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报告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0:09

人口普查的报告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1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突发事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长:

副组长:

应急指挥预案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范结合。

应急指挥办公室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人口普查条例和人口普查方案,负责全市人口普查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统筹安排和组织全市人口普查的应急工作。

二、运行机制

1、突发事件的主要种类

第一类是指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波及较大范围的雨雪、洪涝、地质灾害等;

第二类是指技术和物资类突发事件:如发生大面积设备故障,通讯和网络突然中断,普查表等物资大量受损等;

第三类是指安全生产类事件:如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人身意外伤害和其他突发性伤害事故使普查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等;

第四类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类事件:如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间矛盾激化,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造成一定的范围社会公众强烈反应或突发等。

2、预测与预警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基层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如实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为本单位履行报告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主管领导汇报情况,根据突发性事件类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开展工作。同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上报至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测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讯等保障工作,保证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上报的形式和要求

1、报告应采用文字形式(纸介质或电子版均可),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之后再采用文字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要素。对一时查不清楚的事件,要尽快说明情况,不能拖延隐瞒。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2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是**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第三条办公室由省统计局、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人口计生委、省委台湾工作办、省教育厅、省民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测绘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外事办、省工商局、省广电局、省法制办、省政府研究室、省军区、武警**省总队等26个部门组成。集中办公地点设在省统计局,具体负责全省人口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省统计局承担此项工作的主要单位是人口就业处、普查中心、计算中心、法规与设计处、办公室、计划资金处。

第四条办公室组成单位和人员依照本规则,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办公室组成单位职责分工如下:

省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普查实施方案,人员选调和培训,普查登记,数据录入和处理工作,审核验收和上报普查数据,普查公报和开发利用普查资料等。

省政府办公厅负责以政府名义召开的人口普查会议的组织工作,省长、主管副省长和主管秘书长的联系,督查督办市、县两级政府人口普查的组织领导,协调各联系部门之间的工作。

省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普查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主要任务是根据普查工作安排,组织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并督促各级宣传部门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协调普查经费和物资保障方面的事项。主要任务是负责省级普查经费的落实和物资保障,督促各级财政部门按时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

省监察厅负责协调处理各级政府及其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等事项。

省公安厅负责人口普查的户口整顿工作,人口普查大型活动和会议的交通疏导工作,提供户籍整顿资料、流动人口等基础资料,制定落实人口普查有关政策,协调各级公安机关参与人口普查工作,做好普查员入户登记的安全保障工作。

省人口计生委负责落实人口普查有关政策,提供各级普查机构所需的全员人口信息资料;协调制定有利于开展人口普查的相关政策工作,协调各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参与人口普查的摸底、登记和核实等工作。

省委台湾工作办负责协调处理在陕台胞、台商、台生人口普查的相关工作。

省外办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处理涉及外国人及港、澳人员人口普查的相关工作。

省教育厅负责教育系统在校学生的普查工作。

省民委负责协调处理未识别民族归属等普查相关工作。

省民政厅负责行政区划、地址编码及普查区划分工作。

省司法厅负责监狱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的人口普查工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协助人口普查办公室做好全省人口普查工作人员及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抽调、选聘等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省测绘局负责人口普查制图所需的地理数据和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普查住房项目有关工作。

省农业厅协助做好农村人口的普查工作。

省卫生厅协助做好出生及死亡人口的普查工作。

省工商局协助做好私营个体人员的普查登记,配合地方人口普查办公室做好对个体工商户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省广电局组织协调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省法制办负责涉及人口普查有关政策的制定、审查、协调工作。

省政府研究室负责省级领导讲话及相关文件的审定工作。

省军区负责提供居住在军队驻地内的非军人普查工作以及对现役军人的人口普查登记、汇总工作。

武警**省总队负责提供居住在武警驻地内的非武警人员普查工作以及对武警部队的人口普查登记、汇总工作。

办公室所有组成单位都应当在2010年上半年,向本系统行文,要求本系统各级部门和基层单位按照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安排布置积极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第二章办公室组成及其岗位职责

第五条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成员若干名。

第六条办公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负责办公室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办公室成员协助主任、副主任工作,并受主任、副主任委托,负责处理有关工作。

办公室下设综合组、业务组、数据处理组和户口整顿组。各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综合组负责宣传动员,文件和领导讲话的起草,各部门及省统计局内有关处室的联络工作,简报编发,落实普查经费,承办日常性的公文管理和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人口普查网站的信息采编和,安排落实人口普查资料储存场地及交通、通讯设备;负责有关普查物资的协调工作,协调普查资料的包装、运送及资料库管理、人口普查原始表保管,撰写人口普查大事记,监督各市、县、区工作进展情况,撰写工作总结,组织普查工作评比表彰以及各项后勤保障等工作。

业务组负责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沟通协调普查业务,组织普查试点,做好普查布置和培训工作,负责普查问题解答,组织指导普查员选聘、培训、摸底、现场登记、复查和快速汇总工作,审核汇总表,主要数据公报,编辑、出版和管理普查数据,撰写人口普查报告书,组织人口普查技术业务总结,联系户口整顿资料、全员人口信息、户籍人口、暂定人口资料提供工作,统筹协调业务工作,负责普查长表的样本抽取工作,负责抽样误差的计算,推算总体,组织普查数据的课题研究和资料的开发利用,组织实施普查区域划分、地址编码和地图绘制,实施普查城乡划分标准,组织建立人口地理数据库,组织实施各个阶段质量控制,组织实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组织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

数据处理组负责人口普查的计算机配备,制定数据处理方案,培训数据处理人员,组织实施数据录入、审核、传输、汇总、整理和上报工作,指导解答数据处理业务,建立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库,进行软件开发,满足人口普查资料印刷及资料开发的需要,以及数据处理网络运行环境的建设和技术支持。

户口整顿组按照国家户口整顿要求,组织全省户口整顿工作,提供各级普查机构所需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等基础人口资料,参加与协助现场登记工作。

第七条办公室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部门与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联系与协调。第三章会议制度

第八条办公室实行办公室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

第九条办公室全体会议由主任、副主任、成员及办公室各内设工作组组长组成,由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主要是传达上级指示,通报重要事项,审议重大事宜,部署有关工作。

办公室全体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必要时可安排各工作组副组长、成员及部门联络员参加。

第十条专题会议由副主任或成员召集并主持,主要研究、协调和处理办公室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办公室各工作组会议由组长召集并主持,研究各工作组的有关事项。

第十一条办公室全体会议的议题由会议召集人确定,会议的组织工作由综合组负责,会议纪要由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签发。

专题会议的议题由召集人确定,会议的组织工作由相关的工作组负责,会议纪要由召集人签发。第四章公文行文、审批、印发及归档

第十二条公文行文种类分:请示、报告、通知、函、通告、会议纪要、工作简报等。

第十三条办公室文件的批办工作由综合组归口管理。

以办公室名义发文,由公文承办单位负责人审核,综合组核稿,办公室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签发。

发文涉及成员及各内设工作组组长分管的工作事项,须经有关成员、工作组组长审核后签发。

报领导小组或省政府的文件,由主任签发。办公室的决定和有关规章,由主任签署。

各工作组不得以工作组的名义对外行文。

第十四条拟文单位负责人应对拟定的文稿进行认真审核,并签字后报送。

公文签发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公文内容;如需改动,须征得签发人同意。

公文签发后,交综合组登记编号后印发。

第十五条办公室公文的发送范围:

