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的基本条件十篇

时间:2023-12-07 17:47:51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1

关键词 经济学 假设条件 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1经济学假设的意义

1.1包含了理论演绎的大前提

经济学的大前提是经济理论假说或经济学假设的核心,它决定了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它的形成是人的认识中深入创造性的结果,而不需要什么严格的逻辑推理或者经验事实依据;不同的理论或者不同的学派的主要思想分歧或者创新,往往正是表现在其演绎大前提的不同。因此,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具体过程中,首先要找出并把握其假说的核心假设(演绎大前提),它是认识和理解经济理论的根本前提。

1.2是确立研究对象的必要条件

确立假设条件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地简化显示复杂性,从而确立现象间联系的核心结构。一般来说,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分析思路、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不明确提出假设条件,理论本身将显得含糊不清,无法形成理论讨论中的共同规范,往往会造成对同一理论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容易引起理论基本概念的混乱,这将阻碍理论研究中广泛探讨统一基础的形成,最终破坏理论知识反之以积累方式形成的过程。

1.3是进行逻辑演绎的必要条件

理论中的假设条件往往在一定条件下,确立了逻辑推理的大前提及其明确具体的数量关系、演绎方向等。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提出假设条件(大前提)――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结论(并检验结论)。根据假设演绎法的特点,如果理论的结论不对(或不能通过经验检验),问题一定出在假设条件部分,而与逻辑推理过程无关。这是因为在演绎法中,研究结论往往是其假设条件(大前提)必然的逻辑结果,也就是逻辑推理(特别是数学推理)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因此,假设条件的明确提出似乎表明了科学研究中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似乎明确告诉了读者和其他研究者,一是理论提出者的研究水平(具体反映在假设条件的创新方面),二是理论存在问题是肯定的也是十分明确的,即问题肯定存在于假设条件中,理论的创新在于对原来假设条件的调整或者创新。

1.4是理论可检验性的必要条件

证伪主义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看理论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或者可检验性。一般说来,假设条件的明确提出将使理论研究的对象更加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从而保证了理论假说具有科学性的主要特征。

1.5是理论继承发展的必要条件

各种理论假说、学派的分歧表现在其假设条件的不同,特别是根本的分歧在于其核心假设(大前提)的不同。新旧理论的一般演变形式主要表现在其假设条件的演变方面。因此,假设条件的提出是科学理论不断规范发展的基础。

2经济学假设的现实性问题

2.1任何假设都不可能完全具有现实性

进行经济学研究,必须首先从庞大而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抓住少数关键而容易于控制的要点(变量),当这些要点运用某种方法形成一定的模型后,就在成为经济现实本身的替代结构。而这种合理简化所要求的假设条件,正是理论假设形成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理论假设条件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或客观的,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虚假性。

2.2修正假设条件使之接近现实性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2

1.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主观的吗;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理解和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义务教育的含义;怎样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工作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什么是课程;课程设计工作包括什么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什么是教学原则;科学性知识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班级上课制及其优点;课的类型及其结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国际教学改革的趋势。

3.德育工作

德育的概念;道德与思维;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

4.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班主任主要工作及其方法。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方法。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1.学习概论

学习的含义及其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的迁移。

2.知识的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含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因素。

3.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技能;技能的种类;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4.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构成;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5.教师的心理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形成“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3

关键词:建立表象、组合定理、联想定理

教师在教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农村中学,有时由于教学上的需要,往往到了初三,也会出现面对陌生学生的情况。笔者今年就遇到了尴尬:几何证明题学生会证的,却不会书写或书写不完整;知道步骤的原因和结论,但讲不出定理的内容;更多的学生面对几何题在证明时凭感觉。面对着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决定狠抓“定理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普遍反映在证题和书写时有了“依靠”,也发现了定理的价值,基本树立了“用定理”的意识。

那么,学生在证题时到底是由哪些原因造成思维受阻,产生解题的困惑呢?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不理解定理是进行推理的依据。其实如果我们把一道完整的几何证明题的过程进行分解,发现它的骨干是由一个一个定理组成的。而学生书写的不完整、不严密,就因为缺乏对定理必要的理解,不会用符号语言表达,从而不能严谨推理,造成几何定理无法具体运用到习题中去。

⑵找不到运用定理所需的条件,或者在几何图形中找不出定理所对应的基本图形。具体表现在不熟悉图形和定理之间的联系,思考时把定理和图形分割开来。对于定理或图形的变式不理解,图形稍作改变(或不是标准形),学生就难以思考。

⑶推理过程因果关系模糊不清。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自救对策。

一、教学环节

对几何定理的教学,我们在集中讲授时分5个环节。第1、2 环节是理解定理的基本要求;第3 环节是基本推理模式,第4 环节是定理在推理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模式+定理”的书写方法;第5 环节是定理在解题分析时的导向作用,提出了“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程序图设计如下:

基本要求   重新建立表象 推理模式 组合定理 联想定理

二、操作分析和说明

⒈  定理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能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划二画三写”的步骤,让学生尽快熟悉每一个定理的基本要求,并重新整理了初中阶段的定理(见附页,此只列出与本文有关的定理),集中展示给学生。

例如定理4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一划:就是找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用直线,结论用波浪线,要求在划时突出定理的本质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和“高线”、“相似”。

二画:就是依据定理的内容,能画出所对应的基本图形。

    如:                                                                            

三写:就是在分清题设和结论的基础上,能用符号语言表达 ,允许采用等同条件。

如:abc是rt,cdab于d(条件也可写成:∠acb=90°,∠cdb=90°等)     acd∽bcd∽abc   。

学生在书写时果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①不理解每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在书写时往往漏掉条件(如定理19漏掉垂直,定理46漏掉高、中线等);对条件太简单的不会写(如定理3);或者把条件当成结论(如定理12把三线都当成结论)。

②还表现在思维偏差。我们的要求是会用定理,而有些学生把定理重新证明一遍(如定理5、6);或者在一个定理中出现 ××,又××,××的错误。

③更多的是没有抓住本质。具体表现在把非本质的条件当成本质条件(如定理7出现 ∠1 和∠2是同位角,ab∥cd);条件重复(如定理49,结论∠apo=∠bpo已经包括过圆心o,学生在条件中还加以说明);图形过于特殊(如把定理1的图画成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文字过多(一些定理译不出符号语言,用文字代替)等。

⒉  重新建立表象

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原则。“表象”就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世界中的对象或对象在头脑中留下来的可以再现出来的形象,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具体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由于几何的每一个定理都对应着一个图形,这给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我们要求学生对定理的表象不能只停留在实体的形象上,而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记图形,想图形,以形成和唤起表象。我们认为,这对于理解、巩固和记忆几何定理起着重大的作用。

教给学生想形象的基本方法后,我们接下去的步骤是用实例引导学生,下面是一段经整理后的课堂教学主要内容:

⑴  问: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怎样回忆垂径定理的形象?

答:垂径定理我在想的时候,脑子里留下“两条等弧、两条相等的线段、一个直角”在一闪一闪的,以后看到弧相等或其他两个条件之一,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垂径定理。

目的:建立单个定理的表象,要求能想到非标准图形。

继续问:看到弧相等,你们只想到了垂径定理,其他的定理就没有想起来吗?

答:想到了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相等……

        甚至有学生想到了两条平行弦……

目的:通过表象,进行联想,使学生理解定理间的联系。

⑵  问:从定理21开始,你能找出和它有联系的定理吗?

答:有定理22(擦短使平行直线变成线段),定理25(特殊化成菱形),定理27……

目的:一般化或特殊化或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加深定理间的联系。

⑶下面的步骤,我们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进一步熟悉定理的三种语言、定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看,他们主要是在寻找基本图形,由于定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一个基本图形中往往存在着另一个残缺的基本图形,所以学生大多通过连线、延长、作圆、平移、旋转等手段,也有通过特殊化、找同结论等途径把不同的定理联系起来。

  下面摘录的是学生自主思考后,得到的富有创意性的结论。

①定理16(延长中线成矩形) 定理24(作矩形的外接圆) 定理34。

②定理51(一线过圆心,且两线垂直) 定理36(一线平移成切线) 定理47、48(绕切点旋转) 定理50。

③如下图,把 ef 向下平移(或绕a点旋转),使定理37和50联系起来(有同结论 ∠α=∠d):

 

⒊   推理模式

从学生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多数学生觉得几何抽象还在于几何推理形式多样、过程复杂而又摸不定,往往听课时知道该如何写,而自己书写时又漏掉某些步骤。怎样将形式多样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看得清而又摸得着呢?为此,我们在二步推理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具体教学分三个步骤实施:

⑴精心设计三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归纳出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①   条件 结论 新结论             (结论推新结论式)

②      新结论     (多个结论推新结论式)

    ③     新结论      (结论和条件推新结论式)

⑵通过已详细书写证明过程 的题目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推理模式。

⑶通过具体习题,学生有意识、有预见性地练习书写。

这一环节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先理解证明题的大致框架,在具体书写时有一定的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书写的盲目性。但教学表明学生仍然出现不必要的跳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把它归结为对推理的因果关系不明确、定理是推理的依据和单位不明白。因而我们根据需要,又设计了以下一个环节。

⒋  组合定理

基本推理模式中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

下面通过一例来说明这一步骤的实施。

例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外接o的半径为5,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e,且 ab = ae·ac,bd= 8。求bad的面积。(2001年嘉兴市质量评估卷六)

                    证明:连结ob,连结oa交bd于f。

       学生从每一个推测符号中找出所对应的定理和隐含的主要定理:

  比例基本性质   s/as/  证相似 相似三角形性质 垂径定理 勾股定理     三角形面积公式

由于学生自己主动找定理,因而印象深刻。在证明过程中确实是由一个一个定理连结起来的,也让学生体会到把定理(不排除概念、公式等)镶嵌在基本模式中,就能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此时,可顺势布置以下的任务:给出勾股定理,你能再结合一个或多个定理,构造图形,并编出证明题或计算题吗?

