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的看法十篇

时间:2023-12-15 17:30:40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1

关键词:电影 学英语 技巧

序言

在这全球化的时代,学习英语的圈子与人数也越来越大,各种所谓的学习方法也日新月异。掌握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此不必赘述,但问题在于:学了很久的英语却不会说,或者学了这个单词或者句子就忘记了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或者考试分数很高却往往说出欧美人听不懂的句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个让很多学生头痛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时时刻刻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当中,“语言环境就好像沟通人体的血液;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科技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我们学习的途径也愈发丰富多彩,现如今打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也有了很多的解决方法,如书籍、网络、报刊、英语频道等等,让本来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变得如此的灵活多样。当代学者董桥先生在《英华沉浮录》中说:学英文多跟外国人来往,多看西洋电影,多看电视上的英文台节目。电影教学专家邱政认为,看外文原版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泡”来吃。电影本身的色彩、故事、演员颜值等效应也从形式上保证了英语影视教学法的有效性。

1 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教科书与电影相比,信息量太小,语言也不够灵活,不够丰富。传统教科书是经过过滤的标准化语言,通过反复的练习及阅读来固化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其内容相对枯燥,语言模式单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说每天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变化。教科书更新修订速度慢,效果有限;而我们利用原汁原味的电影语言形象化素材,会使得训练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效率更高。

1.1传统词汇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1)音形法。即弄清这个单词中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根据读音写出相应的字母及字母组合。 2)分类法。把学过的单词按其属性分门别类串在一起记。例如季节: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学科:English、math、physics、history、 Chinese等;颜色:red、yellow、white、black、green、pink等。3)联想法。利用词与词之间类似之处进行处理对比,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辨认。

例如:近形近音plane-plant-plan-planet

同义词big-large、tall-high、perhaps―maybe

反义词heavy-light、left-right、return―borrow

词的搭配look at-look for-look up-look after

1.2看电影学单词

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电影片段,通过大量反复观看、跟读,以及透过对剧情的透彻理解和把握,对相关大量单词造就第一印象,然后继续大量精学精读电影,开始学习的单词开始大量重复出现。同样一个单词,会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语句里出现,每一次出现,单词都会指向其核心含义。在重复交叉,螺旋反复的单词认读中,人们从一个个侧面,逐渐熟悉一个单词,并且伴随着其声音的面貌,最终牢牢收录在头脑之中。

语言学习中所谓听、说、读、写四大要素,会听会说远远比拼写要重要。所以第一要重视读音,之后只要注意英语的拼写规则,再长的单词也就不难记了,但如果听说能力差的话,反复记下的拼写却可能几天就被遗忘,所以某些学生的哑巴英语,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太看重拼写了,在拼写上下了太大的功夫而忽略了语言交际的本质。

2 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方法

2.1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特点

电影语言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中国,很多人从未或者很少有机会在公开交际场合“听说”英语,而电影能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电影将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慢慢的学生有了语感,就让他们进行模仿。由于电影具有吸引和娱乐观众的功能,所以它能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电影的语言世界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看原版英语影视剧是练习英语听说的最好途径,影视剧通过声音与图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其他学习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一部好看的电影可当作看千遍也不厌倦的教材。如果有老师的正确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电影不再单单是一种休闲活动,而是最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将英语电影带入课堂,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很多背景文化知识。比起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电影具有多种功能,如声音、形象、动画、文学。因而将英语电影运用于英语教学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有了自主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视觉冲击,而学生也会被英语的文化艺术特点所冲击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运用电影创设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是最薄弱和最难克服的一个环节,这是由于缺乏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在电影中的场景给我们很好的教学视频,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语音、语调以及生活化的语言自然而然的学到了地道的口语,这样就能轻松的练习英语的听说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敏感性

英美文学中有很多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片,如“Gone with the Wind”,“Jane Eyre”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但若单纯地看原版著作会因为里面的生词和复杂的语言文化而觉得烦躁、乏味,而原著改编成影片给学生看,学习英美名著提供了最佳途径,他们通过英文影片对名著产生兴趣因而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也让他们对于剧情有很深的印象。观看这些英文电影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其英语敏感性,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4从影片中了解文化知识

每一部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然而电影让观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其中展现出来的地理地貌、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舞蹈、方言、菜肴、礼仪、风俗习惯、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比如《诺丁山》的故事就是在伦敦Portobello Market发生,那里是大家都听说过的露天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色的商品,让我们对那里悠闲自在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认识。

3 如何选择电影

邱政先生指出,选择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以上三个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

选择影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好坏。对于初级学员选择电影的时候,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为原则。推荐影片有:“Alvin and the Chipmunks ”(《鼠来宝》),“ 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Lion King”(《狮子王》)等等。

对于中级水平的学员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进行学习非常重要。推荐电影有:“Forest Gump”(《阿甘正传》),“Troy”(《特洛伊战争》),“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影片。比如说,想学现代的日常生活用语,“Friends”(《老友记》)是不错的选择;而想了解社会犯罪和侦破的过程的,可以选择“CSI”(《犯罪现场调查》)。电影的题材很多,主要还是根据学员自己的兴趣与需要来选择,最好能选择字幕有双语对照的影片。当然我们在选择中还是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英语程度,争取每位学生从剧情中都能够学习到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可以培养更好的语感。

4 掌握方法

不要以为把一部电影看的次数越多,英语就能进步。重要的是懂得方法,重点学习剧中人的遣词用字,思考他们这样说的原因,看看他们如何将语言灵活运用于情境之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学学他们展现在语言上的幽默,这一点最为困难,利用电影学英语其实是一种是重质不重量的自主学习。

4.1准备电影笔记簿

准备一本笔记簿,方便记下在影片中发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名言妙语,长久下来,这本笔记簿就成了个人整理的电影名句数据库。尤其外国人说话或写作时,总喜欢引经据典,比方说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强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后夫离子亡,她还是有办法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现在这句台词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别人失意沮丧的时候,你就可以说:“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Just like Scarlet O’Hara said,‘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就像郝思嘉说的,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4.2了解剧情概要

起跑前,要做好预备动作。看电影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先大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再进行后续的重点学习。纵使因为没有中文字幕,无法百分之百看懂也无所谓,听懂了一部分就算有了收获。看电影的过程中记下关键词,串联在一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先大致拼凑出故事架构还有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将故事用这种图表简单组织出来,可以培养做摘要的能力,试着用英语概述情节大纲,或者针对电影探讨的主题,用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训练表达能力。

4.3选择片断学习

用电影来学英语,不用强求自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听懂,百分之百确定,才要继续往下看,这样反而会阻碍了学习的兴趣。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了解剧情的概要,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剧情,只要挑出重点段落,然后再分段来学习,这样就会更有效率。

5 结语

看电影学习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习过程,不可能看过几部电影就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提高。看电影学习英语只是多种英语学习方法当中的一种,它需要我们去耐心地积累,不断地揣摩,掌握恰当的方法,从而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语,可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英语能力,从精确的听力,到地道的口语,了解了异域文化,丰富了课外知识,还能够学习到最新的语法词汇知识。同时,单单靠看电影来学习英语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把这种学习方法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总之,看电影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英语学习的效果才有可能提升。

当然,学外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学习的辅助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学生下功夫学习,本文所强调的不过就是在学习里加上一些快乐、兴趣和方法,毕竟让学习快乐是一件幸福的事。

参考文献:

[1]李金英.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英语听说水平[J]. 电影评介,2007,(10).

