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反思十篇

时间:2023-04-02 08:39:20

新课改反思

新课改反思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误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在国内如火如荼的施行,全国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同仁们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带进了语文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日趋良好。但是,在我们陶醉于成绩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追求形式的改变,忽略内容的充实和有效性,形式大于内容,华而不实的现象。尤其是对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理解不透,操作上出现了明显的矫枉过正现象,步入了教改的误区。

首先,在这个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全新的教育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这的确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意识里,信息化似乎仅仅是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信息化的实践难免有失偏颇。其实,新课程要求我们具备信息化的多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好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应该提高信息传送量,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是追求页面的华美,也不是几乎简单的对教学设计的平面展示,而是把文字、图画、影像、音响、动画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确实对课程进行整合、设计和开发,加大课堂的容量。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其次,新课改也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师生以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略了有效信息的交流,反而不管什么问题,难易程度如何,总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形成一种定式:提问――讨论――回答,反反复复,一堂课下来要讨论十多次,小到生词的意思都要讨论,不必讨论,学生已经能借助工具书掌握;大到课文的思想内涵、文章主旨与时代背景的联系,学生根本没有体验,如何讨论也是弄不明白。这样的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再有,布置了探究任务之后,教师袖手一旁,只等学生交流一番后,叫几个同学说一说,再自己进行总结,把答案统一一下。这些做法都是有违新课改理念的。任何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应教育内容的需要,由内容决定形式,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而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教学内容的实际。我们提倡探究式学习,但并不是什么问题、什么时候都适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存在的空间,一定意义上要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加以继承。对于那些浅显的、没有深度的问题,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否则会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庸俗化;那些难度很大、学生的能力无法完成的问题,交流讨论也得不出什么结果,这时教师仍要讲。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总之,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取决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不能只剩下华丽外衣下的空洞、泛化。我们应该以此为戒。

新课改反思篇2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更好地适应教学,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的高效性,必须进行反思教学。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有利于教师经验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和准备性的增强。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如杜威等人很早就倡导反思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源于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发现教学的意义。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一个称职的历史教师,不再是以前的“教书匠”,“照本宣科”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果历史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历史事件、人物及前因后果,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呢?

二、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必须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仅靠阅读一本或几本通史是不够的,断代史、区域史、专题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联系也非常紧密,同时也要紧紧关注现在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高中历史中以前对袁世凯基本上是否定态度,而今则一定程度上肯定袁世凯统治中国期间的积极作用。教师要不断更新史学观,加强学习,这样才利于构建纵横交错、点线面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课堂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课堂案例分析素材来源于自己的课堂,源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举一反三;源于观察别人的课堂,取长补短;源于平时注意搜集试题、作业等案例。这几方面中最能促进教学的当然是分析自己的课堂,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反思,并且体现在教案上,体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每上一节课的感受都不一样,后面班级上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与前面班级相比都有变化,小修小补或大动干戈或重头再来那是常有的事情。平时上课中,笔者特别注意新课导入,因为这往往是一节课效率、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引人入胜的情感体验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感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如讲解“新中国的外交”一课时,笔者引用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之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一事件,并且通过一连串的发问达到了教学导入所需要的效果,整节课学生兴致盎然,教学反馈表明教学效果突出。

再次,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每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套自己驾驭成熟的教学体系,因此,要经常去听别的教师的课,虚心向他们学习。只有通过听课,才能了解别人的方法,补充完善自己,提升教学技巧,创新理论体系,最终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每听完一节课,进行诚恳的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分析教学得失,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新课改反思篇3

在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美术教材的全面分析,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了,对教材有个熟悉的了解,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在我教学美术中,其教材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体上较好的体现了美术新课标的精神,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适应农村教学,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配置、版面设计都美伦美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七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同时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美术课上可以提设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

如今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也把音乐的感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常用但常新的教学手段。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丰富美术课堂一个必备内容。美术是个直接的视觉刺激,教学内容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解说与感受,其教学内容比学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画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四、学习形式

