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价值十篇

时间:2023-12-18 17:39:48

人类学的价值

人类学的价值篇1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单纯将价值观视作主客体之间的满足与需要是片面的、孤立的,是有失偏颇的,同时也导致了长期以来只重主体价值轻客体生态价值的倾向。因而,应切实把握好价值与主客体间的关系,准确协调主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关系。本文立足于环境哲学视域,分析生态价值应有的地位,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意义,并结合生态危机,探究生态危机下的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取向问题,促进主客体间的协调互益,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新型生态环境之路。

关键词 :环境哲学;生态价值;人类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0-02

环境哲学是探寻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共存的智慧之思,是应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而生态价值又是其中的重要哲学范畴,其中,应将价值视作主客体间的协调性、互益性关系,注重主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调对等。明确生态环境在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文化、审美等多维度价值,同时,以生态危机为着眼点,将人与人的价值,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协调,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协调共处,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良性局面。以环境哲学为中心对生态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价值哲学的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人类价值取向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价值的传统定义与生态价值地位

近年来,人类对环境肆意的破坏,关键诱因在于人类过于强调自身价值,对生态价值及其相关的内容不重视甚至持否定态度。而这些又与长期以来价值观念的模糊界定密不可分,将价值的定义为客体对主体的需求及满足,即客体对人这一主体的用处。换言之,有价值的就是能切合主体需求、且对主体有益有用的,反之则是无价值的。这种理论将客观事物的价值及价值大小,都归结于主体需求及其实际有用性,这种价值衡量方式存在几大不足之处。首先,用需要满足和实际有用性对价值进行定性,必然导致功利与实用主义色彩的弥漫,人类会为了获取更多的实用价值而对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的擭取,而丝毫不顾及生态环境本身的供给能力。其次,就满足需要和实际有用性而言,主体的需求总在动态发展,主体本身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在人类还未形成普适性的需求标准之前,客体价值也很难建立一个公认的价值准则。从主体的多样需求和客体的自身属性来看,要获得有益的东西,必存在一个有弊的东西。再者,就主体需要而言,也有远近、长短、实际与潜在之分,满足近期需要就会牺牲长远需求,所获得的价值也将是短暂的。而且对主体的满足,不仅要考虑现当代人,更要考虑下代人、未来人的需求。立足于主客体关系,会将现实的价值等同于当代人需求,但若以此为标准,则是对价值动态性与历史性的忽视,使得人类只关心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价值,重视本身本国利益而忽视别人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为实现所谓价值而对生态环境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

从价值的关系范畴来看,价值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活动中,主客体的价值也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人类是价值的形成的来源,将人类价值置于自然价值之上,脱离了人的需要,外界生态环境也将失去自身价值。这种只注重主体自身价值的理论,脱离了客体实际,实质上是一种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价值。另一方面,非人类主义者强调以生态为中心,认为生态自然及人以外的任何存在都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环境伦理学则把人类道德提升至生态层面,不仅强调人的价值,同时注重外界生物及生态价值,这种观点相较于上述论点,更具哲学意义,更有利于人们理解价值关系。因此,就价值关系范畴而言,主客体是具有互补对等性的,不能片面的以任何一方为中心。

那么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是传统观念中的满足需要与实际有用性关系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既然价值为主客体关系范畴,那么主体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承认客体价值基础之上。这种主客体关系被称为价值的协调性、互益性关系。其主要表现在,价值的定量是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得益,若主体有益,那么客体则无益,反之亦然。通常而言,主客体互益性与价值呈正相关。基于这种互益性关系,价值应依附存在于主客体之上,而价值的实现体现于主客体共同的获益。人作为主体,要想在生态环境中获取价值,就应承认并尊重生态环境的价值,否则,人类价值将无从谈起。可以说,生态价值与人类主体价值存在相关性与一致性。从认识论角度出发,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生态则是无意识的,更没有追求价值的意识,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生态环境的价值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主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支撑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系统,是帮助人类实现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重视生态价值犹如重视人类自身价值一样重要。

二、生态价值对人类价值的影响

从主客体间的协调性、互益性来探究生态价值,便可明晰其与人类价值间的关系。生态价值指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而人也属于生态环境中的存在物,所以,对人类价值的研究也应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对二者系统化的研究,将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揭示生态价值对人类价值的作用与意义。

(一)保障人类社会的有序生存与发展

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基础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价值的作用,是人类价值存在的基础性条件。人类是生态环境长期作用下的产物,人类要想生存与生活,需从生态系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物质与能量,同时与生态系统之间进行循环式的物质能量输入输出,从而为自己的生存确定生物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所以,人是自然与社会属性的集合体。生态既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人类精神、道德、社会等提供发展空间。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就是人的存在,而这些人的肉体组织又制约着其与自然生态间的关系,历史记载也应从这些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变更出发。因而,不管人类多么伟大,也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活动都应遵从、受制于整个生态系统。倘若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又怎能进步发展。

(二)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人类经济价值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发展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生产力本就是实在具体的内容,并非是抽象无形的概念。同时生产力本是由主客体组成的系统,而生态系统则是这个客观系统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质与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发展正常进行的客观因素,劳动对象的好坏对生产力质与量同样起着直接性的作用,而生态环境又是极为重要的劳动对象。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是推动人类物质财富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人类作为生态主体,在利用生态创造经济价值时,也彰显了自身价值。但是若在这一过程中打破了自身与生态间的平衡,势必会受到生态环境的报复,生态所提供的经济价值将不复存在,同时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生活,而且破坏后的生态系统很难还原,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难以评估。

(二)为人类提供文化价值

人类对生态的改造与呵护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属性,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无疑就是在糟蹋文化。文化在生态与社会的双重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美学等既是社会意识内容,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存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反映,生态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美的审美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涤荡人的心绪气质,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领人类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人格,是人类创造文化的源泉。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生态危机下的人类价值取向

生态危机持续加剧,已经成为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生态问题究其本质是人的问题,由于人类肆意妄为的生存、生产、实践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人类成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源头。鉴于此,人类应改变传统价值观,认真反思,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共存,和谐共处,以保障人类自身有序的生存发展。

在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人类应明确主客体间的关系,充分尊重生态与人类价值,兼顾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双向价值与利益,保障二者间的和谐共荣。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以生态价值为基础,在追求现代人利益或价值的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与价值,在追求本国人利益价值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价值,实现代际互益,保障人类生存的延续性。

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重重危机与挑战。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生态价值,正确处理好人、社会、自然,本国与别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价值关系,在环境哲学的视野下,正确认识生态价值、人类价值,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类价值取向,用科技的、理性的态度处理生态危机,创建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48-51.

〔2〕庄穆.生态环境哲学之思:趋向、性质与意旨[J].哲学动态,2004,(5):17-20.

人类学的价值篇2

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以来,各种文学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陆续的建立起来,网络文学空前繁盛。“网络”这个特殊的存在让所有的“声音”、“文字”都有了一个平等的、公平的、自由的发表机会,使得文学逾越了被“精英”和“权威”掌控的文学话语权,尽管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背后还有着作品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它的兴起让原本神圣的文学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打破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在网络文学中的评论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文学人类学对于业界的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文学人类学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研究突出的成绩之一。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学已经毋庸置疑的遭到了巨大的威胁,就是网络文学。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发展,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学就坐以待毙,叶舒宪先生曾经在其著作中提到,从人类学的角度开启在知识全球化阶段文学研究的空间和美好前景,本文就讨论了现今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

一、文学人类学和网络文学

1.文学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即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首次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是文学和人类学两种学科的边缘交叉性科目。顾名思义,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文学视野来研究人类学,用文学来充实人类学;二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自1970年以后,随着全球知识化的发展,从文化背景着眼,考察文学,或者考察文化现象等都成为文学人类学的范畴。事实上,我国的文学人类学尽管已经有所发展,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其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都很多。由于我国研究文学人类学的学者都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因此造成知识结构失衡、理论知识不全面。

2.网络文学

实际上,网络文学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定义,其简单说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文学方式。但是很多专家对于网络文学还存在着质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文学根本不是文学,本体空置、主体缺省、空间虚拟,根本不符合“文学”的规范。然而,这种质疑并没有阻止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我国出现本土的网络文学网站,十几年了已经达近千个,发表原创作品约8亿多。网络文学的存在表明,传统的文学经过互联网的这种特殊媒介的传播,在一定阶段内影响了很多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从一个新的角度、视野给人们提供了全面认识文学的机会,包括文学的功能、本质等等。

二、网络文学评论的局限性

尽管网络文学蓬勃发展,但是文学界对这一新兴的文学方式却态度冷淡,并不十分热衷。文学评论界一边哀叹传统文学生不逢时、日渐衰败,另一边却对被称为“文化快餐”的网络文学嗤之以鼻,不予评论,即使评论,也仅从文学的角度对其百般刁难,将其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并且不重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所处的大环境、阶段不同,只一味的指责网络文学其中的肤浅和浮躁。然而,网络文学并不是全无经典的作品,必须要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成就经典,并且还要看某个阶段的文学特点。例如,陶渊明的诗作在当时根据评论标准《诗品》仅列二流作品,莫扎特的音乐也仅仅是流行,并未到广为传播的境地。以此来看,网络文学尽管发展迅速,但实际仅十余年间,某些专家就断定其不会出现经典还言之过早。有些评论也只是一边倒,认为网络文学不属真正文学的范畴,但是并不能这样简单的就将其否定为非文学。李敖称其为厕所文学,陈村称其为卡拉ok,更有甚者说其是文字泡沫。但是其实网络文学跟传统的文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其的方式不一样,传播的方式不一样,都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素材,很多的网络文学,都是在网下写好了传至网络上的,即网络只是文学的表现工具;另一方面就是笔者可以不用担负过多的重任和局限于身份,超越名利进行自由写作。拘泥于现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做出种种的否定和否决,更多的是对新事物的恐惧和对旧事物要消逝的担忧,更显示出网络文学评论的主观的、人为的视野的狭隘。

三、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网络文学而言,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其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其创作特点及文本特征;二是对其创作现状进行文学价值评定,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预测;再者就是探讨网络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网络文学的兴起,正是文学传统与革命的差异的体现,表明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着变迁。因此,对于网络文学进行评论时应当考虑文化、文学所处的大环境,应该站在人、人类的高度来研究和评论网络文学。文学人类学就是从人类的高度上认识和评论网络文学的。

