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导论十篇

时间:2023-12-07 18:03:11

外交学导论

外交学导论篇1

[关键词]涉外导游人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周少蓉(1971- ),女,湖南永州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英语教学和旅游英语翻译。(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17-02

涉外导游是指从事国际游客入境服务和中国游客出境服务的导游人员,主要包括接待国外游客的“全程陪同导游”“地方陪同导游”以及在景区从事外文讲解工作的“景区讲解员”,还包括带领中国团队出境旅游的“领队人员”。涉外导游从事的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所接触的客人来自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和行为模式等。如果涉外导游缺乏跨文化意识,就很可能引起“文化冲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此类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我国高校是高素质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基地。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阶段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一、现代旅游市场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导游人才

近年来,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国。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正寻求与世界旅游市场全面接轨,实现旅游业的国际化。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目的国是否有一流的旅游环境,更取决于其是否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涉外导游。现代社会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到异地旅游,除了观光之外,更渴望了解当地的独特文化。涉外导游作为旅游文化的使者,在传播我国民族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名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涉外导游人才除应具备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有过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良好的中西方文化修养。

二、我国高校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指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可以有效实现其交际目的的能力。要成功地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实现交际目的,人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异域文化,能从异域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他方的行为,同时对自己的言行作相应调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日趋国际化,个人与国际交往也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成为社会、尤其是英语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般来说,高校阶段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例如通过有关西方文化知识的课程(主要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和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外文报纸杂志、观看外国影视作品和有意识地接触外国人,等等。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作为外语类复合型人才的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也令人担忧。不少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意识,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异同缺乏了解,以为只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就可以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了。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缺失

现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应有的理解,对民族文化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人格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现状都不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高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还不够重视。

(二)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没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导游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大多数本科院校都没有开设导游专业,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英语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来完成。然而,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没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涉外导游人才所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近年来有的旅游院校已开设有导游专业以培养专门的涉外导游人才,但由于涉外导游专业的课程覆盖英语和导游专业,所以不可能像英语专业那样开设有一系列的异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提高的跨文化意识;同时,由于导游专业还较为年轻,对于如何通过相应课程设置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

(三)传统英语授课模式的影响

对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类课程在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变化。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可思性,除了突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输入。这样一来,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英语教学是提高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在大学阶段,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不仅应具备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还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人们在价值观念、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语言的表层结构和使用方式也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要想成功掌握一门语言,并能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得体地使用,除了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去理解和接受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英语教学是提高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讲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以课文内容为媒介,加强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当然,要真正地改变“只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是一件易事,学校有必要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来督促老师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要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要为教师的再次深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语言的一大功能是帮助人们实现交际目的,语言功能在语言表层结构中的实现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连的。特定文化思维模式在言语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可以通过篇章分析获得。在同一交际情境,不同文化的人为实现同一交际目的采用的篇章形式是不同的。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师较注重对文章中语法结构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的言语表达尽管符合语法规范,却不符合异域文化的篇章结构特点,不容易为对方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在分析文章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专业篇章整体结构的了解,尤其是对旅游类篇章结构和行文风格的认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言语表达上更符合异域文化的审美习惯,容易为对方理解和接受。

2.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涉外导游的一个主要职责是向外国游客译介中国特有的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涉外导游译介的过程就是将现有的中文信息翻译成目的语言信息的过程,所以他们需要较强的口头翻译能力。口译是一种集语言信息、预警信息、文化信息、心理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际活动,口译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英语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和相关口译教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设置口译练习题,并通过介绍相关的口译技巧,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口译练习题应该与涉外导游以后要译介的内容息息相关,要广泛地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方面。

3.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导入。大学英语教材中丰富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许多学者把增强对他方文化和己方文化之间异同的敏感性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异国的文化;也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的对比,加深对他们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并讨论中西方在饮食、社会礼仪、节日等方面的异同点,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异国文化,并让他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课堂提问和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涉外导游人才应具备的品行和素质,即健康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异域文化。或是让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原声影视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学到更多的社会文化知识。

4.指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文学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报纸杂志则更多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文化模式。所以,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是间接体验西方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时尚报纸杂志,让他们更多地理解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为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告别传统的授课模式,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对所有英语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输入,从而有效地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乾康,袁静.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梅德明.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外交学导论篇2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交际法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言语行为理论

1955年,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主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说话就是做事”(Austin,1962)。

Austin首先区分了两大类话语: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言有所述(又称表述句)的话语是可以验证的,其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事实、描写状态、报道事态。言有所为(简称施为句)的话语都是不能验证的,但却具有实施某种行为的功能。施为句虽没有真假的区别,但却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必须符合某些条件即“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合适条件”理论是指: 成功实现言语行为所要满足的条件。奥斯汀在施为句的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法:“言内行为”——以言指事;“言外行为”——以言行事;“言后行为”——以言成事。

2 交际法外语教学理论基础

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先驱人物海姆斯(Dell Hymes)在1971年《论交际能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认为交际能力必须考虑到应用语言的得体性,因此语言研究应注重运用规则。海姆斯所说的交际能力包含四种成分:即语法性(grammaticality);可行性(feasibility);适宜性(appropriateness);现实性(reality)。具体地讲,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对应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海姆斯强调交际教学法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习者的这种“不仅能生成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并在特定的场合下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Littlewood在他的《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对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给出界定:(1)学习者必须尽量掌握语言知识;(2)学习者必须能对语言知识和要实现的交际功能做出区分;(3)学习者必须具备在一定环境下运用语言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4) 学习者须明白语言形式所传达的社会意义。“通过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through language)是对交际法最新的概括。学习的任务是促进交际,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会外语,而是学会如何恰当地使用这种学会的语言。

3 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外语教学法的指导作用

3.1 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外语教学法的内在联系

交际外语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交际并获得交际能力,即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强调的重点是交际能力,这与言语行为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的 “言内行为”与海姆斯所提出的语言能力及Littlewood所提及的高水平语言知识是同出一辙,强调语言基础对于成功实施言语行为的重要性,从而进行有效交际的重要作用。“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Hymes)与 《交际教学法》中的第(2)条原则是 “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的有机结合;《交际教学法》中的第(3)条原则是“言外行为,和“有效传递信息”的“言后行为”的结合;“对应能力”(Hymes)是强调说话人在表达了一个言外行为之后,听话人所做出的相应反应。《交际教学法》中的第(4)条原则是指在更广的社会范围内,也不应忽视语言所产生的效果,这同时也与“言后行为”不谋而合。