在一节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教师可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进课堂,如用相机抓拍住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这样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出现“热火朝天”的这样一个互动的场面,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也除了是一个美术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作画习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度,关注这节课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否得到了提升,只有这五个方面达到了,课堂的评价才落到了实处。

新课改反思篇4

关键词:多媒体传统教学;赏识;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23-02

2001年2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老师们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课改中,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学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转变学习方式,个性得以张扬,能力有了发展,可丰收的同时也有隐忧。

一、多媒体的滥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笔者觉得它始终不能全权代表老师,有些老师在认识上有误区,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似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不是好课,认为多媒体教学对于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技术而言都是一种“超越”,因而在思想上排斥一切传统教学形式。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我们提倡课件,让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多媒体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就容易形成思维上的惰性,降低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上语文课,如果在课堂上过多地演示课件,则学生读书的时间就少了,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降低,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笔者在教阅读课《桂花雨》时,安排一课时制作了十五张课件,抓住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学习:①抓住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去感悟作者爱桂花,如“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等。②品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童年和母亲摇桂花的乐趣。有感情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③最后理解。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笔者一边讲课一边演示课件,结果花了一节半课的时间才完成任务,学生齐读、个人展示读书的时间就少了。因此,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多媒体作为教育教学工具而已,而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才利于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赏识教育的泛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如果一味地夸奖学生,“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等似是而非的答案,长此以往,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生长期受表扬,没有受挫折教育,某一天有人对学生批评了,学生就会受不了。因为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很优秀,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半点的不是,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经受不起挫折,就会采取一些偏激的方式……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记得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请为你的夸奖道歉》,颇耐人寻味。文中谈到北欧一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经她的同意。”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家长和亲戚朋友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正如中国学者对北欧教授女儿的夸奖一样,这样的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到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三、语文素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要求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学生学习是轻松了,减负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的识字率降低了,表现在书写过程中,写错别字或写字不规范,整体书写比较潦草或执笔忘字;其次,拼音不过关,高年级的学生,每一届,笔者接手的班级,做试卷看“拼音写汉字”此题时,总有七八个学生的试卷是空白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呀!朗读水平也下降,读书时不是数读就是唱读,更谈不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爱学生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低年级的家庭应作业适量布置很有必要,毕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如果晚上也能温习白天所学习的知识,相信学生的基础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好,要不然到高年段再去教学生拼音、字词,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

每一项改革,都有一个过程,有利也有弊,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坚信,只要正确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正前进道路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最终会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新课改反思篇5

    关键词:脱节 操作难度 新课改 词汇量 评价体系

    回顾这两年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笔者从热闹的课改进行中,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仍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不可否认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但其中不少章节只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甚至是直接搬过来的。无疑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

    初一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自制力使自己对毫不熟悉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又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于比萨饼进行各种调查呢 ?如果教师将其变为中国的饺子或面条,不就显得通俗易懂了吗?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怎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有其一定的创新度,这也是它价值之所在。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

    三、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大障碍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小学毕业,英语知识目标要达到以下标准:

    ①语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②词汇: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 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③语法: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④ 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⑤ 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目等。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目标实际上是将大纲中规定的很大一部分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放到了小学阶段。 ”

    的确,目前初中已经实行了新课改,而小学真正实行课改的却没有几所,特别是农村小学就更不用说了。这就使好几级学生出现了 “课改真空”,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双方已经脱节;加上许多人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有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因此,以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农村学生小学毕业时能达到上述标准。这也就将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都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使小学英语教育形同虚设。可见初中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他们承受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学生家长、学生以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少学生升初中时英语水平几乎为零,而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而难,话题范围广,且初中开设的科目众多,各科的压力大,时间紧,因此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家长配合不好,孩子往往会落伍,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如此一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新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难

    “新目标英语”初一阶段的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在这里又无法实现,因而学生上初一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别说对于初一的学生,就是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也有个别词打开课本时不认得或写不出的。

    五、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但事实上,这里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由于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按照 “新课改实践建议”中所提倡的那样,“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而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这样一来,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了。上面评价教师的尺度又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敢随便“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敢“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更不敢“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由于中国的考试体制的存在,学校便不能把“阶段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老师自然更无能为力了。

