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1:08:59

评论范文篇1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O年代末和9O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O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2.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从《建筑十书》、《模式语言》、《形式美的原则》到我们今天建筑学的教科书,古典的比例、尺度、色彩等美学原则一直左右着我们老一辈和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至今它也仍是我们许多专家在对国优、省优和部优建筑进行评判时不可不提的关键点。以往如若某位专家或口头或撰文,以连篇累续的美学原则来评价一幢建筑是如何如何美或如何如何丑时,只要他的美学原则引用得无误,众同僚大约都会颔首称是一致曰正确。可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传统建筑美学的原则是否应当更新?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就在我们建筑师们仍不舍得抛弃旧的观念、不情愿接收新的观念的同时,我们的近邻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经开始做着本应属于我们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系统、生态分析等对我们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建筑学内含得以扩大,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他们的成果是显然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科学而进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成他们。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理由不修正我们的思想,不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三、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2O世纪6O年代以后,建筑学理论流派竞相出台,建筑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方法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却相对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纯粹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设计匠人"。这种现象到6O年代末7O年代初随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变革,出现了一些转机。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环节,在这里建筑师可以对项目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对建筑设计的条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使得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四、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但评优过后,再坐下来细细品味和研究那些获奖作品时,会发现其中有些建筑和设计尽管造型、比例、尺度和色彩雕琢得尽善尽美,但把它们放到环境中去,其与环境的结合是那么令人失望,不是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是摆出自我为中心的架势。如若再深入研究更会发现在平面布局上大有将锅炉房面向周围居民区、大片的镜面玻璃幕墙明晃晃地反射向一侧小学校、为追求立面效果东西向大开玻璃幕墙使能源消耗大大超出规范要求、一味追求造型破坏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的例子,如此等等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theConservationofNature)所接受,但大体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评论范文篇2

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口播评论形式。多数不署名,即以本台的名义阐述对有关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一般配合当天某一重要新闻播发,没有固定播出周期;篇幅短小,议论力求集中、切中要害。初期多数是按照报刊评论的模式撰写的,以“短评”或“编后语”的名目播出。以后逐渐注意体现电视的传播特点,有时插播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日渐重视语言的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同时播音员也越来越注意利用出图像的条件,调动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强化表达效果。这种配合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无论对于观众理解重要新闻还是及时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仍然具有图像评论不可取代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

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开了这种口播评论的先河,并把它定位为“纯谈话类”栏目。这个栏目每天播出一个话题,题材多为观众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多数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具有相当鲜明的谈话特点。在《东方时空》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省市的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类似的口播评论栏目。下面的例子来自重庆电视台的《记者观察》,是围绕着“明星该不该做广告”而展开议论的。评论者由此提出:明星屡屡参与做虚假广告,大肆坑害消费者,除开他们的道德和法制意识存在严重的缺陷外,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请看评论者是如何进行生动而犀利的评论的:

明星能不能给药品做广告?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因为近年来明星广告激增,而老百姓对他们的夸张、不实之词和误导多有怨言的缘故。药品和食品都不是闹着玩的,吃错了会出人命。即使吃不死,也没有人愿意白花钱吃没用的东西。可是这玩艺儿被明星现身说法一吹,大家就难免上当,上当的次数多了,就要骂明星缺德坑人。有些明星异口同声在广告上说,服了一种药之后、“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是不是这么“神”?人们上当过后,又回过味儿来,就怀疑那些明星是不是真的吃过这种药——难道那么巧,他们一个个都曾不约而同地腰酸、背疼、腿抽筋来着?有的受害者还把明星告上法庭,说他们有意弄虚作假,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骗人——官司自然都不了了之。

评论者紧接着指出:明星们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以假患者的身份出现在广告上,与商家一道疯狂行骗,其根本原因是尚无一部能管住明星胡作非为的法规出台。然后,继续评论道:

其实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一味将矛头对着明星。广告总是要人去做的,明星和非明星都有权利受雇做广告。赵本山说:“明星为企业做广告是应该的。药品毕竟是为病人治病的,不是,而且有国家颁发的产品合格证,为什么不能做?”不无道理。但是问题在于,你没有病,你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以“患者”的身份来“证明”一种药的疗效?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劣质的产品、虚假的广告内容以及明星建立在虚假之上的夸张煽情表演,不但坑害了消费者,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所以,在产品质量和广告内容的源头上把好关,明星们就是想钱想得发疯,赶着做广告,也危害不到老百姓。新的广告审查办法最关键的问题是,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保证广告的“真”。

在这篇口播评论中,尽管不时有明星做虚假广告的画面出现,但是这些生动、具体的画面并没有喧宾夺主,更没有让人误以为这是图像评论,而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到评论者,即播报者的口播评论的精彩评析上,尤其是论证者的声调和表情,情和理交融而产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这台口播评论充满了吸引受众的魅力。

图像评论的概念是相对于口播评论而言。与口播评论最显著的区别是:图像评论必须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多种符号来表现评论的理性与情感。因此这种独特的电视评论形式有两个方面必须提请注意。这两个方面是:第一,图像评论以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区别于口播评论。它虽然集中地体现了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但不是电视评论的唯一形式,而是同口播评论并列的一类评论形式。明确这一点,防止把图像与电视评论等同起来,或者同口播评论对立起来,无论对于图像评论还是整个电视评论的健康发展,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二、图像评论作为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既涵盖了已有的具体形式,也随时吸纳新的形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开放性系统。虽然目前新闻述评和访谈式评论占居主导地位,但完全可以预料着实践、探索的深化,还将有新的形式出现,已有的形式也将有新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必须了解,图像评论的表现优势。图像评论除了形诸声音的论述语言以外,还可以调动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等为表现内容服务。符号及符号组合的多样性,给这类评论带来其他媒介的评论、电视播评论难以企及的表现优势。这种表现优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画面的传真功能,使图像评论对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的“转述”,能够达到具体、形象、绘形绘色的境界,让人产生有如身临现场、直接面对客观事实的感受;这种以直接再现的方式提供的论据,无疑比任何语言、文字的的描述具有更强的实证性和雄辩的说服力。第二是多种符号的相互配合,既原原本本地把客观事物之“象”呈现于观众面前,又从中引出相应的看法和见解;这样融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于一体,比单纯的语言、文字论述,更有利也更方便观众经由具体事物理解抽象内容。

在图像评论中,画面、论述语言、访问同期声、屏幕文字相互必须配合,才能收到强化评论说服力的良好效果,给群从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图像的传真功能,使其再现新闻事实论据,从而有力地为评论的论点服务。在两者的关系构成当中,图像与评论间是以一种使人信服的逻辑推理作为关系构成的桥梁的。

在此例举《尊重农民,爱护农民》的几个片断;以帮助我们具体了解图像和评论之间是怎样建立起这种逻辑关系:

第一组:(画面):河南某县农业局办公室,几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喝茶、聊天,放肆地大笑,办公室角落,一个干部正在伸懒腰……

(解说词——论述语言):农村地域广大,农村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光坐在城里,是一定做不好农村工作的。现在一些地方决策之所以脱离实际,往往与我们的干部深入基层不够有关。

第二组:(画面):陕西某县农业局旁边,农业局下属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赫然;马路对面几幢醒目的建筑,一是局办的摩配市场,二是下属的一个很大的加油站……

(解说词——论述语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在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忽视农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加深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因为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就以为我国农业已经过关了。农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解决农业中的问题,光靠农业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各部门都要把支持农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业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农民收入上,还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上;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不能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就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第三组:(画面):安徽某县县政府大楼,几名县级领导干部正在制定本县农村经济发展“腾飞计划”,县中心广场上树立的巨幅标语牌上写着“上台阶争速度,一年建成小康县”的字样格外醒目……

(解说词——论述语言):当前要特别强调在干部中加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这里有一个正确估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的问题。一些地方随意向基层下达各种“达标升级”任务,一些干部为了个人政绩,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造成乡村负债累累,农民负担沉重。这都与过高估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有关。要教育基层干部,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即使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如果不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没有条件完成,也要主动向上反映,做到量力而行,珍惜民力。必须指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同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有很大关系,有些就是上面逼出来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结合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定,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上级部门在给基层布置任务时,一定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体谅基层的困难。要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图像表现的效果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像这样恰当地运用图像符号,按照图像符号自身的表现功能和规律来突出这种优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试看,第一组画面里,农业干部们的无所事事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第二组画面里,农业局不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反映出一些农业部门的撒手放任,不仅服务意识缺乏,措施缺乏。第三组画面里,形式主义泛滥,反映出他们缺乏尊重农民,爱护农村的意识和感情。正是在充分发挥图像符号优势的基础上,评论才得以大显身手,使观众获得强烈的视听功能效果。

评论范文篇3

【关键词】新闻事实;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大众性

究竟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它的认识直接关乎新闻评论的发展,但是,学界对此问题仍然停留在80年代中期的认识水平上,未能根据新闻评论实践的要求进行更为科学的概括,以致形成了对新闻评论实践的阻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重新审视。

中国大陆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认真探讨,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笔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概括,出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范荣康先生登载于《新闻战线》1984年第3期的《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一文中。在此文中,范先生这样界定:“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者最近报道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和问题,所发表的政治性的,面向广大读者群众的评论。”后来,在其专著《新闻评论学》中,范先生进一步明确界定:“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等显著特征的评论文章。”“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①

后来,范先生概括的“三性”成为一种比较公认的经典认识。

在丁法章先生主编的教材中,曾提到“指导性”,不过没有专门列出来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②后来,吴庚辰先生在其2001年出版的《新闻评论学通论》一书中,在原有的“三性”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指导性”,成为“四性”。③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新闻评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于是,对新闻评论特性的认识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所以,后来出版的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中,大都沿用“三性”来概括新闻评论的特性。

“三性”是80年代人们对于当时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总结,应该说,这一概括,对于新闻评论学科的建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的新闻评论学正是在80年代中期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80年代至今,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新闻实践迅速发展,新闻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新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三性”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暴露出来。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新闻性”。从上举定义来看,论者们所讲的新闻性实际上就是指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不过,因为它的对象是新闻事实,就说它具有新闻性,这是不恰当的。我们从来没听人讲过体育评论具有体育性,经济评论具有经济性,文学评论具有文学性。

我们说新闻性时,一般指的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性起码包括了真实性、新鲜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性。在新闻评论中,我们当然要求新闻评论的对象——新闻事实要真实。但是,这里要明确的责任是,事实的真实与否是新闻报道的问题,而不是新闻评论的问题。我们也要求新闻要具有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但新鲜性仍然是新闻报道者的问题。例如,一个记者报道了一则真实性不足、新鲜性不够的事件,而评论者迅速给这则报道加了个评论,此时我们只能说问题出在记者身上,不能说出在评论者身上。

不管报道是真是假,它都与评论者无涉。评论者只对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负责,不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核实新闻的真实性,是记者的任务,抓取新鲜的事件也是记者的任务。评论者没有时间、没有责任、也没有办法去对新闻再进一步核实。他将视报道出来的新闻为已经证明是真实的新闻。当然,如果一则新闻并未见诸报道,是评论者将它加以陈述,然后做出评论,此时,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当然在评论者。但是,这是评论者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或者说,是他所兼的记者的身份的要求,而不是作为评论者身份的要求。我们在谈论评论者时,当然不能把这一责任交给他。

如果硬要说新闻评论具有真实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只是评论者意见的真实性,即评论者说的是自己内心所想的,而不是心中一套,文章中一套,说些违心话。但这样的真实性其实说的是真诚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根本不相干。

至于说客观性,若要加到新闻评论头上,那就更荒唐了。新闻评论发表的就是主观的意见,如果要客观化,就没有新闻评论了。

只有时效性是报道者要注意,评论者也要注意的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时效性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指的是记者要把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指的却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要校二者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如果记者报道得很真实,很新鲜及时,但评论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搞出来,那么问题就在评论者身上。一篇新闻评论,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发表出来已成为对旧闻的评论,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往往是一边报道,一边评论,许多时候,评论的“及时性”变成了“即时性”,同步评论在新闻评论中所占有的百分比越来越大。

即便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问题,也不仅仅是评论者的问题,时差的大小与媒介的特性、与编辑的过程都紧相关联。比如,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时效性就要强得多,因为互联网具有即时互动性。再如,一篇新闻评论投到报社后,可能因为编辑的疏忽、送审过程的漫长等原因而使其时效性弱化。

新闻评论的特点要求作者创作要快,媒体处理要快,否则就成了明日黄花。

总之,新闻评论讲求时效性,而这里的时效性又不是新闻性中的时效性。所以,说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政治性,它无疑是构成新闻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意识形态中的特殊部分,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或民族、集团的利益。新闻评论工作者时时刻刻要讲政治,要注意自己的新闻评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正确地去引导大众的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评论就是政治性评论,仅仅是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当前具体的政治活动作出评论;而是只要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做出评论。新闻评论也不一定是从政治角度所做的评论,不管从什么角度,只要它是对新闻事实的评判,它就构成新闻评论。党报和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喉舌,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释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反映群众的政治要求,政治性要更强一些。但即使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舆论工具,也会发表一些政治性较弱,甚至看不出有政治性的新闻评论。比如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评论《致富路上说养猪》:

农民朋友!今年上半年,咱县生猪存栏数比头年下降不少。原因是一些农民觉得眼下来钱的道有的是,养猪是零钱凑整钱,没帐算。说起来,这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大凡出手一头猪,总得个一年半载的功夫,少说也得用四、五百斤苞米,确实是零钱凑整钱。可话又说回来,零钱也是不能小看的,零钱能堆金山。这个理儿过去咱都经着过,不少人不就是靠养猪的零钱凑成的整钱娶了媳妇,渡过难关了吗?今天,咱们走上了致富路,也有养猪的一份功劳……

像这样的优秀评论,政治性在哪里?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推论说农民听了评论后多养猪,市场猪肉供应就不会紧张,便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同志说,搞好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不过,这已超出了狭义的政治性评论的含义。现今出现的一些专业性媒体、商业娱乐性媒体中,更是大量地出现了非政治性评论。当然,商业娱乐性媒体、专业性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也要讲政治,也要注意政策界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范内发言。他们也要积极地为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安定作出贡献,但要每篇新闻评论都带上明显的政治性却有点苛求。事实上,有一部分新闻评论属于政论,还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政论。同样,有的政论属于新闻评论,有的政论则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和政论属于有交叉的两个概念,在定义中强调政治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把新闻评论与政论混同。

事实上,现代的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等等,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所不论。

