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1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本文立足国际化人才概念,通过分析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人才;国际化;培养;对策

国际化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部分企事业单位发展的瓶颈问题。正确认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认清目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化人才的概念

国际化人才,顾名思义,就是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善于从全球化竞争中发现和把握机遇的高级人才。国际化人才在能力和素质上具有七种特征:一是具备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创新能力;二是不仅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够达到国际化标准;三是知晓国际上通行的惯例,能在工作中加以应用;四是熟悉多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跨国文化沟通能力;五是能独立参与国际活动,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六是对信息保持敏感,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及运用能力;七是政治素质高,法律意识强,能保持心理健康,在多元化背景下工作,能够遵纪守法,不做丧失人格国格的事情。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往来日趋频繁,特别是在商贸合作方面,与以前比较,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在这一背景之下,不管是政府管理还是民间商业活动,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将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限定在国内,普遍存在国际化程度低、人才培养相对封闭等问题。因此,国际化人才极为匮乏,这一问题,在当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瓶颈。

二、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等诸多原因,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时间短,参与程度低,前期对国际化人才需求不多,导致我国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在课程设计、人才培训、培养环境塑造等方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也正是由于前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在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加深,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下,我国国际化人才大量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很多企事业单位甚至出现了国际化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1]。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人才比例占人力资源总数的5%,而国际化人才数量只占人才总数的5%,由此可见,我国国际化人才数量居于人力资源金字塔的塔尖,其稀缺程序可想而知。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和战略缺失

由于我国不少企业尚处于走出国门的阶段,疲于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还未形成系统的理念,也没有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由于缺乏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战略作为指导,我国企业资源配置错位、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人才流失问题,不少国有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时采取项目组形式来开展工作,人员变动大、领导更换频繁、组织形式松散、经费预算弹性大,又缺乏人才的长期固定培养计划,导致不少人才在成长过程中流失,造成了人才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化人才供给不足的压力。

(三)培养方式方法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对国际化人才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培养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和改革,导致人才成长速度慢、成长难。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不均衡,普遍存在教学水平不高的现象。我国高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特点为发达地区多、教学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少、教学水平较低。不少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师在国际化课程教学中,因为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只能停留在书本上,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二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对国际化教学课程停留在片面强调外语教学、国外课程照搬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课程上并未能体现扩大学习人员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

(四)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普遍未能与国际接轨,缺乏竞争力。这是导致我国企事业单位对国际化人才招聘难、用人难、留人难的重要原因。根据现代企业的员工收入分配理论,员工薪酬高低体现了员工创造的价值大小,体现了单位对员工的认可度,我国企业所发放的员工薪酬,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产生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国有单位,为了照顾其他员工的感受或者限于分配机制影响,无法对具有高能力、高贡献的国际化人才拉开差距,实施高额的薪酬待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化人才的吸收和保留。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纳入人才战略

必须认识到,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我国企事业单位要形成一支国际化人才队伍,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以前的固化思维,摒弃原有的人才观和管理理念,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要树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要重点研究国际化人才的个人需求,包括薪酬待遇、自我实现、文化需求、精神追求等,围绕国际化人才的个人需求制定出包括人才引进、培养、留住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作为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工作措施,并在实践中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2]。另外,要把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坚持,以一定时间节点作为一个周期,对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其中的问题和差距,及时改进相关工作。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化事务的增多,未来在国际化人才需求上还会大幅增加。对此,我国企事业单位必须有充分认识,不能因为当前人才数量的满足而忽视了未来的需要。

(二)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国际化人才需求,从政府到企事业单位,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具体而言,由于单位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业务专长不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专业方向之分、技能水平之分。从这一现状出发,我国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应相应建立培养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一是造就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在当前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应着力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现代设备操作经验,熟悉外语的技能人才,到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工厂去实地学习,将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工作经验带回国内,并通过此过程促进本国技能人才向国际化人才转变,充分理解国际化标准,掌握国际化趋势及潮流[3];二是造就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以高新技术为载体,选拔我国企业中文化素质较高、专业技术造诣较深的年青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定点培养,并在与国外合作项目中有意识的安排锻炼,使其成长成才,对于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制定有吸引力的薪酬及相关待遇方案来引进国外的高级人才;三是打造国际化管理人才队伍,随着现代管理学说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不容忽视,为了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造就一支既有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又熟悉本国实H情况的国际化管理团队,企事业单位要加大投入,通过培训、引进、定向培养,来着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效果,实现人才计划目标。

(三)重视文化多元化,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培养和留住国际化人才,激励是关键。从国际化人才的自身情况出发,其具有多国文化基础,视野开阔,在思维方式上面与一般人员具有较大区别。同理,在对待遇的看法上也会与普通工作人员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国企事业单位在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要立足于国际化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要勇于打破一些固有观念,例如:不能只把薪酬待遇固定在与一般人员的比较上、认为国际化人才只看重薪酬待遇等。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我国企事业单位只有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坚持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纳入人才战略,着力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建立起适应时代和单位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汤贞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J].高教探索,2016(04):9-14.

[2]陈宏伟,齐山华,蔡清香.海外经历对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04-108.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2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是进行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劳动者。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具有巨大的价值创造功能。这是因为,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一般性(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更不同于主要运用人的双手进行具体操作的体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劳动价值学说,体力劳动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而脑力劳动价值的大小则应取决于其能动性和创新程度,创新程度越高,价值量越大。脑力劳动巨大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须从历史、人文、心理、思维等各个层面较细致地进行剖析。

(一)高级脑力劳动者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为高深的知识所武装的劳动

他们所掌握的高深知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性,可使其劳动的创新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因而其劳动支出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实际上是站在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的众多巨人的肩上)。知识的历史积累性,是高级脑力劳动者的超常智力之源!

