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前景十篇

时间:2023-12-26 17:56:46

城市设计前景

城市设计前景篇1

关键词:城市火车站;广场;景观;设计元素

一、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不仅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而且对空间的构成有很多作用。

1.地铺色彩和图案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地面铺装可利用色彩和图案来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可以通过地面处理给人以尺度感,通过图案将地面上的人、树、设

施与建筑联系起来,以构成整体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地面的处理来使室内外空间与实体相互渗透。根据构成原理设计地面铺装图案,不同的组合排列产生多样的视觉效果,并可以影响大众心理。通常不同功能的区域采用不同种类的铺装方式。对于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由于其对于交通方面的特殊要求,地面铺装的导向和分区的功能尤为重要。(图1)

2.地铺材质

从工程和选材上,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地铺应当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花岗岩是用于铺装的一种高档材料,具有高雅、华贵的效果,但成本高、投资大,需要与一定的场合相匹配,尤其是雨雪天防滑效果差,用作广场铺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过去大多广场铺地用的水泥方砖和现在流行的广场砖相对刻板而单调,若在重点地方稍加强调,会对比衬托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天然材料的铺地,富有田野情趣,对人往往更具亲和力,是广场铺地中步行小径的理想选材。在调查中发现,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铺地一般采用广场砖、花岗岩、木材、卵石、石材作铺面。

二、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公用设施

环境设施对于广场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艺术效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上的环境设施主要是指商业服务及休息、卫生、信息和物品寄存等设施组成的网络。环境设施应以人为本,符合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进行合理布局。设计理念上,应该认为它们既是硬件设施,还是一种城市景观,追求形式与建筑群体相协调。环境空间应考虑与城市特性、广场特性相适应,作为“城市的面容"与周围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其设施配置的规划设计原则是充分发挥环境空间中所配置的设施的功能。另外,还应照顾到老人、残疾人,考虑无障碍设计。

1.座椅和座位

座椅是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上主要的休息设施,供旅客休息甚至是城市人员做短暂休息之用(图2)。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座椅应符合广场的整体风格,色彩和材质多样化,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在旅客活动平台附近和广场的边缘都应设置一些座椅,以分别主要为室外旅客和城市人流服务。根据旅客与市民各自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座椅应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座椅要根据旅客的行为特征来布置,要保证行李的安全和提供存放位置,避免与交通流线靠得太近,为市民设置的座椅则可在交通线的边缘上,座椅周围的环境也很重要,应考虑阳光、人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来营造空间。座位周围的树木应种植落叶乔木,并要有足够的高度以便夏季遮阳,冬季光秃的树枝会把投影减到最小。座位的类型不应只有一种,也不应都朝一个方向。广场上座位的数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广场上座位的数量问题,可先把座位分为主要座位和辅助座位。广场上不应该只有主要或辅助座位,而两者应该合理的搭配。如果一个广场所提供的方位全是长椅或单独的坐凳,那么在人稀少时就会显得过于空旷。

2.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小品和雕塑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应能满足城市展示的功能,广场的景观小品和雕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小品和雕塑应能够体现出该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等,并与周围景观风格统一。

3.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通讯设施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上的通讯设施包括电话、电信、邮局等公共设施。公用电话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通讯设置,公用电话亭一般集中分两组布置在广场出

入口,尽量处在相对安静、避风的空间环境中,周围最好置一些座椅之类的休息设施,广场边缘也要设置一定量的电话亭,以免过境人流进入广场内部带来不必要的穿行。电话亭话筒的位置要高低配合,以便于儿章及残疾人使用。

4.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卫生设施

垃圾箱和卫生间等卫生设施应与其它环境小品的巧妙组合,形成完整的服务设施体系。为了使这种不太雅观的环卫设施不过于突出,应和其它设施如座椅、护柱、灯柱等巧妙组合在一起。还应该注意垃圾箱在广场边缘的设置,因“边缘”垃圾箱的服务对象还包括了城市过境人流。垃圾箱还应外形简洁,易于清扫,无论是陶瓷的、塑料的还是金属的,都宜做成固定式。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垃圾箱主要应布置在人员流线附近和人员易停留处和休息空间边缘。要想垃圾箱能收到实效,应将它们设置在恰好有垃圾投入的地点,如公交车站、休息区、步行路的两侧等。

5.信息与导视系统

信息与导视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要立和挂一些牌子或是利用地铺、色彩等诱导车流和人流,使人们知道“我该怎么走”(图3)。视线与尺度、位置和方向是能否起到标志作用的关键。信息与导视系统应符合以下原则:

(1)层次性 通过系统的构成实现多层面性,即在该告知的场合(层面)提供该告知的信息,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恰到好处,太多易淡化主题,太少起不到作用。

