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22 18:04:22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1

“粪便也能捐?我长这么大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近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不少人围在一个宣传架前议论纷纷。原来,是该院消化科正在招募愿意捐献粪便的人。招募启事中说明,粪便捐献的目的是用于“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粪菌为何物?据该项目的负责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周永健主任介绍,人体肠道细菌数量庞大,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正常的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些细菌数量增多、减少或者缺失,可能就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就可以重建平衡,治疗肠道疾病。”

听着恶心,真能治病

原来,“粪菌移植”是近年来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可用来治疗如顽固性便秘或腹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严重菌群失调、难治性肠道过敏、急慢性艰难梭菌感染(特别是复发性感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甚至对肥胖、糖尿病(合并肠道疾病)、代谢综合征等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也能发挥作用。

其实,早在公元300-400年间,我国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饮粪汁一升,即活”的记录,这也是目前已知用粪便治疗人类疾病的最早记录。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Eiseman等3人报道4例用粪水治疗严重伪膜性肠炎的神奇疗效后,粪便疗法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

据中华粪菌库官网显示,2013年,粪菌移植被列入美国医学指南,并入选2013年美国时代杂志“世界十大医学突破”。现在,全世界已有约15000例次粪菌移植治疗,美国已有2家非营利性粪菌库。

在我国,除了多家医院共同发起建立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外,还有一些医院建立起了自己的特色肠道菌群库。比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有一个粪菌库,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粪便银行”,这和库、血库一样,要先储存,然后拿出来使用。

那么,粪菌移植为什么能治病?周永健解释说,正常的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如果某些细菌数量增多、减少或者缺失,人就可能生病。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移植到受者胃肠道内,就可以重建平衡,治疗肠道及肠道外疾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黄红丽博士介绍说,“粪便治病”不是简单植入粪菌,医生必须采用供者的新鲜粪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制浆、离心、悬浮等一系列精细复杂的过程,提取出粪便中的细菌,然后才注入患者的消化道。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张发明博士指出,不是所有人的粪便都能入库的,在一定程度上,捐粪比献血的要求还高!依据粪菌库对粪菌移植的要求,捐粪者必须排除15项条件,比如:有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血吸虫等传染病;近6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等。

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多种慢性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总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杨云生表示:“肠道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肠道生态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肠道对人体的贡献有4个:

1.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中有99%是从肠道吸收进入的。肠道是食物消化器官,更是营养吸收最重要、最关键的器官。

2.人体的废物和毒素,80%是从肠道排出的,肠道又是人体排泄废物和毒素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个器官。

3.肠道是抵御毒素及有害物质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4.肠道内的有些细菌有合成B族维生素的功能,我们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有一部分是在肠道合成并吸收的。

而肠道健康的关键则是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人的体内生存着约100万亿微生物,它们加起来有约2.5斤重,分布在眼、鼻、口腔、体表皮肤、消化道。消化道微生物群最多,基本都聚集在大肠里,重达2斤,占人体微生物菌量的约80%。肠道菌群就像人的另一个器官,在食物分解、营养吸收、免疫反应、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种类、数量、比例有一定的规律,与人和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和美国的戈登教授是当时诺贝尔奖最热门的两个候选人,戈登教授研究的正是人与肠道微生物间的复杂关系。

人体肠道内正常寄生的微生物中,有益菌(即益生菌)占10%~20%;有害菌(即致病菌)占10%~20%;中性菌(即条件致病菌)占60%~70%。

一旦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衡,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代谢异常类疾病 失衡的肠道菌群产生的脂多糖等内毒素会进入人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使得机体进入低度炎症状态,从而产生代谢异常。例如,若长期进食高脂、高糖食物,可造成肠道菌群中条件致病菌比例增加,而共生菌比例下降,从而使得食物中摄取的能量更容易转化为脂肪累积于皮下,造成肥胖。此外,低度炎症还能促使机体对胰岛素相应程度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占主导作用的共生菌的活动,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同时阻止致病菌透过这层屏障进入人体。在进行被动防御的同时,肠道菌群可以刺激机体在肠道形成更多的淋巴器官,并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肠黏膜中的水平,使得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以此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失调,则可造成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从而产生自体免疫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已有研究发现,在有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肠道中,存在一些菌属的变化,如柯林斯菌属增多;而在健康对照者中罗氏菌属和优杆菌属增多。这种动脉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肠道的菌属差异,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与动脉硬化相关,肠道菌群可能改变一些物质的代谢产物。

还有小儿营养不良、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胃肠道癌症、脂肪肝、肝硬化、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型肝炎、骨质疏松症、抑郁症……都和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并且,肠道菌群失衡和这些疾病互为因果。

4个坏习惯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近日,由人民网与清华大学健康研究所共同设计的“肠识”大调查,通过对近30万人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健康问题,位列前三的肠道健康杀手分别是:运动量少(26.71%)、长期减肥(26.1%)、饮食不规律(19.2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赵立平说,肠道菌群就像人体内的原始森林,可很多人体内的“微生物森林”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下面4种坏习惯对肠道的伤害最大,我们要多加小心。

1.吃得太油腻。

美国杜克大学基因组科学和政策研究所的学者召集了6名男性和4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21~33岁之间。在实验的前4天,他们饮食正常;在接下来的5天里,他们转向吃全素食或全肉食;然后又回到正常的饮食习惯。结果显示,全肉食导致肠道中的细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促进了22种细菌的生长;而全素食只让3种细菌变得更多。赵立平解释说,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形象地说就是“肠子病了”。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进而诱发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改变,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2.滥用抗生素。

肠道菌群在许多药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乳果糖、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等。抗生素导致肠道菌丛的变化,主要在于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在肠腔内的浓度。国内研究报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过程中,抑制致病菌的同时,扰乱肠道正常菌群,尤其是肠道中原籍菌(专性厌氧菌)减少,导致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等异常增殖,直接影响定植抗力,而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马丁・布莱瑟教授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

3.节食减肥。

现在很多人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调查显示,80%的减肥者经历过便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肉蛋类吃得太多。有研究表明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的正常生态平衡,且细菌代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纤维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而且,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特别是膳食纤维来刺激肠道蠕动,易导致便秘。

4.缺乏运动。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肠道菌群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呢?一是看病史中是否具有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发性疾病。二是看是否有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三是看是否有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依据,如:(1)粪便镜检球/杆菌比紊乱;(2)粪便培养中计算B/E

一旦确诊,首先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以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还应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防止外来菌的入侵。再者,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宫丽丽提醒,与普通口服药不同,活菌药有一定的活性,口服后需到达肠道发挥疗效。建议活菌药在饭后30分钟吃,吃药前喝点牛奶或者用牛奶送服,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服用牛奶后,牛奶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防止胃酸对活菌药物的破坏。需要注意的是,牛奶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不超过40℃,否则会破坏活菌的活性。

运动+合理膳食,“肠”活“肠”健康

肠道问题已是普遍存在。为此,世界胃肠道组织(WGO)提出10大肠道健康建议,包括:少食多餐、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多锻炼、不吸烟等,并倡议可以多摄取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以调节肠道微生态。

简单说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3招:

1.运动可让肠道细菌更丰富。

久坐不动是便秘的主要起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能帮助副交感神经对肠道消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可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肠胃蠕动的运动方法包括:走路,“四脚”走路,腹式呼吸,腹部伸展收缩等。

爱尔兰的一项研究表明,锻炼对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有益,并且还影响着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研究人员发现,橄榄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其他男性相比,他们的消化系统中有更丰富的细菌。

2.多吃膳食纤维有助肠道“好细菌”。

膳食纤维不足,会造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另有研究表明,“黏液层”是肠道第一道(免疫)防线,“好细菌”是确保这道防线坚固的中坚力量,它们利用膳食纤维,生成脂肪酸,来保持黏液层的厚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膳食纤维的量是25~30克,而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摄入量却少于15克。

3.补充益生菌。

研究表明,维护肠道菌群平衡,适当补充一些益生菌非常有益。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经常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也是WGO提出的关爱肠道健康的10项建议之一。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2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成了病人了?而且病得不轻:动脉硬化、高血脂、脑血栓、中风、老年痴呆、癌症……检查病因也是一笔糊涂账。不过现在人们终于有所觉醒:肠内污染可能是造成这些严重疾病的主要嫌犯之一。而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早衰、易疲劳、皮肤粗糙、老年斑等等这些恼人的问题,皆与肠内“吸毒”有关。这是一种不易知觉的体内污染。

按说,肠道是生命力的策源地,构成人体大厦的“一砖一瓦”都是从这里进入人体并被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但是人们也发现,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也正是从这里“混入”人体内部的。

我们常常忧心于食品的化学污染――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等,以及环境恶化、药物滥用等外源性毒素对健康的威胁,但其实,人体内的内源性毒素更为危险。而人体的内源性毒素,大部分便来自肠道。

内源性毒素,包括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以及肠道废物经肠内细菌分解所产生的毒素。在健康的肠道中,粪便被迅速排出,不至于产生太多足以影响健康的内源性毒素。但是,当饮食不正常、运动不足、精神压力、疾病、药物等导致肠道健康失衡时,内源性毒素就会积累,而且运送至全身,破坏免疫系统,引发包括癌症、动脉硬化、老年痴呆、过敏症等多种病变。