(二)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异常艰辛的劳动

不仅需要高度专注,还需要创造激情。当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进行到紧张阶段时,就会象艺术家进入创作高潮一样,工作与休息是很难明确区分的,因为进入高度活跃状态的思维活动很难遵循通常的作息时间。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甚至在做梦时,也会突然闪现出一个“创意”来。这也充分说明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高强度性。

(三)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过程往往具有不可重复性

因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同劳动主体瞬时的心境、情绪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贵的创意、灵感、顿悟的涌现,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是转瞬即逝、难以重复的。这是创造性脑力劳动与一般性(重复性)脑力劳动的根本差别。

二、“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提高的关键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通常认为,人类具有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奇妙的器官――“大脑”,是人类所以能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最根本的标志。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而人具有“创造性思维”,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分水岭。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由于“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出心裁)、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因而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高级形式,能不断产生“创意”(creative idea),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新的飞跃,这是一切创新之源!因为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是一切实践上创新的先导,更具根本性。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上如果因循守旧,只会循规蹈矩,跟在别人的后面人云亦云,在行动上必然安于现状,不敢越雷池一步。要求具有这种思想状况的人进行创新,就象缘木求鱼,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创新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超越”(突破),只有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飞跃,创新的实践才能实现。

(二)“创新能力”的培育应着重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创新能力是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己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当今世界,一个民族能否称雄世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

较具体地说,“创新能力”的培育,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对现实世界没有的东西进行想象的能力。想象力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通过对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延伸、扩展,产生新的智慧的火花,构筑新的形象。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往往同时是最富想象力的幻想家。

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

2.质疑能力

质疑是对世界上各种各样已有“定论”性的东西进行质疑。因而质疑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质疑(于人无疑处有疑),是一个人探索精神的表现。一个人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则无进矣。

3.记忆能力

没有记忆,人就不能积累和保存知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人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加工必须不断有新的材料输入。学习就是从外界吸收各种思维材料,通过记忆内化于自己的头脑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加工,使之活化和扩展,才能从已知创出新知,不断丰富、发展已有的东西,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否则,头脑空空,真正有价值的“创意”是决不能闪现的。因此,博学强记,往往是一切有大成就的学者的显著特点之一。如当代举世闻名的大学问家陈寅恪、钱钟书等就是这样。

也许有人认为,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要什么材料都可以很便捷地从电脑上查到,今天还谈什么记忆能力,已完全不合时宜了。须知,电脑上的东西,都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没有经过记忆,使之内化和活化于人的大脑,就不可能收到“积学以储宝”的效果。

4.自信能力

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都是个性鲜明、独立性、自信心很强的人,独立自主性是创新人才的核心品质,其创造能力往往就蕴藏在独特、鲜明的个性中。

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信,才能特立独行,不迷信任何权威和已有的定论,而能坚持不懈地通过自己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源源不断地开创出原创性的成果。

5.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所具有的敏锐、正确而深刻的预见能力。洞察能力的提高,虽不能完全排除天赋的因素,但主要是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深思熟虑的结果,因而能“见微而知著,鉴往而知来”,其中隐含着许多闪耀着“东方智慧”光芒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以上各种能力综合地、灵活地创造性运用,就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对“创造思维”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前已指出,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由于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奇妙的大脑。人的大脑是极其复杂、高级的思维器官。人类思维具有多种形式,较深入地分析,可作如下细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理性思维;非逻辑思维又可细分为: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和哲学思维(悟性思维),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一)逻辑思维重“理”,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

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来实现。逻辑思维对确定性、可量化事物的认识,可以编成严密的程序,用计算机模拟再现。”

(二)艺术思维重“情”

主要表现在: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进行创作,要达到以情感人,作品的内含不仅不要求精确性地描述,反而要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便给人较大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因而古往今来,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情景交融,善于表达出许多人心中所有、而自己又无法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能超越时空、扣人心弦、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赞叹,而成为千古绝唱!

(三)哲学思维重“悟”,同佛教中国化的禅宗有着直接的关系

禅宗讲求的“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一般地说,“所谓悟,是运用直觉、灵感、想象、联想、类比、假设等手段,经过思维的飞跃,突然了解、领会、判断以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现象。”大量实践证明,对确定性事物的认识,有赖于理性;对不确定性事物的认识,则有赖于悟性。许多表面上看来不确定的无序现象,实际上其中也是深藏着一定的有序性的。大量无序现象中的有序性,是不可能直接用计算工具“算”出来的,而有赖于高智慧的人通过悟性思维“悟”出来,据以作为行动的指南。

属于非逻辑思维的艺术思维与哲学思维都具有不追求精确、清晰、规范和可量化的特点,这是它们之间的共性。那么,我们又应怎样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所在呢?

哲学思维可以看作是艺术思维的升华和超越,因为它更具深刻性,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领悟世界!成书于2500年前的《老子》(亦称《道德经》),全书只有5000字,被尊称为中国智慧的源头。其最大特点,就是围绕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来探索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显示出既高屋建瓴、又包罗万象的大视野和大智慧!因而被称为世界哲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受到普遍地尊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皇皇大著《史记》中作“老子韩非列传”就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申子、韩子……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老子哲学所包含的超越时间的真理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司马迁不惜长期忍受世人不能忍受的屈辱和痛苦用血泪写成的《史记》,将“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融合在一起,是用老子的哲学思维观察事物的卓越范例,也是司马迁本人以其大视野、大智慧融入其中的生动体现。

