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12-18 17:39:28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1

教科书 问题 改进

2012年秋季开始,人教社《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由修订版取代使用了近十年的实验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该修订版教科书仍存在瑕疵。我们在静态研读与动态教学的基础上,梳理出修订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在标题、导语、内容、语言、设问等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合理修正,以期完善教科书,使其在综合性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标题的规范性

1.内涵过大

如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页标题《明清帝国的兴替》,其中“兴替”二字意思是指“兴盛与衰废”,参见《新唐书・魏征传》中“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故而用在此处,意即明清帝国的兴盛与衰废。而无论如何教科书是无法用一课时内容承载如此宏大的命题的,课文也确实只着力论述了明朝的兴衰,然后再简单交代了清政权的建立及统治初期的社会面貌。

改进建议:本课标题可改为《明的兴亡与清的建立》。

2.概括不准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综合探究三中的标题《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评析”二字不妥。理由:“评析”即有评价、有分析,而课文利用三幅图表――“南非的地形”、“南非的气候类型”、“有关南非的报道”来帮助我们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教科书对三幅图和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但是不涉及对该区域自然条件的评价。

改进建议:该段落标题中的“评析”二字宜改为“分析”。

3.关系不清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2页标题《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从该标题呈现来看,编者认为是并列关系。但研读教科书可知,课文从文字狱、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大批书籍被销毁或篡改和八股取士三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不断加强。可见,“文化专制”包含了“八股取士”。

改进建议:标题应舍去“八股取士”,改为《文化专制》。

4.探究不明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8页,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下含《“西学东渐”寻踪》、《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两个目标题。其中,《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合适,与探究课不符合,也与课的导语不符。该课的导语是:“……先进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成为近代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人。探寻他们认知西方的足迹,反思他们艰辛求索的苦旅,我们会更加体会到,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路程有多么艰难”。显然,课文用意是通过了解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进而探究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看了什么,有何发现与主张,影响如何,启发学生反思先辈的艰辛求索,使学生体会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路程的艰难。

改进建议:把目标题《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改为《“开眼看世界”觅迹》,从而与前一目标题《“西学东渐”寻踪》相得益彰,契合了探究的主题。

二、内容的科学性

1.政权误用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6页隋朝疆域图中的“高丽”和第88页“炀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中的“高丽”,均应改为“高句丽”。

理由是:高句丽统治年限为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高丽统治年限为公元918年-1392年,隋朝统治年限为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可见,与隋朝同期存在的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应为高句丽。

2.局部遗漏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8页,《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列举了四位生活在晚明的科学巨匠,课文对他们生活年代的描述如下:徐光启,明朝后期;宋应星,明末;徐霞客,与宋应星同时;唯独缺少对李时珍生活年代的说明,这不符合目标题的关键词“晚明”。

查阅资料可知,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在1578年完成的《本草纲目》,课文对其的描述是“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最终写成《本草纲目》”。我们可以把“1578年”放入该描述中,以体现“晚明”。

改进建议:课文上述描述改为“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在1578年最终写成《本草纲目》”。

3.张冠李戴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2页图1-16中,“刀”字的甲骨文写成■,事实上这是金文的写法。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而甲骨文则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最早的甲骨文随着商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

改进建议:编者应注意材料的出处,建议选用正确的甲骨文“刀”字写法:■。

4.观点争议

修订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9页指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在桃花峪,而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则认为在孟津。在网络上查阅得知:2012年5月28日,洛阳孟津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地理标志图稿,准备建主题公园。而几年前,郑州荥阳的桃花峪就竖立起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牌。我们认为应该是两地在涉及经济利益等方面考虑而出现的分歧。

改进建议:对于此类在社会上有争议的话题,教科书最好以设置阅读卡或备注等方式呈现分歧点,而不是搞一个折中意见,新旧版本各采用一种观点。

5.图文不搭

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2页针对台湾人文环境的思考题:阅读上面的文字说明,在下页中寻找合适的图片搭配起来。其中,关于“新竹”的文字说明:被称为台湾科技起飞的发动机,以高新技术开发而闻名。选用的图片是B:几棵树、一点草坪、一处房子局部、一块立着的牌子,图中文字模糊。显然这样的图片是无法与新竹这个城市的“科技”特点联系起来的。

改进建议:选用典型的能较好体现新竹“科技”特点的图片。

三、语言的严谨性

1.逻辑不符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1页:“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学生容易困惑:宋军士气大振是因为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的行为本身,还是宋真宗亲征澶州前线的英勇行为?

根据史实,可修改如下:“当宋真宗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到达澶州城后,宋军士气大振”。

2.跨度过大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页:“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格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发展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朝政府挑衅。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格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该段落文字对于噶尔丹挑衅清朝政府的结果也即康熙帝是如何应对的并无交代,直接就从17世纪下半期带到了18世纪中期,显得比较突兀。

根据史实,上文中“挑衅”两字后可修改如下:“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1697年,内外交困中的噶尔丹暴死。但直到18世纪中期,清朝才平定准格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3.交代不明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页:“清军入关后,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清廷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后来,清廷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其中,对于另一位佛教首领是谁并无交代,这是不应该的。

根据史实,可修改如下:“1713年,清廷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4.前后不分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2页:“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如此明确的两个史实发生时间,怎么能用模糊的时间“前后”来描述。

改进建议:删去“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

5.英汉混淆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出现了不少历史人名、地名、族名等,编者给出了注音,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读。如:李悝(kuī),张骞(qiān),大月氏(zhī),许攸(yōu),贾思勰(xié),张(jì)。但也有许多注音不规范,如:纣(Zhòu)、镐(Hào)、偃(Yǎn)师、赢(Yíng)政、骊(Lí)山、垓(Gāi)下、氐(Dī)族、澶(Chán)州、郾(Yǎn)城。这些字词并非是在英语情景中作为专有名词,它们的第一个字母不需要大写。

改进建议:把以上不规范的字词注音的第一个字母均改为小写,如:纣(Zhòu)改为纣(zhòu),镐(Hào)改为镐(hào)。

6.单位不明

人教社各版本教科书对《南京条约》赔款一项的描述如下: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89页:赔款2100万元;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赔款2100万元(备注:这里的货币单位元,是指西班牙银元。每枚重量在7钱2分至3分之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赔款2100万银元。

可见,人教版各种教科书对于《南京条约》赔款数额无异议,但是单位显然不统一。《历史1(必修)》认为是银元,初中历史教科书备注中明确指出是西班牙银元,而修订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则干脆没有写明单位。据网上查阅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南京条约》原件,清廷赔偿英国“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由“洋银六百万元、洋银一千二百万元、洋银三百万元”三部分赔款组成。可见,赔款2100万元应是洋银无疑。另查阅资料可知,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称为洋钱,把中国自铸的银币称为银元。19世纪中叶以前,在中国流通的洋钱以西班牙银元为主。而清朝官铸银元则始于1890年的广东省。因此,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备注是可信的,《历史1(必修)》和修订版历史与社会则不妥。

改进建议:“赔款2100万元”改为“赔款洋银2100万元”。

四、设问的有效性

1.无视课标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而严格制定的,教科书的问题设置也应尽可能体现课标要求。

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5页《语言与宗教》,针对图2-40世界语言的分布,设置问题: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对应的课标是:1-1-3描述世界语言、宗教的分布。显然该处两个设问均与课标无关。

改进建议:如设问“英语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2.展“标”不足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9页针对图2-47亚洲的分区,设问:读上图,找一找下列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一个区域。对应课标:1-2-7综述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可见,该设问以亚洲为例,部分体现了课标指向,但不全面。

改进建议:在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8页图2-46国家与国旗的思考题后增加设问:依据上图并结合图2-8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英国、俄罗斯、中国、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阿根廷等国家分别属于哪个大洲。

由于中考考点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而制定的,因此,加强对教科书的问题设置与课标对应性、对应度的研究,对于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中考考点、提升学生应考能力都有裨益。

3.图非精问

如针对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5页图3-69以色列的地形,问:“在左图上找一找以色列有哪些河流”。此处“哪些”二字不妥,因为图中只有约旦河。可见,对于教科书的图片素材,我们的设问应该精确。

改进建议:此处设问改为“在左图上找一找以色列有什么河流”。

本文是笔者近两年来对人教社修订版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存在问题的思考,期待同行们能深入研读教材,加深对教科书的理解,发现不足,完善课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2

会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会议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金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会议强调,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真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会议强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要坚定不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入。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扩大教育开放。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要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保障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华社北京6月2 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1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会议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金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会议强调,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真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3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占我国科技期刊20%左右。旗下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近几年也随之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25种医学期刊(学会直接编辑出版23种)。其青年医学编辑是该系列杂志的主体,是科技期刊的生力军,平均年龄39岁,从自身素质上看,他们知识结构新、学习能力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背景,但现阶段对医学编辑人员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并不限于掌握编辑出版行业领域的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是对现阶段医学期刊编辑的要求。而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编辑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缺和提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会编辑出版的23种期刊)是国内拥有医学编辑人数最多的单位,近几年杂志社领导特别重视对其编辑进行继续教育,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推荐优秀员工出国考察或培训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地为编辑提供机会,本文就这一方面做一总结以期为同行作参考。

一、借鉴近年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特点

近5年医学科技期刊从业人员队伍整体变化不大,仍以采编人员为主,说明期刊仍以学术内容建设为主;学历结构上,高学历人员比例有增加趋势,编辑人员逐步学科专业化,与国际期刊接轨;年龄结构上,办刊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人员比例最高。