肠道健康也与人体的老化息息相关。医学研究充分表明,老化从肠道开始,肠道的老化加速全身的老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工作方式的改变,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运动量减少,生活压力增高,现代人的肠道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最足以显示现代人肠道健康迅速恶化趋势的,是结肠癌在恶性肿瘤死亡排名表上已经由10多年前的5~6位上升到第三位。在某些地区甚至上升到第二位。同样,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的乳腺癌,也由第4~5位上升到第2~3位。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著名科学家梅契尼可夫认为,如果大肠内微生态环境失调,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人体的衰老。这便是“自身中毒”学说。

肠内疾病是万病之源,肠内健康是健康之本。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很早就有精辟的论述,唐朝医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记述:“便难之人,其面多晦。”汉朝大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肠道是人体免疫“长城”

肠道长约7~8米,好像人体防御的万里长城,蜿蜒崎岖,威武雄壮,顽强地抗击着有害细菌的攻击。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全身淋巴结60%~70%分布在肠道内,肠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占人体所生产免疫球蛋白的60%。肠道免疫系统的精致度也超乎想像,它能够精确地排除病原菌,辨别有益菌及食物。

所以说人体内的免疫力70%集中在肠道内,主要由肠黏膜表面的一层上皮细胞及紧密相连的一层以“双歧杆菌”为主体的正常生理性细菌构成。正是这一层菌膜形成了人体内的第一道生物免疫屏障,它依靠粘附在肠黏膜细胞的有利位置,对大量进入肠道内的有害菌、致病菌进行生物阻抗,并分泌大量蛋白因子、多种生物酶及多种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杀灭有害细菌及多种致病菌,并参与降解肠道内许多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硫化氢、吲哚等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同时牢牢地固守在阵地上,不让其他有害菌占位、生存。

医学研究指出,有益菌可以在肠内产生醋酸等有机酸和乳酸,造成肠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同时控制有害菌的生长。

一旦肠道菌群失衡,有害细菌占了上风,产生很多腐臭的毒素,就会严重破坏人的免疫功能。

成人的肠内存活着大约100种左右、共100兆个细菌。研究表明,成人身体的构成细胞数为60兆个,而细菌数量多达100兆个,其数量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几万倍!细菌数远远超过细胞数!据说将这些细菌排成一列的话,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余。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有益菌以绝对的优势控制着致病菌,使其不得“兴风作浪”。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有益菌处于劣势,就会发生疾病。

世界上最惨烈的“细菌战”

肠道内的细菌集团像草丛一样布满了我们的“九曲回肠”,我们称之为肠内菌群。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群,还有危害我们健康的“有害菌群”,比如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菌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厌氧菌群。在健康人体内,“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肠道内是平衡共生的。但是,当人体健康发生波动时,有害的细菌就会伺机繁殖,产生致癌物质和腐败物质;对这些物质和有害菌进行分解和抑制作用的是有益菌,有益菌和有害菌在肠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

刚生下来的婴儿肠子里面是没有细菌的,他出生的那一刻,接触了外界的环境,立刻就有细菌进入到他的体内,有很多进入到肠道内,并在那里安家落户,不断繁殖。

这些最初进入身体的细菌有“好细菌”,也有“坏细菌”,它们在肠内以极快的速度繁殖,数量不断倍增,各自占领自己的地盘。只需24小时,细菌的总数就达到了100兆。

这时肠内布满了细菌,再没有地方可占,于是好细菌和坏细菌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大约是100兆,伴随着人的一生,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的规模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这场战争中,如果有益菌占压倒性的优势,肠内就能保持新鲜的状态,肠道运动就活跃。在此独领的是双歧杆菌。在许多有益菌中,双歧杆菌称得上战役主力军,是能将有害菌唏里哗啦打败的勇敢善战的骁将。所以,肠内是否生存有大量的双歧杆菌成为健康的关键。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高度密集的形式存活于小肠下端,在大肠尤其活跃,数量更多。这些有益菌能防范有害微生物存活于大肠,预防小肠受害菌侵袭。

那么,当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时,如何修复人体的生物免疫屏障?20世纪90年代初,在

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双歧杆菌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当把“双歧杆菌”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健康水平(免疫力强弱)的标准,并强调:每个人都应充分补充“双歧杆菌”。

“肠道年龄”警讯频传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于是,科学家提出了“肠道年龄”的新概念。所谓“肠道年龄”,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势力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并作为一种反映体质状况的健康指数。通过肠道菌群之间的平衡程度,人们就可以判断肠道是否有老化现象。

就人类而言,婴儿出生的第5天,肠内便充满了双歧杆菌等从事肠道清洁卫生的有益菌群。断奶以后,从转入成年人饮食开始,拟气杆菌等中性的厌氧菌逐渐增多,最终达到90%,而有益菌群则剧减至10%。此后,这种格局将贯穿整个成年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在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年龄段,有益菌群数量再度减少,致使那些荚膜杆菌、梭菌、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乘机大肆生长繁殖,兴风作浪,产生有害毒素,肠道内硫化氢、氨、酚、靛基质等有毒物质增多,被吸收入血液后,就会对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危害,引发多种疾病,使人体过早衰老。

对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肠道的张力和推动力逐渐减退,牙齿缺损,咀嚼食物咬不烂,加上吃的过于精细,运动量小等原因,致使胃肠道的消化、蠕动功能差,极易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同时菌群生态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增殖而影响健康。如果经常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类食物过多,可促使胆囊向肠道排泄胆汁增加,某些细菌将部分胆汁转化为二次胆汁酸,这些胆汁酸是一种促癌物质,和其它致癌物质共同刺激肠壁,易引发大肠癌。另外,早已有研究表明,动辄便秘的女性最易患乳腺癌。同样是由于肠内“吸毒”导致的。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但现在许多养成了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他们的实际肠道年龄与生理年龄产生了很大差异。近年来,都市年轻人因“肠道年龄”老化引发的“未老先衰”趋势非常明显,甚至连10~20岁的年轻人肠道年龄也已呈明显老化趋势,而女孩子尤其是白领女性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有些人虽然只有20岁,但按她们的肠道年龄推断,称其60岁也毫不为过。究其原因主要来自饮食中的偏食等不良习惯,比如不科学的减肥、节食、酗酒、抽烟、过度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一些中老年人,由于饮食失调,肉类摄食过多,加上抑郁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失调。“肠道年龄”老化后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长期便秘、腹泻及肠易激综合征会导致面色晦暗,皱纹增多,不知不觉中让人的面容呈现“老态”。许多正值花季本当是花容月貌的城市少女,脸上却布满了与她们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晦暗气色,其青春气息已远远不如面如芙蓉的农村少女。

据了解,在感冒、腹泻、便秘、消化溃疡、肝硬化等病人身上,均可发现其肠内的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却相对增加的现象。

30岁男人的肠道危机

一个忙碌的30岁男性白领的24小时通常是这样度过的――8~10个小时坐在电脑前;2个小时左右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报纸;3个小时左右在各种交际场合杯筹交错;剩余的时间本来已经不多,还要留出一大部分交给睡眠。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肠衰老。

久坐,高热饮食,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对男人的健康危害,已经构成巨大威胁。专家提醒:久坐不动和高脂肪饮食习惯联合导致了直肠癌的高发。

然而,许多男人一提起排毒,就是一脸的不屑,他们认为排毒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不用养颜也无须排毒。殊不知,男人,特别是中年以上的男人,恰恰是更需要排毒的一群人。

40岁的男人们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记忆衰退、臃肿不适、精力不济、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这是身体代谢不畅、毒素积累的表现。一旦毒素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堵塞你的血管,进入你的血液,损害你的器官,你的健康就会随之崩溃!要注意的是,这一情况还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男人在三四十岁就因脑中风而入院的事随处可见。而年轻男性中由于工作的压力过大而患神经衰弱、便秘的人也比比皆是。

肠道毒素是美丽杀手

本来是可以“素面朝天”的妙龄少女却不得不靠脂粉来装点容颜。危害最大的“美丽杀手”其实也是肠道毒素。中医有“五脏六腑皆显现于面色”之说,枝繁叶茂才能开出美丽花朵,人体岂能例外?人体内部各个脏器的健康才可能造就赏心悦目的美丽面容。

健康的肠道是美丽容颜的根本。日本红十字医院对2000名19岁~26岁容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的“问题女性”做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女性的肠道年龄早已超过了实际年龄,其中一位22岁的妙龄姑娘的大肠早已衰老不堪,竟达65岁。这就好比一株木质层已经开始老化腐朽的植物,何言青春长驻的美丽容颜?