之所以有人会把“政论文体”作为新闻评论的属概念,这既与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沿革有关系,也与社会形势不可分离。就文体沿革说,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不少政论名篇,后来历朝历代,人们都把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诸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等,都成为后人文章的规范。在中国报刊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19世纪末时,宣传变法维新又成为报纸的一个重要任务,以至于在那个时展起来的报刊政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政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度又在强调阶级斗争,新闻评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很少想到新闻评论与政论的区别。

群众性是新闻评论的大众传播特性决定的。新闻评论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特点提出,不仅仅是因为相对于新闻来说,评论是讲道理、发议论,如果不注意群众性,就会使人们看不懂,不愿看,不愿参与;它还包括了新闻评论的内容与群众的相关性、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介入性等方面。

把“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个特点也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它带有时代印记,是在传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过去,人们看社论,要把它当作党中央精神的传达,用以指导工作。那时的新闻评论都是指导性,但如今的新闻评论已经逐渐跳出了传统的樊篱,人们已经基本上达成一种共识,即新闻评论最终要靠从思想上说服读者而发挥作用,评论是说服人的艺术。即使是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包括党的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的社论,也是新闻评论,不能同党和政府的决议、文件等同起来。如今,还出现了许多个人专栏评论、群众评论,这些都难以说是指导性评论,更多是属于引导性评论。它们并不以权威身份发言,而是靠其评论的见地而建立起权威。“指导性”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对接受者指手划脚的人,一个高踞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的人。如今,观念大解放,面对同一个新闻事实,人们会发表各自的观点,群众是在对这些观点的权衡中实现自己的认同的,或者说,真理是在观点的碰撞中显示自身的力量的。

[page_break]

我认为,新闻评论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以新闻事实为依托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失去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不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评论就变成了非新闻评论。有的学者认为,新闻评论不一定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它还可能是对重大问题发言(如前举丁法章先生的定义),这种观点其实是把新闻评论的对象与新闻评论的选题弄混了。对新闻事实的评论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是从新闻事实中发现的选题。有些评论确实是针对着重大问题,但它没有新闻事实作依托,不能算作新闻评论。比如梁启超先生,他的文章大都是针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针对一个国家兴亡存废的大问题而发,并且多是发表在报刊这种大众传媒上的,但他的着眼点不在新闻事实,而是要利用报刊去呼吁维新变法。所以,严格说来,他的大多数文章是政论,却不是新闻评论。比如《中国积弱溯源论》,《论进步》,看题目就不是新闻评论,因为前者的主旨是谈中国是怎么逐渐走向贫弱的,后者则是谈社会发展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新闻评论,而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思想精英,是“时务文体”(报章文体)的开创者。面对的是不是新闻事实,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评论的鲜明特点。

当然,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并不是说在新闻评论中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正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经常省略掉一些彼此都知晓的前提一样,新闻事实在评论中经常被省略。例如《光明日报》2002年3月20日署名黎广铭的评论《“”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今年2月3日晚发生的辽宁朝阳“”痴迷者董立杀妻害女惨剧再次表明,“”邪教所标榜的所谓“真、善、忍”是彻头彻尾的骗人的幌子,它对生命的虐杀,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犯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血淋淋的事实一再警示世人:邪教不除,民无宁日;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因为人们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那个痴迷者用镐头杀妻害女的新闻事实,所以,这则评论就没有交代事件过程,而是一开头就直接说那个事件再次表明了什么。显然,评论依托的是那个事件,是对那个事件的评论,尽管这里省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但谁也不会不清楚的。

2.时效性

由于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所以,它就带上了时效性特点,因为若不对新闻及时加以评论,时过境迁,就变成了旧闻评论。旧报馆有句话,叫做“看完大样写社论”。每天的新闻排好版之后,留下一块版面空在那儿,主笔的人看看新闻大样,觉得哪一条新闻的价值更大,更值得议论,便大笔一挥,写上几百字、千把字的社论。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政论家都十分重视评论的时效,他们所写的许多新闻评论都是在紧迫的情况下赶出来的,及时配合了形势,发挥了新闻评论的战斗性。现在,我们的许多媒体常常是发了一篇新闻之后,在后面直接配上一篇评论。就是某一媒体对于别的媒体所发的新闻的评论也是快速跟进。比如,中新社2002年2月27日发表了一则题为《教育腐败甚于司法腐败,沈阳人最不满教育行风》的报道:由沈阳市民参与投票的全市行风评议活动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天,《工人日报》就发表社评《教育行风“最差”令人难过》。

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交通、通讯器材的不断改进,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即时性新闻评论得到了大发展。在广播电视中,已经有一些主持人能够做到现场采访、现场评论,启发听众(观众)对新闻事实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迹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即时性的深度报道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3.思想性

新闻评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评论者对新闻事实发表的看法、观点,它必须亮明评论者的立尝态度,旗帜鲜明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评论者不是单纯的新闻记录者,不能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记录,不能浮在事件的表层,而要透过新闻现象,洞察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例如2001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所刊署名宋庆光的评论《为啥一升官就长学问》。文章在叙述了新闻事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目前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官本位现象,这就是“一升官就长学问”的根源所在。官就像从前黄金那样的硬通货,几乎在流通领域里畅行无阻。黄金可以兑换成各种有价证券,官也有类似的属性。只要有了官,不但可以兑换成像银子、房子、车子等实惠,也可以兑换成专家、教授等名誉和头衔。而且官比从前的黄金还要“硬”得多,因为这种兑换根本不需要动用本金。官具有如此神通,必然导致一些人的“权力至上”和“权力崇拜”心理,乃至头脑发胀,忘乎所以,既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人,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们说:“新闻评论是传媒的灵魂。”确实,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一个关键。消息一般是忌讳者站出来说三道四的,而新闻评论恰恰就是要对新闻事实说三道四。

许多新闻评论,很难用政治性加以全面概括,但思想性却是明摆着的。政治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思想性(政治不仅仅有思想层面,还有行动层面——人们常说政治行为、政治生活,而不说思想行为、思想生活——而新闻评论中的政治是属于思想层面的,所以,说“政治思想”比说“政治”要更准确一些),经济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经济思想性,这些都可用思想性来涵括。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性的存在,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才得以分开,新闻评论才可以说是“灵魂”,才真正具有了“深度”。

历史的转变在产生着新思想的同时,也在产生着新的评论。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思想解放是新闻评论解放的前提。越是变革剧烈的年代,越需要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当今,人们的金钱观、时间观、风险观、效益观、开放观等都处在剧变中,所以新闻评论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大。无疑,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

4.论理性

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若少了讲道理的环节,仅仅是亮出观点,做出判断,就无法保证评论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切实地去影响舆论对于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无法使接受者对新闻评论者的观点心悦诚服。新闻评论必须靠讲道理使人折服。比如2001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署名金陵客的评论《论“差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系列新闻说明,我们的老师中确实有一些差师:“隔离专家”,“用刀专家”,“打骂专家”。作者进而论证:“从教学过程来说,学生之所以沦为‘差生’,责任基本上应该归之于‘差师’”。他分析了学生沦为差生的3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与“差师”有关。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要正视“差师”现象。在这里,作者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做判断,而是认真讲道理,以理服人。文章发表后,人们纷纷加入对“差师”问题的讨论。作者又发表了《再论“差师”》、《三论“差师”》,从多个角度对“差师”现象加以剖析,使讨论进一步走向深入。

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有“评”有“论”,“评”“论”结合,才能叫评论。

有的著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话没错,评论没有科学性,不讲逻辑,所论之理就会走向片面化,甚至会歪曲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但是,这是对于新闻评论的要求,而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特点者,存在的根据,与他物的不同点,即没有了它就构不成新闻评论的那些东西。新闻评论若不阐述道理,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但是,有的道理可能讲对了,有的可能讲错了;有的可能讲得较科学、全面,有的可能讲得不科学,讲得较片面。我们不能因为哪篇新闻评论道理讲错了,或讲得不全面、不辩证,就否定它是新闻评论。如果一则新闻评论已经把真理完全占有了,也就没有别人参与讨论的余地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由于其所站立场不同、理论背景殊异、知识水平有限,他的观点总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共时性地看,真理有诸多侧面,历时性地看,真理又在不断发展,以有限的生命去解读无限的真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评论是“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如果这样来审查新闻评论作品,那就没有了新闻评论。这样的说法只能把大众拒绝在新闻评论大门之外,而由少数所谓“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家们去垄断新闻评论话语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前人的新闻评论,发现谬误实在太多。比如《人民日报》曾有一篇题为《不要当官,要干革命》的评论,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优秀新闻评论看,这篇评论从题目上看就是不科学的。“当官”和“干革命”本来就不是相互矛盾的概念,要照论者的观点推论下去,岂不成了当官的都是不革命甚或是反革命的了?事实上,、、等都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也被尊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当官”和“干革命”对立起来,这样的评论,别说“严格”的科学性,就连不严格的科学性也谈不上。当然,我们不是要苛求他们,恰恰相反,我们承认他们在写作当时所做出的求科学的努力。但他们的错误又说明,我们不能苛求新闻评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应该说,新闻评论的特点之一是“论理性”,而不是“科学性”。“论理性”使新闻评论既区别于单纯的新闻,又区别于党和国家的政令,区别于文件的转发与传达。新闻评论都要以评论者对社会人生中诸多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认识去发言,去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闻评论虽讲求论理性,但它与学术论文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就新闻现象提出看法,说明道理。比如记者采访被殴现象,评论者可能会认为它与专门的新闻法的缺失有关,认为由于无法可依,就使殴打记者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而呼唤尽快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但是,新闻法如何制定,中间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新闻法条文应包含哪些内容,就不是评论所要阐述,而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去思考的问题了。当然,某则法律条文也可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新闻事实。比如新《婚姻法》中对“包二奶”、“第三者”的制裁条文就曾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此时,对那个条文提出看法,说明道理,就成了新闻评论。

5.大众性

新闻评论的大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评论是借助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逐渐形成,才有了新闻,继而在新闻发展的前提下,在大众对各种新闻事实议论纷纷、自发评论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新闻评论。没有大众传播,就没有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是对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加以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它通过对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将分散的、零乱的、互相矛盾的,甚至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分析,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从而反映大众舆论。

(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全体的看法,或者说它的目的是作用于舆论(所谓舆论,就是群众的言论)。新闻评论不是给少数人看,让少数人听的,它要对大众舆论产生影响,制约大众舆论,引导大众舆论朝着评论者所期望的方向进行。

(4)大众性还有一义,即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新闻评论有别于专业性评论,是对大众共同话题的评说。有了大众的参与,形成双向对话交流,新闻评论就真正有了生命,成为有源之水。

注释:

①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页。

评论范文篇4

【关键词】新闻事实;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大众性

究竟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它的认识直接关乎新闻评论的发展,但是,学界对此问题仍然停留在80年代中期的认识水平上,未能根据新闻评论实践的要求进行更为科学的概括,以致形成了对新闻评论实践的阻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重新审视。

中国大陆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认真探讨,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笔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概括,出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范荣康先生登载于《新闻战线》1984年第3期的《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一文中。在此文中,范先生这样界定:“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者最近报道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和问题,所发表的政治性的,面向广大读者群众的评论。”后来,在其专著《新闻评论学》中,范先生进一步明确界定:“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等显著特征的评论文章。”“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①

后来,范先生概括的“三性”成为一种比较公认的经典认识。

在丁法章先生主编的教材中,曾提到“指导性”,不过没有专门列出来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②后来,吴庚辰先生在其2001年出版的《新闻评论学通论》一书中,在原有的“三性”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指导性”,成为“四性”。③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新闻评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于是,对新闻评论特性的认识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所以,后来出版的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中,大都沿用“三性”来概括新闻评论的特性。

“三性”是80年代人们对于当时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总结,应该说,这一概括,对于新闻评论学科的建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的新闻评论学正是在80年代中期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80年代至今,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新闻实践迅速发展,新闻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新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三性”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暴露出来。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新闻性”。从上举定义来看,论者们所讲的新闻性实际上就是指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不过,因为它的对象是新闻事实,就说它具有新闻性,这是不恰当的。我们从来没听人讲过体育评论具有体育性,经济评论具有经济性,文学评论具有文学性。

我们说新闻性时,一般指的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性起码包括了真实性、新鲜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性。在新闻评论中,我们当然要求新闻评论的对象——新闻事实要真实。但是,这里要明确的责任是,事实的真实与否是新闻报道的问题,而不是新闻评论的问题。我们也要求新闻要具有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但新鲜性仍然是新闻报道者的问题。例如,一个记者报道了一则真实性不足、新鲜性不够的事件,而评论者迅速给这则报道加了个评论,此时我们只能说问题出在记者身上,不能说出在评论者身上。

不管报道是真是假,它都与评论者无涉。评论者只对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负责,不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核实新闻的真实性,是记者的任务,抓取新鲜的事件也是记者的任务。评论者没有时间、没有责任、也没有办法去对新闻再进一步核实。他将视报道出来的新闻为已经证明是真实的新闻。当然,如果一则新闻并未见诸报道,是评论者将它加以陈述,然后做出评论,此时,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当然在评论者。但是,这是评论者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或者说,是他所兼的记者的身份的要求,而不是作为评论者身份的要求。我们在谈论评论者时,当然不能把这一责任交给他。

如果硬要说新闻评论具有真实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只是评论者意见的真实性,即评论者说的是自己内心所想的,而不是心中一套,文章中一套,说些违心话。但这样的真实性其实说的是真诚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根本不相干。

至于说客观性,若要加到新闻评论头上,那就更荒唐了。新闻评论发表的就是主观的意见,如果要客观化,就没有新闻评论了。

只有时效性是报道者要注意,评论者也要注意的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时效性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指的是记者要把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指的却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要校二者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如果记者报道得很真实,很新鲜及时,但评论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搞出来,那么问题就在评论者身上。一篇新闻评论,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发表出来已成为对旧闻的评论,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往往是一边报道,一边评论,许多时候,评论的“及时性”变成了“即时性”,同步评论在新闻评论中所占有的百分比越来越大。

即便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问题,也不仅仅是评论者的问题,时差的大小与媒介的特性、与编辑的过程都紧相关联。比如,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时效性就要强得多,因为互联网具有即时互动性。再如,一篇新闻评论投到报社后,可能因为编辑的疏忽、送审过程的漫长等原因而使其时效性弱化。

