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分析十篇

时间:2023-12-26 18:05:56

高考改革分析

高考改革分析篇1

关键词:高考 外语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132-02

引言

目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十二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出了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

“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即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其中,北京市率先实行高考英语改革,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其它省市该走怎么样的高考英语改革之路,高中生又是怎么看待高考英语改革呢?对此,引起人们的思考,并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因此,作者进行了相关社会调研,并进行研究分析。

一、调研方案的总体设计

1.调研方法

本次实践活动采取问卷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广东省各大城市当中抽取珠海、广州、深圳、梅州、湛江、揭阳、阳江及佛山这8个城市进行调研。在8大城市中分别抽取3所中学(分别为重点、普通、稍次)作为调研地点,并在每个中学抽取30名左右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此项调查。较大程度的保证了问卷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2.调研问卷的设计

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是否赞同外语改革”、“高考外语考试的方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课程调整”等方面进行展开。具体调研问卷,如图1所示。

3.调研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33份,回收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2.7%。其中有效问卷中,男生347人,女生425人;文科生369人,理科生403人。主要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3.1高中生在英语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实际应用方面

在调查中作者提出“高考改革‘一年多考’”的假设改革方案,有57.38%受调查者表示在前期考完这一试后,后期将不会或不那么重视学习英语。同时,另外42.62%是持续重视态度,但注重的是口语、听力、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性用处。

3.2学生认为当今英语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图1 调研分析1

在772份有效问卷中,从学生们在上述一题的选择情况来看,有42.1%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关系不大,所占比例最多;有33.29%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对实际应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剩下24.61%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纯粹是应试,对实际应用没有起到作用。显然,大部分学生觉得当前英语教学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虽有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

3.3高中生迫切需求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图2 调研分析2

高中英语课程的修改调研,如图2所示。在有效问卷数中,66.45%的学生选择改革英语教学方式,向实践方向发展,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13.6%的学生选择减少课时,不变动教学方式及教材;12.05%的学生选择课时不变,进行教材改革;6.99%的学生选择英语教学方式、教材及课时都保持原样;同时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个人建议。有学生希望改革后的英语课程多教一些与生活相关并具有实用性的知识。有学生还提出了应该提高英语口语在考试中的分值,避免学生出现会写不会读的现象。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希望在课程学习中加强实际运用能力,这一结论与“高中生对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是否紧密衔接的反馈”的结论正相互应证;同时,学生们对英语教学与课程的期望都是重在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改革的英语课程需要做的是从实用出发,增加“听、说”的课程编排,以改变当前“哑巴英语”的局面。

3.4高中生对高考英语改革方式存在多元选择

图3 调研分析3

高考英语改革方式的调研,如图3所示。大部分学生都赞同英语科目采用100分制,实行一年多次考试的改革方式。其中,部分学生也赞成“仍然保留英语的主科地位,不退出高考,但是缩减分值”和“采取难度分层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如英语试卷分为难度A、难度B两个层次的水平卷,具体水平要求由高校决定”这两种方式。同时,也有个别学生提出对考纲进行改革,注重英语实用性,增强实践增加口语交际能力;实行一年多考,取高分算进总分一年多考,总分不计入高考,仅作为高校专业录取参考对象等。

由于高考一年只有一次,学生的压力较大,有些学生会因此不能发挥正常水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实行一年多次考试,取高分算入高考成绩这一方式,考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这有利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二、高考外语改革的突破

通过调查,作者发现在持非中立态度的受调查者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赞成高考外语改革的,高考外语改革得到的赞成呼声大于反对的呼声。此外,英语教育越来越趋向应试化、畸形化,亟须改革。英语不能搞应试教育,英语应回归到工具学科应用的位置上。在其它省市实行高考外语改革后将会带来实质性的意义,这主要包括:

1.在我国实行高考外语改革,最直接的影响是可以改变国人长期以来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的盲目态度

改革开放之后,学英语成为了最时髦也最实用的事。随之而来,英语成绩逐渐与各类事关升学、升职的考试挂钩,由此导致在大多数人眼中,英语得高分意味着抢得竞争的先机,对于功利性的追求迅速超越了对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所具有的实用性的掌握。

2.挽回部分因英语不好与高校或名校失之交臂的学生,做出“唯才不唯分”的示范榜样

当部分高中生,尤其是男生,数、理、化等成绩优异,思维能力较强,善于动手与实践,但英语成绩不好,如果高考仍以分数的简单相加,仍将分值定为150分,则这部分考生将无缘于高校与名校。如果任由这样的现象发展,将导致高校整体生源的创造力下降。

3.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之本,增强广东省的文化竞争力

党的十以来,文化强国建设成为了我国全体人民的一个重要奋斗方向。然而,当全社会的创造性都被英语成绩所束缚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难以在新形势下的文化体制改革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高考英语成绩的松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长期忽视,但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

4.让英语回归作为一门语言的实用性

不管是“哑巴英语”的时代还是现在,英语都是用来交流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和重点也都应该围绕着这个基本点。高考外语改革后,英语教学、英语考试中引进更加多实用性的因素,英语将更能被发挥其实用性,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也因此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高考外语改革政策可能带来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根据本次调查,改革前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态度有一定的转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反映在改革后会降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是改革倾向淡化英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要改善即将出现的这一状况,相关教育部门、机构就要全面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构建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群言堂”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贴近生活,通过课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国文化,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

2.削弱部分以英语成绩占优势的学生的高考优势

鼓励这部分同学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改革这一举措,加以引导他们改掉偏科的不好习惯或把部分注意力相对平衡地放到其他科目上,努力增加其他科目的考试优势,争做全面发展人才。同时可以传达出“英语是实用的交流工具而非应试工具”的信息,引导学生以更加良好的态度去学习英语。

四、对高考外语改革的希望和建议

1.借鉴试行经验,推进改革创新

在改革准备期间,相关省市可以在借鉴北京市试行经验的基础上,弄清楚背景目的是什么,社会需求是什么,再来进行改革创新,使改革符合广东省学生的发展要求,而不是一味紧跟其他省的改革步伐而忽视改革的实质与意义。

2.注重可行性和科学性,反馈学生真实英语能力

对于英语改革将采取的英语科目考察方式,是要采取一年多考或者会考或者缩减分数等做法,必须考虑其可行性和科学性,保证有效地反馈学生们的真实英语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英语兴趣,寓学于乐,鼓励学生锻炼英语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此外,英语改革还应该循序渐进,积极借鉴其他省份英语改革的经验,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实行符合本地情况的英语改革措施。

3.考试注重实际,提高英语运用性

鼓励学生锻炼英语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而不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引导英语向实践方向发展,注重英语的实用性,这将更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发展。考纲改革,应注重英语实用化,增强实践。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坚持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稳步推进高考外语改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06:5-6.

