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4:58:44

新课标

新课标范文篇1

一.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应当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和评价体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真”。

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宇,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住往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上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正如诗圣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圣先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当代的有些语文教师却束之高阁,去搞新花样。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口而诵,心而惟”,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幼童牙牙学语,启蒙老师没有什么句法分析与教学模式,不也成功了吗?今天的教师“为讲而讲”,学生“为学而学”,“方法”多样,而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或复习时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

巴金在回忆学生生涯与创作的关系时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笔者在南师大听语文课时,该校的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幽默地说“南师大的语文课没听头,就是读读背背”。

三.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基本未变。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我国学者庞维国这样概括“自主学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新课标范文篇2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生的语言世界,加强对祖国语言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可以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韵味,对初中生的价值观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文言文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对文言文的学习也可以增强初中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文言文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在能量。但如今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语文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学,教和学都面对着众多难题,重点变成难点,无法发挥本身的教学意义,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改进迫在眉睫。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部编版教材相较于人教版教材,文言文选文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文言文占比却呈上升的趋势。文言文占比从36%增加到了40%,甚至在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占据了选文数量的50%,这不难看出统编教材对文言文有着较高的关注度。[1]新课标也专门对初中文言文学习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文言文教学研究也迎来了“小高潮”,引起了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丰富语言世界,提高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2]文言文相较于现代白话文最显著之处就是语言的精简凝练,仅仅用几个字就可以囊括意蕴深厚的意象和作者复杂的情感,语言十分值得去“咬文嚼字”,常常是字止而意无尽,鉴赏文言文的语言是一种精神上的穿越和享受。文言文的语言常讲究文字对仗且音律工整,读来朗朗上口,长期的学习熏陶,对学习者语感的培养和文章韵律的理解运用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而且对其他文体语言的鉴赏和运用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文言文作为一种文体,其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有着其独特之处,比如古今异义词、主谓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学习文言文,可以增加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储备,对各种类型的文言文可以进行简单的鉴赏,甚至可以进行浅层的文言文创作,逐渐获得文言语言能力。

(二)了解祖国历史,促进交叉性学科教学发展

纵观中华学术发展史,“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仍在继续,文学和历史和语言文字相伴而生,互相作用,文言文就是三者结合的重要产物。文章写作饱含了作者当时的想法与情感,而这种想法又多来自于当时作者所处的境际,称作写作背景或时代背景,也就是当时的历史,或怀才不遇或带兵出征或思乡念亲等,这种影响在文言文中得以体现。学习者在学习文言文时,通过对写作背景的挖掘,不仅能够更为深刻理解作者心境和文章内涵,而且对当时的时代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长此以往,会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上也会较为得心应手。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历史学科的帮扶,而文言文的记录则是对当时历史考据的重要凭证,学习者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进行历史的学习,学科知识的连接在一定程度可以历史学科学习与语文学科的交叉性教学的发展。

(三)领略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文言文如酒,日久弥香。在语言背后,蕴藏着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和前人的智慧结晶。如今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是众多专家精心挑选经典中的经典之作,是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且值得学习者去学习,可以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的文章。品读文言文,学习者可以接收到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千年之劝;可以欣赏到王勃眼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日绝景;可以领悟到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洁傲岸的节操……这些文言文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凝聚着最真实的情感。对这些优秀文言文进行品读,从自然风光到学习进步再到人生态度,都给学习者不一样的启示。且文言文体裁类型多种多样,有铭、赋、说、骈文、杂记等,文言题材的诞生以及兴盛都可以显示当时的文化风向,也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各类型文言文的鉴赏和品读,学习者的文化品位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主动性差

