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十篇

时间:2023-12-06 17:53:31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1

婴儿游泳是利用水的浮力与压力对婴儿全身皮肤、骨骼和内脏进行轻柔的,让大量温和良性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有益的生理效应的保健活动和育儿护理方法。目前,婴儿游泳已成为医院产科及儿保科常规护理的一部分,社会上建立的婴儿游泳中心亦层出不穷。游泳有助于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共识。近年来,此方面的学术报道亦很多,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游泳可促进婴儿体格发育

据研究表明,婴儿进行游泳训练后能兴奋迷走神经,加快胃肠蠕动,提高哺乳次数与哺乳量,同时随着胃泌素、胰岛素释放而增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1]。而游泳让大量温和的水刺激皮肤,通过感觉器官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同时在水中自主的全身运动可增加内脏、肌肉、骨骼的活动度,加速血液循环,使胃肠激素分泌增多。使食欲增加,促进消化和吸收[2]。游泳可减少婴儿焦虑及恐惧,增加睡眠时间,两者都可以使体重增加,也有利于促进婴儿B-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素及生长激素等的分泌,从而增加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促进体格发育[3]。周建华等人的研究亦表明,婴儿从出生后开始正确的游泳训练及护理,能使婴儿奶的摄入量、体重明显增加,并能促进其睡眠,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4]。

2 游泳可促进婴儿心理发育

人具有社会性,心理上对情感有一定的依赖性,渴望彼此交流和安抚。婴儿同样渴望身心的抚慰,渴望得到关怀和,婴儿早期对最接近的人(母亲)发生牢固的情感依恋,是儿童生理社会健康发育的

重要保证 。游泳能进一步加强与婴儿的密切接触,帮助父母与婴儿发展温暖且亲密的关系,在游泳过程中母亲的语言、对视、愉悦的情绪和表情传递着爱的信息,婴儿在这过程中得到安慰与安全感。游泳后的婴儿,当逗引他时,便会微笑,是婴儿的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建立了神经网络联系,形成条件反射的重要标志,这种欢快的情绪,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5]。游泳通过水对皮肤的刺激,将父母的爱意传达给婴儿,给婴儿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感,有助于安定情绪和减少焦虑,使婴儿的哭吵频率减少、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婴儿的情商。

3 游泳可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及智能发育

从出生到生后6个月是大脑发育最快时期,因此,智能发育干预越早越好,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与外界环境的信息刺激高度相关[6],开发婴儿在脑发育关键期内给予良好、适度的外环境刺激可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皮肤内有大量引起触觉、压觉的神经末梢和各种触觉小

体,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游泳能使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4]。亦能促进大脑、小脑平衡的发育,使婴儿有更成熟的定向力、运动能力和活动程度[7] 。游泳可促进婴儿视觉、触觉、位觉、平衡觉综合信息的传递,引起全身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8]。婴儿在不断地感知和运动中刺激了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从而促进神经心理发育,提高智力,研究显示游泳组DQ值优于对照组,其中大运动、认知及社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优势主要在婴儿3-6个月时表现出来,婴儿早期综合训练能促进婴儿智能发展,尤其强调前半年充分进行游泳训练,并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尤其是加强亲子交流在提高婴儿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促进效果[9]。

4 游泳对婴儿气质维度的影响

气质是个体之间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方式,是个体对环境应答过程中伴有情绪表现的行为,是体现个体差异的重要心理特征[10]。已知气质不仅具有遗传性,还具有稳定性及可变性两大特征,其中可变

性指气质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发生一定的改变[11]。研究出生后3~30 d开始参加游泳和不参加游泳的婴儿进行前后气质测评,观察游泳对婴儿气质维度的影响。在游泳因素的影响下,气质的某些维度可以发生一定的改变,遂步趋向平易型发展,尤其对具有麻烦型气质维度特征的婴儿实施早期干预可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12]。

综上所述,游泳能增进婴儿食欲及睡眠,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增加肺活量,加快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提高抗病能力;它满足婴儿心理需要,增进亲子情感;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提早开发智力情商,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方式。此项工作给新生儿、婴儿带来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道路,也给婴儿父母带来了放心,对家庭的健康发展,家庭的亲和力都有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即科学、新颖又可行的一项重要工作[2]。

参考文献:

[1] 段丽红.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2 16(5):276.

