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6:18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1

罗国杰先生的著述中有相当篇幅是在书写关于“以德治国”的伦理思考。他多次强调德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法治,而且也需要德治,使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1]。把“以德治国”作为国家治理方略正式提出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这一提法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甚至反对的意见。如有人认为我国是一个传统上缺乏“法治”的国家,迫切问题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疑虑强调以德治国会影响到依法治国的实施。罗国杰先生认为产生这种疑虑主要是对德治法治的关系认识模糊造成的。对此,罗先生写了大量文章予以阐释,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在《德治新论》一书中,罗国杰先生强调:“第一,德治不但不是对法治的否定和削弱,而且是对法治的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德治不是超越法治,而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框架内施行德治。……第三,德治不是针对法治提出的另一个新的治国方略,而是对依法治国方略在道德上的重要补充,以使人们更加注重道德的作用,更加重视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2]他强调,“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基础上的“德治”,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强调“以德治国”,绝不是也绝不能夸大道德功能,把道德说成是“万能”的,而只是使它与“法治”并行不悖,共同秩序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罗国杰先生还在其他著述中,从中外历史上的治国经验方面,纵横论述了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一些把法治和德治对立起来的观点,把“德治”与“人治”相提并论的理解,都做了透彻分析,指出谈依法治国就必排斥以德治国的观点实际是对治国方略浅层次甚至是片面的认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不仅在中外历史上是一个国家治国方略成熟的标志,就是在现代法制社会中,同样也是一个国家治国方略成熟的标志。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法治和德治,确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强力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以德治国与“正人心”

“德治”理论是罗国杰先生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理论主张。在罗先生六十余载的教学研究和思想理论建树中,他非常重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主体能动性,把它视为“正心”之学。先生当年在为我的《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一书所做的序中写到:“我们研究儒家思想,必须要从儒家思想家们的‘立言宗旨’出发,从总体上来理解他们的本来意义,才能真正掌握儒家思想的本质”,“对于陆象山、王阳明心学中所说的‘心’,也要注意到他们的‘立言宗旨’,在相当多情况下,他们往往是从人们的道德良心出发的”,要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心性之学①。《中国教育报》记述说:“他的第一个硕士林建初刚考上研究生时曾问:‘伦理学专业对国家到底有什么用?’罗国杰回答了三个字:‘正人心’。‘人心正了,什么事都有秩序,人心坏了,就总想着钻空子,法律管不胜管’。”“正人心”的德治思想在今天国家进入“依法治国”的思路语境中,尤其显得重要。在罗国杰先生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中,有许多研究是与道德主体性以及社会道德教育相联系的。他认为,德治要求以道德价值和道德力量来引导与影响社会,优化社会秩序,稳定民心,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素质和自律主体性,发挥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力量。他常引孔子最有名的一段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罗先生认为“孔子在这里并没有否认法律、刑法的必要,他强调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更重要的是要使老百姓有羞耻之心”。罗国杰先生还引孟子的思想来说明这一点:“孟轲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者畏之,善教民爱之’。”[1](297)在解说儒家德治思想时罗先生还强调了“德教为先”的意义。“儒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时,一方面要利民、惠民,另一方面更要教民、化民和导民。”“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确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使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能够很快地转化为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完整的思想人格。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不能够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发生作用,那么一切道德教育和道德要求,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因为这样一个原因,儒家把修养的功夫看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保证。”[1](427-429)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罗国杰先生关于道德能够“正人心”的观点,也传达出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的关系逻辑,人心若缺少诚服法律要求的道德自觉性,公民内心若是没有来自道德的对法律规则的尊崇和信守,法律权威的树立和法制力量的发挥是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的。

