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要求十篇

时间:2023-12-05 17:31:43

学心理学的要求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1

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他们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然而,这种成功的经验如果利用不当也会成为一种障碍,束缚思维发展。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潜在的思维模式往往起到了反作用。这种已经形成并存在于学生潜意识中的思维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对知识的理解及其掌握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带有较明显的机械性,亦步亦趋地向前发展,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及连续性的特点。而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轨迹有一定的跳跃性、层次性的特点这时更加明显。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这种要求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在短期内一般很难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初次离开了“搀扶”不知所措。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克服思维方式的固步自封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另外,在具体操作上,需要注意的是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对物理学科来说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在每一概念的教学初级阶段,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机械式的记忆方式仍然是一种有效手段,这往往是引导学生进入真理殿堂的第一步台阶,在记忆的基础上逐步到理解,也是可取之道。

二、心理承受能力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有较大差异,必然给学物理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1.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正确认识,当心理上产生断层时引起错误的甚至是过激的连锁反应,没有处之泰然的态度。其实这种心理上断层往往并不宽深,而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过于脆弱,将这一断层看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表现为意志薄弱,精神懒散,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种情况,我感到在物理教学的教程中必须常常兼顾知识的传授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而实现自我进化的过程。

2.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成功的体验,对于进一步努力缺乏信心,表现为懒于实践。其实质还是心理承受能力较脆弱。对于这部分学生,成功的体验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非常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尝试的过程,必须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不断进取,引导学生勤于实践,逐渐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心态,并改善学生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想象力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素质教育中对能力的要求作一下分类,可分为这样两个主要方面: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其中前者主要指实验技能,而后者包括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心理学对其内涵的规定是:在知识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方式,是决定其它几种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

在物理教学中,想象力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影响作用与其它学科相比显得更为突出。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物理学的有关规律都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现象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形象地加以说明,但仍然需要学生对“物理情境”有较强的想象力。

四、控制注意的能力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2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念;教师素质要求;能力提升

自2011年红河学院启动“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诸如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完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规范教学实施细则一直成为热议的话题。“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界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自上世纪20年代起至今就经历了两次大的起伏,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直在考虑的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怎样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增强个人素质,完善自我规划。

一、两种教学理念的辩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两者天生是一对悖论兄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发现学生“一管就死,一放就散”。为了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指挥下的基础教育和初高中教育一直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而言,其优势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展示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概念,节约教学时间,避免学生遭到挫败;对于教师而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方便教师管理,教学过程模式化,容易上手。然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一般表现为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其危害显而易见,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依赖教材,依赖课堂,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和个性发展一直受到压抑。由于个性喜好及特长得不到体现和发挥,学生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应试,为了考试而学习,其结果是,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考完就忘,最终感觉“学而无用”。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源自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它继承了人本主义思想,着力于建构主义理论。它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选择的获取知识。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引入国内之初,很多教师发现这种模式造成了造成一系列的组织问题,比如,课堂秩序混乱,学生难以管理,教学效率不高,等等。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是:(1)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统一要求学生,而应该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此才能充分激发不同个体的潜力和才能;(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能任其自然,随意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涵义辩证强调了两个点,即,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发展特点;同时,教师要充当引导者,辅助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也是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双主模式”的重新阐释,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育观念的转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兼顾了传授语言基础知识,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即,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教”人,也要关注“育”人,关注“语言与认知、交际、社会、心理、思维、情感、行为、素质”等方面的联系(夏纪梅,2002)。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情况并不是非常乐观。夏纪梅(2002)调查显示,不少大学英语教师没有外语教学理论知识,不常关注国内外教学研究最新动态,在教学中没有找到适合的角色定位,整体教学设计能力还有待改善。一项针对学生动机的调查显示,77%的参与调查学生是为通过四、六级或出国考试学习;无独有偶,一项目针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近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有81%的受访者选择了“应试辅导”作为英语课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反拨作用,很多教师下意识成为了“语言的讲解者”,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吸收知识点,稍加理解后,倾倒给学生。学生对这种“喂饭式”或“填鸭式”教学颇为习惯,丧失了主动构建英语体系,实践英语语言,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动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深刻体会新的教学观的内在涵义,即:1、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要求重视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尊重语言习得规律。2、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同,指教师让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短板和学习风格,选择学习资源,设定学习速度。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3、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有很高的自。学生有权利针对个人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方法及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以发展,其积极性得以发挥,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4、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5、强调学生个体学习环境对学习成效的影响。语言环境是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缺乏真实语境,外语教学效率一直不高,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增强教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学环境真实感。6、学生个体需要影响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的需求决定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教师应当引导不同学习需求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方法。

三、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能针对个体差异及学生反应快速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式, 这对教师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正确地履行其导向作用,尊重学生自利,处理好“管”和“放”之间的关系。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目的语功底外,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个人能力严格要求,努力提升个人素质。

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要求教师具备:(1)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即了解学生得学习基础和知识短板、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按照不同水平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的技能;根据个体情况,对教材即内容进行删选组合的技能;有结合自身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的技能。(2)制订恰当教学目标的技能。即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及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技能;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内容的技能。(3)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教师应该掌握语言学及而语习得教学理论,了解常用教学方法,清晰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劣对比,从而有针对性地将不同方法运用到教学中。(4)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的技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多样性,灵活性强,教师常常根据学生的临场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预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应对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临时状况。

2、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规范管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设置梯度合适的学习任务。根据克莱申“i+1”认知理论,过难的任务设置会挫伤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过简单的任务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选择课堂教学任务时要选择略高于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2)完善评价方式及评价策略。由于以标准化试题为主的考试信度高,操作简单,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占相当大比重。然而在这种体制下,学生容易滋生“应试”心理,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和持续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当强化形成性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而非考前背答案或作弊可以应付 。(3)创设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活跃的、自由的、宽松的、平等互助的。教师应当竭尽所能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自尊心,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学习,充当好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3、自主学习的引导和监管能力

