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十篇

时间:2023-12-19 17:45:18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1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初级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理念、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以课堂为途径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德育针对性,使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用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当今中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理由。学校应树立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重视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学研究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在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的德育功能。可以说,其他学科的教师既有利用和结合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强调意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决定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不是仅靠课堂灌输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情感体验、自我修养、意志锻炼、行为践行,才能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形成信仰,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教育机构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平衡,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不可以被忽视的。中学的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如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共青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的延伸,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衔接,有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信服力。

三、以文化建设为途径

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的功能。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对校园的冲击,中学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校园氛围,占领中学生的思想阵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文化建设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的建设。文化具有育人养德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德育途径就是指教育者寓德育内容和信息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使教育对象在优美的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受到熏陶,不断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孔子就十分重视以美好的事物来促进学生的美好品德的形成,后人把其思想称为“以美储善”。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很好地激发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当然,学校更应该重视校园软性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精神环境和舆论环境等。首先,挖掘和确定校园的文化内涵,用主旋律文化引导校园的其他文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处处能被优秀的文化所感染和激励。其次,以学校的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再次,发挥舆论导向育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端正教育对象的态度。

四、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为途径

人际关系途径也可以被称为情感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情感是贯穿教育的因素,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行为上独立、叛逆,但心里孤独,渴望认同、理解和关心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重视、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设,着眼于人与人的情感相容。这也是由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首先,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应强调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强调教育者要处处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做到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服之以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重视以自己的人格形象、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知识底蕴、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内在素质去影响受教育者,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次,我们要重视营造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重视以友辅仁,注重学生群体对个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等方式积极建设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五、以学校管理为途径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2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18 ― 02

一、大学生价值观需要构建的原因

从国家政治层面来看,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维护其阶级统治和利益,最大化地统一本阶级成员及相关社会各方的思想和行为,协调、组织、团结、带领社会各方利益主体在国家的名义下围绕其阶级统治的事业和目标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建设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绩,他们一定会在价值观多元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培育、构建属于本阶级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并会动用一切宣传教育和渗透资源将这种主流或核心价值观确立为社会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注定要成为将来社会主人的大学生们,毫无疑义将会是包括统治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激烈争夺的对象。而处于价值观嬗变阶段的当代大学生们是否认同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社会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则成为考验统治阶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看,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学校、医院等社会组织形式,为了有效发挥并传承其特定的精神凝聚和文化育人功能,保持并促进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它们在运转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遵循其早前积累或沉淀下来的一些各自的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指引。作为组织成员的大学生个体,在单位的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面前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接受并适应,二是拒绝或离开,三是突破或创新。第一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还能够被构建和完善,第二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至少在某个特定的单位文化内核面前已经基本定型、不再能够被构建了,第三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已成为一种超脱了原单位的文化内核、一旦有机会便能够引领并建构原单位文化的相对先进的价值观。与上述三种选择相适应,社会组织为更好、更稳妥地完成其组织目标和使命,帮助大学生个体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接受并能适应其组织文化要求的个体(即那些价值观还能够被构建和完善的个体)作为其重点培养和拔高的对象。

从大学生个人层面来看,其存在与发展始终都要解决一个他(她)与他(她)人、集体(团队)、社会、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活着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也即价值观的问题。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从来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为,而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为了更好地适应或主导生活,需要在社会实践的指导下主动地将他律(外化)的价值观升华构建为自律(内化)的价值观,并要能够用这种价值观实实在在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二、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

从现实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管理与服务、环境熏染等。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我国高校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它是我国高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构建的主渠道和基础。作为中共中央在高校为大学生所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保障高校所培养的人是否符合社会预期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精神塑造和文化引领作用。社会实践是促进和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由感性向理性、理论化向鲜活化、外化向内化转变所必须经历的环节和过程,主要包括军训、勤工俭学、家教、打零工、做义工、假期“三下乡”活动、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等形式,它在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锻炼品性、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及推动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的有机融合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催化作用。管理与服务,尤其是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一线教职员工的管理和服务,由于其蕴含的价值观能够通过这些教职员工的言行举止、态度情绪、待人接物、行事风格等表现出来并被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所直接感知和体会,因此其在构建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一般而言,该项途径若用好了,其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到一个正向强化和固化的作用。环境熏染指的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影响和隐性教育功能,它由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所支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和形成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磁场育人效用。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它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使广大师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这种渗透的过程中自觉地调整着自己的行为、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1〕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途径的优化