⒈请示:发送上级领导机构。

⒉报告:发送上级领导机构。

⒊通知:发送各市、县、区普查机构,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各有关单位。范围可根据内容调整。

⒋通告:根据需要可通过媒体向社会,也可在普查系统内部。

⒌函:发送商洽工作的单位或个人。

⒍会议纪要:主要发送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必要时可抄送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以及各市、县、区普查机构。

⒎工作简报:发送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各成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市、县、区普查机构。

第十六条办公室公文由公文承办单位印制、发送。

公文承办单位决定所承办的公文是否上网或对外公布,由综合组或省统计局办公室负责上网或以其他形式公布。

公文承办单位负责在公文签发后的7天内向综合组归档。归档要求:签批原件1份,纸介质印刷成品文件3份,与印发件一致的电子版文件(文字文件提供Word或文本格式,表格提供Excel格式)。

第十七条来文的接收、编号、传递、分办和归档由综合组负责。凡领导小组下发的文件,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普查机构报送且需办理的公文,综合组按办文程序批转,并负责文件办理情况的督促。

各工作组不得自行受理应由办公室办理的文件。第五章印章管理和使用

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印章和“**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印章,由综合组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

第十九条建立严格的印章日常使用登记审批制度。

使用领导小组印章需经领导小组组长或组长委托副组长在其职权范围内签批。使用办公室印章需经办公室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在其职权范围内签批。

如需将印章或印模携出办公室以外使用,应由综合组派专人监印或盖印。第六章外出报告和考勤制度

第二十条办公室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外出,本人提前三天报告主任,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各工作组成员外出,提前三天向副主任报告,经批准后方可离开。

报告内容包括:外出事由、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

第二十一条各工作组在集中办公期间的考勤工作,由各工作组分别负责。第七章经费及后勤管理

第二十二条普查经费应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印发的《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规定》和有关财会制度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并自觉接受监督与审计。

第二十三条各工作组为保障普查工作需要,用普查经费购置的办公设备,由综合组统一管理,登记造册,使用设备的工作组应指定专人做好日常维护和保管。

第二十四条普查经费由省统计局统一管理,严格执行省财政厅的相关政策法规,具体按照《**省统计局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执行。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3

十六、依法服刑、被劳教的人,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抽调和培训

十七、人口普查大量的表册登记工作,由普查员承担,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组织普查员对本普查区范围内的小区之间进行自查、互查、议查,确保将差错控制在源头。

原则上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以上普查员,每个普查区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

十八、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是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两员”素质的好坏事关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成败。“两员”的选调标准是: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身心健康、认真负责、熟悉普查小区的人口分布情况,能够胜任人口普查工作。

十九、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可以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也可以从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任,或从社会招聘。

普查员在普查任务完成以前,不得被调动做普查以外的工作。

二十、抽调人员的工资由原单位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

保留其原有的工作岗位。选任和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由普查机构支付。

二十一、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抽调工作于2012年8月底前完成。

二十二、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工作由县人口普查机构统一组织进行。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经过培训并测试合格后,由普查机构发给证件,入户登记时,必须佩带。冒充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社会调查或者进行诈骗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人口普查的宣传和社会动员

二十三、积极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如实申报人口普查项目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与宣传部门紧密配合,统筹制定宣传规划,做好宣传方案,将宣传贯穿于整个普查工作始终。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条例》,深入宣传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

二十四、新闻宣传部门要在人口普查登记前后,采取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和社会动员工作,使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贴近普查实际,贴近普查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

二十五、各级普查机构要积极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大力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参与人口普查工作。

二十六、县普查办要协调教育部门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人普进我家,我是普查小宣传员”一堂课活动。要出动宣传车在县城主要街道和各个乡镇进行人口普查的巡回、流动宣传。

人口普查登记前的准备工作

二十八、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划分的普查区域进行。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坚持地域的原则。以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为基础划分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按照一个普查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划分成若干个普查小区。各普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和遗漏,所有普查小区连接起来,要完整覆盖全县所有地域。

普查小区划分工作于2012年7月底前完成。

二十九、在县人口普查机构统一领导下,由公安机关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户口整顿,并将有关资料提交同级普查机构,供正式普查登记时参考。

户口整顿工作于2012年8月底前完成。

三十、人口普查正式登记开始以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对普查小区内的人口居住情况进行摸底,明确普查登记的地域范围、绘制普查小区示意图、编制普查小区内各户户主姓名底册。

人口普查的登记和复查工作

三十一、人口普查的正式登记工作,从2012年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以前结束。

三十二、人口普查登记的方法,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员应当按照普查表列出的项目逐户逐人询问清楚,逐项进行填写,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普查员调查完一户,应将填写的内容,向本户申报人当面宣读,进行核对,由申报人确认无误后签字认可。

三十三、普查表登记时,各户申报人应当根据普查员的询问如实回答普查内容,不得谎报、瞒报、拒报普查项目。

三十四、县乡各级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动员、支持群众如实申报人口普查项目,不得授意、指使、强迫群众不如实申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表和汇总内容;不得对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群众打击报复;不得以各种形式的借口干扰人口普查工作。

三十五、普查登记的个体资料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三十六、人口普查机构和各级普查工作人员,对各户申报的情况,必须保守秘密,不得向人口普查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泄露。严禁公开个人和家庭的登记资料。

三十七、普查表只作为数据处理和综合汇总使用,人口普查机构要妥善保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查阅。

三十八、普查登记结束后,普查指导员应当组织普查员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全面复查,在全面复查之前各普查区要对普查表进行自查、互查,如发现差错,经核实后,及时改正。

复查工作于2012年11月15日前完成。

三十九、复查工作完成后,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普查办组织逐级进行事后质量抽查,抽查未达标的要认真反复查对核实。

普查数据的汇总、和管理

四十一、《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区为单位装入相应的包装袋。

普查资料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妥善包装,专人护送,保证完整无损。运送单位和接收单位应当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交接手续。

四十二、人口普查表经复查后,由编码员在编码指导员的指导下,按照统一规定的标准,集中在县级进行编码。

四十三、人口普查资料由人口普查机构负责进行数据处理。录入采用光电录入的方式,汇总程序使用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下发的程序。

四十四、数据录入后,原始普查表按省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保存。

四十五、各乡镇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1年8月5日以前将全部汇总结果报送县普查办。县普查办于8月10日前完成全县人口普查汇总工作,报市普查办。

四十六、全县各级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包括图像和个体数据资料,由各级普查办归档后移交档案部门负责管理。

四十七、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不得用于对基层政府的政绩考核。不得以人口普查数据追究以往瞒报、漏报的责任。

四十八、全县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当于2012年底前完成对普查汇总资料并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编制普查报告书,分别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工作。

