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4-01-03 17:50:17

公允价值的理解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1

多数会计人员都认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中心(核心)地位,所以财务报表必须以过去的交易和过去的事项为基础,以可稽核的客观证据为依据,遵循会计准则并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财务报表的信息应能发现并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真实情况。为了表示真实的事实和结果,财务报表项目期望利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当前某些资产和负债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按历史成本计量。

本文着重探讨什么是一种恰当的会计处理来解决财务报表中双重计量的矛盾。

在现行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以确认来表述财务报表的内容,以披露来补充表内信息之不足并形成其他财务报告(含报表附注),不仅已由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s)No.1所肯定,且已在实务上流行了多年。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上市公司向资本市场公开的会计信息,虽然一直以财务报表为主体(或核心),但两种情况已逐步明显:

一是在表内如资产负债表内,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已不是纯粹的“非当前计量”如历史成本(负债为历史收入),通过摊销、分配或重估价对某些持有的资产进行接近“当前计量”的估计已日益增多,如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既反映其投入时的原始的历史成本,又反映其在使这些资产在报告日的账面净值接近当前计量。这里,当然不是对固定资产按当前市价进行原起点重估价,而是修正了脱离当前实际的历史成本,当初的历史成本。但我们也要承认,这也是估计与判断的结果,类似的处理还有对应收账款估计坏账准备而反映其可能收回的净额,对无形资产则进行逐年摊销。存货与有价证券在报告日逐项予以重估价,按“成本与市价孰低”(cost, market, whichever is the lower)的惯例在表内表述。遵循成本与市价孰低的惯例,凡按市价(即可实现的净价)表述具体项目已属于新起点的当前计量(fresh start current measurement)了。

二是凡在表内到报告日予以调整的上述事项,都会通过财务报表附注(旁注或底注,主要是底注)对估计判断和调整予以详细的披露(定性和定性加定量),至于存货和有价证券的重估计,实际上也仅限于资产负债表日在编报日后,日常记录仍然把重估价的金额再调整回来。财务报表表内确认、计量与报告日的调整,结合报表附注的详细说明,就能保证通过表内的原始与调整信息与表外附注的详细说明重现企业客观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变动的真相。尽管信息是历史的,但却是基本真实的,以上述及的财务报表内确认的内容具有四个特点:

(1)其数据来源以交易发生或完成为基础,以可稽核的反映交易价格的凭证为依据;

(2)凭证的交易价格是当时的市场价格,是由交易双方根据市场供需并估计未来产品供需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假定存在着稳定的物价水平;

(3)正是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用当时的这种价格买入资产后即把价格转为资产的取得成本,该资产只要是由企业持有(包括经营使用和生产耗用),就切断了它同市场价格变动的联系,除非发生新的交易或事项。因此,才称为历史成本,即基本上肯定资产的成本(资产取得的所费)是由购买资产的价格转化而来;

(4)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也绝不是不关注市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价格风险、信用风险促使他们虽然原则上采用非当前计量,却又要估计这些风险作必要的计量调整,如计提折旧、摊销和可能的坏账损失,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来报告有可能立即脱手的有价证券和随时补充的存货如外购的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随时准备销售的制成品,这都表明非当前计量与当前计量并不能截然分开。

那么,为什么会计对于大多数企业长期持有和当作生产要素的自用资产仍主张按历史成本计量呢?这样处理,岂非使会计的量化信息脱离当前市场实际(其中不少企业持有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包括买入价或脱手价),已不是过去买入时的价格即历史成本)?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考察会计这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本功能和人们设置这个系统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把会计当作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和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与资产变动的手段;而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再现(re-representation)企业客观经济(包括活动与活动结果)的真实即上述基本要求,则是会计的基本功能。这里,说明会计的基本功能应能体现人们对它的基本要求,主观要求与客观作用是一致的。

这样,就长期形成会计这门科学(或会计这个手段)与经济学、统计学之间的区别。早在1961年,著名的经济学家与会计学家爱德华兹和贝尔在他们合著的《企业收益的计量与理论》第一章开始就说“关于会计学和经济学是相关学科的建议并不新鲜。这两门学科都与企业活动紧密相关,并且在关于企业活动的问题上,两者都处理相似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对利润的影响。然而时间观上的差异将这两门学科区分开来,并使它们实际上的差异要比逻辑上应有的差别还要大。非常明显,对于经济学来说,在许多时候,过去是死的,可是,对于会计学来说,在许多时候,将来是不存在的。”①这就是说,经济学或经济学家关注的是未来,因为决策需要面向未来。会计学或会计人员关注的是过去,过去才是真实的。例如,企业现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交易或事项已发生的实际结果,收益(或亏损)则是已实现的收入与已发生费用配比的结果。会计要反映的这些企业的真实,当然就与尚不存在的未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可靠变化,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收益或损失,发生冲突。对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第一步确认(正式记录),在此基础上的第二步确认(编制财务报表)都按历史成本计量,正体现会计的传统职能与基本特征。其实,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也认同这一点,例如萨缪尔索和诺德蒙斯合著的《经济学》(第六版)中就写道“会计人员之所以使用历史成本,是因为它反映的客观的评价并且容易证实”(见《经济学》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5次印刷,第100页),然而,经济学关注未来的决策和会计学家主要关注对历史的描述并非经济学与会计学不可逾越的鸿沟。②当前财务会计的最终信息已发展为财务报告的信息,其中财务报表是核心,仍基本保持会计反映和再现企业经济真实的基本功能,而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则把传统会计的视野扩大了。后两个部分,不再局限于严格的确认,而放开为充分的披露,即除提供历史信息外,还可提供面向未来的、对决策相关的估计、期望和判断等非历史信息,如果说由财务报表提供的历史信息限于财务信息,那么,其他财务报告(含报表附注),就可以提供与财务信息有联系的非财务信息。

从财务会计的目标看,决策有用则是第一位的目标。但决策并非仅限于当前或预测的信息,历史信息的反馈作用与预测作用,同样对决策有用。每一个企业都是持续经营的企业,它的经营(包括投资、理财)都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同时间观汇成的一条经营的长河。不可能设想,不了解过去可以计划和预测未来。当然,只了解过去不预测未来,也不能作出面向未来的决策。以宏观经济为例,为什么我国在制定和执行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新闻媒体不断地向全国人民报道十一五期间已取得的业绩,不断地报道十二五规划比十一五规划最主要的区别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里,既有历史信息又有预期信息,既以史为鉴,又面向未来。只有如此,全国各省市各部门各单位包括中国人民每个人,瞻前顾后,既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又预计未来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才有信心和决心作出最佳的决策,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完成十二五规划作出各自的最大贡献。国家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管理层要对企业作出最佳的经营决策,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要对未来作出最佳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其他人群要作出类似的经济决策,都必须了解企业的过去,估计企业的未来,两者缺一不可。

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满足上述要求了。你要了解企业的过去,就必须关注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内的确认信息。因为过去是已发生的事实,它基本上消除了不确定性,可以做到真实地反映、确切地描述,虽然也难免估计与判断,但主要不是依靠估计与判断,而是以已发生的交易与事项为反映的基础,以可稽核的客观凭证为记录与报告的准绳。但你要了解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就要关注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信息,因为它将可能对决策相关的现在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事项作出较为可靠的估计与预测。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财务报表既保持相关性,又保持如实反映,而以如实反映为主;其他财务报告(含报表附注)也力求可靠,但以对决策相关为主。

由于财务报表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承认,它是财务报告的核心,所以它最能体现财务会计的本质功能,财务报表提供的有关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财务会计提供的基本信息,而其他财务报告的信息总是必要的补充信息,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是历史和事实(资本市场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已经证明了的,它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臆造。

针对本文的上述观点,还需要回答可能提出的几个问题:

第一,作为财务报告核心的财务报表,虽然以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主要运用该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的交易价格(历史成本或历史收入)计量,其真实性毕竟是历史的,代表过去的真实,它对当前的决策有多大的作用?