创新源于对既有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的不满,其目的在于改进或创造,并籍此收获一定的有益效果。尽管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在培育和形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际运行中毕竟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亟需完善、整合和优化,以更好地完成其合力育人的功能和使命。在笔者看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途径的优化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完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各个常规途径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而言,主要需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表达或呈现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就社会实践而言,主要需进一步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甚至是家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有效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平台和载体,并在强化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功效。就管理与服务而言,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高校,一定要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而服务的思想和宗旨,将管理作为服务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并通过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就环境熏染而言,主要需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将有意规划、设计和布置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虽置身其中但却浑然不知其中深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开发并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环境育人功效。

二是要打破各个常规途径间的藩篱,整合发挥常规途径集合的协同作用和整体功效。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在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下,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在管理,具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般由高校的社科部(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管理;社会实践一般由高校的团委、分团委及专业系(学院)在具体操作和管理;对学生的具体管理与服务主要涉及到学工处、团委、专业系(学院)、宿舍管理等部门,而对学生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则涉及高校几乎所有的部门;校园文化环境,根据其构成的不同,则分别由大学的后勤处(物质文化)、宣传部(精神文化)、学生管理部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在具体构建和维护。这种现行的模块化管理的现状,虽有利于归口部门的精细化管理,但不足之处是容易形成本位主义,影响上述常规途径集合的协同作用与合力作用的正常发挥。要克服这种本位主义的影响,高校必须建立起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领导与协调机制和相关保障机制并要确立牵头部门,以有效打破各个常规途径各自为政、各自发挥作用但集合整体功效却不强的尴尬局面。

三是要建立价值观调控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和管控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要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调上确立大学生价值观调控的长效机制,〔2〕 既要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也要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控。具体而言,高校党委要成立或指定相应的机构或部门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控的责任,定期不定期地(每学期至少一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以全面监控和掌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正能量与负能量、优势与不足,并在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大学生价值观调控的引导教育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及对大学生的管理与服务活动中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活动载体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四是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发展。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间的对立与竞争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为了试图继续维持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人从一开始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制度展开了或激烈或缓和、或热战或冷战、或遏制或接触对话合作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青年群体及其价值观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对象。即使是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双方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停滞或消亡,而是以“和平演变”的文化(传播与渗透)方式在“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社会主义要在这场斗争中胜出,关键还是要靠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培养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人才队伍在争取决定未来社会走向的青年群体支持方面所作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佼佼者和代表,其价值观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争夺青年群体方面的胜败。由此可见,要对作为意识形态内核的价值观进行构建,我国高校必须做好意识形态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发展工作。

〔参 考 文 献〕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学科教学 德育渗透 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理解,德育是指道德教育,这也是世界多数国家学校所指的德育。我国学校德育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质上就是社会意识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决定的。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学科教学中进行的德育渗透教育,是指广义上的德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新的课程标准,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学校德育工作发出一个重要的讯号,就是继续推进德育课程改革,真正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让德育更具亲和力。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就要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育人于课堂之中。学科教育与德育始终联系在一起,“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教学中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德育,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教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高中各科教学,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在进行具体学科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所谓“渗透”,指一种事物(含情、理)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它有少量性、自然亲和性等特征。德育寓于学科教学,就必须适量,不可过度;要给人一种自然感,不露痕迹。量过大则喧宾夺主,失去了学科教学的意义;矫揉造作,则师烦生厌。所以要注意“渗透”不要“强加”或“牵强附会”,它要求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抓好“四会一长”。四会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引导学生学会健身.引导学生学会创造。一长即鼓励学生学有特长。

1.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重精神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如何做到这一条,使学生们真正能学会做人。最可操作的、最有实效的是在学生中进行“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引导学生学会求知