关注肠道健康也许是求美人群惟一可靠的求美手段。医学专家指出:现代人日益热衷的食物欧美化是残害大肠、损害容颜的“凶手”之一。长期单调的饮食方式也不容忽视。营养学家发现,在现代都市里,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为了应付目前快节奏的生活进程,多以高脂肪、多糖和高糖的肉制品及糕点为主要食谱,而蔬菜的比例则相对偏低。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表明,在现代人群中,很大部分在心理、生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种旷日持久的负压状况,对肠内菌群的平衡状态也大有杀伤力。这些都是摧残美丽容颜和健康的“杀手锏”。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3

摘 要:肠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最大的排毒器官。常说“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的都是从嘴吃进去的,在通过肠道进入人体各处,所以肠道的健康水平决定动物的健康关系,对吸收消化营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肠道健康也需要日常营养物质来保证,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我国也开始就猪营养与肠道健康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猪营养;肠道健康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7

猪的大肠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起着重要作用,经常被称为猪的第2个大脑。大肠作为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比较,包含的细胞较多,而且也同时包括了代谢和免疫2个系统。猪的消化道里存在很多的细菌,细菌种类各异,有好有坏,要想肠道健康获取营养,消化道的有益细菌就要超过有害菌,保持应有的平衡。

1 猪肠道结构及新陈代谢

1.1 肠道结构

众所周知,猪是单胃动物,猪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2部分组成。成年猪的小肠全长17~21m,各个部分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大肠中有盲肠,结肠和直肠,前处连接回肠,后接,盲肠处于左腹部位置,和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结肠呈螺旋状,成年的猪大肠全长5.4~7.5m。猪的食物消化吸收主要依靠猪的肠道进行,食糜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一个个小分子物质,通过肠道绒毛吸收到血液和淋巴,从而被机体各部分所利用。

1.2 新陈代谢

是指动物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经过转化变成物质,又把有用物质转化为能量,将没有用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像猪这样的单胃动物主要是化学性消化,胃肠中均有分布,盲肠中微生物比较多,主要帮助消化纤维性饲料。猪的新陈代谢包括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糖和无机盐代谢等。猪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酶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最简单的形式,然后被机体摄入进而转化为体内所需的物质,最后进行代谢,同时产生供机体使用的能量,将那些有害或者没有用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2 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肠道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猪的健康,并且也需要肠道内营养维持,经过探索研究可以看出营养物质的获取方式,日常的获取数量和日常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和含量都可能回影响猪肠道的功能和结构。肠道健康,有害菌便会因肠内有益菌对其抵抗作用,无法入侵血液与体液循环,而且还能很快的通过代谢过程排出体外。调理好了肠道,平衡了菌群,肠道的生理功能才可能有效发挥,猪才会真正处于健康状态。

近年来,初生猪仔的体重明显下降,这表明,小猪仔从一出生肠道就很脆弱,很不成熟,长期的运输,外界的温度,以及断奶和密度的影响,都有可能会使猪的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使消化率下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性能水平的发挥。猪的肠道不好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影响经济效益。因为猪体内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密切的部位就是肠道,同时,肠道也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所以保持肠道健康尤为重要。

3 猪营养与肠道健康

肠道与营养互为前提,相互影响。肠道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物质从这里吸收进入机体,废物和毒素通过肠道排出。而营养合理的摄入也会促进肠胃的蠕动,提高健康水平。猪在成长过程中,养猪人员不注意猪仔的营养搭配,可是却不见猪仔成长,好像营养进入肚子以后都吃了“闭门羹”,长期得不到优质的营养供给,这样下去会导致猪仔营养不良。而任何优质的营养摄入身体后,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消化和吸收,才能成为有益物质,促进猪仔的成长。养殖人员应定时定量的提供食物,最好要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喂养猪仔,胃液的分泌和肠胃的蠕动便会有规律的增强,增加食欲,定量饲喂,是为了防止猪仔暴饮暴食,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猪肠道的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泛,出现于肠道各处,数量最多的就是盲肠和结肠。但是肠道菌群这个生态系统又是对猪有益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微生物和宿主,菌群和菌群之间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在日常的猪饲料中,应适当的加入膳食纤维,益生菌等,对小猪仔和怀孕的猪来说尤为重要,对于生病的猪,也要合理用药,不要超量,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胃功能紊乱。

4 结束语

动物的肠道是其机体内防御的首道屏障,随着科技的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健康和营养之间的关系。科学饲养,合理使用技术加工手段,确保猪的成长安全健康,加大执行力度,大大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的生产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4

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功不可没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取决于肠道内各种菌群,如益生菌与致病菌之间的“生态平衡”。存在于人体内的肠道细菌,90%以上都是厌氧菌。其中以杆菌居多,像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一些类杆菌等益生菌,大约能占到细菌总数的90%。除此之外,肠道内还生活有为数不多的球菌、大肠杆菌等,其中大肠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肠道内能够正常存在,然而一旦它进入肠道上皮内,随血液转移到肺、胆囊和小肠等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引发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益菌和致病菌的数量是平衡的,有益菌能够从多方面保卫人体的健康。

益生菌能够保护黏膜屏障

益生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肠壁细胞上皮结合,形成物理保护层,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肠道上皮内。

益生菌能够分泌各种抗原物质、酸性物质

益生菌分泌这些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有害菌起到主动的杀灭作用;而且,它还可以挤占有害菌的生存空间,包括营养成分、存活位置的抢夺。

此外,益生菌还能制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营养。

哪些人需要补充益生菌

在专家看来,需要补充益生菌的人群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病等疾病患者,另一大类就是女性、青少年、中老年等健康人群。

身患某些疾病的人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感染性的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都是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因此补充肠道益生菌是治疗这些疾患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增加,重建肠道内的菌群平衡。此外,针对便秘、消化不良、功能性腹泻等功能性的胃肠道疾病,补充益生菌也能起到治疗作用。

慢性病、重要脏器衰竭、全身感染性疾病等患者包括心脏病、肾功能损伤、肺功能损伤等疾病在内的患者,胃肠道紊乱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一些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也会因益生菌数量的明显减少出现菌群失调。为了增加机体免疫力,维护肠道的正常功能和屏障作用,补充益生菌是十分必要的。

健康人群

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的,通常到了60岁以后,30%老年人体内的双歧杆菌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因此,专家建议,因年龄增长肠内益生菌逐渐减少的老年人、容易受到便秘困扰的女性、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以及生活环境变化大、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上班族,也需要适当补充益生菌,以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提高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为健康加油助力。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治疗学; 儿科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就我院儿科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1 正常肠道菌群的特征

健康成人的肠道中大约有 10M 个肠内菌,约400多种。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 %以上,以粪杆菌及双歧杆菌为主,主要分布在结肠部位,胃肠道的其它节段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则较少。结肠中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及发酵过程中,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可对宿主全身及肠道生理功能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结肠细菌的存在与该部位基质的特性、氧化还原电势、pH值及其它特性有密切的关系。新生儿在刚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1~2h通过吞咽及由肛门上行方式建立菌群,出生后3d开始迅速增加,1周左右达顶峰 。刚开始菌群中兼性厌氧菌占较大优势,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消耗氧气,为肠腔创造一个高度厌氧环境,利于厌氧菌生长。随后兼性厌氧菌的优势状态被专性厌氧菌取代,从而完成初级演替[1]。此外,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可能与喂养方式也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在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母乳喂养儿的肠道中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其中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两岁以后接近成人肠道。

2 微生态制剂的药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生理性活菌制品 (微生物) 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目前国际上已将其分成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菌群或其促进物质制成活的生物制品,用以补充和充实微生物群菌落内涵,改变不正常的微生物菌落成份,维持和调整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目的。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肠球菌 、链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态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其生态平衡,结果可利于人体营养吸收,提高人体防御力,刺激机体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维持消化道内环境相对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其作用方式有:①生成有机酸维持肠道P H值抑制致病菌;②生成过氧化氢杀死致病菌;③ 产生天然抗生素 (细菌素);④竞争拮抗作用;⑤防止有害的胺和氨生成;⑥改善矿物质代谢;⑦产生有助消化吸收的酶和维生素 B族;⑧调节免疫等。

3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喂养并不耐受中的应用。早产儿良好的生存离不开有效的营养,而这又有赖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动力的成熟与完善[2]。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是三种重要的肠道正常菌,人从出生至死亡,一直与它们保持着和谐的共生关系,它们的存在与数量的多少对人体的生理和健康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喂养中直接添加它们可以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性细菌,自然调整和维持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其中,双歧杆菌是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它的存在及数量上的多少对婴幼儿的生理与健康有着重要影响[3]。在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双歧是由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三联活菌微生态制剂,活菌数高。刚出生的早产儿,胃肠 道处于无菌状态,喂养中应用金双歧可直接补充早产儿肠道内有益的生理菌群,这些生理菌群含有各种酶,能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从而促进食物的 消化、吸收和利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有机酸,刺激肠壁蠕动,从而促进胃的排空。

微生态制剂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常常是几种原因同时存在。如胆红素生成增多;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的特殊性等。其中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原因是:①在肝内形成的胆红素,无论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或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均有不稳定性,随胆汁排出后,在十二指肠或空肠pH偏碱情况下,通过非酶性的水解过程,或经肠腔内较高浓度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 (β2GD)的作用,使部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迅速被肠黏膜吸收回到肝脏进入血循环;②新生儿肠腔内的胎粪,约含胆红素80~100mg/dl,如胎粪排出延迟,也可加重胆红素的回吸收,使肠肝循环的负荷增加;③初生新生儿肠道内无菌或肠道菌群量少,不能将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素原,随粪便或经肾脏排出,也增加了胆红素的回吸收[4]。国外研究提出细菌源性的β2GD和硫酸酯酶对许多物质的肠肝循环起重要作用,如胆红素、胆汁酸、激素、胆固醇、某些药物等。国内研究β2GD可来源于胆汁[5]。应用微生态制剂如吗咪爱散剂治疗,本品是富含乳菌的微生态活菌制剂,进入肠道后能迅速繁殖,夺氧和分解过氧化氢,降低肠腔内氧化还原电位,制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其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机制,可概括为:①迅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发挥其生理功能;②降低肠道β2GD活性,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③降低肠道pH值,促进胆红素从粪便中排泄;④促进肝酶的活性[6]。

微生态制剂与婴幼儿腹泻病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 个月~2 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7]。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酶的活性较低,营养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重,调节机能差,机体防御功能差,易患各种类型的腹泻病,严重影响了小儿健康和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长双歧杆菌能在肠粘膜上通过磷酸壁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结合,形成生物学屏障,构成肠道定植抵抗力,阻止致病微生物的定植与入侵,且长双歧杆菌能产生较多的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 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可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还可激活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人体免疫力[8]。