自主学习指的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即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的能力,即引导学生设置学习目标;进行个别化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基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并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同时,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管,及时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

4、教研一体化发展

教师教研一体化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人发展,提高教学效能感。可以通过骨干教师指导,夏纪梅(2002)建议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同行交流,观摩公开课提升教学能力,并主张大学英语教师注意吸收最新教学理论,撰写教学文章,对教学进行量化评价,由此实现科研一体化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当摆脱依赖教师,依赖教材,依赖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英语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掌握相当的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具备科研意识和教研一体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管理来提升语言教学能力, 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课堂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5. 2002 general serial.No.91,35-41.

[2] 高玲.影响大学英语教与学的观念性误区.中国电化教育,2012.6.108-111.

【作者简介】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3

大学生求职心理脆弱问题主要原因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求职心理脆弱问题概述

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脆弱多属于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用的心理平衡的结果。这种轻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胆怯、孤傲、冷漠等。

大学生在择业竞争的过程中会产生悲观失望、自卑畏怯等心理脆弱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调整,否则会导致求职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会失去自信心,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对学生身心健康及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生求职过程往往演变为一场心理考验战。

二、大学生产生求职心理脆弱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他人、全面了解社会、人格发展不完善,同时缺乏有效的自我调适方法,致使求职时出现心理脆弱问题。

(二)求职心理准备不足

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心理偏差和轻度心理障碍,往往是因为仓促上阵,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就业压力,不能适时调节个人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三)同学间比较,心理失衡

与求职成功的学生进行比较,越比越觉得自己失败,脑海中还不断闪现一些负面求职案例,进而使其产生自卑心理、绝望心理,不敢去应聘,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四)承载家长期望,心理压力大

一些家长给子女灌输一种观念,即父母辛苦供子女上大学,子女就应该找到好工作以此报答父母。这无形之中使学生产生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让家长失望的心理,加重学生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求职心理脆弱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引导其做好求职心理准备

良好的求职心理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搜寻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因此,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明确、全面、客观的自我认识,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既不盲目自大,也不自卑,而是以良好的心态应战求职。

(二)修通产生不良情绪的错误认知

工作中发现,求职心理脆弱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多数是由于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即错误认知造成的。辅导员可以首先了解学生有关求职就业的认知和态度,帮助学生找到就业困难的症结所在――认识问题;寻找表层原因和挖掘深层原因――分析问题;针对其就业观念中不合理的认知和消极态度,进行疏通和指导,从而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通过改变认知而改变行为,激发学生的行动力,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去应对求职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解决问题;最终帮助求职心理脆弱学生减轻不良情绪,积累求职路上的心理资本。

(三)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

针对部分学生求职失败,心情纠结不开,辅导员应运用减压练习(系统脱敏法)帮助其缓解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要教会学生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的方法,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运用认知矫正技法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不安、紧张、忧虑、焦急、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另一方面,指导其掌握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紧张时指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求职过程中过度紧张的现象经常发生,要引导其以“平时”心理面对求职。在面试中保持平常的心态,保持有一个平静的心情,一般就不会造成紧张。

(四)引导其理智地面对求职挫折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视挫折为鞭策。面对挫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具有面对失败的不屈性,勇对挫折、冷对挫折、智对挫折,成为战胜挫折的强者,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求职挫折为我们带来的最大转机,就是它赋予了自己一个重新进行选择、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

(五)开展求职成功想象训练

辅导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成功就业想象训练,不断地在头脑中想象面试成功时的情景和自己成功表现,不断坚持,就能让学生从失败的心态中走出来,使学生在以后的求职中拥有一份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态,从而促进其心智不断提高,更能给求职、给人生带来质的飞跃。

(六)注意力转移与合理宣泄

一旦学生出现心理脆弱的表现,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换一换心情和环境,释放心理压力,从而减轻和消除不良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

也可以向同学、学长、亲人倾诉内心苦闷,合理宣泄,并听取他们的劝解和建议,这样能够恢复得较为快速,恢复效果也相对较好。例如,我期队内以专业为单位,将心理素质良好、择业顺利学生与求职心理脆弱、就业不顺的学生组成帮扶小组:在求职心理脆弱学生适当宣泄之后,择业顺利的学生在做好聆听之外,与其分享自己在求职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向其传授成功的经验,当然也包括曾经失败的教训等。通过互助小组的帮扶活动,激发求职心理脆弱学生的潜能和斗志,树立自信心和必胜信念,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满意就业。

综上,本文重点论述了大学生求职心理脆弱问题的表现、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希望通过辅导员的帮助和指导,可以使求职心理脆弱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心理控制和调节的技巧与方法,尽早摆脱不良情绪,重新获得自信心,增强心理素质,积累厚重的心理资本,从而能够应对职场的各种挑战,最终成长为医药行业的职场达人与精英领袖。

参考文献:

[1]吴玉东.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48-949.