二、开展继续教育的多种形式或途径

(一)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是获取学时(学分)的主要继教方式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并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编辑出版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将此作为出版职业资格登记、责任编辑注册的必备条件。中华医学会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近年来每年均举办一次这种培训班,面向对象是全国医药卫生期刊行业的编辑,培训的内容既包括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常见的,如图表加工、中英文摘要结构等学术质量问题,也包括期刊数字化建设问题和出版体制创新与发展问题。每年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主要围绕当年的热点、焦点问题邀请各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探讨。

(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班

从2008年开始中华医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对象主要是系列杂志的审稿专家以及期刊编辑,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审稿专家为出发点,既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审稿的目的、作用、原则,把握期刊的学术、思想导向,又从微观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如何提高文章审稿速度和质量以及对审稿人的一般要求等。这可提高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增强自身审稿水平,表面上看这种培训与医学期刊编辑继续教育互不相干,实际上审稿专家通过培训,知道编辑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写审稿意见会对作者提高学术质量能有所帮助,编辑参加这方面培训班也可对专家的审稿提出意见或建议,再次体现了编审是一家的观点。

(三)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研讨

1.鼓励青年编辑参加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

此研讨会已连续举办过十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领导鼓励并支持青年编辑参加这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会议,这种会议研讨的主题一般紧扣时展以及期刊改革的步伐,可为年轻的期刊编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青年编辑们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在第十届研讨会上,《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韩锟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关卫屏分别就“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和“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现状与畅想”进行了精彩阐述。其中的青年编辑奖项之一骏马奖就是鼓励青年编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2.参加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论坛已连续举办过5届,这种论坛规模较大,主要与政治体制挂钩,内容主要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探讨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期刊创新与发展为主。参加人员既可以是科技期刊编辑也可以是临床医师或是护士。游苏宁社长兼总编辑每届都会组团参加。通过这种继续教育的方式,一来可以学习知识;二来通过积极撰写文章与同行交流,在第五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石朝云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的《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文章分别被入选进行论坛报告。

(四)参加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或参加国际书展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体系的形成,中国的科技出版日益融入国际出版体系,与国际同行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相通性,如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利益冲突、发表偏倚、论文结果修饰等。在参加温哥华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篇文章以大会报告或壁报形式进行展示。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多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展会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量最多,版式统一,基本代表整个系列杂志的面貌,给世界各国朋友们近距离观察和感知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五)发放科技期刊方面的书籍

在实践工作中自学也是实现继续教育的形式之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会不定期发给员工一些与编辑期刊方面有关的书籍,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此书既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教材,又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供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文章时参考,是相当实用的工具书。文学方面如《编辑人的世界》、《和世界著名期刊总编对话》,此类书籍为编辑们提供了必须掌握的各种编辑技巧,而且还为作家提供了各种与写书有关的出版知识。实用书册如《医学常用计量单位手册》,可以帮助编辑查对作者提供的医学单位是否正确,提高效率减少数值差错。

(六)每月举办一次小范围编辑沙龙活动

这种活动主题多样,既有出版方面的专业问题,也有学术方面或伦理问题,主讲的老师既有大学教授、国外期刊编辑的主编、转企改制成功的集团领导,也有杂志社内的职工,凡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沙龙的主题。

(七)岗位技能大赛

这是近4年杂志社开展的继续教育形式之一,它加强了杂志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现已成为中华医学会品牌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1.业务技能方面的考察;

2.对某一选题进行演讲比赛;

3.开展一个调研报告或策划活动;

4.与学会领导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发挥个性展示才艺的作品。其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社徽就是在这种活动中被员工设计出来的。

(八)其他方面继续教育形式

2011年开始支持并组建“业务学习和科研小

组”,通过开题报告会、组建课题小组、调研、撰写论文四个阶段(为期1年),完成一批对实践工作有指导意义、选题新颖的调研课题。杂志社会对评审通过的立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通过这种方式可加强青年编辑业务学习,把杂志社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与国外同专业编辑部加强合作与交流,派员工到国外进行学习或交流,如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张晓冬曾在2008年底到《欧洲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回国后对国外编辑部工作的编辑机制、出版机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借鉴了他们的经验。

对发表在编辑出版方面的期刊文章,如发表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这类杂志,杂志社每年除了报销一定费用外,年终还给以一定奖励。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并鼓励职工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写论文查文献本身就是学习中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三、目前医学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目前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虽有编辑培训班或研讨会,但为数并不多,所参加的人数有限,且效果无法准确评估,没有形成正规的继续教育制度和模式。编辑方面的期刊,也未充分发挥期刊的继续教育职能(可以仿效医学科技期刊设置继续教育园地栏目),给医学编辑工作者提供继续教育空间。在上文提到的实践的继续教育形式中,只有第一点才能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继教学分,其余的几个方面在学时(学分)上未有体现。继续教育是培训和提高医学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及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极其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凡是能实现继续教育途径的都应列入此范畴内。如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参加国际或国内会议、出国培训、参加有组织有规模的编辑沙龙活动等根据情况可按不同的学分计算等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继续教育:

(一)开展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会议,营造良好学习平台

继续开展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培训等学术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继续教育的学习平台,鼓励并奖励出版编辑人员参加这种学会会议,加强与业内学者、专家沟通与交流。学术会议的选题不要只限于编辑出版方面,要适量增加一些与编辑出版相关的人文教育、文字教育等。

(二)加强和国际医学优秀期刊交流与合作

加强和国际医学优秀期刊的交流与合作,将国外对编辑学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现给国内的编辑。

(三)建立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

建立培训教育、考核、评估一条龙的医学继续教育体制,除现有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基本的硬要求之外,还可设立英语、财务、医学信息等辅助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并在编辑职称的晋升当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加强业务宣传和学习

加强对医学编辑中的“大家”和“优秀人物”的宣传和学习。有的老编辑经验丰富,知识雄厚,青年编辑思维灵活,掌握新技术较多,但各自“藏在深无人知”,要加强对榜样的宣传(每年的韬奋奖,出版新人奖,这些获奖者都是优秀的编辑,可以请其以作文或演讲的方式介绍经验)。

(五)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

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可请相关领域专家定期召开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并组织人员参加。

总之,应坚持普通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提升医学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深度,进一步使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现就**年度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今冬明春的农村党员“冬训”工作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立足全县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实际,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集中开展政策形势、党建理论、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科技和道德素质,充分调动全县农村党员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

农村党员“冬训”的主要任务是:搞好五项专题教育、开展两项评议、深化一项活动。

(一)五项教育:即党的十七大精神、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

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教育。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着重引导他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际本领。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表率作用。

新专题教育。要深入开展学习新、贯彻新、遵守新、维护新集中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党员权利义务,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教育。要着力向农村党员、干部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新形势,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目标要求、指导方针以及各项战略举措。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专题教育。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和工作目标,绘就了今后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要组织党员、干部了解把握今后五年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投身到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中来。

科技文化法律知识学习教育。要在解决好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的基础上,把熟练驾驭市场经济、善于把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切实加强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与组织开展的“科普之冬(春)”等项活动相结合,着力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广大农村党员切实承担起宣传、动员、组织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责。

组织开展五项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时,要通过专题宣讲、召开会议、座谈讨论、研讨交流、电化教育、现身说法、参观考察、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学习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教育效果。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村组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党员、复员退伍军人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扩大“冬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了提高学习教育培训效果,县上将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宣讲团分赴各乡镇开展一次乡(镇)、村社干部、农村骨干党员参加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报告会;组织农村致富典型分赴各乡镇开展一次现身说法活动;组织县属涉农部门开展一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乡镇组织乡农技、畜牧等技术人员开展一次农业实用科技知识专题宣讲活动;各村党支部至少举办一次十七大精神和农业实用科技知识专题宣讲活动。

(二)两项评议:即村“两委”干部述职评议和农村党员民主评议。

“冬训”期间,要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对村“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村“两委”干部的述职评议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以及工作作风、工作实绩、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情况。各村党支部要按照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述职评议,使“两委”干部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出凝聚力。届时,乡镇党委要安排领导班子成员或驻村工作干部深入各村,结合村班子换届考核,通过大会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评议效果。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要结合《农村党员先锋卡》管理制度的实施,着重引导党员从党性原则、思想道德、宗旨意识、致富本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来进行评议。评议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做到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事求是,开诚布公,注重实效,重点评两头、促中间。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对经评议为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经评议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采取必要的教育和处置措施,进行组织处置,畅开“出口”,纯洁党员队伍。处置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方法恰当、手续完备。对被劝退和除名的,党组织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

(三)深化一项活动:即“党员亮身份,建功新农村”活动。

在“党员亮身份”方面,要根据《党员先锋卡》考评结果,对评议为合格等次的党员户挂上“共产党员户”的牌子;从悬挂了“共产党员户”牌子的合格党员中评选各方面表现突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党员户挂上“党员先锋户”的牌子;从优秀党员户中评选“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户挂上“党员模范户”的牌子,通过层层评选挂牌,充分激发农村党员干事创业、遵纪守法、模范带头的先进意识。在“建功新农村”方面,要以“党员服务队”进村为主要载体,通过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全县迅速掀起一个上下互动、声势浩大的党员义务服务热潮;要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创业工程等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三、“冬训”时间和方法步骤

这次农村党员“冬训”从**年十一月下旬开始至**年2月上旬结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年11月20日至**年11月30日)

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学习领会县委组织部文件精神,掌握组织部对“冬训”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抓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教育重点。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各乡镇党委要制定既贯彻组织部要求、又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冬训”工作方案,让每一个党员明确开展“冬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重点、具体要求。三是全面部署“冬训”工作。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部署“冬训”工作,做好“冬训”的组织工作,尤其要做好外出党员和流动党员的通知工作,确保参训率。

