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噪音污染十篇

时间:2023-12-13 17:08:24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1

[关键词]噪音污染 控制技术 城镇噪音

中图分类号:TE93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52-01

城镇的噪音污染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并对身体产生巨大的危害。噪音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生活噪音、工业噪音、商业噪音、交通噪音等。城镇发展过程中要控制好噪音污染,减少对人们生活的损伤。

1、城镇噪音污染产生来源

1.1 生活噪音

生活噪音是城镇噪音污染的重要原因,房屋装修、家庭音响、集会高盛喇叭、商场促销和叫卖、娱乐场所喧嚣声等都是生活噪音的组成。百姓通常都会受到生活噪音的污染,并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减少这方面的影响。

1.2 工业噪音

工业生产中机器运转会产生很多的噪音,例如粉碎机、切割机、冲床、机床、柴油机等设备工作中会产生频率较高幅度较大的噪音。工业噪声对于在工厂中工作的工人来说有很大的危害,做好工业噪音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建筑噪音

我国城镇的建筑热潮引发了大量的城市噪音。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这些噪音通常都是持续的。风镐、打桩机、振捣棒、搅拌机在运转的时候会发生很多的噪音,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严重了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

1.4 交通噪音

机动车辆在城市行驶中会产生很多的噪音,这也是城镇噪音的重要原因。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逐渐增加,各种轮胎的摩擦声、喇叭声音、发动机车辆的声音产生污染。因为城市道路发展逐渐加快,交通车辆产生的噪音污染也在不断地加深。

2、 城镇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2.1 增强公众的噪音控制意识

城镇噪音虽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噪音污染的危害。只有社会居民认识到了噪音污染的紧迫性,才会加强对声污染的学习。在相关的社会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的人知道噪声污染,但是认为企业和周边的邻居交通是噪音污染的重要来源,并不能将自身作为噪音污染的参与者。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地方政府才是承担噪音污染治理的主力军。我国居民的噪音污染保护意识不强,因此要加强新闻联播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噪音污染宣传。城镇居民对于噪音的意识呈现了低年龄人群意识好于高年龄人群的特点,主要因为在课堂中学习了相关的噪音污染知识。要使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讲述噪音污染的危害,提高人们防止噪音的意识,增强居住的环境质量。

2.2 建立完善的噪音污染法律

我国的法律规定在学校周围的局域在夜间和白天的噪音标准分别是45dB和55dB;工业区商业区的噪音标准值在夜间和白天分别是50dB和60dB;城市道路两侧的夜间不能超过55dB,白天不能超过70dB。我国的法律对于噪音的最高上限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于最下线却没有明确的表示。在相关的研究中表明,持续的低噪音会让人突然感觉到不适应,是身体的隐形杀手。我国要完善噪音污染罪的立法,,确定严重危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人一定的刑事责罚,将不断地产生噪音污染或者是过失造成的噪音污染纳入到法律当中,适用法律的武器增强噪声控制意识。

2.3 完善噪音管理的执法力度

执法力度显示了国家政府对于噪音污染的重视程度在商业活动中主要是采用噪音的形式吸引顾客的社会噪音和建筑装修中的噪音都是经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在文化娱乐场所和工作生产中产生的噪音环保局富有监管的权利;居民使用广播器材产生的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门负责。交警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噪音。每个部门享有明确的权利,在涉及到了本部门的交通噪音时,要及时的进行执法管理;若是出现了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情况,则是需要相关的部门进行合作管理,一个特定的行政机关处理相关的投诉,根据相关的职能划分进行转送,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推脱不作为的行为。

2.4 政府主动参与噪音控制

我国很多城市设置了噪音自动检测装置,这是政府治理噪音污染的一个创新,能够让居民及时的了解本时段的噪音污染等级,对噪音的治理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很多时候噪音控制污染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布局,因此政府要建立统一标准的噪音管理系统,将每个地区每个时间段收集到的噪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公民出行的途中就能够及时的查询相关的路线,保证了公民权利。政府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公民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减少噪音污染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对违法的集体或者个人进行严厉的惩处,鼓励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噪音管理中,建言献策控制噪音污染是重要的举措。在城市快速车道和轻轨两边已经大量的使用了隔音板,这对于减少交通运输的噪音污染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政府要加大对噪音污染的控制投资,提高科研的投入,研发新型的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3、 城镇噪音污染控制技术

3.1 吸声技术

在室内使用吸声技术可以降低居室中的混杂声音,吸声技术主要是在天花板、墙壁、以及悬挂中使用。噪音声波进入到吸声材料的空隙中,就会让空隙的小纤维和空气发生摩擦,让原来的声能转化成为了热能,导致了声音被消耗和吸收。吸声材料面积越大、性能越好,噪音的降低效果就越好。一般的居室中使用3-8db的降噪音,若是房间的吸声能力差,就会使用8-12db的降噪量。

3.2 消声技术

降低管道中的噪音就是消声技术。在气流或者是水流经过的时候,使用消声器让噪音衰减下来,从而达到了控制噪音的目的。消声器分为很多类型,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阻性消声器、微孔板消声器、抗性消声器、耗散型消声器等。我们经常使用的是阻性消声器,主要是吸收声频,使用声频在吸声材料中的黏带阻力和摩擦力,转化成为其他能量从而消耗噪音。耗散型的消声器能够降低喷注的噪音,在生源中控制和降低噪音,有节流降压型、多空扩散型、小孔喷注型等。

3.3 隔声技术

使用体制重、密度大的材料将噪音封闭在空间中阻止噪声的传播,就是隔声技术。主要有隔声间、隔声罩、隔声门、隔声窗等,隔声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声音的传播,但是固体导声不能控制。

3.4 减震隔震技术

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通过空气传播的被称为空气声,通过固体震动进行传播的为固体声。固体声相对而言的传播能力强,距离越远传播的能力就会减弱,所以可以采用隔震的方法控制好机体表面的震动,这样能够减少固体声的污染。

在城镇发展中,噪音污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噪音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交通运输噪音、生活噪音污染、商业活动噪音污染、工业发展噪音污染等,这些污染都是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因素。政府和相关的部门要提高噪音污染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手段加强噪音污染的控制,改善居民的生活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艳云.城市环境噪音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2,(1):52-53.