其他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4

一、前一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组建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去年7月份,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政字[2009]132号文件,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以市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设成员26人,分别由26各部门领导担任。按照文件要求,又建立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和常务副主任各1名,副主任4名,内设普查组、行政文秘组、宣传组、数据处理组、财务管理组、户口整顿组,选调20名业务素质高、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和26个部门联络员组成的办事机构。各县区也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在2009年9月底前全部组建了领导机构并成立了办公室,到目前全市乡级以上已全部组建领导机构个办事机构。各级普查机构都实行了集中办公,市普查办公室已到位13人;全市县级普查机构人员到位合计337人,最少的也有4人,最多的抽调30多人。办公设备的配备也能按照要求配置,每个县区都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全市县级共配备电脑253台,各县区都有专门的办公用房。

(二)积极申请普查经费。根据国务院关于人口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我们及时按照工作进度编制了人口普查经费预算申请,上报市政府,得到市领导的批准同意,并列入市级财政分别纳入年度预算。为了确保各县区普查经费的落实,根据各县区人口总量和工作任务的大小,对各县区人口普查经费进行了测算,核定了最低标准,要求按照核定的最低标准拨付,必须予以保证,有条件的县区还可以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经费,对经费不能按时到位的、达不到标准的县区将采取市级财政集中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全市20个县区都按照不低于市里下发的最低标准申请了经费。最低的也在11万以上,最多的达到105万。到6月底20各县区共落实经费135万元,最多的是赤诚和怀来都在30万以上,但仍有4个县区经费还未到位。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责任。按照全省人普工作进度的要求,为了加强办公室管理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及时制定起草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度》、《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请示报告制度》《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通报制度》《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例会制度》《关于人口普查办公室内设机构职责的通知》等工作制度,确保机制规范、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运转有序。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记录,每项工作进行通报,作为评比依据。

(四)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为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打好基础。根据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六普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为了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一是成立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活动领导小组,抽调10名工作人员,组成5个调研组,分别负责对公安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调研活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二是召开了有关部门联席会议,要求被调研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对调研的内容,历年的数据、资料、有关情况,要提前着手准备,各部门联络员要负起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三是下发了《市关于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同时开展人口普查前期调研活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各县区按照全省调研提纲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开展调研。市普查办公室围绕普点难点问题,以点面结合的形式,开展了基层调研。分别与公安部门深入到区乡派出所、区街派出所、区路派出所等基层单位进行了调研,重点了解人户分离、出生死亡、流出流入、空挂户等情况,深入到街道社区和村委会了解如何搞好外出及流入情况的调研;与计生部门调研了出生情况;与民政部门深入到市殡仪馆,对死亡人口进行调研,调研死亡人口的火化情况。通过调研掌握了人口普查面临的难度和困难,各组都依据调研提纲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同时各县区也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开展了调研,完成了调研报告。市普查办公室对各县区调研情况进行了通报,对调研较好的县区进行了表扬,对部分工作不认真的县区通报批评,要求各县区引以为戒,发扬成绩,做好以后的工作。另外我们还深入县区街道就摸底入户登记以及如何做好资料包装、运输和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完成了调研报告。同时组织开展了市、县两级人口预测,结合定量分析参考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资料,对全市各县区人口发展的趋势和人口总量进行综合测算和总体把握,按照省给我市测算的定量常住人口年11月1日零时为4250427人,对各县区进行了测算。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实现数据质量控制关口前移。

(五)强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利用“12.4”法制宣传日,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加大人口普查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支持配合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二是发放省人普办制作的人口普查宣传明信片,在年元旦、春节两个节日时段,下发全市有关单位。三是在春节期间开展“送福进万家”宣传活动。组织区、桥西区、区人普办在人口流动较大的商场、超市、农村集市等场所向群众发放印有人口普查宣传口号的精美“福”字,扩大普查宣传面,这一活动信息被《中国信息报》采用登载。四是利用全市元宵节大型灯展,制作了宣传人口普查的彩灯,为人口普查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在综合试点期间印发了《致调查户的一封信》和两个试点区悬挂了横幅标语,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六)召开人口普查工作会议。一是3月10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暨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各县区常务副县(区)长、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及县(区)统计局长参加会议。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作了重要讲话,市统计局长、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对前一段人口普查准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全体普查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质量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市人普办办公室主任,统计局副局长同志就全年人口普查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户口整顿、普查试点、普查员的选调和业务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始终把人口普查工作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圆满完成人口普查工作。目前20各县区都已召开动员会。二是3月31日,借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后,召开了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安排部署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和下一步工作,常务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树立大局意识;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任务;通力合作,加强协调配合。三是5月17日,召开了县区办公室主任会议,听取各县区前一段工作汇报,总结全市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四是不定期召开业务骨干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

(七)完成了综合试点工作。于5月16日——25日,组织20个县区的业务骨干,在区街办事处街社区的4个普查小区和路办事处村委会的4个普查小区开展了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经过了方案的制定;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组建;普查员和指导员的选调;进行业务培训;摸底;长表的抽样;登记复查;快速汇总等工作过程。按预定时间圆满完成试点工作。这次试点共抽取692户,总人口1794人,常住人口1657人;入户登记的627户,人户一致的715人;住在本普查区,户口在外普查区的950人;户口在本普查区、住在外普查区的71人;出生的8人;死亡的6人。综合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另外于3月和4月分别参加了全省流出流入试点和全省综合试点。

(八)认真部署户口整顿工作。按照省公安厅、省普查办公室文件精神和试点工作方案,及时与市公安局研究确定,成立了以市公安局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10多名工作人员,确定了区街为我市户口整顿试点单位,目前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已全面结束。正在进行全面户口整顿,预计7月底前结束。

(九)按时完成各项报告制度。按照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要求:一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外出和外来人员进行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9年的11月1日到年的10月30日之间,分三次建立市、县、乡、村外来外出人员台帐并按时上报。二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出生和死亡人口统计台帐的通知》、要求从2009年11月开始,每月上报出生死亡报表,并要求建立台帐。三是每月5日前上报工作进度情况,包括机构组建、经费落实、人员到位、办公设施配备等项。四是按时上报县级行政区划图的搜集工作。

(十)按进度正在完成区划图的绘制。这次人口普查区划图要求在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地图的基础上进行绘制,由于我市土地局没有及时从省设计院取回地图,经多次与土地部门协商和联合下发文件,并请示省人普办与省国土厅协商,才同意我市取回地图,拿回地图后我们立即进行拷制,并分发各县区,目前各县区正在绘制,乡级区划要求本月20日前全部完成。

(十一)参加全省业务培训。7月2日到7月9日,全省在进行了业务培训,每县区参加4人,市里参加7人,全市共87人,培训期间,各县区都能认真听讲,培训达到预期效果。

(十二)完成的其他工作。一是于去年11月份开通了人口普查网站,为开展业务交流和宣传互动搭建了信息平台。二是及时编发人口普查工作简报,已编发43期,其中国家网采用二期,省网全部采用。三是迎接全省的督导检查,6月9日到10日,省普查办连松和玉涛来我市检查区划图绘制、出生死亡台帐、外来人口外出人口台帐的建立情况。四是参加全省几次会议。

