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1:49:00

外交艺术论文

外交艺术论文篇1

摘要: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但是与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化创新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一、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四、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五、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外交艺术论文篇2

名团云集 创新凸显

在舞台演出的板块中,来自世界的众多艺术家、著名艺术团体纷纷登上舞台为观众献艺。美籍小提琴大师帕尔曼、著名指挥大师西蒙・拉特尔带领的德国柏林爱乐乐团、被称作“瑞士国宝”的瑞士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以及此番进行现代舞《生命的诱惑》全球首演的瑞士贝嘉现代芭蕾舞团等国外艺术家及表演团体和国内著名歌唱家廖昌永、黄英等艺术家都将亮相本届艺术节。

随着近年来国内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创剧(节)目的涌现,这次艺术节的原创新作剧(节)目演出达到了21台之多,其中包括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歌剧《红河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人面桃花》、上海京剧院新编京剧《梨园少将》、来自台湾国光剧团的新创京剧歌唱剧《孟小冬》、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等。不仅如此,艺术节期间还有两台进行首演的原创舞台剧《胡桃夹子・海上梦》和音乐剧《断桥》。整个艺术节阵容强大,可谓是“名家荟萃,名团集聚,名作纷呈”。

国家珍品 大师杰作

这次艺术节展览博览共有18个参展项目,其中有三项颇引人关注,而最吸引眼球的当属“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毕加索是20世纪伟大的十个画家之一,此次在世博园中国馆展出的62件真品囊括了大师70多年创作生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吸引无数观众前来欣赏。

在“毕加索展”展厅不远处的世博会纪念展临展厅进行的“敦煌艺术展”是这次艺术节中甘肃省文化周活动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的展品是敦煌研究院几代艺术家心血的结晶,包括莫高窟复原洞窟、彩塑临品、藏经洞出土文献等,真实还原与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使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年间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富丽辉煌。

另外在上海展览中心,一场名为“写意中国”的美术展将于11月中旬展出,该展聚集了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和书法篆刻院聘请的近154位院士、顾问、研究院等,是中国当代美术界的重量级集体展示,代表着当今中国书画创作的最高水准和整体面貌。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瑞士日内瓦亚历山大・佩里耶画展等15台展览博览也将在上海十多个展览场馆进行展出。

共享欢乐 激情互动

群文活动向来是艺术节的重点活动,这次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所举办的“天天演”、“中外艺术家进社区”、“中外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已经成为艺术节亮丽的艺术风景线。“群文开幕式――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吸引着无数观众和游客。

青年是艺术节主要的观众群,也是艺术节活力的体现。这次艺术节倡导的低价票活动,也让更多学生观众走进了剧场,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艺术修养。

交易平台 中外共赢

10月18日、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邀请到30多个国家和150多家演艺机构、节庆组织和剧场参会,“买家”阵容强大。很多人可能不大理解艺术节中演出交易会的意义所在,事实上,通过演出交易会这一“家门口”的国际演出交易市场,可以助推国内各省市的优秀节目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是将中西部地区极具民族风情和中华文化之韵的优秀节目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交易会也为各省市间挑选优秀节目,为丰富本地文化市场搭建了良好平台。

如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作为每一届艺术节的品牌活动,已经成为参会国家最多、极注重专业性的国际性演出交易会。

思想碰撞 共话发展

艺术节论坛是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以“艺术节的发展趋势”为主题,以多个专题论坛的方式进行演绎。通过探讨和总结各国艺术节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国际艺术节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健康顺利发展。众多国内外高层文化人士以嘉宾的身份出席论坛。

外交艺术论文篇3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生活在急剧变化。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1]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之间、各个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2]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学、学、学、学、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发展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文艺学要发展,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要在“立足于我国已形成的文论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怀,一手向国外,一手向古代,努力吸收人类文化和文论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创造陛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建立起多元、丰富的适合于说明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发展新现实的、既具有当代性又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开放体系”。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西方文论资源无疑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理论参照。对于西方文论资源,我们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自己的问题意识出发,认真分析在引进、选择中的得失,通过积极地对话交锋,使西方文论中真正有用的东西能为我所用,以起到推动我国文论发展的作用。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撇开我国的文论传统。对于古代文论和“五四”以来的文论传统,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建设新的文艺理论的重要资源,对于那些揭示了文学艺术的某些普遍规律,能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东西,我们应当继承吸纳,使之成为文艺学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外交艺术论文篇4

中国艺术倾向人文社科的研究,西方艺术注意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这与东西方文化传统对艺术的内容、含义不同理解有关。西方艺术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等视觉艺术为主。西方艺术一词含义是美的事物的创造或表现,源于拉丁文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现代尤其是指视觉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刻等①,现代的西方艺术史是建筑、雕塑、绘画的造型艺术史。西方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艺术接近于自然科学②,涉及透视学、解剖学、数学、色彩学、地形学、建筑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西方高校中与艺术系、艺术史系并列的是戏剧、音乐、舞蹈系,艺术系是造型艺术。西方的艺术系与艺术史系倾向于视觉艺术,其中视觉艺术的建筑、雕塑、绘画发展及演变构成艺术史的内容(图1)。

中国古代艺术以礼乐一体为特征,强调艺术的社会属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表现,艺术门类包含建筑、园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篆刻、工艺、戏剧、曲艺③、杂技等(图2),中国文人士大夫艺术有琴、棋、书、画的传统,有诗、书、画、印合一的倾向,中国艺术的书法、篆刻在西方艺术门类是没有的。中国文人诗画书法艺术主要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排遣艺术家的情感成分比较多,对于自然科学的理性规律把握较少,这是中国历代文人画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成就非常高,属于百工的范畴。现代中国教育体系将建筑隶属于工学院,工科建筑的理念削弱了现代中国建筑的艺术品质。

从简略的东西方艺术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大体的趋向,西方艺术内容比较单一,中国艺术内容非常庞杂;西方的艺术接近自然科学,中国艺术接近人文科学;西方艺术走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的创新之路,中国艺术走向与文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结合的道路。自然科学注重探讨未来,人文科学注重研究历史与过去。西方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促进了解剖学、透视学、建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进步。现代艺术与自然科学比翼齐飞,科幻艺术、仿生艺术、星球大战、数码艺术、高科技艺术是艺术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植物性等学科结合的产物。

西方艺术(Art)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FineArts),指利用技巧与想象力创作艺术品物件、环境或经验的表达模式,以便与他人分享美的情感与意识。“美术’’(fineart)—词系日语转译,是西语“美的艺术”的简称,在我国主要是指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即绘画、雕塑和建筑,与西方的艺术含义基本相同。西方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简称。艺术—词原指除实用工艺之外的一切“自由艺术”,包括诗歌和音乐,属于广义上的艺术概念,现代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中国由于历史悠久,有漫长的根深蒂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艺术有以下解释:1.艺术亦作“蓺术”,古代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2.封建科举制度中特指经术,即“制艺”。清代方苞《答申谦居书》:“艺术莫难於古文,自周以来,各自名家者,仅十数人,则其艰可知也。”3.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等。中国的艺术长期属于意识形态的敏感区域,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密切。艺术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可以抒发情感,中国文人艺术主体上是一种写意艺术,将琴棋书画作为日常生活的合理部分,以抒发艺术家的感情世界,调节人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较少地研究自然世界。

