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失业保险流程十篇

时间:2023-12-18 17:49:04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1

2、失业保险中心对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无误后,发放《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失业求职登记表》。

3、失业人员认真填写以上表格。

4、交纳3张一寸彩照、1份身份证复印件。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2

关键字:第三方物流,保险,法律关系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越来越便利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货物破损、野蛮装卸、误时配送、偷盗灭失、变质串味等风险都可能遭致托运方提出索赔。面临风险的猖狂和索赔的烦恼,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如何防范?是自留还是转嫁?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因此,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就得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保险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另外,物流业对保险业的陌生又造成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这也是导致我国物流保险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一、第三方物流保险的起源-从“三足鼎立”到“双轨并行”

近代保险制度肇始于14-16世纪的国际贸易活动,从此物流保险便开始了其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历史。据资料记载,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到16世纪下半叶,英国女王特许在伦敦皇家交易所内建立保险商会,专门办理保险单的登记事宜,由此逐渐形成了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制度。1666年,伦敦皇家面包店引燃了长达5天5夜的一场大火,大火几乎吞噬掉这座古老的城市。1667年,英国便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近代的火灾保险制度诞生了。海上运输保险和火灾保险,是第三方物流保险在运输和仓储环节的最初起源。

到了现代社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造成损失的风险逐渐增加,于是保险领域又产生了公众责任保险。所谓公众责任保险就是保障投保人因疏忽导致第三者伤亡或财物受损的法律责任。在运输领域,伴随着公众责任保险的兴起产生了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承运人责任保险承保的就是承运人在运输货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托运人货物损失在法律上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运输环节保险、仓储环节保险以及承运人责任保险形成了传统物流领域“三足鼎立”的保险格局。随着现代物流业务的发展,在综合性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理念下,传统货物财产保险体系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

1.各环节的保险被肢解,与现代物流功能整合的理念背道而驰。

由于在传统保险体系下,物流的各个环节被肢解,造成了托运人不得不按环节投保的现状。比如,托运人要完成一项物流活动,就不得不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等。多次办理保险手续意味着多次的保险谈判、保单缮制、费用支付等。程序的复杂既延长了物流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多环节保险的费用,给托运人带来不便。

2.传统货物保险体系不能无缝覆盖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第三方物流保险存在真空。

在传统货物保险体系下,保险公司并不提供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诸多物流环节的保险服务,这就使物流货物的保险出现真空,被保险人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充分地保障。

例如,英国伦敦保险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nstituteCargoClauses,ICC)规定: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间遵循“仓至仓”条款(WarehouseToWarehouse)。然而,随着现代物流业务的兴起,在保险责任期间方面,传统的ICC所提供的“仓至仓”条款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的“门到门”(DoorToDoor)、甚至“桌到桌”(DeskToDesk)的一站式服务。因此,在现有的保险体系下,“门到仓”以及“仓到门”所代表的集货与配送环节的保险处于真空状态之中。

3.传统保险的制度设计与现代物流不配套。

以仓储保险为例,传统的仓储保险是对大宗货物在较长时间的仓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投保,因此保险费率一般较高。在现代物流JIT生产方式以及零库存管理理念下,仓储则具有“短暂性”的特征。换句话说,仓储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仅仅起一种“歇歇脚”的作用,因此其保险费率一般不宜过高。实践中,被保险人分别投保货物运输险和仓储险,虽然可以基本上涵盖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但由此带来的保险费用的上升却是被保险人所不能承受的。

有鉴于此,我国一些保险公司早在1998年就开始积极探讨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这些方案将保险责任起讫期间延长为“门到门”条款,把货物运输保险和短暂仓储保险打包后低价出售。这些方案的推出,使现行保险体系逐渐与现代物流业接轨,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有益尝试.200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推出了《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物流保险条款,结束了传统保险的“三足鼎立”局面,从而进入了物流保险的“双轨并行”阶段。

二、扑朔迷离的法律关系

根据保险标的的不同,第三方物流保险可以分为物流货物保险与物流责任保险。所谓保险标的,就是指保险关系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来说,物流货物保险的标的是货物的实体财产利益,物流责任保险的标的则是被保险人对于第三人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赔偿责任虽然可以具体化为一定数量的财产性利益,但其本身并不是基于货物而产生的。实践中,认清物流货物保险与物流责任保险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对甄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责任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双轨并行”的物流保险基本形态及其法律关系

1.物流货物保险

从法律上讲,物流并不转移货物的所有权,货物所有权仍然掌握在委托方(第一方或第二方)手中,委托方对货物具有直接的保险利益,故其须对货物损失的风险负责。货物所有权在第一方和第二方之间的转移,决定了由谁来办理保险;但是不管委托方中的任何一方承担保险义务,均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无关。以CFR贸易方式为例,货物风险在买卖方之间的转移以货物越过船舷为界,此时为了转嫁货运风险,一般应由买方(表现为第二方)办理保险。自始至终,第三方物流企业既不承担货物的保险义务,也不负责赔偿货物损失的风险。归根到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物流货物保险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2.物流责任保险

当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责任造成货物损失时,按照保险法代位求偿理论,货物所有权人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赔偿货物所有权人的同时便取得代了位求偿权。基于代位求偿权,保险公司可以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追偿。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降低自身责任风险,一般会选择投保物流责任险。物流

责任保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保险利益人)均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责任保险的标的不是货物实体财产本身,货物的所有权人自然也不是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二)物流货物保险的特殊形态及其法律关系

1.物流货物保险的特殊形态之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兼业保险人

根据中国保监会《保险兼业管理暂行办法》第2条规定:保险兼业人是指受保险人委托,在从事自身业务的同时,为保险人代办保险业务的单位。一般而言,保险兼业人都有与其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一定规模的保险业务来源。实践中,很多传统的货运企业、货运企业、进出口企业拥有“保险兼业许可证书”,这些企业在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继续兼业从事保险业务。此时的保险法律关系中,投保人为货物所有者的第一方或第二方企业,保险人为保险公司。与物流货物保险基本形态下的法律关系有所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保险公司的人,是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与投保人订立了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后果仍由保险公司承担。

2.物流货物保险的特殊形态之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货物所有权人的受托人

这种形态的物流货物保险起源于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买方委托卖方办理货运保险的CIF、CIP等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之间互相委托办理货运保险是经常的事情。如前所述,在CFR贸易方式下,原本由买方负责办理货物保险,但实践中出于贸易的方便,买方往往委托卖方在装船的同时为其办理货物保险事务,因此出现了CIF的贸易方式。在CIF的贸易方式下存在着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首先是委托人(买方)与受托人(卖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其次是以卖方为投保人、买方(或其他的保单背书持有人)为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为保险人的保险法律关系。

更进一步,实践中又出现了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办理保险的做法。例如,国际货运企业在为货物所有权人提供出口清关、安排运输等物流服务时,往往还代客户进行投保。这种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被保险人的利益与保险公司之间订立保险合同的法律关系,与保险经纪关系极其相似。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办理保险时存在着两个法律关系:首先是委托人(买方或卖方)与受托人(第三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其次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投保人、委托方为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为保险人的保险法律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货物所有权人的受托人,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其法律后果应由货物所有权人承担。