[2]房娟.论英语听说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7,(4).

[3]王松林,李洪秦.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法,2003,(9).

[4]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5]北京新东方口语部.电影欣赏课的远距离学习方法.2005.

[6]胡素芬.On Teaching Non-English Majo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igh Videos[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李霄鹏.Teaching with Video in a Listening/Conversation Class[J].中国科学教育,2005,(3).

[8]Elli8,R.Undennamding Second hngll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余艺玲.英文影视与语言学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3).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2

【关键词】语法教学;小学英语;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94-01

语法教学,是以教学语法为基础,培养学生活动语言内部结构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课标的附录2中明确了语法教学内容。因此,语教学法备受关注。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英语”和“语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对中国近14年(2001-2014)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简要梳理。

一、成果归类

从文献时间跨度上看:近14年在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只有13篇,占总数的9%。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有137篇文章,占总数的91%。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从研究对象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且有明确区域对象的文献中,关于城市研究的有22篇,而关于农村的研究仅有5篇。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从年级分布上看,在有明确年级对象的文献中,研究高年级即5、6年级的文献多于3、4年级。

从研究方法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相关的150篇文献中,其中理论思辨的文献有18篇,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有24篇,教师进行经验总结的有108篇。经验总结的论文多于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论文。

从研究内容上看:在研究内容上,笔者将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以2个角度进行划分,即研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价值性的文献(14篇)、研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文献(136篇)。其中,笔者也对研究小学英语语法现状的文献进行归类,即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文献研究(16篇)、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3篇)以及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135篇)。

二、成果分析

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中国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这从客观上反映出人们对于小学语法教学关注度不够,而且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处于一种不敢教,不知怎么教的状态。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这反映出了自2007年国家提出对课改进行修订以来,人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越来越重视,语法教学要回归,人们需要语法教学。

研究对象单一:在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城市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多于农村的,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研究高年级的文献多低年级的,且研究小学阶段英语时态的文献较多。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的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城市的师资力量大于农村的,人们对于朝鲜族小学生的教育关注度还不够,许多方面仍需要补充。

研究方法科学性欠缺: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文献中,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少,这是由于大部分文献都来自中小学教师,而他们所提到英语语法教学多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使得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基础薄弱,科学性不强。

三、研究结论

研究贡献。自2001英语课程改革以来,学者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学者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越来越关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者们认同语法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影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因素有很多等研究局限。十多年来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研究成果不够:研究的不够全面;科学性欠缺等。

研究展望。纵观近14年文献可知,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仍亟待加强。学者们应更关注朝鲜族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使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对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要大大增强。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后,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可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丽春.尊天性,学语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价值与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06(21):49-52.

[3]俞林.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7(8): 26-28.

[4]刘忠政,李西.近12年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与前瞻[J].外国语文,2010,3(26):122-125.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3

语言教学,一般分为两种: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教学,本民族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即外语教学,他民族语言教学。本论文研究的中学语言教学属于前者范畴,即研究中学生的母语教学----现代汉语普通话教学。那么“什么是中学语言教学”呢?有的学者定义为:“简言之,语言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汉语的字、词、句、篇及听、说、读、写的教学,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赏析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工具的授与,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一种人文的熏陶。”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另外,一般教师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语言教学就是讲字词句和语修逻,有的认为语言教学应以讲文学语言为主,也有的认为讲解生字难词或者找到课文里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也算进行语言教学。

从以上论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什么是语言教学”的研究甚少,因此,对其含义的概括还是十分模糊不清的。除了第一个对语言教学进行系统的定义外,后面那些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片面的,大多仅看到语言教学的某一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对于什么是“中学语言教学”至今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

二、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内容

我们在了解语言教学“是什么”之后,接下来要探讨的即为“语言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了。众所周知,中学语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甚至有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内容涉及整个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在余映潮看来,有关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每一项内容中都大有文章可作。而张传宗更是认为,中学的语言教学,包括从写字、用词、造句、组段到成篇,从记叙、说明、抒情到议论,从诗歌、散文、小说到戏剧,从一般用语到应用文习惯用语,从语言的理解、欣赏、模仿到创作,从实用语法、实用修辞到实用逻辑,从文言的实词、虚词到句式,以及学习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中常用的语言,等等。还有学者深入研究了语言教学内容的组成要素,像杨光东对中学语文语言教学体系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语言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语言、感悟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庄文中通过对历年语文大纲的分析,分别总结出初、高中各阶段语言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读、写、听、说中的语文能力两个方面。

相比语言教学的含义,对语言教学内容的研究明显要深入得多。一方面大家看到了语言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有利于避免走单一重复的教学路线;另一方面,学者们深入挖掘语言教学内容的构成要素,无疑有利于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水平。杨光东所提炼出来的语言教学体系五要素,有利于让教师知道学生树立语言意识,通过学习语言,提高其表情达意能力,而庄文中制定的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体系和语言能力教学体系,更是给中学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依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对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多的。首先我们来看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张传宗从十二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教学对促进语文教学所起的作用:有利于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利于落实思想教育;有利于进行文学教育和贯彻美育;有利于进行文化知识教学;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一少”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写通文章;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使学生参加语言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好其他学科。