(四)直觉、灵感是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灿烂之花

哲学思维重“悟”,“悟”孕育“创意”(creative idea),而“直觉”与“灵感”则可以看作是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灿烂之花。这是由于“直觉与灵感”思维能发挥独特的突破性的创新作用。许许多多为人敬仰和怀念的文学艺术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奇谋”,科学家特有的“顿悟”和“豁然贯通”等等,都是在说明直觉与灵感思维在关键时刻建立的奇功。

爱因斯坦依据自己的科学创造实践,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还认为:在科学发明创造过程中,从科学观察和实验到一种新颖见解的提出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于直觉和灵感。爱因斯坦在这里,是将直觉与灵感并提,说明它们之间有共性。共性在于:直觉与灵感都是非逻辑思维方法,当逻辑思维方法失效时,得依靠非逻辑方法来开辟新路;直觉与灵感,都发生在潜意识领域,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交融的结果;都是基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经外界信息的意外激发而突然地显现的,表现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不可能是无源之水。

而其不同之处在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积学以储宝”(《文心雕龙》,见前引)形成了智慧的潜力,灵感是在环境比较宽松、心灵自由自在、从容不迫、无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潜力突然闪现的;而直觉则是在遇到外部强大压力,情况非常紧急、千钧一发的情况下,潜力突然发挥出来的。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射石的故事,可较好地说明这一点。

(五)以管理会计师面临的时代挑战为例,分析人的思维方式与先进信息技术的关系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3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化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是世界工程教育大国,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势在必行。如何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特点,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满足社会需求、具有人才市场竞争优势的IT类毕业生呢?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我国IT类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专业建设具体实践,通过全面开展专业认证建设工作,可以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关注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并可以有效促进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1]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经验,结合本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特点,研究该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人才培养改革问题。

二、问题描述

我院计算机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要通过专业认证还需不断探索实践、发展壮大。这主要因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与传统的本科教育评估不同,只有扎实进行工程教育专业建设才能顺利通过专业认证。[2]目前,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目标准确合理,毕业要求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并能够完整支撑培养目标,同时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分解并合理承载各项毕业要求,三者须保持一致。[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设置上还需完善。

(二)质量保障问题

专业认证要求应具备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评估机制。[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不够重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估体系指标领域过窄,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且由于评估的复杂性,通常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分析计算所占比重较小;在现有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中,基本没有行业参与人。

(三)持续改进问题

由于技术产业不断变化,专业必须具有不断改进的能力。[2]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过程中主观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大,缺乏来自企业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导致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以上分析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比该专业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我们找出了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为保证该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竞争力,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和保障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问题。

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专业定位

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必须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明确专业定位。根据我院生源与师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

(二)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确定专业定位后,需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调整课程体系等。

(三)培养目标

专业认证首先要关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准确合理。[4]本院计算机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设计、移动终端程序设计及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面向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维护以及网络部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主要关注毕业要求是否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支撑培养目标。因此,毕业要求必须具体定义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知识和能力。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毕业要求。根据专业认证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学生毕业要求的十条准则,结合上述培养目标,确定本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如下。

1.素质要求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严谨务实,具有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心理健康,积极向上。

2.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查阅文献、获得信息,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动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能力。(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具有选择和使用开发工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软件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维护的能力。(3)组织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具有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的能力。(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艺术、军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素养。(3)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等。(4)专业知识:具有基于Java或C进行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具有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等。

(五)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是承载各项毕业要求、实现培养目标的主体。因此,课程体系必须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毕业要求以及本专业发展的特色和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师资队伍优势进行设置。针对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上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经过大量的教学研讨,将毕业要求全部分解到课程中,以保证毕业要求全面落实,为此构建了如下课程体系。[5][6]

1.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其中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分方向进行选修,例如Java、数据库应用、网络规划、软件测试等方向。

2.实践教学

专业认证特别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设计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既立足于课程,又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由基础到专业层层深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说明:(1)课程内实践主要针对课程知识点设置,以提高学生接受和使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2)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则综合一门或几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技能,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3)校企合作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取向顶岗实习根据学生选修课程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行业生产过程、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校企合作项目实战实习进行真实项目开发或模拟演练,这有助于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4)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综合应用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院制定了详尽的毕业设计规范。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完整支撑毕业要求,本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与毕业要求中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以及知识要求能完整对接。

四、结论

通过专业认证困难重重,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顺利通过专业认证。本文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本院计算机专业实际发展情况,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描述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思路、策略及具体内容。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认证的基础,但距离专业认证标准尚存较大距离。我们希望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不断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培养出具有更高竞争力、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玲,赵学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81-184.

[2]高小鹏,吕卫锋,马殿富,等.工程教育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J].计算机教育,2013(20):18-23.

[3]夏欣,徐焕良,任守纲.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1(6):50-54.

[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南[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41945/eae009581b6bd9eb5c.html.2013-09-10.

[5]刘静,郭银章,阎临霞,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13):63-66.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4

关键词: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型人才;对策

从当前医学院整体教学状况看,虽然医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学管理模式滞后就是重要表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医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完善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能力。

一、当前医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曾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准确定义: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类型。但是在当前一线医学院中,教育机构并没有充分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在教学中出现注重理论研究、轻视实践的问题,这有悖于医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没有充分理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强,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人才力量。国家之所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就是要通过应用型人才加快社会经济转型进程,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医学院对国家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并不明确。在教育工作中,一般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要把学生推荐到实习单位进行相关实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3.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医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来,教学形式单一是医学院教学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有些医学院简单地将学生实习认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方法,更有甚者认为学生在实习机构完成实习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现象说明了当前医学院教育工作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狭隘、片面的认识,虽然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生实习紧密相关,但其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方法,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形式远远要比那些简单的认识宽泛。

二、创新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对策

1.改变思想,深化认识

在教学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发了相关文件,明确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本科教学,必须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通过创新本科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人才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了,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2.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明确医学院教学的根本任务,学校才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学校综合教育水平。

3.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本科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它不但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述理论知识。医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极具意义的一项变革。创新医学院教形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或者精选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课堂的活跃度等。当前,学校应当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不断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医学院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人才理论水平,注重培养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师资队伍并走校企合作教学之路,才能加快改革进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耀珍,唐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公共关系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13(2):39-41.