新闻评论的特点要求作者创作要快,媒体处理要快,否则就成了明日黄花。

总之,新闻评论讲求时效性,而这里的时效性又不是新闻性中的时效性。所以,说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政治性,它无疑是构成新闻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意识形态中的特殊部分,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或民族、集团的利益。新闻评论工作者时时刻刻要讲政治,要注意自己的新闻评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正确地去引导大众的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评论就是政治性评论,仅仅是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当前具体的政治活动作出评论;而是只要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做出评论。新闻评论也不一定是从政治角度所做的评论,不管从什么角度,只要它是对新闻事实的评判,它就构成新闻评论。党报和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喉舌,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释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反映群众的政治要求,政治性要更强一些。但即使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舆论工具,也会发表一些政治性较弱,甚至看不出有政治性的新闻评论。比如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评论《致富路上说养猪》:

农民朋友!今年上半年,咱县生猪存栏数比头年下降不少。原因是一些农民觉得眼下来钱的道有的是,养猪是零钱凑整钱,没帐算。说起来,这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大凡出手一头猪,总得个一年半载的功夫,少说也得用四、五百斤苞米,确实是零钱凑整钱。可话又说回来,零钱也是不能小看的,零钱能堆金山。这个理儿过去咱都经着过,不少人不就是靠养猪的零钱凑成的整钱娶了媳妇,渡过难关了吗?今天,咱们走上了致富路,也有养猪的一份功劳……

像这样的优秀评论,政治性在哪里?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推论说农民听了评论后多养猪,市场猪肉供应就不会紧张,便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同志说,搞好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不过,这已超出了狭义的政治性评论的含义。现今出现的一些专业性媒体、商业娱乐性媒体中,更是大量地出现了非政治性评论。当然,商业娱乐性媒体、专业性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也要讲政治,也要注意政策界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范内发言。他们也要积极地为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安定作出贡献,但要每篇新闻评论都带上明显的政治性却有点苛求。事实上,有一部分新闻评论属于政论,还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政论。同样,有的政论属于新闻评论,有的政论则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和政论属于有交叉的两个概念,在定义中强调政治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把新闻评论与政论混同。

事实上,现代的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等等,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所不论。

之所以有人会把“政论文体”作为新闻评论的属概念,这既与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沿革有关系,也与社会形势不可分离。就文体沿革说,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不少政论名篇,后来历朝历代,人们都把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诸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等,都成为后人文章的规范。在中国报刊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19世纪末时,宣传变法维新又成为报纸的一个重要任务,以至于在那个时展起来的报刊政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政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度又在强调阶级斗争,新闻评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很少想到新闻评论与政论的区别。

群众性是新闻评论的大众传播特性决定的。新闻评论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特点提出,不仅仅是因为相对于新闻来说,评论是讲道理、发议论,如果不注意群众性,就会使人们看不懂,不愿看,不愿参与;它还包括了新闻评论的内容与群众的相关性、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介入性等方面。

把“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个特点也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它带有时代印记,是在传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过去,人们看社论,要把它当作党中央精神的传达,用以指导工作。那时的新闻评论都是指导性,但如今的新闻评论已经逐渐跳出了传统的樊篱,人们已经基本上达成一种共识,即新闻评论最终要靠从思想上说服读者而发挥作用,评论是说服人的艺术。即使是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包括党的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的社论,也是新闻评论,不能同党和政府的决议、文件等同起来。如今,还出现了许多个人专栏评论、群众评论,这些都难以说是指导性评论,更多是属于引导性评论。它们并不以权威身份发言,而是靠其评论的见地而建立起权威。“指导性”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对接受者指手划脚的人,一个高踞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的人。如今,观念大解放,面对同一个新闻事实,人们会发表各自的观点,群众是在对这些观点的权衡中实现自己的认同的,或者说,真理是在观点的碰撞中显示自身的力量的。

我认为,新闻评论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以新闻事实为依托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失去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不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评论就变成了非新闻评论。有的学者认为,新闻评论不一定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它还可能是对重大问题发言(如前举丁法章先生的定义),这种观点其实是把新闻评论的对象与新闻评论的选题弄混了。对新闻事实的评论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是从新闻事实中发现的选题。有些评论确实是针对着重大问题,但它没有新闻事实作依托,不能算作新闻评论。比如梁启超先生,他的文章大都是针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针对一个国家兴亡存废的大问题而发,并且多是发表在报刊这种大众传媒上的,但他的着眼点不在新闻事实,而是要利用报刊去呼吁维新变法。所以,严格说来,他的大多数文章是政论,却不是新闻评论。比如《中国积弱溯源论》,《论进步》,看题目就不是新闻评论,因为前者的主旨是谈中国是怎么逐渐走向贫弱的,后者则是谈社会发展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新闻评论,而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思想精英,是“时务文体”(报章文体)的开创者。面对的是不是新闻事实,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评论的鲜明特点。

当然,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并不是说在新闻评论中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正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经常省略掉一些彼此都知晓的前提一样,新闻事实在评论中经常被省略。例如《光明日报》2002年3月20日署名黎广铭的评论《“”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今年2月3日晚发生的辽宁朝阳“”痴迷者董立杀妻害女惨剧再次表明,“”邪教所标榜的所谓“真、善、忍”是彻头彻尾的骗人的幌子,它对生命的虐杀,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犯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血淋淋的事实一再警示世人:邪教不除,民无宁日;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因为人们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那个痴迷者用镐头杀妻害女的新闻事实,所以,这则评论就没有交代事件过程,而是一开头就直接说那个事件再次表明了什么。显然,评论依托的是那个事件,是对那个事件的评论,尽管这里省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但谁也不会不清楚的。

2.时效性

由于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所以,它就带上了时效性特点,因为若不对新闻及时加以评论,时过境迁,就变成了旧闻评论。旧报馆有句话,叫做“看完大样写社论”。每天的新闻排好版之后,留下一块版面空在那儿,主笔的人看看新闻大样,觉得哪一条新闻的价值更大,更值得议论,便大笔一挥,写上几百字、千把字的社论。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政论家都十分重视评论的时效,他们所写的许多新闻评论都是在紧迫的情况下赶出来的,及时配合了形势,发挥了新闻评论的战斗性。现在,我们的许多媒体常常是发了一篇新闻之后,在后面直接配上一篇评论。就是某一媒体对于别的媒体所发的新闻的评论也是快速跟进。比如,中新社2002年2月27日发表了一则题为《教育腐败甚于司法腐败,沈阳人最不满教育行风》的报道:由沈阳市民参与投票的全市行风评议活动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天,《工人日报》就发表社评《教育行风“最差”令人难过》。

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交通、通讯器材的不断改进,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即时性新闻评论得到了大发展。在广播电视中,已经有一些主持人能够做到现场采访、现场评论,启发听众(观众)对新闻事实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迹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即时性的深度报道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3.思想性

新闻评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评

论者对新闻事实发表的看法、观点,它必须亮明评论者的立尝态度,旗帜鲜明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评论者不是单纯的新闻记录者,不能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记录,不能浮在事件的表层,而要透过新闻现象,洞察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例如2001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所刊署名宋庆光的评论《为啥一升官就长学问》。文章在叙述了新闻事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目前还存在着较

严重的官本位现象,这就是“一升官就长学问”的根源所在。官就像从前黄金那样的硬通货,几乎在流通领域里畅行无阻。黄金可以兑换成各种有价证券,官也有类似的属性。只要有了官,不但可以兑换成像银子、房子、车子等实惠,也可以兑换成专家、教授等名誉和头衔。而且官比从前的黄金还要“硬”得多,因为这种兑换根本不需要动用本金。官具有如此神通,必然导致一些人的“权力至上”和“权力崇拜”心理,乃至头脑发胀,忘乎所以,既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人,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们说:“新闻评论是传媒的灵魂。”确实,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一个关键。消息一般是忌讳者站出来说三道四的,而新闻评论恰恰就是要对新闻事实说三道四。

许多新闻评论,很难用政治性加以全面概括,但思想性却是明摆着的。政治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思想性(政治不仅仅有思想层面,还有行动层面——人们常说政治行为、政治生活,而不说思想行为、思想生活——而新闻评论中的政治是属于思想层面的,所以,说“政治思想”比说“政治”要更准确一些),经济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经济思想性,这些都可用思想性来涵括。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性的存在,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才得以分开,新闻评论才可以说是“灵魂”,才真正具有了“深度”。

历史的转变在产生着新思想的同时,也在产生着新的评论。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思想解放是新闻评论解放的前提。越是变革剧烈的年代,越需要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当今,人们的金钱观、时间观、风险观、效益观、开放观等都处在剧变中,所以新闻评论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大。无疑,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

4.论理性

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若少了讲道理的环节,仅仅是亮出观点,做出判断,就无法保证评论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切实地去影响舆论对于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无法使接受者对新闻评论者的观点心悦诚服。新闻评论必须靠讲道理使人折服。比如2001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署名金陵客的评论《论“差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系列新闻说明,我们的老师中确实有一些差师:“隔离专家”,“用刀专家”,“打骂专家”。作者进而论证:“从教学过程来说,学生之所以沦为‘差生’,责任基本上应该归之于‘差师’”。他分析了学生沦为差生的3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与“差师”有关。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要正视“差师”现象。在这里,作者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做判断,而是认真讲道理,以理服人。文章发表后,人们纷纷加入对“差师”问题的讨论。作者又发表了《再论“差师”》、《三论“差师”》,从多个角度对“差师”现象加以剖析,使讨论进一步走向深入。

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有“评”有“论”,“评”“论”结合,才能叫评论。

有的著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话没错,评论没有科学性,不讲逻辑,所论之理就会走向片面化,甚至会歪曲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但是,这是对于新闻评论的要求,而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特点者,存在的根据,与他物的不同点,即没有了它就构不成新闻评论的那些东西。新闻评论若不阐述道理,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但是,有的道理可能讲对了,有的可能讲错了;有的可能讲得较科学、全面,有的可能讲得不科学,讲得较片面。我们不能因为哪篇新闻评论道理讲错了,或讲得不全面、不辩证,就否定它是新闻评论。如果一则新闻评论已经把真理完全占有了,也就没有别人参与讨论的余地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由于其所站立场不同、理论背景殊异、知识水平有限,他的观点总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共时性地看,真理有诸多侧面,历时性地看,真理又在不断发展,以有限的生命去解读无限的真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评论是“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如果这样来审查新闻评论作品,那就没有了新闻评论。这样的说法只能把大众拒绝在新闻评论大门之外,而由少数所谓“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家们去垄断新闻评论话语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前人的新闻评论,发现谬误实在太多。比如《人民日报》曾有一篇题为《不要当官,要干革命》的评论,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优秀新闻评论看,这篇评论从题目上看就是不科学的。“当官”和“干革命”本来就不是相互矛盾的概念,要照论者的观点推论下去,岂不成了当官的都是不革命甚或是反革命的了?事实上,、、等都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也被尊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当官”和“干革命”对立起来,这样的评论,别说“严格”的科学性,就连不严格的科学性也谈不上。当然,我们不是要苛求他们,恰恰相反,我们承认他们在写作当时所做出的求科学的努力。但他们的错误又说明,我们不能苛求新闻评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应该说,新闻评论的特点之一是“论理性”,而不是“科学性”。“论理性”使新闻评论既区别于单纯的新闻,又区别于党和国家的政令,区别于文件的转发与传达。新闻评论都要以评论者对社会人生中诸多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认识去发言,去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闻评论虽讲求论理性,但它与学术论文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就新闻现象提出看法,说明道理。比如记者采访被殴现象,评论者可能会认为它与专门的新闻法的缺失有关,认为由于无法可依,就使殴打记者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而呼唤尽快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但是,新闻法如何制定,中间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新闻法条文应包含哪些内容,就不是评论所要阐述,而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去思考的问题了。当然,某则法律条文也可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新闻事实。比如新《婚姻法》中对“包二奶”、“第三者”的制裁条文就曾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此时,对那个条文提出看法,说明道理,就成了新闻评论。

5.大众性

新闻评论的大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评论是借助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逐渐形成,才有了新闻,继而在新闻发展的前提下,在大众对各种新闻事实议论纷纷、自发评论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新闻评论。没有大众传播,就没有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是对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加以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它通过对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将分散的、零乱的、互相矛盾的,甚至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分析,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从而反映大众舆论。

(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全体的看法,或者说它的目的是作用于舆论(所谓舆论,就是群众的言论)。新闻评论不是给少数人看,让少数人听的,它要对大众舆论产生影响,制约大众舆论,引导大众舆论朝着评论者所期望的方向进行。

评论范文篇5

1、利用明星效应,打造个性品牌。凤凰卫视在其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创造了最具凤凰特色的"三名战略"。“所谓‘三名战略’,就是凤凰卫视注重塑造‘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名记者’,着力突出一种有魅力的个人形象。”②被评为“祖国宝岛的最具影响力主持人”的吴小莉,被网友誉为“中华读报第一人”的杨锦麟都是在这种机制下诞生的名主持人。凤凰卫视扎根商业气息十分浓重的香港,推行"三名战略"是开拓市场的重要策略,通过策划和包装满足观众的收视趣味,从而达到制造明星效应、树立凤凰品牌的目的。

凤凰卫视主要以节目宣传主持人的方式来打造主持人和评论员,很多节目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策划的,有些甚至直接以主持人名字冠名,如:《一虎一席谈》、《小莉看时事》、《李敖有话说》等。凤凰卫视给主持人或者评论员度身订做符合其气质特征的节目,充分发掘其才能和潜力。这样,凤凰卫视各具特色的主持人呈现在观众面前:胡一虎的积极大度,窦文涛的大胆敢言,阮次山的专业权威,陈文茜的细腻理性……。凤凰卫视在打造明星主持人的同时也塑造了频道的个性魅力,两者相得益彰。

2、依靠博学精英,树立言论权威。刘长乐曾经说过,文化的力量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真正的实力,这种实力是永远也输不掉的。凤凰卫视不断招贤纳士,现在旗下已经汇聚了大批来自两岸三地的传媒精英。凤凰的时事评论员大多具有多年媒体工作经验,而且学历层次也较高,如曹景行、何亮亮都拥有研究生学历,阮次山是纽约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等。丰厚的积淀使得凤凰评论员有着深刻的新闻洞察力、独到的新闻视角和较高的理论功底。

此外,这些评论员各有所长,阮次山是政治评论专家,何亮亮对中国外交深有研究,而曹景行则善于解读国际时事及两岸三地新闻。凤凰卫视评论员以深厚的底蕴为基础,以精英的视角分析和判断,为观众提供了即时独特的观点,向世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除了凤凰卫视本身的评论员之外,凤凰卫视还不定期邀请一些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做客开讲,如《时事开讲》就请过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曹锦清,历史学家秦晖等等,发表高见。这些精英的观点,进一步树立了凤凰卫视言论的权威性。