张大文也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规律性运转的命脉;是课堂教学操作过程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中心;是培养语感能力的根据;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是进行具有语文特色的思想教育的源泉。金永红同样强调语言教学的作用,她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加强语言教学,因为在她看来,只有加强语言教学,才能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正确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才能为语文课开辟一条正确的教学路子,才能纠正教学中存在的忽视语言教学的种种弊病。还有学者单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谈到了中学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徐慧琳和韩文和认为在阅读能力培养中注重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语言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使他们自己读懂文体,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原则。同样,贾荣仙、武志红也认为语言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基础和核心,阅读教学才会有正确的路子,整个语文教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正因为语言教学有以上诸多方面的作用,由此决定了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于是许多学者提出“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教学”等观点,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一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余应源就认为“语文课就是以工具性为本质的言语教学”;邹兆文、叶熙剑在《试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一文中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样,潘新和、岳增学都认为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科无疑首先是语言学科。二是由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冯玮青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以音、形、义的结合为其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字系统。再者,汉语的句型、句式繁复而灵活,句间的衔接和插入也大有讲究,因此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三是由学生的知识状况决定的。由于现在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上毛病甚多,错别字、病句、文理不清的现象相当普遍,冯玮青认为,有语文专家提出要把“通顺、连贯、得体”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完全正确的。张传宗也提出,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切实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善于理解、长于表达、勇于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四是由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在马秀英看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考也逐步在适应改革的需要。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型看,很重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言规范运用的能力;对语言信息的准确理解、筛选、概括、阐释、评价的能力和对语言运用的速率等,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总结有关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和地位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语言教学,不论是从总体还是单方面,大家都看到了加强语言教学对促进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众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语言教学突出地位的论述更是将语言教学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强语言教学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四、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现状

语言教学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必须加以重视,但实际中学语言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不少从事语言教学的人对此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王传高、董菊初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感到中学语言教学存在以下误区:重思想内容解读,轻语言形式分析;重课文的阅读,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重新字生词的教学,轻关键词语的品味;重语言知识,轻实践训练;重言教,轻身教。同样,马秀英也认为,语言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重文体教学体系,轻语言教学体系;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重作品内容,轻词语句段;重词语积累,轻语言表达效果。卢望春对当前语言教学的现状论述为:许多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我们许多教师过于强调结构分析和内容理解,而忽视借以表达内容的语言教学,使许多学生在想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出现搜肠刮肚,不知所云的怪现象。汪咏国眼中的语言教学是教“偏”了、教“歪”了,这种“偏”和“歪”表现为:一是架空分析,不触及语言现实;二是搞繁琐讲解,翻来翻去,什么都讲,就是不品味语言;三是浅尝辄止,隔靴搔痒,讲不透语言,不会讲语言。而在钟卫红看来,长期以来,语言教学始终只是一种技能训练,以讲解语言知识为教学目标,停留在分析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本质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语言训练,因此,学生只是消极地获得知识,没有语感的体验,语言表达更是苍白无力。

从以上分析看来,就目前中学语言教学的整体现状而言,对语言教学的重视是很不够的,语言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语言教学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诸多学者提出语言教学存在各方面的现象、误区,表明人们看到了语言教学存在的不足,因此,语言教学面临着改革。但是,在对语言教学现状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都是批判的声音,不可否认,中学语言教学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如果因此而否定中学语言教学,无疑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另外,在“破”的过程中,缺少建设性的意见,不能为下一步完善语言教学提供明确的依据。

五、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加强语言教学,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讨。冯玮青结合自身体验,谈到了在语言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理解语言材料,准确传授知识,提高语言教学的科学性;把握个性,讲清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具体感受作家是“怎么说”的;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学因素,以丰富、深化语言教学。在王首军看来,在语文课上进行语言教学,就必须加强诵读的教学;加强说话能力的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黄纯钢总结出语言教学的四种方法:读精彩文段、讲关键词句、品深层内涵、评语言现象。熊芳芳对于怎样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这个问题,她认为在实践探索中,或添加、或删减、或调序、或置换、或勾连、或对比,六种方法各有其妙。与她持同一观点的还有张立成,只是他把“勾连”换成了“衬托”。杨俭和郑维玲都十分肯定比较法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郑维玲认为语言教学中的比较是从课文入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比较点,把握文章语言的特色,进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而杨俭更是从语言、内容、文体、写作方法、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方面探讨了比较法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除此之外,郑维玲认为有助于语言教学的方法还有拓展延伸法、想象创新法。还有学者谈到语言教学的艺术,即科学地、生动地、高效地进行语言教学的思路、手法和手段。余映潮认为语言教学艺术大致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对教材的语言研究的艺术,即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提炼,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运用课文;二是教师实施语言教学的艺术,即教材处理的艺术、课型设计的艺术、教法实施的艺术。夏雨周也列举了语言教学艺术的三个方面:语言的转化艺术、语言的鉴赏艺术、语言的再造艺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就从以上总结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学语言教学的方法可谓是不胜枚举。这些方法的立足点都抓住了“品味语言”这个关键,完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把语言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言。以上所列举的诸多方法,都是学者从教学实践和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可操作性、时效性都较强,教师如有选择地、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语言教学中去,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有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六、关于中学语言教学与相关理论

任何实践都需要有理论来支撑,中学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与之关系最紧密的莫过于语言学理论。在庄文中的书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中学语言教学是最基础的教学,更需要语言最基本的原理指导。语言的工具、思维特性,直线性和层次性,组合性和聚合性,这些语言的特性及其理论,直接指导语言教学。语言学的内容,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用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等分支的内容,必然为中学语言教学所选用。语言学的方法,如观察法、对比法、类比法等,中学语言教学可以借鉴、改造,并创造适合中学生的语言教学方法。

徐纪臣也认为语言及其教学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对语言教学实践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说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每一次大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以语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基础的,各种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的语言教学实践才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在张福荣看来,新课标下的语言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认知语言结构、语言单位的意义及其功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知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的语境信息,这就必然需要相关的语言理论作指导。除了语言理论,还有人甚至把心理学理论也运用到中学语言教学中来。李海林认为,语言能力直接表现为言语主体与言语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与语言能力相对应的这种心理组织结构,我们称之为“言语图式”。如果我们把言语图式作为语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构建言语图式的阶段,一是巩固言语图式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教学单元,若干个这样的教学单元组合在一起,推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有些学者还把眼光转向了国外的语言教学,试图从中吸取一些对我国中学语言教学有用的经验。姚海林、赵丽琴在研究美国语文学习和教学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美国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整合性,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策略的整合,这种整合趋势中所反映的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无疑对中国目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之持相似观点的还有董蓓菲,她也认为美国整体语言教学法把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视为语言本身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把语文教学的范畴推广到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具有借鉴价值。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4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应用文写作 调查报告

1.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除了通过听说学习语言,更要通过用英语进行书写深入理解词汇的用法、语句的构成,进行语句的训练和创造,产出新的语句。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学生需要掌握如何用英语写出实际需要的各种文体的文章。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需求和高职高专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探求解决英语写作教学难问题的方法,我们于2009年秋季学期对我院2009级5个专业10个班级的35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目的与方式