[2]徐同文,陈艳.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11-115.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5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多维度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各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都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三道难跨的“坎”,存在三大困境。

1 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不大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制度缺失。现在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日趋激烈,学术权力被削弱,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使得学术权力行政化,这从本质上违反了学术运行的内在机制,导致了学术行为的异化,学术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了学术评价不公,产生学术不端现象,阻碍了学术研究活动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这些无疑大大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开展。

当前,高校管理并没有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而是采取“修补式”的变化,仍沿袭旧的管理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动机,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在课程内容上没有处理好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仍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内容也不多。

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四,办学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自从1998年起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教师和教学资源都相当紧张,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相对较低,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入才)环境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势,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

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制度上,高校的自依然较少,高校缺乏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机制上,创新机制缺乏,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作简单统一性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这样一来师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大大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动力。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三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首先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势,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理论层面上,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已从紧紧围绕“创新”概念的分析走向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的作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

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成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在学术制度方面,减少行政干预,还原大学学术活动的本来面目,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将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学术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舞台上发展自我。

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性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性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应实现从单纯的教师补充引进向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的多成员聚合式引进转变,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高校应从学术自由、竞争合作、探索创新等层面营造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岗位职责要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保障和激励创造性教师的发展。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消除行政权力对学术的侵蚀,使学术组织能够按照学术活动内在本质要求顺畅运行,形成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兼容并包,宽容错误,自由探索的良好治学和研究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设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间的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6

关键词 《教育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05-06

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人们不断思索人才培养类型问题,相关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化,并反映在全国性的重大教育文献之中。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作出表述之后,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又分别对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做了表述,出现了新的概念,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表述更加全面、合理,也为进一步的科学思考提供了空间。笔者在探索这些认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分析两大文献有关表述的建设性和积极意义,并根据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总体思路,进行新的分析和论证。

一、两大教育文献的相关表述及其来龙去脉

(一)《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

2010年7月29日正式的《教育规划纲要》在“第六章 职业教育”中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有下列表述:“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1] 归结起来,这一文献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有三个:“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而“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表述还不能直接归入人才类型。因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概念很宽泛,理论上应该既包括高素质的体力劳动者,也包括高素质的脑力劳动者,而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并不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范围之内。如果仅指体力劳动者,则需要进一步界定。在没有界定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高素质劳动者”的概念,是不够严谨的。况且这一概念实际上被排除在了“人才”之外,是与“技能型人才”并称的。所以,它不属于“人才培养”的类型。再看“高技能人才”,因为“‘高技能’指的是技能的层次而非类型”[2],故“高技能人才”指的也不是人才的类型,而是技能人才的层次。所以,《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技能型人才”。

(二)《教育十二五规划》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新表述

《教育规划纲要》之后,时隔近两年,2012年7月22日,教育部《教育十二五规划》,该文献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和深化。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系统思考下,文献提出了“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在“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的具体思路下,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3]。相对而言,这组表述系统而完整,并且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文献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表述,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技术技能人才”;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表述,则有“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和“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说法。

(三)两大教育文献相关表述的来龙去脉

查阅有关文献,《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主要产生于世纪之交职教理论界关于人才培养类型的一些论争。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严雪怡、孟广平、杨金土等老一辈职教学者在引进西方“职业带”等理论、译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等文献的过程中,逐步提出了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类型四分法”[4][5]。在严雪怡有关著述的影响下,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出发,根据知识技能的统一标准,笔者于1998年提出了包括知识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另一种“人才类型四分法”。这两个话语体系中均包括了“技能型人才”,但所指并不一致。严雪怡等老一辈职教学者所说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指“技术工人”;笔者所说的“技能型人才”,则是指“特殊技能人才”(体育竞技、艺术表演等人才),技术工人被归入“技能—知识型人才”,工程型、技术型人才合称为“知识—技能型人才”,“科学型”人才则归入“知识型人才”之中。尽管这两个体系有很大不同,却有很深的渊源,其共同特征就是学术探讨性,并且都认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不止一类。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教育改革任务艰巨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发展曲折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形成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单一化倾向,其集中表现在:对两个话语体系中都包含的“技能型人才”予以保留,将职业教育的所有人才类型全部“划转”到这个类型之中;而将“工程型”“技术型”和“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等人才予以删除。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提法不仅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而且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也被大力提倡,以致在职业教育名下的各级各类教育(包括中专教育、技工教育、职高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都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出现相当程度的混淆。《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表述则使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更加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整体教育认识水平。

但是,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深化的,不会随着某一文献的形成而终结。《教育十二五规划》正是吸取了包括国家领导人、职教理论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长期以来的思考成果,才形成了新的、更高的认识,做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表述,并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

二、基于新的理论起点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探析

(一)《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分析

1.建设性和积极意义

一是表述更加符合实际,有利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如前所述,相对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的表述,“技术技能人才”的说法是基于职教理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而且凝聚了近些年来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识成果,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加上“初级、中级、高级”和“一线”、“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层次界定,使其表述更为清晰、合理、符合实际,有利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办出自身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论断更加细致、周密,遏制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上的简单化倾向。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需要细致、周密的思考和设计,从事各种教育工作无不如此。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某种急躁和功利心理的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却出现了简单化的倾向。其典型表现是: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较显著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对于以前探索多年、业界已经形成一定共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简单化处理,形成了“技能型人才”的单一口径,而且关于层次的表述也不够明晰。这样就把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种工作岗位和横跨初等、中等、高等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整体上都混同起来。而且该目标还与国务院、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认定的“技能型人才”(专指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等)相龃龉,造成全社会性的概念混乱。相对而言,《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论断更加细致、周密,不仅明确区分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而且从层次上加以界定,从而遏制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上的简单化倾向,使认识混乱状况得到初步廓清。

