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0:27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医养结合;期望理论;养老服务质量

国发〔2013〕35号文件中指出,应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不断满足当前老年人持续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紧急任务,要求积极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二者的结合,促进医养结合,共同发展。因国内“四二二”及“四二一”家庭结构的相继出现,传统的家族照料老人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当前老年人口急速增长的现状,很多老年人既需医疗保障,还必须实施长期照顾和专业护理。据统计,直至2013年年底,江苏省镇江市年龄超过65岁的常住人口达39.15万,约为总人口的14.4%,约高于江苏省的1.8%,约高于全国的4.7%。镇江市自1995年便成为“两江”医疗保险改革的一个试点城市,其医改工作近十年来已取得一定成效。自2013年7月起,镇江市开始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并在市区个别医院进行了试点。本文从期望理论的视角下对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进行了探究。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V.H.VROOM于1964年提出的,该理论对激励过程中各项变量因素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对激励力量大小同各因素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期望理论其基本模式为:期望值×效价=激励力量。该模式表明,推动人去追求与实现目标即为激励力量,而满足所需力量则是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若效价越高、可能性越大,则激励力量越大,反之亦是如此;若其中一个变量等于零,则激励力量也等于零。

(二)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医养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区别于传统的养老服务,它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既包含了基本的护理服务,还包含了老年人的文化服务、精神关怀服务,更为重要的是给老年人提供了医疗康复保健服务,从健康体检服务、大病康复服务到临终关怀服务,使老年人的医疗与养老需求得到解决。

二、SERVQUAL模型简介

该模型为“Service Quality”的缩写,中文意思为“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其核心。此模型主要从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及响应性这五个经典维度方面来实现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以顾客对这五个维度方面服务期望与感知来获取服务质量差距。

三、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分析

本文以江苏省镇江市为研究对象,通过SERVQUAL模型对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试点机构的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水平进行客观分析,以期为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一)调查及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共三部分:期望表,此表主要用以对被调查老年人对本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期望,共25各选项内容;感知表,此表主要用以对被调查老年人对当前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实际感受,共25个选项,同期望表一一对应;各项评价指标重要性表,此表主要用以对上述25个选项内容在被调查老年人心中重要性加以了解。本次调查所用问卷量表均采用克里特氏量表五点尺度。其中,1表示“极不满意”,2则表示“有点不满意”,而3则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满意”,而5则表示“非常满意”。此次调查以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25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1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86.8%,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

使用Cronbach系数对本次调查问卷信度进行检验,其中感知表与期望表的相应系数值分别是0.876与0.889,表明本次调研数据一致性良好。因不同维度方面服务在老人心中重要性存在差异,其重要性,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对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评判产生影响。因而,依据是否将维度纳入考虑权重对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水平的分析分为两种情况。

1. 将权重纳入评价范围

本次研究通过乘积标度法来对上述五个维度属性权重进行计算,该方法基于评价指标间内在的客观重要性将所有因素根据其重要性大小进行排序(由小至大),分别记作第1、2…s个因素,第n个因素赋值并依此类推。其测评结果按照服务质量差距由小到大排列,结果为:有形性

2. 未将权重纳入评价范围

当权重未被纳入评价范围时,本次调研中参与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整体评价为负值,将服务质量根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结果为:有形性

(三)服务质量百分制得分

为使本次调查数据计算结果更为直观并便于分析与比较,将徐明等提出的百分制SQ算法引入(0≤SQ≤100),其中,SQ等于零时表示顾客对服务实际感知和期望值之间达到最大负值;而当SQ等于100时则表示顾客对服务质量实际感知与期望值相同,SQ值与100越接近,则表示服务质量水平越高,若SQ值与0越接近则表示服务质量水平越低。本次调研中,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其百分制服务质量最终得分为79.3分,由此可见,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在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将面临极大的市场。通过本文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实际质量同老年人的期望值仍存在一定差距,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百分制得分仅为79.3,仍为中等水平,有待改进与完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将所测评维度属性权重纳入考虑范围时,镇江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差距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有形性

参考文献:

[1]Zhou LL,Zhang XT,Yasunori W,et al. The reform of Japan’s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olicy and the references[J].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2013(12).

[2]镇江市民政局.2013年镇江市老年人口(按户籍) 基本情况统计[EB /OL]. http://mzj. zhenjiang. gov. cn/mzgk/tjxx /201403/t20140325_1191453. Htm,2014-09-30.

[3]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省统计年鉴-201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2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康复护理逐渐成为他们最为迫切的需求。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互不衔接,老年人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三者之间来回奔波,费时费力。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殊国情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应打破养老服务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各自孤立的现状,以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多部门相关资源整合的效用最大化。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各部门发挥自身特色,而不应当蜂拥而上,不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违反了整合资源的初衷――节约资源。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集中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资源整合、解决对策等。社会工作以其在社区和家庭养老服务中的专业优势介入,能够互补医养结合的缺陷和不足,在政府购买养老、医疗服务的同时,链接、整合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提供专业的、稳定的、高效的综合服务,降低医养结合在人力资源匮乏的短板,促进我国养老医疗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的医养结合现状

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独立运行,隶属系统不一,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真正需要就医的人住不了院,而不需要住院的人却霸占着病床,造成了医和养的资源系统紊乱,缺乏有效地部门沟通和协调,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这不仅增加了老年人养老和就医的成本,更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负担。已经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以发展“医养结合”为核心的服务模式。

另外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边界不清晰,因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自成系统,相互独立,在部门沟通和协作上效率低下,存在着多头管理、岗位重叠等问题,导致权责不清晰、无人问责的混乱局面,经常会出现互相推诿的踢皮球等问题。养老机构服务定位存在偏误,阻碍自身发展,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界定为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三部分。由于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家庭的小型化4-2-1模式,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在家庭安享晚年,接受一系列养老和日间照料等个性化服务,养老机构的服务定位严重偏离了我国的养老服务老年人选择的主流模式,严重阻碍了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分析

“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看病难”,这是目前我国养老和医疗的现状,而近年提出的医养结合实质上是对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优势整合,不是简单的“养老院+医院”。

