进制度变迁是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第三,传统历史文化因素,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其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4政策措施及建议

区域差异范文篇6

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1]。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2],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3]。

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

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

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

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5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4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5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5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

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

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3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3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3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

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

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4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4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1月.

[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4]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1).

区域差异范文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区域差异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对策

农村地区在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八成的资金被用于扶持城市发展,对待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支持明显不够。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制于资金的瓶颈,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差距的扩大和差异的不断凸显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在金融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应对和解决农村与城市存在的差异性问题,积极探索我农村地区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新道路,促使金融改革的落实和实现,为我国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分布明显不均衡。在一些边远落后地区,广大农村居民拥有的金融资源非常有限。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金融结构在农村地区直接设立营业网点的数量比上年度不但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交通不便、人口少、地域广、不利于开展集中性金融业务等因素,是造成我国金融机构不不乐意开展部分空白乡镇金融业务的直接原因。以贵州省为例,可见部分边远落后地区不仅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与发达地区营业网点分布密度具有明显差别,其服务水平也明显不足。[1]除了上述分布不均衡的弊端之外,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内控机制长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缺乏有效的农业保险体系,坏账率较高,信贷审批权限小、额度低,风控能力较差等。

(二)农村金融规模的区域差异

从现有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看,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差异,部分边远落后地区金融发展长期滞后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城市差距更是巨大。发达地区由于市场规模大、企业数量较多,这些为开展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力条件。而落后地区因为缺乏上述优先,造成在申请贷款、开展各种衍生金融品服务中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区域差异

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本就不高,以农村地区的储蓄资金投资率为例,很多农村居民习惯上把资金存入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以获取稳定的储蓄收益,而把这部分资金进行在投资的人员却相对较少。2013年,银监会公布过去三年农村存贷款变动情况,发现除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少数沿海发达省份的农村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农村都存在存款余额高于贷款余额的现象。这与城市贷款高于存款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在部分欠发达的边远落后农村,部分居民已经习惯于储蓄,不愿意把资金用于消费。当然,造成这种储蓄率长期较高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因素的结果。传统存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开展本就先天不足,更无论其他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拓展。因此,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发展看,金融市场效率比城市相对要低很多,不同的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效率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四)农村金融供给的区域差异

金融供给一般侧重于能够更好开展各种金融业务的地区。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也出现明显的差异性现象,如发达地区金融供给数量明显要高于欠发达地区。部分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村本就缺乏金融融资的欲望,加上他们对融资额度大小不一、融资需求也不同,有的农村居民是临时性需要获得贷款等因素,造成这些地区的金融供给不便于操作。对比发达地区和恰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储蓄产品种类和攻击率明显要多于欠发达地区。从金融服务方面看,我国很多边远落后地区由于金融需求小、金融消费多边性等特点,造成这些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也相对不足。商业银行一般把绝大多数的业务范围限定在城镇等发达地区,给农村居民提供贷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有农村居民获得贷款的主要渠道还是农村信用社,这几乎成为农村金融贷款业务的唯一来源。但是,农村信用社自身金融发展历史较短,在金融管理和产权等方面与商业银行等差距明显,这造成它本身金融供给能力比较有限。[2]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

我国金融机构分布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长期存在,正如上面所述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的营业网点在2014年不但没有比2013年增多,相反还有所减少。即便是统一省的不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设计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的现象。这种地区性差异造成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金融发展中始终出现相对滞后的状况。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本就不如城市地区,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更是不容乐观,如果不从法律、制度和业务等方面开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入创新,最终会让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始终处于低端水平。这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之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种地理条件,政策因素的差异是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就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况而言,不仅东西部经济存在着差异,沿海和内陆存在着差异,即便是同样是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可以说在交通、经济的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交通设施也较为完备,因此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环境相对优越;而欠发达地区在环境条件方面则相对较弱,加上我国政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待不同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加之金融机构为了获得自身收益而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执行有利于农村地区发展的金融政策,这些无疑都造成了不同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异。[3]