二、认真做好近期人口普查各项任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年10月底之前结束,主要包括建立各级普查机构、拟定工作计划、制定普查方案、试点、落实普查经费、筹措普查物资、宣传动员、选调培训普查员、户口整顿、普查区域划分、地图收集与绘制、地址码的编制、摸底等工作;第二阶段为普查登记复查阶段,从年11月1日至年11月30日,主要包括普查员入户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第三阶段为数据整理和阶段,从年12月至2012年底,主要包括快速汇总、普查表编码、数据录入、审核汇总、主要数据公报、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等。目前各项准备阶段已基本就绪,下阶段主要工作是普查员的选调、普查员的培训、普查区域的划分、地图的绘制、宣传动员、行业一览表的编制、摸底、登记等重大工作。

一是是认真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先导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既要调动各级政府、各级普查人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努力消除普查对象的思想顾虑;要全面、深入地宣传普查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相关法规,确保人口普查政策、对象、内容、时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普查对象依法自觉配合调查;宣传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立足于抓早、抓快,不断升温,突出工作重点,讲究宣传效果。全省将于10月份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各地要搞好配合,在全省营造一个关心、了解、支持人口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积极抓好普查员队伍的选调培训工作。据测算全市共选调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2万多,要选调这么多的队伍,工作难度非常大,再加上普查员工资难以落实。为此,要求各级普查机构要认真按照普查方案和普查人员选任培训工作细则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政府行政推动力度,同时采取抽调、聘用等方式,严格筛选,认真把关,努力把责任心强、热爱普查、富有普查和群众经验的同志吸收进来,确保普查员的数量和质量;认真做好普查员的培训工作,省要求下培两级,培训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切实做好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时间、人员、内容、经费、效果”五落实。省要求“两员”选调务必于8月底之前完成;乡、村两级普查员培训工作务必于9月底之前完成。

三是做好普查区域划分和制图工作。要严格执行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址编码工作细则,以现有行政区划为基础,按照地域原则,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好普查区域,绘制好普查地图,做到普查小区全面覆盖、无缝连接,地图上建筑物标注不重不漏、清晰准确。各县之间、各乡(街道)之间、各村(社区)之间有人居住的交接、交叉区域,对于新建的跨行政区划的街道、建筑物,要派人实地勘察,切实查清、划清、标清。普查员在绘制完普查地图后,要实地核对是否有建筑物遗漏,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同时做好行业编码一览表的编制工作。小区普查地图务必于9月底前完成;行业编码要求8月底完成。

四是做好普查摸底工作。要严格按照普查摸底工作细则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做好普查摸底工作。要严格按照普查小区地图,依据建筑物编号,逐街逐巷、逐楼逐室、逐门逐户进行查验,甄别普查对象,摸清每幢房屋内的人口居住情况,摸清每个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基本情况,摸清调查区域内出生和死亡人口情况,特别是人户分离情况、无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情况以及特殊单位和场所中的人员状况,认真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及时汇总摸底结果,确保在年10月底之前完成。

五是全力做好普查登记工作。普查登记是整个普查工作的重点,因此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加强对一线普查员的业务指导,特别要加强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责任心的教育和调查方式、方法的指导;要适时进行督导检查,把工作重心下移,通过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登记过程中的倾向性、苗头性和普遍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严防“坐登”、“估登”、“抄登”现象发生,切实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整个登记工作只有10天的时间,到11月10日前完成。

六是继续做好各项定期报表工作。

三、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5

【关键词】 青少年; 口腔龋齿;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43-02

为了解喀什市青少年口腔健康及龋齿的发病特点和规律,笔者于2011年12月6-21日对喀什市两所小学,一所中学的维、汉族学生口腔龋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普查喀什市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维、汉学生,年龄7~15岁。受检人数共6083人。其中男3015人,女3068人。

1.2 方法

采用统一的学生健康调查表,每人一卡,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下用直视检查法。受检人员采用自然直坐位,有两名口腔医生进行检查,分别填入表格内,加以记录。

1.3 诊断标准

龌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龌齿调查方法的诊断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龋病的发病情况

患龋者1936人,共有龋齿6376个,总患龋率为31.82%。男性患龋者1007人,共有龋齿3358个,患龋者龋均3.33个,患龋率为33.39%。女性患龋者929人,共有龋齿3018个,患龋率30.28%。龋均为3.25个,见表1。

3 讨论

根据调查,国内多数文献报道女性高于男性,本组未能证实。

喀什患龋率和龋均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喀什地区干燥,气候炎热,主食为面食、大米、牛羊肉为主,并有“瓜果之乡”之称。盛产甜瓜、葡萄、桃子。全年食用时间长,机会多。因此摄取糖和碳水化合物多,与龋病发病率高有一定关系[1]。

本组资料中,各年龄中低年龄段发病率普遍高,7~8年龄段患龋者龋均为2.22个,低于全国总患龋者龋均

喀什为少数民族地区。本组维吾尔族、汉族患龋率各为37.88%及28.90%,据报道患龋率是藏族为31.43%,蒙族19.4%,是否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龋病的好发部位:本组共患龋6376个,乳牙中以下颌Ⅴ及Ⅳ患龋为最高,下颌高于上颌;最低为Ⅰ和Ⅱ,上颌略高于下颌。恒牙中以下颌6为最高,下颌高于上颌。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龋蛀程度以及龋齿与年龄、族别的关系均符合其他各地的报告。

调查中见小儿口腔卫生欠佳,使食物残渣滞留,与患龋率高有一定关系[3]。说明儿童和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缺乏,需要医务工作者加强口腔保健,并进行有组织防龋的群防群治工作,提高家长和患儿的防龋治疗意识。

我国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状况差,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咀嚼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加强口腔保健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卫生宣教,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使用牙刷/牙签及牙线,定期口腔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及时治疗[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爱牙护牙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龋病仍是影响青少年儿童的主要疾病,仍需采取措施提高恒牙早期龋病的充填。

参考文献

[1]张易欣.儿童青少年龋齿的常见原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6(23):860-861.

[2]孙建英.准格尔旗部分中小学生龋齿调查报告[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8(5):98.

[3]赵艳丽,吴卫华.青少年龋齿的调查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1(13):69-71.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6

t普查区共有9个普查小区,涵盖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地下室公共空间、商业门店等类别,共有住宅楼14栋、辖区单位3个、地下室1个和若干商业门店。社区拥有9为人口普查员和3名指导员,并有来自社区居委会的大力帮助。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第一、做好普查前期工作。首先,人普工作的摸底与整顿工作是于8月15日正式开展的,在这之前,我们认真做好了人口普查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针对本次人口普查任务重、填制表格多的特点进行重点培训,力求做到普查员心知肚明、心里有底,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怎么填、填什么。争取让各位普查员入户既能工作、拿表就能上手,首先让普查员明白这活怎么干、如何才能达标,只有知道了怎么干是对的,才能做到怎么做才是好的。其次,主抓人普宣传工作。人口普查入户工作是重点,都知道入户工作不容易做,因此我们重视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在社区我们悬挂横幅8条、张贴人口宣传画及公告10组,及时配合电视媒体等新闻媒介做好社区的人口宣传工作,做到入户时住户即知为何而来,轻松上门,轻松普查,配合默契。