综上所述,只有投保物流责任保险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才是保险关系中的被保险人。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须承担保险合同的法律后果。除此之外,投保物流货物保险时的各种情形,包括货物所有权人直接投保、第三方物流企业兼业保险以及其作为货物所有权人的受托人等各种情形,第三方物流企业均不是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的法律后果亦不应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明确这一点,对认清物流保险实务中的若干误区有重要的作用。

三、第三方物流保险实践中的认识误区

本来,“双轨并行”下的货物保险与责任保险分属于不同的保险类型,两者各自独立发挥其保险功能。但随着综合物流服务的产生,第三方物流企业办理自身责任保险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为货物所有权人代办货物保险。从投保形式上看,其与物流责任保险极为相似,因此实务中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区之一:用代收委托人的保险费投保物流责任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委托人收取的保险费属于代收性质,其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代为投保物流货物保险的义务。然而,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认为,投保与否以及投保哪个险种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为节省保费,他们往往只投保物流责任保险一个类型。这些企业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责任保险情况下,对于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的货物损失,保险公司是不负赔偿责任的。此时,货物所有权人面临的货损风险加大。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这种行为极有可能导致权利人提起违约诉讼。

2.误区之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承担全部货损责任。

按照法理,当发生除第三方物流企业责任以外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外来风险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货物损失,被保险人应该向保险公司索赔。只有发生了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责任导致的货物损失时,被保险人才可以选择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索赔。但实践中发生货损时,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对损失的原因不加区分,直接向委托方理赔,白白造成了损失。

3.误区之三: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必要投保物流责任险。

很多时候,委托方直接与保险公司打交道可能更为方便,所以实践中委托方并不一定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代其投保。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认为既然委托方已自行投保,便没有必要投保物流责任险。其实,委托方投保的仅仅是货物财产险,对于因第三方物流企业责任造成的货物损失,保险公司仍然可以取得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追偿的代位权。因此,从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即便是在委托方自行投保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仍有必要投保物流责任险。

4.误区之四:双方行为。

在兼业保险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保险人的人。为提高效率,很多物流企业受货物所有权人的委托还代其办理保险事务。这种操作方法,便于物流企业及时撮合交易,但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法律风险:即双方。所谓双方,就是指同一人同时双方当事人签订民事合同。为了维护被人的合法权益和确保权的合法行使,法律上禁止人从事双方。在保险活动中,一个人如果同时充当投保人和保险人的人,难免顾此失彼,最终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更有甚者,一些双方行为还构成了严重的刑事犯罪。其作案的惯常手法是人为地制造虚假交易,待骗取双方被人的资金后携款潜逃。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双方的行为是万万不可采取的。

四、第三方物流保险功能的重新定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制定的《物流责任保险》第十二条规定:保险人以本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预计发生的物流业务营业收入为基础计收预付保险费。该条款一出台,物流界为之哗然:年轻的中国物流业怎能承受如此高昂的保险费用!诚然,保险是分散货物损失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保险绝不是风险防范的全部内容,认为一切风险都可以转嫁给保险公司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种不切实际主要表现为物流与保险的脱节。一方面,物流界希望的保险品种在保险界至今还是空白;另一方面,保险界推出的产品由于费用过高,却又为物流界所不能承受。笔者认为这种脱节固然与新事物尚不成熟有关,但更重要地还在于物流界对保险功能的定位并不清晰。

一般而言,风险的估算要参考两个指数,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

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可以从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放弃和管理,后者包括自留和转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型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而给出物流保险功能的准确定位。

1.风险最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很少发生。如某物流公司每天按照固定的路线为某超市供货,由于公司没有充分预计到高考时可能造成的车辆拥堵和临时交通管制,结果高考当天发生配送延误达2个小时,按照合同约定应向超市赔偿单票物流费用5%的违约金。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这种类型的风险不具有保险的经济性。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风险自留的方式。所谓风险自留,就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风险。自留风险的可行程度,取决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补偿损失的适当安排。

2.风险较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大事不犯”说明损失一般不会太大,“小事不断”则说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现实中,恰恰这种类型的风险让物流公司颇感头痛。

由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保险公司便有可能无利可图,实践中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提供这种类型的保险。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小,因此物流公司自留风险成为可能。另外,即便一些保险公司愿意提供这种保险,其费率必定是昂贵的。因此,购买保险往往是不经济的,物流公司也只有通过自留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实践中,因为野蛮装卸、内部人偷盗等行为导致的货物损失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这种类型风险造成的单次损失并不大,但较高的发生概率造成的累计损失足够物流公司难以承受,因此物流公司陷入了两难困境。很多物流公司抱怨保险公司提供这种类型保险时索要了过高的保险费率,而保险公司却又抱怨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差、发生风险多导致其无利可图。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抱怨,根源在于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从风险筹划的角度来看,保险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风险是一个客观现象,保险能够分散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的损失,但不能从源头上制止风险的发生。这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风险,大多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笔者建议这种类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管理加自留,即首先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最小型,然后通过自留的方式规避风险。

3.风险较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这是传统保险可以承保的风险类型。由于发生的概率很低,保险便具有了可行性;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大,成就了保险的必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威胁。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足以让物流公司倾家荡产。保险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分散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被保险人的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较大类型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保险的策略予以转嫁。

4.风险最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不会发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道路状况不良、天气环境恶劣、司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承运一批价值连城的玻璃制艺术品时所面临的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此时,理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会采取放弃的方法来应对风险。放弃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其机会成本却是可能获得的高额收益。另外,放弃固然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难免又会遇到其他风险。可以说,放弃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当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物流企业总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降低货物发生损失的概率。如前例,选择空运、高价雇佣一名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或者给玻璃艺术品进行安全包装等,这些管理方法足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对这种风险的最佳策略是管理加保险,即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较大型,然后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

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是:保险的功能主要在于分散风险和降低损失,保险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风险的发生。对于发生损失概率很高的一些风险,企业可以先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然后采取自留或者保险的方式予以防范。对于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虽经有效管理但仍不能避免的因素产生的风险,则应该采取保险的方式。实践中,轻视管理、盲目保险的做法是不经济和不科学的。正确定位物流保险的功能,对物流业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3

1.1定义

风险是指事情发展具有的不确定性,并且使得期望和得出结果有所差异。社会保险经办风险是指在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由于经办人员或者技术等原因,造成参保人的社会保险权益信息等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以至于社会保险结果和预期相左。按照风险发生的原因和要素可将社会保险风险分为:操作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法规政策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