(2)识别性 按照观看距离参数指标(远距离识别、中距离识别、近距离识别)设置标志的尺寸与形态,色彩搭配易识别。

(3)连续性 按照观看距离参数指标(远距离识别、中距离识别、近距离识别)设置标志的尺寸与形态,色彩搭配易

(4)指示性 站前广场是人流集散的中心,信息系统明确的指示性有助于高效地疏导人流和车流。

(5)统一性 除了要满足视觉尺度的关系,还要注意视觉背景的统一,若结合城市特色来具体设计这些指示设施的观赏空间环境,一定会提高提高广场的空间和文化品质,乃至提高城市形象。

三、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绿化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是城市的“门户”,其绿化区别于一般的城市游园绿地,具有表达地域性、组织交通、提供休息及休闲空间和提高环境品质等的作用。

1.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绿化系统的作用

首先,站前广场可以通过植物,尤其是树木的种类来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如在站前广场上种植市花、市树等,会给外地旅客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图4)。

其次,绿化可以改善广场的微气候。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上通常有大面积的石材铺装地面,若能有草皮、树木点缀其上,就可以减少阳光照射而产生的热辐射。绿化会给旅客步行、集散带来良好的遮荫,会给旅客营造良好的户外候车、短暂休憩的空间环境。

此外,绿化还常常被用来分隔场地,组织交通。对于广场的建筑群体空间环境来说,它更是一种衬托建筑、美化环境、组织空问的有效手段,大面积的绿化更是一种城市景观。

2.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绿化的布置及植物配置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绿化系统通常由集中绿地和分散绿地、地面绿化和空中绿化等组成。

绿化要根据场地功能来进行合理布置。供旅客休息活动的绿地,不应设在被车流包围或者主要人流穿越的地方。当绿地面积不大时,通常采用半封闭的布置形式,种植地段的四周通常围以用可兼做座椅的围护结构。对于面积较大的休息绿地,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布置,让旅客能自由出入种植地带而不加任何栏杆或绿篱围隔。这种方式使绿化和广场连成一片,感觉自然舒畅。复合通体系带来了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多层次的空间形式,而绿化与空间相辅相成景观性和引导性就更强,能强调空间和丰富空间形式,使空间结构清晰。用于隐蔽和分隔的绿化植物应以常绿树为主,而布置在休息、绿地上的树木则应常绿落叶树搭配,而且在外形和色彩上均应有所选择。

四、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水景

水体也是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生态系统的一种要素。旅客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火车旅途后,常常会感到疲惫,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可以设置水体减轻人们紧张感,并且利用水体划分空间、调节微气候、加强视觉联系的作用。

水体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的水体,一类是动态的水体。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应用静态水体,可以映射天空,对周围景物产生倒影,使空间更加开阔,使旅客心情放松。在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上设置动态水体往往更能促进人的参与。在广场上可以利用喷泉形成视觉的焦点,为旅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同时丰富空间和景观层次。

五、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照明

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照明应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灯具的形式应和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协调,还要反映时代气息及地方文化特色。广场灯的布置还要考虑它白天和夜间在广场上的装饰效果。灯具白天主要可界定空间,加强空间的序列感。

城市设计前景篇2

城市公共艺术是面向城市大众、服务于公众的艺术,一般展示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公众都能看到的地方,如城市街道、公园、广场、机场、车站、地铁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城市公共艺术的呈现方式一般以公共雕塑和壁画为多,但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运用电子技术以数字媒体为媒介进行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的城市公共艺术,是数字化技术介入了艺术创作,为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与媒介的运用拓宽了道路,不仅有传统公共艺术的作用,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与公众产生互动,交互性设计理念贯穿作品创作全过程。

数字化背景下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艺术作品自身,使得城市公共艺术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数字化的城市公共艺术与传统的公共艺术明显不同的是更加注重观众的作用,更加重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从制作到完成主要是受政府领导和艺术家的支配,作品完成后展示在城市的某一固定地点就算完成了,观众只是在作品完成后进行欣赏而已。而数字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则不一样,艺术作品从创作到完成的整个过程都是把观者摆在第一位,注重的是公共艺术与观众的互动,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时并未完成,只有当观众去体验、与作品互动,这件作品才最终完成,如此一来,观众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设计理念上已经明显提升了一个层次,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不仅做到了与城市建筑、景观环境的融合,还做到了与城市人民在生活、文化层次上的交流和互动。

近年来,国内外的城市公共艺术都在向数字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今年索契冬奥会上,有一项奇观――大型建筑动态人脸雕塑。冬奥会的观众首先需要在配套的“3D照片亭”进行脸部扫描,然后高科技的数字化制动器开始移动,最终形成大型扫描立体模型,参与者的脸可在20秒内显示出来,观众还可以访问录制的20秒视频,视频上会显示他们的脸在建筑上立体呈现的过程。这种数字化的公共艺术毋庸置疑,乃是索契冬奥运的一大亮点,让观众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再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泰国馆中放映的4D影片,比3D技术更先进了一步,观众不仅在视觉上有逼真的感觉,而且在触觉和嗅觉上也有和影片中一样的亲身体验。

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为城市公共艺术带来了与观众的深切交流与互动,观众在与作品产生交互作用的同时,亲身体会到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与快乐,这就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拉得更近,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摆在博物馆里不可触摸、只可远观的作品,而是融入进了大众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让大众感受到艺术的

