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举措十篇

时间:2023-12-25 17:36:23

农村改革的举措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1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原有农村客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一项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客运巾场的弊端,优化了运力结构,规范了经营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打破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为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市224个行政村,已有212个通了班车或公交车,通车率达95%,其,1,城乡公交线路14条,线路辐射到7个镇4个街道,180个行政村,城乡公交通车率达80% o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经营模式,城乡居民出行得到同等待遇。由于历史原因,公交车辆一直以来只运行于城市内,经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农村居民也像城市居民一样;:受原来城市公交待遇,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出入往返。

统一城乡公交票价政策,老白姓得到实惠。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出台的运价标准,取消了原不合理附加部分,大大降低了班车票价,受到了农村居民的欢迎。

优化市场主体和运力结构,客运档次得到提升。一是通过对农村客运班车经营权的重新配置,组织形式上彻底改变了原有承包或挂靠的经营方式,走上了集约化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得到了质的飞跃;_是经营方式吸取城巾公交车优点,实施公交化运营,即车辆循环,旅客上车买票,途中设置站点,到站停靠,上下客站点之间不停靠的运营方式,原有农村客运巾场出现的“三客”问题已基本解决,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三是车型结构得到调整,城乡公交所有车辆都在中等以上,并全部为空调车,乘车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2

党的*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自去年10月党的*以来中央的工作,是一个高举旗帜、实事求是、开拓奋进、继往开来的重要报告。总书记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会通过的《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新时期农村工作规律的把握进入了新境界,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回良玉副总理对决定稿的说明,对于我们准确领会中央战略意图、更好地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0月13日下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讨论研究了《中共*省委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工作方案》。

省委会议讲:全面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基础上,准确领会好、认真贯彻好*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上来。要认真组织好传达学习,把学习*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起来,特别要深刻理解农村改革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刻理解*以来我国为什么能够办好几件大事和妥善应对几件难事,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当前党和国家工作有哪些新要求、新部署,真正把*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学透,学懂弄通。要深入调研、积极谋划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精神的各项工作,按照*届三中全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部署,特别是推进对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怎样增加农民收入、怎样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趋势、影响*成为农村改革发展排头兵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是什么和如何科学制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等深入基层调研,研究制定*的贯彻实施意见,扎扎实实做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新局面。

书记讲:要精心组织、奋发有为地做好年底前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一要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加深、能源价格大幅波动、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国家出口贸易政策调整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尤其要看到在世界金融动荡加剧情况下,对经济外向度很高的*发生的影响,努力把形势分析得更透彻些、把可能面临的困难看得更多一些、把应对风险的举措考虑得更得力些。要大力扩大国内需求,大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大力支持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特别要着力抓好已出台的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举措的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二要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按照中央全会对解决民生问题讲的新要求,增加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统筹解决好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走在全国前面。三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处理突出问题及联席会议、督查专员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维护社会治安和反恐斗争。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后哪里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一定要倒查责任,坚决依法查处和惩治。四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自觉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围绕*重点需要解决的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各地各部门自身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开展活动。坚持实践第一、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第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成果,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党的*届三中全会讲: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的要求。为全面落实*届三中全会讲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动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扎实有效地做好当前我省各项卫生工作。在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是深入学习、全面领会、认真贯彻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继续组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按照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和做好我省各项卫生工作,尤其是研究和探索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我们今天召开座谈会的目的:第一是学习贯彻;第二是讨论消化;第三是研究探索。通过学习,认真领会三中全会《决定》内容,全面把握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农村卫生工作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二是把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同目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举措,统筹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走在全国前面。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3

主题咋定?

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解决结构性矛盾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今年的一号文件如是开篇,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冉峁剐愿母镒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如何看待“新的历史阶段”?

唐仁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完整判断。”

提出“新的历史阶段”,主要基于三个背景――

首先,基于党中央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唐仁健说:“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央都会及时对农业农村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举措。”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张家湾村民组村民秋收场景。

去年3月,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唐仁健表示:“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其次,基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受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幅明显回落。

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

“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不同程度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问题。”唐仁健说。

第三,基于近些年“三农”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近几年,各地各部门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唐仁健表示:“去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了头、有进展,但这项改革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到底应该怎么认识、怎么理解、怎么把握,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

新阶段也是一个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考验期,一旦松劲,就可能陷入停滞徘徊,甚至滑坡倒退。唐仁健提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守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要义何在?