[2] 杨乐.噪音污染治理问题与控制技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25):85-86.

[3] 朱柏丽.谈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J].科技传播,2012,(4):16-18.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2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7-0079-04

一、主要发达国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简介

1.美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

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在美国产生由来已久,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正是如此,美国于1968年制定了《飞机噪声消减法》,主要用于防治飞机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具体由联邦航空航天局来操作实施。美国国会于1972年制定了《联邦噪声控制法》,该法旨在使美国公民免受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并保障其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生活。这部法律在美国的环保机构制定国家环境噪声防治标准时起到了指导作用,并被作为一项国家法制政策固定下来。美国国家地方法律办公室于1975年制定了《社区噪声控制法规样本》,主要用于指导各州、地区制定地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与此同时,美国《声音分贝率法》也开始实施,该法使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环境噪声污染进行监测成为可能,并用法律条文把环境噪声控制在合理范围,起到预防和治理环境噪声污染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国其它一些州、地区大多也制定了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法律法规或者称之为反噪音法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纽约市于1963年制定的《反噪音法规》,该法规对防治环境噪音污染的范围、方式方法、主管部门、法律责任等规定十分详细,并限制性地规定了环境噪音的定义:“任何喧闹声或不合理的吵闹声及噪声、令人不舒服的、不必要的声音以及具有这类性质与强度的和持续性的使人健康受到影响的环境噪声的产生”。而且该法规还对每一种环境噪声都规定了特别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标准,并具体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1]

2.日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

二战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由于经济建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环境公害问题十分凸显,而环境噪声污染作为日本最为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之一,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日本环境噪声污染来源主要有:飞机环境噪声污染、铁路干线环境噪声污染、公路干线环境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具环境噪声污染、工业生产环境噪声污染、服务行业环境噪声污染等。[2]日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主要是一个由下而上的立法过程,最先开始于日本地方政府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而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条例。日本国会于1968年在《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噪音基本法》,该法作为日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对工厂、企业、服务行业的生产活动、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噪声污染进行了必先的限定。其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日本对《噪音基本法》加以修订,把交通运输工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也纳入该部法律之中,并在原来的立法基础上扩大了对工厂、企业、服务行业的生产活动、建筑施工所产生的环境噪声的限定范围,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标准。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单行法方面,日本政府于1967年制定了《关于预防公用机场附近飞机噪音公害的法律》和1978年制定了《特定机场飞机噪音防止特别措施法》,用于专门规制飞机所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其它关于铁路干线和交通运输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主要有:1967年制定的《关于新干线铁路噪音对策纲要》、1987年制定的《关于推进国铁改革后新干线铁路噪音的对策》、1995年制定的《未来铁路建设和大规模改良时的噪音对策方针》、1980年制定的《关于整备主要道路沿线的法律》。

3.德国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

德国跟日本一样,二战以后经济迅速复苏,尤其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凸显,随着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工业环境噪声污染问题也逐步加剧。目前,德国环境噪声污染主要来源有:工业生产环境噪声污染、交通运输环境噪声污染、飞机环境噪声污染等。德国政府对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立法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于1965制定了《建筑噪声法》,1968年制定了《噪声技术导则》,1971年制定了《飞机噪声法》,1974年制定了《联邦(噪声)辐照防治法》和许多相应配套实施的法律细则,如:关于割草机的合理使用,防治割草机产生的噪声扰民、建筑施工中机械的合理使用、交通运输行业对噪声的防治措施等实施细则。德国政府还于1998年修订了《噪声技术导则》,进一步扩大了环境噪声污染限定的范围,并将其纳入了新的环境噪声污染种类。除立法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之外,德国政府还采用了其它的一些方法来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如:大量种植树木营造隔音带、划定城市步行区以减少交通工具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严格规定交通运输工具通过安宁区禁止鸣笛、禁止飞机夜间飞行于居民区上空、鼓励公民使用低环境噪声标志L或G、建造环境噪声防治隔音墙、征收环境噪声污染排放税等。[3]在环境噪声污染责任方面,德国刑法第325条a规定了造成噪音、震动和非放射性污染罪,并制定了具体的刑罚处罚范围和详细的刑罚幅度。[4]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3

【关键词】噪声;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和企业,从而噪声问题从环境监测中日益的突出,目前,主要出现的噪声污染有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噪音和社会噪音。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以及危害到了人体健康。噪音问题成为人们日常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声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一、环境监测中对噪声的监测

(一)噪声的主要来源

通过对环境的监测,发现噪声污染主要有四种来源。具体如下:(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就是各种交通工具发出的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的声音。其中常见的有火车噪声、轮船噪声、飞机噪声、汽车噪声。在这几种噪声中,对人们影响最大,受污染范围最广的,就是汽车噪声。汽车拥挤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街小巷都能遇到。并且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车鸣笛连续不断,造成了主要的汽车噪声污染[1]。(2)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噪声属于短期的,短暂性的噪声污染,但由于建筑噪声的强度过大,又十分的集中,也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3)工业噪声。工业噪声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主要是工业生产中发出的噪声,像锅炉厂和空压机放空排气声。(4)社会噪声。主要是由社会人群发出噪声,这种噪声大多不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但是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让人的情绪变得暴躁。如电视广播的声音、鞭炮声、门窗的关闭声等。