(1)调查对象

2009级5个专业10个班级的学生。

(2)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推进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自主写作的目的。

(3)调查方式

设计了十个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19份,有效率为91.14%。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对自身英语应用文写作情况的认知程度;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态度与习惯;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的看法。

3.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态度与习惯(%)

从表1看,96%的学生都认为应用文写作重要。在没有老师布置的情况下主动练习写作的不到5%,在统计学上可以认为高职高专学生(所调查群体)在课堂之外不练习写作,而56%的学生在写作时根本不列提纲便盲目进行。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上,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态度和习惯都存在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基于此,我们将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能根据提示写出简单的短文和应用文,培养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表2 高职高专学生对自身英语应用文写作情况的认知程度(%)

从数据看,被调查的319位学生没有过高估计自己的英语水平,76.18%对自己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的评价并不乐观,约79%的学生觉得对英语应用文体掌握不太熟或一点不熟。归其原因,学生语言质量不过关,语法错误多,用词用句不规范。语法错误在词语上体现最多的就是用词有误和搭配错误。用词错误是指实意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误用。搭配错误主要体现在各类词组短语惯用法上,当然还有拼写错误。在句子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缺少主语、主谓不一致、主从句时态不一致、从句引导词误用、固定句式错用等。学生的作文中还有很多中国式英语,以及大量非正式用法。

表3 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基础不是很好,但却希望老师用英语或多用英语授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也说明,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授课语言的方向没有偏离,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上,所调查的学生大多数选择折中的方法。在使用何种语言教学上,54.55%的学生认为英汉对半较好,在课堂上也认为讲练对半较好。关于老师多讲好还是学生多练好这个问题,学生的选择表明教师“满堂灌”或多讲是行不通的,只有讲练结合并倾向于多练才是出路。从调查结果来看,80%以上的学生认为每个单元均应安排一种应用文体的写作。从这三个调查问题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有学好应用文写作的良好愿望,但对自己对于英语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持否定态度。其原因可能有二:学生基础差;教师在方法上还有待改进。应用文体的写作,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是基本要求。可以说,课堂上进行应用文体的写作是大势所趋。

4.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我院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次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在明白自身英语水平和清楚自身问题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所做出的努力很少。毋庸置疑,我们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问卷调查只是初步阶段,有待于深入。英语写作不同于汉语写作,不能按汉语的思维模式进行作文,因此学生初步学会了某种写作技巧或模式,不管这种技巧或模式是否适合学生个体,就要求他们很快能够熟练地写出很好的应用文或作文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英语写作课教学必须体现实用性,教的内容要满足学生岗位的需求,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用得着,学以致用是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最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取舍,有所侧重;(2)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练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3)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词汇与语法的掌控能力。

5.结语

英语应用文写作展示的是英语综合实力,需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准确简明地传达有关的信息。英语应用文写作比母语写作多了一个思维习惯和文化差异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对课堂训练的设计和训练方法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课堂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语言与文化、内容与实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1996.

[3]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欧求忠.高职英语写作课教学实验与问卷抽样调查报告.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5]王檬檬.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训练方法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报,2006.12.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5

关键词:文化模拟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

在外国语学校中,英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当前比较普及的语言。对此,本篇文章主要对在外国语学校中英语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做出了合理分析,并且设计了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采取文化模拟法来对两组同学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可以看出,在外国语学校中使用文化模拟法能够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笔者依据多年经验提出相关见解,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参考。

1 现有课程的教学条件分析

1.1 教学大纲分析。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关教学大纲中提出了语言教学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建议教师应当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且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引起浓厚的兴趣,提高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对英语国家当地的文化都做好充分的掌握。这不但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促进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世界意识。

1.2 教材分析。在外国语学校中,随着课程不断的改革,让教材慢慢变得是指引学生生活学习、人格塑造的一种典型范例,是指引学生能够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思考、批判的中介。显然,在外国语学校中英语作为一门主打课程,更需要与国际英语教学发展形势的方向发展。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外国语学校中,使用的相关教材作为例子做出合理的分析。该套教材适合英语教学课程的有关教学法和结构,并且该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不但可以让他们有着更多的词汇量,而且还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模式,进而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在该教材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语言输入数目较缺乏和渠道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让教材出现缺乏弹性的现象,很难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基本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不能较好的使用英语;第二,语言输出渠道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从而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学生思维模式也会受到干扰。

1.3 教师分析。教师队伍在外国语学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倘若教师队伍不够强大,也不能让英语教学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对教师队伍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教师对英语的掌握程度是否符合教学规定;第二,教师是否做到定期的培训;第三,教师对于改革所持有的态度怎样。以上三点都是对教师所评估的标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对国家的基本文化熟练的掌握、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达到以上标准的老师,给教师一人安排两个班级,并且给足时间做好备课准备,而且还可以准确的回答学生的问题,也愿意接受教学方法的改变。

1.4 学生分析。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可以看出,大多数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有诸多学生没有出过国,因此他们不能亲身体会外国的文化气息;除此之外,因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限和学习时间不够,他们不能时常看到外国电影以及小说等;他们大多数都没有交外国朋友;因此,学生们就因应当花费一些时间对外国文化进行掌握,从而加强他们交际能力。笔者把有关因素都考虑其中,让课程内容能够变得更加的有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将交际能力有效的提高。

2 研究对象及课程内容设计

本次研究选择某省一所外国语学院的9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60名学生为实验组,35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随机分组且都没有上过或接触过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作者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两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同时,作者还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征询他们对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了相应的改进。在10周的时间里,学生将学习该学校制定的教材内容,笔者根据这四个单元不同的主题,选择4个相关的文化模拟法的关键事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如:UNIT4 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将了解到英国的主要假日与节日;UNIT5 Animal Friends将学会如何爱护动物,共建和谐的自然生态体系;UNIT6 Cartoons and Comics trips将领略到漫画的历史、名人及作品;UNIT7 Metropolises将学到纽约、伦敦和东京三座世界知名大都市的特征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

跨文化教学活动设计分为如下4步:第一步:热身练习。回顾上单元学过的听说技巧;通过提问引入本单元的话题。第二步:注意事项。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文化模拟的关键事件没有严格的对或错的答案,而且并不是一种文化中所有人都表现出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他们在实际交流中应保持开放宽容的态度。第三步:文化模拟法的应用。用PPT或Flas或者角色表演的形式把文化模拟的关键事件的冲突展示给学生;教师做一些简单的解释以确保学生理解整个事件以及其中的冲突或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把四个选项发给大家;让学生选择自己的答案;把四个选项的解释发给大家;分组讨论,分析每个选项让学生了解背后的理论,学习不同文化人们的价值观。第四步:学习TextA。回答问题,总结主要内容,分析重难点句型,布置家庭作业。