[2]张天伟.当前我国高考外语改革: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5:49-54.

[3]鲁子问,詹先君.外语教育政策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兰伯特外语政策思想及其启示[J].英语教师,2008,02:4-10.

高考改革分析篇2

关键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74-02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正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必须长期坚持。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原因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因,是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且其公平性亦受到严峻挑战。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入学机会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而且高校分层分类显著,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次,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各类考试评价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要求,只有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才能不断深化。第三,高考招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如高考加分政策近乎失控、高校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中舞弊现象的产生等,违背了制度设计初衷,使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遭到侵蚀。第四,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逐步凸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省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导致的"高考移民"现象的产生等,使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面临新的挑战。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针对上述问题,坚持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内容十分复杂,必须明确导向、抓住重点。

2.高考试制度的改革措施

探索考试制度的改革。现行考试制度的主要弊端是:考生选择机会少,往往"一考定终身",难以满足高校多元化的人才选拔需求;非户籍学生不能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公平性受到影响等。一是改革入学考试方式,如本科和高职分类入学考试,外语等科目社会考试、一年多考,非户籍学生异地高考等,增加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二是改革入学考试内容,根据高校人才选拔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以高校人才选拔标准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的考察,并探索文理不分科,发挥高考的甄别选拔功能和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三是改革高考命题方式,加强命题专家队伍的建设,完善考试科目试题库,重视对考试规律和标准的研究,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全国和分省命题质量。

探索录取机制的改革。现行录取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将高考成绩作为唯一依据,标准单一,高校自小,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应试倾向,特殊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加分政策,破坏了高校录取的公平政策环境等。一是改革招生名额配置方式,尤其是部属大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并逐步淡化或取消录取批次,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并引导高校坚持内涵发展、办出优势特色。二是探索将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建立和完善考生的综合评价机制,使评价方式更加科学,评价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探索高校自主录取、注册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录取方式,逐步扩大高校的招生录取自,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的改革举措及效果与社会预期仍有差距,究其原因,一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利益诉求呈现出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取向;二是高考招生制度除了为高校提供选拔人才的依据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成为社会流动的阶梯,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公正。因此,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应对多元化目标诉求,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需要积极稳妥、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加强科学论证,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的责任,确立高校的招生主体地位,并加强风险评估和改革试点跟踪。加强监管,防惩并举,坚决打击各种高考舞弊行为,规范考试招生秩序,确保考试安全;同时清理和规范各种加分政策,让广大考生公平竞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诉求,实行增量改革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合理合法的利益,对于违规或非法获取的利益则要坚决予以取缔。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的综合改革,促进中小学课程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社会管理改革。加强先进教育理念和改革成效的宣传,让社会公众全面理解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对高考招生制度有理性的认识,对改革有合理的期待,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录取方式将实现多元化。"多元录取"意味着必须打破以高考分数为根本录取依据的"唯分数"状况,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近年来,我国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高考招生网上录取、招生录取实施"阳光工程"、高考志愿和录取投档方式实行平行志愿等措施,体现了我国高考录取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深受社会各方的好评。但在高考招生录取方式上仍然还有改革的空间。主要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录取以统一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结合平时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与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或在实践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者,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高水平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逐步建立健全自主招生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提前单独考试或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主要依据,逐步实行申请入学、自行考核的入学模式。

3.结语

评价高考招生优劣的最终依据是学生能否成才。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政府应肩负起改变高考招生制度的责任,必须从高考招生中退出。从大处着眼,不被眼前的利益绊住脚步;从小处着手,做细点,让变革逐渐积累,将高考招生改革与学生发展、教师使命与国家战略合而为一,以积极态度,稳步前进到达改革的彼岸。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分析篇3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考数学;数学教学

中D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27-01

在2014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使其指出了想要改革的考试科目,因此就需要分析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系。我们都知道考试的总成绩一般是由语文、数学、英语和学业水平组成,这样的话就需要加强教学的质量,根据我国的规定选拔出符合的教学理念,使其加强基础,让学生的能够独立思考知识。

1.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现阶段,我国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整改,还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为发展目标任务,使其真正的可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构建科学的数学意识,设立趣味的数学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注重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创新,从而使学生不断的深入去研究数学的含义。而这一切的一切,我想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得数学被大家广泛的喜欢着。由此可见,高考内容的改革首先会把数学教学作为第一重要任务。

2.高考内容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高考内容的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麻烦。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何有效的应对内容的改变与数学的核心,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高中老师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策略:

2.1 注意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学习。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深入的去研究其中的奥妙,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的要点。做到以提纲为本的目标,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考数学的教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2.2 注意必备知识的落实。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任何课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需求,所以一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严格的遵守规范。所以说,进行授课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性的落实数学的知识。不但不能降低要求,也不能盲目追求;既要了解到数学知识,也要说清知识的缘由。其实作为高考数学教学,一定要让数学知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因此在高考内容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首先要明确考点要求,在以往的高考中,通常都是以函数图像、函数性质等作为必备的考点核心。

2.3 注意数学思想的挖掘。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数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十分的重视对数学思想的发掘,其中主要有如下几种:函数方程的思考、数形结合的思考、有无的思考、或然与必然的思考等。数学思想在数学中,是一种挖掘知识精髓的方法。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足够的重视数学思想。并利用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其中的重难点问题。

2.4 注意核心素养的培养。通常情况,数学核心素养体现在数学课堂的目标中,且它的形成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是发展数学特征的基本素养。所以数学核心分为以下几种,如数学抽象画、逻辑思维、想象。根据高中数学考试大纲来看,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设计命题,使其加强数学的基础,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等。总之,数学核心素养不但要独立同时还要相互交融。,这样数学核心的素养培养可以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

2.5 注意创新意识的发展。由以往的高考数学大纲得知,对数学的创新意识不够。因此在创设情境时,需要建立具有深度与广度的问题,重视多元化的问题,让其中的数学思维散发出来。反正,在高考内容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在内,才能最好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想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要加强训练方法,使其通过不断的训练,培养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2.6 注意数学文化的传承。数学是一门深邃的文化,而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概念。曾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的思想与文化,是文明社会中不可忽略的一门学科。所以著名的数学家说过,影响文化的兴衰与发展,是数学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学与文化》一书就提到过"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因此,对于数学文化来说,想要将我国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就应该将数学文化融入到高考中,充分的将数学文化作用发挥出来。当然,数学文化的建立也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所以让数学在生活中发挥出真正的价值,是表现数学文化最有力的条件,也是数学知识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孙海平.高考改革背景下职业高中数学学习及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 2016(26).