二、节目形式个性化

1、明星主播制。凤凰卫视采用明星主播制,通过发掘主持人、评论员甚至记者的自身潜质,努力并成功塑造一批

有特色的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和名记者,给观众新鲜的视听感受。凤凰卫视主持人个性化的包装、个人魅力的展现,塑造了评论节目的独特风格。主持人与节目相融合的节目形式给观众协调、新鲜的感觉。这种明星主播制的评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同质化的风险。当主持人与节目在公众中获得影响力时,这一切都成为凤凰卫视的品牌符号,从而也使得凤凰卫视的评论节目具有了不可复制性。

2、多元节目形式。凤凰卫视的评论节目品种丰富,形式多元。各评论节目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选题,让不同口味的观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评论大餐。如被称为“信息筛选机”的《有报天天读》中,主持人杨锦麟每天为观众解读全球重要报刊头条新闻及主要社论,点评言简意赅,切中要害。《锵锵三人行》中,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并各抒己见,但也不属于追求问题答案的“正论”,而是“俗人闲话”,达至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辩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的。选题如“西方媒体也拍华南虎?”、“《集结号》的另类结局”、“媒体的‘艳照门’”等等。

《时事辩论会》以辩论会的形式,通过正反双方的观点和论据,摆事实讲道理,以求智能碰撞广开言路,从而在观点交锋中提高论题的层次并使之更加明确。《时事辩论会》不求终极真理和权威结论、但求畅所欲言和脑力激荡的风格,常能在各相关领域引发有力的涟漪般的反响。选题如“宋楚瑜可能回归国民党?”、“中国职工工资高速增长了?”、“黑窑工现象可以彻底解决吗”等等。

三、评论内容个性化

1、内容定位,体现民族性国际化。以普通话为播放语言的凤凰卫视是一个有着强烈华人意识的中文媒体。华语媒体身份以及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媒体,决定了拥有共同的文化之根的凤凰评论员,用华人的思维和观点来解读新闻事件,从民族的立场发表言论。“这与凤凰卫视的办台方针与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向世界发出华人媒体的声音’,‘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构建两岸三地桥梁’以及它的大中华意识。”③凤凰卫视立足全球视野,弘扬传统文化,有志于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泛中国化的华语媒体。在我国媒体处于国际上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凤凰卫视出现在全世界的面前,确实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凤凰卫视的民族性体现在节目定位上,也直接体现在其评论中,就对台湾方面的评论而言,凤凰卫视评论员们始终将维护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考虑到民意以及国际形势,站在两岸人民的共同立场对当前的台海情况进行分析评论。在这种“民族性国际化”的内容定位下,凤凰卫视的观众定位为社会主流群体,包括高收入人群、商人、高层管理者、决策者、意见领袖等。凤凰评论的选题以硬新闻为主,主要评论对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热点。这样的选材很符合凤凰卫视的“立足世界”的定位,也很符合其目标读者的需求。这种有深度、有广度的评论节目比较容易赢得中高端受众的青睐。凤凰卫视在抓住社会主流群体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凤凰卫视的影响力。

2、信息量大,强调解读隐性信息。凤凰卫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评论节目,信息量大。选题上囊括古今中外,主要以时政与主流话题为主,抽丝剥茧,分析评点。以《有报天天读》为例,节目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天天头条、天天两岸行、天天浮世绘、天天焦点、天天有话儿以及天天点题。“搜罗全球主流的媒体和重要报纸、杂志的最新信息和精华焦点”。④节目的内容立足全球,信息极其丰富。凤凰卫视评论节目选题不仅仅局限于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还包括古今文史知识及民间典故等,如《文涛拍案》就是凤凰卫视推出的一个解读历史的节目,对古今中外精采案例进行分析,以新颖的说书人风格,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其进行解读。

凤凰评论的信息量大还更突出地体现在它对隐性信息的解读上。显性信息是事物表面的信息,隐性信息则是隐藏在主要新闻事实背后的信息。凤凰评论能充分整合资源,发现不相关的新闻表象背后相关的信息,挖掘隐藏在新闻背后的理性信息。如阮次山主持《新闻今日谈》的节目开始语是“许多看来不相关的事,其实都是相互有关联的。”凤凰卫视的评论员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通过收集大量的事实信息,分析、提炼,挖掘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隐藏在大量显性信息下的隐性信息。这种隐性信息更能让观众受到启发和教益。

3、尊重民众,注重实现人文关怀。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首要前提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凤凰卫视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它广开言路,打破信息的封锁和垄断。同时,凤凰卫视奉行“以人为本、贴近观众,摒弃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居高临下的感觉”的节目方针,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正是凤凰卫视的经营理念。凤凰卫视以平民视角为立足点、以舆论监督为出发点进行评论,深切关注民众特别是底层民众的命运。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传者与受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传播效果,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体现凤凰卫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媒体公信力。

注释

吕书练:《凤凰卫视:打造全球华语平台》,中国新闻研究中心,/shownews.asp?newsid=373,2002年7月25日

王炎龙:《新闻制胜的十大关键词——凤凰卫视的新闻操作艺术》,《声屏世界》,2005年第5期。

徐景华:《凤凰卫视〈时事开讲〉的成功》,博客中国,/992412.html,2005.3.3

凤凰网,

评论范文篇6

关键词:新世纪新闻评论新闻观念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要塑造有利于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进入信息化时代,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现代国际新闻的话语权,乃至某些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在新闻评论中表现得最直接、最快速、最有力。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和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世界,公众需要信息,更需要传媒提供分析、判断和见识,信息越丰富,信息消费就越费力。如何更有效地引领群众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在渗透力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增进干部群众的共识,最大限度地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就成为当今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新闻评论在各媒体日渐兴旺,报纸已不满足于言论专栏,而不断涌现言论专版,形式也更为多样,新闻评论已成为各媒体的重要需要,看重新闻评论是时代的要求,是世界的潮流,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下面仅从七个方面探讨它的创新特色:

一、“新闻化”特色

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进入新世纪,由于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由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它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进一步发展为“新闻化”特征。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主要表现为:

1、更强烈的时效性

新闻性要求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质量,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潜在作用,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它已成为争夺总编辑眼球的“武器”,因它而竞争程度更为激烈,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新闻媒体竞争的永恒主题。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电子媒体的咄咄逼人,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时空的距离被打破,使任何新闻信息的传播十分容易,因此,报刊在新世纪更为重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报刊开辟了《今日社评》、《新闻时评》、《时评》等评论专栏或专版。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也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例如刊发在2005年4月11日《人民日报》二版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抢抓机遇促振兴》,就是配合当天头版发表的通讯《科学发展看东北》而发的评论;又如2005年7月6日《人民日报》五版的社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配合当天头版刊登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而发表的。都是当天新闻信息的深入,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能更好地吸引公众的眼球。

有的是随着新闻事件的继续,刊发系列评论,这些系列评论同样也很重视时效性。如2000年3月江西萍乡爆竹厂发生爆炸事故,又过了3个月,广东江门市外海镇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严重地威胁着广大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已任的工人日报,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面对上述流血事件,仅隔两天便撰写了一组评论,于2000年7月3日至7日连续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在全国广大职工中反响极大。

2、更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化表现在另一方面是具有更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进入新世纪主要体现在“时评”的大量涌现。触及现实,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

在我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次“时评热”是1986年上海创刊的《时务报》掀起的;第二次“时评热”是20世纪40年代,以《大公报》“星期社评”为代表掀起的;当前兴起的第三次“时评热”是从1998年开始的。新闻时评为什么会中兴?其原因我认为:一是随着媒体之间新闻同源化的增多,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一些市场化报纸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新兴媒体能在短期内成功,时评版的功劳不可没;二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为新闻时评的中兴创造了发展条件;三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梳理与解析;迫切希望媒体有一个公众和专家参与并发言的阵地,人们渴望拥有话语的平等权,在大众传媒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时评的“时”是时事的“时”,更是“时代”的“时”。有的新闻时评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但是新闻评论所强调和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时评就是“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也就是时事短评。如针对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广州日报》在《今日时评》发表了本报评论员苏宁的评论《大学生真能结得了婚吗?》1;针对高考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大事件”,四面八方“优待”考生的事实,《人民日报》发表姜泓冰的时评《从“优待”高考到关注成长》2;针对《广东省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出台,《人民日报》发表郝洪的时评《国企,七十二万年薪高不高》3;针对一些党政干部参加境内境外的活动,社会和国际影响恶劣,可是许多人对干部参赌的严重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民日报》及时推出士心的时评《干部“沾赌”不可小视》4;不胜枚举。这些时评直面现实、关注民生,新闻性与针对性强,有力地表现了评论的“新闻化”。

二、“多元化”特色

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新闻评论的话题丰富多彩,打破了多年由上而下的单一声音。现在国内话题不仅有经济建设方面的,还有经济生活、政治、文化、军事、体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尤其是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评论如“时代热评”、“人民论坛”、“冰点时评”、“巴蜀小议”、“街谈巷议”、“都市早茶”、“今日谈”、“虚实谈”、“杨柳青”等等五花八门的专栏评论或专版评论层出不穷,而且采用群言型的开放形式,评论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注重吸引群众参与评说,各媒体把为民众鼓与乎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至于国际话题的内容也较以往丰富得多,如美国“9.11”事件,俄罗斯莫斯科人质事件、哥伦比亚飞船、伊拉克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等不一而足,涌现出许多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以及分析研究探讨类的国际评论。

2、新闻评论指向的内容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现实生活百花齐放,千奇百怪,众多社会热点、焦点、冷点、疑点、难点常常包含于现实生活发生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问题中,而这些,正是备受公众关注的。例如非典型肺炎2003年突然在我国爆发,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给经济建设带来很大冲击,如何处理好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如何在全力抗击非典的同时毫不放松经济工作?在这关键时刻,《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5,辨证地分析了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全面论述了两手抓的重大意义和如何坚持两手抓等重要问题。再如,近几年学术腐败相当严重,社会上权学交易几成热潮,这一现实人们忧之,于是2003年刚刚结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高官落选院士想到的》6一文抓住“高官落选院士”这一新闻点,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进行评论,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再如,《中国人过中国节》7从“情人节”之夜长沙街头玫瑰火爆,而元宵节红灯冷清的新闻事实为切入口,以捍卫民族的传统文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8以年末评比各种奖杯的新闻事实入题,旨在转变领导机关作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理解拥护支持参与》9则以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村税费改革入题;再如《急于动武,缺理少据》10则以伊拉克战争入题……新闻评论指向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对同一事件、同一现象、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评论,如《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等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马加爵事件的言论;又如各级党报从不同角度发表对“神六”飞天成功的言论。综上述,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多姿多彩的话题,进行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既有赞美歌颂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群众欢迎。新闻评论指向的多元化是时展进步的产物。

三、“平民化”特色

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同志们是办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并强调新闻宣传要“三贴近”;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也指出:“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中央的精神,应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是衡量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闻评论将弘扬主旋律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位在“实际、生活、群众”上,以实现主旋律宣传的平民化、大众化、多样化。我还是以《人民日报》为例。

《人民日报》评论的最大魅力就是平民化,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不分老幼尊卑,大家可以平等地交流思想和看法。就拿我最近读的几篇评论说吧:《查禁“苏丹红”切莫一阵风》、《老虎与牙签鸟》、《引种大有学问》、《破坏环境者该受罚》、《“无声热线”暴露了啥》、《警惕——代表“光环”下的“黑暗”》、《好一个“馒头神”》、《有感于“市委书记公开手机号”》、《用好刘翔》,这些言论话题和素材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题宽,有感而发,或赞叹、或感慨、或愤怒、或不满,针对性极强,往往从某一种现象、某一个“个例”,某一种事由入题,对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解析,揭示出某种事物的普遍价值和意义,揭示出某类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站在平民的立场“代民者言”,或民者参与评说。例如黑龙江五常市市委书记肖健春将手机号告知群众,对每一个电话,他都仔细听、认真答,随时处理,使天天有群众上访的市政府,现在面貌一新,一个上访的也没有了,从日接300多个告状上访电话,减少到20多个的事实,评论《有感于“市委书记公开手机号”》高度赞扬了肖健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公仆精神,言论旨在说明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关键是要让民情民声能够有‘给个说法’的地方,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答复。”真是一言中的,发人深省,这样的分析情理相融,理在事中,其逻辑力量和震撼力、说服力都很强。有的言论是针砭时弊,如《警惕——代表“光环”下的“黑暗”》,针砭的是时下有的人追求人民代表的种种“好处”,把代表资格变成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的“护身符”;《“无声热线”暴露了啥》切中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却无人接听的形式主义时弊;有的是于分析和论述中点出问题,如《老虎与牙签鸟》,从自然界合理的奇妙“共生现象”,抨击社会生活中制假、造假、行贿、受贿等等巧妙的“同生行为”,又如《查禁“苏丹红”切莫一阵风》,褒扬中以相关的时弊作背景,通过“扬清”而“激浊”。以上诸篇就事论理,言简意丰,文浅意深,都是百姓关心的问题,都是为百姓利益说话。体现出一股生气、正气、锐气,涌动着一种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

我们处在急剧变革而又竞争激烈的历史时期,新闻媒体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更好地担当起引导舆论的重任,必须对“三贴近”有新的认识和突破。现在的贴近与过去相比,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媒体群,稍一懈怠,就会有失去市场,失去地位和声音的危险,新闻媒体必须关注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开阔新思路,办好新闻评论。评论的话题不仅要有指导性,注重导向价值,同时还要注重服务价值,从思想观念、方针政策、科学知识、生活消费等体现其服务性,让群众满意、受惠,得到启发。这,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四、“解读”特色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标志着新闻信息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什么是解读?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安排一节或几节精彩的、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

全球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由于社会的复杂多变性,使今天的人们难以单凭个人知识和经验对所发生的万事万物做出解释和判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的社会决策需要上升,他们要求媒体分析信息对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明确信息的意义,帮助群众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因为对新闻信息的深入解读,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观照与参考,使人们对其复杂内涵能有更深更远的理解,对其内在意义和价值能有更准确的判断,使之做出趋利避害理性的最佳选择。例如《免费西湖的启示》是针对一些文化遗产景点门票涨价后,不少景区景点也争相效仿,在门票价格“涨”声一片里,杭州却推出“免费西湖”,二十四小时免费为游客开放,此举使杭州市旅游收入大幅增涨,西湖免费开放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该文解析道:“景区景点是一些地方的‘金饭碗’,但怎么用好这个‘金饭碗’,眼界不同,思路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一些地方提高景区景点门票价格,也能增加收入。但一味提高门票价格,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增加游客经济负担,也未必能发挥‘金饭碗’的作用。风物长宜放眼量,思路一变天地宽。杭州人正是用一种全面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西湖这只‘金饭碗’,看到了‘免费西湖’聚‘人气’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靠精明的经营,带动整个杭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里,我们也不是倡导旅游景点都‘免费’,而是说,杭州的‘旅游经济学’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景区景点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有益思路,值得借鉴。”