(二)集中教育阶段(**年12月1日至2月5日)

主要任务:一是抓好党员的五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培训手段,采取集中学习、开展宣讲、座谈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集中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做到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二是抓好民主评议。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搞好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民主评议。三是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建功新农村”活动。四是推动当前农村工作。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采取有利措施,狠抓冬季农业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小康建设等重点工作,按照县、乡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组织开展讨论,制定出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计划,为2008年工作打好基础、开好头。

(三)检查总结阶段(**年2月6日至2月10日)

主要任务:搞好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采取听汇报、查记录、实地查访等办法,层层做好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四、“冬训”的组织实施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5

初中时事政治教学的方法论意义第一,把握初中时事政治教学的综理清贯穿时事政治教学的主题与主线,是进行初中时事政治内容分类的首要条件。初中时事政治教学重在规划好内容,主要涉及内容分类方法及其合理选择。从目前通常采用的内容分类方法分析,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政治建设专题,主要涵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会议、纪念活动,事关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内容及事件,与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相关的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建设与廉政建设等方面。二是经济建设专题,主要囊括改革开放新近取得的重大成就、经济结构调整与决策相关的活动、新近出台的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政策、经济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应对与处理、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的防范及对策等内容。三是文化建设专题,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与举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与事件、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科技创新尤其是航天科技以及能源开发方面的创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关的内容、重大体育赛事与活动等。四是社会建设专题,主要关注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如,新农村建设、新农合发展、城市化进程、民生议题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上述内容分类方法,还需要坚持两条原则。一要坚持思想性原则。思想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也是时事政治教学的应有之义。时事政治也需要承担德育渗透功能,要将思想性原则融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规划过程之中。违背这一原则,就很难将时事政治教学的内容与素材有效整合起来,甚至背离既定教学目标。二是坚持跨学科原则。时事政治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众多学科领域,既有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一般目的,也有透过社会生活现象深人分析其本质的更高要求。为此,教师要按照这一原则,科学高效地安排学习内容,否则将会走向反面,会因为宽泛与零散的内容而丧失整体教学能力。

初中时事政治的教学方法运用

一是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实践出真知,实践也能检验真知。时事政治的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需要结合社会现实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伟大业绩,都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性展现,均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知识背景,完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讲深讲透。

二是运用情理交融的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的教学素材很难实现知识迁移的目标。时事政治教学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事政治教学客观上为学生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我们只有通过开辟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灵活的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以情感人、以事明理的力量,才能使这种知识与德育素材层面的内容变成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现实。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6

国务院办公厅

【代码】101

一、主要职责

国务院办公厅是协助领导同志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国务院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二)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名义的公文。

(三)研究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请示国务院的问题,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审批。

(四)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对国务院部门间出现的争议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决定。

(五)督促检查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对国务院公文、会议决定事项及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并跟踪调研,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

(六)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处理需由国务院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

(七)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来信来访中提出重要建议和反映的重要问题,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有关事项。

(八)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九)负责国务院值班工作,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重要情况,协助处理各部门和各地区向国务院反映的重要问题。

(十)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为国务院领导同志服务。

(十一)办理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以上职责,国务院办公厅设6个职能司局。

(一)秘书一局

办理文电收发运转、国徽印鉴管理、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总理办公会议等会议会务及国务院领导同志内事活动、国务院值班、信息、档案和数据管理、办公厅保密、公文核稿、文印、督查、机要通信和办公自动化、《国务院公报》编辑等方面的工作。

(二)秘书二局

办理发展计划、经贸、工业(含国防工业)、财税、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水利、农业、林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金融证券、审计、海关、环保、统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药品监督管理、旅游、供销、体改、气象等经济方面的文电、会务和督查工作。

(三)秘书三局

办理教育、科技、外事、政法、法制、监察、民政、人事、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地震、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机构编制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文电、会务、督查及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军队等方面的工作。

(四)中办国办局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工作范围,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供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重要信息,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有关事项;指导部门和地方的业务工作;处理跨部门、跨地区的疑难问题。

(五)人事司

负责国务院办公厅的人事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办理工作人员的出国手续;负责国务院领导同志办公室的人事工作;负责挂靠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六)行政司

负责在中南海北区办公的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服务事务以及机关后勤管理工作。

(七)机关党委。

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及其挂靠单位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党群工作。

外交部

【代码】102

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协调部内业务工作,沟通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办理文电运转、信息处理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司

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研究规划外交政策,研究世界和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和经济外交工作;协调部内各单位和驻外使领馆的调研工作;起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部领导的有关外交工作的重要文稿;研究和指导编写中国外交史。

(三)亚洲司

掌握、研究亚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四)西亚北非司

掌握、研究西亚北非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五)非洲司

掌握、研究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六)欧亚司

掌握、研究欧亚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及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七)欧洲司

掌握、研究欧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八)北美大洋洲司

掌握、研究北美、大洋洲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九)拉丁美洲司

掌握、研究拉美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和形势;负责与这一地区、国家外交往来及相关涉外事务的具体事宜;协调同这一地区国家双边往来的具体政策;指导我驻本地区使领馆的外交业务工作。

(十)国际司

调研多边外交领域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负责处理联合国及其它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十一)军控司

负责军控、裁军、核不扩散和出口控制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等问题,执行上述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处理上述领域的外交事务。

(十二)条约法律司

研究和处理外交工作中的条约、法律方面的问题;办理各种涉及条约、法律以及领土、边界、地图等涉外案件;负责办理或参加有关条约、法律的国际会议和双边谈判;协助有关部门审核国内制定的涉外法规。

(十三)新闻司

负责就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外关系、国际问题新闻和阐述立场;对外国常驻记者和临时来华外国记者采访给予协助;协调外交部公众外交工作;负责外交部网站建设等。

(十四)礼宾司

主管国家对外礼仪事项;负责研究和处理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在华的礼遇、外交特权和豁免问题;指导我驻外使领馆和地方外办办理涉外工作中的礼宾问题。

(十五)领事司

主管同外国谈判签订领事条约、设领协议和其他有关领事方面的协议等;指导地方外办管理外国在华领馆有关事务;指导我驻外领事机构的领事侨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理重大涉外案件;颁发护照和签证;办理公证、认证及通过外交途径送达法律文书等。

(十六)港澳台司

在外交方面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港澳台问题的方针政策;协调处理有关港澳台问题的涉外事务。

(十七)翻译室

负责重要外交文件、文书的英、法文笔译与外交部安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重要外事活动的英、法文口译;承担外交部组织的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培训英、法文高级译员。

(十八)外事管理司

办理各地区和各部门报送国务院的有关外事问题的请示、报告;拟定和修订外事工作的法规;对外事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

(十九)涉外安全事务司

执行我外交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方针政策;主管有关调研工作;协调和处理相关涉外事务。

(二十)干部司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公务员制度和外交队伍的建设;主管机构设置和干部的编制、计划录用、审查、调配、培训、职称、考核、任免、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离退休等工作。

(二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离退休干部政策;负责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

(二十二)行政司

规划、管理外交部后勤工作;归口管理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基建计划;管理部机关物资、设备及部内、驻外使领馆房地产;承办外国驻华使领馆房地产的审核和谈判等。

(二十三)财务司

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政策和法规;经管和核算外事、行政、事业、教育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管理部属国有资产;归口管理、指导我驻外机构和部属单位的财会业务等。

(二十四)档案馆

外交部档案馆属部门档案馆,是永久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档案的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收集并永久管理外交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对部内、部属各单位和我驻外使领馆、团、处、驻港公署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为部内各单位和驻外机构采选、配发与外交工作有关的种类书籍、报刊和工具书,并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档案馆具有对本部门档案业务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十五)机关党委

负责外交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党组织的建设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围绕外交中心任务开展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理论培训,指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

(二十六)监察局

检查各行政职能部门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各行政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和外交部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各行政职能部门,国家公务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依照行政法规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二十七)国外工作局

指导驻外使领馆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指导驻外使领馆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十八)服务局

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局是外交部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4年1月24日。除局机关外,下设有业务处、交通处、综合服务处、楼宇管理处、驻外机构供应处、驻外机构物资供应处、华风宾馆等单位。主要担负为外交部机关工作服务、为我驻外使领馆服务的任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代码】104

一、主要职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

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提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研究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负责日常经济运行的调节,组织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三)负责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产业、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的执行;制定和调整少数由国家管理的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建议,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五)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安排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指导和监督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引导民间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安排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组织和管理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工作。

(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指导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定工业行业规划,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拟订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发展规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

(七)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情况,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工作。

(八)研究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管理粮食、棉花、食糖、石油和药品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国家储备;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九)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拟订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提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政策,协调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工作。

(十一)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状况,提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议,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研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宏观指导,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协调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十三)拟订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参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和实施。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粮食局、国家烟草专卖局。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主要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26个职能机构(司、局):

(一)办公厅

负责会议组织、文电运转、档案管理、保密、秘书事务和政务信息等委机关日常政务以及委机关财务、资产管理、安全保卫等行政事务;负责机关电子政务的组织实施和工作。

(二)政策研究室

负责重要文件起草和信息工作;组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的重大问题。

(三)发展规划司

研究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提出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四)国民经济综合司

分析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建议;组织研究并提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年度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重要商品平衡的目标和政策;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拟订并协调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计划。

(五)经济运行局(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监测分析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态势,组织解决工交行业经济运行的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方面的政策建议;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提出动用国家物资储备的建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承担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六)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七)固定资产投资司

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研究提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政策;提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安排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

