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材料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12-14 17:43:40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分类;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经济的提升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比如建筑施工中所应用材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城市污染日益显著。所以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得到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对其加以正确运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甚至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为人们营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绿色建筑施工材料概述

“绿色材料”的首次提出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绿色被作

为最环保颜色被世人熟知,这次会议上所指出的绿色材料中的绿色,则主要是指对环境危害小、作出环保贡献的健康施工材料。不得不承认,环境问题的发生和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认可标准有两大方面,第一方面,不论是其自身生产还是建筑施工中,都必须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使用,真正做到材料无毒无害,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第二方面,则是对其高耗低效的要求,节约能源的功能要有所体现。

二、运用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积极意义

首先,生产绿色材料所应用的原材料多是来自于为渣、垃圾甚至废液这种废弃物,一方面减少了对现存资源的使用,节约能源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废弃物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然后,在生产技术方面,绿色建筑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都是在无污染的技术支持下完成的,因其而产生的废水废渣等也都符合排放标准,对环境的危害也都降到了最低。

再者,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有严格规定,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等添加剂都是被禁止使用的,这样就防止出现有害的建筑材料,不但延长了相关的使用期限,而且做到了循环利用。

最后,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得以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改观现存环境,保护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而绿色建筑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抗菌、消磁、保温、除臭、抗静电、隔热和隔音等功能也成为人们日益认可其的因素。

三、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分类

1、节约型绿色建材

在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中,节约型建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里将建筑材料的烧制作为事例引用,一般的建材在进行高温烧制时,会消耗极大的能源,但是节能型建材则可以在比其低25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烧制,这样以来就节约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再者,节能型材料的生产原料是被废弃的固体垃圾,不但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减少了垃圾占地面积。

2、再循环型绿色建材

可以将建筑材料的运用效率发挥到最大化的绿色材料属于再循环型,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而且可以对其进行修复、降级等,极大限度的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较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减少环境垃圾。

3、功能型绿色建材

3.1抗茵、除臭型绿色建材 为了促进建材的光催化作用,一般会采取在建材表面固定二氧化钛或者是在普通涂料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的做法来实现。通过紫外线的影响,二氧化钛中的氧化分解和超亲水作用得以发挥,对有害菌群的消灭和微生物繁衍环境的破坏有极佳作用,环境不断得以净化。

3.2无毒、无污染型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材料要无毒无污染,这里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含有极少甚至没有的有毒物质通过简易加工得以使用,第二类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材料中的有毒物质加以分解消除之后才进行使用,这类中材料的有毒物质得以有效降低和控制,对人畜的危害微乎其微的。

3.3调节环境型绿色建材 在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不少新的材料性能得到有效发挥,随之产生调节环境型建材,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如今市场上具有的环境调节性建材包括石膏制品、吸热玻璃、隔热保温墙体材料、吸音材料以及红外辐射材料等。

四、有关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具体应用

1、结构型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

1.1轻型钢材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中,钢材可以说是建筑行业的筋骨所在,近些年来最受欢迎的钢材是轻型钢材,优势在于断面形状多变,而一般的钢材则不具备这一特性。与此同时,生产轻型钢材所需的投资不多,而且组织生产的形式较为灵活,不被批量生产所限制,这些独特的优势都为轻型钢材的生产赢得了良好的环境,进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认可。此外,轻型钢材可以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占据主导的趋势。

1.2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高强轻质混净土可以极大程度的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对所需材料的使用也十分节省。使用新型工艺生产处的新型干法水泥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基于其拥有的绿色和环保优势。

2、非结构性绿色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

2.1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在门窗、墙体和防水材料中的运用 现今,绿色建筑更多的应用在居住环境中,不但具有低污染的优势,而且还可以保温和隔音,一方面降低人们对空调的依赖,环节臭氧层空洞的速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更好的保护隐私。用不同材质的门窗做一个比较,便可以得知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的是塑料材质的,而对多功能玻璃的使用则可以减少辐射和有害物质的进入。与此同时,这类材料的使用极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加之对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pvc防水卷材的使用,将沥青油毡的缺陷降到最低。

2.2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在室内装修中的运用 就我国现状而言,由于装修材料自身达不到规定标准而产生的资源浪费现象非常普遍,这无疑对人们的装修提出一个警醒。装修房屋务必要加大对环保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比如舍弃传统的涂料批墙,转而采用纱绸墙布、麻墙纸或墙纸草,会极大改观装修效果,环保而且有益健康。不过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对于装修材料的选用必须是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得到国家认可的,以保证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第二点是家电的选择方面,要以噪音低、无毒害、节约能源资源为标准来进行,减少对含有氟利昂这类电气的选择。

五、结语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2

【关键词】建筑表皮;材料语言

建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艺术表达形式,建筑表皮不仅为室内空间提供必要的保护和私密性,而且在审美和文化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视觉印象,故比较引人注目的建筑表皮会在瞬间传递出关于建筑的第一信息,因不同的建筑表皮材料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建筑表皮设计与建筑材料语言之间的关系。

1 对建筑表皮发展的认识

建筑表皮在广义上讲是指建筑的外观,在构成建筑的诸多要素中,建筑表皮给人的印象最为直接和深刻。建筑表皮的具体做法和最终形式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建筑水平和审美倾向。基于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发展,建筑表皮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建筑设计要素,表皮成为一个连贯的覆盖整个建筑的抽象元素,在强调独立个性的当今社会,明确又强烈地表达着建筑师的观点。美国建筑师亚历山大最著名的《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一书中写到:“当然,你无论选择何种饰面材料,都应该使外墙表面能吸引你去抚摸它和依傍它。”【1】建筑表皮的各种形式、内容经由视觉转化成信息,就成为我们所认知的“建筑形式”,建筑形式经过有目的的设计将转化成建筑的意义。拿最近的世博会来举例,英国馆是风中的“蒲公英”,日本馆是会呼吸的蚕宝宝,马德里馆是能调节冷暖的“竹屋”……一位建筑师这样评价世博会的建筑表皮:它可识别材料的质感,可识别技术的创新,可识别理念的逻辑,可识别发展的方向,可识别建筑师的性格,可识别一个国家的态度。这些建筑表皮赋予建筑生命和灵魂,也是当今社会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特征要求的体现,设计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注重建筑表皮的材料以及构建的艺术表现是其一,反映信息时代特征的媒体化建筑表皮是其二,其三是探索积极调节而不是被动保护的建筑表皮【2】。可见,未来建筑表皮发展的趋势是可持续、环保、节能以及与功能和文化及艺术的表达相关联的表皮,这些都促使建筑表皮的设计者将日益变化的功能需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

2 对建筑表皮材料的掌握

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也显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景象。各种各样的材料让我们眼花缭乱,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那么如何确定建筑表皮的材料表达建筑的功能和宣泄建筑设计者的情感就是直接面对的问题。

