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的原则十篇

时间:2023-12-07 18:04:26

体能训练的原则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1

论文关键词:体能训练,篮球训练,结合

作者简介:莫连芳(197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体育。课题来源:广西医科大学 校教研2007B12

发展的瓶颈,解决不了体能这个问题,技战术发挥也就无从谈起。目前,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要求各级篮球队把体能训练作为重点来抓。如果篮球运动员没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在比赛中因为疲劳,他们的技术水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疲劳而输球那就太遗憾了。

1 体能训练的涵义

现阶段我们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两部分组成。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指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需的活动技能。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它突出对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运动水平。

2 体能训练对篮球训练的地位

2.1 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而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实践证明: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技术水平并贯彻全队的战术指导思想,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为坚实的基础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训练中要科学、系统地加强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适应篮球比赛的需要。

2.2 优良的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

竞技运动的发展史证明,运动负荷和体能训练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能水平是球队技术风格、战术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基础,更是篮球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

3 体能训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专项速度、耐力、力量和心理机能等四大方面是体能训练的四个基本要素。

3.1 速度训练是体能训练的核心

专项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是篮球运动的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难度、强对抗的运动中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次进攻与防守是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和发展趋势。它的核心并不是像田径运动员一样,要求的是绝对速度,而是要求运动员的加速度、加速跑的速度和高速运行的稳定性。所以,人体运动速度的应变性、稳定性、隐蔽性、突然性是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的特点。速度是体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篮球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胜利的前提和条件,是创造战机、实行攻击的前提与条件,所以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应该为速度服务。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

3.2 耐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耐力主要是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3.3力量训练是基础和保证

肌肉力量是运动动力的源泉,是完成竞技任务和实现竞技目标的前提。日益激烈的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动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掌握和运用技术是不可能的。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运动竞赛中的进攻与防守中的反应、跑动、

加速与拼抢,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不取决于力量素质。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力量素质紧密联系,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

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技战术快速、多变的物质基础。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特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身体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提高整体力量的目的。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在从事球类专项活动时各运动关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整体力量训练和整体力量水平是现代球类运动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3.4 心理机能是保证比赛正常水平或超水平的发挥

心理机能和道德意志品质的训练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球类运动竞赛中,时常会出现比分接近或逆境中对抗的情况,此时球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培养球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使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去完成训练和比赛。

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心理能力也无从依附。

4 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与原则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表明,良好的专项技术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承受大负荷训练、高强度比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专项技术体能往往对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专项化训练趋势下发展的竞技体育,体能与技术应是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关系,不能相互分离。要在提高篮球技术战术训练时,注重专项耐力训练,使篮球运动员能在比赛中经济合理的分配体力,保持运动员长时间良好的竞技状态。

体能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定位对于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技能主导类,而体能主导类项目总体上处于劣势,于是人们便产生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认为“体能”发展是影响我国专项竞技运动水平的主要问题。于是,各个运动队对于“体能训练”高度重视,特别是体能主导类项目,“体能测试”制度、“体能储备”观点也随之而生。然而,造成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原因,并非没有注重“体能”的训练问题,而是在于对“体能”发展的要求,从总体上与“技术”是分割的、脱离的,其关键是训练思路、训练方法问题。

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是手段,提高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能力是目的。通过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捕捉和创造战机,达到攻击得分是最终目的。所以,体能训练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体能训练只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中完善和检验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为此,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应以体训练促技战术水平提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新手来说,应以技战术为主要手段,发展体能训练水平。

不同的训练理念,决定不同的训练思路;不同的训练思路,决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训练大方法。本人在大学生篮球队的训练中始终注重体能训练,并遵循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训练结合的训练原则,作为广西医科大学女子篮球队的教练,曾三次率队参加2001年、2003年及2008年的广西大学生篮球赛,取得了两个第一名和一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2001,(3).

[2] 孔祥清.中学生篮球队员系统训练的必要性能[J].《科学咨询》2005,(09X).

[3] 王永强.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体能训练[J].科技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4]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李颖川.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研究[C].六科大论文集,2000.

[6]韩海波.普通高校篮球队训练的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2,(4).

[7]徐向荣.试论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2

【关键词】运动训练;训练原则;训练规律;训练原理

运动训练原则作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备受训练学界关注。人们认识的程度和角度不同,分类的依据、标准或维度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存在不同的原则内容的表述形式。但总的来看,随着运动训练理论的日益丰富,训练原则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多元,由孤立到辩证。本文通过对运动训练原则历史演变的回顾与梳理,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训练学的原则体系的特征和构成进行理论分析,在总结分析前人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新形势下运动训练的新趋势,展望新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一、运动训练原则相关内容体系研究的回顾

1、有关训练原则的概念

对运动训练原则概念的诠释,历年来学界的专家虽有不同的表述,但总体定义的逻辑体系基本一致,即运动训练原则是反映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是运动训练基本准则和规范化的要求。参考逻辑学上属加种差对概念界定的要求,其属界定为基本准则或规范化的要求已经无可非议,但其种差训练原则反映何种训练规律仍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点。规律是现象中统一的东西,是一种本质的、稳定的、普遍的、必然的和重复出现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训练原则反映的是训练规律,对“训练规律”的认识,徐本力指出其是“运动训练因素内部诸因素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论上分析,运动训练属于竞技体育的一部分,竞技体育分为运动选材、运动训练、竞技参赛和运动管理四个部分,要将运动训练和其它三个部分的关系厘清。从实践分析,运动训练原则主要是解决“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内容、训练量度、训练安排的律所做出的回答。在这些环节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才能作为法则或准则,才能用来规范、指导科学训练。运动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运动训练学通过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新成果揭示运动训练实践中蕴含的规律,以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导向性。训练规律是训练原则体系构建的标准,但并不是说他们是一一对应的,一条原则可能包括多条规律,一个规律也可能在多个原则中体现。现实中的规律是通过各原理来表述的,研究者将基于训练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的训练原理作为原则构建的主要依据,运动训练学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个内生性学科,学科形成机制源于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支撑,只有对运动训练实践能够起到实效作用原理,才能被列为制定训练原则的主要依据。

2、有关运动训练原则体系内容的研究

原则是说话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由于原则实施和应用对象都是针对人的,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原则体系的选择本身就是主观能动的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原则既有真理属性的一面又有价值属性的一面,在价值层面的主观性也决定了不同版本的教材所列举的原则也不尽相同。由于所站的角度,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各异,因而在总结、提炼、概括时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事实上,随着各种运动训练中各种现象的不断涌现,训练规律的不断揭示,人们对于原则的认识程度也更加深刻和广泛。

纵观训练原则体系的基本内容构成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主要是基于一般教学原则构建的,如自觉性、直观性、循序渐进性等;第二类是源于运动训练行为本身,如竞技需要,适宜负荷,周期安排等;第三类是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所创的“三从一大”原则体系,第四类是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三论为基础提出的科学控制训练原则体系,还有一类是基于辩证思维提出的训练原则体系。

首先,训练学界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运动训练的初级阶段,训练学中的教学规律占据主导地位。第二,由于运动训练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体现在运动训练在于挖掘运动员(队)的运动极值潜能,并将此在竞技比赛中表现出来。由于训练主体和客体一致性和复杂性,即人的复杂性和专项需要的特殊性,要求对人的个性和共性的认识,要求施加的运动负荷和恢复遵循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也就构成了运动训练专属的原则体系。对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体系的提出,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和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训练经验而总结出的,“从难、从严”是从训练的负荷强度上进行规范要求,大运动量亦是追求临界训练负荷的,其本质都是从实战出发。长期以来指导训练对80年代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是我国特有的训练原则体系。上世纪80年代。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应用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徐本力教授构建了训练控制原则体系。新世纪随着世界竞技水平,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负荷与伤病,训练与恢复的辩证关系,辩证的思考运动训练的各种问题也日益深入,田麦久将原有原则体系辩证配对,形成辩证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从训练原则内容分类标准分析,学界对训练原则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学界的专家根据对运动训练的不同理解梳理训练原则类别。上世纪八十年代联邦德国的葛欧瑟教授提出按竞技能力分为素质的、技能的训练原则体系。我国体院院校教材基本是按照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的次序安排的。对于训练原则层级结构,徐本力将其分为运动训练总原则、训练控制原则、一般教学论原则和训练学原则四部分,曹景伟提出原则体系分为训练指导原则、训练操作原则,其中指导原则包涵了夺标原则、育人原则,操作原则包涵一般训练操作原则、阶段性训练操作原则、项群训练操作原则和专项训练操作原则,龙斌提出按一般、项群、专项构建分类层次原则体系。根据运动训练所研究的问题,现有的原则体系内容基本涵盖了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与之相对应的训练内容、训练量度和训练安排的问题,在“练什么”问题上,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和竞技需要原则。从“练多少”的训练量度上所涉及的主要有最大运动量、渐进增加负荷的原则、负荷量的波浪式变化到田麦久等总结为适宜负荷原则,对于“怎么练”即训练安排环节,有自觉积极性、动机激励原则、导向激励原则等激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也有训练中的全面与区别对待、有效控制、适时恢复原则等,以及训练整个过程的周期安排、系统持续等原则,对训练的方式方法的空间序列和训练节奏安排的时间序列等进行了规范。到了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竞技水平已经接近人类极限,赛制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对于运动员伤病的预防已经上升到同训练同样重要的程度。预防损伤,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参加比赛的健康类原则也训练安排中受到关注。