无论是从文学的视野看人类还是从人类的角度看文学,都必须要对人类和文学有着透彻的研究。而我国的文学研究方面着重于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甚至少数民族及外国的文学,基本没有网络文学,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不可否认上述文学都有着让人们探索的渊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同样的,网络文学同样能够成为人们研究现代的文学特点、状态和文化变革的重要对象。

据可考证的文献记载,我国文学最开始的传播方式是人们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司 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 要:文学人类学真实的把握了人类学与文学、知识全球化的关系,从人类学和文学的相互作用方面入手,解析了自20世纪以后文相互用口、用手、用肢体来传播,直至五千年前传说中的仓颉造出文字,才有了现在所谓的传统文学,如果稍稍的深入研究一下网络文学,就会发现,现代的网络文学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最初的传播方式的特点,自由——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超越了权利和名利。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呢?研究网络文学是一种对文学的重视,是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下的“自视”,这明显要比“后视”和“他视”更为重要。首先,网络文学虽然传播广泛、速度快,但是由于其发表方便,量大,很容易也会像最初的口头传播一样消逝在网络的海洋里。及时的对它进行现行研究,肯定要比它成为历史时像现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一样要容易的多的多,并且更能从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到我国文化的变迁和革命。#p#分页标题#e#

其次,只有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够坚持比较文学的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文学、文化,才能够尊重其他的文化,欣赏其他的文化,才能够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再次,只有正确的自视,才能够在全球知识化的趋势下保证我国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蚀。从人类学的高度出发,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还要看到其潜在的文化侵蚀和文化殖民。在全球知识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但是只输入不输出,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们所为之骄傲的文化会彻底的化为虚无。在研究网络文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到文学上对文化变迁的实际反映。专家们认为庸俗的例如拯救世界或者拯救人类的英雄小说,虽然比较落入俗套,但是其中的不同情节却反映出了儒家文化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换句话说就是体现出了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和人性特点。这个简单的例子表明,运用人类学的视野能够看到更多深层次的含义,能够以更公正、更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学,对其进行评论、研究。

人类学的价值篇3

关键词:维吾尔族;统生态习俗;环保意识的形成

一、 维吾尔族生活习俗中的生态理论观

维吾尔族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一直认为: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员,只是地球的居民而并非主宰。自然界的生物之间以食物链的形式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相互补偿、相互协调。维吾尔族民俗中体现着大量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保护早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渗透到维吾尔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他们传统生态理论的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学作品,宗家信仰,禁忌习惯法等。

新疆维吾尔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偏爱绿色。绿色是维吾尔族人心中最神圣的颜色,绿色是和平,希望生命的象征。他们的穿着主色,建筑涂料,庭内外种的果树,葡萄,一片葱绿,春意盎然。挖梁,建磨坊时都要栽种柳树,庭院也别具风格。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首先要在那里种树。他们在屋里也养花,在留地里栽培各种花。通过这种传统的空气清洁法来预防感冒,头痛等疾病。没有种植花草,果树的维吾尔族人很少见。因为他们心灵的绿色意识,才有庭院,绿洲的自然绿和美化环境,热爱生活的各种色彩。

维吾尔族传统的习俗不允许在泉头,梁首洗澡,用过一次的水不再重复使用,即使洗脸水也要和饮用水一样清洁。体现着重视饮用水的清洁。他们还很重视路,房子的清洁,他们习惯于把路上的人和动物的粪便,石头,枝草(荆棘)清除掉,进入房子前惯于脱鞋、 擦试鞋底或者先脱套鞋后进屋上台。

维吾尔族敬畏绿色生命的生态理论思想也被融入到了其生活方式之中。他们认为,栽树或种田而被飞禽或人畜所食,被食用部分即为施舍善行 ,给花浇水也是善行,花草枯死时向植物表明歉意 。

二、 维吾尔族传习俗中的禁忌与习惯法在生态理论中的体现

禁忌是带有规范功能的民俗, 虽然没有强制处罚手段,但其或然性灾难后果和违禁后的咒语带来的心理约束力使禁忌能够起到对人的行为进行规约的作用。维吾尔族人历史上受到伊斯兰教文化中蕴涵的传统的生态理论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的世界井然有序,尊重自然万物,就是尊重造物主。伊斯兰教主张仁爱万物,合理开发。“古兰经”和“圣训”中都有真爱自然之物,禁忌幼畜,禁伐幼苗的训诫。伊斯兰教还规定斋戒期间和禁地内不准打猎。这些禁忌多多少少起到了定期保护鸟兽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使者号召信徒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因为受到伊斯兰教传统的生态理论的影响,生活在多戈壁大漠,干燥少雨的新疆人民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花草环保的居民。

维吾尔族传统的生态理论观的影响下,民间存在一种对水的崇拜。民间还有一系列水的禁忌,认为不许往泉水,河流和涝坝里大小便,不准在水源处洗衣、洗手以及往水中倒污物、吐痰。源于对水的崇拜, 他们严禁用污秽容器汲水、洗脸, 洗手严禁甩手, 为水是有生命的, 流动的水是活水,可饮用,滞积的水为死水,不得饮用。因此,在维吾尔当中尚保存有“翻腾七次之水当可用”的信仰习俗。

从维吾尔族宗教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看,维吾尔族宗教传统文化已经原生性的含有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并且这种伦理并非由于外力所致,维吾尔族先民也从未曾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是维吾尔族宗教传统文化代代传递和积淀的结果,这种传统文化中含有原生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新疆多民族地区千百年来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 维吾尔族人认为人类和动物之间从来有密切关系,降临到动物身上的任何危险和灾难, 同样会落到人类头上;假如全体动物死光, 那时人类在精神方面就会感到非常孤独。因此, 他们将关心和保护动物的习俗提升到民族传统意识。

三、 从传统的维吾尔族生态理论思想对保护环境的启发

1.目前, 新疆的生态问题主要是草场的大面积退化、 森林的砍伐、 药源性植物的掠夺式开发等,造成了新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正是民间传统信仰等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手段的失效,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减弱。人们关注科学的论证和方法的同时, 却疏忽了一种很重要的能够不断起协助作用的哲学伦理,信仰和发自内心的意识的培养。

2. 新疆出台的环保政策,跟全国各地协助协力贯彻着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而且有着支持相关法律的群众基础。同时,政府应该加强从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少数民族传统信仰中和国家环保法律相符的内容进行确认和保护,并做好维吾尔族本身存在的传统约束力和国家强制力的连接。关注落实自治地方的相关自治条例以外,要用人类学的角度去发掘乡规民约的制定中的少数民族风俗中相关的环保观念, 并且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特点。

3.要加强民间的,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体现环保自然主题的重要性。目前,在新疆除了环境区以外的环保组织与学者, 真实感受着环境作用的当地、 当地居民却处于不积极的状态, 导致环境保护自然主体的缺失。当地居民作为环保自然的主题要有参与环保政策的实行和决定权。应该对民族地区进行环保资源开发的企业进行生态普法教育。不能允许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只核算利益, 忽视生态保护。

4.随着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 维吾尔族传统环保观念与脱贫致富的合理愿望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些冲突,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背景下树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观,必须要使本土化的生态环境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要寻找一种传统观念的现代式存在方式。

5.研究维吾尔族的传统环保理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我们对新疆传统的民族文化也有一个整体了解。人类学研究民族文化业应该研究该群体的生态观,。

综上所述,维吾尔族传统的生态伦理精华蕴含的尊重自然的思想,要求我们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根据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和谐出发,要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标准。参考维吾尔族传统的生态理念中涉取精华,有所借鉴,做好具有特殊的人文,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的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地区的环保治理工作。(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指导老师:马林英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宗教文化学导论[M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 铁来提.易卜拉欣.塔克拉玛干维吾尔人的精神花园[J ]中国民族,2004,(4)

[3] 古丽.司马义.漫谈维吾尔族的环保理念[J ]中国民族.1994

[4] 陈荷生.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中.中国民族.1994.

[5] 李宝兴:我国西北干早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国沙漠,1 9 8 2年,第一期

人类学的价值篇4

一、从自然本体出发的价值定义

价值一直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甚至有些哲学家还提出了价值无法定义的观点,并责怪定义主义者的无知与牵强。基于相应的考虑,罗尔斯顿也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价值定义的问题,他直接从自然价值能否成立,以及自然价值的分类等问题入手来阐释他的自然价值伦。也许在他看来,价值概念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其实,并非如此。

直到目前,价值概念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然而,按照系统理论的相关观点,任何概念都应该在其相关的系统中获得相对确定的规定,否则,它便不可能被我们清晰地把握,也不可能保证利用这些概念所展开的逻辑思维的准确性。我们既然要研究价值哲学,那么,就有必要对价值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价值进行定义,如果不能给出一个相应的定义,那么整个哲学体系的根基便很难确立。事实上,能够给出怎样一个关于价值概念的定义往往能够成为确立相应价值哲学理论性质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一个关于一般价值概念的规定。当年马克思的着眼点更多关注的是劳动价值的问题。在他所阐释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价值指的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如果我们把这一层面的价值概念直接看作是价值的一般规定显然是过于狭窄了。罗尔斯顿虽然没有明确给出价值的一般规定,但从他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的阐释中也可以看出他并未把他的生态伦理价值论限定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因为,他所提出的自然价值论就是要批判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倾向的价值理论,而劳动价值论适应的范围恰恰是人类生产的领域。

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些关于一般价值的定义更多强调的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随着当代价值哲学的发展,这样的一类定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批评。因为此类定义明显地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把价值存在的范围狭隘地限定在主客体关系之中,不能揭示自然事物自身具有的价值;二是只承认“积极作用”的正价值,不承认负价值和中性价值。

在邬焜所著的《信息哲学》一书中,在讨论价值概念的定义时有一段很精彩的叙述。他首先分析和批评了两种相反的关于价值难于定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价值概念“太单纯”,因而不可定义;另一种则认为价值概念“太综合”,因而不可定义。