二、艺术学理论的层次与理论结构

艺术学学科课程安排与学科结构有关,遵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一般规律,处理好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课程与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文科各专业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理科、工科各专业自己的关系,在学科交叉的实践中发展艺术学理论,以科学的严谨、实证、逻辑与艺术的激情、想象、浪漫相结合,展开科学与艺术的两翼开启民智创造未来。

艺术理论来自于艺术实践,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的艺术发展的历史总结,艺术学理论是由具体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内容构成,绝不是所谓的纯理论。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接受艺术创作实践的检验。张道一教授认为艺术理论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见下图(图3、图4、图5)。

哲学课程t艺术学课程I艺术史学课程艺术批评学课程各门类艺术技法课程图1课程结构

关于学科和课程结构,张道一先生是这样描述的:“从教学层次看,研究生是金字塔的上部了,博士生更是金字塔尖,需要博大。我反对‘所有学科专业的实用化’提法,我曾经说过:‘大学本科应当强调实用,硕士可以倾向实用,到了博士阶段则需要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从艺术学的理论建设看,宏观性的理论研究也是需要鼓励的。”艺术学理论是宏观的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的位置介于美学与艺术创作之间。就学科结构而言,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认为艺术学应与门类艺术学并列并区别开。研究内容可包含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其中,艺术史不是门类史,而是涵盖各个具体门类的艺术史,即艺术通史。

值得注意的是,技法理论是艺术品评理论的基础,艺术品鉴的标准来自于艺术创作的标准的建立。不懂艺术技法理论难以具备艺术内行专家的眼光,难以开展艺术品评。在艺术创作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批评标准与艺术欣赏标准。中国古代艺术批评与鉴赏理论,是由艺术家、艺术鉴赏家总结出来的,形成了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准则。东晋顾恺之著《魏晋胜流画赞》、南齐画家谢赫著《古画品录》,唐代书画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宋代画家郭熙著《林泉高致》,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著《松雪论画》,清代恽寿平著《南田画学》,张庚著《国朝画征录》等等。中国古代艺术史证明不是艺术行家,不具备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经验积累,就难以写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理论、史论著作。

门类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批评理论的基础,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也是艺术欣赏者应该知道的艺术语言。只有懂音乐的耳朵才能够欣赏音乐,只有懂绘画的眼睛才能够欣赏绘画。戏迷票友往往会唱戏,艺术理论往往由艺术实践的技法上升到艺术创作的检验总结,成为歌诀、(如书歌、画歌)、画诀、工法口诀,再由艺术实践的检验形成技法理论的文字。即艺术技法理论如:语录、则例、画谱、印谱、舞谱、乐谱,形成艺术技法的谱系。再由艺术技法理论上升到门类艺术批评标准的形成,六法论、气韵论、形神论、传神论、雅俗论等等。艺术史上的理论家从艺术家和艺术鉴赏家这两种人中产生,艺术理论的形成经过艺术的创作实践、欣赏实践,上升到艺术创作规律的总结,形成艺术批评的标准,总结出自成体系的艺术理论。

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基础。往往会被忽视。其中,西画门类艺术技法理论包涵有: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构图学理论等等。中国绘画技法理论有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包括了气韵、用笔、象形、赋彩、构图、写生六个方面。技法理论往往以画诀、工法口诀的形式流传,形成画论、书论等艺术技法理论。由艺术欣赏的见习到门类艺术创作的实践上升到艺术标准的约定俗成,发展成为艺术评论,积淀成为艺术史,提炼成为艺术理论是一个系统的、有阶段的、有层次的发展过程。

三、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中外艺术学理论发展的趋势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艺术哲学即美学理论、艺术史论、文艺理论(即文艺理论、文艺史、文艺批评)等方面展开,成为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基本学科研究取向。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学理论研究扩展到人类学、经济学、新闻学、心理学等等领域,出现了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传播学著作,总体上说,艺术学研究在文科中学科交叉比较多,在工科、理科、医学的交叉研究相对比较少。

德国是现代艺术学的故乡,德国作为艺术学的先行者设有艺术学学科,而艺术学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和协调发展。正如国内有学者所言,欧美各国高校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学学科,他们的专业设置有“艺术”而无“艺术学”,与创作技艺和历史研究有关的专业也没有融为一体,而是分为“艺术”与“艺术史”两个板块,教学工作分别由艺术系和艺术史系承担™。艺术系注重技法、创作、艺术技法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艺术史系注重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研究。德国在2004年的“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录”共计10个门类,下共有83个一级学科。艺术和艺术学(普通)属于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为跨学科研究(以艺术、艺术学为主)、艺术教育、艺术史/艺术学、艺术品修复学等有30个专业,艺术教育含有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重任,学习艺术的学生学科专业的选择非常宽泛。

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下发《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艺术教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种有序的、综合的、包含四门艺术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教育事业。艺术是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学科。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自觉、推理、想象、创造、平衡多种思维方式、交流、自信、自尊、自律、合作、竞争等认知、技能、情感因素中起重要的作用。2009年,哈佛大学《艺术特别行动计划》指出:艺术应当与科学、人文并立,艺术第一的理念应当被置于哈佛大学教育观念的核心地位。”弗斯特校长说:“我们必须借助艺术教育强力激活哈佛大学全体师生的创新精神,以期确保哈佛大学在21世纪的人类知识界之领先地位。”美国政界与学界人士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英美等国家没有设立艺术学理论学科,因为艺术是通识学科,可以进行不同学科背景的交叉,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与文科学科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如艺术人类学(人类学)、艺术心理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社会学)、艺术文化学(文化学)、艺术管理学(管理学)、艺术传播学(新闻学)、比较艺术学等(图6)。

图6艺术学理论与文科专业学科交叉图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科交叉功能非常强大,艺术可以与其他文理学科交叉。从其他学科研究艺术的视角,艺术与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分出若干学科方向,一时之间是争奇斗胜,而艺术学自身的学科界限已经开始模糊,艺术学理论研究有脱离艺术本体的倾向,对此艺术理论家们津津乐道,艺术家们往往不以为然,艺术家关心门类艺术的创作问题,其艺术技法处于经验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上升为技法理论,身在艺术创作其中而不自知艺术理论的高度发展。理论家则关心与艺术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在艺术本体之外看艺术,将艺术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环境中去考察。