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的力量,在于它的思想穿透力,理性的力量最终要靠深刻独到的观点取胜。理性倡导的是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科学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复苏和高扬是新世纪新闻评论的可喜变化。所谓“批判”就是发现、分析、鉴别时展中的问题。面对困惑人们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新闻评论要不盲从,不跟风,不炒作,不虚浮,坚持思想的独立,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凭借评论自身魅力体现高度,体现深度,体现生命力,竞争社会影响力——这,应是媒介言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如《从马德卖官说“机制”建设》一文,见解十分深刻、独到。该篇从引人注目的马德卖官案入题,为什么马德一方面非常“重视”干部制度建设,一方面又大肆卖官?为什么有关制度在“一把手”面前频频失灵?甚至起到了使卖官“合法化”的反作用?言论对这一触目惊心、令人深思的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深层解读,进一步探讨行之有效的“选人用人及监督的机制”。

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上的新闻解读之争,进入新世纪的新闻评论更追求对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的、前沿性的新闻事件作深度解读,为公众提供“独家”观点、“独家”角度、“独家”方法。

五、“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相结合的特色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是两种基本的传播手段,在引导舆论与反映舆论等方面二者各有特色,不可替代。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常见的形式是:

1、配合

配合就是指言论与新闻同时见报的形式。传统的新闻观点认为评论只是就新闻发议论,最重要的是表达观点,传达意见性信息。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评论已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有道是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为前提,有了新闻方有评论,一实一虚如鸟之双翼,不可或缺。言论依托新闻报道而发表,如评论员文章、短评、按语等,以发掘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强化新闻宣传的导向效应,提高新闻传播的有用性与有效性。

刊发在2005年1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在改革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就是针对北京歌舞剧院由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成功改制为多种经济成分的股份制企业,专门为同日发表的通讯《歌舞旅游结合盘活存量资源开拓演出市场(引标)让“北歌”插上腾飞翅膀(主标)》配发的评论。“北歌”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北歌”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人民日报》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发言,旨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再如,2005年4月5日《人民日报》一版的短评《沉甸甸的分量》就是配合当天的通讯《一位基层共产党员的答卷》发表的,该言论不仅为新闻报道“点睛”提神,也增强了言论本身的新闻性和可信度,强化了引导效应,延伸了报道思想。

2、融合

最常见的形式一是新闻评论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二是在新闻评论中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

例如发表于2005年1月20日《团结报》“今日杂谈”专栏陈鲁民的言论《金庸辞职与高校“追星”》,篇中输入了武侠小说名家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的新闻信息,盛赞金庸激流勇退,有自知之明,杂谈以此为由头,对国内高校热衷于“追星”、攀名人,而明星又喜欢当教授的媚俗之风进行了有力的针砭,进而联系世界上著名大学哈佛,牛津等不媚俗的风骨进行深刻的解读,把传播新闻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有机地结合,由事入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新闻与政论融合一体,渗透力强,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

再看融合的第二种形式----事理交融夹叙夹议,即在叙事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又在议论中穿插叙事,使具体的事实与抽象的议论有机地结合,以体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和升华的过程。如《大科学时代呼唤大科学家》是一篇体现时代特色的佳作、力作。新形势科研工作注重强调团队化和组织化,因此有人断言,在大科学时代科学家个人的作用已经不甚重要了,该文有力地论述了大科学时代不仅未削弱科学家的个人作用,而使个人作用变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言论从“大科学时代”的高度,提出“大科学时代呼唤大科学家”的深刻观点,并列举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等几个典型事例,运用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在点与面的结合上开掘深度,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充分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深化报道思想。

六、“小型化”、“版面化”特色

传统的新闻评论以大型为重,动则几千字。八十年代后,新闻评论开始呈现出小型化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在专栏小言论兴起,进入新世纪,新闻评论小型化、版面化趋势更强,主要表现在:

1、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小型化、版面化

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作为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观点的指导性言论,写作时当然需要一定的篇幅,传统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短则二、三千字,长则数千言,如今,报纸对社论进行革新,降低“门槛”,把社论从节庆日或重要事件的“专贡品”回归到新闻评论的初始功能,改变报刊评论唱“独角戏”、垄断话语权,“大而长”、“论而不争”的局面,打破“栏”的界限,让言论版面化、小型化,尤其是市场化报纸。就拿广东说吧,《南方日报》增设了“观点”版,《羊城晚报》增设了“时评”版,南方都市报言论占了两个版,由“社评”和“来论”组成,《南方周末》开设了“众议”和“视点”专版;就全国而言,《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北京青年报》的“每周评论”,《北京晚报》的“新闻快说”,《工人日报》的“新闻评论”,《检查日报》的“法制评论”周刊,《新京报》的“社论•来信”和“评论”版,《21世纪经济报道》还辟有两版的评论专版,等等。各媒体主动吸纳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使言论版或言论栏目成为意见多元、观点丰富、思想活跃的开放论坛,评论文章以中小型为主、大中小结合,积极向“短而精”的方向发展。

2、小言论受重视

小言论又称为袖珍评论,微型评论,因其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有的放矢、事理融合、以小见大,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倍受读者的青睐。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开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后,全国各地新闻媒介纷纷仿效,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小言论专栏,长的五六百字,短的二三百字,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魔力。除新闻性小言论外,思想性或经济类的专栏小言论也日渐兴旺,如点评,随感、漫笔、琐谈、杂谈、絮谈等小言论走俏各报报端,使受众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新闻评论向小型化、版面化发展,究其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更欢迎短小精粹的言论;而小型化、版面化的言论也适应了当代社会新闻媒体自身激烈竞争的需要。如今新闻已很难“独家”获得,而“观点”可以“独家”产生——这样一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都要在言论上大显身手,崭露头脚,张扬个性。时代呼唤着具有直接而鲜明的指导意义的新闻评论的强化。

各种新闻评论文体小型化趋势会越来越强,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是可喜的,不过小言论要写好亦非易事。言论小型化易犯言之无物,缺乏深度的毛病,作者须善于概括、精心提炼、舍得删改。我们强调新闻评论的小型化,并非唯“小”就好,唯“小”就高,不可因短害义。一篇评论,从选题到写作,从地位到作用,都应有自己的特点,有了特点,才有优势。

七、“形象化”特色

人们都爱看电视、电影,因为电视、电影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艺术,展示的内容都是用画面,具体可见,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新闻界的一个金牌专栏,一方面靠央视的公信度权威,另一方面就是靠其形象的吸引力、冲击力,常常一两个画面胜过千言万语,把难以言说的事实表现得清楚明白,为了实现有效传播,我们要把形象化引入新闻评论写作中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胡乔木在《要加强地方报纸的评论工作》中说:“形象的思维是回忆、想象,逻辑的思维是判断、推理。艺术家靠形象的思维,科学家靠逻辑的思维。我们报纸工作人员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科学家,不是写小说,也不是写科学论文,而是面对着广大的群众说话,写的是有关当前问题的评论,所以就要两样都有点——既要有形象的思维,又要有逻辑的思维;既要有抽象的说理,又要有具体的形象。”如果作者能在言论中寥寥几笔勾勒一两个形象,或者在篇中加“故事”,寓理于事,顺事成理,就可使评论满篇生辉,增千钧力,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道理、知识、情趣等多种启迪和愉悦。

请看2003年5月2日《新民晚报》发表的评论《国旗分外红》中的两节文字:

出租车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上海的出租车上几乎都出现了五星红旗;鲜艳的国旗很快也在众多的私家车上出现,商店、小巴,甚至于工地……那一片特殊的红色,染遍了整座城市。

……双休日,孩子手里的气球变成了一面小小的国旗;上班族的西服上,一枚鲜红的国旗胸针格外引人注目;办公室的案头,精致的国旗与家人的照片并排而立;特殊的日子里,巨幅国旗自大厦顶端悬挂而下……形象思维通俗地说,就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把它生动活泼地描摹出来,使之具有可感性。上面寥寥几笔勾勒的各个红旗画面,有力地表现了非典时期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评论中形象思维用得好,可使艰深的理论通俗化,把事物复杂的关系形象化,其感染力胜过逻辑的说服力。再如《中国主权不容侵犯》,为了说明中国人民的感情不可侮,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针对美方的霸道行径,连用三个比喻说理:“中国领土绝不是哪家军队随便溜达的‘后花园’,中国领海绝不是哪家舰船随便游弋的‘游泳池’,中国领空绝不是哪家军用飞机随便进出的‘空中走廊’。”一个严肃的论题竟然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其感染力胜过多少逻辑的说服力!

我曾在专著《艺术与创新》中写道:“文字新闻中的视觉形象,是当前与电视,广播新闻竞争的强有力的‘武器’。”报刊新闻评论面对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严峻挑战,单靠逻辑思维的说理论述是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难以满足群众化的需求,在新闻评论中重视形象思维,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渗透力上下功夫,可大大地提高传播效果。

注释:

1《广州日报》2005年3月31日“今日时评”

2《人民日报》2005年6月9日“人民时评”

3《人民日报》2005年6月10日“人民时评”

42005年1月18日

5皮树义施明慎潘岗《人民日报》2003年5月8日

6张帆《科技日报》2003年8月29日

7李万寅《长沙晚报》2003年2月16日

8毕政《吉林日报》2002年12月31日

9杜时国李迎春《河南日报》2001年4月6日

10古平《人民日报》2003年3月11日“国际评论”

11石国本《人民日报》2005年3月31日“不吐不快”

12郭振业《人民日报》2005年3月29日“金台随感”

13耿福全《人民日报》2005年4月5日“今日谈”

14陈芳丛峰谭浩《人民日报》2005年4月6日“法制纵横”

15吴龙贵《人民日报》2005年1月18日“读者论坛”

16士心《人民日报》2005年1月17日“时代热评”

17吴兴人《人民日报》2004年6月10日“人民论坛”

18姜云宵周广路《人民日报》2005年3月29日“时代热评”

19钟文《人民日报》2005年3月31日“体坛走笔”

20江南客《人民日报》2005年4月4日“人民论坛”

22士心《人民日报》2005年3月29日“今观察”

23周文斌《光明日报》2005年6月30日“科技时评”

24《胡乔木文集》第3卷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评论范文篇7

【关键词】新闻事实;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大众性

究竟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它的认识直接关乎新闻评论的发展,但是,学界对此问题仍然停留在80年代中期的认识水平上,未能根据新闻评论实践的要求进行更为科学的概括,以致形成了对新闻评论实践的阻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重新审视。

中国大陆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认真探讨,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笔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概括,出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范荣康先生登载于《新闻战线》1984年第3期的《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一文中。在此文中,范先生这样界定:“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者最近报道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和问题,所发表的政治性的,面向广大读者群众的评论。”后来,在其专著《新闻评论学》中,范先生进一步明确界定:“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等显著特征的评论文章。”“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①

后来,范先生概括的“三性”成为一种比较公认的经典认识。

在丁法章先生主编的教材中,曾提到“指导性”,不过没有专门列出来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②后来,吴庚辰先生在其2001年出版的《新闻评论学通论》一书中,在原有的“三性”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指导性”,成为“四性”。③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新闻评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于是,对新闻评论特性的认识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所以,后来出版的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中,大都沿用“三性”来概括新闻评论的特性。

“三性”是80年代人们对于当时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总结,应该说,这一概括,对于新闻评论学科的建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的新闻评论学正是在80年代中期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80年代至今,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新闻实践迅速发展,新闻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新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三性”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暴露出来。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新闻性”。从上举定义来看,论者们所讲的新闻性实际上就是指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不过,因为它的对象是新闻事实,就说它具有新闻性,这是不恰当的。我们从来没听人讲过体育评论具有体育性,经济评论具有经济性,文学评论具有文学性。

我们说新闻性时,一般指的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性起码包括了真实性、新鲜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性。在新闻评论中,我们当然要求新闻评论的对象——新闻事实要真实。但是,这里要明确的责任是,事实的真实与否是新闻报道的问题,而不是新闻评论的问题。我们也要求新闻要具有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但新鲜性仍然是新闻报道者的问题。例如,一个记者报道了一则真实性不足、新鲜性不够的事件,而评论者迅速给这则报道加了个评论,此时我们只能说问题出在记者身上,不能说出在评论者身上。

不管报道是真是假,它都与评论者无涉。评论者只对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负责,不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核实新闻的真实性,是记者的任务,抓取新鲜的事件也是记者的任务。评论者没有时间、没有责任、也没有办法去对新闻再进一步核实。他将视报道出来的新闻为已经证明是真实的新闻。当然,如果一则新闻并未见诸报道,是评论者将它加以陈述,然后做出评论,此时,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当然在评论者。但是,这是评论者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或者说,是他所兼的记者的身份的要求,而不是作为评论者身份的要求。我们在谈论评论者时,当然不能把这一责任交给他。

如果硬要说新闻评论具有真实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只是评论者意见的真实性,即评论者说的是自己内心所想的,而不是心中一套,文章中一套,说些违心话。但这样的真实性其实说的是真诚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根本不相干。

至于说客观性,若要加到新闻评论头上,那就更荒唐了。新闻评论发表的就是主观的意见,如果要客观化,就没有新闻评论了。

只有时效性是报道者要注意,评论者也要注意的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时效性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指的是记者要把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指的却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要校二者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如果记者报道得很真实,很新鲜及时,但评论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搞出来,那么问题就在评论者身上。一篇新闻评论,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发表出来已成为对旧闻的评论,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往往是一边报道,一边评论,许多时候,评论的“及时性”变成了“即时性”,同步评论在新闻评论中所占有的百分比越来越大。

即便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问题,也不仅仅是评论者的问题,时差的大小与媒介的特性、与编辑的过程都紧相关联。比如,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时效性就要强得多,因为互联网具有即时互动性。再如,一篇新闻评论投到报社后,可能因为编辑的疏忽、送审过程的漫长等原因而使其时效性弱化。