高考改革分析篇4

关键词:保险市场;保费收入;保险人才;保险学教学

一、前言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不断增加,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达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10770.08亿元,同比增长9.51%,健康险原保费收入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与此同时,我国保险市场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2016年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安心互联网保险成立,2017年健康险中首份百万医疗保险开始问世,近几年重疾险不断升级,分组赔付、轻症、中症、多次赔付开始出现;产险中,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不断升级,保险责任不断扩大,责任保险品种不断丰富。服务方面,车险线上小额直赔,年检代办、线上报价;寿险中线上保全,线上保单查询等陆续出现。当前保险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应用型高校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目前应用型高校保险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保险学的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保险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应用型高校保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保险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学生保险理念的培养不足当前虽然我国保险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长期以来由于保险行业整体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素质不高,导致一直以来保险销售误导情况较为严重,人们对保险仍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我国保险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得在高校中学生普遍对保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部分高校教师对保险行业也存在着一些看法,使其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保险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注意对学生保险理念的培养。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这大大影响了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性、应用性不强当前应用型高校保险学教学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开展的较少;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普遍过于理论化,课堂教学过多地集中在概念、原则、原理、保险种类的阐述上,对保险实务知识的介绍不够,教学中很少涉及展业、承保、核保、保全、理赔、组训、客户服务等方面[1]。究其原因来说,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相关保险学教材的实用性不强,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另一方面也因为高校教师大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使得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较为困难。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考核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在应用型高校保险学课堂教学中多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以教材为主体,带领学生学习相关保险概念、原理及种类,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相关保险概念原理能做出很好的解释[2]。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当前保险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仍然以传统的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提高高校保险学教学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保险理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保险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到保险行业的职业类别及职业前景;培养学生正确的保险理念,为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1.增加保险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教材的融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利用当前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条款内容、核保核赔政策等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增加保险教学案例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让学生及时了解保险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学科前沿知识,通过以上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开设实验课程,利用保险相关教学软件,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开设相应实验课程,利用相关保险模拟实训软件、互联网保险平台,让学生了解保险公司的组织构架,熟悉相关职能部门及岗位设置和职责,让学生系统学习人寿保险及财产保险公司承保核保保全及理赔等核心业务;利用保险师等相关保险经纪公司平台以及保险计划书制作软件,让学生熟悉当前寿险公司的最新产品,学会通过条款解析、产品对比分析,进行保险计划书的制作,进而学会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进行个人保险保障以及家庭保险保障规划的设计。3.增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保险主体公司以及经纪公司之间的联系,进行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和保险讲师开展专题讲座和保险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让学生了解到公司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部门及岗位职责以及具体的业务流程;接受专业的岗位职能及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形成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手段,通过激发、鼓励以及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一方面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综合项目设计、保险计划书制作、产品解析报告等方法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高考改革分析篇5

关键词:高校英语 学习现状 教学改革 措施

随着新课程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进入新时期,高校的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优秀的发展成就,然而从整体上分析看来,高校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系列比较显著的问题,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与学双边活动难以展开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会影响到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需要高校的英语老师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为推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1.学生学习的动机较弱,学习兴趣不高

从一定程度上讲,学习动机在学习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积极性与主动性,英语成绩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如若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那么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显得消极,怠慢,学习效率低,可以说,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的学习显然不同于高中时期的学习,步入大学后,学生每周的英语课时相对于高中而言较少,而且对于英语的学习很多时候是靠自己学习,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会减弱。高校英语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势必会使得高校的英语老师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英语教科书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相对比较少,长期以往下去,在高校便形成了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讲,老师将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负责做好笔记。枯燥乏味的语法讲解与长篇文章的翻译,使得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便对英语这门课程产生一定的厌倦,英语水平也会下降。

2.语言环境相对比较匮乏

在高校中,所谓的语言环境具体是指周围使用外语的人数、场合、官方媒介以及整体的外语水平等等。英语不仅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而且还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学会应用英语,将所学到的英语应用到日常的交流与学习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英语的应用环境要求在不断提高,然而现实的实际情况表明,高校中由于语言环境的匮乏,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相对比较差。从整体上分析看来,当前我国现存的英语语言环境有两种,一种是外企、外贸以及外交活动中,另一类是外教、英语书籍、报刊、电视与广播等。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第一种语言环境很难接触到,而第二种语言环境接触的比较多,但是研究现状表明,很多高校缺少外教,有的高校只在外语系聘请外教,普通系的学生很难上外教的课,外教在高校还比较少。尽管现在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或者广播学习英语,但是由于高校管理不像高中时期管理的那么严格,很多学生往往被美剧的情节所吸引,很少有学生观看视频或者听广播是为了学习英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3.学生英语学习技巧欠缺

英语的学习,单词是基础,也是关键,而当前高校的很大一部分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对于单词的学习,往往是死记硬背。在高校校园中,我们到处可见一些学生在举着单词书重复着那几个字母一直背来背去,还有一部分学生将单词整整写上几页,也没真真记住几个,我们不能说这种学习单词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学习单词的方法是低效率的,单词的学习离不开其语境与语义,我们应该多多从文章中记忆单词,感受单词的用法,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掌握了学习技巧,我们在学习起来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学习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英语考试的设置不合理

高校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考试基本包括学生每学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以及英语四六级考试。纵观这些考试,我们能够发现这些考试的很容易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固定化与模式化,首先高校大学生每学期末的大学英语考试往往是由每个高校自主命题的,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大学英语课本上所学的,而且有的高校考听力,有的高校不考听力,考试内容的设置比较随意化。一些高校的老师为了保证学生的通过率,往往会事先为学生透露一些考试内容或是考试范围,使得高校大学英语考试形式化,很难考查出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除了大学英语考试,学生所面临的另外一类重要的考试就是英语四六级,英语四六级每个高校的题型都一样,而且四六级考试的内容也有极大的相似性,只是六级比四级相对难些,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很多高校的学生沉浸在四六级的题海中,而往往忽视了对英语语言与英语应用知识的学习,只会做题,而不会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由于高校英语考试设置的不合理。

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过时的教学指导思想

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英语学习在指导思想上参差不齐,主流的教育思想依然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长期以往下去,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非但不不得到提高,而且还会有下降的倾向。尽管新课程教育理念在在不断深入,然而,我们发现高校的一部分英语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中学的延续与升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缺乏创新性。而且高校的很多英语老师还是相当注重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课文的翻译以及英语四六级的应试技巧,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够重视。