三是认识更加深入,有利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相对于职业教育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表述所反映的认识水平,《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表述展现了对职业教育更加深入的认识。职业教育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表述反映了我国在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体力劳动者范围的认识。这种认识无疑是粗线条的、比较肤浅的。而且在这一目标的强势影响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相对忽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其他功能,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等,因而有碍于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表述则揭示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尤其是揭示了技术与技能的差异,以及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中间地带人才的存在及其特征,而且明确赋予较高层次职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等使命。这不仅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理性回归,也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开拓创新,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有待继续开拓之处

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提法仍然面临分类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技术技能人才”实际上是严雪怡等老一辈职教学者所提出的“人才类型四分法”中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翻版。没有分别加“型”字,虽然留下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不管文字上如何回避,问题的实质是必须面对的。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提法,由于分类标准不一致,并不是一个符合逻辑规则的分类结果[6],因而在最终纳入更大的人才分类体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兼容的问题。

二是“一线”和“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层次描述不够严谨。与“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表述相应,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线”和“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一说法的积极意义在于表述更为清晰、合理、符合实际。但是进一步分析,这样的层次描述仍然不够严谨。如果说“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对应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就不需要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了呢?如果说“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对应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需要发展了吗?如此,“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的思路岂不落空?再则,用类型来表述层次,本身也有所不妥,因为类型、层次是首先要区分的概念。

三是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及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不够协调。《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有多处,虽然还不够完整,但是也可以约略加以描述。如“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中提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交叉型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还有“高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类似层次的界定。此外,还有面向不同工作领域的人才,如“生活业急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水利“急需紧缺人才”、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信息化“拔尖创新人才”、“海洋经济专门人才”、“急需的政法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新闻传播和文化艺术人才”、“卫生监督执法、卫生应急、精神卫生等社会急需人才”、“风险评估人才”、“基层社区服务人才”等。这些表述有的与人才类型有关,如“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村实用型人才”基本重合,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就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部分;有些则没有明显的关系,如“海洋经济专门人才”“急需的政法人才”“风险评估人才”等。而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与这些表述未能做到兼容、衔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到底对应于其中的哪些类别呢?可以明确判断的只有“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至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则与职业教育并无明确关系。因为文献规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而地方高校并非都是职业院校,也包括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当然不排除学校转型培养,但是教育转型是一个深刻变化的长期过程,绝非行政性整体划转那样简单);文献又规定“将结构性过剩学科专业改造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结构性过剩学科专业”更与职业教育无明确联系,改造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也未必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

(二)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蓝本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思考

教育自古以来就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而教育种类的分化则促使人们关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现代教育史上,正是职业教育这一教育类型的出现,促使人们关注和思考人才培养类型问题,进而关注和思考教育类型、教育体系问题,逐步形成对于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认识。在我国,这方面的认识成果集中体现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蓝本设计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类型,是一种基于“顶层设计”的理论建构,可以提供一种定位明确、环境和谐的最终解决方案。

1.标准的设定

统一标准是逻辑分类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一种人才分类都必须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而作为人才培养分类,还必须关注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指的是国民教育。在现代社会,国民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其“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7],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关注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内容要素,还要关注知识、技能等形式要素。而正是知识、技能等形式要素,才与人才分类、社会分工具有根本的对应性。古代的“劳心”“劳力”之分、文武之分,基本上以知识、技能结构为区分点;在现代社会,这种区分并没有消失,而是在继续深化、细化。只是由于教育的普及,各类人才都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来培养。所以,笔者选定知识技能结构作为人才培养类型的统一标准,同时作为教育分类和教育体系设计的原生标准。

2.总体分类结果

根据以上标准,笔者将整个教育的人才培养分类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知识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分别用A、B、C、D来表示。知识型人才以科学家(含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等)为典型;知识—技能型人才以工程师、技术员为典型;技能—知识型人才以技术工人为典型;技能型人才以特殊技能人才为典型。社会上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才均可以通过具体分析,划归相应的人才种类。同时将教育也对应地分为A、B、C、D四类。A类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B类教育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C类教育培养技能—知识型人才,D类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四类教育及相应的人才培养类型,可以构成现代国民教育分类的基本框架。

3.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基本表述

从大的分类来看,现代国民教育“类型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8]。而在四类教育和相应的人才培养类型中,可以认定,普通教育(包括普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是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教育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目前我国普通教育层次非常完备,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所有层次。在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模式的驱动下,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无不受普通教育影响,致使职业教育发育不充分,人们对其人才培养类型认识不充分。

客观地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实际上涵盖了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三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密、职业分类更加细化,而且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由于教育的普及,各类职业从业者的教育基础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具备了“知识”这一基础。相对而言,只有特殊技能人才不具备“知识”这一基础,因为其人才培养一般不“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为生源,而采用随团、随队培养的方式。当然,随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一状况终将改变。但是,即使建立了“特殊技能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体系”,这个体系也不会“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为生源,而将根据这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采用“一体化”教育培养体制[9]。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中,从素质结构的区分度来看,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一样,都是少数,而大量存在的是中间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知识型人才)。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4.分层目标的设定和衔接

若用科学的态度进行严格分析,即使是《教育十二五规划》这样的文献,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的设计也未能做到科学、严谨,关于各层目标之间的衔接,更是明显欠缺。这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显然是不够的。