2.1 掌握建筑表皮材料语言的必要性

对于建筑表皮而言,材料是不可或缺的漂亮时装。当材料特色在一种非常规的条件下得以表现或者材料通过一种难以预见的新方式使用时,建筑就会出现崭新的形象,使人耳目一新,故建筑表皮设计中要充分挖掘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力。赖特指出,“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故事”,“对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来说,每一种材料有它自己的信息,有它自己的歌”。丹尼尔・李布斯金则说,“每一种材料自有其语言和诗意……建筑师能用它们达到更高的目标,表达想法与情感、诉说故事、描绘历史”。可见,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独特的设计语汇,建筑表皮设计中,材料的变革与发展将会引起建筑形式的变革,一件优秀的建筑表皮作品与建筑材料的选择一定是息息相关的,建筑材料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材料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名称作为标志的,故每个建筑师都应该把握好材料语言。

2.2 掌握建筑表皮材料的表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选择具有多样性,如木、石、砖、钢、玻璃、混凝土、树脂覆层、新型耐久涂料、纸、薄膜、软合金等。其中包括对传统材料的创新运用和不断产生的新型材料,这些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创新空间,使得建筑表皮具有潜在的表现力。如上海世博会中英国馆用的“亚克力”,显示发光效果的LED点被分散在亚克力条内,通过电脑控制实现了建筑表皮无限变幻的可能;西班牙馆的藤板、马德里的竹质、万科馆的麦秸秆、波兰馆的木质等给建筑表皮注入了浪漫和自然的气息;卢森堡馆用的耐候钢等每一种材料都释放着属于自己的语言,每种材料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种语言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故有人说,材料是历史的、现实的、表现的,同时也是象征的。我认为没有某一种材料是更现代的,没有一种材料是更传统的,关键是要看如何使用它,对建筑来说,不同的建筑应该有不同的材料表达,不同的材料应该反应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

2.2.1 砖

砖,古老而传奇。传统的砖是泥土在高温之下烧结而成的建筑材料,是自然而永恒的。中国古代的建筑体系里,木是作为结构支撑体系的,砖和瓦是作为围护体系的,砖围绕在我们周围,瓦在我们的头顶。阿尔瓦・阿尔托说“砖随时间的推移会沉淀出美感,人们可以读出它的年龄就象认识树木一样。”因此,砖是传统建筑表皮肌理的主要构成材料,如乌拉圭一个教堂的砖墙,时间与光线都给我们留下永久的回忆。另外,砖小巧、轻盈的体形,排列起来独具逻辑性,甚至连最简单的墙壁也能因他的排列使得韵律变得丰富多彩,常采用的方式有缝隙交错中的十字缝、五出五进等,看面排列中的三顺一丁、两顺一丁、五顺一丁、一顺一丁等排列方式,还有马莲对、担子勾、狗子咬、三破中、小联山、大联山等;复杂多变的图案构成方式有倾斜旋转中的人字纹、柳叶人字纹,单元重复图案的如万字锦、双笔管做法、褥子面、套方、步步锦等。今天的建筑表皮设计中常用的外贴面砖、外挂仿石装饰板等做法可谓异曲同工。借鉴、学习和运用传统建筑砖装饰的肌理构成手法,能使建筑呈现出更为丰富多样的立面形式,增进建筑表皮设计的传统文化内涵【3】。

2.2.2 木材

木材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较早的建筑材料之一。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美观、加工性好等特点,但是作为建筑表皮设计材料,木材颜色给人以温暖感;木材的高明度给人以明快、华丽、整洁和高雅的感觉,明度低的则给人深沉、厚重、沉静、素雅、豪华的感觉;纯度高的木材有华丽、刺激、豪华的感觉,反之则有素雅、厚重、沉静的感觉。木材表面的纤维切断后表现出的无数个细胞凹槽,反射的光泽有着丝绸表面的视觉效果;纹理和节子是天然形成的图案,能够让人们产生一种亲切感。木纹是由大体平行但又互不交叉的图案构成的,能够让人产生流畅、井然、轻松、自如的感觉【4】。另外,其触觉特性远比金属、玻璃、混凝土和石膏为好,且木材环保性强,可持续性强,节能保温,且容易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融入到自然的形象中,这样木头的建筑跟树林,色彩和质感能够达到一个非常自然的表情,故木材将是未来建筑表皮设计的一种重要材料。

2.2.3 混凝土

在我们的印象里混凝土是粗糙的、灰色的,但在把混凝土和其他的材料以合理的比例混合使用时,清洁的混凝土表面与同样精心制造的木材或金属结合在一起,或是对混凝土进行光和影的巧妙处理,这样就能看到混凝土细腻和柔软的一面,使得他作为建筑表皮设计材料呈现出的“素”和“静”更加自然。

2.2.4 玻璃

玻璃不仅具有澄净、透明的特点,而且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玻璃出现了微晶玻璃、抛光嵌丝玻璃、槽型玻璃、玻璃砖等不同种类;玻璃外观上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的表面处理有上釉、酸刻、喷砂、丝印等方式,这些新技术以及玻璃优良的绝缘性能和荷载潜力使得玻璃既可以柔弱,也可以坚强,给了我们无限的选择,建筑表皮的表情因带有网格或其他图案,传达出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含义;建筑表皮的肌理也因透明程度的不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5】。

2.2.5 金属

金属能够被弯曲、扭转、以及变形,却不影响本身的性能,并易于加工,正因为金属的这种延展性与柔韧性而被建筑师作为建筑表皮设计所利用,如铝合金、钛锌合金、铜等金属材料的合金幕墙或屋面板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典型的建筑表皮有:在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中,金属冲孔板作为建筑表皮,带来了可供想象的奇幻空间【6】 ;瑞士巴塞尔火车站附近的沃尔夫信号塔,六层高的混凝土外被20厘米宽的铜片包裹着,铜片的光亮感与周围铁路的锈迹斑驳的环境形成对比,在窗户的位置翻起的铜片,使光线和景观进入到塔里,夜晚,从窗户翻起的铜片中透出的灯光,又透露出建筑的尺度。

2.2.6 其他

除以上材料外,建筑师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常常使用的材料还有以下几种:①竹类,此类植物生长快,可再生能力强,生产周期短,纹理通直、色泽淡雅、材质坚韧、资源丰富,且是一种可持续性材料资源,很多建筑师尝试引入竹子作为单体建筑的皮肤。②玄武岩,作为表皮材料,白天阻隔、吸收太阳热量,晚上将其释放出来,可平衡昼夜温差。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道密纽斯酒厂设计就是把附近可采集到的天然石块,装入金属丝编织的“笼子”中,形成尺寸较大的、形状规则的“砌块”,形成建筑表皮,这种有绿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玄武岩墙,与周边景致优美地融为一体【7】。③高分子膜等。

综上所述,木材给人温暖,钢材与玻璃有现代感,马赛克很艺术,耐候钢的复古……不同的材料显示着它们不同的性格与情感,也向我们展示建筑的不同特征与功能。对于建筑师来说,材料是他们手中的利剑;对于材料来说,建筑师是它们心中的灵魂;究竟是灵魂找到了利剑;还是利剑成就了灵魂?实际上在这个重要的环节当中,用建筑材料构造很重要,一是材料再造;二是建筑设计中的材料策略;三是建构与材料;四是绿色建筑与绿色材料;五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建筑。故我认为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有几个重要方向:一是易于回收,二是提升他的物质性质,三是原材料来源广泛,四是生产过程更加环保。