这一个问题,我们已一再强调:凡是以过去的交易(即已发生的交易,含事项)所产生的过去交易价格,才能反映真实,即已实际发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实际实现的利润或亏损。至于未来,当然不可能反映上述企业的资源。资源的和它们因实际发生交易所产生的真实,因为交易尚未发生,至于当前,即报告日,如果持有的资产在这一天已通过交易而实际增值,持有的负债已通过交易予以清偿或得到更多的借款,那么,过了报告日,就成为历史信息了。当前的变动与状况不过代表报告日甚至代表报告日实际交易发生的一个瞬间,实际上,人们讲当前,乃是报告日持有的资产与负债并未实际买进(脱手)、清偿(转移),而是假定报告日发生交易,应当按市场价格计量。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报告日(计量日)那一天假想的(hypothetical)而非现实的(actual)的交易为基础之上(请参阅IASB2009年ED“公允价值的计量”,与FAS157公允价值计量)。既然以假想交易为基础,则其计量额就是估计和不确定的期望值。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会计中,能够记录并予以如实报告的总是历史信息。当前和未来都是假想的期望值,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凡已变动了结果则已排除了不确定性。财务会计通过财务报表之所以能够列报的核心信息就是指所报告的乃是确定性的财务状况、经营(投资、理财)业绩与确定的现金流量。它的作用至少有三点:

(1)反馈

评价企业过去一个会计期间各项计划与决策的执行结果,从差距中找到经验与教训。

(2)预测

对当前特别是未来,不论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如投资人、债权人都要预测,即使非主要使用者如企业经理层也要预测,但所有的预测,都离不开反映前期预期与决策结果的实际信息,即历史信息。评估当前和未来,必须以过去为起点。向前看同时要先向后看,“瞻前必须顾后”,这是起码的常识。

(3)评估业绩

财务报告还有一个重要目标是评估经理层的受托责任,评估的主要依据是管理层能够控制的并已在其决策中表现的管理能力和导致的实际效益。这些信息,主要依据财务报表。

如果不是主要反映历史信息,不是以可稽核的凭证为依据,并按会计准则为规范而产生的财务报表没有上述作用。财务报表就不可能至今仍成为上市公司公开其财务信息的核心,财务报告就不可以其特有的(即其他信息无法代替的)信息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所特别关注。

第二,文章前面说过,财务报表以已发生的交易(事项)为基础,按可稽核的凭证为证据,按历史成本(交易时形成的交换或市场价格)计量后,正式记录是按历史成本计量,但编制财务报表时,不少项目也要进行调整。如存货与有价证券的列报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表述应收账款需计提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账面价值已不是历史成本了。固定资产则需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除商誉外,应每年摊销,商誉则应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此外,还可能有非货币换,换入资产的计量,应按换出资产的市价。这样,财务报表早已不是按纯粹的历史成本反映历史的真实,估计、判断早已在报表中应用了。调整后的财务报表还能反映企业的历史真实吗?

不错!财务报表中运用估计判断已经有一个很长的历史。为什么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仍被认为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呢?因为上述估计与判断并非运用于表内一切项目。而所采用的估计与判断除存货外,均属于对某一项目历史成本的调整,而不是抛开历史成本,进行新起点计量。更重要的是,上述各项调整均在表外附注中逐项予以详细说明:调整原因、调整方法、调整后的报表计量与日常记录中账面价值的金额差异。

表外披露可以结合表内调整以定性和定量的确切描绘,只要把报表与报表附注结合起来阅读分析,仍能得到有关企业资源、资源的及其变动的透明信息。自从有了财务会计,财务报表的附注(包括表内括弧注即旁注和表外底注),就随着报表项目的分解、说明和调整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并认定财务报表和表外附注都是外部独立审计的对象。这样,尽管表内信息严格限于财务报表要素及其所属项目的确认(recognition),而表外附注则属于披露(disclosure),但由于审计视两者为一个整体,就基本上确保表内信息和附注信息的正确性与一致性并导致相互补充的可能性。

第三,人们的疑问可能集中在财务报表现在已不全部按历史成本确认,不少企业已经既按历史成本又按公允价值确认其持有的相关资产和负债了。例如1993年5月,美国只是对在交易中或可供销售的某些有活跃市场的公开标价的金融资产(权益证券工具和债权证券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在表内确认,而对不在交易中和不准备销售即等待到期收回确定本息的债务证券工具仍按摊余成本(历史成本的变形)计量和确认,可是,五年之后即1998年6月全部衍生工具和用于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均按公允价值在表内确认,至今已有22年。在22年中,除由于金融创新而在某些企业的投资与理财活动中有些投资性资产和筹资的债务属于购买而持有的衍生工具和属于发行的衍生工具外,又有不少的资产如房地产、石油、黄金、外汇、小麦、玉米、大豆、煤炭、钢材、稀有金属等由于有活跃市场和公开的世界价格而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在表内确认已持有的现货与期货的价值,在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表内金融资产的比重还相当大。这样,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在上述情况下的财务报表还可以说反映历史真实吗?IASB与FASB 2010年9月发表的联合概念框架(FASB的Concepts statements No.8)第1章中认为“现行财务报告在很大程度是以估计、判断和模型为基础而不是精确的描绘”不是一个正确的论断吗?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报表中确认早在1973年5月APB Opinions No.29“非货币换的会计处理”中就规定了换入资产的计量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在财务报表中按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并非从金融创新开始的,只是由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一般皆为货币交换,非货币性互换资产比较罕见,这也包括前述的在报告日,存货与有价证券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列报,其中存货也有部分是按低于成本(账面价值)的市价(通常指可实现净值)列报的。然而总的来说,过去不按历史成本而按市价列报的资产在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比重不会太大,其影响可以不予估计。何况说,类似的资产计量,必然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加披露,借以提高此类资产信息的透明度。

20世纪90年代,由于金融创新和业务创新,出现活跃的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商品市场,既有现货交易,又有期货交易。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各类非金融期货的投资,只能按公允价值(一般为当期的脱手价格)计量。如果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资产在一个企业资产总额中比重并不大,其影响也不显著,仍然可以不予考虑。

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比重大,又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市场不正常,如2008年下半年开始形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危机期间,这些金融工具的市场很可能不活跃,交易也变得无序,其价格总的趋势是下跌,甚至急剧下跌,狂飙忽烧,这是经济学上顺周期效应的结果,合理的公允价值很难寻觅;

(2)企业在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可观察的、活跃的金融工具(含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开标价时(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代),只能由企业自己输出不可观察的变量如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等去估计公允价值(即FAS157中的三级估计)。

我们知道,凡是按当前计量,采用现行成本或脱手价格并在表内确认时,只要资产仍然为企业所持有,并未出售或未到最后的结算日,每经历一个报告日,都必须进行新起点经历(fresh-start measurement),一方面用以重新计价并确认所持有的资产,另一方面又要计算前后两个报告日经历的差异,例如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差异并按利得和损失确认此项未实现的损益,如果不作此项处理,就不是按当前(报告日)计量了。

这样,即使当前新起点计量时所取得的计量属性如报告日的公允价值,是在市场正常条件下,可观察的、随时可以取得相同资产在活跃市场有序交易中相同资产的脱手价,它也是以报告日的假想交易(在报告日如果脱手)为基础,而不是现实的交易(实际已脱手―出售),显然,这同历史成本以交易实际发生时的脱手价格(交换价格)性质不同。前者是对持有资产的估价,后者才是当时买入资产的实际付出价格,更何况说,在财务报表(收益表或综合收益表)中又确认并未实现的、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的资产如果占该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大,它对资产负债表合计的收益表与综合收益表的收益与综合收益合计就会产生较大影响,即使得财务报表中列表的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变得模糊不清。虽然那些按公允价值重新表述的资产可能是透明的,即近似地反映其当前价值,而资产负债表的总数将不会透明。因为它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合计和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合计的混合数(负债如有两种计量,则负债合计也是历史收入与公允价值的混合数),至于净收益或综合收益,则包含了已实现的收益和未实现的收益,更加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这里,我们还是假定市场正常,公允价值可以从有序交易的公开标价中取得(包括FAS 157中的一、二两级估计)。在金融危机高峰期间(如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大多数金融资产和负债都缺乏可观察的、公正、公平的市场价格,如果此时仍坚持按公允价值计量,则只能按企业自行输入的、不可观察的变量(即按FAS157的三级估计)由企业自行计算公允价值。不论FASB如何千方百计地通过工作人员立场公告(FASB157 SOP)去指引财务报表编报者如何识别市场不活跃,如何理解交易无序,力求按三级估计捕捉与过去公开市价相近的变量,如按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求得所谓“公允价值”,这样求得的计量属性其可信性总难以取得市场参与者的认同。

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本文作者认为,还是以暂时中止公允价值计量为好。暂时中止,不等于永远放弃公允价值计量,这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是退一步为了进两步的权宜之计。一旦市场有所复苏,金融工具已出现有序交易,比较公正、公平的市价已经能够公开取得,这些暂时按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仍可再按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下半年,一场对公允价值的评击与争论,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现在,我们还不能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但展望全球,各国的全面经济复苏迟早总会到来。金融创新将在各国严加管制下继续发展。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含衍生工具)既已进入表内,不可能再退出表外,也就是说,后金融危机时代,在许多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同时并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样,前述的问题―资产负债表中的合计数为一些资产与负债按历史成本(或历史收入)计量额,而另一些资产与负债则是按公允价值计量额的混合数;收益表与综合收益表的净收益或综合收益同样是已实现收益与未实现利得的混合数,这些指标都是重要的财务信息,必须克服其模糊不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表外披露的作用 。凡是含有未实现利得(损失)的净收益和综合收益,都应当在报表附注或其他财务报告中详细列示公允价值的来源,公允价值及其变动产生的影响,其结果将会使报表中的模糊信息转化为透明信息。恢复财务报表的本来面目,仍然可尽可能对企业的经济真实进行确切描绘,发挥它在财务报告中的核心作用。