[2]黎海波.缓解焦虑“五处方”.心理世界,2001(11).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4

摘 要 羽毛球学习在中专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羽毛球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在中专院校中进行羽毛球教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调动学生课外运动以及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羽毛球过程中,心理诉求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本文以中专学生在羽毛球学习过程中心理诉求的分析为重点,积极探索学生学习动机,对当前的中学羽毛球教学做出了综合的分析。

关键词 中专学生 羽毛球学习 心理诉求

羽毛球作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之一,在学校教育中也非常的受欢迎。羽毛球以其灵活、多变、节奏多变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广泛热爱,羽毛球在提高学生灵敏度、耐力和速度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勇敢顽强和机智的品质。

中专学生在学习羽毛球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心理诉求,一旦心理诉求获得了满足,那么学生也将对羽毛球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去更好的练习,学习效果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一、心理诉求分析

所谓的心理诉求,就是人们心理上对某事或某种境界的渴望、要求。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心理诉求非常的重要,在学习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才能够真正的以热爱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不同学生对于学习的心理诉求也是不同的,心理诉求的既有集中性,也有发散性。

二、中专学生心理诉求的分类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中专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心理诉求主要有下面的几个内容。

(一)强烈的求知欲诉求

中专学生还处于青春期的过度时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大多数中专学生渴望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能够不断的提升,包括在运动方面的天赋,在羽毛球的学习中,这种学习诉求应该也是必然存在的,也成为羽毛球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诉求之一。求知欲也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进步的基础。

(二)释放运动能力的心理诉求

中专学生处于运动能力快速提升的阶段,每个学生都带着对运动的心理诉求,渴望能够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这种渴望运动的心理诉求便会表现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的,当然也体现在羽毛球学习中。

(三)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诉求

中专学生处于人生的上升时期,血气方刚,对于成功非常渴望,这种心理诉求会让学生在学习羽毛球的过程中显得格外认真,能够在球技上略胜别人一筹,也成为学生学习羽毛球过程中重要的心理诉求。

三、心理诉求对中专学生羽毛球学习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专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非常的关键,而羽毛球又是其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学习的热情关系到羽毛球学习的效果。心理诉求能够很好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羽毛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产生放弃的想法,心理诉求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

(二)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中专学生的羽毛球学习中,学生都有相同的心理诉求,那就是让自己的球技超过别人。这种心理诉求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技术,从而提升竞技水平。

(三)加强学生学习的恒心

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多变,容易受环境影响。羽毛球的学习非一日之功,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够练就更好的技术,心理诉求正是学生持之以恒的关键。比如一次关键比赛获得胜利的心理诉求,能让学生在球馆里忘我的训练。

四、中专学生羽毛球学习心理诉求的加强措施

(一)利用羽毛球运动的灵活性和娱乐性

在羽毛球教学中,要展现羽毛球运动的魅力。羽毛球运动本身具有灵活性和娱乐性,如果学生能够在羽毛球初期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这种灵活性和娱乐性,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诉求,坚持下来就能够有所成功。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羽毛球本身的特点进行吸引,让学生在了解中获得正确的心理诉求。

(二)利用体验成功法

对于中专生来说,成功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从训练的每一个动作开始体验成功,比如成功的发出球,成功的接住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成功中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诉求,学生的抵触情绪也会慢慢的消除,学习积极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利用竞赛活动法

中专学生社交活动已经比较丰富,学校能够积极开展羽毛球竞赛,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心理诉求。竞争是激发学生心理诉求的有效手段,争强的心理诉求能够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也能够在比赛活动中达到社交的心理诉求,打好羽毛球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利用羽毛球运动的多样性

羽毛球运动有很多具体的战术技巧,在学习中积极的变换战术,将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心理诉求,通常来说,事物的变化会使人感到新鲜、兴奋,从而产生继续探寻的心理活动。羽毛球活动过程中的美育资源非常丰富,有精神美、形态美、动作美,力量美等等,运动后给机体带来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中专生在学习羽毛球过程中心理诉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跟兴趣、热情以及学习信心密切相关,甚至影响到了学习效果。如果能够合理的应用在心理诉求,培养学生的心理诉求,那么将更好的促进羽毛球教学的效果。心理诉求的满足将会让学生健康的成长,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吴晔.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04.

[2] 陈虎,程芬.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J].中国西部科技.2006.06.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求助;心理因素;影响

大学时期正处于青年晚期到成人的转折时期,由于学习要求的改变,生活目标的缺失自我认同度不高应对现实问题能力不强等原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常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以往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大多不愿意进行心理求助。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往研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也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对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因素等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系统的结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周口师范学院在校本科生为被试,总被试人数226人,其中按不同分类可将所有被试进行划分,性别:男70人(30.97%),女156人(69.03%);年级:大一至大四各年级分别为53(23.45%)、68(30.10%)、57(25.22%)、48(21.23%)人;生源地:农村205人(90.71%),城镇21人(9.29%);专业:理科/工科77人(34.07%),文体艺术类31人(16.37%),文史类98人(43.36%);独生子女34人(15.04%),非独生子女192人(84.96%)。研究对象的性别、年级以及专业等与周口师范学院本科生总体的构成相接近,被试具有代表性。

本研究利用由韩菁和魏萍共同编制而成的《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ATSPPHQ)》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分半信度0.74,信效度较好。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学校本科15个系别,按照年级和男女比例在全校发放了200份问卷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89份,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93%。

同时本研究利用访谈提纲,在在校本科生中除去接受过问卷调查的同学,随机邀请40位同学进行了访谈,收集相关信息。

将问卷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本文作者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大学生求助态度的总体情况

表1 心理求助态度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总平均分是66.76,在20~100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比较积极。

2、性别因素

表2 性别因素与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

注:*表示p

由表2可知:男女大学生在需要性(t=2. 172,p=0. 031)和接纳性(t=2. 723,p=0. 007)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预测性、信任性以及总分上差异不显著。此外,在显著性差异的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以及各因子上,女生均要高于男生。表明女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较男大学生积极。

3、独生情况

表3 独生情况与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

由表3可知:大学生独生与否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和接纳、需要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有显著性差异的各因子上,独生大学生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大学生。