2.尴尬的现实情况

尽管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我国很多高校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在高校的作用,然而需要我们意识到的一点是高校依然摆脱不了长期一直存在的考试制度,而且考试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升学、就业以及职位提升的关卡。这些现实情况的存在,使得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无形中带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而且也正是因为这种目的性使得很多高校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就将英语学习抛到九霄云外。研究调查显示,很多高校的学生在通过英语四六级或研究生考试后,就很少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英语能力与素养很难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很多大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倾向于学习英语单词与阅读,而对听力的学习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显得简单而机械,听力的学习往往流于形式,长时间下去,学生的英语语言功底必然会下降。对于大部分高校大学生而言,应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聊天不是很难,而如若让他们成段的进行英语逻辑表达,依然是他们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英语教学上遵循以“教师为主”的发展原则,且长期在此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一直都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由于被长期压抑,学习兴趣与热情不高,且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原则指引下,学生的实践机会少,语言应用能力差。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的发展原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将单向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教”与“学”有效结合的双边互动原则,提倡启发式以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改革考试制度,重视素质教育

由以上可知,目前高校的英语考试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在这几类考试的指引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往往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从一定程度上讲,尽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身是积极的,有效的,它能够鼓动学生去学习,同时也是对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衡量,然而需要我们意识到的一点的是这种考试制度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英语素养的培养,进而使得广大高校大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应用英语为现实服务。因此,必须改革教育制度,不能够将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高校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多多举办一些英语趣味活动,组织学生与外教开展交流,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

3.优化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一定程度上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英语教学目标实现的最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应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多种新型媒体,为学生下载丰富多彩的英语资料,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力求为学生营造一种现实与虚拟的教学环境,学生对教学环境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兴趣。具体看来,高校的英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穿插一些英语故事、幽默的视频与动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国外的风土人情展现给学生。另外,高校的英语老师还应利用一些课余时间,为学生举办一些英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为塑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奠定基础。

四、结语

如今,英语这门语言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英语语言能力的应用。尽管,当前,一部分高校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取得了一些优秀的发展成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英语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小芳.《高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海外应英语,2014-06-08

高考改革分析篇6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考核 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 G423.07;O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12-02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主干技术;2.侧重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4.重视实务知识的教学,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其培养目标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应该是:高职教学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一、传统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师而言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开展本课程的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及基本操作的技能;还能够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认真、求是的工作作风。当前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核大多数是从学生的出勤率、实验报告与实验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意识和个人经验的影响,其客观性和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的个人素质。这种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不强,公平性不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起到很好的评价促学作用。因此,探索一整套可行的,与高职实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 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实验表现和实验能力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对培养化学分析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学生而言

“分析化学实验”是“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采用标准的考核方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出勤率、实验报告和实验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由此得到学生的最终实验成绩。这种方法虽然省时省力,但是由于成绩的评定较为主观和片面,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真实水平,传统评价得到的成绩可能会挫伤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造成成绩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以实验报告为唯一依据,可能存在很多不客观、不公正的因素,并由此产生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在实验中态度不端正,从而造成实验教学效果下降的结果。故此,倘若能够将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分并逐一量化,最终综合评定给出实验成绩,就有可能使得成绩评定更加合理、规范、准确,而这样无疑会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1] [2]

二、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实验纪律

由于遵守实验考勤纪律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故此,我们将实验纪律放置于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位置,为实验总评成绩的10%。如果学生有旷课、打闹记录,那么实验成绩直接计0分;如果学生有迟到、喧哗等情况,那么则根据实际表现扣除该次实验纪律的部分得分。

(二)实验预习

实验预习是学生进行实验之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环节,是实验能否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实验预习是指学生通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明确当次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使用等的学习过程,除此以外,学生还应了解有关药品的物化性质,尤其应该关注所使用药品的毒性和中毒急救方法。实验预习应该绘制数据记录表,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主要原料及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4.实验装置图;5.实验操作步骤;6.注意事项。教师应该在上课前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准确后方可进行实验。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检查,只是将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抄写了一遍,就将其作为预习报告试图蒙混过关,并没有用心去理解其内容,也就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和要求。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切实达到预习目的和效果,我们在实验之前以个别提问的形式抽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相关的问题,并根据回答情况和预习报告给出相应的预习成绩,这种做法既能监督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又能给学生打出合理的预习成绩。

(三)实验操作

实验的操作环节是分析化学实验的核心,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实验过程是否井井有条,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是否正确无误等问题均会在此环节中体现。由于这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较大,教师必须熟知实验中的每一细节,对实验的重点、难点有深入的把握,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见,要有问题和危机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操作程序和实验结果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有:1.观察学生的实验态度是否端正、认真;2.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熟练;3.观察学生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4.观察学生得出的数据是否合理、正确;5.观察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是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综上所述,实验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实验表现做到全面掌握,并且师生双方要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上签字确认。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实验课时的限制,实验教师想要在一堂课内准确考察所有学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实验教师注意考察技巧:1.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快速考核;2.对于基础差或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则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考察,这样做就可以实现实验操作成绩评定的公平性了。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总结报告,是整个实验的终结,是将实验感性认识再次返回理性认识的成果,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实验报告可以反映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的考点应该是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验误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具体包括:1.报告格式是否正确,报告书写是否认真;2.报告内容是否切题,是否有必要的步骤、公式及装置图等;3.报告中描述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记录是否正确、完整;4.对实验中的现象是否做出了解释,解释是否正确、完整;5.是否对实验结果有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对实验现象是否有自己的见解等。而这些情况都需要教师仔细批阅实验报告,从而给出客观、准确的实验报告成绩。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实验报告的考评中,最容易出现学生抄袭甚至编造实验数据的问题。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上使用的数据必须是实验教师签字的《原始数据记录表》上的数据,而这也正是客观、准确判断学生实验报告成绩的关键一环。

(五)理论考试

我们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化学分析工(中级)考核大纲和试题题库,制作了“分析化学实验”考试课件。试题内容包含了分析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验注意事项等。试题的类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考试时,学生先输入学号、姓名和密码,由计算机随机产生50道考试题,理论考试成绩由计算机自动计算产生。

最后,我们将上述5项成绩按比例加权求和,得到了该次分析化学实验的总评成绩,再求各次实验的单次总评成绩的平均值即得到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成绩。当然,在考核中也可以加入其他的考核项目,例如学生的团队合作表现、实验台及实验室卫生情况等。

三、结语

我们通过对分析化学实验考核的改革,促使实验教师更加认真地备课,更加严格地要求学生,更加耐心细致地指导实验操作。对教师来说,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准确、更及时地了解教学效果,更准确、更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及时、更敏感地了解自己的表现与教学要求的差距,及时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高考改革分析篇7