魅力。

对江西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前景的探讨

1927年8月1日,以、、、叶挺、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组织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政府的第一枪。 “八一起义”旧址与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起义纪念塔等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红色旅游一条线。江西的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革命厚重的一段历史,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左右,江西的城市公共艺术以红色文化的纪念性雕塑为主,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井冈山雕塑公园中的城市雕塑,这些雕塑作品是为了讴歌红军战争的艰难、歌颂红军战士的英勇而创作的,为我们树立了一种为国家英勇奉献的精神典范。90年代开始,江西省的城市公共艺术向装饰性方向发展,重视表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如江西九江外滩的《九江魂》文化浮雕墙,描绘出九江的历史和当年的抗洪场景。此外,还有纯装饰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如南昌“青山湖明珠”灯雕,赣江两岸建筑上的灯效设计起到美化城市、装饰环境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也逐渐增多,江西的城市公共艺术有朝向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有质量、并且富含交互理念的数字化公共艺术还不多。目前国内有交互性的城市公共艺术,主要以多媒体、可触屏展现,一般以观众和艺术作品合影、把自己的头像输入一些影响设备以及图像随着声音的改变而改变等方式来于观众产生互动,比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有趣多了。随着交互性理念的贯彻与深入,以人为本的思想也随之展现,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江西的城市公共艺术已经逐渐接纳和使用数字化技术,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会呈现在江西城市中,与大众互动,让公众体验艺术、与艺术互动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受到江西城市红色的文化与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城市设计前景篇3

关键词: 生态理念,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植物景观作为人化自然中进行绿化的主要材料,是生态环境良好的重要基础。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与重要构成,通过种植植物并进行造景设计对道路加以绿化、美化及生态化处理,使城市道路在发挥交通运载这一基础功能的同时,也未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出积极的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受到儿女们普遍认可的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往往都是在生态和谐理念下的艺术产品,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无限渴望以及对城市工业化的抵触反抗。以生态思想指导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已经成为在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的重要趋势。

一、园林生态学的内涵及在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中

园林生态学,即以人工种植的园林植物与周边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园林生物系统的内外部之间关系的学科。园林生态学所强调的是由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与共生,要求通过积极地人为干预,使整个园林生态更为合理、有序和完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人们对所生活城市的周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道路空间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植物造景是指利用多种类型植物的形体、线条、设材等特质来设计、创造景观,配置成供人们欣赏的魅力图画。随着园林建设的深入,植物造景设计部仅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欣赏需求,还应当具有维护生态功能。在城市道路之物造景设计中,设计师应坚持生态视角,将整个城市道路、人工种植的植物以及周边环境看成一个完成的生态系统,分析城市道路的现有情况和实际条件,对比不同道路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差异,并采取有效策略使之更为协调和谐,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

二、生态视角下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的要点

运用生态学相关的思想指导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既符合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态化需求,对于城市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师在运用生态化理念进行造景设计时,应坚持一下几方面要点:

发挥城市道路的双重功能

城市道路景观具有工程和生态的双重属性。因此,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首先要确保道路的工程属性,使之发挥交通运输承载体的作用;同事,也要积极发挥生态属性,维护城市道路空间的生态有序性,并对其加以美化和绿化。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将城市道路根据交通承载量分为主干路段、支干路段和道路节点等类别,要在确保道路交通需要的前提下开展景观设计,实现道路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统一。

使用城市道路的实际环境

在进行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之前,城市道路空间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而通过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人们种植绿化植物,将会改变和完善这一生态系统。这种改变和完善,应当建立在对原生态系统尊重基础之上,充分借助原生态系统的优势,营造一个更为协调、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因此,设计师在开展涉及之前要对整个城市道路空间、周围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绝对不可纸上谈兵,空中画楼。

符合城市建设的人文理念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人文起止,这种人文起止是在多年城市发展历程中所积累和沉淀起来的,也是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质,对于城市今后的建设也有着积极的知道意义的重要理念。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要读懂这座城市、读透城市的历史,使自己的植物造景设计与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相互契合、相互促进,为创建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生态视角下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的相关策略

强调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要坚持生态化指导思想,使城市道路空间具备和谐友好的生态特征,为改善城市道路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作出积极努力,是园林激光管设计师的重要责任。在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园林生态学的相关规律、把我道路植物造景设计的若干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策略设计城市道路植物造景方案。

1充分的现场调研考察

设计师要亲临现场,对所设计的城市道路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研,还要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和交通需求等因素,并预留出相应的发展空间,便于今后对该区域的景观设计进行升级改造。设计师将所搜集和整理之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再经反复论证、对比后,最终确定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方案。

2顺应城市文化理念

从整体来看,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和组织观看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也是城市文化宣传的标志性景观;从局部来说,城市道路景观优势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历史文脉的宜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师要加深对城市文化的解读与理解,通过整体设计、局部造景对城市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城市道路与整座城市形成整体一致的文化品格。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可以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的欣赏,感受到城市由优美的自然环境、深沉的历史内涵和现代生活气息所形成的整体形象。