新课改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文言文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与之全然相反,初中生却对文言文望而却步。据学者调查显示,近80%的初中生了解文言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只有不到5%的初中生愿意主动学习,在这5%中,一多半更愿意学习骈文,原因是骈文韵律性强,易于识记背诵。[3]不可否认,由于时间久远以及语言的自我演变,文言文所用的文字语言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距,尽管教材中的文言文字体已经呈现为简体字,但是古代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使用规则仍与现代汉语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古今异义词、省略句、通假字等,且文言文大多篇幅较长,与小学的古诗词相比,词语也偏僻拗口,部分文体韵律感偏差,在基本的朗读环节就花费大量精力。初读甚至连文章表层含义都无法了解,严重的影响了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极大地降低了自我效能感。而且初中生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对自尊、自信需求强烈,对困难和错误不愿解决,选择用逃避的方式处理,在文言文学习初期大多数初中生找不到自信。长此以往,他们遇到文言文就缺乏兴趣、拒绝学习,就算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学习文言文,目的也大多是应付随堂提问和考试要求,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愿听教师的讲解,对于文章的内涵无法理解,更不必说一些文言文基本用词和句式的掌握。在面对课外文言文赏析时束手无策,更加加剧了学生的抗拒心理,看到文言文课文就生理性头疼,翻页略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基本选择放弃。

(二)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化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文言文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接受难度大、理解无法深入、课堂互动难等困难让初中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一筹莫展,而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又费时费力,且效果也无法保证,大多数教师不愿做出改编,仍沿袭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老一套”文言文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机械教学。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依旧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师先逐字逐句的对文章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赏析,讲清楚文章的语言特点,最后表明文章传达的情感或哲理,一套流程下来教师就认为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甚至有些教师选择单方面传递知识,自己把课文翻译一遍,学生记好笔记,然后让学生去机械记忆和抄写,教师负责检查,以此来应对考试。长此以往,教师疲惫不堪,学生一知半解,文言文教学停滞不前。其实,做好预习这一准备工作后,学生是可以依靠文下提供的注解将文章读通读懂,教师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语境意识,及时解疑答惑,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不是一味地在字词句上纠缠。在学生基本技能得到完善的同时,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应该得到发展,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学会将疏通字句与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组织教学。但事实往往大相径庭,文言文教学一直在“背诵、翻译、默写、情感”的框架中苦苦挣扎。

(三)文言文教学评价单一化

虽然“素质教育”一直在不断推行,但是“应试教育”仍对语文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毕竟“中考”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而文言文作为中考必考知识点,也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讲解过程存在功利心理,成绩逐渐成为了文言文教学的唯一评价标准。文言文教学中教学反馈单向化,教师的整个教学的改进对学生实际作用甚微,仍是从教师和成绩角度进行教学,强调背诵和默写,从出题角度进行讲解。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语句翻译等,对于文言文的艺术手法的赏析和作者情感的品位都模板化答案,让学生在考试时套用以求获得优秀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自我感受和评价选择忽视,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和独特审美感受,“立德树人”被抛之脑后。长此以往,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美育的发展,还遮盖了文言文本身的文化底蕴,语言特质无法发挥,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文言文教学失去关键性意义。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改进策略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适当普及文言文基础知识

通过前沿学者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文言文,是因为文言文的时代久远,与初中生正在使用的现代汉语差距较大,学生的距离感很强,这导致遇到一篇文言文时,学生没有基础,无从下手,也就是说学生预习阶段产生的困难,影响到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后续的课堂学习。[4]只有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解决文言文初读的困难,学生才会有想要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针对学生困难点提供合适的预习方案。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班内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要以事实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去制作合理的预习方案,在制定预习任务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困难。比如说在制作导学案时,把文言文中生僻字的注音放在开头,让学生们借助注释、字典查阅解决,之后可以罗列一些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对学生进行提示,在做完这些预习基本准备工作之后再安排朗读任务,初读的读音问题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解决。系统介绍文言文基本句式,让学生对文言文语法初步了解。文言文成文年代久远,语言特征在时展中逐渐消失,基本文言文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句式、语法知识的讲解,比如说一些判断句的固定形式,常见的出现在宾语后置句的词,省略句的常用方法等等,甚至可以专门开一门传统文化题材下的文言文鉴赏课,给学生营造文言文情境,其中的一些古代文化礼仪、习俗都可以作为切入点,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只有知识的讲解走在课文的前面,学生才能走在困难前面,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主体性

