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的感受十篇

时间:2023-12-13 17:52:23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1

一、注重范读,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另外通过一段带视频的诵读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热烈、秋之沉静、冬之妖娆,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二、大胆想象,丰富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教师要在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精读、体会等方面下功夫。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课文,阅读时需要我们去大胆想象。高超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正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让我们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感受,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要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就应先从朗读入手。“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不同类型读法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四、借助想象,增强语感

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对语言文字意蕴的理解,也只有通过想象这一中介才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作者所传达的复杂感情信息。我们知道,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到其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之中,走进作者所描绘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巧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形象和具体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事物、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五、强化实践,培养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六、积累写作,内化语感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2

一、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

阅读。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二、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1.听的训练

培养听话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1)听后复述

每节课,教师范读或学生自学认为好的文章朗读,然后复述。

(2)说感想

学生就听听文章说说文章的主题、写法及所受到的启发。

(3)回答问题

有意设计一些问题,以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这样学生既注意了文章的整体思想和写法,又注意了文章的遣词造句。通过听话训练学生的语感明显敏锐,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读的训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朗读是“从文字到语音、语意、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前面感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朗读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在课内读,还要在课外读。在朗读形式上采取多样性:自由朗读、模仿朗读、表演朗读、师生合作朗读等等,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朗读。

3.比较辨析训练

语感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现的。在长期的读写中,让学生在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语感。

三、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3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学生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只需简单地说明,如:名词术语,方言;有的只要意会就行,如:名词术语,方言;而有的词语,含义并不深奥,学生也懂,因为它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具有凸显语感的作用。有的要从字面上推敲,有的要从涵蕴方面揣摩。教学时,要是从课文中抽出一句,讲其在文章中如何重要,学生只是听听不会自己体会与应用。若将课文原句增删,或把个别词语交换位置或用它词代替,然后将改变后的词句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学生就会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匠心。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写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时,分别选用了恰当的动词。小鱼用“摇”,老黄牛用“甩”,燕子用“摆”,这些动词虽然都有“摇动”的意思,但不能调换使用。小鱼的尾巴短小,“摇”着才能拨水,用“甩”就不恰当。而老黄牛的尾巴又粗又长,不能像狗一样摇着短尾巴,就得用“甩”才能赶蝇子。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很好地体会当时的情况,通过比较,发现用词的妙处,细细欣赏,反复琢磨,达到“意会”,并知道怎么运用词语,用在什么地方更确切,这样就能形成语感。

二、让学生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我们要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获得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地诵读吟咏。学生的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努力激起对于作品的鲜明的“内心视像”,把作品的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选段:“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文中对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用“各种各样”、“蠕动、”“威武”三个词对它们的样子进行准确描绘,引发学生对西沙群岛海底宝藏的探究,学生反复用朗读、精读、美读等多种读法,体会并感悟,对海底动植物的样子产生清晰印象,读出语感。而语言感受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在脑子里重现具体事物,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中,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三、启发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相联系,并多积累生活经验。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感训练 加强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5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

2. 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 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 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 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6

一、教师要以富有美感的、启发性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渲染情境引领学生思考方向,拓展学生思路,矫正学生认识偏差,放大精彩。让这样的语言引领学生去开启语文的大门,享受语文学习的美妙。例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一段导入语:

师:从这个标题中,我们知道作者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生:罗布泊。

师:作者对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从哪里看出?

生:是向往和赞美。从“仙湖”一词看出。不是有“仙山”“仙境”这样描写美景的美词吗?从“仙湖”可以知道以前的罗布泊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师:对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的感情态度?对现在的罗布泊,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话吗?

生:伤心难过。(师:从程度上说,有没有更确切一点的词呢?)

生:痛心疾首。从“消逝”一词看出。因为“消逝”是永远地消失的意思,并且“逝”一般是怀着崇敬或敬佩的心情而言的。比如:对一位慈祥老人的死去,我们称之为“仙逝”。对国家领导人的死去,我们称之为“逝世”。

师:很好。这位同学真是思维敏捷,能从“逝”字联想到感情如此丰富的故事。

师:从刚才的探讨中,我们知道罗布泊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么是什么原因是它消逝了呢?从她的消逝的这个过程中,你想说些什么话吗?

・・・・・・

以上教师的这些语言是不是具有启发性的富有美感的语言呢?