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就是引导学生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掌握学习策略的中心环节。为此,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条:

2.1建立科学的学习原则

学习原则是指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应遵循的某种规则,反映出学习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这些:积极主动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博学”与“专精”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多思好问与求师交友相结合的原则。

2.2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将学习愿望变为学习行动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行动的力量,是推动我们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动机的标准如下:动力适度;反馈准确;调节及时。

2.3掌握基本的学习类型

学习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多层次、多结构、多样性的重复活动。学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心理过程、逻辑思维过程、生理发展过程和信息交换过程等六方面,从这些方面入手研究学习现象,可以看到代表性大的、概括性强的、能体现学习规律的,大体有五种基本的学习类型:即模仿的学习类型、抽象概括的学习类型、解决问题的学习类型、逻辑推理的学习类型和总结提高的学习类型。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 有效途径 探析

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宣传、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离不开各种教育工具、手段、方法,以及所面R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环境情况。途径实质上是一种方法。马克思在谈到方法时曾指出,“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

1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般途径

教育对象具有主体性,其对思想信息的接受是以自身的判断、内化等为基础的。“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这要求教育方法能够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多元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般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传播教育和自我教育。

1.1理论教育途径

人的需求有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马克思主义教育应满足受教育者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理论教育的具体形式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讲,应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需要当作科学来对待。“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完备的体系。“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受教育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联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原则。这需要教育者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并将精华传播给受教育者,引导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坚持理论教育的长期性和层次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需要累积的过程,教育者应长期坚持理论教育。层次性是指教育的内容、方式根据教育对象类型和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党员领导干部、大学生可组织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而广大群众则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坚持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人们思想日益复杂,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理论教育的方法应予以创新。

1.2实践教育途径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在受教育者意识活动过程中,实现教育内容由“外我态”向“为我态”、“属我态”的转化。但是由知识层面发展到信念层面,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具体的实践。列宁指出:“只有学会独立地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你们才能认为自己的信念已经十分坚定,才能在任何人面前,任何时候,很好地坚持这种信念。”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分析问题,需要受教育者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付诸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实践的内容、范围、方式更加丰富,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劳动教育、社会服务和社会考察。劳动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社会服务是指运用智力、知识、技能、体力等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困难,比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社会考察则是通过认识、研究社会,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1.3传播教育途径

马克思主义传播教育途径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交流、分享马克思主义信息的通道,主要包括组织传播教育、大众传播教育和网络传播教育。

(1)组织传播教育。组织传播是现代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传播形态。利用党、政、工、团等正式组织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传播教育应遵循组织传播的规律,并符合组织要求。建立民主制度,带动成员共同参与;营造安全、平等、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发挥教育者在组织传播中的核心作用。

(2)大众传播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期刊、书籍等形式,对广泛的受众进行马克思主义信息传播的过程,使教育对象在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理论素质,确保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3)网络传播教育。当今社会已发展为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广而深,信息传播和更新快捷,传播手段具有兼容性,传播方式具备互动性。网络传播教育可以扩大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有效性,运用先进思想营造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络阵地,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大众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1.4自我教育途径

自我教育是指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本身进行知与行的转化,是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自我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种途径,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思想品德提升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2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特殊途径

马克思主义教育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具有相应的特殊教育途径,主要涉及对党政领导机关、高等学校和社会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1党政领导机关

党政领导机关、军队、党校、团校、工会等组织,可通过理论灌输、讲授讲解等方式开展教育,比如开会学习、整风运动、学术报告会、专家讲座等。充分发挥党政领导机关的组织性、架构性、系统性、正式性、规范性等特点,有利于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2.2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2.2.1思想政治课程

高等学校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课程,并运用现代化的媒介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同时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比如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发挥多学科的教育、影响作用。学校开展通识教育,将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道德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课程内容精品化、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化、动态化、长期化。

2.2.2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其将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要。各级政府和部门、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学生走进基层,走向社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