艺术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方法是值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课题。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艺术学教授贝蒂艾德华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被翻译成14种文字,畅销全球,美国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公司企业将该书作为员工创造力培训教材。艺术关系到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艺术的方式不同寻常,富于联想与想象力,艺术的方式往往是异想天开,突破常规。艺术学在与理工科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方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asterofEntertainmentTechnology”,是一个有计算机科学研究院与艺术学院共建的学位项目,提供“娱乐科技硕士学位”。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发展,前景无限。艺术学与门类艺术技法、材料学、科技、心理学的交叉,形成艺术技法理论、艺术材料研究、艺术史学研究、艺术科技学、艺术心理学等学科。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高度发展,对二维、三维技术的运用,成像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的世界的建筑、城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交融非常密切,几乎是浑然一体,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要关注艺术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艺术与理工学科的交叉,拟图标如下(图7)。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可以产生全新的艺术样式。20世纪以来结合了传统定义艺术领域以外元素的多元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如常见的“科技艺术”(TechnicalAn)“数字艺术”(Digital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观念艺术”(ConceptualArt)、“科幻艺术”“行为艺术”、“生物艺术”、“数码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不胜枚举。理工科与艺术的结合,如此多样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不断地在挑战艺术理论能够定义的极限。艺术创新与科技创新已经融为一体,尤其是在虚拟空间技术,数字艺术领域,超强的三D技术还将继续发展。

宇宙的建模是数字的建模,数学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比例,并且发现了黄金比例分割,自然科学揭示了客观世界运行的规律。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横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力学等学科领域,米盖朗基罗横跨建筑学、解剖学、绘画、雕塑等等学科领域,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印象派画家通过物理学的光学成果研究大自然的色彩,推动了绘画色彩的发展。计算机色彩运用色彩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设计,三维建模与数比例的关系可以将任何平面的形转换为立体的形。自然科学拓展了人类的大脑智慧,艺术创作的材料、使用工具,创作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创造性与科学的严谨性,艺术的形象思维与严密的数理逻辑推理,艺术的观察力与科学的验证,艺术的大胆的想象与科学的小心的求证,可以发现新的艺术与新的世界。

设计学可能具有最大的与自然科学学科结合的空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艺术有关。艺术设计已经蔚为大观(图8)。

外交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人才培养

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俄两国的深入友好交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也日渐增多。从2002年起,每年轮流在对方国家举办,邀请对方国家大学生,与本国大学生一起同台演出、联欢。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被纳入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2011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框架,框架中指出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继续扩大学生交流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交流工作,使其长期化、机制化。文化认同与观念互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中俄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两国人民,中俄两国的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作为中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因素在深层次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又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巩固国际友谊,有利于消除两国青年之间的政治分歧和疑虑;第二,有利于两国青年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第三,有利于推动两国青年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与交流;第四,扩大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构想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架构:(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体制,完善基地建设机制。合理有序的体系是促进事物良性发展的基础,尽管中俄两国民间交往活动很多,但是在两国政府积极支持和倡导下的交流与合作才是有保障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也必须在中俄两国政府以及教育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阶段目标、短期规划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没有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临时抱佛脚无法达到交流学习合作的目的。结合地方实际,结合时代需求,建立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分化阶段目标,建立一整套促进交流发展的科学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基地建设保障措施,在理论层面和法治层面给予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使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走向常态化。(2)树立品牌意识,创办特色活动项目。中俄为邻360余年,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思想既不同源也不同根,因而中俄两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中国是个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的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艺术交流就是希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去粗取精,谋求自身的发展。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开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也是我们跻身世界前列、树立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因此,“品牌”意识就十分重要。从2010年开始,我国文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就值得推广学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以举办许多有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此活动作为一种“品牌”长期保存延续。确立主题,创办特色活动项目,充分挖掘节庆的潜力,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一些大型的群体性户外活动,使民族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融入并深化。(3)加强省际合作,突破原有合作区域,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和领域。黑龙江省作为中俄合作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因素,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城市,除了黑龙江省的黑河学院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齐齐哈尔大学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基本上都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如长春大学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大连外国语学院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这些基地都是在地缘因素基础上设立的。但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却不能单单框在与俄罗斯有历史渊源较多的中国东北三省,而是应该走出中国东北地区,将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等纳入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基地建设中来。我们要“走出去”的文化,不单单只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中国文化,因此,除了原有基地以外,我们在举办活动之时应该加强省际合作,打破只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交流基地的模式,资源共享,把其他省份的文化展现给俄罗斯青年。同样,对俄交流应该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向俄罗斯其他地区延伸,除了原有合作高校所在城市以外,关注其他地域,突破原有合作区域,因此,目前的基地数量远远达不到合作交流的需要,急需扩大基地建设的规模和领域。(4)合理利用资源,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创新交流合作形式。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应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地配置资源。原有的交流活动大多以双方互派演出团体唱歌表演为主,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也都没有充分利用双方特有资源。而演出表演只是交流合作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直接快捷容易操作,但不能作为唯一形式。例如,编写文化艺术教育教材和相关读物,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都可以丰富和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创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此外,加强加大媒体对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前后期宣传力度,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十分重要和必要。(5)高度重视双方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德才兼备、精通业务、高效精干的翻译队伍,尤其借助高校教育的平台,大力培养翻译人才,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翻译人才,翻译人才也势必将在深度挖掘各地独特优势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文化艺术、语言教学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保障建设。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无论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基地建设单靠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对等的文化交流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没有民间团体的参与和支持,没有商业的参与,没有新闻媒体的宣传,影响力都将是极其有限的。而经费短缺又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长期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中俄两国青年的交流中也伴随着意识形态、信仰差别、国际舆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降低影响增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保障体系建立就十分重要,鼓励中俄两国地区间、特别是双方毗邻省州之间教育机构、组织的合作,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或配套经费支持。鼓励民间团体、商业企业赞助支持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调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情况,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影响力。

三、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对中俄两国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中俄两国大学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必然会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产生,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为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精神保障。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丰富中俄两国的教学内容,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俄两国大学生间的交流与活动,必然衍生出许多新的成果,而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利用的资源、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模式一定会给中俄两国教育内容的传承与学习、创新与发展提供许多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在新型教育观念的指引以及新型教育内容的填充下,中俄两国的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在“兼容并包突破创新”中得到发展。3.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改变教学方法,推动教育目标的优化实现。中俄大学生艺术文化交流与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相互学习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完善,在中俄两国的交流活动中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优化培养,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的教育目标。4.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丰富多样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反思各自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摒除不适合时展需求的指标,创设适应时展需求的国际化新型人才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人才指标体系,有利于中俄两国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设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万红,李春艳.中俄文化大集战略发展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4(12).

[2]贯昌福,彭传勇.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3(2).

[3]郭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传统特色的思考———“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10(12).

[4]刘存海.当代中俄民间交往述论[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外交艺术论文篇6

—摘自党的十的报告

希望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团结奋斗。

和平—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一个人类梦寐以求的向往!