如果把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价值似乎是一个既“太单纯”又“太综合”的概念,也许,只有“上帝”这个概念能与之相类似了。因为“上帝”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又先于、高于一切,超然于一切之上、之夕卜,这不恰恰就是既“太单纯”又“太综合”了吗?正因为这样,“上帝”这个概念表面看来似乎每个人都能理解,但其实每个人都难以或者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来解释它。

但“价值”这个概念毕竟不是神学概念,它是可以被逻辑与系统思维所驱驾的。“从系统思维的观点来看,一个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可理解的,具体到概念就是,一个绝对孤立的概念是不可界定的。所谓绝对孤立就是既无内部关系,也无外部关系。”之前提到的“太单纯”就是无内部关系的,就如同无法再分的微粒。而之前提到的“太综合”就是综合到无所不包的程度,以至于外无它物,于是就没有了外部关系。“那些有外部关系的‘太单纯’之概念可通过内涵法定义;那些有内部关系的‘太综合’之概念可通过外延法定义;那些既不‘太单纯’,又不‘太综合’之概念则既可通过外延法,又可通过内涵法来定义;只有那种既‘太单纯’,又‘太综合’的概念,亦即对内、对外都是绝对孤立的概念才是不可定义的。”m348“然而,那种既‘太单纯’又‘太综合’的事物或概念是根本不可能有的。因为,‘太单纯’就意味着小而无内(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那么,它便一定会被更大的系统所包容,这就使它必然会有外部关系;而‘太综合’则意味着大而无外(如,广义的‘宇宙’、‘存在’概念),那么,它便一定会包含了许多个层次和部分,这就使它必然会有内部关系。”

那么,照此分析,价值概念不可能既“太单纯”,又“太综合”,所以,前面两种关于价值概念不能被定义的论说也就不攻自破了。既然价值概念是可以被定义的,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给价值概念下定义了。

目前流行的价值定义的歧义太多,很多哲学家都试图定义价值,但都很难走出人本主义的圈子。邬焜提到了王玉樑先生归纳出的六种关于价值定义的类型(需要论、意义论、属性论、劳动论、关系论、效应论),“但这六种类型都全然是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范围里来界定价值的本质的”m352。这种主客体二元对立世界观基础下的价值论必然是单向的、片面的和肤浅的。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也是旨在批判这些人本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倾向,而意图创立自然本体论的价值体系。他的初衷是对的,但他的自然价值论在价值本身定义问题上就没有走出先前的误区,还是从主客体二元的基础出发,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价值,明显是力度不够、根基不牢。

但信息价值论从复杂性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还是总结出了价值的定义:“从哲学层次来看,价值乃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W354之前我们曾提到一种流行的观念,这一观念简单地将价值归纳为某种“作用”,“作用”这一概念和邬焜所用的“效应”概念虽然表面看来十分相近,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其实并不相同。“效应”是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价值产生于作用而又不是作用本身,作用带来的作用者改变的效应才是价值,而这种效应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主体需求或者人的个体感受,如果是这样就将效应的范围狭隘化了。这种效应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双方或多方共有的,是不依赖观察者和感受者而客观存在的,并且,相关的效应既可以在有认识能力的主体和与其作用的客体之间发生,也可在没有认知能力的一般自然物的相互作用中发生。这种效应的性质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中性的。这就是正价值、负价值或中性价值。如此看来,邬焜提出的价值定义更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解释力。它既可以包容已有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论,也可以解释更为广泛的自然价值现象。另外,根据这个价值定义还可以把价值和价值感受、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等区别开来,并分出相应的价值活动的层次。在这些价值活动的层次中,一般自然物间的自在的价值效应乃是具有基础性和本原性的价值效应,也就是元初价值,而其他层面的价值活动都只能是由元初价值所派生的次生性价值,我们不应该将这些众多的不同层次的价值活动混为一谈。而不能区分这些不同层次的价值活动,简单用价值感受、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来代替价值本身则正是西方传统价值哲学的主要缺陷。

自然价值论应该以相应的能够包容自然价值的价值概念定义为基础,从这样的价值规定出发才可以真正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或者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价值论的局限,进而真正构建一种适合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价值哲学。

二、自然中的价值

罗尔斯顿的价值哲学旨在发掘自然中的价值,他认为对于提出大自然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看法“是我们要逐步予以检讨的”[1]2。他的价值理论首先针对的是流行于现代西方的以人的主观偏好为标准的主观主义价值论。他认为,现代西方的主流价值理论是一种依赖于人的主体的价值理论,缺乏对价值问题的客观性解读。在实用主义哲学那里,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更为强烈。在对现代西方主流价值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罗尔斯顿力图探寻自然的内在价值,确定价值的客观性和自在性。

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罗尔斯顿总结出自然的十种价值类型:生命支撑价值、生命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之后又进行了补充,在《环境伦理学》中扩充到了十四种,添人了历史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⑴,他认为这些价值是自然独有的价值,而不是基于人类创造或者评价的。

虽然罗尔斯顿的初衷是正确的,对问题的认识也是明了的。然而,细究起来,他所提出的上述价值分类的基础仍然停留在人的价值评价的层面。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价值评价与价值是两码事,价值就是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价值本身是效应,价值评价则是从人类自身的价值标准出发对相关效应作出的评判。罗尔斯顿始终没有走出传统价值理论的阴影,显然上述的分类不是关于效应本身而是关于价值评价的。由于罗尔斯顿的这一分类不是关于价值本身的,所以,这种分类并不是直接针对自然价值而提出的价值理论。

经过分析,可以大致把罗尔斯顿提出的上述十四种价值类型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抽象价值,包括三种: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这三种价值从表面来看,既可以针对自然,也可以针对个人、人类和人类社会。然而,它们都不是在“效应”的层面上作出的解释,而只是一种评价,因为多样与否、统一与否、稳定与否、自发与否、辩证与否等等,都需要借助某种有智慧的评价主体才能作出评定。

第二大类可以看作是具体价值,占了大多数,包括十一种:生命支撑价值、生命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和宗教价值。这十一种价值基本上都是从人类自身角度出发的价值评价,虽然罗尔斯顿一再强调这些价值是不基于人类的创造或存在的,但事实是他还是不经意间走人了从人类角度出发的价值评价的误区。其实,仅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就不难发现,这十一种价值都被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类需求尺度的烙印,这些价值评价在实质上都不是从自然本体出发的,而是从自然对人类自身利害关系的角度出发的。

现在分别对罗尔斯顿所提出的这十一种具体价值作一概要的评价:

1.生命支撑价值。指的是自然维持生态系统运作以支撑生命的价值。罗尔斯顿强调支撑生命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整个生命文化的“底基”。他激动地反问道难道不是由于地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人们才认为它有价值吗?难道这个生命支撑系统的价值真的仅仅是作为后来者的人类的利益而存在吗?”地球是前于人类、孕育人类的母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人类价值仅仅只是自然价值派生的次生价值。尽管罗尔斯顿强调的是整个生态层面的价值,但这个价值明显还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出发的,毕竟自然界并不在乎有生命或者无生命,自然只是在遵循自然自身的规律运动罢了。自然内在价值的重点应该是在于自然本身的性质和规律。

2. 经济价值。这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价值体系,罗尔斯顿举了石油这个例子来强调他所说的经济价值是自然内在的,针对的是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他认为人类的技术只能转化自然物并不能创造,所以自然物本身应该是具有价值的。就算你说石油在开采前就具有经济价值,并不是在人类劳动被加人之后才有的,但这种观点也仅仅是对人而言的,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还是关乎交易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他提出经济价值的初衷竟然还是在于自然有近乎无限的资源可以让人类来发掘。随后他就举出了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现和小麦杂交的例子,期待着自然中更多隐性的可利用资源被人类科技发现。这的确是个人类保护自然的理由,但同时也是个自私的理由,说难听了就是为了有利可图,果真没有躲开经济这个利益的字眼。这样的一种将人本主义价值论折射到自然中的价值理念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所强调的仍然是自然对人的价值。

3. 消遣价值。只有髙等生命才有娱乐的意识,消遣活动的确是人类独有的行为,是人类高水平娱乐的某种态度和需求,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享受”与“调节”。的确,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消遣场所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人造自然环绕中的社会人来说更是这样,很多时候人挣钱是为了休闲、消遣。说自然本身就有消遣价值,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没有了人的需要,以这个评价原则得出的这些价值怎样体现?自然不是为了让人消遣而存在的,恰恰相反,是人类处在自然界中都会有种回归母亲怀抱的归属感。消遣价值充其量也仅只是与人类享乐行为相关的一种效应而已。它可以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的一种理由,而绝不是自然本身的价值,只能算作是自然服务于人的价值。

4. 科学价值。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如果有科学价值这一提法也应该有技术价值才对。在之前的生命维持价值中就提到了,这里的价值应该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源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科学只是在认识自然,技术只是在实践中实现的自然物的转化。连罗尔斯顿也说自然是一本叹为观止的小说,要是这样科学只是在帮助人类识字,技术只是能让人类作个注释而已,这本书本身并不会具有内在的科学和技术价值。它就写在那里,怎么读怎么批注是读者的事。科学和技术价值只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过程和结果对人类自身的价值,说其属于自然本身的价值是牵强了。

5. 审美价值。要审美就要有审美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只能是人,这只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属性。所以,美只能是属人的一种价值体验或价值,在这里,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丑,甚至没有善恶,自然是创生与毁灭并存的,从来不带一丝怜悯,也不会无缘由地屠戮。它只遵循法则,不止运动。审美的活动只能是属人的,美丑问题只能放到人道价值的范围中来讨论。

6. 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自然在出现生物和基因的漫长道路上不知毁掉了多少的物种,消亡的必然要比现在还存在的多出太多。基因多样化是生物为求得适应自然而生存所应对的唯一方法。然而,就自然规律本身而言无所谓基因的有无或样态的增减。自然自身演化的效应既可以创生基因模式,又可以多样化或单调化,甚式泯灭基因模式,但无论是怎样的一种演化效应都是自然自身运行的价值。谈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只能是相对于生态、相对于生命、相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的利害评价。“在某种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一小点基因信息就能使人类受益匪浅”[1]16,或许罗尔斯顿是太想让人类来保护自然了,哪里都离不开从人类利益出发而考虑的保护理由。但作为价值层面的哲学著作,既然认为人本主义价值论是错误的,的确是不应该再向这方面靠拢了。