2.3 建筑表皮的设计与材料语言的探讨

通过材料的运用,建筑表皮具有多种表现形态,这些表现形态通过视觉转化后的形态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远古时代朴素和本真的建筑表皮,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性建筑表皮,工业化时、单调乏味的建筑表皮,到如今多元文化时代,数字信息技术使得建筑表皮呈现出多元化,可以看出建筑表皮的发展受到意识形态和技术的影响。结合当前时代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创作表现出自由化倾向,这个倾向也在一些重要标志性建筑中表现出来,如国家大剧院的“水泡”,国家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等这些崭新的建筑立面形象,无明确几何界限的建筑造型,体现了不同于传统墙面的自由化视觉特征。这些依赖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建筑表皮与社会文化也息息相关,因此表现出建筑表皮材料语言创作的第二个倾向:文化情感倾向,即这些建筑表皮的“表情”不仅消除了视觉上的枯燥,还关照了人的情感和心理,设计了一种建筑隐喻,宣泄我们的感情,表达我们的思想,从而使得建筑表皮具有了生命力。如广州歌剧院的外部形态犹如在平缓的山丘上放置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砾石”,立意来自于传说中屹立于珠江中的海珠石――广州的镇城之石,故称“圆润双砾”。第三个倾向为生态化倾向。即建筑表皮和材料的表现都力求“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应用地方材料,合理利用地方环境。如伍崇在设计悉尼歌剧院时从环境出发考虑建筑造型,断面上一连串的圆柱体显示“系出同门”的感觉,他称之为自然中的激浪拍岸。建筑师在表皮设计中要实现这三个材料语言创作特征,与材料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态属性和视觉属性密切相关。建筑师往往是在把握和了解材料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基础上,赋予材料以理念,展现材料的审美价值,促进整体视觉形象的表达,实现材料与人的良好沟通。建筑材料的视觉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形状(包括在形状上的独立与分离,或扭曲或增减或旋转的变化以及断裂的形式)、色彩(包括运用材料固有色、环境色、设计色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色彩的方式)和质感(或匀感、或混杂、或透明和对表皮进行软化等)三方面,他们直接赋予建筑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视觉效果【8】。这些都使得建筑创作变得更加自信,表意更加丰富和深刻。

建筑的表皮设计离不开建筑材料的支撑,建筑材料也在制约和限制着建筑师表皮设计的工作,建筑材料的发展为建筑师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前景,建筑师对建筑材料的惰性认识又阻碍了创作的提高。故对建筑材料的认识不能够只停留在静态的水平上,应不断追随建筑材料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对材料的认知,有时甚至是彻底颠覆自己的材料观念。唯有如此,创作才会永无休止;惟有如此,创作才能与时俱进, 开放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孙超法,当代建筑表皮设计的三个趋势,建筑创作,2007.1

[3]郭敏帆,传统建筑砖装饰的肌理构成手法,低温建筑技术,2009.7

[4]刘雁,张建新,周宝国,环志中;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初探;江苏建筑;2005.3

[5]石媛媛,当代建筑表皮的多样性,山西建筑,2010.01

[6]何可明,金属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及其反思,建筑与文化,2010.3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3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9-01

《建筑材料》是技工院校建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长久以来,《建筑材料》以其凌乱的系统、繁杂的内容困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面对新时期课程体系的挑战,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应是专业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多,涉及面广,系统性差

《建筑材料》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建筑材料,如石灰、石膏、木材、混凝土、吸声材料、建筑砂浆、水泥、轻体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建筑钢材、石灰、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建筑胶体、管道材料等,内容繁杂,品种繁多。虽然各类材料自成体系、但各体系内缺乏逻辑关系,系统性较差,学生学起来易枯燥乏味,上课时提不起兴趣、提不起精神,更别谈能学到多少东西了。

1.2 内容枯燥,逻辑性差,实践性强

本课程经验性内容多,概念术语多,纯文字叙述多,逻辑推理内容少。看似好学,实则不然,要想真正学好这门课,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较难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对路,学习方法无要领,教师们教起来就会比较累,学生们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掌握不了多少实用知识。

1.3 课程学时少,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学完

一般来讲,技工院校建筑专业的学生最后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通常会被安排到建筑工地一线实习,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实际时间减少,为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很多教师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填鸭式”教学,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效果,单追求“快”忽略了“好”,最终导致学生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师教起来紧张无奈。

1.4 教材内容滞后,缺乏创新

目前,《建筑材料》相关教材中,传统材料如石灰、水泥、普通砼、钢材、木材等讲得过多、过细,占用了较多的课时。但很多新材料教材中多数并未提及,例如建筑工程中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高性能砼、各种新型玻璃、双钢筋、新型防水材料、新型管材等。

1.5 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传统教学方法在不少技工院校中仍然有较大的市场。虽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学科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有些效果,但对于建筑材料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只采用上课老师讲、学生被动学的方法,根本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仅停留在理论的基础层面上,对各类材料的应用知识以及工程实际材料的应用知之甚少,进入工地后,并不能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更谈不上综合应用所学的材料知识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了。

2 课程教学方面的改进

根据技工院《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自身特点和建筑材料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改进教学方法

2.1.1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这样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材料是一个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行业,新材料层出不穷,但目前广泛使用的教材内容远远滞后于实际。由于各地师资条件不同,在不能实现实物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应用等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将原料结构、内部构造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加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以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把知识点直观、生动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理论以形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边看、边听、边做、边想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1.2 大量引入案例法教学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针对技工院校学生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建筑材料课程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针对建筑工程常用建筑材料,运用发生在身边的工程案例,从引入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使知识在案例中呈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加他们的直观认识。

2.1.3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的、必须的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建筑材料学科中有大量的建材需要学生去认识,通过建材实验,不仅能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强烈的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渴望。教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观察、思考、质疑、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力。

2.3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目前,多数技工院校都覆盖了高速的互联网络,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在网络上获取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增加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各种专业的建材网站、科研院所网站、甚至建材市场动态。这些他山之石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技术、市场零距离接触是非常有好处的。

2.4 选择内容浅显实用而又不失新颖的教材

选对一个教材的作用非常之大,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把好学生的教材关。选择教材要把握好“三关”一要把握“浅”字,二要把握“用”字,三要把握“新”字。浅显是指应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解决一个“浅”字,在必需、够用、有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难度;“用”字就是实用之意,实用是指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有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新”字即新颖,新颖是指教学内容符合并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时展的新形势,具有先进性,突出一个“新”字。近些年来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等新的信息都要在教学内容里反映出来。

3 结语

在《建筑材料》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技工院校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研究,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技工院校《建筑材料》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广受社会欢迎的建筑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友辉.建筑材料教与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4