关键词: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考核改革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创造一种真实和仿真的职业岗位教学情景,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操作的统一。它以某种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练边讲,练讲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高职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认知轻能力、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时段、分场所独立进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其弊端已突显出来。首先,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应用而遗忘。其次,在理论学习阶段,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多以学科特点和知识系统性为基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造成理论知识偏深、偏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教学方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缺少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缺少真实或仿真的职场情景,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需要掌握从事具体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显然不能有效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现代企业和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突出,以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围绕解决职业技术领域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做法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发展联系起来,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是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培养精细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技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该课程的内容占据了化学检验工考证内容的50%以上,并且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专业技能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传授型”,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且实验课和理论课间隔时间长,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与形式上都相对独立,造成理论与实验的脱节,学习效率低,基本技能训练欠缺,这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注重技能的培养目标相悖,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三、《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重构研究。我院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对该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检验工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以工作过程为指导、以七种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种类为主线设计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将某种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完成前七个项目后,该课程重构出的第八个项目为综合能力项目,培养学生遇到分析检验问题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能正确处理数据和撰写正式论文报告等综合职业岗位能力。项目设计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能力培养到综合能力培养。

(2)具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将每次课定为4个学时,在有多媒体的实验室进行教学,每次课以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情景活动设计为载体,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新型学习环境,将理论实践一体化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任务驱动、工作情景设计为主体,辅以角色扮演、项目组管理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学生成绩考核改革研究

改变了理论考核与实践环节独立考核的格局,研究出合理可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考核评价方式,使评价可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评估,并能起到促学的作用。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过程考核,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提问等情况进行考核。(2)学生参与考核,项目考核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进行项目考核,考核学生项目完成的全过程、项目实施的成果以及其所表现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项目考核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见上表)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构建《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逐步实现了3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技能项目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实训室为中心转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本文系中山市教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D10060)及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2]吉智.高职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9).

高考改革分析篇8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101-04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提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要求A级达到“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B级达到“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填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

由此看出,高职生英语写作要求并不高。然而,高职高专院校多数学生入学成绩低,英语基础差底子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学生基础与教学要求相差甚远。笔者依据Corder的错误分析理论,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高职学生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Corder错误分析理论的有关观点

Corder (1971)按其性质把语误分为两大类:错误(error)、失误 (mistake)。错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当他没有学到某种正确的表达方式的时候,会系统性、反复性地出现的一种错误。例如,在学习者学习I am a student句型后,他就会用you am a student,He am a student。这种语误被称为“错误”或为过渡性错误。失误,则是指学习者在已经学习了或了解了正确的表达形式之后,有时候不由自主地使用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例如,学习者在学习了He is a student,仍会表达失误You is a student,这种失误多为口误引起的,学生往往会自己意识到并加以改正。错误也可分为“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两大类。“显性”错误即不符合语法的句子;“隐性”错误即句子层面上无语法错误,但在交际上却无法理解,例如“I’m a student.”句子本身没错,但拿它去回答“Who are you?”显然就是错的。

三、高职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

1.数据收集与统计

随机选取某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期末考试作文,作为语料收集。收集作文后,对样本标识错误,依据Corder错误分类理论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表1错误分类统计

类型显性错误隐性错误拼写大小写词性词的搭配时态句子结构中式英语主胃一致句子连接其它上下文总计小计4631636775748175653153661比例7%4.7%9.5%10%11.3%11.2%12.3%11.3%9.8%4.7%8% 2.结果分析

100篇作文样本中有效作文96篇,错误共有661处,其中显性错误608处,隐性错误53处,可以说,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在高职学生写作中都非常普遍。另外,笔者还做了学生作文的字数统计,达80字以上的只有15篇,60~80字的有38篇,40~60字的有19篇,40字以下的24篇,放弃作文的4人。高职学生英语作文水平基本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初级水平即语法错误多,句子不完整,缺乏逻辑,语篇混乱,内容缺省;中级水平即句子完整,内容比较充实,但有错误语法和不当用词,语篇缺乏连贯;中高级水平即句子较通顺,用词较准确,语法错误较少,语篇比较连贯,但文章深度不够。

3.错误原因分析

导致学习者语言错误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主要从本族语干扰影响、目的语干扰、学习者因素和写作教学因素这四方面来探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错误形成的原因。

(1)本族语干扰

本族语干扰性错误,指学习者在生成目的语的过程中使用了母语中的某个(些)成份,这就是所谓的负迁移,如:单复数错误、词缺失、词多余、时态错误以及主谓一致错误,主要发生在写作练习中,请看例子:

①I have two sister.

②I lose my computer last night.

③He like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

④I am study computer major.

・教学教法・基于Corder错误分析理论的高职生英语写作错误现象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考例①中,在汉语名词的数的概念没有形态上的变化,但可以用量词修饰体现,而英语的可数名词是通过屈折方式表达的,所以学习者在表达英语名词复数概念时常常受到汉语影响。例②中,英语谓语动词时态受汉语中无时态之分的影响。例③中,英语谓语动词受到主语的人称与数的影响,汉语则不受影响。例句④中,学生受到汉语兼语结构的影响,句子具有明显的汉语结构特征。这类错误主要出现在有一定英语基础但又缺乏学习热情的学习者身上。

(2)目的语干扰

目的语干扰性错误包括本体、文本和语篇错误,本体错误指各种拼写、书写、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和发音错误,文本错误包括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语篇错误包括连贯、衔接和语用三个方面。这类错误的产生于对所学目的语的理解有错误或只是一知半解,即概括过头或泛化、错误类推、概念假设错误、规则运用不完整和规则运用失败等。如把“He talk quickly” 转换成进行式时,有些学生往往答成“He is walk quickly/He walking quickly.”这种错误就是“概况过度”造成的,因为句型操练与句型转换练习是由那些可能相互干扰而导致结构混淆的语句组成的。这类错误主要出现在初学者身上,或者英语基础差的高年级学生身上。

(3)学习者因素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最为复杂:普通高考三A学生,普通高考三B学生,普通高考艺术类学生,也有3+证书三校生(即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级中学/高级职业中学学生的统称),五年一贯制学生,三二中高职对口衔接专业学生,面向三校生自主招生两年制学生,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生,注册入学学生等。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勤奋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千差万别。虽然高职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到毕业时学生文化素质往往与要求相差极远。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成了鸡肋,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毕业,随随便便学习,潦潦草草应试,错误百出。