和平与艺术,如同土壤与植物,在追求和平的土壤中,盛开着不朽的艺术花卉。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们,用天才和勤奋,追求着和谐的世界,讴歌着和平的生活……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欣然挥笔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著名智利诗人聂鲁达为画作取名《和平鸽》。一只鸟因此被艺术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平鸽因此成为了世界和平的象征,毕加索也因此被尊为是“和平之父”。

当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1955年度“世界和平名誉奖章”时,曾感慨地说:“世界和平奖的名誉能加在齐白石的名字上,这是我一生至高无上的光荣,我认为这也是给予中国人民的无上光荣。正由于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了我毕生的精力把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白石老人的话语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也表达了白石老人为艺术与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

2009年,中国,北京。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站出来,与一位艺术家携手,展开了一场艺术与和平联姻的“演出”—发起、组织和承办中国“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建立起专门的以艺术与和平为宗旨的服务机构,专门从学术角度专业、系统、全面地整合艺术家们和平的理念和专题的作品。

这位企业家就是北京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董事长、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创始人—杨连成先生;这位艺术家就是著名画家、雕塑家—何宝森先生。

功在世界 利在千秋

1988年12月,第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1号决议,确定将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这周定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倡导其会员国开展促进科学与和平发展的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和谐世界、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自1989年起,中国已连续举办了24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展各类大型社会活动1000余项,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是联合国会员国中开展此项活动规模最大、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9年,为了探讨艺术与和平的内在联系和互动作用,促进艺术与和平的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和谐与和谐世界的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网站、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老教授书画院等单位,定于11月6~18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首届“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该活动被列为当年第21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系列活动之一。

谈起“艺术与和平”论坛,杨连成说,“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与书画艺术”,我更希望艺术能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与何宝森共同发起并组织中国‘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和平理念,推动和平事业的进步。”

杨连成,1965年出生于北京,于2007~2008年就读于澳门公开大学的MBA。他的事业就是从文化艺术起步的。

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于2004年,多年来从事美术教育、书画展览、艺术品交易等经营和服务项目。在办好企业的同时,中心旗下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七棵树美术馆等多个机构一直致力于文化产业的经营服务于文化传播。

2007年,他又首创了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网站,并于2008年8月正式运营。

作为“艺术与和平”论坛的组织者和承办者,杨连成先生被任命为论坛的秘书长,他以一个企业家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艺术与和平的失业中。他先后为论坛系列活动投入资金近200万元。论坛已先后举办了“艺术与和平”理论研讨和论文、推动“国际和谐园”主题文化公园建设、“艺术与和平”书画展等一些列活动,扩大了“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是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以文化艺术为纽带,以动员社会上一切积极力量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构建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从2011年起,组委会确定在每年的7月上旬举办“艺术与和平”理论研讨会及论文会。

“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是“艺术与和平”书画展,于每年“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期间在北京举办,至今已举办了四届,第五届将于今年11月16日~20日在北京饭店举行。

杨连成先生是“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的主要发起和创办人之一,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既是“艺术与和平”书画展的最初的发起和创办单位,也将是永久的承办单位。

谈起“艺术与和平”书画展的举办,杨连成先生不自觉地吟咏起自己的诗作:“东西南北同搭台”,“真理拨云华夏兴”。他说:“是著名书画家、雕塑家、中国光墨画法创始人何宝森先生,使我对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杨先生特别提到:“何老师多次带我去拜会艺术泰斗、著名教育家、原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让我感受到了老艺术家的风范。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张先生十分热爱和支持和平事业。2009年初,年届93岁高龄的他,愉快接受‘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艺委会的邀请,担任荣誉主席。他高度评价说:‘“艺术与和平”系列论坛是一项具有普世意义的活动,我一定支持!’并为首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欣然挥毫,题写‘和平’二字。这幅墨宝寄寓了张仃先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坚定了我传播和平理念,宣传和谐文化,推动和平事业进步的信心与决心。”

四届书画展览活动,得到了众多书画艺术家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著名画家张仃(已故)、何宝森、康东等200多位艺术家纷纷向“艺术与和平”书画展组委会送来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500多幅。这些作品紧扣“和平”的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值得一提的是,“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席何宝森先生为四届展览连续创作了四幅《和平三联画》巨作。

艺术家们通过手中的画笔热情讴歌和平,赞美和平,纵情抒发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真挚情怀,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企盼“天下太平”的人文思想,传达了丰富而深刻的和谐理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回顾过去四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的点点滴滴,从规模到人员、从邀请到的艺术大师、从社会的不理解到得到社会大众的积极反馈和热烈支持,杨连成内心有无数的感慨、感动和感谢。对即将到来的第五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杨连成不敢有半点松懈,而是全力以赴地承担和发挥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进一步扩大“艺术与和平”书画展活动带来的影响力和推动其快速发展,杨连成将前两届所展出的作品进行浓缩,精选出百幅精品汇编成大型画册《和平颂》第一、二集。《和平颂》所收录的作品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中华“和”文化特色,彰显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热爱和平的人文精神。《和平颂》的问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反响积极而热烈,这对杨连成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要创新 勇攀科学高峰

杨连成先生在展露自己心迹的一首《满江红》中写道:“要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他所创办的文化企业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正是在创新的思路指导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路搭桥,添砖加瓦,传递正能量。

2010年,杨连成启动了“百集百位书画名家”专题片的摄制工程。杨连成不止一次地说过,这项工作不能再等了,即使困难再大、投资再多,我们也要坚持做下去,否则将造成中国艺术史上的缺憾!他还说道:“我为文化产业发展已投入数千万元,不求任何经济回报。虽如此,我仍执着地坚持着。”“我将继续无怨无悔地为弘扬和光大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者自己的光和热!”

专题片摄制3年来,已完成了一大批著名老书画家的采访录制工作。通过对专题片的摄制,保留了一大批当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珍贵历史资料,展现了当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文化艺术事业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通过对书画家的艺术人生及艺术成就的宣传和推介,越来越多的网络观众通过观看专题片,了解了书画家多彩的艺术人生,从而更加激发了热爱书画艺术、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网(中艺台网)是杨连成先生创办的国内首家大型书画艺术品网上交易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书画艺术家、收藏家以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书画艺术交流、艺术品经营与投资咨询、艺术品鉴真防伪、书画展览策划、美术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权威、综合的信息平台。

中艺台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和谐理念为宗旨,以规范和净化艺术品市场为己任,先后开辟了“艺术家”、“艺术品交易”、“美术资料馆”、“美术展览馆”、“美术讲堂”、“艺术风向标”、“书画论坛”、“肖像馆”、“美术星空”等多个专栏,并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徐悲鸿纪念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工作人员通过在线与网友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帮助、引导广大网友鉴赏名家书画、甄别作品真伪,在为提高美术爱好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书画艺术品鉴赏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网站为艺术品交易拓宽了空间,为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搭建起了互信的交易平台。

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网运作过程中,杨连成先生敏锐地发现了艺术品交易过程中鱼龙混杂的现象和不良行为。对此,他感到痛心疾首,在诗句中曾深有感慨地写道:“仰天俯地问今古,唯有真心万古存。”他希望通过创新,利用科技手段减少和杜绝这种现象。