3.2 言语行为理论为交际外语教学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能力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这也为交际教学法明确了教学目标。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即恰当调动并使用语言的能力。而在对语言的探究方面,言语行为理论以语言效果为准绳,并以此去研究学习者在实施有效交际时,如何选择语言。言语行为理论说明了我们对语言形式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各种语言形式在实际语言场合里的使用,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仅仅具有“语言能力”和“高水平的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交际双方必须根据说话场合,交际身份,谈论的话题及交往的社会准则、文化习俗诸因素来决定语调、语言结构及话语风格。因此外语学习者必须具有“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即“掌握语言知识这种形式实现的交际功能”及“在具体环境下运用语言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说得好”、“说得得体”。

3.3 “合适条件”对交际教学法的指导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 )在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保证交际目的的成功实现,说话者所表述的话语必须要符合其身份、话题内容及其话语产生的具体环境等一些相关条件。这不仅涉及语言表达的相关能力如词语、句式的选择,同时还涉及语言之外的其它能力。交际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习者如何进行有效交际,而要保证交际的成功实施,就必须以言语行为理论的“合适条件”原则为准绳,进而避免交际中产生言不达意的现象。 交际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满足各种目的、需要而进行。塞尔在奥斯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言语行为进行划分为五种类型。 并指出言语行为的变化必须伴随着语言形式的变化。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又对言语情景(speech situation)、言语事件(speech event)和言语行为(speech act)进行了区分。并对三者做以说明,即当言语情景、言语事件及要实施的言语行为产生变化时,要达到成功交际,就要采用相应的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同样,交际离不开社会文化,也意味着不可背离“合适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交际法外语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习者语言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莫要忘记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4 总结

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法外语教学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并对交际法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际法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两种理论, 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指导交际法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A.P Martinich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外交学导论篇3

外语系2009届各班主任和班级:

根据学院对2009届毕业生的工作程序要求,结合本系毕业生的工作制度,制定2009届外语系毕业生毕业实习和就业等工作方案。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独立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2.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外贸易实务操作的专业水平、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技巧等各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

3.结合实习内容全面消化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论文提供素材,为就业后从事实际业务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4.实习内容见附件一。

二、实习组织领导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实行教务处统一领导,系、教研室具体组织,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制。

1.整体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组织领导和协调;

2.各系、教研室根据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具体的实习指导大纲,细分实习小组,指定指导老师,并对本系学生实习和论文写作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3.指导老师由所在教研室指定,全面负责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相关材料的收集、写作指导,并完成毕业论文的评定等工作,学生可以采用信函、电话、EMAIL、QQ、MSN等通讯手段进行联系。对不主动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一)毕业生工作小组成员

1.组长:鄢华平、朱爱云

2.专业负责人:赵青燕、丁勇华、李建娥

3.联系人:姜迪飞、朴雪

4.成员:彭庆峰、姜迪飞、潘郑重、熊洪、赖莉娟、寇俊佳、吕益贤、肖艳

(二)毕业班级

06商英(1)(2)(3)班

06英语教育(1)(2)班

07商英(1)(2)(3)班

06韩语班

07韩语班

三、实习工作

(一)实习安排

1.完成本学期就业办安排的工作任务 (责任人-班主任)

2.本学期11-12月完成毕业生论文指导老师的选定和论文题目的确定(论文方向和题目见附件一,指导教师名单见附件三)

3.完成学生论文的修改批阅和成绩等级审定(责任人-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

4.实习部分分为:实习实践部分,毕业论文部分。

要求:(1)实习实践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总结(上交学生实习手册),再填写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用A4纸打印)和实习鉴定表必须有单位章。未交齐者不给予办理毕业手续。

(2)毕业论文部分,学生必须在先选指导教师后才能开展选题和研究撰写工作。选题贴近实践性的技能性的工作,不提倡选理论性的。

要经常和指导教师联系,凡是没有和指导教师联系的一律不合格。

论文的要求及格式按照统一标准,详见附件二。

5. 实习具体安排

(1)实习准备阶段(第五学期)

①第12周开始毕业班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思想动员。

②第13周下发实习指导大纲到各毕业班。

③第14-15周毕业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确认毕业论文题目,商讨毕业论文的结构及大纲,并开始着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毕业论文。

④第16周至第二学期初,根据学院就业办的统一布置,进行实习(就业)单位的双向选择。

⑤毕业生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领取实习总结表格。

(2)实习及论文撰写阶段(第六学期)

①毕业生在实习单位按照实习内容认真实习,并于实习结束前按要求填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总结,实习手册、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交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带回或寄回学院交班主任。

②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修改及定稿、打印工作。

③第六学期第9-10周,毕业生返校交实习论文。历年重修课程不及格同学及毕业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不及格同学,在其重考申请批准后,参加考试。

④第六学期第12-14周,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论文、实习总结及其他相关资料。

(3)实习成绩评定阶段(第六学期)

① 毕业学年第二学期第15-16周,指导老师完成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实习评语等相关工作,并交回班主任处。

②第六学期第17周,系部向教务处提交毕业生实习成绩及毕业论文评判结果。

(二)实习成绩的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记录在学生学籍表格,毕业实习的鉴定成绩考核同时也纪录在学籍表中。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鉴定成绩为不及格:

1.由于实习态度、劳动纪律问题而被实习单位辞退者;

2.不能正常完成整个实习者;

3.不能完成实习报告者;

4.无故旷工达三分之一者;

5.实习单位考核鉴定为不合格者;

6.无实习单位考核鉴定者。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毕业设计成绩为不及格或没有成绩:

1.没有指导教师的;

2.由于论文不按要求进行而屡教不改者;

3.不和指导教师主动沟通而产生贻误等原因者;

4.论文纯属抄袭者;

5.不能及时在规定时间完成论文者不给成绩。

注:没按时按质完成毕业任务者缓发毕业证。

四、毕业生必需上交的材料

1.实习手册

2.实习报告

3.实习鉴定表

4.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5.人才需求调查表

以上材料均须盖章有效。

五、就业工作

1.系部和就业办积极联系,为学生就业开拓宽广的途径。

2.班主任全面负责本班的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协助寻找和推荐工作单位。

3.学生就业的有效性标准:

(1)提供一份和劳动单位签订至少一年时间的协议原件(协议书可到系部网站下载,或自行用国家标准的协议书),协议上必须有单位负责人姓名,电话,企业单位必须有企业注册号。

(2)学生的就业协议交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登记后统一上交到系部。协议作为考核班主任毕业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求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突破90%。学生的就业协议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突出体现,作为评判是否优秀毕业生的重要指标。

六、其他毕业工作

1. 按时完成其他部门下达的毕业生工作,特别是毕业生信息照片采集工作、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自评表等工作。

2.完成系部其他的工作:毕业生毕业前的毕业照、成绩的评定、学籍表和毕业合格表等工作。

3.毕业生工作结束后,各教研室写出毕业实习总结。

外语系

二00八年十一月一日

附注:本学期办理外出实习未签订一年以上协议的学生,期末考试必须回来参加,同时上交实习报告书。本学期签订了一年以上协议书的学生,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但是必须完成本学期外出的实习报告书。其他事宜请外出的学生经常关注鹰潭学院的外语系的网站相关的通知或及时和班主任联系。

附件一

实习和论文内容:

(商务英语、应用韩语专业)

一、专题部分

1、公司如何建立交易客户、开拓市场。

2、公司如何确定贸易商品。

3、公司如何进行交易磋商。

外交学导论篇4

关键词:“和谐世界” 文化 传承

一、引言

“和谐世界”理论是全球化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大胆探索。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集聚了大批国际关系、外交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该论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从理论上对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多是关于和谐世界与国际关系和外交、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关系等方面。而关于“和谐世界”理论文化传承性的研究目前有影响的著述还不太多。白露堂的“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一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合”思想、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持开放和包容心态以及“和谐世界”理念将“和合”思想推向世界三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对“和合”思想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也有所提及,为该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研究出发,依据中国外交思想文化和国际战略的发展历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谐世界理论的文化传承性。

二、“和谐世界”理论

中国立足全人类利益的高度,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以对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世界”是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世界蓝图,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和谐世界的核心价值,就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回答了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个世界。“和谐世界”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中国外交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200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如今,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从探讨阶段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其实践也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领域。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国外主流媒体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中国通过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从长远来看,“和谐世界”这一主题的提出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和谐世界”理论的文化传承性

“和谐世界”理论具有文化传承性,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中发掘出文化源泉,还可从中国的外交思想史和国际战略发展中找到线索。

1.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从儒家思想“和为贵”和道家学说“天人合一”,到封建时期“和合”思想渗透于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可以看出,“和谐世界”理论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文化传承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指一种“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的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谐。《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谐中国”和“和谐世界”事实上都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扬。在儒家思想中,“和”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礼的作用,和睦是最重要的,并深刻阐述了“和”不必一定要“同”,而“同”者也可能“不和”,倡导在存“异”中求“和”。孔子还极力提倡“中庸之道”。另一思想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也强调“和”是办成任何事情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另一大思想流派道家提倡“天人合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它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并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最高道德标准和最佳人生境界,“和谐世界”理论是对这种“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升华。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国家之间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世界,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

2.中国外交思想史方面。在中国外交思想方面,“和谐”理念的传承不仅可从著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中找到线索,更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外交理念”以及今天的“和谐世界理论”。可以说,“和谐”是我国基本外交思维的延续。

中国历代封建朝代的外交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受到“和合”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被沿途各国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特别在唐代,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当时,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舰队,但舰队远航的目的并不是抢掠土地,索取财物。郑和的船队从东南亚到东非,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带去的是互利贸易和邦交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中国讲信修睦、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传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情况,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为核心的中国领导集体在坚持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新的中国外交理念,那就是对世界多样性的充分理解与思考。而以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立足全人类高度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本质上就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基础的,从根本上区别于“大同世界”和乌托邦。中国社科院王逸舟教授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对我国宝贵外交遗产的继承,是中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中国外交理论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断创新过程,“和谐世界”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凸现了中国外交的文化传承性。

3.中国国际战略发展方面。中国的国际战略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汉唐时代世界大和的国际战略思想到清朝大力发展洋务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边倒”到“三个世界”再到“东西南北”的划分,无不体现出中国国际战略从世界和平的考量出发,为谋求最大限度的和平和世界和谐而提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倡议。

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对外关系逐渐发展,特别是汉武帝开疆拓土,张骞出使西域,中外关系空前活跃。在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清代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设立资本主义性质的事业,他们采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策略,实际上就是中西结合的范式,让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体制下和谐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国际战略为“一边倒”,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一边倒”方针的提出,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长远的、大范围的和谐,必先求得局部的稳定。 “三个世界理论”由于1974年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的理论。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对于“一边倒”的战略,“三个世界理论”将“和”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为世界性的和谐奠定了基础。而邓小平在1985年关于“东西南北”的划分更是直接阐明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南北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为今天“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铺平了道路。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从“一边倒”到“和谐世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国际战略发展的实质和最终目标是“和”。“和谐世界”理论集中显示了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世界现实和着眼于世界未来的理论。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解决世界性难题具有指导意义,对缓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和谐世界”理论无论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古今中国外交思想史以及国际战略发展方面都能体现其文化传承性。“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必然,它源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源自中国文化的精髓,源自中国人的总体价值观,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逸舟:《中国外交十特色―兼论对外交研究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

[2]张妍:《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2006.8。

[3]阎学通:《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6.1。

[4]肖、于海洋:“试论和谐世界理念”《理论探索》2006年第三期。

[5]刘介民:《和谐社会的理论构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2005.6。

[6]党明德:《邓小平、对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济南大学学报》,2002.2。

[7]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外交学导论篇5

关键词:中国民间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国家利益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72-03

早在1957年,就指出“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相辅相成是新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我国民间外交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增进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促进中外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提升国际形象等发挥了独特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民间外交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民间外交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灵活、新生力量踊跃参与等特点。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现行民间外交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需要。笔者对新时期改进和加强中国民间外交工作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一、民间外交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成效显著,同时呈现鲜明的时代新特点