【结论】财务会计的产出,是集合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群的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是通用财务报告的设计者,企业则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财务报告的设计者已把财务报告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财务报表是核心,而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则是,核心提供最能反映财务会计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最能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基本要求的会计信息,如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含投资、理财)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企业最主要的财务指标,核心还表现在取得这些财务信息的方法与程序是会计这个信息系统所特有的:以已发生的交易(事项)为基础,以可稽核的凭证为依据,连续地、全面地按复式簿记机制既序时又分类地记录每一个交易和事项,在记录中既用文字定性说明又用数字(货币)定量描述,记录是会计确认的第一步,每到一个报告期,再把记录的内容,按使用者可理解的方式或浓缩式汇总,分类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列报,成为第二步确认。确认必须符合确认的基本标准,其中,一个主要的选择是采用恰当的货币计量属性。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所能代替的,除财务报表提供企业的核心经济信息外,还通过报表附注、其他辅助报告(统称为其他财务报告)主要运用估计、判断和模式提供补充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但又对决策相关,总体上能增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我们说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而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是,是从报告主体即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按照准则制定机构的定位,对通用财务报告来说的。

究竟财务报告中哪些信息对使用者最有用?则必须具体地进行具体分析。因为决策,总是使用者的决策,而不是财务报告的决策。每一个使用者都有它的具体决策模型,有其关注的信息重点。绝不能说,在通用的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信息对所有使用者都是最重要的,也不等于说其他财务报告信息时所有使用者都不重要。这里,财务报表或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对已经获得内幕信息的使用者与对企业情况一无所知的使用者不同,对中小股东和对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不同。总之,财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取决于使用者(决策者)的决策模式及其已获得的其他信息而有所不同。在决策时,财务报告的信息包括作为核心的财务报表都只是决策的一种参考。

注:

① E. O. Edwards/P. W. Bell・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1961/1973・I P.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② 同注①。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2

关键词:公允价值审计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引言

近年来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研究也成为会计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谢诗芬(2006)从公允价值概念的争议及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上的系统缺陷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审计中的审计风险等重大理论问题。实务研究则有:柴芳云(2009)分析了已入账公允价值的判断计量和列报合理性的审计方法和开展公允价值审计的配套措施;曹玉香、徐丙臣(2009)从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中的特殊原始凭证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审计证据的种类;张瑞琛(2007)从公允价值审计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不同审计阶段的公允价值审计策略;刘昕(2009)从分析公允价值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责任出发,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重点;李海燕、谢宁(2009)探讨了金融危机扩散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对策;赵红英(2009)分析了实施公允价值审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而关于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研究明显匮乏,主要集中于国外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介绍、对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借鉴意义和国内外审计准则异同的比较。虽然实务研究比较丰富,但仅仅停留在对公允价值审计的概念、内容和一般策略的阐述,或者侧重于从审计方法的角度来探讨公允价值的审计策略,尚没有对公允价值审计内容和审计风险的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公允价值准则实施的时间还很短,公允价值审计实务还处于摸索阶段,显然,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的介绍、探讨,远不能满足我国审计实践和理论的需要,对从根本上解决公允价值审计实务中的实质问题帮助有限。最重要的是,公允价值审计还缺乏一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以及具体的运用分析。众所周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和方法就很难满足审计目的和要求,报表审计工作的难度必然增加,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财务报表要素的核算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运用对传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能否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进行公允价值审计,以提高审计质量并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 一 )公允价值的审计内容从公允价值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允价值审计是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的相关内容,公允价值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及价值评估模型中的变量或信息进行评价,并检查客户的FVMs和披露是否与规定的标准一致。具体而言,公允价值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在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包括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并得出相应审计结论的过程。其对象是财务报告中以公允价值列报和披露的有关项目的评估、计量、列报和披露情况,其目的是通过降低计量者的偏见提高信息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审计的具体内容是财务报告中以公允价值列报和披露的有关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的评估、计量、列报和披露情况,包括产生于交易的原始记录以及后期的价值变化,即除了在交易发生日对交易进行初次确认和计量外,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情况发生变化,公允价值还应按变化的金额进行重新确认和计量,这就是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重要的不同之处(谢诗芬、胡振国,2005)。从中不难看出,公允价值动态变化的核算,是公允价值审计具体内容的重中之重。

( 二 )公允价值的审计重心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会计计量结果不确定性程度增大,注册会计师最重要的审计工作是对会计计量的不确认定性进行审计评估,发现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及影响,这种评估更多的是对会计计量所采用的假设、模型及参数进行评估。也就是说,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过去的交易价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行价值。它需要注册会计师了解客户所处的行业及业务,对客户业务未来发展有个合理的预计,从而对报告主体的公允价值财务数据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评估。那么,注册会计师不再只是翻翻报表和账簿,他们需要深入解读企业经营与战略。因此,较之传统审计 而言,公允价值的审计重心必须前移,其审计重点是交易结果及价值变动情况。这就意味着公允价值审计不再只关注财务数据,而是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企业的外部(宏观经济及行业)和内部环境上,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和绩效分析等环节深入了解企业及其经营环境,了解公司内控情况,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入手,找出审计的高风险领域,再通过实质性测试来得出审计结论。

( 三 )公允价值的审计风险那么,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审计风险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与以前相比,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总的来说是会增大还是减小?这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主要思路之一是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使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公允(于朱婧,2006)。事实上,公允价值的运用确实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这一点也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邓传洲,2005)。尽管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得到一致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允价值的审计风险会有所减小。首先,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在会计理论和应用中涉及许多复杂问题,这些复杂问题直接导致公允价值在国内外的普及之路都并非坦途。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时非常简单,但有时又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市价不存在、需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技术或估值模型估计公允价值时。这时,因涉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容易引起和诱发被审计单位或第三方的错误和舞弊,导致财务报表的错报。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和可靠性一直深受关注并引起争议。而应用过程中人的观念、行为、准则本身的质量等都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这些复杂性都会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成本和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次,公允价值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带来的困惑。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各要素和产品市场相当发达,其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可靠的。但在缺乏可比价格的市场下,则需要充分运用各种估计和判断,由此导致实务中部分企业为了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调节利润等现象的发生,最终使得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有失“公允”。对审计来讲,不确定因素增加了,自然导致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如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等需要较多的运用估计和判断,会计处理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可收回金额的估计结果可能不同,再加上公允价值的引入,给管理者更多的会计选择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越来越大,而极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王安亚,2009)。然而,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因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影响的另一方面,即公允价值会计自身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审计方法研究上的不断突破,是其迅速普及和不可逆转的根本原因,它们将从根本上减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这是因为,基于价值和现值,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真实与公允”本质特征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较之历史成本会计下的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反映真实性,从而更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而这也正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应该追求的立身之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现代审计目标之一(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符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也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审计界和司法界之间在“公允表达”理解上存在的重大分歧。实证会计理论中的计量观也认为,审计失败风险部分来自由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所认可的会计计量和披露的制度性失真(而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分别受制于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变革落后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人员免于“挨打”,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

三、公允价值审计的应对策略

( 一 )公允价值审计的应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尽管由于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和高质量审计证据的获取难度加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国际会计变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越来越多地在会计和报告中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谢诗芬、戴子礼,2005)。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会计发展客观规律,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债务重组、非货币易、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都直接或间接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对公允价值审计必须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审计风险,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质量。笔者认为,构建适用于公允价值审计的审计理论框架,全面树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高风险评估与应对能力是应对公允价值审计较为可行的途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谢荣、吴建友,200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水平,以及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的证据(徐伟,2004)。在这种方法下,审计过程就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一旦审计人员认为审计风险已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发表审计意见。除了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会计知识及其运用以外,正确的审计理念辅以恰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是提高应对审计风险能力的法宝。要顺利地实施公允价值审计,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摈弃传统的审计观念,全面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生重大错报的风险,并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本文试图按审计步骤来构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的公允价值审计策略。

(1)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时的审计策略。第一,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能力和态度的分析。审计准则第1322号明确提出,注册会计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程序以及相关控制活动,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时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能力和态度的分析。治理层、管理层担负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其得到合理、有效执行的责任,其品行、阅历、经验、能力及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风格和对风险的认识与控制方法等都会影响被审计单位运行的规范性。注册会计师进行公允价值审计时应对治理层、管理层的诚信度和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其是否存在公允价值计量舞弊的可能性。同时,注册会计师也要对被审计单位对待公允价值审计的态度进行分析。注册会计师在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进行审计时,如果被审计单位一反常态,对注册会计师所需的资料迟迟不予提供,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不予作答或含糊作答,甚至设置障碍,这时注册会计师就应该保持高度警惕。第二,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股票市场形势等相关内容。被审计单位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作假大多是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特别是上市公司,其作假往往是为了达到再融资指标、避免退市或配合股票市场的价格预期。被审计单位舞弊必然有其动机,如整个行业不景气或新竞争对手的出现等都会使公司的营业额减少、毛利率降低,高层管理者想维持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良好形象或保证自己的薪金不受影响,往往会通过披露欺诈性财务报表达到目的。因此,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股票市场形势,就能使注册会计师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发现舞弊。第三,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否、会计资料的正确与否和发生错弊的多少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企业资产就比较安全,会计资料准确性较高,各种舞弊和技术性错误发生的概率就比较低;反之,内部控制薄弱或存在重大缺陷,资产流失就比较严重,各种舞弊和技术性错误的发生就比较频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也较低。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要特别关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程序,如果被审计单位出现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就要更加关注,必要时应进一步扩大审计程序,以收集更多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公允价值审计结论。