3 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

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进行信度测试,前测和后测的信度分别是727和847,由此可见,t-test是有意义的,而且也证明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在中国进行是有效的。具体对比情况请参考图1和图2。

图2 独立样本t-test前测的平均分

用独立样本t-test来计算前测和后测时两组的平均分,标准差和t值,从此表可以看出,t=1.339,临界值t93(0.5)=1.989,t值没有超过临界值,所以在实验前两组没有显著差别。

从此表可以看出,t=-2.689,临界值t93(0.5)=1.989,t值超过了临界值,所以在实验后两组有显著差别。而且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差低于对照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跨文化敏感度要好于对照组,从而得出在外语教学中用跨文化培训方法-文化模拟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论。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在外国语学校中,英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当前比较普及的语言。笔者依据英语教学存在的现状设计了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并且采取文化模拟法来对两组同学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可以看出,在外国语学校中使用文化模拟法能够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使用该方法能够对英语教学带来益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云.交际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使用中的问题与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郭小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龚汉.中学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6

关键词:英文电影 英语学习 促进作用 口语表达

英语电影不仅故事情节精彩动人,对白经典多彩,构思巧妙,通过观看和跟读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英语能力。而且,英语电影含有大量的文化背景信息,通过看电影我们仿佛置身于生动的语境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中。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更要学会利用英语电影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

一、英文电影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1.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作为一个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提高他的语言综合水平,那么一个真实的与他所学的语言相切合的语言坏境无疑是最有用的。原版电影其画面生动,比英语磁带要更加吸引学生。其纯正的英语发音,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模仿以及纠正其英语发音的错误。我们常常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碰到结构少见意思难懂的俚语,而在原版英语电影的观看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学习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电影中图像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一改传统语言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在同等的听力的材料下,那些坐在课堂上看电影的学生投入程度和理解程度远比那些只是单纯听录音的学生要好,电影当中的夸张的动作和对白,与相关的图片和背景的材料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理解能力。音像结合的英语电影更加全面、具体地展示出英语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从而能够充分地调动中学生的眼、口等感官去积极捕捉并理解英语对白中所蕴含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进而成倍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3.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文化,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真正地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看英文电影促进英语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1.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听力水平的提高。根据很多英语学习者的反应,通过观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他们的英语听力成绩有了很好地提高,同时他们也在观看电影中掌握了大量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原声英文电影中含有在听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学等知识,更有来自不用种族,不同,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和工作种类以及社会地位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源于生活,所以显得真实而自然,经过重新整合后更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再衬以对话的环境及会话人物的神情、姿态等便产生一种人身临其境的效果。所以,通过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来学习英语和练习英语听力着实是一个有效和灵活的方式。

2.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地道的口语表达。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和精髓在于它语音语调丰富的变化。只要在学习语言时发音正确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英语中的语音不单单只包括单词发音,它还包括生活实际运用中所常用的表达以及习语的连续、失爆、弱化、重音等许多的音变形式。而语言的节奏则是英语表达的剂,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机会去接触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那种语音语调在对话中带来的思想和心灵的冲击与震撼你就很难去体验到了。

3.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师教授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不灵活的、是比较呆板的传统教学法,是强压在学生的脑子里的,而通过看英文电影了解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则是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我们都知道英文电影中含有大量的句子和词汇,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经常会在影片中遇到生词和怪句。观看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帮我们巩固我们熟悉的词,还帮我们记住一些怪词,这就培养了我们的推理能力。但是如何进行推理呢?我们会依据当时的语言环境以及一系列的有机的逻辑推理及主观判断才得出与原文相近的意义。

三、英文电影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一些语法知识,培养基本的语言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法错误不是大问题,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却是大多数外国人难以容忍的,往往会引起误解,阻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电影故事本身和演员每一句台词的设置都在展现和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包括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通过欣赏原版英文电影,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冲突。

观看英文电影学习英语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电影的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情境。看电影是学习英语的极好途径,它既能提高听力理解,学到活生生且多姿多彩的语言,又能了解英语世界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人生百态,还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雯 赏析英语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科技论坛,P139-141。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7

【关键词】英文电影;五年制英语教学;高职高专

0 引言

高职高专五年制学生入学起点低,都是由刚毕业的初中生过度来的。他们英语基础差,大都对英语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已经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任课教师来说就有极大的挑战。怎样提高高职高专五年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特长,利用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去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任教多年来,笔者接触过不同专业的五年制学生,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初等教育迪庆班的,发现这些学生各方面都很不错,除了英语之外。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思想活跃,爱好新潮事物,熟悉网络世界,对于当下流行的西方影片、歌曲充满了兴趣。他们能歌善舞,有好的嗓音,有好的舞艺。英语课堂上,记单词短语课文语法,让他们觉得很枯燥乏味,甚至讨厌。于是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上应该想办法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那么在英语课堂上恰当的时候看一看英文原版电影又为何不是一件好事呢!

英文原版电影是融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传播介质,是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生活状态、学习场景等的再现,把抽象、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变成生动的语言交流环境,使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学、边实践,一旦学生听懂了,看会了,就能根据实际情况操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这种求知欲就能化为学习的动力。“课堂上引入原版电影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大量形象生动、原汁原味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听到英美人士纯正的语音语调,有助于学生英语听力、口语、阅读乃至写作等能力的锻炼和提高。”[1]

1 英文原版电影在高职高专五年制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英语教学一开始,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英语电影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有震撼力,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吻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2 拓展了词汇量,丰富了语法知识

英文原版电影因为精彩的故事情节,美妙的音乐,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会无意识的重复跟读影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或句型,这样就会无意识的加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语法知识。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观看影片《冰雪奇缘》的时候,学生不仅仅在关注感人的故事情节,同时也一直在不断重复像summer, winter, chocolate, crazy, prince, queen等这样的英语单词。而且这部影片里面的歌曲特别动听,学生无意识的还记住了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There’ll be music, there’ll be light.