(二)通过对噪声监测,分析得出噪声污染的特点

1.噪声污染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的附近区域,及居住、商业和工业的混杂区域。在交通干线的附近区域,呈现出时间性的特点,主要是上下班高峰起和晚间,并且多为交通噪声。

2.以天为考察对象。噪声的高峰期往往集中在一天的早晚的两个高峰期,据监测结果显示,超过正常水平较高的时段为夜里22点—24点,最大会高于平均值14dB。噪声的来源主要和交通的高峰期有关。

3.噪声污染呈现一定的时段性特点。在生活和工作的区域内,19点—23点这一时间段噪声偏高,7点—11点的时间段噪声较低。而道路交通区域和生活、工作区域正好相反。商业中心区域的噪声主要集中13点—19点[2]。噪声的污染与人的出行活动是紧密相关的。

4.由于大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较好,所以工业区的噪声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大城市的道路周边区域的噪声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大城市的车流量比较大,交通主干道区域噪音污染大。

5.午夜12点后,除交通主干道外的生活区,基本上噪声污染较小。

二、噪声污染的治理现状

近年来,噪音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国家在对噪音污染的治理,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其中,加强了对建筑施工及工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对社会生活噪音进行改善。限制机动车的鸣笛,禁止火车在城区内鸣笛。对噪声的污染积极的应对和管理。目前,我国噪音污染在经过积极的治理后,出现了一些好转固定噪声源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控制,流动噪声源正逐步被治理,大的噪声污染基本上已被控制,正在向小的噪声源转移[3]。在我国,噪音污染比较严重,噪音影响的强度在增大,范围也渐渐扩大,对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尽管,通过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噪声污染有了好转,但噪声污染依然困扰着人们,依旧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三、对噪声污染治理和控制的对策

1.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和实际的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制定要以城市的发展为目的,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区,做到商业区的分散化,不要让商业区过分的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容易造成中心区域的拥堵,不利于交通的便利,同时增加噪声的污染,把商业区分散,这样就会有效地疏散人流和车流,减小交通噪声和社会人群的噪声。工业区的规划和定位要远离城区中心,尤其要远离居民区,最后是遥遥的相对,此外,工业区的位置要处于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向,如果城市有河流经过,工业地带要在河流的下游,减少污染。居民区尽量远离交通的主干道,减小交通噪声的污染,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的利用树木和花草的绿化,植被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的音量,降低对人们的影响,在道路两侧多植树,道路中间最好要有绿化的隔离带,这样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降低了噪音的污染[4]。居民区内要扩大绿化的面积,周围要有树木的隔离,最好是形成专业的隔音林。城市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小噪音的污染,所以要重视对新城区的规划和老城区的管理。

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有效的执行,最好是强制执行。对噪音的来源进行控制,是整治噪音污染的重要措施。对噪音的治理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噪音的整治有法可依,能够形成强大的法治保障。规定在交通的主干道,居民区内,禁止机动车的鸣笛,在城区内限制车速,并且在道路的两旁安置声音测试器,增强人们的意识,自觉的遵守秩序,从自身做起,是噪音的来源缩小。对于居民区附近的建筑施工,要有明确的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条例作业。并且要禁止在夜间作业,以免工业噪音影响到居民的休息。距离居民区过近的建筑施工,要有相应的隔音设备,如隔音墙等。

3.改良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使用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在居民区楼房建设中,摒弃旧的,隔音效果不好的建筑材料,多用科技含量高的,隔音效果明显的材料。比如,在楼房的墙壁建设中,采取使用空心砖或者泡沫砖,这样就会有效的阻断声音传播的介质,从而,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5]。还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泡沫承重墙,类似泡沫砖的材料,这种泡沫墙的隔音效果好,是新型的高科技材料,如果能够广泛的利用在建设中,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噪音的控制。

4.加强噪音的科技分析,从噪音的传播的途径上进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声音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声音源、传播的途径、接受者,声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反射与衍射等,而声音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介质传播,介质就像是导体,让声音从一端到达另一端,有利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多是金属或固体类的东西。而空气可以影响声音的传播,尤其是真空,在真空状态下,声音找不到传播的介质,因此,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声音的传播。所以,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把建筑材料经过科学技术的处理,能够像真空的状态接近,从而,在过程中,阻断声音的传播。

5.合理的利用声音屏障。声屏障技术在降低噪音的污染中的途径中,最为直接简便。可以在交通的主干道两边修隔音墙,加大声屏障在我国的利用率,同时要对声屏障进行革新换代,降低声屏障的成本,方便声屏障的大范围,广途径的使用。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的抬高,城市化的步伐越走越快,然而,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中,噪声的问题就会日益突出,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度,影响越来越广。因此,要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在城市的规划中要做到合理布局,从全局着想,从整体出发。此外,还要完善噪声控制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在噪声控制上的投入,尤其要加大科技研究。做到减小噪声,减轻污染,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邹飞.我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控对策探讨[J].北方环境,2011(Z1).

[2]郑细妹.中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1(09).