二、运动训练原则的未来研究前瞻

1、由“方法”到“认识”的理论深入

从运动训练解决的问题分析,一直只是认为运动训练解决的是“方法”的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方法”固然重要,但认识更能带来质的跨越。刘大庆教授在给博士生的讲课中强调:“运动训练所解决的不仅是“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认识”的问题,认识决定行为,对项目和人的属性的认知是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运动训练原则而言,作为规范性知识和指导训练的基本准则,建立正确的“认识”需首当其冲。运动训练研究的主体是人和项目,对人的个体属性和群体共性、项目的专项特征的了解是制定相应的训练原则、方法手段的主要依据。英国学者迪斯累里说:“人们也许了解宇宙,但从来不了解自我,自我比任何星球更遥远。”人自身的复杂性即使到了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仍有诸多的未知,对运动项目亦是如此。如原认为中长跑、马拉松是耐力项目,可是马俊仁却认识到“中长跑、马拉松是高速度的耐力性项目。”要求运动员不仅有较强的耐力素质,又要具备很强的速度能力,正是有了这种认识他的训练才获得骄人成绩。另外,随着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对运动训练规律的揭示,对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的认知也开始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线性到非线性。竞技体育追求极限的特征驱使着运动训练科学探索的前进步伐,运动训练学科建制的日益完善催促着“内生性”训练原理的涌现,作为科学指导实践的重要环节的训练原则体系的构建也必将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

2、由混沌向秩序的系统建构

长期以来由于学界专家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标准以及不同学业背景造成原则体系的相对混乱,虽然近年来在诸多学者的努力下,训练原则体系渐趋完善和有序,原则体系逐渐成为由各分条原则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特征已经基本满足系统的基本属性。未来的体系构建更应满足系统的基本特征,即构建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其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时间序列、空间结构将更有序。整体性是指各分条原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分条原则内容应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不是简单的罗列累加,整体和部分所具有的属性应适应于训练原则体系构建,即整个训练原则体系由分条的原则构成,整体决定了每个原则所规范的内容,各分条原则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反映原则的整体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结构性就是强调原则内容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组合形式,这种组合能够反映原则的整体功能。层次性大小原则体系体现不同的层次,如一般、项群、专项和高水平、青少年等不同的层次,这种不同隶属不同等级的内容应该在理论上能够起到规范各层级训练行为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不同层次的原则相互依存与作用。开放性是指运动训练原则的构建是伴随新的训练原理的发现不断创新的,是在训练的内外界环境不断交换过程中总结归纳的过程,体现了对未来新事物的包容。

3、从物本到人本的价值回归

运动训练一直以来被视为对人这一特殊生物体的适应性改造的过程,这一生物体由肌肉和骨骼构成,运动训练的过程就是依靠生理W、解剖学等知识对各项竞技能力其进行刺激――应激――适应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作为运动训练主体的运动员往往是被动的成为被科学控制的对象,各项生化生理指标被用来测量其运动改造的效果。运动员主要目标是夺标取胜,运动员职业阶段过程充满着“物本”的特征。而今,随着对运动员人本位的关注,对运动员的健康和教育,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已经运动训练的一个完整部分。人本理念下,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构建的思路已经显现,周爱国博士论文中探讨了高水平运动队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本性原则、文化塑造行为原则、正视个人利益原则、合理满足需要原则。现代体能训练理论对体能训练的定义是“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技能和发展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训练过程”。其中健康素质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减少伤病,提高运动员的环境适应能力,体能训练的目的不再只是注重身体形态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员的健康和环境适应能力凸显了现代体能训练的人文关怀,彰显了运动训练人本的价值回归。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3

摘 要 导向激励原则是运动训练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原则,在运动员残酷的比赛和常年艰苦的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竞技体育中教练员更加注重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忽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运动训练学中导向激励原则就是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要以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在训练中不断的激发运动员主动训练的动机。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导向 激励原则 竞技体育

导向激励原则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可启发运动员更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一、导向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动机是运动员训练和参赛的重要原动力。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1]。竞技体育是一项很残酷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常年累月的进行训练,但是结果又是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更需要激发我们强烈的动机,让运动员保持积极性。

(二)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赛动机。现代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训练要求它的参赛者多年坚持系统的刻苦训练,无论在比赛和训练中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1]。因此,就需要从运动员自身和外部不断的激励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动机,始终对训练和比赛的前景充满信心。

二、导向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的正确价值观教育。注意通过各种教育学及心理学的手段,进行训练的目的性教育,逐渐树立起自觉训练的态度和动机。

(二)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注意运用符合不同年龄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多种手段,激发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兴趣。

(三)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应使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安排,并使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训练的制定和运动训练的组织。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使自己变被动式训练为主动性训练。

(四)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善于说服教育,注意克服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并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表率作用以及通过有效的训练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来建立权威取得运动员的信任,并以此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三、我国导向激励原则在竞技体育中的不足

(一)运动员重奖背景下的导向激励失衡。随着竞技体育物质奖励的多元化和不可控因素的增多,以及数量的陡然增多,使激励效果出现了整体的失衡,并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二)竞技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的导向激励失衡。整体激励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职业化与非职业化之间,职业化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高收入使整个竞技体育队伍中的利益失衡,从而导致竞技队伍中低收入人才激励的产生。

四、国内导向激励原则的研究

田麦久老师对于导向激励原则是这样阐述的,他认为导向激励原则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是运动员训练的动力源泉[3]。在2005年文红为阐述到注重激励,人在无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自身能力10%-30%的作用;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50%-80%;在得到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80%-100%[4]。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主要发挥精神力量,促进运动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在2010年林丽珍对我国运动训练原则三个理论体系的初步理解中谈到我国运动训练原则有三个理论体系,教育学训练原则中提到了动机激励原则[5]。同时在辩证协同训练原则体系中谈到了导向激励与健康保证原则,它认为运动训练过程中,强调训练动机要与健康保障相结合。导向激励原则解决了运动员的训练动机问题,长期艰苦训练要不断的动机激励,同时健康保障是运动员重要人权。

五、导向激励原则历史演变

在2009年由王焕珍写到,1983年陈安建的运动训练学中谈到了自觉性训练原则;1986年田麦久老师的运动训练学中谈到了自觉积极性训练原则;2000年田久老师的运动训练学中写到了动机激励原则;2006年田麦久老师的运动训练学提出了导向激励原则[6]。

六、结论

我认为导向激励原则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艰苦训练的能力,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使运动员认识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有阶段性的成就喜悦感。由于竞技体育训练是非常乏味无趣的,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失去信心,找不到训练和比赛的目标,所以运动员在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激励,让运动员重新拾起信心和目标。我认为导向激励原则强调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波动是很大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练员不断的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运动员进行疏导和激励,让运动员更好的投入到比赛和训练中来。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3.

[2] 俞继英.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原则与模式[J].上海体育学员学报.2005.10(5):3.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1.