(八)产业政策司

研究分析产业发展的情况,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组织和协调专项产业政策的制定,监督产业政策落实情况;提出国家鼓励、限制和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指导目录;研究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服务业发展;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政策建议。

(九)国外资金利用司

研究国际资本的动态,监测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提出利用外资战略,研究协调有关重大政策;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提出利用外资规划,提出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和限额以上备选项目;商有关部门拟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安排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重大项目;提出对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结构、用汇的规划和政策;安排在境外的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

(十)地区经济司(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

组织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国土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水资源平衡与节约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协调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的重大问题;编制“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开发计划和以工代赈计划;承担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一)农村经济司

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议;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十二)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

研究国内外能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能源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相关体制改革的建议;实施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管理;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能源节约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

(十三)交通运输司

研究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提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建议;拟订促进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政策,对交通运输现代化实施宏观指导。

(十四)工业司

分析工业发展情况,研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拟订主要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对工业现代化实施宏观指导;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承担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承办稀土行业发展的有关工作;负责盐业行政管理工作。

(十五)高技术产业司

研究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动向,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政策、重点领域和相关建设项目;提出支持重点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组织可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素质提高的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和重大成套装备的研制开发;组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推动国民经济新产业的形成。

(十六)中小企业司

研究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研究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扶持;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对外合作,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协调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十七)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

研究解决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政策;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协调环保产业有关工作,依法组织协调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十八)社会发展司

提出社会发展战略,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旅游、政法、民政等发展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

(十九)经济贸易司

监测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管理国家粮食、棉花等储备,指导监督国家订货、储备、轮换和投放;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协调流通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二十)财政金融司

研究分析全社会资金平衡;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参与确定有价证券的发行总规模、结构和投向;研究提出企业债券的发行总量和资金投向。

(二十一)价格司

监测预测价格总水平变动,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价格改革建议;起草商品价格和收费方面的法律、法规;拟订重要商品价格和收费政策并组织实施;提出价格管理的范围、原则和办法;拟订和调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重要农产品成本调查。

(二十二)价格监督检查司

指导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价格检查,依法处理商品价格和收费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承担中央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企业的价格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起草价格监督检查的行政法规、规章,按规定受理价格处罚的复议案件和申诉案件。

(二十三)就业和收入分配司

研究就业、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就业规划,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组织拟订和论证相关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相关的重大问题。

(二十四)法规司组织起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负责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负责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十五)外事司

负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机构合作的有关事宜;协助有关司推进重大涉外项目,开展国际经济调研;负责委机关日常外事工作。

(二十六)人事司

按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及委属单位的干部管理和人事工作。

(二十七)机关党委。负责委机关、委管国家局和委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教育部

【代码】106

一、主要职责

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教育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草案。

(二)研究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

(三)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方针、政策;监测全国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外对我国的教育援助、教育贷款。

(四)研究提出中等和初等教育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中等和初等学校的统编教材;指导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

(五)统筹管理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等工作。研究提出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更名、撤销与调整;制定学科专业目录、教学基本文件,指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负责"211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六)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协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七)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及国防教育工作。

(八)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制定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实施;研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的编制标准;统筹规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

(九)统筹管理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制定各类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

(十)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宏观指导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十一)统筹管理并协调、指导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拟定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并协调、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指导我驻外教育机构的工作。负责协调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

(十二)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

(十三)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测试工作。

(十四)统筹规划学位工作,起草有关学位工作的法规;负责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负责国际间学位对等、学位互认等工作;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

(十五)负责协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及其他部门、机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亚太地区办事处、驻京办事处的联系与交流;负责与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设代表团的联络并指导其工作。

(十六)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十七)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综合协调部机关重要政务、事务,负责文件运转和管理;负责部长办公会、部级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并督办;负责新闻宣传以及文秘、档案、保密、、保卫等工作。

(二)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

负责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规划并起草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草案。

(三)发展规划司

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负责全国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负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拟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研究提出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更名;负责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作;管理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基建投资。

(四)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

指导直属高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直属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工作;负责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建直属高校的有关工作;组织实施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就直属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沟通、反映有关情况和问题;配合有关司局核定中、长期发展规模;配合有关司局,做好直属高校重点建设的有关工作;负责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调研、年度考核、特邀联络员等工作;汇总、分析直属高校年度事业发展基本数据和有关信息;负责两院院士候选人的部门遴选工作;承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负责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组织筹备工作。

(五)人事司

负责直属高等学校、部机关与直属单位、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等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规划并指导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协调并指导直属高等学校内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六)财务司

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的方针、政策;统计并监测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和执行情况;编制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经费的预算和决算;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并监督资本运营;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检查、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七)基础教育司

宏观指导基础教育工作和重点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制定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及评估标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审定统编教材,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指导中小学电化教育、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工作;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工作。

(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统筹管理普通及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化技术教育,编制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教学指导文件;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并指导实施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工作以及职业证书考试。

(九)高等教育司

统筹管理各类高等教育,规划并指导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学科专业设置目录、教学指导文件、指导性教材建设规划、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基本配备标准;指导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的工作。

(十)民族教育司

指导并协调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工作;统筹规划并指导少数民“双语”教学和教材建设;负责协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十一)师范教育司

指导普通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目标、规格及师范教育基本专业目录,指导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工作。

(十二)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承办教育督导团的日常工作,组织国家督学对各地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宏观指导各地的督导工作。

(十三)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规划高等学校杜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建设工作并指导实施;负责高等学校党建、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负责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出版物的监督管理。

(十四)高校学生司

负责各类高等学校的招生及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负责各类高等教育学历和学籍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井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少量国家急需、应予保证的高校毕业生指令性分配计划。

(十五)科学技术司

拟定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组织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指导实施;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结合等工作;负责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和本部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无线电管理工作;协调教育系统有关版权和专利等方面的工作。

(十六)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卫生/艺术国防)

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大中学学校及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训;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十七)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拟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指导语言文字改革;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十八)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制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十九)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负责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统筹管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按有关规定管理教育援外和外援项目;规划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指导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业务工作。开展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

(二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统筹规范并归口管理全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211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科学技术部

【代码】107

一、基本职能

(一)组织编制全国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三)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负责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

(四)研究制订加强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五)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开发计划指南的制定并指导实施;管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出口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六)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科技基地的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的计划。

(七)研究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

(八)研究制订我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负责双边和多边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指导驻外科技机构的工作;负责驻外使领馆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管理外国政府、国际科技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的工作;负责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九)研究提出制订科技法律、法规的建议;归口管理全国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技术市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制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科技咨询、招标、评估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十)负责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审核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

(十一)指导协调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管理工作。

(十二)代管科技日报社。

(十三)承担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和职能

(一)办公厅

承办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负责有关重要文件起草、调研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文书档案管理和、保密等政务工作;负责科技宣传和新闻工作。围绕部中心工作,开展软科学研究。

(二)人事司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有关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驻外科技干部的选派与管理等工作。

(三)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

研究全国科技工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组织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推动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工作;研究起草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加强有关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仲裁、科技咨询等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科技人员有关政策,推动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及科普工作;对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进行审核。

(四)发展计划司

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组织编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国家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开发计划指南和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地组建计划;提出国家各项科技计划的协调、综合平衡和经费配置的建议。研究提出科技成果登记、评价、鉴定、奖励、保密、技术市场、技术出口等政策、条例和管理办法;参与编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规划;管理部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科技统计工作。

(五)条件财务司

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负责开辟科技经费渠道、筹措科技资金;负责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推动科技经费的财务改革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对经费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研究科研条件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负责科技期刊管理工作;编制和管理机关基建计划;监管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

(六)国际合作司

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政府双边和多边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官方科技合作协议等外事工作,审核与协调重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组织实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有关对华科技援助和我国对外科技援助;指导驻外科技机构工作,联系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驻华科技机构,联系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有关科技工作。

(七)基础研究司

研究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组织提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组织推荐和实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及重点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规划并指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基础研究机构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承办基础研究的有关工作。

(八)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研究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组织提出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工程;承担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宏观管理工作;推动工业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九)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研究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生物、海洋领域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农村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农村重大科技产业的示范;指导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科技扶贫、科技兴市(县)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等科技工作;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十)直属机关党委

(十一)监察局

(十二)离退休干部局

1.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待遇分开的原则,具体拟定本部门的实施办法。

2.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和参加政治活动。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休养和用车等服务的安排。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

4.负责对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转发和传达有关文件。

5.承担部门交办的其他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事宜。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代码】108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国防科技工业和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

(二)组织研究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调整、企业集团发展和企业改革工作;

(三)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规划、结构布局、总体目标;组织编制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民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四)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安全、计量、标准、统计、档案、重大科研及其推广;

(五)拟定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工业的产业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指导军工电子的行业管理;负责国家核电建设、同位素生产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的行政管理;

(六)负责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代表中国政府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有关活动;负责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军品出口管理。

二、内设机构

办公厅、政策法规司、体制改革司、综合计划司、财务司、科技质量司、系统工程司、民品发展司、民爆器材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纪检组监察局等。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代码】109

一、工作职能

国家民委承担着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国家民委有如下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当好党中央、国务院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

(二)研究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拟定国家有关民族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民族法律体系。

(三)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监督贯彻执行。组织对有关国家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的研究。

(四)监督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监督办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事宜,组织指导民族自治地方逢10周年庆祝活动。

(五)研究拟定协调民族关系的原则方法,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协调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组织和承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六)组织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妇女儿童状况和散杂居少数民族情况的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拟定向联合国发出的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人权公约报告等事宜。