新闻评论的特点要求作者创作要快,媒体处理要快,否则就成了明日黄花。

总之,新闻评论讲求时效性,而这里的时效性又不是新闻性中的时效性。所以,说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政治性,它无疑是构成新闻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意识形态中的特殊部分,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或民族、集团的利益。新闻评论工作者时时刻刻要讲政治,要注意自己的新闻评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正确地去引导大众的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评论就是政治性评论,仅仅是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当前具体的政治活动作出评论;而是只要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做出评论。新闻评论也不一定是从政治角度所做的评论,不管从什么角度,只要它是对新闻事实的评判,它就构成新闻评论。党报和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喉舌,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释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反映群众的政治要求,政治性要更强一些。但即使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舆论工具,也会发表一些政治性较弱,甚至看不出有政治性的新闻评论。比如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评论《致富路上说养猪》:

农民朋友!今年上半年,咱县生猪存栏数比头年下降不少。原因是一些农民觉得眼下来钱的道有的是,养猪是零钱凑整钱,没帐算。说起来,这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大凡出手一头猪,总得个一年半载的功夫,少说也得用四、五百斤苞米,确实是零钱凑整钱。可话又说回来,零钱也是不能小看的,零钱能堆金山。这个理儿过去咱都经着过,不少人不就是靠养猪的零钱凑成的整钱娶了媳妇,渡过难关了吗?今天,咱们走上了致富路,也有养猪的一份功劳……

像这样的优秀评论,政治性在哪里?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推论说农民听了评论后多养猪,市场猪肉供应就不会紧张,便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同志说,搞好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不过,这已超出了狭义的政治性评论的含义。现今出现的一些专业性媒体、商业娱乐性媒体中,更是大量地出现了非政治性评论。当然,商业娱乐性媒体、专业性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也要讲政治,也要注意政策界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范内发言。他们也要积极地为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安定作出贡献,但要每篇新闻评论都带上明显的政治性却有点苛求。事实上,有一部分新闻评论属于政论,还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政论。同样,有的政论属于新闻评论,有的政论则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和政论属于有交叉的两个概念,在定义中强调政治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把新闻评论与政论混同。

事实上,现代的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等等,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所不论。

之所以有人会把“政论文体”作为新闻评论的属概念,这既与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沿革有关系,也与社会形势不可分离。就文体沿革说,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不少政论名篇,后来历朝历代,人们都把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诸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等,都成为后人文章的规范。在中国报刊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19世纪末时,宣传变法维新又成为报纸的一个重要任务,以至于在那个时展起来的报刊政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政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度又在强调阶级斗争,新闻评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很少想到新闻评论与政论的区别。

群众性是新闻评论的大众传播特性决定的。新闻评论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特点提出,不仅仅是因为相对于新闻来说,评论是讲道理、发议论,如果不注意群众性,就会使人们看不懂,不愿看,不愿参与;它还包括了新闻评论的内容与群众的相关性、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介入性等方面。

把“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个特点也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它带有时代印记,是在传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过去,人们看社论,要把它当作党中央精神的传达,用以指导工作。那时的新闻评论都是指导性,但如今的新闻评论已经逐渐跳出了传统的樊篱,人们已经基本上达成一种共识,即新闻评论最终要靠从思想上说服读者而发挥作用,评论是说服人的艺术。即使是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包括党的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的社论,也是新闻评论,不能同党和政府的决议、文件等同起来。如今,还出现了许多个人专栏评论、群众评论,这些都难以说是指导性评论,更多是属于引导性评论。它们并不以权威身份发言,而是靠其评论的见地而建立起权威。“指导性”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对接受者指手划脚的人,一个高踞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的人。如今,观念大解放,面对同一个新闻事实,人们会发表各自的观点,群众是在对这些观点的权衡中实现自己的认同的,或者说,真理是在观点的碰撞中显示自身的力量的。

我认为,新闻评论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以新闻事实为依托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失去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不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评论就变成了非新闻评论。有的学者认为,新闻评论不一定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它还可能是对重大问题发言(如前举丁法章先生的定义),这种观点其实是把新闻评论的对象与新闻评论的选题弄混了。对新闻事实的评论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是从新闻事实中发现的选题。有些评论确实是针对着重大问题,但它没有新闻事实作依托,不能算作新闻评论。比如梁启超先生,他的文章大都是针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针对一个国家兴亡存废的大问题而发,并且多是发表在报刊这种大众传媒上的,但他的着眼点不在新闻事实,而是要利用报刊去呼吁维新变法。所以,严格说来,他的大多数文章是政论,却不是新闻评论。比如《中国积弱溯源论》,《论进步》,看题目就不是新闻评论,因为前者的主旨是谈中国是怎么逐渐走向贫弱的,后者则是谈社会发展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新闻评论,而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思想精英,是“时务文体”(报章文体)的开创者。面对的是不是新闻事实,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评论的鲜明特点。

当然,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并不是说在新闻评论中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正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经常省略掉一些彼此都知晓的前提一样,新闻事实在评论中经常被省略。例如《光明日报》2002年3月20日署名黎广铭的评论《“”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今年2月3日晚发生的辽宁朝阳“”痴迷者董立杀妻害女惨剧再次表明,“”邪教所标榜的所谓“真、善、忍”是彻头彻尾的骗人的幌子,它对生命的虐杀,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犯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血淋淋的事实一再警示世人:邪教不除,民无宁日;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因为人们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那个痴迷者用镐头杀妻害女的新闻事实,所以,这则评论就没有交代事件过程,而是一开头就直接说那个事件再次表明了什么。显然,评论依托的是那个事件,是对那个事件的评论,尽管这里省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但谁也不会不清楚的。

2.时效性

由于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所以,它就带上了时效性特点,因为若不对新闻及时加以评论,时过境迁,就变成了旧闻评论。旧报馆有句话,叫做“看完大样写社论”。每天的新闻排好版之后,留下一块版面空在那儿,主笔的人看看新闻大样,觉得哪一条新闻的价值更大,更值得议论,便大笔一挥,写上几百字、千把字的社论。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政论家都十分重视评论的时效,他们所写的许多新闻评论都是在紧迫的情况下赶出来的,及时配合了形势,发挥了新闻评论的战斗性。现在,我们的许多媒体常常是发了一篇新闻之后,在后面直接配上一篇评论。就是某一媒体对于别的媒体所发的新闻的评论也是快速跟进。比如,中新社2002年2月27日发表了一则题为《教育腐败甚于司法腐败,沈阳人最不满教育行风》的报道:由沈阳市民参与投票的全市行风评议活动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天,《工人日报》就发表社评《教育行风“最差”令人难过》。

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交通、通讯器材的不断改进,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即时性新闻评论得到了大发展。在广播电视中,已经有一些主持人能够做到现场采访、现场评论,启发听众(观众)对新闻事实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迹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即时性的深度报道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3.思想性

新闻评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评论者对新闻事实发表的看法、观点,它必须亮明评论者的立尝态度,旗帜鲜明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评论者不是单纯的新闻记录者,不能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记录,不能浮在事件的表层,而要透过新闻现象,洞察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例如2001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所刊署名宋庆光的评论《为啥一升官就长学问》。文章在叙述了新闻事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目前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官本位现象,这就是“一升官就长学问”的根源所在。官就像从前黄金那样的硬通货,几乎在流通领域里畅行无阻。黄金可以兑换成各种有价证券,官也有类似的属性。只要有了官,不但可以兑换成像银子、房子、车子等实惠,也可以兑换成专家、教授等名誉和头衔。而且官比从前的黄金还要“硬”得多,因为这种兑换根本不需要动用本金。官具有如此神通,必然导致一些人的“权力至上”和“权力崇拜”心理,乃至头脑发胀,忘乎所以,既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人,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们说:“新闻评论是传媒的灵魂。”确实,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一个关键。消息一般是忌讳者站出来说三道四的,而新闻评论恰恰就是要对新闻事实说三道四。

许多新闻评论,很难用政治性加以全面概括,但思想性却是明摆着的。政治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思想性(政治不仅仅有思想层面,还有行动层面——人们常说政治行为、政治生活,而不说思想行为、思想生活——而新闻评论中的政治是属于思想层面的,所以,说“政治思想”比说“政治”要更准确一些),经济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经济思想性,这些都可用思想性来涵括。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性的存在,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才得以分开,新闻评论才可以说是“灵魂”,才真正具有了“深度”。

历史的转变在产生着新思想的同时,也在产生着新的评论。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思想解放是新闻评论解放的前提。越是变革剧烈的年代,越需要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当今,人们的金钱观、时间观、风险观、效益观、开放观等都处在剧变中,所以新闻评论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大。无疑,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

4.论理性

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若少了讲道理的环节,仅仅是亮出观点,做出判断,就无法保证评论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切实地去影响舆论对于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无法使接受者对新闻评论者的观点心悦诚服。新闻评论必须靠讲道理使人折服。比如2001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署名金陵客的评论《论“差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系列新闻说明,我们的老师中确实有一些差师:“隔离专家”,“用刀专家”,“打骂专家”。作者进而论证:“从教学过程来说,学生之所以沦为‘差生’,责任基本上应该归之于‘差师’”。他分析了学生沦为差生的3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与“差师”有关。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要正视“差师”现象。在这里,作者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做判断,而是认真讲道理,以理服人。文章发表后,人们纷纷加入对“差师”问题的讨论。作者又发表了《再论“差师”》、《三论“差师”》,从多个角度对“差师”现象加以剖析,使讨论进一步走向深入。

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有“评”有“论”,“评”“论”结合,才能叫评论。

有的著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话没错,评论没有科学性,不讲逻辑,所论之理就会走向片面化,甚至会歪曲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但是,这是对于新闻评论的要求,而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特点者,存在的根据,与他物的不同点,即没有了它就构不成新闻评论的那些东西。新闻评论若不阐述道理,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但是,有的道理可能讲对了,有的可能讲错了;有的可能讲得较科学、全面,有的可能讲得不科学,讲得较片面。我们不能因为哪篇新闻评论道理讲错了,或讲得不全面、不辩证,就否定它是新闻评论。如果一则新闻评论已经把真理完全占有了,也就没有别人参与讨论的余地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由于其所站立场不同、理论背景殊异、知识水平有限,他的观点总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共时性地看,真理有诸多侧面,历时性地看,真理又在不断发展,以有限的生命去解读无限的真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评论是“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如果这样来审查新闻评论作品,那就没有了新闻评论。这样的说法只能把大众拒绝在新闻评论大门之外,而由少数所谓“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家们去垄断新闻评论话语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前人的新闻评论,发现谬误实在太多。比如《人民日报》曾有一篇题为《不要当官,要干革命》的评论,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优秀新闻评论看,这篇评论从题目上看就是不科学的。“当官”和“干革命”本来就不是相互矛盾的概念,要照论者的观点推论下去,岂不成了当官的都是不革命甚或是反革命的了?事实上,、、等都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也被尊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当官”和“干革命”对立起来,这样的评论,别说“严格”的科学性,就连不严格的科学性也谈不上。当然,我们不是要苛求他们,恰恰相反,我们承认他们在写作当时所做出的求科学的努力。但他们的错误又说明,我们不能苛求新闻评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应该说,新闻评论的特点之一是“论理性”,而不是“科学性”。“论理性”使新闻评论既区别于单纯的新闻,又区别于党和国家的政令,区别于文件的转发与传达。新闻评论都要以评论者对社会人生中诸多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认识去发言,去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闻评论虽讲求论理性,但它与学术论文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就新闻现象提出看法,说明道理。比如记者采访被殴现象,评论者可能会认为它与专门的新闻法的缺失有关,认为由于无法可依,就使殴打记者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而呼唤尽快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但是,新闻法如何制定,中间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新闻法条文应包含哪些内容,就不是评论所要阐述,而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去思考的问题了。当然,某则法律条文也可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新闻事实。比如新《婚姻法》中对“包二奶”、“第三者”的制裁条文就曾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此时,对那个条文提出看法,说明道理,就成了新闻评论。

5.大众性

新闻评论的大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评论是借助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逐渐形成,才有了新闻,继而在新闻发展的前提下,在大众对各种新闻事实议论纷纷、自发评论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新闻评论。没有大众传播,就没有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是对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加以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它通过对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将分散的、零乱的、互相矛盾的,甚至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分析,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从而反映大众舆论。

评论范文篇8

大众传媒的分众化趋势,将使评论的专业性与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评论专栏的开设将更注重于评析范围和风格化的区别上。如果说新时期依始,评论专栏的创办与开设有相互“克隆”的痕迹,今后评论专栏的生命力则在于个性。大浪淘沙,真正能够承受住受众市场考验的则是那些有个性化的评析范围、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话语方式以及个性化的风格的专栏评论。正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新闻评论在评论的专门化与专业化程度上也逐步走向规范。专家学者、媒介内专职评论员,以及普通百姓的议论,社会性、话题性与专业性话题的划分将日趋明晰,出现越来越多的专门性、对象性的评论专栏。一方面,法制类、财经类、证券类、体育类、文化类等不同选题领域及受众群体的评论专栏将有所区分和日渐发展;另一方面,同一领域或样式的评论专栏也将以不同的风格使自己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余地和生存空间。面对不同受众设置不同的具有较强专业性与专门化的评论专栏的做法适应大众传播分众化趋势,无形中也为更多评论专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

二、开放化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社会的开放性、价值的多元化将使专栏评论日趋开放化和多元化。这种开放化和多元化既体现在专栏评论的形式上和内容上,也体现在评论观念上。开放化和多元化相辅相存,二者间存在有机的联系,但在评论的运作过程与表现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新闻评论的开放化趋势,首先在选题范围的开放化。以往的评论集中区已经或正在被突破。评论的触角已伸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和角落。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这种开放化将进一步加强。与开放化相联系的则是观点的多元化、形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和风格的多元化。

三、体裁融合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将使新闻与评论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体裁间的界限逐步打破,形成更好的服从于内容的需要。以往的评论写作促使从业者与研究者更多地关注评论体裁样式的界定与规范。评论实践的发展,已逐步打破了固有体裁的模式。具体表现在评论与新闻性事实与信息有机融为一体,在评论中直接输入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和信息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缘此展开议论,在说理方式上开始由以往的严肃抽象的说教式,向平易生动的谈话式转化,由以往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互割裂走向相互结合,以增强评论的新闻性与可信度。这一融合趋势目前正突出表现在要闻版的评论专栏,以及各种论坛性专栏发表的评论作品上。《经济日报》“每周经济观察”专栏主持人阎卡林在谈自己写评论的体会时说到:“言论的开头怎样写?除了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外,我还主张言论的开头能单独出来发消息。就是说,所评的事本身就是新闻,就能吸引人,这样就更加引人往下看了。”。在市场经济时代,读者本位思想逐步确立,加上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鉴于其可听可视,在形象性与平易性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促使报刊专栏评论逐步强化自身的平易性与形象感。言论与新闻相互融合的优势是明显的:一是加大了专栏评论的信息量和提高了信息质量,进而增强了评论的新闻性与可读性,有助于克服和避免空谈的说教;二是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化宣传报道思想,提高受众认识水平;三是强化思想与舆论引导力度,以增强媒体的社会功能。