在杨连成的主导下,中艺台与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开发网上鉴真防伪检测系统。2012年,该系统终于研发成功。作品和创作者的所有信息存入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书画艺术家档案资料库后,作品的相关信息都可得到准确识别。书画家、收藏家和网友可随时随地登陆“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网”,通过点击作品编号,均可方便、快捷地查询到作者的艺术档案、作品价值、防伪证书等相关信息,以鉴别作品真伪。在线展示的每一幅作品都将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接受书画作者、收藏者以及网友的共同监督。

随着识别检测系统投入使用,将为网上书画作品的鉴真防伪、著作权利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得以实现,书画艺术品市场得以净化和规范,维护了广大艺术家、藏家及网友的利益,也将为规范和繁荣书画艺术品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寒来暑往,杨连成先生经年积月努力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被社会广泛认可。他被聘任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顾问、清华大学老教授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科学与创意研究部副主任、《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副理事长等职。

诗言志。今年国庆期间,杨连成先生在一首题为《同舟共济》的诗作中写道:“艺术和平传大爱,和谐进步通未来。”

一个人,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到人类的共同追求上:他的思想,是多么高尚;他的言行,会令人尊重;他的事业,将如日中天!

还有什么比这更引为自豪的?

链接:

第一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

首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七棵树美术馆成功举办。已故的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生前为“艺术与和平”书画展组委会题词“和平”。

第二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

继首届“艺术与和平”论坛系列活动成功后举办后,第二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于2010年11月28日在北京西城区文化(宣武)馆隆重举行。邀请了众多艺术大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第三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

第三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于2011年11月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举行。这次展览与前两届相比,无论是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在展出规模和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书画展得到了在京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全面报道。

第四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

为庆祝中共十胜利召开,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艺术与和平”书画展于2012年11月23日在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隆重举行。

外交艺术论文篇7

一、媒介理论是理解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核心

从媒介演化史上看,数字媒体艺术应该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mediaart)的一种。媒体艺术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的诞生。区别于传统绘画、雕塑等手工艺术,媒体艺术依附于技术、商品和传媒,通过摄影、电影、海报、招贴、广告、印刷图像、机械装置等非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启发和影响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未来主义招贴(见图1),杜尚的动力装置,罗钦可、汉密尔顿的摄影拼贴,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的丝网波普以及白南准的录像装置等都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战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的兴盛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媒体艺术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光学媒介、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通常都蕴涵了机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恶搞、拼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因此,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必然要追溯媒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史。曾经撰写过《电影的虚拟生活》、《数字的解读》和《新媒体诞生后的哲学》的新媒体研究知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大卫·罗德维克认为:“从当代的角度来看,电影应该仅被作为源自19世纪的媒体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复杂的各种媒体技术发展的整体历史中的一支。它包括计算技术的系谱学,以及扫描、电子记录和传输的系谱学。”他进一步指出,“每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艺术媒介。”同样,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邱志杰等人也从艺术媒体演化史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他通过考察录像艺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乌托邦到语法阶段,再从诗学阶段到它的边缘化时期,由此归纳和暗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媒体艺术发展规律。邱志杰指出,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矛盾:一方面,现代主义对于新技术、新世界充满着乌托邦的热情,由此产生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技术崇拜美学;另一方面,出于对机器的恐惧和对原始乐园的怀念,则产生了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梦魇。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McLuhan)关于新旧媒体演化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麦克卢汉的这一贡献使人们认识到:“媒介即讯息”,所有媒体的“内容”便是另一个媒体。借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数字媒体正是在利用、改造、解构、拼贴和重构传统媒介(如文本、影像、图像、版画、电影、动画、音乐、戏剧或表演)的过程中,将旧媒介作为内容或艺术形式,并由此建构出自身的“数字化”媒体艺术特征和体系。因此,媒介理论是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本质的钥匙。

二、符号学和语言学是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工具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着形形色色的命名:全球化时代、消费时代、后现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读图时代、影像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或许可以概括地说,这是一个数字媒体文化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和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电子传媒和数字媒体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凸显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新特征导致一种迷宫式、镜像式的“碎片文化”特征的浮现,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后现论

先锋”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ard)指出的那样:当代的社会是一个“拟像的社会(societyofthesim-ulacrum)”,其文化特点就是传媒符号的激增,其结果造成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鲍德里亚借鉴了索绪尔语言学和符号学,并对媒介符号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鲍德里亚认为,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对于产品或艺术品的复制,现代社会的复制则是一种无本无源的符号意象的增殖;艺术和传媒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在他看来,“在符号统治一切的社会中,一切存在应该是符号物的存在,真实、原件和原初都已荡然无存,虚拟是这个社会真实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正是当代社会“虚拟化”的写照。这种艺术形式(如虚拟现实、多媒体互动装置、软件艺术和网络艺术等)无一没有虚拟、沉浸的美学特征和超现实体验,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构建符号或虚拟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艺术再现的议题,使艺术创作不仅不再局限于“再现真实”,甚至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语境。例如,2010年的电影《阿凡达》凭借强大的数字建模、数字3D虚拟摄影和“表情捕捉”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美轮美奂的奇观和异族纳美人的形象,这种完全凭借概念设计和数字技术创造出的虚拟存在,恰恰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符号学与虚拟美学上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艺术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在计算机时代,数据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起作用。被某个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就是使用者认知过程的输出。”

他还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质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非物质性(nonmateriality)或符号性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基础。从这个最基本的性质又可以推导出数字媒体物质层面的其他一切特性(图像思维模式、非线性表达、正在进行时的时空特性以及交互性的艺术体验)。曼诺维奇进一步认为,数字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编码译码。其中数值化是首要的原则。数字媒体可以描述成数字函数,可以用数值来计算或编程。而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正因为这种数字特性,使得数字艺术的虚拟存在和交互成为可能。正如大卫·罗德维克在《电影的虚拟生活》中指出的,虚拟的含义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一般语境下认为理所当然的意义。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必须理解虚拟的含义,而符号学和语言学正是人们借以理解虚拟世界的工具。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

根据媒介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艺术学的原理和观点,可以进一步梳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其内容应该包括:①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包括该学科的界定、门类、特征、美学、交叉领域、表现规律等内容。数字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包括历史、事件与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媒介和“媒介艺术”的演化规律。③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广告、影视、媒介公司的案例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以及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领域研究。其重点在于理清学科与就业的关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要注重其交叉和重叠的应用领域的研究。此外,国内的一些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如许鹏教授等还建议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特色内容纳入研究范畴,提出“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理论。”该建议从另一个视角拓展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数字媒体艺术在应用领域中的分支和相互关系,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设置的资料,本文通过信息视觉化的方法归纳和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学科内容如下。

(1)时基媒体领域,数字电影、电视广告、动画、动态媒介(片头、栏目包装、MTV等)、Flash、DV等归于此。按照新媒体研究学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兰迪·克鲁福的观点,该领域属于叙事逻辑的领域,与视听语言、蒙太奇理论、戏剧结构、角色造型、场景、表演、剪辑、媒介艺术史等课程相联系,它们同样具备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并更侧重观赏性。