(二)农村经济领域的影响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性的根本性原因。除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大部分农村地区发展一直明显滞后,这使得该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也相对滞后。北方某省数据统计显示,城乡之间农村金融信贷规模之比为3.5:1,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贷比为2.6:1.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与城市地区相比差距更是惊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居民金融意识相对薄弱,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本身诚信意识不高,还有农村信用机制建设不完善等原因。这带来农村地区金融信贷工具一直较少,金融服务能力相对其他地方要低很多。2.农村经济结构影响。农村发达地区的居民,农业收入已经不占据主要的收入来源,大多数发达地区的农民主要通过当地的乡镇企业和从事第三产业等新型就业方式获得自己的收入。这些地方严格来说已经不能够称其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因此,这些地方的金融发展相对较好,比以往传统的农业贷款范围要广的多。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一般是在经济比较活跃,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的地方健全,这些地方开展金融风险的难度较低。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还是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获取收入的方式,农业生产贷款需求比其他产业要低得多。这些造成当地的金融发展一直缓慢,如果单靠开展农业生产性金融服务,一是贷款规模小,二是农户还本付息的风险高。这也是造成这些地区金融机构“嫌贫爱富”,营业网点不但没有增加,相反数目还有所减少的直接原因。[4]毕竟金融结构开展金融业务的目的也是为了盈利,如果没有一定的利润它们不会轻易在这些地区开始新的营业网点。

三、运用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实施有区别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我国传统的金融制度中,针对农业地区的发展一般设立不同类型的三种金融机构:一是农业发展银行,一般负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保教护航,该银行不对普通居民开放金融信贷业务;二是商业性农业银行,如中国农业银行,但是今天的农业银行金融业务的侧重点也在城市;三是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农业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这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办理贷款的主要来源,但是其金融成本相对商业银行要高。因此,从未来农村地区发展看,要想促进当地金融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巨大作用,要进一步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当然,首先要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清晰的问题,要结合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建立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社。特别是在欠发达农村地区,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制定金融扶持政策,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及时的金融扶持。我国政府可以鼓励其他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地区,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同时,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还要针对农村地区对资金需求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相应的金融服务。农业发展银行要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也要做到回归农村地区,二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强化自己在农村地区的金融优势地位。要逐渐在欠发达地区尽力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样才能够满足这些地区农民融资的渴求,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更加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最终要在农村地区建立良性的可持续性的金融发展环境,为农村地区持续发展提供融资帮助。

(二)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我国政府应当指导金融机构指定灵活的货币政策。对发达农村地区可以逐步推行城市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欠发达崎岖,我国金融机构要建立严格的担保机制,可以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这样可以让当地经济发展获得更多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同时我国政府还要进一步依据不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政策等。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防止出现挤占挪用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资金的行为。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结构本就机构数量少,规模较小,因此我国人民银行应当根据农村地区发展忒点,建立欠发达地区金融专项辅助政策,进一步拓宽农村地区金融信贷规模,降低金融信贷的成本。同时,要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内控机制,防止出现金融信贷中呆账、坏账的产生。总之,畅通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加强信贷金融监管,是我国未来农村金融发展必须要重视的工作。对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执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要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货币供应,尽快推动它们快速赶上发达地区。我国央行还可以通过制定欠发达农村地区利率优惠和利率补贴等方式,帮助这些地方实现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减少办理贷款的后顾之忧,能够更加借助于金融力量实现自己融资目标,进而推动自己家庭事业的发展,进而增加自己的收入。

(三)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

我国目前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异性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建立完善的农村地区金融制度是治本之策。我国农村地区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模式,要求我国金融机构必须要围绕这一特点制定完善可控的金融发展与风险控制机制。要想建立这一机制,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动积极地进入农村,充分了解农村金融信贷业务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农业金融市场拓展制度。当然,针对目前农村融资中普遍采用的土地、房产抵押等方式,我国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规范政策。要防止大量农村土地等资源被挪作他用,否则最终不利于农业地区长远健康的发展。农村地区要想发展非农产业,也要在保障完善有序的土地流转前提下,实现对农村土地经营权的风险可控性。同时,为了解决农村日益增长的土地市场化运营状况,我国政府可以建立灵活的土地政权回收方式,让农村土地市场化运营能够得到更加妥善的监管。土地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尤其是农村土地主要承担着生产粮食的重任,这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口口粮安全。因此,对待各种农村金融中的农业土地抵押要深入考察,把各种风险隐患降低到最小。如果一些必须要进行的土地流转,应当由当地政府出面进行土地资本的运作,这样可以保障广大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同时也可以让社会资本或者私人资本进入农业土地流转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宽农业资金的来源渠道。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要想推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除了做好金融工作之外,最根本的是要转变目前农村传统的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方式。要在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适当发展其他产业,如对待一些边远落后但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进行矿产开发、冶炼等。要重视发展农村服务,对待农村服务也执行适当优惠政策,让更多农村居民转变以往单纯依靠农业生产为主的收入方式,更加积极的从事其他产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还可以为农村地区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饱和,未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起点。农村地区应当积极主动走出去,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资金等。这样可以极大推动农村地区快速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换代,进而形成新的农村地区发展的特色,实现城市与农村真正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农村区域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仅与城市地区存在的明显的差异,存在着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而且,即便是农村地区内部相比较,也存在着金融机构分布不合理、金融行业发展规模不高、融资效率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进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必须通盘考虑,针对性地制定扶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援助政策,采用切实有效的积极措施,通过减小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资金的支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来不断推进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有效的经济动力。

作者:吾买尔江·艾山 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莫任珍.浅析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金融经济,2015(4):197-199.

