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研究十篇

时间:2024-01-03 17:39:03

保护生物学研究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1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大学生;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87-04

收稿日期:2013-06-03

作者简介:李倩(1986―),女,黑龙江绥化人,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野生动物可持续利用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2005年复旦大学生“虐猫”事件,2011年北京大学生“虐杀小猫”事件以及菲律宾高校学生虐待动物入罪等一系列大学生虐待动物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何高校虐待动物事件频发?从高校虐待动物事件反映出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的哪些问题?近年来社会热点关注的“活熊取胆”、“动物狩猎权拍卖”等关于动物保护与利用的争论,作为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看待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等在主流媒体倡导的动物保护思想如何科学地理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领导力量,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将对动物保护行动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那么,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方面,尤其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这个国内外最为关切的问题上,该如何做,才能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的生态意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自然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那么,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保护教育则是高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目前我国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动物园保护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游客利用园区说明牌、对动物的认知度和对观赏教育效果等方面的宣传教育[1-6];另一方面是对中小学生生物学知识普及和爱护生物的角度研究,而在大学教育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的研究较少。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大学生这一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分析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寻,来探讨高校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的必要性,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本调研于2012年6月到10月根据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讲座对东北林业大学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来对比在同一样本条件下,讲座前后学生对若干相同问题的不同态度。讲座共有253名学生参加,有效问卷242份,占总人数的95.65%,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27人。问卷包括背景资料和主体问卷两部分,背景资料包括:性别、来自省市、年级、专业、是否素食、是否有、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途径等方面;主体问卷以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对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人工养殖野生动物[7]、养熊取胆的利弊[8]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9-14]、狩猎[15-16]、执法查没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利用[17]、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态度等七个方面去陈述[18],最后加之学生对媒体舆论宣传态度的调查。其中将变量分类为消极因子、不能协调发展、积极因子、能协调发展和媒体舆论宣传这五类(见表1)。对每个陈述,学生可以选择五种可能中的一种: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不知道、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将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为5、4、3、2、1。消极因子、积极因子和媒体舆论宣传的值即为各自所包含项目的平均分。

表1 变量名称表

在样本分布特征分析中: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讲座前后效果的差异显著性;用相关分析,判断讲座前后的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分别对保护与利用能否协调发展的相关性。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基本信息对积极因子、消极因子、媒体舆论宣传等有无显著差异。用多重响应分析找出学生获得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主要途径。数据分析均由SPSS17.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完成。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保护教育讲座前后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变化

从表2可知:从消极角度陈述的各个变量得分讲座之后均低于讲座之前,即趋向于不赞成,其中利用、养殖、养熊取胆、冲突、狩猎这五项与讲座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

表2 保护教育讲座前后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变化(x ± s)

(二)影响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对其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影响分析发现,性别、专业、素食、宗教等四项在讲座前后对积极因子、消极因子和媒体舆论宣传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年级对积极因子(P=0.01,0.04

表3 不同基本信息的学生对各项目的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

图1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讲座前后对媒体舆论宣传态度

在做积极和消极两种因子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性分析时发现:积极因子与积极的野生动物保护态度存在差异显著性(P

表4 两种因子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态度的关系

(三)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主要途径

电视、网络和学校是学生获得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最多的三个途径,电视的响应人数为202,所占的个案百分比为84.2%,响应百分比为27.1%;网络的响应人数为154,所占的个案百分比为64.2%,响应百分比为20.7%;学校的响应人数为121,所占的个案百分比为50.4%,响应百分比为16.2%(见图2)。

图2 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途径

三、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虽然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一直在进行,但随着社会背景的逐步变化,人们的保护观念却仍只停留在单纯的保护层面,只认识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却缺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策略、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导致了对野生动物合理利用的误解[19]。对大学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普及野生动物保护观念,探索影响大学生保护观念的因素,对构建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体系,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基于当前野生动物保护实际情况,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是否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时,有90.1%的学生的选择是肯定的,但综合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看,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的均值多在3分(即“不知道”)上下浮动,说明虽然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有一腔热情的关注度,却对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本质和内容理解不够充分。在讲座之后得分都向着预期结果进行转变,说明经过教育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认识有些许提高(见表1)。可见,对大学生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是改变大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认识误区的前提条件。调查结果表明,利用野生动物、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养熊取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狩猎、执法查没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利用等6个因子变量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能否协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4)。说明学生对这6个因子变量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态度,而学生能辩证地看待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正是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年级和来自的地区是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见表3),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有所不同,年级越高学生受舆论宣传的影响越小,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舆论宣传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时候要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今主流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获取野生动物保护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84.2%)、网络(64.2%)和学校(50.4%)。当前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在激发公众保护热情的同时,客观上形成并加强了舆论对野生动物的绝对保护思想,特别是一些民间环保组织借助发达的媒体进行的“将野生动物全部放归野外”、“尊重所有动物的生命”和“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等片面引导,使得舆论对野生动物的绝对保护思想更趋于坚定。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为例来分析,“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作为引导国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语,其动人之处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通过拒绝消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使动物免遭杀害。可是,经问卷调查显示,杜绝一切利用野生动物及产品能否实现这一问题,有26.7%的人群认为是可以实现,67%的人群认为不可以实现,6.3%的人群选择不知道,这就很明显地看出杜绝利用一切野生动物这一问题是不够现实的。如果姑且认为人们都拒绝消费,那么就能免除杀害吗?事实上动物界内部的杀戮是普遍存在的,否则,哪有生态平衡。其实我们可以把这句似是而非的广告词改写成“没有非法买卖,就没有非法野生动物的杀害”这样的公众教育宣传也就不会引起似是而非的误导了。舆论中反映的许多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已经超脱于生态安全之外,背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们对这些保护理念稍微作一番深入思考,便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片面、孤立并可能制约生态安全等不科学问题。如果非科学、非理性的绝对保护理念一直占据上风,将会误导野生动物保护的方向,阻碍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化进程,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面对人与野生动物的问题上我们不能过于极端,应理性地去看待野生动物保护,消除以往对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以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使野生动物野外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使野生动物的生态效益显著增强,使野生动物的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最终达到在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同时,兼顾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真正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生态平衡状态。

四、加强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建议

从研究结果可知,在东北林业大学如此小范围内所开展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在讲座前后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说明:1.大学生的野生动物保护态度仍具有可塑性,建议在高校开设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课程。2.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野生动物保护态度不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即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性根基不稳不扎实,易受极端片面的宣传思想误导,建议在高校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的同时,也应从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即中小学开展教育,打好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性根基。

参考文献:

[1]吴兆铮.现代动物园应积极践行教育保护功能[J].生命

世界,2008,(2).

[2]余锦平.保护教育――现代动物园的核心使命[J].生命

世界,2008,(2).

[3]田秀华等.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现状分析[J].野生动

物,2007,(6).

[4]Clayton S,Fraser J,Saunders C D.Zoo Experiences:

Connections and Concern for Animals[J].Zoo Bio-

logy,2009,(5).

[5]Mony P R S,Heimlich J E.Talking to Visitors

about Conservation:Exploring Message Communica-

tion through Docent-Visitor Interactions at zoos

[J].Visitor Studies,2008,(2).

[6]Hutchins M.Zoo and Aquarium Animal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Challenges[J].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003,(1).

[7]潘紫辰,张伟,周学红.发展野生动物产业的必要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5).

[8]高耀亭.从猎熊取胆到养熊引流胆汁[J].动物学杂志,

1992,(2).

[9]周长庆,齐海山.野生动物伤害人畜谁来买单[J].记者

观察,2002,(12).

[10]张慧珍.宝鸡市野生动物伤害人畜和毁坏财产的现状

与对策[J].野生动物,2004,(6).

[11]翟尚文.汉中市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浅析[J].野

生动物,2004,(3).

[12]程伯仕,曹晓凡,苏倪.野生动物致损害之经济补偿机

制的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13]吴兆录.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价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0.

[14]韩联宪.理智对待野生动物[J].大自然探索,2004,

(11).

[15]Sun L,Kooten G C.Demand for Wildlife Hunting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ian[J].Journal of Ag-

ricultural Economics,2005,(1).

[16]William E.Hammitt.Wildlife Management:Managing

the Hunt versus the Hunting Experience[J].Env-

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4).

[17]周学红,张伟.查没野生动物产品的妥善处理[J].东北

林业大学学报,2005,(6).

[18]孙长虹,汪青雄.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思考[J].

野生动物杂志,2007,(6).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2

【关键词】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G26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历史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文物的保护工作并不是新型的行业,但在现阶段的文物保护中,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对文物的保护范围不明确、文物保护的方法不科学、文物运输及储存方式不合理等等。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进行讨论和研究,旨在明确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含义,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对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原则进行明确,促进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

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概述

(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具体含义

文物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历史遗留物,由于文物的数量有限且年代久远,现代技术无法给予复制,因而文物是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文物进行科学保护研究,是一项具有十分现实意义的工作。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是对文物保护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涉及的科学范围广泛,在进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几个条件。明确什么是文物,文物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物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界的珍稀遗留。文物的范围应当给予明确的界定,这样在进行文物保护时能够明确文物保护工作的对象是什么,防止范围不明确而造成部分文物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而损坏或者在非文物上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对文物保护学也要进行研究,文物保护学涉及历史、材料、化学、力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多领域融合的专门学科,文物保护需要根据文物种类、年限、材质等情况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对珍稀文物的保护应当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提高文物的保护力度。对文物保护学进行研究是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手段的重要措施,也是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对文物保护学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同时,也要明确文物保护学的实际研究目的,文物经历了长时间的保留而传承至今,文物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其能够长久的保存下去,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始状态,同时尽可能满足让文物得到更好的研究的需求,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

(二)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探讨的意义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文物是承载着国家厚重历史的文化遗留物,对于历史学家对国家历史进行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文物属于不可再生的物品,无法通过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完全的复制,因此,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是文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进行讨论和研究,是对现阶段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一次梳理,并且重新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思考,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进行更为明确的界定,明确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对现有工作的不足进行反思,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的研究力度,对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进行探讨,是针对我国对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进行申明,根据相关的文物保护原则对相应范围内的文物采取科学的文物保护方法进行保护,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

(一)对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

对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是对文物完整性及其原始状态的保护。文物保护的科学方法涉及文物的出土、运输、建档研究、储存等多个方面。文物的出土是文物保护的最初环节,文物的出土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措施来执行,工具的使用以及操作流程应当严格规范,在特殊情况下应当以保护文物为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防止对文物造成较大的损害。文物的运输需要对文物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尽力减小因人为因素而对文物造成的不必要的破坏,破坏文物价值。在对文物进行建档研究时,应当以保障文物安全为前提,文物在出土阶段就需要对其做好相关的图片及文字记录,在建档研究阶段,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文物的建档工作,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文物进行研究。文物的保存环境对文物具有深远影响,应当根据文物的材质、年代等自身情况来对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选择,深入分析可能对文物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宜的环境来保存文物,将环境对文物影响降低到最小,提高文物的存储质量和寿命。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是提高文物保存质量和寿命的关键,在相关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现代化技术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二)对文物修复技术科学的研究

在我国文物历史发展至今,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文物中,能够完好保存的文物在文物总量中占有的比例是极少数,文物修复技术科学是对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的文物的修整和复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物的保存时间,防止文物因破败不堪而面临被毁灭的风险。文物的修复主要包括对文物的材料以及对文物工艺技术的修复,其中需要对文物进行清洗、除锈、杀虫、干燥等多种操作。文物的材料修复需要根据文物的原始材料情况来进行修复材料的选择,在进行材料修复时,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文物的天然性,不破坏文物的原有价值,同时提高文物的抗老化能力,延缓老化速度,提高文物对保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保存寿命。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需要对文物修复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可研究新型的文物修复材料,提高文物原貌的修复呈现效果。文物的修复工艺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关系着文物修复的成败,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文物的毁灭,因此,在对文物进行修复工作之前,要仔细分析文物的原始状况以及预期修复成果,从而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文物修复方案,真正达到文物修复的目的,避免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三)对文物材料的科学研究