(2)交互产品领域,包括网站设计(博客、购物网、体验馆、视频网、SNS社区、游戏社区等)、

手机软件设计、iPad内容设计、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产品、交互设计、信息设计、UI界面设计等。其知识体系属于数据库逻辑,克鲁福认为:“在叙事逻辑中,控制权在讲故事的人手里;在数据库逻辑中,控制权在接受者手中,……所以是用户控制导向的。”因此,该领域更侧重用户的需求性以及交互性的研究,包括信息架构、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和社会学-人类学方法等。

(3)互动娱乐领域,主要指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装置艺术、交互动画、虚拟漫游、交互墙面艺术等,既有“时基媒体”的特征又有“交互性”的特征,并属于更侧重观众或玩家“体验性”的艺术。这部分内容同样与上述两个领域存在相互重叠区域。

(4)传统媒体延伸领域,主要指基于纸媒或户外展示的平面设计、摄影、广告、插图与漫画设计、

信息导航设计等。该领域往往更强调数字设计工具的高效率和丰富性。此外,在图2中,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计算机创作语言、工具或平台用虚线表示,其与媒介产品设计的重叠可以表示这些创作工具所涉及的领域。

四、结束语

外交艺术论文篇8

舞台盛宴,“中西餐”交相辉映

舞台演出,是艺术节的主体部分。本届艺术节精心挑选了55台国内外优秀剧目,其中国外28台,国内27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名家集聚,精品荟萃,再加上韩国文化周与重庆文化周,以及东方喜剧展等一批优秀剧目和祝贺演出,构成了本届艺术节一场丰富多彩场面恢弘的饕餮盛宴。

经过反复比选,开幕式演出这道“大餐”定为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新创作的大型舞剧《王昭君》,这是湖北省全新打造的剧目。《王昭君》将独特浪漫的楚汉文化和豪放狂烈的塞外草原艺术相结合,以柔美多姿的肢体语言演绎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倾国风采。该剧采用多场景、多视角、多元素的空间叠画以及心灵历程与叙述事件的时空交错等艺术手法,拓展戏剧矛盾,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成功地在舞台上勾勒出王昭君不平凡的一生,谱写了一部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历史传奇故事。

细观28道“西餐”,名团名家依然是本届艺术节的主打和亮点。世界十大芭蕾舞团之一的蒙特卡罗芭蕾舞团、驰名世界的苏格兰舞剧院、美国哈莱姆青春合唱团、世界一流的德国莱比锡音乐厅管弦乐团、悉尼交响乐团以及阿什肯纳齐、里卡多・夏伊等大指挥家,克莱默、宓多里、埃德文・马顿等小提琴天才,大提琴家马友友,吉他大师佩佩・罗梅罗和艾曼纽尔、日本歌舞伎泰斗坂东玉三郎、男中音歌唱家安德列・施密特、钢琴王子马克西姆等一批重量级艺术家,以及韩国人气组合等当红明星都来献演。与此同时,本次艺术盛宴还有不少充满时尚现代与探索创新精神的“新式菜”。如日本歌舞伎代表性人物坂东玉三郎与苏州昆剧院合作的《牡丹亭》,第一次出色地将中国昆曲与日本歌舞伎成功嫁接,令人叹为观止。比利时最大的儿童剧院演出的儿童多媒体情景体验剧《雪球》,演出就在观众身边进行,观众可以坐在类似冰块的位子上,亲身体验冬去春来的季节变迁,给小观众带去全新的体验。德国慕尼黑大都会歌剧院的话剧《狗镇》,演员佩戴着面具表演,营造出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上不少剧为全球、亚洲、中国“处子秀”。

再观27道“中餐”,主题鲜明,全国各地纷纷用原创精品优秀剧目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彰显民族大团结的精神与氛围。如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川剧《易胆大》、入选文化部国庆献礼演出的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的歌舞《中华吟》等,还有展示各地民族风情的剧目,如我国首台在美国百老汇演出并获托尼奖提名和剧评人奖提名的大型武功剧《少林武魂・慧光的故事》,我国第一部以傩戏为大背景创作的舞剧――贵州省歌舞团的舞剧《天蝉地傩》,由四川地震灾区的羌族文化传人及演艺人员共同演出的民族情景音舞诗画《羌风》。同时,上海作为东道主也不甘示弱,将呈现众多原创新作的“新式菜”,如话剧《甲申记》、歌剧《楚霸王》、京剧《关圣》、昆剧《紫钗记》、越剧《千古情怨》、杂技晚会《浦江情―雕刻时光》、淮剧《华蓥山传奇》等,展示上海文艺舞台发展繁荣的新成果。另外,本届艺术节国内演出部分专题类演出异军突起,包括本届将首次举行喜剧展演,演出一批中外喜剧作。流行音乐也热情加盟演出。

群文、交易、论坛、展览、“节中节”异彩纷呈

艺术节是人民大众的节日,开展广泛的群文活动,是艺术节的重要内容。本届艺术节的群众文化活动将着力宣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覆盖全市各区县、社区及总工会、教委等系统,举办200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内容有:城际互动、世博节拍、社区和韵。本届艺术节的国际演出交易会将于10月17日至22日举行。参加本届演出交易会的有来自美国、斯洛伐克、德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典、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节、演出机构、剧院和演出团体。本届艺术节将举办一系列“节中节”活动:第六届上海国际魔术节暨国际魔术比赛;首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暨木偶比赛;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第三届上海朱家角水乡“世界音乐”节。这些节中节参赛参演成员面广人多、水平很高、竞赛激烈、各具特色。本届艺术节期间将举办两个论坛:一是艺术节高峰论坛,邀请中外文艺界精英和专家,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促进业界的交流和合作。二是大师论坛,本届艺术节大师论坛将与解放文化讲坛合作,邀请本届钢琴比赛的大师级评委主讲,论坛主题是“钢琴艺术的文化意韵”。另外,本届艺术节期间的艺术展览品种丰富、量多质高,主要有: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的黄金艺术展、韩国现代艺术展、纪念谢稚柳百年诞辰书画精品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等12项。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通用汽车强强联手

外交艺术论文篇9

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Aoki Tamotsu)在论坛开幕式上代表日本官方致辞,他鼓励亚洲美术馆之间要挖掘各国在文化合作方面的潜力,加强交流和对话,用文化的力量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和了解。他希望美术馆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交流中能成为和平的使者,通过艺术来促进各文化间的彼此理解和共存共荣。接着,独立行政法人国立美术馆理事长青柳正规(Aoyagi Masanori)先生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亚洲可以通过美术馆这个平台向世界来贡献各自的艺术和文化,进一步发挥文化的传播能动作用。这个会议将以提挈世界文化的融洽交流为宗旨,为亚洲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在开幕式晚宴上,与会馆长们还兴致勃勃地欣赏了日本传统乐器津轻三味线(Tsugaru Shamisen)的表演。这种古老的三弦乐器,在江户年间盛行于日本津轻地区,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年轻的演奏者染成橘黄色的当型和传统的武士装束很意外但又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但能够被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并且已经很完美地与当代文化融合于一体。