[2]孟兆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差异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415-418.

区域差异范文篇9

一、四川省经济的发展改革历程

2001年和2002年可以说是四川省经济的艰难时期。当时省内经济体制是地方与中央、地方各级统一的分税制,取代了以往由地方与中央分税和省以下“定额包干”双轨运行的制度。由于处于新旧体制的交换,使得省内财政困难变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省财政收入质量低、规模小。

(2)经济保障能力不强,基层经济运转艰难。

(3)经济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

2003~2005年,四川省开始强化基层经济建设。一方面加强经济体制建设,将各地的内生活力不断激发,另一方面推动各区域消赤的力度,为经济的平衡和稳健运行打好基础。2006年到2007年,四川的经济处于快速提升期。全省的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大好形势,对于县乡财政的困难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决。2008~2010年可以说是四川省经济的考验期。由于受到“5.12”汶川大地震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强大冲击,四川省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其一要保障抢险救灾资金的需要,其二筹措资金来回复在后建设,其三要“止滑提速”。2010年至今,四川省的经济处于转型期,各项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纵观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历程,区域之间的差异仍旧是影响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需得以有效解决。

二、四川省经济发展能力的区域差异形成的因素

四川省下属1个副省级市成都市,17个地级市: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眉山、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3个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一)自然条件和资源差异

四川省的旅游事业对于省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作为国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省份,其拥有2处自然遗产,1处自然文化双遗产,9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除此之外,还拥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其中有些景观是国内甚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旅客前来观光游玩,比如“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皇后”四姑娘山,九寨沟,乐山大佛,黄龙寺等等。这些旅游景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对于区域的经济拉动能力自然不同,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自然存在差异。作为全国农产品的供应大省,四川省集国家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于一体,其中猪肉产量居于全国首位,不愧为“天府之国”。川西高原、山地是重要的牧区和林区。其中,麋香、银耳、虫草、毛竹等产品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享有盛名。这些资源同样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对各区域的经济贡献程度不一样。除此之外,四川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作为国内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川省拥有攀枝花钢铁、成都电器、自贡盐化工、泸州和宜宾酿酒等工业。而这些工业基地的不同分布也造成了区域之间经济上的差异。

(二)财政调控经济的能力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当地的财政做出宏观调控来加以引导。在不同阶段异常复杂经济形势下,财政会适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调控政策和手段。因为宏观调控是一个大的方向,众口难调,不可能每个地区都适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方财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再调控。落实到每个地区的调控手段有所差异,最终所产生的结果自然也有所差异。另外,财政调控经济的能力是无形的,抓不到、摸不着,落实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差异性。而且财政调控经济能力的创新还没有得以重视。任何一项政策都要与时俱进,如果裹足不前不参与创新,势必会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区的创新制度不同,其结果也因地而异。纵观以上种种因素,财政调控经济的能力也会导致区域经济产生差异化。

(三)人才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这其中人才在主导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才的流向也不尽相同。大部分人都喜欢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去发展,在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施展年轻才俊的抱负。因此很多人难以接受去偏远地区进行工作。这样导致人才的分布不均衡,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拉动力自然也不一样。

三、缩小四川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地方财政管理改革

近几年来,在地方财政管理改革方面四川省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一方面不算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省以下分税财政体制,在行政级别树形框架下形成“上下协调、利益同步、良性互动”的经济运行格局。另一方面,致力于不断健全和完善地方财政体系,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分类测算、分层保障”的机制。以上机制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继续加强地方的财政管理改革,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会取得更好的进展。

区域差异范文篇10

关键词:城镇化;电子商务;协调发展;区域差异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提出,电子商务迎来了更美好的前景。在电子商务快递崛起的过程中,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依据《2015年淘宝村报告》的有关内容我们可知,我国当前淘宝村数量超过780个,活跃卖家数量超过20万,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此过程中,人口聚集规模增大,城镇化速度加快,医疗与教育等公共服务也逐步完善,这给电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电商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有效地促进了本地的综合发展。