二、要引领学生亲历语言实践,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智慧去感悟语言。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思想境界,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因为语言是文本的材料,是丰美人物形象的元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引领学生亲历语言实践,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用心灵去感悟语言的多重功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实践机会的创设,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语言实践参与的引导,促使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文本,走近人物。

那么,如何注重对学生语言实践参与的引导呢?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生实际进行创设情境和引导。常用的策略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把握主要内容或信息、多种感官参与、大胆质疑、体会含意、感受情感、拓展想象等。

三、语文课堂学习应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活实际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实际的展示和浓缩。因此我们要有大语文观的意念,要建立起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内容充满课堂,让文本与生活互通,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世界,让语言在与生活的联系中获得生命。这样,生活就成了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学生就能顺利地走进文本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的生活经验就会得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更深入。从而他们就会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这样生活因语文学习而精彩,语文学习因生活而有滋有味。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7

一、崇尚生活,领略自然的“美”

生活是美的,进入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内容更是审美教育的资源。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接触的生活美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描写环境场景的美,借助作者对美的解读,给予学生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间接抒发了作者对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力量的讴歌,看似写景,实为写人。还有一类景物描写的文章,作者将景物当作人来写,倾注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怀,表达积极的追求与向往。无论怎样的景物描写,我们都应该让学生从感受生活的美开始,逐步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其中的趣味,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语文学习的赏美特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青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的形象,抒发作者对坚强高贵、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我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逐步把学生引入审美的境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结合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棵青松,大雪压在身上,感受怎样呢?”“好难受啊,我快受不了。”“我不怕,要与大雪一比高低。”……读到“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大雪融化,青松傲然挺立,愈发苍劲的画面,学生深深体会到“高洁”的含义。最后,我与学生一同阅读“小资料”,解读将军写这首诗的背景,引导学生说一说“大雪”与“青松”寓意,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有机融合。语文课堂教学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去,唤起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培养其积极的人生观,这样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教育家贝克认为,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总是一致的。揭示生活的美,就是将小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深度挖掘并加以展露,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去鉴赏,实现情感世界的审美需求,最终让学生发现语文教学的价值,爱上语文学习。

二、走近文本,触摸文字的“情”

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一方面来源于语文描绘的景象,另一方面则主要来源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感受语言的优美” “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作者借助文本把自我的情感态度传递给读者,实现情感交互,表达手段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匠心独运的处理形式。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则寓言故事。我在教学中,重点抓住了关键词语“温和”与“气冲冲”组织教学。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重点要突出羊的“温和”与狼的“气冲冲”;然后组织学生再次悟读,“羊为什么总是那么温和?而狼却气冲冲呢?”学生读出了狼的两次借口,体验到狼的凶残和虚伪,读出了羊的真实辩解,感受到了羊的弱小和忠厚。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要富有激情,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资源。教学用语首先要做到形象性,让学生透过声音看到色彩,想到动作和表情;要有诙谐幽默感,给学生以轻松愉悦的享受;跌宕有致,通过停顿、重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三、发展想象,感受思维的“乐”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名作,场景描写优美,人物形象丰满,而且语言运用得心应手,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怎样让学生在阅读时体验到这种生机盎然的趣味呢?我尝试借助合理想象的方式,放飞学生的思绪,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学生不但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情感基础,而且对自我想象发展文本内容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8

一、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通过读,可以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朗读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朗读,即把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化无声为有声。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着人的心灵时,朗读,已成为一种艺术,一种需求。这时,有谁会无动于衷而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呢?圆润的声音如溪水淙淙而流,美的享受,美的意境,很自然的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通过对我国东北长白山区森林风光的描写,展示了小兴安岭“美丽、诱人”的景色。于是我采用了“想象感受”的方法诱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学生颇为新奇。而后我采用抑扬顿挫的语音朗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描述的情境。学生随着我的朗读想象出文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仿佛身临其境,一堂课下来,学生有一种在老师的带领下漫游长白山的感受,真是课已尽趣犹存。针对不同课文还可以让学生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顺心,课堂教学任务也能够圆满的完成。

二、朗读,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

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是这个道理。

例如,《再见了,亲人》这课,讲述了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对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我在备课时,仔细体会文章里包含的意思。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课时,导入新课后,我根据志愿军战士同不同人物告别的语调把课文读出来,让学生边听边想,想象大娘抢救伤员,失去小孙子;大嫂架着双拐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行走的情景。读完后,许多同学稚嫩的脸上露出同情的表情。课文讲读完后,学生初步体会了文章的含义,我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朗读时注意了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脑海中浮现出老大娘、大嫂、小金花的形象,从而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他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使他们和作者在感情上沟通。