四、推动新闻评论改革的趋势

专栏评论的兴起和发展,推动着新闻评论改革。新闻评论是媒介发表的面向广大群众的观点信息。新闻评论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它篇幅宜短、文字宜浅,长了深了,成了长篇大论,不是报纸读者欢迎的。在长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工作者注意到了新闻评论同理论文章。学术文章的区别,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评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社会转型的当今时代,复杂的社会矛盾,丰富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理,各种隐显的难点,热点,疑点等实际矛盾甚至风险,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快节奏的时代特点,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数以千记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传媒的并存,以及相互争夺受众有限业余时间的严峻现实,要求新闻评论应当大中小同时并举,以中小为主,鼓励小型化发展。在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中,专栏评论是走在最前面的,它以短小取胜的优势将日益显示出来。小型化出手快,这是新闻评论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现在新闻评论恢复了它的本来面貌,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评论新闻事件,而且不断创新。新闻评论种类繁多,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在这种新闻评论繁荣兴盛的新形势下,各种新闻评论形式的兴衰沉浮,此削彼长带有某种规律性,我们应当认识这种规律来指导新闻评论的发展。

评论范文篇9

一、2004年农村政策思想的变化及其背景

2004年政府的农村工作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反映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塑造社会公正的新的施政理念。1号文件对前一时期的农村工作做了总结,更集中地体现了新领导集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政策安排,其意义十分深远。2004年出台的大量有关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反映了新的施政理念,一个新的政策平台俨然形成。

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并为政府实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强化对农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确立了基本政策框架。1号文件强调了在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将有利于提高各种资源在农村经济中的配置效率,增加农村经济的活力。同时,1号文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克服单纯市场调节出现的“市场失灵”弊端,增强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和农民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将积极意义。

1号文件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揭示了矛盾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全国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这个难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各种深层次问题的集中反映。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说要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两个转变,一个是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要缩小,效率要提高;另一个是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经济部门,更大规模地实现城市化,创造出工商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这两个转变不顺利,农民增收的问题就难解决。农民增收背后就是这两个转变的条件问题。1号文件正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促进这两个转变的全面的政策安排。中央政府决定在短时期内停止向农民征收粮食或粮食的货币等价物,破天荒地给几千年来政府财政依赖农民的历史划上了一个句号,这给新的体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思想的许多政策的出台吹响了前奏曲。

2004年农村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努力创新,富于进取精神。不少省市提前做了减免农业税的工作,使中央的政策目标有望早日实现。北京市不仅宣布取消了专门针对农民的一切税费征收,还出台了保障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平等权利的地方法规。广东等一些发达省份借助自己的经济优势,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新的政府反哺农业的政策初露端倪,在落实中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方面走到了前列。湖南、江西和云南等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子,为建立乡村和谐社会做了积极探索。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把住土地供给和信贷资金两个关键的闸门,一方面对部分过热的行业“釜底抽薪”,另一方面遏制了耕地的流失,加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

2004年中国农村政策的变化有深刻的背景。

首先是中国的政治方针发生了变化,中央政府确立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总的治国理念。这与2003年中国政治的关键词“以人为本”形成高度衔接。当高度复杂的、形式化的政治片语最终凝结成“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词语之后,一切方显得豁然开朗。对和谐社会的解读,各个社会集团自然有所不同,但这个词一旦成了政府的政治用语,其力量要大了许多。中央政府政治理念的变化反映在农村工作上便是一系列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到一点,是政府开始缓和乃至行将结束对农民的经济控制。

其次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正处在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并深刻影响着农村发展的前景。任何国家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农民都或多或少处于弱势地位。能否在这样一个时期给予农民强有力的支持,不仅决定执政党建立社会公正的执政理念能否落实,更关乎全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把农村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把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下来,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1号文件的和实施确立了中国长远发展的政治基石。

最后,从近几年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变化的状况看,形势的确不容乐观,迫切要求中央农村政策发生改变。一段时期,我们在农村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上出现过摇摆,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1997~2003年7年中,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为4%,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8%的水平,致使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1990年代中期前后,中国经过了5年粮食丰收的可喜局面,但1998年以后粮食产量持续减少,开始产生对粮食市场的压力。从各方面情况看,要满足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国家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城乡经济关系看,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仍然显示出“二元结构”矛盾在加深的严峻现实。农村耕地流失严重,失地农民增加,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矛盾。农民在城市兼业的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放慢。农村金融在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之后并没有获得很好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很难得到信贷支持,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没有转变。

上面这些因素突显了中央政府深化农村改革的迫切愿望。令人高兴的是,近几年国家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好转,特别是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加,给中央财政调整支出结构,真正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的基本方针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2004年农村主要政策

2004年中央政府的各项关键改革政策紧锣密鼓推出,让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些政策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方面:一是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扩大对农民基本权利保护的力度;二是调整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三是调整农村社会的内部关系,减缓农村社会紧张。现将这几方面的政策变化分述如下。

1、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改革粮食流通政策,扩大对农民基本权利保护的力度

(1)减免农业税,扩大政府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支持力度

2004年,中央在前几年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中央决定,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从2004年此项政策的实际执行看,减免农业税的步伐已经大大加快,有望在2005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截止2005年1月底,除山东、云南、河北、新疆、甘肃几个省区之外,其他25个省市区都已经宣布取消了农业税。中央政府决定,对地方政府减免农业税之后发生的地方财政收入减少按不同情况给予补助。2004年通过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给农民减轻负担达294亿元。

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多亿元,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补助总额达到120亿元。同时,国家对部分地区的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和良种也给予补助。为了抑制化肥价格上升对农民利益的影响,国家还补贴化肥企业12亿元以上。这些补贴累计达到140亿元以上。

2004年中央财政支农各方面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比2003年增加300亿元,增幅为近年之最。农业部掌管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社会化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等七大方面,已经显示出非常积极的效果。国债资金安排用于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和草场围栏等的“六小工程”受到农民的极大欢迎。

(2)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强市场对农村经济的调节力度

2004年中央1号文件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了原则性的规定。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标志性文件。这项法规明确废止了1998年国务院的《粮食收购条例》和《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系统地提出了建立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新主张。这项法规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法规特别提出,今后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法规还明确规范了国家在粮食流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国有粮食企业的职能提出了要求。

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粮食企业库存的利息补贴将逐步减少,转向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这项改革增大了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压力,迫使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效益。

(3)实行征地制度改革,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2004年,中国政府的农村土地政策的基本框架没有大的变化,但在局部上作出了较多调整。土地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中国政府要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控制乱占和滥用土地,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2004年中央政府出台的与土地有关的最重要的政策,体现在10月21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文件)中。这个决定之前,国务院先后了两个通知,意在稳定和恢复农业播种面积。这两个通知分别是3月20日的《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和4月30日的《国务院关于尽快恢复撂荒耕地生产的通知》。28号文件责成有关部门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落实意见。按照这一要求,国土资源部很快出台了两项决定,分别是11月9日发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和随后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

2004年的一系列文件加大了对违反土地法律行为和行政渎职的处罚力度,体现了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的精神。28号文件指出:要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非法批地、占地等违法案件。建立国土资源与监察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查处违法责任人。典型案件,要公开处理。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征收土地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协议出让土地除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外,出让价格不得低于最低价标准。违反规定出让土地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4年曾实行耕地占用审批冻结,28号文件出台之后,耕地占用审批解冻,但审批程序的规定更为具体、严格。28号文件重申了“占补平衡”的规定和占用基本农田必须由国务院审批的规定。此外,28号文件还要求各地严格村镇建设规划,在农村住房建设中节约土地。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以往的法规已经有这些方面的内容,28号文件予以重申,显然是针对日益严峻的土地滥用形势做出的。

28号文件强调,在国家征用土地和农地转移用途中,把农民利益放在重要地位。针对征地过程中对农户的补偿费用过低的问题,28号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要保证依法足额和及时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原有法律规定,各项补偿费用累计最高不超过土地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难和社会保障难的问题,28号文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具体办法,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对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农民可以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在城市规划区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将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规划区外,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当地人民政府要在本行政区域内为被征地农民留有必要的耕作土地或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对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地农民,应当异地移民安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提出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性意见。针对土地征用过程中发生纠纷难处理的问题,28号文件提出了具体的土地征用程序,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28号文件还对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提出了具体意见,有利于更多地保护农民的利益。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起草指导征地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开始启动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工作。

2、调整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

(1)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逐步创造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近年进城农民兼业者在城市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曾连续下发文件,对城市政府向农民兼业者的收费、兼业者的生产条件和生活待遇、兼业者的工资待遇和技术培训、兼业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等等方面作出了规范。2004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问题。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解决建设等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改善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大力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

2004年11月国务院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具体规定了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条例》对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欠缴社会保险费,以及不履行配合劳动保障监察义务的情形,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违反规定的情形,都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2004年年后半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接纳农民兼业者子女在城市学校入学,并实行与城市学生一样的收费标准。几千万个少年儿童可能从这项政策中得到实惠。

2004年11月,建设部还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农民工工资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企业可直接或委托银行发放。企业违反国家工资支付规定的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将记入信用档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对其市场准入、招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等进行限制,并予以处罚。另外,国家目前正在审定的建筑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建议,建筑企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者最高可处罚金30万元。

截至2004年11月26日,全国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1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已清理162亿元,完成了预期目标。全国2003年年底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171亿元,已累计偿付156亿元,偿付比例为92%。

(2)推动政府扶贫工作,促进社会平等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的新的指导思想。国家在2004年增加了扶贫资金投入。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中央要求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适当提高救济标准。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对低收入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

在2004年召开的世界扶贫大会上,国务院总理宣布,中国将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意味着现有2900万农村贫困人口将在2014年实现脱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阐述了中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将要实行的四大扶贫措施:一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扶贫机制。为此,中国将筹建一个贫困人口动态监测网络。二是在农村扶贫中“整村推进”,着重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增加经济收入。三是进一步增大扶贫投入,鼓励更多的金融组织在贫困地区开展信贷服务。四是发展和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今后要将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将在全国认定一批扶贫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中央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2004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各类专项资金达100亿元,比上年增加72%,其中大部分用于支援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教师工资的80%是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的。中央还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学杂费、课本费工作,并对学校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04年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央财政为此要陆续投入100亿元。以后在955个县(西部和贫困地区)建设7730所寄宿制学校,解决203万名学生的寄宿问题。

(3)农村金融改革

2004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当年金融改革的主要工作是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中央提出,要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缓解农村资金外流。中央决定,要总结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经验,创造条件,在全国逐步推开。在8个信用社改革试点省的基础上,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意见》又增加了21个省市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地区。除了过去规定的对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由央行专项票据安排长期借款之外,2004年国家还提出了新的政策,对1994~1997年期间亏损的农村信用社保值贴补息给予补贴。从2004年1月1日起至2006年底,对参与试点的中西部农村信用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一律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按3%的税率征收。上述政策对试点地区的信用社发展显然是有利的,对地方经济也是有好处的。试点省市的数量能够迅速扩大,与这些政策的吸引力很有关系。政策出台以后,有的省市主动要求进入试点省市行列。农村金融改革的环境并不宽松,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有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

为了使资本充足率至少达到零,除中央银行对资不抵债额50%的支持以外,其余50%的消化要靠地方政府自己。但从一些试点地区的实际操作看,地方政府一般通过“增资扩股”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政府行政命令动员干部职工向信用社投资便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还有些地方用贷款、实物资产、债权和有价证券作价入股。银监会发现后一种现象以后已经下发文件予以制止。

2004年中央还决定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拟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3、调整农村社会的内部关系,努力建立农村和谐社会

(1)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扩大乡村民主

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中央提出一系列深化农村机构改革的任务,要求各地政府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提倡干部交叉任职。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和教师队伍。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这些要求,各地继续加大了村合并和乡镇合并的力度,村镇数量进一步减少。

村民自治工作在2004年获得进一步发展。为了巩固村民自治工作的成果,克服业已存在的各种矛盾,中央于2004年6月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地在实行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这一文件对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详尽的规定。湖南、海南和山东等地开始探索新的路子解决村级“两委”之间的矛盾,推动“两委合一”。江西省安排了农村村落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农村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可能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于2004年在县域范围里开展乡镇长直接选举试验,在全国是第一次。

(2)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004年中央政府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没有出台新的政策,但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省市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迈开了较大的步伐。截至2004年底,山东省全省已有32%的适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当年收缴保费8.9亿元,基金滚存结余达到55亿元,累计发放养老金5亿多元,领取者达40多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千万,位居全国第一,当年收缴保费、基金滚存结余和养老金领取人数也均进入全国前三名。青岛市多数区市出台了按农民人均收入比例缴费、财政给予补贴的政策,将养老保险覆盖到全体适龄农民。农民连续缴费15年达到领取年龄即可享受养老待遇。山东省的做法表明,国家经济总体实力和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农村由家庭为主的养老保障可以转变为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一些发达国家实际上也有过这样一个转变。

广东等省正在探索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该制度完全是中国实践中产生的制度,可能将对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4年,一些省市在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最低生活保障将可能成为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手段。

2004年,我国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的农村医疗保险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后,2003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制定并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做了安排,提出了农民每人每年至少交纳10元,集体和地方政府补助一定资金,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要求。中央还决定,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这项意见还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做了规定。针对2003年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情况,2004年卫生部会同其他10个部、委、办制定并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对有关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规范性意见。新的文件为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医疗,要求各地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方式。文件提出建立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助的方式,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可建立家庭账户。可用个人缴费的一部分建立家庭账户,由个人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个人缴费的其余部分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或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

2004年,国家还出台了对农民罹患爱滋病实行救助的政策,农民患者可以得到免费检查治疗。

(3)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农村人口质量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2004年3月,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西部地区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4年起,在15个省市开展对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在试点地区,确定奖励扶助对象309,949人,奖励扶助专项资金支出达2.12亿元。按照这项政策,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每年将获得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这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转变的一个质的飞跃。这项政策对于调整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改变农村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状况,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将发挥深远影响。

奖励扶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确定负担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并分别纳入当年财政预算。西部试点省份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试点地区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50%。按照这一标准,2004年奖励扶助专项资金预算总额为2.12亿元,需中央财政负担1.61亿元,地方财政负担0.51亿元。