[4] 文红为.新时期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学报.2005.6(3):4.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4

关键词:“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网球;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358-01

1 引言: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简称,是竞技体育的主要训练原则之一。网球运动是一项以力量、协调为基础,以技术、战术为核心,以耐力为保证的隔网对抗性非周期性技能类运动项目。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科学的应用“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2 身体素质训练与“三从一大”

运动员身体素质能影响竞技水平及竞赛成绩,并随之改善而提高。网球运动中,身体素质可分为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网球专项素质是指运动员完成难度技术动作及战术时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方面机体能力的统称。网球运动所要求的身体素质按重要性排序为力量(发球与击球)、速度、耐力、协调、柔韧。其中,力量、速度和耐力对于运动员高质量地打好一场网球比赛尤为重要。出色地打好一场网球比赛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和保障。在网球运动中,速度素质决定了动作完成的充分程度,影响动作的幅度、优美性以及击球准确性,避免引拍或挥拍不充分等。专项速度素质是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对技术规格、姿态以及拉伸幅度要严格要求到位,这就是所谓的“从严”。网球动作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协调性作为完成动作的基础。训练时,不仅在稳定状况下训练协调能力,而且要“从难”要求,加大难度,在有疲劳征兆和疲劳状况下进行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为了能高质量的完成整个击球动作,运动员必须具备高于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所要求的力量、耐力及速度作为保证。在训练时,安排大于比赛时的运动负荷,科学地加大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的训练,反复进行练习,提高每次完成动作的质量,保证比赛的顺利完成。所以在网球运动身体素质训练中,应该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进行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

3 动作技术训练与“三从一大”

网球动作技术训练包括基本动作训练、难度动作训练和技、战术训练。在难度动作中,基本动作的训练是基础,是训练的根本,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网球基本动作训练是难度动作训练的基础,难度动作是运动员掌握网球基本技术能力和协调水平的主要体现。在“从严”方面,我们应该在训练中,对动作技术规格、身体姿势应严格按照动作规范的要求,运用完整和高强度的专项练习手段,严格按照教练员的安排进行训练。网球比赛中,取得竞赛胜利的核心在于技战术的合理运用。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战术的运用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精确性、艺术性和惊险性,技战术的合理运用是整场比赛的亮点,技术动作和战术组合可根据自身特点与特长进行选择,因此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技术创新,结合实战要求,加大技术难度系数,难度应该要等于或大于比赛的难度,比较稳定发挥,保证比赛时难度动作能顺利的完成,这就是“从难”的具体体现。每场比赛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要保证顺利的完成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有足够的体力,根据比赛实战的规则、负荷、场地、时差、对手、观众、裁判等情况,“从实战需要出发”,模拟比赛环境进行训练,训练时要大负荷的反复练习,在比赛负荷的基础上科学加大训练时负荷强度,每一次训练都要按照正式比赛的要求进行,并且负荷量要大于或等于训练时的负荷量,这样才能保证比赛时完成动作的成功率。

4 综合素质训练与“三从一大”

网球运动的综合素质体现在选手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等。网球比赛中,如果选手对对手或环境有感觉和感受,就会激发表现热情。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懂得如何激发选手的训练激情,但也要把握住度,选手对激情的释放要控制自如,良好的自控能力是其发挥已有技术水平的关键。训练时,应该加大环境感受及表现能力的训练难度,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地进行训练。训练时严格要求,这样选手在比赛时就能更好的展现自我。创造一种适合自己个性又有价值的技术动作就要有创新能力,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应该从实际条件考虑,从提高自身的素养,了解国内外技术动作的发展动态,了解竞赛规则等多方面着手,在实践中创造出一个或几个适合自己的技术动作,成为自己取得比赛胜利的法宝。“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核心是从实战出发,因为所有的一切都要求选手有良好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模拟比赛场景或接近比赛场景的训练,多安排在公开场合进行训练,合理增加参加比赛的频率,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这些都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紧密联系。

5 结论

5.1 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辩证的思想取其精华。

5.2 根据比赛的规则、负荷、场地、时差、对手、观众、裁判等情况,围绕“从实战出发”这个核心开展,进行科学化的大运动量训练。“三从一大”要求在技术动作的训练上要有难度;训练时能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技术动作的要求进行,对运动员的管理要严格。

5.3 从实战出发包含了训练中的从难、从严,训练中的从难、从严也体现了激烈实战的需要。“三从一大”训练中的“三从”不是一种简单的、平行的并列关系,而是高度统一的整体结构。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必须全面系统地、与时俱进地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5.4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作为一个系统性、思想性很强的指导原则,对网球运动的整个训练实践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勇,斯迪虎,刘健.“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提出及其思想核心[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

[2]李悦,杨琴,周政.“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9,(3).

[3]张庆文,李效奇.“三从一大“训练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6).

[4]张翔.对三从―大的重新解读[J].四川体育科学,2009,(4).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5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体能 训练

1.具备良好体能的意义

1.1 良好的体能是精妙技战术的基础保证

良好的体能是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基础体能上去了,技术水平提高也就很快。在体能训练上,注重的是与足球专项技术相关的小肌肉群的练习,精细到能牵涉动作用力的每一块肌肉。还有如何在连续紧张的比赛之间进行体能的恢复与补充,这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由此可见,良好的体能储备,是提高足球专项技术水平的基础。

1.2 良好的体能可以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素质等发展不平衡时,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肌肉拉伤在体育运动中极为常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其所造成的肌肉细微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到位、某部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或器械的质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无数的经验证明,适当的伸展运动可以减少肌肉拉伤、肌腱扭伤或因肌肉疲劳而造成的其他损伤。

1.3 良好的体能是当今高水平足球比赛的需要

(1)争夺时空主动权。比赛中运动员为夺取时空优势相互运用身体冲撞、贴身紧逼、带球突破及配合形式争取主动权。

(2)以高速度变换比赛节奏。

(3)技术更倾向合理和简洁。

(4)战术上突出整体快速的全攻全守当今高水平足球比赛的特点需要每个球队都具备良好的体能。

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掌握科学的训练理论和训练原则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2.1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理论与原则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类型和手段有多种多样,例如,以技战术为主的;以弹跳力为主的;以杠铃练习为主的;以耐力跑为主的;以综合力量练习为主的;以各类辅助手段为主的;以各类手段组合的循环练习等等。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速度是体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胜利的前提和条件,是创造战机、实行攻击的前提与条件,所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应该为速度服务。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

2.2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与原则

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是手段,提高施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能力是目的。通过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捕捉和创造战机,达到攻击得分是最终目的。所以,体能训练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体能训练只

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中完善和检验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为此,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应以体能训练促技战术水平提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新手来说,应以技战术为主要手段,发展体能训练水平。

2.3体能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原则

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心理能力也无从依附。体能训练不能搞突击,不可能一劳永逸。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必须按计划系统地进行全年和多年体能训练。机能能力和运动素质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发展和提高的。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多年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并以年周期训练为基本结构,合理安排各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体能训练要贯彻年训练周期的始终。体能训练,不是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这样只能使机能能力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要不断地改变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统训练规划。

3、结论

3.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体能提高的刺激———适应理论与原则;②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统一的理论与原则;③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理论与原则;④体能训练与专项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与原则。我们要在训练中熟练掌握这些理论与原则,综合运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建立正确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是摆在每个教练员当务之急:只有了解并掌握世界足球发展规律,提高对中国足球未来培养目标的认识,才能促进其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素质,学习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来指导训练,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足球人才。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M ]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6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训练计划;训练原则;生化原则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55-02

随着跆拳道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跆拳道竞技比赛竞争激烈。竞技训练手段及方法需不断地完善。为此,笔者认为应从生化入手,制定身体训练计划的生化原则认识训练。我们知道决定训练的效应大小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因素是取决于运动训练的强度、持续时间、度及总量,而其中又以强度为核心。田径运动训练,从生化学看,其主要是如何提高专项的供能能力,只是不同的专项以不同的供能系统为主而已。因此,制订身体训练计划,首先要清楚各专项竞技能力的供能系统的主、次及每个人的特点,因此,本人从供能的角度来阐明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练习强度依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这一训练的主要手段的强度必须尽可能高。否则不足以会动用此系统。因此要在保证动作技术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动作快速、有力。