我国民间外交的目标和任务是随着中国自身的变化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性质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和初期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我国民间外交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军事性和政治性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民间外交的重心则逐渐向经济和社会领域迁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民间外交一直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宗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民促官、官民并举,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同时,身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催生民间力量的觉醒,民众越来越多参与民间外交。当前的中国民间外交呈现出如下鲜明特点。

(一)主体日趋多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关于民间外交的概念,官方和学术界有着多种不同的界定,其中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民间外交是以民间形式出现,由民间组织、团体或人士承办或参与的,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国家外交需要的行为或举动。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民间外交的理论基础已经从国家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中国民间外交从形式到内容都实现了增量式发展,中国民间外交越做越大,逐渐向“大民间外交”转变。

中国民间外交的参与主体日趋多元,逐渐形成以政府部门及有政府背景的传统民间外交机构为核心,官方支持的群团组织为基础,各种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媒体、基金会、城市、侨团、个人等新生态广泛参与为的官民并举“同心圆”格局。中国民间外交对象既有外国政府官员,也有外国各行业、不同政治倾向的政党、团体和个人。涉及领域涵盖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旅游、体育、宗教、艺术、环境、网络乃至军事安全等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

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青联)、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一系列机构和组织根据我国外交工作需要,承担或参与对外民间交往活动,积极塑造国家形象,是我国开展民间外交的传统主力军。

(二)紧密配合国家中心工作,形式灵活多样

中国民间外交工作,特别是政府部门主导的对外交往,体现了服务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宗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展开。在配合国家重大外事活动或对外宣示重大政策方面,各民间外交主体通过策划和组织论坛、展会、学术交流,以及实施民生项目等有特色、接地气的民间外交活动,与政府外交举措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解读宣讲、增信释疑、凝聚共识、扩大合作的作用。

在扩大对外人文交流方面,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及举办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合作出版刊物、拍摄影视作品和组织业界人员互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国家整体形象,并积极培育知华、友华、亲华人士。截至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①在推进地方发展方面,迄今为止,我国有31个省、区、直辖市和463个城市同134个国家499个省州和1 539个城市建立了2 332对友城(省州)关系,②并举办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对外交往活动,对增进人民友谊,促进领域交流合作、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主要作用。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在有关部委的协调指导下,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和有影响的国际NGO活动,并承办或参与二十国集团峰会等重大多双边活动的配套民间活动,发出中国民间声音。此外,有关机构还通过派遣援外医疗队,实施援外项目,以及引导六千多万海外侨胞发挥友好使者作用等方式,不断拓宽民间外交渠道,厚植友华人脉基础。

(三)民间踊跃参与,成为重要新生力量

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和民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催生了我国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NGO共有66.2万家。③这些NGO吸引大量民众参与,一些NGO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广大民众和民间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参与对外交流,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截至2015年12月,国内网民规模达到6.88亿。草根网民利用“博客”“微信”和全球社交媒体“脸书”“推特”,密切关注全球事务,即时参与观点辩论,及时传播中国民间声音。各领域专家学者也纷纷利用新媒体表达中国观点,积极宣传中国的体制优势、核心价值、发展经验和治国理念。

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走出国门,参与海外救援和扶贫活动,展现国际人道主义情怀。出国游客和留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中国出国游客1.2亿人次,④出国留学生52.37万人,其中公派出国留学生2.59万人,⑤他们大多乐于与当地民众交往,展示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姚明、郎朗、马云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公众人物活跃在民间外交一线,成为中国“民间大使”乃至“国家名片”。

二、中国民间外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国民间外交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是由“自在”向“自为”转型的阶段,传统民间外交机构发挥主力军角色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创新压力,新兴民间外交力量不断涌现,为民间外交既带来新活力,也带来新问题。面对中国民间外交的参与主体、目标、任务、方式和平台等各层面多元化的新形势,现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变得滞后,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尚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民间外交机构缺乏政策引领和规划协调

民间外交理论和政策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国家层面的主动规划和设计,没有形成统一政策。传统民间外交机构隶属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经多年历史沿革,形成了单位虽多但职能同质性强的状况。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引领和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资源分散,总体效果打折扣。一些机构之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出现相互“踩脚”的现象。例如做国外前政要工作,就涉及外交学会等数家不同单位,各省市的民间组织也在积极参与,相互协调和计划性不够,甚至出现外国前政要频繁来华“捞金”的情况。另如我国派出的青年志愿者近3.6万人,由教育部等数家单位分别组织实施,过于分散而集中不够。

(二)对新兴民间外交力量认识和引导不够

新兴力量良莠不齐给民间外交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于政策引导缺失、经验欠缺,民间外交力量存在一些方式和行为的无序性,甚至产生损害和干扰,影响了国内外公众对我国民间外交的认知。长期以来,基层民众缺乏有效对外沟通和交流渠道,但新兴网络载体和平台弥补了这一不足,大量新兴群体不断涌现,例如新媒体人、意见领袖、环保主义者、志愿者等,他们通常是公众舆论和国际舆论的塑造者,可以在民间外交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许多NGO开始同外界积极接触,主动参与民间外交活动,他们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资源实力,充满热情,但在准确把握民间外交工作方向上有困难。如何加强对新兴民间外交力量的研究和引导,既保持其民间性、草根性,又强化其正能量,提高对外做工作的效果,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三)对民间外交的能力建设重视和投入不够

新时期的民间外交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不少民间外交从业人员对国情世情了解不够,知识面较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国家在人、财、物方面的保障不足,制约了一些机构参与民间外交活动的能力。国内NGO和普通民众参与民间外交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在政策、资源上的支持力度有限,一些NGO、社会团体和个人易被外国政府或非政府组织诱拉利用,一些机构成长乏力,缺乏国际影响力。同时,我对民间外交的总结和理论提升不够,对国外好的经验推广不够,民间外交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相对滞后。

三、加强和改进民间外交工作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以来,中国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和新型“义利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论,也为中国民间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中国梦”这一更加平民化和人性化的表述,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向世界讲述中国、中国人的故事和中国人民追求的梦想。新型“义利观”则突出了中国追求与国际社会共赢的理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民间外交是一种具有指导性的价值理念。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外界希望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了解中国发展道路和治国理政方式,或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同时,中国的和平崛起也面临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西方战略疑虑和焦虑感上升,在国际上炒作各种涉华负面论调。周边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展壮大心态复杂,涉华舆论出现不友好杂音。