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德治思想资源

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同志邀请了八位学者走进中南海,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专题进行讲述和共同探讨,罗先生讲述的专题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统治》。罗国杰先生总结说,儒家思想在国家治理理念中有几个原则,首要一个就是“利民、富民和教民、导民”;孔子主张从政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是说,要根据老百姓的要求和实际可能,使他们得到能够得到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孔子所说的‘惠而不费’的目的。……对老百姓要‘恭、宽、信、敏、惠’。所谓惠,就是要给老百姓以恩惠,因为‘惠则足以使人’”。罗先生强调,“人和人之间不应该贫富差距过大,否则就会引起患乱,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一个国家的稳定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罗先生还从“德教为先”、“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以民为本”、“任人唯贤”等不同层面展开了仁政德治的理念特征。[1](430)罗国杰先生深谙儒家思想旨要,许多研究著述都和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相关,在这次为国家领导人的讲解中,更是深入浅出、古为今用地为总书记做了阐释。该讲解内容后被收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书中。罗国杰先生还论及了一些国家治理理念,如身居高位者要“以身作则”,要任人唯贤,要把那些有能力有德性的人推举到领导岗位上。在德才问题上,罗国杰先生借用了《资治通鉴》的论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1](444)。在许多学者和学生记忆中,国家社会的官德和腐败现象,也一直是罗先生忧心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罗老师常说,“不管是谁领导这个国家,一定要抓腐败问题”,“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国家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在多年研究中,罗国杰先生对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举贤才”等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做了许多当代创新性研究和现代转换。应当说,倡导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也是罗国杰先生学术思想的一个特质。关于“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罗先生认为要“坚持两点”:“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传统文化有因循守旧的保守倾向,又包含革故鼎新的进步趋向,要批判它的过时的、不适应时展的糟粕内容,继承弘扬它的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优秀内容。罗先生重申张岱年先生的主张,要综合中西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对传统文化各学派思想,如儒、墨、道、法等也要进行综合研究,还要结合时代新问题,创出适应今天要求的新思想。[4]罗先生的新德性主义伦理学,事实上就是在汲取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以及西方优秀道德思想基础上,结合新问题新思考而形成的。

四、“新德性主义”伦理学

罗国杰先生把自己的伦理学思想体系定位为“新德性主义”伦理学。他在学术自述中说:“我个人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大约是从1962年编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讲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大纲》和给学生讲课、撰写讲稿开始的。之后,经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的编写,形成了我‘新德性主义’的伦理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德性主义’的伦理思想。”[5]对自己思想体系的“德性”定位,也表明罗国杰先生理论中一以贯之的对德性价值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德治”功能的重视。在罗先生理论视野中,“伦理学绝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而是一门强调实践的科学”,“道德行为之所以能称为‘道德行为’,必须是不以享受某种道德权利为前提的。如果说一个人在从事道德行为的时候,就考虑着自己在实行这一道德行为后所能够得到的‘道德权利’,这就不能说是一种真正的、纯粹的道德行为。……古人云:‘善欲人见,并非真善’,我们可以说,‘善欲人报,并非真善’”[6]。罗先生在他许多著述中,一贯强调道德本身的内在价值,这也是他把自己的伦理学思想体系定位于“新德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根据之一。一般认为,人类伦理思想史是围绕如下问题而展开思考的:什么是应有的好生活,怎样做才能实现好的生活,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德性主义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前两个问题上往往少有原则分歧,但在第三个问题上,显然德性论者更多会关注或强调人的德性品质培养问题。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之所以被称为德性伦理学,主要就在于他的伦理学是立足于人的美德必要性和品德产生基础,侧重回答“人应当怎样成就德性”问题的。麦金泰尔构建他的“美德伦理学”,也是强调伦理学要关注人性向何处去的问题。从道德价值或道德评价角度言,义务论一般认为合于责任义务或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而德性论往往更强调道德的行为来自于人的德性品质。德性论关注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包含有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张扬,义务论、功利论往往着眼于“我必须做什么”的道德行为模式。德性论从“我应该如何生活”出发选择道德行为,更多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精神品格意义。罗国杰先生的德性伦理学就具有这样的理论性质。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德育”;实施

“大德育”观念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树立和实施“大德育”观念,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对象的一般,又应重视教育对象的重点

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仅指受教育者。而青少年和领导干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教育对象的一般,即关注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同时也要突出重点。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社会的所有成员。重视对社会成员的品德教育,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所持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古代的孔子非常重视德育,明确提出德育是治国安邦的措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在我国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所办的学校中,“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蔡元培在“临时教育会议”演说中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认为“五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美国教育家杜威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可见,培养社会成员的良好的道德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目标。