1.医养结合的长效动力不足。首先表现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上,我国的起步较晚,存在制度、政策等层面的欠缺,医养结合的机构数量还较少,国家层面对此没有具体的指导文件,也没有相应的专项资金规划和特定项目扶持文件。其次,国家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需求,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各种资源,发挥社会工作者在为老服务和长期医疗照护方面的专业优势,还存在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社会团体、组织参与程度较低。我国医养结合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有机结合,市场参与明显不足,社会企业或组织对于医养结合大多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医养结合在我国起步晚,根基浅,没有形成规模体系的新型模式,存在对医养结合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是医养结合门槛比较高,一般组织难以达到其构建的标准,不仅对养老方面、医疗方面都有其严格的要求,包括软硬件设施、专业人员配置、医疗卫生执业师、相应的行业牌照等等。这些都制约着社会组织人力、物力的资本投入和参与度。

3.自我定位不清,边界不清晰。不少机构盲目拓展“养+医”业务,加速不同机构之间的级别分化,致使资源过分集中呈现区域性,不利于医养服务实现均等化,盲目定位高端市场、高端人群,没有很好的契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人口结构等。从业务范围来看,医疗保障业务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主管养老保障业务的民政厅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外,还有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在管理机构、管辖内容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部门的交叉管理直接导致“医养结合”处于多头领导,不仅效率低下,沟通比较困难;部门之间权责不清晰,容易出现争权夺利、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的路径

(一)加强政策层面扶持力度

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政策、结构、资金、机制以及人才等多方面的困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开展立法工作,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兴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一方面,政府可直接通过财政拨款兴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设施、场地、医养服务的各种资源,在整合养老和医疗机构资源上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不仅在生活方面,还涉及在医疗复健、日常照护服务、康复训练、以及陪伴和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购买医养服务的资金可以来源于:一是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统一为老年人购买服务;二是政府发放医养服务补助津贴。政府直接向符合“医养结合”服务标准的老年人发放医养服务补助津贴,由老年人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医养服务,从而获得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

2.加大政府购买医养服务的力度。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或者其他激励性政策,即政府通过资助社会团体或者非营利组织兴办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三方共同承担老年人的医养服务的各种费用、资源等。政府应当秉持“大市场、小政府”的宏观调控者的角色定位,简政放权,让社会组织代替政府去做这些普惠性的医养服务,政府以招投标项目模式向机构购买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医疗照护等医养服务,机构再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社区医养、家庭医养服务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是充当监管人、大管家的角色,社会组织满足社区老年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加大对弱势医养机构的扶持力度。建议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入手:一是依据相关政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提质改造,充实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所具备的条件,允许社会资本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明确界定它的服务范围;二是适当降低民营、小型社区养老机构申办医疗机构的门槛。在申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支持养老机构就近与公立或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或引导和支持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对就近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二)积聚社会各界的支持力量

1.提升社会认知度及公众的保健意识。首先,应当加大对社会工作理念、价值、服务模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向社会工作者寻求专业的帮助服务。其次,在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的服务中,争取老年人对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的信任和支持,愿意接受和配合社会工作提供的医养照护服务。最后,老年人自身也应当加强健康及储蓄意识的学习和培养,在观念上认同,在行动上践行,经常参加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和健康知识展览等,积极参与社区和机构举办的活动。

2.鼓励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参与支持。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中,不同程度要涉及到“产业化”的问题。产业化是集规模体系的品牌化运营模式,与福利性互不冲突。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大力引导社会各界资源和民营资本共同参与到医养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同时整合社会潜在的资源投入到医养结合模式的创建中,吸纳更多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充当参与者和服务者角色,共同创建新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3.建立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工作机制。正面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加快完善医养结合机构的规划布局;制定出台有利于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频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为老年人的日常娱乐生活提供设施健全的硬件设施和器具。

(三)服务机构的定位与协作

1.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有很强的针对性,机构应当合理定位、改革机构设置。首先要不断提高服务机构的软硬件设施,一是软件方面,要具备大量优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和护工,明确各级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在老年人服务体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硬件方面,要有足够的空间、基础器具设施和水平先进的医疗器械、复健训练、康复室等。其次,要拓宽服务供给渠道,倡导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准确定位,充分整合多维度的医养资源,并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化服务。在建立健全医养服务机构时,政府部门要严格制定出准入标准和准入资质,不允许不符合资格者进入,严格把控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准入流程,严格考核,并做好对医养服务的全程监管。

2.健全医养结合协作模式。应当加强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改进“医养结合”机构资质审批管理方式,加快行政许可和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划分,厘清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责任。政府部门应当给予适当监督,权力下放,合理充当大管家的角色,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政策规划及支持,顶层设计与宏观布局,关注“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相互衔接,不断调整其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等方面的相互匹配度,从而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联手共推及监管机制。一是消除部门之间存在的泾渭分明,互不交叉的机制性障碍,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构建多部门联手共推及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由相关部门共推组成的医养结合?I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和监管;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并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建立各部门良好沟通的调节机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部门之间明确权利和责任,在制度上保障医养结合体系的健全发展。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3

目的:探索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的“医养结合”整合服务模式。方法:在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分别从人口覆盖、服务覆盖及质量保障、财产风险分担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养老服务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探讨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果和结论:针对老年人应实施“医养结合”整合服务是必要的,应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政策法规、人才培养及信息化等保障措施建设。

关键词

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健康整合;全民健康覆盖;长期护理

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其护理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加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我国的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1]。本研究从全民健康覆盖(universalhealthcoverage,UHC)[2]的角度分析构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全民健康覆盖研究现状

1.1全民健康覆盖内涵全民健康覆盖核心本质是为了健康,而维护健康是一切卫生政策的终极目的[3]。WHO将全民健康覆盖定义为:所有人都应对享受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卫生服务,并且不因利用这些服务而出现经济困难。该定义强调了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卫生服务质量及经济风险分担3个维度。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即一定区域内的居民不因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道德等因素均可享受需要的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的类型不仅仅指医疗服务,还包括健康教育、预防、康复、护理及养老等围绕生命周期和疾病周期的健康服务。经济风险分担从某种程度上讲即是全民医保。