民间外交侧重于做人的工作,具有官方外交不可替代的民间性、自发性、草根性和渗透性等特征,其“润物无声”“细水长流”“厚积薄发”等特点,使其成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塑造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中国民间外交的工作重心已经明显由经济利益转向以维护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为主的新领域。在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民间外交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被动选择,也不仅仅是在官方外交遇到障碍之后才不得已采用的权宜之计,民间外交已成为一种立足长远、积极主动的战略选择。民间外交发展正当其时,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新形势下,中国民间外交工作应确立如下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从战略高度认识民间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重要意义,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战略布局,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民间外交模式,让民间外交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四、加强和改进民间外交工作的具体建议

基于对中国民间外交现状的上述分析,相关政府部门应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照民间外交参与主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因类施策,分级管理,注意保持民间外交力量的草根性和民间性,促其释放更大活力。对传统民间外交机构加强政治引领和统筹协调,着重发挥其作为民间外交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对NGO和社会团体加强政策指导,积极培育民间外交的中坚力量;对普通民众加强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使其成为民间外交的重要补充。通过不断实践创新,逐渐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大民间外交新格局。有关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规划协调

首先,要集中各方智慧,发挥各方力量,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中国民间外交中长期规划,优化战略布局,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民间外交的规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应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及时沟通信息,加强政策指导,提高工作效果。同时,要重视并加强民间外交理论研究,借助高校智库或民间研究力量,不断总结、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大民间外交理论,努力打造中国民间外交高端智库,为民间外交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规范管理

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明晰各民间外交机构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划分,淡化对外官方色彩。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加强对我国NGO的协调指导和规范管理,在合法性身份赋予、有效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分层级稳妥开展与国外“敏感”NGO的接触联系。加强海外志愿者项目的品牌建设,理顺并形成更加有效派遣机制。加强境外中资商会建设,引导“走出去”的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管,建立自律和他律机制,并通过创建社交网站、培育正能量的民间网络外交力量、强化议题设置等方式,积极营造网络正面“舆论场”。

(三)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政策宣介、指导和培训,提高公民的民间外交意识及文明素养,将我国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民间外交的有生力量;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加强引导,努力培育更多“民间大使”;推进民间外交相关学科建设,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专业课程,加快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对主要民间外交机构的人、财、物保障,着力打造我国“旗舰”民间外交组织;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赋予民间机构和组织实施援外项目的资格;探讨设立民间外交专项基金及各类企业和社会基金,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对地方特别是沿边省份主办的民间外交活动,视情况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建民,于洪君.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2]苏淑民.新中国民间外交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吕晓莉.中国民间外交的基层力量:中国社会组织在民间外交中的作用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4]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到邓小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外交学导论篇6

一、论文选题

学生根据自己所长在“语言、文化、文学、翻译、教学”等方面初步拟定一个题目,也可从指导教师小组给出的题目中选用一个。所选的题目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填写《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二、论文撰写

1.在正式撰写论文前,须事先拟定一个提纲(outline)交与指导教师,经导师修正后方可正式开始撰写。

2.论文要求用英语撰写,字数要求3000—5000单词。

3.撰写中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主动接受导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保证毕业论文反映出自己最高水平。

4.独立完成论文各环节的工作,严禁抄袭和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论文。严禁从网上直接下载他人文章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以上情况一经发现,其毕业论文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5.所写论文应立意新颖,内容充实,论据充分,结论可信。

三、论文撰写格式

1.论文题目(英文,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2.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如:Zhang Junjie)

3.作者所在学院(英文)、邮编

4.摘要(英文,应高度概括论文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要客观陈述、独立成文, 200词左右。)

5.关键词(英文,3—8个)

6.前言

7.正文

8.结论

9.注释: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毕业论文的注释统一采用脚注,每页按先后顺序单独编号,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所罗列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包括期刊、书籍、论文集等。参考文献的格式以《中国英语教学》杂志为准,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中文文献位于英文文献之后。如:

References

Harmer, J. 1984, The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Richard, J. 1976, “The role of English teaching”, TESOL Quarterly 10/1:77-89.

Virginia Yip. 1995. Interlanguage and Learbabilit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刘润清, 1999,《论大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牛强, 2000, 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

11.打印格式: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定稿后,由学生用标准的A4纸打印,标题用3号Arial Black字体,作者姓名、所在学院、邮编、摘要、关键词用小4号Arial Narrow字体,正文用小4号Times New Rome字体,注释和参考文献用5号Times New Rome字体。论文一级标题采用加粗的4号Times New Rome字体,其余各级标题均采用加粗的小4号Times New Rome字体。封面采用西南政法大学论文统一封面(请到学校教务处网站下载)。

12.正文标题层次格式:正文段落均采用首行缩进格式,段落与段落之间不空行。各级标题格式举例如下:

1.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of the study

1.1.1 Few verbs are used

四、 论文交稿时间

第7学期学生需与指导教师联络一次,初步拟定论文题目。第8学期第4周交初稿;第6周填写中期检查表,第12周学生上交定稿。第14周教师完成评阅工作。不按时交论文定稿而影响论文成绩者,其后果由学生自己承担。

五、论文交稿要求

外交学导论篇7

一、言语行为理论

它的创始人英国的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1955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论以言行事》论述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的是日常话语,奥斯汀提出,任何句子都包含3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内行为指对话语本身的纯粹表述;言外行为指通过言内行为,言语者所意图完成的行为(如发誓),是把言内行为置入到语境中;言后行为则指说话者希望通过其言语在听者那里形成的某种效果(如使其感到放心、安慰等)。言语行为理论是哲学和语言学的重要内容。

(1)首先,他发现,一些陈述句不仅具有描写说明的作用,同时,句子本身也可以实施某种行为。如:“我建议你早点去”,这句话不仅是在陈述说话人的想法,同时它一经说出,也实施了“提出建议”这样一个行为。基于这一发现,奥斯汀提出了施为句理论。他把带有诸如“要求”、“命令”、“感谢”、“劝说”等施为动词的句子称为施为句,后来他发现了施为句理论的不足,认为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全面地说明各种言语行为,于是又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即把言语行为划分为言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种。