1.3 提高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的能力。

英文影片的语言是真实语言使用的过程,里面的对话都是地道的英语,而且电影的故事性强,又具有真实的场景和语境,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口语练习素材。那些经典的有趣的对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种记忆一旦与人们现实生活中某一生活情景相吻合而‘触景生情’,那么学生就有可能脱口而出,而不必苦苦思索词句。学生观看了影片“Baby’s Day Out”,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说出同样的话语。例如,We have your baby. Don’t call the police.等等。

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把讲英语国家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引进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语境,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英语语言的刺激,能更好地把英语语言学习转化为一种语言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2]

1.4 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所选取的英文电影其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观看有价值的影片,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影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电影“Baby’s Day Out”, 三名歹徒假扮摄影师,掳走了九个月大的婴儿比克。三名歹徒原想利用比克勒索卡尔维夫妇五百万美元。谁料,比克聪明过人,不但将三个贼人玩得团团转,还顺利从贼窝里逃了出来。这是一部不错的家庭爆笑喜剧,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思考现实问题,正义应该得到伸张,而恶人最终受到了惩罚。

2 使用英文电影教学的原则

2.1 选择恰当的英文影片

并非所有的英文电影都适合学生观看,也并非所有的英文电影都适合英语教学。英文电影仅仅是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选用英语影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影片的发音纯正清晰地道,难度适中,应与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相一致,适合学生学习使用。

2.2 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方法恰当,事倍功半。五年制英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电影,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1)观看影片学唱英文歌曲。笔者所任教的五年制的学生,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初等教育迪庆班的,他们非常喜欢唱歌,那就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影片《冰雪奇缘》中的主题曲,非常动听,看完片子后,老师还没有要求,学生已经自己下载到手机,准备下课后学唱了。于是老师采用了激励机制,下次课就是歌曲大赛,《冰雪奇缘》主题曲英文版,唱得好的同学平时成绩给加分哦。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单词、句型和西方文化,达到“做中学”的效果。

(2)观看影片记忆单词短语。老师要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不能只注重故事情节,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要记录下重要的单词和短语,课后老师要进行提问。记忆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使用恰当的手段记忆影片中的经典对话,熟记模仿句中的句型和用词,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英文电影是图像、音乐、语言、文字多角度融合的多模态文本,能够将语言信息通过视听途径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接触真实英文语言,并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3]

(3)影片结束后要进行讨论。欣赏影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讨论。然后得出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启示,也可以比较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从影片中充分了解英美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等。

综上所述,把英文电影引入五年制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习气氛更和谐自然,使得语言环境更加真实,让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动机更加持久,进而达到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琪,黄淑琴.基于体验哲学探讨英文电影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57-159.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8

关键词: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 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当然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初到中国学习的外国人虽然身处良好的汉语语言环境中,但是没有足够的汉语语料积累,很难在大环境里自然习得汉语。因此口语教学,尤其是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便十分重要。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日常交际用语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涉及教学法的问题。

所谓教学法,吕必松指出:“所谓语言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把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组成语言教学系统的一根纽带,就是对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进行综合应用而形成的一种应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应分为不同的层面,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①法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阶段不同方法交差使用并无定法。关键是“每一种教学法都要用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阶段,合适的情况中”。“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找出这个合适的阶段”。②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汉语语料的学习和掌握是十分必要的。口语课是一门专门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但是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从口语课的教材看,语言知识主要包括生词、句子、日常习惯用语等项目。

(一)以旧引新。

例如:白日做梦

①您别给我费心了,没有哪个姑娘会看上我的,我也不敢做那白日梦了,看我这副样子,能养得活老婆孩子吗?

②不努力学习汉语就能通过HSK考试的八级,别白日做梦了。

这个习惯用语中“白日”和“做梦”都是初级班学生学过的词语,属于旧知识,从字面上看,是白天里睡觉做梦的意思,通过旧知识的学习,很容易理解这两个词语,如果把两个词语放在一起,除了字面意思以外,引申出这是一种幻想,而且是幻想不能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要告诉学生,作为习惯用语,在交际中,我们更多使用的是习惯用语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含义。

(二)立足语境,发挥其优势。

言语交际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围绕一定的话题进行的。语境对话语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解词语不能离开句子,可以说句子是词的语境。因此,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要重视利用语境。

例如:不像话

①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么晚才回来。

②这个老刘,太不像话了,张老师第一次来,怎么能让人家做饭呢?

在日常用语中,中国人常说“不像话”、“太不像话”,但并非指说的和话语不一样,而是一种惯用法,指某种行为不合理、不应该,表现出说话人的不满或责怪。在讲此习惯用语的时候,我们要设立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语境或真实的情景。如例①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一位丈夫12点才回家,而妻子一直等丈夫回来,于是非常生气。在这样的情境下,妻子说出“越来越不像话”的习惯用语,留学生马上能反应出这个习惯用语和它的字面意义完全不同,从而能理解是妻子在责怪丈夫。这样根据语境,学生就能加深对此习惯用语的理解。例②也一样,第一次来家里做客的客人,怎么能让人家做饭呢?所以老刘的做法“不像话”了。

(三)充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故事。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萨丕尔说语言有一个底座,就是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初级口语教学中,某些习惯用语暗含着很多传统民族文化的小故事,用这些极富民族文化的故事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杀鸡给猴看

①我知道他们的用意,他们说是要开除杨波,其实是做给我看的,他们演了一出杀鸡给猴看的戏。

②他扣了我俩的奖金,理由是上班迟到十分钟,他这是杀鸡给猴看。

“杀鸡给猴看”这个习惯用语是从中国的成语“杀鸡儆猴”演变而来的,此成语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古人在山上抓了一只猴子,希望猴子能帮他做点事,他把这只猴子锁在门口,希望能给他看家。一天这个古人上山砍柴去了,结果发现家里的鸡被狐狸给偷了几只,很心痛,就去教训猴子,可是猴子却幸灾乐祸,猎户非常恼火,第二次又是一样的,他把猴子打了一顿,可是无济于事。第三次出去发现鸡还是不停地被狐狸偷吃,眼看着鸡快被吃光了,猎人想还不如自己杀了吃。这天,他出去之前就在门口杀鸡,结果猴子看见猎人拿着刀割鸡喉咙,非常害怕。猎人想猴子可能怕杀鸡,所以以后每出门之前总做样子给它看,后来猴子就不敢放肆了。由此可以引出此习惯用语是借惩罚A来警告B,使口语课的教学更生动形象。

二、交际能力的培养

会话是语言知识的应用环节,会话过程也是对语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测过程,朗读是处理会话部分的有效方式。通过读,学生在语篇中了解词语和句子的使用,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朗读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老师带读,接触课文;同学朗读,熟悉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不要打断,待朗读结束后再给以提醒和领读;根据会话内容提问。

教师在讲完教材内容后,要把大量时间用于情景对话练习。课文所包含的语言信息量是有限的,根据需要,在练习前可以增加一些跟话题有关的词语和句子,告诉学生关于这个话题,一般会说些什么,怎样去说。但是要注意量的问题,不宜增加过多新知识。同一话题,可以预设不同场景,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谈论同一话题,生动有趣,提高学生说的兴趣。