(2)实质性测试阶段的公允价值审计策略。首先,注册会计师要贯彻风险导向的审计意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可能非常简单也可能非常复杂,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在性质、时间和范围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为此,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相关的实质性测试时,首先,对管理层的重大假设、估值模型和基础数据进行测试;然后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以印证其计量是否适当;最后,考虑期后事项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影响。在评价管理层确定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时,注册会计师要考虑下列因素:管理层使用的假设是否合理;当使用模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模型是否适当;管理层是否使用了在当时能够合理获取的相关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估值时可以运用管理层的假设也可另作假设。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仍应了解管理层的假设,据此确定另行设定的估值模型是否已考虑管理层估值模型所含的重要变量,并与管理层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进行比较及评价重大差异。在完成上述审计程序后,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期后事项对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影响。其次,注册会计师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与审计。注册会计师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善于运用询问、观察等方法了解事实真相。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往往在工作中耗费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账簿、凭证,而账簿、凭证可以造假,从而注册会计师无法了解到全部的事实真相。特别是对于公允价值审计,由于公允价值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建立于假想的交易基础上的特殊价格,是交易双方协商的结果,并且以市场为主体而不是以特定企业为主体,不是实际价格,并且在每个计量日都需要重新估计。公允价值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仅靠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提供的数据是不行的,因此要了解更多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同时,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向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询问相关文件的内容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由等特殊问题,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发现一些重要线索和潜在的舞弊行为,从而有利于对某些需要审核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查,以收集更为可靠的证据。

(二)公允价值审计的程序:分析性复核 在公允价值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要善于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分析性复核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重要审计程序。因此,在公允价值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比率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之间的差异。同时,审计人员在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应加强与公司的沟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与管理部门的沟通,这里主要是指管理部门声明;二是与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沟通。在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及时与公司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对于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是很有必要的。与管理部门的沟通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应获得管理部门就其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所做出的书面声明。管理部门声明因为管理部门所雇用的专家、所使用的计量方法和所依据的假设和估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无论何种情况下,声明都应当对下列事项做出说明: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所使用的重要假设和估计的合理性;计量方法的恰当性和方法使用的一致性;对公允价值的披露是否完整、充分;是否参照期后事项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进行了调整。

四、结论

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审计是当代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不得不认真学习和谨慎从事的一项问题复杂、风险可能很大的鉴证业务。应该说,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期间经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才能使之趋于成熟。公允价值审计也是一样,国际上从提出公允价值审计理论到审计具体实践只有很短的时间,这期间虽然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的审计理论和实践并不完善,公允价值审计仍然处在基础准备阶段,更多的问题还需要被逐步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或指南为实施公允价值审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允价值审计还未形成一套比较标准、规范的审计方法。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的审计理论和实践,使之走向成熟,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财经论丛》2005年第5期。

[2]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3]柴芳云:《公允价值审计初探》,《财会通讯》2009年第22期。

[4]谢诗芬、胡振国:《公允价值审计的国际研究与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第5期。

[5]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3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审计内涵

(一)公允价值涵义

广义地讲,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范畴,涵盖了其它几个计量属性,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的公平、允当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特征。狭义地讲,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计量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模拟的市场格,在尚未交易和非清算的情况下采用各种估价技术对缺乏有效市场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价值进行近似市场定价方式的评估,从而得到相对公允、合理的价格,以反映报表截止日各项资产和负债项目的静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在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更强,公允价值的最大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正是由于公允价值是理性双方自愿达到的交易价,所以,其确定并不在于业务是否真正发生,而在于双方一致同意就会形成一个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公允价值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最大亮点,在新准则中,直接、间接运用公允价值计的会计准则多达31项,而没有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只有8项,用到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比例高达79%。在直接、间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中,有规定如何运用的会计准则有10项,没有规定如何运用的会计准则有21项,如(表1)所示。

具体来讲,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中大量采用公允价值。另外,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无形资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企业年金基金准则、股份支付准则、收入准则、政府补助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也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三)公允价值审计

从公允价值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允价值审计是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在计量中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才使得审计人员在对公司业务的审计时要采用公允价值审计。公允价值审计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在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具体的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或交易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包括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得出相应审计结论的过程。200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准则公告第545号《审计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以及200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01号《审计公允值的计量和披露》都指出其制定的目的是:为审计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而建立标准和提供指南,并提出与在财务报告中以公允价值列报和披露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特殊组成的评估、计量、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考虑。由此可见,公价值审计的具体内容是财务报告中以公允价值列报和披露的有关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的评估、计量、列报和披露情况。其中,IAS No.545指出:资产、负债、权益组成的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产生于交易的原始记录以及后期的价值变化,即除了在交易发生日对交易进行初次确认和计量外,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情况发生变化,公允价值还应按变化的金额进行重新确认和计量,这是公允价与其它计量属性重要的不同之处。从中不难看出,公允价值动态变化核算,是公允价值审计具体内容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国注册计师执业准则(2006)》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公允价值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审查公司会计计量过程中公允价值运用是否恰当,管理部门是否有过多的干预。在计划和执行公允价值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多种审计程序得到与公允价值有关的审计证据。

二、公允价值审计的现状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困难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挑战性在于实践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及其公允性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公允价值评估体系或存在相关的标准作为参考。在实施公允价值审计时,审计人员如何判断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否公允,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审计人员要通过各种审计程序和方法来取得审计对象的公允价值,从而保证审计的质量,并且要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当然,审计人员也可自行确定公允价值,进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公允。一般而言,可以从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通过有效的估价技术直接得到公允价值,这样比较可靠,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程序复杂,用时过久。此外,由于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将会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全面收益,从而给审计人员传达企业的全面收益信息。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进一步运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操纵利润,将成为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之后的另一个利润调节的重要手段。就拿非货币性交易来说,过去非货币性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高价“卖家当”是上市公司包装利润最常见的手法,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性资产高估,然后互相交易,从而使双方账面上都有利润。审计人员能否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公允价值以及会计核算方式选择的恰当性、合规性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对公允价值相应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将会面临寻找、确定的公允价值“不公允”的风险。

(二)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适应

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还处于逐渐完善阶段,运用内在需要完善市场经济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当的风险。因为目前的市场经济中,寻找、确定真正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审计人员对经济、技术和市场环境高度的综合判断和把握能力。此外,由于公允价值审计不仅要了解企业过去的信息,而且要了解企业现在以及未来相关的信息,因而在实施公允价值审计时,仅仅依靠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就很难满足公允价值审计的目的和要求。随着会计信息化、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技术资源,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获取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显然这需要一大批精通电脑、网络技术的审计人员。同时,由于公允价值不仅仅只关注过去,而是更多地面向现在和未来。因此在公允价值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审计人员要更多地关注被审计单位潜在的风险,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市场状况、管理层,甚至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整体经营状况都要有比较清晰地了解。审计人员只有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施公允价值审计,这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与业务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还要拥有对风险管理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还要具有相关的法律、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背景,而这点也正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所欠缺的,因此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可能会导致公允价值审计的风险的提高。

(三)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不完善

国际上从提出公允价值审计理论到审计具体实践只有很短的时间,这期间虽然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的审计理论和实践并不完善,公允价值审计仍然处在基础准备阶段,更多的问题还需要被逐步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或指南为实施公允价值审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允价值审计还未形成一套比较标准、规范的审计方法。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大量使用,但新会计准则体系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公允价值如何确定,新审计准则中也未提到有关公允价值的具体处理及如何审计等,这样必然加大了公允价值审计的难度。如在审计人员选择方法对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进行测试、复合和独立估计时,审计结果与账面结果可能存在误差,虽然可接受误差是审计抽样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公允价值审计中误差的可接受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公允价值可靠性的确认,可是在什么范围内的审计误差是审计人员或是财务报告使用者所能接受或承受的,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中并未予以单独指出,更没有给出一个计算可接受误差范围的方法。这样审计人员在实施公允价值审计时可能会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审计线索,而使得审计的正常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公允价值审计完善的对策及建议

(一)全面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高风险评估与应对能力

除了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会计知识及其运用以外,正确的审计理念辅以恰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是提高应对审计风险能力的法宝。要顺利地实施公允价值审计,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摈弃传统的审计观念,全面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生重大错报的风险,并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进行公允价值审计之前,审计人员应当了解并熟悉公允价值审计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种可影响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预测期间的长度;与计量过程相关的、重要的假设的数量;与计量中所用到的假设和所考虑的因素有关的主观性的程度;作为假设基础的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的程度;在运用主观判断时客观数据的缺乏等。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把这部分影响因素从被审计单位的利润中分离出来,并进行适当分析,以判断被审计单位有没有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鉴于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交易或事项越来越多地涉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当识别和评估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对风险加以识别,并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联系起来,然后针对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在进行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有关审计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控制;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人员的专业熟练程度和经验;信息技术在整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账户和交易的类型(如该交易是经常性的、常规的交易,还是偶然的、非经常性的交易);企业利用专家工作的程度;管理部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用到的重要假设和估计;支持管理部门假设的证据;管理部门作出假设和估计的过程,用来控制管理部门假设和估计的变化的措施;对估计方法和相关信息系统的控制和安全步骤的完整性;对估价方法所用到数据的一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的控制。在风险评估结束后,审计人员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步骤。