对文物材料的科学研究是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的重要方面。文物的各项保护措施的研究是对文物造成影响的外因进行的研究,而对文物材料的研究则是对影响文物保护的内因的研究,因此文物的材料状况是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常见的金属类文物是金、银、铜、铁四类金属材料,由于材料本身的金属活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储存中金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经历较长的历史仍能够保持原始的状态而不被环境改变,而铁器则由于其易氧化,加之古代的制铁工艺有限,因而保存至今的铁器大多锈迹斑斑,甚至难以见到历史久远的铁器能够保存至今。在对文物的材料进行科学研究时,要分别对文物组成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性质进行研究,并且对组成材料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老化过程以及老化机制进行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水平。

三、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

(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文物保护活动是指为了保护历史遗留物及其历史环境而进行的全部活动,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原貌不受改变,保护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历史价值能够完整地保存并延续。因此,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不能改变文物的原始状态。在文物保护领域普遍认同的原则是对文物所有的保护和修复措施,都应当有足够的研究资料作为证明,并且避免对文物的结构上和装饰上进行任何改变,确保文物在此类人为活动中能够保持原貌,尊重历史的赋予。即便是相关的研究人员无法揭示的文物信息,也不能对其进行任何改动及有破坏性的研究,应当将其完整的保存下去,以便后人对其继续研究。

(二)关于文物及其现场保护的科学研究原则

出土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埋葬,在土地中与周围物质存在一定的作用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因此在对文物进行出土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方法来进行操作,遵守保护考古现场的原则,防止文物由于考古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文物出土时造成文物的损坏甚至毁灭。在文物出土后,需要对文物进行现场的临时保护,保护材料需要根据文物状况进行选择,临时保护的目的是在文物出土后到文物运送到实验室之前,防止文物因光照、运输颠簸等原因造成文物的损坏,在文物到达实验室进行专业研究后,需对文物更换更为专业的保护。

(三)文物保护中对材料的选择原则

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技术中,需要用到许多保护材料,随着我国材料学研究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逐渐在我国文物保护领域推广并应用,在文物保护中需要使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木质材料以及使用频率日益提高的高分子材料等等,在材料中应当选择文物保护属性的材料,提高保护的安全系数。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常用到清洗剂、黏合剂、除锈剂等修复材料,应当避免多次修复,重复使用修复材料对文物造成损伤。在选择文物保护中所用到的材料时,要根据文物的特点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材料来对文物进行保护。

四、结语

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因而新旧出土的文物数量及其种类繁多,在文物的收集、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人为的行动均会对文物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对文物进行必要的保护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物的修复技术也是挽回文物破坏损失的重要举措。在文物研究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文物材料的作用同样是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措施。以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为指导,明确文物保护研究的内容及范围,尽力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坤.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J].价值工程,2013(18).

[2]王小玲.试析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基本原则[J].科技致富向导,2013(8).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3

关键词: 图书保护工作 纸质图书 保护学 研究重点

图书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用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推进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材料。因此,很多图书资料要长期保存下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图书,最大限度地延长图书的寿命。图书保护学就是按照图书制成材料的特性及其损毁规律,研究保护图书的技术和方法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主要是研究有关保护图书的一般原理、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这是一门边缘科学,却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图书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论据。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某些学科新理论的创立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保护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图书保护学研究的发展。现在它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工作内容和管理组织。据史料记载,其实在我国图书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汉魏时,人们就知道用黄柏汁染纸防蠹。但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到了八十年代,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著了《图书资料保护技术》,对图书保护进行了详细论述。近年来,关于图书保护方面的论文逐年增加,也正好说明了图书、情报、档案等部门对图书保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这些新理论、新经验无疑将促进图书保护事业的不断的发展。本文将以做好图书保护工作为出发点,对我国纸质图书保护学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单论述。

1.纸质图书损坏的原因

导致纸质图书损坏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和多样的,但大体上无外乎制造图书的制作材料和图书保存的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制作材料因素如纸张、印刷、装订、颜料、胶水和其他物质等。这类文献载体会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种变化是损坏图书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灰尘等。图书保护学的研究也就是从这两大块入手,研究找到如何将损坏图书的种种因素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延长图书的寿命,使其得以长期保存下去。

2.图书保护学研究的重点

2.1图书保护学的基本理论。

这里包括对建树和发展图书保护学必要性的研究,还包括本学科诸多的基本概念,以及图书保护技术在萌发、孕育、潜在发展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基本原理,并对图书保护学应有的学科因素,诸如:基础理论、学科对象、性质、范围、目的、方法等,从理论高度进行探讨,使图书保护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从相关学科科学原理和发明、发现中,推演和提炼出图书保护的技术原理,使图书保护活动更具有成效性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无疑是图书保护学研究内容的重要方面。

2.2研究图书保护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图书保护学不仅要研究图书保护活动的现在,还要研究它的过去,要研究对传统的图书保护技术的继承问题。中国是世界文明占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不仅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而且创造了许多保护图书的方法,为图书保护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传统的图书保护方法和传统经验,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使得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目前,我国还保存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前的珍本图书,为世界所瞩目,这些证明了我国在图书保护技术上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些经验,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2.3研究图书材料,不断改善图书制作质量。

图书保护学首先应研究的是各种纸张材料的性质及其耐久性,以及各种字迹、装订辅材的性质及其耐久性,等等。无论制作图书选用的纸张还是其辅材,其原料不同,质量就有优有劣,耐久性也就有明显差别,对外在不利因素的抗御能力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要搞图书保护学研究,就必须首先把研究图书制作材料作为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以达事半功倍之效。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改善图书制作材料的质量,进而发现适合各类不同图书制作材料特性的保管条件和修复方法。

2.4研究图书的物理性能,创造良好的书库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据有关报告,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图书馆藏书处于严重的变质状态,在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将一份普通的《人民日报》放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当室外温度为35℃左右时,累积光照20小时就开始变色、发黄。很明显,书库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对纸张和字迹的耐久性有直接的影响,当温度下降时,纸张便吸收水分而膨胀起来;当温度升高时,纸张又会开始干燥、收缩,通常会引起图书的变色、褪色、翘曲、变形。当湿度过大时,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常和湿气结合在一起,真菌和苔藓等微生物也极易产生和生长,而光线和有害气体的作用也往往是在湿潮的环境下才加速其反应,对图书造成破坏。实验证明,温度上升10℃,图书中所含的化学杂质(如酸等)对纸张纤维破坏的速度就会加快三倍。书库内温度忽高忽低时,纸张纤维因热胀冷缩而使纸张强度降低,导致字迹脱落。因此,图书保护学必须充分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书库内温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掌握其变化的规律,使书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能保持在一个科学的范围内,以确保证图书存放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5研究损坏图书的生物学因素,做好防霉防蛀工作。

自然界中,除去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生物之外,还存在着大量肉眼看不见的个体极为微小生物,这类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活动范围也很广,到处都有它们存在。物质的腐败变质,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这类微生物起作用的结果。图书的发霉变质也正是受了它们的侵蚀。损坏图书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它们可以损坏构成图书的材料,破坏它的结构,并引起化学变化。其中真菌对图书的危害程度较大,凡是遭它损害的图书都呈现出不同颜色的霉斑,这是各种真菌所分泌出的不同色素造成的。这种色素附着书上,有时会将文字全部遮挡。但真菌分泌出的色素性质极其稳定,大多不溶解于水,要想除掉这种斑且不使纸张受到损坏是比较困难的。当真菌在纸张上发育时,常常使纸张纤维素变得湿润、胶粘,导致图书的页与页互相粘连。真菌在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动物胶、水胶、酪蛋白胶等胶质物,使图书的纸张的胶质变质,造成图书脱落、散页。真菌在吸收养分时能分泌出一种酶,这种酶对纤维素的分解并不次于酸,能够在三个月内把纸的纤维损毁10%―60%,使纸张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据国外有关实验表明,如果真菌的侵蚀如不加以抑制,纸张的牢固性在五天内就能减低50%左右。由此可见,真菌对图书的损害是很大的,我们必须研究真菌等微生物发育、生长、繁殖的条件和因素,熟悉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寻找出科学的防治方法。另外,在书库内除了常有真菌之类的微生物损坏图书之外,还有各种害虫存在。因此,我们在图书保护学研究当中必须熟悉各类可能造成图书损毁的细菌和昆虫的生存环境,并针对其不同的特性研究防霉变及防虫、灭虫方法。

2.6研究图书修复技术。

图书馆书库不仅要将图书保存完好,而且须借还出纳,书籍和期刊流通频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书籍污损,往往又因为流通而加剧了其损坏的速度和程度。修复图书就成了图书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为了加强图书纸张的机械强度和延续图书制作材料的耐久性,或使遭受损坏的图书恢复原来的面貌,以提高图书对外在因素的抗御能力。要保证修复后的图书不能丢弃片纸只字,也不能损伤原书的历史面貌,因此对修复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纸张、胶黏剂、塑料等都必须进行科学的鉴定和慎重的选择。因为需要修复图书的纸张材料、字迹材料是相当复杂的,损坏的情况又是多种多样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以图书修复工作中最简单的情况为例:书本上出现墨水痕迹是很常见的,然而要除去墨水的图书修复工作却十分复杂,因为多种性质不同的物质都用于制造不同墨水,我们需要了解每种墨水制造材料的来源,识别对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修复也在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因此我们研究图保护学就必须研究图书资料,以及其污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对图书保护工作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2.7其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六大部分之外,我们还应坚持做好图书保护工作的调查分析、应用统计,以及图书保护队伍的人才结构研究,并注重培养图书保护工作的宏观决策能力,研究图书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等等。

总之,图书保护学的研究内容是丰富和庞大的,尚有大量的研究课题需要分析和探究,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试论图书保护学[M].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教育,2006.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保护成本计量的研究。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投入进行了成本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投入方面,总货币量约29.72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保护成本为2.59亿元;间接保护成本为2.00亿元;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机会成本为25.13亿元。其中,机会成本的计量模型多样化,在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但是,最终每种模型都能反映出机会成本的内涵的货币量,可以表达出我国政府为建立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而付出的无形代价。

关键词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成本内涵; 成本计量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130-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22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管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达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来看,学者们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研究较多,关于保护成本的研究,特别是定量计算保护区所投入的成本的研究特别少,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环保部1998年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以及总成本,但唯有不足的是,其研究成果过于宏观,不适合基础保护工作者参考使用。因此,本研究涉及的内容首先界定出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概念以及内涵(特征),其次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计量出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货币量,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概况

本文研究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范围界定为秦岭保护区群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朱、牛背梁以及天华山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区群地处长安区、周至、太白、眉县、宁陕、洋县、佛坪、柞水等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7°20′-109°04′,北纬33°16′-34°05′;东西长约150 km,南北宽约95 km。保护区群总面积约251 300 hm2。保护区群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中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朱自然保护区已经连成一片,东部有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西南部有朱保护区构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主体网络。

2 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分析

2.1 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概念界定

2.1.1 成本相关概念

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是计量其成本的关键,因为自然保护区成本不同于企业成本或者项目成本,自然保护区成本隐藏在产生的效益中间,没有直接的利润可言,成本的效用就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稳定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1]。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因此,本研究采用会计学中成本定义概念,认为成本定义的关键词是“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资源”的价值牺牲。成本法中“成本一定消耗资源;不消耗资源的成本不存在。”资源对一个组织来说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设施、设备和材料等)、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是构成成本的资源,这种资源代价应是一个总和的概念,是全部的,不是部分的。消耗资源的付出代价就是为了“过程增值或结果有效”这一成本目的。人