在实践上,建国以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对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江泽民多次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他所做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2001年10月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被作为全体公民应遵循的道德要求被提了出来,成为指导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十分关注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都深刻体现了这一理念。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十分关注青少年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由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青少年来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思想政治变化迅速,容易受到不良错误思想的影响,需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培养。而他们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实现,应此,我们应站在历史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诸方面力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方面,国外也有不少好的经验。比如在美国,高校对思想政治课就十分重视。近20年来,商科一直是美国大学里的一门热门学科。商学院颁授的学位差不多占全美学士及硕士学位总数的1/4,作为一个如此热门的专业,商学院在教学及管理上都非常及时地反映着市场的变化。它对社会和商界的新要求所做的最积极的回应之一就是普遍开设必修的道德课。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一度担任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沙德,1998年从自己的财产中捐出3000万美元给哈佛大学商学院,研究如何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整个课程。这一措施的核心思想是要商科学生把眼光放得远大一些。斯坦福大学的柯克·汉森教授说:我们必须权衡我们的决策对各方面得失的影响。不道德行为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商业管理人员不了解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新课程的目标是迫使学生讨论一项行动的所有后果,看清它对世界全局的影响。社会学家阿未蒂·埃齐奥尼要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辩论两个题目:一是利用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广告以制造人为的需求是否符合道德;二是高级经理人员将政治捐款倾注于当选者以扩大其公司的影响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可见,全社会都要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社会的未来。

就领导干部来讲,他们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许多具体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政治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风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新的考验,而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也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社会的思想政治建设,首先应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工作,规范行为,严于律己,做好人民公仆。

二、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内容的广博性,又应重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不加区分,在学校中则将德育课教学等同于德育,从而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涉及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等诸多领域的一项社会活动,是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等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人的其他素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就思想政治教育论思想政治教育,而应将其和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由此,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确立教育内容的时候,应避免以往那种单纯的道德说教,而是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西方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反映当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新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有其特定的内容。从根本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内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着眼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他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在我国,这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观上的具体展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教育。三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这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建设广泛性与现实性的体现。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就体现在要立足于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针对地进行“三观”、“三德”、“三个主义”的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应重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已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层次性、多样性。就其实施来讲,就有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要运用的基本方法;一般情况下运用的一般方法;特殊情况下运用的特殊方法;复杂情况下运用的综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具体的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这包括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批评于自我批评的方法。理论教育法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通常的理论教育方法有讲授讲解、理论学习与研讨、宣传教育等。实践教育法是指通过组织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而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因为人们思想的形成、发展、检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所以实践方法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方法通常通过劳动教育、社会考察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所谓批评是指对他人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明并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克服意见。所谓自我批评是指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进行公开的剖析和检查。可见,这二者的主体是不同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德育工作 政治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118-02

思想政治不仅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还是一门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素质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思想政治课既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内容,又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也要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通常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途径,接受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做到个人的自觉履行。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下列“三项结合”将有助于政治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情感的同步激发,并在课后也能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

一 德育与教材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新教材,相较于传统教材在思想性、趣味性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其中,有的教材本身就涉及德育内容。如政治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多样的消费、企业与劳动者、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就涉及当下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消费观、就业观、营销观等价值观念,是较为明显的德育教材。

而作为政治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教材,结合学生平时的实践活动和心理状态,适当地拟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体会到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最终能明确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

同时,设计与教材相符的提问和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中获得正确金钱观、理性消费观、诚信经营观等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能认同和树立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在行动上指导自己。

还有部分教材的德育功能并不明显,则需要政治教师凭借自身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才能实现。如在学生学习政治教材必修二中公民的政治生活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课题时,老师就需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一方面掌握我国实行的现行国体、政体和各项制度是什么,另一方面了解实行现行国体、政体和各项制度的原因,体会我国各项建设与发展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理解并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各项制度的实施。

所以,要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政治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要充分剖析教材,将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抽出来,与现实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则需采取提高学生思考和参与积极性的各类教学活动,运用准备好的德育素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强化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二 德育与时政相结合

政治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与时代、与社会、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紧密相连。而当代的高中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正处在求知欲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政信息并且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见解。因此,政治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时政敏感性,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时政热点,穿插对时政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能较为及时、明显地发现学生的不同品质观念,从而便于教师做正确的德育引导,避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结合主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可对学生进行“节俭”、“爱国”等道德品质的教育。