1.2全民健康覆盖测量WHO提出了3个测量维度:人口覆盖、服务覆盖和费用覆盖。人口覆盖指特定服务项目、特定的筹资制度等覆盖的人口比重。服务覆盖包括服务范畴和服务质量,范畴越大质量越高,全民健康覆盖程度越好。费用覆盖是指医疗服务费用的补偿程度,即患者自付费用程度。由于卫生资源的限制,全民健康覆盖的测量分为两个角度:向特定的人群提供所有的服务,或者为所有的人提供特定的服务,测量费用覆盖。

2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

2.1人口覆盖维度:老年人口众多,服务需求大,供给不足

2.1.1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且高龄化趋势明显。我国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13.71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2020年将达到2.43亿人,2025年将突破3亿人[4]。

2.1.2老年人护理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18.5%有行动困难,12.6%生活不能自理,4.0%的老年人长期卧床,8.2%的老年人不能独自出门。功能障碍方面,7.3%的老人很难听清楚,14.5%的老年人说话有困难,4.3%的老年人视力存在极度困难。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达43.2%,是普通人群的2~3倍;慢性病患病率为43.8%,医疗服务需求巨大。

2.1.3家庭养老负担重、社会和机构养老供给不足。家庭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四二一”和“四二二”家庭结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家庭养老面临更严重的问题[5]。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内部照料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家庭养老困境明显。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11.90%剧增至2050年的42.04%[6];二是老人对子女精神慰藉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三是特殊的老年家庭,如老年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从社会和机构养老来看,床位数和专业护理人员数存在巨大缺口。

2.2服务覆盖及质量保障维度:医疗服务体系、康复服务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割裂,服务链条断裂

2.2.1老年人长期住院现象突出,严重浪费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服务质量。长期住院是指在医疗机构的住院时间超过30天[7],多数长期住院患者属于“延迟出院”,即疾病治疗后符合出院条件,但因疾病康复需要、暂时未找到符合继续治疗的机构或者出院后家庭或者社区无法提供后续支持性治疗、康复,以及个人和社会等其他种种原因不愿出院,继续滞留医院[8]。恶性肿瘤是长期住院的首要疾病因素。老年人长期住院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是长期住院延长医院平均住院日,降低病床周转率,严重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二是长期住院增大了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肿瘤末期的患者,由于放化疗的原因,其抵抗力、免疫力低下,降低医疗服务质量[9]。

2.2.2服务体系相互割裂,服务链条断裂。缺乏整合卫生服务提供的设计、高程度的专业分工及细化的专业服务模式,导致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在注重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同时忽略了居民获取服务的整合性、综合全面性[10-11]。割裂的卫生服务体系无法给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卫生服务,老年人所需要的预防服务、疾病诊疗服务、康复服务和养老服务分别由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机构提供,机构间缺乏协作,患者信息不能共享,服务链条的割裂产生了严重的问题[12]。

2.3财产风险分担维度:医保资金浪费严重,长期护理险制度缺失

2.3.1终末期老年患者医保资金消耗严重,降低医保基金保障水平。过度医疗既严重消耗医保资金,降低其保障水平,又加剧患者家庭的疾病负担。医院的常规治疗在消耗高昂医疗费用的同时并未带来生存期的显著延长和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国外研究表明,姑息治疗组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减少30%,临终前3个月医疗费用减少41%,临终前一个月减少48%[13]。姑息治疗组生存期平均延长29天,尤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癌、胰腺癌及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治疗明显延长生存期。因此,将临终姑息照护纳入医保支付可以在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带来医保费用的节省[14]。

2.3.2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缺失。我国健康保险业起步晚、精算基础数据缺乏,加之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不够,使得我国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系统性、理论性研究较少,也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15]。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起步早且先进,保障范围广泛,涵盖了医疗、精神和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而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多数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品种相对单一,且保费高昂,覆盖人群有限。

3“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3.1“医养结合”的政策背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了“医养结合”理念。

3.2“医养结合”的内涵“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常由专业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的健康生活起居,提供持续性的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

3.3“医养结合”的国内探索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具体模式。

3.4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积极意义积极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模式,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老年人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实施“医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提高二、三级综合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16];(3)探索国家和个人共同筹资方式,改变现有支付方式,在最大限度的补偿参保老人的基础上,降低医疗保险的基金风险。

4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建议

4.1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医养结合”整合服务模式“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的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即涉及“服务整合”,也涉及“资源整合”。“服务整合”是指“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整合,而“资源整合”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在资金、人力资源、设备、技术等管理要素上的共享和协同。因此,“医养结合”整合服务实施战略包括服务策略、管理策略、筹资与支付策略。

4.2构建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包括保险经营制度、监管制度和服务提供制度三大主体制度。经营制度包括保险政策制定、参保对象选定、筹资渠道及筹资模式确定、护理等级划分等。其中,筹资模式上多数选择建立“个人缴付+医保缴付+政府财政补贴”的筹资机制[17]。监管制度包括保险管理政策、审核政策、奖惩政策等。服务提供制度包括多层次的医疗护理机构。

4.3加强政策法规、人才培养、健康信息化等保障措施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保障措施建设。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补助、运营补贴及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尤其是民营社会资本进入的税收、土地供应、规划建设等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强护理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持证上岗,保障服务质量。加强老年人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精细化、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唐振兴.对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2014(4):13-22.

[2]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研究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R].瑞士:日内瓦.2013.

[3]孟庆跃.全民健康覆盖:从理念到行动[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2):1-4.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

[5]VICTORCR.Asurveyofthedelayeddischargeofelderlypeoplefromhospitalsinaninner-Londonhealthdistrict[J].Archgerontolgeriatr,1990,10(2):199-205.

[6]BLACKD,PEARSONM.Averagelengthofstay,delayeddis⁃charge,andhospitalcongestion[J].BMJ,2002,325(7365):610-611.

[7]符美玲,陈登菊,张伟,等.从长期住院研究谈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必要性[J].中国医院,2013(11):21-23.