7. 历史价值。历史可以说是时间单向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历史就是自然界循环变化所留下的信息痕迹,这确实是一种自然效应的价值。但是,通常我们在使用历史这个术语时,总是区分为自然史和社会史。如果单纯讲自然史那当然应属于自然价值,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个自然史价值是针对自然本身的,还是针对自然对人的效应的?如果是后者,它仍然属于人道价值的范围。如此看来,对于历史价值我们还需要详加讨论和说明。从罗尔斯顿的角度来看,他似乎更在乎美国的发展史,更重视人类社会的时代价值。虽然他也提到了黄石公园的自然环境,最后也提到了单纯的自然史,但是在罗尔斯顿那里,这两部分的历史价值仍然是被绑架在人类社会史的战车之上的。

8. 文化象征价值。文化这个术语几乎是人类专属用词了,文化象征是社会化的产物。罗尔斯顿举出了秃鹰象征美国人的自我形象,加拿大盘山羊是科罗拉多州的“州立动物”等。很多文化象征物的确是直接取于自然物,但是,这些自然物并不是在其自然本真价值的层面被使用的,它已经转化成了人类意志抽象代示的产物,是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文化符号,在此,罗尔斯顿所讨论的根本不是什么自然价值,而是假自然物之形所承载的人的社会文化符号价值。

9. 塑造性格的价值。这明显是从人格塑造层面上所谈论的个人的价值。罗尔斯顿在文中提到了各种组织在荒野中的活动,如童子军、户外训练团等。人类是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荒野就是那种原始的生命生存空间,是最原始生命维持系统的再现,是呼唤人类灵魂深处记忆的地方。就如同消遣价值一样,其实身处荒野的人正是在这种野性呼唤与新鲜感充裕、兴奋与恐惧并存的复杂感受中沉浸着的。这只是世界庞大的生命维持系统给人带来的效应而已。这应该是属于自然及社会对于个人的价值或个人自身行为对自身的价值,根本不是什么自然本身的价值。

10. 生命价值。其实,按照罗尔斯顿所分的价值类型,上面提到的生命支撑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和这里的生命价值应该是一种价值。另外还有一些价值类型(如消遣价值、塑造性格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就其根本而言,也都与这三种价值的意义相关联。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罗尔斯顿的价值分类并不严谨,把某些同样性质的价值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11. 宗教价值。宗教也是人类特有的,人类社会都是起源于自然,宗教必然也是。宗教的神明形象基本都是来源于人和其他生物的集合体,是人类内心敬畏的自然的衍生物。罗尔斯顿也写道:“大自然是某种宗教‘资源’,就像它是科学的、消遣的、审美的或经济的资源一样。”然而,就是在宗教起源的自然基础上来谈论宗教价值,这也仅仅是自然对人的价值以及自然对人的社会的价值,而并不是什么自然本身的价值。

以上十一种价值与其叫作自然所承载的自然本身的价值,不如叫作自然对于个人、人类、人类社会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类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的理由。因为这些价值本身就是人类对自然、对人类或个人本身所起的价值的评价,而非自然本身的与人无关的内在价值。

这就如同邬焜信息价值论中提到的人道价值一样,作为人类本身是很难逃出人道价值这个范畴的。因为人类作为一个需要生存延续的群体,必然首先从自己的角度来评价世界,以自己的利害来对待价值问题,甚至“价值”这个词最初的创立应该也是为了描述人类或个人利害关系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限制了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限制了人类的观念。

笔者认为最高的天道价值就在于自然本体的发展进化价值。正是自然本体有条不紊的发展进化过程,各种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近乎无限的时空支持才能够产生现在的地球生态系统,这种永恒不变的变化和发展是自然本体最高的价值趋向。自然并不是为了创造和维持高级生命而存在的,自然仅仅是本分地遵循规律进行着发展和运动,人类的出现或许是自然进化的意外,或许是必然,但人类作为自然“垂青”的“宠儿”,在庆幸之余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定自己的位置。妄自尊大、本末倒置的态度和行为都只会招来自取灭亡的恶果。

三、价值的基本形式和天道价值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罗尔斯顿提出的那些自然的价值其实都还只是停留在对自然价值评价的层次,并且这些评价绝大多数都是针对相应自然现象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而作出的。如此看来,与其说罗尔斯顿是在为自然本体确定价值,不如说更像是在叙述自然对于人类有哪些重要的应用价值,这样的价值确定更像是劝说和教育人类,自然生态有哪些人类未发觉的对人而言的实用价值。这种以人道价值为出发点的生态伦理学根本无法真正揭示自然生态的本然价值,更无法真正揭示自然自身的本然价值。

从罗尔斯顿的相关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所建立的自然价值理论的这种不彻底性。罗尔斯顿在反驳传统价值评价观点时曾这样写道:“泥土具有工具性的价值,但它不是那种拥有自为价值(valuebyitself)的存在物,更不具有那种据之向人类提出权益要求的价值……一块孤立的泥土确实不具有任何内在价值,也很难说它拥有多少自在价值(valueinitself)。”⑴262之后他开始通过泥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确定这些传统无价值的自然物的价值地位。他先肯定了整个生态系统对人的价值,而后又推论出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这一块泥土也分享了生态系统的价值。

应该说,罗尔斯顿为一般自然物确立其自身价值的思路是可贵的,但是因为他的整个价值解释和评价体系都是建立在传统的人类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所以,他的相应理论便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论证的过程和逻辑是那样的牵强和艰难,这就导致其自然价值理论的肤浅和不彻底性。

要怎样才能合理阐明自然自身的本然价值呢?这就需要建立某种与人道价值相对的天道价值的观念。从当代信息价值论的相关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说任何自然物,也包括罗尔斯顿所说的那块泥土,都应该有其自在价值。因为,任何自然物,也包括那块泥土,它们都只能在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中存在,而只要有相互作用便会产生相应的效应,而任何相互作用中的效应都是价值。罗尔斯顿也注意到了信息量的问题,一块泥土中包含的信息量是惊人的,包括其中的微生物和各种组成成分,以及自然进化留下的一系列痕迹,还有它身处自然界与周边事物的相互联系的配合和交换。现在扩展开来到整个生态系统,山川、河流、大气等等这些无生命的事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着,这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效应都是价值,但这些价值都实实在在地处于自在价值的层面。

既然上文提到了自在和自为价值,现在我们就有必要确立三种基本的价值形式:自在价值、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

首先,价值是指事物相互作用的效应,自在价值是自然事物依照自然规律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效应,这是最普遍最基础的价值形式,也可以称之为原生价值。只要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效应,自在价值就会存在,不依赖任何观察者、评价者的创造和介入。

自为价值是自在价值在主体中的直观把握,是生命形式依照本身的价值需要对自在价值的认识和判断。自为价值是价值反映和价值评价。传统价值哲学中的价值理论大都是从人类自身活动的角度出发,以自为价值来解释价值。这样的价值理论往往以人的价值认识为出发点,把人的价值评价结果直接看作是价值本身,这才出现了以“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或者说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来规定价值本身的相关价值论学说。

再生价值是人类在自为价值的基础上,对于价值的设想和相应改造后所产生的人们努力追求和试图实现的价值形式和价值理念。

自在价值是没有善恶、对错、好坏、精粗、美丑、利弊这些属性的。只有主体通过分析和比较,主观性地加以感受和评断之后所产生的自为价值才具有了上述的那些性质。自为价值、再生价值是具有主体性和个体性的,是主体通过对价值现象及其利弊关系的认识创造出的评价性认识和应当追求和实现的理想模式。每个个体对于价值的评价和理解各不相同,其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也各存差异,这就形成了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征。然而,在严酷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人们又必须以群体的类的方式集中起来才可能以人自身的方式生存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类在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理想和价值实现活动中又往往具有某种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的相关性特征,由此出发,人所创造的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群体相关的共性特征。这样,我们必须承认,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乃是价值的个体主体性与群体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在信息价值论中提到了人道价值与天道价值的概念。天道价值是人道价值的基础,天道价值高于人道价值,人道价值是在天道价值演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天道价值并不否认人道价值,它只是把人道价值看成是天道价值在自身发展演化的进程中所创生出来的价值现象,这一价值现象同样是实实在在的相互作用之效应,只不过它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实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效应。另外,在人道价值中不仅仅是物与物、物与自在信息、自在信息与自在信息的相互作用之效应,而且还增加了物与精神、自在信息与精神、精神与精神的相互作用之效应。”

天道价值可以理解为是自然本体的自在价值,是自然界遵循其运动进化规律而产生的相互作用效应。正是这些相互作用使自然界演变出了生命维持体系,进而产生了生命,然后是智慧生命,人类只是这些漫长演化过程中的沧海一粟、昙花一现罢了。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一直停留在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阶段,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在价值的本原性和决定性。自在价值,也就是天道价值才是自然界最高的价值。

四、建立包容自然价值和物质一信息双重维度的全新价值哲学

罗尔斯顿提出了辩证价值和进化价值的概念,用因果联系以及进化的思想来为价值溯源,找到价值的出发点和基础。这样的做法就是一个突显自在价值或者说天道价值本原性和基础性的过程。信息价值论中这样写道从自然本体的角度来看,天道价值是原生价值或本源价值,人道价值是次生价值或派生价值,而人的价值反映、价值评价、价值取向、价值设计则是对原生和派生价值的主观认识,以及主体观念形态的价值模式创造。”罗尔斯顿指出,传统的辩证价值评价,仅仅是主客体二者的相互简单变换,并没有考虑到复杂性世界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大背景。应当说,罗尔斯顿的这一批评是深刻而合理的。

根据现有的信息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的理论,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哲学,这一全新的价值哲学不仅能够包容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而且应该有它自身全新的价值评价体系。这样的价值论学说首先应当立足于自然进化的自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而复杂的多重价值关系。

既然价值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效应,我们就有必要对事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作出一个基本的分类,信息哲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事物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多重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A:物自身的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向另一种直接存在的样态的转化;

B:中介物的产生和运动;

C:物物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

D:物自身的直接存在向间接存在的过渡;

E:相互作用物的间接存在的相互凝结;