2.2.3校园文化建设

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活动设施、校园绿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方面;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等制度文化,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校风学风班风、教学理念等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发挥校园文化隐性教育的特点,滴水穿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寓马克思主义教育于各种文化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3社会群体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组成社会生活共同体,比如村庄、街道、城镇、大都市等,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以喜闻乐见、通俗化、简单、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更佳。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扩大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覆盖面,还可以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全方位的育人氛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

家庭对每个人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最深入人心、最直接。家庭文化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新闻媒体、电视网络平台的影响。个体是家庭的一员,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思想对家庭价值取向、个人价值观有引导作用。家庭不仅带给人们在思想品德、人格伦理等方面的成长,在正确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马克思主义教育途径的特点

3.1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理论应与时俱进,并且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得到人民的认可;理论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最新的时事政治内容,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让理论更有说服力、感染力、真实性、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教育的进行应依据理论的指导,即使在实践中发现与理论有偏差的现象,人们能够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判断,做到明辨笃实。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体系,其传播和教育过程也应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

3.2猿纸逃主体与教育客体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主体要有一定的客体性,能从教育客体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的角度考虑开展教育的方式、途径,力争运用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教育途径,真正使客体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客体要有一定主体性,在受教育中由被动学习逐渐转为主动学习。“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客体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的动力源泉,“实然我”向着“应然我”的目标前进是客体学习、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刺激来源。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途径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更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应该说,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教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尽职尽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少,不愿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那么,作为高校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呢?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途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在道德修养中要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二、教师积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加强教师修养的有效办法。教师只有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于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现已成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四、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要敢于挑重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作出表率,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要对学生负责,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让全体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敬业还表现在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05.

[2]赵士奎.加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2(2):91-93.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6

论文关键词: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

中国与新加坡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同时,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也都有忽视道德教育的经历。新加坡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且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对道德教育一以贯之的重视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分析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吸收和借鉴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新两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一)共性分析

在青少年德育途径上,中新两国存在着共性,两国学校德育都是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遵循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来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系统灌输核心价值观

中新两国进行道德教育都注重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接班人。在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培养有“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为实现此目标,新加坡开展了系统灌输式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则直接承担着向青少年正面传授公民道德知识、行为规范,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的重要任务,它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2、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中新两国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生活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除了正规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学校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共青团工作、学生会工作、各种科技活动、文娱晚会、体育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新加坡则通过三个方面来渗透德育意识,包括社团活动、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全校性的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达到使其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

(二)差异比较

1、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

在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强调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具有政治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实际上,“我讲你听”式的正面“灌输”教育方法在中国沿袭了几十年,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属于德目主义的模式。学校以开设独立而系统的道德课,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其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论“灌输”为主渠道。

2、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

(1)分阶段重层次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途径

新加坡将道德教育对象按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在各个阶段层次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授予不同的教育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新加坡认为这一时期是培养自信、形成品格和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则依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直接教学,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式。中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以及道德判断力,发展个人潜力的时期,教师则有针对性地采用价值澄清法、讨论、问答等方法。大学阶段,教师则为培养学生的东方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采用传授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等方法。讲解德目时,教师把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作为技能进行传授,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层次进行,使每一个德目都能贴近实际生活,实实在在。从整体来看,新加坡青年道德教育方式与其相应的内容一环扣一环,紧密连接,层层递进,形成良性循环。

(2)重启发,重参与的生活化实践养成途径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途径较为多样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如在新加坡,对低年级的学生较多采用讲述、角色表演、讨论、唱歌、游戏、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新加坡的中小学生每天早晨要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忠诚周”、“敬老周”等各项活动。据新加坡国会交通与新闻委员会黄海博士的统计,新加坡每年开展的全国性运动有20多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礼貌运动”,该项活动自1979年开展以来年年举行,从未间断。正是这种务实的作风,使新加坡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3)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点,强化社会性道德教育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可是青年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性道德教育即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延伸,更是对之的强化。新加坡不仅在学校开设公民教育课、生活与成长课、宗教道德教育课,而且还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做调查,参与社区课外活动中心的活动及社会运动。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道德教育的小气候与大气候协调一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这是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显著特点。