(2)继奥斯汀之后,塞尔(Searle)又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以言语行为实现的功效为基础,又把言语行为划分为表达行为、指令行为、承诺行为、表情行为和宣布行为五种类型,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如一个人问:“你能不能把窗户打开?”他这句话的字面用意是在“询问”听话人有没有做“开窗”这件事的能力,而其间接用意是在做出“请求”,即“请求”听话人把窗户打开。所以听话人如果只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话,就会造成交际的失败。这样,塞尔又把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用学中另一分支――会话含义理论结合起来了。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奥斯汀,还是塞尔,都非常强调言语行为中的“合适条件”,因而“合适条件”也成为言语行为理论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交际教学法

6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在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的起源可追溯到60年代初,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意识到了传统的语法翻译式教学方法的不足,认为语言教学应该强调语言的功效作用及交际作用,因而提出外语教学中应注重交际功能的培养,而不应该只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这样,专家们开始了探讨,希望创造一种更加务实、重视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法。他们博览并吸收了哲学家、功能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及人种语言学家的理论,建立并发展了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也称功能教学法,教授用以表达和理解各种功能的语言,如询问、描述、表达好恶等,它以意念大纲(notional syallbus)或其它按交际法编排的大纲为基础,强调运用各种交际活动进行教学,认为语言与交际密不可分。这样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强调语义而不注重语法形式,看重语篇结构而不重视单一的词语句式,并认为语言技能可以在交际活动中掌握并得到巩固。因而,交际既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手段。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教学法的关系

哲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然而是什么把这些理论与交际教学法联系在一起呢?既然言语行为理论的中心是“以言行事”,注重语言的实际功效,它自然对交际教学法有着特殊的启发作用。那么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教学法有哪些具体的贡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察。

1.言语行为理论澄清了交际功能的范畴,对交际能力作出了全面的界定,从而为交际教学法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具体讲,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法结构的掌握,更重要的它还包括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言语行为理论以语言效能为标准去探究语言,引导人们去研究外语学习者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交际。正是受到上述思想的启发,又感觉到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应用语言学家们很自然地推出了一种新的、更重实效的外语教学法,即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实际上体现了言语行为理论注重语言功能的思想。Littlewood在他的《交际教学法》一书中,对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作出了如下规定:(1)学习者必须尽量高水平地掌握语言知识;(2)学习者必须能区分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这一形式和这种形式要实现的交际功能;(3)学习者必须培养在具体环境下运用语言有效传递信息的技能和技巧;(4)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

2.行为理论在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主要是通过“合适条件”理论实现的。前面提到,言语行为理论特别强调“合适条件”,如一句话说出来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话题内容、话语产生的环境等条件,这样才能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这不仅与词语、句式的选择等能力有关,还与其它诸多语言之外的因素有关。如前所述交际教学法的目的是有效交际,而要确保交际真正有效,就必须遵守言语行为理论所提出的“合适条件”原则,以避免交际中言不达意的现象,使有效交际顺利实现。“合适条件”原则对交际教学法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Richards和Rodgers(1986)认为交际法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的四种技巧。因此外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要培养他们懂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学生需要懂得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因此,交际途径法―――功能/意念教学法就能实现这一目的。

1.利用语境理解话语。不少研究表明,语境是研究具体情景下话语意思的学问,语境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有着巨大的约束力。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L.梅(JacobL.Mey)在他的《语用学导论》(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1993)中指出,要获得对使用语言双方所进行的交谈的理解,必定和唯一依赖于对言语交际中语境的理解。语境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约束力还表现在,一般场合说不通的话或表达法,在具体的语境却可以理解并可以接受,有时甚至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语境推导言外之力,准确把握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在特定的语境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在同学生进行具体的话语训练和分析时,要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的语境会给话语增添不同的言外之力,因而不应当只停留在对话语进行语义和句法上的讲解和分析。言语行为理论还告诉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从言内行为推导出言外行为,从字面意义推导出暗含意义,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间接言语行为,把暗含意义巧妙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格赖斯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某学生试图申请一份与哲学有关的工作,于是请他的哲学教授写一封推荐信,该教授是这样写的:DearSir,Mr X’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这封信只字不提该生哲学方面的情况,其言外之意就是:被推荐人不适合此项工作。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类似的两难情况:别人请我们办的事,如果不办,就会伤和气;办,就会违反原则。如果我们仿效那位教授的做法,那么就能既维护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又不违反原则。

外交学导论篇8

一、理论依据

1.新课标理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要求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明确提出了小学各年段阅读交流的要求:小学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小学3―4年级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小学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能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课外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关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成就感的生成。其次要构建课外阅读环境,组织多种活动,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等形式让学生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收获,感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

二、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目的

1.通过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外化学生阅读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改进自己的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课外阅读交流课模式示意

四、课外阅读交流课模式环节说明

1.激趣导入(3分钟)

教师激趣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交流的内容,并根据学段特点提出课外阅读交流的要求。

2.互动交流(15分钟)

教师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编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根据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 面的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交流小组(一般4―6人一组),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各交流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使交流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本环节先由学生在小组内人人参与交流,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内容可以是课外阅读的所感所得,可以是“课外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 、“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到各小组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17分钟)

各小组推荐在组内交流得好的同学到台上向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内容与小组交流的内容基本相同。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点拨引导。

4.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对本次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努力的方向,对本次做德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鼓励。并布置下一次课外阅读交流的时间、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五、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相关说明

1.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课外阅读交流课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3.教师要能熟练驾驭课堂,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参与,不能把交流课变成少数人的舞台多数人的看台。

4.为确保交流时学生有话可说,交流前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5.课外阅读交流课不是单一解决阅读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口语交际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等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从容应对课堂。

6.课外阅读交流课不能过于频繁,一般以4―6周一次为宜。

六、模式评价

1.课外阅读交流课的课堂教学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是“学生说老师听”。课堂是对话的课堂,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与学习伙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在对话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2.该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如:我校学生参加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获“集体优秀奖”,在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中多人获奖。