F:新的间接存在样态的建构。

这六种效应里的前三种属于直接存在的物质性变化的效应,而后三种则属于间接存在的信息性变化的效应。这样,我们就区分出了在一般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双重性质的效应:物质性效应和信息性效应。我们有理由将这双重性质的效应分别称为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

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要建立的全新价值哲学理论中,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占据着价值体系的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传统价值观中所缺失的也正是这两个重要的价值维度。新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可以说生态的价值观应该是从自然本体出发,不仅仅要用复杂性的辩证关系来对待价值关系,还应该考虑到进化演变的自然生态大环境,最后还要以物质-信息双重价值的态度来评价价值现象。

人类学的价值篇5

论文摘要: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质分别进行了剖析,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并在此墓础上说明了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指明西方环境伦理学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西方环境伦理学产生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并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的三百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代总和的无数倍,作为结果是自然环境遭到日益破坏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环境危机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露,人类仅对环境本身的研究已经不能解决环境问题,从而转向环境与人类关系协调的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浅环境伦理观。其基本观点:第一,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第二,人是惟一的道德人,也是惟一的道德顾问,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第三,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产物。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试图征服、统治自然,把自然界当作任意索取的仓库,对自然界进行无情的破坏,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行为,引起生态危机的出现,而后者认为人类以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价值衡量的尺度,其对自然的剥削程度小于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人类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以认识主体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作为利益主体的人与人类理智地、合理地对待自然的行为并不发生矛盾,这也是促使人类采取此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有其重要的现实理论依据。人类伟大的哲学思想家牛顿和笛卡尔,推动了人类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牛顿和笛卡尔是“机械论”和“二元论”思想的倡导者。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是在近代机械世界观,以及牛顿力学和笛卡儿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片面强调分析方法,割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应用于环境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极力倡导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无视自然,无视自然界其它生命的存在价值,一切均以人为中心,把人类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开发利用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上绝境。这种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为这种目的论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伦理学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无关,动物不应得到道德的关怀,动物是无理性的、无感觉的机器,它们是感觉不到痛苦的。只有理性存在物的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目的而存在的,其它生物无内在价值,它们不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不能成为人类关怀的对象,并且人类对动植物,对自然环境不负有道德义务,只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

人类中心主义究其实质是以财富单一价值为取向、以科学技术为获取财富的高效手段的现代文明,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以人为衡量万物生存价值的尺度,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把大自然当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对自然实行无情掠夺,对自然不讲伦理道德。其实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它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能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之外。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从人作为主体地位的视角出发,以人为中心,只考虑人的利益,认为动物没有内在价值,人类可以随意地利用它们。19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所持观点是“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正是因为它们有这样的感知,使它们有权不受人类的任意侵害”。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提倡素食主义、善待动物,不要让动物长期连续工作,要使它们得到足够的休息,不要让它们负担太重,但追究其根源,其实质是对这些动物的关心是为了更好地服从人的利益,为人类服务。功利主义这种理论是基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它们的苦乐具有内在的道德意义,动物的生命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尽管动物解放/权利论对现今来说仍然是狭隘的.但相对于人类抄文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来说,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扩大到动物,把道德关心及权利主体的范围由人扩展至动物,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另一个观点是生物中心论,也称生命中心论。其观点是,人类不应单纯地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应超越对自身利益和价值的考虑,应看到地球上各种生物(不仅是动物)都有其利益和内在价值,不管他们是否对人类有价值,都应值得人们的尊重。人类与其它生命形式是同质的,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为别的生命形式而存在的。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以及争取幸福的权利。其思想是把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所有存在物。这种观点相对于动物权利/解放主义来说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阶段。

动物权利/解放和生物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将道德关心的对象关注于动物和生物个体的研究,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观则集中对生态系统整体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自然界纳人道德关怀的视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相互联系的,都应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既包括有生命的物质也包括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水体、植物、动物,甚至它们的综合体,进一步扩大了道德关怀的范围。与动物权利/解放论和生物中心论相比,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其共同体而非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将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当且仅当环境伦理学建立在非人类自然实体具有独立于人的价值的原则论断或前提下,它才可能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为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提供了人类利益和需要以外的价值,它没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否定追究人类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根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目的是论证自然界的价值、内在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非人类中心主义中各种不同观点的差异表现为价值定向差异,如生物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个体有机体,生态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集体有机体。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平等观理论上也存在分歧,如平等的范围问题争论最大,但他们都主张把平等扩展到非人类以外的自然中去,主张赋予它们平等的道德权利。“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三、人类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

上述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理论及观点进行了剖析。那么,究其根源两者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呢?其根本是对自然价值问题的回答。自然是否具有价值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基础概念,自然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两者的统一。在环境伦理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有着不同的见解。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太多的争议,重要的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自然的价值是在人与自然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对自然的把握,即对人的有用性上表现出来的自然价值,即使用价值;在自然的必然性上表现出的自然价值,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于自然的内在价值又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万面的见解:第一,是否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第二,有无内在价值能否成为接受道德关怀的唯一标准;第三,具有内在价值是否意味着道德地位一律平等?

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中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构成了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人作为生物物种具有内在价值,是自然界中的普通成员之一。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与地球共生,而生命不是人所特有的,其它生命对地球存在的维持、平衡、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物具有内在的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作用。内在价值是由于内在原因而存在,它不依赖于外部的原因,是事物本身的价值。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范畴中,人是价值的主体,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及其程度。在评价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是以对人是否有用作为判断标准。如果从自然对人有用性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称这种满足人的自然属性为自然的外在价值。自然的外在价值是一事物因与别的事物发生关系而具有的价值,是以其它事物的存在为基础的,这种外在价值是对别的事物有益,能满足生物有机体和其它组织系统的存在需要,是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满自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对人具有经济价值。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人类从事各项活动的重要资本,各种土地、水、森林、矿物及各种动物资源参与各项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支持,人类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如何进行经济活动了。第二,自然对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研究,使人类在不破坏自然界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各种资源。第三,自然界对人类的精神具有陶冶作用。

“任何客体,无论它是什么,只有当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兴趣时,才获得价值”。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在某种条件下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具有相互转化的功能。我们可以从食物链的关系中看到:兔子吃草,草的内在价值作为食物成了兔子维持其生命的工具价值,而老虎吃兔子,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兔子又转化为满足老虎生存的工具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工具价值的草在死后经过分解又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又由工具价值转变成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有价值,离开了人,自然无价值可言,但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其它生物也具有价值,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其它生命也可以是价值的主体,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体。罗尔斯顿认为:“传统的理由是说价值就在于利益(实为人类利益)的满足。但现在,这个定义看来只是出自偏见与短视一个规定。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评价行为“不仅属于自然,而且存在于自然之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看似辩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关系”。自然的价值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遍联系或客观规律,但它是一种以人为尺度的自然价值,自然系统是一种自在价值,是其它一切价值的源泉。“我们既要承认不仅人是目的,而且其它生命也是目的;而且要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在这里,价值主体不是唯一的,不仅仅人是价值主体,其它生命形式也是价值主体。’,欲咫)历史的教训向人们启示:人类不能再只考虑自己一种物种的利益了,不能只从人类生存工具价值的角度去对待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生命系统了。只有当人类实现了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转换后,人类才能看到对于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物也具有工具价值,才能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真正转变。

四、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

人类学的价值篇6

自然资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稀缺的自然资源;二是稀缺的自然资源。

1、不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零。

一般自然资源对于人类主体的耗散价值是相对稳定的,而其功能价值会随着人类主体对于它的利用规模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即服从“边际效用下降规律”。自然界中不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水分、空气、阳光等),由于可以充分得到供应,人们总会去充分地利用它,即不断地增大对它的的利用规模,其结果是:这些不稀缺的自然资源的功能价值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不断下降,直至趋近于其耗散价值,则其使用价值不断下降并趋近于零。使用价值为零的事物并不等于人们不需要它,而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并不稀缺,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据“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功能价值随着主体对它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当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增长到足够程度时,其功能价值趋近于耗散价值,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趋于零,这就是“边际使用价值零值定理”。

2、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大于零,但它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类劳动。

对于稀缺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用的规模受到限制,其功能价值通常不能无限地趋近于耗散价值,因此其使用价值通常大于零。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对于猿猴来说,除了水果(有时还有水、避署和御寒的洞),其余都是不稀缺的,都没有使用价值。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和柴都不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许多食物都不会具有任何使用价值,人也就不会成为杂食性动物;人类如果没有掌握炼铁和炼钢的技术,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此,自然界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长最终都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使用价值的增加总量就是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总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的类型、区域、方式、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展和深化,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大,这在根本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地球上的所有自然资源之所以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使用价值,就是因为人类一辈一辈地在生产实践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知识,使人们逐渐具有了开发利用其功能属性而产生的,这不是因为自然资源中天生地具有了使用价值,只待人类去开发和利用,而只能说明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某种功能特性,人类只是将这些功能特性转化为使用价值。显然,目前还有许多自然资源的功能特性还没有开发利用起来,将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没有使用价值(或只有很少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例如,目前的海水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但如果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那么海水将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虽然,自然资源本身并不是人类创造的,但自然资源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却必然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一代一代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的,知识的使用价值在很大部分就是体现在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上,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当然,使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包括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例如,使铁矿石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除了冶炼技术,还有与之相关的科学、文学和艺术等,以及必要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另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展,许多本来不稀缺的自然资源逐渐转化为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而造成的,这也是人类劳动的间接产物。许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草木、河流、山脉等)最早都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但有功能价值),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道了怎样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从而使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使用价值(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得许多自然资源由充裕转化为稀缺,从而使其使用价值由零值转化为正值,这也是人类在其活动扩展过程中的间接劳动所产生的。荒山的使用价值正是主要由这两方面的间接劳动所创造的。一些没有直接凝聚人类劳动的事物并不是没有使用价值,许多事物人类已经通过前人或他人间接地凝聚了劳动,因而具有了使用价值。例如,月球上的物质虽然没有凝聚直接的人类劳动,但是通过几千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月球上的物质能够具有某种商业价值、科研价值、政治价值或文化价值,而且月球上的物质本身也往往需要通过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并冒着巨大的风险才能取回到地球上。