[2] 严章群.新生儿训练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 20(3):33.

[3] 雪丽霜,叶梅艳.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28-730.

[4] 周建华,李蜀蓉,金文瑞.婴儿游泳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70.

[5] 谢爱群 .抚触与游泳对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27.

[6] 孙秀华,张辉.智能发育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4):419.

[7] 卢娇,李菊珍,吴丽芳.抚触技术对新生儿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学,2005,6(2):119.

[8] 詹莉.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 余新,吴清,谭红彤等.亲子保健技术对O~1岁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促进效果的对照研究.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30(4):478-479.

[10] 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2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优质护理; 母乳喂养;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80-02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了保障全世界的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特提出母乳喂养这种科学的育儿方法,以有效的提高人口质量[1-3]。母乳是新生儿最为理想的食物,成功的母乳喂养必须要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乳汁营养价值很丰富,能够提高婴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另外母乳中还含有抗体,能够提高婴儿的抵抗力,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发育[4-5]。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逐渐增高,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6]。为了探究如何进一步改善护理措施,以提高剖宫产术术后的母乳喂养率,本研究特对2000例剖宫产产妇予以区别护理,以观察护理对进行剖宫产术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7岁,平均(27.45±2.10)岁。将产妇按照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0例,平均年龄(27.50±1.45)岁;观察组1000例,平均年龄(28.15±1.38)岁。所选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无产科并发症,无内科及内分泌疾病,发育正常,排除有妊娠合并症和严重疾病的产妇。两组产妇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分娩前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帮助产妇全面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使产妇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的准备。对照组1000例产妇术后予以产科常规母婴护理。观察组1000例产妇术后予以优质护理:(1)疼痛护理,疼痛对剖宫产产妇情绪及有效哺乳影响较大,笔者所在科室采用心理护理为主,必要时辅以镇痛药物的措施,以缓解疼痛,促进乳汁分泌;(2)护理,在产妇分娩1 d后进行按摩,3~5次/d,持续3 d,每次按摩完毕,用温水清洁,并指导正确喂养姿势、挤奶方法;(3)饮食护理,指导产妇科学膳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禽肉、鱼类、豆制品及蔬菜。指导产妇多饮水,配合鱼汤、猪蹄汤等促进乳汁分泌;(4)睡眠护理,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湿度,减少人员的探视和交谈,保持安静。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步睡眠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与质量;(5)术后及早让母婴进行局部的皮肤接触,通过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刺激产妇产生催乳素,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专职护理人员协助产妇进行开奶。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乳量进行比较,乳量级别分4级,多:婴儿进行吸允后仍有大量乳汁流出;中:婴儿进行吸允后无乳汁流出;少:婴儿进行吸允时哭闹,吸允完不能安静入睡;无:产妇无乳汁。其中乳量多和中为乳量良好;对两组婴儿的喂养方式进行比较,分为纯母乳喂养、部分纯母乳喂养、非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奶粉等其他食物;部分纯母乳喂养:婴儿除食用母乳外还食用奶粉等其他食物;非母乳喂养:婴儿食用奶粉类食物而不食用母乳。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后乳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乳量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婴儿的喂养方式比较

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为了能够让婴儿健康成长,母乳喂养的科学方法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提倡。母乳喂养是婴儿的一种健康、优质的喂养方式,同时母乳更能为婴儿吸收,母乳的质与量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有很大的益处,母乳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另外母乳中还含有抗体,能够提高婴儿的抵抗力,降低婴儿的患病率,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发育。通过母乳喂养还能够增进产妇与婴儿之间的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智力的发育[7]。另外,母乳喂养对产妇自身也有很多的益处,婴儿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通过对母亲的吸允,对子宫的修复十分有利,能够减少乳腺癌等病的发病率[8]。

而剖宫产的产妇乳汁分泌时间较晚,产前禁食更不利于产妇产后体力的恢复,从而影响到乳汁的分泌,进而影响到婴儿的健康成长[9-10]。另外,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有强烈的刀口疼痛感,产妇要进行输液处理,因此不敢尽早给婴儿吸允乳汁,也会影响到婴儿的正常成长发育[11-12]。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剖宫产术对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以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至为重要。

本研究对部分行剖宫产术后产妇予以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在心理、生理、病理及生活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的优质护理,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分娩后乳量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lmezoglu A M,et al.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J].Lancet,2010,375(9713):490-499.