关键词:材料;地域性

建筑学最原始的含义,是用建筑材料盖房子,并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空间。但这个定义宽泛空洞,并且忽略了其中的场所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事实上,场所与人的重要性,无可争议。换言之,建筑学的含义的确切理解是在所需要的场地上运用材料搭建房屋,创造人们生活需要的空间。这就涉及到了诸多因素,比如“地点”、“材料”、“建造”、“人所需的空间”等。但在建筑学里,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可见,在建筑学中谈材料,势必会牵扯到诸多因素如图1。

1 场地因素

1.1 材料与地点

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点明了“地点”的重要性。他说“人和地点的关系以及地点和空间的关系都包括在人的住所中,即人与空间的关系就是定居关系”。海德格尔的观点,只有定居才能证明人们的存在,住所的真正意义是与地点发生关系而不是空间。所以,人们定居的重要因素是地点和场所。诺伯格・舒尔茨与海德格尔对建筑场所都很重视。在《场所精神》中,诺伯格・舒尔茨通过讨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认为“场所”是建筑研究的最重要因素。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对建筑特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是颜色和材料,木头、石头和砖头表情各不一致,这是建筑存在的方式。

建筑得以存在是靠着材料的表现,是材料满足了建筑的需求,这和地点、地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材料有明显的地域性,更能体现场所的方向感和归属感。同时,材料受到地点殊因素的影响,使场所显现出的特征不断改变,以此强调材料的真实性。比如意大利的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地点属性。

可见,地点因素对于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是重要的组成成分。表达地域性的材料,用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与人与场所相关特征。

1.2 材料与气候

拉金斯在家书中讲述了他所热爱的银版照相法“同拍摄的宫殿本身完全一样,污渍、残石都原本地照下来。”拉斯金喜爱风侵蚀的视觉效果,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美学理论。威廉・吉尔平说“粗糙和突然改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性质”。在建筑中,时间是认证好品质的方法之一,因为它“拭去了附于建筑之上的所有的装饰和润色”,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作废墟装饰物的元素……风化后斑驳的污渍和沉积物……攀附和生长在墙壁上的各种植物”。气候为建筑材料塑造的独特效果同样体现了地域性。

1.3 材料与光

在建筑中,光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材料的纹理排列与色彩搭配离不开光。建筑设计对光影的控制,也离不开材料,而在材料操作下的光影转变,恰好展现了场地特征。现代建筑大师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并且体现光在建筑中的作用。比如菲利普・约翰逊的水晶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都是用了操作材料的方法来控制光影,进而创造独特的空间感受。

可见,实际建筑中材料的设计和具体操作搭配与光的应用联系非常紧密。材料与光营造的建筑空间氛围,传递着属于地域性的特征。运用光的设计手法成了地域性建筑材料表达的重要方式。

2 形式因素

2.1 材料与地域色彩

停留在物体表面的不是事物的真实表情,真实的表情隐含于事物立面,我们常把外表的变化看做是肤浅的表现,即便是凝聚着“地域性”的地方,广泛使用一种简单易得的本土材料,或像附加材料一样“肤浅”,但这是它们最吸引引人眼球的特色。

材料真实的表现力离不开当地的气候环境,气候对建筑的风化强化了材料的表现力。这样建筑也获得了“根深蒂固”的情感:像锡耶纳和佛罗伦萨这样的意大利小镇。当地的铁的氧化物染成的红褐色土到处都是,因此,当地砌筑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泥土烧制的,故此呈现出与大地相近的赤色或者橙色。

建筑材料颜色和大地颜色相近,故此,建筑与地域关系得以表现。建筑在展现地域性色彩语言的同时,也展现了场地特征。

可见,场所与材料是相互影响的,忽视地域与材料的联系或许适合理想的国际式风格,但他们不是材料科学上,而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上,建筑材料与地域性的意义和特性是无法脱离的。

2.2 材料与细部

在传统观念中材料“本性”的异化中,如若说制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对于制作的强调并非是仅仅对传统手法的简单回归与复制。事实上,简单的回归或者复制既不可取也不现实。对于建筑材料的表现,建筑细部表达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筑构件的有效传达,也不单单在于建筑构筑的直接体现,而是在于建筑细部构件或者构筑所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和人类手工制作的工艺。

可见,细部的意义蕴含着地域性所强调的建造工艺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从而使得细部中的物质操作与非物质特征相互融合,并浸润地域性观念。

3 空间因素

3.1 材料与空间感知

辨别、感知周边环境的是人的身体的本能,在建筑中,人体的感知就是对建筑空间和建筑氛围的认知和体验。

建筑环境是人造环境,是人们体验生活和感知空间的场所,人们在建筑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经验与记忆,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属性,是人们生活的物质承载着。人们基于对材料的物质认知,享受建筑给予的知觉记忆和感官体验。而对于表达材料的地域性,则更需要融入这些生活体验。

3.2 材料与生活空间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5

关键词:施工现场 材料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building market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quality supervision is increasingl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raise economic benefits from the factors of full economic consciousness, materi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material. The construction company can only in intense competition remain invincible.

Key words:Construction site;Material quality supervision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则是重中之重,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将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处于严格监管下使用呢,笔者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方面做了如下的比较分析。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

(一)工程建设单位要建立项目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对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予以清场。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建筑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二)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涉及工程使用的材料,应当注明规格、性能及技术标准,不得指定品牌、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商。

(三)工程监理单位要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和监理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建筑材料进场报验程序和抽检制度,配备相应的检测工具和检测试验设备,对进场建筑材料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进场复验,并与施工单位的建筑材料自检记录进行对照,如发现不一致情况,应由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共同对该种材料进行复验。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不得签字认可;发现现场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并可能引发质量安全隐患的,应书面督促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要求立即停工,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四)工程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做好所使用建筑材料准入登记备案,并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销售商的经营资格;验明建筑材料合格证明和标识;建立进货、使用台账,如实记录建筑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和联系方式、进货时间及其使用部位、时间等内容。

二、严格建筑材料检测,确保安居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应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等国家和省有关工程材料检测管理的规定、标准和规范,严格工程材料送检、抽检和检测,强化建筑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检工作,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筑质量。

工程涉及的钢筋、水泥、预拌混凝土、墙体材料、门窗、防水材料等主要建筑材料,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产品标识、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说明书、执行标准等必须齐全,并且有检测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的产品抽查报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下述主要建筑材料应予以重点检测。

(一)混凝土:加强预拌混凝土和现场搅拌混凝土质量的动态管理,不仅要对原材料的进入进行严格把关,而且还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强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控制。重点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和现场下料情况及记录,有怀疑时应进行抽样,对其坍落度及强度进行检测。确需现场搅拌混凝土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应当事先报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予以重点监管。预拌商品混凝土供需双方应当在预拌商品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混凝土验收记录,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现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

(二)钢筋:认真贯彻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修订版),对施工现场钢筋原材、加工制作环节、取样送检等进行监管,将“重量偏差”项目列入检测范围并严格加以监控。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现场复验报告,对有怀疑的产品进行抽样,截取试件并对其力学性能、工艺性能、重量偏差进行检测。