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追求过程的增值或结果有

效,并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是组织或个人为一定目的

所付出的,这就是成本的目的性[1]。因为,人们发生成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目的的。已经付出的资源代价当然是成本;应该付出的,但还没有付出、而且迟早要付出的资源代价也应该理解为成本。如预算和成本计划中所规定的预计成本,本研究认为也应该理解为成本的范畴。

2.1.2 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概念界定

根据前文成本相关概念的分析,本研究欲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概念,即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的成本界定为:人们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对自然保护区及其管理机构运行的年均投资(费用),也包括放弃了自然保护区群内土地、森林等资源的利用而付出的代价。

2.2 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内涵分析

2.2.1 自然保护区群的投资属于公共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自然保护区从总体属性上讲,属于社会公共事业,即公共物品。它的建设和管理是政府应尽的责任[2]。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对国家公共事业进行再次分配和使用,它是整个财务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群的投资体现了国家为了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对具有巨大外部经济效应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符合新时期国际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的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群的投资属于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

2.2.2 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本质上是一种资源价值牺牲

成本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资源利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限制了周边社区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经济利用,可以说,自然保护事业带来了一定的保护负经济收益。它限制了周边社区居民狩猎与收入途径与数量大大减少,因此,从保护负经济收益的角度说,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本质上是一种资源价值牺牲。

2.2.3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是其成本追加的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的追加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经济效益[3]。和企业追加资本投入不同,自然保护区成本的追加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的增加。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显示,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一期工程对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的针对性投资,有利地改变了原已逐步恶化的生态环境。在这种良好的局面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第二期追加投资,而且资金力度逐步加大。陕西省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自1998年启动实施五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国家已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38.1亿元[4]。其中:退耕还林工程88.86亿元,天保工程39.4亿元,“三北”四期工程2.1亿元,其他工程7.74亿元。这些巨额资金的投入使用,在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区成本的追加取决于生态社会效益的提高,因为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没有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样的追加投资是失败的,经济效益提高并不会极大地改变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也就不会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环境。总之,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是其成本追加的动力。

3 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3.1 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保护成本的计量指标体系主要依据下列原则构建:可计量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标的筛选要注意现实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这些数据的收集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特别是在科研经费紧张的时候,更要注意经费的分配及使用情况。本研究认为一般性或者没有代表性的数据可以忽略不取,一是能减少成本开支,二是提高外业调研效率。

3.2 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梳理。计量指标的设计必须反映保护区群成本的实际,科学、全面、富有实际意义,符合系统分析与基础科研人员可操作的原则,由于国外保护区与中国的保护区管理体制与建设情况不同,本研究立足国内文献,根据国内有关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本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5-6],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在构建过程中,本研究多轮次咨询了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司的专家以及大学教授,最终得出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见表1)。

3.3 保护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3.3.1 就地保护成本D11

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自然保护

区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是一个连续投入的过程,因此本研究计量的保护区群就地保护成本主要指我国历年用于自然保护区群及保护区管理局等就地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资。

D11=Q(1)

式中:D11为就地保护成本:

Q为自然保护区群建设初期(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年均投入成本。

3.3.2 资源持续利用成本(林业重点工程投资)D12

根据秦岭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政府在秦岭地区开展的林业重点工程,本研究资源持续利用的成本主要包

括:①天然林保护工程年均投入;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年均投入;③三北防护林工程年均投入;④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年均成本;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年均成本。

D12=r∑ni=1Ci(2)

式中:D12为资源持续利用成本;

Ci为各项林业重点工程投资;

r为保护区群投资占陕西省林业重点工程的比例。

3.3.3 保护机构运行成本D13

保护机构运行成本是指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履行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支付的费用的总和,包括保护区管理局在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由其所引发出来的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间接负担[7]。本文所指的保护机构运行成本是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维持自身运转而形成的消费性(非生产性)支出。从成本支出的特点看,它可以分解成:保护区管理局基本设施维护费用(包括预算成本);公务成本,即保护区管理局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支出或消费,即公务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工资津贴、办公经费等。

D13=Y1+Y2(3)

式中:D13为保护机构运行成本;

Y1为保护区管理局运行成本;

Y2为公务成本。

3.3.4 野生动物救治饲养成本D14

随着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及管理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数量的逐年增加,野生动物的救护任务也在相应加重。这需要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进行野生珍稀动物的救治及饲养。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建立多处野生动物救治饲养中心,进行保护及研究工作。

D14=Z(4)

式中:D14为野生动物救治饲养成本;

Z为保护区群野生动物救治饲养中心年均投入成本。

3.3.5 损害补偿成本D21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地,野生动物造成庄稼损失的现象屡有发生,众多食肉动物捕食家畜,有些还攻击人类;在美国,包括狼和熊在内的食肉性猛兽每年捕杀49万只绵羊、3万只山羊和6万头牛。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近些年,人和野生动物冲突的频次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认为,损失补偿成本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野生动物肇事,庄稼减产损失;野生动物伤人治疗费用;野生动物捕杀家畜的经济损失。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只计算直接经济损失,涉及到的间接经济损失暂不计算,因为研究经费的原因,计量数据很难收集到。

D21=∑niWi(5)

式中:D21为损害补偿成本;

Wi为各项野生动物肇事损失成本。

3.3.6 宣传教育成本D22

宣传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然保护区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因此,保护区管理局及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电视媒体、报纸、杂志等)宣传自然保护区内的景观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必要情况下,保护区会定时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的居民进行保护宣传,这是很必要的行动。因为保护区内的居民是保护参与的主体,他们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很多法律常识掌握不多,必须进行教育才能让其更好地融入到保护事业中。

D22=∑niNi(6)

式中:D22为宣传教育成本;

N1为宣传与演讲成本;

N2为发放宣传材料成本;

N3为刻制的音像成本。

3.3.7 科学研究成本D23

自然保护区内的科学研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研究就需要付出成本,本研究计量科学研究的成本取决于科研经费,因为科研经费支撑着整个科学研究的始终。

D23=T(7)

式中:D23为科学研究成本;

T为保护区群科研经费年均投入。

3.3.8 其他间接成本D24

其他间接成本主要是指保护区管理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及保护机构对当地社区交通电力等公益性的支出与建设。

D24=X1+X2(8)

式中:D24为其他间接成本;

X1为保护区群管理机构固定资产折旧费;

X2为公益性支出费用。

3.3.9 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D31

D31主要是指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任何稀缺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建立保护区会形成机会成本,即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本研究认为保护区建立的机会成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不建立保护区而多得到的经济收益或者经济增长,这部分损失收益即为保护区建立的机会成本。假如自然保护区群不建立的情况下,土地上可以用于耕地种植产出、林业产出以及企业产出等,但根据秦岭区域的实际,土地的机会成本只能是耕地和林业的产出值,为了研究的方便,本研究选取了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平均经济产出作为耕地和林地的经济产出平均值,保护区机会成本的计算可以将保护区总面积乘以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值,即保护区建立的机会成本。

D31=S×r(9)

式中:D31为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

S为保护区群的总面积;

r为保护区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值。

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

4.1 就地保护成本(D11)计量

调研组从陕西林业厅调研得到保护区群内各保护区初期建设管理计划(表2),本研究统计出各保护区相关基础建设投入情况。

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就地保护成本:D11 =1 206.41万元。

4.2 资源持续利用成本(林业重点工程投资)(D12)计量

陕西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走在国内其他省份的前面,1999年以来,陕西省相继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环山旅游路绿化工程、种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林业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成效显著。陕西省林业重点工程投资情况如表3。另外,由于保护区群林业重点工程难以单独统计,本研究根据实际咨询林业厅专家,取陕西省林业重点工程投资成本的25%(r=25%)作为保护区群资源持续利用成本。

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资源持续利用成本:D12=19 136.57万元。

4.3 保护机构运行成本(D13)计量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各保护区都有保护区管理局,本研究根据陕西省林业厅各保护建设初期的管理计划,整理出相关数据,如表4。

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保护机构运行成本:D13=5 117.00万元

4.4 野生动物救治饲养成本(D14)计量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内建立了周至楼观台野生动物救治饲养中心,根据陕西各救治饲养中心给出的统计资料,利用公式(4)计算出每年的救治及饲养成本:D14=473.18万元。

4.5 损害补偿成本(D21)计量

2008年《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社会参与性研究》课题组调研,通过12个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农户调研问卷,在动物肇事相关选项中显示,100%的农户表示曾经遭受过野生动物破坏自家庄稼,经整理问卷,课题组得出2008年秦岭保护区群周边居民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野生动物肇事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力等因素,本研究只统计秦岭保护区群周边常见作物玉米、马铃薯、大豆、小麦、水稻(假定损失80%是由于野生动物肇事产生的)的损失结果,见表5。

本研究统计了2008年各保护区相关县的农业耕地种植情况:玉米856 hm2,马铃薯1 012 hm2,大豆423 hm2,小麦773 hm2,水稻345 hm2。

调研中发现,近几年由于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伤人畜事件不经常发生,有的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野生动物伤人畜的事件统计率不超过3%,本研究忽略不计。因此,根据公式(5),本研究所计量的理论损失补偿成本近似地取粮食作物因动物肇事产生的总经济损失值:D21=1 536.63 万元。

4.6 宣传教育成本(D22)计量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近年来生态环境改善及资源逐渐丰富,这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宣传是分不开的。陕西省林业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环境基金(GEF)等部门联合宣传媒体中央电视台、陕西省电视台、报纸媒体等对秦岭自然资源做了大量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较有影响的影像纪录片《大秦岭》,经过6年的拍摄,已经于2010年元旦在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首播。经陕西省林业厅信息宣传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不完全统计,每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宣传教育成本见表6。

因此,根据计量公式(6)计算得出宣传教育成本:D22=161.55万元。

4.7 科学研究成本(D23)计量

秦岭天然的自然资源赋予科学工作者无尽的想象与实践机会,中国的秦岭是野生大熊猫、朱、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稀动物的故乡,研究这些亚种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极为有利的。任何科学性的研究都需要人力、物力、财政(经费)的支持,为避免计量重复,本研究计量科研成本近似地等于科研经费,因此本研究计量保护成本采用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社会效益计量结果,根据计量公

式(7),科学研究成本为:D23=16 000万元。

4.8 其他间接成本(D24)计量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所产生的间接成本很多,但最基本的还是管理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及公益性投入,本研究采用固定资产残值率概念来计算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费用,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固定资产初期统计如表7。

秦岭保护区群每年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金额×固定资产残值率①= 1 519.85万元。

此外,我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为了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社区公益性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仅每年WWF陕西办事处及世界环

境GEF、世界银行、保护区管理局每年投入到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公益费用多于800万元,其中包括修路、社区共管研究项目,特别是帮助社区修渠灌溉等惠民公益性支出。

根据公式(8)计算得出其他间接成本:D24= 2 319.85万元。

4.9 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D31)计量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总面积为251 316 hm2 ,取陕西省土地(耕地和林地)单位经济产出平均值为10 000元/hm2。根据计量公式(9)计算得出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D31=251 316万元。