4、生源地因素

表4 生源地因素与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

由表4可知:大学生不同生源地所在的学生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和开放度、需求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容忍度和信任度上无显著差异,在有显著性差异的各因子上,城镇大学生要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

5、年级因素

年级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采用探索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得出F检验结果,结果如表5:

表5 年级与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各维度的差异

由表5可知: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总分在年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2. 887,p=0. 037),进行事后检验得出表6:

表6 心理求助态度年级差异的事后多重比较

由表6可知:在心理求助态度上,大四与大一、大二、大三之间差异显著(p

6、专业因素

心理求助态度的预测性在文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 016,p=0. 045),而总分及其它因素则无显著差异,表明文科生在心理求助态度的预测性上比理工科积极。

三、大学生困惑的心理问题和求助对象选择

1、大学生困惑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大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列出,让被试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将各种心理问题按最常见到最不常见做一个简单排序,结果显示,在对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神经症问题、求职与择业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这些常见问题的排序中,排名前几位的是性格与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接下来依次是环境适应问题、求职与择业问题、学习问题和神经症问题。

2、大学生心理咨询所持态度以及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了解

在问及对专业心理咨询的看法时,72. 34%的学生认为专业性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惑,是很有效的解决心理困惑的途径。48. 64%的同学完全不知道心理咨询师位置,27. 32%的同学知道大概的位置,仅有24. 04%的学生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心理咨询室的具置。

3、大学生面对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惑时的求助对象选择

结果显示,在对恋人、家人、心理咨询老师、朋友、老师、其他人员等求助对象进行求助意愿选择时,首先选择排前几位的是家人、恋人和朋友,其次是心理咨询老师、老师和其他人员。

四、结论

(1)女生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明显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子女在需求、开放度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上明显高于农村子女,各年级在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以及不同专业上,文史类学生的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高于理工类学生。

(2)72. 34%的学生认为专业性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惑,是有效的解决心理困惑的途径。但是有很少的同学能够了解并很好的利用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这从另一层次上说明,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做的相对不到位,心理工作还需要加强。

(3)大学生在对常见心理问题的选择排序中,排名前几位的是性格与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接下来依次是环境适应问题、求职与择业问题、学习问题和神经症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2] 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6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互动对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66-03

中职生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是初中毕业的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12岁以上的青少年,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心理年龄较幼稚,心智不成熟,极易受到各种方面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而与高中生不同的是,中职生需要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中职教育关注更多的是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在素质或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对于关系人格发展的心理教育则放在课程边缘的位置。随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其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这也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识。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范畴,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心理健康课,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每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试分析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基于互动对话教学理论,提出互动对话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每名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同,并且个人的心理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因此心理状况具有复杂性、个体性和随着时间发展而表现出来的发展性。这也使得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中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困惑

中职生普遍厌学,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选择读中职学校的目的一般不是出于自身对技能的渴求,而是迫于家长的强迫或者无法适应社会的压力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作为一个过渡。因此,这部分学生一般学习成绩不好,中考落榜,或者不愿意读书,自身学习欲望并不强烈,他们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会对学习产生困惑,普遍认为学而无用,认为就读中职学校无法改善当下的生活。

(二)人际交流障碍

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校的青少年一般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存在叛逆心理,自控能力弱,行为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并且不主动与人交往。他们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但又有着强大的自尊心,是一个内心冲突的个体。许多中职生身上存在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法违纪现象。由于渴望与人交流,一些中职生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但是他们自信心不足,存在人际交流障碍,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旦遭到否定,就会极大地削弱自信心,从而产生其他不好的心理,容易转向自卑、孤僻的性格。

(三)生活迷茫

中职生进入学校后,由于刚离家不久,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从心理上对家都有依赖性,还是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心理生活状况。一般来说,没有经历过社会磨炼的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离开父母后,由于生活前景迷茫,自我意识认识不清,对生活缺乏规划,他们容易形成得过且过的心态。加之生活意志力不坚定,如果遇到挫折,部分学生会选择退缩或逃避,继而容易放弃既定目标,产生迷茫,影响学习。

二、互动对话教学的理论支持

(一)互动概念及意义

在字典中,互动的概念是指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理解,互动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因此,互动需要有主体和客体,这种主体与客体会随着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主体与客体是通过信息来进行相互作用的,教学中的互动我们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对话。教学活动只有通过互动对话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方法,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经验交流法等都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对话,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这样才能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与互动

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归纳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自下而上,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型。其中,生理需求处于最底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最顶层,是人们超越自我的价值体现,人们在满足需求时,总是在满足低层需求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需求,只是需求的层次不一样而已。中职生生活上的需求有家庭满足,在校园学习,安全需求有学校或社会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已经获得满足,继之而需要满足的是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最终还要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关爱,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要考虑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想法,帮助学生进入自我实现的追求。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例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方式,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被称为建构主义的四大元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需要构造情境即知识传授环境,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协作与会话是知识习得的手段,学生通过与他人协商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使原有经验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意义建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前三者都是围绕意义建构来进行的。在建构主义的教学里,非常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只有把建构的知识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建立一种框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提供给学生的帮助应该围绕学生的意义建构来开展,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换位思考,并以此为据,分析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拓展话题,通过支架式教学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三、互动对话的特性及设计模式

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主要是围绕心理健康问题而开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因此不能像传统课程一样简单地传授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并且引导学生朝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发展。以广西为例。广西中职生心理健康课的教材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健康心理,人生基石”、“悦纳自我,快乐成长”、“融洽人际,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规划生涯,开创未来”。这些模块层层深入,从正面教育入手,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心理状况,解决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各个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规划未来,追求人生价值。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教会学生满足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最后追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也要考虑活动中学生的需求,只要考虑周全,理解学生的想法,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游刃有余。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感觉愉悦,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知识才容易被学生吸收和内化。