[8]张亮,张研,唐文熙,等.健康整合——引领卫生系统变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刘文俊,唐文熙,张研,等.健康整合的内涵界定与辨析[J].医学与社会,2014(8):9-12.

[10]SUNX,TANGW,YET,etal.Integratedcare:acompre⁃hensivebibliometricanalysisandliteraturereview[J].Intjintegrcare,2014(14):e17.

[11]CANDYB,HOLMANA,LEURENTB,etal.Hospicecaredeliveredathome,innursinghomesandindedicatedhos⁃picefacilities:asystematicreviewof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evidence[J].Intjnursstud,2011,48(1):121-133.

[12]CONNORSR,PYENSONB,FITCHK,paringhospiceandnonhospicepatientsurvivalamongpatientswhodiewithinathree-yearwindow[J].Jpainsymptommanage,2007,33(3):238-246.

[13]刘金涛.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吴园秀,罗铁娇,罗文华.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4(3):149-151.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4

1 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1.1 专业设置亟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从属于中、西医学和中药学名下,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在许多院校中还不能独立设置成一个系别,多从属于中医学系的某个专业或只是其一个专业方向。此种情况造成其教学目标欠清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实施。完善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设置,明确其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为中西医结合教学实践服务,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院校整合优势资源,能够将教学目标和责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单位,增强了教职员工的教学意识,也有利于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体系。 

1.2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很难发挥 

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中,中西医教学的许多核心内容是中医学或是临床医学的再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未能在教学体系中完美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西医结合课程的主干依旧是中、西医主干课程:就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干课程而言,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而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各教学科目相对独立。中、西医课程之间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少[8],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课程相对较少,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中西医两方面结合的模式少有。循证医学时代的中西医结合要求两种医疗体系进行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9]。②具有学科特色的教材及教学资料很难寻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体现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特色的教材及资料仍较少见,现代医学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知识比重较高,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余的精髓内容相对较少。③人才梯队培养: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虽然从本科到博士已经覆盖,但是国家培养的为数不少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及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或西医临床偏多,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并对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探索的相对较少[10],这也导致真正中西医兼顾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给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瓶颈。④中西医门户之见: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仍存在很深的门户之见,一些中医认为西医治疗存在局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的西医认为中医存在一定“不科学性”“中西医结合中不中西不西”,这给中西医结合在医疗界的接受度及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以上困难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2013年某中医院校总就业率为79.81%[11]。以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为例,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研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课程,还要学习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西医课程。此外,对中西医间的联络学科还要很好地掌握,相较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的后果会导致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在西医课程上的学习存在不足;而相较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在中医课程上的学习亦存在不足,最终在择业的时候上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同时,中西医结合实践场地的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12],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因此其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必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13]。 

2 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瓶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2.1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出这类人才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同时要有配套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出的学生应是具有宽基础、广知识、高技能、硬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和知识体系三者应协调和谐发展,具体如下:①在教学工作中,广泛征集师生的不同意见,在无法改变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现实面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中西医结合专业择业的严峻形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成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基础课学时不足、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情况,帮助其总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的精髓理论及西医基础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根据学生今后的择业或考研方向,引导其分清学习的主次,理清重点内容,使教学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事半功倍。②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及现代科技优势,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制作教案,注重理论水平、知识深度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突出新颖性、科学性,融合统编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花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是教职工教研能力的体现,例如在最新诊断标准出台后,及时将功能性胃肠病ROME Ⅲ诊断标准传达给学生,与统编教材仍采用的ROME Ⅱ体系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对ROME体系一系列标准的简要介绍和横向对比,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学习;利用维普、万方、中国知网、Medline等系统,使其初步接触到医学文献检索这一学科,进而提升学生对中西医结合文献检索的兴趣,鼓励学生自行检索感兴趣的文献,提高自学能力。 

2.2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①可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水平,促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西医结合课程涉及众多中医和现代医学门类,许多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生的自学,最重要的就是能综合各门学科的特征,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如穿插式教学、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等,要求每位学生就见习或实习内容先预习,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相关的问题提问教员,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②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横向、纵向对比,例如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介绍“心功能不全”这一章节时,先不给予答案,让学生思考和回顾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内容,并回答“何谓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有何代偿机制”“何谓容量负荷”“何谓压力负荷”等问题。此外,还应回答方剂学中与胸痹、心悸、水肿等病治疗相关的方药,如血府逐瘀汤、失笑散、苓桂术甘汤等,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强化记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综合讨论。通过讨论式教学可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辨逻辑水平。教师针对下节课所授之内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督促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及查阅文献等途径去准备和独立思考,在课内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并鼓励同学广泛讨论,充分阐明个人观点,最终由教师总结,使教与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互动,进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2.3 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 

中医学的发展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西医结合培养需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对祖国中医药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医药文化的精华作为创新因子[14],更好地做到中西医结合。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5

2017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

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

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目前我市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如,我市对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来自财政和民政方面的资金补助,在实际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又如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首先要解决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问题,但实际上医保资源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能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区24家区管养老机构绝大部分为民办,除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天颐和养老院、康泰老年公寓等4家实现医养结合外,其余规模较小的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4、社区医养服务总量不足,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对策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全市乃至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不是区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区来讲,面对21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成为全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试点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6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据报道,国家民政部已经协调卫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我区应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对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政策优惠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政府应探索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使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包括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建设经费、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机构相同政策;在水电气热费用上与居民价格持平等。另外,除公立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外,其他服务主体可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或供需双方议价,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在社会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在金融支持方面,应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尝试设立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南开区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3、结合区情实际,完善服务方式

在统筹推进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区属一、二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合作,会同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区新建、改建23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4、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服务创新

将医养结合纳入智慧南开惠民工程,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化进程。一是在南开区养老服务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来自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资源,打造老年人群数字化健康管理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动态数据,并通过三方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库,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二是广泛复制昔阳里社区经验,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等多种载体,推广应用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能终端,实现网络覆盖。三是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养老市场,与专业医疗机构对接,开发可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监控服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临床工作能力;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临床实践能力或临床基本能力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也是评价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2]。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进一步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深化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本研究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由于教学观念落后、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体系不完整、对临床见习和实习的认识不足、病人的保护意识增强以及缺乏严格训练等,直接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和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1重理论知识轻临床实践