    笔者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应多听一听下面基层教师的心声。新课改如果不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不多站在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不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乃至更多表面的或潜在的问题与矛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确非易事。因此,就目前而言,没有几个基层的教师,也没有几所基层学校的领导敢将新课改的步子迈得大一些快一些。英语新课改要想取得本质上的全面的成功,要想真正获得全体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6/1/,""

新课改反思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反思

1 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先轻松愉快地说:“宇航员从太空遥望地球,它有蔚蓝的海洋和绿色的陆地构成了绝美的画卷”。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但若近看,它已伤痕累――干旱而龟裂的土地,水土流失,沙尘暴,核废气污染等,讲到这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物观。

2 教学方法的反思

2.1 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2.2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2.3 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 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J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4 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

5 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5.1 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5.2 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生物。

5.3 课件使用合理.。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6 教学课后的反思

新课改反思篇7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转换角色,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习惯

在新课改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师在学生中担任的角色,确定自己新的教学地位。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担任组织、指导、参与的地位,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平台与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在新课程教学中。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这些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和思考探究的时间,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自主学习课。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个人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进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各组的讨论结果。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每个学生发一段细绳2个图钉自己动手做椭圆图像”、“自己动手利用笔芯透明胶等制作常见几何体观察得出性质”等。那一刻,同学们从中体会到了通过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所谓引导就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换句话说就是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也就是一种激励,当学生遇到困难畏惧时,教师不是马上给出解答,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分析思考,并加以引导,直到问题的解决。

(3)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摆脱“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立体图形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多面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了解他们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这样,我们自己可以在教学中学到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和准备相关素材并融入自己的精神,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把问题深入浅出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激教师成长发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范畴远远超出教材。

教学内容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身边的典型事例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要从“教教科书”传统的“教书匠”中走出来。“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想象思考的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讲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有创造性地“改”教材了。在新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能力。教材中还提供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内容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要激发学生利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研究,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的信息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学生参考。这样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主动地有选择性地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掌握该知识点的意义。因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便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得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就此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标准。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容易掌握知识。

四、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每一位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应该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流行多年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成为过去。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个角度。评价学生应多几把尺子,那么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只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他自身个性特点的学生评下去。很多调查表明我们平时讲的好学生有的到社会上发展的并不理想。反而有些“差生”走向社会后发展得很好就是对这个最好的栓释。

新课改反思篇8

 

1999年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而兰州市从2006年开始实行“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录取新模式,思想品德课成绩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这更让原本平静的教育界掀起了巨浪。其实,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认为,改得最好、最成功的课程之一就是思想品德课。它一改过去政治课那种冷面说教,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融合了多种知识,而且知识的综合性极强。但作为对新课程的评价手段,中考却将思想品德作为考查课对待,这无疑会从侧面对思想品德课的课改成果,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在农村课改实验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困难重重。在此,就教师们普遍存在的一些困惑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的观点和想法,以便同行之间商榷。

(一)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存的困难

1、由于教材不断更新,教师在整合新教材时感到力不从心,备课难度大,有时找不到新教材与学生实际结合的切入点,同时在搜集资料上精力不足,对新近发生的热点和时政学习掌握较少,更谈不上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与分析。

2、知识性的误读导致思想品德教师工作倦怠。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政治改称初中思想品德,顾名思义,新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淡化了学科理论,适当降低了理论难度,由原来的重视理论转变为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旨在从青少年开始改善目前国民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品德。但是在强调工具理性、实用价值的教育中,人们只看到工具性的考试科目,公民素质的培养被忽视了,认为这不是知识,加之思想品德被列入考察课,认为这种知识在升学考试中没有用处。传统观念中的知识性的弱化,使教师觉得教学没有了知识性就等于这门课程被取消,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思想品德教师的知识权威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心理产生了恐慌,这种知识性的误读成为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根源。 