(4)写作教学因素

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好像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多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甚至认为去之而后快,为省钱,大班授课者有之,减少课时者有之。多数院校都采用好学生和学困生“一锅煮”的教学模式,结果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听不进的境况。另外,有些教师仍然一本教材一张嘴,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入学成绩低,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常常处于消极和被动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要不要继续开设英语?怎样开设?教师怎样教?这些问题将成为焦点,当下我们必须要思考和面对。

1.要不要继续开的问题

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说,高职教育开设外语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从个人职业持续发展来说,在大学里学点外语也是很有必要。但不同的人学习外语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就业、考职称或交流等,有些学生学习外语就是为了毕业,毕业之后也许一辈子也不再使用英语。笔者认为,大学里的外语课换一种开法也许更为人性化,大学里的外语不要总是纯一色的英语,有基础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多学点学好点,基础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少学一点学精一点,无基础无兴趣的学生可以不学或者学习他们想学的语种。

2.怎样开的问题

(1)必修课分级教学

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将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标准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分级教学最大优点是因材施教,比较好地解决“一锅煮”问题。但分级教学仍然解决不了学生的兴趣问题,没兴趣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有改变。另外,分级教学在教学资源利用上也会引起主辅之争,分级上课就得像选修课一样,所有课程都得停下来让路,专业教师肯定有意见。当然,周末或晚上排课也许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2)必修课分类教学

按照生源类型进行分类教学,即按照普通高考三A或普通高考三B非艺术类学生、普通高考艺术类学生、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生、三校生等独立设置专业班级,不同类型学生的英语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标准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分级教学最大优点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又可以避免教学资源使用的困境,不足之处是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一锅煮”问题和学生学习兴趣问题。

(3)选修课分类教学

以不同层次的外语选修课开课,如开设大学英语六、四级课程,高职高专英语A、B级,小语种入门课(含日语入门、俄语入门、法语入门和德语入门等),学生根据自身的外语水平和兴趣爱好选读,不同层次的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标准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为凸显外语的重要性,外语选修课可以分为限选学分和任选学分两类,限选学分指在高职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外语学分,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选学任选外语类课程获取任选学分。当然,外语课程也可由必修课程转为任选课程,学生完全自愿选学。

这种模式的外语教学的好处是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又可以做到“投其所好”,解决学习兴趣问题,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好解决教学资源使用的困境,尽管可以周末或晚上上课,另外也不能解决中―高―本―硕―博外语学习连贯性的问题。

3.怎样教的问题

(1)关注全媒体教学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元素,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设计课程教学,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来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要适应利用全媒体手段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同时也应站在全媒体的角度去思考课程的媒体类型和它们之间的融合形态,全媒体不仅是手段,更是目标;从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全媒体英语教学,研究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全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对着电视和电脑学习英语,而是为了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新的移动学习设备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全媒体课程设计既要服务众多学生,也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媒体使用需求,努力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2)正确处理言语输入与输出关系

语言输入指听、读,语言输出指说、写、译,语言输入和输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输入与输出是相互作用的。Swain(1985、1995)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明确地阐明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Swain(1985)指出仅仅依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又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Nuttal(1982)提出,增进外语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生活在操母语的人当中,而仅次于这种途径的就是大量阅读。Esterhold(1990)在评论了有关阅读与写作关系的各个模式后提出“第二语言阅读和写作能力获得的整个过程好像是得益于第二语言的输入,而且也得益于第一语言读写能力的迁移。”Esterhold把第二语言阅读和写作也称作迁移,只不过这种迁移在同一语言内发生。Schmidt(1995)认为读得好不一定写得好,但要写得好必须懂得读,读得多,语言结构因受到注意而易于习得。Swain&Lapkin(1995)认为在某种条件下,输出可以促进二语习得;其方式不同于输入,但却可以增强输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因此,保证足量的正确语言输入,也要有足量的语言输出训练,外语练成才能在这“一进一出”中慢慢达成。

五、结束语

从高职生写作错误分析可知,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在高职学生写作中都非常普遍,写作能力水平差明显,其原因主要是本族语干扰影响、目的语干扰影响、学习者因素和写作教学因素等。外语学习很重要,但逼着学生做他们做不了的事,这种教育就显得过于权威化或缺乏个性化。随着高考英语改革步伐的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Corder,S.P.Idiosyncratic dialects and error analy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1(9).

[2]Esterhold,Joan Carson.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s:toward a description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In Setond Language Writing-R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M].Barbara Kroll(Ed.).88-l0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Nutta1,C.F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Heinemann.1982.

[4]Schmidt, R. Conscious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tutorial on the role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learning[A]. In R. Schmidt(ed0.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i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1995.

[5]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u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C]. In S. Gass &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5.

[6]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UP, 1995.

[7]Swain .M & Lapkin,S.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371-391.

高考改革分析篇9

    从1978年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恢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来,至今已有18年了。与此相应,高考历史命题 工作也进行了18年。由于这一工作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命题过程是一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动 态过程。18年的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878年—1988年的第一阶段,是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历史基础知识 的考查为主,二是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这两个特点在70年代末尤为突出。进入80年代后,情况开始变化。主要 表现是,在要求考生牢固熟练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始强调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历史——具 体之中有灵活”[1]。1980年,历史命题组以这句话概括该年历史试题的特点即如实地反映了这种要求。与此同 时,这一时期在题型设计、筛选上作了一系列试验。如1981年出现了名为“判断”实为选择的新题型。次年, 选择题名正言顺地在历史试卷中占据一席之地。1982年,出现了列举题。一些过于呆滞的题型,如年表题、古 今地名对照题等则相继被淘汰。不过,主观性特强的名词解释题时有时无,选择题与选择搭配题并存,1984年 选择题一度消失和填空题陡升到40分之多等现象的存在,又说明这一时期的改革不仅步履蹒跚,而且尚未触及 深层次的问题。

    1989年—1993年为第二阶段,是稳步改革时期。1988年冬的一次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11年历史命题工作的 经验与教训,作出了推进历史命题改革的重大决策[2]。于是,1989年7月,当高考历史试题又一次展现在人们 面前时,便有耳目一新之感:试卷分为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50分,机改;第二卷为非选择题,50分,人工 改。首次推出多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8分。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共两个小题4分。问答题得到改造,三个问答 题都具有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这些事实表明,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进入知识考查与能 力考查并重的新阶段。此后几年,改革年年有动作,较重要的几个动作是:史料分析题更名为材料解析题,地 位稳固,所占分值几次增长,1993年已占14%。材料解析题向选择题迁移,出现了材料型选择题(以1991年第9 题为先兆,1993年第15题为正式出现的标志)。问答题改造工作继续进行。1991年的世界史问答题(第49题) 首次引入材料。1992年的“贵妃题”,1993年的“榷场题”与“顾炎武题”,不仅都是典型的材料型问答题, 而且都具有小切口——深分析的特点。为适应从老科目组高考向新科目组高考过渡的需要,从1991年起,每年 都有百分制和一百五十分制两种试卷。在这一时期,还出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举措,那就是在1992年的《历史 科说明》(即《考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历史科的十项能力要求。