在1~2年级缺乏早期接触临床、了解医学的机会;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只会背操作步骤,不会动手实际操作[3]。

1.2重临床技能轻人文素养

临床实践能力不仅包含临床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医学人文精神,也就是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患沟通技巧等[4-5]。目前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只注重操作技能,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2]。

1.3重实训训练轻临床培养

由于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病人的保护意识增强等原因,目前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只重视实训训练,而缺乏床边教学。实训只是床边教学的补充,绝不能完全取代床边教学与考核,其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差距极大,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2]。

1.4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培养

由于模拟技术的发展,目前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单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就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操作,而忽视了思考,也就是忽视了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1.5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目前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课程结束、见习结束或实习结束的考核与评价,甚至只有毕业时的理论知识考核,无平时学习、培训的考核,无实习时出科考核等形成性评价。同时,也缺乏考核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和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6重医疗轻教学教学工作对医疗、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是隐性的和滞后性的[6],再加上繁重的临床工作,使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淡漠、教学积极性不高。另外,大多数教师重视理论授课,忽视临床实践能力培训,致使临床教师重医疗和科研、轻临床教学的现象十分严重,也影响了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2.1提高认识,更新教学理念

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工作的基础,是正确临床决策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1]。要充分认识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意义,积极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深厚的医学文化素养、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过硬的临床基本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卓越医生。

2.2构建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体系

开设《临床技能学》课程,将分散在不同临床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素养、沟通技巧、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诊断性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内容进行重组。构建了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为重点,医学人文素养培养贯穿始终的教学内容体系[7]。

2.3创新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模拟教学与床边教学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7],通过亲身体验、研读经典、名师指导、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反思强化等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①从1年级开始,利用寒暑假组织医学生参加社会医疗实践,通过早期接触临床、走进临床的活动,使医学生亲身感受、感知医学,了解医生的责任、医生的工作,实现感受临床、接触临床、实践临床和服务临床的目标。②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和循证医学等课程,以及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材料研读等活动,将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医学文化纳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7]。③聘请医德师德好、教学水平高、临床能力强的名师(医)指导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与考核,使医学生感受到名师(医)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精神,增强其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动力。④利用模拟技术训练具有创伤性的操作,如各种穿刺技术、注射技术、清创缝合技术;采用床边教学方法,如查房、病例分析、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训练无创伤性检查,综合训练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选择和运用诊断性检查、临床思维与临床诊断能力和临床治疗能力等。

2.4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考核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8-9]。①考核与评价内容包括医学人文素养、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岗位技能。②考核与评价时机有平时考核、阶段考核与期末考核。③考核评价项目有单一项目、组合项目和综合能力。④考核与评价方法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分析和床边考核,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严格无菌要求,注重医患沟通能力和医学人文素养,并实行全程考核与评价。

3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3.1加强教学组织管理

一是加强医教协同,即学校与各附属医院形成共同体,学校主要负责医学人文技能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各附属医院提供临床环境,负责并指导医学人文技能和临床岗位技能的培养。二是师生协同,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组织共同体,定期开展交流、讨论、训练、观摩与合作等,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三是加强临床实训、见习和实习教学管理,确保临床实践能力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3.2建设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一是强化校内实训实验平台建设,构建现代化的模拟教学平台。二是强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床边教学,共同建设“以床边教学为核心、以模拟技术为补充”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平台,以满足临床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

3.3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积极性

培养一批热心教学的中青年骨干临床教师,在保证医疗安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为医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医学生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①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各附属医院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进行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②开展观摩教学,促进互相学习,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③组织校级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大赛,强化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促进临床实践能力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④将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临床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强化医教结合、医教研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3.4建立督导反馈机制

在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督导反馈机制。一是建立由教学督导员、教学管理人员、临床资深专家组成教学督导组,全程督导检查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考核评价,定期反馈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按时整改。二是建立由学生组成的教学反馈小组,随时给教学督导组和教学管理部门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建议等。由教学督导组和教学管理部门整理后及时反馈给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及时整改或采纳。三是坚持期初、期中和期末临床实践能力检查与评价制度,坚持考核评价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日常监控与周期性评价相结合,全面督导与监控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与质量[10]。

[参考文献]

[1]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刘成玉,王元松.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利弊分析与建议[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3,1(1):55-57.

[3]刘成玉,魏武.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刘成玉,李云芳,王元松,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培养措施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3):329-332.

[5]王元松,刘成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31-133.

[6]李荣梅,孙慧哲,李继,等.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5):514-515.

[7]刘成玉,李云芳,王元松,等.以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5):461-464.

[8]刘成玉,王元松,李云芳,等.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2):173-175.

[9]刘成玉,严瑛,程德刚,等.我校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与思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2):177-179,182.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7

医学的本源是解除病痛对人类的折磨,在本质上是人学和仁学,具有根本的人文属性,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以人为本;“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2],认为“仁爱”、“淳良”是医者的必备条件。“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l3]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从医品德,为病人谋幸福。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给予了我们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确定了“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境界。同样,人文精神也是西方医学的核心,佩里格里诺指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等”,“无论何时登堂入室,我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医学有三个因素——疾病、病人、医生,医生是这种艺术的仆人”[4等经典论述都体现了仁、术、德的完美结合。医学人文精神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它不断探索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改变等医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敬畏生命、挚爱生命。根本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展开,追求真善美,实现美好人性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其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容易忽视,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随着人文医学走入医疗实践应运而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要求执业医师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医患沟通、心理调节、依法行医、伦理指导、团队合作、人文服务等基本能力。其通过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将人文精神应用于实践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以医学人文精神的目标为宗旨和价值导向,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依托、寄存。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和核心来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能使医学实践者通过人的价值层面,从整体角度去尊重生命、追求健康、理解医学。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如果离开人文精神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将成为纯粹的、过度依赖的技能和工具,脱离本身的价值。而人文精神如果不贯穿应用于人文医学实践,将最终将流于形式,缺乏现实和实践意义。