(一)互动对话的特性

如何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方法,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做好的课题。教学采用互动对话的方式渊源已久,在西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费尔巴哈,他们的观点或理论都有对对话的隐约触及,在中国,从孔子的教书育人到先秦诸子的思想对话,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对话哲理。这些对话哲理蕴涵着互动对话的实质即沟通、交流、互动和探究,在以互动对话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中,互动对话体现出来的沟通、交流、互动和探究,正是教学意义的真谛所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对话具有以下特征:

1.交往性。教学互动需要教师、学生双方的参与,如果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或者学生对教师,从传播学的理论可知,信息只能单向传播,那么教学活动就变成了灌输式的教学。心理健康课程需要教师获知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或者学生的已有经验,需要学生积极地表达想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向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学互动对话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围绕话题进行交流。

2.目的性。互动对话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对话是交流的主要手段,交流是互动的表现形式,互动对话是以话题(即教学内容)为基础的,这些话题往往具有目的性,是对某个知识状态的描述,由于学生想获知知识的真实本质,于是有了交流,当学生全身心投入交流后,就能最大化地发挥出互动的价值,如果是盲目无序的对话,会阻碍学生的交流,因为学生会感觉不知所云,便会对学生的积极性起到消极的作用。

3.探究性。探究即探索研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互动对话的话题(即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互动,不断地把话题拓宽、深入,继而维持或活跃对话状态,使学生已有经验不断丰富。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互动、探究,才促使了学生已有经验的改变,教育才真正地发挥作用。

(二)互动对话的设计模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对于互动对话的设计,笔者认为,在日益复杂的中职教育环境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为了最大化地发挥中职生的能动性、参与性,笔者借鉴了建构主义教学的模式,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互动对话教学活动设计模式。教师作为课程的引领者,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主题为活动设计话题,这些话题未必是让学生感兴趣的,但是一定是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话题,教师设计好话题后,需要为话题的开展构建互动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这些情境不一定需要构建一个现实的场景,可以通过视频录像或者其他手段对场景进行描述,也可能是一个故事等,但是情境应能够激发学生联想,并且与话题有联系。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学生形成了一个交流圈,正是因为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参与、话题的设计,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交流不断深入的生态圈,当一个话题交流完了之后,需要教师带领大家进行反思,进而开展下一话题。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把话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学生理解,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学活动中互动对话蕴涵的特性说明,通过积极的互动对话能够使学生很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是思想碰撞、学生经验改变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仁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纵横,2008(12)

[2]秦雪莲.关于中职学生心理现状思考[J].人力资源,2009(9)

[3]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吴春梅.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科研,2012(10)

[5]吕卓超.对话理论与“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对话”[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7)

[6]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社会科学家,2011(6)

[7]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8]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7

关键词:学生政治教育 “适应” “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13-02

学生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主导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里,一个完整的过程总是包括两个方面:施加影响的方面和接受影响的方面。施加影响,具体地表现为教育者向学生提出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这是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而接受影响则是指学生对这种外部要求的适应和接受。但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并接受教育者的外部要求的,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意识灌输和纯粹的知识传授的过程。所以教育者在向学生提出外部要求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心向,考虑到学生的内在心理对其接受外部要求的影响。

众所周知,内在心理是人行为活动的动力。但是,这种内在心理对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就是道德动机,他们在此时此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一定就是社会寄希望于他们的目标。因而学生的内在心理与教育者的外部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就是矛盾。因此,教育者的外部要求和学生的内在心理之间的矛盾必将贯穿整个政治教育过程,从而成为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是提高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适应”和“超越”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着手,来处理外部要求与内在心理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适应: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

教育者的外部要求和学生的内在心理的矛盾既然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以使学生顺利地接受教育者提出的外部要求呢?我认为,必须使可控的外部要求去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我们不是成熟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在成熟主义者看来,人的先天能力和禀性、情感和愿望必须让他们自己去发展,人的先天和内在的自我必须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一切听其自然;而行为主义则认为,人行为是各种剌激联结的直接结果,教育者只要有意识地运用行为技术学,就能控制人的行为,使它沿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两者各强调一点而忽略另一点。因此,前者就不免走向自然主义,而后者则流于机械主义。这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笔者认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教育的结果,而这种教育又是离不开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的,两者不能分割。所在,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的外部要求首先必须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

(一)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即思想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这一品德发展过程的规律来进行,按照思想品德心理的发展顺序来确立思想品德 教育的顺序。这是政治教育内容上的适应。

柯尔伯格用自己创立的两难故事法研究学生道德发展,把学生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服从权威,避免惩罚,道德行为凭结果来判断正误。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希望获得奖赏和别人的好感,认为能满足自己和别人的需要都是对的,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有个人主义的表现。(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避免遭人谴责、惹人不悦,希望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希望避免执法当局的指责及由此产生的内疚,维护法律和秩序的道德定向。(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民主的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尊重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第六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坚持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并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抓住关键期教育,即政治教育的实施要把握好时机,有些道德品质的教育,如诚实、守信等要及早进行,要在思想品德成长的有利时机采用特殊的教育措施,以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顺利形成。

(二)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适应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

从外部要求的可接受性来看,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还必须适应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因为品德心理结构也是道德功机的基础。这是政治教育方法上的适应。

传统的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简单的灌输,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它无视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它又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实践。因此往往使这种教育归于无效。