3 正确选取植物种类

选取植物种类是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成功的关键点。一般来说,设计师要根据生态原则、经济原则和美学原则选取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物种类。同时,设计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多地了解城市道路人工种植植物的品种、掌握植物的种植要点、栽培技术,并充分发挥这些植物的生物特性,使之成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关键素材。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其目的是城市道路空间内的人工植物、土木工程构筑和周边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生态系统,满足行人或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城市道路景观不仅具有交通性、生态型,而且具有服务性和观赏性,是城市这一大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坚持“见缝插绿“原则,环境质量日趋改善。设计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使城市到了哭系统在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功能要求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创造出符合生态系统标准的视觉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芸,祝龙彪.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1,8(1)

城市设计前景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园林设计师运用自身的智慧及设计理念,尊重自然,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踏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建设。近年来,国内外现代城市的规划及建设中,有关部门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加强景观设计建设,逐步把园林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高度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城市独特的气候特点、自然风光以及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

1.1 把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发展十分重视,希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城市的园林景观布局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在城市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争取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能够和谐有效发展,获得更多的效益,避免其矛盾关系的形成。

1.2 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不断完善

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时,不仅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考虑在内,还十分重视科学管理方式,并能将两方面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根据当前城市的发展实况,进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具有科学性、适用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1.3 创造了一批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一些城市从实际情况出发,为了能够满足城市规划整体布局需求,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突出表现了该城市独具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内涵,园林绿地系统有了进一步完善,创造出了具有先进指标、良好质量、环境优良、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拥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作品。

1.4 促进节约园林建设的探索与推广

一些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会结合实际设计需要,主动地探索如何节约园林项目投入的浪费行为,在景观园林实际建设过程中,结合物种地域性选择使用本地树种,还充分考虑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再利用,并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源方面应用太阳能为照明系统等。

2.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对于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一定会将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做榛准,并结合众多学科领域的先进知识理论,找寻以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特点,景观组合的技术手段、实际施工、建设成本预算等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规划,促使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树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进而帮助城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可以通过城市景观规划,使城市更加的美丽,而且还促进城市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不能够获得有效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合理应用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师应注意符合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注意,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后续的改善及提高,将城市转变成一个生态化、休闲化的现代化都市。

2.2 具有长期目标的规划,并以现代城市的整体发展要求作为依据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应该将城市化生态环境、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以及发展总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合理布局,满足现代城市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景观建设,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城市化景观设计的方案,实现城市景观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进而发挥其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化建设的作用。

2.3 将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

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对生态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更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在设计中,要结合当地植物类型,进行园林植物的最佳配置,协调好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扩大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此外,还要坚持适地种植的原则,树种的选择需要当地树种,同时,也需要引入外来树种进行辅助。设计人员应贯彻生态理念,推动和谐生态环境发展,使城市建设可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2.4 处理好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设计师需要明确,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小为主,兼顾中小组合。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注重空间绿化与绿地建设相协调,使绿化效果能够体现多层次。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根据城市规划理论和生态理论,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城市园林绿化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不仅要考虑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也需要考虑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还需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应用,景观设计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地接触经济、生态、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对于园林绿化工程长远利益也需要考虑。

2.5 多学科高度综合应用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将众多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它代表了城市景观设计的高度综合。包括建筑学、美学、城市规划、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单单需要运用感性态度去考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需要理性化的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及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加入更多的创作理念,进而产生新的思路,采取一些优势,促进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结语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是地理学、生态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工程。未来的景观建设将会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以及呈现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立足于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管理的原则,建设成一项符合广大人民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前景篇5

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存在四大问题

受日本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之邀,肖溪日前对以福冈市为核心的九州地区的城市景观治理及人居环境营造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以福冈市为代表的日本城市景观与目前中国城市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短暂,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在很长时间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缺乏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景现环境设计理念及体系,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中出现了四大问题:首先,缺乏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特色。其次,许多城市为了追随潮流,丢失了历史性建筑、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许多证物。再者,生态问题仍然是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重大难题。还有一点就是城市对人的需要及人性的关怀不够。

“前三个问题业界已讨论较多,相对达成了共识,在具体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关注城市人性化的问题目前尚未引起政府和设计师的高度重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肖溪强调,以恢弘与观赏性为目标的城市景观营造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警觉。他说,由于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导致城市景观游离于市民之外,市民无法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参与和保护自己所在的城市景观。

理解城市景观设计要素

目前学界对城市景观有多种界定,肖溪认为:“它应该包括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广场、水景及城市照明景观等内容,城市景观设计就是通过有效地组织城市空间中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元素,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形象的综合价值,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环境设计不仅关系到整个城市风貌与特色的形成,还与城市文明建设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科学规划城市景观环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是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除了所考察的日本之外,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的景观环境设计也都有上乘表现。据肖溪介绍,世界知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结合市区重建计划逐步完善城市景观系统,形成了今日具有完整城市景观体系的一个生态良好的热带城市风貌。 “新加坡的经验是将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体系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关注人性化的同时充分注重多元的社会文化下所衍生出的多样性文化风格。”