2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载体

医学人文教育是围绕医学及医学人文学科群对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进行人文精神培育、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提高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是对医学实践者进行的素质和品格教育,贯穿于医学院校教育、医务人员培训、继续医学教育阶段,以培养具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医务工作者为基本要求,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为根本目的。

2.1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模块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了《爱丁堡宣言》,其中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也应围绕这些要求进行,具体而言,是提高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人文情感能力和人文认知能力。目前,关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要求医学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依据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医学模式的转变、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主线,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认为可以形成“公共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类”,“医学人文类”,“临床人文医学技能类”三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计算机、英语、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创作、经济与管理等系列课程。医学人文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医学人文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在该模块中,各个医学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任选课或必修课程,如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思维学、中医发展史等课程。临床人文医学技能模块主要是在l临床实践中结合具体医疗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技、人文医学技能等相关教育,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和培训等。此外,也有专家建议形成核心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等有机结合的医学人文课程模式。笔者认为这三种课程模块的划分和上述三大医学人文类模块建设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但隐性课程实质上包含“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类”、“人文医学技能类”两大类,它涵盖的范围要更加宽广,包含医学院校校园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等。医学实践者对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教育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根据医学实践者崇尚技术与实用的心理特点,隐性课程更易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实用技能类课程一般在临床实习阶段展开,该教育模块必须强调实用性。《全球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成为“基本要求”。据此,医学专业技能、职业价值、医患沟通、伦理道德、医学心理、法律素质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所学内容通过该模块进行实践。依据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模块内容,结合相关课程,笔者认为实用技能模块应主要包括人文医学绪论、医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医学伦理和道德规范、和谐医患沟通模式、医学心理及应对压力的技能、医疗实践法律处理、人文性采集病史的技能及人文服务能力、团队及团队合作技能等_5]。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侧重于实用技能的考查,很多情景问题解决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案例分析、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广大医师加强团队合作,了解患者心理,提高法律素质]。笔者在医学伦理、卫生法规等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也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采用分组讨论、启发提问、医患模拟、案例分析等很多方法注重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针对一些专家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不能一味强调规避道德和法律责任的风险,不能过于注重实用性原则,不能过多要求“做一个不违规的医生”等问题l8],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一定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使医务工作者医德和医技并重,否则技能的作用就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已。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治疗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9

高等医学教育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入了规模、数量、效益的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办学规模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学科专业数量、规模和结构都有较大增长和调整。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增长到128所,其中大学及专门学院有77所,专科学校51所,学校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占到了67%[1]。至2008年,医学专业招生总数近45万人,在校生数超过167万,毕业生40余万[2]。从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学科分布面拓宽,开设专业总数大大增加;非医学本科专业增设较多;本科专业设置呈现综合化趋势;本科专业布点总数大大增加;医学专业布点比重降低,非医学专业布点比重大大提高;增设了一些新兴学科专业;目录外专业数量增加,比例大幅提高[3]。从广东省的现状来看,2008年,共有20所院校开设医学相关专业,在校生91144人,招生总人数达到25803人,毕业生20870人。各层次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也都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其中200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体趋势呈现以本科教育为主,以专科教育为补充,逐步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局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设置的专业数不断增加,至2008年,已经涵盖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药本科专业目录》8类中的23种医学专业(1998年版)[4]。这一发展势头反映了我国近一个时期为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隐含着不少的问题。虽然卫生部早在“九五”期间就制定了“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方针,并提出“十五”期间高等医学教育要进行两个重大战略性转移,即从数量的发展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从教育外部的布局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转移到学校内部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革[5],但从“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来看,规模数量的增长比内涵质量的提升更显突出。医学教育的发展如何遵循其特有的办学规律,确定合理的教育规模、结构,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必需在认真落实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目前,在医学教育发展方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1院校产出与社会需求失衡

院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不均衡,深刻地反映了高等医学教育结构问题,包括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就层次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千人口医师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而言,我们不缺医生,缺的是高层次的或者说一流的医学人才[6];而某些地区、某些专业的人才又明显不足,学历层次也偏低,特别是基层与农村的适宜人才明显缺乏,形成学科人才的不均衡状态,需要进一步调整层次结构和专业布局;从广东省来看,卫生人力总拥有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广东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总数4.65名,在全国位居第7位;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只有0.83名,在全国位居第21位。另外存在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卫生人员的总体素质需要提高,卫生人力区域配置不合理等问题[7]。

1.2主观意愿与办学实力失衡

从总体规模和专业角度来看,主观办学的愿望与某些专业办学实力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我们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力提倡医学相关专业的发展,如护理、麻醉、检验、放射等专业,卫生法学、医学保险、医学英语等近医学专业增长速度很快,发展势头很猛,但很多新开专业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家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和本科教育评估、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一些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热门专业、新开专业和近医专业必须接受国家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监督,总体提升教育质量。

1.3多种学制与培养目标失衡

多学制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药卫生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多种学制使得医学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不同阶段的管理和内容难以理顺,衔接困难;不同学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毕业时获得学位级别和类型均不相同,但毕业后的学生往往从事相同的职业活动,有着相似的职业称谓,混淆了不同培养规格与质量的要求,影响了整体质量。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对规范医学人才考核制度、顺利开展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有着重要意义[8]。

1.4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失衡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与教学医院相对分离,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形成了我国医学教育基础与临床课程分离、重理论轻实践的一种定势。近几年,随着医学院校扩大招生,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承担的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实习任务成倍增长,其规范建设与发展问题也日趋紧迫。当前,大多数教学医院存在应付临床工作与实习带教的矛盾,学生也存在就业、考研与实习的时间精力上的冲突,教学医院如何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与能力,加强对带教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引导学生合理分配精力与时间,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需要认真总结的问题。

1.5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失衡

我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生物医学为主干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而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科学恰恰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引领。长期以来,社会上重智轻德,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也使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受到影响,许多院校缺乏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医学生人文关爱意识淡弱,人文知识不足,沟通能力欠缺,医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人文理念和人性化思想。在此基础上也难以形成高尚的医德和职业风尚、实现“医乃仁术”的医者理念。