(4)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政策性引导教育

新加坡非常重视以法治校和以德育人结合。新加坡的法庭闻名遐迩,世界评级机构也给新加坡的司法制度打了高分。在1990年,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报》的“社会人士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一栏中,把新加坡列为亚洲之首;1997年至1998年,新加坡名列同一栏目的全球十大排名榜,领先美国、日本和大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只有在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其进行严格的法纪训练,才能将社会中多数人认同的风俗、习惯、法律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用内心的这把“尺”自觉地衡量一下。在这层认识之下,新加坡各学校都制定了与新加坡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相一致的校规,同时推行真实教育。长期的严格法治生活巩固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造就了新加坡井然的秩序。

二、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对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但是在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亟需完善。对比中新两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无疑会给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有益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借鉴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经验,对加强和改进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实践性、渗透性的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

在西方道德领域中,流行一种说法,“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新加坡学校很注重孩子们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在种族和谐日时,学校提倡师生都穿着其他种族同胞的服装,并通过轻松喜悦的形式,让种族和谐的观念根植在每个人心里。与新加坡相比,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灌输”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内化”还是不够,对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和道德情感体验重视不够,留给学生消化、吸收、讨论、思考的空间不多,没有将高尚的道德情感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在现代德育进程中,为拓宽道德教育的时空,应采用混合教育方式,将灌输与渗透有效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知能力。

(二)提倡隐性德育课程,全方位地对青少年实施道德影响

新加坡的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中学到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非常注重隐性课程,即“潜课程”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丰富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中国,由于旧有的课程文化所造成的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和陈规陋习,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华东师大课程所所长钟启全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世界课程大会上,做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内地正在开展从“控权”到“赋权”,从“大一统”到“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创造。青少年德育课程要突破旧的“课程”和“学科”的局限,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除了重视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外,也要注重把德育贯穿到所有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目前学校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德育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合格道德教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具有感情上的敏锐性、注意力和感觉上的精细”。这句话是对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时也突出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68年上半年召开的“教师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长指出:教师的角色过去是单纯向学生“传播现成知识的中间人”,而现在应该逐步转变成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求,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艺术与技能”的启发者。这代表了新加坡政府在这一阶段对教师社会角色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是振兴国家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目前德育教师基本上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公民道德意识和教育技能。但是,德育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质量,教师本身也是一个道德楷模和榜样,对学生的教育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7

[关键词] 台湾 大陆 学校道德教育 比较

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同宗同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一些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地在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上又有很多差别。同样的,两地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也必定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特性。面对具有相同文化积淀和历史的现实,对两岸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比较,以促其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之共性

(1)讲究统一性和指导性。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都严格遵照政府统一的道德目标定位来进行教育。大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执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以党的决议、教育法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目标通常在台湾“教育部”统一颁发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标示,一般借助各学段的“课程总目标”、“道德课程目标”及“生活规条”的形式体现。

(2)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大陆的学校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目标。新的课程改革下,台湾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时,他们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适合该学段的德育目标。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之差异

(1)德育教育的政治目标不同。现阶段,大陆的学校以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总目标。

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体现阶级性、政治性的方式则比较隐蔽。台湾学校道德教育以“育成堂堂正正的国民”、“培养具有道德素质的公民”为总目标,深究其实质,就是为当局的政治服务。

(2)道德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大陆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把知识的传授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基本都设立专门的课程,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规范,并且作为必考科目,这在无形中加重了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而台湾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则从过去的注重道德知识转向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之共性

(1)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内地,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台湾,各级学校的道德教育都以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要求为基本。

(2)与时俱进,增添新的道德因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同社会各种事务一样,道德教育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将一些新的由于社会发展出现的道德因素增添到道德教育中来。如环境道德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道德观念都被两地学校引入教育范畴。值得关注的是,台湾由于相对自由、开放的特点,学校道德教育在注重儒家道德规范教化的同时,还广泛吸纳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先进观念。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之差异

(1)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

大陆学校道德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形态道德教育和革命道德教育。社会形态道德教育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革命道德是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优良道德,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台湾为了大力而广泛地建立对政权认同的社会心理和信仰,为了证明其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尤其是为了加强将青少年一代对其当局政府的信任,大力标榜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正统地位,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全面阐释来安定政局,结果是儒家文化的大量内容被学校道德教育所吸收。