(三)砂、石:对其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进行检测。

(四)掺和料和外加剂: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现场复验报告,对有怀疑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落实各方主体责任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监管服务重点,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强化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和参建各方的行为监督,督促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和质量安全措施。

(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对本辖区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筑材料的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抽检通报,并视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告;对危及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不合格建筑材料及相关企业,及时予以公开曝光。

(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材料环节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管理规范、质量意识较强的施工、监理企业予以通报表扬;对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出现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的施工、监理企业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视具体情况予以严肃查处。

四、强化使用材料的进场申报签证程序

(一)建筑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按承建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将拟选择的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采用或使用计划,一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单位与生产厂家签订合同或协议后,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供采购合同或协议以便核查,并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货源的统一和材料性能的稳定。

(二)在建筑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按合同文件规定,进行自检检测试验,并按附表格式向项目监理部报送《进场材料报验单》。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6

关键词:建筑材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building material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Yu Su-hong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Foshan 5282162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for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our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 summarized. We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teaching

一、《建筑材料》课程的地位与特点

1、课程地位

《建筑材料》课程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和工程应用,在今后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过程中严格把关建筑材料选用的要求和标准,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课程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逻辑性和系统性差、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知识点分散、概念繁多等特点[1]。本课程主要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涵盖了石材、石灰、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钢材、木材、沥青、塑料、复合材料等十多个材料大类,相互之间关联不大,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枯燥繁琐,很多知识点难以进行推理分析,诸多的数据和计算公式都源于实践经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

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认知有偏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但学习的目的性却非常强,比较注重跟未来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基础性和综合性知识重视不够,加之《建筑材料》课程枯燥乏味,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材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

目前市面上高职高专的《建筑材料》教材琳琅满目,但大多沿用本科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更新滞后等缺点。随着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的发展,相关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在不断更新,很多传统建材正逐渐被新型建材取代,但很多《建筑材料》教材的内容却做不到及时更新,导致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相脱节,如在2011版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定义标准稠度的水泥浆是试锥下沉值为30±1mm,而有的教材仍旧沿用旧规范中的值28±2mm[2],教材内容显然滞后,容易误导学生。

此外,《建筑材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应该不同,但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都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很多教师反映说找不到一本合适的满意的教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建筑材料》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等“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以理论教学、文字叙述为主,很多学生缺少对建材的感性认识,普遍存在似懂非懂的学习现状,虽开设了一定量的实践课,但仍难以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4、师资队伍不合理

我院作为一所新办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实践经历匮乏,很难结合施工现场经验进行教学,理实一体化难以实现,影响教学效果。

5、实训条件不完善

目前学院已经投入了一定量的资金来进行建筑材料实训室的建设,但还不够完善,导致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如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因缺少压力试验机而无法测定水泥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只能测定其抗折强度,因此无法根据实测结果去评定水泥的强度,达不到教学目的。因实训场地和设备数量的限制,以十几二十个人为一组进行试验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实践技能得不到锻炼,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6、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院《建筑材料》课程的考核采用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闭卷考试方法,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试验操作与试验报告等)占40%,不够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鉴于《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1、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

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理解《建筑材料》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建筑材料是房屋构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未来就业岗位中的占据重要地位,在课程讲授的内容中引入一些因建筑材料选择使用不当造成的工程事故实例,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大学是学习专业技能的阶段,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理念和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大学阶段的积累将是学生未来漫长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2、重组教学内容

首先应选择近期出版的高职高专的《建筑材料》教材。其次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当前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最后教师应通过网站、论坛、协会等各种途径及时获取建筑材料的最新消息,密切关注最新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情况,并将新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此外,随着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学生除了掌握常见材料的性能和工程应用之外,更应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本课程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丰富教学手段

(1)现场参观实习

由于我院《建筑材料》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 很多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对建筑材料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将建筑材料参观认识环节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和校园建筑物时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有关建筑材料的具体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工程中因材料问题常见的各种弊病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课程内容,运用实际工程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3]。例如讲解混凝土和易性时,给出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和流沙现象的图片或相关施工视频,先让学生思考问题所在,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引入混凝土和易性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及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让学生对混凝土和易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再如,某工程施工中,石灰砂浆粉刷过的墙壁出现了鼓包开裂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过火石灰引起的,可以通过对石灰进行陈伏来解决这个问题。

(3)实验教学法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材料的检测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取样后送交至专门检测机构。因此,学生要胜任施工现场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能在现场正确对材料进行取样的能力,还要具备对检测机构送来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4],故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开设的建筑材料实验项目有水泥性能检验、混凝土性能检验、砂浆性能检验和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集中辅导为辅” 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4)对比教学法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展示材料样品,让学生对材料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同时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共性和特性,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且印象深刻[5]。

(5)课堂演示教学法

在讲解某一新知识点前,尽可能收集一些样品用于课堂演示,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建筑材料有宏观认识,通过样品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在课堂上做演示,加深学生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首先应重视对在职年轻教师的培养,鼓励并支持年轻教师寒暑假期间去企业进行顶岗锻炼,结合自己的岗位与所授课程定岗,深入一线积累现场经验,收集第一手资料,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能提升年轻教师在讲台上的自信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其次应从行业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高工作为兼职教师,辅导年轻教师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综合评价学生等,企业学校共参与,切切实实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即所需所用,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任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夯实专业基础,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目标了然于胸,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大专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淡化对理论部分讲解,突出实践教学,融理论于实践。

5、完善实训条件

首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要求(实践课时12学时,理论课时48学时)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践教学项目。试验课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具体的试验项目一般以4~5人为一组,应根据专业招生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实训条件,增设实践教学项目中必需的实训设备,同时根据人才培养评估要求配置足够的实训场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项目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6、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传统的单一闭卷考核模式难以体现出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了能真正落实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建筑材料》课程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过程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试验操作、试验报告等平时表现,试验操作的权重占平时成绩的50%;最终考核(期末成绩)主要是指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试卷考试和实操考试,实操考试主要根据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来评分,其权重占期末成绩的50%。这种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四、结束语

《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目前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实操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方面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及时调整改革路线,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卜长明,黄林青,陈明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71-173.

[2] 杜旭斌,贾宝玲,孙玉齐.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3(10):77-80.