先来分析《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的设计。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的设计,文献中有两处表述:一是“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相对而言,第一处表述较为规范。但是,进一步分析,“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并非职业教育能够直接培养。相应的社会规范是: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相对应;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与工程师、经济师等相对应;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相对应。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拥有这些职称的人,不仅不能够直接培养,而且对于高级职称者而言,没有本科以上学历是没有资格申报的。所以,这样的表述是不够严谨的。而第二处表述,由于不够规范、严谨,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分层目标,不具有明显的建设性。

但是,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而且各层次目标的衔接问题也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

其一,确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地位。两大体系各有自己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从小学层次直到博士研究生层次,总体上要求内部纵向贯通,各通过自己的考试选拔体系实现相邻层次衔接。在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还要求符合各自规律、办出各自特点。不允许不同大类的教育采用同一标准选拔生源,以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非所学、招非所用现象,进而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给一向受压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开拓空间。

其二,在一次分类的基础上,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二次分类。普通教育分为文、理两大学科门类,以初中后为界限进行初步分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分类,依托现行高考制度分别进行选材和培养,主要考知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职业教育可按照工科、农科、医科、艺术、体育、军警等专业大类和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分类标准进行更加细密的考试选拔设计,不仅考知识,而且考技能,根据相应人才成长规律,设置考试选拔体系,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

其三,按照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开放性”的整体要求和科学有序的设计原则,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为主体,分别在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设置不同教育类型之间横向互联的立交桥,使各级各类受教育者可以在人生的各个成长阶段,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课程衔接和学制转换,进入到另一教育类型的相邻层次接受教育,实现教育转型和人生转程。

其四,根据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学制创新,设计与普通教育迥然有别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如,在基础教育阶段,与普通教育的“六三三”学制相区别,设置“五四”学制;在中高等教育衔接部,设置“五年一贯制”学制,避开高考独木桥和拥堵带;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硕士的分层带,打破隔离带,建立五年制本硕连读学制,并与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直接挂钩;等等。通过符合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设计,力争培养出不逊于普通教育的人才,使我国教育真正实现健康的“两条腿走路”,步入现代教育的朝阳地带。

其五,淡化教育功利色彩,强调其基础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要过分强调学历层次与人才层次的对应关系,不宜把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与某类初级、中级、高级人才直接挂钩,而应采取较为轻淡、最好不留痕迹的表述。或者只表述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对应人才的等级。如培养具有高中学历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高等本科学历的技能—知识型人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12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2).

[2]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1998(28):5-10.

[3]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2).

[4]夏建国.严雪怡先生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综述[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6):18-21.

[5]杨金土,严雪怡,孟广平,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15/16):18-21.

[6]张振元.素质结构与人才和教育分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5-9.

[7]刘振英,刘思扬,尹鸿祝,等.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N].人民日报,1999-06-16(1).

[8]佚名.《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J].中国教育报,2010-03-01(7).

[9]张振元.特殊技能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体系研究导论[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17-21.

Analysis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Typ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Zhen-yuan

(Yellow Riv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7

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尚可。笔者在对高职院校教师群体进行调查中发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表示“非常重视”的有287人,占问卷调查总数的35.9%,表示“比较重视”的有371人,占46.4%,表示“重视”的有116人,占14.5%,表示“不重视”的有26人,占总数的3.2%。这一数据说明,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普遍比较重视。

用人单位急需储备人才需求较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直接面对各类用人单位,因此,对用人单位的用人取向有一个了解和把握,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为此,笔者针对用人单位急需什么类型的储备人才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有113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较宽专业视野、较强判断能力、创新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储备人才,这类用人单位占调查总数的50.22%;有62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良好心态、踏实本分及较强专业技能的储备人才,占总数的27.56%;有37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学术钻研能力及擅长为参考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储备人才,占总数的16.44%;有13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广泛兴趣爱好及较强社会活动参与意识的储备人才,占总数的5.78%。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用人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度是非常高的。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评价不高。为了对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有准确的把握,笔者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你对高职毕业生能力有何评价”的调查(在调查中每家企业均可以选一到两项),有120家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相对欠缺,占调查总数的53.33%;有86家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占总数的38.22%;有85家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占总数的37.7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评价不高,这也说明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必须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落后。在对教师进行的“您认为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每个教师可以选择两到三项影响因素),有556人认为,落后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占调查总数的69.5%,在备选因素中排名第一位;有476人认为封闭的信息沟通渠道是主要影响因素,占总数的59.5%,排名第二位;有393人认为缺乏创新思维训练是主要影响因素,占总数的49.1%,排名第三位。此外,选择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学模式、有限的科研经费、紧张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因素的分别有367人、353人、280人、127人,分别占45.9%、44.1%、35.0%、15.9%。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群体对高职院校的现有管理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并不满意,特别是将落后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视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最为主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方面,影响创新型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在影响自己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的各项因素中,37.6%的学生认为原因在于自身对课程不感兴趣;36.2%的学生则认为是因为教师授课方式过于陈旧;17.1%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太过深奥,自己根本听不懂;此外,还有9.1%的学生倾向于自学。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等尚存在很大的意见。

此外,调查还发现,在学校管理层面和家庭教育层面也存在一些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如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力培训、家庭环境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家长对孩子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等。

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以上调查显示,尽管高职院校近些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所认可和接受,但与国外相关或类似的院校相比较,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拓宽专业口径,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工作考评机制;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学生创新平台;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入改革。要建设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及教材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对教材的选用;进一步加强专业化授课,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加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的建设力度。调查中笔者发现,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明智型的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最为有利,然而超过七成(72.11%)的学生则表示自己的教师中很少有进行创新意识引导的。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要努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素养,引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保证良好的教学实施效果。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8