    从1994年起,历史命题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即加速改革的时期。这一年,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实行会考基 础上的新科目组考试,历史命题组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命题改革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登上了新的台阶。

    二、近年改革的走向和特点

    1994年—1995年的新科目组试题可视为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从这两份试卷上,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命 题改革的基本走向和显著特点。

    1994年的历史命题改革以非选择题为重点。

    在材料解析题方面,所引材料进一步丰富。这年新科目组的三道材料解析题共引10条材料,总字数超过11 00字,而1993年老科目组的两道材料解析题共引8条材料,总字数不足500字,新科目组的三道材料解析题仅引 7条材料,总字数不到800字。材料解析题设问度加大。以中国古代史的材料解析题为例,1993年新科目组第48 题针对《机匠叫歇碑》,提出该材料反映的现象、实质以及官府的歪曲三个问题,较显较浅。1993年老科目组 第40题则是针对淝水之战的三条材料分别设问,不需综合或比较。1994年新科目组第38题则不同,题目针对三 条文字很长的材料提出4个问题。第1问要求综合一、二两条材料作答,第2问需要在第1问的基础上深入一步, 第3问要求对材料一、三进行比较,第4问要求揭露贞观之治的阶级实质,分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难度更提高 一步。这一题具有根据材料综合提问和交叉提问的特点,要求高于以往的材料解析题。1994年的材料解析题, 对答案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如上述第38题,除第2小问关于唐太宗的措施及实施结果可按教材文字作答外,其他 3个问题都需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后作答,尤其是第4问,教材根本未从此角度讲,更需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 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贞观之治作出分析、评价。

    在问答题方面,1994年新科目组试题中材料型问答题增多,第41题和第43题都属此类,而1993年新老科目 组均只有一题。而且,1993年老科目组引的是“榷场诗”,新科目组引的是顾炎武的一句话,文字都短,便于 把握,而1994年新科目组的“墨子题”,不仅文字长,且较艰深,不易理解。“恩格斯题”夹叙夹议,理论性 极强,与学生的思维习惯相距较远,这就提高了难度。此其一。1994年的3个问答题,每题均设问3个小问,各 小问都有一定难度,小问之间又有一定梯度,学生答题如爬坡。如“墨子题”,一问思想核心,二问社会根源 ,三问积极意义,要爬上这三个台阶,并不容易。此其二。1994年问答题答案要求有所提高。3个题的答案,除 墨子思想的核心和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两个小问的答案较现成外,其余各问的答案均需考生组织。解 答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积极意义,高层次答案不仅要求结合战国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指出其进 步性,还要求指出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这实际涉及对整个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评价问题了,考生若不站在总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高度上,是不可能想到这方面去的。此其三。

    1995年历史命题改革的着力点在选择题上。

    选择题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32个选择题中,侧重考查知识记忆的约为20%,其余约 80%的题目是考查思维能力的,如分析因果关系、比较历史现象的共同点、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判断表述的正 确与否等。第二,材料解析题大举渗入选择题,第1、22、24、30、32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第三,各题的备选 项(含参考答案)直接引述高中历史教材的大为减少,个别题目的答案的观点与教材不尽相同。如第15题对日 本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的评价就高于现行中学教材。由于有这些改进选择题的难度已大为提高。

    上面所述是1994—1995年历史试题明显的不同于往年之处。不过这还仅仅是就现象而言,是现象的描述。 那么,实质性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近年历史命题改革的突出特点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以强化学科能力 、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为核心,全面改革试题,是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我 国历史高考已进入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能力考查的新阶段了。对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角度去认识:

    首先,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大大提高了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全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 1991—1992年,此类题目约占30%,1993年约占50%[3]。1994年进一步提高,所占比重已超过全卷的2/3,其中 着重考历史概念和历史材料理解水平的约占20%,着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约占20%,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判 断能力的约占15%,着重考查概括、评价能力的约占15%[4]。1995年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在80%的试题分数里 [5]。

    其次,深入发掘各种题型的测试功能,全面提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早期选择题,注意的覆盖面, 大多是关于年代、人名、地名、文献名以及其他具体史实的“四选一”,考生只要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答案的代号即可得分,比填空题还容易,被称为“送分题”,考查的仅仅是识记和再现能力,功能未得到发挥 。1994年,尤其是1995年的选择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考生需经分析、联想或比较,才能就因果关系 、历史现象的异同、概念的含义以及表述是否正确等作出判断,选择题的功能被发掘出来。材料解析题由于朝 着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方向发展,就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 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问答题开发出“大跨度”与“小切口”两种基本模式,并交相配合,考 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的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正如1995年《历史科说明》能力示例中所分析 的,1994年新科目组的“中国维新运动与法国启蒙思想”一题,实际是考查了九条能力中的1、2、6、7、8、9 等六条能力,考查之全面,可见一斑。而且,自材料解析题渗入问答题后,问答题又增加了考查处理材料方面 的能力。于是有的问答题可以考查九条能力中的七、八个方面。填空题一般只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 力,上述示例中三道填空题的能力要求仅涉及九条中的1、2两条,说明其考查功能较差,发掘余地极为有限。 于是近年命题时,便以降低地位,减少分值的办法处理。1994年新科目组填空题15分,占全卷的10%,1995年调 至10分,仅占全卷的6.6%,比之1984年填空题占全卷的40%来说,下降幅度之大着实惊人。

    再次,高度重视材料的价值,通过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题(包括材料解析题、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问答 题等),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历史认识的突出特点是,历史认 识者必须通过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和文物古迹等)这一中介去能动地认识客观存在却已逝去的历史对象。因此 依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经分析思考,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这是历史思维区别于其他思 维的根本之处。近年,命题者把握住历史思维的这一基本特征,发展材料解析题,并使之渗入选择题和问答题 ,从而使试题的学科特点鲜明,学科能力考查的强度加大。

    此外,注意科际结合,从“大文科”的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 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无所不包,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不仅需要 历史知识,还需要语文、政治、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在其他学科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如阅读 历史材料的能力,实际上主要靠语文课培养。近年的历史试题注意了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大文科”味道 颇浓,这就大大加强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广度。