(2)道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紧密联系。其道德教育内容基本都是为确保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主义方向。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内容重视可操作性,表现在: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另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将笼统、抽象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具体分解,更可操作,更易为学生接受。

三、两地道德教育途径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之共性

(1)开设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实施道德教育

在大陆,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小学和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台湾,道德教育被融合进社会学习领域,教育由单科走向了综合,这一教育任务虽然融人到了各个学科教学中,但基本还是通过课程的方式来的达到德育的目的。

(2)通过实践活动实施道德教育

两地为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除了开设相关课程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之外,基本都会通过一些道德实践,道德活动来践行、检验学生的道德能力。虽然实践的具体形式、方式和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实践”这一作为和途径却二者的共通之处。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

(1)在课程实施设置上的差异

两地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来实施道德教育。但是,大陆基本还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落实道德教育达到德育目标,其他学科很少设计道德教育的成分和任务,这就使得道德教育没法全面铺开、时时感悟和实践。而台湾新课程改革以来,取消了专门的道德教育科目,将德育的内容和任务融入、分配到各个学习领域、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去,这就使得道德教育可以全面的开展。

(2)在教育途径上的差异

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二是重视团队活动和党团建设。这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组织体系和保障。台湾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有两方面特色:一是注重心理辅导;二是注重隐蔽课程建设。它对学生的品格和待人处事态度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在大陆,学校实施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教育法,即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某种思想理论的方法。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提倡隐性教育,重视渗透教育。一方面,将道德教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中;另一方面,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这种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和管理中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台湾在德育方法上,还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郑杭.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中德育课程的转向及其启示.教育科学研究.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8

    1目标与办法

    1.1研讨目标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初度确诊为冠心病,正在承受住院医治的冠心病患者,无心肌梗死、左心衰竭等严峻并发症,住院时刻≥1周。排除标准:不愿意承受查询,或住院时刻不到l周,或许有心肌梗死、左心衰竭等严峻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

    1.2挑选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初次确诊为冠心病且住院承受药物医治的188例患者,将92名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的研讨目标,运用临床途径形式进行保养。将其他96名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的研讨目标,依照惯例整体保养形式进行保养。2组患者在年纪、性别、文化程度、血压、血糖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3评估标准自行规划查询问卷,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查询。问卷内容包含:基本状况、遵医行动状况、疾病常识知晓状况、满意度等。患者的遵医行动以>9O%的时刻患者自动、严格地遵照医嘱履行,为“遵医行动好”,其他为通常,遵医行动状况以护士每日对患者进行保养时收集的材料记载为准,某些行动患者没有做到(服药),由护士提示后履行的算患者遵医行动通常。

    1.4统计学处置将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核实无误后,对材料进行x:查验。

    2成果

    2.12组患者的遵医行动对比。

    2.22组患者对冠心病有关常识的知晓状况对比。

    2.3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3评论

    3.1临床途径有利于标准保养办理临床途径是医疗/安康组织里的一组成员拟定的一种照护形式,让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形式来承受照护,该理念是当今安康效劳的趋势。在医疗效劳商场不断改变,充溢无穷挑战和竞赛的今日,临床途径作业形式为医院保养办理者带来了新的思路,怎么联系保养目标的实际状况,科学由进行临床保养作业途径规划,以最大限度地效劳于保养目标为准则,促使保养作业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是当今研讨的热门话题。采用临床途径形式可标准保养作业程序,削减或根绝作业中的疏忽与遗失,需求保养人员依照护患两边均知晓的标准化流程进行作业,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进步了保养人员的效劳技巧和自动效劳的认识。