转贴于

鼻 、咽是呼吸道的起始端 ,其生态平衡是机体呼吸系统健 康的关键 。过去一直认为炎症就是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 现在 的理念则是除了真正有致病微生物感染外 ,很大一部分患者 并无致病菌 ,其炎症是由该区的微生物平衡失调引起 ,从恢复和调整上呼吸道种群平衡的思想出发 ,查明鼻炎 、咽炎病人患处菌群失衡的状况 ,找到缺失或已经处于弱势的菌种制成生物制剂 ,补充到患处 ,从而使上呼吸道种群重新达到平衡 ,达到治疗目的 ,这已经成为人类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理想途径 。 小儿肺炎是我国小儿住院疾病的首位 。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 25.0 %~52.9 %[9]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原因可能为[10] : ①抗生素的应用使肠道菌群失调 ; ②支气管肺炎病原菌 本身对消化道产生一定的影响 ; ③患儿所吞咽的痰液中有害物质对肠道的刺激 ; ④抗生素本身对肠道的刺激 。微生态制 剂如贝飞达由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 、粪肠球菌经适当 组合而成的活菌制剂 ,三者组成一个在不同条件下都能生长 ,作用快而持久的联合菌群 ,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 ,防止致病菌对人体的侵袭 , 抑制有害菌产生的内毒素 ,维持人体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

4 微生态制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地球生态环 境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全球性增长趋势 。过敏性疾病正成为新世纪的流行病 , 成为全球性健康 问题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 30 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在这些国家的 12 亿总人口中 ,有 2.5 亿人患有 Ig E 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 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 。近年来,在所有的过敏性疾病中, 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患者人群迅速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全球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呈增长状态”。药物治疗能高效控制过 敏性疾病的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但不能改变本病的自然过程 ,也不能治愈 。微生态制剂至少可降低特应性湿疹皮炎综合征的发病 ,进一步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对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哮喘的发生与胃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有关, 其机制与 Toll 样受体 ( TL R) 如 TL R2、TL R4 和 TL R9 信号传导有关。有文献报道双歧杆菌可以影响 Th1 和 Th2 平衡 ,可增加 IL210 的产生 ,进而调节小儿的免疫系统 。

【参考文献】

1 康白 , 蒋寒青. 微生太调节剂及其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 ,11 ( 4) :202 .

2 邵肖梅. 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15 ( 12) : 716 .

3 周伟. 双歧杆菌与婴幼儿健康. 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 ( 3) : 260 .

4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第 3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2002 ,265~266 .

5 黄志华 ,黄欣 ,魏红.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 观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0 ,12 ( 1) :30 .

6 黄欣 ,李艳 ,黄志华. 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机制研究. 中国微 生态学杂志 ,2002 ,14 ( 1) :54 .

7 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921.

8 董文岚. 为生态制剂 ( 金双歧) 治疗婴幼儿腹泻 60 例临床观察. 中 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 ,7 ( 1):401.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6