3、传统学科知识性的弱化强化了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偏见,学科地位进一步边缘化。学科知识关系到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那么在大家看来没有了知识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自然也就没有了学科地位,被进一步边缘化了。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总体上更加不受重视,被学校领导、学生认为是“副科”而备受冷落。在整个社会的观念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可有可无,近几年来各地在尝试中考改革中,政治学科第一个实行了开卷考试,有的地方干脆取消了政治学科参与中考的资格。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政治太简单了,谁都可以教授。在农村的很多中学,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政治教师,只是其他学科教师代为讲授,或者干脆就只是课程表上的摆设——被其他学科占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处于“主课中的副课”的边缘性尴尬地位。 

4、学校、学生及家长对政治的偏见也从心理上影响了政治教师,许多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因为自己所教的是“副课”,地位似乎弱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应,也丧失了教学的热情。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心理也充满了矛盾与失落、自卑,自然谈不上什么成就感了。在这种心态下工作,他们的职业倦怠感将会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强烈。 

5、学科地位的下降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工作的过度重复性及教学的无效果性。既然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在考试中的分量减少了,那么开设的课时就会随之减少,每个学校的政治教师也就减少了。笔者对周围的几所学校进行了粗略调查,每个学校大约都有十八个班以上,但是政治教师都不超过三个,也就是说,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同样的内容至少要重复6次,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度疲惫的。

6、大部分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课的学习,新教材的思想品德课更加淡化知识性,使其真正成为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程,于是,很大一部分同学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所以,不太重视对思想品德课的平时学习,对待学习好无兴趣,上课做其它学科作业、打瞌睡、谈天等现象不断发生,教师叫苦不迭。尤其是新教材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将课堂所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几乎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做些课前准备,但许多学生并不重视,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虽然“统一考试”与“统一考查”是两个相似的概念,但成绩不计入中考成绩,受到升学考试的牵制,许多学生放弃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并已经开始影响这门课的正常教学。课改刚开始实施时,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开学初,初三思想品德课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学生们见到老师就笑起来,“政治课都不考了,还上什么。”于是,教师精心准备的一节品德课,最后变成了学生自习课。

7、新课改中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新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实践展开的,这就将教学环境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强调社会实践、强调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参与。但是思想品德作为一门考查课,课时本来就不多,加之近年来教育界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对学生的校外活动几乎杜绝,这无形就给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许多课外实践根本无法实现。从而给思想品德教学带了很大的难度。

8、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设计的活动课时量较大,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地准备,但作为考查课,学生和家长根本不重视,教师要求严格了,反而会招致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的不满,认为会占用孩子的主课学习时间,影响孩子升学。因此,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上规定的活动要求进行教学,那么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为了保证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只好简化或取消课堂设计的部分活动。即使开展活动,因为学生准备不足,师生互动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在师生互动环节,多数是师问生答,只是知识上的交流,而缺少师生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和心灵的互动,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零乱。

9、学生自主学习在思想品德课中是否适用?思想品德教材理论性强,知识内容少,需要教师拓展的教育内容多,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往往只是浏览小故事、小信息,正文内容却不爱看,也看不进去,所以学生花费了时间却很少有收获。

10、社会负面的不良影响给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这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素质。然而,包围着青少年学生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多彩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旧交替时期存在的阴暗面,就像阵阵风雨,敲打着学生的心灵,迫使他们被动地、盲目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色调。现在,很多家长遇在一起,往往是谈股票,谈生意,谈某人中奖的红运,谈某人的财气。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氛围里,潜移默化,抵消了思想政治课上的正面教育,一些学生讲:“政治老师上课讲的很有道理,但往往是课堂上听的是一套,社会上见的是另一套。遇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想不通,行不通。”这种思想政治课与学生认识社会的规律相背的现象,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品德新课程已经推行很久了,在这期间,为了借鉴经验,我所在的学校以及临近学校之间进行学习研究,互相走进新课堂开展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观摩。听了近百节的思想品德课,在听课中,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悟,在反思中我发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1、教学改革亮点频现,但缺乏相应理论支撑。课程改革点燃了教师的创造之火,他们或得益于新教材的人本设计、或得益于示范观摩课的启发引导,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不断推陈出新,亮点频现。但这些表现都只是外在的,在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背后,明显暴露一个致命缺陷: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还不能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许多老师谈起新课程可能头头是道,但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却大打折扣;有些老师虽然对新课程教学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但也是邯郸学步、浅尝辄止,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课例并不多;有些学校不惜气力推出的“示范观摩课”,也明显带有模仿、“做秀”的痕迹。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对新课程理论学习的不足,使得对课堂教学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认识还不充分。新课程内容涉及和整合了生理、心理、法律、道德、国情等多个领域,这与过去使用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上起新课程来不知所措,根本原因就在于把思想品德课等同于过去的“政治课”,意识形态色彩过重,而对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关领域的知识则涉猎较浅,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容易就能使课堂教学“卡壳”。所以,教师只有重新审视和认识思想品德教材的这种定性,有意识地学习并获取有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自如。