网络工程专业认证是专业认证机构对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条件、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学生评价等进行的认证工作。教育部于2006年3月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教育界、计算机相关行业学会、工程界等的权威专家、知名教授、工程师等组成专业认证工作组。专业认证可以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保证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相应教育要求,与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匹配。网络工程教育认证更加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与能力,注重学生的教育产出,可以实现从“教什么”到“学到什么”的转变。为了达到专业认证标准,学校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注入教育改革的动力。在专业认证的驱动下,学校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实验条件等得到了不断改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质量也提高了。

2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及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专业认证为导向,我们构建基于CDIO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将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与专业认证相结合,使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网络工程人才与产业需求相适应。

2.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以任务驱动,构建以项目为主导的知识、能力和创新培养一体化的教学体系。CDIO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工程实践训练,强化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出发点,学校应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潮流、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与地方的特点,我们确立“2+1+1”的分段式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学生在校完成专业认知模块、综合能力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专业认知与专业基础能力等;第3年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专业应用模块、专业专长模块、校内实践模块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以及专业方向相关内容的学习;最后1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参与项目开发,完成企业课程模块、素质拓展模块、毕业设计等。通过“产学研”深度联动,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使“教、学、需”一致。通过“做中学”,将“知识、能力、探索兴趣、解决问题毅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CDIO教学过程中,培养社会急需的有责任感的实践能力强的、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高级工程型人才。

2.2优化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熟练技术基础,拥有善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网络产品或系统的能力,能够适应网络行业发展的网络工程师。课程体系建设要对照专业认证的标准,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整体优化课程体系。以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大多强调各课程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本课程知识的运用与知识点的深、专、独。如果弱化了专业课程综合体系的整体关系,会导致相关课程间内容重复较多,课程培养目的分散,各门课程授课内容之间缺乏连贯性,学生不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适当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群、专业专长课程群的优化与重组,形成以培养网络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2.3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据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要突破现有体制,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组建由企业工程师、外聘教授、学院专业带头人、实验师等组成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工程的人才优势,用好外聘教师,推行“双师授课法”,形成特色鲜明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我们要本着“引聘、培养、合作”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优惠政策,引进或聘用具有工程背景的高水平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实现“校企”人才资源共享,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部分教师到重点工科高校、科研单位进修,鼓励并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切实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采用“带头人+团队”的人才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的带头作用,确定“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关系。通过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系级教学督导制、听课与评课制等制度,开展青年教师成长沙龙、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2.4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要对照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企业,整合校内实验资源,构建“两大平台、4个模块”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平台即学校教学实训平台与企业工程实训平台,4个模块即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应用技能实训和创新技能实训,构成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

2.5探索多元的评价方案

我们建立“评价主体多方、评价内容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实现由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转为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学校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切实构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结语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9

关键词:优秀习惯 职业院校学生 高技能人才 训练瓶颈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以高技能人才楷模为榜样,分析总结人才楷模赖以成才成功的优秀习惯,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优秀习惯培养训练,是对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积极尝试。而优秀习惯培养训练的中后期往往是最难突破的瓶颈期,深入分析造成习惯养成训练瓶颈的原因,进而找到突破训练瓶颈的有效方法,对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优秀习惯培养训练卓有成效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决定习惯养成训练成败的关键。

一、优秀习惯培养过程中的三大瓶颈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优秀习惯训练的执行过程中,需要经过对不良习惯的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三个阶段,这三个转化阶段也正是习惯训练过程中需要突破的三个瓶颈阶段,如下图所示。

1.不良习惯及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些已经成为“自然”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结果,学生恐难在较短时间内接受老师灌输的正确认识,更难正确认识自身不良习惯。

转变认识,就是让学生认识优秀习惯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不良习惯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敢于正视自身缺点,查找自己有哪些不良习惯,从而正确对待优秀习惯的养成训练。

2.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优秀习惯培养训练的初期,经过说服教育和适当的训练后,学生对优秀习惯成就高技能人才和不良习惯阻碍个人发展有一个正确认识,但有了正确认知并不等于一定会产生正确行为,正所谓知易行难。在习惯训练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

(1)认识与情感关系的影响。学生对优秀习惯的认识若是以其亲身体验和了解形成的,这种正确认识转化为正确行为的一致性就较高;反之,学生对优秀习惯的认识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那么就难以保证一致性的转化。

(2)认识对象与个人的关联程度影响。如果优先选择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的优秀习惯开始训练,那么学生对此所产生的认识就会与行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3)个体的人格因素影响。具有较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其行为较少受个人情绪影响,而更多的是根据环境的要求去表现。而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其行为易受个人情绪影响,表现出不确定性。

3.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

在观察行为改变时,克特·温勒提出行为改变分为解冻期、改变期和冻结期。优秀习惯养成训练中,学生由正确行为向习惯行为的转化期称为“冻结期”。在这一时期,新行为要形成习惯必须进行强化。

(1)习惯教育气氛要民主化。尊重、关心、激发学生自信心,创造宽松训练氛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习惯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我。

(2)坚持激励为主、奖惩结合。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励他们按照评价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使那些与要求和标准相符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

(3)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风气中养成良好习惯。

二、突破习惯训练的瓶颈

职业学校中很多学生不良习惯已根深蒂固。因此,习惯培养训练要有耐心,需要学生的意志努力和教师的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持续强化,是实现转化的关键。在培养优秀习惯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1.训练须持之以恒

优秀习惯的培养训练要持之以恒。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尤其是改变一个坏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抓,天天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一以贯之,切不可“前紧后松”,更不能“一曝十寒”,要有耐性,更要持之以恒。

2.训练须“严字当头”