4.10 计量结果与分析

首先,从本研究的计量结果(表8)来看,总体上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年投入的保护成本是比较大的,约合人民币29.72亿元,其中直接保护成本约为2.59亿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投入约为1.91亿元;本研究计量指标体系间接成本计量结果还是比较大的,约为2.00亿元。不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会成本占比重是最大的,约为25.13亿元。因此,从表8可以看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我国政府及周边区域人们也在各自能力的基础上投入了可观的成本,特别是人类放弃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进而产生了较大的机会成本。这一点不容置疑。其次,从直接投入保护成本来看,D12>D13>D11>D12。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的确为保护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益处。指标D12计量结果显示,林业重点工程年均投资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货币量占了直接投入成本的73.79%。可以理解为自然保护区群的建立,本身就体现了极大的保护价值。不过,野生动物救治的民间成本没有去计量,因为数据实在难求,另外相比救治中心的成本,民间成本是个比较小的成本。这里用饲养中心救治饲养成本仅作为一个货币化的参考量。

最后,从间接成本及机会成本计量来看,指标体系中,间接成本除宣传教育成本外,其余相差不大,此部分计量

中,本研究特别注重损失补偿成本的计量,这是关乎周边社区农户生计或者说关乎保护区与社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课题组通过大量一手农户调研数据,整理总结出各相关成本的构成,进而得出理论上补偿的保护成本,具有可适用性。机会成本的计量结果显示为25.13亿元。占整体保护成本的84.54%,从某种意义上说,机会成本也可以纳入间接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里,因为机会成本的产生代表着区域经济代价的付出。本研究机会成本计量采用了价值替代法来计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操作性。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本计量方面具有新颖性,本研究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文献中,尝试性的根据保护成本的内涵建立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此计量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产生的成本类型,另外,本研究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应用各种经济计量方法估算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产生的成本货币量,工作量之大且困难,可想而知。保护成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与本课题研究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作比较分析;二是为秦岭保护区群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理论上的帮助,特别是政府制定保护区投资的同时,分析成本-效益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机会成本计量目前学术界有争议,计量方法(模型)多样化。不过,每种模型最终的目的都是反映出机会成本的内涵的货币量。因此,本研究只是把其列为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中的一部分,需要表达得是我国政府为建立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而付出的无形代价。研究保护区群的保护成本看重的不是货币量,只是希望通过保护成本货币量的表达来反映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人类付出的代价,进而能够和保护区群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比较。保护成本的计量指标体系可以说具有普遍性,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本类型构成。本研究计量指标体系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指标计量结果或大或小不一定准确,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华金玲, 付佩思.成本与费用概念辨析[J]. 现代审计与会计,2009,(5): 29-30.[Hua Jinling,Fu Peisi. Concepts of Costs and Expenses[J]. Modern Auditing and Accounting, 2009,(5): 29-30.]

[2]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司.中国自然保护区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79-153.[Department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Study of Chinese Nature Reserve Policy[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3:79-153.]

[3]赵英林.对市场经济下成本的重新思考与认识[J].会计研究,2000,(4):52-54.[Zhao Yinglin. Rethinking of Cos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J].Accounting Research, 2000,(4):52-54.]

[4]张亚娟.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的做法及体会[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7):33-35.[Zhang Yajuan.Forestry Project Funds Audit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J]. Forestry Finance & Accounting,2005,(7):33-35.]

[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Biodiversity Country Study [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8.]

[6]温亚利.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经济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3.[Wen Yanli. Economic Analysis of China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Policy[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3.]

[7]于立生.我国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的原因与对策[J]. 东南学术,2010,(2):53-60.[Yu Lisheng, High Cost of Government Operation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J].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2010,(2):53-60.]

Measurement of Conservation Costs in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WANG Changhai1,2 WEN Yali2 LI Qiang2 SI Kaichuang3 HU Chongde4

(1.Research Institute of Wetland,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3.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Shaanxi Zhouzh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ouzhi Shaanxi 710400,China;4.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Shaanxi Taiba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eixian Shaanxi 722300,China)

Abstract

The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QNRG)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 It is regret that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conservation costs. To measure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sts in QNRG,market value method, equivalent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opportunity cost method were applied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st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were defined and analyzed first to facilitate our measurement.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and literature references method were also used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cost accounting. Results indicated a total of 2972 million Yuan(RMB) was spent on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QNRG, among which direct cost, indirect cost and opportunity cost were respectively 259 million Yuan(RMB), 200 million Yuan(RMB) and 2 513 million Yuan(RMB). The current proposed indices and methods can be served as references for the staff working on 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st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QNRG and other similar reserve groups.

Key words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connotation of conservation costs;cost measurement

收稿日期:2011-11-20

作者简介:王昌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

通讯作者:温亚利,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经济与政策。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5

作者简介:王昌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

通讯作者:温亚利,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理论与政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803005);国家林业局重点立项基金课题(编号:621720)。

(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北京 100083;3.临沂大学生物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摘要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约88.1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31.77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为17.85亿元;固碳制氧效益为3.41亿元;净化环境效益为7.56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为5.32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22.25亿元。本研究计量指标及计量方法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基层工作人员及类似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内涵;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125-10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21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发挥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我国西部生态林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西部地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绿色屏障,它对改变和影响区域气候、水资源分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维持生物稳定性和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传统森林的效益分析与评价中,森林具有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常常被忽视,仅仅局限于对森林的立木和林副产品等有形产品的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造成了林业经营上的决策失误,结果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和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清醒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思考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和科学性以及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2]。然而,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外部性问题导致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缺损,而且缺乏根本性的有效解决措施和手段,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家和社会对保护区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和威胁了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健康成长[3]。

从现有国外参考文献看,早在19世纪后期,在国外的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中就已有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报道,但是由于科学水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当时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定性的描述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概念得以提出[4-5],并经过Holdren和Ehrlich等人的探讨和扩展后[6-8],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的一些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的综合测算进行了探索,尤其是Daily、Costanza以及联合国等有关机构与国际组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9-10]。基于此,如何客观、科学、全面、准确地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使生态效益的模糊性得到明晰化,并得到社会接受和认可,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生态林业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应用性理论与技术课题。从现有国内参考文献看,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量化其经济价值有了强烈的实际需求。生态学家欧阳志云等系统阐述了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内涵及其价值计量方法[11],后来又有学者中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12];赵同谦等评估了我国草地、地表水等生态系统类型服务功能的价值[13];谢高地等对中国自然草地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估,并制定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14];水土保持研究学者余新晓等对中国森林和北京市山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15]。因此,从国内参考文献看,虽然有学者对秦岭地区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或者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过一些计量经济学分析[16],但对我国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生态效益计量分析研究尚显得不足,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概念及分析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并对此指标体系进行计量分析。

1 研究区域

1.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

本研究选取了陕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对象,自然保护区群主要是指在某种特定生物栖息地保护中,由于其栖息地生境的破碎,在地理分布上不连续,通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建立若干个有联系的保护区,形成一个自然保护区网[17]。本文研究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范围界定为秦岭保护区群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朱、牛背梁及天华山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本文研究全部是部级自然保护区,有一定代表性。

1996年,世界基金会在我国秦岭地区启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项目,我国政府在秦岭相继建立了太白山、佛坪、周至、牛背梁、长青、朱部级自然保护区,形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主体,使这一重要的地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做出了重要贡献[18]。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全球环境基金资助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试点项目之一。秦岭保护区群地处长安区、周至、太白、眉县、宁陕、洋县、佛坪、柞水等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7°20′-109°04′,北纬33°16′-34°05′。东西长约150 km,南北宽约95 km。保护区群总面积约251 300 hm2。保护群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是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中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朱自然保护区己经连成一片,东部有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西南部有朱保护区构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主体网络。

1.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

本文研究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是在自然保护区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总结秦岭区域的各种实际情况,简单归纳起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至少包括保护区群能有效缓解生境破碎化。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导致不同程度地珍稀动物栖息地生境破碎化,从而引起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这是学者们公认的事实。破碎化不仅仅导致生物适宜生境的减少丢失并对其生态功能的降低产生影响从而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影响物种的迁移、扩散和建群,且对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景观结构的完美产生重要影响[19],因此,生境破碎化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问题。生境破碎化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环境变化而导致斑块或者是由于生态功能降低而形成的。生境破碎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总生境面积的减少;其二是剩余地区分裂成非连续的碎片。而有学者认为生境破碎化不仅仅是在数量或者形态上的变化而且更有生态功能上的变化[20],他们认为破碎化有两方面的表现:①形态上的破碎化;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而导致景观中破碎生境地的增加,其结果是适宜于生物生存的栖息地面积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斑块形状复杂化,结果是导致斑块边缘效应的增强,导致自然栖息地核心区面积减少。②生态功能上的破碎化,这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人为活动的影响而造成栖息地内部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或由于自然环境因子在空间组合上的不匹配而导致生境适宜性的降低或者在空间分布上的破碎化。

综上所述,陕西秦岭区域从建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始,就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自然保护区群,各级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本身生存的质量大大提高,进一步扩大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范围,生态景观及环境有效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初步达到了延缓珍稀生物生境破碎化的目的,这也是当初世界自然基金(WWF)设想建立自然保护区群的初衷,也是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

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效益计量分析

2.1 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效益界定

科学合理地界定自然保护区群的生态效益是计量工作的关键,这一项工作因为生态资源的多功能性而变得相对复杂和困难。在计量自然保护区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时,既可能因对某一生态功能认识不足而产生遗漏,又可能因不同生态功能交叉及相互作用而产生重复计算。因此,我们生态效益计量的前提是科学地界定其内涵。

本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指在人类干预和控制下的保护区生态系统在有序结构维持和动态平衡保持方面向人类化的环境系统输出的年增长效益之和,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制氧、改善大气质量等效益,这些效益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所产生的特点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把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效益计量分为:①涵养水源效益;②水土保持效益;③固碳制氧效益;④净化环境质量效益;⑤调节区域小气候效益;⑥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

2.2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的特征

自然保护区群主要提供生态功能等无形产品,大多属于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根据国外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很明显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如新鲜的空气,无污染的水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在许多方面为公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如涵养水源、保护土壤、放风固沙、净化大气等。

(2)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益。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够社会带来多种服务,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提供游憩、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等,而这些服务其他部门如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可以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免费享用,因此,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

(3)属于社会资本范畴[21]。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有益于区域,甚至有益于全球全人类,决不是对于某个私人而言,如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整个区域有利,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能抑制某地区或某区域甚至全球的温室效应。

(4)不属于市场行为[22]。私有商品都可以在市场交换,并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但公共物品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也没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因为消费者都不愿一个人支付公共物品的费用而让他人来消费。西方经济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灯塔效应”和“免费搭车”。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不属于市场行为,给保护区生态效益计量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具有不可移动和地域局限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是不可以移动的,表现出地域限制性,随着离保护区的远近或其影响区域的远近,所获得的效益大小是不同的,尽管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排斥任何个人或集团的消费,但必须是个人或集团靠近其影响范围内,方才有效。如处在保护区河流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其下游沿岸都享受其生态服务,但下游远离沿岸的地区,必然较少地享受这种服务。

2.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效益的计量方法仍不完善,计量指标或多或少,计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建立一个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能认可的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是进行生态效益计量的重要前提。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态效益是三大效益的基础部分,因而设计的指标要比较全面、准确系统地反映秦岭保护区群的生态特点,尽量选择那些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而又易于计算的指标。本文构建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见图1。

(1)涵养水源效益(B1)。森林,享有大气和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它在水资源的保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涵养水源就是保持住区域的水分能够正常的循环,不至于流失及破坏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群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蓄水效益、防洪效益、净化水质效益三部分。即:涵养水源效益蓄水效益+防洪效益+净化水质效益。