[2]朱杰敏,李伟丽,沈曲,等.孕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64-467.

[3]汪晓霞,肖绪武.不同喂养方式对7-12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69-71.

[4]孔敏莉,卢亘华,黄瑞霞,等.规范化孕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促进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0):4348-4349.

[5]黄朝芳,邱梅,林华.催乳机和吸乳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52-55.

[6]许庆.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59-60.

[7]张红英.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83-84.

[8]王建敏,李能,谢胜男,等.中国10省区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7):682-685.

[9]邱桂菊.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7-148.

[10]余利红,吴梅娟.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2-33.

[11]胡伟青,刘捷,杨水针.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26-27.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3

关键词:妊娠期;孕期产检;护理措施;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41-01

妊娠期孕妇系统的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预防遗传性疾病、严重畸形等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保障措施,同时也是对孕妇健康和安全度过孕期的保障;做好孕期检查是提高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由于孕妇的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健康的要求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母婴健康工作者尽力做好卫生宣教,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孕妇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增加孕妇对我们母婴健康工作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依从性,孕妇才会配合我们做好孕期的检查和指导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的目的。以下是孕期制定的护理措施:

1,开诊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诊室干净清洁、物品摆放合理、着装符合职业要求;

2,与孕妇说话时语气自然平和,应用开放式提问,掌握谈话时间,做好病历的记录。

3,为准备怀孕的患者做孕前检查指导;如B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TOCH等。

4,怀孕早期B超检查排出宫外孕、血HCG、孕酮、HIV、TP、乙型肝炎测定,指导孕妇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减少运动;发放孕期卫生宣传资料和注意事项,指导孕期各阶段检查的时间和目地,得到孕妇的信任和认可,孕妇才会配合做好后期的检查。

5,孕11-13周,B超检查测NT值,告知孕妇这是孕期第1次胎儿排畸形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铁5项检查,尽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给与预防和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请专科医生诊治。

6,孕16-20周,做唐氏综合征筛查,排除部份遗传性疾病,提高出生婴儿的成活率和出生质量,避免严重缺陷儿的出生,给孕妇家庭带来沉重生活的负担。

7,孕24-28周,胎儿的各器官已基本发育,此时B超检查可发现明显的胎儿器官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明显的内脏或肢体外观缺陷;孕妇此时的孕期糖耐量和心电图检查也很重要;孕期糖耐量的异常对孕妇孕期的体重管理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跟据孕妇检测结果请专科医生跟踪治疗,我们母婴健康工作协助做好营养指导、体重管理,使孕妇和胎儿安全度过孕期;心电图检查异常者,做进一步的检查如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请专科医生诊治,配合医生做好孕妇的卫生宣教;

8,妊娠后期,指导孕妇定期产检,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情况,做好孕妇的体重及营养管理,减少低体重或巨大儿的发生,为分娩期作好准备。指导孕妇注意胎动情况,每天三次数胎动,每次1小时,每小时不少于三次;孕妇不要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停留过久,沐浴时空气要流通;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孕妇有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者,注意休息,避免体力活动,营养均衡,保持大便通畅;前置胎盘伴出血者,出血少于200ML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保胎或住院治疗。

9,孕妇定期的产前检查能及时掌握胎儿情况,B超检查可了解胎儿生长发育、体重,胎位、胎盘功能、羊水等情况;胎心监测可了解胎儿的宫内动态情况 ,如胎儿应激能力、有无宫内缺氧等。

10,孕妇妊娠后期注意观察有腰酸、腹痛(宫缩)、见红、流水(胎膜破水)的情况发生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有胎位不正、流水、出血等紧急情况发生时,120急救车能提供紧急、专业、快捷、方便的医疗服务。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4