1.6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失衡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发展各种能力为目标的医学教育阶段,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但由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与院校教育相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在培训制度、质量评估体系、经费时间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与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认证系统,保证经费投入,强化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毕业后医学教育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相结合,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所学专业、从事临床专科、毕业后医学教育培养方向、晋升系列的协调统一,实行培训、考核和使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真正达到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临床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的目标。

2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缩影,如果不加以改革,将成为制约高等医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规模体系最大的国家,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这种情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突出质量,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是对高等医学教育今后发展趋势的总要求。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宏观改革发展趋势,使医学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医学教育定位进一步准确,医学教育布局调整更加合理,医学教育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更具有创新性,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体系化。从具体教育教学改革层面来看,必须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1强化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优先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注重医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强化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贯彻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新以单学科系统性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观,积极推行围绕培养目标实施多学科综合性教学的观念。

2.2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创新的人才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形势下,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科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全方位校园育人环境,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

2.3加快学科融合和课程体系改革当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向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加快学科融合和课程整合速度,采取不同形式的综合性课程已成为课程模式改革的趋势。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的科目相互融为一体的一种课程模式。它可以是基础学科或临床学科领域内的综合,也可以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综合,还可以是医学学科和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综合。国内部分院校开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整合式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实施PBL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等整合式教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9]。目前,医学院校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多种形式:改革“老三段”教学模式,开设多学科有机整合的综合课程;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等卫生实践;减少学时,减少课程间的重复;确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增设人文科学和社会医学领域的选修课程;开设有助于发展医学生个性的专业选修课等,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高效能。

2.4注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改革当前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各学科课程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时数居高不下,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重要的人文社科内容很难进入教学。改革方向是积极吸纳医学科技的新成果,及时引入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建设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材来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2.5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开展创造性教学,注重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已成为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推行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改革,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2.6推行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教学手段改革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是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由传统、封闭、单向向现代、开放、互动转变,已成为医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走向。

2.7加大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一教学形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与条件,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局限。目前,精简验证性实验,开设并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行实验室开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各医学院校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的共识。

2.8实施长学制的医学教育发展模式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学制长短不一,医学人才培养规格多种多样,这种情况不利于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学制学位体系,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根据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律,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达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专门人才,必须实行“宽口径、大基础、后分流”的教育模式,这是达到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潜力大”的高层次人才需要的有效途径。当前,无论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卫生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是从增强我国医学国际合作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来看,现代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制长、规模小、学生优、投资大的精英教育,长学制成为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医养结合的重要性篇10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上,原人社部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同与会者分享了这样一则消息:日本政府准备在今年启动政府及民间合作项目――“亚洲健康构想”,通过该项目向中国和泰国等老龄化加剧的亚洲国家出口日本的护理体系,推广被公认为高质量的日本护理技术及护理设施经营方法。此举将提高日本护理企业的收益。目前日本已经接纳了来自印尼、菲律宾及越南的“护理福利师”候选人。

面对老龄化,在我们还未准备好之时,领先者已经开始谋划如何进入这一市场了。 保险走在“医养结合”时代

“‘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期间做了四件重要且可以载入史册的事。”胡晓义表示,一是全面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中央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目前正在推进实施;三是中央决定对基本养老保险结存基金开展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四是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连年提高,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待遇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68%。

不过,对于保险业而言,新的挑战又来了。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然而,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在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中,“老有所医”这块短板越来越明显。因此,我国养老服务的核心已经由解决“老有所养”转向实现“医养结合”。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作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六大任务之一。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部门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十三五”规划亦明确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指引和遵循。不久前已有50个市(区)成为第一批部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保险参与“医养结合” 具先天优势

目前,多地、多行业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尝试“医养结合”的不同模式,而保险业自然不能缺席。

一方面,保险业在对接我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医养结合提供更为专业化、市场化的模式。以泰康为例,已实行对接养老金三支柱的一系列举措:在“医”方面,2012年,承保天门大病保险,积极参与第一支柱医疗保障;2015年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进行医疗布局。在“养”方面,2007年,泰康养老成立并且拿到年金牌照,布局第二支柱养老保障;2012年“幸福有约”开售、泰康之家・燕园破土动工,第三支柱的高端养老成功落地;2015年,泰康之家・燕园开业,并完成了养老社区在全国八城连锁布局。在医养结合方面,2016年,泰康参与政府医保和职业年金,全面参与医养改革。

另一方面,保险业不能“缺席”也源于自身需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余勋盛在论坛上表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眼于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这也为保险业自身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今年7月召开的“十三五”保险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特别强调,“十三五”期间是保险业全面参与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老龄化事业、构建民生保险保障网的关键时期。保险业要顺应国家大力推动医养结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眼于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推动形成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等相衔接的、贯通生命全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这无疑为保险业如何切入医养结合指明了方向。 长期护理保险建立面临诸多藩篱

在此次论坛上,多位与会者在发言中都提到了长期护理保险。事实上,谈论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必然是那道绕不开的弯。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这份对医养结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中,长期护理保险是被重点提及的险种。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很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谋划。”胡晓义认为,这一制度应当是社会保险,借鉴老龄化严重国家的经验,应该建立单项制度,成为社保体系中的第六险种。而筹资渠道则应多元化,但个人和家庭一定要承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则表示,在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增速过快的前提下,长期护理保险想要有效发挥作用,必须由较高的费率来支撑。这就涉及一道选择题――长期护理保险究竟是定位为商业保险、还是社会保险?选商业保险,百姓收入低而费率高,参与者必定有限;选社会保险,政府补贴一部分保费,护理服务可能会降低。

从与会者对于制度如何安排、筹资如何实现等不同意见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面临太多需要打破的藩篱。

也正因如此,长期护理保险在实施上需要形成合力。正如胡晓义所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设计、建立和实施,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多种社会经济资源,各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比如,有的长于医疗护理技术、有的侧重于居家服务、有的具有组织社会保险的经验、有的善于资金管理等。当然,有优势也有局限。所以建立长期保险制度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形成共识和合力,破除局限,发挥优势,共同推进。”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