[3] 王刚.建筑材料课教学新方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2005,2 4 (3) : 227-229.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7

关键词:建筑材料;工程

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在他的著作《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中记述了一个故事。

“我有一次邀请一位很棒的舞者威廉·弗赛思(WilliamForsythe)到我的班上来,让他跟学生们谈谈编舞和建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也让学生们听听他对空间的想法——这对舞蹈和建筑都是很基本的东西。威廉·弗赛思是个生于美国的舞者,70年代去了欧洲,从1984年到2004年中,担任法兰克福芭蕾舞团(BalIett Frankfurt)的总监,着手将欧洲芭蕾迂腐的传统容貌改头换面。

他走到教室前面一倒下,站了起来,然后又倒下。站起来,倒下。他就这么做了45分钟,而每一次倒下的方式都跟前一次完全不同,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弗赛思真是—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每次倒下的方式,我们绝料不到。学生们都看呆了。

这堂课结束时,弗赛思站起来说:‘芭蕾就是这么回事。’的确如此,所有艺术都是这么回事:用各种工具违抗重力法则,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创造一方天地。”

丹尼尔·李布斯金讲述的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画家用色彩、音乐家用声音、舞蹈家用肢体、作家用文字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梦想,那么建筑师用什么呢?我们虽然能在心里或在纸上设计建筑,但是建筑使用的媒介要凑在一起比较困难,有石头、钢铁、混凝土、木头、玻璃……我们遇到的挑战是如何用这些静默的物质。设计出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建筑——能够诉说人的故事的建筑。这个过程就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表达。

1 建筑材料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物的各种材料之总称。建筑材料是建筑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关系到非常广泛的人类活动的领域,涉及生活、生产、教育、医疗、宗教等诸多方面。而所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性能、经济性以及纹理、色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功能、适用性、坚固性、耐久性、经济性和艺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材料的运输、存放及使用方式和施工方法。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往往依赖于建筑材料性能的改进与提高。而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又促进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使建筑物的功能、适用性、艺术性、坚固性和耐久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为了使建筑物满足适用、坚固、美观等基本要求,材料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充分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作用,分别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出现产生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成为可能;轻质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出现对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改善工作与居住环境条件等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并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造型与建筑物的内外装饰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因此,建筑材料是加速建筑革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建筑造价中。材料费所占比例很大,建筑材料的费用约占总造价的50%-60%。因而建筑材料的经济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造价,正确选用建筑材料,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

建筑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类最初“穴居巢处”,后来凿石成洞,伐木为棚,即所谓“茅茨土阶”。人类开始使用建筑材料是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物质开始,草、木、石、土、冰及兽皮等天然材料首先被人类用作建筑材料。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烧窑、冶炼技术,便开始生产和使用砖瓦、石灰、三合土、玻璃、青铜、陶瓷等建筑材料,于是出现了埃及的金字塔、古苏美尔人的宫殿、美索不达米亚的砖砌圆顶和拱、中国的万里长城、“秦砖汉瓦”、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宏伟壮观的塔、寺、楼阁等著名建筑。

18世纪以前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建筑材料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建筑材料才迅速发展。钢材和水泥的问世,使建筑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人类的建筑活动摆脱了几千年来受土木砖石的限制,于是有了高达300 m的埃菲尔(Eiffel)铁塔、主跨长达521 m的福斯海峡(Firth of Forth)大桥、高度443m的西尔斯大厦、高度452m的佩重纳斯大厦、高度420m的金茂大厦等著名的高层大跨度建筑。钢材、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特别是作为现代建筑材料的代表,铝合金、不锈钢及塑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塑料、涂料、新型建筑陶瓷与玻璃、新型复合材料等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建筑材料发展史可以看出,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材料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名称作为标志的。

3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表达时应遵循的原则

3.1 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能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时,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材料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及其受到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等,考虑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设计者对建筑材料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使材料在建筑物上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以往,由于设计人员对材料知识缺乏了解或选材上的失误,往往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大麻烦和浪费,甚至在建筑质量、功能、效果上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许多新材料的运用可能并不是从建筑工程开始的,例如钛金属板、玻璃钢原始于航天工程技术;聚碳酸酯材料始于工业产品;耐候钢始于桥梁结构工程……所以,为了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高建筑设计和建筑创作水平,设计者应关注其他领域材料的应用,关注材料行业的发展,了解建筑材料生产和技术上的新成就。

3.2 熟知建筑材料的加工、构造方法

一些传统材料由于加工及施工的工艺都较为成熟,建筑师也相对了解较多,而对于一些现在相对较少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建筑师往往知之甚少。这种认识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束缚了我们的思维,限制了我们的创作手法。

从国内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缺少对材料及构造的独立认识,建筑师在材料的运用上容易形成追逐流行的一窝蜂现象,马赛克、面砖、玻璃幕墙、铝板、百叶等都曾以雷同的形式大肆泛滥。这固然有其他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是建筑师对材料及构造的学习研究深度不够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向材料工程师学习,向生产厂商学习。向施工安装单位学习。

新材料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每种材料的背后都有着博大的技术系统,建筑师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每种材料的原理、生产过程等研究透彻,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材料的基本特性、适合的应用对象和范围、构造方式的基本原理等。在设计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与材料生产商、安装施工单位协调合作,创造出崭新的建筑形象。

在对待建筑材料及其构造方面,我们应该向德国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g)学习。作为建筑师,他与马克思-格哈雷尔(Max Gerharer)合作发展了专门的干挂空心陶土墙砖工艺系统,既达到了墙体节能的目的,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立面肌理效果,同时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工作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建筑精度,甚至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注重建筑材料的经济性

前文已经提到,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材料的选择、使用及管理,对工程成本影响很大。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对于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基本建设的技术经济效果,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挖掘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力

材料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是指对材料质感的表达。材料的质感可以在视觉和触觉上同时反映出来,因此,质感给予人的美感中还包含了快感。材料的质感主要体现在:粗糙和光滑、软与硬、冷与暖、光泽与透明度、弹性、肌理。同时,材料内部充满了张力,这种隐藏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任何材料都充满了灵性,任何材料都在静默中表达自己。赖特指出,“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故事”,“对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来说,每一种材料有它自己的信息,有它自己的歌”。丹尼尔·李布斯金则说,“每一种材料自有其语言和诗意……建筑师能用它们达到更高的目标,表达想法与情感、诉说故事、描绘历史”。

当建筑的基本形式如平面、体块类似时,不同的建筑外表材料以及不同的材料构造方式同样能够给建筑带来脱胎换骨的形势变化。荷兰MVRDV设计组设计的荷兰海牙的一处居住项目通过运用聚酯类波形板、铝质压型板、木瓦板、陶土瓦、水泥板等不同材料覆盖在基本体块形式类同的建筑单元上,不同单元显示出各自强烈的视觉特征,为居住者提供了更好的视觉分辨性。

在许多国外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可能仅仅从平面图或者立面图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设计,然而由于其不同的表面材料质感、特殊的纹理、特殊的构造甚至对传统材料及概念的颠覆性设计,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仍然十分深刻。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设计的一个小住宅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方盒子体块,但是由于外表采用了朦胧透光的聚酯类波纹板,整个建筑在夜晚便成了一个柔和的发光体。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建筑实体被动、封闭的印象。

丹尼尔·李布斯金在设计柏林犹太博物馆的时候。采用了锌板这一传统材料。因为锌很便宜,延展性高,容易生产,能经受日晒雨淋,可以涂漆。安装容易,而且柏林有很多高明的工匠。专精这门19世纪的技艺。但是很多人认为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警告说锌太脆弱了。会变得蓝蓝的。李布斯金的回答是:“这就是我要的。我欣赏这种材料的朴实无华;我欣赏它慢慢氧化。然后消逝……我想看看建筑物的轮廓逐渐柔和之时,这些角度锐利、效果鲜明的窗户会怎样变得更醒目。”