[3]魏蔚.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2(01)

[4]刘砚华,张朋,高小晋.我国城市噪声污染现状与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09(04).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4

【关键词】环境;噪声;监测;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一、 环境噪声的监测

1、交通噪声监测措施。交通噪声监测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交通的噪声情况,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等与噪声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在进行监测点位置的选择时需要认真分析如下几点原则:监测点位置能够很好地反映快速路、次干路等道路的类型,车辆速度等噪声排放特点;依照路段长度及其路口间的距离,单个测点能够监测到一条或者是相近的多条道路;在进行测点位置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非道路噪声源的干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 以下时进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从而更好地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工作的安排与以上的表述基本相同,需要认真分析道路种类、车辆类型等进行相应数据的采集工作。

2、功能区域噪声监测。各功能区域噪声监测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并且判断出其变化的相应情况。监测点的选择需要具备如下原则:监测点与该功能区的平均噪声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监测点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监测点可以很好地避开固定反射面。

3、环境噪声污染源监测。对污染源进行监测,监测点位置需要靠近噪声污染源,并且应该有效确保监测设备的顺利运行及其相应工作人员的安全,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当中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要注意测点布设,比如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测点位置一般情况下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 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 的位置。

二、环境噪声污染的现状。

环境噪声污染大致分为两类:自然界噪声污染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由于自然界当中产生的噪声是人们暂时还无法改变的(如打雷、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噪声),因此,本文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论述。下面,我们着重来探讨一下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对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再进行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交通工具时所产生的噪声(如车辆的引擎声、嗽叭声、杀车声、汽笛声和防盗报警声),这一部分环境噪声污染在当前人为噪声污染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有可靠数据显示,交通道路噪声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在40%以上,也就是大致占了一半左右,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机动车辆的快速发展,交通噪声已经成为当前人为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工业噪声,工业噪声主要是指厂矿、企业等单位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引起的噪声,初步估计,这类噪声污染在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中大约占据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完全进行科学规划,许多厂矿企业都和居民区混杂在一起,导致工业噪声甚至成为部分地区的头号噪声污染源;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是指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声(如打桩声);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引起的噪声。前两类噪声污染在整个噪声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后两类噪声污染在整个噪声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小。

三.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措施

1、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对噪音的来源进行控制,是整治噪音污染的重要措施。对噪音的治理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噪音的整治有法可依,能够形成强大的法治保障。规定在交通的主干道,居民区内,禁止机动车的鸣笛,在城区内限制车速,并且在道路的两旁安置声音测试器,增强人们的意识,自觉的遵守秩序,从自身做起,是噪音的来源缩小。对于居民区附近的建筑施工,要有明确的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条例作业。并且要禁止在夜间作业,以免工业噪音影响到居民的休息。距离居民区过近的建筑施工,要有相应的隔音设备,如隔音墙等。

2、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制定要以城市的发展为目的,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区,做到商业区的分散化,不要让商业区过分的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容易造成中心区域的拥堵,不利于交通的便利,同时增加噪声的污染,把商业区分散,这样就会有效地疏散人流和车流,减小交通噪声和社会人群的噪声。工业区的规划和定位要远离城区中心,尤其要远离居民区,最后是遥遥的相对,此外,工业区的位置要处于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向,如果城市有河流经过,工业地带要在河流的下游,减少污染。居民区尽量远离交通的主干道,减小交通噪声的污染,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的利用树木和花草的绿化,植被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的音量,降低对人们的影响,在道路两侧多植树,道路中间最好要有绿化的隔离带,这样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降低了噪音的污染。居民区内要扩大绿化的面积,周围要有树木的隔离,最好是形成专业的隔音林。城市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小噪音的污染,所以要重视对新城区的规划和老城区的管理。

3、改良建筑材料。在居民区楼房建设中,摒弃隔音效果不好的建筑材料,多用科技含量高的,隔音效果明显的材料。比如,在楼房的墙壁建设中,采取使用空心砖或者泡沫砖,这样就会有效的阻断声音传播的介质,从而,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还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泡沫承重墙,类似泡沫砖的材料,这种泡沫墙的隔音效果好,是新型的高科技材料,如果能够广泛的利用在建设中,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噪音的控制。

4、从噪音的传播的途径上进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声音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声音源、传播的途径、接受者,声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反射与衍射等,而声音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介质传播,介质就像是导体,让声音从一端到达另一端,有利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多是金属或固体类的东西。而空气可以影响声音的传播,尤其是真空,在真空状态下,声音找不到传播的介质,因此,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声音的传播。所以,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把建筑材料经过科学技术的处理,能够像真空的状态接近,从而,在过程中,阻断声音的传播。

5、合理的利用声音屏障。声屏障技术在降低噪音的污染中的途径中,最为直接简便。可以在交通的主干道两边修隔音墙,加大声屏障在我国的利用率,同时要对声屏障进行革新换代,降低声屏障的成本,方便声屏障的大范围,广途径的使用。

结束语

环境监测之中的三大监测测项目(空气、水、噪音)之一,噪声监测是环保监测人士重点关注的数据指标。通过监测噪声指标,有助于对附近的环境做好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价论断,同时也是制定环境法规、实施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朱江.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控制[J].科技资讯,2010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5

关键字:城市噪声,防治 , 危害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of extensiv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lso caused the noise pollution, for normal life bring influence, produce environmental noise. S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noise produced, is concerned, is also the urgent need. The following the author to noise do a general overview, analyzes its the main causes of the harm and,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provide us with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city noi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hazards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噪声的总述

在生活中我们把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律的混乱声音组合称为噪声。而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称为环境噪声,主要是指干扰正常生活环境的声音。在噪声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声音的概念,明确声音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更深的理解噪声产生的原因,实现减少噪声和有效预防噪声。

1对噪声的分类

(1)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音。

(2)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1000Hz的高频噪声。

(3)按噪声的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

2分析噪音的传播特性

声源发出的噪音在媒介中传播时,其声压或声强将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声波又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低频声波在固体中传播其能量随距离的增加损失很小,结构传声在建筑物中影响广远。

3讨论噪声造成的危毫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 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1)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2)噪声会造成人的听觉器官损伤。

(3)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会产生心血管疾病、视力减退等各种疾病。

(4)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 产生声疲劳。

4有关环境噪声的规范要求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2)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噪声污染管理的规定。

(3)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国家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控制的标准

5 噪声控制基本方式

充分的噪声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噪声控制的内容包括:

5 .1 控制噪声源

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5 .2阻断噪声传播

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使噪声的在传播过程中衰减,以减小噪声的传播能量,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1)吸声技术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用吸声材料作成的屏障时,其中一部分噪声的能量被屏障发射回去,一部分能量被吸音材料吸收。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与吸声材料的类型和吸声系数有关。常用的吸声材料有无机纤维材料、泡沫材料、有机纤维材料和建筑吸声材料等。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a)材料的表观密度。对同一种多孔材料(例如超细玻璃纤维)而言,当其表观密度增大时(即空隙率减小时),对低频的吸声效果有所提高,而对高频的吸声效果则有所降低。

b)材料的厚度。增加多孔材料的厚度,可提高对低频的吸声效果,而对高频则没有多大的影响。

c)材料的孔隙特征。多孔吸音材料孔隙互相连同。孔隙愈多愈细小,吸声效果愈好。如果孔隙太大,则效果就差。

(2) 隔声技术

将发声的物体或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用隔声良好的构件封闭起来.这种方法称为隔声。例如用隔声门、隔声窗和隔声罩等将产生噪声的声源与工作场所隔离开,形成隔声操作室、休息室等。隔音材料的一般规律包括:

a)质量定律

材料越重(面密度,或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音效果越好。对于单层密致匀实墙,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音量在理论上增加6dB,这种律即为质量定律

b)共振频率

任何隔墙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当声波的频率和墙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墙体整体产生共振,该频率的隔音量将大大下降。一般地,墙体越厚重,共振频率越低。当共振频率低于隔音评价最低参考频率100Hz时,对隔音的影响大大降低。

c)吻合效应

声波接触墙板后,墙板除了垂直方向的受迫振动以外,还有沿着板面方向的受迫弯曲振动。在某个特定频率上,受迫弯曲振动将和板固有的自由弯曲振动发吻合,这时板就非常顺从地跟随入射声弯曲,造成声能大量地透射到另一侧去。形成隔音量的低谷。这种现象被称作吻合效应。

(3)吸声和隔声的结合

吸声和隔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它们却常常结合在一起,并发挥了综合的降噪效果。

(4)消声技术

消声技术就是允许气流通过而阻止声波传播,实现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的措施.常用的装置是消声器。消声器的类型主要包括: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

5.3受音者防护措施

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6 有效控制城市建设噪声的方法

(1)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全面落实《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强化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查处施工噪声超过捧放标准的行为。推进对建筑施工进行实时监督。(3)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实施《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择放标准》。(4)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贯彻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加强工业园区噪声污染防治,开展乡村地区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

7 结语

从噪声的概念入手,一一分析噪声的形成因素和传播特性,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给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提高对噪声的危害的意识和防治观念,在生活中控制噪声进到自己一份义务,从而保护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8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6

关键词:住宅,给排水,噪声污染,举措

众所周知,噪音有时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尤其在当前住房商品化的大前提下,一些业主在花了大笔资金购买了住宅,本来是希望能够好好享有完美的居住环境,但是住宅的噪音往往会破坏室内的宁静,对于住户来说,噪音污染给他们带去了相当大的困扰,所以降低建筑住宅中的噪音污染问题成为了当前住宅设计师所要攻克的首要难题之一,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规定:居民住宅夜间卧室噪声不得超过30dB,最高不得超过40dB。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有的房屋噪音却超过了40dB,这必然会引起业主的烦躁,还会使人身体感觉到不舒服。而建筑住宅噪音污染所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给排水系统造成的,下面对建筑住宅内部的给排水设备和管道的噪音污染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噪音污染问题

1. 由于卫生器具冲水而产生的噪音污染。

众所周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卫生器具的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水流冲击器壁而产生的噪音污染,而这些噪音也是会随着卫生设备的共振而增强的,此外,人们在开启水龙头的时候也会产生流水,也很可能会产生噪音。

2. 生活用水流动而产生的噪音污染。

由于给排水管道中的水流是满管流动的,因此在水流动的过程中会与管壁之间产生摩擦,进行产生噪音,而水的流速越大,所产生的噪音也就越大,而且在管道的变径处、变向处和分流处等也会在出现局部水头损失的地方产生噪音,所产生的流水噪声是会随着流速和局部阻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也会随着管道材料比重的减小而不断提高,并且还会因为共鸣现象的产生而不断增强,金属管材要比塑料管材所产生的噪音污染要小。

3. 水锤产生的噪音污染。

所谓水锤是指在给水泵起动和停止的时侯,由于水流冲击管道,而产生的一种严重水击现象。由于在水管的内部和管内壁都是光滑的,因此水可以流动自如,但是当打开的阀门的时候对其进行突然的关闭或者给水泵突然停止,水流都会对阀门和管壁产生摩擦,使得阀门或者水泵会产生压力。相反,在关闭阀门侯又突然打开或者启动给水泵的时候,也是会产生水锤的,此时产生的水锤称为负水锤,这种负水锤是没有前者大的。对于大幅度的压强波动,很可能会导致管道系统的强烈振动或者破坏阀门接头,水锤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管中含有空气,而空气柱在突然降压的时侯会产生膨胀,从而推动水柱运动,来回的气推水,水推气,就形成了水锤,最终在管道中产生了噪音污染。

二、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噪音防治

1. 通过控制给水的流速来防治噪音污染。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不同的管径对应不同的流速。水流速度越大,所产生的噪音也就越大,因此,要求建筑住宅的设计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的要求,并且合理确定管径,合理限定流速,最终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在给水管道固定的时侯,管卡和管道之间应该安装一个5mm-8mm厚的橡胶绝缘垫或者采用弹性的支吊架。