(七)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措施。组织调查研究牧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配合承办民族地区扶贫事宜。组织协调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对口支援经济技术协作和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

(八)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方面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承办相应事务。

(九)管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出版和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

(十)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民族教育中的特殊困难,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承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和国家民族教育扶持的有关事宜。

(十一)对政府系统民族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加强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联系,组织接待少数民族学习、参观、考察等事宜。

(十二)联系少数民族干部,协助有关部门作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和使用等工作。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及党群工作。

(十三)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交流与合作,协助开展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和办理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地区等有关事宜,办理居住境外的少数民族同胞有关回国探亲、旅游、定居等事宜。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委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政务、事务的综合协调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组织委内重要文件起草;负责委机关文秘、信息、档案、、保密、保卫、财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工作;组织和承办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庆祝活动;组织接待少数民族重要学习、参观、考察团组;为直属单位提供有关服务。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拟定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指导与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制定并监督执行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承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事宜;组织调研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参加涉及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活动,配合拟定向联合国发出的有关情况报告;组织研究散杂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妇女儿童保护等问题并提出有关特殊政策措施,办理民族乡的有关事宜;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调查研究,整理、编撰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文献,联系民族研究学术团体。

(三)经济发展司

组织分析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情况,配合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辑《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研究提出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金融、税收、经贸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牵头指导和协调民族贸易、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及国家对这方面实行的优惠政策的组织实施,协助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和对口支援及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调查研究,提出特殊政策措施,配合国家扶贫管理部门承担民族地区扶贫有关事宜,负责委机关的定点扶贫工作。

(四)文化宣传司

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和语言文字、新闻出版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配合制定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卫生等有关发展政策和规划,主办重大民族文化活动,承办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协助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和民族文物的保护工作;管理全国民族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指导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广播、影视等工作;开展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按规定权限管理委属文化艺术团体和新闻出版、古籍整理单位并提供有关服务。

(五)教育科技司

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参与研究与制定民族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提出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意见和建议;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承担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和国家对民族教育扶持的有关事宜;协助推进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参与研究和制订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工作;协调和指导国家民委系统科技工作。按规定权限管理委属民族院校。

(六)国际司

组织协调民族工作领域有关对外学术和人才交流、经济技术合作,监督审核、协调处理涉及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等有关重大涉外事宜;指导协调委属单位的对外联络,承担“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的工作任务;组织协调民间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了解掌握我国少数民族同胞在境外的有关情况;负责委机关的涉外事务。

(七)规划财务司

拟定并监督检查委属事业经费、专项拨款、国有资产、专用物资、基建投资的管理办法;拟定财务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管理委属单位的有关财务工作。

(八)人事司(机关党委)

联系少数民族干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推荐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及机构编制事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九)机关党委

负责委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司。

(十)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监察局

驻国家民委纪检组主要职责为:按照《中国共产程》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监督检查国家民委及所属单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务院决策情况;对委党组及其成员和其他领导干部实行监督;协助委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指导委属单位各级纪委开展对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监督、检查国家民委制订本系统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派驻监察局的职责为:按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的领导下,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对象(委机关司局领导班子及其以下公务员、下属单位中由国家民委党组任命的司局级行政领导班子及成员)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情况;指导委属单位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察工作;受理对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监察对象不服主管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述;法律、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民委党组、行政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派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监察局合署办公,内设综合室、案件检查室两个工作机构。人员编制为七名。

(十一)离退休干部局

(十二)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

(十三)信息中心

(十四)机关服务中心(局)

(十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

公安部

【代码】110

一、主要职责

中国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二、内设机构

公安部设有办公厅、警务督察、人事训练、宣传、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监所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外事、装备财务、禁毒、科技、反恐怖、信息通信等局级机构,分别承担有关业务工作。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林业局的公安局和海关总署缉私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主管部门和公安部双重领导。

民政部

【代码】113

一、主要职责

(一)拟定民政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规章和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指导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负责全国性社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团、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同胞社团、外国人在华社团、国际性社团在华机构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会费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指导、监督地方社团的登记管理工作。

(三)负责中央单位所属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有关财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导、监督地方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四)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亡人员褒扬办法;审核报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承担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五)拟定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计划及实施方案,研究提出有关生活待遇标准;拟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办法和军供站设置规划;指导军地两用人才保护单位。

(六)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核查灾情,统一灾情,管理、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日常工作,拟定并组织实施减灾规划,开展国际减灾合作。

(七)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审批全国性社会福利募捐义演;指导地方社会救济工作。

(八)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制定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管理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

(九)拟定国内及涉外婚姻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定婚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指导婚姻管理工作;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十)拟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负责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排列顺序及简称的审核报批。

(十一)承办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国际公有领域、天体地理实体和边境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核报批;拟定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国外地名的汉字译写规则;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国内外标准地名图书资料的审定。

(十二)组织、协调、指导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负责省际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

(十三)承担老年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护的行政管理工作,指导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工作,拟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章;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设施标准;研究提出社会福利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研究提出福利(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发展规划、发行额度和管理办法,管理本级福利资金。

(十四)拟定殡葬工作方针政策,推行殡葬改革。

(十五)拟定儿童收养管理的方针、政策;指导国内及涉外收养工作。

(十六)拟定和监督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国救助管理站的工作。

(十七)参加与民政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管理民政工作领域的政府、民间组织和国际经援机构的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在华国际难民的安置和遣返事宜。

(十八)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协调和处理政务工作和机关日常工作,承办部重要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组织草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综合性文件,组织协调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调研活动及民政系统先进单位表彰活动;组织草拟民政工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负责部机关督查督办工作;负责部新闻宣传、出版发行、期刊管理和政务信息工作;负责部机关公文运转、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下设:法制办公室、综合处、秘书处、新闻办公室、办公室

(二)民间组织管理局

拟定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国性社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团、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和台湾同胞社团、外国人在华社团、国际性社团在华机构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会费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监督社团活动,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指导和监督地方社团的登记管理工作。研究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规划,拟定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政策措施;负责中央单位所属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研究提出有关财务、收费管理办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导和监督地方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下设:办公室、社团登记处、社团管理处、民办非企业处

(三)优抚安置局

拟定拥军优属、优待抚恤和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移交政府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活动,支援军队和国防建设;研究提出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标准;拟定革命烈士、因公伤亡人员褒扬办法,负责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审核报批。研究提出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生活待遇标准,拟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办法;拟定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使用规划和政策;拟定军供站设置规划,指导地方军供工作。承担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日常工作。

下设:综合处、优抚处、军休干部安置处、退役士兵安置处、双拥办秘书处、双拥办政研处

(四)救灾救济司(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拟定救灾工作和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统一灾情,管理、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组织核查灾情、慰问灾民;组织和指导救灾捐赠;承担国内外对中央政府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分配工作。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拟定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拟定保障五保户和特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各地社会救济工作。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下设:综合处(减灾办秘书处)、救灾处、社会救济处

(五)最低生活保障司

拟定和监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的生活救助方针、政策和规章;管理、分配中央财政最低生活保障投入资金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建立资金发放核查制度;拟定和组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规划和信息管理系统规划、规范及标准。

下设:综合(信息)处、农村处、城市处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组织干部的培训和表彰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居)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拟定婚姻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婚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倡导婚姻习俗改革。

下设:婚姻管理处(综合处)、农村工作处、城市工作处

(七)区划地名司

拟定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并监督实施;提出行政区划总体方案和体制改革建议;负责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排列顺序及简称的审核报批。承办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国际公有领域和天体地理实体的地名命名、更名以及边境地名的审核报批;拟定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国外地名的汉字译写规则;规范全国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国内外标准地名资料的编辑和审定;参加联合国和国际地名组织地名标准化建设活动。组织、协调和指导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和管理;负责省际边界争议的调查和调处。

下设:区划管理处、边界管理处、地名管理(综合)处

(八)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拟定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福利救济的方针、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各类福利机构标准及管理规范,拟定政府对福利单位的资助办法;研究提出社会福利企业认定标准和扶持保护政策;负责本级社会福利资金资助项目评审的日常工作。拟定殡葬工作方针政策,推行殡葬改革。拟定和监督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方针、政策。拟定收养政策,指导国内及涉外收养工作。

下设:综合处、社会福利处、社会事务处、救助站管理处

(九)财务和机关事务司

拟定民政事业费管理办法和民政财务规章制度,监督民政事业费使用,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民政事业经费、机关行政经费的预决算和日常管理;管理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和基建工作。负责民政统计工作。负责部机关事务、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与协调。

下设:综合处、财务处、基建房管物资处

(十)外事司

参加与民政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研究处理与民政业务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管理民政工作领域的政府、民间和国际机构的双边、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和台湾事务。负责在华国际难民的安置和遣返事宜。

下设:一处、二处

(十一)人事教育司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7

在中共*学院党委和*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学习先进性、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活动”为主线,以后备干部队伍和基层支部的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优势,为推进全民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实事、做好事,努力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通过全体盟员的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不少缺点,现将*年工作汇报总结如下:

(一)思想建设

我支部始终注意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成员中没有政治经济问题。

20*年12月9日,支部主委*参加盟市委“学习先进性、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活动”会议后,立即主持进行了支部组织生活会,经过支部盟员们的广泛讨论,支部宣传委员钟明耀三易其稿,最后制定了支部“学习先进性、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活动”计划,报盟市委和学院党委并下发至支部每位盟员,该计划确定了全年的中心学习任务,每次组织活动均抽出一定时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hjt同志的重要讲话、中共十六大和五中、六中全会文件以及盟史、盟章,同时按照上级布置及时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人大政协两会文件、盟市委的工作报告等有关文件。学习中大家联系实际开展认真研讨,交流学习体会,撰写统战理论研讨论文。学习后,钟明耀写出《用言行实践荣辱观的内容》,*写出《高职专业课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钟仕明、杨爱萍分别写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支部全体盟员获益匪浅,进一步提高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增强了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法律意识。另外我支部还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利用每年的春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多次走访每位盟员家,了解思想动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及时将盟市委的关爱和盟组织的温暖送到了每位盟员的心坎上。通过多次走访,与盟员一起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决心以“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中心开展调研,大力推进参政议政工作,为构建和谐平安*发挥盟组织的积极作用。该方面的活动在《*盟讯》20*年第二期报道。

(二)组织建设

我支部一贯重视组织建设,坚持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基本做到了每月一次,全年共*,每次都有书面纪录,平均出勤率都超过6*,采用签名考勤制,而形式则灵活多样,如专题学习讨论、专项社会调查、邀请上级领导亲临指导组织生活会等。支部的全体盟员在20*年3月22日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组织生活。盟员们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命运与学院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围绕着怎样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会上盟员们踊跃发言,最后统一了思想,决心要以学院为中心,打造出一片职业教育的新天地,争当*职业教育的先锋,为学院亮出职业教育的品牌。这次组织活动受到了新上任的*学院党委书记杨烈佑同志和*乡市委副主委何绍鹏同志的一致认同和高度重视。并且该活动在《*盟讯》20*年第二期报道。由于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所以组织活动有一定的吸引力,除个别特殊情况之外,每位盟员均按时交纳盟费,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盟费有专人管理、专用帐本和存折,每次使用前后均向盟员公布;我支部现有成员13名,副高职称*,其他为中级职称;已退休5人,40岁以下*,50岁以下*,其余*均超过50岁;13位盟员工作单位分别为学院1*,王家源小学1人,英岗岭矿务局*;*市政协委员*,学院正科级干部*,学院副科级以上干部*,英岗岭矿务局副处级干部*,教研室主任及年级组长*,班主任*。另外按照《盟章》及有关组织发展规定,在工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工作、发展为了工作,严格履行入盟程序,坚持“三个为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重点发展中青年知识分子。06年发展盟员*,联系人士*。

(三)班子建设

我支部充分认识到基层班子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支委成员吃得苦,耐得劳,受得屈,不计较,心开宽,思路广,素质高。目前支部设主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三位支委两个副高职称,一个中级职称,均为单位业务骨干、均对党对盟充满热爱,工作相互信任、积极主动、密切配合,相处十分和谐,每次支部活动前支委会均反复商讨。由于支委成员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另外,根据《民盟江西省委会关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实施细则》,发现、推荐和使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干部加以培养,并大胆使用。

(四)参政议政

一年来,我支部以参政议政为工作的总枢,发挥群众优势,围绕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以提案为主的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提案方案: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写出提案《关于优化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布局和结构的建议》、《关于我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联合提案《关于要求在我市兴建植物园与动物园的建议》、《关于要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征收制度的建议》,并在分组讨论会上作了发言,会议简报7期和11期进行了刊载。

2、建议方面:我支部规定每年每位盟员至少要为本单位或本地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或建设性意见。年初的学院职工代表大会上,*、范立仁、钟明耀、杨爱萍等就招生、创收、就业、教学质量、校园环境、工资分配、高职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产教研结合、加大科研投入等提出建议,积极为学院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提建议;支部主委*在萍矿统战工作新春茶话会上发言建议针对下岗工人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教育工作;在*学院征求意见活动中,*提出应支持制定学院全年教科研工作计划、明确教学计划的制定程序、对新进教师的学历应有要求、对教师每周任课最高课时应有限制等;文建国建议支持民办企业和民办教育,刘培钊建议加强老年工作,范立仁建议调研中小学教育成本以及家庭承受能力,*建议中小学应进行应试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钟仕明向王家源村及王家源小学分别提出民办教师转正后的工资职称待遇、学校规章制度健全、防火烧山等。

3、社情民意:我支部即发挥盟员个体特点又利用支部优势,进行方方面面的社情民意了解,*等前往青山煤矿了解情况后,写出社情民意《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的建议》。前往江西机床厂了解发展*数控产业的问题,前往上饶、抚州、*、高安、湘东、芦溪、安源等地,广泛了解贫困学生就学难的各种困难等等。

4、调查活动及调查报告:我支部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年初在组织生活会上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平时经常围绕所在单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所在单位党政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按照盟市委的要求,在盟市委领导的亲自带领下,支部主委*前往*市经济开发区教育局、*七中、二中、三中、芦溪教育局、芦溪源南乡小学和中学、大安中学、湘东教育局、下埠中心小学和中学、麻山萍兴小学、麻山中学等地开展*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状况调研。2月份,*、钟仕明、钟明耀前往盟员家中了解意见和建议;3月份,*、文建国前往*市一中、*树人学校、*应用工程技术职业培训学校调查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困难以及发展前景;支部主委*、盟员文建国多次就职业技术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前往江西机床厂开展考查与调研,提出发展*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与市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科长钟世荣等就*市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在我院进行调研。

(五)宣传工作

我支部在做好自身工作,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加强支部工作的宣传力度,例如,积极作好盟的宣传工作,经常在高素质年轻人中广泛宣传民盟,使较多高层次的年轻人了解民盟,支部主委*、组织委员钟仕明不辞辛苦,多次前往泉江中学联系邹国荣、阳兴荣、张萍文等老师,多次前往王家源学校联系钟江武老师,支部主委*、宣传委员钟明耀在*学院多次联系易禄珊、曾鑫、陈国先、杨洪斌等老师。广泛宣传盟员先进事迹和工作业绩;及时向有关部门介绍盟员的成绩,开展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也及时交有关部门,邀请学院党政领导和盟市委领导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开展影响较大的组织活动时,有书面小结并向《*盟讯》、《萍矿工人报》投稿;积极参加各种协商会议、座谈会和各种活动并积极发言,坦诚进言献策。将支部的年初工作计划、年中各种活动情况、年终工作总结等及时向学院党委、*乡市委及有关部门汇报,总之,通过一切途径和各种方式展示民盟的风采和盟员的风范。一年来向《*盟讯》投稿*,报道*,《萍矿工人报》5月16日报道*,学院校园网支部组织活动新闻4次。

(六)社会服务

我支部成员均是单位业务骨干、在本职岗位上做好事做实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乡市委社会服务部扶贫助学爱心基金章程,开展捐款扶贫助学爱心会活动,捐款49*上交盟市委社会服务部,另外,根据*乡市委的统一布置,在学院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支部开展扶贫帮困、扶教助学献爱心活动。20*年4月21日,支部全体成员带着价值近1000元(其中现金200元)的圆珠笔、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及衣物等,驱车来到高坑镇王家源小学及高坑镇石上村,开展扶贫助学献爱心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高坑镇王家源小学校长曾奇志同志的热忱欢迎和高度赞扬。同时也使高坑镇石上村多年来瘫痪在床的特困户易新芬同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当盟员们将捐赠的现金及物品等交到易新芬同志的手中时,他深情地感激说:“谢谢你们啊,这样我的女儿易杏的学费就有着落了。”该活动在*学院及王家源小学均引起较好反响。范立仁为社会提供刑事案件辩护多次;钟仕明招商引资百万元,创办王家源铸造厂,为该村脱贫解困作出了贡献;文建国自筹资金百万元,创办*应用工程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同时为学院创办高新技术培训部,并为它们提供技术支持,实行招生、培训、就业、加工制造服务一条龙,面向农民、工人、社会青年等培训数控技术、模具技术,先后向社会各界输送近50*名各类人才,多次为企业加工制造模具产品;盟员们到上饶、抚州、高安、湘东、安源、芦溪等地,广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为学院招生6*人;肖孟楫参加周家坊社区工作,义务撰写文艺节目、走访退休职工,热心民办教育工作,不计报酬,深受好评;*多次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多次无偿为*应用工程技术职业培训学校提供技术支持。

(七)盟员业绩

1、范立仁副教授,任学院督导室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同时还担任了《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理学》、《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周课时达18节;范立仁3月份聘为*市看守所执法监督员,8月份在*市情与法论坛作专题讲座,该讲座在《*日报》、《萍矿工人报》、《新法制报》、*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宣传媒体报道;江西电视台一套“井岗先锋”档目9月份报道范立仁评价徐正华的义务维权;范立仁为社会进行多次法律服务,提供刑事案件辩护多次。其论文《论构建律师文化体系》获江西省律师协会论文评比第一名,推荐为全国律师论坛参会文章。

2、钟仕明高级讲师,任王家源小学负责人、支部组织委员,立足本职工作做好事做实事,每周担任十几节课,且教学效果显著,在高坑镇统考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获学校唯一的最高奖,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

3、肖孟楫副教授,任*市政治学会理事、高中思想政治课题组成员、高中思想政治助学丛书副主编。

4、文建国副教授先后培训、就业安排近200名数控模具技术人员,受到好评;还先后协助安源管道公司研制开发管道开孔、带气抢修等设备,在全国管道行业中是第一流的,填补国内空白,先后为长林机械厂等加工军工产品受到好评,同时为扶贫捐款30*,为助学捐款10*。

5、钟明耀任学院建工教研室主任、支部宣传委员,主讲《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及课程设计》、《建筑工程及课程设计》等课程并兼任*高专等学校的讲师,认真教学、突破常规,取得较好效果,评为学院先进工作者,其教研室评为学院先进班组;论文《浅析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报价》发表在*高专学报,取得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6、杨爱萍主讲《电气制图》、《机械制图及课程设计》、《电工学》等课程。