第二、入户工作是重点。在入户前,指导员要求各位普查员应当严格遵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要求,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进行入户普查。要求各位普查员做到持证上岗、着人口普查统一服装入户,配合具体情况,要求普查员携带手电等应急物品。我们要求各位普查员不得轻易判断住户是否为空房户,应当及时通过邻里了解、电表走字、留条待查等方式,及时摸清情况、查清问题。对于普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要求各位普查员及时向指导员说明,并向上级及时反馈信息,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困难马上帮助。在入户中我们要求普查员认真配合派出所的户口整顿工作,积极支持社区民警的相关工作认真负起责任查出问题。

第三、做好汇总统计工作。本次人口普查的特点是普查要求精度高、项目明细多。这就要求各位普查员在普查时要认真体会要求、领会上级文件精神,避免在填报表格时发生错误。我们要求各位普查员要注意好区分各种不同人员的情况,认真体会,反复核对项下内容,同时要求普查员注意好以下几方面逻辑关系即同一表格项下的逻辑关系、不同表格项下的逻辑对应关系,同时查缺补漏认真检查防止错登、漏登、重登等填制表格时容易发生的错误出现。

本次人口普查摸底期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

第一、普查员培训工作尚不完备。本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培训工作虽然充实,但基于本次人普的特点,在普查员填表时经常发生错误,可见前期培训工作还是需要加大力度。

第二、本次人口普查核查表格过多。根据本次人口普查的要求,普查员不得自行绘制表格,应当携带统一制定的表格。但是,依照要求,一般地普查员在入户时应当携带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和户主姓名底册等四种表格,按照每种表格3张的携带分量则普查员入户时需要携带12张表格,这无疑增加了普查员的工作量,而依照普查要求每位普查员负责80到100户那么对某一位普查员来说无疑这将给工作带来难度。固然项下越细对于掌握我国的人口情况越是有利,但是项下的精细程度与实际入户工作难度之间是一种矛盾的关系,精度越高对普查员的要求越高,如果普查员不能达到此要求那么这些表格的精度无疑将是空谈,如何对表格进行精简是需要考虑的一个现实操作问题,是需要认真考究的。

第三、填报进度问题。本次人普前期要求一周一报进度、后期要求一日一报进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客观情况复杂,各位普查员都将表格放在自己手边,以便于及时发现住户及时填报相关内容,这就给进度填报增加困难度,很多时候汇总工作人员手边普查小区表格不齐,无法填报进度而上级又要求进度报送,彼此之间的矛盾可见一般。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展开,为顺利做好此次人口普查工作,摸索和探求解决人口普查各主要阶段将要遇到的问题和质量控制方法,取得人口普查工作具体操作和组织实施的经验,根据青岛市统计局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市统计局从全市33个镇(街道、园区)中抽取3个重点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 从如何有效进行普查宣传等十个方面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专项调研工作。

此次调研历时两周,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月22日邀请重点镇(街道、园区)在市统计局以座谈会的形式,对普查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二是1月26日-27日市人普办分组到重点镇(街道、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对部分重点单位进行了试点入户;三是1月29日在市统计局召开此次调研总结座谈会,对前段时间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归纳总结;四是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专题共涉及以下十个方面:

1、如何有效开展普查宣传?

2、如何解决入户难问题?特殊地区和特殊人如何登记?

3、普查员及指导员如何选聘和选调?

4、如何了解掌握外出人口基本情况?

5、外来人口基本状况及如何做好普查登记?

6、人户分离现状及如何进行普查登记?如何进行户籍整顿?

7、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状况及如何进行普查登记?

8、如何防止死亡人口漏登?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超生情况如何据实登记?

9、怎样开展普查摸底?

10、影响本地区普查工作的其他因素。

通过对以上十个方面的认真调研,我们及时了解正式普查登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摸清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有效开展普查宣传,是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因素。要做好宣传工作,不仅要从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宣传,更要长久性、持续性的开展宣传。平度市统计局10月份至20xx年7月份,分批次组织本市各镇(街道、园区)进行人普宣传,主要以悬挂横幅、宣传栏张贴海报、分发普查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20xx年7月至20xx年11月,通过宣传车队入村、宣传资料入户进行持续性宣传,并通过电视台、报纸、短信平台等多方位媒体宣传。

二、入户登记是普查工作的关键环节,入户登记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普查数据的准确与否。因此,如何解决入户难问题,特别是特殊地区和特殊人如何登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前期两周的调研,发现只要前期宣传工作到位,大众居民在了解到人口普查这项工作后,对入户登记这项工作的配合度还是很高的。对于宾馆、医院、学校等特殊地区,要做到入户前与单位负责人联系,入户时由该单位所属镇(街道、园区)工作人员陪同,并携带各级人普办下发正式文件,对于特殊人群要提前告知并预约时间进行入户登记。

三、选聘和选调普查员和指导员工作,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镇(街道、园区)选调普查指导员以一、三产统计员为主,因为一、三产统计员部分业务在农村,作为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平度市来说,人口普查的工作重点在农村;二是选聘普查员以各村(居)委会三职干部为主,参加人口抽样调查、农业普查等普查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择;三选聘报酬参照往年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标准,然后根据实际工作具体调整。

四、如何掌握外出人口基本情况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难点之一。做好此项工作,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非全家外出户,可在入户登记时询问其他家庭人员;全家外出户,要通过询问邻居、亲友、村(居)委会等形式了解情况。

五、如何做好外来人口基本情况普查是人口普查的又一难点。做好此项工作,可通过其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联系,或在其居住所门前张贴人普通告,邮寄信函等方式联系。

六、人户分离现状及户籍整顿问题的处理,要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特别是加强与镇(街道、园区)、村(居)和公安、派出所、民政部门等单位间的协作。

七、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状况和普查登记问题的处理,处理办法同上。

八、防止死亡人口漏登、农村和流动人口超生情况据实登记问题的处理,要与当地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加强协作,对以上几类人群登记做到不重不漏。

九、普查摸底工作的开展,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镇(街道、园区)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力,调配人员,全面开展普查摸底工作。

十、通过此次调研和对历年普查工作的总结,影响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突出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20xx年10月份平度市农村村委会换届,村委会成员将会有变动,这将为调查员的选聘、培训和入户登记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历年大型普查,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 重、效果差强人意;

三是入户登记中往往出现意外问题、特殊情况等,导致登记工作中断或不准确;

四是人口普查填表数量巨大,审核工作量大,往往因为某一两个指标的不明确,而导致出现大量相似错误出现;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8

11月5日的早上,北京某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晨把一些小卡片塞到自己所辖小区的几户人家的门缝里。自11月1日零时起的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已经进行了5天,但这几家始终没有等到人。为了判断他们是否为人户分离导致的空户,陈晨和她的同事们只能采用塞卡片的方法,“如果有人回来过,一开门卡片就会掉下来。”陈晨说。

但陈晨他们或许没想到,塞好的卡片,会在人进、人出的两个动作完成后,被某些业主再次塞进门缝中。来来回回,如同一场攻守战。

“住户不愿意开门、开门后不愿意如实登记信息、躲避普查人员的询问和登记……较之2000年的‘五普’,这十年的变化太大了,社会在变,人的想法也在变,已经不是政府一号召就全民行动的时代了。” 11月12日,正和人口普查员们进行普查表核对工作的陈晨对《小康》记者坦言。