教学观念影响教学方法。现在大多数教师缺乏对当下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了解和研究,一些经验丰富老教师甚至在文言文教学前不备课,一种教学模式用几十年。所谓的“一线”教师不仅仅指的是深入教学实践的教师,更是教学观念、方法跟随最新教学理念的研究型教师。目前文言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化的困境,就是研究型教师缺乏的重要表现,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走到文言文教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跟上学生学的需要的步伐,充分发挥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主体性。遵循课标要求,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有充分的掌握,对文言文教学意义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落实到文言文教学中。《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理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5]语文教师应有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勇气,要学会发挥时代优势,比如说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文言文视频进行讲解,可以利用网络歌曲帮助学生背诵记忆等。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教材与地方资源的联系,比如学到《论语十二则》时,曲阜地区的教师就可以带领初中生去孔子的故居参观,身临其境地品味“万圣师表”的学术魅力,学到《岳阳楼记》时可以联系到“建党一百周年”,引导学生去赞叹这些从古到今愿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勇士们……相信学生,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文言文难教,是因为语文教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对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学习文言文的潜力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可以是小组合作讨论,也可以是个人解读,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对文言文的想法和心得,要对学生的思考予以肯定,并适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往既定的答案走。只有让学生拿到课堂的主动权,文言文教学才会水到渠成。

(三)“以学生为本”,落实多主体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评价陷入了单一化的困境,过度强调考试成绩,将教师作为教学评价唯一主体,忽略了学生评价也是不可缺的,单单依靠教师个人的意见,无法真正地找全教学的不足之处,也就无法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文言文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为本”,多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落实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评价。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要关注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重难点的突破,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课堂效果的评价,去改善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中增加教学互动环节,让学生表达对于文言文重难点的看法,愿意随时表现自己的理解困难,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向主动学习转变;而在课堂后,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访谈等方法让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做出评价,学生是评价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最合适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教明白是一部分,学生学明白才是终极目的,而师生的共同评价是达到终极目的的必经之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要注重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文言文教学,考虑到初中生初学者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不要太过急切地追求教学效果,文言文教学应该慢下来,引导着学生们共同去品味先辈们的事迹、才华和想法,走进古代,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愿意学,教师慢慢教,文言文会一点一点在学生的生活乃至生命绽放光彩,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悦悦,任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文言课文选编特点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21,43(04):115-122.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1.

[3]邱志新.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4]杨永瑞.部编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观察,2020(31):126-127.

新课标范文篇3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政治;教学创新

一、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第一,教学方法比较老套。传统的政治教学大都是以老师讲课为主,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者,而且关于课堂的问题也较为老套,缺乏新意,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第二,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一些教师认为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直接传输,他们大都“照本宣科”,这种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能力以及思想的培养。另一方面,很多老师对于政治学科无法正确认识,没有形成创新教育意识。政治教学中,他们往往把政治放在次要位置,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着重强调知识的理论记忆,忽视了政治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种方式制约了教师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措施

1.新课改下,教师应顺应教育潮流,改变教学观念。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身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观念,应该敢于打破传统,吸收现代先进教学方法,把政治教学的新课改目标落实到实践中去,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符合社会要求的实践人才。另外,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创造课堂教学情境。初中政治理论性质较强,学生往往对于这样的科目缺乏兴趣,政治教学目标也不能实现。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严重忽视了政治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影响作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创造课堂教学情境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初中政治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竞争与合作”这一板块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职位的公司员工,体会在公司中常见的一些事情,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竞争和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和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政治素养。3.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学生对政治课程没有兴趣,究其原因是课堂内容乏味,不够生动有趣,纯理论的讲课方式等。那么该如何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第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并且可在思想方面让学生信服,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可利用现代设备,比如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可以设置一些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趣味性的话题或者设计一些讨论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个话题,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提出问题、共同研究问题中涉及到的内容,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把进行课本知识与实际例子结合,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知识的学习。4.以比赛促学习。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政治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形成创新及探索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初中政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还应重视扩大自己知识层面,提高自身整体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活动中,在讲解课本知识外,还可以给学生们增加一些关于国家时政方面的知识。初中生在这一年龄阶段,处于思想活跃时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要,已经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新课标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下,教师改变教学观念,顺应时代教育要求,创造课堂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以初中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符合新课标教育创新要求,才能实现初中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作者:石芳芳 单位: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