2. 有效的控制给排水管网带来的压力。

对于一些高层建筑住宅而言,给排水系统应该采取竖向分区供水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一般是按下列要求来分区的:①住宅、旅馆其最低卫生器具的静水压应该为0.3Mpa-0.35MPa;②办公楼、教学楼、商业楼应该为0.35Mpa-0.45Mpa;③对于水压大于0.35MPa的进户管而言,应该设置减压或者调压的设备,例如:可以在管路中设置减压阀或者减压孔板,要注意的是减压孔板是不能减静压的,也不会减少管路的压力冲击噪音和自闭冲洗阀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在水平支管上放置一个小型的水锤消除器。

3. 加强给排水系统的通气能力。

建筑住宅的排水系统可以根据通气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四种:双立管排水系统、伸顶通气排水系统、环形通气排水系统和器具通气排水系统。在通常情况下设计师门都会优先采用双立管的排水系统,也就是说设置一个专用的通气立管,而这个专用的通气立管会有效的增加立管的给排水能力,也可以有效的平衡立管内的正负气压,从而减少气体阻塞的现象出现,降低噪声。此外,新型给排水系统也可以降低噪音污染,在新型给排水系统的上部配置特制的配件,这些特殊配件一定要具备控制立管形成理想的空气芯、减缓立管内流速和防止横管水流剪断气流等的功能;对于新型给排水系统的下部特制配件而言,要具备减小水跃高度,和稳定排水管内气压的功能。

4. 其他降低噪音污染的有效措施。

对于建筑住宅流水所产生的噪音污染也可以采用水力条件较好的附件对其加以控制,例如:可以采用水力条件比较合理的水嘴或者阀门,使用弯曲半径大的煨弯管来代替弯头,在管径改变的时侯用异径接头,对于管道材料而言,适宜采用表面光滑但是重大的一些材料,而管线则要求其尽可能的走直线,避免转弯或者采用慢弯,还应该尽量避免突然放大或者缩小的现象出现,并且要求在立管的最高点安装一个自动排气阀或者在出水的配件上装置一个空气混合器,从而降低气蚀噪音问题。

三、结束语

分析建筑住宅室内给排水噪音污染的产生原因和具体的传播途径,并提出了一些相对的控制方法,噪音污染一直是建筑住宅给排水系统的一个难以彻底根治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措施可以降低其危害的,有效的采取这些措施还可以将损害降到最低,对于建筑住宅的内部设备和管道的噪声问题,也是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而降低的,而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而言,有必要通过自己对建筑住宅的优化设计,并且采用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来大大降低住宅室内的噪音污染,最终达到满足业主需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辉.建筑给排水噪音的防治[J].中国住宅设施.2009,(12)

[2]李川.住宅设计中给排水专业人性化设计探讨.江苏建筑.2009,(1)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7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城市环境噪声首先是噪声的一部分。从物理学意义上来讲,噪声是一种不同声源的无规律混合的振动,其频率和振幅具有复合性和无规律性的特点;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妨碍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声音都可称为噪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活动产生了过多的声音,包括正常的工业生产噪音、生活噪音和建筑噪音,也包括不良好的商业活动经营方式,使得城市充满了各种机器噪音、鸣笛声、音乐声、卖声等生源。城市环境噪声已然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普遍问题,成了噪声污染。噪声污染同时具有污染范围广、影响时间长、对居民影响直接的特点,为居民反映最直接的一类环境污染,有关噪声的环境投诉事件占到环境投诉的50%以上,居环境投诉事件的首位[1]。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并称为城市环境的三大公害[2]。

一、噪声来源及危害

(一)噪声来源

城市环境噪声即城市噪声污染,污染源可分类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城市声环境也可以分类为城市区域声环境、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等。

据文献报道,我国城市噪声源中,(1)30%以上来自交通噪声(国外统计资料交通噪声占70%)[4],噪声源是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由于机动车辆数目一直在急速增加,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影响最广泛的污染。(2)在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约占我国城市噪声源的27%,主要来自生产过程和市政施工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4]。(3)社区生活噪声在城市噪声中约占40%左右,包括流动叫卖、商业经营活动、户外儿童喧哗、汽车的启动、家用电器等。

(二)噪声危害

城市声环境是人居物理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物理污染,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公害之一。噪声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主要是听力损伤,包括暂时性听阈偏移(听觉疲劳)、永久性听阈偏移(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的危害包括:噪声会使人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胃病和溃疡病等生理疾病;同时也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研究表明[3]噪声超过85dB(A),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工作。噪声也会对动物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内脏系统造成病理性病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噪声还会影响到仪器设备和建筑物,当超过150分贝时,会严重损坏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超过140分贝,对轻型建筑开始有破坏作用[5]。

二、噪声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要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构成噪声污染有声源、传播途径与接受器三个要素,控制噪声污染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在声源处抑制噪声,降低声源噪声级,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对噪声传播途径加以控制,这是噪声控制中的普遍技术,包括隔声、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等措施;对接收器的保护,对于人,可佩戴耳塞、耳罩、有源消声头盔等,对于精密仪器设备,可将其安置在隔声间或隔振台上。

(一)法律法规标准

1.要积极的制定和完善强制性的城市噪声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彻底的落实,这是改善城市噪声污染的关键性措施。制定了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2523-2011)、《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完善的、分工合理的道路系统是整个城市区域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前提。

2.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行为。(1)强化车辆监督管理力度,针对不满足城区行驶噪声要求的车辆,必须禁止使用和销售,并且还应当加强城区报废和清理执行力度。及时对破旧机动车和高噪声机动车进行清理,使噪声能够在根源上得到控制。(2)对城区商场以及娱乐中心等噪声根源进行强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商场和娱乐中心进行检查,对违规情况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地区进行重点监管,甚至还应当通过强烈手段控制音响大声叫卖等情况,并鼓励他们尽可能通过文字、媒体等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3)针对交通噪声污染,则可通过实施限时、限行以及限速等方法来缓解交通噪声污染。(4)工业噪声则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执行噪声排放标准,对超标的工业企业,必须进行及时整顿处理、整改,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污染。