方法:选取140对母婴,依照床号奇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家长角色适应、健康知识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可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母婴健康,且可提升产科护理效益。

关键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53-01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护士不仅要规范完成产妇与新生儿的围产期护理工作,还要为家属及产妇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与疾病预防工作,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产后母婴健康指导、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教育工作,还可帮助产妇及配偶尽快适应父母角色,对家庭、社会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在产科护理中运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等改善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的护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40对母婴,依照床号奇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对母婴,产妇均初次分娩,无精神障碍与其他重大疾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9±5.4)岁;顺产44例,剖宫产2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1例,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7例。对照组70对母婴,产妇均初次分娩,无精神障碍与其他重大疾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4±3.6)岁;顺产46例,剖宫产2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0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7例。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予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责任护士“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在产妇床旁进行新生儿抚触、沐浴、换尿片及预防接种等操作,并在规范完成每一项操作的同时,为产妇分步讲解操作要点及技巧[2],并在反复示范之后知道产妇及家属共同学习直至掌握新生儿护理工作。帮助产妇正确喂养新生儿,直至产妇完全掌握正确喂养方法;讲解护理、抚触的重要性,引导产妇正确护理及完成新生儿抚触;帮助家属及产妇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和换尿片的工作。通俗易懂地讲解产后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工作要点,着重讲明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引导产妇平衡营养供给、正确产后活动、定期产后复查及正确避孕。讲明新生儿出生后各种疫苗的作用及接种阶段、接种方法,鼓励新生儿预防接种[3]。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士每日集中将新生儿抱至专用婴儿沐浴间完成脐带消毒、抚触、沐浴,并集中在治疗室接受预防接种。需要健康教育时向产妇及家属集体讲解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问题及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发放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营养支持手册[4]。

1.3 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评价及健康知识掌握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专业程度、健康知识及护理技能讲解情况、实际护理效果、日常沟通交流共5项目,单项20分,满100分,总分≥80视为护理满意;健康知识掌握分产妇健康与新生儿健康两大模块,单个模块50分,满100分,总分≥80分即为健康知识掌握[5]。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抚触、沐浴、喂乳、臀部护理等各项目实际操作规范程度考察是否掌握。掌握健康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良好,愿意接触新生儿,便视为角色适应良好。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女性产后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不仅需要经历对母亲角色的适应过程,还需要学习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沐浴、臀部护理、自身产后健康护理,这个阶段学习和适应内容繁杂,因而需要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护理模式辅助保证产后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

本次研究采用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护士与产妇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将传统护理模式中相对分离和独立的产妇、婴儿护理工作合并起来,新生儿脐部护理、抚触、沐浴等护理工作均在产妇床旁开展,产妇可无障碍接触新生儿各项护理工作,不仅增进了母婴感情、促进产妇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护士还在各项规范的护理工作中增进了与产妇的沟通、交流、指导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了产妇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护权[6],同时也让护士与产妇关系、家庭内部关系更加趋于和谐化。

在母亲床旁完成护理操作,每时每刻都在为产妇示范新生儿护理方法,并可在实际护理操作的同时,为产妇及家属分步讲解并加以指导,产妇和家属也可现场参与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并及时得到护士的纠正和指导,充分调动了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产妇、家属更好地掌握育儿技能及产妇健康护理技能。另外,在床旁护理的模式之下,产妇更易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工作,对各类健康知识掌握效果更佳[7]。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更好地学习自我产后护理与新生儿护理技巧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身为母亲的幸福、骄傲与责任,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母亲角色,并很快消除产后抑郁、焦虑等情绪,亲子互动效果更好,母亲更有信心和成就感,并及早将自我关注变成新生儿护理为中心的关注模式。本次研究中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掌握有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丰富、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能力及卓越的沟通技巧,如此方能更好地服务于产妇与新生儿,完成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技能指导、产后心理干预、母婴感情培养于一体的繁杂的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中开展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以家庭为中心、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以促进家庭和谐与母婴健康为最终目标,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全面优化产后护理工作、改善护士职业形象、拉近护患距离、和谐家庭关系、增进母婴情感,提升产科护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晴,顾幼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2-634