一、每次练习所持续的时间

原则上应超过3~4s,而小于8~l0s;若超过10s,糖酵解参与供能,如少于3~4s,对磷酸原系统刺激不足,虽然可用分组数,小间歇来弥补,但组数与间歇的大小很难控制,而且很容易导致糖酵解为主供能。而且这种少于3~4s的超短距离跑,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最高速度,无论从供能上或从实践上都不利。此能力的训练一般多用重复训练法为主。

1.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强度及依此系统供能的专项的实践决定了此能力训练的密度相对要小,即练习之间的间歇相对要长些,原则上长到保证ATP―CP的完全恢复。在此能力的训练中,要敢于间歇,以保证练习的强度与技术质量,间歇长,不要用完全休息性间歇,而应用各种技术练习等作为休息,这样既可促进恢复,又可熟练,改进技术。如果密度高,在ATP―CP不能完全恢复时就进行第二次练习,那势必动用糖酵解参与供能,运动强度必定降低。另外,高强度、高密度易使运动员过早陷于疲劳状态,技术动作质量下降,从而造成一次训练课的运动量过小。对训练密度,不仅看做是练习与练习之间时间上的间歇,而更重要的应看做是练习停止后的机能、生化的恢复阶段。因此,现代的科学训练,非常重视恢复,把恢复看做是训练的完整组成部分,不仅要注意休息的时间长短,更主要是注意休息方式,“循环训练”的提出,就是考虑到了恢复的重要性。训练强度、密度、持续时间三者的总原则应是尽力动用CP而又不要糖酵解过早、过多的参与供能。

2.练量。以此供能系统为主供能的运动项目,没有一个是需要在抗疲劳的条件下进行竞赛的,此练习要求高强度、高质量,故总量不宜过大,当然也不能过小,一般基本上要在保证强度及技术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在保证以磷酸原系统为主供能的基础上加大总量为宜。另外这种能力的训练,需要安排在课的前面,在课后部分,由于机能的降低,恢复总是不能完全,因而就变成速耐性训练了。于400m竞技能力要求具有保持一定时间高强度运动能力,所以此能力的提高主要仍在于神经、肌肉系统的提高。这样,运动量最终只要达到使主要参与运动的神经及骨骼肌到一定的疲劳程度就行,而要避免心、肺功能的较深的疲劳。过去存在着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在理论上误认为400m运动的氧量大;另一方面对大运动量的训练原则的认识有片面求大之误。800m及1 500m跑中需氧代谢参与的比例比400m较大。因此其总量相对依次要大,除造成神经、肌肉的疲劳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心肺机能的疲劳。

此供能系统的动用一是当磷酸原系统供能近枯竭时,二是需氧氧化系统不能满足运动强度对能量的需求时,三是当运动的肌肉缺氧时,在高强度激烈运动中显属第一种情况,故此能力训练应采用次极限运动强度为宜。强度过高动用磷酸原,偏低则动用需氧氧化系统供能。

3.练习的持续时间。因糖酵解反应的发动需要肌细胞液中的肌酸(C)及ADP,AMP的浓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故糖酵解系统供能的能力达最大功率的时间均在运动开始后30~50s之间。因此,练习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0s,但也不宜超过1~2 min。若采用少于30s、大于lo s的高强多次数的练习,那就必须严格控制间歇时间,以此来补偿每次练习所引起糖酵解供能的不足。以保证使整个训练课中的练习基本上达到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另一个重要的是要在LA的堆积的条件下进行运动以提高机体的耐酸能力,这一系统的训练采用高强度、短距离的间歇训练法的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主项及超主项次最大强度跑,这是专项的竞赛需要。

二、训练的密度

密度的要求有二:一是不要大到使运动员很快陷于筋疲力尽的状态,造成练习强度的降低,技术动作的破坏,或完成不了预定的运动量,二是要保证肌肉中有相当浓度的LA堆积,因为400m、800m赛跑是在抗酸性的条件下跑完全程的。为提高机体的抗酸能力就需将训练的密度严格控制,弄不好就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1.练习的总量

抗酸能力决定了训练的运动量相对要大,但由3需氧氧化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

2.训练的密度。密度的要求原则是:不能大到让糖酵解参与供能的比例增加过多,免使机体过早进人疲劳状态。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min左右,当然这也要因不同性别、年龄及训练水平等而有所差异。

3.训练总量。需氧竞技能力在代谢上说主要是抗有氧代谢疲劳能力,从生理上说是抗心、肺等内脏功能及肌肉的抗疲劳的能力。要使心肺等内脏功能及肌肉需氧代谢能力得到足够的大。近年来,不主张总是用一次训练课就使运动员练得全身筋疲力尽,而是主张用数次课的总和使运动员达到预定的相当的疲劳程度。但每次课的总量一定要达到使运动员有一定程度的疲劳。

对训练的适应能力身体条件、性别年龄、体型及体质心理条件:对训练的态度、毅力平运动性质、运动量与强度、持续时间、总量、技术难度质量、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氧气及能源的供给能力。(1)摄氧量:肺通气量、换气量、每搏心输出、心率;(2)血管弹性;(3)血红蛋白;(4)缓冲能量;(5)神经体液的调节能力呼训练环境、高度、气温、气压、温度、空气成分、场地、器材、观众、对手、教练对氧及能源的利用能力,运动肌肉需氧代谢的能力。1)能源的贮存与摄取;2)需氧代谢的活动;3)肌肉的结构及化学组成;4)神经、体液的调节能力及缓冲能量;5)人体的需氧竞技能力(有氧竞技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炜权.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7

关键词:PIN结合的运动训练理论;性质;变量;训练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116-04

Viewpoints of the PINbonding Theory on Several Basic Issues inSports training

RONG Dunguo1,WU Ying2,ZHANG XueFei3

(1. Dept. of PE, Shanghai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201400, Ch ina; 2. Dean’s offi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 hina;3. Dept. of PE,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 s through PINbonding sports training theory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issues,i ncluding the nature of sports training, the essence of sports training process,sports training variable and the principle of sports training. The purpose of th is paper is to enhance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issues of sportstraining, enrich an open sports training theory system, scientifically promotethe level of sports training,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 thletes.

Key words: PINbonding sports training theory; nature; variables; tr aining principle

1 PIN结合论概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受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行为公式B=f(PE) 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燕国材提出的智力和非智力结合的学习理论―IN结合论的启发,我们于 2005年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提出了旨在探讨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寻求运动训练学和心理学契合点,以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等问题的“PIN 结合的运动训练理论”(简称PIN结合论)。PIN结合论认为,影响一个运动员运动训练成功 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外部因素(外因)和内部因素(内因)两大系列。前者指 的是影响运动训练活动的一系列客体的环境条件,可用“E”(Environment)来表示;后者指的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训练活动的一系列主 体方面的身心因素,它又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即体能因素“P”(Physical ability)、 智力因素“I”(Intelligence)和非智力因素“N”(Non-intelligence)。由此,影响运 动训练活动的因素最终可归结为:E、P、I和N四个系列。通过对以往的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 理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这四方面因素之间关 系和整体功能等方面的研究。PIN结合论认为,这些主客体方面的因素对运动训练活动的影 响不同,它们与运动训练成功“A”(Achievement)的关系,可用如下的一个公式:“在其 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A=f(PIN)”来表示。这里的“其它条件”指的是外部客体条件即 “E”因素。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假定外因基本一致,则每个运动员运动训练活动的成功 归根结底可由体能(P)、智力(I)和非智力(N)三者的函数关系“f”来表示,或者说, 运动员运动训练活动的成功是由体能(P)、智力(I)和非智力(N)共同决定的。在运动 训练方面,PIN结合论所涉及的问题和观点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本文特别针对运动训练活 动的性质、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运动训练涉及的变量和运动训练的原则等四大基本问题进 行了系统探讨。

2 PIN结合论对运动训练四个基本问题的看法

2.1 关于运动训练的性质问题什么是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对其作了这样的释义:“运动 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 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它对“性质”的解释为 “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由此,我们认为,《运动训练学》对“运动训练 ”的以上释义虽然指出了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也指出了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地位 与关系,但在概括“运动训练”的根本属性方面尚有一定距离,基本上是一个现象性的描述 ,属于一般教育学

投稿日期:200-11-24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荣敦国,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性质的一个界定。到目前为止,不论是《运动训练学》,还是《体育心理学》对于运动训练 的性质问题,都尚未进行专门的论述,因此,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