(2)水土保持效益(B2)。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到农牧业生产。流失泥沙的养分不仅高于径流量中的养分浓度,氮、磷、钾和有机质也较富集,因此防止泥沙流失是防止土壤养分衰减的关键。从林学机理上看,森林水土保持效益与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有很好的相关性(正相关),前者是后者的派生作用[23]。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本研究所述的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效益定义为同无林地相比的减少土地资源损失(固土)效益与保护土壤肥力(减少肥料损失)效益两类,即:水土保持效益固土效益+保肥效益。

(3)固碳制氧效益(B3)。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CO2,而且通过凋落物转化为有机质将部分CO2存贮在林地土壤内。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年吸收大量CO2的同时,还释放大量的O2。因此,吸收CO2和释放O2是森林最基本的生态功能,本研究把固碳制氧效益界定为保护区森林每年固定CO2中C的效益和制造O2的效益。即:固碳制氧效益固定CO2中C效益+释放O2效益。

(4)净化环境质量效益(B4)。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SO2)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SO2要比空旷地少15%-50%。现代工业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因此,保护区生态系统对环境具有净化作用,对于改善保护区社区及周边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了重大作用,本研究把净化环境质量效益界定为吸收的SO2效益和阻滞降尘的效益,即:净化环境质量效益吸收SO2效益+阻滞降尘效益。

(5)调节区域气候效益(B5)。森林是保护区内最高的植被。在成片的森林地区以及林冠层的下部都能形成一种特殊的气候。此外,森林对邻近地区的气候也有较大的影响。森林小气候的主要表现是林冠内外的辐射、温度、湿度、降水和风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森林不仅使林内产生特殊的小气候,而且对邻近地区的气候也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学者研究成果,即按照单位面积的森林气候调节效益对自然保护区群调节区域气候效益计量,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农业粮食增产将会起重大的作用。

(6)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B6)。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物种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从而起到保育作用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属于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范畴,目前大多采用支付意愿等主观方法去衡量,这样评估结果受人为主观影响因素较大。因此本研究采用定量化的客观评估方法(Shannon-Wiener指数)计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即: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物种多样性保育效益。

2.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

2.4.1 涵养水源效益(B1)计量

目前一般用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的效益来代替保护区涵养水源的效益。本研究把保护区群涵养水源效益分为以下三部分计量:

(1)保护区群蓄水效益(B11)

国内外关于涵养水源量的计算方法很多,根据秦岭山地及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还有就是目前容易掌握的研究资料(见表1),本研究决定使用蒸散率计算蓄水量。

年保护区森林蓄水量(林区年降水量R-森林植被年蒸散量E)×保护区群林区面积

表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面积统计表

Tab.1 The statistical table of areas of

Qing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数据来源:各相关保护区管理局统计数据。

我国学者对陕西秦岭山地降水量及森林蒸散量已有研究,根据陕西省水文监测局井涌工程师的研究结果[24],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50.3 mm(其中秦岭南北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850.8 mm和848.7 mm)。另外,采用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资料:秦岭山地森林植被多年平均蒸散量为496.5 mm(其中北坡为491.5 mm,南坡为501.4 mm),用蒸散率法计算保护区群内森林植被蓄水量,根据公式:

W10 000 (R-E) D

10 000×年保护区森林蓄水量×保护区群林区面积

① 1 hm210 000 m2

(0.850 8-0.496 5)×222 528hm2×10 000①

788 416 704 m3

保护区群涵养水源的效益本研究用区域平均水价作为衡量标准,即2008年陕西省平均水价2.00元/m3。因此,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年蓄水效益年蓄水量×2.00元/m3788 416 704 m3×2.00元/m31 576 833 408元157 683.34万元。

(2)保护区群防洪效益(B12)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的研究[25],中国针叶林的防洪能力为1 447.1 m3/hm2,阔叶林的防洪能力为1 773.7 m3/hm2,针阔混交林的防洪能力为1 684.2 m3/hm2,裸地的防洪能力为850 m3/hm2。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管理局统计资料(见表2),可以得出保护区群防洪量。

表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林地面积统计表(hm2)

Tab.2 The statistical table of woodland areas

Qing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数据来源:各保护区管理局统计资料。

根据研究公式得:

保护区防洪量(阔叶林防洪能力-裸地防洪能力)×阔叶林面积+(针叶林防洪能力-裸地防洪能力)×针叶林面积+(混交林防洪能力-裸地防洪能力)×混交林面积(1 773.7 m3/hm2-850 m3/hm2)×95 214 hm2+(1 447.1 m3/hm2-850 m3/hm2)×55 075 hm2+(1 684.2m3/hm2-850 m3/hm2)×71 235 hm287 949 171.8 m3+32 885 282.5 m3+59 424 237.0 m3180 258 691.3 m3

保护区群防洪效益的计量本研究采用水库蓄水成本作为定价标准。根据最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模式修建水库的平均修建成本[26]6.25元/m3,因此,保护区群防洪效益B12为:

B12180 258 691.3 m3×6.25元/ m3

1 126 616 820.63元

112 661.68万元

(3)保护区群净化水质效益(B1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作用。研究表明,森林植被分布均匀,生长良好,覆盖率高,具有防止水资源污染、改善水质的强大作用。另外,根据于志民等的研究[27],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的拦截降水和对比试验相差很大,森林生态系统对拦截降水具有良好的过滤效应,普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有的甚至是最好的水源。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内植被覆盖良好,目前还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属于水质良好的生态区或者水源地。按照陕西省水文局提供的资料,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基本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水质良好。可见,净化水质量可以用蓄水量来表示。即保护区蓄水量保护区净化水质量。

本研究国内森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效益的计量方法,采用污水净化费用来替代净化水质的生态效益。根据唐慧中研究结果[28],陕西省污水处理平均费用为0.6元/m3。

因此,保护区群净化水质效益

保护区净化水量×污水处理平均费用

保护区蓄水量×污水处理平均费用

788 416 704 m3×0.6元/m3

473 050 022.4元47 305.00万元

综上所述,保护区涵养水源总效益(B1)蓄水效益+防洪效益+净化水质效益157 683.34万元+112 661.68万元+47 305.00万元317 650.02万元。

2.4.2 水土保持效益(B2)计量

自然保护区群水土保持的作用通过森林生态系统来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和泥沙淤积,达到了保护土地资源,使水土流失达到有效控制。

(1)固土效益(B21)

根据目前研究成果,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固定土壤效益的计量一般是通过计算保护区林地土壤侵蚀减少量,并把减少的泥沙量按相等费用替换的方法换算得出固定土壤的效益。土壤侵蚀减少量可根据保护区林区和保护区内非林区土壤侵蚀的差异求的,根据王夏利研究,秦岭森林系统保护区内林区崇林茂密、植被良好,土壤侵蚀量很小,土壤侵蚀量可以约等于0。因此,保护区群土壤固土作用可以直接通过减少保护区内非林区土壤侵蚀量计算。根据西安中煤航测遥感局张光超等研究可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所属的县域侵蚀模数在1 000 t/km2・a以上,另外根据《陕西土壤》研究结果可知[29],秦巴山地土壤轻度侵蚀模数值在800-3 000 t/km2・a。因此,本研究取非林区土壤侵蚀模数的保守数1 000 t/km2・a,自然保护区群固土量为:

自然保护区群固土量保护区内非林区土壤侵蚀模数×保护区群面积1000 t/hm2・a×251 316 hm225 131.6万t/a。

由陕西省水利厅资料得知,目前挖取或截取1 t泥沙的平均费用为3.5元(1990年不变价格),求得保护区固定土壤效益B21为:

B21自然保护区群固土量×3.5元

25 131.6万t/a×3.5元

87 960.6万元

(2)保肥效益(B22)

保持土壤肥力效益可以通过计算自然保护区群内土壤侵蚀减少量,同时把土壤侵蚀减少量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折合成化肥量,按照市场价格换算成货币量进行计量。根据陕西省土壤普查鉴定委员会办公室《陕西土壤》研究结果,陕西省秦巴山地年均积累土壤表层厚度为0.4 cm-1 cm[29],本研究取保护区群林区土壤表层积累厚度为0.6 cm。秦岭山地各类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998%,全氮0.118%、全磷0.181%、全钾2.231%。本研究根据《陕西土壤》中土壤容重的研究结果,陕西省所有类别的土壤容重值在1.13-1.45 t/m3,本文研究取其均值1.295 t/m3。

因此,保护区群土壤中N、P、K的含量为:

有机质含量保护区群面积×土壤侵蚀模数×表层土有机质含量×表层土有机质容重

251 316 hm2×10 000×0.006×1.998%×1.295

390 154.52 t

N的含量保护区群面积×土层厚度×表层土N含量×表层土N容重

251 316 hm2×10 000×0.006×0.118%

×1.295

23 042.16 t

P的含量保护区群面积×土层厚度×表层土P含量×表层土P容重

251 316 hm2×10 000×0.006×0.181%

×1.295

35 344.33 t

K的含量保护区群面积×土层厚度×表层土K含量×表层土K容重

251 316 hm2×10 000×0.006×2.231%

×1.295

435 653.02 t

采用替代市场法,即以市场销售的有机肥、尿素、磷酸二氢钾的价格反映保护区群保肥效益。2008年陕西地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的有机肥价格、陕西华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的尿素、西安大唐化工有限公司销售的磷酸二氢钾的出厂报价分别为8 000元/t、1 680元/t、5 500元/t。其中有机肥中含有机质5%、尿素中含N为46.67%,磷酸二氢钾中含P为22.79%、含K量为28.68%。保护区群保肥效益计算式为

B22390 154.52 t×8 000元/t×5%+23 042.16 t×1 680元/t×46.67%+35 344.33 t×5 500元/t×22.79%+435 653.02 t×5 500元/t×28.68%

15 606.18万元+1 806.63万元+4 430.24万元+68 719.91万元

90 562.96万元

综上所示,水土保持效益固土效益+保肥效益

87 960.6万元+90 562.96万元

178 523.56万元

2.4.3 固碳制氧效益(B3)计量

根据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并释放O2。即:

CO2(264 g)+H2O(108 g)C6H12O6(180 g葡萄糖)+O2(193 g)多糖(162 g)

因此,植物每生产162 g干物质可吸收固定264 gCO2,释放193 gO2,即每生产1 g干物质需1.63 g CO2,同时释放1.19 gO2。此过程显然是一个双效益过程,使用市场替代法分别计算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和释放O2的效益。文中研究采用的中国造林成本为260.17元/t(C)[30];文中采用中国造林成本352.93元/t(O)和工业制氧成本0.4元/Kg[30]。本研究取中国造林成本和工业制氧成本之均值376.47元/t。

根据本研究统计数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活立木总蓄积量年增加量为120.95万m3,平均每立方米按照0.5 t干物质计算,可求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2008年干物质生长量为60.475万t。由此,可根据1 g(干物质)1.63 gCO21.19 gO2进行计算。

因此,2008年保护区群固定CO2的量为60.475t×1.6398.57万t;

释放O2的量为60.475t×1.1971.97万t。

因此,固碳制氧效益固定C效益+释放O2效益

(固定CO2的量×12/44)×260.17元/t(C)

+释放O2量×376.47元/t

26.88万t×260.17元/t(C)+71.97万t×376.47元/t(O)