可理解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这与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不同?

唐仁健表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农业农村自身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其内涵要义,可以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这个公式来理解。

“要注意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或寻求总量平衡、数量满足,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唐仁健强调,过去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解决供给不足,现在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着力于生产结构,现在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过去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现在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唐仁健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应把握以下三方面:

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他解释,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这意味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不仅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供给体系优化,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实现双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农民、关注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需求,满足对绿水青山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唐仁健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阵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底线不能失守。

何处发力?

调优结构,调好方式,调顺体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平台期,矛盾交织、千头万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哪儿发力?

唐仁健说,总体上可以分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包括三大调整、两个支撑。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要突出“特色优势”。一号文件提出,要统筹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等政策措施。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政策措施。

――强化科技支撑。就是要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政策措施。

――强化基础支撑。就是要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为此,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等内容。

“改革板块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关系,实现三大激活。”唐仁健表示。

激活市场。简言之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让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去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改革效果明显,全国调减玉米3000万亩,国内玉米价格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一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

激活要素。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一号文件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举措。

激活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激活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我国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已有350万户,无论是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种养大户,都非常有活力。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钱从哪来?

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有人提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家财力紧,还要不要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人提出,部分农产品库存这么多,国际低价农产品进口冲击这么大,还要不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

对此,唐仁健明确表示:“正因为农业农村大势稳,基本面好,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都不能变,力度都不能减。”

如何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堤外损失堤内补,在培育新动能上做文章,在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他说。

今年一号文件将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

唐仁健提出,“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投入。“虽然当前财力紧张,但‘三农’支出不能减。”唐仁健说,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确保增量,一号文件明确,“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就是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一号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这些举措,就是从源头上、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整合的有效方法。”

撬动,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作“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一号文件提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撬动措施。

唐仁健表示,“撬动的难点是那些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的中长期、低回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借鉴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千方百计创新融资方式,撬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金。”

有啥亮点?

建“三区”“三园”加“一体”,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扶持乡村工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突出的政策亮点?

唐仁健说,一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平台、载体方面,提出建设“三区”“三园”加“一体”。

“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是为确保重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通过“三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目的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园,目的是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建设创业园,是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提供扶持和服务。

“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提出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

“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还是节水。”唐仁健表示,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提出加快完善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当前,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粗放,盘活潜力巨大。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为此,一号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唐仁健提醒,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要注意两点:一要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二要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三是在农业主体和人才保障方面,提出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培养乡村专业人才。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4

八条总结

一个完整判断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一条新主线

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

总体把握三个方面

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

守住三条底线

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从两大板块发力

一大板块是结构调整:突出“优”“绿”“新”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文件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

二大板块是改革: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

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

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政策支持的两个思路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

整合撬动财政资金。整合: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三个突出亮点

建“三区”“三园”加“一体”。“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

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文件强调,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提出加快完善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培养乡村专业人才。文件提出,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九大惠农红包

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文件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文件提出,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文件提出,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保兜底工作。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文件明确,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文件提出,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根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2017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F光纤到村。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面向农村及试点地区的优惠资费。

防止出现卖粮难。文件明确,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

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文件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文件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文件明确,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解读新主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持续攀升等原因,当前国内粮价高出国际市场30%-50%,缺乏竞争力。因消费结构升级、价格机制问题等原因,部分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大豆供小于求、进口激增,玉米供大于求、库存高企。最近十几年我国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广义粮食安全存在结构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粗放,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难以为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质:以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六大任务:调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等。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库存,加快消化玉米等个别农产品积压库存。降成本,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机械化提档升级等节本增效。补短板,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根本途径: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活市场、要素、主体。

2017年亮点举措: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投资机会

从宏观上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缓解部分农产品供需矛盾、减少农产品贸易逆差、减轻国家农业财政压力,中长期利好经济增长。从投资机会上看,建议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大主题(见图表):

媒体关注一号文件

台湾联合新闻网:中共中央2月5日新世纪以来第14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提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透过六大方面、三大调整、三大激活,增加农民收入并保障有效供给。

日本《产经新闻》: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往往是最重要的问题。文件提出,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应该兴修水利设施,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并在农村培养第二和第三产业。