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初都是来自于人类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一个内容简单但内涵深刻的哲学命题。劳动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参考文献:

人类学的价值篇7

关键词:罗尔斯顿;自然价值;环境伦理

罗尔斯顿,美国著名的生态哲学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价值论,并力图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建立一个全新的环境伦理学体系。他的思想不仅从理论上影响了后来的环境伦理者,更从实践层面来打磨人们的价值观念。所以,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这一理论基础,显得更为重要和有价值。

一、自然价值论产生渊源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开始唤起人类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人类也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负面作用。《寂静的春天》用生态学的知识来分析人与海洋、河流、森林、土壤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渗透着伦理思考。随着这本书的强势影响,西方环境保护运动也势头强劲,环境伦理理论也逐渐丰富。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思想就是在这一阶段中产生的。

(一)现实背景――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凸显

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代表了传统的自然价值观。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就一直保存着。直至近代,笛卡尔发展了二元论,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人类作为主体,其地位不可逆转,主体先验性的存在决定了客体的服从性。这种主观唯心主义适时的被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其理论依据,充分说明人类作为主体,利用科学技术,使自然成为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工具其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导向,自然作为实践的客体,逐步以工具化的形象固定下来。

与现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现代人类的精神极端空虚和匮乏,人们在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过程中不断异化,突出表现是消费异化。头脑中竞争和利益的冲动,刺激着人们寻求最高物质欲望的满足,奢侈消费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也促使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中不断冲破阻碍,自然的工具性价值一再地得到益处和证实,人类中心主义也随之达到鼎盛。

物质力量的强大使得科学技术越来越背离善良的目的和理性的控制,从而逐步沦为破坏自然的利器。失衡的生态系统可以动态的调节再平衡,但一旦超出阈限,生态系统便再难以回复到平衡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中。生态危机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喜悦中随之而来了。

(二)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观的思想理论来源

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少数哲学家已经开始对传统的自然价值观进行反思与尝试了。阿尔贝特・史怀泽开始探寻人类之外的伦理关系,提出把道德关怀扩大至所有生命体的理论构想。美国环境伦理学奠基人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伦理。认为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尊严和价值,那才是一种真正的神圣体验。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观思想理论正是受到了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的影响,并借鉴了东西方其他相关的思想,使其理论更加丰富有条理。

(1)生态学

生态学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些环境伦理学家将生态学的基本标准运用到环境伦理学中,使其成为一种道德准则。罗尔斯顿就是通过生态学理论确立自然价值观环境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哲学家们用了不同的逻辑去面对自然,结果发现自然有着比人类更伟大的智慧。自然可以产生智慧、美、纪律,自然育化着人类的性格。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伦理科学,“在生态系统的机能整体特征中存在着固有的道德要求”①。反对机械的二元论,把伦理道德上升到自然界整体,人类作为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只追求个性是没有价值可以实现的。

(2)大地伦理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代表作《沙乡年鉴》中,倡导的“大地伦理”将所有自然存在物以及作为整体的大自然都纳入到伦理体系中。利奥波德认为,扩展“共同体”的范围是大地伦理的基础和前提。把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表述成人是共同体的存在物,人与社会的关系看成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大地伦理扩大共同体范围,就是使它融入水、土壤、生物,最终把它们总结为“土地”。其中的道德关系也不仅仅是人与人,扩展成人与生物、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②利奥波德的这一基本价值准则展现了他反对实用主义的态度。肯定共同体中所有生命体的价值,并认为共同体的价值高于个体价值。罗尔斯顿从利奥波德的思想理论中得到启发,对自然价值观的科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3)东方文明

儒家的环境伦理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的。抛下对天对神的敬畏,单纯把人与自然看作整体的联系在一起,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强调无为,顺应自然,自然有自己的方式生存发展,人类不应该把主观态度强加给自然,自然而然,才能长远。佛教生态理念更加透彻,众生平等,万物皆有佛性,善待生命,“众生”含义宽泛,不仅仅只人,而跨越至整个宇宙,一切生命平等。人和其他生物一样。没有高低差别,每个生命都同等尊贵,为满足欲望伤害其他生命是不被允许的。人只是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因果轮回,世间万物相互交织,彼此包含。罗尔斯顿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的感染,力图协调人类欲望与周围世界相适应,保存自身又对一切生命有不可侵犯的责任。

二、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

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就是自然价值论。价值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是事物的创造性。自然价值论也就是自然的客观属性,自然的创造性。

(一)价值的重新定义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然价值的客观性,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提出了三种价值。“系统价值”――系统价值作为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依托,包含了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是基础性价值,弥漫在整个系统当中,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在系统价值内相互转化。但罗尔斯顿不认为系统价值是高于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价值,这三种价值没有高低区别,自然价值是这三种价值的统一体。

“罗尔斯顿创造性地重新界定了‘价值’这个概念的含义和涵盖范围,并且罗尔斯顿将自然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作为了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基础”③。

(二)自然价值的分类

“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并非不好意义上的‘荒野’,也不是堕落的,更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她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④罗尔斯顿对自然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经济价值――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人类付出劳动,事物才会产生价值。无疑地,自然若想存在经济价值,就必须有人类劳动的参与。这样严格看来,我们不能说先于人类产生的自然界具有价值。自然只是有承载人类劳动的价值,所以就其本源来说,人类不可能在非自然界的物质上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人类的科学技术也不会凭空造出非自然的物质和能量来,人类所产生的全部的经济价值不过是对自然的重新排列组合。自然的经济价值无疑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同时它对自然物本身性质也是有要求的。所以,人类需要对有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自然物予以保护,同时也要对尚未发现其经济价值的自然物保持期待。

生命支撑价值――人类的经济财富可以通过劳动获取,但生态的福祉却只能依靠自然。自然界中的空气、河流、土壤、森林、动物,这一切的价值都不能通过经济手段来衡量。每一生命体的存在都在为其他生命体贡献着价值,即便是对人类这一高级生命体来说,也总是需要依靠其他生命体来生存发展。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说明的是全部生命体对于自然的适应,如果不适应,就会遭到淘汰。虽然说自然界的价值需要人类来予以评论,但早在人类出现之时,就已然在享用着自然奉献的价值。不得不说,自然赐予的这片福祉,会支撑生命万世万代。

生命价值――世界上每一伟大的宗教都会叫人尊重生命。每一生命体的存在,都有其价值。诚然,为了更高级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要牺牲掉低级生命体,这看起来符合进化论观点。但这样的后果,就是高级生命体的架空,没有可共发展的资源,甚至会出现更高级的生命体,来取代高级生命体。生命体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的,所以,在现在看来,保持物种的完整性才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科学价值――科学家们揭示自然规律或是发现新的理论体系总是带有功利性的目的,其工作意义是为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来满足人类生活欲望。罗尔斯顿对自然科学价值的解释不同于功利的科学家,他觉得自然在足够引起人们兴趣的前提下,才值得追求。对自然物也就是对自然的兴趣,会吸引天才们对自然进行科学研究,其目的并不是满足欲望,而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与向往,对神秘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促使他们不断挖掘自然的科学价值。

审美价值――自然的美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抛开人类的主观构建,脱离人类的经济需求,只是单纯的欣赏自然的线条、形态、颜色、味道。艺术家总是向往自然的,艺术形象在某些程度上就是自然的杰作。艺术家能将自然的光泽、厚重、坚硬感抽象出来加以表达,脱离人类日常所需,他们总是可以把自然看得更远、更透彻。

消遣价值――对自然的消遣不如说成是对自然的享受。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的消遣价值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把自然作为一种工具,利用自然的形态展示自己的表演,比如像是攀岩、蹦极、跳水、赛车,自然的消遣价值体现在给他们提供天然场所,以展现自身技能;另一种自然的消遣价值,是喜欢对自然自主表演进行沉思,对于这一部分人,观察自然本身特质显得更加重要。冰川融水、枫叶漫天、鸟语花香,他们看到自然生动的演绎时,自然的消遣价值也就实现了。

辨证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友好的,大自然的辨证价值也正式体现在这一问题上。但我们也不能做出这样直接的判断:自然提供资源,顺应人类发展,就是有积极价值;自然阻碍人类发展,不能满足人类需求,就具有消极价值。生命之美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冲突和融合中体现出来的。人类一直为克服自然的阻碍而不断的努力实践,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气也造就了民族性格。当然,这笔财富是自然给予的。冲突和融合给人类以磨炼,促使人类不断突破自身束缚,发掘自身才能,通过劳动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自然也不是仅给人类这样的考验,所有生命体也都在自然的刺激下挣扎生存。罗尔斯顿说,“在一切的伦理学说中,最难教的一课便是要人们学会爱自己的敌人。”⑤

罗尔斯顿对自然价值的分类十分全面,甚至还有些繁琐,其努力把自然界的价值表述的更客观公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罗尔斯顿指出,“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所有创造物,只有在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⑥价值就是自然物上所具有的创造性属性,自然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竞争,使生命向着更加多样化的进程发展。

三、对罗尔斯顿自然价值理论的评价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在内容上是十分丰富的。他强调自然价值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罗尔斯顿把自然价值看作是自然物的属性,人类只是赞美者和体验者。又解释了价值世界的先在性,人类是出现在自然界之后的。而自然的价值是需要人类来评判的,是通过人的实践和思想表现出来的,这样不可避免的,自然价值带有主观色彩。这里可以看出罗尔斯顿有意识的冲破主客二分的束缚,把自然的客观价值和人类的主观体验相融合,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种整体,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在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中体现的很明显。

正是在罗尔斯顿等生态整体主义者的不断努力下,基于越来越严肃的生态环境现实,催生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环境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性环境运动的主导意识的转变,为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在中国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症结所在。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依然对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基于此,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自然价值论充分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社会的全部实践,都应该自觉提升到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相统一的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之中去把握。我们反对传统的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同时也反对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发展的双赢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所在。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问题的模糊点和争论点也是发生在人类实践中。人在自然界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配合自然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刻意的忽视。自然价值论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依赖,夸大了人类的无助感,也忽视了人类的实践力。而人生活在世界中是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实践来把握世界的,实践是人与世界连结的纽带。所以我们必须肯定人类的作用,人类也必须通过实践获得生存发展。自然界各种价值的体现,是需要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在人类不断地实践中,自然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我们更应看重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的积极意义。人们要学会折中的处理方式,满足人类主体需求,同时又要对自然有公正严肃的客观评价,既不回避自身的需要,又要尊重自然的价值。也只有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构建出更好的人类社会。(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注解:

①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

③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④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⑤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⑥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70页.