6 993.37万元+27 094.55万元

34 087.92万元

2.4.4 净化环境质量效益(B4)计量

本研究根据资料的可获取性,估算出不同生态系统吸收SO2和滞尘的物质量,然后使用生产成本法将生态系统净化污染物的量价值化。

(1)吸收SO2等有毒气体效益B41

保护区内植被生长较好,植被对SO2具有一定的吸收、积累、转化、降解的作用。因此,吸收SO2的效益可以采用面积-吸收能力法进行计算[30]。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得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取215.60 kg/hm2,阔叶林为88.65 kg/hm2,针叶林为117.60 kg/hm2,灌丛为8.9 kg/hm2。针阔混叶林吸收SO2的能力取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平均能力103.13 kg/hm2,每消减1 t SO2的投资成本为600元。根据表2可知各种林分面积。因此,吸收SO2量阔叶林吸收SO2能力×阔叶林面积+针叶林吸收SO2能力×针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吸收SO2能力×针阔混交林面积215.60 kg/hm2×95 214+88.65 kg/hm2×55 075+103.13 kg/hm2×71 23520 528 138.4 kg+4880746.5 kg+7 346 465.55 kg32 755 350.45 kg32 755.35 t。

吸收SO2产生的效益吸收SO2量×消减SO2成本32 755.35t×600元/t19 653 210元1 965.32万元。

由于数据的获取困难,本研究只计量吸收SO2产生的效益,其他有毒气体暂不考虑。

(2)阻滞降尘的效益B42

本研究采用等效替代法来计算阻滞降尘的效益[23],即:阻滞降尘的效益单位面积滞尘能力×保护区群林种面积×阻滞降尘的成本。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 t/hm2,针叶林为33.20 t/hm2,灌丛为1.5 t/hm2,针阔混交林的滞尘能力为取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平均值21.66 t/hm2。阻滞降尘的成本为170元/t。

因此,阻滞降尘量阔叶林滞尘能力×阔叶林面积+针叶林滞尘能力×针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滞尘能力×针阔混交林面积10.11 t/hm2×95 214+33.20 t/hm2×55 075+21.66 t/hm2×71 235962 613.54 t+1 828 490.00 t+1 542 950.1 t4 334 053.64 t。

阻滞降尘产生的效益阻滞降尘量×阻滞降尘成本4 334 053.64 t×170元/t736 789 118.8元73 678.91万元。

综上所述,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净化空气的效益(B4)为:

B4吸收SO2产生的效益+阻滞降尘产生的效益

1 965.32万元+73 678.91万元

75 644.23万元

2.4.5 调节区域气候效益(B5)计量

根据我国生态著名学家谢高地、鲁春霞等学者研究[31],认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单位面积气候调节值为2 389.1元/hm2。因此,调节区域气候效益本研究欲采用谢高地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即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调节区域气候的效益可计量为

B5保护区群面积×2 389.1元/hm2

222 528 hm2 ×2 389.1元/hm2

531 641 644.8元53 164.16万元

2.4.6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B6)计量

本研究采用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效益来反映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即计算研究区域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每个级别给予一定赋值后,再乘以林分面积,即可得到自然保护区群物种保育效益(见表3)。

表3 物种保育Shannon-Wiener指数分级价值表

Tab.3 Shannon-Wiener index classification

value in species conservation

数据来源:国家林业评估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

根据全国林分类型的Shannon-Wiener指数等级及其分布,陕西省所有林分均处在Ⅴ级[31],即:物种多样性保育的效益为:10 000元/hm2・a,因此,B6222 528×10 000222 528.00万元。

根据谢高地、鲁春霞等研究成果[31],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2 884.6元/hm2。

综上所述,本研究欲采用谢高地等研究成果,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

B6保护区群面积×2884.6元/hm2

222 528 hm2 ×2 884.6元/hm2

641 904 268.8元64 190.43万元

2.4.7 小结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计量体系,本研究依据生态学者及经济学者们的成果,研究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内涵、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群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计量了各部分生态效益的货币值,计量结果基本反映了自然保护区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生态价值。

2.5 计量结果与分析

本章节通过大量一手资料及二手数据(主要是参考文献资料及保护区统计资料),对七大部级自然保护区所构成的保护区群进行了生态效益计量,最后得出了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的相对值,自然保护区群各种生态效益构成结果。

2.5.1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结果见表4。

表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结果(万元)

Tab.4 Results of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Benefit in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104 yuan)

2.5.2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及其计量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探索了一套适合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的理论、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的如下结论:

首先,运用等效益替代等计量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计量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态效益综合效益约88.16亿元人民币,此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衡量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现阶段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次,从各项生态效益比较来看,B1>B6>B2>B4>B5>B3。涵养水源的效益B131.77亿元人民币是单项里面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内森林、植被最主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就是涵养水源。这个计量结果也符合现阶段保护区建设的作用。保护区群的建设就是为了把破碎的生态环境、珍稀动物栖息地规整,让保护区更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计量结果来看,保育土壤效益B2也显示了相当大的效益(约17.85亿元),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为珍稀物种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这和防止水土流失是分不开的。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首要日的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B6的计量结果排在第四位,从计量结果来看,虽然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没有涵养水源效益大,但本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22.25亿元)还是非常显著的,从一个侧面说明自然保护区群不仅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也起到了其他相当显著的生态效益,这是值的肯定的。需要指出的是,净化环境效益(7.56亿元)是本研究计量相对来说较小的效益,但这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数值,保护区群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森林吸收的SO2等有毒气体的量是极大的,为区域环境改善发挥了极大地作用,这一点不用质疑,数值的大小只是相对的。

最后,从单个效益来看,保护区蓄水效益最大,约合15.76亿元。有研究认为,在森林涵养水源计量中,可以把涵养水源效益用蓄水效益代替。不过本研究根据秦岭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标准》(LY/T 1721-2008,2010)把保护区净化水质效益也应该列入涵养水源效益之中。这也是秦岭山系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另外,由于保护区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每年雨季时节,为周边居民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是泥石流。研究认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生态环境有着其他保护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他几个单项效益中,值得一提的是调节区域气候的效益,这个数值(5.32亿元)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这是由于数据的限制所致,本研究采用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这样既有其优点也有其劣势,优点就是省去了繁琐的计量,劣势就是不能有针对性的反映秦岭实际,只是相对情况。

3 讨 论

本研究尝试性的计量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效益,继而分析了计量结果的一些数值及生态效益的特点,这些具有尝试性的计量,并不是唯一结果,根据研究实际,本研究对生态效益中很多无法收集的数据回避了计量,这也是本部分生态效益计量的原则,必须保证数据的获取性及可计量的原则。计量数值的大小不是保护区发挥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只是相对的,本研究深知,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绝对是个极大地数值,本研究计量里涉及了很多人为因素,比如水定价、资源成本等。但值得肯定的就是本研究设计的计量指标能够反映出保护区生态效益的范畴,适合保护区基层技术人员评价保护区群的管理工作以及国家制定保护成本的投入的参考标准。应用最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定量化方法(Shannon-Wiener指数)的应用,使定性问题直接转化为定量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文华,张彪,谢高地.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1-10.[LI Wenhua, Zhang Biao, Xie Gaodi. Research on EcosystemServices in China: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24(1):1-10.]

[2]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search Team of Chines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 Research onChines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3]中国自然保护区投资机制课题研究组.中国自然保护区投资机制研究[J].林业经济,2000(5):12-17.[Research Team of Chinese Natural Investment Mechanism. Research on Chinese Naturallnvestment Mechanism[J]. Forestry Economic, 2005, (5):12-17.]

[4]李少宁,王兵,赵广东,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理论与方法[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4):14-18.[Li Shaoning,Wang Bing, Zhao Guangdong, et al. Advance in Researches on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Theory and Method[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04,17(4):14-18.]

[5]Study of Crit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Matthews W H. Man’s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M]. 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70.

[6]Holdren J, Ehrlich P. Human Population and Global Environment[J]. Am Erican Scientist, 1974, 62: 282-297.

[7]Westman W E. How Much Are Nature’s Service Worth? [J] Science, 1977, 197: 960-964.

[8]Ehrlich P R, Ehrlich A H.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J]. AMBIO, 1992, 21 (3) : 219-226.

[9]Daily G C. Natures 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7.

[10]Costanza R, d’Arge RR, de Groot R S,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 387: 253-260.

[11]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 :607-613.[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Miao Hong.A Primary Study o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logical-Economic Values[J]. Acta Ecologica Sinica, 1999, 19 (5) :607-613.]

[12]吴江天.江西鄱阳湖部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1994,(4) :1-4.[Wu Jiangtian.Evaluation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 of the Poyang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Jiangx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94,(4) :1-4.]

[13]赵同谦,欧阳志云,贾良清,等.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价[J]. 生态学报, 2004, 24 (6):1101-1110.[Zhao Tongqian, Ouyang Zhiyun,Jia Liangqing, et 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Valuation of China Grassland[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 24 ( 6 ) : 1101-1110.]

[14]谢高地,张钇锂,鲁春霞,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47-53.[Xie Gaodi,Zhang Yili,Lu Chunxia , et al.Study on Valuation of Rangel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1, 16 (1): 47-53.]

[15]余新晓,秦永胜,陈丽华,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5):627-630.[ Yu Xinxiao, Qin Yongsheng, Chen Lihua, et al.The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Valuation of Beijing Mountain Areas[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2, 22 ( 5) :627-630.]

[16]孙建平,孙根年.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测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3):107-111.[ Sun Jianping,Sun Gennian.Economic Evaluation of Forest Eco-Service Value in Foping Nature Protection Area in Shaanxi Province[J].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2,32(3):107-111.]

[17]刘俊昌,温亚利,陈晓倩,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尺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Liu Junchang, Wen Yali, Chen Xiaoqian, et al.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 ScaleInvestigation in Qinting's Panda Habitat[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2008.]

[18]张金良,李焕芳,侯凌宇,等.秦岭保护区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1998,6(4):312-315.[Zhang JingLiang, Li HuanFang, Zang MingXia, et al. Som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Qingling Nature Reserves and Managing Strategies[J]. Chinese Biodiversity,1998,6(4):312-315.]

[19]王晓卫,于晓平,齐晓光,等.生境破碎化对非人灵长类生存影响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4(B03):113-116.[Wang Xiaowei, Yu Xiaoping, Qi Xiaoguang, et al.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Primates[J].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34(B03): 113-116.]

[20]杨芳,贺达汉.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科学,2006,(6):564-567.[Yang Fang; He Dahan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Biodiversity[J]. Ecologic Science, 2006,(6):564-567.]

[21]张颖.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核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Zhang Ying. Forestry Social Benefit and Account[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andScience Press, 2007.]

[22]韦惠兰,张可荣.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Wei Huilan, Zhang Kerone.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ural overall benefitevaluatio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23]秦中云.壶瓶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6.[Qin Zhongyu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Benefits in Hup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D].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6]

[24]井涌.近50年陕西水资源变化情势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8,(7):44-46.[Jing Yong. Changes of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in Recent 50 Years and Countermeasure in Shaanxi Province[J]. China Water Resources,2008,(7):44-46.]

[2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State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ional Report on Biodiversity inChina[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Press, 1998.]

[26]满明俊,罗剑朝.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35-4737.[Man Mingjun, Luo Jianchao.Evaluation of Eco-Economic Benefit of Farmland Returned for Woodland in Sha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6, 34(18):4735-4737.]

[27]于志民,王礼先编.水源涵养林效益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Yu Zhiming, Wang Lixian. Efficiency Research on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M].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9.]

[28]唐慧中,辛晓霞,张义华.秦州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效益价值评估[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2):62-65.[Tang Huizhong, Xin Xiaoxia, Zhang Yihua. Valuing Ecological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Qinzhou County[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2008,15(2): 62-65.]

[29]郭兆元主编.陕西土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Guo Zhaoyuan. Shaanxi Soil[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2.]

[30]任志远,李晶.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J].地理学报,2003,58(4):503-511.[Ren Zhiyuan, Li Jing. The Valua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s from the Vegetation Ecosystems in the Qinling-Daba Mountain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4):503-511.]