在陈晨看来,本次“六普”中由于外来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增多、居民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等情况的出现,还是给普查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而在一些回迁社区、老旧社区,也因拆迁、建筑翻盖等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

难敲的门

入户难,是这次普查中很多普查员都遇到的问题,有普查员感叹这个年代“人与人之间隔着铁门都没有安全感”。

人口普查的第6天,普查员刘欣站在一户居民的门前,手伸向门铃,又缩了回来,她深吸一口气,手再次伸出。“我发怵,每次按门铃的时候我都在想,这家会把我‘轰’出来吗?”即使发怵,一个小组200余户的普查任务也让她没时间磨蹭。

按响门铃后,门开了,男主人隔着防盗门问:“干嘛的?”刘欣笑脸相迎:“您好,我们是人口普查的。”男人看了她一眼,说:“你等下,把你的证件编号告诉我,我去官网查一下。”显然,身穿人口普查员统一服装的刘欣并没取得男主人的信任,她掏出胸卡将编号抄给了对方。男人拿了编号,返回房中。过了一会又走出来,打开了防盗门,官网上查有此人,他才能认定刘欣不是“坏人”。

需要核对编号才能认定身份的情况,刘欣所在的普查区每个小组都能遇上几户。这样的情况,刘欣能理解:“居民出于治安的考虑,有防范意识,也是应该的。”

让她不能理解的是,有些居民的门怎么也敲不开:“明明亮着灯,按门铃就是不给开。或者开了门,要么说自己在吃饭,要么说有客人,让我们等电话通知再来,之后就没了音信。”这时,刘欣往往会求助在社区有较高威信的业主委员会,“找业委会的熟人帮着疏通,想靠邻居根本不行,互相都未必认识。”

居民为何不开门?刘欣说:“有些人觉得普查和自己无关,或者觉得没用,情绪上有抵触,不愿参加。”居民不了解人口普查的作用,有时还会把普查简单理解为上户口。刘欣不止一次被居民问道:“普查干嘛用啊?你说我们都在北京买房了,能不能帮我们上上户口啊?”在高档社区,成功人士多,“大忙人”也多,在一次15分钟的普查结束后,居民抱怨刘欣占用了他太多时间,随口丢出一句:“我的一分钟值多少钱,你知道吗?”

同社区的另一位负责填写长表的普查员则遭遇了比刘欣更难堪的局面。

2000年的“五普”,首次使用了长短表结合的方法,而“六普”继续沿用这一方法。

普查进行时,绝大多数居民要填写短表,其问题包括户别、本户应登记人数、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本户住房建筑面积等18个项目。另外,还将抽取10%的居民填写包括45个项目的长表。除包括短表的项目内容外,长表还有反映人口的迁移流动、身体健康状况、就业状况、妇女生育状况和住房情况等指标。

在一次普查中,一位居民不理解为何自己被抽中填写长表,无论普查员怎样解释长表的抽选过程并非人为操控,他坚持认为抽中长表是普查员在找自己的麻烦,要求更换短表。普查员无奈,只好请求先告辞,隔日再访。没想到居民揪住普查员,不准其离开,并向其详细“论述”了他对普查工作的“不同意见”,时间长达40分钟,最后普查员哭着跑回了居委会。

难等的人

在陈晨普查的社区,居民早出晚归是普遍现象,“白天基本‘逮’不到人”。

有时为了登记一户,普查员往往要尝试在不同时间多次登门。最多的一户,普查员跑了十余次仍然没有等到人。最后不得不动用社区保安守在楼下,“一看他家亮灯了,立马通知居委会!”

陈晨遇到更多的,是人户分离导致的空户现象,在她们所普查的1400余户居民中,有80户左右始终没有等到人。判断一家人是不是空户,普查员必须在各种时间段登门。在多次登门无果后,陈晨要求普查员在居民门上贴上告知书,上面写明普查员已登门的次数和最终补登记的时间、地点。最后还要将贴着告知书的门拍照留证,之所以这样做,陈晨有自己的考虑:“这样的社区,居民维权意识特别强,所以你在这里工作要懂法也得守法。拍照留证,是为了避免居民投诉我们从未登门普查,或者说没有看到告知书。”

难张的嘴

居民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为普查带来阻力。住房状况、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出生及死亡人口情况都被居民视为敏感调查项目。像多处住房情况,离异、再婚、私生及领养子女等情况,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可碰触。

在陈晨的社区不乏一些社会名人,“对他们来说,住址、电话、工作单位都被看作是隐私。”这时就会出现瞒报的情况,“比如明明有工作,说自己失业,或者说自己是保密单位的不能说。”这时,陈晨只能去查社区业主档案,查到工作单位后再婉转地和居民核对。陈晨在普查时,还遇到好几次居民主动提出要与普查员签订保密协议,否则拒绝提供任何信息。

更为敏感的是生育状况,特别是一些超生人群,因为担心缴纳社会抚养费,在入户登记时,要求普查员只登记一个孩子。“明明看到俩孩子,非让登记一个。”陈晨很无奈,她说有时候自己也不理解居民出于什么心态瞒报:“有的孩子虽然是超生,但不牵扯在中国落户,比如出生在美国,家长也要求只填报一个。”

除了超生人口外,现实中“一人多户、有户无人”等情况也很突出。一些人在农村有户口,在城市也有户口,甚至多个城市都有不同名字的户口;还有一些城市居民也存在多个地方都有户口的情况;更有甚者已经获得他国国籍或港澳台地区身份,仍然保留着原来的中国户口。还有一些人,为了领取未销死亡退休金等利益,也有意隐瞒死亡人口情况。

难填的表

与陈晨所在的高档商品房社区不同,普查员王辉所在的回迁房社区人员结构相对单纯,入户也相对容易,“大家都是半熟脸,居民也多是本地人,有很多原来就是一个胡同的邻居,所以入户基本没有问题。”王辉的困难在于统计、填写、核对各种进度报表。

“因为是回迁社区,在户口登记上存在信息滞后的现象,尤其是废弃地址比较多,已经搬到了新楼,户口本上登记的还是原来胡同的地址,这些都需要一一登记核对。”王辉告诉记者。

王辉需要填写的报表多达10种,每天对总户数、总人数、男女比例、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人户一致数、人户分离数等等各项数据的统计让年近60的王辉有点吃不消。

在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北京语言大学社区,记者见到了被称为“普查专业户”的甄革新老人。年逾六旬的甄革新第三次参加人口普查工作。从1990年到2010年,从“四普”到“六普”,20年间他所负责的语言大学普查区面积没变,居住人数却在成倍增长,居住小区从“四普”时的11个,变成了现在的23个。

人在变,居住环境也在变,为了后期入户调查、统计、填写报表的方便,甄革新从6月就开始忙活,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核对区域内的每个建筑物,制成了建筑物平面图。因为之前相关单位提供的航拍图还是2004年的,普查区的许多建筑都发生了变化,甄革新就要亲自一一核对。在他绘制的建筑物平面图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建筑物编号,其中普通建筑物有367处,临时建筑物43处,甚至连公共厕所都有编号。除了制作平面图,甄革新还要跑到房管科、基建处核对相关建筑的类型、结构等详细信息,制成了20页的建筑物信息一览表。“获得真实的人口普查数据,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甄革新说道。