1.2不同业务流程存在的潜在风险

不同地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流程可能有所出入,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在社会保险业务大厅的前台进行申请,称为初审阶段;通过了初审后,交由业务员进行处理,是录入阶段;接着由自己单位的经办人进行核对,即反馈阶段;通过反馈,交由社会保险机构进行再次审核,称为复核阶段;最终,进入资料的归档阶段。在初审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有:申报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表单填写不正确;受理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受理了不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的材料。在录入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单位类型、经济类型、行业内部标准、全体参加医疗标志、全体参加生育标志以及参保范围选择录入不正确。在反馈环节潜在风险是单位经办人的反馈无效,没有发现错误信息。复合环节存在的风险有信息录入不准确和经办人由于其他原因复核通过了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参保登记业务。最后在归档时可能存在资料缺失、遗漏的问题。从数据的角度来分析,将社会保险数据分为:参数数据、基础数据、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四类。参数数据是指该行政区划内社会保险参保对象的总体数据值,比如,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社会保险的替代率等,其存在的风险有未按规定调整参数数值,信息录入和归档的失误。基础数据是指参保单位和个人基本的社会保险信息数据,潜在风险有资料造假,录入和归档失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过程数据是指根据参数数据和基础数据由社会保险机构信息技术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结果数据是将过程数据经人工确认的数据,两者皆存在技术的程序错误,信息传递和转化过程的失误,归档不当等风险。

2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面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时,会进而导致得不到预期结果或者造成损失,我们可以从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和承受风险四个角度来解决风险。回避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回避产生社会保险风险的流程,比如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现阶段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是县级,如果提升至市级,可以回避县区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核算的风险。转移风险也是很好的减少风险的手段,通过改变操作方式,增加责任主体,设置风险共担机制来转移和分担部分风险。如现在社区代收医疗保险费时,可以采取银行账户直接结算,取消现金收付的结算方式。承受风险是不进行任何干预风险的手段,接受任何可能的风险结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保险进行改制时,改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转制成本,这部分成本需要政府化解以保证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在这个阶段政府最明智、最积极的做法就是主动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降低风险是在四种应对风险过程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措施。降低风险是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同时降低两者。降低经办风险几乎涉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例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降低某项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经办风险,对该项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办理采取三级审批、加大内审抽检办理结果比例等。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总结可以有效的达到降低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的目的。事前预防是指通过适当的制度建设、机构和权限的合理配置、社会保险经办流程完善优化及强化程序开发校验。具体包括:按照国家和本省市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及基金管理的保值增值的要求,从组织机构、业务运行、基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四个方面建立相应的控制;科学设立社会保险内部机构,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及严格进行权限配置,使社会保险登记,审核,保管档案等各部门之间、各经办人员之间的权利相互制约和监督;实行新程序的开发模拟,为防止对原社会保险系统造成影响,系统维护或新程序开发时应在仿真系统上先进行模拟测试。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利用社会保险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在社会保险经办系统中嵌入内控系统,内控人员通过系统对整个业务经办过程进行监控。当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会及时向内控人员提示或预警,内控人员通过分析,若认为有必要应立即要求业务经办人员进行核实,若确属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出错,应立即进行整改。事后反馈总结可以是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部门对本部门经办业务实行自查自审,在某一时点对某一类业务进行专项检查,也可以是由某类突发性事件而采取的措施或对高风险级别业务实行重点监控。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中心有关社会保险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各地力量,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风险防范标准,对于各地对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终加强社会保险培训及考核,提高经办人员素质。经办人员的素质高低可以说与社会保险经办风险防控效果成正相关关系。经办人员素质高,业务娴熟,易于把握业务经办过程中的风险点,出错少,风险防控效果好。因此,应加强培训及考核,强化员工的业务经办能力及内控意识。

作者:郭敬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珍著.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林义著.社会保险(第二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4

一是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费收入逐年增加。随着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强力推进以及缴费基数逐年提高,失业保险费收入也随之逐年增加。参保人数由《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前的十几万人增长到近20万人;失业保险费年征缴额由原来1000多万元增长到约1.5亿元,为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促进其再就业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到2013年,支付各项失业保险待遇约5.5亿元,惠及了我市7.5万失业人员(人次)。二是失业高峰期平稳度过,劳动力流动日趋合理。从马鞍山市失业登记情况看,企业职工的失业已从改制时的高峰期,顺利过渡到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平稳期。2002~2005年间,随着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和企业改制进程加快,由就业转失业人数骤然增多,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也随之增大。2004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一度突破2万人,全年基金支出近1亿元,当年超支1000多万元,首次出现当年收不抵支,动用历年结余的情况。从2005年11月份开始,失业登记及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逐月递减,2006年全年失业登记人数为4000人,仅占2004年高峰期22.64%,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大幅下降。2006年8月当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9866人,这是自2003年元月以来,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首次跌破万人以下。到2013年12月,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已降至3466人,近几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基本稳定在4000人以内,就业转失业人数约占参保总人数的2%左右,远低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提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失业保险处于低位、平稳的运行态势。三是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快速增长。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结束,下岗失业人员高峰期安全度过,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持续下降,失业保险待遇支出逐年降低并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加之失业保险费收入稳步提高,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越来越多。四是失业周期缩短,失业人员结构复杂。当前人力资源流转频繁,部分就业人员稳定性差,失业周期缩短,反复失业人数增多,失业人员的年龄呈两极化分布,纺织行业的产能压缩和服务性行业人员流转过快导致女性失业人员非正常增长。2013年新增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员中,多次就业合并计算失业保险待遇的占65%;享受失业保险金月数14个月以下的(即参保年限不足5年)占70%;女性失业人员占62%;80后的青年失业人员和4050大龄失业人员分别占34%和38%。上述的失业人员构成情况表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企业一般不愿使用这类人员,多数人仍然依靠失业保险金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马鞍山市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

马鞍山市失业保险工作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取得的成效显著,但随着政策的调整,失业保险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失业保险尚未全覆盖。《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参保范围和对象仅限于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不仅无法涉及农村经济领域,甚至城镇中采取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形式实现就业的群体也无法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另外,国家机关中的聘用制人员由于国家机关不在参保范围而无法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不能跟上就业形式和国家政策的新变化,将会造成劳动者享受社会福利机会新的不平等。二是失业保险待遇水平设计不合理。一方面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标准较低。我省规定失业保险金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5%,仅占当年平均工资的20%左右,难以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失业保险金给付的时间过长。《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累计缴费15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为24个月,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给付期限显得过长。可能使失业者失去迅速就业的动机,不利于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统一。我省乃至全国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大体上分为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保险机构管理及单独作为一个机构直接隶属人社行政主管部门。这三种管理模式并存,缺少统一的整体规划,导致失业保险在横向和纵向管理上的不统一,阻碍了失业保险具体经办工作顺利开展和失业保险事业的长远发展。四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缺少统一的政策依据。目前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过大。针对这一问题,如何扩大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的范围,合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虽然我省有一个指导性意见,其范围也仅局限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八市,国家层面尚没有作出统一的政策规定,各地在扩大使用范围时缺少政策依据,不利于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三、提高失业保险运行质量的对策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5

关键词 工伤保险 医疗费 控制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目前改革的不断推进,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和防止其过快增长是当前面临的热点问题。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包括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其中工伤医疗待遇支付是管理的难点,如不及时加以防范,仅靠提高费率和扩大征收额来实现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势必加重参保单位负担,使之因不堪重负而退出参保行列。因此防止工伤基金流失,让有限的工伤基金发挥最大的保障作用,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就工伤保险医疗费流失的渠道、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工伤保险医疗费流失的渠道