[31]张永利,杨锋伟,王兵,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Zhang Yongli,Yang Fengwei,Wang Bing,et al.Study on Service Func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in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2010.]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Benefit in Qinling Nature

Reserve Group Based on Connotation Analyses

WANG Chang-hai1 WEN Ya-li1 LI Qiang1 GAO Hai-bo2,3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2.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inyi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5,China)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6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保护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潮州市当然也不落人后。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同时也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级别,已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潮州市可以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城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文化的灵魂。潮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歌册、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枫溪瓷烧制技艺、茶艺、潮州剪纸……,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种类繁多。

对于如此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该如何保护及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一)人才培养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态的,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3]根据这一特点,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而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论文提纲格式。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这些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有可能选择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添砖加瓦。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广大的学生到民间采风,积极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现实馆藏外,还有虚拟馆藏,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通讯设备共享馆外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图书馆拥有的场地、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传的平台。

(三)科研创新优势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也是高素质人才的云集之地,长期以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优势,起步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直笔耕不辍,申报科研项目,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其他部门难以媲美的。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这样,无形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地方高校经费稳定,组织有序,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有一定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优势,推动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以上谈到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优势,但是如何发挥发势?作者拟以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韩山师范学院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韩山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置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枫溪瓷烧制技艺)、雕塑艺术设计(潮州木雕)、服装设计(潮绣)、烹饪工艺与营养(潮州菜烹饪技艺)。其中前三个是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最后一个是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专业的设置以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基础,考虑到地方社会近几年急需这类人才,学院在师资力量充足、各种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置这几个专业。这也得到我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韩山师范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举措,不仅是为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文化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山师范学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很早就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有的作为校性选修课,有的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受学生欢迎。主要有:《潮汕历史文化》、《潮剧欣赏》、《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潮菜工艺学》、《潮州音乐合奏》、《潮州茶文化》等专业选修课;《潮菜制作技术》、《潮州小吃》等专业基础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论文提纲格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优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从而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机构,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潮学研究所”,定位为学校直属科研机构。2008年,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学研究院”,并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创建的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民间学术团体)合办了大型学术刊物――《潮学研究》。可以说,韩山师范学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如《潮汕民间剪纸的普查和抢救》、《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正字戏文献抢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从事潮汕民间剪纸、正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大批相关的论文及著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例如:2003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2006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山师范学院还积极走出“象牙塔”,争取政府支持,探索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的有效途径。2011年,韩山师范学院决定实施“潮州市非遗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方案”,此举得到潮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几十年来,韩山师范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发挥社团作用,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山师范学院的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于1987年创建的潮风学社,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经常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义教、民俗征文比赛等活动,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平台;茶艺表演队成立于2008年优势,社团虽还年轻,但是表现不俗。2010年,我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老师的带领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上为世界各地来宾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艺服务等,展现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剧”是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它将潮剧与动漫完美结合,为潮剧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剧,喜爱潮剧。后在此基础上成立潮动画工作室,现在仍孜孜不倦地为潮剧和潮州童谣的传播作努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应该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力量,同时,也不断地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百年院校的魅力。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tect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for Example

ZHENG Jing-jing,WANG Heng-an

(Hanshan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ourcountry and contains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urgent increasingly. Local universities areincomparable with any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he writer try to tak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probe into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oing to promote the protecting andpassing dow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dvantages;protection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7

祁连山的雪豹

雪豹是高海拔山地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顶端捕食者,也是作为此类生态系统晴雨表的潜在标志。然而它们面临许多威胁,令人惊讶的是雪豹的生态习性和分布竟鲜为人知,在全球最大雪豹分布国中国也不例外。

为加强保护祁连山生态系统以及雪豹等重要物种,祁连山已建起了甘肃祁连山、盐池湾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构成了祁连山脉的主体结构。

我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的雪豹研究团队自2011年起,在甘肃省境内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开展雪豹研究和监测,通过红外相机调查、痕迹调查以及访问调查等方法,对过去数年野外调查数据的研究分析,已经初步掌握了雪豹在这一地区的分布情况:雪豹集中分布在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部和西北部,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东北部的大雪山和西南部的党河南山,以及青海祁连山保护区的南部。

同时,北林大的研究团队还采用贝叶斯空间标志重捕模型估算了该区域的雪豹种群密度。在调查区域的适宜生境中,雪豹的平均密度为3.31只/100平方公里。如果将该结果与仅有的几例应用标志重捕方法估算雪豹密度的研究相比较,它低于印度拉达克(4.45~8.49只/100平方公里),但高于中国新疆、天山和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的戈壁沙漠。

在祁连山狭长的山体中―― 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分布着海拔4000~5000米的山峰,就连山间谷地海拔也有3000~3500米。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温凉湿润,呈现出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自下而上为:浅山荒漠草原气候带、浅山干草原气候带、中山森林草原气候带、亚高山灌丛草甸气候带、高山冰雪植被气候带。这样连续大面积的高海拔地域、复杂的地形、丰富的冰雪资源以及低矮稀疏的植被等地形地貌,都与优质的雪豹自然栖息地的特征高度吻合。

从全球来看,祁连山盐池湾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23处“安全雪豹景观”之一,我国目前指定的“安全雪豹景观”有3处,另外两处为: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托木尔峰部级自然保护区。“雪豹景观”是指包括自然保护区及其相邻地域在内的雪豹栖息地,雪豹景观大于栖息地保护,它将人类活动一起囊括进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注重的是,鉴于保护地域以外的雪豹栖息地存在放牧和围栏等不同形式和不同强度的土地利用,情境复杂,需要尽快研究制定科学可行以及充分考虑雪豹保护和当地社区民生两方面需求的保护策略。

“安全雪豹景观”的定义则要求至少拥有100只育龄雪豹个体并确立了社区参与保护机制;拥有充足稳定的捕食动物种群;与其他雪豹景观地有功能性连接,鼓励跨国界雪豹景观。基于人类对雪豹栖息地的干扰难以避免的现实,“安全雪豹景观”或可带来缓解人与雪豹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机遇。

据悉,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将于2017年8月邀请雪豹分布国领导人在比什凯克召开全球雪豹峰会。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雪豹保护的关注度,大幅度推进全球雪豹保护事业。

和雪豹结缘

2006年,我刚从牛津大学读完博士后到北京林业大学上班半年后,接受学校派遣去新疆农业大学支教。在赴南疆考察途中,时任新疆林业厅保护处处长的朱富德先生跟我讲述了雪豹走进羊圈捕食羊结果被狗追得上树逃避的故事,让当时正为回国以后以什么动物为研究对象发愁的我有了心动的感觉。当时还碰巧牛津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所(WildCRU)刚刚与美国豹属基金联合启动猫科动物研究合作项目,我的老搭档Philip Riordan博士十分赞同做雪豹研究这个想法,WildCRU的负责人David Macdonald教授也非常支持,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雪豹研究,算起来已经10年了。研究初期,记得是2009年的春天,我、Riordan博士,还有研究生王君一起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寻找雪豹,因为前辈乔治・夏勒博士(George B. Schaller)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那里发现过雪豹的痕迹。我们永远都记得那次调查的最后一天拍到第一张雪豹照片时的激动和喜悦。

2009年4月,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The Wildlife Institute)正式成立。在策划和申请这个校属研究平台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是这个研究机构诞生的前提和保障,这其中蕴涵着国家、学校以及学院各层面的发展预期和战略思考,我个人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做了一点具体的准备工作。野生动物研究所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无不证明了主管部门和大学平台的支持举足轻重和不可或缺。

我所带领的猫科动物研究组多年来一直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支持,承担了雪豹重要栖息地种群监测与管理等项目,先后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和博尔塔拉、四川甘孜、甘肃祁连山和盐池湾、珠峰、青海祁连山和三江源阿尼玛卿、内蒙古阿拉善等地的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开展雪豹调查和研究工作。研究小组采用野外痕迹识别定位、红外自动摄影、粪便DNA提取、分析等先进的非损伤性取样技术,野外调查获得了大量雪豹和相关物种的实体照片,对雪豹等猫科动物及其猎物物种的分布、数量和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有所创新,在雪豹食性、行为、冲突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良好进展。几年来,研究组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Oryx等保o领域核心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十几篇有影响力的雪豹研究报告。

可以说每一次雪豹野外调查都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户外探险。跟前些年相比,我本人直接参加野外调查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但作为研究生导师和团队负责人,只要有学生或团队成员还在做野外调查,我每一天的心情也是蛮极限的。因为,野外追踪雪豹的日子总是充满挑战:高海拔山地、地形崎岖复杂、气候寒冷、险象环生的道路、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沟壑、与猛兽不期而遇的风险……哪一样不是户外探险的感觉呢?我们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历险的故事。我在2009年春天的野外调查中,曾险些落到塔什库尔干的谷底,现在想起来还常常出一身冷汗。我们的研究助理王君两年前也曾在祁连山的盐池湾自然保护区调查雪豹时落马,头部差一点撞到巨石……当然,伴随着大自然的馈赠,我们的工作每一天都有新鲜的体验,我们都乐在其中。同时,野外研究虽然艰苦,却是研究雪豹这种神秘大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雪豹调查工作

2013年春天,我们两次接到内蒙古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电话,说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里发现雪豹并两次救助了雪豹,从就地放归到第二次被抓,期间相隔了3个多月。研究助理王君和研究生潘国梁前往调查取样。就在第二次预定释放的前夜,雪豹撞开铁笼逃了出去。经对雪豹身体斑块的比较和牙齿缺刻鉴定,断定两次捕捉的是同一只雄性的年轻雪豹。根据对发现地区附近贺兰山等雪豹潜在栖息地的调查,距离发现雪豹以及放归地点最近且有雪豹分布记录的山地应为祁连山。因此,我们有理由判断这只雪豹最有可能是走向祁连山的途中“被救助”了。当然,这还只是一个猜测。

这一年的1~4月,我们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曾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使用60台红外相机并保持工作状态,在预测有雪豹的49个网格中设计样线进行了痕迹调查。我们的调查确认了雪豹分布区中其他食肉动物的存在(尽管猞猁、狼和豺的出现率较低)。在较小尺度的自动红外相机调查中,监测到5种食肉动物(雪豹、猞猁、狼、赤狐和豺)的共存。这些简单的关系暗示着保护雪豹栖息地的同时也能惠及其他物种。

这个发现对祁连山保护区和中国其他区域,尤其是正在推动或已开展一系列基础设施发展建设项目(如修路、采矿、建坝)区域的雪豹保护尤为重要。在普通人如何为雪豹保护贡献力量层面,我们的建议是:鼓励牧民加固圈舍以保护家畜免遭食肉动物的猎食(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猞猁和狼被认为是捕食家畜的惯犯),管理好家畜而不是封围大面积的草原(那样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都很高,会妨碍野生动物的正常移动和扩散);控制经常与食肉动物发生冲突的牧羊犬的数量;当然,更重要的是努力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如在雪豹等野生动物分布区修建道路和围栏),将对其他物种的保护同样有积极有益的影响。

那么,祁连山地区当地人对雪豹是怎么样的态度?是否也有冲突?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在研究中使用了关键知情人访谈(Key informant interview)对保护区职工进行访问,以确认以放牧作为生计的社区。此后在这些社区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家畜捕食率和社区对食肉动物的态度。访问调查于2013年6月至7月间进行,数据来自祁连山的7个村庄:祁林村、观山村、红山口村、青稞地村、瓷窑口村、甘坝口村和黄草坝村。