 2、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远。有人认为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这一观点使得教师千方百计地调节课堂气氛,如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各方面的活动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来进行,而且要及时调控,使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也就是说,课堂气氛的好坏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表面的活跃,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得才行。

      3、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增强,但德育渗透力有所削弱。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永恒主题。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在德育呈现方式上一改德育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强调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这就为提高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可能。教师可以在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方面有所作为,从而使教学与课程回归真实的学生生活。开发课程资源是思想品德课程促进和增强德育渗透力的一种改革趋向,这种趋向拓展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视野,促进了思想品德课的变革与发展,使思想品德课更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有益处。但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即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教师可能更倾向于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至于能不能说明问题,能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凸现教学主旨,并不加以分析。这种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上表现出来的随意性,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渗透力,最终导致课程资源的拓展与教材主旨、教学目标相悖离,走向肤浅。

    4、课堂教学呈多样化趋势,但缺失有效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方法和技巧呈多样化趋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广阔天地,也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搭建良好平台。追求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已经成为教师的追求目标。但不管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应当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如果过分追求教学技巧和方法的多样化,就容易导致教学目标淡化,成为无效教学或效益低下的教学。现实课堂上,许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推崇新教法、淡化教学目标的做法,使得课堂教学放得太开而收不回,教学的主题没有凸现,对于学生的回答中有争议的、错误的现象,教师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必要的应变机智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目标也因此淹没在一场热热闹闹的“一锅粥”中。再如,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分组讨论”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对小组讨论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的问题都拿来讨论,讨论的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小组讨论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有时教师出于“任务驱动”,不愿节外生枝,只是满足于一些简单的问题的讨论,以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挖掘不出来。  

    5、重视课堂上的“形动”,而忽视了“神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沟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在听课中,我发现,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互动可谓“完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究其原因,有的是问题过于简单,有的是内容空泛,有的形式单调等。 例如,在我校开展的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有一位教师上科教版《关注弱势群体》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提问: “说一说,残疾人在生活中会碰到哪些困难?”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其实,对于残疾不同的人遇到的困难是各不相同的,像这样的问题,过于宽泛,答案是无边无际。

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上的互动,更要追求“神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新课改中教师的共同价值取向。有思才有得,没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互动,是无效的活动。所以,组织活动应该考虑学生能获得什么,能获得多少对他们有用的知识及其方法。

6、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漠视教师的“主导”。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治能力较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等,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

7、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但轻视“双基”。 传统的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忽略学生的思想感情,往往把德育变为干巴巴的条款,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缺乏情感体验,思想教育变成了文字的积累,使学生忙于整理笔记,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的课程观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但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并非轻视“双基”。在处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落实“双基”目标的关系上,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听课中,我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情境,开展了许多活动,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情境活动谈自己的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中确实受到了情感的体验,深刻的启迪和生活的教育,然而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缺乏挖掘和总结。往往是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虽然有所感悟,但没有清晰的思想认识,而教师也仿佛不知所云。

    例如,在本教研组内进行的思想品德公开课时,有一位教师上《日月无私照》这一堂课,她是根据科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平等的真谛”设计的。整堂课无论是引导还是活动她都组织的有条不紊,学生完全在她的指挥棒下起伏,我为这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而赞叹,但觉得遗憾的是这位教师脱离了教材的基础知识,如果课前没有提供教案,我不知道她上哪一框内容。