参考文献:

[1]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 刘余莉.《通往自我觉醒之路:环境伦理与生态危机及其出路》[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4] 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5] 陈寿朋总主编.《生态文明建设读本》[M].浙江人民出版社,中电报音像出版社,2010.

[6] 徐晓东.从自然内在价值论看人类中心主义[D].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96年.

人类学的价值篇8

环境刑法立法理念之冲突

环境伦理学是环境刑法的立法依据和价值灵魂,它不仅催生环境犯罪和环境刑法体系的完善,而且还影响环境刑法的立法目的和价值追求。面对环境犯罪对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的巨大压力,为适应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寻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环境刑法价值观随之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价值观念成为环境刑法立法理念的价值源泉,其嬗变演化显示人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现代环境伦理学的运行轨迹是以“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运行,反映在刑法学上主要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者之间的博弈。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视为价值判断的唯一主体,并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作为人类进行价值和道德评判的标准和依据。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拥有了意识的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这里所谓的价值也只是指其对人类的作用或用途,所有价值评判的标准和出发点均是为了人类而服务,人类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念有: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因此在设计和选择道德原则的时候,只需看它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人的利益能否得到实现;人是唯一的道德人,也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产物。〔3〕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紧张,其直接后果是生态危机不断加剧并逐步演变成为影响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在这种现实语境下,现代环境伦理学者不得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和反思,开始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诸多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如美国环境伦理学之父A!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说”、挪威学者A!乃斯的“深层生态学”、澳大利亚学者P!辛格的“动物权利论”以及美国学者P!W!泰勒的“生命中心主义自然观”等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这些主张颠覆了传统的环境犯罪理念,通过赋予动物、生命和生态平等的内在价值和权利,将伦理关怀和道德共同体范围扩展至人之外的非人存在物,从非人类的角度来构建环境伦理学。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有:主张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扩大到其他生命和自然界;生命和自然不仅具有外在的、对人类有用的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等。〔4〕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持一种针锋相对的态度,认为应当建立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和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观。非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环境恶化的原因归于人类对自然的蔑视和毫无节制的破坏,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二)环境刑法的伦理属性分析

环境伦理是上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目的是通过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构筑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通过调节人类行为规范以适应生命共同体和地球生物圈整体秩序的伦理,从而从价值与伦理的层面来反思由当代环境问题所引发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矛盾,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环境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两种价值观念,两者主要争论在于:一是是否真正承认自然物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二是自然物能否与人类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也即是否以人类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环境伦理体系。自然物是不是具备自身的内在价值?有观点认为,内在价值是“表征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活动能力的单个主体或复合系统的目的的概念。”〔5〕也有观点认为“价值指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6〕第一种观点认为内在价值除了人之外,还包含有机自然组织系统。无机的自然组织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目的,只能被动服从自然规律并根据环境变化来调整其生存状态,是不具备内在价值的。而有机的自然组织系统由于有自身的目的,就不需要外部原因而是由其自身来构成其内在价值;第二种观点则是采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认为价值既是源于主体的需要,也是为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而存在的一种属性。这种价值由于依赖主体而存在被称为外在价值,又有人称之为“工具价值”,意谓对别的事物的存在的有益性。人类中心主义不承认自然物的内在价值,从而不能正确处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也不能从生态环境的共同体角度去保护生态环境利益,从而导致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非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存在物的自身价值,将伦理关怀的视野扩展到动物非人存在物,从而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自然物能否和人类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生态环境的价值不是单一的,它包括能够引发人类生存的诸多本质性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罗尔斯顿认为,生态环境的价值包括:“生命支撑的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的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多样性与同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生命价值、宗教价值等。”〔7〕非人类存在物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但环境伦理和价值还不完全一致,还需经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物之间关系进行整体评价才能得出人类对自然物的行为规范和判定标准。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来进行判断和选择,这才是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主体,而非人类存在物只是环境伦理中的道德关怀对象。因此,两者在环境伦理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总之,在当今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自然问题,而演变为一个政治问题。自然不仅仅是为人类服务的,而是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一种客观存在。现代西方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绵延多年的争执不仅成果蔚为大观,对于中国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也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促使我们对传统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进行反思。

和谐社会语境下环境刑法立法理念之重构

(一)我国环境刑法立法理念重构之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环境刑法立法理念是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基础的,这种指导思想导致我国现行的环境犯罪和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从环境犯罪的犯罪构成看,构成环境犯罪的罪名多数属结果犯或情节犯,构成犯罪既遂需要“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等。这种立法理念充分折射出人本主义的价值理念,即我国现行刑法对与环境犯罪的规范设定是以人类的利益为重心,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极少。从刑法保护的层次看,对于后者的保护是从属于对前者的保护之下的,也没有体现生命物种之间的公平;二是现行刑法对环境犯罪的规定范围过窄,导致众多严重影响环境安全的行为无法规范,更兼刑事诉讼中的若干问题,导致环境安全刑法保护的严重缺失。如现行刑法仅将环境保护的范围限于森林、矿产、农用地、野生动物以及水产品,对于草场退化、噪音污染、土地的荒漠化以及转基因污染等问题却没有规定,体现立法理念的滞后性。首先,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应当体现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的原则。所谓的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负有使下一代人享有不少于今天所能享有的发展的使命”〔8〕当代人一方面是具有优先使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但同时还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本能。也即不能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以保证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和当代人一样的环境权益。这种当代人对后代所负有的单向义务的实质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源于对人类整体发展的关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保护自己。区际公平又称代内公平,是指“代内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与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的权利。代内公平既包括当代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公平问题,也包括一国内部当代人之间在自然资源利益上的公平问题”〔9〕由此可见,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应当按照生态公平的原则,从制度层面上设计出符合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符合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人类对环境资源的享有权。其次,世界各国的传统刑法均是以行为人的行为为规范研究对象,对于环境犯罪这类新型的犯罪,仅以传统刑法的伦理观念作为其立法根基无疑是不全面的。环境刑法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伦理价值。这是因为,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有机物,是从自然当中产生出来,同时又必须要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深化,那种只限于人与人、人与国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传统的伦理观念发生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环境伦理学的视野。因此,在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必不可分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不仅是法学领域内重要问题,还是一个超学科的研究难题。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仍然很不平衡,人们的生活仅仅维持在生存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就超越法学领域而成为一个两难的社会选择。对于环境刑法理念的定位和选择,不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它会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的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实在是一项慎之又慎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二)变动中的环境刑法立法理念———我国环境刑法立法理念之应然选择

环境伦理是环境立法的依据和价值灵魂,是通过人与自然关系来揭示人的内在本质要求并确定其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是由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决定的,但伦理道德并非一成不变。因为“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伦理道德范式,任何一种范式,如果能解释或解决大部分的社会现象,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就能够促使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反之,如果这种范式与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频繁的时候,就会受到人们的怀疑以及质疑。于是,这种范式的各要素之间就会发生重新组合以解释新的现象,旧的伦理道德范式就被新的伦理道德范式所代替。”〔10〕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伦理观念演化过程中,库恩的关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范式理论可以起到很好的解释作用。我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在工业化社会早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它所强调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曾指导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工业文明的迅速崛起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持作用。但随着人类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种只强调个人的、集团的利益,并以此为中心最大限度追求个人的利益却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不良影响的观念,却越来越被人们承认是错误和短视的,并导致人和自然的直接对抗。目前,随着全球性环境恶化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人类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自然环境的保护上面,寻求一种新的、合理的环境刑法立法理念就成为环境刑法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环境刑法的立法价值进行反思成为必然的选择。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保护生态环境应当是高于一切任务的,环境保护是今天这个时代的主流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保护人类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在保护人类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问题上,也即人类和自然物在这个伦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人们起先认为两者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但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人对自身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今天的主流观点已经认为这两者之间不仅是可以调和的,而且还是互相促进、互为发展的关系。因此,现代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应当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即,主要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进行反思,突破人类基于自身的利益和价值,以修正其中的不足和错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继承和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合理成分和内涵,以正确处理人类和自然环境为基本价值尺度来构筑一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在价值问题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通过赋予非人类存在物中的有机体及其自然组织系“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种属性并使之达到相互统一;在内容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不仅反对那种以极端的掠夺方式获得自然资源,还反对绝对的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以生态环境整体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环境伦理观,主张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价值的主体,但是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在人类和自然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

人类学的价值篇9

关键词:自然价值;系统论;实践

1.自然价值理论的产生

20世纪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一方面它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地细化和深化,在理论上要求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以促进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在行为上科技理性的极度膨胀使人类对自然肆意掠夺,一面自然是满足需求的原材料供应地,一面自然又是人类生存废品的倾倒地,最终社会财富的增长超过了自然的负荷,科技带来的不是人类想象的幸福生活,人类生存都受到了威胁,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最直接的证明,科学与危机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人最需要解决的矛盾并一度使人类对科学和自身发展前途由极度自信转向悲观。

现实的危机要求人类在哲学上进行反思。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这种危机的基础之上,它在理论上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重塑人和自然的关系,倡导自然的价值。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泰勒的“固有价值”到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中的价值是中立的

罗尔斯顿站在客观价值论的立场上指出,在人们日常经验所接触的物质层面上,价值评价很大一部分来自自然的客观实在,这些客观实在是价值的基础,尽管它也依赖于主体的偏好。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认为有些价值客观地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及其万物的价值不是人类给予的。相反,自然中的客观价值产生于人类主体之前,它们是主观价值产生的源泉。

1.2自然的客观价值是一种不依赖他者之目的的内在价值

罗尔斯顿从个体层面和整体层面论述了这种内在价值。在个体层面,自然界中的有机物是自我维护、自我生长和自我再生的生命体,它在守卫某种使其成为其自身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极力维护其物种的“善”。因此,它的出生、生长和消亡并不为了他者的目的。在整体层面,自然系统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它能创造万物其中包括有生命的万物。