优秀习惯培养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决不收兵。训练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改变不良习惯,成就好的习惯。

3.训练要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优秀习惯培养训练要“严”字当头,更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完美配合。否则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导致坏习惯滋长,事倍而功半。所以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训练兴趣,同时明确要求加强纪律制约,反复强化,结合检查评比,建立网络,发挥整体训练功能,方能提高训练成效。调动学生参与习惯培养的积极性,要做到五个结合:

1.激发学生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优秀习惯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学生战胜许多困难。所以训练中强调“苦练”,提倡不怕苦、不怕烦。同时,苦练中增加“趣练”,训练活动设计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多样化,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氛围中接受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训练中给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训练。具体到教师的指导过程,一些小的细节习惯,指导时要加以讲解,循序渐进。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在优秀习惯训练过程中,只要求没检查,要求就容易落空。但检查评比是外力,也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养成优秀习惯最终还须靠内因,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评价是学生改变不良习惯获得进步的源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完善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4.纪律约束与自律要求相结合

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须辅以必要的纪律制约。优秀习惯的养成训练虽然本着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但训练小组还是要制定严格的纪律,约束训练中学生的不当行为。但是,纪律制约要与学生的自我要求紧密结合,让学生自愿接受约束,并能够主动地在训练中自我提醒、自我教育、自我克制。

5.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优秀习惯的养成,对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反复强化。连续强化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学生倦怠情绪。因此,强化训练要与积极疏导相结合,抓住学生训练的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使学生走上正规训练轨道。

总之,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开展优秀习惯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好习惯成为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优秀习惯的培养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苦的,需要教师的激情投入,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更需要耐心和坚持。但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不论这一过程有多少困难、多少未知,都要不断地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篇10

摘要:为了达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极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强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68-02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技术革命逐步深入。社会经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各地区创新能力的改善,创造了良好契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然转变成扩大区域创新优势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实现发展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现阶段,即便我国高校各专业建设已收获一定发展,然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仍旧存在不小的差距[1]。由此可见,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调查

1.问卷调查与调查结果分析。(1)问卷调查。本研究以某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方式,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开展研究。本次调查主要从四大方面开展研究,分别为校园环境、师资情况、课程设置及科技创新环境。基于此,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开展问卷设计,问卷由标题、导语、结束语及另外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在校学生对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的认可程度,第三部分为学生对人才培养策略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中能起到作用的认识及学生对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看法。本次调查共计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1份,问卷回收率为92.2%。(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①在校学生对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见,见表1。由表1可知,60.0%的学生认为应当推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培养计划,55.3%的学生认为应当采取重基础、多渠道,不同学科交叉培养计划,48.0%的学生认为应当选用国际化、开放式培养或其他培养方式。②在校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意见,见表2。由表2可知,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提出应当降低必修课程设置占比,以使他们可获取更多时间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课程;47.5%的学生认为应当降低专业课程设置占比,为强化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入掌握;26.0的学生认为应当降低专业课程设置占比,设置更多的通识课程,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③在校学生对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见,见表3。由表3可知,分别有62.9%、59.4%的学生认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自主处理能力的培养,分别有50.1%、50.5%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学习或科技创新竞赛有助于强化创新能力。

2.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经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规划。然而,距离全面达成高校发展定位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存在一系列问题。(1)缺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的充分有效认识。即便“创新型人才”一词由来已久,但由于高校缺乏对创新型人才内涵、所需具备素质特点等的充分认识,即便教学、学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极为认同,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计划方案的开展却十分模糊。由此可见,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方面缺乏与学校领导、师生的有效沟通,使得他们在认知上出现一定的偏差,进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展造成不利影响。(2)创新型人才培养内容、方式较为落后。课程内容在前沿性、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获取知识仅限于表面,难以有效掌握当前前沿科学知识,对了解科研发展动态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经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课堂组织形式与课堂教授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推行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对他们创新思维的锻造造成不利影响。(3)校园创新氛围亟须深入、加强。现阶段,许多高校有良好的校园硬件环境,但对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可起极大作用的因素,如实验设施、体育锻炼设备等,依旧难以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同样是一大问题。不管是教师科研、创新竞赛,还是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的研讨授课,学生的总体评价水平不足,由此可见,校园创新氛围亟需加强。

三、强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策略着手。

1.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1)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始终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及专业特征,秉承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应用有机融合的原则,从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层面出发,进行科学的建立与调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期间,创新型课程体系应凸显一定的开发性学科特点,逐步强化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知。(2)提高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可重点作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强化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因此,高校应对教学时数进行重新划分,对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进行适当提高。同时,应当进一步提升应用性课程体系的目标明确性、层次分明性及结构合理性,基于条件许可,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对实践教材、资料予以有效补充[2]。

2.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1)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期间,高校应对一系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更新、拓展;有序引入学科前沿教学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外的基础知识等,强化教学的前沿性及趣味性。(2)改进教学方式。过去以理论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教师应当不断引入实战模拟、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积极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营造有利的校园创新环境、氛围。(1)应当组建院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专业学生创新工作开展全面规划,制定管理决策等。(2)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类学习活动、大学生创新论坛等,樾T拔幕活动不断增添新内容、新元素,有效拓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覆盖面。(3)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奖励机制,有效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创新训练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引入学院开展的日常工作,结合创新训练活动实际开展情况设置相关奖项,并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和教师予以一定的创新学分、物质奖励[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对社会发展来说不可或缺。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第一阵地,要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开展研究,尽快构建、健全适应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分析、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全面分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资源,营造有利的校园创新环境和氛围,积极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方振邦,葛蕾蕾,.高校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作用――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第一资源,2012,(03):162-163.

[2]丁刚,陈倩.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以福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5):68-72.

[3]陆慧.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