实践表明:经过“模式+定理”书写方法的熏陶后,学生基本具备了完整书写的意识。

⒌  联想定理

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固然可以引发联想(这也是教师分析几何证明题、学生证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存有疑问:到底怎样才能分解出基本图形呢?在复杂的图形中怎样找到所需要的基本图形呢?因而我们从另一侧面,即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以支招,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例:如图,o1和o2相交于b、c两点,ab是o1 的直径,ab、ac的延长线分别交o2于d、e,过b作o1的切线交ae于f。求证:bf∥de。

 

讨论此题时,启发学生由题设中的“ab是o的直径”联想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因而连结bc;“过b作o的切线交ae于f”联想定理“切线的性质”,得出∠abf=90°。从而构造出基本图形②③。

由命题的结论“bf∥de”联想起“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构造出基本图形④。将上述基本图形②③④ 的性质结合在一起,学生就易于思考了。

这一环节我们的引导语有:“由已知中的哪一个条件,你能联想起什么定理?”、“条件组合后能构成哪个定理?”、“有无对应的基本图形?”、“能否构造出基本图形?”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起“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把以前的无意识思考变成有目的、有意识的思考。

三、几点认识

复习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才是最佳复习途径,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在组织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体会,创造性的解答共同完善。

“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弗赖登塔尔)。我们认为传授方法或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尽快形成一种解题思路、书写方法。

集中讲授能使学生对几何定理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如果不加以巩固,也会造成遗忘。因而我们也坚持了渗透性原则,在平时的解题分析中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反复渗透。

                                                                                                                  

参考资料:

①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理论和实践     孟祥东等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3

②  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集    p380   、p470

附录:初中数学几何定理集锦(摘录)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对顶角相等。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7。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16。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9。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

21。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2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5。菱形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7。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量都相等。

36。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6。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7.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47。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8。切线的性质定理①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③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49。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连结圆外一点和圆心的直线,平分从这点向圆所作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4

那么,学生在证题时到底是由哪些原因造成思维受阻,产生解题的困惑呢?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不理解定理是进行推理的依据。其实如果我们把一道完整的几何证明题的过程进行分解,发现它的骨干是由一个一个定理组成的。而学生书写的不完整、不严密,就因为缺乏对定理必要的理解,不会用符号语言表达,从而不能严谨推理,造成几何定理无法具体运用到习题中去。

⑵找不到运用定理所需的条件,或者在几何图形中找不出定理所对应的基本图形。具体表现在不熟悉图形和定理之间的联系,思考时把定理和图形分割开来。对于定理或图形的变式不理解,图形稍作改变(或不是标准形),学生就难以思考。

⑶推理过程因果关系模糊不清。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自救对策。

一、教学环节

对几何定理的教学,我们在集中讲授时分5个环节。第1、2 环节是理解定理的基本要求;第3 环节是基本推理模式,第4 环节是定理在推理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模式+定理”的书写方法;第5 环节是定理在解题分析时的导向作用,提出了“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程序图设计如下:

基本要求 重新建立表象 推理模式 组合定理 联想定理

二、操作分析和说明

⒈ 定理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能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划二画三写”的步骤,让学生尽快熟悉每一个定理的基本要求,并重新整理了初中阶段的定理(见附页,此只列出与本文有关的定理),集中展示给学生。

例如定理4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一划:就是找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用直线,结论用波浪线,要求在划时突出定理的本质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和“高线”、“相似”。

二画:就是依据定理的内容,能画出所对应的基本图形。

如:

三写:就是在分清题设和结论的基础上,能用符号语言表达 ,允许采用等同条件。

如:ABC是Rt,CDAB于D(条件也可写成:∠ACB=90°,∠CDB=90°等) ACD∽BCD∽ABC 。

学生在书写时果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①不理解每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在书写时往往漏掉条件(如定理19漏掉垂直,定理46漏掉高、中线等);对条件太简单的不会写(如定理3);或者把条件当成结论(如定理12把三线都当成结论)。

②还表现在思维偏差。我们的要求是会用定理,而有些学生把定理重新证明一遍(如定理5、6);或者在一个定理中出现 ××,又××,××的错误。

③更多的是没有抓住本质。具体表现在把非本质的条件当成本质条件(如定理7出现 ∠1 和∠2是同位角,AB∥CD);条件重复(如定理49,结论∠APO=∠BPO已经包括过圆心O,学生在条件中还加以说明);图形过于特殊(如把定理1的图画成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文字过多(一些定理译不出符号语言,用文字代替)等。

⒉ 重新建立表象

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原则。“表象”就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世界中的对象或对象在头脑中留下来的可以再现出来的形象,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具体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由于几何的每一个定理都对应着一个图形,这给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我们要求学生对定理的表象不能只停留在实体的形象上,而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记图形,想图形,以形成和唤起表象。我们认为,这对于理解、巩固和记忆几何定理起着重大的作用。

教给学生想形象的基本方法后,我们接下去的步骤是用实例引导学生,下面是一段经整理后的课堂教学主要内容:

⑴ 问: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怎样回忆垂径定理的形象?

答:垂径定理我在想的时候,脑子里留下“两条等弧、两条相等的线段、一个直角”在一闪一闪的,以后看到弧相等或其他两个条件之一,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垂径定理。

目的:建立单个定理的表象,要求能想到非标准图形。

继续问:看到弧相等,你们只想到了垂径定理,其他的定理就没有想起来吗?

答:想到了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相等……

甚至有学生想到了两条平行弦……

目的:通过表象,进行联想,使学生理解定理间的联系。

⑵ 问:从定理21开始,你能找出和它有联系的定理吗?

答:有定理22(擦短使平行直线变成线段),定理25(特殊化成菱形),定理27……

目的:一般化或特殊化或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加深定理间的联系。

⑶下面的步骤,我们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进一步熟悉定理的三种语言、定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看,他们主要是在寻找基本图形,由于定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一个基本图形中往往存在着另一个残缺的基本图形,所以学生大多通过连线、延长、作圆、平移、旋转等手段,也有通过特殊化、找同结论等途径把不同的定理联系起来。

下面摘录的是学生自主思考后,得到的富有创意性的结论。

①定理16(延长中线成矩形) 定理24(作矩形的外接圆) 定理34。

②定理51(一线过圆心,且两线垂直) 定理36(一线平移成切线) 定理47、48(绕切点旋转) 定理50。

③如下图,把 EF 向下平移(或绕A点旋转),使定理37和50联系起来(有同结论 ∠α=∠D):

⒊ 推理模式

从学生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多数学生觉得几何抽象还在于几何推理形式多样、过程复杂而又摸不定,往往听课时知道该如何写,而自己书写时又漏掉某些步骤。怎样将形式多样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看得清而又摸得着呢?为此,我们在二步推理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具体教学分三个步骤实施:

⑴精心设计三个简单

的例题,让学生归纳出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① 条件 结论 新结论 (结论推新结论式)

② 新结论 (多个结论推新结论式)

③ 新结论 (结论和条件推新结论式)

⑵通过已详细书写证明过程 的题目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推理模式。

⑶通过具体习题,学生有意识、有预见性地练习书写。

这一环节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先理解证明题的大致框架,在具体书写时有一定的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书写的盲目性。

但教学表明学生仍然出现不必要的跳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把它归结为对推理的因果关系不明确、定理是推理的依据和单位不明白。因而我们根据需要,又设计了以下一个环节。

⒋ 组合定理

基本推理模式中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

下面通过一例来说明这一步骤的实施。

例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外接O的半径为5,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E,且 AB = AE·AC,BD= 8。求BAD的面积。(2001年嘉兴市质量评估卷六)

证明:连结OB,连结OA交BD于F。

学生从每一个推测符号中找出所对应的定理和隐含的主要定理:

比例基本性质 S/AS/ 证相似 相似三角形性质 垂径定理 勾股定理 三角形面积公式

由于学生自己主动找定理,因而印象深刻。在证明过程中确实是由一个一个定理连结起来的,也让学生体会到把定理(不排除概念、公式等)镶嵌在基本模式中,就能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此时,可顺势布置以下的任务:给出勾股定理,你能再结合一个或多个定理,构造图形,并编出证明题或计算题吗?