法新社:中国公布了一项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所未有的政策文件,保证今年要投入创纪录的1500亿元来发展农业。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5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切实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和重大投资项目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和重大投资项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这些方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发扬民主、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二、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发展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首都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全面推进政务、村务等信息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17号),对区县、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本市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区县政府要切实做好农村改革发展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保障首都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政策制度措施方面的信息公开。要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大局,加大中央、本市出台的农村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公开农村基本经营、土地管理、农村金融以及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等制度措施。

(二)加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信息公开。要着眼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集体资产处置、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转非安置、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扶贫救灾资金发放等事项的公开力度。

(三)加强关系群众民利方面的信息公开。要着眼于维护农村基层群众的民利,加大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公开力度。结合现有村务公开、社区建设等工作基础,构建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基层信息公开渠道场所建设,确保群众获取信息权利的实现。

(四)加强支农强农惠农方面的信息公开。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的中心工作,加大涉农投资项目、农业技术创新、产业经营动态等信息的公开力度。进一步整合与共享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等涉农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生产和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调整结构,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把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加强社会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公开。要着眼于提高便民利民的服务水平,加大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力度。有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农村基层实际,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站所的办事公开制度,编制办事公开目录,抓好办事公开载体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积极做好扩大内需重大投资项目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全面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决策部署,扩大政府投资,促进重大项目引进,努力带动社会投资。政府信息公开要及时跟进,全程参与,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全过程,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政策措施顺利实施,确保财政投资管理使用的安全、透明、高效。

(一)加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信息公开。要紧紧围绕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是否全面领会和落实到位,加大对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及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扩大内需重点措施执行情况的信息公开。务必做到令行禁止,坚决、迅速地落实好中央和本市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加强重大投资项目规划、立项等环节的信息公开。要紧紧围绕投资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规定的投向,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要通过新闻会、新闻通气会、首都之窗网站、报刊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项目决策实施前,要采取多种公开方式,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论证,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坚决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坚决防止财政资金用于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及楼堂馆所项目建设,坚决防止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攀比。

(三)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的信息公开。要紧紧围绕投资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对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批、用地管理、环境评价、决算验收等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公开有关信息,确保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程序规范合法。坚决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行其是、弄虚作假等行为。

(四)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情况的信息公开。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质量是否安全合格、使用效果是否满足社会需要,加大对工程建设单位资质以及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要及时公开集中财力投入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的建设计划、有关投资项目及数额分配情况,也要及时公开项目进度安排、进展阶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信息,保障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贯穿项目实施始终。

(五)加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透明,加强对重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公开项目资金种类、数量和使用情况,并通过设立信息公开咨询、投诉举报等渠道,主动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公开透明。严防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杜绝重大项目建设中发生贪污、挪用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改革发展和重大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区县政府要认真总结《条例》施行以来的经验做法,切实加强对农村改革发展和重大投资项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6

同志们:

首先,非常高兴参加xx乡与xx联合举办的这次党员干部培训班。联合举办的这次党员干部培训班,既是发扬军地共建传统优势,密切军地双方的重要行动,也是在加强党的建设上的有益探索,必将对我们军地双方的党建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党建强则事业兴。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我们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xx乡党委坚持“虚功”实做,在加强党的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创出了党建监督员制度、双半日工作制度、村村结对帮扶工作制度、乡村干部论坛、乡校共建机制、党员温暖工程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乡党委、村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为乡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今天,xx乡举办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将进一步增进农村党员干部对全会精神的了解,进一步强化党员投身农村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加强交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认真领会全会新精神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此后,党中央了10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30年间,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正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吃得营养,穿得讲究,而且高档商品,如:平板电视机、自动洗衣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轿车也已进入部分富裕农户。尤其是最近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种田不要交税,种粮有补贴,免除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普遍实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到20__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30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由2.5亿人减少到1500万人;粮食总产量由改革开放前的3000亿公斤增加到5000亿公斤。

年的农村改革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面临着种种现实问题和挑战。农村和城镇相比,依然相对落后,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在一些地区还相当突出;农民收入总体上落后与城镇居民;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必然会制约到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制约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长远看还会影响到中国未来改革发展全局。