本届论坛在2006年《“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决议》和2007年《“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更集中地讨论了亚洲艺术和亚洲美术馆在当下面临的学术问题。出席论坛的除了被邀请的43位各国美术馆馆长和嘉宾,还有在日本各地的美术馆馆长和同仁们。论坛的学术研讨部分是本届论坛的中心,分为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的讨论以“美术馆和藏品”为主题展开。馆长们的演讲集中反映出各国对于建构跨时代、跨文化、跨领域交流的重视,与拓宽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勇气。泰国曼谷艺术和文化中心馆长查维察・普罗玛哈塔维德(Chatvichai Promadhattavedi)首先发言。他在讲话中介绍了刚开馆的曼谷艺术和文化中心,并指出作为一个亚洲艺术馆,如何能够进入“艺术”的框架和走出“艺术”的框架,重新考虑“当代艺术”和文化这些已经被默认的概念,是亚洲美术馆需要关心的问题。菲律宾国家博物馆艺术部策展人帕特里克・佛劳尔斯(Patrick D.Flores)先生在他的演讲中,很有诗意地称美术馆为一个“使梦境成真”的地方。他主张打破传统的展陈分类方式,用不同的视角来重构艺术品的涵义,例如把传统的艺术作品与当代的艺术作品相对应,或把在传统中定义为艺术品的绘画与定义为工艺品的器皿同堂展示,使这些艺术作品之间能萌发出新的对话。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馆长岩城见一(Iwaki Ken’ichi)在讲话中强调了文字是连接东西文化不可忽略的纽带。他说,作为最早引入西方艺术和文学的国家,日本对于西方专业术语的翻译使得亚洲和西方的学术对话成为可能。日本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嫁接”的系统,它由本土文字和外来文字组合而成。对于外来语言的应用是文化融合的表征,这种文化的特质在日本当代艺术也反映出来。因此,如何把各种外来影响和本土风格平衡起来,是日本当代艺术的一个中心问题。印度国家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Rajeev Lochan)说,亚洲正处于一个位于新旧和东西相交的路口,所以我们需要建构新的文化机制,增强视觉艺术和其他媒体的关系,用多元的艺术语言来阐述新的文化。他还指出,亚洲这个地域是一个能够融合世界不同观点和经验的地方。位于传统和当代之间,亚洲各国都在寻求自己的独特个性,但亚洲国家之间也存在分享的共性。例如,很多亚洲国家都曾有成为殖民地的历史,从这些国家的艺术中便可以看到殖民文化的流露。所以如何从自身和本土的文化出发,同时能够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个板块的论坛以“跨越边界:美术馆之间的合作”为题,邀请了伊斯坦布尔当代美术馆的馆长瓦西夫・科土恩(Vasif Kortun)先生、福冈美术馆顾问安永辛一(YasunagaKoichi)先生、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先生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资深研究员卡罗琳・透纳(Caroline Turner)女士先后发言。这几位发言人的演讲重点都不约而同地围绕着“全球性”和“地区性”展开。他们都纷纷表示,金融危机迫使世界重新反思“全球性”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地波及全球,凸显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弊端。所以现在有一些经济学家反对把全球的经济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而是提倡各国应当相对独立地展开地方性的经济发展,防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再次出现。那么文化是否也应该避免“全球性文化危机”呢?目前席卷全球的文化冲突和对话,正体现出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交流融合,这几年来蓬勃发展的双年展和三年展也是这种全球化趋势的例证。在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旋律的今天,保持各国和各地区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反而会使得全球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亚洲各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将为未来全球文化的建构提供取之不竭的资料源泉。

第三个板块的发言围绕着“美术馆和建筑”展开,邀请了中国美术馆的范迪安馆长和SANAA建筑事务所的妹岛和世(SejimaKazuyo)女士做主题发言。日本著名女建筑师妹岛和世介绍了她的事务所在最近几年中为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设计的建筑,包括纽约的新美术馆和日本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这些美术馆的设计风格明快,具有轻盈、洁白、透明等特质,与建筑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她在讲话中强调了美术馆建筑空间的分配问题:如何平衡展览空间和公共空间,使得两者能够有机结合,是她设计的关键所在。她说,美术馆的建筑必须在普通观众和现代艺术之间架起桥梁,用公共空间来创造亲和力,这是当代美术馆在考虑建筑设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中国美术馆的范迪安馆长 接着就中国正在新建的美术馆谈了四个美术馆建筑设计面临的尖锐问题。他说,美术馆建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把握美术馆建筑的造型与功能的平衡关系。对于中国的美术馆来说,在很长时间里,美术馆的功能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以至于艺术界不断呼吁美术馆的建筑形式必须服从于建筑的功能。但是,美术馆的建造者又往往希望建筑本身能成为艺术作品,这是一个矛盾。第二个面临的问题也是妹岛和世女士谈到的空间分配问题。一方面,美术馆需要吸引观众,因此就必须扩大公共空间用于休闲和教育,但是美术馆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藏品库房和艺术品修复的空间。如何科学地划分空间比例,是美术馆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难点。第三个问题是美术馆建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当代艺术媒体和形态的发展,给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带来新的挑战,所以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应该具有灵活和可分割的特点。但是,美术馆的功能又不同于画廊,它需要对当代艺术做出学术的选择,使之具有进入艺术史的属性,因此,美术馆建筑与当代艺术应该既亲密又有距离,特别在当代艺术变为美术馆藏品之后,如何使它们成为永久的文化遗产,而不是盛开一时的鲜花,就需要美术馆为它们提供犹如艺术史书籍的版面。第四个问题是美术馆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当代艺术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也是一样。建筑设计的国际风格不可避免,但需要在这种趋势中保持建筑与本土文化的紧密联系。

在这为期一天半的激烈学术研讨之后,论坛还组织了一个内部会议,就论坛结构本身的具体问题达成了共识。会议主持人,日本大阪国家美术馆馆长建哲(TatehataAkira)向大家征求了对于《“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决议》的修改意见,但没有馆长提出异议。接着,会议以举手表决的形式决定了下届(第四届)亚洲馆长论坛将在韩国果川的国立现代美术馆举行。由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的馆长金润洙(Kim Yoen Soo)已经退休,而新馆长还未任命,所以由企划局长SimDongsup代表国立美术馆致辞并向大家提出邀请。会议也通过了在印度举行第五届亚洲馆长论坛的决议。印度国家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也热情洋溢地邀请大家,并提出对将来论坛的展望。中国美术馆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美术馆为此论坛设立的官方网站,并希望大家能把网站作为一个在会议之外保持联络、随时沟通和讯息的平台,要求各国美术馆能积极提供材料,充实网站内容。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的代表提出了关于秘书处现设立在何处的问题。建哲馆长回答说,在没有进行永久秘书处的选举之前,先把秘书处暂定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在讨论中,各国美术馆馆长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比如泰国曼谷艺术和文化中心馆长查维察・普罗玛哈塔维德提出,论坛需要更关注和宣传亚洲不发达国家的艺术,使得世界能够对亚洲有更全面的了解。台湾美术馆的薛保瑕馆长和日本森美术馆的南条史生馆长都希望论坛可以成为一个馆长们交流和解决具体问题,共享资源的平台。馆长们可以在文献、知识库、运输公司、修复人员、展览设计等具体资源方面互相借鉴。