实践表明:经过“模式+定理”书写方法的熏陶后,学生基本具备了完整书写的意识。

⒌ 联想定理

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固然可以引发联想(这也是教师分析几何证明题、学生证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存有疑问:到底怎样才能分解出基本图形呢?在复杂的图形中怎样找到所需要的基本图形呢?因而我们从另一侧面,即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以支招,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例:如图,O1和O2相交于B、C两点,AB是O1 的直径,AB、AC的延长线分别交O2于D、E,过B作O1的切线交AE于F。求证:BF∥DE。

讨论此题时,启发学生由题设中的“AB是O的直径”联想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因而连结BC;“过B作O的切线交AE于F”联想定理“切线的性质”,得出∠ABF=90°。从而构造出基本图形②③。

由命题的结论“BF∥DE”联想起“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构造出基本图形④。将上述基本图形②③④ 的性质结合在一起,学生就易于思考了。

这一环节我们的引导语有:“由已知中的哪一个条件,你能联想起什么定理?”、“条件组合后能构成哪个定理?”、“有无对应的基本图形?”、“能否构造出基本图形?”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起“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把以前的无意识思考变成有目的、有意识的思考。

三、几点认识

复习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才是最佳复习途径,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在组织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体会,创造性的解答共同完善。

“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弗赖登塔尔)。我们认为传授方法或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尽快形成一种解题思路、书写方法。

集中讲授能使学生对几何定理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如果不加以巩固,也会造成遗忘。因而我们也坚持了渗透性原则,在平时的解题分析中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反复渗透。

参考资料:

①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理论和实践 孟祥东等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3

② 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集 P380 、P470

附录:初中数学几何定理集锦(摘录)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对顶角相等。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7。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16。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9。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

21。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2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5。菱形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7。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量都相等。

36。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6。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7.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47。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8。切线的性质定理①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③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49。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连结圆外一点和圆心的直线,平分从这点向圆所作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5

关键词:科创中心;基础支撑条件;创新成本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3.001

新年伊始,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文字与报道铺天盖地,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恰恰是举国体制的一个翻版,如果底层的基础设施与理念跟不上,这股虚热很快就会降温,最后消散于无形。坦率地说,创新的影响力在中国的语境下快速贬值,究其原因,皆在于这些年的创新表现乏善可陈,已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也只好拿出我们最熟悉的管理模式:权力推动型创新。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便按照熊彼特的“五个维度”说法,创新遍布于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那么,所有层面的创新的实现都是需要条件的,而且受到严格边界条件约束。如果仅就生产-消费环节而论:“创新是按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分布于创新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其他对象的过程。”[1]从这里不难看出,创新可以发生在生产-消费的所有环节,是普遍的与多元的。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不可预测的,更是稀缺的。本文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支撑创新的基础条件的框架结构,如果这个基础条件框架确立了,就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最基本的判据,而不是权力意志下的草率决定。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三个问题:其一,支撑创新的社会基础条件的框架结构与作用机制;其二,科创中心与产业转移、产业革命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三,影响创新实现的创新成本问题。

1 上海科创中心的基础条件诊断

在科技时代,传统资源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趋势,而创新要素(技术与人才)则逐渐上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这已是学界共识,因此,把城市的发展引擎定位为科创中心应该说是一项正确选择。现在的问题是,成为全球科创中心是需要严格条件的,条件不具备时,所有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因此,需要客观地梳理一下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所拥有的基础支撑条件状况。

从科学史角度来说,科学中心与创新中心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后者偏好于应用研究。考虑到大科学时代科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二合一模式也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型态。创新专家理查德・R尼尔森曾指出:“‘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科学’与‘新科学带来了新技术’的说法,都是同样正确的。更准确的说法是,随着现代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兴起,大部分科学和大部分技术都变得相互交融的。”[2]因此,科创中心的提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中心,其基本特征都强调创新,而创新的实现是需要基础条件支撑的。对此,我们曾提出过一个五要素分析框架:“即制度基础条件、经济基础条件、人力基础条件、文化基础条件与舆论基础条件。其中前三项基础支撑条件可称之为硬性支撑条件,后两项支撑条件称之为软性支撑条件。”[3]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曾提出一个判据:一个地区要真正形成创新能力至少需要满足两项硬性基础支撑条件与一项软性基础支撑条件,否则创新几无可能。那么,成为创新中心,显然比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要更高,在我们看来必须要具备全部的三项硬性基础支撑条件与至少一项以上软性基础支撑条件,否则就根本无法成为真正的科创中心。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各基础支撑条件不能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必须存在高度的连结性,只有基于此,要素之间才会发生耦合作用,才会出现系统的突显功能。沿着这个思路,检视上海在创新基础支撑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我们曾就上海支撑创新的基础条件在国内的排序做过初步比较研究,现在简要就国际对比进行一些分析。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可以初步诊断如下:上海在创新活动中具有相对优势的基础支撑条件是经济支撑、人力支撑与制度支撑,以及文化支撑。但是,这只是国内的一种比较,如果把比较的范围放到世界背景下,这些基础支撑条件都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如就经济支撑来说,上海2013年的GDP为21602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90765元人民币(在全国位居第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人均GDP为53001美元,中国则为6959美元:即便上海的数据是中国平均值的一倍,也仅为美国人均GDP的三分之一。从这个对比中不难看出,我们能够用于创新的投入还是比较少的,在世界各种主要创新指数中,中国的创新投入指标都长期严重偏低,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我们最看好的经济指标,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再来看看人力支撑条件,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上海拥有R&D人员226829人,而同期美国硅谷则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为26.3万人(总岗位数138万,其中研究生以上占19%),另外,数据还显示,在2011年全美授予科学与工程学位接近38万余人,其中硅谷占1.2万余人,从这组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出,上海的人才存量还不如硅谷多,并且已有的研究显示,上海的人才存量特点是中低端人才偏多,而高端人才依然相对匮乏。我们再来看看支撑创新的制度条件,这点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表面看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创新,但是制度系统具有庞大的复杂结构,即便顶层发出改革信号,传递到中下层仍存在巨大的政策内容损耗与折扣,结果导致政策执行的“外焦里嫩”现象。由此,不难发现,我们在硬性基础支撑条件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弱势相当明显。再加上,中国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社会,依然有很多滞后规则对创新起着制约作用,这也间接解释了中央政府为什么要推行自贸试验区的深层原因,希望以点带面地探索降低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的现象。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看做是由传统大政府向中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这种变革的实质就是降低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以此为经济与创新活动释放更多的利润空间。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TCE)的标准说法:“制度和组织都为了实现效率,并使总的成本――不仅包括新古典学派的生产成本,也包括交易成本的最小化。”[4]在全球化的今天,生产成本日益趋同,交易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这也再次说明:政治失灵比市场失灵更糟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现有的很多制度规则对于创新而言,依然具有极大掣肘作用。对于文化支撑条件来说,目前尚未出现根本性的变革,文化对于创新的激励与引导功能尚未呈现,因而,对于创新的支撑作用有限。舆论支撑条件更是孱弱,舆论是企业获得信息的最便捷方式,而信息是有价值的,由于国内的舆论控制比较严,与发达国家相比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获得信息的成本与滞后性。这不仅是上海的情况,而是中国的通病。至此,我们对上海及中国支撑创新的一些基础条件有了大概的了解。

支撑创新的五要素框架结构显示:五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更为紧密的内部连结,只有这样才能使要素之间发生耦合作用,从而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TFP),正如经济学家斯蒂芬・帕伦特所指出:“最大化产出不仅取决于给定的技术约束,而且取决于有关技术应用的政策约束。虽然各国拥有相同的技术水平,但各国的总生产函数会因政策差异而不同。政策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5]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基础条件不仅仅是支撑创新的一种资源,更是把其他各项要素有机整合与实现合理配置的一种力量。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在其他基础条件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景下,改革与完善制度条件也是实现事半功倍的最佳切入点。

2 科创中心与产业革命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对近代产业发展历史(18-20世纪)的考察,我们想搞清楚科技、产业与科创中心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能找到有说服力的因果关系,那么未来的政策制定就可以按图索骥,少走很多弯路,即便得不出明确的因果关系,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趋势也是可以借鉴的。基于此,不妨简单梳理一下,小科学时代,产业革命促成科技的发展,由此形成科学中心;大科学时代,知识梯度高的科技中心向外输出科技成果,形成技术扩散势头,由此促发产业革命,这就是美国政策专家万・布什(Vannevar Bush,1890-1974)的线性发展模式的要义所在,即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由此引发产业发展。它的特点在于对基础研究的强调。1986年克莱恩和罗森博格对布什的线性模型(the linear model)进行了批评,他们指出:“通常,企业进行创新是因为有商业需求,而且他们通常都从对现有知识进行评估和组合开始,只有当这样的做法搁浅时,他们才会考虑投资研究(科学)。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用户的经验才是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其次,线性模型忽视了创新过程各阶段之间的反馈与循环。”[6]