我认为,为了使教育者的外部要求真正让学生接受,必须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适应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除了在不同的道德认识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外,教育者还应该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考虑学生的主观道德需要。要把学生当成一种清楚自己需要并有行动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只需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教育者的所有的外部要求,都应该以道德主体的确立为首要前提。政治教育应该从只注重迫使学生接受、服从具体的道德规则,转移到重视学生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上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与此同时,在政治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的生活、有助于解决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其次,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适应学生的情感特点。就是说,教育者在向学生提出外部要求的同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对教育者的外部要求有良好的感受和情感状态,并通过这种感受和情感状态来提高外部要求的可接受性,加强学生的内在的道德动机。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尽量使外部要求具有可接受性,真正能为学生所理解、所认同,否则,再好的要求也会归于元用。

二、超越: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超越学生的内在心理

教育者的外部要求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就能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了基础和可能。然而,仅仅承认适应原理还是远远不够的。政治教育过程不应只是被动地适应学生内在心理的过程。从积极的主动的意义上说,政治教育过程也应是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超越”学生内在心理的过程。就是说,教育者应在高于学生内在心理水平的基础上来提出外部要求。笔者认为,在政治教育过程中,“超越”比“适应”更有教育意义,作用也更大。

(一)外部要求超越内在心理的意义

首先,由外部要求“超越”内在心理而产生的内部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只有当出现这种内部矛盾时,一种体现道德价值的强烈愿望才会迫使学生去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最终消除这种矛盾,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要求。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只有“超越”才能激发这种内部矛盾。其次,“超越”符合学生动机发展的非等稳性规律。我们知道,人的正常状态是积极活动、积极追求新而又新的成就的状态。人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动机之后,还会去寻找和获得愈来愈新的高级的动机、需要、目的和理想,而不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这就是动机的非等稳性规律。消极满足的状态,“高枕无忧”,这只是相当短暂的时刻。当然,动机的内容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但整个动机却很少服从于等稳性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动机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上进的过程之中的。尽管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动机对于形成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必要的,但是它只是在相对于次要的和不道德动机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并且这种稳定状态也只是暂时的。外部要求对内在心理的“超越”顺应了人所特有的动机对活动、对认识、对创造的不断需要,促进了动机的不断发展。所以,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超越”总是必要的,而且它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来确定这个“基限”,并设计“超越”学生内在心理的合理的教育要求。

(二)外部要求超越内在心理的具体要求

在向学生提出“超越”内在心理的外部要求时,教育者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以提高学生的接受心向。

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志向水平作为影响学生内在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学生道德行为能达到什么程度,也决定教育者外部要求能“超越”到何种程度。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建立一个坚强的有远大目标的学习集体或劳动集体是必要的。其次,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尤其是在青春前期,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辨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教育者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评价。因为对许多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不能正确认识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教育要求的正确理解,以至给学生在接受“超越”其内在心理的外部要求时增加困难,使政治教育难以奏效。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的外部要求与学生的内在心理总是存在着矛盾的,这个矛盾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育者通过使外部要求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来解决这个矛盾,并在解决矛盾之后,又在新的基础上使外部要求“超越”学生的内在心理,促使两者之间矛盾的产生,并加以解决。如此循环往复,在每个新的阶段上又获得新的质,达到新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求职心理 心理障碍 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

大学生求职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求职是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选择。就业制度的深刻变革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求职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求职中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大学生求职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对于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主动适应社会,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一、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焦虑心理和嫉妒心理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期间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求职心理焦虑是在求职心理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不踏实感、失落感、危机感和迷惘感。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和选择,一些大学生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有的人期望值过高,不切合实际;有的人患得患失,优柔寡断;有的人急于求成,盲目浮躁;有的人不善于推销自己,畏于面试。经常处于烦躁不安和心急如焚的情绪状态。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对他人的特长或优越条件既羡慕又敌视,这种情感的内化就是嫉妒心。如在求职时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等,来求得心理补偿。结果由于嫉妒,疏远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际关系冷漠,从而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精力分散,内心痛苦,使自己无法顺利求职和择业。

(二)自傲心理和自卑心理

自傲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这种心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他们在求职时,好高鹜远,自命不凡,挑三捡四,怕吃苦,讲实惠,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傲心理使大学生严重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求职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当面对现实时,往往情绪一落千丈,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

与自傲相反,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评价过低j。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在求职中,不敢充分展示自我,缺乏大胆尝试、积极参与竞争的勇气,从而错失就业良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理扭曲、沮丧、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人格的形成。

(三)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从众攀比,你进了北京,我就非上海不去,你进了金融系统,我不进烟草、电力系统不行。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个人能力和机遇的不同,其求职目标、职业选择是不具可比性的。而部分大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对自我缺乏客观分析,盲目攀比,不屑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他们迟迟不愿签约,从而失去就业机会。

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不能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需要,认为只要是“大家觉得好,肯定错不了”。因此,在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尚未衡量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就将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作为自己的求职首选目标,盲目地“赶时髦”,结果往往四处碰壁,而且给自己事业的发展留下不良因素。另外一些大学生仍存在等靠的依赖心理,在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有的甚至依赖家长与人洽谈,自己站在一旁若无其事。这样的依赖心理,使大学生丧失了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使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求职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机构精简,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等问题,使传统的以接受毕业生为主渠道吸纳就业的容量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待业人员的不断增加,高等学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就业市场呈现了多峰叠加的态势。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2.就业体制和就业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够配套,在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还不够协调一致,一些城市甚至还存在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同时,就业市场“交易”秩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法制化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还未完全形成,就业需求信息和招聘活动的公开、公平不够的现象依然存在。此外,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原因、

1.社会实践不足我国目前依然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体制,大部分大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室一宿舍一食堂“三点一线”中度过。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使大学生与社会脱节,缺乏对不同职业特点的了解,更严重的是缺乏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检验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