创造自己民族的老年服务品牌

“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期间做了四件重要且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一是全面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中央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目前正在推进实施;三是中央决定对基本养老保险结存基金开展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四是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连年提高,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待遇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68%。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再做成几件事。一是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把制度全覆盖真正变成对人群的基本全覆盖;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争取未来几年每年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水平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二是要增强推进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措施;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特别是以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个人长期养老资产的发展,并且与发展老年服务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据了解,日本政府准备在今年启动政府及民间合作项目――“亚洲健康构想”,通过该项目向中国和泰国等老龄化加剧的亚洲国家出口日本的护理体系,推广被公认为高质量的日本护理技术及护理设施经营的方法。此举将为即将进入严重老龄社会的亚洲地区营造适合老人安心生活的环境奠定基础,同时提高日本护理企业的收益。目前日本已经接纳了来自印尼、菲律宾及越南的“护理福利师”候选人。

通过这一信息,希望大家认识到,在我国老龄化加速如此严峻的趋势下,在一些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经营方法输入我国的背景下,我们既要学习,也要有所警觉。我们要抓住时机、抓住商机、抓住战机,创造出自己民族的老年服务和医养结合品牌。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余勋盛:

抓住全面放开养老 服务市场的好时机

保险在健康与养老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目前,医养保险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逐步建立;二是商业保险在国家民生保障体系中越来越发挥支柱性作用。

至于保险业如何参与促进医养保险的发展,我认为包含以下五方面:第一,医养结合应具有能满足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相叠加的特点;第二,保险业应积极探索开发符合全周期健康管理老年人综合需求的产品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相衔接的贯通生命全周期的保障和服务体系;第三,实现医养结合的关键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这对合理调动和配置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的力量提出了挑战,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政府、社会、市场的资源;第四,医养结合意味着实现保障人群和保障层次的全面覆盖;第五,医疗和养老产业各个环节之间只有相互连接、彼此增效,形成循环,才能为社会创造最大的效益,行业也才能获得具有自我成长、自我学习能力的长效发展机制。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体系无疑将带来挑战,正确或准确把握医养结合,就能把老龄化的挑战变成机遇。商业保险一定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良好时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眼于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也为行业自身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

长期护理险 难以实现独立筹资

当前,我国全失能、半失能人数总量非常大,接近4000万人,其中,3500万人为老年人,且2000余万人年龄在80岁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失智、残疾、精神病患者,这些人也迫切需要生活照料和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

一方面,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越来越多,紧靠家庭,在经济上、时间上、精力上都很难承受。同时,政府对于老年人这方面的补助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目前社会所能提供的机构养老也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有些老年人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选择长期住院,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更给医疗保险带来支付压力。

在当前形势下,长期护理保险要实现独立筹资比较困难。因此,在考虑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进而减轻企业负担的情况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要采取两步走。

第一步,应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并鼓励建立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促进医养结合发展。借助医保基金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测算,在护理机构中的护理费用大概只相当于在医院长期住院费用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所以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可分流一部分患者到护理机构去,与此同时,自然而然地减轻医保基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和压力。第二步,建立多渠道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通过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等方式筹资,必要时也可由企业缴费。 泰康人寿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

泰康养老已全面对接 养老金三支柱

国家政策利好不断,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与改革。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抓住医养风口,泰康已实行对接养老金三支柱的一系列举措:在“医”方面,2012年,泰康承保天门大病保险,积极参与第一支柱医疗保障;2015年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进行医疗布局。在“养”方面,2007年,泰康养老成立并且拿到年金牌照,布局第二支柱养老保障;2012年“幸福有约”开售、泰康之家・燕园破土,第三支柱的高端养老成功落地;2015年,泰康之家・燕园开业,并完成了养老社区在全国八城连锁布局。在医养结合方面,2016年,泰康参与政府医保和职业年金,全面参与医养改革。

围绕医养三支柱体系建设,泰康养老依托集团数据信息中心,与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试点,打造领先的医保控费体系;准备了“医养实体+健康管理”的模式,依托持续在全国落地的养老和医疗实体,打造泰康的“恺撒模式”;同时,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与人力分布,20年的专业经验、泰康商学院的培养以及专业的养老金管理与投资能力,都是泰康养老的优势所在。借助国家养老金三支柱不断完善和改革,泰康养老希望更专业、服务能力更强、效率更高地打造最佳医养商业保险品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

推进医养结合应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

推进医养结合,关键在于完善制度设计,抓好落实。从长期目标来看,必须建立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设施体系。

一 是要建立基础保障设施系统;二是要大力强化基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转诊及急救体系的建设;三是要建立来自政府、企业、志愿组织等多元化老人生活服务支持系统;四是要建立综合性财务保障系统。

短期内,我认为比较合理的选择是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构建社区包含所有老年人健康信息和生活需求的服务平台。

在医和养的问题上,很多服务和产品的属性是不一样的,要明确服务属性,对不同的需要实施不同的保障和服务模式。比如,针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明确的目录里边,费用主要由医疗保障体制体系承担;一些拓展性的康复服务,可由多方分担。而对于一般性的生活服务,应由服务提供者按照成本核算合理利润来收费,与此同时,建立政府和社会对相关服务价格的监督机制。

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必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共服务和公益一定要强化政府的规划和筹资职能,具体服务可由公共部门承担,也可在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域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一般性的生活服务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依靠市场提供,政府的责任是强化质量监管。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医疗保险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晖:

在社保基础上发挥商保增值作用

商业保险在医改进入深水区过程中,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筹资,主要是发展补充保险;二是投资,发展医疗机构;三是管理,参与社保管理。

在筹资方面,商业保险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前,公共筹资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较小,基本保险的边缘会逐渐清晰,所以商业保险介入补充保险的风险会越来越小。具体而言,在基本保险之外,商业保险主要可提供高新医疗服务体系保障;在基本保险之内,商业保险可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解决“看病难”问题。在基本保险基础上,补充保险的发展显然更便捷,比如,可以利用基本保险的筹资平台、管理平台;反过来,补充保险的发展也将为基本保险的发展提供经验、开辟道路。

在投资方面,除了可以为传统的医疗机构提供投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可利用其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促进传统医疗机构的网络化,并且构建新的医疗服务机构,比如,医生集团、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