发明与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所证实,即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贡献。两者共同的核心仍然是社会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乃至新组织形式的需求,这种需求就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那么在发明与创新的背后,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又是怎样呢?1945年美国万尼瓦尔・布什在《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一书中明确提出:科学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行官” [7],他把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概括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这样四个阶段,创新主要体现在应用科学,而且后续的每一个阶段都依赖于前一个阶段推动。1988年,冯・希佩尔 (Von Hippel, Eric)[8]则认为:在很多创新中,用户作为创新者,主导了创新的过程,创新中人受益者都可以成为创新者,而且创新并不局限于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随着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崛起,使得线性模型的缺陷被明确揭示出来,日本依靠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一模式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路径,并有效地推动了本国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一发展路径并非从推动基础研究开始。

基于这种思路,简要回顾一下近代三次产业革命发展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发现未来发展的一些端倪。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时间跨度大体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那是一个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其中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而其应用的最主要领域就是纺织业,后来才逐渐推广到几乎所有工业领域。

从时间上看,18世纪60年代之前,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100年前已经被发现,并且他和莱布尼茨同时发明的微积分也成为重要的科学分析工具。还有托里拆利和帕斯卡在大气压力和液体压力领域也有了各自的突破。但这些科学成就与当时的产业革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关系。第一台拥有气缸和活塞的用火药膨胀力做功的机器在1608年已经被荷兰人设计出来,此后其助手帕平发明了带安全阀的蒸煮器,到了1705年,英国铁匠纽科门制成了有活塞的蒸汽机才开始在矿井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而在纺织业中,1733年发明了飞梭,1738年发明了滚轮式的纺纱机,之后一直到克伦普敦制造了骡机,而这些机器通常是用牲畜和水力来推动的,由于纺织业对动力机的需要,促使了蒸汽机最后在纺织业中的应用,快速扩张的工业对能源和生产效率的需求,加快了机器制造机器的步伐,新型动力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与涌现,这一切都与当时的科学成就没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事例可以清晰表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与技术之间并未发生明显结合,“在工业革命中,发明和创新的高峰期的出现并不完全依赖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般性科学概念的出现。”[9]更多地是以工匠的实践经验和努力为创新源泉。同时扩大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广大市场,导致产业对生产效率提升有迫切的需求,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关系应该是:

产业发展

产业需要 技术创新

科学研究

产业发展的利益驱动,促进了生产过程中技术工艺的改进和提升,而这个改进和提升是基于工匠本身的实践经验。由于技术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又反向推动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则是游离于技术创新活动之外的,可以说,这个时期科学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衍生品。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同时内燃机也开始大范围使用。这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得益于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研究中的商业化的迅速实现,其中所表现出的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之间出现越来越紧密的结合,这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1800年伏特发明了电池,1819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使得电可以转化为磁;1831年法拉第和亨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证明磁也可以转化为电。麦克斯韦方程以及1887年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为后来的收音机、电视机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留下巨大的应用空间。这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的发现,迅速转变为技术原理与技术发明,通过技术应用和扩散,并最终达到商业化的应用,催生出各类新兴产业,可以说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基本符合布什的线性模型。总之,第二次产业革命遵循的路线是:科学、技术与产业,其特征是先有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电),然后带来技术上的变革,最后,引发产业革命,这是19世纪三者之间关系的特点;

科学 技术 产业发展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即科学日益技术化,技术也日益科学化,这也就是理查德・R・尼尔森所谓的:“在许多情况下,新的科学知识是尾随其后而不是领先出现的。”[10]这就导致第三次产业革命遵循的路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按照目前通用的说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即(基于前沿科学的)技术、产业、由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引发科学,这相当于美国科技政策专家斯托克斯所谓的“巴斯德象限”,即由应用研究引发的基础研究。横亘在技术与科学之间的是庞大的产业链与时时涌现的产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这也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所谓的科学发展四阶段模型之以问题为导向的主旨所在(即P1-TT-EE-P2)。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重大发现只能是科创中心的副业而不是主业,这个结论至关重要,它涉及到未来科创中心的主业定位问题。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初始源动力来自于20世纪中叶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由于基础研究的贡献(从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开始),人类的知识得以迅速扩展, 并衍生出众多交叉学科, 这些知识渗透到技术原理、技术发明与产品开发应用的所有环节,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全新的事实, 即大学教育的普及化, 为知识的扩散提供了流动的传播渠道, 在技术推动与市场牵引的双重作用下, 创新行为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

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大投入、大团队、大问题以及高风险,研究后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技术应用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非常前沿的,远非个体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科研团队所拥有的多学科知识的协同研究才有可能解决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集中于科学的前沿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知识储备的数量与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大体遵循如下发展路径:

(基于前沿科学的)技术 产业 技术困境问题 科学

除去上述创新发展模式中的科学技术要素外,必须提到的就是在三次产业革命中制度的影响力,三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从第一次产业革命时,英国早已实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科技中心正在从法国向德国转移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技中心开始由德国向美国转移,西欧国家基本上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第三次工业革命时,科技中心转移到美国,而此时美国早已是发展很成熟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而且美国也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发源地。所有产业革命的发生都依托于共和制,这与降低制度成本有关,从没有例外,这个演变模式很值得研究。包括此后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的崛起,都说明了制度安排对创新有重大的深层影响。

基于此,可以发现另一个特点:小科学时代,产业革命促成科技的发展;大科学时代,由科技中心输出科技成果,由此引发产业革命。

3 创新成本与科创中心的运行

大体来说,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那里的市场规则也较完善,从而交易成本也比较低,由此,才能为商业活动留下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家来此经营,市场发展又带来深层次的规范化,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这种现象,经济思想史上已经有比较透彻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关于“西方的兴起”的论述也是基于这个理由,由此,我们自然会类推到创新行为,即创新行为的发生以及科创中心的形成,也有赖于创新成本的变迁,即创新成本低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创新,也容易使创新成活,因而,也相对容易形成科创中心。如果这个推论正确的话,那么影响创新的成本有哪些呢?经过对科研活动的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归纳如下:科技成果的生产成本(人员的工资、原材料等)、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认为生产科研成果的生产成本在快速趋同,不同地区之间的创新成本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地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构成。而制度成本主要体现在制度的构成要素对活动的影响上,而制度的构成按照理查德・斯科特的说法分为三种,即“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与文化-认知性要素。”[11]这三项要素都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与深远的影响。举例来说如果一项制度其规制性要素比例过高,那么制度成本也就相应地提高,比如办一件事被要求盖N个公章,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强制性成本。另外,交易成本直接决定了知识扩散的幅度与产业转移能否实现的问题,关于交易成本,我们可以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交易成本观点总结如下:“1调研成本、2信息成本、3成交成本、4决议成本、5监督成本、6执行成本。”[12]相信所有从事过研究的人都能知道这些成本对于创新的影响,这里不再赘述。

从科技成果生产的内部环境来说,要想使科技成果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降低成果的生产成本是任何产业与研发中心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成本陷阱会扼杀众多优秀成果进入市场的脚步。对于成果生产的外部环境来说,降低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就是首当其冲的问题。由此可知,如果内部生产成本逐渐趋同,那么创新成本的主要差异将来自于外部成本。因而消减外部成本就是当下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有力地提升创新的存活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低外部成本会形成创新的“漏斗区间”,从而吸引更多的创新机构与个人进入到这个低成本的漏斗区间,从而无形中增加了科创中心的对外吸引力。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创新区域的完善服务设施以及便捷的网络基础对于科创中心的形成与巩固至关重要。按照鲍威尔等人的观点:“在科技领域,从各种不同的信息和资源中积累起来的优势是相当可观的。随着知识的商业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跨组织的合作也变得更加平常。组织间的网络成为各个组织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新创意和新技能的一种方式。在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来源分布广泛的领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拥有能在所有领域内保持领先并给市场带来重大创新所必需的全部技能。”[13]根据我们已有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未来创新成本低的地方,更有可能出现重大创新成果,也更容易形成科创中心,硅谷不可复制的原因也在于此。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国内主要地区的创新成本,文中地区是从各大区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来分析中国的创新成本分布状况。各大区的代表省份为:华北:北京,东北:辽宁,华东:上海,华南:广东,西南:四川,西北:陕西,中部:湖北。基于此,就我国区域的创新成本做一些简单的实证分析,从中不难发现一些深层次与有趣的问题。

首先创新是需要投入的,我们先看看七省的投入状况。下图是2013年七省市全时当量(人年)年均的R&D研究经费,在下列图表中,分别计算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领域的全时当量的人均平均R&D经费。

图1 本图统计了2013年七省市全时当量(人年)年均的

R&D研究经费

图1显示出两个特点:其一,七省市的人均投入高点是北京与上海,人均投入低点是辽宁与陕西;其二,辽宁是人均投入严重背离的省份:实验发展经费超高,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有关,基础研究投入在七省市中最低,这也间接反映了辽宁省的创新成本虚高,以及真实科技水准的低迷状态。而广东人均科研经费居中,但由于试验发展人员和经费双高(均为全国第一)而使得其创新成本反而居于七省最低。