3.该模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让教师享受到教学活动的快乐。

七、问题与讨论

1.在大面积推进课外阅读的同时,语文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工作更具挑战性,要求教师的付出更多,如何激发教师的热情,使所有教师都能主动适应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在学生养成了初步的阅读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如何真正把阅读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3.怎样才能给学生开出适合其年段特点的书单,不同年段的学生一学期精读几本书为宜。

参考文献:

外交学导论篇9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学术交流 创新素质培养 交叉学科

以创新为时代特征的21世纪,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凸显,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成为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拓宽相关学科知识,避免专业面过细、过窄,加强基础与专业结合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科研能力的训练及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过程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学术交流又是激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吉首大学作为1958年总理亲自批示创办在民族地方的两所高校之一,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学科与生源结构等劣势明显,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因此,我们结合本校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及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过程培养,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一、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受创新意识及思维、知识结构、地方经济及办学条件等的影响。

1.创新意识及思维、知识结构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首先,研究生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包括针对性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研究动机和良好的信息素养。由于研究生较成熟的年龄和受扩招影响的就业形势恶化,高校研究生考虑问题更加现实,对学术研究普遍感到压抑、失落,对科研创新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兴趣。目前,研究生对问题、事物的看法采用固定的模式和视角,对他人的理论和观点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科学研究主要采取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简单推理[1]的方法,导致创新意识和思维逐渐减弱与退化。所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非常重要。

其次,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作为该传统教育的产物,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并缺乏跨学科学历。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知识底蕴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础。

2.办学条件限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校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受高校管理体制中明显的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现象的影响,高校缺乏生机与活力,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空间更容易被挤占;受高校提倡“尊师重道”,“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是教师管束的对象,必须绝对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2]。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条件较差及科研经费短缺。一是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少,很多高校无法购买大量的图书资料,导致学校图书资源短缺而难满足研究生吸取前沿学科知识的需要。二是理工科院校的实验仪器陈旧、设备落后,实验材料供应不足,使用淘汰的仪器设备,降低实验要求时有发生,甚至研究生成为实验旁观者,从而造成创新能力低下。三是科研经费短缺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虽然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已初步建立起“奖、助、贷、补”等多元化研究生资助模式,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但只能满足部分研究生的一般科研需求,不能保障大多数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加上导师的科研经费有限,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高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最后,导师指导能力较低。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导致学术自由的窒息,学术创造力的衰退、加上研究生扩招导致生师比过高。据了解,很多高校导师“资源”奇缺,有的高校博士加上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生师比高达120∶1[3]。过高的生师比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交叉学科的发展状况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交叉学科发展观念陈旧、科研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其一,受学科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研究的影响,人们不愿进行学科间的拓展研究,甚至对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存在无知或偏见,使得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学科的综合性[4]。其二,交叉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仅靠某一导师指导是很难完成的,而掌握交叉学科指导老师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保证。其三,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上,过于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宽口径培养趋势,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对研究生知识交叉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四,交叉学科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

二、学术交流在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学术交流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需要。学术交流可使国内外、校内外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使研究生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激发研究生将自身从事学科与交叉学科中新的研究方向相结合,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学术交流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协作能力的需要。学术交流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反映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设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倡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团结协作精神;此外,创新能力以独立和批判精神为前提。学术交流能够培养研究生开放的心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它从争论到达成共识的过程能够培养研究生同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术交流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出创新性成果的需要。学术交流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空间,拓展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科研思路,是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讨时师生平等,导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设性指导意见。这更加激励研究生产生创新观点,围绕新观点展开研究工作,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4.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成长的需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展现研究方向、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平台。研究生在参加学术交流尤其是自己主讲时,一方面提高了学术报告的撰写、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经过充分准备,对所讲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挥,交流的成功激励更多地投入未来的创造和研究中。其次,学术交流通过在研究领域、研究思想与方法等方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及启迪创新思维,使研究生充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术创新和研究生全面健康成长。

5.学术交流是提高导师水平的需要。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导师起着点评、引导、解疑和参与讨论的作用,学术交流形式和内容多样,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共同参加,拓宽交流面,推动导师之间的交流、互补和促进,有利于提高导师水平。

三、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高水平开放式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特征。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硬式的学位论文写作所不可代替的,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由于受地域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迟缓,经费短缺,制度不完善,载体不丰富及开展次数较少等问题。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更应该把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当中,在政策、资金和场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对策

吉首大学自2003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来,招生学科不断扩大,现已涉及文、史、哲、理、工、农、医、经、管、法、教育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700余人,作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办学层次最高、师资力量最强、办学特色最明显的大学,我校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制度和形式。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支撑。我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由研究生处和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审批及管理,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制度,将研究生导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按课时量进行计算,在程序上遵循“项目申报项目组审核领导小组批复项目实施提交总结”的程序。

我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①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讲授各自领域的前沿动态、个人学术经历及创业历程,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等。②学术沙龙。组织各培养单位的学生进行研究进展汇报、课题讨论等活动,以达到相互借鉴、交叉渗透的目的。以上两项是每年学校结合湖南省创新论坛集中在11—12月开展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进行。③培训讲座。邀请毕业校友、学者针对某一新兴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开设专门的学术培训。④联合培养。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联合指导、短期访问等形式,研究生到国内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211”、“985”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联合开展创新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⑤社会实践和服务。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让研究生进入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和完成学位论文。⑥学术会议。通过主办或协办学术会议,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内)学术会议,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探索新项目。⑦网上互动。鼓励研究生自发建立自己群体的学术论坛或通过网上已有的学术论坛交流科研、寻求协作与帮助、掌握相关专业信息、加强与不同学科尤其是国内外学者和研究生的联系,拓展科研实践的空间。

2.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学术需求,立足民族地域特色,打造学术交流有效载体,提高吸引力。吉首大学结合研究生学科专业特色,以研究生学术需要为最终目标,采用学术报告会、研究生创新论坛、国内外学术年会、学术类社团等多元性的学术交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在研究生学术载体建设过程中,优先发展研究生创新论坛,重视学术报告会和国内外学术年会的开展。