收治工伤患者标准宽松:工伤患者的医疗费用来自于工伤保险基金,只要工伤患者住院治疗都是社保经办机构买单,所以造成医生很难严格按照标准收治患者。由于工伤患者单位及本人潜意识认为有工伤保险,医院应该无条件予以收治。但在诊疗服务上,单位为减少工伤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求医院超基本医疗范围救治,从而造成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

工伤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住院日一般分为高效住院日、低效住院日和无效住院日。高效住院日是病人入院后检查和治疗的集中时间,其时间为入院后的1~10天。但患者住院费用多发生在这一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病人的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时间,此时医院收费高、消耗低。而低效住院日和无效住院日是导致过高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一些工伤患者有着强烈的住院要求,即使医生一再强调可出院休养,但他们也不愿意出院,因此导致了住院天数延长,加大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

重复检查或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过度:由于工伤患者住院时间长的原因,大部分患者与医生较熟悉,往往要求做大型检查或多次进行辅助治疗等。例如对于一个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进行多次红光等理疗项目,远远超出了临床治疗目的。但患者有要求,医生也没有控制费用的意识,反而对科室和医院收入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医患双方互惠互利,因此造成了高收费、超标准收费以及超常规使用辅助治疗。有的医疗机构在治疗工伤时,意识较淡薄,形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费,这也是造成工伤保险基金流失的关键渠道。

工伤医疗费流失的原因

企业安全意识差: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新参保的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他们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忽视了抓安全生产,对工人也减少必要的技术培训,因此极易引起工伤事故的发生,进而加大了工伤基金的支出。

医方自控能力差:由于工伤医疗服务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医生是病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医患双方存在着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因此医方便利用这种不对等的优势,从降低治疗风险、实现更好的疗效角度出发,广泛使用新技术、过度使用药品及诊疗手段等来谋取高额利润,对医疗费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患者投机行为多:一般工伤患者都要求高、新、尖的医疗技术检查设备,无论伤情轻重,都愿意去三级医院用最好的药和享受最好的待遇超标准治疗,再加上医方耐心的宣传动员,则医患双方一拍即合。另外医患双方利用医疗费结算的间接性,即“第三方付费”,易出现搞床住院、搭车开药、小病大养、非工伤检查治疗等。

审核规范出台较晚:因为工伤保险医疗费用的审核,需要懂得基本医疗和诊疗知识,而社保经办部门工作人员很难掌握专业性强的诊疗和标准,且没有完善的工伤险种审核规范要求,稍有疏忽或是监督不严,都会加重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造成基金的流失;同时有些管理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向工伤管理部门多申报费用,造成工伤费用的支出,导致基金流失。

防止工伤医疗费用流失的对策

完善配套政策,制定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审核和支付程序,建立监督与制约机制,强化工伤医疗协议管理和工伤医疗行为,制定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办法。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和完善工伤保险诊疗项目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促使工伤医疗的规范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

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奖惩制度: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医院沟通,按照定点协议严格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积极正确的引导医院及工伤患者,以技术、服务、品牌塑造自己的形象,使医疗机构的利益取向与政府和工伤患者的利益一致,发挥医疗机构在费用控制方面的把关作用。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按照有关规定,应建设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工伤保险经办队伍,把每一个工伤保险人员培养成精兵强将,使管理人员都成为内行且原则性强,使其有效地杜绝工伤医疗基金的流失。健全举报制度,发挥监督作用:要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通过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接受社会的监督。根据反映的问题,社保经办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医院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查阅病历,核对治疗方案是否与病情相符。举报的范围包括参保患者骗取保险基金、医疗工作人员骗取或参与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社保经办机构在审核中或贪污、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等内容。

建立预防系统,做好安全培训:鼓励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培训,避免职工违规操作而引发的工伤事故。建立工伤预防信息系统,充实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设立专项预防经费,使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积极推动工伤事故的预防,从源头上减少工伤的发生,最终达到降低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

讨 论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还处在发展阶段,许多具体制度的设计还在摸索和试行中。为此,国家应根据国情,尽快出台工伤保险法或社会保险法,以提升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地位,使工伤保险制度具有预防、康复、赔付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从而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发挥工伤保险的预防作用,更好地维护工伤患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医院应严格按照服务协议要求执行,保障工伤保险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得到及时救治,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及医疗卫生资源合理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工伤保险事业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刚.建立工伤预防优先的工伤保险制度[J].新安全杂志,2005,2:49.

2 刘祖德,何华刚.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实践[J].地质勘探安全,2001,8(2):15.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6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的决定,做好市级党政机关所办经营性企业的脱钩工作,经北京市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脱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对我市市级党政机关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范围

移交、撤销企业的人员应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录用,并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在册人员。

二、移交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移交企业的职工和退休人员随企业一并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人员,原则上随企业去向安置,并与机关脱离行政关系;离休人员由市级党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安置,不随企业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的人员,参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的有关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离岗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离岗,不随企业移交。

(二)移交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业移交造成企业名称变化的,应变更劳动合同的企业名称;造成职工岗位、待遇变化的,双方应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协商不一致的,企业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移交企业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应按《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号)、《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号)、《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号)、《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及有关规定,在企业移交前到企业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职工养老、失业、大病统筹、工伤保险等手续,并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若企业无力补缴,2000年12月31日前[:请记住我站域名/]所需社会保险经费由企业原主管单位筹资解决。已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移交后应继续向所在区、县社保机构缴纳各项保险费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断或拖延缴费。移交企业中凡编制在党政机关或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职能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首次办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时,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职工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年限。

三、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撤销企业的职工,由企业主办单位本着“统筹安排、积极稳妥”的原则负责安置。

(二)撤销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处理劳动关系。职工被安置到其他企业就业的,原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职工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新企业应将职工在原企业工作时间视同现企业工作时间。企业主办单位与职工就重新安置协商不一致的,原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比照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撤销企业职工自谋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每人一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安置费,安置费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四)撤销企业工伤职工伤残程度为五至十级的,由企业主办单位负责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谋职业,由企业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的规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五)已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大病医疗、工伤保险的撤销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到其他企业的,社会保险关系随同转移,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自谋职业的职工,可将其档案委托存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人事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存档,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与存档前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失业的职工,可由企业将档案转到职工户口所在地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失业人员进行求职登记,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7

一、基本情况

我局负责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的单位共有个,即市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和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目前,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工伤保险参保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参加失业保险人,参加生育保险人,参加工伤保险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参保率为%)。

今年上半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万元(其中,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医疗保险费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金万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万元)。

年,有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含低保、五保人),参合率为农村常住人口的.%。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万元,已有人次住院就医,支付住院医疗费补助万元,人均补助元。

二、自查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基金安全关乎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事关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我局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会上,主要领导向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科长会议传达了《通知》精神,并将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同时,成立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经办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科室科长为成员。根据《通知》要求,各经办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自查计划和整改方案,重点围绕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等方面,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制度。为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各经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对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均单独核算,分开管理,专款专用,没有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相互串用问题。在银行建立社会保险资金财政专户,各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保险基金全部存入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挪用问题。设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加强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做到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编报及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手续齐备。努力做好社保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