PIN结合论认为,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与学生 的学习活动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运动训练活动离不开运动员体能的参与,并以身体活动为手 段。为了说明PIN结合论对运动训练活动性质的观点,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国外各种现代 学习理论派别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目前,国外的学习理论对于学习性质的解释主要有6 种:一是联结派,以桑代克为代表。在桑代克看来,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且桑代 克还把刺激的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归结为神经元之间的联结。PIN结合论认为,这种 联结说只能解释较低级的机械的学习;二是“格式塔”重组派。依据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学 习是由于对情境中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并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并且,这一学 派还认为,在这种完形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从而遇到困难时,与此相适应,头脑 中的“格式塔”就会不断地发生组织与再组织,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完形,这种组织与再组织 或完形的作用也就是学习。PIN结合论认为,格式塔派重视综合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可取的, 而忽视分析在学习中的作用,因而是片面的,而且,格式塔派认为“格式塔”是与生俱来的 ,因此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三是条件反射说,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人。他们都 认为学习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巩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认为,学习就是S(stimu late)-R(respond)的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学习就是R(respond)-S (stimulate)的过程。PIN结合论认为,条件反射说实质上属于联结派学习理论,也只能适 用于较低级的机械学习;四是认知学派,其代表人物很多,但各有侧重点。如苛勒的顿悟说 、加涅的认知积累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等。这些认知说,大同小异,都重视认知的作用,都认为学习就是认知的发展、变化及其结 果。PIN结合论认为,认知派重视认知的作用,可以来解释较高级的意义学习,但它却忽视 了非认知因素的作用。根据我国非智力因素理论,人的心理活动由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共同 构成,因此,认知派只重视智力而忽视非智力,由此而得出的学习理论也带有片面性;五是 信息加工派。这类学习派别属于认知派。它运用系统科学即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知识 与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学习问题。它把学习看作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输出,并构成一 个完整的执行-操作系统。从非智力因素理论的角度看,这类学习派别也是把学习的性质局 限在认知或智力的范畴之内,仍然忽视了非认知或非智力活动的作用,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片 面性;六是观察-模仿派。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看来,任何一种行为的获 得都是通过对别人行为或学习过程结果的观察并加以模仿的结果,并非都是直接经验的结果 。PIN结合论认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非常适合于解释人的道德行为方面的学习,而对 于解释人对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等内隐的心理活动是无能为力的。

通过对国外六大学习理论派别对学习性质所持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都有一定的合理 性,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鉴于此,PIN结合论在考虑到运动训练这一学习活动的特殊 性的基础上,把运动训练的性质具体化为两点:“一是内化与外化的结合与统一;二是运动 员机体组织器官结构重建与机能恢复的结合与统一”。

就运动训练活动是内化与外化的结合与统一来讲,其理论依据主要有四点:首先,在运 动训练过程中,除运动员作为惟一的主体,属于内部因素外,其余一切所要学习与训练的对 象,如运动理论知识、技术、战术、职业道德等都是客体、外部的东西。运动训练就是要把 那些客体的外部的东西转化为运动员主体的内部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内化”。其次,运 动训练内化的依据是什么?毫无疑问,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惟一主体,是内因,其余 因素都是外因。在内因与外因问题上,历来存在四种观点:片面强调外因决定内因,这属于 机械唯物主义;片面强调内因决定外因,这属于唯心主义;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多坚持内因和 外因互动论,虽然这种观点现在很受赞扬,很有市场,以为它解决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问题 ,但PIN结合论认为,这一观点仍属于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才真正回答了 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问题,只有依据这一观点才能真正理解和处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种种 复杂的内化问题。再次,运动员主体的内因指的是什么?PIN结合论认为,就是运动员这一 主体的身心。运动员的身心可以划分为心理因素和体能因素两部分。既然“外因通过内因而 起作用”,所以要有效地进行运动训练,除合理选择、安排好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外 部因素外,关键在于打开运动员主体的内因大门,也就是把运动员的全部心理因素和体能因 素都积极地调动起来。最后,有内化,就必有外化。所谓运动训练的“外化”就是运动员主 体的内部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东西。众所周知,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运动员会掌握运动知 识、学会运动技术和战术等制胜方法,同时,也会去利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完成发展体能、 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的各项训练、竞赛任务。前者就是运动训练的内化过程,而 后者就是运动训练的外化过程。由此可见,运动训练不仅是内化,更重要的是内化与外化的 统一。

在运动训练活动是运动员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重建与机能恢复的结合与统一方面,众所 周知,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在采用超负荷训练时,运动员相关组织、器官的微观结构 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紊乱和适应性改变,这变化了的组织器官的结构需要依靠训练后营养物质 的及时补充和充分的休息才能获得良性的恢复与重建。因此,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员组织器 官结构重建的过程。另外,运动训练要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能量的消耗导致运动员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下降。通过训练后的恢复,消耗掉的能源等物质得以补充,运动员 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也得到恢复。根据“超量恢复”原理,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可包括负 荷、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的消退等五个阶段。为了保证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不断 提高,必须保证每次训练都是在上次训练后获得超量恢复时进行,并且待运动员对一定负荷 适应之后,还应及时采用超负荷进行新的训练,进而达到新一层次的适应。运动训练就是运 动员承受负荷、机体疲劳、机能恢复、超量恢复,再承受负荷、再疲劳、再恢复、再超量恢 复…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的连续过程。所以,运动训练过程也是运动员机体机能(属于P因 素范畴)不断恢复与适应的过程。

2.2 关于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问题在探讨了运动训练活动的性质之后,有必要探讨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问题,这两个问题 往往是紧密结合而又不可分割的。各版本的《运动训练学》,主要对运动训练的任务、组织 、原则、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概论性的阐述,但没有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这一深层次问题进 行解释。PIN结合论认为,要正确和深入理解运动训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行为,还需要 首先回顾一下国外学习心理学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国外对学习过程主要存在三种基本 的观点:一是学习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这种观点以联结派的桑代克为代表。他依据对猫等 动物行为习得的实验,认为人和动物最典型的学习就是试误性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习 者尝试地进行某种行为或反应,对于特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予以强化,对错误的反应则不 予强化,经过这样的多次反复之后,正确的动作会逐渐巩固下来,错误的动作会逐渐消失, 从而使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结,也就是学习获得成功。PIN结合论认为, 这种对学习过程本质的解释还是现象层面的,可能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内隐性,所以这种 解释就回避了心理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另外,PIN结合论也认为,试误性学习是存在 的,但它只能解释某些局部的学习过程,却不能对一般的学习过程都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二 是学习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代表人物是格式塔学派的苛勒。他是以大猩猩为研究对象,通 过设置问题情境,然后观察其行为反应。通过实验,他发现,大猩猩的学习不同于其它动物 的学习即学习是反复试误的过程,它是借助头脑中的固有的完形作用或一种组织功能,对刺 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有所突然的接通、顿然的领悟。PIN结合论认为,苛勒关于学习过 程的顿悟观也是存在的,但他断言,学习的成功和实现完全是由于顿悟的结果,的确绝对了 ,同试误观一样只能解释局部的学习过程,难以解释一般的学习过程。三是学习过程是特殊 的认识过程。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凯洛夫。他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与认识过程相一致,但是 由于人的学习活动又有教师的参与、学习内容需要巩固等因素,因而又不完全等同于人的认 识过程,所以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PIN结合论认为,凯洛夫的这一观点是有缺 陷的,因为他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通过分析国外的三种典型的学习过程的本质观可以看出,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 联系运动训练的性质和实际,PIN结合论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运 动训练的过程就是运动员的智力(I)、非智力(N)和体能(P)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过 程”。PIN结合论认为,智力因素系统是一切训练活动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系统是 一切运动训练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由各种运动素质构成的体能因素系统是一切运动训 练活动的物质基础-支持系统。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运动员的体能 、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并且,从根本上讲,这四大类竞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 是以运动员的体能(P)、智力(I)和非智力(N)为基础和手段的。就发展运动员的体能 来讲,在具体的运动素质发展过程中,既离不开智力因素的执行和操作,也离不开非智力因 素的动力和调节。就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即智力和非智力来讲,任何心理能力的发展都必 须以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为基础,与具体的体能活动相配合。另外,我们需要注意这样一 个问题,不论是运动员的智力因素系统,还是非智力因素系统都非常庞杂,我们要发展的运 动员的智力和非智力必须是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所需求的智力和非智力。坦诚地讲,到目前 为止,运动心理学也尚未阐述不同项群或具体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智力和非智力有哪些 特殊需求;运动员的智力和非智力与一般学生的学习所需要的智力与非智力有什么不同等问 题,这是一个影响科学化训练的前提性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刻认识,许多学者盲目 地直接运用各种测查一般学生的国外的“智力量表”来测量优秀运动员,所以得出了一些与 现实完全相反的结果是必然的。就技术能力和战术能力来讲,不论是技术和战术的学习,还 是发展技术能力和战术能力,都需要以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为基础和手段,并依靠智力因素和 非智力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地操控。综合以上分析,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过程就是运 动员的体能(P)、智力(I)和非智力(N)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从运动训练过 程是P、I、N有机结合的角度看,也可以将PIN结合论概括为“三位一体”的运动训练过程论 。