同样,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用他纤柔若丝般的混凝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神话。国家游泳馆采用ETFE(四氟乙烯聚合物薄膜搭建了一个梦幻般的神奇空间。

无论是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创造性利用,还是对新材料的勇敢尝试,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3.5 了解建筑材料的地域性

材料的地域性是关系或影响到建筑诸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原料的供应是否充足,加323-艺是否可行,工匠技艺是否纯熟,材料是否适宜当地气候,是否与周遭环境融合——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建筑物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建筑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spring Green,Wisconsin)居住与工作总部西塔里埃森(Taliesin West)为例,这一建筑是合理利用当地材料达到适用与艺术表现双重目标的典范。

西塔里埃森坐落在砂荒中,是一片单层的建筑群,其中包括工作室、作访、赖特和学生们的住宅、起居室、文娱室等等。那里气候炎热,雨水稀少,西塔里埃森的建筑方式也就很特别,先用当地的石块和水泥筑成厚重的矮墙和墩子,上面用木料和帆布遮盖。需要通风的时候,帆布板可以打开或移走。西塔里埃森的建造没有固定的规划设计,经常增添和改建。这所建筑的形象十分特别,粗厉的乱石墙、没有油饰的木料和白色的帆布板错综复杂地组织在一起,有的地方像石头堆砌的地堡,有的地方像临时搭设的帐篷。在内部,有些角落如洞天府地,有的地方开阔明亮,与沙漠荒野连通一气。

3.6 保证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性

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材料和能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重大课题。许多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巨大,节约能源是与节约材料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建筑物使用期间,空调建筑、采暖建筑需要附加的使用能耗。为了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费,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采用绝热材料或考虑材料及构造的热工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8

1.1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建筑和房地产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作用是:在学习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系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识别、选用、检测建筑材料,为学生继续建筑工程投标报价、工程招标、建筑施工及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1.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2.1专业能力

①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等方面知识。②掌握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特性、应用和保管等方面知识。③能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和保管常用建筑材料。

1.2.2方法能力

①根据材料性质,对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的能力。②初步判别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的能力。③依据工程环境和特点正确选择水泥的品种,进行水泥的保管和验收的能力。④正确选择混凝土的各项基本组成材料,并进行混凝土基本性能检验和配合比设计的能力。⑤正确选择砂浆的各项基本组成材料,并进行砂浆基本性能检验和配合比设计的能力。⑥进行钢材基本性能检验和保管、验收的能力。⑦进行石油沥青及其沥青防水材料性能检验的能力,正确选择防水材料的能力。⑧进行砌筑块材基本性能的检验,正确选择砌筑块材的能力。

1.2.3社会能力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并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③培养学生作为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1.3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围绕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造价员、施工员必备的材料基础知识及检验能力培养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1.3.1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1.3.1.1针对建筑企业施工员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通过大量专业调研和企业的座谈,确定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所需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提炼出学生完成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

1.3.1.2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学生在刚毕业的时候首次就业是从事施工员岗位群工作,但从长远来看,学生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积累,不断的学习可发展成建造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知识、素质和能力准备。

1.3.2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建筑材料类型不同,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选取与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设计顺序与材料种类一致,使教学过程与企业施工材料运用实际相一致。每个学习情境以建筑材料为导向,设计了以真实建筑材料为载体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我们以住宅施工中典型的建筑材料为载体,设计了八个并行的教学情境,直接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对接,每个情境按照“认识材料、材料进场验收、材料使用检测”的步骤实施教学,通过真实的材料验收与检测任务的驱动,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不同的情境重复的是验收与检测的过程,不重复的是学习的内容,通过反复强化训练,专业能力逐渐上升。将上述设计思路具体化,可以将课程划分成“气硬性的胶凝材料保管和验收”、“水泥的保管、验收和选用”、“混凝土的配制和检验”、“砂浆的配制和检验”、“砌筑块材基本性能的检验,选用”、“钢材性能检验和保管、验收”、“防水材料性能检验,选用”和“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检验、应用”等8个学习情境,按照各个情境内容的多少分配相应的学习时间,从而达成课程的整体设计。

2微观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按照各施工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又划分不同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从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必备基础、教师必备基础、教学媒体、工具与材料和实施步骤等提出具体要求。

3结语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9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程

一栋建筑,从建筑地形选址、建筑设计、到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多种因素作用。建筑材料是组成建筑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建筑材料的好坏,是否合格达标,直接影响到最终建筑建成的质量,更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那么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有必要对建筑材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检测,确保整个施工流程的安全生产。

1.建筑材料的常规检测内容

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一直遵循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从通常意义的标准来看,建筑材料一般以常规内容检测为主。包括对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各种建筑材料。其中,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和检测标准都是不相同的。检测水泥时,水泥的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是需要重点检测的内容;检测细骨料时,则需要深入采用化学实验,颗粒级配方式,表现密度,堆积密度,有机物含量和碱活性浓度等都是需要着重进行检测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相比又有所区别,出了颗粒级配方式,表现密度,堆积密度这些之外,泥块含量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值也是需要必须检测的;对混凝土而言,混凝土中间材料的配合比,表现密度和凝结时间等等,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内容;对建筑砂浆,除了考虑配合比之外,稠度值,分层度值,都是要检测的内容;对墙体材料,需要考虑墙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值,进行重点监测;对防水材料,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耐高温,耐低温等各种性能是监测的重点内容;对混凝土外加剂而言,其减水率,泌水率,透水的压力比和吸水量比是其主要监测内容等综合指标。可见,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和标准虽然不相同,但也并不是难以捉摸,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常规检测内容则是需要着重和主要考虑这些特征,将其作为检测的主要内容。

2.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危害

建筑材料检测是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而如果在检测工作中,由于人员操纵不当,检测作业指导书制定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检测工作不到位,使得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场地,那么就会给建筑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现在不少施工企业和单位一味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求短求快,对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能没有考虑清楚,盲目的求快检测过后,进行施工,给建筑的质量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说,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安全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安全事故,这种情况在实际施工情况中并不罕见。

3.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那么,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到位具体在实际检测中有哪些体现呢。通过笔者近几年来的工程实践,在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认为当前建筑材料在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首先,对检测材料的检测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我们都知道,做事的态度比做事情的能力更为重要,而很多施工单位从刚开始进行施工就没有充分的重视到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材料验收,材料把关,材料检验等一系列程序而言,所做的都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如有些工地的钢筋和水泥材料进场,只是形式上看看送货单和合格证,没有认真检查材料和核查材料。其次,对建筑材料检测构成威胁的因素认识不太明晰。影响建筑材料安全性能检测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别,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检测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否规范化,客观因素则是包括气候环境影响设备仪器的精准度和设备仪器的自身误差。如有些检测单位设备仪器落后,设备仪器的精准度不够精准,造成检测结果不够精准。最后,是建筑材料送检程序自身的不规范性。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程序基本都是建筑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材料送检要求来进行送检,但是这样会造成建筑材料检测的滞后性,这样会大大延长建筑材料的检测时间,给具体的检测和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4.改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在分析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可以提出改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首先,应当从进货源头上制止和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就要从建筑单位采集建筑材料开始,选择正规的厂家,认真核对厂家的营业执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等资质。对于购买使用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有三包凭证,国际质量认证,试验报告书等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建筑材料进场时,要按程序做好材料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其次,合理做好见证取样工作。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中,抽样检验是检测工作最常用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检测方法。那么,检测材料的最终成果是依赖于所送的建筑材料样品的质量来确定的。所以说,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能够准确,主要取决于所送检的样品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所以,应当对建筑材料样品的取样做好充分的认知。最后,检测单位的检测项目也要程序化和规范化。具体而言,检测单位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检测规范,检测标准,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进行检测,将人为因素,设备环境引起的误差因素降到最低,将检测结果做到客观公正化。