二、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影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下,城市先进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快速传播到农村地区,对于农民来说,网购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日益减小。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农村地区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矛盾也得以缓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以解决,城市居民更倾向通过网购而直接获得原生态的农产品。这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问题,还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很多农民有经济能力向城市流动,获得城市生活,城乡之间的隔阂逐步消除。除此之外,电子商务通过如下路径对城镇化的区域差异产生影响:1.促进产业集聚与优化产业结构。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特色产业能够逐步集聚起来。一是电子商务将当地特色产业集聚起来,在淘宝村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就业量增大,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与城镇规模都能够加大。二是在建设新型城镇的过程中,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至关重要。在电子商务的作用下,以往农业生产闭塞的局面被打破,农产品能够走上标准化生产的道路,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岗位数量减少,促使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制造产业实现生产品种的小批量生产,并促进第三方信息技术产业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促进人口集聚。随着电子商务园区的构建,洼地效应得以出现,大量的企业入驻,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依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统计资料我们可知,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直接提供了250万多的就业岗位,所提供的间接就业岗位达到1800万。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丰富了农民的失业,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口数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化的水平得以提升。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以往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因为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交易成本与费用高居不下。在电子商务的作用下,交易时间与空间被有效压缩,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加快,自然资源的消耗有效减少,与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这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当前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二)城镇化与电子商务的区域差异影响。在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城乡之间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持平,区域差异有效减少。城镇化主要通过如下路径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1.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不断加强,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城乡之间,新型城镇化是非常重要的沟通介质,是辐射范围非常广,涵盖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较以往显著增强,农村地区的基础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金融、现代信息技术、物流等逐步向农村地区拓展,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2.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促使电子商务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信息、科技方面的交流程度不断加深,城乡之间的市场对接程度不断加强。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消费行为主要受消费观念的支配,在城乡交流程度加深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市民化程度不断加深,其更愿意与尝试多种新事物,对于他们来说,电子商务这种足不出户且货比三家的购物方式有着极大的优势。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电子商务能够吸引到更多农村消费者,农民也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而将多种特色产品直接销售到城市居民手中。在新型城镇化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3.输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当前我国各地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遇到共同的困难,那就是专业人才的短缺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很多人们都选择进入城市地区,接受更高的教育与更专业的培训。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的业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居民获得已经的经济收入,出现专业人才逆流的现象。这种状况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当前数量不断增多的淘宝村就是非常有利的证明。

三、推动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在“互联网+”计划下,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稳步前进。然而,大部分的地方政府还没有将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统一起来,缺乏必要的战略认识,仅仅作为独立的两个领域分别发展。在信息时代下,在科技发展与市场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淘宝村出现,有效地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度;城镇化的加快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升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对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有统一的认识,不断提升战略认识水平。(二)依靠地区特色,进一步压缩区域发展差异。从当前现状来看,东部地区的城镇化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状况良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状况不佳。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物产极为丰富,尤其是旅游资源,针对此应做好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工作,实现智能旅游发展;针对绿色农产品产区,应创建绿色电子商务,实现绿色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在推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实现人口的集聚,推动城镇化发展;在电子商务的作用下,实现信息的有效收集,改变以往农村信息闭塞的状况,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借助电商下乡而提升电子商务水平。当前,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各种农村电商项目,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农村地区的购买力加强,农产品能够拥有新的销售路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本地就业,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涌现了一大批农村电商带头人。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出有利政策,大量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不断完善相关网络基础设施,促使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四)突出本地特色,压缩电子商务扩散经济空间差异。相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质量,给电商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针对电商发展的需要应加大云服务者的数量、数据中心数量等,使得电商发展获得更高水平的信息支持。在此过程中应格外注重西部地区的基础网络建设工作,加强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开放工作,使得中西部电商能够协调发展,降低区域经济空间的差异。(五)围绕网民需求,提供个性化电商服务。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网民数量与人口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针对此,有必要从网民需求入手,加强虚拟社区营销与数字影响。网民的文化、经济。社会与心理方面应被高度重视,这是实现精准目标市场销售的关键所在。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设计应实现动态调整,针对不同的网民需求而提供个性化的电商服务,充分重视网民的技术体验,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六)提高现代科技的应用水平。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融合技术已经成为关键性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得营销与管理拥有了更为先进的工具。电商企业应充分挖掘云应用的价值,实现在线交易的深层次应用,与银行等服务部门加强合作,提高电子商务系统中云技术的应用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快速崛起。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如政治环境、经济、人文、技术、地理位置等。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电子商务与城镇化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两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将相互促进,共同减少区域间的差距。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战略认识水平,充分意识到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围绕此做出科学的规划,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使得城镇化与电子商务能够相互促进,均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禄峰,唐文文.“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7(4):272-275.

[2]董红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7(3):250-250.

[3]李想.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