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种迫切需要改革的形势下召开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开始了新的征程。《决定》将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农民将得到更多的实惠,广大农村的面貌必将日新月异,亿万农民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是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今天乡党委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让基层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好一点,充分发挥先锋表率作用。一会儿, 谷峰 教授将还要作具体讲解,大家要认真听,通过培训,深刻领会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推进农村改革的新要求上来,全力推进北市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全面掌握报告和《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概括,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带领群众学,不仅要提高认识,还要来指导实践。

一是要宣传好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农村改革的主体。因此,广大党员要主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担负起宣传、引导的职责。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座谈会、走村访户等活动,把十七届三中全会推进农村改革的意义、基本要求讲深、讲透。对于群众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顾虑和错误认识,要带头向群众解释、宣传,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统一思想,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是要指导好实践。要紧密联系农村发展的实际,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联系村的工作实际,认真思考,紧紧围绕怎样增加农民收入、怎样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趋势,围绕影响辖区突破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是什么,围绕如何科学制定辖区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等问题深入调研。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领发展全局,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新局面。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7

一、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短短的三十多年,实现了几亿人口致富,这在世界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在为国家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骄傲自豪时,也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形势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就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是不健康的,虽然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摆脱整体贫困的面貌确实奏效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但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的水平,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大大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大家都知道,贫富分化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当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就会爆发革命,这是历史,客观真理所决定的。具体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中来,我们首先来谈一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扶持力度小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水平日益发达,社会主义大蛋糕越做越大,在分配蛋糕上,政府的举措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对城市的投入很大,对农村的投入较小,大型基础设施,公共的福利建设均建在城市,造福了广大的城市居民。但是,农村的经济基础依旧薄弱,而且在城市飞速发展时,更加衬托出了农村的落后。大量农村农民进城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从事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人口仍是少数,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经济发展不利因素众多

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众多,严重阻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当前依旧存在,主要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僵化。古时候有皇权不下乡,当前是很多改革措施在农村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农村的经济体制依旧僵化,腐朽;农村劳动力短缺。当前城镇化在加速发展,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缺乏强壮劳动力,经济发展不起来;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

3.改革举步维艰

当然,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惠农、利农政策进行农村的经济改革,企图推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就当下取得的成效来看,改革的结果差强人意,这也正说明农村的经济改革举步维艰,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几项基本原则,不管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改革,创新,基本原则都应该牢牢坚守,毫不动摇。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保持农村经济发展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三、当前经济发展的策略

1.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因此,应该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加大对农村的普法宣传,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鼓励优秀的人才到农村去发展,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丰厚的待遇。

2.更多吸引外资

政府鼓励企业到农村地区发展,例如一些重工业企业,企业家可以将厂房建设在农村地区,既缓解了城市污染问题,又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村自身发展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集体所有的矿产资源,自然风光,加大宣传的力度,吸引外来投资商。

3.政府增加支持力度

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在分配蛋糕的过程中,应该照顾一下农村的劣势情况,帮助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对农村的教育大力支持,优化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出台惠民的经济发展政策

出台更多的利农、惠农的经济发展政策。我们在保护农民土地使用权上出台了很多优惠的政策,笔者在想,我们的政府是否可以立法承认并且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呢?如果政府立法承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农民将会提升劳动积极性,加大对所有土地的爱护,将会增加土地的流通,发挥土地的更多作用。过去,我们从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前进了,是否可以将家庭联产承包转变为个人所有呢?或者家庭所有呢?

四、结束语

本文比较详细地谈论了三个问题,即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的原则,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笔者通过介绍这三个问题,向读者阐述了自己对当下农村经济的看法和建议。总之,我们农村经济要发展,还是要靠不断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韩俊.中国三农问题政策走向[N].经济参考报,2010-08.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8

*月*日至*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届三中全会。今天,我们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就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作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反映了全党意志,体观了人民心愿,总揽全局,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深刻精辟,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工作部署,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党的*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三中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各族农牧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把握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就要着重领会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观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根本要求认真落实。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把握,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六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特别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一目标,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凝聚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确立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重大原则。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和五项重大原则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确保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推进。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实际出发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重点部署了六大制度建设。这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是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将形成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大意义,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全会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强调发展观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全会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从七个方面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真正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大安排。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三中全会深刻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八个方面就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亿万农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央的政策措施,抢抓扶持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使广大农牧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和农村民生加快改善。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新要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三中全会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着眼于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好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作用,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认清*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大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心目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的措施和办法,狠抓粮食生产、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农业农村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而明显的趋势,有力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以“四区一线”为主的农业产业布局明显优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多元结构开始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这些成效充分证明,我们采取的措施顺应改革开放大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符合全市各族农牧民群众的期盼,必须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综合生产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四区一线”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农民和牧民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有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公共服务能力滞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届三中全会对我们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推进农村改革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机遇。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对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牧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掀起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传达、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我市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作为各级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工作,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集中一段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宣传、调研、讨论活动,不断把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