图2 2009-2013年度七省市被收录的论文(SCI、EI和CPCI-S这三大类)的单篇成本

图2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五年(2009-2013)的时间跨度内,七省市的科学产出状态。我们把论文粗略看成科学研究的产出,单篇成本的计算是根据七省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投入的R&D经费除以篇数得来的。 这张图可以发现两个问题:其一,单篇论文成本普遍提高;其二,两个高点是广东与四川,两个低点是湖北与陕西,与两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众多有关,北京与上海居中。

图3 2009-2013年度七省市国内专利授权数(主要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的单件成本(计算依据是各省市的试验发展经费除以专利数)

我们把专利数粗略等同于技术产出,由图3可以看出如下两点:其一,专利件成本的两高点是北京与陕西,两低点是广东与四川,这也间接说明陕西的产业创新能力比较弱,北京则是由于企业偏少与投入过多造成的专利成本偏高;其二,五年的数据显示,专利成本有整体小幅下降趋势,其中原因可以初步诊断为由政策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所导致。

图4 2009-2013年七省市创新成果的平均成本

通过图4大体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五年间创新成本普遍提高;然而其中存在一个比较恒定的现象,即七省市的创新成本存在一个高点,即辽宁省。两个低点,广东与四川,再结合两省论文成本偏高的数据,这意味着广东与四川的企业创新比较多,拉低了两省的整体创新成本。北京与上海的创新成本居中,呈现趋同迹象。如果再加上创新的外部成本的话,那么,上海在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以及相对较成熟的市场机制与网络系统,上海的创新成本会接近于广东与四川,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筹建科创中心应该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这也意味着未来上海需要在几个关键方面进行改革。

4 结语

通过对上海科创中心的基础支撑条件的考察,以及科创中心、产业转移(革命)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梳理,我们大体可以得出如下三个结论:其一,五要素基础支撑条件是任何创新必须具备的基本配置,由此得出创新发生的最低构成要素结构;其二,在制度安排下,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通过降低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形成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其三,创新的发生与创新中心的形成依赖于低创新成本,创新成本的漏斗区间也是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地方。这个研究结果对于各级政府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具有很好的诊断与研判价值。

参考文献:

[1][8] 埃里克・冯・希普尔 著,柳卸林,陈道斌 等译.创新的源泉――追寻创新公司的足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53,28.

[2][10] 理查德・R・尼尔森 著,曾国屏,刘小玲 等译.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7-8.

[3] 李侠. 科技政策:分配与规训的技术[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106.

[4]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 著,刘元春 译. 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2.

[5] 斯蒂芬L・帕伦特,爱德华・C・普雷斯科特 著,苏军 译. 通向富有的屏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7.

[6][9][13]詹・法格博格 等著,柳卸林,郑刚 等译. 牛津创新手册[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0,349,61.

[7] V・布什 著,范岱年,谢道华 译.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4.

[11] W・理查德・斯科特 著,姚伟,王黎芳 译. 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 北京:中国人民年大学出版社,2010. 58.

[12] 拉里・唐斯 著,刘睿 译. 颠覆定律:指数级增长时代的新规则[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31.

A Diagnosis and Proposal on Basic Conditions of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LI xia,ZHOU zhe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6

(1)所学专业符合招聘职位所需的资格的条件。一般来讲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二是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护士条例》规定了执业护士注册的四个条件:

第一,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从法律意义上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可能对社会、对他人、对本人负责。

第二,在中等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完成了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并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这项规定强调执业护士不仅要接受过一定的学历教育,而且必须有较长时间的(八个月)临床实习,积累一定的护理实践经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便顺利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服务。

第三,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就是说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这四个条件非常明确,也十分严格,是执业护士必须具备的。

(2)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学习,贵在学以致用。只学不用,那是读死书,应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护士是跟病人生病打交道的,一个不小心,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无法挽回。作为一个护士,光有牢靠的基础知识,是不行的,我们所学的,不过都是为临床实践打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这些条件都是一个基础,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我们要想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就业形势,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但总的来说我们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是很不错的,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专业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7

中图分类号:B201文章编号:1004—1494(2000)02—0010—06

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反映并推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这种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关系,迄今尚未有人系统而具体地阐述过。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邓小平哲学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和勃勃的生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哲学贫困”之声又不绝于耳。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未能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不能用新的理论体系系统而具体地教育我们的干部和群众。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的三个转换,即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的转换,说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任何科学体系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都有其贯串于整个体系的基本矛盾,即基本问题。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中抽取出来的,揭示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即解决基本问题,就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因此,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的确认,是一个科学体系形成的必备条件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的逻辑起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中国化了没有?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中国化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起点。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是单纯逻辑推演的结果,主要是由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和相应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连绵不断,而各种各样的斗争一次又一次地惨遭失败。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曾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但是也同样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终于找出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们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而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注:《选集》第一卷,第115页。)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等人领导的井冈山的斗争常常受到当时中央和地方党委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指令的干扰,使弱小的红军屡遭挫折。1928年11月,在给当时的中央的信中指出:“各地许多小块红色区域的失败,不是客观上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策略有错误。”(注:《选集》第一卷,第58页。)这时,他已经明确提出了决定斗争成败的两个基本因素:客观与主观。他进而又指出,主观策略之所以错误,就在于不了解客观的实际情况。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一切事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注:《选集》第一卷,第179页。)这个重要思想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转变的实现。这个思想贯串于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始终。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4页。)也就是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它的主要部分。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成了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矛盾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就是围绕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展开的。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注:《选集》第三卷,第1094页。)1956年,他在党的预备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注:《选集》第五卷,第297、286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揭开了反对“两个凡是”新教条主义斗争的序幕,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论战再次证明: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主要优势。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选集》第一卷,第111—112页。)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又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注:《选集》第三卷,第795页。)1956年4月,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仍然强调:“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选集》第五卷,第297、286页。)

另一方面,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永远都是存在的,只是时代不同其内容各不一样罢了。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理论创造,都是围绕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解决这个基本问题所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的提出和论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标志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

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要确定一个正确的基本问题,而且要确定一个正确的核心范畴。这个核心范畴是这个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这个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完成了基本问题的转换之后,为解决这个基本问题而确立一个核心范畴,是至关重要的。这个任务是由和邓小平共同完成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实践范畴的科学规定和基础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践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基础。由于实践范畴的科学规定和基础地位的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得以形成,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才无所遁形。基于实践范畴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8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这是没有争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在中国的转换,是通过而最终由邓小平来实现的。

一方面以《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实事求是所作的经典性解释和一系列阐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中国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核心范畴。

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在《实践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运动规律,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矛盾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即对立统一规律,充分说明了它的方法论意义,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也是第一次。《实践论》是《矛盾论》的基础,《矛盾论》是《实践论》的具体发挥。《矛盾论》指出:“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注:《选集》第一卷,第299页。)然而只有以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辩证法,才能成为反对教条主义的锐利武器;不以实践为基础和依据,辩证法就会陷入唯心论或诡辩论,就不可能战胜教条主义。《矛盾论》通篇都体现着《实践论》的思想。的这些基本思想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推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到1963年又得到一次总结,形成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在这篇短文中提出了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观点,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过程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观点,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观点。这些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思维与存在或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表现为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两种基本形态。

同时,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和要求的过程中,将这一经验和要求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注:《选集》第三卷,第801页。)此后,他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报告和文章中继续发挥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概括为实事求是,对实事求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明,并进行反复论证,这就在客观上为建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核心范畴。但是在主观上,还没有将实事求是作为新的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虽然他已经在探索这种体系。1943年4月,他在致何凯丰的信中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注:《选集》第五卷,第297、286页。《书信选》第212页。)

邓小平同一样高度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敏锐地注意到并坚决支持和正确引导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用实践的观点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推动了以十一届三全会为开端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并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实践第一的思想。与此同时,他更加注重发挥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实事求是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的地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核心范畴的转换。

1977年9月,邓小平在关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哲学思想的精髓。”(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7页。)这是他对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定位。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1992年,他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这是他对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定位。将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和本质,这样一种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邓小平不仅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概括为实事求是,而且他在自身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实事求是这个核心来开展活动,使实事求是真正成为新体系的核心范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修改和通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提出,以及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确定与实施,都是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指引、推动之下实现的。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经验的全面总结。他在这个总结性的谈话中再次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邓小平理论归结起来,讲的就是为什么要实事求是和如何实事求是,由此而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和策略。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又是邓小平的个人品格。所以,邓小平强调说:“我是实事求是派。”(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9页。)

因此,不论是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概括来看,还是从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的新论证、新发挥来看,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确定无疑的了。

当然,在我们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转换的时候,不能不讨论实事求是与实践的关系。无疑,实践是实事求是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实事求是就无从谈起;同时,实事求是又是实践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离开了实事求是,实践就是盲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其精髓是实事求是,这二者是一致的。同样,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实践,其核心范畴是实事求是,这二者也是统一的。那么,这两个核心范畴是如何发生转换的呢?即为什么要提出实事求是,邓小平又要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呢?没有别的原因,这完全是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版权所有

鉴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巨大差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中国人民有了多次失败实践的惨痛教训;别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离开了中国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是毫无意义的,中国人民也有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招致惨重损失的教训。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的转换,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1984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同志的基本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2页。)这一段话十分清晰地勾画出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的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钥匙。