根据牧民反应,袭击家畜最多的食肉动物是猞猁(53%),在过去的一年中雪豹袭击牲畜的比例只占全部受袭家畜的7.0%。关于伤害家畜的物种,牧民认为棕熊、猞猁、狼会带来危害,然而雪豹却并未给牧民带来类似的感觉。参与调查的牧民对于猞猁、狼和棕熊持消极的态度,相反的,牧民对于雪豹却持有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雪豹是应该被保护的。关于带来恐惧的物种,牧民们认为猞猁和狼并未阻止他们进山从事各种活动,而熊是他们冒险进入山区的一种必须防备的动物。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校教育;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积淀。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被不断地传承和创造、具有广泛群众性、是民间的活态文化,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且还有利于抵制外域文化霸权的渗透,维护文化,是国家的重要软实力,能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学者康保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来的不仅是多少项具体项目,而且最重要的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祖先五千年文化史的一种认同。”[1]

一.相关研究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全球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教育部和也启动了一个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在青少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如京剧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一些有条件的高校也开设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等课程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渗透到其中,不失为一种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好方法。

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发表的《非物质文化教育宣言》指出: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学者尹国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那些源自祖先心音,流淌着祖先血脉的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2]

高校教育既是输送研究阶段基础雄厚的生源,也是培养适应知识综合性要求的中小学师资的关键所在。参加首届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代表提交的论文即以“大学教育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综合主题,号召在中国社会大的转型期许多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紧要时刻,发挥大学作为知识群体和青年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创造的历史作用。[3]乔晓光教授积极倡导全国所有高校都来以民族文化整合心态认知自己的文化资源,尤其那些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大学应主动地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生产力的发展发挥桥梁作用。[4]“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过程使文化得以社会遗传和再生,因此,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是文化化人的过程。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适应的功能和文化创新的功能。”[5]“为保证传统文化后继有人,韩国政府还特设奖学金,以资助那些有志于学习无形文化遗产的年轻人,这些人被统称为‘传授奖学生’。”[6]“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能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自觉转为自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会随之悄然形成,像春风春雨润泽下的百草,焕发出盎然生机。”[7]所以,在人们心中播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种子,传承的不仅仅是民间文化的样式,更重要的是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共同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传播文化,创造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也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当今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高校应努力在教师、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学生社团组织、信息交流平台、教学课程模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方面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

第一,在师资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教师在整体上力量薄弱,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高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为其补课,提高其素质。首先,应该在制度和政策上给予激励和导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和科研纳入学校考评体系之中。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将此领域的学术权威和民间传承人请进来或者自己走出去,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的教学和研究水平。[8]

第二,在学生主体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每年招生近600万人,在学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就意味着每年有近600万人直接受到教育。这些学生又会影响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这种宣传教育是切实有效的。各高校要通力合作,组织各方面的学术力量编写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要将课内课外结合,特别要在实践环节上下功夫,教师要利用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基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实践活动。要培养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项目引进校园展演,发散其文化魅力,激发大学生的热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中得到保护。[9]

第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方面。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组织专业研究队伍,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拓展科研领域和能力。首先,对原有资源特别是对本地区方志文献进行发掘与整理,为当地政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供帮助。其次,运用新技术手段制作文化专题,通过摄像、录音和存档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再次,确立研究专题,申报研究课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进人才培养计划、研究规划,激发大家参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8]

第四,在学生社团组织方面。高校应最大限度地将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之中,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让民间文化去丰富学生社团内容,促进社团的积极健康发展,使民间文化在校园里产生极强的影响力,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一个鲜明特色。通过大型文艺演出、专题报告、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也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得到良好的熏陶。[10]

第五,在信息交流平台方面。高校在运用传统手段和工具进行资料搜集的同时,应着力于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保存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系统化的记录、保存。其次,高校之间应建立起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交流平台,将每个学校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信息整合起来,并对一部分可以进行共享的资料实现交际间,平台间的共享。可从三步出发,首先在市级范围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然后向省、区域逐渐推进,通过市、省、区域三级逐步扩大共享的范围,最终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平台。[11]

第六,在教学课程模式运用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为一体的课程结构和学科性、活动性相结合的课程模式。通过教育,不仅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而且使学生学会研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创作和应用方法,同时注重理论讲授与动手实践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让学生从亲自参与、体验、感受、内化、表现中产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意识,获得创新能力。

第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应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明确课程目标、深化教学要求、逐步扩大课程涉及面和深度,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设的长期规划;同时,高校要将此规划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实情况和特定高校的具体特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既符合高校发展的要求,又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和保护的需要,从而制定出全面、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完善课程设置的体系和培养人才方案。[11]

三.结论

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双赢的结合,是高校落实自身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新突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不断创新,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康保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战略问题,[EB/OL],http://hiya,dlut,edu,cn/yingxiang/2006/06/shidian.

[2]尹国有.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本土文化认知价值――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7):1-4.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述要[J].美术研究,2003,(1):69-72.

[4]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1):62-68.

[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北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11-129.

[6]王 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文化学刊,2008(6):28-35

[7]刘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质教育功能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8,(2):100-101.

[8] 尹 凌.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析[J].理论导刊,2009(7):100-101、107.

[9]林佳瑜,陈如好.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4-57 .

[10]李 巍.关于高等旅游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6):64-66.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9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植物保护;

作者简介:侯明生(1952-),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农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统一性质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认为,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过硬、敢于肩负时代使命,立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勇于探索和解决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护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保护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实践认知、创新能力培养、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一、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精炼教学内容,跟踪专业科学前沿

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培养体系重点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课程的学时分别压缩至48学时、40学时、48学时、40学时、48学时和40学时,大力倡导学生课外自学。强化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传统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展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以现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解释传统植物保护学问题。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阐述植物症状形成机理、将分子诊断技术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将微卫星标记技术引入迁飞性害虫的教学和结合雷达监测技术讲解迁飞害虫的迁飞机制等。

(二)重视专业教材建设,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精品教材、“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雷朝亮、荣秀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侯明生、黄俊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虫检疫学》(杨长举、张宏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检疫学》(洪霓、高必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城市昆虫学》(张宏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虫生态学与害虫预测预报》(张国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等,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李怀方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和《昆虫学研究方法》(赵惠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时,加强主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其中普通昆虫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植物检疫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以这些优秀教材为核心构建的精品课程不仅证明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扩充了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年轻教师培养

自2007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新进教师26人,其中教授两人;学院面对海外聘请了“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等主干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讲教师,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担任主讲,原则上允许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讲专业教师。如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姜道宏、李国庆、程家森、谢甲涛和张静等五位教师组成,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侯明生、黄俊斌、罗朝喜、蔡丽和郑露等五位教师组成,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团队由雷朝亮、牛长缨、周兴苗、付新华、朱芬、朱智慧和杨凤连等六位教师组成,农业昆虫学由张宏宇、王小平、华红霞和吴刚等四位教师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行了导师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国庆教授分别负责指导谢甲涛博士和张静博士的教学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黄俊斌教授分别指导蔡丽博士和郑露博士,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植物保护实践认知体系建设

(一)建立作物生产实习课程体系

该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种植稻、麦、棉和油菜等重要农作物,调查病虫害发生,获得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实践机会。作物生产实习课程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耕种实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贯穿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及其实验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间教学方法,如现场指导、评比、邀请知名教授现场教学等。课程要求紧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实时关注国家农业生产,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阐述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该课程建设及运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9]。

(二)重视强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实验、农业病理学实验和农业昆虫学实验等实验课程设立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基础课及其实验课结束后,教学安排长达三周的野外条件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立、完整的时间进行实践。该课程在湖北省大别山区进行,对当地常见昆虫及病害进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培养了学生连续实验和观察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相关,而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可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经常会结合经典实例阐述重要的科学发现,在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科学研究的真实印象。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植物保护专业配备了充足的实验课程和完善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试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柯赫氏法则,学生需要完成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再分离纯化的整个流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等技术鉴定病原真菌,不仅涵盖了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础性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及其科研活动,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他们今后从事更多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和重视校外生产实习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建立并长期坚持毕业生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制度,完善实习内容和过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在学生实习方式上,按照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发展进行实习单位的分配;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采取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实习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多技能、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学导师队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护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等做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学生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同时,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障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校外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72年开始,植物保护专业坚持让学生下基层实习,40年来从不间断。植物保护专业这种生产实习的模式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专业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硕彦计划”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植物类科技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养模式。该计划根据学生自主报名的原则,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提前接受学术科研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意愿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通过实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贯通培养方式,不断优化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参加“硕彦计划”的学生在创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以来共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主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8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两人,十佳大学生两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研究生录取比例为45%。

(二)鼓励本科生申请创新性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重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开发性实验教学工作,出台了多项重要举措,如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实验室应根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也针对本科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给了大学生一个实践与科研的机会,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并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进行立项。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SRF项目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发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护系SRF立项分别达到12项和20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一项,“湖北省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项。

(三)加强毕业论文研究过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始于第四学年,现已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学第二学年结束至第三学年开始。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植物保护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严格,每位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在选题时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拟定的课题名称,供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后确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指导。答辩时成立答辩委员会,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答辩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自首届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有七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六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九篇获优秀奖;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论文获湖北省毕业论文创新奖。

四、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动,指点学生奋斗目标

学院创建了“问学斋———教授接待日活动”,突出“问学”与“导学”两个方面,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帮助大学生启迪智慧、开阔思维、广博知识、提升内涵。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问学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护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人生经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问学斋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举行了22期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教授接待日活动,植物保护专业16名教授,两名外聘“楚天学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讲师走进“问学斋”,面对面地与本科生谈科学、话学风和谈人生等。有的教师多次参加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2000余人次。“问学斋”为师生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校内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和《楚天金报》等媒体重点报道。

(二)创办“三农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开拓大学生国际视野

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启动“三农讲坛”大学生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家等来学院面对本科生讲学,讲述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讲授自我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整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术育人。一方面,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和特邀报告、推荐优秀博士生开设“博士讲坛”、联络杰出校友来校开展“校友讲坛”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三农讲坛”的形式与内容。近两年以来,“三农讲坛”共举办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学术报告49场,邀请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近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邀请国外专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为超过三千人次的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讲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向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师生共建植物保护协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植物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以趣味让会员愉快,以知识让会员认可,以实践让会员成长”。除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外,教师也是该协会的重要会员,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和专业知识支撑。植物保护协会关注农业科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三农”。协会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活动,不定期邀请院系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座谈;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狮山行,标本集”和“小型书签”制作等活动;走进校外的农业部门、农资企业以及周边农村服务“三农”开展科普活动;参与解决植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协会将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大学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自主思考科学问题、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的能力,推动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四)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体系

保护生物学研究篇10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探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探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著作权保护 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与管理职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讨 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浅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中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相关探讨 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大田县板凳龙的数字化影像再现与保护 IT新形势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merican Memory for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EB/OL]. [2011-04-15]. .

[6]张志清.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古籍建设和服务[EB/OL]. [2011-04-17]. http:///service/wjls/

pdf/09/09_14_a9.pdf.

[7]Andrew Green. Overview of networking cultural heritage initia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C/OL]. [2011-04-11].http:///IV/ifla71/papers/01

8e-Green.pdf.

[8]European Cultural Heritage Online (ECHO)[EB/OL]. [2011-04-16]. http://echo.mpiwg-berlin.mpg.de/home.

[9]Asia/Pacific Cultural Centre for UNESCO (ACCU). Asia-Pacific Database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B/OL].[2010-09-09].http://accu.or.jp/ich/en/.

[10]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1-04-15].http:///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11]山西日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成立[EB/OL].[2011-04-20].http:///20090614/n26451

4396.shtml.

[12]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EB/OL].

[2011-04-21]. http:///channel.asp?id=

3&aid=58&c=13.

[13]苑利,顾军. 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6-269.

[14]周建琳. 中国初步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EB/OL].[2011-05-02].http:///cul/news/201

0/06-14/2344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