结合四川雅安发生地震灾害后党和国家的各项举措,让学生了解坚持党的领导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了解并支持国家的政策,树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意识。

结合“事件”,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辨明是非,用包容的态度,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用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行动来表达爱国之情,担当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或者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当地报纸杂志中有关等的新闻报道,对学生进行反腐倡廉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廉洁自律的道德品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时政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进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三 德育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要想让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延续到课后,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的教学方法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然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要想选择出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较恰当的方法,就得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所教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教学能力,以

及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

本人比较偏爱用实物展示法、例证法和情境模拟法等。如在讲授政治必修一“商品服务市场”一课时,我准备了几个不同品牌饼干的包装盒,请几位爱吃零食的学生用吸管进行投票,自己想买哪种饼干就把吸管放进相应的包装盒里;然后假设其中某一种饼干质量有了问题,请学生再次投票。不少学生反映,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所授的课程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了解了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采取的维权途径,还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了解到想要赢得市场、获得利润应诚信经营,更应重视树立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而在讲授“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课时,我安排了几位有特长的学生穿着我国传统服饰“汉服”,进行四块舞、古琴、茶道等的表演。学生们也表示,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可以从这些表演中获得道德上的一定感悟,认识到身为国人不应崇洋而应去粗取精,更要尊重、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从中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平等待人、公平对事,才能在整个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4

〔论文摘要〕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实行以德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来全面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在学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以德治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实行以德治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德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于女子高校来说,还应该进行“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的教育。从我国统计人口情况来看,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一半为女性,而一个民族,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是要做到女性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妇女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以德治校,培养更多的适应当代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女性人才,是新世纪女校面临的首要任务。

以德治校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完成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特殊作用。

以德治校的提出与加强,不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内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青年学生中不少人缺乏对我国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缺少艰苦环境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在社会处于重大的变革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思潮的影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不注意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就会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在学校实行以德治校,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符合教学本质和规律,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素质教学,培养德才兼备优秀女性人才的重要思想和措施。

以德治校涉及到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领导、德治内容、活动载体、检查评估和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因素的整合建设与管理,是学校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1.树立以德治校的思想观念。这是实行以德治校的思想保证。要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以德治校的重大意义,形成事事处处都关乎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共识。我院自1987年建院以来,逐步建立起包括院领导、系主任、教师、行政管理干部、后勤职工在内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劳动育人等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常年坚持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p昌响“三育人”的主旋律,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全校各部门各层面的宏大的德育工作网络。

2.确立以德治校的领导体制。这是实行以德治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以德治校的决策与实施涉及学校的人、财、物的统一调动和管理,必须列人学校党委的议事日程,实行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青妇等有关部门配合抓,院、系、班层层落实。学校领导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学校德育改革、发展规划及德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表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德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3.建立以德治校的内容体系。以德治校,应先行治德,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构建学校道德规范体系。一是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同时结合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增加女性“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教育,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坚持分层次,分系列,向综合运作要整体效益。二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变为全院师生行动准则。三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学校道德规范细则,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学生道德等方面的规定。

4.构建以德治校的活动体系。德育活动就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开展具体有效的活动。德育活动是实行以德治校的重要的有效载体。德育活动的过程,既是抵制批判腐朽道德思想,实行德治的过程,也是师生、学生之间与德育目标要求和目标到达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内化、提高的实践过程。构建德育活动体系,既有各项活动连续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又有每项活动目的、内容、方法与条件等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很重要。我院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思想品德政治理论课及学科课外德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各种各样的事件等教育活动;根据政治教育需要开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深人工厂、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繁荣了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体现了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

5.构建以德治校的保障机制体系。建设德育机制是实行德治的重要保障,包括导向机制、宣誓机制、奖惩机制、自我养成机制、督评机制等等。

导向机制。追求崇高、向往幸福、仰慕伟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倾向与远大理想。建立导向机制,重点要抓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既传业又授道。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根据学生仰慕高尚的心理倾向,制定远大的、高尚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道德目标与规范,要激励先进,注意运用那些道德楷模、英雄志士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去鼓舞、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道德诚信的实践。对待诚信守信的态度以及诚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志。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实行德治,应建立宣誓机制,即通过一定的形式,让每一个人发誓、宣誓。切实做到不说谎,不蒙骗,不造假,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自我养成机制。这是实行德治、实现德育内化的重要机制。自我养成,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建立自我养成机制,关键在于把道德养成作为追求道德圆满的内在理念,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目标,作为高尚道德人格建构的内在情惊。