(二)审计人员在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应加强与公司的沟通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与公司的沟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与管理部门的沟通,这里主要是指管理部门声明;二是与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沟通。在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及时与公司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对于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是很有必要的。与管理部门的沟通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应获得管理部门就其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所做出的书面声明。管理部门声明因为管理部门所雇用的专家、所使用的计量方法和所依据的假设和估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无论何种情况下,声明都应当对下列事项做出说明: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所使用的重要假设和估计的合理性;计量方法的恰当性和方法使用的一致性;对公允价值的披露是否完整、充分;是否参照期后事项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进行了调整。需

指出的是,管理部门声明并不能代替实质性测试。同时,审计人员应当确认,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管理部门进行会计估计的过程和形成会计估计的基础有着清楚的了解。具体而言就是指:公允价值计量中所用的重要假设和估计、主观性的程度以及所计量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占的比重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是隶属于管理部门的,代表着管理部门的利益,在地位和独立性上均逊色于审计委员会,所以在公允价值审计中,与内部审计部门的沟通,还要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同而判断是否有实施的必要。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发展;方案分析

价值计量属性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比比皆是,个人通过一定的研究得出想到了一些对策,以此得出,上市公司在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不是很成熟这是导致了公司资产和负债不平稳和公允价值在公司中的盈利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对客户的尊重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从中也发现了很多的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根据研究,个人也总结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方法。

一、公允价值简述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用很讲究的说法来说就是说资和负债在市场平等交易的条件下,给出的价格和价值是符合市场条件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双方都接受的价格。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别人把东西卖给你,价格不是你们两相互商量,觉得自己关系好或者不好然后想买高点或者想卖低点的,是在市场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交易,无论是谁,价格都是一样的,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定夺的。所以说这就保障了每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平稳发展,从这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也就是说交易的双方一定要是无关联的,否则他们就会私自调控价格啦,还有就是双方必须是自愿的,因为不自愿就不公平,不公平以后双方有什么不满意,然后很可能会打起来或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就是两方也一定要是熟悉市场情况的,如果一方不了解事情行情,卖高了或者卖便宜了,后来的市场肯定会很混乱的,买了到的人也不高兴,卖的人也不能长期维持下去。所以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致命的要点,否则现在市场上也多出了一个行业叫做市场调研,这也正是大家都意识到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势在必行。

(二)公允价值的特点

通过从公允价值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和归纳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的特点如下:动态性。这个也很好理解,意思就是资产和负债的价格都是在波动折的,比如说今年的房子是一个价格,明年的房子又是一个价格,在这点,房地产的价格波动很明显的。决策有用性。因为公允价值是根据市场的定价来决定的,多数反应了现在和未来的价值信息,所以用公允价值来决策和研究它肯定是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

(三)公允价值的必要性

公允价值就是能够合理的反映出资产价值,一直以来在我国,大家都在强调姨历史成本来反应和进行计量。确实以历史成本计量对个性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和对计量结果的验证和控制,还有就是防止一些公司随便改动价格造成经营成果虚假,或者随便操纵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但是尼,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要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很有可能会发生资产价格变动,变高或者变低,这都会导致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原账面价值的时候,很简单的可以理解到资产的账面价值根本就反应不了其早市场上的真正的价值。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尼,我们只有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才能很有效的解决。和历史成本计量相比较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紧密的结合价值,很明显的可以理解为,它要求以当期或者说那一段时期的市场价值或者是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者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的反应出相关资产的价值。

二、企业公允价值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对公司的财务分析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上市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比如,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首先是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新准测规定交易性经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他三类资产按公允价值加交易费用计量,后续计量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安公允价值计量。还有就是债务重组过程中的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就规定了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不仅仅支付债务和对价之间的差额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还支付不是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其他的账面的差额也应该计入当期损益。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方式不仅能清晰的反映资产转让损益和债务重组利得或者损失的根本原因,还能反应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公司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三、针对上市企业公允价值运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通过分析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上市企业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自身存在着很多的特种以及新会计准测的一些规定,我们通过研究还是能发现我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对于此,我们也做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以后的运用能有所帮助。归纳总结如下。

(一) 加强理论的研究,完善上市公司市场的环境。

加强理论的研究,完善上市公司市场的环境。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我们也发现了是非常人性化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性化,我们也要想出相关的方法。比如,针对性。则是指大家要去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的方式,从而保障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实践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发育不是非常成熟很完善,有很多的要素项目是不存在活跃的市场的。这就给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要想真正的顺利的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如果要熟练的掌握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中的技能,大家还要培养各级市场,获得公平准确和客观的市场价值。

(二)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运用

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运用新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仅适用于初始价值计量,更多的适用于后续计量,所以要想真正的掌握了公允价值计量在使用中的技能,大家都应该在规定的公允价值准则和规章制度指南中强化披露公允价值获得的相关性的正确的信息。让更多的使用者了解和评价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贺天民,张新建.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和发展[J].财务和审计.2008(5)

[2]王建成,胡正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5)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5

关键词:财务会计;公允价值;策略

1公允价值的相关概述

1.1公允价值的定义

从定义为衡量方法的国际会计准则研究中的术语定义,出现在交易的资产和负债中,交易的资产和负债的形式是公平的,甚至是讨价还价的相应金额。从这个定义来看,这是不难看出的,这涉及自愿,甚至讨价还价的原则。最终目的是确保双方都能用公允价值进行衡量,以避免双方当事人之间出现权利不平衡现象。

1.2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首先,公允价值本质上是对市场信息的评估,也是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市场的一种识别。其次,从定义可以看出,在公平价值的前提下,交易主体必须是自愿方了解情况,而对于具体交易或特征的两种物业都可以理解,双方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贸易的角度。最后,公允价值是确认价格,而不是实际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往往出现在实际交易不足的前提下,估值以活跃市场的报价为依据。

2在财务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的意义

2.1标志会计理论的转变

在财务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表明,中国的会计理论从原来的原收益表观转变为资产负责表观。在会计理论中,通常有两种资产,管理和收入。过去人们往往更注重企业的收入,大多数人支持收入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会计应正确衡量各企业的价值,每个企业的价值需要考虑企业的未来收支,公允价值基于此基础。这个概念就是表达对历史成本限制的批判,本质上是会计理论的变化。

2.2标志中国会计国际化

在我们的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可以用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核算,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表明,标志着中国的会计国际化。在我国使用公允价值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从传统历史成本变化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衡量和会计模式,多元化的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会计和国际会计准则。以往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唯一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和会计核算的财务事项,不使用其他模式进行经济计量和会计核算。

2.3侧面反映市场环境日益改善

在财务会计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计量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积极的市场环境。如果市场交易部门活跃,则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无法计量和计量。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做了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交易环境活跃,所以才可以对部分事宜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核算。

3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正确运用

3.1正确的评估公允价值

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双方根据市场价格完成交易的价格。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评估步骤如下:首先,如果活跃的资产市场或负债价值,可以直接用于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可以直接从活跃的市场;第二,如果没有活跃的资产市场或负责人直接使用活跃价值和类似资产或负责市场的价值,在相应的调整中,因此公允价值可以直接从活跃市场调整中获得;第三,如果没有活跃的市场,可以使用成本法和收入法估算公允价值,成本法是指根据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估计或当期成本或重置成本考虑资产或负债,负债,收益是指使用资产估算未来收益的资产公允价值。

3.2正确理解和在财务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

在确保公允价值的正确金额时,公允价值可以在财务会计中进行计量和计量。在财务会计中,在衡量和计算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公允价值不能用于操纵企业的利润。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中国在使用公允价值时更加谨慎。在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公允价值使用范围。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房地产只在市场环境中活跃,企业可以轻松从房地产市场交易环境投资房地产市场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处理房地产投资。

结束语

虽然我国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使用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个问题应该一直在解决。这意味着公平价值应该合理科学地应用,为决策者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而改善这一领域,不仅需要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还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更多的人逐渐接受和应用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6

尽管公允价值纳入会计准则的时间不长,但会计界(包括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基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对公允价值属性及应用性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客观地说,公允价值会计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为投资者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也使以折现现金流法(DCF)进行企业估值的应用更具可操作性。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问世不久的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责难与迷惑

金融危机导致欧美政界和实业界对公允价值的抨击,将危机的罪魁祸首归咎于公允价值,大有公允价值不废,金融危机不去的感觉。理由是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如下恶性循环:公允价值下跌报表反映巨亏投资者因恐慌而抛售公允价值进一步下跌报表继续确认巨亏。这种责难使我产生以下两点迷惑:

第一,公允价值会计问世之前,历史上就曾爆发过比现在更严重的危机,那些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第二,既然金融工具价值下跌时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恶性循环,据此推理,金融工具价值上升时公允价值计量则会产生良性循环。我国2007 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交易性金融资产均用公允价值计价,年底股指直冲6000 点后应该继续攀升,不应该跌破现在的2000点;同理,按照恶性循环论,股指跌破2000点后则不会有回弹2000点的可能。