“也许老百姓觉得人口普查离自己很远,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实际上,这关系着他们切身的利益。” 北京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顾兖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就像人口普查工作进行时的各种之“难”,映射了诸如“超计划生育”、“人口流动”、“人户分离”等种种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真实可靠的人口普查数据,同样可影响民生现实――比如,医院、学校、幼儿园、公交车站、地铁站的分布;高速公路建设、市政等公共设施建设;摸清社会保障的底数,决定公共财政的投入比例。另外,人户分离数和流动人口数,可成为政府调整户籍政策的决策参考;总和生育率和老龄化程度,将决定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未来走向。人口普查数据对公共治理至关重要。

只是,用何种方式让民众在对个人权利和利益愈加注重的今天,切实感受到这种“至关重要”,或许是下一次人口普查前,值得探讨的事情。

第六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9

一、协助村大队会计做好本村2010年粮食直补村级汇总审核表(玉米)

这应该是自己接受的第一份工作任务,自己协助村大队会计,做好本村的粮食直补村级汇总审核表,并且将这些数据进行了核算,确保正确无误,同时积极协助做好粮食直补的公示,真正使本村粮食直补的发放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二、协助村干部做好本村的人口普查建筑物核查工作

时下根据**市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5月份全市人口普查工作任务》(京人普办发[2010]12号)文件要求,我区将对全区所有建筑物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向住户、物业和相关人员核实建筑物有关信息,完成建筑物信息一览表的填报工作综合掌握全区建筑物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大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在普查过程中,自己协助村干部绘制和填写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地图,同时还如实的填写《建筑物信息一览表》,保证我们村高质量的完成了绘图工作,确保了填报数据的真实可靠。在去镇普查办交建筑物信息一览表的电子档的时候,由于我们村原来的信息录入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户主的联系方式,其中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为了方便统计和责任落实,由我将固定电话中没有的住户同意填上村大队的办公电话,将移动电话统一填上了普查小区负责人的手机号码。

三、生态文明村申报

按照**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继续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对照“文明生态村”的相关条件,我村已具有“文明生态村”的评选条件。因此,决定参加2010年度的**市“文明生态村”的评选活动。我从镇工业办领回来申报准备材料,便按照要求整理出我村的申报材料,主要就是工作报告、环境整治方案、技术报告以及指标完成情况。并和村经联社社长一同前往区镇各个部门去盖章。:

四、科普惠农资金明细及总结

为了迎接上级部门对我们科普惠农资金使用情况的调查,自己便按照主任的要求写了科普惠农政策的总结,并按照要求做好资金使用明细,同时将票据进行了复印,方便查对。

人口普查的报告篇10

细观这份报告,我们发现《报告》给出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其结论也未必可靠。

一、潜在住房需求与过剩问题

《报告》认为中国城镇地区可实现刚性住房的需求上限大约是2300万套,可以实现改善型的住房需求上限大约是950万套,总计达到了3250万套。同时城镇地区家庭的自有空置住房是4898万套,待售的商品住宅是350万套,总的供给达到5248万套。由此可以知道,即使不计算“十二五”期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现有存量住房也可以满足可实现住房需求。一言以蔽之,把现在空置的待售待租的住房分配给所有有购买力的无房户和改善性住房家庭,绰绰有余。不考虑流量,即使是存量都已经过剩了。

上述推导与我们的感觉及对现实的认识大不一样。可实现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竟然不到刚性需求的一半,这令人难以认同。仔细看其定义,改善型需求来自于潜在改善型住房需求。作者对潜在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定义是“在现有住房居住满20年,或住房人均面积低于全省居住面积中位数并且居住时间超过5年”,不涉及到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意味着如果居住未满20年,但超过全省居住面积中位数的家庭被排除在潜在改善型住房需求之外,同时对居住面积低于中位数且未满5年的也没有潜在住房需求。一般认为,收入、财富分布和住房面积是严重右偏的,即中位数小于平均数。现在各省的平均居住面积人均一般在30平方米左右。即使我们把中位数放大到平均数,按照报告的标准,1993年之后三口之家凡是居住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家庭都没有潜在的改善型住房需求。这符合现实吗?在这种相当苛刻的标准下,《报告》最终给出的潜在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家庭比例为13.1%,即大约1/8的家庭存在潜在改善性住房需求。对于《报告》后面继续给出的根据潜在改善性住房需求家庭的收入和住房情况计算的可实现住房需求,笔者没有意见。但由于《报告》大大低估了潜在改善性住房需求,后面的结论自然也难以令人信服。

实际上,这种按照《报告》主观制定标准的衡量潜在住房需求的方法本身就是靠不住的。我们如果与其争辩20年、5年或人均居住面积标准,那就会坠入《报告》设定的思维范式中。也许更合理的办法是把潜在住房需求的决定权让渡给调查对象而不是主观设定标准。我们可以直接询问调查家庭对现有居住面积的满意程度。一般如果回答不满意,那就表征存在潜在住房需求。然后再根据调查对象的收入和现有住房情况来评估其是否有购房能力,来计算《报告》所公布的“可实现住房需求”。

另外,《报告》的结论忽视了中国城镇住房供给中的结构问题。根据“六普”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年底,还有接近1/4的家庭居住在1990年之前的房子里。城市还有14.2%的住房内部无厕所,城镇的比例更高达到28.3%。尽管在过去三年住房销售大涨,这个比例应该有所降低。即使我们完全相信《报告》给出的现有空置房近5000万套的数据,但无论是可实现的刚性需求还是可实现的改善性需求需要的是这些房子吗?完全忽视住房供求的空间、户型、面积、设施不匹配问题而认为存量过剩有多大合理性呢?

笔者也同意中国现阶段城镇住房供给过剩,但那是流量意义上的过剩,并非存量。2010年之后,每年住房竣工量超过1000万套住房,而收入增速放缓、贷款可得性和利率都在上升,预期出现逆转,导致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住房需求是有弹性的,政策的变化、人们的心理和预期对住房需求影响会非常大,甚至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其实难以测定需求的数量,尤其是对住房这种复杂的商品。需求在经济学意义上的界定是“在给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而当约束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需求会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大家回顾一下2008-2009年中国住房市场的戏剧性变化,就会了解住房需求是很不稳定的。当然,《报告》测定的是“可实现住房需求”从而避免了在需求测定上的困扰。但《报告》测定的这种“可实现住房需求”实际上为“住房需求”设定了天花板。我们还是需要保留一点对市场的敬畏,避免出现“理性的自负”。

二、住房空置率问题

《报告》的第二部分涉及到住房空置的问题。其基本结论是,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高达22.4%,这么高的空置率难以置信。大大高于很多研究者先前的估计。不过,能够根据微观调查的结果给出中国城镇总体住房空置率,确实如甘犁教授所说,“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么高的住房空置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报告》认为,一套房家庭因外出务工等原因而无人居住的住房和多套房家庭既未自住也无他人居住的住房都为空置房。调查数据显示,人房分离的空置率为5.1%,多套房空置率在17.3%。这种定义是没问题的。以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住房空置的定义为例,为“在调查时点无人居住(并非暂时无人居住)的住房”。出现下列两种情况的住房也视其为空置:一种是当被调查住房单元的所有者在其他地方另有更为常住的住房时,该套住房视为空置;另一种是仅在周末或一年中的某段时期偶尔使用的住房(即第二套住房,Held for Occasional Use)也视为空置,但是对那些危房或等待拆迁的住房并不被视为空置房。尽管人房分离造成的空置可能会被人认为不算空置,但仔细想来,这些人房分离的家庭现在居住的住房可能会因为这些家庭返乡重新纳入空置统计中来(在现实中,很多外出务工家庭往往合租一套房,考虑到这个因素,重新纳入空置统计后空置率会降低)。