6.构建以德治校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实行德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德治校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目标与目标评价体系,干部与教师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品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学生守则),有了道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就可依据评价标准评判检查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从而推进道德素质提高。关于道德评价测量方法,应根据评价目的与对象的特点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7.建设以德治校的教学队伍体系。学校能否坚持以德治校,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获得总体实效,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这是育人的根本,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用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素质去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用教师高尚的道德素质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发挥好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应体现德治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就要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

1.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综合改革。实行以德治校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定位、德治理念、德治内容、道德规范、德育制度、德育方法等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陈旧观念及传统做法不进行清理、改革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德治。所以,实行以德治校应以转变道德观念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德治为内容,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的系统的改革。

2.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德治与法治结合。实行以德治校,学校应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整个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法制化,再完善、完备的法律也是由人去制定、去执行、去遵守的,如果守法、执法的人不具备相当的道德水准、道德觉悟和道德自觉性,那么,执法、守法、用法就会大打折扣,况且道德所调整的行为规范远远超出法律所调整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在重视以德治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来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增加凝聚力和亲合力。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5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创新成果 教学建议

2007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在全国普通高校使用了近一年,从各方的反馈信息来讲,受到了较广泛的好评。这源于它充分地反映了党的理论的最新创新成果,反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同时也是它更好地吸收了高校师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有益意见和建议的必然结果。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教材,特对该教材法律部分的修订情况作深入探讨,并提供若干教学建议,以期与同行专家交流。

一、对修订版教材法律部分内容的认识。首先,修订版教材不但承继了第一版中所积累的成果,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其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提升了教材的理论品位。教材的突出变化之一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贯串全书的逻辑主线,众所周知,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的价值坐标体系的转变。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必然造成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造成“工具理性”、“利益计算”对“价值理性”、理想信念的多元化之间的冲击和排斥。所以,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认同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重大课题,对于当代大学生也同样如此。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确立和逐步巩固的时期,他们思想的敏感性、活跃性、多变性、差异性和趋向独立性的特点,使其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不同价值观的诱惑、尖锐冲突和痛苦抉择。因此,如何引导其实现社会主义的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同化,已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修养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迫切问题。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诉求,是新形势下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社会主义道德修养,锤炼优良品德,确立法治理念,提升法律素养,促成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明确了基本的途径。同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逻辑主线统领《基础》教材全书,不仅可以更好地涵盖有关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治素质的内容,而且它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对于人们领会和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精髓,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厘定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自觉性,无疑具有滴水穿石的教化和渗透作用。

其次,修订版教材基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民主法治目标等相关内容,在法律部分中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充实。具体体现为:对于原第七章第一节第四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部分,按《决定》的表述,修改和增加了相关内容,这些改变充分反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教材更具权威性和思想性;二是教材将第八章第三节“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改为“我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并在原有两个小目之后,增加了“(三)调解制度”,分别介绍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含义、基本原则和程序要点等。这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化解社会纷争的多种途径,更好地体现《决定》中“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政策精神,也引导大学生明白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诉讼(打官司)已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仲裁和调解同样是解决争议的便捷合法的途径。特别是选择和运用调解方式来解决纷争,对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实现有限的司法资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平和效率价值具有重大意义;三是修订版教材还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出发,将第八章第二节“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补充完善为“二、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增补了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和保险法等内容,这从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知识,满足了那些对公司、证券(股票、债券和基金)、票据和保险等新事物充满兴趣,甚至已经涉足其中的大学生们的需求。

最后,从《基础》课教材“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强调实效性”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修订版教材尚存在拟充实和有待完善之处:一是在论述法的适用时,鉴于目前立法主体的多元性和一时难以完全避免法律规范间的不一致和冲突现实,应增加《立法法》中关于法的适用规则的阐述。特别是关于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位法在各自适用范围内具有同等效力以及法不溯及既往等基本规则。这对大学生选择适用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解决法律纷争奠定了必要的法律基础;二是对现行法律制度的介绍,也应随国家立法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地适时增加相关内容,如在介绍“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时,应增加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内容。它对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中防范合同风险和寻求法律救济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章后学习思考题的题型设计过于单一。建议适量增加材料分折题、典型事例和案例题,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教学建议。优良教材资源的最终价值在于其实施中所产生的良好教学效果。为了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法律部分的教学中应重视以下问题:

(一)将教材的法制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加强法律素质教育。随着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全民的法制教育已由以往的普及法律知识转变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所以《基础》课教材法律部分较以前的《法律基础》教材更侧重于凸现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教育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修订版教材按照教材稳定性原则的要求沿循了这一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在重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观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以及当代中国法治思想的教育的同时,更加侧重于理论的学习思考与应用法理解决现实一般性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因为,“知法”绝不仅仅指对法律具体知识的了解,也要求对法律精神、法治原则的正确认识;“学法”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法律规定,而是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法治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克服和纠正大学生在法律方面“知”和“行”上偏差和失衡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因为没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养成,即使法律知识很丰富,在实践中也可能出现知法犯法,甚至千方百计规避法律的事情,以致法律形同虚设,丧失其固有的权威和尊严。对于这一点,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们应明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教育不同于法律专业的学习,明确传授法律知识是手段,提高法律意识、培养基本法律素质是最终目的。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健康的法律心理,启迪大学生形成敬畏法律的信仰,提高其知法的积极性、守法的自觉性和用法的基本实践能力。

(二)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高校过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分别作为独立的两门课程开设的,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现实结果来看,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原因在于道德与法律作为两种基本的社会规范,尽管二者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差异,但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适应于社会的最基本的两种素质,它们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将原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中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内容融为一体,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符合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立德树人工程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在教材处理和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述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社会规范时,应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放在一起,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比较,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的关系,从而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双赢效果。

(三)将“三贴近”原则贯穿于教学始终。长期以来,影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内容与客观现实的严重脱节,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非但不能使学生掌握道德规范和法律精神,反而造成了不同程度上大学生在道德和法律上知与行分离的现状。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深化改革教学方法,既要扎实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规范,又要避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特别要防止空泛的传统理论说教,应在强调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与“实”的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体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教学中为了实现“三贴进”的要求,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更多关注、透视社会热点现象,结合案例分析、组织专题讨论、参与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记者.200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培训班述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8.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6

一、“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理论机制

所谓“中介拓展教育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为由政治理论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且“三要素”相互之间是通过“中介”联系的。依据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将政治教育、道德纯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任何一种基本要素的教育.都将通过中介与其它要素发生互动,进行拓展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朝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确立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三要素”为基本内容要素,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缺失:二是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中介”为纽结,使“三要素”相互沟通、相互转化、协调发展。“三要素”、“中介”是“中介拓展教育法”的两块基石,“三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中介”则是“三要素”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是物质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事物与事物或事物内部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联系又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正如列宁指出:“仅仅‘相互作用’一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毫无疑义的,根据联系与中介的统一性,三要素之间的联结中介则也是必然存在的。为研究方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作出以下的理论假设: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两两要素之间为一个中介地带,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三个中介地带依次排列为第工地带、第11地带和第111地带。在每一个中介地带中.至少存在一个中介要素.通过这些中介的联结。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从整体上实现了整合。这里对中介的理解应把握以一F两点:其一,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联系范畴,不仅是指某一具体的联系载体;其二,它运动、变化于’‘三要素”的两两要素之间,并兼有相邻两个独立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相互之间的过渡要素(如图)。

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模型的理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要素逐步发展为较高级要素的过程.这种渐进发展的过程是有序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低级要素是高级品质要素的基础,没有稳固扎实的低级要素作基础,高级要素将难以形成。例如一个人政治上的坚定性,离不开坚实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不仅低级要素对高级要素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高级要素对低级要素也具有巩固和导向作用。这种相互联系正是通过相互间的中介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三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多维性的,每一个要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每个要素相对独立的变化,都将通过中介要素的互动使“三要素”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优化每一项教育要素,而且要通过发掘和优化中介要素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培养人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4.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表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三者既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心理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中间层次,是人的政治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政治教育则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素”的最高层次。制约着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定型。