2.3 关于运动训练的变量问题运动训练理论应当解释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PIN结合论 认为,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方面。在客体方面,主要有训练 设施、训练环境、运动队伍的训练氛围、教练员训练水平、家庭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在主体 方面,包括心理因素和体能因素两方面。其中,心理因素可划分为智力因素(I)和非智力 因素(N)两大系列。“体能”因素(P)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体能”是指身体能力的 简称,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狭义的“体能” 即通常所说的体能(或体力 )是指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在身体活动中综合表现出来的基本运动能力。身体形态是运动员 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外在的静态表现,是运动员体能的解剖学基础;身体机能是运动素质 的生理基础。从系统的角度看,PIN结合论认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第三层次是由狭义 的体能(P)、智力(I)和非智力(N)三大因素系列构成。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的 这三大因素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讲,运动员的体能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是 直接的,起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属于物质基础-支持系统;智力因素对运动训练活动的影响 也是直接的,起认识性作用,属于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对运动训练活动的影响一般 是间接的,起意向性作用,属于动力-调节系统,并且,在运动训练活动中,运动员的这三 大主体因素彼此之间是互动关系。

综合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运动训练活动的变量可归结为四个系统:环境因素 系统(E)、体能因素系统(P)、智力因素系统(I)和非智力因素系统(N)。由于这四个 系列的变量对一切运动训练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彼此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 制约的辨证关系,所以,PIN结合论用下面的一个公式来表述这四个系列因素对运动员竞技 能力发展的影响:“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A=f(PIN)”。这个公式表达了三层意 思:一是,它包含了所有的运动训练变量;二是由于“E”变量很难由运动员来控制,因而 就用“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来加以限制;三是,P、I、N三因素在运动训练活动 中是辨证的互动关系,所以用数学上的函数关系“f”来表示。PIN结合论提出这一表达公式 的最终目的就是试图克服西方三大学习理论在对待学习变量问题上的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并 紧密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把E、P、I、N四大系列因素辨证地统一起来。当然,在实践中要真 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还需要从理论、实证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工作。

2.4 关于运动训练的原则问题运动训练的原则以运动训练规律为提出依据。上述对运动训练活动的性质、过程本质和 变量的剖析,实质上就是对运动训练活动规律的探索。不论是国外各学习理论流派在其学习 理论体系中归纳出的一些学习原则,还是目前国内外运动训练学中概括归纳的一些运动训练 原则,对于我们思考这一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PIN结合论基于自己对运动训练的性质 、过程本质和变量的独特见解,提出如下五条训练原则:1) 主体性原则。运动员是运动 训练活动的惟一主体。这一训练原则的基本涵义就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要尊重运动员的主体 地位,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调动运动员的一切身心因素投入训练并获得共同的协调发展 。在这三句话中,第一句是运动训练的前提;第二句是手段;第三句是目标。总之,只有尊 重、相信、理解、关心和爱护运动员,才能调动他们的一切身心因素,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 。2) 成功性原则。PIN结合论认为,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 ,如果再加上非智力因素和体能因素相应的发展和培养,那么,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获得一定 的成功。PIN结合论提出成功性原则,就是要反对长期以来的“天赋决定论”、“身体素质 决定论”、“智力决定论”等极端片面的观点和做法。实践证明,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功 都是P、I、N三大主体因素有机结合并协调发展的结果。3) 发展性原则。影响运动员竞技 能力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体因素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体能因素。这三大因素既是运 动训练的基础,也是运动训练的重要任务。运动员一切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体 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它们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因此,要贯彻发展性原则,最根本的就是把 P、I、N三因素的发展统一于具体的运动训练实践之中,用运动员的P、I、N三因素是否在运 动训练中共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为标准,来评估训练效果,而不是一味追求运动员的运动成 绩这一外在因素。4) 协同性原则。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及其与 外部诸因素之间,都必须保持和谐统一、协同合作,才能保证运动训练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要有效贯彻协同性原则,还要求创设和谐、融洽、团结、合作、奋进 的训练氛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现在国内外运动训练界,越 来越认识到良好的运动训练氛围和人际关系不仅是搞好运动训练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影响 运动训练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5) 创造性原则。每个运动员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只要 有一定的条件作保证,使其得到有效地培养和发挥,就能把他们培养成不同层次的创造者。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有关,更与非智力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训练的过程 就是不断突破运动员竞技能力进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过程,要冲破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壁垒, 非常需要发挥运动员的创造能力。因此,PIN结合论认为,顺应现代运动训练竞赛的发展趋 势,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运动员的智力和非智力,提高他们的自我创新能力。

另外,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P、I、N三因素有机结合原则。上面提 出的五条原则是这一基本训练原则的细化。如果把PIN结合论关于运动训练的所有原则看成 一个系统的话,那么以上五条训练原则则属于基本训练原则的亚层次。目前《运动训练学》 中介绍的一些运动训练原则基本上是从教育领域借鉴,移植而来,与以上五条训练原则都有 着内在的联系。如:激励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与主体性原则有关;直观教练原则与成功性 原则有关;竞技需要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时恢复原则、适宜负荷原则与发展性原则有关 ;系统性原则与协同性原则有关;有效控制原则与创造性原则有关等。当然,具体的运动训 练原则还有,并且都与以上五条训练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结 语

1) PIN结合论的数学表达公式为:“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A=f(PIN)”。

2) 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的性质有两层意思:运动训练是运动员内化与外化的结合与 统一;运动训练是运动员机体组织器官微观结构的重建与机能恢复的结合与统一。

3) 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就是运动员体能(P)、智力(I)和非智力(N )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PIN结合论也可概括为“三位一体”的运动训练过程论。

4) PIN结合论认为,影响运动训练的变量系统有环境因素(E)、体能因素(P)、智力因 素(I)和非智力因素(N)四大主客体因素系统。

5) PIN结合论认为,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体能因素(P)、智力因素(I)、非智力因素 (N)有机结合原则,可细化为主体性、成功性、发展性、协同性和创造性等五条具体运动 训练原则。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教育十论―我对教育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M].北京:中国建材工 业出版社,1998,7:124-183.

[2] 荣敦国,刘一民.析PIN结合运动训练理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5 6-259.

[3] 王小燕,卞军风.追根溯源,找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契合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6,8:8-15.

[4]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84.

[5] 燕国材,马家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2 9-30.

[6] 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14-16.

[7] 燕国材.关于IN结合论的十对命题[J].心理科学,2001,5:519-522.

[8] 徐本力. 运动训练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193-219.