为了显示住房空置率的严重性,《报告》在国际比较中给出了其他国家的数据,例如美国2011年住房空置率为2.5%。并说明此数据来自美国住房空置率调查。笔者本人恰好曾经研究过美国住房空置率的数据(《城市住房空置率统计的国际经验与初步估计》载《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9期)。此2.5%的数据其实是美国2011年出售住房空置率即Homeowner Vacancy Rates。此空置率的分子为出售住房中的空置住房,并非所有空置住房。另外,美国出租住房中的空置率为9.5%。由于分母不同,出租住房的空置率与出售住房的空置率不能直接相加。美国2011年总住房空置率(Gross Vacancy Rates)的准确数据为14.2%(即1.32亿套住房中有1875万套空置房)。1965-2013年的住房空置率最低也在8.32%(1978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都在10%以上。当然,这只是一个细节问题。但鉴于我们经常拿美国做比较,还是有必要特别指出。至于我国香港的4.7%的住房空置率,这个没有争议。但香港属于城市经济体,其空置率不具有代表性。

另外,还必须认识到住房市场存在着一个自然空置率(natural vacancy rate)问题,即类似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由于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导致的自然失业一样(政府追求的充分就业并非意味着没有失业,如果有4%的失业率就往往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住房市场也是如此。住房的流动性比较差,且搜寻成本高(搜寻成本高到足以养活一个庞大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其空置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达到0的状态。学术界一般认为如果实际空置率超过自然空置率,租金就有下降的压力。反之,租金就会上涨。

那究竟中国城镇的自然空置率是多少,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答。但至少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认识到住房市场存在着一个自然空置率,不要一谈到空置就色变。

在讨论住房空置率时必须考虑到我国住房市场的一些特殊性。我国的住房市场交易多以增量房为主导,且大多为毛坯房,加上小区的交通与教育等公共配套往往滞后住房交付等原因,大量居民购置新商品住房后仍暂居住在原来的老住房,从原有住房搬迁到新购房的转移过程可能较长,需要一段时间。即使入住新房了,很多家庭也保留老房,既不出售也不出租。其他包括投资需求的膨胀以及住房持有的偏好都可能会导致我国的住房空置率比较特殊。

最后,还是直接表明笔者的观点,即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可能比较高,但不大可能高到《报告》给出的22.4%。尤其是《报告》公布一线城市如北京的空置率达到19.5%,上海达到18.5%。我们可能需要对《报告》的调查方法、原始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评估,但这些内容没有与数据一起,因此评估无从下手。

三、城镇住房存量面积的计算问题

与上述空置率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城镇住房存量的总面积问题。在甘犁教授回应任志强的文章中,甘犁教授认为:“1998年,中国城镇地区人均建筑面积18.7平方米,城镇人口为4.2亿;至2012年,城镇(常住)人口为7.1亿,中国城镇地区人均建筑面积已大幅增至32.9平方米。住建部姜伟新部长在2010年12月表示城镇家庭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2009年底已经达到约30平方米,与中经网数据一致。据此推算,1998年至2012年间,城镇地区净增住房面积为156亿平方米”。

甘犁教授认为2012年的城镇住房存量面积有233.6亿平方米(32.9乘以7.1),而1998年的存量面积为78.5亿平方米(18.7乘以4.2)。两者相减可得到城镇住房增加面积。这种计算方法大有问题,关键就是不能根据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乘以常住人口得到城镇住房存量面积。笔者以前也犯过类似错误。

为什么这是个错误呢?因为2010年中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抽取了10%的人口进行了住房抽查,已经得到全国城镇住房建筑面积为179亿平方米。人口普查包括了大量的无产权登记的私房、自建房等非正式住房。这个数据应该是相当准确的。而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城镇常住人口为6.7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6平方米,所以一些人包括甘犁教授就以这两个数据的乘积得到城镇住房总建筑面积为211.7亿平方米(31.6乘以6.7)。但从这普查数据与统计局公布数据的差可以看出,硬是有30亿平方米的差距。

以上海2010年数据为例,上海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6平方米。上海当年总共有2302万人口,扣除农业人口157万,还有2145万城镇常住人口(可能有部分外地户籍的常住人口在上海农村,但没数据),所以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上海城镇住房建筑面积为7.42亿平方米。但是,上海何时有过这么大的住房存量面积?上海自己的统计年鉴公布的2010年上海总共住房存量只有5.26亿平方米。现在不敢确定这5.26亿平方米是全上海的还是仅仅是上海城镇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按照传统逻辑计算的总存量面积都比上海自己公布的存量面积要至少高出2.16亿平方米。所以,即使不利用“六普”的数据,也能根据上海自己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得出不能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乘以常住人口得到总建筑面积。

上海“六普”中的数据显示,上海2010年年底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27.25平方米,共825万个家庭户2059.34万人。这个家庭户是包括了农村家庭户的。另外还有64万集体户接近250万人,集体户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应该是小于27.25平方米的,即使我们按照这个放大的数据,认为这就代表了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上海2010年也只有6.27亿平方米的存量房,这仍然比按照传统逻辑计算的7.42亿平方米少1个多亿。

原因出在哪里?原因出在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均为以当地城镇居民家庭为对象。为保证其稳定性,这些家庭一般都是有当地城镇户籍的,而且一般都是有住房的。这样的调查通常排除了流动性较强的持异地户籍在本地工作的非农户籍人口以及农业户籍的农民工。而这两部分人中的多数或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住房的。这样,此抽样调查实际上排除了相当多的无房人群。还是以上海为例,上海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每百户城镇居民房屋产权状况显示租赁公房和租赁私房的有20%,但实际上“六普”的结果表明,上海家庭户中租赁住房的有接近40%。

中国社科院的蔡研究员在《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1)专门探讨了住户调查中的偏差问题。今年社科院的郑玉歆也谈到了这种调查偏差对住房市场统计的不良影响。

再给一个证据,2005年建设部公布的《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里面说2005年底,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107.69亿平方米,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结果统计年鉴中反而说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有27.8平方米。如果按照2005年城镇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存量面积会有156亿平方米之巨,与建设部的数据有近50亿平方米的差距。这又如何解释呢?笔者并不是说2005年建设部的数据就一定准确,但现有的证据已经一再指明,利用常住人口与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推算城镇住房存量面积不可靠。

所以,如果没有“六普”的数据,那全国城镇住房存量面积只能说是一笔糊涂账。去年徐滇庆教授在天则所的双周论坛上说全国住房存量远远不够。笔者也不同意徐滇庆教授的观点。统计部门也任由这些争论发酵,不过,等到2017年不动产登记完毕之后可能会摸清家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