二、“中介拓展教育法”的实践运用

“中介拓展教育法”通常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针对教育对象现实思想问题的主要方面,从某一要素人手实施定向教育,着力解决已存在的或有这方面倾向的现实思想间题,即找准教育针对性的着力点;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解决了主要的现实思想间题的基础上或与解决现实间题同步进行,以中介要素为纽结.通过“中介”的联结、互动和转化,向另外两个要素实施拓展教育。即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工地带、第地带),以“良心”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I地带、第11地带),以“良心”和“法律理念”为中介,向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同样,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11地带、第l1地带),以“法律理念”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进行拓展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例,革命的理想信念,从本质上说属于政治思想范畴,它不可能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就牢固树立,只有在具备理论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社会实践体验的青年时期才能逐步形成。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问题,人在出生之初就有个性心理,而后开始形成伦理道德品质.最后才具备包括革命理想在内的政治品质。

一般而言,政治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政治观点,经历什么样的实践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伦理观点,经历什么样的道德熏陶。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政治品质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它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功能。所以.在进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第地带中介要素“法律理念”的发掘和强化.就能促进道德品质向政治品质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律理念”是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一个范畴.是介于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之间的一个过渡要素,所以。以“法律理念”为纽结,道德品质也对政治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撑和巩固作用。事实上,对广大青年来说,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一个具有诚实品格的人,在政治领域就能更好地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一个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的人,就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虽然他们的理想信念已经树立,但加强道德修养对其政治品质的提高仍然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具备廉洁奉公的品质,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尚的情操,就能有力地抵制各种诱惑。可以说,在过去,我们的前辈如果不冲破旧社会的道德束缚,不树立“敢于造反”的新道德观,就不可能走上革命道路。那么,在今天,我们如果不维护新的道德规范,不同各种破坏道德的倾向作斗争,也很难成为树立革命理想、实践革命理想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由此可见,将理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促进人们道德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因此,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以中介要素“法律理念”为抓手将二者结合好了,才有利于达到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纯洁的目标。有利于促使教育对象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同步提高、协调发展。

同样,在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品质教育之间的第111地带,“正气”则是联贯人的“身心之气”至“浩然之气”的中介要素。正气是反映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状态的一个范畴,发端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通常表现为习气、情感、意志等),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浩然之气”)为最高境界,是联结个性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的纽结。在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这个“浩然之气”是指革命的气节,高昂激越的爱国正气。显然,“浩然之气”的形成,其实质就是“正气”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气的变化牵动着个性心理品质与政治品质的变化,个性心理品质与政治品质的相互影响也通过“正气”而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不能仅停留在政治理论教育的层面进行教育,而应在革命理论灌输的同时,通过“中介拓展教育法”拓展到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得到全面的发展。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7

[论文摘要]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 ,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 ,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 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 ,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 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 、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 “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 、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 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 ,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 ,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 ,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 ,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 、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 ,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 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 ,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 ,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 ,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8

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学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其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迈开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未来前进的方向和指导。中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期,在当今网络化社会中,各种思潮相互冲击,相互作用,中学生思想非常容易受到侵蚀,为了保障学生思想的纯净,避免其误入歧途,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非常必要。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开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是目前中学的政治教育人员应该重视的内容。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首先可以肯定的就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方法运用非常简单,中学思想政治是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使其对这些理论有所理解,经过深入探讨,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的印象,并逐渐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以往教学都是通过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样简单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谈不上科学运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参与才可达到对问题的理解,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了解自身价值,确立健康、科学的生活及学习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特点出发,了解学生兴趣和爱好,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这些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图片、故事的展现,完成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有目的、有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细心指导和改正,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领悟其中内涵,如果教师缺少有效指导,则他们对各种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就不会那么透彻,但是,在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填鸭式地讲解理论要点,对于学生个体的指导有所疏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不高,机械式地背诵要点,应付考试,这已经成为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普遍现象。

3.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在课堂上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听到的知识和自己理解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只有对自己理解的知识才会加深印象。教师不注重教学情景的建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根本谈不上对其思想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二、如何优化高中中学思想政治阅读教学的方法

1.开展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受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内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青少年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使青少年树立法制观念。

2.采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做人的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运用说服引导、熏陶感染、比较鉴别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受教育者已有的正确思想,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同时应注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发展。