二是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各经办机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出现纰漏。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建立层层报批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基金征缴和支付方面建立了部门间相互监督机制,征缴科与基金科每天核对应收款项与开出的票据,保证了票款账相符,并建立了领取、收回签章负责制。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科制定了计算机收缴管理制度、基金上缴制度、审核认定发放制度,银行进账单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三是建立基金及时上解制度。各经办机构社保基金收入及时上解到财政专户,定期与财政专户对账,保证了账账相符。

四是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各经办机构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设举报箱,随时接受监督。对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业经查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

五是建立定期自查制度。各经办机构定期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易出现问题的岗位实行随时检查和定期轮岗制度,严肃基金纪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加以整改。同时,分析查找在机制、制度、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严格监督。

(三)强化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

为做好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我们不断加大基础工作,设立了征缴、审核、支付、监察、审计、财务、微机管理等科室,安排业务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通过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业务竞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经办能力,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专业化。

.严把收入关,确保基金征缴应收尽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扩面工作。通过送法到企、政策宣传周、就业洽谈会、举办培训班、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目的、意义及政策规定,使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从而提高劳动者和企业法人的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增强基金保障能力。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与工资、评优挂钩,做到人人有指标,充分调动全员收缴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清欠,实现颗粒归仓。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清欠小组,组成专门科室,抽调专门人员,深入欠费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稽查,对少缴、漏缴的单位,敦促及时补缴。失业保险科定期对缴费单位进行稽查,核对企业参保人数,核实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加大清欠征缴力度,通过政策宣传、电话催缴等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催缴。医保中心建立基金欠缴备查账,每月月末由征缴科提供当月基金欠费明细,根据明细,及时催收,保证了基金足额征缴。各经办机构对欠费个月单位由主任调度,欠费个月由主管局长调度,欠费个月的报局长亲自调度,有效地敦促了企业及时缴费,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严把支出关,确保基金合理使用。一是建立网络系统基础数据和信息台账,采取电脑操作业务,业务流程按市基金监督规定执行,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信息化。各经办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严格工作程序,规范业务流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严格追款冲账业务手续,凡是重复缴费的,需提供缴费收据原件,由窗口审核打印,注明原因,助理审核签字,主管领导审批方可返款。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常年坚持报批制度,凡涉及新增参保人员的保险费征缴、合同制人员的保险费补缴、新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金支出、个人账户的转移支出等方面,全部经由初审、复审后上报局里,审批后执行等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建立一套系统人工账台,记载参保、征缴、支付等各项内容,随时更新,以备查验。二是与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公安户籍管理等部门共同把关,每年做好两次离退休人员生存信息认定,杜绝养老金冒领,从源头上防止基金流失。三是做好待遇核准,认真做好失业职工的接收和档案审验认定,做好工龄认定和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核定工作。四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督,重点是对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五是严格失业救济金发放程序,对失业保险申领登记的失业职工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对申请住院的失业职工实行定期走访制度。经自查,各项社会基金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没有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没有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情况发生,也没有采取欺诈手段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现象。

(四)健全监督体系,实行全方位监督

基金监督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提高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我们主动接受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一是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与运行,绝不出现套取或挪用现象。实行“钱账分离、管用分开”的管理办法,做到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确保基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每月日前将上月报表报局养老保险科,接受监督检查。三是市审计局、财政局加强日常监管,并将基金的使用情况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务必要把老百姓的“保命钱”管好、用好。四是监察局对社保基金使用实行通报制度,市人大和市政协也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工作环节仍有不足之处。如原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仍有未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当期欠缴现象发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建设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业务需要等。

三、下步打算

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领导重视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工作的关键,规范业务操作、落实目标责任制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自查与整改工作的基础,实行社保基金信息化监管是做好监督工作的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检查是做好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自查情况,下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协议,催缴欠费具体情况问事保。

(二)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各经办机构都成立稽查科,并派专人深入企业,定期、不定期对缴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参保单位是否有漏缴漏报现象发生,做到应收尽收。对当期欠费或拒不缴费单位,劳动保障局采取行政、法律、舆论措施,强制催缴,减少社会保险费当期欠费现象的发生。

(三)安装财务软件,提高经办能力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8

一、基本情况

我局负责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的单位共有个,即市就业服务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和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目前,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工伤保险参保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参加失业保险人,参加生育保险人,参加工伤保险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参保率为%)。

今年上半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万元(其中,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生育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征缴医疗保险费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金万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万元、失业保险金万元、生育保险金万元、工伤保险金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万元)。

年,有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含低保、五保人),参合率为农村常住人口的.%。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万元,已有人次住院就医,支付住院医疗费补助万元,人均补助元。

二、自查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基金安全关乎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事关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我局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会上,主要领导向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科长会议传达了《通知》精神,并将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同时,成立社会保险基金自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经办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科室科长为成员。根据《通知》要求,各经办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自查计划和整改方案,重点围绕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等方面,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制度。为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各经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对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均单独核算,分开管理,专款专用,没有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相互串用问题。在银行建立社会保险资金财政专户,各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保险基金全部存入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挪用问题。设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加强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做到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编报及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手续齐备。努力做好社保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

二是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各经办机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出现纰漏。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建立层层报批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基金征缴和支付方面建立了部门间相互监督机制,征缴科与基金科每天核对应收款项与开出的票据,保证了票款账相符,并建立了领取、收回签章负责制。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科制定了计算机收缴管理制度、基金上缴制度、审核认定发放制度,银行进账单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三是建立基金及时上解制度。各经办机构社保基金收入及时上解到财政专户,定期与财政专户对账,保证了账账相符。

四是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各经办机构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设举报箱,随时接受监督。对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业经查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

五是建立定期自查制度。各经办机构定期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易出现问题的岗位实行随时检查和定期轮岗制度,严肃基金纪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加以整改。同时,分析查找在机制、制度、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严格监督。

(三)强化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

为做好基金征缴,严把支出关口,我们不断加大基础工作,设立了征缴、审核、支付、监察、审计、财务、微机管理等科室,安排业务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通过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业务竞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经办能力,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专业化。