显然,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的常识,也忽略了不言自明的现实经济现象。

初衷与本意

欧美国家对公允价值的非议主要集中在金融工具上。实际上,公允价值计量远不止金融工具的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或事项还包括: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等。

国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也颇大,概括起来主要是公允价值既容易导致资产泡沫,也容易导致利润泡沫。从理论上讲,所有的资产负债均按公允价值计量且计量准确,资产负债表则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间具有无差异性,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尽管这种理想境界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但不能不说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应用是会计的一大进步。

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潜在收益和损失,准确判断公司的真实价值。如果再将公允价值计量改为成本计量,则是会计的一大倒退。成本计量确实具有可核性,但它有以下缺陷:成本是从交易发生的时点看待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如同以出生定终生,而不是在现实环境下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既不利于判断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也不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价值判断,还不利于管理当局的管控。

运用与分析

将危机产生的根源归咎于公允价值,在于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公允价值。无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反映,资产负债价值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温度计对温度的反映一样,温度不会因为不用温度计而停止变化,也不会因为使用温度计而加速变化。财务报表无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废除公允价值无异于掩耳盗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废存公允价值,而是如何正确理解公允价值并正确分析运用公允价值生成的会计信息。

一、正确理解公允价值。从获取方式上,公允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中获得公允价值,如股票和债券;二是对活跃市场中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进行估计,并对差异进行适当调整而获得公允价值,如二手车、投资性房地产;三是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不可获得, 或者相似资产或负债的差异不能客观地确定, 需要运用市场法、收入法和成本法等多种估价技术进行估计而获得的公允价值,如商标权和专利权。

但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层次公允价值的获取必须以活跃的交易市场和价格的不可操控性为前提。例如,在股票市场交易活跃有序的情况下,企业持有的某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可以直接取其市价,但如果在股市持续低迷、交易清淡甚至只有偶然易的情况下,取其市价作为公允价值是极不正确的。再比如,以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计价的企业,如果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又有同类楼市作比较,通过获取相似楼盘的市价并进行调整可估计其公允价值。但在房地产有价无市的情况下,以挂牌价为基础确定企业所持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极其错误的。

正如2008 年9月30 日SEC(美国证监会)的指导意见:如果某一资产缺乏公开的、活跃的市场交易,则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而不是直接取其市价。

二、正确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公允价值纳入会计准则,不仅要求我们把握公允价值的实质及计量方法,还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

由于资产计价观在新准则中被较普遍地运用,报表编制日按公允价值调整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同时,公允价值变动作为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营业利润)或所有者权益。如果以过去建立在收支配比观和以成本计价为基础的报表分析方法,来解读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报表而得出错误结论,则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错误。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及营业利润指标的设计无疑是科学合理的,它符合人们从动态角度把握资产负债价值这一认识规律,从更广的视野看待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理财活动和投资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自身的生产经营、理财活动和投资活动承受风险的方式及大小、对利润的贡献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在报表阅读与分析时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应该区分企业基本的经营活动获得的盈利以及财务运作和投资活动的盈利,从而客观判断企业营业利润中不同构成部分对公司价值成长的贡献。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7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03-05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复合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追求的最高境界。为了使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得以运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等都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尽管从表面看它们对公允价值定义的具体表达不尽一致,但其本质含义并无二致,都强调“公平”、“允当”,也即无外力的不当干预及交易双方所占有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对称性。然而,公允价值这种曾被认为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和“衍生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如今却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金融危机的元凶,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存废的争议。本文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国内外主要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并梳理当前形势下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公允价值运用:国内外主要进展

(一)公允价值在国外的运用:以美国为例在国际上,公允价值已经广泛运用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英、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会计准则中。其中,美国是最早使用公允价值概念的国家,也是公允价值运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他国家、地区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基本上采纳了美国的做法。因此,美国公允价值运用的进展状况能够较好地代表公允价值国际运用前沿。

1 公允价值对特殊资产和负债进行初始计量

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以历史成本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特殊资产和负债,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要么难以获取,如融资租赁资产、接受捐赠资产等;要么虽可获取但却无法准确辨认或虽可辨认但与其市场价值相去甚远,如自创商标、自创专利、石油、天然气等。为了解决这些特殊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问题,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3年之前为会计原则委员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开始在会计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概念并相继了许多涉及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的会计准则。这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应收和应付利息、非货币易、投资会计、租赁会计、债务重组会计、养老金计划会计、石油及天然气会计、捐入资产会计、长期债务会计等。公允价值在这些准则中的使用显然是作为历史成本“替代品”出现的。

2 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及后续计量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开始盛行。当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金融机构会计报告显示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都是健康的,而实际情况是约有2000多家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这种相互矛盾的情况使人们认识到,在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方面,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告不仅未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而且可能误导投资者的判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允价值以其向信息使用者呈报有用性信息方面所具有的较强优势而被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看好。在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的共同推动下,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0年前后又公布了许多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主要有: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1998年6月公布);SFAS138《某些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2000年6月公布);SFAS140《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2000年9月公布)等。这些准则既要求以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计量,也要求以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后续计量。这标志着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开始从初始计量扩展到后续计量。当然,当时公允价值的运用领域还仅限于金融工具。

3 对非金融工具进行后续计量

随着公允价值在特殊资产负债以及金融工具计量方面的运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在解决资产负债信息的相关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公允价值在计量金融工具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决定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一步运用于非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公布了包括SFAS114《债权人对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1993年5月)、SFAS115《特定债权和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1993年5月)、SFAS121《长期资产减值及拟处理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1995年3月)、SFAS130《报告全面收益》(1997年6月)、SFAS143《资产报废债务的账务处理》(2001年6月)以及SFAS144《长期资产减值或处置的会计处理》(2001年8月)等在内的系列准则。上述准则主要涉及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其历史成本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项目。这些准则的和实施,使公允价值的运用由金融工具延伸到非金融工具,标志着公允价值运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

4 专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诞生

虽然公允价值受到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的推崇,并取得了广泛的运用,然而,直到2006年之前公允价值的计量规则仍然分散在相关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独立、专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规则的分散导致了公允价值含义界定、确定方法及披露要求等在各个会计准则中的表述不够清晰和完整,甚至相互矛盾。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证监会、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和职业团体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展开讨论和协调,最终决定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工作,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公允价值准则的制定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委员会于2006年9月正式了《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的,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统一标准的形成,先前那种准则之间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做法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允价值准则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直接以SFAS157为基础,于2006年底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美国得以广泛运用以来,各国都加快了公允价值研究和运用的步伐。我国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这一计量属性进行研究并实际运用。

1 公允价值在我国准则中的首次采用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客观上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相协调,而这时正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了大量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例如,美国从1990年3月至2002年10月间的43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就有30份涉及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到2001年12月所的35份有效会计准则中,有21份涉及公允价值。在上述背景下,我国财政部上世纪90年代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之《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退步”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信息的取得,但其前提条件是市场的较为成熟、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的诚实守信及良好的估值技术,否则,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就难以保证,弄不好还会给企业留下盈余操纵空间。我国《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易》首次引入公允价值后,就曾被一些上市公司作为操纵会计数据的工具利用,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面对这种情况,财政部又于2001年年初对《投资》、《非货币易》和《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就是以账面价值取代公允价值。例如,修订后的《投资》准则既没有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不见了“以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所取得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投资的入账价值”的规定,这实际上是对公允价值的放弃;而在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准则中,虽然保留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但在对相关资产的计量方面不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仅仅是一种分配标准而非计量标准。三项准则的修订,意味着公允价值使用在我国被暂时叫停或严格限制。

3 公允价值的广泛引入

在我国,虽然公允价值的使用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严格限制,但缘于公允价值运用的国际大势,准则制定者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和研究并未停止。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我国在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较为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显然的。这也被会计界誉为这一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公允价值:危机的替罪羊还是制造危机的元凶

自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账面金融资产巨额减少,致使许多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破产或出现严重生存危机,公允价值问题也由此受到各界的空前关注。对公允价值是非曲直的评说,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公允价值是危机的元凶――来自金融界人士和部分国会议员的指责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金融界人士和部分国会议员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正加速金融危机恶化,甚至称公允价值是制造危机的元凶,要求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他们批评的逻辑是:按公允价值对次贷产品进行计量――确认巨额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投资者恐慌,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的股票――迫使金融机构降低次贷产品的风险暴露――金融机构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价格进一步下跌。

1 来自金融界的指责。以花旗、美林、瑞银、AIG(美国国际集团)、百仕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也强烈反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他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

2 来自美国国会的指责。一些国会议员认为:“对那些没有市场价值的金融资产而言,繁重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已恶化了信贷危机,改变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众议院共和党的首要任务。”2008年9月26日美国众议院否决救助法案后,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指责达到了顶点。众议院一些议员将暂停公允价值计量与否决金融救助方案联系起来,要求停用公允价值计量规则。10月1日,6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证监会,强烈要求监管者立即暂停公允价值计量。10月3日众议院通过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中,专门有两条针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其中之一提出暂停金融机构采用“按市计价”原则。10月7日美国证监会任命副首席会计师詹姆士・克劳克为负责人,开始根据救助法案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调查。