3.在学校内部,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评估体系,强化评估力度,将评估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其信息反馈及激励功能,这样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全面优化,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另外,要科学地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内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教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开放性更强,因此,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应该更加紧密,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以科学求发展,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9

【关键词】法律课程;德育;教育功能

德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简单,他应该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不可互相代替,法律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习法律基础的课程还是一门德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1. 政治教育功能 政治教育涉及的是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等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责任感。而法律和政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法制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价值,内在地决定着法制教育具有政治教育的功效。法律课程作为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揭示法律和政治的关系,是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政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的价值观念。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宪法、民法、经济法等法律的学习,对国家的政体、体制、和基本国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给予深入剖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与法的关系,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较大,遇事易冲动,法制观念较为淡薄,通过学习和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和麻烦该如何解决,并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学法最重要的是会用法,通过学法增强责任感。

2. 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观念的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的教育。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思想观的启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利义务观,而法律课程在这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挥法律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可以从一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说白了就是有权利和义务组成的,只有让学生把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讲述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可从思想深处激发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在法律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是每个公民都应尊重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意识还是道德义务意识都很淡薄,有些学生常常以个人情感和个人利益的得失来决定权利、义务的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涉及权利和义务的教学内容时,既要强调公民权利、义务和民事权利的意义,也要强调从道德层面认识权利与义务,使学生牢固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

3. 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包括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日趋完善,由于法律与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知法守法与加强个人道德具有一致性,因而,学校法律课程应该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法律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的提出,深刻说明了道德与法在理念上和目标上的一致性。法律课程中道德教育有别与其他课程中道德教育,其针对性很强,实际意义很大。在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将得到更好地效果。讲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得到道德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自律的精神。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要是学生明白:虽说法是法律有国家强制力量为保障,但我们不能否认道德相对于法律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法律是尺度,是标准,一旦越过则是犯法,而道德自律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越轨的和犯罪的行为。

4. 法纪教育功能 法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法纪观念,形成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懂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发挥学校法律课程的法纪教育功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一个文明的国家,必定是法纪严明的国家;一个文明的青年,必定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法了都要受到追究。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更应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第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要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养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好习惯,逐步形成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法纪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5.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律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法律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当前学生的法制心理状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理解篇10

【关键词】国内外;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综述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了解国内外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从而能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柳礼泉等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从合理定位、知行合一、基地教育、社会实践、阅读实践、案例教学、研究实践、校园文化、虚拟环境、必备条件、保障机制、立体评价、师者先行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教学参考用书通过“教学案例”、“思考讨论”、“案例点评”、“教学建议”等模块的设计,紧密围绕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筛选和解析了近百个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可读性强且极富教育启发意义的典型教学案例。为集中说明问题,该书对教学案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加工整理,其内容是对本课程示范教材的拓展、深化和丰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

贾培荣在《“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中对“基础”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议。徐锋华、赵海燕、张春梅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中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与一般教学活动的不同,并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一些原则。王滨有在《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刍议》中提出高校“基础”课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有机结合,提高课程实效性。吴建国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中重点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黄焕初在《“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路径》中论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并就其实施途径进行了设想。

杨军在《“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研究》中论述了“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特点、范畴,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体系架构。屈莲花在《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法研究》中论述了高校“基础”课的性质任务、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分析了“基础”课运用实践教学法的依据与必要性以及实践教学法的类型、实施及效果。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很重视对公民的“美利坚民族意识”教育。老布什在《重视德育教育》一文中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美国极力强调学校德育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强调的是一种间接性、渗透性的教育注重实效性首先表现在正面灌输的同时,注重将课堂灌输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延伸教育宣传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生硬说教。

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普通学校八项基本目标中,有四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法国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其目标“在于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在于培养集体观念,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政治养成教育工作受到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并以法律的方式被明确规定。《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

俄罗斯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重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重新恢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如俄政府颁布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纲要》中,不仅强调要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而且对这支队伍的补充及激励机制都做出了明确的表述。

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智、德、体”的顺序改为“德、智、体”,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

朝鲜十分重视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主题思想教育,并探索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例如: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形成坚定的信念,克服他们在思想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榜样教育,利用正面的榜样进行感化是朝鲜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各种教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贾培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⑸

[5]徐锋华,赵海燕,张春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J].学习月刊,2006.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