一要精心组织安排,抓紧传达学习。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的要求,市委将把组织开展*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贯彻工作作为近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安排部署。近期,市委将成立专门办公室,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市党校要提前做好培训准备。市四套班子领导、有关局委办和驻市单位领导,要在市党校分别进行三天的封闭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开展以学习*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集中时间,通读原文,认真领会三中全会的政策信息,做到真学真懂。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坚定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把握机遇,务求使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做学习贯彻的表率。市四套班子领导要认真抓好分管部门和系统以及联系点的传达学习,抓紧安排部署,加强指导检查,确保不留死角。组织部门和党校要把传达、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各乡(场)镇、各部门必须高度认识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要充分利用冬闲时节,依托乡(场)镇党校、村(队)文化阵地,紧密结合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及“三下乡”等各种活动,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入开展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党关心、全民支持、全社会参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安排专题、设置专栏,既系统宣传*届三中全会精神,又要全面报道我市的学习贯彻活动开展情况,使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市行政绩效考核督查中心要充分发挥督促检查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乡(场)镇、各部门就学习情况开展督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要广泛开展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各乡(场)镇、各部门要围绕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实践,广泛开展讨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现阶段特征,结合*实际,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各族农牧民盼发展、求富裕、尽快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待,有针对性提出工作措施,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要通过深入的学习讨论,继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精心谋划新时期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各乡(场)镇是直接组织领导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主体,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抓,通过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思想和方法,力求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农业发展的制约和困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民主管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等重要环节取得突破。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审视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找准服务三农工作的突破口,制定出台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提高服务农业农村工作水平,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结合实际做好调研相关工作,制定切合各单位实际的贯彻落实意见。地委、行署对传达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将于本月底组织人员分三个调研组对全地区五县二市的学习贯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各乡(场)镇、各相关部门要及早动手,做好准备,积极配合好地区调研组在*的调研工作。要认真梳理汇总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的半年工作调研及农业农村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等专项调研情况,精心提炼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深化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地区调研组提供第一手资料。各乡(场)镇、农口各部门要在学深学透、学懂弄通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际,综合调研情况,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体现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反映全市及各乡(场)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影响和制约全市及本乡(场)镇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症结,明确提出今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措施的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市直其它部门要从提升本部门业务工作水平及更好为“三农”服务的大局出发,制订凸显部门特色、指导性及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推动本部门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各乡(场)镇、各部门要在11月10日前,将贯彻落实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市委办公室。

三、把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

党的*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从明年3月开始。结合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超前谋划、先学一步。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筹安排,在学习内容上相互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同步进行,用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成果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为明年全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要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大讨论。当前,我市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经济欠发展、物质基础薄弱、社会建设滞后,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市情。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只有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线,贯穿改革发展的始终,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有利于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面对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上下要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大讨论,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机遇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战略的认识,切实找准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和办法,为*新一轮大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要通过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对我市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成果,认真总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信心。要与我们已经形成的发展思路相结合。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创新发展思路,确立了“到2010年把*建成在全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市”的目标,积极实践“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布局战略及工业强市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理解,结合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的发展思路进行再深化、再认识,并不断充分、完善,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

要结合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超前谋划2009年各项工作。2009年是顺利完成“十一五”计划,力争实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尽快做好明年经济发展指标的确定和对重大项目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进行谋划、考虑、安排。要认真总结分析今年发展情况,找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科学合理地提出明年的发展速度,高起点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尤其是各乡(场)镇、各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要超前研究和考虑,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早研究应对措施,使决策部署真正起到指导全年工作的效果。