(二)技术手段

1.源头控制噪声源,提高建设标准。(1)对道路交通进行优化和调整,使道路交通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提高利用率,减少拥堵带来的噪音量。加强对原有道路的路面使用新材料扩展和改良,降低机动车的摩擦噪音,有效控制机动车启动频率噪声。加强绿色防护栏或隔音挡板的建设,在原有的敏感建筑物以及道路之间,加注绿色防护栏或隔音挡板,使城市污染能够得到控制或者有效隔离。(2)对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进行有效管理,从施工时间、施工过程中降低噪声源的产生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传播途径:增加传播距离、增加吸能屏障。(1)声屏障技术在降噪应用中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障壁建筑物和优化的土地使用规划来达到降噪的效果。控制噪声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声、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6]。(2)这就要求采取合理的方案对噪声进行控制,包括声屏障、隔声窗、绿化林带及功能置换等,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措施或几种措施并用,以达到降噪的要求。

3.从接受端降低和隔离噪声,保护受体正常功能。(1)单体建筑设计和技术措施,从声环境质量考虑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物的设计,乃至建筑物护结构材料和构造,都可以防止或减弱噪声干扰。(2)合理规划、布局。针对容易造成城市噪污染的企业,应当采取“退二进三”“出城入园”的方式来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分层次、分时段、有重点、分区域的进行改造、搬迁或停产、关闭,同时各规划部门还需对交通干线以及建筑物之间设置合理的防噪声距离[7]。

三、结语

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其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特点的分析,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最初阶段将城市声环境纳入城市计划,确定好噪音的控制方式,同时配合防治策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缓解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危害,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强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控制,以免影响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鹏涛,赵广田.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大众科技,2011(10):35-38.

[2]耿桦.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7,33(28):339-340.

[3]樵地英.中国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技术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3(04:)81-82+83.

[4]邹飞.我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控对策探讨[J].北方环境,2011(21):150+163

[5]陈安,汪爱元,肖萌芳,彭艺.城市噪声污染控制实例[J].环境技术,2015(04):23-25.

[6]张艳红,韩少军.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特征与防治对策[J].环境,2014(07):92-93+102.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8

一、汽车噪声,主要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噪声,它主要由发动机工作噪声和汽车行驶时振动和传动产生的噪声。目前评价和检测的方式主要有车外噪声和车内噪声两种,对于轻型汽车而言,一般要求小于85db(A)以避免噪声污染。

二、汽车的排气污染,主要指从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根据汽车种类不同,其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汽车排气污染是汽车的主要污染源,也是汽车环保的一个最重要的项目。

三、燃油蒸发污染,主要是针对汽油车的汽油蒸发,汽油是一种挥发性极强的物质,在挥发物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所以在对汽车环保控制中,增加了对燃油蒸发物的控制项目。

四、曲轴箱污染,指发动机曲轴箱内,从发动机活动塞环切口泄漏出来的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性气体,它含有CO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因此要求不允许发动机曲箱内有废气排向大气环境。

除此之外,据调查,按照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相当一部分新车车内空气不合格,部分新车污染物严重超标。其中甲醛超标2至3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5至6倍。污染源除了来自车内的原装材料,比如扶手油漆、皮套等;更多的是车内的装潢用品,比如地垫、化纤织物靠垫等。在这些污染严重的车厢里呆久了,人很容易产生呼吸不畅、口干舌燥、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从长远看,环境、技术两大因素将主导汽车工业的未来,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仅仅依赖于传统燃料汽车,那么在当今环保要求更加苛刻,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就将难以生存。同时,大规模发展汽油或柴油动力汽车,在资源方面也会遇到很大压力。因此,必须寻求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路,采用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低污染的清洁汽车。目前首先要加速燃油汽车的清洁度,重点在主导轿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品上推广应用闭环电喷技术,筛选、优化和合理匹配三元催化转化装置,使新生产的轻型车排放水平达到标准;对在用车,也要采用电控技术和催化转换器实行技术改造,减少尾气排放污染。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9

《江南style》火爆全球,重庆某大型超市上班的林静最近却为这首神曲心烦,她所在的卖场,每天循环播放《江南style》上百遍,搞得她恶心烦躁。由于工作原因,想躲也躲不过,自己只有硬着头皮去上班。(2012年11月14日《重庆晨报》)

再好吃的食物吃多了也会腻,再好听的歌曲听多了也会烦。《江南style》虽然动感十足,节奏欢快,但如果每天听100遍以上,而且都是100分贝以上的音量,恐怕没有人不会抓狂。在超市采访中,记者被迫听了六七遍,就觉得耳朵鼓膜有点生疼,再听到此歌时,已然没有什么愉悦感。超市工作人员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播百遍《江南style》惹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烦”,这在外人尤其是音乐发烧友看来或许有些好笑,但这并不只是个冷笑话,而是反映出当前一些商场存在的噪音污染现象。目前许多超市卖场都把播放音乐作为吸引顾客的营销手段,轻柔欢快的背景音乐的确能够起到引导作用,提升购物的舒适程度。但正所谓过犹不及,一些卖场大分贝的音响不断“轰炸”着人们的耳膜,已经构成了一种噪音污染。

按照国家标准,大型商场内的噪音不得超过60分贝,可事实上许多卖场的噪音普遍达到70至80分贝,有的甚至更高。据专家介绍,70分贝相当一辆大型车辆经过马路时的声音,而80分贝则相当于两个人面对面高声吵架时的噪音水平。顾客在卖场待的时间不长,觉得太吵大可一走了之,长期处在这种环境的工作人员则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为三大污染,与后两者相比,噪音污染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成为“隐性杀手”。2011年南京某职业病定点医院调查发现,噪音已经成为仅次于粉尘的第二大职业病危害,在接受听力检测的人群中约56.7%的受检者有“耳背”之忧。世界卫生组织更进一步指出,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不但能够影响人的听力,而且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他精神综合征。