     尽管新课程强调教材是掌握知识的第一手资料,要用“教材”而不要“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放开教材,忽视“双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三维目标中,教师要始终把握好基础知识这个框架,引导学生联系和分析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在事例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永远是一个人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支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空洞的,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统帅的知识则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

8、注重合作讨论形式,可缺乏价值引领。有一次,在同类学校开展的优质课评选上,我发现一位新教师在上人教版《走近同龄人》这一框内容时,播放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录像片断,叫学生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同龄人的艰辛,提高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意识。结果一个同学说:“我要认真读书,做‘人上人'。”另一位老师在上同样的课题时,老师叫学生讨论“读书有什么好处?”,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个同学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师始终在“倾听”,却不加以正确引导。

合作讨论的方式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备受欢迎,尤其是在听课或比赛时更是备受宠爱,似乎缺了它就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确实,合作能力非常重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最好渠道,它既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使学生体验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利用信息,怎样提高自己,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一定要合作讨论呢?就我个人认为,合作讨论应该是有其前提和条件的,即讨论应该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展开。

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不等于不加引导地让学生“乱说”,教师要适当地加以纠正和评价,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引领”下展开的互动体验。教师是课堂的主持者和引领者,是学生合作讨论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要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就应该及时进入角色,而不只是在教室里转上几圈,追求表面上的形式互动,不加以正确的指引。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一些对策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思想品德学科在从传统课堂教学走向创新课堂教学,从低效课堂教学走向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否定新课改,决不能因噎废食。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更多的要看到它的优点,要迎难而上,应认真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实现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要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要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教师要有教好新课程的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的全新内容和结构对每一位农村初中政治老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每一位教师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钻研新教材,研究新问题,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就会在探索教育教学新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 要吃透新课标,牢固树立课标意识,将新课程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在教材多元化的条件下,课程标准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不能拘泥于课本,课本上的活动只是提示,没有必要对那些活动一一去做,而应在课标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设计教学形式。因此,合理的简化课本活动是正确的。

第三 要把握正确的教材观。事实上,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教材观出现了重大转向,其根本特征为“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或案例、或课程资源),而不是学生必须全盘接受的认知对象和内容。也就是说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借助“话题”这个中介进行交往,在互动交往中,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爱国情感。要活化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最鲜活的信息补充、充实教材。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慢慢地在政治课活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与此相反的情况。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且又比较调皮,在课堂活动中时有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发生,显得课堂纪律比较乱。我认为,处理这一矛盾首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切不可矫枉过正。使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在平时教学中我尽力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少训斥、不挖苦学生,经常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学习上的信心和帮助,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一切相关的积极情绪。在严而有度的原则下规范课堂教学秩序。

第四 教师角色有所转变,但仍有待提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教师都正在努力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但应当指出,教师的角色转变其实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性格兴趣等诸多因素。就目前情况看,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师的角色转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有些教师并不懂得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什么角色,只是把一些浅显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内心需求,使得一些原本可以上得生动、深刻一些的课例沦为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有的教师明显缺乏整合教材的能力,在教材处理上避重就轻,不能很好地整合处理教材现有的材料版块,在教材观上、在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上,还处在“教教材”上,而不是“用教材”上,也没有引导学生适度扩充教材,这是我们今后应该不断改进的地方。

第六,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挖掘教师自身的创新潜能,做创造型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做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就不怕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怕师生互动不起来。如果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是采用过去那种生搬硬套教材的教学模式授课,如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等形式,天天老三样,能不叫学生索然无味吗?

第五 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法。

新课程教学旨在诱导学生对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既得到全面发展,又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难以实现此目的,因此,政治课要能吸引学生,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方法就能轻易做到这一点;多媒体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替学生主体提供文本语音、图形、图像或一段活动影像等信息源,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人机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并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它能把过去单一的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可有较扩大知识面,增加主体参与的选择性;它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即真正体现出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总之,不管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还是将思想品德课作为考查课,这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既然是新生事物,我们在认识上、措施上出现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今后将如何正确把握好教学的脉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我们的一些观念,增强我们的“内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只要我们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构筑起全方位的教学格局,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