借鉴日本重政府行为与市民参与

与中国景观环境规划相比,日本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与治理,尤其注重景观环境法律体系的搭建,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使得整个城市从景观规划的制定到采取综合实施规划的措施都有了相应统一的依据和基础。此外,日本还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在推进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肖溪告诉记者,日本人民认为景观与地域的固有性密切相关,听取居民的意见有助于强化地域的个性和特色,并形成多样化的风格。

据了解,日本在景观法中明确要求景观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后要先召开听证会,进行必要的讲解,征询居民的意见和听取反馈。在对国家职责的规定中,除了综合制定景观建设的规划、对策,确定实施的责任外,最大的职责就是通过景观建设的教育及知识普及等。同时,各地还积极制定了一些地域性的景观条例,采取一些引导性的做法,大力倡导和表彰一些成绩突出的案例。例如,福冈市设立了都市景观奖,让市民推荐、专家评选,这不仅促进了市民的景观参与意识,而且使城市建设者在商业运作中高度注重景观的价值。

城市设计前景篇6

关键词:城市景观 园林设计 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园林景观也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仅就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地位及其创新进行探讨。

一、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

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我们称谓的园林。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1、园林设计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园林设计也不同,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增加,园林设计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门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园林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园林设计反映了城市的特色。2、园林设计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园林设计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园林设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有相当部分时间在园林上度过,因此园林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总之,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园林的需求不断提高。3、园林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观。一般人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认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园林景观,这些园林景观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二、我国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城市景观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美化城市的需要,又要符合植物学特性的自然规律,同时在艺术上还要体现创作哲理和个性风格,城市景观单纯、极端地追逐其中一项功能,都可能是不完整的。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我国城市景观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努力。1、环境质量差。我国城市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环境质量问题;主要体现是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建筑形式杂乱无章,没有特色;没有修饰的广告随意乱贴,尤其是小广告;城市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2、城市景观缺乏城市个性。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现象普遍存在,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城市以及城市景观失去了个性,在城市景观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3、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城市景观的设计很少考虑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市民活动空间缺少,缺乏活动广场,人们在城市里几乎上找不到可以安全活动的场所,更谈不上举办更丰富的多彩的活动。4、城市景观管理不完善。城市的建设、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存在许多条块划分,由于界限不清,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互相推脱。5、立法不健全。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法规《城市规划法》和城市建设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详细规划,却未对影响城市环境以及城市景观的诸多因素做要求。

三、创新园林设计理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城市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城市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园林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园林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2、注重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结合。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园林设计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由此看来,我们在园林设计中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3、强化园林设计中的绿化设计。园林的绿化设计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任何一个城市都十分重视绿化。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4、注重园林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它设计,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艺术性、观赏性强。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1)强调立意。园林设计的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园林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园林设计的立意还在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如绿化、水源、山石、地形、气候等。(2)注重选址。从景观上说,园林是创造某种和大自然相谐调并具有某种典型效果的空间塑造。因此景观建筑如选址不当,不但不利于艺术意境的创造,反而会削弱整个景观的效果。(3)细化布局。建筑布局的无法,零乱无章,不可能成为园林佳作。(4)讲究尺度与比例。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同样除了园林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5)突出色彩与质感。园林的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5、重视园林设计风格的风格多样性与差异性。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繁荣、艺术风格多元、更能要求复杂的今天,城市园林体现出的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风格特征,显示出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变化的一致性。为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突出园林风格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前景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园林设计;主要问题

1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风景园林建设雷同现象严重

各地城市园林建设相互模仿,对园林建设的规划及构思浮于表面,为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而建设。城市形象工程频频出现,缺乏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地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人文精神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一个地方的地标,在各城市跟风的城市建设中,在追求大而美的园林建设中忽略了自身特点,在园林设计中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反映不出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当地习俗。大面积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区域设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韵,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掩盖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缺乏历史文化的继承,造精神的缺失。

1.3忽视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

在不考察当地环境、地理风貌的基础上,照搬其他地方园林建设。追求新鲜、不同的设计,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不考虑当地地理条件是否能够承担起新的生物样种的引进和繁衍。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植被和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

1.4加大了当地经济负担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盲目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不顾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建设,加大了经济发展的负担。盲目地跟风建设,不切实际的大规模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财力的耗费。如果地方经济负担不起城市建设费用的支出,容易导致国家资产被挪用等经济案件发生。

1.5不适合当地环境的园林建设,维护成本过高

照搬其他地方的园林规划建设,不适合当地的城市环境的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维护,导致经济支出偏大,园林建设成本过高,容易滋生乱收费等问题。

2对于当前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2.1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布局,根据当地地理风貌和人文条件进行研讨和商议,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制定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长效的、可持续的风景园林规划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有效规范和监督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2.2实地考察,园林建设注重当地生态环境

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地貌、水文、植被、人居环境等因素,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条件进行规划和设计,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