参考文献:

新课标范文篇4

一、语文创新教学的理念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

因此,必须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探究式的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

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

1.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

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

2.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3.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三、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巧妙点拨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

新课标范文篇5

一、新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无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对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它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达到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求。新课标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教师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沿用传统教法照本宣科。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存在的差距,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渗透新课标理念,实施新课改还是有章可循的。

二、具体的做法与尝试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和课文的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充分地与课文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获得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使文章的意义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理解流动之中。基于这一点,教师要认真地加以引导,首先就是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不能仅仅是敷衍地预习一下。其次,要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作者情况,写作时间,写作缘由,写作意图等等)。为此,阅读期待,自由诵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是很全面的,不仅对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量等都作出了规定,而且要求学生要对阅读理解所得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感悟,谈体验。

新课标范文篇6

为新课程做准备——“渗透课标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会议总结安溪县教育局汪小安2002年11月29日各位校长、主任、老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天就要结束。怎么评价这次研讨会?会前,有人认为会开得早了。会是不是开得早了?会议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听取教学反思和城关三小的经验介绍,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全体与会者对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认识到今后实施新课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深远意义,这是会议最可贵的收获,也说明会议开得适时,为明、后两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作了认识上准备,舆论上的准备和教学实践上的准备。我想,这次会议归纳起来,有以下收获:一、从三小的教学实践坚定实施新课程的信心三小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数学主要以修订大纲为指导,自然以试用大纲为指导,思品课以《小学思品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渗透新的课程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和老师认识到,修订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有一致的东西,如语文的修订大纲和课程标准,在体现“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灵性、创新精神”方面精神基本一致,而新课标在“鲜明的理念”,“立体化的目标”及“有效的指导”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因此,实施修订大纲,渗透课标精神,两者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得益彰,既为实施修订大纲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和实践的空间,同样为今后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三小的领导和老师还认识到,根据修订大纲修订或编写的教材,虽然不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最佳载体,但它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方面,还是有出色的表现。用好现行教材,就能在今后用好课标教材。从三小的实践中,与会者认识到明、后两年,我县实行新课标新课程是可行的,是可以走好这一步的,从而坚定了实施新课程的信心。二、从三小的实践看到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艰巨性三小的领导和老师在渗透课标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课程目标的三维性与教学的实际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教师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不熟悉,不熟练或使用不当使教学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旧的教学观念的顽固与尽早转变教学观念的要求之迫切存在极大的矛盾。从三小的实践和体会中,与会代表感到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艰巨性。认识实施新课程的艰巨性,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才不会陷入盲目的乐观。三、从三小的实践体验实施新课标的适时性三小在“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中,做到:领导有责任心,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有基础。领导有责任心,从校长到教导主任到教研室主任,既分工又合作,使工作能有条不紊、深入地进行,在分管领导几次出差的情况下,研讨会筹备工作仍卓有成效地进行,足以说明领导班子的责任心和协调一致。教师有积极性,每个教师都能努力学习新课标,并付之实,和做好点滴经验的积累。学生有基础,由于老师都能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体验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好开端,待以时日,就有好基础。从三小的实践中,与会代表一致认识到,明、后两年我县开始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是适时的。在教学中“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还要做那些工作,下面提几点建议:一、从三个维度认识学习方式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纲要》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绝不单纯是学习方法问题,而是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这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更具体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学段目标共有10条,其中涉及知识、能力的有7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3条,如“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活,对感兴存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且,每一条均涉及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就明确具体地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并反复使用“经历……过程”,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具体明确地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第一学段(1-3年级)教学目标。《科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九年义务教育3-6年级《课程目标》部分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纵观《纲要》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是情感态度上的问题,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乐于探究,另一方面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要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去感悟、体验。如果只是把它单纯地作为学习方法问题,那是认识上的以偏概全,在教学实践中将出现严重的失误。二、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思品与生活》都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概括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师的作用主要有:1、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思品与生活》指出:“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言语动作要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可见,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有多重要。2、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品德与生活》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3、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学科不同,探究方法也就不同,教师的指导也要不同。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是感悟和体验,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中的探究,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思品课中的探究,主要指在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中形成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的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挥,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科学教育,学生主要是学习科学探究,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学生”。此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没有学生个体的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习要有学生的主动性。三、渗透课程标准精神,改进现行教材的教学在教学中“渗透课标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好高鹜远,而是面向实际,适当超前,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抓手,改进现行教材的教学。为此,强调以下几点:1、要把新课标的学习同学习修订大纲(大纲)结合起来,并以修订大纲(大纲)为主,找到新课标与修订大纲(大纲)的共同点和新课标的发展处,全力实施修订大纲,同时渗透新课标精神,使新大纲的实施有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天地。2、要把新课标的学习同大修订教材的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在大修订教材中,如何体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什么特点,要把它一一梳理出来,在教学中,既努力体现大修订教材的特点,又要尽量弥补其不足,尽量体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3、要改进已掌握的教学技能和形成新的教学技能。新的教学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相应的教学技能,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深入到教学中去。要努力掌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教学技能,比如:(1)创设情境的技能。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情境等,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适合学生体验的条件,引发学生的思维等。(2)引导讨论的技能。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的讨论,讨论的问题的提出,讨论的时机的掌握,讨论的引导等。(3)讲解的技能。讲解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给学生释疑解惑等。还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等。我们有不少老师在学习新课标中有不少好的设想,希望能在教学中和广大老师一起完成从设想到技能的转化,使更多教师和学生能从中受益。“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实施新课程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为我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才智。