三、朗读,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接的、整体的感受,它包括语音的感受、语意的感受和语言感彩的感受,是人们掌握语言文字所必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一个人之所以能辨别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彩等,正是凭语感。而培养语感就是语言的实践,即靠朗读。有人提出语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达到20分钟。一位特级教师曾说:“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读。”朗读是语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语气要有变化:读少年闰土时应该用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这样使人仿佛看到他滔滔不绝、话犹未尽的样子,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机智和“见多识广”;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破产农民的迟钝麻木,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

四、朗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地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经过众多专家选编的文质兼美的范文,值得学生深入且长久地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读懂了课文,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如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时期,儿童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切不可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因此每节语文课上都应进行朗读的训练,在朗读、背诵指导上作精巧的安排,以感情朗读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熟读成诵,以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9

语感具有人文性特征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是从语言的“说”中产生的,因为语言使我们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身。人一生下来就被交给了语言,在语言“寂静的轰鸣”声中形成了人的本质,在语言“寂静的轰鸣”声中认识了世界与万物的差异,然后人们才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说话。伽达默尔也认为:“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显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工具性,而是人文性。语言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工具,它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语言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人即语言的存在,语言活在人之中,人活在语言之中。语感是语言的一种敏锐直觉,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感的人文性。语感是语言人文性最高层次的体现,人通过千百次的言语实践,把领悟到的言语的精神实质上升到直觉领域,然后直觉地感知、把握作用于自身的语言信息的形象和意义,从而在听说读写中能不假思索地对其正误、是非、美丑等准确而又迅速地作出判断,做到一听就清楚、一看就能明白、一开口、一下笔就自然而然地说成、写成那个样子。这是人的言语实践的心理成果,更是人对自身主体性的把握与认同。

从人类个体来看,人的言语直觉的获得不是人理性思维的产物,而是个体自身的言语实践的产物。因此,语感是一个综合体,它不像理想知识那样可以条分缕晰。语感内容与语感形式集于一体,成为人的一种语言化存在方式。也就是说,言语实践中的言语对象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作用于言语直觉,形成人的语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上的认识,我们认为语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人文教育(不论是内容的还是形式的)本就是语感图式的一部分,是语感的“题中之意”。这也就为语感培养中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

语文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语感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说到底,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语文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学科,人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能靠语文一门学科来实现,语文学科只能实现其中的部分目标。“新课标”中关于语文人文教育的目标写得非常明白:“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在这里,要充分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这几个字,也就是说,培养对语言文字、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健全人格等这些人文教育目标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必须凭借语文教学这个载体来实现。这是语文人文教育的前提。前提确定之后,我们就得选择最佳实现方式。哪种方式最好呢?语言文字训练、语言知识学习、语文能力训练,显然,无法容纳过多的人文教育内容,说教式分析却只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这个前提。语感训练与培养则不失为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因为语感培养是表里兼行、文质兼修,言语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可以通过直觉纳入语感图式,化为人的精神意识。它既可以牢牢守住“语文教学”这个阵地,又可以容纳人文教育内容,这是语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从这里切入,语文人文教育的诸多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得以实现。

在言语感受中提升人文素质

在语感培养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从语感培养的三个重要环节导读、感受、体悟中选取“感受”这一环节作一些尝试。

感受是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即古人说的“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语言的感受,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因此,通过感官和心灵直接感受优秀的言语作品是语感培养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以自身的感受、知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它,使学生之心“入乎其中”,与言语对象的那一颗心发生共振共鸣;又要“出乎其外”玩味言语对象表达的具体独特之外,在出入往复中使感受不断深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从感受言语的广度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感知切身感受到言语表达的广度,感受到言语的灵活和丰富。使学生明白运用一些修辞可以使普通的言语表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进而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这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读出言语表达的多样性。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10

【关键词】语感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03-02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是个别.具体可感的.语感的形成因素:筛选能力、生活体验、文化素养、情感体验.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和发展。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从结合生活体验,多读优秀作品,深入理解作品,创造实践机会(精读、烂读、泛读等),切实培训学生语感.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语感培养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培养具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1)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2)注意意象积累。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3)强调诵读。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周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 “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

2 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

(1)人格塑造策略。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革命干将;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卓越政治家的气魄。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2)促进个性发展策略。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

(3)能动参与策略。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

(4)实践感受策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5)整体感知策略。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6)形象思维策略。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

3 语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