2.3坚持当地特色,保护当地人文风情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在城市建设中守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特色,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保留当地特色,这是古老文化的瑰宝,当地的风俗民情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名片,是当地最真实的面貌,在追求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古老文明的传承。

2.4科学、有序地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维护工作

合理规划城市风景园林,根据当地的人员数量、分布等合理调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园林修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5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讲究“人”的因素,重视“以人为本”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更注重“人”的因素,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因此在整个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人文因素,增强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品质。

3结论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既要考虑当地地理地貌和人文风情,还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既要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又要传承历史韵味。面对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改变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2王莹.探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弊端及完善对策[J].现代园艺,2016(6)

城市设计前景篇8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设计;城市建筑

城市景观设计可以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优化城市的外部面貌,同时也可提高城市的绿化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应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找准城市定位,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合理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景观设计,不断探讨如何做好城市景观设计工作。

1.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如今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规划项目在不断开展,而开展城市景观设计则具有必要性。城市道路系统、园林景观、湿地、公园等都是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范畴,也是现代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新生活模式的体验作为民众又一新的诉求点,尤其突出。作为目前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和城市的生活压力,倡导有益身心的生活状态,对上海“软实力”走向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景观设计的协调性差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其协调性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城市景观设计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城市主题进行设计,不得脱离城市的主题风格。但是,在目前,景观从业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导致整个项目的参与度及带入感难以令人满意。

2.2对景观设计整体的把握度不够

一个城市整体的景观设计需要和谐,能够给人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已不仅仅只是一门视觉艺术,而是涵盖了多专业的一门综合科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经济情况,其所相邻的建筑、艺术构筑物、现有景观体系等和谐共存。但是现在有一些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往往忽视了景观与多专业的融合进行分析推敲作品,使得城市景观设计只停留在了一点上,而不是城市整体观感的升华。

2.3城市景观与功能脱离

由于一些设计师过度重视视觉上的冲击和设计的个性化,只是华丽的空壳,没有一定的功能价值,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城市而言,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对表面的华丽程度,而是注重特色化、个性化与功能的协调统一,否则就失去了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作为一门一类科学景观设计应以功能为导向,确定符合区域整体的人文、现状的布局,合理设计,以体现城市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

2.4城市景观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景观设计个性化色彩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是当前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欣赏标准不断提高,视野的不断拓宽,对美的感受也在发生变化,要想适应城市的发展,必须对景观设计予以创新和优化,使城市形象得到更好地诠释。

3.以上海虹桥项目为例探讨优化城市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

上海虹桥项目位于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北片区,南侧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比邻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项目分为11-02、14-02,2个地块。11-02地块地上包括2栋主体建筑,东部为企业文化展示楼,西部为商业及办公用房;地下共2层,地下1层为商业及配套设施,地下2层为商业及停车场。14-02地块地上,包括12栋主体建筑,东、西部各为3栋条形5层办公楼,中部为6栋3层点式独栋办公楼;地下1层为停车场。该位置集合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中心,临近商业、文化及交通设施,形成一个显著的综合性项目场地。上海虹桥项目致力于设计打造一个体现中高端商务办公特性,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放、生态的城市综合体。

3.1景观设计要与城市底蕴及发展特色相协调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特色,也是体现城市独特性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存在的重要价值。发展特色和历史文化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是无可替代的,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依托于城市,使得景观设计更容易融入到城市中。在上海虹桥项目中,设计师首先确定设计主题:聚焦现代经典,展现稳重大气。上海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2000多年的积淀成就了现在的繁荣辉煌。在虹桥,利用春韵东吴夜船来展现我们的古色古香,同时配以祥云向世界展示上海的现代化风貌,在理性与传统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有如五彩祥云一样稳重大气,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3.2保证景观设计与建筑、艺术构筑物的融合

在城市中,城市景观要严格按照城市的基本结构进行设计,以此来衬托城市现象,打造一体化、系统化的城市格局目。城市建筑是城市的核心元素,景观设计与城市建筑是相辅相成的,格调、文化、特色等都应与城市建筑相互搭配,进而形成统一的整体,才是景观设计成功的关键。对于城市而言,只是城市建筑孤独的存在难免会有些单调,必须加入时代元素来完善城市设计,进行景观设计是首选。上海虹桥项目设计中,采用高效建筑形式,灵活布局,营造出新的商务商业枢纽,使得办公和商业以及商业设施之间清晰融合。

具体分析如下:在建筑沿城市公众界面布置底层柱廊结合首层商业氛围及基地内部公共空间开口,形成舒适的城市步行空间,更好地融入社区环境,增加活力;对于人行通道建筑形态设计可设置绿色步行环廊,场地内部的步行流线组织结合建筑布局与景观设计,形成公园般的步行体验;对于下沉广场空间形态创造舒适活力的广场空间,自然开敞的下沉广场,结合绿化的种植,形成室外庭院,从而有序组织综合商业办公人流,形成活力的水平界面。最终形成绿化带、公共娱乐设施、商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景观与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完美结合。