四、把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确保顺利实现今年发展目标

从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看,我们克服了低温冷害、干旱等自然灾害,整体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今年1-9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2亿元,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7.6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16.3亿元,增长44.8%,其中工业11.4亿元,增长69.2%,第三产业8.3亿元,增长11.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增长22.5%。现在离年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各方面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乡(场)镇、各部门要按照“横向找位置,纵向定目标”的总要求,认真对照年初的计划进行深入自查,检查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落实完成任务的工作措施,力争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全力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今年的持续干旱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在积极应对旱情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大力推广高新节水技术紧迫性、必要性。地区下达我市今冬明春的高新节水任务是20万亩,目前已经分解落实到各乡(场)镇。各乡(场)镇要对照任务,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强主动应用高新节水技术意识;要深入田间地头,逐块落实高新节水地块,确保全面完成高新节水任务。对已经确定实施高新节水的地块,要抓紧做好相关准备、前期施工等工作。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各乡(场)镇、各有关部门要抢抓当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冬小麦种植地块,加快播种进度,力争入冬前再播种冬小麦2万亩,确保完成今年12万亩冬小麦种植任务。要坚持把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以“科技之冬”为主要载体,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基层文化阵地为平台,将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与*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培训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在提高农牧民非农技能上下功夫,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高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和水平。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认真做好棉花收购及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全力维护棉花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各乡(场)镇要抓紧落实植树造林地块,及时整理地块,为明年春季植树造林做好充分准备,不折不扣地完成树造林工作任务。要抓紧抓好灭茬、秋翻、冬灌,保证明年的春播质量。要认真贯彻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现代农区畜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我市现代农区畜牧业大发展。要做好牧民的动员工作,提高牧民定居点的入住率。同时抓好牲畜秋季疫病防治、饲草料储备等各项工作,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要抢抓冬季农闲时机,组织广大农牧民积极开展“五清”,进一步优化、美化、净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以提高农牧民主动意识、激发农牧民主体作用发挥为重点,不断探索和完善“五清”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五清”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实效。

二要继续推进以项目工作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既要抓紧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又要超前谋划事关新型工业化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的重大契机,继续加大项目的储备、跑办力度。要围绕产业布局、产业配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库,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要跟踪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力争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见效。

三要抓好社会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市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要求上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继续做好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重要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重点部位、区域、单位电子视频监控和电子报警设施的配备安装;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严格落实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登记制度;按照自治区、地区的安排,认真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再教育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和活动;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及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梳理、妥善解决好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经济快速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密切关注农牧区困难群众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完成抗震安居建设任务。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救助活动,切实解决好各族群众冬季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要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的作用,利用冬季相对农闲时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做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技能,因地制宜做好劳务输出工作。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四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要按照地委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纪念活动,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目的。纪念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注意节俭,严禁借纪念活动名义从事商业活动、制作发放纪念品和摊派集资等。要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安排,认真总结我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9

本届政府为什么下决心取消农业税

问: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本届政府为什么要下决心予以取消?

答: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已在中国存续了2600年之久,期间共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第一次是由夏商周时期的劳役地租,改变为春秋战国时期以亩计征的实物地租;第二次是由秦汉时期按土地产量分成的比例地租,改变为魏晋至唐前期按土地数量缴纳的定额地租;第三次是由魏晋隋唐时期的租调制调整为唐中后期的两税法;第四次是由唐后期的“两税法”改变为明代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第五次是由明代的“一条鞭法”改变为清代的“摊丁入亩”,完成了赋役合并。

总的看,历史上农业税制变化的趋势是由繁到简,但无论形式多变、名称多变却未改变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的地位与作用,“皇粮国税”一直是农民天经地义必须缴纳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国家政权稳定和推进工业化建设,农业税在相当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农业税条例》,统一了全国农业税制度,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全面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决策。这一德政之举,充分体现了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下大决心取消农业税,我的理解是确有这个必要,而且也具备承受的能力。

有必要,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温总理曾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来表达他对“三农”的关切之情。我深受震撼,深为感动。的确,9亿农民是我们共和国大厦的基石,9亿农民不富,整个国家就不算富裕;9亿农民不稳,整个国家就难以稳定;9亿农民不能实现小康,全国人民实现小康就是一句空话。

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能力,就是说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壮大,国家财政有能力、有实力承担取消农业税这个成本。尽管取消农业税会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但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局看,这些财政的减收增支是为破解“三农”难题、从根本上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造成的瓶颈制约、造福广大农民所付出的代价,不仅是应该的、必要的,也是十分值得的。

问:全面取消农业税,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有何重大意义?