三、关于2004年农村政策的若干评论

从2004年开始,我国农村政策的确发生了极大变化。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5年的1号文件又了。连续两个1号文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一个比较富于进取精神的、全面的农村政策新体系浮出水面。两个1号文件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思路,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2005年的1号文件明确表示,政府将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从此将结束把农业作为政府收入来源、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工业化初期的发展道路,而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文件在总结国内外农业成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政策落实的规范性意见,对各有关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动员全国力量支援农业的决心和魄力。这在中国农业政策史上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落实将极大鼓舞亿万农民焕发生产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真正跃上新的台阶。

两个1号文件将对我国农村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农村问题始终是制约全局的关键问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建立在从农业获取全社会资本积累的基础上,特别是国家财政对农业有极大的依赖性,使农民成为经济成长的负担者,那么,这个国家将滋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并终将危及社会安定,破坏国家政治发展的可持续性。由农业向社会的净贡献转向社会向农业提供净支持,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2005年的1号文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背景下出台的,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有能力迈过社会重大转型这个门槛,预示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时期。

两个1号文件能够出台,充分反映了新一届中国政府全新的施政方针和治国理念。近几年来,中央政府把国家安全、社会和谐、人民富裕作为主要施政目标,把对社会弱势阶层的扶助作为实现施政目标的重要政策内容,重大政策连连出台,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活力。这证明,在外部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形下,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行动魄力是一个国家完成重大历史转变的关键所在。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这个历史转变,是中国亿万农民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以后才能够出现的。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农村不仅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城市扩张的土地。在一些关键时期,中国农民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脊梁支撑着前行中的民族躯体。我们犯的任何政治错误所带来的社会痛苦,农民首先成为承受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中国农民自己的创造,方使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由此为结束农业哺育工业创造了条件。我们必须感谢中国农民,必须给他们以回报,必须引领他们与城市居民一起迈入中国发展的主流。

正像新的2005年1号文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今后,中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认为,提高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实现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调整,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将是今后我们农村工作面临的难点;如何通过对农村社会基础结构的改造,强化农村社会对国家政策的有效承接能力,也始终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这些困难交织在一起,需要一种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政策来把握和处理。

农村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完成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变,使农业实现高度的商品化和专业化,并使直接的种植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一个较小的比例;同时,要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实现较高的农业劳动效率。如果这两个转变不能完成,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的任务就不能说完成。实现这两个转变,在大的方向上也可以叫做“城乡统筹发展”,但从这两年的政策运作的趋势看,我们对实现后一个转变还缺乏有力措施,并从结果上看也影响到前一个转变。“城乡统筹发展”是正确的方向,但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却并不容易。

提高国家反哺农业的关键是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多年以来,中央农村政策的主要目标还是离不开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在这三大目标中,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如果粮食生产不能使农民依靠农业过上体面的生活,农民很难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不能成为赚钱产业,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一句空话。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政府反哺农业可能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否则,即使是大农场主也很难维持正常经营。但是,即使将2004年给农民的各项补贴增加10倍,每个农户平均也只能得到五、六百元。所以说,在目前条件下,提出反哺农业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人数减少,农业规模增大,不仅使农户获得国家补贴的数量可以增加,还可以提高农户承接国家其他支援农业项目的能力。

决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关键是城市劳资关系的调整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城市化政策的犹疑不定,说到底是担忧城市对农村人口输入的承接能力。其实,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已经大量承接了农村人口,只不过他们处于边缘化的生活状态,没有融入城市生活的主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资金,但资金可以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获得。只是这个分配结构的调整不是体现在2004年农村政策中的小调整,而应是更大的调整。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劳资关系的调整,迫使资本一方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造成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产生工资上涨的压力,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二是实行土地交易(包括国家征用)的市场化,提高农民放弃土地的收入,实现“以农村土地换取城市生活保障”,使相当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买得起城市较低标准的住房。实行这两方面的政策意味着国民收入结构的深刻调整,可能带来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后果,例如会增加中国产品的工资成本等等。但这方面政策的更积极的后果是扩大了国内的市场,从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依据这个分析,我们认为,今后农村政策的调整方向是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并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加速这个目标的实现。

评论范文篇10

关键词:在线评论;预订决策;酒店消费者决策

一、引言

酒店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代表,其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特征使得消费者无法提前感受产品或者服务,因此消费者预订决策会受到相关在线评论的信息影响。本次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在线评论对消费者预订决策产生影响的七个维度为基础,假设了本次研究模型。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影响,帮助酒店更准确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一些重要信息,并在营销推广、客户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为酒店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的构建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出来的酒店消费者预订决策影响因素有评论内容的质量、评论的形式、评论的时效性、评论的数量、评论者的威望值、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七个方面。研究模型中的因变量为消费者预订决策;自变量为评论内容的质量、评论的形式、评论的时效性、评论的数量、评论者的威望值、正面评论以及负面评论。

(二)变量定义与测量

1.评论内容的质量。消费者的分享与反馈中是否含有真实有效的内容将影响其质量。评论者的专业知识无法全部相同,其划分标准也存在差异,导致评论的质量也不同。测量的题目:评论的内容与产品、服务密切相关,评论内容比较可靠,评论内容比较真实,评论观点比较客观,评论内容可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2.评论的形式。评论的形式是指评论可能全篇只有纯文字的描述或是采用图片或视频来补充更细致描述的不同形式。通过研究文献发现,详细的评论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为消费者预订决策提供更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因而产生显著影响。测量的题目:含有图片或视频的评论受到较高关注;含有图片或视频的评论更有价值;简短的评论和附有图片或视频的评论同样有价值。3.评论的时效性。评论的时效性是指评论反馈的时间是否临近消费者浏览信息的时间,若临近则说明时效性较强。评论的时效性将决定其中的内容能否涵盖最新产品或服务质量。酒店产品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而产生变化,由此可以预测临近消费者浏览时发表的评论与时间久远的评论会对消费者预订决策产生不同的作用。测量的题目:近期的评论很重要,可以反映产品信息的最新评论很重要,入住后及时的评论很重要。4.评论的数量。评论的数量是线上预订网站中的分享与反馈的评论条数。由于许多线上预订网站需要有实际消费经验才能做出评价,所以在线评论的数量间接展现了入住该酒店的消费者数量,同样可以看出酒店受到的关注度高低。消费者在搜索酒店时通常根据综合评分和关注度作为条件进行搜索,这表明受到高度关注的酒店可能有更多消费者预订。测量的题目:很多人对酒店发表了评论,酒店受到较高的关注,对评论较多的酒店比较关注,对酒店的评论褒贬兼具。5.评论者的威望值。评论者的威望值是用来衡量该会员信用等级的重要参数。多数消费者认为等级越高的用户越拥有丰富的使用体验,因此其评论更加专业可信。测量的题目:评论者有与酒店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重要,评论者有高知名度很重要,评论者有良好的信誉记录很重要,评论者的级别很重要。6.正面评论。正面评论代表了酒店的产品服务是可以令人满意的,在无法直接体验产品时,正面评论可能会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测量的题目:预订时比较关注正面评论,正面评论更有价值,比较关注正面评论比例较大的酒店。7.负面评论。JuminL的实验结论表明,服务业中负面评论与消费者决策有显著的联系。Lee和Park对韩国消费者进行研究发现,产品的负面评论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测量的题目:负面评论的数量很重要,大量负面评论会让人对酒店产生反感。酒店企业在线评论管理对策研究翁鸣鸣温雅淇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网络平台进行分享与点评,因此在线评论对消费者预订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8.酒店消费者预订决策。通过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在线评论可能通过以上七个方面对酒店消费者预订决策产生作用。测量的题目:影响消费者对一家或一类酒店的第一印象,预订过程中很关注在线评论;在线评论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让消费者的预订决策从模糊变得清晰和明确。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本次研究共收回233份问卷,去除17份无效问卷,本次共取得可用的数据216份。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通过验证回归系数β是否显著,以此检验七个因子与消费者预订决策之间的是否显著相关,并验证本次研究提出的假设和模型(表1)。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结果,从t检验值对应的显著情况来看,评论的时效性、评论的数量以及负面评论的显著性为0,评论的形式的显著性为0.007,呈显著相关性,而评论者的威望值、正面评论、评论内容的质量显著性水平大于0.05,因此不呈现显著相关性。参考标准系数β可以得到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预订决策的四个维度的程度排序,由高到低分别是负面评论(0.296)、评论的时效性(0.271)、评论的数量(0.218)、评论的形式(0.160)。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影响消费者预订决策的最大因素是负面评论。过去的研究显示,负面评论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本次研究证明负面评论对消费者预订决策有重大影响。这是因为酒店产品中服务对构成比例较高,如果出现问题消费者无法像实物购买一样退换处理,因此消费者十分谨慎,对负面信息也更加敏感。同时,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也会受到社会规范性和大众态度的影响,当某个酒店的评论负面比例较高时,消费者可以选择不进行预订。2.评论的时效性较大程度地影响消费者预订决策。尽管之前的文献资料显示评论的时效性不会对消费者决策产生明显影响,但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浏览在线评论时会更容易看到前排的评论,并认为近期的评论更能真实显示出产品的服务质量。消费者在面对大量的评论时,越先看到的信息记忆越清晰,同时受到时间和查找的限制,无法仔细阅读每条评论,所以消费者记忆最清晰的往往是排列在最前面的评论,因此评论的时效性对消费者预订决策产生较大作用。3.大量的评论会作用于消费者预订决策。研究发现,由于网络具有虚拟特征,消费者对网络信息缺乏足够的信任,而大量的评论可以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因而大量的评论可以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评论的多少也代表了受欢迎程度,从而改变消费者做出预订的决策。消费者通常认为热门商品也是社会当前的流行消费,更符合社会期望。为了获取社会认同,消费者更可能预订该产品。4.信息中是否含图片或视频也会影响消费者预订决策。评论的形式也会影响消费者做出预订的决策。消费者认为,含有图片或视频的评论具有更强的说服性和真实性,并为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于评论内容的信任。消费者认为,详细具体的评论更加客观明确,能够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以选择是否进行预订。然而,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消费者的处理能力,他们无法仔细阅读每一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首先选择含有照片或视频的评论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决定。5.评论者的威望值、评论内容的质量以及正面评论对消费者预订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做出的决策会受到高等级会员影响,但本文研究并没有证实这一点。由于在线评论可以不显示真实姓名,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评论。酒店有可能找人冒充消费者或者是找到具有流量的网红发表不太真实的信息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所以消费者在看待网络信息的时候需要谨慎对待。在此种情况下,等级经验较高者分享的信息可能无法造成影响。同时,本次结果显示评论内容质量与消费者预订决策没有显著相关性。线上的虚拟性使消费者的购买风险意识增强,导致其对评论内容不信任。由于消费者对此产生的质疑,所以评论内容的质量无法造成影响。多数文献资料都表示正面的评论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但本文结论显示,赞美类的分享与反馈不存在明显影响。一方面是目前消费者还没有完全建立对网络的信任,网络上确实存在一些故意的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对正面评论的真实性存在质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评论,网站系统会默认进行正面评论,正面评论中的有用性下降,导致正面评论无法成为影响消费者预订决策的因素。

(二)研究建议

1.重视对负面评论的处理。酒店管理者在处理负面评论时,一方面可以每日定时对消费者的评论进行回复,如此可以尽早发现消费者的负面评论,以便更早地处理评论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发表评论的平台应该为酒店管理方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如可以在管理评论的页面中将负面评论设置为红色,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负面评论得到妥善处理也是在提高酒店自身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行预订。2.及时更新在线评论。研究数据显示,评论的时效性有明显的作用,评论越接近当前日期则影响越大。酒店和第三方网站也应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消费者在消费体验之后尽快发表评论,并且及时将近期评论更新让消费者查看。现在网站的会员积分大多是以消费者在网上实际预订的金额进行衡量,与消费者是否发表评论,发表什么样的评论无关。为了获得更有效及时的在线评论,网站可以采用不同的等级评定制度,如消费者的评论形式、不同的字数和是否含有图片或视频都将会有不同的得分,及时发表的评论也将比消费长时间后做出的评论获得更高的积分。3.鼓励消费者多分享与反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评论的数量容易对消费者决策产生影响,拥有在线评论数量较多的酒店更可能被大众知晓。对于很多潜在的新客户来说,酒店拥有大量评论代表其具有高知名度,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可见应该鼓励消费者在他们消费后进行反馈。例如,在消费后的三天内进行评论可以获得该产品的优惠券以供下次使用,不仅可以促进消费者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增强评论的时效性。除了在线上鼓励消费者发表评论,在消费者办理离店手续或是在餐厅等地进行消费后,可以真诚友好地邀请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4.重视在线评论的形式管理。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含有图片或视频的评论更有价值,在预订过程中消费者更愿意关注和参考含有图片或视频的评论。国内许多点评网站是按照评论的热门程度进行排序的,这样确实符合了消费者关注图片或视频的想法,却忽略了消费者同样看重的时效性。因此可以增加分类标签“含有图片或视频”,让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排序依据“热门评论”还是“最新评论”,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查找所需信息。此外,根据本次调查数据还可以发现消费者对评论内容的质量也十分关注,因此还可以针对在线评论内所含信息量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增加分类标签“百字以上”,百字以上的评论内容会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让该条评论的质量更高,可以更好地帮助和促进消费者做出预订决策。

五、结论

数据结果表明,评论的形式对消费者预订决策作用显著,多数消费者认为含有图片和视频的评论比纯文字的评论更有价值。评论的时效性和评论的数量对于消费者预订决策的作用也十分显著,其被认为可以反映酒店的新产品和近况的评论更加有价值,同时消费者也更关注获得大量评论的酒店。负面评论的作用最为显著,酒店的管理者应该关注负面评论,如果可以妥善地处理,那也会给消费者们带来好感。从结果来看,评论内容的质量、评论者的威望值和正面评论都没有显著的作用,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近年“网红”和“流量”标签的影响下,对于高经验等级用户分享的正面反馈持有怀疑态度。

参考文献:

[1]徐峰,丁斅,侯云章.在线评论影响下的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52-57.

[2]金立印.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J].经济管理,2007(22):36-42.

[3]孙姗.经济型酒店负面在线评论类型对消费者订购意愿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张颖.在线酒店评论对消费者预订决策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5]王勇,庄贵军,周筱莲.企业处理投诉的方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及其后果[J].管理评论,2013(04):127-136.

[6]郑小平.在线评论对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7]龚诗阳,刘霞,刘洋.网络口碑决定产品命运吗———对线上图书评论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2(04):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