一个科学的核心范畴,具有特定的逻辑构造作用,按照核心范畴的内在矛盾运动建立起来的逻辑结构,就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由于我们在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研究中,缺乏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及其转换的意识,因而未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转换的可能与现实,一直未能发现一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现在我们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及其转换这个关键问题,就不难发现:邓小平已经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转换的问题。

1980年2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8页。)他的这一段话包含着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广义的认识论,又将广义的认识论归结为实事求事;二是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逻辑构造,揭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学者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板块式”结构提出疑义,并提出了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设想,但是未能实现突破,出了近三百种教科书,“抄来抄去,了无新意”(刘大椿语)。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结构基本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播起过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我国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中的问题,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定的体系,而在于我们未能将、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体系化,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中国形态,从而开辟我国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的新道路。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广义认识论,又将认识论归结为实事求是,倒不是要重新编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创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范畴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它必然是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统一体。没有的理论创造,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没有实事求是核心范畴的提出,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邓小平的理论创造,没有实事求是核心范畴的定位,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的转换,也不可能有独立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可见,分别研究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对二者进行综合研究尤为必要,更为重要。只有这种综合性研究才能发现并科学地说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达到的新境界和新高度。如果不作此类综合研究,而力图将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际进程,也不利于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宣传和教育的。

根据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定和、邓小平的论述,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结构大体如下:客观论——主观论——实践论——条件论——方法论——真理论——价值论——创造论——目的论。

客观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问题。实事求是的首要环节就是从实际出发,然后经过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邓小平要求我们在研究和处理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时,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他们始终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工作中的一切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对实际情况若明若暗,甚至一无所知。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和每天打交道的工作对象会不了解呢?除了主观方面的原因之外,客观方面也是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客观范畴的科学内涵,了解客观的基本特点及其认识论的意义,对于我们加深对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理解,学习他们把握客观实际的宝贵经验,提高我们对客观实际的认识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主观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主体问题,即主体意识问题。、邓小平和经常强调: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从他们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一个党性问题、态度问题、作风问题;我们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这些就是实事求是的内在根据。有很多时候,人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不是因为情况复杂,而是因为“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缺乏实事求是的诚意、勇气、决心、毅力和能力,甚至故意为之。主体、主体意识的特点和认识论意义,以及加强主体意识的修养问题,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途径问题,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这些思想我们必须继续研究、认真领会、始终坚持。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实践的时代特征及其对认识的意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不仅重新确立了实践的权威性,而且揭示了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揭示了社会实践的结构、内容和作用的新变化。研究这些新的变化对于把握实事求是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条件论所要研究的自然是实事求是的条件问题。唯物论就是条件论。、邓小平和在论述实事求是的过程中,讨论过各种各样的条件问题。不懂得实现实事求是的必备条件,不懂得分析、利用、创造或改变条件,就不懂得实事求是。广义地讲,条件是构成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狭义地讲,条件是影响主体和客体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环境和工具两大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工具包括测量、推动和改造客体的仪器、设备。条件既作用于客体,也作用于主体。条件可能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可能不利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必须作具体的分析。因此,了解条件对实事求是的制约性,了解实事求是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掌握科学方法,避开或改变不利条件,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实现实事求是具有重大意义。

方法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方法问题。一般地说,任何哲学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特殊地说,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都有其特殊的方法。调查研究、矛盾分析和社会实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亦即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这主要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即由中国资产阶级的幼稚性、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邓小平和都十分重视并反复阐述这些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引导我们不断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但是,仍然有些领导干部不重视这些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仍然有些领导干部在运用这些方法时有意无意反其道而行之,和形式主义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它们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事业。每一个真心实意沿着实事求是道路前进的领导干部,每一个真心实意追求真理和社会进步的人,都应该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

真理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真理理论,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理论,它对真理的本质、真理的特点和真理发展的规律的论证都有其特色,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切实把握,并运用这个理论科学地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长期盛行于党内的教条主义并没有被彻底肃清,这就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自由化思潮提供了口实。在真理观上反对教条主义和自由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任务。我们还必须运用实事求是的真理观科学地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知行背反的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句空话,实事求是就是一句空话。实践和真理是永恒发展的,、邓小平在创造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探索和发现中国建设规律的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在,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性重大课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发展真理,也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价值论所要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它的形成,它的内容,它的意义和要求等等。正确的价值观及其实现,是实事求是的两大追求之一。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焦点。无产阶级价值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腐败问题是严重威胁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重大社会问题,其思想根源就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缺失,就是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泛滥。因此,根据事实,根据、邓小平和的论述,阐明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科学内容,揭示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具体历史性,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和共产党员,尤其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重建无产阶级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

创造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实质问题。创造是实事求是的实质和灵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没有创造就没有新事物,就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进步,就没有生命,就谈不上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创造;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创造。创造是实事求是的最高境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经历一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错综复杂的斗争,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强大的根本保证。发扬民族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国民的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效,是最大的实事求是。当务之急,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是一项历史性的伟大工程。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要迅速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关系,学习、引进、消化和创新的关系等等,建设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8

当被通知即将成为预备党员的那天起,我就感到了一种荣誉感,一种责任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加入党组织的迫切感。但我知道,自己距离一位真正的党员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夯实党的知识,我再次翻看了党的历史,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 历史,高瞻远瞩,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我们必须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因此现阶段,我们党要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标准。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动上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怀着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对党的认识思想汇报(二)

尊敬的党总支:

自从本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接受了党的教育,系统地了解了党的历史、性质、奋斗目标、建党宗旨、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等基本知识。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和党员的帮助,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向党员同志看齐,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将本人近期思想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要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理论,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的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

第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第三,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党章中对“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注重学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能手和专家。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必须不断地付出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的努力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有正确的方向指引。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明确的人生方向。作为一名国土局执法检查人员,我更是不断地以这一目标鞭策、鼓励自己,多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明锐洞察工作中的细节,保持自己对工作、生活的信心和干劲。我会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服务于农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局内领导和同事做好各项事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服务大众。

入党积极分子:XXX

对党的认识思想汇报(三)

敬爱的党组织:

首先李老师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这里的条件又分为:起码条件、基本条件、具体条件。在李老师的讲解中我明白了一个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只要承认中国共产党并积极的参加党的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及相关事宜都具备这个起码条件。这样看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满足这个条件的,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有这么多的人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呢?原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还要具备基本条件,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最重要的条件。在李老师生动形象和很好联系实际的讲解中我明白了首先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即要有思想觉悟、政治觉悟和理论觉悟;其次,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老外最认同的中国意思形态符号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后我们拿什么来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不是做的合格呢?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我又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具体条件是“八项义务,八项权力”。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9

中国人一向注重道德的实践而忽视对政治制度?但到了二十世纪,可能由于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人的政治意识增长不少。近几十年来,可能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民主制度的建立极为关切。一向推崇美国文化的台湾中国人,曾经多年被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大陆人,以及一向超脱政治意识的香港中国人,都觉得民主制度实在可敬可佩,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是中国国运光明的前途。

不过,我们还要考虑许多问题。民主究竟是甚么呢?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有甚么条件呢?中国文化的本质能协助民主制度的建立吗?民主制度的实践在西方国家已成功了吗?美国一向实行民主,究竟有甚么效果呢?本文的主要话题,是在检讨中国文化和民主制度互相配合的可能性,我们先要讨论的,是中国文化的特性。随著要研究的,是民主制度的先决要素。在结论中,本文的主要话题也获得答案。但这答案只是作者一家之言,他还渴望读者们提出问题来讨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中国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因素方面也非常复杂。我现在对中国文化,只不过是从比较文化的观点来作一个概括性的解说。

(1)从比较文化观点来看精神形态,西方的文化是知性的分析型,而我们的中国文化是感性的直觉型。用普通文化的术语来解说,西方文化具科学性而我们的文化具艺术性。那么,艺术性的文化有甚么特徵呢?要了解文化的艺术性,最好把它和科学性比较。首先要比较的,是它们两者表达方式的差异。

(2)科学知识的表达,非常著重概念的分析和实在性现象的描述,而艺术性的表达,往往是主观性所选择的题材。在科学知识的表达,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必具的条件,但在艺术性的表达,这些不是必要的了。科学和艺术,除了表达方式不同,而学习方式也大有差异。科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遵从定义,法则、及程序,而艺术的学习,却是摹拟典型作品,自然景象,或自然人物。科学的题材,要合理和契合事实,而艺术的题材,根本没有这个需要。科学可以多人共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后浪推前浪,愈新愈好。艺术往往是个人的独特创造,发展形态,不采取后浪推前浪的方式。至于评价方式,艺术绝不能以古今新旧作标准。中国文化的艺术特性,在于「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中国人的生命情调,是极富艺术意味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像写字、烹饪、刺绣、陶瓷、园艺、以至于医师对病人的诊断,都极富艺术情调。医学本身是一门科学,但中医的处方,往往是一首诗歌。