3.增加经费投入,设立多项专用基金,促进创新能力培养。我校设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基金”,“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等,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及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性创新研究。从2004年开始,每年均开展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对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给予表彰;还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以奖励成绩优异和成果突出的研究生;为鼓励教师多开展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设了“精品课程”专项、“优秀研究生教材建设基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等,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以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交叉学科涉及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专业知识,导师只有了解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交叉学科的兴趣和前沿意识,愿意与其他多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才能探索其他他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以结合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寻求新结合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性[4]。我校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多,教学资源紧张,只有学科交叉,才有利于学科的自我发展与健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以推进学科的综合化,使之与学科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相互匹配,相得益彰,从而在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中不断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以林学、化学、医学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例,研究生在不同学科导师指导下从特色林产资源中发现功能活性成分,然后运用化学的手段提取分离,得到已知或未知化合物并进行活性鉴定,将这些化合物应用于临床,最后制成产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应鼓励学科交叉。

5.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评估机制,“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激励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创新热情。我校在学术活动节前夕将组织校内专家对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对优秀学术论文进行表彰。我校在每年从不同层面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内容涉及校内外专家的名家讲坛、研究生学术沙龙,在以研究生为主报告的学术沙龙中,每场均聘请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进行点评。评价时,既注重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又注重研究成果的质量及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设计思路新颖、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的学术交流项目,应当给予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肯定,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海滨,黄孙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0(4):108-110.

[2]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3]戴洁,宋智.高校导师“资源”奇缺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引争议[N].江南时报,2006-11-10.

外交学导论篇10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外语课堂;成人口语交际;外语教学

一、引言

首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其中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心理相对。认知心理属于内在论的一种,是内化的认知的过程,它将人类思维与自然的关系认为是单向的关系。社会文化理论提倡社会与思维之间的双向关系,是内化认知与外化社会的融合。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工具是人们从事复杂、抽象的外部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标志,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二语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其次,任何第二语言(L2)的学习,要不作用于学习者置身的自然母语环境中,要不发生在外语课堂条件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第二语言目的在于为教学实践服务,平衡理论学习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即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作用(贾冠杰,2003)。选择英语的外语课堂作为二语学习的语言,原因在于英语是世界普遍交流与沟通的语言符号其普遍性、流传性是不容忽视的。最后,口语输出是日常交流活动的重要部分,其交流性和使用性被外语教学广泛认知和使用。无论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人们需要口语交流,在语言学习特定的“社会”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需要口语去交流与互动,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本文从另一种理论视角去探究成人英语口语的学习,为提升口语交际意义和效率另辟蹊径,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启示和作用。

二、社会文化理论相关核心概念

社会文化视角代表性理论包括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学说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上世纪30年代创立的学说,它主要突出人的本性实现人的全身发展。

(一)中介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作用在外在的社会环境之下,通过使用工具进行外在与内在的双向传递与互动,这种间接使用工具的行为就是中介。中介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其要义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工具中介的(Vygotsky,1978)。这种工具中介是物理的,即它可以是书本、电脑或是学校课堂。通过这些物理工具来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抽象的工具是心理的,它可以是符号工具,即是语言。人们通过使用语言符号作用于外部世界,作用于自身,促进个人自身认知发展。

(二)最近发展区

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人际互动的重要性,衍生于维果茨基的中介思想。“最近发展区”(ZPD)指个人固有的水平能力在他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提高。这种情形又被称之为搭“脚手架”,即在能力比该学习者强的人的帮助下使学习者从当前的能力水平达到潜在的能力水平。这种方式需要学习者参与到人际互动中,并且学习者需要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寻求他人帮助,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的认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内化

内化与之前提到的中介和ZPD不同。中介即符号工具,ZPD即能力较强的人所起的作用,这两个核心思想都涉及外部社会。内化则是指向内部、个体自身的心智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思想之一,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内化(Lantolf,2006)。维果茨基通过内化这一概念将外部与内部进行联系。这种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变成了双向交际,即社会交际和自我管理。其中模仿、自言自语和内部语言都是内化的机制和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四)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关注在环境中人类活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Vygotsky,1978;Leontiev,1981)。它是人类活动通过物理工具和心理工具(语言符号)所引发的中介过程。活动理论强调个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研究重点是人类认知的社会起源以及导致认知形成的实践活动(Lantolf.J.P.&S.Thorne,2006)。系统中有主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客体(活动对象);工具(中介物);分工(职责与任务);规则(制度、规范)。

三、对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课堂成人口语的讨论

通过以上介绍,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二语学习发生过程是动态、非线性的,其中各个环节不是单向输入输出,单纯的语言学习并不能使知识有效内化和应用,要求我们在语言学习时要考虑外在因素和内在条件。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受母语正负迁移和目的语影响,同时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其次课堂环境下的二语学习与二语习得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有正式的语言授课;第二,它有不同于自然交际的师生言语交互方式(Ellis,1990)。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是课堂语言教学的目的所在。自从中国成功加入WTO后,许多外企相继注入,对国内双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我国教育得到与世界接轨的改革,对外语教学的重视遍及各个教学阶段。一些毕业很久的成人为了与时俱进走入课堂学习外语。成人掌握口语交际技巧为更好的工作或出国旅游环游世界打下基础。那么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如何应用在成人英语口语的课堂上更好的指导成人英语口语的交际活动呢?本文认为从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出发,从成人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着手,提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弄清语言与认知的实质关系;第二,弄清中介语的可变性对成人学习者的影响;第三,弄清母语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扮演着什么独特的角色;第四,弄清语言应用的环境意义;第五,弄清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学有何积极的启示与作用,外语教学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物质环境便于成人学习者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输出的效率和意义。

四、总结

从以上对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关系来看,社会文化理论为我们理解二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原来的内在个体与外在社会的相互独立到相互包含,语言学习与社会环境是积极交互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的外语教学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缺少真实的外语语境和资料,中国人编写的外语教材从某种程度上固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中国人编写的教材一般喜欢有章可循、中规中矩并且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交际问题,往往忽略了真正目的语国家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一种“中国式的表达”在外语教学上不知不觉地禁锢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思想。与此同时,外语课堂互动质量也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一线外语教师能更好的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动机进行长期反复的探究,从而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EllisR,Instructe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e,MA:BasilBlackwellInc.,1990.

[2]J.Lantolf&S.Thorn.2006.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3]LantolfJP,ThorneSL.TheSocio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UK:OxfordUniversity,2006.

[4]VygotskyL.S.MindinSociety[M]Cambridge,Mass.:MIT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