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2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5亿人超重,其中2亿多男性和近3亿女性为肥胖。中国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健康问题。Reynolds等[1]在2000—2001年对15540名中国人进行流行病调查,以WHO标准判断男性超重率为24.1%,肥胖率为2.8%,女性超重率26.1%,肥胖率为5%[1]。肥胖成为影响健康的重大隐患,以及肥胖等因素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与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糖尿病国家,预测至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超过3700万[2]。这些亚健康或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各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或治疗慢性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健康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亚健康状态或疾病发生的机理复杂,通常认为与环境、遗传和饮食密切相关。在众多因素中,通过食物干预或改善亚健康或慢性病正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0年,比利时科学家Szic等[3]提出食物可调节慢性病的观点。ZhaoLiping等[4]提出“慢性病的肠源性假说”,认为肠道菌群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有利于慢性炎症的消除并使宿主的代谢机能逐步恢复。消化系统(主要是肠胃)是与食物直接接触人体的第一个系统,是连接机体内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桥梁,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屏障功能、以及免疫与信号转导功能[5-7]。 当前食物成分调节肠道结构和功能(如肠上皮细胞屏障[8]与黏膜免疫[9])、调节肠道微生物[10]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食物成分、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以及肠道结构功能的三者之间的联系作用(图1),以及对机体其他组织与器官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归纳,试图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对全面地认识食物成分、微生物和肠道对健康的影响,对食物调节与促进人体健康,逆转亚健康状态以及干预慢性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食物对消化系统(肠胃)的影响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11]。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止于的一段很长的肌性管道,其中肠道是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1.1肠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1.1肠道的基本结构 典型的肠道组织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以及外膜。黏膜层主要由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基层组成[12]。上皮层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肠上皮细胞),主要包括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内分泌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吸收细胞数量最多,它是由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构成,每个细胞上微绒毛约有1000根,使细胞游离面面积扩大了约20倍;杯状细胞散布于吸收细胞间,能分泌黏液,具有和保护作用,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末端其数量逐渐增多;潘氏细胞位于绒毛底部,内含溶菌酶,同时具有分泌α-防御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内分泌细胞多集中在十二指肠上部,能分泌多种激素,如L细胞广泛分布于各肠段,分泌肠高血糖素;I细胞分布多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分泌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等;未分化细胞也称隐窝干细胞,胞体较小,细胞不断的增殖、分化、向上迁移,以补充绒毛顶端脱落的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同时也具有分化成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能力;固有层中富含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除了含有大量分散的淋巴细胞外,还含有淋巴小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多为集合淋巴小结。黏膜基层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肌肉层包含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膜除十二指肠厚壁为纤维膜外,小肠其余部分的外膜均为浆膜。 1.1.2肠道功能 肠道功能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功能、屏障和免疫作用,如图2所示[13]。目前,对肠上皮细胞的消化转运功能研究较早也较为清楚,后两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作用对维持肠道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肠道功能正常与否与肠道黏膜层密切相关,尤其是上皮层和固有层。肠道消化与吸收功能,肠上皮细胞在发挥这一功能中起着主要作用。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的刷状缘上分布着大量的酶,如α-糊精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以及寡肽酶。胰淀粉酶的消化产物麦芽寡糖、麦芽糖以及从食物中摄入的蔗糖、乳糖等进一步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14]。 肠上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作用,胞吞作用[15]。肠道的屏障功能,主要包括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16]。机械屏障主要由肠上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蛋白构成,机械屏障可阻止肠腔中的大分子物质(如微生物、抗原)进入机体内部[17]。生物屏障是指与肠道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平衡。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主要由分泌型IgA和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构成。它能抵抗外来和自身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反应。这三者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肠道屏障,保护肠道免受外来的抗原和免遭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18]。 肠道的免疫功能由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体现,它主要包括肠道黏膜上皮及固有层内呈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以及组织化的淋巴组织(如派氏结、肠系膜淋巴结及较小的孤立淋巴滤泡)[19]。成人肠道黏膜面积至少有200m2,肠道内环境非常复杂,使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长期曝露于各种病原体、食物和肠道共生菌群,因此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调节机制区分各种抗原刺激并进行分类并迅速做出反应:对无害抗原(食物营养成分和有益菌种)能下调免疫应答,具有免疫耐受特性;而对有害抗原则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并排除抗原[20]。肠道黏膜免疫在调节肠道免疫耐受和免疫反应平衡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肠上皮细胞还具有信号识别与转导的功能,部分参与免疫作用。肠上皮细胞表面表达Toll样受体(TLRs),识别肠腔内的抗原[21]。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表面TLRs低水平表达,只有在疾病状态(炎症性肠病)下其表达显著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肠道共栖微生物的耐受性。同时肠上皮细胞通过分泌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与T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调节辅助型T细胞的分化,TSLP还能通过影响VA的代谢调节DCs细胞的功能[22],揭示肠上皮细胞可参与肠道黏膜免疫的调控[23]。#p#分页标题#e# 1.2食物成分与肠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 1.2.1食物成分对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可影响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缓解肠道中乳糖酶的下降,显著增加回肠中亮氨酰氨基肽酶,降低十二指肠中碱性磷酸酶[24],提高肠道对木糖的吸收功能[25]。丁酸盐能提高回肠蔗糖酶的活性[26]。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亦可影响肠道屏障功能。 1)膳食成分可调节肠道屏障。LiNan等[27]研究成果表明谷氨酰胺可通过活化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增加肠上皮细胞Caco-2屏障功能。精氨酸是哺乳期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在维持和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肠道损伤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精氨酸干预LPS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损伤,发现精氨酸能促进猪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揭示精氨酸能促进肠道损伤的修复[28]。 2)食物成分转化物及其消化吸收过程影响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能量代谢过程产生的自由基能损伤肠道屏障。王艳艳[29]研究显示高脂膳食喂养的小鼠回肠自由基增加了1倍,同时伴随抗氧化酶活力的降低。自由基诱导酪氨酸的磷酸化能降低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增加肠道通透性[30]。 3)参与物质代谢的酶可调节肠道屏障功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inase,AMPK)在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葡萄糖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AMPK的活化能调节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增强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31]。 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可调控肠道免疫功能。Lindsay等[32]对中度结肠炎患者给予低聚果糖干预3周,患者结肠中IL-10阳性树突状细胞的比例由30%增加到53%,同时表达TLR2和TLR4树突细胞显著增加。多糖类物质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代谢产物丁酸对肠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egain等[33]用丁酸与来自结肠炎患者肠道固有层淋巴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培养,发现丁酸能显著抑制NF-κB的活化和IκBα的降解,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β促炎基因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VA代谢产物维甲酸可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得维甲酸孤儿素受体调节T淋巴细胞的分化[34]。 除此之外,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对肠道的抗氧化系统也造成影响。Lee等[35]将大豆皂苷干预结肠炎小鼠发现,大豆皂苷I能显著提高结肠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并降低丙二醛的含量。Jaganath等[36]将芦丁与人粪便在厌氧条件下共同孵育,经过肠道菌群代谢作用后,发现芦丁的代谢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发酵时间和代谢物的积累量相关,同时不同个体来源的粪便显示的对芦丁的代谢能力不同,抗氧化性也不同,其代谢产物槲皮素和3,4-二羟基苯乙酸对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芦丁,而3-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甲酸抗氧化能力几乎为零。这表明不同个体间菌群的差异能导致营养成分代谢的差异,同时营养成分在肠道内代谢物的种类影响肠道内抗氧化能力。综上,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对肠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肠道形态、肠道消化酶的活力、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肠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均能产生影响。 1.2.2肠道功能和结构对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肠上皮细胞表面含有丰富的酶类以及转运载体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可以通过肠上皮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37];黄酮苷元(如槲皮素)可通过转运载体如钠离子依赖葡萄糖转运载体而以原型形式被吸收[38];钙、铁等一些矿物质主要通过肠黏膜上的钙结合蛋白而主动转运,部分通过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而被吸收[39]。 1.3食物成分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成人肠道内定殖的细菌细胞数量多达1014个,种类约500~1000种,其数量约为人体细胞的10倍,所编码的基因数至少是人体自身基因的100倍[40]。这些种类与数量繁多的微生物组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直接参与人体的消化、物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同时食物成分对微生物菌群具有调节作用。 1.3.1食物成分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由于食物成分是肠道细菌发酵的主要底物,因此膳食结构和食物的成分和含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Finegold等[41]比较传统日式饮食和西方饮食的日裔美国人肠道菌群的组成时发现,虽然他们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但肠道菌群组成却显著差异,日式饮食下除肠杆菌以外的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数量较西方组显著增多。喂养高脂的小鼠肠道内产丁酸盐的细菌增多,小鼠容易肥胖[42]。Cani等[43]发现高脂饮食使革兰氏阴性菌的数目增加,双歧杆菌减少。Bouhnik等[44]对20个健康人每天分别用12.5g果寡糖和蔗糖(每组10人),果寡糖组中人肠道双歧杆菌明显提高。壳聚糖干预糖尿病大鼠能显著降低大肠肝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作用具有显著增殖作用[45]。Lee等[46]对肠道菌群代谢茶多酚研究发现,茶多酚及其代谢物对致病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如3-甲氧基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对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而对有益菌的生长影响不大。 1.3.2微生物对食物成分的代谢作用的影响 肠道菌群是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自身的酶直接参与宿主的代谢过程。肠道细菌可以代谢机体自身不能代谢的化合物。研究表明至少能产生的156种碳水化合物活化酶,其中77种糖苷水解酶、35种糖基转移酶、12种多糖裂解酶、11种糖酯酶。它们降解机体自身不能降解的多糖,比如木聚糖、果胶、阿拉伯糖等,其代谢终产物为短链脂肪酸[47]。 1)微生物作用于不同食物成分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种类不同。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发酵产生支异丁酸、异戊酸等之链脂肪酸[48],而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色氨酸)发酵则产生酚类和吲哚类物质[49]。#p#分页标题#e# 2)微生物作用于不同的食物成分产生短链脂肪酸的量不同。抗性淀粉比淀粉产生的乙酸多,而淀粉发酵则产生较多的丁酸[50]。Moreau等[51]用低聚乳果糖和抗性淀粉分别喂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结肠炎小鼠,低聚乳果糖组丁酸的产量要优于抗性淀粉。此外,肠道菌群还参与宿主的代谢,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将牛磺酸和甘氨酸结合的结合型胆汁酸降解, 释放出胆汁酸以及牛磺酸[52]。同时肠道细菌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转化作用将影响到其生物功能的发挥,既能发挥有益作用又能产生有害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成分经过肠道菌群后的代谢产物是其发挥生理活性的主要物质。无菌小鼠体内不能正常代谢多酚类物质,表明肠道菌群在黄酮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3]。Rwoland等[54]将大豆黄酮与人粪便在厌氧环境下共同发酵培养,结果发现大豆黄酮被人体肠道细菌转化为生物活性更高的牛尿酚。人参皂苷被认为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菌群转化人参皂苷的代谢产物CompoundK是非天然的人参皂苷(由二醇型人参皂苷转化而来),被认为是真正被人体吸收和发挥活性作用的实体[55]。Tsuchihashi等[56]将葛花苷与人肠道内中的不同菌株共同培养后发现葛花苷的代谢物不同,与链状双歧杆菌和假链状双歧杆菌菌株共同培养后,主要代谢产物为尼泊尔莺尾异黄酮;而与消化链球菌属菌株共同培养后,主要代谢产物则为6-羟基鹰嘴豆素A。白雪[57]发现葛花苷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尼泊尔莺尾异黄酮对降低小鼠醉酒率和延长睡眠潜伏期时间优于野葛花水提物和葛花苷。与之相反,肠道微生物对食物成分的代谢作用还可能不利于宿主健康,如糖精(cyclamate,环己氨基磺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可在尿液中却发现了一种可能的潜在致癌物环己胺(cyclohexylamine),研究发现宿主细胞不能实现这种转化,当其与粪便共同孵育时即可发生这种转化[58]。合成维生素也是肠道菌群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之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合成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包括VB1、VB2、VB12、VK、尼克酸和叶酸等[59-60]。 综上所述,肠道微生物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它能代谢机体(肠胃)不能代谢的食物成分进行辅助机体代谢。其次还可参与机体代谢,其对营养物质的转化作用对宿主将产生有益或有害的作用,比如Nicholson等[61]认为人体的代谢是由自身基因和肠道共生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微生物对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肠道菌群结构失衡会影响肠道机械屏障的变化。抗生素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机会致病菌C.difficile相对比例升高,而其产生的毒素增加肠上皮细胞通透性而导致肠道细菌移位[62]。Brun等[63]发现肥胖小鼠肠道通透性比正常小鼠高,且血液中炎症因子显著增高,并认为肠道通透性的增加导致内毒素血症,最终发生炎症性损伤。与此相反,有益菌的增加对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Cani等[43]给高脂膳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饲喂果聚糖,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血中内毒素降低,通过对肠道菌群与血内毒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双歧杆菌与内毒素的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因此揭示双歧杆菌数量的增加能保护肠道的通透性。将益生菌用于结肠炎动物模型与结肠炎患者,发现益生菌对促进疾病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64-66],Zocco等[67]用LactobacillusGG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内窥镜以及肠道组织学观察发现该乳酸菌对疾病的缓解具有显著作用,与临床用药5-氨基水杨酸效果无显著差异。 肠道菌群不仅仅能影响肠道的屏障功能,同时还被认为是肠道免疫功能的“塑造者”[68]。在无菌动物体内肠道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如肠相关淋巴组织发育受损,派伊尔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减少,孤立的淋巴滤泡的成熟受阻,同时免疫细胞(如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表达的受体减少(MHC-Ⅱ、TLR9)表达减少,抗菌活性物质(如IgA)分泌减少,这揭示了肠道菌群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69-71]。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能广泛的识别肠道菌群不管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携带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因此Abreu[72]认为肠道功能的建立与肠上皮细胞表达的TLRs对肠道菌群的识别有关。 在宿主肠上皮细胞的黏膜上有黏附素受体,其中大部分受体具有脂肪酸结合位点的蛋白质或糖脂;同时在肠道细菌表面有不同黏附结构的配体,这为肠道细菌在肠上皮细胞黏膜上黏附和定殖提供条件。研究表明双歧杆菌菌体表面的脂磷壁酸是一种黏附素,能介导双歧杆菌在肠上皮细胞的黏膜上黏附[73]。一般认为只有活菌才具有黏附能力,Fourniat等[74]发现死乳杆菌也具有黏附能力。有益菌在肠道的定殖具有重要的意义,定殖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膜菌群,抑制有害菌在肠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综上所述,肠道中食物成分、微生物以及肠道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肠道健康。食物成分可直接影响肠道结构和功能,也可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产物,并可经由肠道菌群来调控肠道结构和功能,因而食物在这三者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肠-肝轴、肠-胰岛轴、肠-脑轴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对肠道功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它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热情。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食物成分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如图3所示,旨在揭示肠胃结构功能在维持机体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肠胃与免疫的相互作用 在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体内发现一个共同特征[75-76]:体内持续的、低水平的慢性炎症,因此近年来,机体的代谢与免疫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TrendsinImmunology》[77]、《NatureRe-viewsimmunology》[78]、《Nature》[79-80]等杂志上均发表多篇文章[81-82],试图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食物中的膳食成分如脂质(脂肪酸、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葡萄糖、微量元素(锌、铜、铁等)都对免疫系统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参与免疫过程的模式识别受体和细胞因子等又能影响食物成分的吸收代谢过程[78,81]。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通过膳食干预调理人体生理状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提高免疫力提供理论支持。#p#分页标题#e# 2.1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对免疫的调控 食物过敏是食物引起免疫反应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如花生、牛奶引起由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小麦、黑麦等谷物能引起对醇溶谷蛋白及其相关蛋白不耐受的个体产生乳糜泻,当患者进食这些致敏性谷物或蛋白后引起小肠黏膜的损伤,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产生炎症[83]。脂肪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它还参与到免疫调节的过程。高脂膳食引起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血内毒素含量的增加[30,43,84],而内毒素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增加是导致系统性的慢性炎症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肥胖及相关的代谢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因素[85]。Ghanim等[86]研究发现食用高脂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相对于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能显著增加血单核细胞TLR4、TLR2的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化,提示高脂是导致TLRs在单核细胞表面增加的原因。同时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能诱导TLR4、TLR2基因的表达,并可通过Myd88依赖途径和非依赖途径活化NF-κB,从而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而不饱和脂肪酸却能抑制TLRs基因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活化[87]。 氨基酸也同样被认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对精氨酸的研究比较多,精氨酸是幼年动物必须氨基酸之一,对维持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补充精氨酸能调节T淋巴细胞活性、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功能[88]。对断奶仔猪灌喂精氨酸,能增加血清IgM、IgG的含量,增强脾脏IL-8、TNF-α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89]。VA的代谢物维甲酸对免疫系统的具有重要的影响[34,90],它不仅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还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Mucida等[91]揭示维甲酸能抑制T细胞上的维甲酸孤儿素受体的表达,有利于诱导Th0细胞向Treg细胞极化。维甲酸还能通过DCs表面相应的受体途径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能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6[92]。Hsu等[93]将大豆和绿茶联合使用干预患有前列腺癌的大鼠,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联合使用能抑制前列腺组织NF-κB的活化,降低炎性因子浸润和促炎因子的分泌,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绿茶和大豆蛋白单独使用效果不明显。 2.2免疫对食物吸收和代谢的影响 免疫细胞的活化及其功能的维持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葡萄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激增,此时可通过两个途径增加对葡萄糖的吸收。首先,增加免疫细胞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GLUT)的表达;其次,免疫细胞激活后引起的信号通路也能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入,如T细胞活化后,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28刺激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入[77,94]。Healy等[95]认为胞内增加葡萄糖浓度可以抑制白细胞凋亡,这种保护性作用与细胞利用葡萄糖的程度有关。CD28被认为是具有免疫和代谢双重作用的代表性分子之一。除此之外,免疫过程中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参与到了物质的代谢过程。高水平的IL-6增加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血糖的浓度,而IL-6基因缺失的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下降[96];Plomgaard等[97]研究显示TNF-α在血液中的激增,使脂解作用增强,同时增加游了离脂肪酸的含量。然而细胞因子对代谢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明确。除细胞因子外,黏附因子也被认为参与到机体的代谢过程。Dong等[98]通过对ICAM-1基因缺失的小鼠研究发现,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ICAM-1基因缺失的小鼠体质量显著高于正常小鼠,白色脂肪(P<0.01)与褐色脂肪(P<0.05)占体质量比例显著升高;在高脂膳食饲喂2周后,基因缺失小鼠与正常小鼠采食量无显著差异,但体质量却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同时也影响到脂肪沉积。 3肠胃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相互作用 由于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小肠肠腔内物质的组分以及肠上皮细胞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血液循环系统。 3.1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对血液生物化学组分的影响 Toufektsian等[99]发现花青苷增加大鼠血清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与DHA)的含量。苦瓜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苦瓜多糖被称为植物胰岛素,董英等[100]通过对糖尿病小鼠饲喂水提取和碱提取的苦瓜多糖,实验结果表明苦瓜多糖能显著降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当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受到损害时,血液中脂多糖的含量的显著升高[76],而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并引起促炎因子分泌增加,促炎因子通过循环在全身蔓延将引起全身性的炎症[85],因此肠道屏障功能完善与否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101]。由脂多糖入血引起的疾病最典型的是脓毒素血症,张晗等[102]对脓毒血症大鼠研究中发现血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负相关。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膳食是增加肠道通透性的主要原因之一。Cani等[43]用高脂膳食喂养小鼠,肠道的通透性显著增加,导致血液中脂多糖的浓度显著升高,同时血液中促炎因子IL-1α、IL-1β、IL-6的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小鼠。LiQiurong等[103]也证实,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促炎因子诱导的通透性缺陷和上皮屏障功能紊乱中,能通过调整紧密连接的膜微观区域,增加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性。刘玉江等[104]用膳食纤维干预乙酸灌肠法制作大鼠炎症性肠病疾病模型时也证实,添加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能降低门静脉血中的脂多糖水平、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加强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3.2食物成分及其代谢物对血管壁的影响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大豆肽,经酶解后能产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Ⅰ),能够降低血压。汤健等[105]发现大豆肽对自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丁志山等[106]对姜黄素抗肿瘤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姜黄素能抑制血管生成。增加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容易引起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大量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本特征,同时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始动因子。 #p#分页标题#e#