(3)由此看来,在中国文化园地伫,科学也艺术化了。中国文化的特性,除了艺术趣味之外,便是对道德的尊崇,在中国历史伫,哲学家的贡献,往往是推崇道德的理想。就一般的了解,道德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基本,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尊重道德。那么,中国文化的道德又有甚么特性呢?要回答这问题,我们也只好用比较的方式。从比较文化观点来看,西方文化极富科学性,而中国文化却富艺术性。西方的道德,非常注重服从律令。其实,服从律令是科学意识的特性。奇怪的是,西方文化道德根源的宗教,也承受了这种服从律令的精神。希伯来历史有名的「摩西十诫,正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基础。但我们要是回头来读孔子和孟子,恐怕找不著一诫的律令。艺术性的道德精神,不在服从律令,而在效法先贤。孔孟圣人虽然从不谈诫律,但常常提到历史上的圣贤人物,给我们作行为的榜样。尧、舜、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等,都是孔孟推崇,可以作为我们道德行为的典范了。孔孟之后,中国文化对道德推崇,仍以效法先贤为理想。直到宋末的时候,以身殉国的烈士文天祥,在狱中作正气歌。歌中列举古代先贤烈士的行为典范,栩栩如生,造成充满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

(4)西方的道德,唯理是从,中国的道德,情之所锺。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提倡理性来指导行为。十八世纪德国哲人康德(Kant )强调道德的实践是对道德律的理性遵守。二十世纪美国哲人杜威(Dewey )提倡以反省思考来决定`道德行为。这三位西方哲人讲道德,都以理性为本。但我们的孔子,完全不谈理性,但以人情为依归。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而它和其它道德观念也很有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应有之情。「悌是对兄弟侪辈应有之情。「礼是表达情感应有的方式。而这个「仁字在论语一书竟重覆地出现了一百零五次之多。

(5)上面已经说过,中国文化富于艺术性而缺乏科学性,中国道德却重情而不重法。现在要谈的,是另一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尊崇道德而轻视法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法律和道德,在意识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道德可以作为法律理论的基础,而法律可以作为道德实践的工具。中国的圣人认为我们应以道德为上。

(6)道德实践成功,用不著甚么法律来执行了。但这个观念绝不受西方文化的欢迎,因为西方人一向都尊崇法律而实践法律的了。在西方文化,法律能兴盛发展的原因,可能由于科学性的影响。其实,法律和科学,在思维方式上是互相沟通的。法律和科学,都重视定义和程序。法律和科学,都重视证据的确立。法律和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都可以超越个人而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从这一方面看,中国文化对法律忽视的原因,也很显明了。

以上所述,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不过,在这伫,我们还要补充一点。这一点是中国人互相倚赖的特性。在这伫,我们也好用比较的方式。根据我旅美多年的观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独立自主,而中国人的方式,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倚赖。在多年前年幼学生所读的「幼学诗,已谈及这一点互相倚赖性。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从语文的观点来看,这两句所描述的,是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又怎么呢?我在美国多年,还发现许多中国侨胞的生活方式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倚赖的。「幼学诗已作废,但对现在不少的中国侨胞,我却可以给他们两句「侨胞诗:「一女嫁移民,全家来美国。这实在不是祝贺,而是对他们作忠实的叙述描写罢了。这伫所述的,也是中国文化特性之一。本文所述,是作者比较文化研究的介绍。要是读者们有问题和意见,也是作者乐意的讨论。

(7)民主最基本的意义是一种政府形式,由全体公民选出代表参与政事。`一切政治上的措施,先采取公开讨论方式,然后由投票多数决定。政府机关的首长,有一定的任期。人民除选举权外,还有弹劾和罢免的权利。民主另外一个意义,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民治、「民有、「民享的大同世界。根据现在许多人谈及的基本民主观念,民主似乎是世界性最完美的政治理想。我们对这个民主观念,还有弹劾和批评的余地吗?

我们现在要批评和弹劾的,不是民主的理论内容,而是民主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建立民主制度,要实行民主政制的律令,究竟要有甚么先决条件呢?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立场来探讨,实行民主的先决条件实在多得很。但从哲学的立场和通观性的体察,我们可以把先决条件或先决要素归纳成下列五大项目:

(一)社区宪法性的条件,(二)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条件,(三)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条件,(四)心理性的条件,(五)沟通性的条件。

社区宪法性的条件,当然是必需条件。这实在是民主制度最根本的基础。「宪法这一个名词,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专门制度的术语。但从英国的语文来认识,这个字含有「最基本的意思。所谓宪法,就是最基本法。民主制度的基本法,必须肯定人民最基本的自由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言论自由权、活动自由权、以及出版自由权等等。要是一个滥充民主的政府所制定的宪法,并不给予人民自由的权利,这个民主政府,简直是有名无实的了。

至于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条件.看来没有像宪法条件那么必需,但也非常重要。知识实在是一般人民参与活劝的有效条件。要是人民对一位候选人没有甚么认识,他们的选举行为简直没有意义。至于用选举方式来立法,选举者如果不知道立法提案的基本观念,选举的行为只是一种「作状方式。这样来实行民主,恐怕还比君主制度困难了。

知识性的条件,实在和教育很有关系。人民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方式,当然是从教育的道路而来。但教育的功能很大。除了给人民提供知识之外,还可以协助人民对民主制度有更深的了解,协助人民对政治环境有更细心的体察。因此,教育的施行,实在是民主制度极重要的条件了。

物质方面的条件,对民主的实践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和机械用具。地理环境的项目很多,包括山川、沙漠、森林、河泽、海洋等等。荒芜的沙漠和严寒的冰地,自然对民主实践有障碍。但如果地理环境顺利,便可以协助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至于机械用具,所指的是交通工具和沟通性的器具,包括飞机、车辆、船只,以至于电话机、电脑机、打字机、和印刷机等等。这些用具,是民主制度实践的工具。至于经济方面,也是人民生活必需的安排,包括一切货物公司,金融买卖机构,和贷款代表商等等。这自然也是政治制度的一点基础了。

心理性的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一般人民的心理,实在是民主制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是人民实行选举,不外是讨好某些政府官的爱好,而不是把自己的政治兴趣忠实地表达,那么,这是对民主作很大的伤害了。一般人民的心理,一方面要客观,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政治意识。他们对当权的官,要能欣赏,亦要能批评。他们对民主的实践,要能了解,亦要能尽心。这一方面的条件,当然和教育很有关系。但当心理的健全建立之后,教育也容易发挥它本身的功能了。

至于沟通性的条件,许多政治家和学者们都忽略。所谓「沟通,是指英文Communication 一观念。

(8)「沟通的方式很多,但以语文为主。语文的种类和质素也非常不简单。有`官方的语文,有民间的语文,有文学含束性的语文,有科学分析性的语文,有艺术提示性的语文。在民主制度建立了的国家,人民的互相沟通,是实践民主的必要条件。从互相沟通的道路,人民自然会增进知识和对政治问题增加了解。那么,民主的实践,看来并不会太艰难。不过,沟通性条件绝不简单。每一个国家拥有的语文可能不止一种。让我们把自己的国家拿来讨论吧。中国人的语文交谈,一向都以方言为主。只就一省来说,可能已有十种八种方言。他们对自己的方言眷恋非常,甚至留居于美国的中国人,他们也以自己的方言为本。在美国的中国侨民团体,其中台山(广东省的一县)话是方言的第一把交椅,可惜作者没有本领坐上去。作者在美国的个人经验使他对中国文化极为伤心。文化人的沟通性竟然被方言埋没了。我们要是没有沟通性的统一语言,中国人的民主制度怎样建立呢?

结论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从中国文化本质及民主制度要素来探讨在中国文化社会实行民主制度的可能性。问题要是简单化,就是要问:民主制度可以在中国建立而实行吗?作者的简单答案是「可以。但这个答案没有甚么意义。有意义的答案,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要实行民主,一定要建立一般人民的参与性(Participation)和政府对人民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人民的参与,一定要先有教育和知识`。除此之外,他们对政治的见解,要懂得分析,批评,和跟别人讨论,慢慢走向众人智慧性一致的道路。政府对人民的代表性,当然和人民的选举权、罢免权有关。但政治官员,应该为人民福利打算,绝不可以专门顾及自己的职权和利润。我们要达到好好的建立人民参与性和政府的代表性,实在很不容易。从中国的文化质素来看,中国人一向重道德而轻法律,重情而不重理,重互相倚赖而不重自由独立,似乎对民主制度距离很远,为甚么简单的答案还是正面的「可以呢?作者的答案,可以分两方面来解说:逻辑分析和实践推敲。按照逻辑理论,两个对立观念如果不是互相矛盾,对立性可以在实践中有所沟通,甚至两对立者可以合而为一。道德和法律,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当然可以互相协调。情和理也没有矛盾,实在可以互相融洽。「互相倚赖和「自由独立也没有矛盾,而可以各守自己的单位。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国文化并没有和民主本质矛盾冲突。换句话说,民主制度在中国文化社会建立,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不过,在逻辑上的「可能,并不表示在实践上也同样的「可能。因为实践这一步骤,需要很多条件。实践所需的条件,正是本文叙述那五项民主制度建立的先决条件,包括适当宪法、知识、教育、心理性、和物质性等等项目。对中国文化来说,沟通性一项的条件,是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究竟要等待多久才有统一全国的语文呢?不过这一点,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这一点所需,就是语文教育。这种教育既费时日,而教职员们也要尽心尽力。由此看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实在很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后,请读者们让作者说几句老实的话。我们研究民主的道路还很多,但我们最好不要以美国的制度来作我们的唯一规范。美国民主政制,只供我们参考吧了。我们要建立民主制度,最适宜的道路是以重建自己的文化作起点。我们要虚心学习,情理沟通,道德和法律并重,艺术和科学相融。民主制度的建立,在于文化重建的成功。