[9]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1):43-46.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8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然后又从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以及灵敏素质训练几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希望对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跆拳道 身体素质训练 高校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是确保运动员的技战术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的基础因素,因此,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同样也应将身体素质训练作为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说,虽然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有所侧重,但却是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切不可有所疏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身体素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方面的欠缺,势必会对其它素质的发展造成影响和制约。反之,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则能够相互促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因此,在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全面性的基本原则。

(二)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追求教学训练成效盲目安排过大的训练负荷或是训练的量,很容易导致过犹不及的情况,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极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训练效率,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跆拳道教学时,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问题,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主要指的是任课教师在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水平、个人的优势特长等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安排,以尽可能的让每个人都通过教学训练让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有所提升。

二、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具体来说,在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以及灵敏素质训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对身体素质训练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力量素质训练

在开展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力量素质训练,是提升学生跆拳道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训练以及持久力量训练三个主要的部分。其中爆发性的快速力量训练是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中,最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而且,由于跆拳道运动的运动特征为以腿法为主,以拳法为辅,因此,对于跆拳道运动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水平尤为重要。在开展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在确保学生力量素质发展全面性的前提下,还要注意重点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通常来说,在开展力量素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立定跳远、跳绳或者是蛙跳等多种方式来开展训练;为了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则可以通过俯卧撑或者是爬杆练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训练;而为了发展学生躯体各个肌肉群的力量素质,确保力量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任课教师则可以通过负重体前屈或者是仰卧起身练习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训练。

(二)速度素质训练

因为,在跆拳道运动中非常讲究“以快制胜”,因此,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和提升学生的速度素质训练同样非常重要。

在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速度素质而言,主要强调的专项速度素质主要是反应速度、步伐移动速度以及动作击打速度三种。而要提升学生的跆拳道运动速度主要采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则主要有利用信号或者靶子来进行的反应速度训练、利用行进间各种步伐练习来进行的步伐移动速度训练以及利用单个动作或者是组合动作的快速训练而进行的动作击打速度练习等方式。

(三)耐力素质训练

跆拳道运动的比赛时间较长,因此,对参与者的耐力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任课教师可从有氧耐力素质训练和无氧耐力素质训练两个角度同时开展教学训练工作,且注意将耐力素质训练将跆拳道专项技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以实现学生专项耐力素质提升的目的。

(四)柔韧素质训练

由上文所述可知,腿法在跆拳道运动中的重要性。而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其柔韧素质的水平是影响腿法的关键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柔韧素质训练也是日常教学训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开展柔韧素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十分多样,例如:正压腿训练、弓步压腿训练、虚步压腿训练、分腿侧压训练以及坐位体前屈训练等等均可有针对性的运用于学生的柔韧素质教学训练中。

(五)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是跆拳道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迅速、准确、灵活的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运动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灵敏素质,才能在运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时,同样应将灵敏素质训练纳入身体素质训练的范畴。常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则有技术组合练习、急跑急停练习以及快速变化方向练习等。

参考文献:

[1] 马波.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量指标与评价标准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9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相关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常用的训练方法。之后,文章又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 力量训练 皮划艇 一般力量 专项力量

皮划艇运动是一项综合力量非常强的周期性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克服来自空气、水以及人体自身等多个方面的阻力,因此,此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是决定其皮划艇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皮划艇力量训练的相关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梳理,以期能够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有所助益。

一、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内容

概括来说,在皮划艇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以下将对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内容来做简要的分析。

(一)一般力量训练

一般力量指的是人体全身的肌肉组织的力量,与此相对应的一般力量训练指的就是最基本的力量训练,是在单个动作中进行的肌肉群的训练。在皮划艇运动中一般力量是开展其它力量训练的基础,因此,在训练的初期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最大限度的发展皮划艇运动员的一般力量素质。

(二)专项力量训练

皮划艇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则指的是与皮划艇运动相关的力量训练,其主要指的是在负重的情况下、高原缺氧的情况下或者是皮划艇模拟运动仪的皮划艇训练情况下所开展的力量素质训练。专项力量是指进行专项活动的肌肉力量,因此,专项力量训练的针对性也较强,运动员机体的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运动成绩也会相应的有较快的提升。

通常来说,确定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首先,依据皮划艇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来确定。皮划艇运动是一项负荷强度较高的速度耐力体育项目。运动员在运动的初期主要通过糖的无氧酵解来为机体供能,但是随着运动负荷持续时间的增长,糖通过有氧化供能的方式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大。而皮划艇运动中运动员的负荷强度之所以较高,主要是因为比赛的时间较短,而且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较大而导致的,因此,在确定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时,一定要考虑以上所述的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对训练内容进行安排;其次,要依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来确定。在皮划艇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对最大力量、速度力量以及力量耐力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中,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应与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力的类型相关联,依据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来相应的确定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最后,依据皮划艇运动主要的技术特点来确定。在皮划艇运动中,主要的技术动作有:推、拉、蹬伸以及转体等,而肌肉的用力顺序则是从人体重心发力到远端用力止,而如果运动员要想完成这些技术动作,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能够符合相应的技术动作需要的专项力量素质。因此,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选择与这些技术动作结构、肌肉用力形式相似的训练内容,从而使得专项力量训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进而促进技术动作水平的提高。

二、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的力量训练,能够让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从而为其专项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技术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在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不可有所偏废。

(二)针对性原则

在皮划艇运动中,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与其他素质的训练有所不同,因受具体的运动项目的限制,皮划艇运动对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及躯干力量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开展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发展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和躯干力量,并尽可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系统性原则

在安排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时,教练员一定要注意关注力量训练的系统性。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经过力量训练的运动员,其肌肉力量增长的速度很快,但训练一旦停止,其力量的消退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教练员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的实际情况,遵循力量训练的系统性原则,坚持力量的系统训练。

(四)科学排序原则

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人体诸多肌肉群之间的活动会有一定的交叉影响,而且小肌肉群的活动非常容易导致疲劳。因此,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对不同肌肉群之间的训练顺序进行科学的安排,避免训练的重叠和交叉,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训练目的。

三、皮划艇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

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训练的方法十分多样,根据能量的代谢方式可分为有氧训练法和无氧训练法两种,一下将分别多这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一)有氧训练法

有氧训练法,又称为持续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皮划艇运动员的心脏功能非常有效,通过有氧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运动员肌肉的供血能力以及直接吸收氧的能力。在有氧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心率通常控制在145次/min―170次/min之间,心率控制在这个范围之间时,人体的吸氧量能够达到最大值的80%左右,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并能促进骨骼肌和心肌中毛细血管的增生,从而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在运用这种训练方法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无论采用的是哪种具体的训练方式,都应重点关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心率的控制。

(二)无氧训练法

无氧训练法,又称间歇训练法。在运用此种训练方法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强度通常控制在80%-100%之间,而时间则控制在1min-2min之间。而练习重复的组数和次数,则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开展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安排,一般来说对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练习重复的组数不宜过多,通常安排2-3组即可,而对训练有素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来说,则不宜过低,通常安排3-5组。在这种以发展运动员的无氧耐力为主的力量训练方式中,间歇时间的安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间歇时间以恒定不变的方式来进行安排,如在所开展的每次练习之间固定休息2min;另外一种则间歇时间的安排则是不固定的。例如,间歇时间的安排可以采用2min-3min-2min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更有利于运动员体能所产生的乳酸的清除,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训练效果。

四、皮划艇力量训练现存的问题

(一)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素质训练时,绝大多数采用的还是东欧七八十年代的一些训练方法。而在实际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则不难发现,部分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与皮划艇专项技术用力的特点存在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卧拉训练是通过肱二头肌的收缩,把杠铃由远至近拉近身体的,并让肘关节弯曲至45°左右的过程。但是,这种用力的方式和结构,无论是大力量训练、耐力力量训练还是速度力量训练,其能够提升的仅仅是肱二头肌的收缩能力,而与皮划艇运动中的专项技术所需的力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卧拉在一般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将其运用于专项力量训练,则是非常不科学的了。由此可知,传统的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在指导思想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对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以及专项技术用力特点相结合的这个环节的重视不足,从而影响了训练水平的提升。

(二)力量训练与理论学习相脱节

在针对皮划艇运动员开展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部分教练员一味强调力量素质训练的开展,但却忽视了基本的力量素质训练理论的传授和讲解,以致于运动员对训练理论基础的掌握不够,对训练的基本原理、根本目的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训练的过程中比较盲目,从而常常出现训练重点理解偏差、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够积极能动等情况,进而影响训练的成效。

五、皮划艇力量训练的几点建议

(一)突破和创新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随着现代皮划艇运动的不断发展,要想取得理想的力量训练成效,必须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根据训练的需求不断创新,在探索完整的力量训练的同时,重视力量训练的针对性,重视专项力量训练。

(二)将力量素质训练时间与基本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开展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首先向运动员讲解力量训练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基本的原理,让运动员对力量素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运动员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开展训练实践,从而在激发运动员训练热情和能动性的同时,促进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升。

(三)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在开展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应将一般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整个训练之中。一般力量素质是专项力量素质的基础,专项力量素质是一般力量素质的发展,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在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一般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科学的相结合,尽可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力量素质对皮划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皮划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力量素质训练,正确的认知皮划艇力量训练的意义,准确的把握皮划艇力量素质的特征和规律,并不断创新现有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进而促进我国皮划艇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冬梅,刘晔.皮划艇项目动作技术结构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与应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10.01.