2.就业指导不到位日前,上海就业促进中心公布的一份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就业困惑和担心在哪儿”时,41%的应届毕业生认为“缺乏明确的求职目标和规划”。调查显示,近70%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有关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但目前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多数高等学校仍是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就业规划教育,通常只是针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进行一些培训,或者邀请一些成功校友作经验交流讲座。而对职业规划教育的分层次、多渠道和实行导师团制度等几乎是空白。而且,这方面的师资严重匮乏,也没有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从教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达到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的要求。就业指导的方法、手段和条件无法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尤其是就业心理咨询明显滞后于学生求职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大学生自身原因

1.心理矛盾突出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心理发展还不平衡、不稳定,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有明显的不同步性。他们满怀激情,追求理想,但知识、经验方面的积累还不够,不善于客观地认识和面对现实,容易使理想与现实相脱节;他们强烈希望摆脱家庭与学校的束缚,融人社会,但自身尚未完全成熟,在许多方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另外,由于他们身心发育未完全成熟,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较差,在求职时,面对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交织,容易产生心理症结,造成心理障碍。

2.求职心理准备不足求职择业必须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往往是因为仓促上阵、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造成的。主要表现有:自我认识不清,评价过高,自傲自大;有时评价过低,自卑自贱。在面对择业现实时,不能把握自我,顺利时,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烦躁苦闷,自暴自弃,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现实;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有些毕业生缺乏对国情、经济发展状况的深刻了解,特别是对当前就业所面临的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一些毕业生缺乏长远发展眼光,过分地看重眼前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社会地位等,不想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干出一番事业来,想走捷径,坐享其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会怨天尤人,缺乏积极竞争精神和勇气。

三、对策与方法

(一)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努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当前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各高等学校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要求,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创新与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拓展综合素质。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拓展计划的各项训练、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与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导航,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1.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导航职业规划导航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有效而科学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市场、明确职业目标、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是高等学校教育不可缺失的一课。职业规划导航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涯的全过程。高等学校要建立由校内专家、职业规划师、成功校友等组成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团,分层次、多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这种指导工作要深入到各年级,根据不同群体特点,掌握好辅导的侧重点。一年级阶段,要对大学生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基础、知识结构,特别是个人意愿、能力倾向、个性气质和心理素质等进行分析和测试,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侧重进行择业认知与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二年级阶段,重点指导学生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塑造和完善自己。通过分析职业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对职业的态度、理想和价值观,并根据个人的特点、能力及职业价值观来确定相应的职业意向,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打下基础。三年级阶段,通过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现状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当年就业基本情况,一方面是国家的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可从事职业的性质、任职资格、报酬和优缺点。侧重引导学生根据社会职业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自己的个性,拓宽知识面培养和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择业的自主性和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阶段,重点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特别是对个人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职业特性和职业发展前景提供详细咨询,从而确定求职范围或“锁定”求职目标,同时,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面试的具体技巧,学会面试礼仪,消除面试紧张等。鼓励大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勇敢地走向就业市场,迎接就业的挑战。当然,大学生职业规划导航是一个动态的指导过程,要伴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高,结合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有效地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职业规划。

2.加强大学生求职心理指导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求职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影响求职成败的主要心理品质。如果你自己认为是优秀的,这种感觉就会从你的表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传达给对方,从而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价值。当然,自信还需有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做后盾。其次,帮助大学毕业生调适求职心理。要引导大学生着眼现实,不好高鹜远、脱离实际;引导大学生正视自我,不互相攀比、嫉贤妒能;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不夸夸其谈;引导大学生相信自己,不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再次,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求职中的挫折。求职择业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主客观原因,总会遇到一些挫折。要鼓励大学生在挫折面前,振作精神,仔细寻找失败的原因,调整好个人目标和心态,充满信心地再次争取新的机会。

(三)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1.自我转化与适度宣泄当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转移情感和精力到其他活动中的办法,如参加一些轻松愉快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等,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以求得心理平衡。当因遭受挫折造成焦虑、紧张等不良心境时,可以适当地宣泄情绪进行自我调适,如向亲人、好友倾诉自己的心理感受,甚至痛哭一场,以求得安慰、支持和帮助;也可以通过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寻找畅快淋漓的宣泄感觉,调整心态。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9

【关键词】高校 职业心理教育 社会认知理论

随着国家教育的水平发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高校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优秀的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当代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心理教育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全程的贯彻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教育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职业中可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价值。不同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要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社会职场的需要,在思想教育中,对学生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项工作却得不到切实的落实。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学生不断增多,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加,许多学生不能适应职场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重视起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心理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帮助学生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社会中能够立足。然而由于职业心理教育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且教师未受到专业的训练,以及一些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出现的偏差和不重视,导致职业心理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1.教师在进行教育中,缺乏系统的职业理论指导,由于职业教育多属高校自身的行为,因此教师进行教学中缺乏材,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教育内容狭隘,对职场不能进行准确的描述。教师在进行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欠缺,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只是浅层次的停留在就业指导上,对国家政策进行解读和讲解,以及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和指南上。2.职业心理教育的机制还不完善,由于职业心理教育属高校的自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存在着一些弊端,且学校没有专门的教育指导机构和就业处,学生在出现就业困难和就业疑惑时不知道去哪里进行疏导和解决,而学校对创建机构也不够重视,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建设。3.学校在进行建设时,无法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因此资金比较薄弱。而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也不多,学生的就业指导教师多非专业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为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职业心理教育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而且教师要对时下的职场特点需求,对国家的就就业政策以及就业形势充分的了解,同时还涉及心理学,能够充分的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爱好兴趣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对职业有个正确的认识。专业的职业心理教育教师的培训所需资金和精力较大,因此,学校容易忽视对这些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就业指导老师很多是辅导员或者是教学教师,在专业的理论素养和人文关怀上还需要很大的提高。