1.严把收入关,确保基金征缴应收尽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扩面工作。通过送法到企、政策宣传周、就业洽谈会、举办培训班、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目的、意义及政策规定,使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从而提高劳动者和企业法人的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增强基金保障能力。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与工资、评优挂钩,做到人人有指标,充分调动全员收缴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清欠,实现颗粒归仓。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清欠小组,组成专门科室,抽调专门人员,深入欠费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稽查,对少缴、漏缴的单位,敦促及时补缴。失业保险科定期对缴费单位进行稽查,核对企业参保人数,核实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加大清欠征缴力度,通过政策宣传、电话催缴等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催缴。医保中心建立基金欠缴备查账,每月月末由征缴科提供当月基金欠费明细,根据明细,及时催收,保证了基金足额征缴。各经办机构对欠费个月单位由主任调度,欠费个月由主管局长调度,欠费个月的报局长亲自调度,有效地敦促了企业及时缴费,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2.严把支出关,确保基金合理使用。一是建立网络系统基础数据和信息台账,采取电脑操作业务,业务流程按市基金监督规定执行,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信息化。各经办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严格工作程序,规范业务流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严格追款冲账业务手续,凡是重复缴费的,需提供缴费收据原件,由窗口审核打印,注明原因,助理审核签字,主管领导审批方可返款。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常年坚持报批制度,凡涉及新增参保人员的保险费征缴、合同制人员的保险费补缴、新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金支出、个人账户的转移支出等方面,全部经由初审、复审后上报局里,审批后执行等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建立一套系统人工账台,记载参保、征缴、支付等各项内容,随时更新,以备查验。二是与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公安户籍管理等部门共同把关,每年做好两次离退休人员生存信息认定,杜绝养老金冒领,从源头上防止基金流失。三是做好待遇核准,认真做好失业职工的接收和档案审验认定,做好工龄认定和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核定工作。四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督,重点是对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五是严格失业救济金发放程序,对失业保险申领登记的失业职工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对申请住院的失业职工实行定期走访制度。经自查,各项社会基金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没有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没有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情况发生,也没有采取欺诈手段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现象。

(四)健全监督体系,实行全方位监督

基金监督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提高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我们主动接受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

一是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与运行,绝不出现套取或挪用现象。实行“钱账分离、管用分开”的管理办法,做到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确保基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每月日前将上月报表报局养老保险科,接受监督检查。三是市审计局、财政局加强日常监管,并将基金的使用情况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务必要把老百姓的“保命钱”管好、用好。四是监察局对社保基金使用实行通报制度,市人大和市政协也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工作环节仍有不足之处。如原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仍有未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当期欠缴现象发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建设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业务需要等。

三、下步打算

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领导重视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工作的关键,规范业务操作、落实目标责任制是做好社会保障基金自查与整改工作的基础,实行社保基金信息化监管是做好监督工作的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检查是做好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自查情况,下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协议,催缴欠费

具体情况问事保。

(二)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各经办机构都成立稽查科,并派专人深入企业,定期、不定期对缴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参保单位是否有漏缴漏报现象发生,做到应收尽收。对当期欠费或拒不缴费单位,劳动保障局采取行政、法律、舆论措施,强制催缴,减少社会保险费当期欠费现象的发生。

(三)安装财务软件,提高经办能力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9

20*年,全区劳动保障系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部署,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实践“**”重要思想为目标,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实现了全年工作目标。现将20*年度全区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年主要工作实绩

(一)工作概况

就业服务:全区新增就业岗位9307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612人;实施再就业援助2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低于市下达的4%的控制目标。

企业养老保险:全区新增参保职工29483人;增收养老保险基金16800万元;共征收养老保险基金34257万元,征缴率为96%;支付养老金18589万元。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000万元,备付能力为14.15个月。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年参加养老保险结算的单位726个,在职参保人数10391人,离退休人数2858人;征缴保险金4405.9万元,收缴率100%;支付离退休人员费用4300.2万元;基金累计节余11486.4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理农保转社保手续868人,金额538万元;收取保险费730.51万元;基金滚存结余13470.91万元。支付1848人养老保险费189.80万元。

失业保险: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9.3万人,完成常州市目标任务的101%;征收失业保险基金2030万元,征缴率99%;期末享受失业保险人数为3483名,发放失业保险金2226万元。

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374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588个,企业786个;参保人数109213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34526人,企业参保人数74678人;征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281万元,征缴率99.7%;征收企业住院医疗统筹基金2941万元,征缴率为98.59%。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金收入356万元,清欠17万元,基金征缴率为98%。支出242万元,累计结余824万元。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52万元,清欠11万元,基金征缴率98%,支出223万元,累计结余704万元。

退休审批和劳动鉴定:办理各类退休审批1442人,其中提前退休220人,因病退休78人;办理各类死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180人;组织劳动鉴定476人,其中伤残等级鉴定191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98人,离休干部护理依赖程度鉴定96人。认定工伤307人,审批工伤待遇31人。

职业培训: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61期,培训21576人;举办转岗培训班32期,培训4600人,完成区政府目标任务的100%,其中城管、交通协管员培训100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9519张;举办农村与外来人员培训班170期,培训2.18万人。

劳动执法:巡视监察用人单位1100户,查处严重违法案件34起,结案34起,结案率100%。查处各类非法用工2300余人,清退童工12名,补签劳动合同8569份,为劳动者追回押金及工资150.8万元。

劳动仲裁:区仲委会办公室依法立案225件,结案220件,结案率98%;各镇仲裁办事处调处劳动争议1282件。

(二)工作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

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坚持城镇失业人员及弱势群体就业再就业为主,兼顾失地农民的就业,确保全区就业形势的稳定。一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导作用。首先形成了以“武进区劳动力交流中心”为龙头,乡镇公共职介机构为依托,14家民办职介机构为补充的职业中介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其次各种各类劳动力交流招聘洽谈活动,给广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再就业搭建了一个就业平台,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年共举办各类劳动力交流洽谈会53期,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10月底举办的武进区20*年度秋季劳动力招聘洽谈会暨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型咨询活动共吸引12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最终有80余家用人单位与850多人达成用人意向;南北劳动力交流活动中,共有23家用人单位吸纳苏北劳动力4933人。二是再就业援助探索出了劳务派遣的新形式。今年,区政府出资120万元购置100个交通、城管公益性岗位,由新成立的武劳劳务中心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帮助1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另外,还先后向区国税局、法院、工商银行等单位派遣了下岗失业人员522名。三是再就业优惠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首先是再就业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做到公开操作程序,实现阳光工程,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今年再就业资金财政预算安排1850万元,支出591万元;其次是再就业优惠证申领工作规范合理,不仅在申领过程中坚持三级审核、二级公示的申领制度,还会同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制度和程序、再就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配套措施,今年全区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806本,有381名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享受各种税费减免达437万元。四是劳动保障事务工作开展顺利。至12月底,档案托管人数累计为24000人,为625人了退休手续。

2、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围绕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扩大社保覆盖面和严把退休审批审核关上做文章。一是推进扩面征缴,促进养老保险工作尽快向乡镇覆盖。今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区政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年初制订的社保扩面征缴5万人的目标调整为2.5万人后,合理布置各镇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财政、地税等职能部门建立了扩面工作联动机制,扩面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扩面2.9万人,完成了调整后的区目标任务。二是大力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防止虚报冒领养老金,以及少报漏报缴费基数等社保领域欺诈行为的发生,提高了稽查审计工作的力度,健全了社保反欺诈机制,使稽核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全区共查出少报、漏报缴费基数210万元,应补缴养老保险费58.8万元,已补缴到帐58.8万元。三是严格把好退休审核、审批关,管好、用好养老保险基金。通过邮寄明信卡的形式,对离退休人员待遇、供养人员的领取资格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核查,并建立了社会监督体系。经调查核查,226名供养人员已经死亡,供养救济费已全部停发。到今年底,我区新增退休人员1557名,累计人数为22239名,平均月退休费673元。四是规范工伤认定程序,坚持主体合法、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运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在规定的时效内,全部办结工伤认定手续。全年认定为工伤的307起,不予认定的7起,不予受理的14起,撤消43起。