4肠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发现,约超过50%的肠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107-108],对于肠炎患者会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知之甚少。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启动炎症应答可导致远隔器官的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以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最为突出。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本质是炎症反应的失控[109]。刘辉[110]用VA干预难治性哮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对疾病的缓解作用可能依赖于VA代谢产物维甲酸对免疫的调控作用。姜黄素是广泛存在于香辛料中了多酚类物质,在小肠黏膜中被代谢,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的活化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组蛋白去酰基化酶调控肺上皮细胞促炎因子基因的活化[111]。芬兰的一项对超过10000人群调查,发现多酚的摄入量与哮喘的发病率呈负相关[112],Walda等[113]一项超过13000个志愿者对慢性梗阻性肺疾发病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相关的变化。 5肠胃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食物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影响,另一个是通过免疫系统间接影响。大豆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大豆蛋白后能改变动物体内激素浓度,特别是甲状腺素、胰岛素、升血糖激素等激素与胆固醇的代谢密切相关。Meja等[114]研究认为姜黄素通过上调组蛋白去酰基化酶的表达来恢复糖皮质激素的功能。胃肠道黏膜中的嗜铬细胞,在进食或者病理性刺激的时候刺激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肠至脑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15]。同时鉴于食物成分对免疫的重要调节作用,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间的紧密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因此,肠胃结构与功能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IL-1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它能刺激神经肽的分泌,比如促进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黑皮质素[116]。TNF-α在众多疾病中均发现显著增加,它在肥胖诱导的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它能降低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17-118]。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由下丘脑神经元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产生,与黑皮质素4受体(MC4R)结合后,抑制食欲,增加基础代谢率[119]。 6肠道始动论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食物结构的改变,全球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趋势。美国华盛顿大学Gordon研究组提出将“肠道菌群作为一种环境因素条件脂肪贮存”的观点[120],提倡人们应该关注肠道,关注肠道微生物。英国帝国大学Nicholson教授研究组对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的17个不同地区的4360名志愿者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高血压与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密切关系[121]。揭示肠道在亚健康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肠胃不仅作为机体对外来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还具有屏蔽或清除外来有害物质与微生物的功能。肠胃为机体的健康输送有益的物质,体现了作为食物与机体健康之间的桥梁作用,也体现了作为机体系统中的起始位置,谓之始。食物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对食物成分的代谢作用、食物与肠道微生物调节肠道结构与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是否完整、肠道黏膜免疫是否平衡等均能影响机体的健康。肠胃在调节机体健康过程中体现了推动(正向调节)与拉动(负向调节)的作用,谓之动。 肠道始动论的提出旨在更加关注在肠胃空间中食物成分、微生物和肠道结构功能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变化,以及肠道结构功能调控机体健康的作用途经。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将为通过食物干预调控亚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供理论依据,将对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剖宫产;肠道菌群;母乳喂养;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521-01

婴儿在生命早期的免疫系统的发育情况,对其远期,甚至是成年后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生活环境,使婴儿在生命早期缺乏肠道微生物的定植和刺激,从而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而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肥胖症可能都是肠道菌群改变的结果[1]。

人体肠道菌的来源主要是母体和乳汁中的细菌以及出生时的外环境。新生儿出生后其肠道立即被来自母体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定植。许多研究表明,消化道早期定植的肠道菌群在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

1 . 剖宫产和非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接触母亲产道和肠道分泌物、皮肤等途径,使母体的菌群在婴儿肠道定植。剖宫产,在手术过程中新生儿无法接触母体的细菌,代之以医院特定的手术室环境,婴儿肠道中就会定植一部分来自医院特定环境的细菌。其后果是:正常肠道菌群的定植推迟,双歧杆菌的定植率低[3]。如果手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母乳喂养不足或缺失,更容易形成肠道菌群的异常[4]。而用普通标准婴儿配方奶粉代替母乳喂养,新生儿既失去母乳喂养弥补肠道菌群定植缺陷的机会,又无法获得刺激肠道微生物生长的必须营养物质,如被称为益生元的某些低聚糖。这种状况下,肠道菌群异常的新生儿较容易发生皮炎、食物过敏(牛奶蛋白)等过敏症、腹泻等疾病,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健康[5]。

2 . 剖宫产婴儿的早期喂养及干预

近十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初级预防一直受到关注,营养干预是重要的初级预防措施,早期营养干预的措施不再强调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亲营养限制,仍然强调母乳喂养[6]。

2 . 1 母乳不仅提供最佳质量和数量的营养素,而且含有增强婴儿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力的多种组份和双歧杆菌,因而可通过建立健康的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菌群,激活并增强婴儿的免疫保护功能[3]。纯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和优势维持[7]。早期纯母乳喂养还可减少婴儿接触异体蛋白的机会,同时母乳喂养可长期、积极影响婴儿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粘膜耐受而不发生过敏[8]。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应避免各种污染,对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9]。