艺术构筑物是具有艺术特色的建筑,是艺术品的典范,现在也演变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利用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来辅助城市规划工作。上海虹桥项目追求大气婉约、清新雅致的景观气质,因此在艺术构筑物设计方面也是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整体环境相融合,既能充分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一种简约大气的感觉,还能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

3.3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环境相融合,顺应自然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属于自己的主题,是城市发展的通行证和明信片。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应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严格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优化景观设计中园林设计,充分体现其生态美学原则,将生态与景观完美融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绿植设计,应选用适宜的植株,根据城市的气候、土壤、环境选用合适的植株作为栽植对象,以保证植物后续的生长和存活率。上海虹桥项目中景观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相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区域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此外,在广场上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包括喷泉、涌泉、滚水等供人观赏,以简洁雅致的景观来凸显自然、和谐有序的环境特点,创造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家园,烘托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

3.4以人为本,体现景观设计功能

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应注重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点,遵循“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注重景观外在视觉感受的同时,应体现景观设计的功能,这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是人性化的高度体现。在虹桥项目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围绕项目园区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上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在生活休闲运动区的设计采取依势而建,满足园区员工的要求,创造一个典雅的漫步环境及理想的运动场所。办公楼中心花园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板凳等,为人们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余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空间的含蓄、宁静。另外,在商场购物区中,设计师将座椅设置成艺术品的形状,设计成高2m的蛋形多功能座椅,既有观赏性和创新性,也具备使用功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市设计前景篇9

关键词:城市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主题公园是人造的旅游资源,主题公园对规划以及构思是特别讲究的,其可以围绕着一个或是多个主题来展开设计。主题公园中的景观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过程中既要能够体现出主题公园的独特性,还要能和城市文化属性相联系。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分析,能有助于促进实际景观设计的良好发展。

1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目标及原则

1.1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设计目标。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特质和其它的景观设计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目标的明确化。要以营造独特主体场所氛围作为重要设计目标,通过景观设计激发消费者的兴奋情绪,从形成比较特定环境的氛围,对人的情感带来共鸣[1]。另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还要体现在商业经济效益以及文化效益的双赢层面。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和一般公园的景观设计不同之处在商业性的属性上比较突出,将经济效益作为最大化的目标展开设计。

1.2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1)为能将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多样化,就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才能使景观设计的质量水平得以有效提高。景观设计注重文化特色的融入,通过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对城市文化的内涵加以体现。景观设计要对文化的特色加以体现。在具体的规划中将发扬城市文化进行充分的考虑[2]。(2)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的原则也要充分重视。主题公园是为人设计建设的,景观设计就必须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尊重自然以及秩序,对人的需求充分考虑。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能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消费心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等,将人的价值放置在关键位置,才能发挥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价值。(3)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遵循美学设计原则。由于主题公园是为人来提供休憩以及游玩的场所,这就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对美的体现加以重视。不仅要在功能上充分的展现,还要能将审美性与之相结合,将功能和审美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凸显出景观设计的完善性以及协调性,整个主题公园的审美价值也能得以提高。(4)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文化传播的原则。不仅要能将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科学化呈现,还要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保持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和发展前景

2.1城市主题公园景观具体设计

(1)景观设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建筑景观的设计方面是较重要的。在对建筑景观的外形设计方面,要能形态多样化的展现,可结合实际在娱乐型及仿古型方面进行加以选择[3]。例如在仿古型的建筑外形设计中,将历史文化作为主题进行的设计,这对城市文化的传播较有利。而对于娱乐型的建筑外形设计就比较多样,在形态上也有着不确定性。建筑风格的呈现,也要能和主题公园自身的主题相结合加以确定。(2)景观的空间组合设计层面要科学性的呈现。在主题公园的景观空间组合的序列层面的把握,要注重节奏感,设计中要考虑到人在公园中的游园是强迫性的行为,不会长时间的保持情绪以及体力。因此在景观的空间组合序列上就要注重变化,通过组合的变化来激发人的兴奋情绪,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3)设计的手法上要能多元化的呈现,可将游戏方式在景观设计中加以应用。在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的线索,将多个主题能够有机的串连起来,从而形成完善的主题公园系统。在游戏方式的运用上,可将时间或是故事情节作为主要的方式,让游人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跟着主题发展来进行切身的体验。这样就能够在景观设计的作用价值方面充分发挥。(4)植物绿化的设计是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对人的精神有着放松的作用。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就要充分重视方法的科学应用,可将先软后硬的设计方法加以应用,对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战略加以明确化,创造符合市场的主题文化,打造主题的唯一性。对植物的配置要科学合理化,对生物的多样性要充分重视,尊重以及保证植物群落组成的合理科学性,要和主题相符合。在对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在布局以及空间特色的体现方面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对人的审美需求要能得以满足。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重视,才能将植物景观设计的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5)水体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水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水景设计要主次配合,可以设计成流畅平滑的曲线形,水体的主次以及大小的设计上,要做到融会贯通。如在辽阔的水面就可通过汀步石、桥以及小品等进行连接,塑造体量上有变化的水面。

2.2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发展前景

(1)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发展,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景观设计会回归真实,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会更加的自然化。城市主题公园是人的乐园,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会更加的强烈。而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从某种程度上就能满足人们的这一心理。因此在未来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发展中,会向着回归真实以及自然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以及追求。(2)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会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力更注重,以及对城市文化内涵的融入也会更加的重视,从而将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和城市文化相结合,设计出有着浓厚人文性的景观,通过这一设计来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在未来的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会将大众文化作为重要基础,与时展的潮流相结合,审美时尚以及科技文化等元素也会与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紧密结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设计的层次性以及功能性的体现。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要对城市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文章通过从理论层面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对实际生活中的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思梦 单位: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庚.浅论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J].艺术科技,2016,(11):316.