    最后,开始着手改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适应能力考查的需要。题活,考生自然要活答,但如果评分 时给予死判,则必然违背命题改革的初衷。所以,1994年的“墨子题”推出了层次评分法,1995年的陈启沅题 推出了多角度评分标准。这种办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导向性质,意义不可低估。在一 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编制改革的方向。

    注重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是近年历史试题的特点,也是今后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 可以断言,历史命题改革将沿着此方向继续推进下去。

    三、对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高考改革分析篇10

【关键词】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考试改革综合评价方式

卫生统计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药卫生领域内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应用科学。卫生统计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推断能力,使其掌握医学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较高的医学科研设计、统计分析与评价能力,为进今后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统计学基础[1]。课程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主要手段[2]。良好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3]。目前,高校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大多为期末终结性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等。此类考试方式与考试题型,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也可取得较好成绩,不能真正起到学习指挥棒的作用。当前,针对此类问题,诸多同行进行相关改革,譬如形成性评价。我校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于2016年下半年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并对62名学生进行了课程考试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课程考试改革内容与方式

此次考试改革核心是加强科研设计意识和SAS统计软件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对象选择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班。此次考试改革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1.在以往仅有期末考试的评价基础上,引入实验报告、案例辨析和统计方法SAS实现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各部分的比重分别为:实验报告10%、案例辨析10%、统计方法SAS实现10%、课堂表现10%以及期末考试60%。实验报告:学生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者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专业需要选定研究课题,依据专业相关内容撰写一份科研设计报告。案例辨析:一是学生从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CD核心库或扩展库)中寻找统计方法错误应用案例,指出错误,分析原因并给与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二是利用经典的案例辨析题目,学生以上交作业的方式完成考核任务。统计方法SAS实现:考虑课程学时数和专业要求,选用SAS作为分析软件,学生写出实现程序,列出主要结果,主要紧地分析结果的解读,学生上交电子版报告。课堂表现:一是出勤情况;二是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和正确性。

2.对期末考试题型进行改革。摒弃简单记忆性题目(名词解释、简答题),放弃复杂繁琐的计算题目,加大综合应用题、案例辨析题的比例。

综合应用题以案例任务驱动方式考察资料类型、设计类型、统计方法应用条件、思想和步骤等内容。

例1.(《卫生统计学》(方积乾,2012)例2-2)[1]:某年抽样调查某地120名18~35岁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铁含量(μmol/L),检测结果(略)。请按照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请简要叙述基本思路;

(2)已知,width=274,height=16,dpi=110估计该地18~35岁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铁含量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并简要叙述其意义;

(3)估计该地18~35岁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铁含量的95%的置信区间,并简要叙述其意义。

该题目考察的知识有: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医学参考值范围、置信区间和标准误等。

例2.(《卫生统计学》(方积乾,2012)例7-1)[1]:

为研究钙离子对体重的影响作用,某研究者将36只肥胖模型大白鼠随机等分为三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高脂正常剂量钙(0.5%)、高脂中剂量钙(1.0%)和高脂高剂量钙(1.5%)三种不同的饲料,喂养9周,测其喂养前后体重的差值。结果见表(略)。请按照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该研究所得数据资料为什么类型?

(2)该研究设计类型为什么?

(3)问三种组不同喂养方式下大白鼠体重改变是否不同,首先想到的统计推断方法是什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4)如果条件不满足可以采取什么统计推断方法解决?

该题目考察的知识有:资料类型、实验设计类型、方差分析及其应用条件和非参数秩和检验。

案例辨析是将科研中典型的统计方法错误应用案例入手,采用错误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与“学”充分融合。

课程考试改革的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为评估考试改革效果,以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完善与提高,学期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经预调查、修改完善)调查学生对课程考试改革整体、考试改革内容、期末考试题型等方面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问卷6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96.8%。

2.课程考试改革整体评价针对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整体,43人(71.7%)认为合理;12人(20.0%)不确定,认为传统考试方式也有优点;5人(8.3%)认为不合理,建议采取论文或综述的形式进行课程评定。

3.考试改革内容的评价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考试改革内容较为清晰并有较高的认同度:49人(81.7%)清晰,10人(16.7%)不太清晰,1人(1.6%)完全不清楚此次考试改革内容。对于增设实验报告、课堂案例辨析、统计分析方法在SAS中实现和课堂表现,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具体见表1。

表1学生对课程考试改革内容认同情况

width=364,height=122,dpi=110

4.期末考试题型改革评价多数学生对期末考试题型持正向态度。对于摒弃简单记忆性题目,56人(93.3%)支持,1人(1.7%)反对,3人(5.0%)不清楚;对于综合应用题,52人(86.7%)支持,3人(5.0%)反对,5人(8.3%)不清楚;对于案例辨析题,43人(71.7%)支持,1人(1.7%)反对,16人(26.6%)不清楚。

5.综合评定成绩比例的评价多数学生满意综合评定成绩比例。44人(73.3%)认为分配比例合适,9人(15.0%)认为应该增加期末成绩比例,7人(11.7%)认为应该继续降低期末成绩所占比例。

课程考试改革的建议

卫生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和其在预防医学专业中的定位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本次课程考试改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方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1.丰富考核形式,启发学习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最成功的地方是考核方式的多样性。首先,综合评价方式既可以巩固“三基”,又可以强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综合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了平时学习时间,增强学习积极性;最后,可以真正改善学风,综合评价方式提高了平时上课的出勤率,改变了很多学生平时学习懈怠而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状。

2.弱化复杂计算,强化软件应用。将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引入考试的考核范围,可以让学生真正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统计分析方法的需求仅关注方法在自己未来从事领域的应用,不关心方法本身的创新和发展。SAS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统计软件之一,与SPSS、stata并称为国际三大统计软件,SAS处理数据的能力非常强大且方法齐全[4]。SAS还可以被当作一个统计平台,许多新的统计理论和方法都可以通过编写SAS程序来付诸实施[5]。考虑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课程学时数和专业要求,选用SAS作为分析软件较为合适。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涉及SAS软件应用仅限课下评测,下一步考虑在期末考试引入上机能力考核方式。

3.期末考试摒弃简单记忆性题目,放弃复杂繁琐的计算题目,加大综合应用题、案例辨析题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期末考试摒弃简单记忆性题目较为支持。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较好反映医药卫生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名词解释、解答题等题型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统计概念本身涵义,而且很容易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漩涡。综合应用题和案例辨析题则可以从应用角度考察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经典的统计学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需的设计、适用的条件和结果的意义,同时可以考察经典方法适用条件不满足时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