2 . 2 母乳喂养过程也是建立正常肠道菌群的过程。婴儿通过吸吮,母亲上、周围皮肤和乳管内的需氧菌也会进入婴儿的消化系统,这些细菌的进入会使婴儿肠道逐渐变成厌氧环境,因此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10]。

2 . 3 事实上,剖宫产纯母乳喂养率低于自然分娩者[11]。这是由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量少、切口疼痛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缺乏必要的指导[12],给母乳喂养带来了困难。为此,对剖宫产术后喂养的早期干预显得特别重要。(1) 术前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增强其母乳喂养的兴趣和信心。(2) 术后早期母乳喂养的协助、指导和护理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协助第一次喂哺指导早接触,早吸吮及正确的哺乳技巧。做到"三贴",给予充分有效的吸吮,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3) 当母乳不足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可选择部分水解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效果好于部分水解配方。(4) 辅食的添加应适当延迟,并且循序渐进。每次引入的新食物应为单一食物,少量开始,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力接受能力,及时发现与新引入食物有关的症状,这样可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人类生命早期的最佳营养品和免疫调节剂[13]。母乳喂养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后期疾病有长期作用,母乳喂养编程着远期的健康[14]。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同时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可能的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Hao WL,Lee YK. Microflor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a review. Methods Mol Biol,2004,268:491-502

[2]张红波,陆薇,黄娟,陶晔璇,蔡威. 不同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临床儿科杂志,2010,03(15)

[3]管志远. 分娩方式对婴儿早期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01):32-33

[4]管志远. 肠道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 临床儿科杂志,2009,11(15)

[5]管志远. 剖宫产与儿童过敏性疾病. 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0):995-996

[6]李凯文,邵杰. 过敏高风险婴儿的早期营养干预. 临床儿科杂志,2009,09(15)

[7]王念蓉,黎海芪,刘明方,陈淑惠. 食物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别.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01(6):57-58

[8]黎海芪. 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发育、食物过敏与辅食添加. 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9,26(2):82

[9]崔艳杰,孙秀发. 母乳喂养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研究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04(2):100

[10]崔玉涛. 益生元与婴儿肠道健康. 临床儿科杂志,2008,05(15)

[11]张春晖. 自然顺产与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907-908

[12]杜红梅,王敏. 根据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护理健康教育[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5):47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8

肠道是身体中最劳累的器官之一,它每天要为全身所有的营养物质分化、吸收、排解、平衡等忙碌不停,稍有不慎,细胞的营养就会缺失或不足,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毛病。如果肠本身被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破坏了,它不能很好地为我们工作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维护肠道健康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肠道内自然赋予的具有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菌群微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王国有400多种菌群,有100兆的细菌臣民,这个菌落王国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像地球有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一样,肠道内也有一个生态世界,我们把它叫做肠生态(亦称“活生态”)。肠生态是指各类细菌等微生物在肠内存在的状态,肠生态失衡就意味着肠内微生物存在的状态失去了平衡。换言之,肠生态是由众多的肠内微生物们(各类细菌)主宰的。

如果肠道这个拥有100兆臣民的王国不和谐了,或因为我们本身的原因,让这些菌群之间发生了战争,原来的菌落平衡被打破,菌落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菌群工作也失去了原来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结果将导致肠道系统失衡,我们人体内环境第一道天然屏障便被打破了。要想肠道健康,不随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年轻的状态,我们首先就得好好维护肠道的有益菌落占主导地位的生存状态。肠道有益菌的代表是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其中双歧杆菌是肠道免疫功能的主力军。

近30年的研究证明,双歧杆菌原本是人类健康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可惜,人体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环境、疾病、衰老等原因,体内双歧杆菌在数量上和总菌占有率上均逐渐下降。科研人员通过对人一生的研究发现:人出生几小时就会发现双歧杆菌,经过母乳喂养2天-3天的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就占优势,5天以后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95%。原来,婴幼儿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双歧杆菌的重要贡献。遗憾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双歧杆菌数量很快自然减少。大多数人到10岁时,双歧杆菌就开始锐减,至临终前几乎完全消失,接近于零。所以,测定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成为判断肠道年龄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有一个办法,让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含量从自然形成的10%增长到90%,这些幸运的人就可能在百岁的时候,拥有青壮年的劳动能力和生命力,至少拥有健康的生活质量。实现这个办法有两个途径:第一,直接口服双歧杆菌制剂,但因为胃酸对双歧杆菌的破坏性,这种方法无法达到有效的目的,第二,给我们肠道现有的双歧杆菌创造一个健康生长的生存环境,即给双歧杆菌一个有丰富膳食纤维的居住所在,同时让现有的双歧杆菌有丰富的食物――低聚果糖OLIGO在它们四周,供它们食用。这样,就会让双歧杆菌不随岁月的流逝而提前锐减,我们的肠道也会在双歧杆菌本能的工作中得到常久不衰的活动力。

日常生活中,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品,多食用黄豆,选择性食用OLIGO食品(如活力多、畅优等),让肠道的毒素产生被抑制,让细胞得到从肠道吸收来的全面均衡的营养素,那么,我们的血液就充满澎湃的动力,器官和组织就会协调工作,身体就会青春焕发,衰老的脚步就会慢下来。虽然我们不能够违背生物的自然规律去追求长生不老,至少我们可以尝试“将衰老制止在肠道中”。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9

为此,笔者专访了中国现代粪菌移植第一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

记者:张教授您好,现在有很多人对粪菌移植这项技术还不是很清楚。请您谈谈它的概念,以及目前在肠病治疗中的地位。

张教授:正常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约1000多种细菌,细菌个数约与人体细胞数量相当,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与人类达到了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它们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是肠道健康的前提,而一旦菌群失衡,肠道疾病也会随之而来。粪菌移植就是通过医学技术手段,用更健康的肠道菌群对已经失衡的肠道菌群进行重建,实现疾病的治疗。它的治疗价值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危重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目前在全世界已经救助的患者超过3万例,中国超过1000例,这其中80%的病例是由我们团队直接完成或由其支持完成。

粪菌移植技术在2013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就是因为它的治疗理念也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态的,从而达到现有其他医疗手段都无法达到的疗效,这种理念也为我们将来整个疾病治疗的走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记者:粪菌移植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它的费用、疗程和疗效如何呢?

张教授:我们开展的粪菌移植技术是通过专业、系统的粪菌移植体系来实现的,包括前期粪便捐赠者严格的健康筛查和诚信筛查(其要求比输血捐赠的要求还高,一般筛查合格率在青年学生中只有2%),以及提取粪便后,在实验室内对粪便中菌群的纯化处理。目前单就这项治疗,在我们医院的全世界最先进实验室体系下,一次的费用在3000~4000元。除了部分难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需要多次治疗,对于某些疾病,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多重细菌耐药,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无效的,使用粪菌移植,超过90%的人只需一次治疗,短时间内即可治愈。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粪菌移植治疗?

张教授:一般来说,使用传统治疗非常棘手的,都可以选择粪菌移植治疗。比如,肠道难治性细菌感染、难治性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等,此外,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粪菌移植对其他肠道细菌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肿瘤、癫痫、自闭症等,都具有重要治疗价值。不过很多人,包括医生,对这项治疗还不熟悉。我们说无论是临床常规治疗还是临床探索性研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伦理、知情同意也非常重要,不能以商业为目的,将一项新技术泛滥化,尤其是在缺乏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支撑的前提下泛滥化。

记者:粪菌移植治疗后,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教授:这要取决于患者在治疗前是患的何种疾病,对于不同疾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如果是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在治疗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保持健康生活即可。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肿瘤、便秘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相应疾病的专业治疗,比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专业医生合理利用好粪菌移植,并配合必要的基础治疗和饮食指导;肿瘤患者,还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现在研究发现粪菌移植也对肿瘤治疗有重要作用);便秘患者,有些能在一次治疗后痊愈,但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比如日常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进行排便训练等。

记者:肠道疾病患者如何自我判断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

张教授:只要有较长时间消化道的症状,比如排便状态、频率、感觉有异常,腹部有不舒服,以及体重下降等,就可以到医院去就诊。最常见的比如大便干结、稀、松散、有黏液、有血、腹痛、腹胀,在经过几天严格的饮食控制,症状仍无改善,就需要就医。而大众更多见的一些偶然性症状,如不洁饮食之后的腹泻,可以自我控制一下饮食,选择清淡、避免油腻,2~3天病情缓解者,则不必着急看医生,也不要盲目服用抗生素。

记者:目前国内可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有哪些?

张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内最早,也是在国际上最早建立粪菌库的医院之一,自主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智能粪菌分离系统,通过这台机器,可以智能化分离粪便中的菌群,直接用于疾病的治疗,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MP级别的标准化实验室(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的简称,是一种良好的生产质控工艺,一般用于工业生产制备药物、食品的实验室级别),实现对整个粪菌实验室良好的质控。我们致力于将粪菌移植标准化,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而不只是在自己的医院救少数患者。近几年国内开展粪菌移植的单位总计超过30家,比如西京医院、南京总医院,重庆大坪医院、厦门中山医院、北京301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

记者:我国尚有一些地区还不能进行粪菌移植治疗,这些地区的相关患者如果想要接受粪菌移植治疗,有什么途径吗?