二、社会社会认知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职业心理认知。学生在求职中由于缺少丰富的经验,在求职中还不够成熟,学生对于求职的主要知识来自于教师的教导,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职业观的树立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打破传统,将社会认知理论作为学生教育和求职的指导,对学生以及职业心理进行重新的定位。帮助学生建立成熟的职业心理,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行为更加的成熟,帮助学生不断地发觉自我的才能,从而实现人生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的需求,教师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对毕业生的短期指导,对学生进行求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求职单位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优势,对学生的优势进行充分的挖掘,帮助学生在求职时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对于在求职中遭遇挫折的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重新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身的缺陷进行弥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针对在校生要进行长期的指导,进行求职只是的积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从而激发学身的学习兴趣。

拓展职业心理教育的渠道,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教育者只是在学生需要求职时才会进行就业指导,而学生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在求职中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导致学生求职的困难,因此教育者要改变这一现状,对有效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的运用,开展多种渠道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课程的设置。大学社团活动较为活跃,因此学校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对学生进行求职礼仪与教育是事项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学生在求职中竞争激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求职能力,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就业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尽早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华,金婧,范萍.社会认知理论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教育界,2011,(18).

学心理学的要求篇10

中期,发展至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对其发展

特点进行梳理,有助于探明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从

而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服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与德育关系密不可分

与德育关系密不可分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极为明显的特点之一。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

造成的:一是我国大陆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对学校

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的反思[1 ],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引入中国大陆,开展探索性工作的大多数都是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二是在起步阶段,心理健康教育

大多数是出现在德育的相关文件中,如1995 年国家

教委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后

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文件也是由教育

部负责大学生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部门制定的,

如2001 年制定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就是由教育部社政

司颁发的。不仅如此,在这些相关文件中也对心理健

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作了明确表述,如加强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3 ]、要在学生工作系统设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4 ]。

因此,我国大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观念、还

是操作,乃至管理,都和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以从自发呼吁到官方主导为发展脉络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从少数工作

人员的自发开展起步的,当时上至国家及省市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下至高校的领导层对此项工作都没

有明确要求,纯粹是少数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和责任

从政府政策角度看我国大学生

心完全自发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

以心理咨询为主)。随着自发工作的推进,发起教师

在校内奔走呼吁,希望校领导更加重视此项工作,慢

慢地这项工作先是引起一部分高校领导的重视,后

来演变成少部分高校的自发行为,直至最后国家教

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意识到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以2001 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文件的下发为标

志,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式进入自觉

规范的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是从自发呼吁到官方主导为发展脉络的。

(三)柔性政策特点较为明显

截止到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出台

了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但这些文

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柔性建议多,刚性要求

少,这在文件的名称上也有所表现,比如多以《***

意见》为文件名称范式。此外没有出台与文件相关的

配套政策,因此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缺乏明确、

具体而有效的落实措施。而且由于没有针对高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规范考评体系和考评制度,对没有执

行文件规定的高校也没有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这

也进一步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程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走向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强

如前所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

中的柔性政策特点明显,更多的是指导性的,导致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心理健

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受制于分管领导对该专业的理解、

学校的行政经费、人员编制及办公空间的限制。鉴于

此,教育部办公厅于今年2 月份印发了《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机制、师资队伍、教学体

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

干预体系、工作条件等七个方面的建设标准作出了

明确的要求。在5 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

材要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条件支

持、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等六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

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的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规范建设阶段,从此,此项工作就具有了全国性的操作指南和依据。

(二)培训规范化程度加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

在第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政府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开展对从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但并

没有提及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课时等具体

内容。关于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方面,该文件提出要逐

步建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

的资格认定体系。而在2002 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则

明确提出建立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

训中心,开展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此外对培训内

容等等也做了明确要求,即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

要求者,文件规定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

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于2005 年1 月颁

发的《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中首次明

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培训,逐步使专职心

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并且第

一次明确强调了专职人员的专业化,提出要“配备专

职专业人员”。而对培训学时的要求则见诸于今年颁

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

标准(试行)》中,要求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

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 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

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

开的学术会议。此外该文件也对教师的专业背景和任

职资格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教师,特别是直接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

应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

质。照此发展趋势,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

训将更加规范化,队伍也更加专业化。

(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化程度加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到2020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

务之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

举措部分“构建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思想道德基

础”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

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

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

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

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可见,心理

健康教育的地位已经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成

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举措之一,这表明我国政府

已经站在一个社会大背景下来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问题,站在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未来公民

健全人格的培养。这必将会使政府更加重视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成为政

府、社会(包括社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各

界包括医学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结果就是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将会更加整合化,比如一些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转介到医院后,医院是否能提供

相应的服务,学生转介到医院后,医院怎样跟学校建

立连接。再比如,媒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为

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只顾抢“眼球”新闻,

不顾学生“心灵”成长。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

务的机构、社会心理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诸

如此类的一些问题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政府出台

相关文件和制度进行协调,共同为大学生的成人成

才保驾护航。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要求首次出现

于2001 年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开设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但对于课程的地位并没有做出

说明。而在2002 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则明确提出课

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

节之一。随后,政府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的规范性要求进一步加强,虽然在2005 年1 月颁发

的《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中对于开课

形式仍建议是选修课,但对教学方法则进行了明确

要求,提出要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

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今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

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指出课堂教学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建立和完善相

应的课程体系。必修课这一课程形式也首次在文件

中出现,并且对课程的覆盖面也有明确要求,那就是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紧

接着,在5 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课程性

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材要

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组

织实施与教学评估等六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这一文件的颁发,将会更大程度地加强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 黎龙辉,刘良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

现状——基于文献研究的思考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2006,(5):4-7.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意见(教社政〔2001〕1 号).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