目前在许多地方,商场噪音污染屡禁不止,源于有关部门执

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篇10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噪声管理,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保护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省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市城镇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适用本细则。本细则所称城镇,是指本市城区、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及其他建制镇。

第三条本市及各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公安、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建设、规划、工商行政、文化等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条本市及各县市规划、环保部门在组织编制环保专业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条本市及各县市环保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适度从严的原则,拟订城镇范围内各类声环境标准的适用区域,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各类声环境标准的适用区域,随城市建设、改造状况,适时进行修订。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并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二章工业噪声管理

第七条单位和个人从事工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必须采取隔声、消声、吸声、减震等措施,有效控制或消除机器设备所造成的噪声污染,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载明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所在地单位、居民的意见,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保部门批准。

应当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提出的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计划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土地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征地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条从事防盗网、金属门窗等金属件加工制作的企业或个体经营户,不得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设立金属件加工场所,或者占用道路作加工场地。禁止在夜间使用切割机械加工金属件;白天使用切割机械,其边界噪声必须符合所在区域的声环境标准。

第十一条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安装使用圆盘锯。

第三章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第十二条在城区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作业,所排放的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三条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向所在地环保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第十四条在设有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点的区域,大中型建筑工程施工应当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得在施工现场安装、使用混凝土搅拌机。

第十五条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区域,禁止在午休时间及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征得建设、环保部门的许可,并向附近居民公告。

第十六条学生中考、高考期间及考试前7日内,禁止在午休时间及19时至次日7时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除外。学生中考、高考考试期间,在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区域,不得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第四章交通运输噪声管理

第十七条机动车辆的消声器、喇叭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对机动车辆进行年检时,应当将噪声声级列为检测项目,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不予办理年检合格手续。

第十八条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应当根据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驶和禁止其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设置醒目标志。

第十九条机动车辆在禁止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不得鸣喇叭;在非禁止鸣喇叭的区域和路段不得使用高音、怪音喇叭,每次按鸣不准超过半秒钟,连续按鸣不准超过3次;在夜间行驶应改用变换远近灯光,禁止鸣喇叭;禁止鸣喇叭唤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

第二十条拖拉机、农用车驶入本市城区,须经本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

第二十一条禁止占用道路从事买卖、洗车等活动,阻塞道路交通,引发交通噪声污染。

第二十二条使用航空飞行器在城镇上空作游览、广告宣传或表演的,应当事先报经民航、环保部门批准,并按指定的范围和时间进行。火车行驶经过城镇,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按规定使用风笛,不准使用汽笛。进入城镇水域的各类船舶,其声响必须符合相应的船舶噪声标准。

第二十三条禁止位于城镇的车站、码头、港口使用高音嗽叭指挥作业。禁止在室外使用扩音设备招徕客货运输业务。

第五章社会生活噪声管理

第二十四条歌舞厅、录像厅、游艺厅等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医院、机关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的地点设立。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含配备音响娱乐设备的餐饮场所)的边界噪声,经环保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确认,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否则,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第二十五条在本市城区或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区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广播喇叭、广播宣传车,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集会、游行、宣传、销售等活动及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除外。

第二十六条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室外扩音设备或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但经环保部门批准,在规定范围和时间进行文化促销活动的除外。禁止使用扩音设备沿街叫买叫卖。

第二十七条学校使用音响设备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广播、体育锻炼等活动,应当使用小功率音箱,音箱架设高度不得超过三米,并应严格控制音量,避免影响周围生活环境。

第二十八条在居民住宅楼内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活动,应当避免或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禁止在午休时间及夜间从事产生噪声的室内装饰装修活动。

第二十九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进行其他家庭文化娱乐活动,应当自觉控制音量和时间,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本细则规定,造成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依法查处;造成交通噪声污染的,由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依法查处;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查处;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行为,所有单位和个人均可向环保部门或公安110报警服务台投诉和举报。环保部门和公安110指挥中心接到投诉、举报,应当根据前条规定的职责权限,及时查处或转交有权机关及时查处。

第三十二条环保部门、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拒绝、推诿、拖延履行职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三)“午休时间”是指城镇人民政府规定的午间休息时间。

(四)“夜间”是指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之间的期间。

第三十五条本细则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条例》(宜市府〔1985〕第44号)同时废止。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节选

第四十八条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四十九条拒报或谎报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一条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六条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五十七条机动车辆不按规定使用声响装置的,由当地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五十九条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其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六十条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省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奖惩办法》节选

第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保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除责令纠正外,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报或谎报国务院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噪声申报登记事项的;

(二)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拆除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排放噪声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

(三)拒绝环保部门、噪声分工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四)不执行人民政府作出的限制作业时间的规定,或者未经批准,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妨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的;

(五)使用车辆排放噪声超过机动车辆噪声排放标准的;

(六)原已穿过城区的铁路,铁道部门不积极采取防治噪声污染措施的;

(七)进入城区水域的各类船舶,其音响超过相应船舶噪声排放标准的;

(八)航空器在城市市区上空作超低空训练飞行,或未经民航和环保部门共同审查批准,在城市市区上空作旅游飞行的;

(九)火车驶经或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风景名胜区使用汽笛的;

(十)机动车辆在城区使用高音喇叭、怪音喇叭,夜间行使鸣喇叭以及在规定的禁鸣线路上鸣喇叭的。处以罚款,按下列标准执行:有(一)至(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处300元至3000元罚款;有(七)、(八)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处300元以下罚款;有(九)项所列行为的,处20元以下罚款;有(十)项所列行为的,依据适用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九条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进,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至20000元罚款,并令其停止生产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