张教授:让所有的人都平等享有救治的机会,将粪菌移植体系研究做到极致,使这项技术让更多人受益,是我们的梦想。为了让全国各地罹患严重肠道疾病的患者都有机会接受粪菌移植治疗,我们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粪菌库,用于紧急救援。凡是在当地医院通过常规治疗手段无法控制疾病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医院联系到我们的中华粪菌库。提出申请,经专业评估符合治疗要求的,我们会通过快递的干冰冷链运输途径将冻存的粪菌送到当地医院,经当地医生解冻、复温,输送到肠道里,就能完成治疗。我们将继续推广这项公益性的救治途径,让更多医院里的医生和患者了解并使用。

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篇10

我们的饮食已由“充饥温饱型”,走到“美味享受型”,现在是向“养生保健型”转变的时候了。

现在的“美味享受型”饮食观,一味的只强调“嘴”和“胃”的,而不顾这些美食对健康的破坏,实在是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扶持保护肠屏障的有益肠道菌,压制和清除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清除体内慢性炎症,是控制体重,预防和治疗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键,而且对预防衰老和癌症等疾病也有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吃“全”:就是尽量吃全粮。

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粮食,例如荞麦。这部分在日常进食量中要占到60%以上;新鲜蔬菜占到30%;荤腥类不高于10%。要少吃,甚至不吃大米和白面,尤其是精粉。

什么样的粮食可以吃?煮粥时熬得时间再久也不会变稠、发粘的粮食是最好的。

粮食最好是没有加工过的籽粒,直接煮或者蒸着吃。蔬菜最好不要高温加工,以生吃、煮和蒸为最好;做菜一定要少放油,而且最好用橄榄油或者杏仁油、山茶籽油;肉类应该先在清水中煮沸20分钟,然后捞出,洗净,再放入清水中慢火炖,最好只喝汤,不吃肉。

吃“凉”的白面和大米。

最好吃凉的,这是因为煮熟的淀粉放凉后,淀粉会结晶,成为人不好消化,而肠道菌群可以发酵的“抗性淀粉”,有利于培养友好的肠道菌。

大米的做法:先用很多水煮,快要开花时,捞出来,再放到笼屉里蒸熟。然后放到冰箱里冷藏一晚上。用前可以加开水泡热吃,但注意米的温度不能超过70°,否则,结晶态的淀粉可能再次解链,就成了会使血糖马上升高的普通淀粉了。

吃“苦”:苦瓜等苦味的蔬菜

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尤其对喜欢动物性营养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生吃苦瓜,可以迅速减低条件致病菌的数量,消除体内的慢性炎症。可以每顿饭生吃一根苦瓜,最好餐前吃。

喝苦丁茶、莲心茶,吃苦味的柚子等都有类似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

吃“少”:每次吃饭,以刚刚感到不饿了为最好。

不要吃到撑得胃胀的地步。要知道,我们现在吃进去的食物远远超过我们自身的需要。多余的部分一方面养了大量的让我们生病的肠道菌;另一方面,作为脂肪存在于体内,成了代谢负担和健康、美丽的杀手。

如果你能按照以上原则管理自己的饮食,相信一定会恢复和保持健康。

当然,最好的做法是分析一下你的菌群结构、整体代谢以及免疫状况,然后更加有针对性的设计“量身定做”的专用食谱。

减肥不是目的、养生才是正路

体重超标不是肥胖对健康生活唯一的影响。

与体重超标相伴随的是体内的慢性炎症以及在慢性炎症长期打击下身体各种机能的下降和紊乱,最后出现严重疾病。因此,减肥的目的不是仅仅让体重下降。

饥饿、大运动量锻炼、一些干扰身体能量代谢、控制人食欲的药物和极度不平衡的食物结构,比如只吃肉和蔬菜,绝对不吃任何含碳水化合物的粮食等,甚至感染造成的腹泻、用手术改变胃肠道结构等极端情况都可以使人的体重下降,但这样的减重过程是以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为代价的。体重减轻以后的身体恐怕还不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是“苗条、好看”一些而已,而且非常容易反弹。

由于很多人的肥胖是高热量饮食破坏了肠道菌群的结构,引起慢性炎症造成的,所以,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设法消除体内的慢性炎症。

通过合理的饮食把菌群结构恢复正常,消除慢性炎症,才是绿色减肥、健康养生的正路!

少吃肉和细粮,多吃粗粮蔬菜

白米、白面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细粮,而荞麦、玉米、高粱等被认为是粗粮、杂粮。从称呼上就可以感觉到,白米、白面是好食品,应该多吃。其实,白米、白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吃下去很容易就被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需要干重体力活的人。吃了白米白面会浑身是劲,这是因为葡萄糖是最好的能源物质,可以被彻底氧化,全部利用。而荞麦等粗粮所含的淀粉结构特殊。很不容易被人消化,进入肠道后,被肠道菌发酵成短链脂肪酸才能被人吸收利用。同样的食物量,我们获得的能量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吃了这些粮食不长力气。干活没劲,加上这些粮食富含植物纤维,口感不够爽滑、细腻,于是就被老百姓看作是粗杂食品了。

现在大多数人不干什么体力活。甚至连走路都少得可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吃很多的白米白面,再加上大量高脂肪的动物食品,我们每天吃进来的热量大大超过自身需要。很多食物来不及消化进入肠道,就会滋养大量肠道细菌。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滋养出来的可是不友好的肠道细菌,可以称之为“吃肉菌”,这些细菌可以产生刺激免疫系统发炎的抗原,也会产生引起基因突变和细胞毒害的毒素。

在肠壁上生长着厚厚的一层细菌,如果这些细菌是喜欢分解利用植物多糖(也叫膳食纤维,指人不能消化,要依靠肠道菌发酵成短链脂肪酸才能利用的食物成分)的。它们的存在是保护肠壁功能完整的重要因素。有这些吃素的细菌,我们的肠屏障功能就好,肠子就不会漏。如果吃的粮食太细,肉食太多,最后进入肠道的膳食纤维就太少,这些保护肠屏障的细菌因为营养不足。就会逐步减少,甚至被彻底排空。喜欢分解利用动物组织的吃肉菌就会取而代之,生长到肠壁上。这些吃肉菌与肠壁是无法和平共处的,如果不是免疫系统的保护,它们会试图连我们的肉也―块吃掉。

这就是为什么人的免疫细胞80%都在肠道。吃肉菌长到肠壁上后,肠屏障功能就会下降,肠子就会有点漏。肠子一漏,肠道内吃肉菌产生的抗原就会进入血液,免疫系统开始被动员起来,产生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会随着血液弥散到全身,到处攻击并不存在的病菌,也会攻击正常细胞。这样的炎性反应持续十年、二十年后,就会带来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而肠子变漏的另―个后果,是吃肉菌产生的毒素,例如神经毒素、致癌物质等也会进入血液,在全身到处跑。时间久了,就可能引起老年性神经系统退化,甚至诱发癌症。

因此,要想健康。就必须在肠道里养出喜欢植物多糖的细菌,它们不仅不会产生抗原和毒素,还可以像驻守长城的军队一样,忠实的守卫我们的肠屏障。

现代西方饮食和所谓的山珍海味为主的中餐,最大问题是热量高、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如果你从事体力活动较多,把吃进去的食物都能自己消化吸收了,给肠道菌剩下的只有你消化不了的膳食纤维,你的肠道菌就会以吃素的友好细菌为主,你的肠壁会很坚固,肠道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很少,你就不会莫名其妙地发炎。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上火了,电不会让毒素在血液里到处跑,诱发

糖尿病、老年痴呆和癌症等疾病。

如果你基本没有什么体力活动,吃进去的食物只有一部分自己能消化吸收,很大一部分来不及消化就进入肠道,自然会滋养大量吃肉菌,而把吃素菌排挤出去。于是乎,你的肠壁开始漏,肠道菌产生的抗原和毒素就会进入血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长期努力,你最后终于把自己吃病了!

你已经得病了,而且是因为吃的太好得病的,可是,你的医生和家人反而更加担心你营养不够,要精心的调养你。给你更多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要求糖尿病人每天吃2两瘦肉,而且看着你把很多这样的食物吃下去,他们才会满意,才会觉着对得起你。而你自己尽管病了,如果胃口好,能大量吃饭,特别是喜欢吃肉,心中也很安慰,觉着自己能吃能睡,应该病的不算太重。殊不知,这种吃法,无疑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只会让你肠子更漏,进入血液的抗原和毒素更多,发炎更厉害,病得更重!这样的吃法,再好的药物也救不了你!

除非你每天有大量的体力活动,否则,一定要少吃肉和细粮,多吃粗粮、蔬菜。太甜的水果也不要吃。做菜少放油。也不要吃的太饱。吃的太多、太丰盛,又没有足够的体力活动,只会把自己吃病!

人和肠道菌群和谐共处是“天人合一”的基石

诺贝尔奖得主里德伯格把人称为“超级生物体”,这是因为人体内共生着大量微生物,多达1000多种,其细胞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人的基因组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组共同作用影响人体的免疫、营养和代谢过程。人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体内的共生微生物的组成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体共生微生物是人类最重要的健康伙伴。如果我们不当心,不能善待这些小生命,它们就会蜕变,变成引起各种疾病的“病菌”。

人体共生微生物主要生活在肠道里,称为肠道菌群。人在母亲体内时是无菌的,出生以后才开始从环境里获得共生微生物。大约到3岁时肠道菌群就成熟、稳定了,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在这时发育成熟,对肠道菌群的正常成员产生免疫耐受,把它们当做身体的―部分接受下来。可以说,肠道菌群是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也是一个内化了的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