    3.2临床途径有利于进步保养质量冠心病患者病况改变快,需求详尽的查询,有预见性地、有计划地向患者供给自动、接连的保养。有了临床途径保养表格,护士对患者住院时刻每个时刻段的保养作业均一目了然,避免了因为作业繁忙或自己水平、才能的不同而对患者的保养遗失或疏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还可使保养人员及早发现患者的病况改变,尽快采纳保养措施,有效地削减了保养差错。临床途径的展开,增强了保养人员的责任心,标准了保养作业内容,确保了将安康教学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时刻均得到保养人员热情的效劳、精心的保养,还掌握了疾病的防止、保健、自我保养等常识,自动地改变了一些不良的行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了医疗保养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有利于进步保养质量。

    3.3临床途径有利于进步患者的满意度临床途径对每一项医疗、保养作业都进行了详细的标准规划,从简略的保养使命到全方位、全过程的医治、保养都让患者知道,有利于真实履行“以人为本”的效劳理念,真实做到“以人的安康为重点”。临床途径的保养记载简略易行,采用标准、一致的表格,削减了书写程序,节省了护士的时刻,并保持了记载的接连性,可动态知道患者的病况发展,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据报道,日本的保养人员在施行临床途径后,保养记载占用每天作业的时刻由10%降低到了7%以下。此外,在医疗保养活动中,许多医疗纠纷都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而引起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常常被保养人员疏忽的重要内容,应用冠心病临床保养作业途径,就需求保养人员有必要自意向患者解说有关疾病的常识,知道患者的遵医行动及对安康常识的知晓状况,亲近了护患联系,进步护士的本身价值,提升了护士及医院的形象,进步了患者对保养作业的满意度。

    4小结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9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学心理学的正规途径篇10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1、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修养。教师具备了广博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要不断研究《走进新课程》和《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掌握好《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相结合,使教学的内容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在主动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识、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教育观念,追求数学教育、教学能力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既给学生“鱼”,又授给学生“渔”,达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目的,实现初中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二、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现代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学好基础知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是指中所说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和具体法则以及由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基本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和数学方法(如形数结合法、转化法等);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合作与交流等能力。学生对上述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三、使学生熟练掌握解数学题的一般程序

1、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审查题意的习惯。

仔细、认真地审题,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是培养其解题能力的首要前提。因为审题为探索解题途径提供方向,为选择解法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与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具体地教师要做到以下要求:

(1)、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题目的文字叙述,清楚地理解全部条和目标,并要求学生准确地复述问题、画出必要的准确图形或示意图;

(2)、引导学生整体考虑题目,挖掘题设条件的内涵、沟通联系、审清问题的结构特征。必要时,要会对条件或目标进行化简或转换,以利于解法的探索;

(3)、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

(4)、帮助学生判明题型,预见解题的策略原则。

实际上,审题能力主要体现在对题目的整体认识、对条件和目标的化简与转换以及发现隐蔽条件等方面的能力上。

2、分析解题思路、探求解题途径、发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和关键。

一个正确的解题途径、一条正确的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解题经验和解题能力等因素。虽然就其思维形式而言,只有由因导果和执果索因的综合与分析法两种,但就探索解题途径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等问题而言,却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和灵活多样的。因此,分析思路、探求途径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三帮”工作:

(1)、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科学程序。

(2)、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策略原则。探求解题途径,主要是根据审题提供的依据,制定解题策略,探求解题方向(转化命题是关键),沟通靠拢条件,把所面临的问题逐步靠拢和转化为既定解法和程序的规范问题,然后利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实现问题的解决。

(3)、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的数学方法。

3、理顺解题思路、严格依据逻辑规律表达出规范化的解题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的重要途径。

4、回顾与探讨解题过程,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方法。

解题后的回顾,包括检验结果,讨论解法和推广三个方面。其中,解题后的推广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明发现、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若能让学生养成习惯,就可在解题训练中跳出“题海”,通过少而精的解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合理调控解题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素质

学生的解题活动最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要使解题活动在发展学生思维上取得最佳效果,还必须合理地调控学生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素质。这是因为数学解题活动必须由学生亲自实践,在独立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但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解题活动必须置于教师的合理调控之下,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解题活动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指明方向。根据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数学的特点,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求、合作与交流,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并理解、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围绕所教的数学主题,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够表现重要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求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他们在教师引导下,灵活地运用这些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数学问题,真正地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