新课标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

各地的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整合”教学也被提上日程,但是,教学越改革,越令我不知所措,直到研读了小语文新课标,我才茅塞顿开,尤其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节的内容。“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国各地区都蕴涵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此时,我如醍醐灌顶,原来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这么广泛,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们活生的课堂和教材,原来语文课程资源俯拾即是,原来开展各项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么多新鲜的“原来”,都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从来都没想到过的。与上述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前一段时间观摩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语文课堂教学成了文章“解剖课”。所有的文章被肢解成识字、解词、段篇、作者情感、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等几大块。经典美文所固有的语言美,情景美被拆得七零八落、荡然无存了。这样的语文课,切断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双向互动,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早已成了禁锢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发展语文能力地枷锁。我决定将我们生活的这一源头活水引入我的语文课堂上,引入学生们的心里,为我班的孩子开辟学习语文的新基地,使学生无时不在语文实践中,无处不在语文情景内。根据经验,我总结了三个方面。

第一,因课制宜,积极设置各种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语文尝试。教材和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向生活本身拓展的巨大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所学的课文,开展了演课本剧、新闻会、演讲比赛、社会调查、辩论会、快板、当小导游、作推销员、三句半、竞选主持人等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又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比如,在学习《新型玻璃》一文中,除了按照课文内容让学生推销新型玻璃之外,我又组织了一个“家乡土特产展销会”,要求学生把这些土特产推销给外来游客。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的这些土特产图片,跃跃欲试。经过小组精心设计,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个个妙语连珠,逗得同学哈哈大笑,不时掀起一个个高潮,以至于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第二,积极开发当地所蕴含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外延。地方课程资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只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好材料。我们当地是自然、人文的名城,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各种景观、人物、历史、传说数不胜数。从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到大运河、万亩石榴园,名人墨子、贾三进、匡衡等等,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优良资源。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4,要求学生写一处家乡的名景,我提前一周放题,让孩子跟随家长游览台儿庄古城和京杭大运河。学生亲眼目睹了纵横交错的流水、小桥,泛舟河上,观光整座城的美景,体验着尽收眼底的快感。他们就有了写不完的话,抒不完的情,孩子们侃侃而谈,内容详尽生动,描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