3、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推动医保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医保政策日趋完善。先后出台了劳动、人事机构挂靠的非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若干补充意见,明确了乡镇工业公司定岗定职人员、六十年代停办大中专生、下乡知青、划归人员等四类人员的参保政策,提高了区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对结算办法及开放常州定点医院进行调研,使政策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扩面14273人,全区参保单位达1374家,参保人员109213人。三是基金征缴态势良好。基金移交地税征收后,适时调整征缴策略,保证各项基金足额及时到位。全年应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6274万元,实收6222万元,综合征缴率99.2%。四是基金运行情况平稳,严把基金支出关,使有限的基金发挥最大的效能。至今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960万元(不含按实结算部分),基本医疗统筹金累计结余1278万元,救助基金累计结余1124万元,基本做到各项基金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五是基础管理更为科学。加大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督促力度,违规基金的支出进一步减少。对内部局域网、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基本医疗药品目录库等进行了调整、更新和完善,保证医保工作的有序运行。

4、加大征收清欠工作力度,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成果。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重点放在保险基金的征收、清欠、结算以及《养老保险手册》的审核鉴证工作上。一是协助人才市场和湖塘镇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协议,防止单位故意拖欠保险费,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率。今年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再创100%,做到了十年无欠缴,继续名列全省前茅。二是将现有的结算单位的往来代码以及结算单位再次进行核实、确认,提高了结算工作的准确性。三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专技人员、人事人员养老保险手册的审核与鉴证工作,已有820个单位12013份《手册》鉴证完成。四是积极协助区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事改企工作,开通养老保险关系接转的绿色通道。

5、建立信息数据库,规范农保内部运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完成了业务档案信息的清理核对,通过农保业务档案软件,初步建立了农保业务档案数据库。农保领取证旧证换新证和集体卡分解工作已基本结束,划归新北区七个镇的农保业务档案移交顺利。9月份,配合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礼加等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到目前为止,全区农保违规基金中已有50万余元清欠到帐,较好地维护了参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6、贯彻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积极指导主管部门调整企业工资,了解企业对《市区2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到目前为止,商业局、粮食局、建设局等主管部门已审办结束,涉及49个单位3842人;今年全区在岗职工人数为56690人,其中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为33777人,预计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56元,与20*年同期相比增长15.7%,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070元,增长9.4%,达到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9%的要求。会同区总工会等有步骤、有计划地采取“稳定规范签订企业,扩展增加新签企业,逐步延伸镇属企业”的办法不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今年共有96家单位签订了工资协商协议,效果良好,并已超额完成了任务。

7、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维权专项执法检查”和“劳动关系规范年活动”的要求,开展日常巡视监察、专项执法检查、举报案件的执法检查,对全区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3294人,及时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138起;立案处理严重违法案件34件,结案34件;全区有96%以上的用人单位进行了20*年度劳动保障年检;加强了针对日益严重的拖欠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责令用人单位清退违法收取的抵押金及被无故拖欠、克扣的工资150.8万余元;举办了2期大型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活动。

8、积极稳妥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争议处理以推进“阳光仲裁”为切入点,严把立案受理关、集体争议关、廉洁办案关,增加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透明度。及时调整了区仲委会组成人员,完善了三方机制。工会和经贸局的仲委会成员共参与办案13件。督促企业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签订手续,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对各镇仲裁办事处的业务指导,区仲裁办工作人员40多次到各镇仲裁办事处指导工作,2次组织各镇专兼职仲裁员观摩公开开庭。仲裁办调处劳动争议的业务能力有显著提高。今年各镇仲裁办共调处劳动争议1282件,比去年增长12%,鉴证劳动合同12.6万份,鉴证率达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各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11月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我区召开的全省乡镇仲裁办事处现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对我区乡镇仲裁办事处的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9、大力拓展职业培训领域,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职业技能培训开发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调整并加强了武进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依据“常武”、“常武技”、“常武交”三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全区大力开展技术工人培养和鉴定技术等级发证工作强化了组织和机构建设。二是建立并完善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月报表制度,要求各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及培训网络中各培训单位每月上报《培训情况统计表》。三是协助区有关部门对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实施办法,为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增加就业率作出了根本性的保证。四是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576人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61期,其中举办农村劳动力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班170期,培训人数达2.18万人。经考核鉴定,核发劳动者就业权证9519张,其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581本。

10、积极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不断提升劳动保障部门形象。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劳动保障政策透明度,创办了《武进劳动保障》内部刊物,加强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劳动者的沟通,把劳动保障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二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把全局所有审批、审核、核准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先后在湖塘、前黄、高新区等十余个镇(区)召开了由当地领导、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私营业主、农民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有针对性的组织整改。四是落实整改责任制,制订了“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实施意见,用目标管理的手段来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整改措施分解细化,纳入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由部门负责人总负责,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防止推诿、扯皮和个人弄权现象的发生。五是加大查处力度。通过明查暗访和接受群众投诉,建立监督管理工作台帐,对每一件投诉和举报都落实专人处理,并把处理结果予以公布。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为整个劳动保障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1、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兑现、资金的使用相对滞后,促进就业的效果不十分明显,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和湖塘外来人员临时交流务工点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社区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影响了我区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进程与质量。

办理失业保险流程篇1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万科”为你整理了这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分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上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管理和服务,以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围绕中心,引领发展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年度党建计划,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六有”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学习研讨、警示教育,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坚定信心抗击疫情。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统一部署,坚决贯彻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试金石”,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和激发党员模范带头、冲锋在前,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做好社保援企稳岗政策的落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始终把素质能力建设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开展全领域业务实操轮训,前台工作人员轮流到每个股室、每个岗位进行跟班操作;积极开展人社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采取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的方式,从分局、社保所选拔成绩优秀人员参加练兵比武。通过学习培训,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为实现“一窗通办”压实了基础。

(二)迎难而上,服务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困难,坚持简政便民的工作思路,推行一站式及延伸服务,积极提供政策咨询与引导,全面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推进职工、居民参保缴费。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聚力民生”为着力点,规范待遇核发,让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一是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4月底,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人数分别达到28.15万人、31.35万人、26.81万人、28.16万人;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达到2.57万人,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人数达到25.64万人。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基金收入稳中有增。截至6月底,征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分别为64409万元、35224万元、1154万元、909万元;征收居民养老保险费671万元,征收居民医疗保险费577万元。基金收入稳中有增,基金池进一步得到充实。

三是待遇支付及时规范。截至6月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18293.81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1651.8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付2109.9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8684万元,离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492.62万元。充分发挥社保待遇保底功能,体现“社会稳定器”作用。