5.结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人身财产的安危,在分析当前建筑材料检测出现的种种问题之后,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认为需要从建筑材料选购,建筑材料样品取样以及建筑材料的检测规范化标准化等一系列问题着手,将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做到客观公正化。

参考文献

[1]杨克清.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纵横,2014(12):12-15.

[2]孙忠良.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8):32-34.

[3]李姿,李海鹏,张巍巍.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2016(2):20-22.

对建筑材料的认识篇10

一、充分认识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墙体材料革新和节能建筑工作快速推进。*5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已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79%,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达到91%;节能建筑竣工面积不断增加,当年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共节约用地5300亩,节省标煤15.3万吨,利用工业废弃物410万吨。市区、县(市)城区和部分乡镇基本实现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但是,全市非节能建筑、砖混结构建筑仍占较大比例,粘土类墙材制品依然大量使用。面广量大的乡镇及农村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还刚刚起步,部分地区实心粘土砖生产和使用出现回潮,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擅自变更节能设计或降低设计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我市墙体材料约占房屋建筑材料的70%,以粘土为主要原材料的烧结砖仍占墙体材料的主导地位,生产粘土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土地资源;同时随着居民条件的改善和建筑空调采暖的普及,建筑能耗不断增加,大量使用粘土砖必将导致新建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的大幅增加。

我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生产基地,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大力发展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大量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建筑渣土等固体废物,既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节约能源、保护耕地,又能改善和保护环境;采用优质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产品建造的节能建筑,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和日常居住能耗,显著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二、明确推进墙材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目标

我市推进墙材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目标是:全面禁止实心粘土砖、限制空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大力发展优质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至*6年底,所有县(市)级以上城区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目标,每年确保有20%的乡镇达到“禁实”要求。到2010年底,全市淘汰实心粘土砖,优质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60%以上。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政府财政投资的其他生产性项目建筑,全部按国家和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建设;市区力争达到建筑节能率65%的标准。

三、落实推进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的措施

(一)加大“禁实限粘”力度

严禁新建、改建或扩建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墙体材料(以下简称粘土制品)生产线。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严格控制粘土制品生产企业取土范围和规模,禁止向新建、改建、扩建实心粘土砖项目供地,限制向空心粘土制品生产项目供地。凡已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的县(市)区及乡镇,应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禁实”成果,防止反弹和回潮。建制镇分期分批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所有屋面、围墙和临时建筑禁止使用粘土制品,非砌体结构内隔墙禁止设计、使用粘土制品,各类建筑外墙和砌体结构内隔墙限制设计、使用粘土制品。逐步在市区及县(市)城建筑中淘汰砖混结构,直至禁止使用。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

(二)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要加大对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发展非粘土和高掺量工业废渣、符合建筑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非粘土类资源和其他废弃物资源生产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墙体材料。墙改政策和墙改基金要向非粘土、高掺量、高强度、高档次、上规模的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倾斜。凡利用非粘土类资源和其它废弃物资源的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其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要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按照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5年本)》,限制粘土制品生产,加快其转产或淘汰。

(三)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全面推广节能建筑

要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规定列入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建设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检查内容。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其他政府财政投资的生产性项目建筑,均要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并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农民自建住宅,提倡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加强对进入建设工地墙体材料的管理,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全面落实建筑节能率50%的同时,选择具备条件项目进行建筑节能率65%的试点。加快制定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工程应用和节能建筑的技术规范和图集,完善节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化体系,有步骤地开展现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四)加快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支持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示范,组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与装备,提高墙体材料革新和节能建筑的技术水平,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墙材节能建筑

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实施新型墙体材料标准,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确保产品及工程质量。积极建设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示范生产线和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样板,推广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拓宽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范围。积极推动绿色建筑、低能耗或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开发和试点。

(五)充分发挥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政策调控作用

要充分发挥墙改基金在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中的经济杠杆作用,严格按苏政发〔*6〕60号、苏财综〔*3〕153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征收、返退墙改基金,除国务院、财政部和省政府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减、免、缓征专项基金。房屋建筑工程中全部(含基础部分)使用经认定合格的非粘土新型墙材并达到节能要求的,新型墙材专项基金预收款按照100%退还;使用非粘土新型墙材占墙材总用量比例达到40%以上并达到节能要求的,专项基金预收款按照实际比例退还;使用非粘土新型墙材占墙材总用量比例低于40%的,一律不退还专项基金。

四、加强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各地要健全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级墙改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研究解决墙改工作的难点、重点问题,明确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目标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经贸、建设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

经贸部门要加强对墙体材料产品的认证管理,适时和调整鼓励、限制、淘汰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规范生产与流通秩序。对涉及人身健康的墙体材料,要逐步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范畴,不经认证不得销售使用。加强对认证墙体材料产品的生产监管和推广应用。没有通过认证的墙材企业不得享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管,根据国家和省的建筑节能技术公告和节能推广项目目录,引导单位和个人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为规范市场行为,应开展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性能的认定,以及节能建筑的认定工作。对列入淘汰目录的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入工程使用。节能建筑应优先选用经国家和省、市推广认定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对达不到国家和我省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或在工程中采用国家和我省明令禁止、淘汰的产品、材料和设备的,一律定为不合格工程,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和发放产权使用证,不得减免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更不得参加“扬子杯”、“鲁班奖”、“绿色建筑创新奖”等优质工程以及省和国家优秀设计的评选。国土资源部门要重点加强对砖瓦企业生产用地的监管,加大粘土砖瓦窑的整治力度,属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治砖瓦窑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42号)规定的六类整治对象的砖瓦窑,要坚决予以关闭。对符合生产条件并通过认证的墙材生产企业发放矿产资源开采可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建设科技的投入力度和建筑节能技术科技攻关力度。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组织力量加大对新结构、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禁止无标生产和质量未达标的墙体材料产品出厂销售。工商部门要及时收回无粘土资源的砖瓦企业的营业执照,依法查处无照生产经营、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设备的行为,对新注册或更改注册的墙体材料生产、销售企业应当在本地墙改办公室出据意见后办理。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督,依法查处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各级墙改办公室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执法条件和手段,接受政府委托,依法查处违反国家、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