答:全面取消农业税,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取消农业税,完善和规范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可以更好地维护9亿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不仅能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将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村人口集中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

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农业税征管工作量大,征管成本高,处理不当还会直接影响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消农业税,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也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转变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履行社会管理、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从而进一步改善和密切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环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大范围覆盖农村,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中央财政如何实现“多予、少取、放活”?

问:目前我国减免农业税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迄今为止,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共减轻了农民多少负担?为支持改革,中央财政共安排了多少资金?

答:到2005年,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已有28个,河北、山东、云南3个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得到了大幅度减轻,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8亿农民得到实惠,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和支持这一政策。

为保证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权和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截至2005年,中央财政累计已安排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1830亿元。从2006年起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亿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完善,其中中央财政每年将通过转移支付补助地方财政780亿元。

问:中央提出今后“三农”工作将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是要在“多予”上做文章。请问中央财政对此将采取哪些支持措施?

答:明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对农村还必须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要高于上年。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完善并加强对农民的“三补贴”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增加;进一步扩大农机具购置的资金补贴范围。

二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的原则要求,在2006、2007两年时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三是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五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央财政将加大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

六是全面促进农村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等。

问:除了“少取”、“多予”外,“放活”也是破解“三农”问题一项重要举措。请问财政在“放活”上有何思路?

答:“放活”,即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从财政来说,就是要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一是支持国有农场、国有林场、水管单位改革,推动深化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二是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三是推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就业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的发育。

农村改革的举措篇10

1 农机监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机安全监理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农机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力度,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减少人民群众的经济财产损失,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机保有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管理的内容更多,迫切需要与时俱进,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为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和保障农机手利益做出新的贡献。

2 当前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拖拉机数量直线攀升,反应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一是农机监理人员配备不足,执法车少,与快速增加的拖拉机数量不适应,检查行政区域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检审验率低,导致农业机械注册登记率、年度检验率、驾驶员持证率上不去,给农机生产安全带来隐患;二是农机手法制意识淡薄,不愿意主动配合培训、年度检审验工作。农民自己承担费用,有抵触思想,逃避检审验现象时有发生,黑车非驾不能完全杜绝;三是乡镇机构改革,站所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合检查的乡镇农机监理人员越来越少,且不固定不专职,给农村的农机安全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农机三率成为农机监理工作解决的问题之一。

3 新形势下,创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

结合实践探索新形势下创新农机安全工作,一是做好新培训农机驾驶员,如何通过政府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项目衔接,承担培训费用,减轻农民负担;二是拖拉机审检验费用,何时实施零收费;三是农业机械安全反光膜免费发放。在探索中边呼吁争取政策边总结,逐步实现零收费,致力于建立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要探索推进农民减负形成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为农民减免政策。为农民出台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办证、年检审验、反光膜费用免单政策,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通过减免费用,有效提升农机三率,保障安全生产,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步伐。

3.1 改革培训举措,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推动改革举措要落地、扎根、开花、结果,见实效,探索一条符合改革的新路,切实回顾与农民。这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重大举措。农机部门要合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综合培训学校(农机校)机构,把国家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用足用好,结合攻坚扶贫资金向技能培训上倾斜,使农机驾驶员培训政府承担,用好资金的使用,精准措施到户,形成长效机制。随着合作化服务的不断深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一家一户买机具从事农业生产的时代逐步退出,拖拉机驾驶员已经达到峰值,将来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新训人员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通过政府买单,真正形成一种普惠政策,为新训驾驶员开辟一条捷径,实现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新常态。

3.2 农民办证要逐步实现零收费

拖拉机检审验费、农业机械安全反光膜每年不足百元。收缴这些资金进入国库,增加财政收入,为农机监理部门经费支出之用。让农民缴费,与现实对农民的扶持政策力度来看,收缴的资金也微不足道。在当前国家财力充足的情况下,理应减免,农民年度审验要逐步实现零收费,让政府来买单。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工作衔接和社会稳定,让政策兜底,用少量的资金,精准投入,效果一定明显,改善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使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实现零收费是提高检审验工作的有效手段,从而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