四是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截至5月底,完成已征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退费企业8302户,退费额2734.15万元,完成已征医疗保险费退费企业8302户,退费额506.41万元;受理并审核通过264家(次)企业申请稳定岗位补贴,共计审批发放112.07万元,受理审核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74家,共计发放3005.64万元,为稳定我区就业形势,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砥砺前行,重点工作持续发力。

以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社会保险改革顺利前行。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始终坚持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截至5月底,完成参保登记单位493个,参保总人数18465(其中在职14138人,退休4329人);完成493个单位14138人的征缴工作;完成338个单位4327人的养老待遇纳入基金发放;征收机关养老保险基金19198万元,支付基本养老金22126万元,历年累计结余53024万元,职业年金收入9823万元,职业年金支出(上解省基金归集户)10487万元,历年累计结余1947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驶入快车道。

二是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扩量保质。不断扩大本区医疗机构上线量,加强对定点协议医院的业务培训,及时协调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省内跨统筹联网结算医疗机构由去年的9家增加到今年的10家。目前,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惠阳三和医院、惠阳长安医院、惠阳正骨医院、惠阳区中医院、惠阳康明眼科医院、惠阳白石医院、惠阳玛莱医院、惠阳胜春医院、惠阳东风医院等10家医院上线省内联网结算台平;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惠阳区中医院、惠阳三和医院、惠阳正骨医院、惠阳白石医院、惠阳玛莱医院等6间医院上线跨省联网结算平台。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住院报销难、往返奔波累、自行垫资多的问题。

三是贯彻执行社保精准扶贫政策。按照省、市、区的工作部署,加强与区扶贫办、区民政局、区残联、区医保局等部门信息对接共享和协同联动,建立精准扶贫台账,确保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五保、重度残疾等困难人群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坚决做到动态清零。截至5月底,16-60周岁符合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3605人,已办理代缴3603人,2人正在办理退费中,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有2347人,已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2347人;符合居民医疗保险代缴6086人,已完成代缴6086人,29人已个人缴费,已移交区医保局办理缴费资助给个人。

四是落实社会保险关系全国无障碍转移。截至6月底,开具参保凭证4905份;养老保险转入928人次,养老保险转出1549人次;医疗保险转入1094人次,医疗保险转出926人次;失业保险转入161人次,失业保险转出205人次。确保参保人转换地域后享有持续保障。

(四)推便民之举,惠民服务多点开花。

树立和展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良好形象。推进社保经办服务的便利化、高效化,不断提升业务信息化、公开化水平。

一是加快社保经办大厅标准化建设进度。省下达409.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我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分局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范和资金使用要求加强项目管理。目前已完成办公楼四、五、六层的主体改造,进入二、三层的主体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2020年9月可竣工验收。

二是以行风建设为切入口,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经办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减少申办材料,引导网上办理业务,缩短中间流通环节。一是取消医疗生育12项业务证明材料,实现特定门诊审批表、缴费记录及参保转移凭证网上查询打印,医疗生育备案、特定门诊申请、异地就医备案、门诊选点等可以在定点医院办理;二是养老、失业待遇申领业务实行承诺制,实现一卡(社会保障卡)办理,大力推行养老和失业待遇领取资格远程认证,实现失业待遇申领全网办理;三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现线上全网办理,线下一卡(社会保障卡)一证(参保凭证)办理;四是改变工伤待遇支付模式,由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先行垫付全部医疗费用改为直接在工伤定点医疗机构挂账结算,目前我区三和医院成为全市首家实现省网结算试点机构。五是机关养老保险日常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打开“零跑腿”通道。

三是扎实推进基层社保服务平台建设。为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基层社保服务平台,一是利用村(居)党政服务平台现有网络条件,连通社保业务网络,授权办理8项基础业务;二是加强村(居)社保协办员培训,以社保所为单位对辖区村(居)协办员进行业务培训,长期动态跟踪指导。

四是做好年度定点机构签约及新申请签约定点机构申办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申请及资料变更业务,组织惠阳区定点机构签订2020年版服务协议,已签约定点零售药店271家,组织对新拟签订的定点机构进行现场核实、网上公示,对新增定点机构进行业务、政策、操作培训,加强对新增定点机构管理。截至5月底,新增定点门诊4家,新增定点新增定点零售药店36家。

五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耐心倾听,细致答复,做到受理的信访事项不漏办、不拖延,有信必复,有访必答,回应群众关切。上半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网络问政65件,按时办结65件,办结率为100%。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

(五)对标对表,加强风险管控。

直面风险管理,找准工作发力点和突破口,建章立制,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切实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执行力,保障社保基金持续健康运行。

一是完成审计整改“攻坚清零”工作。根据市局下发的审计整改清单,我区涉及违规领取失业待遇3人,所涉违规领取金额34255.5元已于2020年5月20日全部返还基金,提前完成“攻坚清零”工作任务;审计发现我区重复领取养老保险金1人,涉及金额42117.98元,现已全额返还基金;审计发现我区死亡后仍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7人,涉及金额18560.94元,现已全部返还基金。

二是积极完成人社基金监督检查及内控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历年发现服刑人员多领养老金6人,涉及金额43266.76元,已全部返还基金;内控自查发现存在死亡多发待遇和信息登记错误多发机关养老保险待遇291615.71元,目前已追回多发待遇281660.51元,尚余惠阳区新圩水利水电管理所退休人员陶灵雄9955.20元未追回,其单位已承诺近期退回,我局将持续跟进处理;内控自查发现2名领取工伤供养亲属抚恤金人员死亡后多发待遇11245.12元,现已返还基金。

三是加强内控自查。根据稽核内控工作计划,业务股室每月进行一次经办业务回头看,稽核部门通过检查业务档案和信息系统数据比对的方式对上半年经办业务进重点检查,业务抽查量为:医疗股个人异地住院零报业务88笔;工伤股工伤医疗费核定业务66笔;计财股第一季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台账和异地转入基金台账;养老失业股养老待遇核发95笔;关系股人员合并和工龄补缴业务122笔;居保股个人信息变更业务90笔。从抽查情况看,业务经办能按规范办理,除小部分业务档案归档入库不及时外,未发现业务经办差错。

二、存在问题

(一)对新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够系统、全面、深入,仍需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努力增强做好工作的各项本领,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适应新时展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促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进一步锤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确保全局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坚决把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强化政策和政治学习,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实操轮训,切实担起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的主体责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战斗队伍。

(三)进一步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加强与市局和税务部门沟通,确保及时对接及时退费并做好参保权益登记工作;深入开展“春风送暖、社保惠企”行动。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改革,开展退休“中人”按新办法计发待遇,按规范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探索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的方法,创新经办管理方式,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申办材料,减少中间流转环节;推进“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改革,优化窗口配置,整合审批职能;配合全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职能范围内主动作为;打赢社保精准扶贫攻坚战,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社保扶贫工作。

(五)加强风险防控管理。组织实施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三年专项行动,梳理和评估经办工作风险状况、风险程度和防控措施,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查询,实现对经办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发挥审计对社保经办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研究解决问题。

(六)抓紧抓好社保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立社保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工作专班,协调工程进度、质量监督、安全生产、资金使用等相关性工作,为班子决策做好参谋,确保十月份前竣工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