(二)公允价值只是危机的替罪羊――来自会计界和经济界的观点

对于这场危机的爆发,会计界和经济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准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其实,公允价值只是将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揭示,不幸被当成危机的替罪羊。

以下是一些来自FASB和IASB的代表性观点:

1 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在2008年有关公允价值的圆桌会议上指出,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

2 IASB的主卫・特迪爵士在2008年接受《首席财务官》杂志的采访时表示,金融界只会对公允价值会计横加指责,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

3 德勤亚太地区金融服务领导人菲利普・哥特(Philip Goeth)说:“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但次贷危机并不是由它而引起的。会计准则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性,一旦透明,这个信息可能有点刺耳,但正是其目的之所在。”

4 北美保险业联合会(GNAIE)执行总监道格拉斯・巴内特认为:“人们怪罪于会计准则导致大幅资产减计,就像是人们因为温度太低而归罪于温度计一样。如果人们要使温度看起来不那么低而去重新制造一个温度计,那么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很可能是错误的。”

5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8年9月23日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

6 纽约Invesco Ltd.投资分析师黛安・加尼克说:“终止资产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是极为荒谬的事情。会计不会使公司盈利和资产负债表变得不稳定。会计只是增加了盈利不稳定性的透明度而已。”

(三)两种观点交锋的结果:美国证监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妥协

在金融界和政界的强大压力下,美国证监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不得不改变一向强硬的不妥协

立场,分别了公允价值会计处理指导意见和公允价值准则修订意见稿。

1 美国证监会公允价值使用“指导意见”

在2008年9月30日,SEC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原则,只是要求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则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具体包括:(1)允许企业在没有市场数据作参考的情况下,运用内部模型或假定条件来估算公允价值;(2)要求企业在确定金融资产是否出现非暂时性减值时,运用合理的判断;(3)在市场不活跃或交易没有秩序时,应降低对经纪商的报价及定价服务价格的依赖程度,即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时可以将此作为一种考虑因素,但可能并不具有决定性。

2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允价值准则“修订意见稿”

2008年10月3日,在众议院表决救助法案的同一天,FASB就《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开征集意见,并在10月10日正式了该准则修订意见稿(FAS157-3)。该意见稿仍然坚持公允价值定义,认为即使市场活动较少,也不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但公允价值应当反映正常交易。当相关市场可观察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层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

美国对公允价值的态度也影响到欧盟和其他相关国家。例如,2008年10月15日,欧盟议会通过了“允许金融机构暂停使用公允价值”的决议;10月16日,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ASBJ)表示,日本正考虑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10月21日新加坡官方宣称对会计准则进行改革,重点是改变资产的定价模式,本质上也是对公允价值的修改。

考虑到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IASB也于2008年5月成立专家咨询组考虑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专家组于9月了一份《对不再活跃市场中的金融工具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报告草稿,并于10月底正式报告,目的在于为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投资者找到可信赖的计量与披露方法。该报告就不活跃市场价格的使用、管理层估计、服务机构的报价等问题做出了解释。

对以上妥协,有会计界人士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心。他们认为:美国证监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允许公司管理层在判定市场价格时有更为灵活的判断空间,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使投资者无从准确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削弱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加剧金融危机。据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在2008年对其欧洲会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5%的人认为暂停公允价值准则会进一步削弱欧洲银行系统的信心。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理性看待二者之关系

(一)公允价值是一种好的计量属性吗

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好”和“坏”的回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这要取决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手段本身的科学性,以及使用它的环境条件和方法。

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而要使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首先要做到对经济事项的真实表达,离开了“真实表达”而单纯追求表面“可靠”并无意义。公允价值的目的恰恰在于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力求做到会计信息的“真实表达”。“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能够将企业会计要素发生的变化及时地在财务报告中如实地加以揭示,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阅读、分析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这点看,公允价值是一种好的计量属性。

但毋庸置疑的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着“估计”成分,尤其是在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公允价值估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从这点上看,公允价值似乎又不是一种好的计量属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这种“估计”变得有根有据,令人信服。这就要看公允价值自身计量技术的成熟程度。从目前看,随着资产评估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得更好一些,但只要有估计,就不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就会存在估计风险。

公允价值这种估计的成败不只是取决于估计技术本身,更取决于这种估计的环境条件和估计者如何估计。估计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市场成熟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它们分别决定着所取得数据的可靠性和对所取得数据的公正态度。而如何估计则是指估计者所持立场的客观性、所使用具体方法的科学性和估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第一,公允价值绝不是危机的元凶。从本质上看,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金融界制造的房地产泡沫及采用金融创新手法对这一泡沫的放大,政府监管不力则客观上导致了这种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做法的放任自流。可以说,金融危机是一个系统性的错误。那种认为公允价值是“危机元凶”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不会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根本化解。可以设想,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会被长期掩盖在金融界所创设的虚幻泡沫中,一旦泡沫破灭,危机会更深,投资者的损失会更加惨重。

第二,公允价值虽不是危机的元凶但也并非无责。公允价值自身并非完美无缺,它所呈现的也并非资产或负债的真实(或内在)“价值”而是“价格”,而价格肯定会经常背离“价值”。经济危机发生后,市场扭曲,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程度加大。这种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金融危机的放大作用。从这点看,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确有推波助澜之嫌。这其实也是会计界面对金融界指责时显得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8

【关键词】售后租回 经营租赁 公允价值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租回。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形成的,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资产的出售和租回被视为一项交易。售后租回交易按照租赁的分类标准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情况下,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转移,售价的高低只是融资规模的大小,售价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不是资产处置损益,应予以递延,作为承租人折旧费用的调整。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情况下,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已经转移给出租人,资产处置损益已经实现,应予以确认,售价的高低通常是与后期的租金相联系的,要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比较明确清晰,而对于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则存在多种观点。各种观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承租人出售资产时,售价、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三者间的差额如何处理,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根据售价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售价等于公允价值;二是售价不等于公允价值。对于售价不等于公允价值的情况又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况:(1)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没有补偿;(2)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3)售价高于公允价值。

(一)售价等于公允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出售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出售资产的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借贷方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对于这种情况的会计处理不存在分歧,相关规定也是一致的。

(二)售价不等于公允价值

对于售价不等于公允价值的情况,相关规定不尽相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中规定:“售后租回交易如果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时,有关损失应予以递延(递延收益),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如果售价大于公允价值,其大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应计入递延收益,并在租赁期内分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规定:“如果售后租回交易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有关损益应于当期确认;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的,应将其递延,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其高出公允价值的部分应予递延,并在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摊销。”

由于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时,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已经转移给出租人,理应确认资产处置损益,若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简单地将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全部予以递延显然是不恰当的。后续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对于售价不等于公允价值的情况进行了细分,两者的规定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都规定了确认当期损益的情况。其中,《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在关于租赁准则新旧比较与衔接部分明确规定: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时,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1.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没有补偿

对于这种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中的规定,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但对于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如何处理并没有明确。按照常规理解,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两个差额相叠加的结果就是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进一步明确这种情况与售价等于公允价值一样,实质上相当于一项正常销售,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

由于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予以补偿,因此应当将这一差额递延。在这种情况下,从形式上看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但由于损失存在补偿,因此实质上相当于按公允价值出售,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出售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出售资产的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借贷方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在这笔分录里借方的“银行存款”与“递延收益”之和等于公允价值。

3.售价高于公允价值

假设参与售后租回交易的双方都是理性的,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将会体现为高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因此这一差额应予递延。类似于上一种情况,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出售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出售资产的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科目,按借贷方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在这笔分录里借方的“银行存款”与贷方的“递延收益”之差等于公允价值。

二、售价高低的实质

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交易中,售价等于公允价值或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没有补偿的情况下,未来租赁付款额通常是按市价达成的,实质上相当于一项正常的销售。在这两种情况下,出售与租回的关联并不密切,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也不存在需要分摊的递延收益。

当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时,与常规经营租赁中预付租金相似。假设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这种情况实质上相当于一方面按公允价值出售资产并按市场价格租回,另一方面将实际售价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预付租金。例如:A公司于1月1日将一台账面价值为60万元的生产设备以7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B公司,同时又将该设备租回,租期为2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万元,租赁期届满后B公司收回设备。在租赁开始日,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按市场价格每年租金为15万元。这个例子实质上相当于A公司按80万元的公允价值将设备出售给B公司,然后按每年租金15万元的市场价格租回,租金的支付方式是在出售时预付10万元,在2年的租赁期内每年年末支付10万元。在上述两个例子中,A公司在出售资产时实际收到的款项都是70万元,应确认的资产处置收益都是20万元,租赁期内确认的租金费用都是30万元。