新课改反思篇9

有经验和知名的教师大都重视教学反思的撰写,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学反思的地位尤显重要。下面,笔者就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中的地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反思是落实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改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提出,在全国教育界刮起一股旋风,各种有关教育、教学的计划言必标榜课改。要想使新课改不致于形成只打雷不下雨或者只流于形式不注意充实课改的内容的局面,我认为,教学反思是落实新课改的必要环节。因为,从教学反思撰写的内容中我们能看出这位教师是否在课堂上进行了新课改的实践活动,且教学反思的撰写本身也是新课改的实践活动,教学部门应力促教师写教学后的反思,并认真检查,严格要求教学后反思必须记载有新课改的体会、小火花,并对每课教学后反思进行评比,选出一些体现课改精神的优秀教学反思,在教研组进行推介。这样,既体现学校与教师在认真落实新课改,又能推动新课改成果的不断涌现,从而形成课改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文字载体。

教学反思,其实质就是教学后的反思、总结,既有课堂教学的自我批评,也有成功的课改经验、课堂智慧火花以及突发性亮点的总结,这些反思都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有利于真诚真实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客观地评价教学活动,这种反思无需瞻前顾后,无需铺垫,可以直奔主题,一语中的。将新课改的成果、经验、得失用文字真实地记载下来,及时地将自己平日在课堂中的对某些偶发教学进行调整的,突现的教学灵感,自赏的教学情节,遗憾的教学环节……或详或略地进行记录。通过文字的保留,并进行适时的温故,从细微处的得失总结慢慢地改变,一步步地提高,让课堂愈来愈有趣味而又充满智慧,越来越受学生的喜欢。

三、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经验不断积累的实践活动。

教学后的反思是一些零散的课改点滴记载,零散的课改记载通过不断积累并提炼,便会逐步系统化。教学后的反思就是不断积累课改经验的实践活动。在新课改中强调撰写教学后反思则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的重要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为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理念提供了不竭的源泉。通过对教学反思的积累并进行整理,上升到经验论文的高度,这样,新课改的个人重大成果就诞生了。这一成果,小则可以指导自己不断优化教

学方法,不断追求教学艺术;大则可以成为新课改教学模式,丰富课改资源,为新课程改革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教学反思是坚持课改的关键环节。

“万事开头难”,教学反思为课改的茫然者找到了一条有效的突破途径。但课改要突破传统的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会遇到很多的困惑与重大的挫折,甚至面临诸多社会、家长的压力。因此,课改往往会半途而废,很多教师或早或迟地又回到原来传统教学的轨道上去。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教学后反思是新课改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环节。因为根据教学后记的主要记录要点,我们大家一致认同有如下五个要点:第一,教学中的“亮点”,即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的满意或创新之处。第二,教学中的缺点,即须改进之处。第三,教学中突发的灵感,即备课中无法估计和体验的而又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财富。第四,学生的“闪光点”,即学生在课堂教学思维中创新的火花。第五,创造性使用教材时自己的观点。这五个方面,无一不适应于新课改,只不过,我们在新课改中记录的侧重点内容应放在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新教学理念三个方面上。而写教学后反思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课改动作,只不过采用“老瓶装新酒”的方式,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课改过程。绝大部分教师都会适应这一课改的转变方式与转变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反思是坚持课改的关键环节。

新课改反思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59

高中数学新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下数学的教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也成为当今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课改下教材发生的变化

首先,新教材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它不仅在知识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版面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学家的知识背景简介、阅读材料、插图等新内容,使学生开阔视野,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还增加了不少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次,新教材对原有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对原有的繁难问题进行了删减,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散处理。新教材最重要的编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能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本质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创新。

最后,新教材重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材就知识讲解分为“问题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思考交流”。因此,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学设计时刻突出一个“变”字,这也是教学中最为关键之处,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突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法上,教师提出问题允许学生质疑,不唯书本,不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要重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数学背景,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同时能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讲解效率。在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时省时省力。通过教学方法的“变”,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个性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优化,达到会学习的目的。

二、充分突出课堂知识重点、化解难点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运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讲解《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化解。

三、充分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