[2] 何雪德,龚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 陈伟,郭海英,刘爱杰,陈小燕.国家皮划艇队运动员大赛前后血清瘦素与游离瘦素受体变化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8).

体能训练的原则篇10

组合训练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运动训练理论上的,足球组合训练法是一种训练方法,它被包含于组合训练这种系统的训练理论当中。组合训练方法指的是在训练过程中,将足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训练阶段、运动员的个人特点、项目要求等因素的差异考虑在内,组合一到多个训练单元,依照足球运动训练原理,选择不同比例、性质的训练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足球组合训练法并不是将单一的训练内容或训练方法简单的叠加在一起,它采用更合理的间歇、交叉组合的方式,把多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安排训练。

2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教学的应用

2.1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体能训练上的应用

2.1.1高校足球组合体能训练应该遵循的原则

(1)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二者共同发展提升的原则。

在传统的体能训练当中,常常将运动训练强度和运动的训练量这2个最基本的负荷因素分离开来,这种体能训练方式存在不当之处。在对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应达到强度和量的同步提高。正规的足球比赛赛时较长,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所承受的体育强度和运动量非常人所能承受,所以说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二者缺一不可、相互统一。

(2)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尽可能结合球训练的原则。

足球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工具就是球,足球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与专业球员相比,高校足球队员的“球龄”和“球感”都要稍差一些,在对高校足球队员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尽量与足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单纯体能训练(不含球类的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与球相结合的体能训练)的合理搭配,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3)将力量训练作为基础训练的原则。

足球运动员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对抗能力、速度的控制能力、技术的掌握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就要通过基础训练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以上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力量素质与足球竞赛防守进攻过程中身体的拼抢、防守及进攻的有效性有直接关系,力量素质对足球运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常常将足球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速度力量训练上,通过力量训练来提高运动员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使其速度加快,充分利用了肌肉收缩速度快时可以缩减动作的完成时间并能产生更大更强力量的生理原理。

2.1.2高校足球组合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训练安排及训练要求

足球竞赛是一项间歇性、高强度的运动,对运动员速度的爆发性及无氧、有氧耐力的要求较高。当前足球比赛规定的比赛时间比之前更长,每场比赛的平均时间都维持在93~98min。在比赛中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消耗非常大,中球员每场足球比赛都需要跑动长达10~14km的路程,中前卫所跑距离大概有11~13km,中后卫需要跑8~10km左右,边前卫/边后卫则要跑9~12km,前锋不但要在足球赛场跑9~10km的路程,还要做15~30次的跳跃、150~200次个人行动、30~50次对抗、30~70次或更多次触球运动,却只有15~30s的高强度运动间歇时间。从以上数据可知,足球运动员耐力、力量、速度的高低对球员在赛场上的表现有直接影响,本文根据足球比赛运动员的耗能规律制定了如下优化组合:

(1)组合一。

训练内容:五段加速跑,利用足球场的底线、边线划分成30m、50m、100m、200m、300m;2人3项跑动传球。训练负荷:训练强度的最大负荷为55%~70%,心率140~160次/min,间歇期心率恢复120次/min;训练量为35~50min。训练方法:采用持续性训练法、间歇性训练法以及特莱特训练法。训练安排:将足球队员分成3组,第1组队员跑完30m后第2组起跑,连续跑完5段为一轮,共4轮,每轮间休息1min;设置2个标志,相距2m,2人相距10m进行3项传球。训练要求:每段加速跑后,队员都放松跑回起点;每人每项跑动传球3min,休息1min换人,每人做完3项。

(2)组合二。

训练内容:4站循环练习,球员腰系粗皮筋另端固定做跑步练习;将球放置较高位置,球员由半蹲位向上跳起顶球10次;球员依次做左、右侧滑步绕杆,设置10个标志旗间距1m;足球运动员甲、乙双方相向站立,二者之间距离相隔3~5m。甲将足球从乙两腿间踢过,然后迅速追赶球,此时乙快速转身一同追赶球,该活动在15~30m距离内进行。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训练负荷:训练强度的最大负荷为95%~100%,心率180~190次/min,间歇期心率恢复120~130次/min;训练量为40~55min。训练安排:队员分成2组,每组10人,站间距10m;其中l、3、4站各做1min,2站10s。任务完成后换下一站。高校足球组合体能训练的训练要求:设置8m的站间距,完成任务后,运动员以中速跑向下一站点,在训练过程中由教练员统一指挥。

(3)组合三。

高校足球组合体能训练的训练内容:3站循环练习。旗杆障碍:安放10根旗杆间距3m,进行变速跑及曲线绕杆跑。前面球员由第一杆看开始隔杆直线加、减速,从最后杆看是做曲线绕杆加速跑,后面球员尽可能跟紧;掷实心球:ABC3名球员依次站在底线,向场内15m出标志塔掷界外球同时运动员B向前跑动并将球掷回,慢跑跑回起点,此时C运动员掷球运动员A跑动,并依此类推。训练方法:持续性训练法、特莱特训练法、间歇性训练法。高校组合训练所制定的训练负荷:训练强度的最大负荷为55%~70%,心率140~160次/分,间歇期心率恢复120次/min;训练量为35~50min。训练安排:分为5组,每组4人,2人1队,第1队回第2队出发,每人完成1套为1轮;共6组,每组3人,每组每人完成1次为1轮;共9组,每组2人,在20m距离内进行往返练习。高校组合训练的训练要求:设置8m的站间距,完成任务后,运动员以中速跑向下一站点,在训练过程中由教练员统一指挥;在3站练习中传球的脚法不限,球不能落地,人不能停顿,调整球次数不能超过3次。

2.2组合训练法在技术训练上的应用

2.2.1高校足球组合技术训练应该遵循的原则

(1)训练从易到难并进行重复性训练的原则。

在对足球运动员进行技术教学训练过程中,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由单项技术练习逐步转化为技术的组合式练习,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高校足球队员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丰富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技术练习中要结合这一特性,突出强调技术运用想象联系,在重复性技术练习中突出强调熟能生巧,由慢到快、由易到难,从单人训练到多人结组组织比赛,由教学型练习提升至模拟实战场景训练的高度。

(2)通过实战场景的训练进一步强化足球运动员训练的原则。

足球运动员想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就要参加更多的比赛,通过更多的实践和有效地总结来提升自身技术。如果只靠无对抗性的、单纯的简单传接球技术练习,运动员进行再多的练习到了比赛中还是无法熟练运用,如果想要提升自身训练技能,就要将实战场景的训练作为主要的训练手段。

2.2.2高校足球组合技术训练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训练要求及训练安排

训练内容:3站循环练习。运球绕杆:设置间距1m的10个标志杆,绕过最后一杆运球慢跑至起点;2名运动员在跑动中进行传接球训练,2名球员同向站立,二者之间间距保持在5~10m之间,向前跑动中相互传接球。训练负荷:训练强度的最大负荷为55%~70%,心率140~160次/min,间歇期心率恢复120次/min;训练量为40~50min。训练方法:采用间歇训练法、持续性训练法。训练要求:设置8m的站间距,完成任务后,运动员以中速跑向下一站点,在训练过程中由教练员统一指挥。高校组合训练的训练安排:将足球队员分成3组,每组6人,前一人运球过第3个杆时后一人开始运球,共5次间歇,时间为30s。

2.3组合训练法在战术训练中的应用

在高校足球组合战术训练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通过模拟足球比赛实战场景来强化高校队员的战术意识,弥补青少年比赛中战术意识差的缺陷;制订比赛核心战术的原则。足球运动员通过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树立“保护球权”和“赢得球权”的正确意识,制订比赛的核心战术。

2.4组合训练法在高校足球综合训练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