口语课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到交际中。怎样提高口语教学水平,形成适合汉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法是必要的。但到目前为止,对外汉语教学并未形成独立的教学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程棠在《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一书中把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特点归纳为:灵活性和综合性。为了能探求出一套系统实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实践研究是基础,只有积累教学实践,才能推动教学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②[美]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美]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9

可是,当老师掌握的教学策略与技巧多了以后,我们并没有看到老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质性提升。课堂比以前更热闹了,但似乎离课堂教学的本质更远了,课程改革前后关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验可谓多矣,但也并没看到哪些模式或方法能真正推广而为广大教师所用。那些成功的语文名师的关于教学方法和课堂实录的专著我们老师认真研读后,也没见哪个人立马就成为李镇西或魏书生了。

其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意味着只要你当了老师,你就得不断地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为每堂课设计出更好的课堂结构出来。对于优秀的老师来说,当老师的幸福也就在于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寻求和对课堂设计的不断追求之中;对于其他的老师来说,当老师的痛苦也在于教学方法需要不断的寻求和课堂设计需要不断的追求之中。如果只是为了一堂课寻求精彩的教学方法,只是为了一堂课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这还是老师可以接受的,但对于每周要上十几节课的一线老师来说,要堂堂课都去选择教学方法,堂堂课都去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这实在是能力与时间所不能及的。所以我们在公开课中可以看到老师们在教学方法选择与课堂结构设计上有艺术感,但在家常课中就不得不忍受课堂的沉闷与单调了。

真实的课堂并不在于设计的奇巧与方法的奥妙,而在于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老师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课堂设计得越是巧妙,教学方法越是花哨,只会把学生搞得越是糊涂,也越是会暴露老师在学识上的贫乏。当老师有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后,课堂设计的逻辑一定是最简单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一定是最容易的,因为只有最简单的逻辑和最容易的方法,才能够被最广大的学生所真正接受。

绝大多数老师,在他们看来,学科知识已经在大学里学好了,而且由于中小学教材上的文本也不算高深,所以他们很容易轻视对教材知识本身的理解与解读。诚然,把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讲个八九不离十,一般语文老师不难做到,因为有教学参考书可供参考,有别人的经验可供借鉴,拿过来,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做这样的老师,也许算得“合格”,但顶多也就是个教书匠,必定不是高水平的学者型的老师。

可以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讲教材上的《论语》选读,你却没有读过《论语》全书;如果讲教材上的“林教头”,你却并不了解《水浒》;如果讲鲁迅的杂文笔法,你读鲁迅杂文却还没有超过五篇;如果指导写作,你自己却一年难写两篇文章……那你的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只能停留在一个浅薄的层次之上。我们总在说,语文博大精深,绝不是指教材上的几十篇课文,而是说语文所展示的是文学艺术,语言艺术,乃至人类思想文化这个广阔空间里的无限精彩。

那么,语文老师的最佳形象应该是怎样的?我想,除了“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有事业心”等套语外,语文老师在人们眼中一定应是“腹内有诗书,胸中有丘壑,笔下有华章,课上有深度”的有识之士。我不是说语文老师必须博如杂家,深如学问家,我只是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语文老师应该完成从“教书匠”到学者型老师的转型: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语必动情,文必动心,讲必深刻,旁征博引,驰骋中外,纵横古今。这样,你在课堂上就会因胸有成竹而表现得从容自如,左右逢源;不至于因知识匮乏而显得压抑拘谨,举步维艰。你更会因学识的渊博,使你看问题更加深刻,教语文更有心得。

对大学语文的看法篇10

【关键词】高考 语文 复习 过程 技巧

高考综合复习,是目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必备过程。小到字音、词的辨析,大到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都被教师在课堂详尽展示,甚至还补充大量课外练习。对于数理化等科目,补充练习是必需的,但对于相对独立的文科,尤其是语文,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仅凭“死”做题,就会出现战线长、内容繁、靠运气的出力不讨好的“厌战”现象。教师心力交瘁,学生疲倦应付。经过多年高三复习课讲析,本人总结出一套自以为简易轻便、灵活机动、好记实用的语文复习方法,宗旨是“立足准,内容实,方法活”,能让学生真正围绕试题重点,突破难点、引发思考、增分迅速。避免语文复习课的随意性,注重以点带面;突破析题的孤立性,注重迁移性,尤其注重答题的规范性。经过临场检验,的确能在高考语文单科中取得优异成绩,真正让学生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极大程度培养了当前学生欠缺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拓展思维能力。

首先,我打破惯用的高考语文复习套路,即按现成的复习教案专题版块,慢条斯理,依次延伸,面面俱到的复习方法。而是根据人教版高考试卷考题顺序,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机动调整复习的重难点,好处是不至于让学生在一个专题中要么“消化不良”,要么“营养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思维疲劳。

其次是专题复习时,先实践,找误区,再理论,找方法,再归纳,再验证,丝丝入扣,层层把关,破解疑难。

第三,作文辅导训练时,把语言文字(仿句、续写、压缩、拓展)与之结合,先阅读经典语段,做好仿句续写练习,再由句到段到文,依次向外延伸,最后扩充成作文,突出表达形式的多样、新颖,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不知不觉中形成练笔习惯;接下来再通过文本阅读分析,找出立意点和材料的分析点,既掌握了文本知识,有利用文本达到为我所用、为我所写的目的。一举两得,既体现文本价值,又弥补学生阅读量不够的缺陷,一定程度上也减轻学生的负担,此方法实用效果最佳。

具体复习技巧如下:

第一轮复习,狠抓基础,强化概念,不留盲点,熟记要点。所需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这是整个复习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此环节有序扎实,二轮、三轮明显轻松应对。学生是否接受你及对你复习的知识点兴趣多少,全靠这一关。以目前人教版高考试卷为例,我进行如下技巧的梳理和展示。

1.现代文阅读

大纲要求能阅读一般的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

1.1 题型: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2 技法:

(1)对于文本概念,看内涵和外延。看内涵即题干是否在文本定义域内;看外延指题干与文本对象是否有关。其中状语、定语等修饰限制语很重要,具有很强的参照性。

(2)理解句子含义,主要抓概念的性质、特征、关系、功用、目的、价值、意义、缘由成因等因素,看题干与文本对以上问题是或然还是必然,是整体还是局部,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已然还是未然,题干中修饰限制、补充语错误几率最大。

(3)分析态度、观点题,一般找每段(层)的中心句或结句,尤其是首段和末尾段要重点阅读,概括其中心内容或层次意义,与题干相比对找出正误。

2.古代诗文阅读

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此类题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一部分古代诗词简析。