城市设计前景篇10

【关键词】滨水景观;绿化;生态型城市

1、前言

现代城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城市的建设也走向生态化。这种生态型城市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稳步发展、城市环境的舒适优美、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标志。由于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兼具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区域,滨水景观的绿化建设将成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打造碧水蓝天的生态型城市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解析。

2、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规划体系的欠缺:我国景观规划分为综合调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施工图四个阶段。综合调查是对交通条件,用地现状,基础设施,人文历史因素的总结,却忽视了居民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不能做到满足大众的需求。作为景观设计规划体系,我们缺少对案例的后期评价与总结[1]。

(2)地域文化环境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思想文化的交融,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变得趋于形式主义,忽视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滨水景观环境盲目的沿袭着西方的发展模式,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滨水景观。

(3)生态观念与景观观念冲突:现代城市建设较多考虑的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水平,却忽略了工业化和其他建设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城市建设中到处弥漫着钢筋混凝土的气息,动植物失去了其原有的家园,自然景观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命力,加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已经不堪重负。不能将生态与景观相融合,使得我国许多城市的滨水区景观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4)公众参与的缺失:调查表明,在城市的景观建设中普通市民的参与性很低,很多都是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在完成设计方案后公示出来,居民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导致建设的景观不能更好为居民服务。

3、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的原则

城市滨水区是在城市范围内陆地和水域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因为滨水空间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上的和水里的,还有水路交界地和滨河湿地类,这使得滨水景观绿化设计更为综合,复杂,富有挑战性。在滨河景观的绿化设计规划中我们要遵从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设计要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进行建设,并尽量保持其原有面貌的完整性。滨水景观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最大程度的融合,充分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2]。

(2)植物造景原则:为了创建“绿、畅、洁、美”的景观生态型滨水景观形象,配置不同的植物景观生态群落,适地适树地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群落景观序列,突出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文化特色。

(3)景观特色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将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与大片绿地水体、少量景观建筑有机结合,构成绿树成荫、水系畅流、百花争艳、居民游憩的滨水景观序列空间。

(4)多功能性原则: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设计应满足城市居民在观光,生态,健身,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例如:通过景观绿地来调节气温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来实现其生态环境功能;通过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特色景点设置来实现其景观功能;通过娱乐健身场所的建设来实现其休闲文化功能。通过综合多方面因素与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滨水生态空间。

(5)安全性原则:滨水景观是水畔特有的绿地景观带,是绿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在景观设计中我们除了要满足生态环境、文化历史继承、娱乐休闲等功能外,还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在满足市民的休闲文化需求、城市景观的优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水利防洪的功能。

4、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

4.1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的种植形式

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的种植形式有以下几种:

(1)标本式:是以欣赏植物个体形成的一种景观组织形式。常见的标本式植物有红枫、银杏、香樟、水杉等植物。单株植物矗立在滨水绿地,将会给人一种视觉冲击。

(2)组团式:这是现代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的主体。通过将乔木,灌木,藤木等植物进行组合,增强滨水空间的景观性、开阔性和通透性。

(3)线性种植:这种种植方式适用于滨水防护林、步道、护岸林、隔离绿篱等区域。在保护环境,遮蔽阳光的同时还拥有很高的绿量。

(4)群落式:这种种植形式体现的是地域特色和滨水文化。一般在滨水岸线曲折的空地种植群落式植物,有助于美化和优化生态环境。群落式植物多以乔木、灌木、草本为主。

4.2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模式

结合以上所说的设计原则和过去建设时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设计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模式为:首先要先确定规划理念,制定绿化景观和绿化目标序列,然后再设计绿化空间景观。由于城市滨水绿化类型多种多样,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可以采用统一的固定模式,只有确定绿化设计模式之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滨水景观绿化设计。根据滨水区域的视觉功能以及环境特征确定绿地的建设目标,确定滨水绿地的景观建设方向,再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对于滨水绿地景观序列,主要是根据滨水绿地的具体形态来确定。根据城市生态保护绿地、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以及绿地城市景观廊道来确定滨水区的绿化类型[3]。

5、结论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的绿化对于建设美丽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意义重大。我们要在遵循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地域特征,文化历史特色,选择科学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模式以求实现现代城市的生态型景观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虹.北方滨水景观绿化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9)

[2]王浩民.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