1.3自然具有三种价值

罗尔斯顿认为自然具有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所谓的工具性价值是“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传统观念所理解的依赖于人类主观性而产生的价值不过是工具性价值的一部分。

内在价值是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其他参考物的事物”。

在生态系统层面,还存在系统价值。它是价值的生产者,但不是价值的所有者和观赏者。和有机体比起来,生态系统具有创造有机个体生命,维护生命多样性的根本性能,它还决定前两种价值。

自然价值理论的提出形成生态论理学的价值观同传统的价值观的对立,这不仅仅是如何认识自然界的价值问题上的对立,而且是两种不同价值观上的对立,两者争论的问题,涉及了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即涉及了价值的来源、根据和尺度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争论。

2.对自然价值理论的哲学分析

自然价值理论的提出为人们重新认识环境问题打开了另一个视角,也是对传统的价值观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二者的争锋中,传统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自然价值理论进行了反驳和批判。

2.1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角度

认为承认自然的价值是其内在的“与人类评价者无关”,就必然陷入价值等同于事实存在的理论困境。如果说自然之物的存在即代表了它们的价值,那么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只有“非存在”才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了,那么区分价值与非价值就失去了任何意义,那么价值这个概念以及存在论与价值论的区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2从价值观的角度

从价值的各种定义来说,价值概念从产生都是“以人为尺度”的,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视角,从主客二分以及自然作为客体对主体人具有的有用性或者积极作用向度上的“好”作为价值,是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去讨论价值,而非自然脱离了人的客观存在。除非重新界定价值的含义或者用另一个概念来代替自然价值论者所表述的价值内涵,否则价值这个词已经深深地被烙上了人的印记。

笔者也认为自然价值理论在理论和现实上有其不能克服的缺陷。

首先,自然价值论者反对传统的价值论者将自然与人类对立,强调人类的利益是片面的;自然价值理论者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证自然价值的重要意义,但却和人类中心主义者一样,强调了自然整体的价值,却忽略了人类的价值,也不能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和谐统一,也不能解决现阶段人的需求与环境、社会发展值间的矛盾。

再者,承认自然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人类某些利益的否定,但人类的发展是不能只建立在对自然利服从上的,人还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理性,人的合理需求也是要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来实现;现阶段解决人与自然的利益冲突,以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要求人为自然放弃某些利益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3.关于自然价值理论的几点思考

3.1自然价值论是一种强调整体主义的价值理论,主张将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其科学基础是现代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发展。从空间上看自然是一个完整、美丽、和谐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自然物在其生态系统中,通过各自的作用,每一个物种均对系统的稳定和均衡发挥着特定功能,并通过各自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方式实现其的价值。不仅动物,而且植物、单细胞生物甚至化学耗散结构,都具有相似于人类的追求自身价值的目的性。整个自然界在某种程度上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超越的能力,有一定的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态共同体,都是生态系统每一个环节,人不是服从于自然,也不是要控制自然,而是属于自然,人要放下高身段,认识到人与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所以人类不应当以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来“算计”自然,而应当抱之以尊重敬畏的态度。人类最大的荣耀不是“无所畏惧”,而应该是“有所顾忌”,“有所制约”,这不仅是人类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人作为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一个环节其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自然价值理论从一个更为宏观的整体层面和微观领域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尊重自然界长期进化和发展的成果,还原其真实面目,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谁对谁的有用性,而是任何一方都是另一方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2要建立科学的自然价值理论,其本质并不在于价值观的争论和分歧上,而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面对危机我们不会像自然界其它生物一样只是被动地“被自然选择”,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实践将自然和人的关系纳入人可调节的范围。自然价值理论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生态系统的一员,一旦自然界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把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保全在良好的状态之下;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自然破坏和生态失衡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引起的。有了这种认知,人会控制自身的某些行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朝着有序的人类所希望方向前进,既符合人的利益的价值要求,也可以达到自然价值理论所要求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因此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虽然与人的活动有关,但解决环境问题最终还要依靠人,这其中关键是人的实践活动,看人要选择怎样的道路,这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人民出版社,1974年

[2]H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李建珊,胡军.价值的泛化与自然价值的提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6月

[4]刘福森.自然的价值,长白学刊,2001年第1月

[5]余谋昌.“自然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

人类学的价值篇10

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农科类大学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81-02

专业思想指的是人们在面对专业学习和面临专业工作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所特有的一种认识、观念、态度和思想,也称专业观[1]。合理的专业思想有利于大学生致力于某一专业的学习,成为学术有专攻的人才;如果没有坚定的专业思想,那么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学习的方向与目标,使有限的学习精力趋于分散,从而导致大学生无法专心于自己的专业学习而荒废学业。农科类专业思想教育是指通过一定教育途径来深化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认知度,提高对农科专业的认同度,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以及强化学生将来从事农科类职业的倾向等。

一、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农科类专业常被归类于冷门专业,但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科类专业的人才进行科研和生产实践。部分农科类大学生,由于专业思想不牢固而呈现出缺乏学习兴趣;有的怠惰专业学习的同时也不愿从事涉农行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缺乏合理规划;甚至有的学生申请转专业,放弃农科类专业的学习。从学生个人角度看,这不利于农科类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农科类人才供给不足将会影响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和谐。

为推动农科类人才的培养,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农科类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是影响这一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从个体价值观视角探寻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路径,对培育大学生稳定的专业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思想教育的个体价值观基础

专业思想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指导思想的制约,而合理的指导思想能够促进专业思想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价值观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导因素,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本价值意识,形成于社会实践又用于指导社会实践。

(一)个体价值观的含义

个体价值观是居于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对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规范性见解,是主体加之于客体的一种态度[2]。因此,个体价值观的内涵包括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客观事物的属性对于主体是否有用或者有无意义。

(二)个体价值观的功能

从微观功能上看,个体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之中,并且不断审查过滤自己的需要,从而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并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指向社会的价值目标,是左右个人行为的主导因素,个体价值观主要有选择功能、定向功能和激励功能[3]。

1.选择功能。当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相互契合时,即客体属性符合主体的需要,那客体对主体才具有价值,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契合度越高,价值则越大。因此,主体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深入了解客体的属性,从而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且基于这一价值判断来进行选择。

2.定向功能。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要定向,否则选择就没有结果。个体价值观的定向功能是个体在判断和选择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时所显示的功能[4]。当个体的某一价值观形成,由于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与绝对倾向性,将会使个体的实践比较坚定地指向既定的价值目标。

3.激励功能。个体明确了自己的实践目标,认识到其实现的可能性及价值,这必然会激发人们为实现该目标所需要的兴趣、欲望、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实践目标的实现。

三、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个体价值观的选择功能,提高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认同度

1.从个体自身需求出发,激发农科类大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内在动力。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可以通过开拓学生的视野与眼光,使学生将个人发展联系到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衡量自身实践的重要性,明白农科类专业的重要性,从而在内心认同学习该专业具有重大价值。其次,坚定农科类学生从事本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信念。人们坚定理想的信念一方面来源于理想本身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是理想实现的可预见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使其对自身条件和自身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估。农科类大学生进行本专业学习在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方面相比于自己学习其他专业,显然有更多便利的条件,既然已经成为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利用已有的条件,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这相比于在其他领域的苦苦求索,更有可能在较短时间里学有所成。学生要意识到自己每完成一个课程的学习就是在这一领域往前走了一步,离成才又近了一点。再次,要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抹杀学生对其他专业领域的学习兴趣。虽然现在学校实行素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学生需要懂得分清主次,专业学习与兴趣发展要协调进行。对农科类专业缺乏兴趣不是荒废专业学习的理由,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年轻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由不爱好某一专业变为爱好某一专业。

2.从农科类专业建设与发展出发,提高其与大学生需求的契合度。个体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除了从主体的内在需求出发,还可以从社会外在环境出发,使客体属性更符合主体需求,从而来影响价值选择。

首先,加强专业教学与科研,促进专业发展。专业教学与科研能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同。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所以农科类专业的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理论教育与学生的亲身实践互动接榫,加强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衍生认同感。其次,深化专业知识转化,促进社会专业实践。社会价值标准是个体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如果农科类专业科学知识在社会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并且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那么必将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这将影响个体对农科类专业的认同,因而要促进农业科技向产业生产转化。再次,加大专业宣传,提升专业形象。由于社会历史偏见,对于农科类的专业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对此,学校和社会媒体要承担起农科类专业的宣传责任。学校主要是针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专业情况和发展前途的介绍,改变他们的狭隘认识,增强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好感,赢得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农科专业与将来从事农科工作等方面的支持。社会大众传媒在新闻和影视作品中要为农业生产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在涉及农村题材时要注意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宣传一些发展良好的农业企业的科技应用与经营以及农业生产致富的经验等。

(二)发挥个体价值观的定向功能,提高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认知度

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有指导作用,当学生对农科类专业有了正确的认知和很强的认同感后,就会认识到农科类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当个体作出价值选择,确定价值目标以后,为了发挥个体价值观的定向功能,个体需要明确具体的实践目标,制定实践步骤,实施实践行为。

农科类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学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制订学习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对专业加深认知的一个过程。同样,职业生涯规划也要求大学生对本专业将来要涉及的行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对某一事物有正确的认知,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基于这一正确判断而形成坚定的信念。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这两种规划,比如进行规划方法辅导、规划作品评比与展示,规划有效性科研等。

(三)发挥个体价值观的激励功能,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个体价值观的激励功能往往是在个体倾力于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为了实现梦寐以求的价值目标,个体必然会产生与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从人性论层次上说,非理性是指那些以表现和实现主体的内部欲求等为主要功能,直接参与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心理形式,如意志、情感、习惯、本能等。这一类型主要不是认识能力,它们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5]。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需要利用非理性因素中积极的一面,促进个体实践的进行和价值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合理的个体价值观能够激发非理性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当个体遇到困难时,这些困难将会消解主体的实践积极性,破坏心理状态,而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可以与这些困难引起的消极力量对抗。所以,为了提高和维护农科类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艰苦自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自信顽强的个性,鼓励学生勤于专业学习,勇于生产实践,不断砥砺个人品性。

参考文献:

[1]简福爱.稳定中医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的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孙丽婷.大学生个体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