2.1 文言文阅读:

一般情况下,文言文阅读耗时多,生僻点多。近几年高考文言阅读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主,更增添学生的阅读量,老师复习时困惑点也最多。常规方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先疏通全文,再讲习题,此过程基本占课时三分之二,留给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判断的时间几乎没有,答案仍然控制在教师的翻译过程中,面对考题,没了老师的梳理,学生就会束手无措。

2.2 快捷技法:

(1)文言实词辨别题,带入法。一靠平时积累的常用实词(人教版考试大纲有明确提示),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余强行记忆;二靠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最好与现代汉语组词,弄清基本义;三靠记忆中常用实词意和新组词义带入原文,与上下文链接疏通,进行验证,最终可得出准确答案。但必须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行。

(2)传主形象题,排除法。先在题干中找出最能体现传主形象的一项,即可排除1-2项与题干不完全符合项,再将余项进行比较找出异类,此时准确项已基本胜出。

(3)判断内容要点题,三看法。一看时间是否符;二看人物是否同;三看结果是否对。

(4)文言翻译,点面结合法。先找采分点(动词、形容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再结合上下文梳理,切忌断章取义。

运用以上技巧,极大程度节约学生读题时间,同时,也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此方法在熟记概念的前提下,短时间就可改变他们对文言文的恐惧态度,而且富有挑战性,期间可采用网络游戏过关斩将的语言激励学生快速浏览的兴趣,学生很有成就感。

古诗词鉴赏:

此考点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复习的难点。一方面是学生受教师主导地位影响太深,缺少自我阅读意识和发散思维拓展过程;另一方面,缺少技巧,答题只停留在题干表层,所获分值很低。其实,教师在复习时,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平面为立体,既可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又使他们在主线引领下,答题思路清晰,语言精确,内容完整。

技法:一看内容;二看形式。

(1)内容题:六字法。意象,意境,情感。诗词出现怎样意象就会有怎样意境,就会表达怎样情感。此法了解诗歌常用意象很关键;如:本诗(句),选取( )为意象,营造了( )氛围,表达了(描绘了)( )的情感(画面)。

(2)形式题:三步法。表达方式是前奏,表现手法是骨架,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是针线。以上概念人教版复习考纲都有介绍,就不细说了。

当然要完成以上技巧,还有重要的一环:诗词翻译。基本上每道大题都要经历此关。它与一般文言翻译不同,最好是四字短语、散文诗化般的艺术手法再现画面,翻译完后,还要分析其作用,如此句用比喻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表达了( )。常用修辞的作用一定提前告知学生,并要求记忆。另外,还有一种题型,即炼字型,此题最好先简析本字,再把本字带入句中疏通后,再总结内容和形式上的作用。

此法笔者尝试多年,效果非常显著,得分率很高。同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各抒己见,各答一面,最后按试题要求筛选汇总。

3.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此类题是“死题”,可贯穿平时早读及语文活动中,必须采用书面默写方式。一轮熟悉全文,二轮反复默写,强化准确记忆,三轮突出重点篇目,并顾及格言、课外名句。教师可因校而异,因生而异,因才施教。

4.文本选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

(1)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2)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技法:

(1)会用小说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2)探究小说要素的作用。

一类题是阅读文本的初步阶段,命题形式以多项选择为主,指导学生重点核对题干中小说要素运用是否准确。

二类题是阅读的探究和拓展,首先文本是关键。文本中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与题干的关系,最好举例分别作答;其次文本主题与现实的关系,或启示或艺术手法的感染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

(1)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2)评价文本传主及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技法:一看题干和文本材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二看题干与文本材料人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类题会背离文本真实刻意拔高人物或片面理解主题,一定注意文本中人、事的矛盾交叉点。

二类题需要答题语言的准确和精炼,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提炼文本重要信息点,分类整理作答。

人物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类:

海外归国类:爱国爱家爱人民,回报感恩,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勇气。

民国时期民主人士类:博学多才,恃才放旷,敢于直言,率真务实,一心专研学术,争取民主独立自由科学,敢作敢为。

科学工作者类:敬业爱岗,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敢于挑战,突破创新,执着追求,谦虚平和,扶持培养年轻人,淡泊名利。

优秀榜样楷模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民为本,报效祖国,默默无闻,理想远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优秀企业家类:团队精神,身先士卒,智勇双全,把握商机,注重细节,团结合作,立志慈善公益,诚信宽容,回报社会。

学会利用文本举例,联系现实,注意论点论据论证的逻辑顺序,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5.表达运用

近三年考纲要求:①正确使用词语(熟语);②辨析修改病句;③语序调整;④扩展、压缩语段;⑤仿句、续写,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技法:

5.1 词语题:先大致了解四组词的基本义(陌生词汇放到最后考虑),一看是否合语境,二看是否合情景,最后定夺陌生词。

5.2 辨析修改病句题:除常见六种病句类型外,可参照以下快捷方式寻找易错点:一看并列短语;二看常用固定短语搭配;三看介词结构打头句;四看能否两面;五看关联词。最关键是先确定主谓宾,化繁为简,最后看修饰限制语。

5.3 语序调整题:逆向推理法:先看所给四组答案,再把每组第一个序号带入原文验证,由此推断出第一句。接下来看序号头紧随的第二句,再看序号尾,注意标点是提示。

5.4 扩展语段:找到中心句或表达中心意的支撑句,合并同类项,构成表意完整的长单句;压缩语段:剔除中心句,将剩余句因式分解,让修饰限制语与中心句的对象搭配构成独立的主谓句。

新闻类:

一句话新闻:时间,地点,对象,简单经过,结果。

新闻标题:时间,事件,结果。(注意:新颖,准确,简洁)。

找关键词:概括段或层次意义,划出主谓宾,合并同类项,重组主谓句,其中 人、 事、结果就是关键词。

5.5 仿句、续写题:用修辞,有文采,想象、联想是关键;合语境,合情景,内容形式都必备。

6.写作

考纲要求:①主题深刻;②内容丰富;③表达有文采;④形式有创新。

此部分是高考重中之重,因篇幅有限,将另辟专题探究。只根据本人能力及经验略作提示,仅供参考:

6.1 追热点,当然是本届高考的前一年即第一学年社会热点话题。

6.2 看社会,社会缺失或弘扬的就是我们关注思考的。

6.3 问心灵。作文是考生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对于思想价值观更是成长中思想辨别能力要完善的部分。近几年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悟,是考试的着力点。责任心,仁爱心,感恩心,宽容心,诚实守信心,淡泊宁静心,总之道德良心至上都是社会主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