第三,紧扣时代的脉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事件和日常生活话题引入语文教学中。国内外大事件和日常家庭生活通常为学生所熟知,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适当地引入这些课程资源,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真实体验,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在美国征收中国出口商品关税的消息出来后,我建议学生关注事态的发展,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通过精心准备,我们召开了控诉美国的讹诈行为的新闻会。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控诉美国的讹诈行为,有理有据,声情并茂,有些同学还情绪激昂地作了长达15分钟的演说。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先后写了《和谐共处互惠互利》《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两篇文章。同学们都写得情真意切,感受深刻,立志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在为我校生病的小娟同学捐款一事中,孩子们非常积极,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短短的两天时间,为小娟同学捐款五千多元。事后,我让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让同学写了《让爱架起一座友谊桥梁》《爱在校园》等文章。无论在写作方面,还是在思想教育方面,学生都受益匪浅。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这门功课,学生想学好语文这门功课,就广开门路,转益多师,走进生活大课堂,利用好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将这股源头活水引进语文教学,引进语文课堂,正所谓,“源头活水清如许,润物无声滚滚来”。

参考文献:

[1]马艳.“新课标的精神小记”语文教法与学法[J].山东教育学刊,2007,(06):90.

新课标范文篇8

一: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今年的课本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新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领域,艺术课程更是融合了戏剧、舞蹈、等方面内容,如此开放的教材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无限的发挥创造的空间,更给同学带来想探索、想动手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想法。而老师以经验来辅导学生,也从学生出吸取好的想法,这样的课学生是会喜欢的。

二:气氛

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那老师更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比如在《京剧脸谱》这课中可以用听一听、看一看京剧、拿锣鼓敲一敲等很多调节气氛的手段,在《秋天的节日》中参观一下校园,朗诵一下秋天的诗歌,谈谈国庆的由来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又如在《艺术与数》中让学生自己来设计黄金比例的东西,大家也会跃跃欲试的,这样的课其气氛一定不错的。

三:交流

艺术课是一门双向的、互动的、交流的、师生共同协作的课程,二者缺一不可,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学校更是一所人才济济的学校,学生中很多人从小学习各种艺术技能,那在艺术课中一定要挖掘学生的特长来溶入到课堂中。如《秋天的节日》中可以让学生演奏一曲秋天的歌,画一幅秋天的画——也可以以对抗赛的形式来比一比哪队知道的祖国的知识多。通过交流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兴趣提高了,气氛活跃了,而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归纳,使之升华。

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前充分准备下,在师生相互交流接触下,你还是会碰到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如《发现比例》中教师可以提出学校中的哪一幢建筑比例最顺眼,让学生做丰富的回答,从回答中一一筛选,逐步接近2:3这一黄金比例,从而延伸到书本的比例等让学生懂得如何观察,如何发现美。

五:作品展示

新课标范文篇9

1.人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提法,符合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

3.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4.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引进"对话"这理论,就是要让学生从目前课堂上"被训听"、"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5.自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合作。新课标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在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7.探究。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是本次语文课改的一大"亮点"。

新课标范文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这些全新的理念绝不能停留在教师的口中,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中得以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一、发挥主动性,发展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使自己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投入者,从而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氛围。学生在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心灵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融,在自主与互动中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发展。二、寻求开放性,体现综合性。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处于一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一切围绕课本转,跟着教师走,拘泥于狭小的教室里。《新课程标准》恰恰打破了多年来束缚我们课堂教学的瓶颈,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要树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念,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走出去(参观、调查、访问等),请进来(请英模作报告、请名人作介绍等)努力寻求一条与各学科间相连的通道,架起一座迈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与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三、注重过程性,培养探究性。新型课堂应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和学习方法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在过程中领悟、体验,在过程中提高、发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新课标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恰恰体现出学生的发展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中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新型课堂中,我们要在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新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