当售价高于公允价值时,与常规经营租赁中出租人承担承租人部分费用相似。假设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这种情况实质上相当于一方面按公允价值出售资产并按高于市场的价格租回,另一方面出租人承担承租人部分费用并以现金支付,其金额相当于实际售价高出公允价值的差额。沿用前面的例子,设备售价为90万元,每年租金为2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变化后的例子实质上相当于A公司按80万元的公允价值将设备出售给B公司,然后按每年租金20万元租回,同时双方商定由B公司承担A公司费用10万元,并在购买设备时以现金形式支付给A公司。在这两个例子中,A公司在出售资产时实际收到的款项都是90万元,应确认的资产处置收益都是20万元,租赁期内确认的租金费用都是30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和租金费用与前面两个例子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交易中,在售价高低不同的情况下,会计处理的结果实质上是相同的。首先,在确认资产处置损益时,售价等于公允价值或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损失没有补偿的情况下,按正常销售确认资产处置损益,其他情况下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资产处置损益;其次,在确认租赁费用时,各种情况下最终确认的费用是一致的。这样的会计处理结果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实质重于形式的规定。

三、会计实务处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会计实务中,具体会计处理与相关规定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部分企业在具体会计处理时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这些简化有些并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有些却有悖于相关规定,甚至是一种故意的会计操纵行为。在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业务的实务处理中,也会存在类似情况。

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并不是唯一的,釆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公允价值不尽相同,这就为企业在会计处理中进行变通提供了借口。在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业务中,本来双方达成的售价并不等于公允价值,按相关规定售价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作为“递延收益”处理,在以后租赁期间用以调整租金费用,但企业可能出于简化会计处理的目的,按售价等于公允价值的情况进行处理。这种简化明显是不适当的,虽然从资产出售到租赁期届满这一期间整体来看对损益是没有影响的,但会影响每一个具体期间的损益。尤其是在售价大于公允价值的情况下,这种处理方式会虚增资产处置当期的会计利润,不排除个别企业出于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进行类似的会计运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S].2008.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9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估值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04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02

自财政部于2006年6月将公允价值重新引入到会计计量方法中来以后,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研究的热情日趋升高,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好的相关性,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而历史成本计量也具有很高的可靠度,两者之间的比较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

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按现行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有5个计量属性,即公允价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与可变现净值,而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

1.1 公允价值

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出自《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新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属性。对公允价值概念内涵的理解国内目前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基于时态观。这主要是受了IASB对公允价值定义的影响,IASB的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中并没有体现双方交易的时间而且准则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2)认为“公允价值是以意愿交易双方的意图即合同(契约)为基础”。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是发生在不真实的交易之下,不相关的交易双方通过签订契约所决定的交换价格。

1.2 历史成本

根据准则的最新定义,历史成本计量着重强调了两个时点,即“购置资产时”和“承担现时义务时”,这两个时点充分体现了历史成本法的特点――稳健性和确定性,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不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

1.3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1.3.1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矛盾

历史成本更加强调可信赖,即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有关,而公允价值则更多强调相关性。历史成本法下价格的确定是人们基于已经发生的事项所取得或付出的市场价格,有过去交易和凭证的支持,因为更加可靠。而公允价值价格的确定则更多的是依靠人们的判断,是在假定发生的情况下对现行交易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日益兴起的原因。但是现如今市场的特点是经济波动频繁,每一次经济爆发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仍以取得时不变的成本作为应对经济的频繁抖动则显得略为滞后,而信息的及时性在现今的金融市场别的重要。

1.3.2 相对于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更容易操作

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程序简单,操作容易。资产和负债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入账,账面价值入账后在该资产存续期内一般不作调整。公允价值操作相对复杂,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而且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靠的交易价格,很多时候还主要依靠会计人员专业判断。

1.3.3 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上公允价值更有优势

葛家澍、徐跃将公允价值估计引入到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公允价值估计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侧重于计算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突出了公允价值的风险应对性。历史成本由于其稳定性所以并不能应对风险,所以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具有更多的优点,不仅有助于迅速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

从上述比较中可见公允价值虽然仍存在缺陷,但是应用正在逐渐扩大。

2 公允价值运用现状

2.1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准则中规定在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使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计量的最佳选择,因为既可以发挥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相关性的特点,同时也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的财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资产负债表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就能很好地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2.2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我国企业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且企业能从交易市场中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相关信息。对于两种核算模式的转换准则规定只能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不能由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从对准则的解读中人们可以看出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有比较严格的标准,而且对于公允价值的具体运用,准则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说明,所以对企业来说,可能会将谨慎使用理解为不鼓励采用,因为一旦选用了公允价值日后便不能更改,而且当企业房价下跌时,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会很大地影响当年的利润。同时我国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需要披露信息的成本远远高于成本法计量,所以很多企业选择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3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它的实质是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价值,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从计量模式来看关键在于公允价值的确定,但是准则中也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市场价值,即双方交易达成的价格。这样一来给企业计量带来了方便,也有利于管理层评价其经营业绩。

3 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允价值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由于目前金融市场的缺陷,会计理论的不完善,公允价值的运用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3.1 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所需的参数难以取得

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只是弱势有效,比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准则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计量依据,这可能会产生计量上的偏差。而且公允价值的计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现值技术,现值技术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而现值技术所需要的现金流量和贴现率的选择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很大的难度的,所以目前的现值技术并不能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需要。

3.2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性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缺乏完整的会计知识理论,而且对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相对滞后,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而公允价值是需要相关会计人员具备最新的、全面的会计知识和准确的职业判断。

3.3 公允价值被随意操纵的空间很大

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一直是反反复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公允价值可操控的空间很大,企业可以随意地用它来操纵利润。而且如果政府监督不到位会给企业留下很大的调节空间,这样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财务报告的准确和公允价值的发展。

4 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几点建议

虽然公允价值的使用在现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人们不应该忽略公允价值有适合作用。所以如果能合理地解决上述的问题,那公允价值的优势将会充分体现出来。

4.1 提高公允价值计量技术水平

一是要完善现值技术,二是要完善审计技术。现值技术的准确性影响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因此人们要突出资产评估等辅助方法的重要性,也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辅助方法,从而使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更加贴近市场。审计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起着很好的制约作用,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对公允价值的评估是否正确时,审计人员应着重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和内部控制,这与传统的审计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而且要加强审计复核,这样有利于避免企业内部人员的操纵,保持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4.2 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

虽然现在非市场化的因素仍然存在,但是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地发展了起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尤其要加强非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秩序的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化,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强与国际会计接轨。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进步,公允价值所依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发展。

4.3 加强企业中有关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公允价值运用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企业内可以定期开展会计知识后续教育或者请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职业培训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超.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问题[J].商业会计,2015(2).

[2]程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情况研究[J].财会研究,2015(1).

[3]李秀敏,单旭.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

[4]宋娜.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现状、困境及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5]李洪.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4).

[6]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

[7]李林,刘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08(1).

[8]宫荔.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z1).

[9]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5).

[10]陈美华.公允价值获取的现值法研究[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3).

公允价值的理解篇10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应用;改进策略

公允价值(fair value,简称FV)问题近十几年来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出现至今,会计界和金融界对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间的贸易日趋频繁,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形势越来越迫切,公允价值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2007年1月1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重新提倡公允价值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策略建议。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来看,公允价值目前在我国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公允价值取得的可靠性差

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有很多公允市价和相应的行业参考价格、模型、指数和参数,公允价值较容易取得;而在中国市场价格不成熟,其信息数据并没有在一个公开的网络或者相应全国性行业价格平台披露,无法给公允价值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评价。由于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对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大大降低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2 对公允价值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管

由于对公允价值缺乏有效的监管,对造假者的惩治力度不够,使得造假者因遭到惩罚而遭受的损失远低于守信成本,因而造成少数企业为了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打着公允价值计量的旗号,滥用公允价值计量,蓄意作假,欺骗蒙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和推广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 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差

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参照的交易价格,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现值计量,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就成了公允价值计量可操作性的障碍。另外,公允价值的应用要比历史成本的运用在技术和人力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增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4 公允价值的职业判断力低

公允价值的运用要求会计人员、中介机构人员及监管人员需要保持其独立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中介机构人员及监管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还尚未达到这样的标准,长期以来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职业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当碰到估计和判断较多,计算复杂,理解难度大的会计准则及业务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不是很完善,普遍职业道德水平较低,造成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造假案例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及监督措施的落实。

二、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应用的改进策略建议

1 构建公允价值计量的统一框架

对我国而言,提供公允价值计量的统一框架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有助于报告主体提供可比的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我国在38个准则中的17个准则中明确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只在三个准则中提供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限指南,对公允价值计量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没有提供统一的解决框架,特别是,对金融工具和非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次,我国会计准则的长期目标是国际趋同,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是IASB目前正在进行的重要项目,开展公允价值计量框架的研究也是国际趋同的一部分。

2 改善公允价值的应用市场环境

目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运用公允价值,必然会带来公允价值的滥用,并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笔者认为,市场环境的完善是改进公允价值可靠性结构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公允价值应用困境的关键。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许多可观察输入变量,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金融市场环境,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但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也会随之提高。

3 加强培训和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在执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不断扩允其知识面,提高其专业能力,同时会计和审计人员还要了解相关的经济和市场情况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使其真正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公允价值。

4 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政策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