7、张国锋主讲《制冷设备维修》、《制冷与空调技术》、《汽车空调》等课程。

8、*任教科所主任、市政协委员、支部主委。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主持制订学院全年教科研工作计划;确定学院年度教科研工作目标、措施及实施方案,制订教科所每学期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完成每学期初的授课计划的审核工作、每月的常规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系数考评、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工作、每学期末的教师业务考核;共进行了*大范围和*小范围学生评教及统计分析工作,有关情况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并通报系部及其教研室,甚至教师个人;开展教学进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案、听课等教学工作检查,开展实践教学的检查工作、检查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的实施计划、指导书、报告、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论文等,并根据检查情况打出a、b、c、d各等级,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完成了《电工电子学》﹑《pro/e》、《3ds》等25门课程的公开教学;开展学院先进科技单位和先进科技工作者的评选活动。组织教科研项目立项工作,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开展省中职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省优质课程评选工作、省高校教改立项课题攻关工作;协助考务工作,坚持了教考分离制度,保障了教学质量稳定;开展数控技术课外科技小组活动;组织“省职教学会”、“省安全生产”、“萍矿科协及煤炭学会”、“省煤炭学会”、“六省煤炭学术论文”等论文征集工作;向《煤炭高等教育》、《现代电子技术》、《煤炭职业技术教育》、《江西煤炭科技》、《萍矿科技》、《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计算机与现代化》、《新余高专学报》、《江西煤炭科技》、《江西师大学报》、《中国民意》、等刊物推荐论文;开展学院学报征文工作;前往厂矿进行生产实际科研课题调查工作;

开展“创业杯”工具钳工、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职业技能竞赛工作,获市优秀组织奖*、市级个人三等奖*、市级个人优秀奖*、省级个人优秀奖*、部级高级工*。推动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課题、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高校第三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申报等工作。推动开展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论文评比、赣西片区技校学生技能竞赛,获三等奖*、优秀奖*。组织开展学院教科研成果和教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完成“劳动法和合同法”等专题讲座;完成“计算机技术”、“制冷技术”、“电工技术”、“英语”、“数控技术”、“会计技能”等3*学科竞赛;协助开展“电信杯”第二届江西省学生网页设计大赛工作,获优秀组织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各*、个人三等奖*;推动各系部开展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国家煤炭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科研课题等申报工作;完成萍矿科技成果奖推荐工作,获萍矿科技成果奖2项;发展煤炭学会新会员;完成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成果、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全国煤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申请工作,已有6项获奖;协助计算机系开展网络课题的科研攻关,协助能源系、安培中心与青山矿联合开展风动钻、超前支护、掩护支护自燃防火、煤层透气性等研究课题攻关,协助机械系、电气系开展钢管结构楔式连接件课题和安源管道模具课题攻关;

协助完成中央职教煤矿安全实训基地项目申报工作,协助完成06年学院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协助开展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案检查;独立主讲大专《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数控编程》、《数控机床设计》等主课,独立指导大专《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数控编程实习》、《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数控专业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训课程,省级教改立项重点课题1项并获省教育厅资助经费100*,指导参加的“高职高专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结果待教育厅公布;受到《萍矿工人报》记者采访并于20*年5月16日头版矿山精英报道;根据赣教高字<20*>50号文要求,经*学院推荐,省教育厅审核,网上公示评选,盟员教师*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由盟员教师*担任领队兼指导老师的*学院代表队,参加江西省及*市“创业杯”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市级个人三等奖*、市级个人优秀奖*、市级集体优秀组织奖*、省级个人优秀奖*、部级钳工高级工*、部级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工*;*获萍矿及学院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其多媒体课件《mastercam》获省中职二届课件评比三等奖,其论文《矿难背后的煤炭职业技术教育》获萍矿及江西煤炭集团公司安全论文一等奖,其成果《高职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体制的创建》获全国煤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每周达18节课;3篇。

9、其他盟员均是单位业务骨干、在本职岗位上做好事做实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八)存在问题及其教训

*年,我支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盟员齐心协力下,作了一些工作,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调查报告不齐,宣传报道不及时不全面,在《*盟讯》等刊物的上稿率很低,成员年龄普遍偏大,有经济效益的社会服务不多,业绩不突出。

二、工作设想

(一)指导思想: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肩负起参政党的时代使命,使支部工作紧紧围绕本单位及盟市委的中心任务开创新局面。

(二)工作计划:

1、思想建设: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和《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为主进行重点学习重点研究,发挥大家的特长,写出高水平的统战文章、盟务稿件和学习心得。

2、进一步完善组织活动制度,形式生动活泼,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开展影响较大的组织活动,另外坚持发展新盟员巩固联系人士。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8

一、教育智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理应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建设有特色、

质量高、实力强、影响大的教育智库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请您谈谈中国教育智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周洪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原从政人士等为主体的各类智库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提供咨询、影响决策、推动改革发展、参与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

中共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思想,为智库研究提出了法治时代的新命题,为智库专家参与决策咨询开辟了广阔空间,为各类智库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应对国内外环境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当前,教育领域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关注度最高的领域,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需要开放性和包容性,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依赖深入、扎实且“接地气”的科学数据分析,因此,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呼声越高,越离不开教育智库的建言献策。

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型智库,是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当前,教育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新型智库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国家“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的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教育智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理应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建设有特色、质量高、实力强、影响大的教育智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注重发挥高校教育领域专家的专业优势,从顶层设计上提供智力支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看上去是个教育问题,实际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就需要从单纯教育专家到社会学家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核心作用,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咨询团队,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第二,注重加强高水平政策研究,不能浮于对政策的阐释而失去了创造性,更不能出现忽略中国国情的纯学术化倾向、不接地气的唱高调和空谈。教育智库不仅要出对策,更要出思想、谋战略,特别是在一些前沿应用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式上取得突破。针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和重大教育改革问题,教育智库既要立足于发现问题,又要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全局展开研究,提出高水平政策建议。第三,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态度和工作方式。教育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常常相互联系,互相交叉,错综复杂。弄清这些问题的性质和成因,辨清这些问题的真假,对教育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转智成治”,让国家“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 这就需要教育智库以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为研究核心,主动开展战略谋划、综合研判,为政府提供及时、解渴、解困的决策智力支持,积极推动决策质询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第四,注重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教育智库建言献策的质量。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建立教育智库创新协同机制,围绕社会和人的需求、探索融合“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效协同创新模式,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才能推进科技智库鹇宰裳取得新成效。

二、长江教育研究院应时而生,

通过出版著作、提交提案、举办论坛等活动壮大了自身的力量

《世界教育信息》:您作为长江教育研究院的院长,见证了长江教育研究院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请您谈谈长江教育研究院的发展历程。

周洪宇:成立于2006年12月16日的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和长江出版集团联合发起,是由长江出版集团承办的一所以研究教育政策为主要任务的研究机构。

长江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有个特定的背景。200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原省教育厅有关教育图书报刊资源划转到文化部门管理之后,为防止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要求进一步整合省内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湖北教育与文化产业。根据这个重要指示,时任教育厅厅长路钢与时任华中师大校长马敏、长江出版集团负责人等研究落实措施,三方协商决定由当时在教育厅分管教育政策和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接武汉地区高校教育研究工作的我来负责具体落实工作,以便具体推进长江教育研究院的建立。

在2008年2月担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之后,我受命继续协调推进相关工作。2009年3月至2014年底,长江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从长江出版集团进一步分立出来后,我与长江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副总万智以及公司教材中心时任主任陈冬新等人,先后赴北京专程看望国内教育名家顾明远、郝克明、陶西平、谈松华等,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每年3月初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前,长江教育研究院都会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举办“北京・长江教育论坛”,研制与长江教育研究院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还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教育研究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辑出版年度《中国教育黄皮书》,并在全国“两会”上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提出建议议案与提案,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创新。

2015年以来,在国际智库蓬勃发展,以及中国实力逐步增强后对智库建设迫切需要的大背景下,中共十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后,中央对建立中国特色智库提出明确要求,长江教育研究院力求新形菹碌淖型升级发展,逐步将未来的定位由原来的“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产品研发”发展到“教育政策研究智库、教育产品研发基地、教育咨询评估中心”,由原来的“一主(教育政策研究)一翼(教育纸质产品)”发展到“一主(教育政策研究)两翼(教育纸质与电子动漫影像产品、教育咨询评估)”,由原来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到“政、产、学、研协同化”,由原来的“民众立场、建设态度、专业视野”发展到“全球视野、中国特色、专业能力、实践导向”,由原来的地方化、区域化发展到全国化、国际化、全球化等,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长江教育研究院紧握教育政策和教育学术研究、教育产品研发两方面,

为中国教育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世界教育信息》:在过去十年里,长江教育研究院对于中国教育有何重大贡献?