外交艺术论文篇10

关键词:艺术管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企业导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13-02

一、艺术管理专业的特点

由于艺术文化市场的发展,艺术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兴起。艺术管理,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专业特征,它是艺术和管理两种不同的专业相互交叉而产生的学科。从其学科属性来说,由于侧重点不同,有人认为艺术管理是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艺术领域,认为艺术管理应属于管理学;更多的人认为艺术管理是基于艺术学的基础,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方法来推动艺术的发展,认为其应属于艺术学的分支。目前我国各高校根据各自的优势学科资源,对艺术管理专业的进行不同的方向定位,专业名称各不相同,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北京电影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艺术管理专业、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等。2011年随着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艺术管理成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这为艺术管理专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

艺术管理是一个多领域交叉学科,其以艺术学为基础,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实现艺术自身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艺术管理的研究内容及范围以艺术学、管理学为母体,但应该部分地跳出两者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因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要实现艺术管理的作用,不光需要具备艺术和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还需要掌握经济、科学、心理、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识。因而艺术管理覆盖的知识面很广,同时艺术管理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艺术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围绕“酒神节”所举办的喜剧表演中的活动。我国周代的“大司乐”是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艺术管理机构。艺术管理是围绕着艺术组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来看,我们认为艺术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涉及艺术组织的活动及管理过程。艺术管理者担任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项职能,这要求一个合格的艺术管理者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而且需要实践的活动经验。艺术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往往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相关的理论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实用价值也常常有所不同。

同时艺术管理也是一门创新型专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对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艺术创新是艺术活动与文化产业存在及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需要的不再只是简单对艺术活动进行运作的人员,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者。

二、艺术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的一般素质

由艺术管理专业的特点可以看出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艺术管理人才能够在艺术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在实现艺术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实现艺术的市场价值,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艺术管理者兼有艺术创意者、创作者,策划者等职能,他既应具有宽阔的视野,又应具有细腻的微观的创造能力; 既应富有研究素质,又具有批评内涵; 既应有理论修养,也应拥有管理运作的较高水平;既应善于理性思维,又应富于创造性想象。因而艺术管理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素质特征:

(一)艺术鉴赏水平

艺术管理人才从事的是艺术领域的相关活动,对艺术作品必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只有自身有了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受众了解艺术作品。艺术管理人才不仅要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审视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

(二)经营管理才干

艺术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艺术管理人才只有具备足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运作能力,才能实现艺术活动利益的最大化。

(三)交际沟通技巧

交际沟通技巧对面向市场的艺术管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主动和艺术营销中各个环节的人打好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不断推出新的作品,逐步拓展市场渠道。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要善于沟通,能够听取其他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平等交流达到更好的团队合作。

(四)宽阔的文化视野

艺术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的素质和修养; 熟悉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懂得不同地域、民族人们特有的接受心理,以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

(五)开拓创新精神

当代艺术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对于艺术活动的一般性操作或运行,而是对于艺术活动具有创新性的运作。艺术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市场的动态变化,了解当地市场需求,不断地推陈出新,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三、艺术管理人才结构细分

艺术管理者是文化艺术管理运行机制中最活跃的因素。 管理者素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艺术管理工作的质量甚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根据艺术管理专业目前的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的形势,艺术管理人才可以从结构上大致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是高层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企业的“CEO”,是艺术活动的决策者,对整个艺术企业、艺术活动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高层次的艺术管理人才进行资本运作,制定市场开发战略,可以开拓新领域,提供新思路,这部分人需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他们对艺术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整体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艺术管理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层。

第二层次是中层艺术管理人才,位于高层艺术管理人才和基层艺术管理人才之间,需要执行上级的命令和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同时还需要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他们可以是项目策划师、推广创意人、经纪人等,这部分人是不仅懂技术、懂行业知识、懂管理还需善于沟通交流和战略洞察力,这部分人对艺术管理的发展有着主导作用,决定着行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第三层次是基层艺术管理人才,是最低层次的艺术管理者,需给下属人员安排工作任务,指挥监督现场人、财、物的工作。这部分人需要一定的技术技能,他们是艺术管理的基础。

目前,中国尤为需要的是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潜力,帮助学生迎接艺术市场发展的未来挑战。

四、传统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艺术管理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在不断摸索,学科建设、体系还不完善。艺术管理专业覆盖艺术和管理两大学科领域,在课程体系上要二者兼顾,在内容设计上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各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把“艺术管理”分别挂靠在公共事业管理、美术学以及音乐学这3个学科上,制定了自己的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的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以某一艺术门类学科的主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有的学校以整个艺术学科主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如山东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

传统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在校修完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方面由导师带领外出参观考察、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学生可以策划校内演出、展览活动,假期学生自主选择单位进行相关实习。但是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考察调研只是走马观灯式的,没有针对性,学生的收获甚微。大多数学生的假期实习也只是打杂,而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不能使深入了解文化市场。学校教育和实践活动实际是脱节的。这种模式的艺术管理教学,虽有实践却不重实践。学生也很难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再者学生可以以实验室和导师的项目及相关课题为载体,在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政府对学校及实验室的投入经费不多,导师的项目与经费十分有限,仅依托学校已很难胜任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要求。

五、企业导师模式培养模式及优势

显然,要打破传统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脱节的现象,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依靠校内的专业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传统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亟需引入企业导师模式培养艺术管理人才。

企业导师模式为研究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学习艺术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上进行实践,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业。

企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对完善艺术管理人才模式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校内导师侧重理论培养,校外导师着重实践指导,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可以使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由实际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到相关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而加强理论的学习。这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夯实专业基本功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由学校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两位导师积极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边思考边实践边验证,能够发掘出学生自身的创新潜力。

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超越。这种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专业实践经验,缩短成才过程,高层次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艺术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企业导师模式不但可以让艺术管理人才在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特点,而且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培养的质量。实行企业导师模式培养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其目的是实现艺术管理的“专业化和多样性”、“高层次与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导师模式使艺术管理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合理衔接,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与高质量的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上,消除“学术”与“实践应用”的天然屏障,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结语:企业导师制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而探索出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接受实践的检验,更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素质的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共同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保障艺术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艺术学理论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新的、高效的培养有创新思维和技艺高超的应用型人才的途径,是目前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其核心是“双导师制”能否得到很好的实施。

本文为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j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