注释

注一:从比较文化观点作概括性解释的学者实在不多。美国的学者,应该以F.S.C.Northrop 为代表,他的著作是The Meeting of East and West 。中国学者以梁濑溟为代表,他的著作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至于用英文写作的中国学者许光,著有Americans and Chinese ,也是比较文化的名著。本文作者很早便受这三本巨著的影响,也写了不少比较文化的文章,在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了「比较哲学与文化两册。

注二:「表达方式实在是指英文的Communication 一定,是「沟通性的?。这伫根据作者的内子谢清平的提示,把这一名词译作「表达方式,语气比「沟通性顺利得多。

注三:中医处方中的诗句例子极多。这伫「补中益气汤来作本文的例子:补中参草求归陈,耆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阳虚外感亦堪珍。

注四:文天祥的「正气歌内有一段很热烈的推崇前贤及英雄,录取如下: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生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注五:这伫解释孔子仁的理论,是本文作者独有的心得。他已在「情与中国文化一文阐述,在「比较哲学与文化第一卷发表。

注六:中国圣贤一向以道德升说刑名(法律之执行)为末。论语一书,不少论及这一点,例如:「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注七:本文的下半篇内容,大致根据美国政论界名学者Carl Cohen 所写DEMOCRACY 一书。这伫作者所用的中文名词「先决要素和「先决条件都是由该书英文名词Condition 翻译过来。作者所根据这书的内容,主要是这书的第四部(Part Four )The Conditions of Democracy 一共有六章,大致一百页。但作者除了根据这一本大著之外,还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学心理的基本条件篇10

《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品德、心理、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其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处理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事务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听取并且尊重未成年人的意见。

第三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依法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构,领导、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构的组成和职责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第六条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残疾人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发挥各自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有下列情况之一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教育、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二)提供、兴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或者设施的;

(三)创作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的;

(四)援救处于危险境地的未成年人的;

(五)捐建、捐助未成年人福利机构等支持未成年人福利事业的;

(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七)教育、挽救、改造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

(八)为残疾、刑满释放、解除教养等未成年人提供就学、就业的;

(九)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

(十)其他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

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八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家庭其他成年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教育、保护未成年人。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又没有委托其他成年人或者机构代为监护的,家庭其他成年成员应当给予帮助。

第九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接受学校和家庭教育机构的指导,学习正确的教育和监护方法,并配合学校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适龄未成年人提供接受教育的基本条件,保证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以务工、务农、经商等理由使其辍学或者失学。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其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已满十六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除外。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有对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保护的义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指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电器、燃气等可能危及未成年人安全的设备、物品,给予未成年人户外活动安全的相关指引,防止未成年人参加安全保障措施不健全的户外活动。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公民应当注意未成年人的乘车安全,不得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机动车内,不安排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机动车副驾驶位置。

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正确选择和使用网络资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或者电子游戏。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拒绝接收应当在本学区内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未成年人,不得使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退学,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各门课程的作业量,确保未成年学生的作业量与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作业量的相关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未成年学生寒暑假期、法定节假日集体补课,加重未成年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十六条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张榜公布未成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以提高升学率等理由损害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发现未成年学生行为异常的,学校应当安排心理辅导人员跟进辅导,并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组织、指导未成年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设施不被占用。寒暑假期间,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体育场馆等场所应当定期向本校学生开放。

学校应当对本校共青团、少年先锋队、学生会等组织的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活动场所。

第十九条 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营利性以及不利于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学校在组织未成年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时,应当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不得安排未成年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第二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选聘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并且师德良好的教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考核。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人;不得嘲讽、辱骂、恐吓、贬损或者以其他方式歧视未成年人;不得随意中断未成年人上课。

第二十一条 对有违纪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给予说服、教育和帮助;确须给予处分的,学校应当先向未成年学生及其监护人说明理由并听取意见,按照审慎、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出处分决定。

未成年学生受到处分后有改正表现的,学校应当在其毕业前将处分记录从个人档案中消除。

第二十二条 学校在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配置和使用上,应当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

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制度,对校舍、运动场所、教学设备、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维修,健全食品、药品、用品登记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问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校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第二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和卫生管理制度。

未成年人在学校寄宿期间未经许可夜不归宿的,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第二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加强对接送未成年人校车的安全检查和管理,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运输条件的车辆。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校车应当配备除驾驶员以外的随车管理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安全。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进入学校的车辆的管理,保障在校师生的安全。经允许进入学校的车辆,应当遵守学校的交通管理规定。

学校不得出租、出借校园场地停放机动车辆。

第二十七条 学校及其教职员工应当制止未成年学生之间歧视、侮辱、欺压等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并采取措施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学校应当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预防和制止扰乱教学秩序或者危害未成年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明确一名负责人分管未成年人安全和保护工作。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培养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开展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事件的基本安全防范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自救演习。

第二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生突发事件和未成年人人身伤害事故时,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启动应急预案,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及时关心、安抚未成年人,全面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三十条 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活动场所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设置提醒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明显标志。

游乐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在设施附近的显著位置标明适用年龄范围或者注意事项等警示标志,加强管理,定期维护。

第三十一条 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等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需要标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烟草或者仿烟草制品的产品,以及涉及暴力、色情、恐怖、血腥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产品。

第三十二条 学校周围直线延伸二百米范围内禁止设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场所或者设施。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以及其他不能公开的个人资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以及受害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单位、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三十四条 对有特殊才能、有发明创造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学校、家庭应当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依法保障其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招收未成年人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身心健康,并保证其完成义务教育。

第三十五条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指导未成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支持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以及刑满释放、解除教养等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教。

第三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个人发展未成年人福利事业,依法设立未成年人福利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救助机构或者救助基金。

第五章 国家机关保护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主要指标。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流程,指导、监督学校及时处理校园暴力、公共卫生、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把学校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监控区域,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治安隐患,维护学校周边治安,预防、制止侵害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十条 公安、交通等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学校门口以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出入的交通道口,设置明显的禁停、警示、让行、限速标志和必要的交通安全保护设施,适当延长行人通过时间。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

民政、卫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对患重大疾病且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实施医疗救助。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患重大疾病且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进行救助。

第四十二条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至少建立一所具有养护、医疗康复、教育等功能的儿童福利院。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需要,整合资源,建立儿童福利院或者具有儿童福利功能的综合性福利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对社会组织、个人建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或者综合性福利机构,应当给予支持,并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残疾未成年人提供治疗、康复、教育和培训的条件,组织残疾未成年人与其他未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活动。

第四十四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依法及时告知其本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聘请律师和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程序。

对于无法联系其监护人或者没有聘请律师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在进行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三日内,应当通知当地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对于申请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优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第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由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分别羁押、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分别矫治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审判方式。

第四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可以聘请熟悉未成年人工作的人员担任社会调查员、社会观护员、未成年犯帮教员、心理咨询员等,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六章 自我保护

第四十九条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生命。

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吸烟、酗酒、滥用药物;

(二)沉迷网络或者电子游戏;

(三)驾驶机动车辆或者参与道路竞驶、竞技等危险活动;

(四)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攀岩、蹦极、游泳等高危险性的体育和娱乐活动;

(五)其他危及或者损害身心健康的行为。

第五十条 未成年人应当掌握基本的生存知识和应对意外伤害等突发性事件的技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不法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五十一条 未成年人发现本人或者其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可以向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当地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反映,或者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投诉、举报。

学校、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接到反映、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在五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下列侵犯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向所在学校、当地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或者公安机关请求保护:

(一)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

(二)不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

(三)迫使其结婚或者为其订立婚约;

(四)其他严重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

接到保护请求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不得拒绝、推诿。

第五十三条 未成年学生及其监护人对学校的下列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等主管部门提起申诉:

(一)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二)取消报考资格或者入学资格;

(三)学校违法要求学生履行义务;

(四)其他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决定。

学校应当明确接受和处理学生申诉的部门和程序,并予以公布。学校或者教育行政等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未成年学生申诉。

第五十四条 未成年人生活无着的,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监护人、所在学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向民政部门申请生活安置。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对于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构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构应当督促其依法处理,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职责的,可以建议有关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五十二条规定,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违反本条例规定,侵犯学生受教育权、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等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条 经营、管理单位违反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活动场所和设施不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食品、药品、玩具等产品,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烟草或者仿烟草制品的产品,或者涉及暴力、色情、恐怖、血腥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产品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八章 附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