周洪宇:长江教育研究院最初定位是国内民间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目标是“立足湖北,辐射华中,影响全国”,后来这个定位与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调整。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长江教育研究院最初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智库,也就是中共中央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智库。2015年1月20日,中办、国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把该《意见》公布出来,可见其重要性。

换句话说,十年前长江教育研究院其实就已在开始遵循中央精神做事情,只是当时人们做这个事情是不自觉的,有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新型社会智库、一个民间教育智库。长江教育研究院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现实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当然首先是通过湖北进而带动全国。十年来,长江教育研究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当然与理想目标的差距还比较远,还应继续努力。

长江教育研究院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出思想,出人才,出产品,出效益”。研究院成立以来,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探索新的研究机制,组建了一支队伍,凝聚了一批专家,明晰了方向和重点,开展了课题研究。在长江出版传媒公司的资助下,长江教育研究院推出了一批成果,特别是持续开展了教育政策研究活动,为湖北教育乃至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来说,长江教育研究院十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长江教育研究院每年3月初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在北京举办“北京・长江教育论坛”,到会的既有教育部的官员,也有教育部下属两个最主要的研究机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国内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重要的民间教育研究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等领导与学者都会参与会议,一些特邀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应邀参会。借此,长江教育研究院了解社情民意,以作为向两会提交建议、议案、提案的重要参考。可以说,每年两会前,长江教育研究院都会召开一次高端教育座谈会。通过这个座谈会,把长江教育研究院的声音发出去;通过这个会议,影响两会和两会的代表委员,吸引他们关注教育,关注教育当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有关的政策。

长江教育研究院成立的前两年,在举行“北京・长江教育论坛”时,还没有开始自己的《教育政策建议书》。2009年,我们开始《教育政策建议书》,并由此逐渐对国内教育政策决策产生积极影响。2008年,中央开始启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2009年3月在《纲要》即将出台、广泛征求意见之际,长江教育研究院为此专门了《教育政策建议书》,提出了十条建议。其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这一条提出,建立国家教师统一资格考试制度、统一城乡教师编制制度、实行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实施教师定期考核及退出制度等具体条款,后来都被《纲要》所采纳。

又如,长江教育研究院提出,教育改革要从地方做起,支持地方教育的探索创新。比如,应在广东深圳等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若干“教育特区”,积极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新之举,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之路。这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吸收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后,在2010年《教育政策建议书》里明确提出来的,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2011年5月,广州中山大学举办的“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我再次提出了这个建议,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次年,深圳的《南方教育时报》为此举办专题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时任院长文东茅等专家发表意见,形成一个热潮,不少地方更加重视教育创新,以区域突破带动教改全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很明确地提出要支持地方和基层的创新。

再如,2013年长江教育研究院放眼世界,敏锐地发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兴起,作为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机会的全球发展的后起者,中国必须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新的历史性大变革中,未雨绸缪,及时应对,加快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步伐。根据这个判断,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长江教育研究院正式向全国人大提交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教育的应对之策”,这是国内第一家向官方与社会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应对策略建议的教育智库,就是放在三年后的今天,这份教育政策建议书的观点与主张仍富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此外,2014年3月,全国两会上,长江教育研究院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改革”为主题的十条教育政策建议,引起了分管教育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同志的高度重视。两会期间,中央领导特邀七位有代表性的两会代表委员到中南海参加教育改革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第一个就“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改革、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作了发言,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也在这份教育政策建议书上作了重要批示,这都说明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改革”为主题的教育政策建议书是适时的,其现实性和针对性都很强,也富有可操作性。

上面举的几个例子,说明十年来长江教育研究院的教育政策建议是有远见、有高度、有成效、有影响的。

在“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长江教育研究院几乎每年都《教育政策建议书》,一年一个主题,每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提出十条左右建议,从2009年对《纲要》的建议,201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2013年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教育应对的建议,2014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建议,2015年对教育法治建设的建议,到2016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都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每次《教育政策建议书》后,这些建议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反映到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以推动工作的进行。

第二,出版年度《中国教育黄皮书》。这个与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不同,《教育政策建议书》不公开出版,而《中国教育黄皮书》公开出版。通常,《中国教育黄皮书》的上半部分是上一年的《教育政策建议书》及其推动影响下的国内专家学者的响应、研究以及实践推进,下半部分是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年度发展状况报告。黄皮书是综合性的,既有年度主题,又有年度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基本上反映了这一年中国国内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进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江教育研究院的年度教育政策倡导及其产生的效果。

第三,《长江教育论丛》的编辑出版。《长江教育论丛》是一本学术性杂志,始于2015年,半年刊,每年春秋两辑。《教育政策建议书》是一年一度的政策建议,带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中国教育黄皮书》是一年教育的总汇,带有总结性和年鉴性;《长江教育论丛》是学术性的。三者构成一个从学术到现实到未来的三维系统,三足鼎立,各显其能。未来,根据研究院的设想,还要陆续推出一系列教育读物,包括大众教育读物。

第四,组织撰写并出版专题教育理论著作,为教育政策建议提供坚实学术支撑。2007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长江教育研究院专家撰写并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部教育论》;2009年,教育部就《纲要》征求社会意见,研究院作为第三方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形成了对《纲要》的十条建议,在第三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了研究成果。2010年,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的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新的教育战略目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因此,研究院专家以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提出了十条建议。与此同时,在第四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公平论》并举行首发式,随后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师教育论》、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热点难点解读》。2011年,研究院专家密切关注我国在2012年实现《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4%以后的制度安排问题,就如何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和如何用好教育投入进行研究,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的十条建议,并在第五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2012年,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要求中国教育必须回归教育本质,研究院洞察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威力,开展了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及中国教育应对之策”为主题的调研,形成了年度政策建议书,在第六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随后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研究院专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转型》《周洪宇论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研究院专家的《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2013年,研究院进一步深化了信息技术及其对教育影响的研究,在第七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关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作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教育政策建议书。接着,组织研究院专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与之相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与立法研究》。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研究院确立了全面“依法治教”的选题,并在2015年第八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关于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保障教育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建议”。此后,组织编辑了以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为主题的《长江教育论丛》2015年专辑。

2016年,长江教育研究院结合十年院庆,积极组织院内外专家撰写“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图书,同时组织编写“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图书”,计划在2016-2018年推出,并将就今后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治理能力提高,以及教育智库建设等问题,提出有关教育政策建议书。可以说,长江教育研究院始终将教育学术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注重为教育政策建议奠定坚实学术基础。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9

今天,市教育局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作为教育局小学教育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狠抓作风转变和关键措施落实,努力塑造“高效、务实、勤政”的科室新形象,在建设学习型机关科室、创新型科室、服务型科室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科室作风新形象。

一、努力创造“学习型”科室,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突破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是作风建设的基础。一方面加强自身理论、业务、道德修养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别人的长处,虚怀若谷。一是重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引导大家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免疫力”。二是注重在实践中研究问题。经常深入基层学校,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须保证每学期内中小学校100%的视导率,并聘请基层学校同志参加科室业务学习,介绍基层情况,真正做到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三是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开展师德教育。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深入推进师表工程,引导每位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同时,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爱心助学、回报社会”等专题活动,树立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教育行业的文明程度。在开展教育行风评议活动中,积极推行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社区评教师活动,把学生、家长、社会的期望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努力建设“创新型”科室,在制度创新上有新进展

制度和行为规范是作风建设的必要条件。作为全局来说,通过制度建设形成监督与信任并重的合理机制;作为个人来说,制度与行为规范是履行公务的最低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以下工作:一是依法行政,遵守办事规程,明确办事时限,实行公示制度。二是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即凡到小教科办理公务或来访者,第一个被询问的本单位干部即为首问责任人,必须做到不推诿、不敷衍,做到自己职责内的及时办理,职责外的耐心解释和引导。对办理公务和来访者,接待要热情,语言要文明。一般情况下,科室人员外出办事必须留有专人接待来访;特殊情况下,科室全体人员外出必须向主管领导请示,并出告示。三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精神饱满,认真工作,文明礼貌,热情服务;严肃工作纪律,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打游戏、不串岗、不闲聊。四是对上级批转、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或其他重要的群众来访事件,要主动“下访”,坚决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五是要围绕基层重点难点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向局领导层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六是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工作。坚决执行国家、省关于治理学校乱收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收费规定,配合有关部门下发规范收费工作的文件,并通过公布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布收费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一些收费不规范的单位和学校,一经举报将及时处理。

三、努力建设“服务型”科室,在联系基层上有新提高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篇10

一、努力创造“学习型”科室,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突破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是作风建设的基础。一方面加强自身理论、业务、道德修养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别人的长处,虚怀若谷。一是重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引导大家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免疫力”。二是注重在实践中研究问题。经常深入基层学校,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须保证每学期内中小学校100%的视导率,并聘请基层学校同志参加科室业务学习,介绍基层情况,真正做到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三是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开展师德教育。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深入推进师表工程,引导每位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同时,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爱心助学、回报社会”等专题活动,树立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教育行业的文明程度。在开展教育行风评议活动中,积极推行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社区评教师活动,把学生、家长、社会的期望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努力建设“创新型”科室,在制度创新上有新进展

制度和行为规范是作风建设的必要条件。作为全局来说,通过制度建设形成监督与信任并重的合理机制;作为个人来说,制度与行为规范是履行公务的最低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以下工作:一是依法行政,遵守办事规程,明确办事时限,实行公示制度。二是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即凡到小教科办理公务或来访者,第一个被询问的本单位干部即为首问责任人,必须做到不推诿、不敷衍,做到自己职责内的及时办理,职责外的耐心解释和引导。对办理公务和来访者,接待要热情,语言要文明。一般情况下,科室人员外出办事必须留有专人接待来访;特殊情况下,科室全体人员外出必须向主管领导请示,并出告示。三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精神饱满,认真工作,文明礼貌,热情服务;严肃工作纪律,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打游戏、不串岗、不闲聊。四是对上级批转、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或其他重要的群众来访事件,要主动“下访”,坚决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五是要围绕基层重点难点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向局领导层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六是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工作。坚决执行国家、省关于治理学校乱收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收费规定,配合有关部门下发规范收费工作的文件,并通过公布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布收费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一些收费不规范的单位和学校,一经举报将及时处理。

三、努力建设“服务型”科室,在联系基层上有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