[2] 冯瑜,李云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26-27

[3] 杨晓玲,张颖.母婴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7):196-197

[4] 舒红琴.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45

[5] 徐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25-27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5

关键词:待产产妇;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临床意义据调查显示,90%的人对什么是有规律性宫缩;子宫口多长时间可以开全;一般产程是多久等诸多专业方面知识不了解,更多的产妇由于产检异常、家庭压力、生男生女疑虑、盼儿的急切心情、怕疼或是初为人母的喜悦和焦急等情绪都会影响产妇的临床分娩和后期母乳喂养及产妇的身体和情绪恢复。另外,母乳是新生婴儿最好的理想食物,它所包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最适合婴儿的需求、最利于婴儿消化吸收而且很少引起婴儿便秘、腹泻和过敏等身体不适。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是其他任何奶粉及代乳类产品都无法替代的[1],而健康教育具有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2]。还有一些产妇或是家属,在生产后心理压力大,莫名的焦急抑郁,脾气暴躁等出现产后抑郁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提前2~3d住院待产的产妇68例,分成研究组(34例),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5.3±4.1)岁;对照组(34例),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4.6±5.7)岁,均为单胎正常妊娠,产前检查显示胎儿、羊水、胎盘等指标均正常,没有头盆不称、无骨产道及软产道异常,无其他妊娠并发症及相关症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播放舒缓、轻松地的音乐,制造轻松、安静、舒适的环境,使待产产妇的身心放松,消除紧张疲惫的心理状态;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增强其积极主动为婴儿哺乳的心理意识;产后辅助指导哺乳的姿势、时间、次数及护理等知识,增加产妇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分娩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母乳喂养的产妇例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 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为19例,自然分娩率为55.9%(19/34),对照组的自然分娩为12例,自然分娩率为35.3%(12/34),P

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 分娩前2d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34.8±11.2)和(35.6±10.5),HAMA评分分别为(35.9±10.8)和(37.0±9.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后4d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22.8±10.2)和(28.3±11.4),HAMA评分分别为(20.9±12.7)和(26.1±13.3),P

2.3 产后母乳喂养情况 研究组产妇生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27例,所占比例为79.4%,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混合方式的为5例,所占比例为14.7%,完全人工喂养的为2例,所占比例为5.9%;而对照组产妇生产后,采用母乳喂养的产妇21例,所占比例61.8%,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混合方式的为9例,所占比例为26.5%,人工喂养的为4例,所占比例为11.8%,P

3讨论

3.1对待产产妇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能够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有助于产妇自然生产,提高自然生产率。比较两组产妇产前和产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可以知道,心理护理和康健教育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有明显变化,通过护理可以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母乳喂养率,这对新生婴儿的健康成长及未来至关重要。

3.2 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产妇认识一些错误想法,例如受某些因素影响,一些产妇无奶或奶量不足就放弃哺乳,或缺少哺乳经验,不会护理导致乳汁分泌迟缓而中断母乳喂养[3]。

3.3产妇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促进铁吸收的乳铁传递蛋白、预防疾病的溶菌酶、促进大脑发育的牛磺酸、促进组织发育的核苷酸和增强婴儿视力的DHA等物质;而且母乳的营养均衡,营养比例适中且温度适宜,最有利于新生婴儿消化吸收,这是各种奶粉都不能达到的[4]。

由此可见正确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于产妇和婴儿都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应得到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会平,汪玉莲,董福梅,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3):77-78.

[2]姚秋璇,任竞慧,林琳华,等.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7.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6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

胎儿出生28天后即进入婴儿期,1周岁~3周岁称为幼儿期,这期间往往是小儿成长发育的关键基础时期,如果营养不良会造成很多疾病。所以合理的营养对于婴幼儿至关重要。

1 婴幼儿营养素的需要

1.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小儿对于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人乳喂养的宝宝每日需2g/kg,牛乳喂养者需3.5g/kg。1岁以后供给量减少,至青春期又增加。为使体内的氨基酸具有合适的比例,可混合食用几种食物,使必需氨基酸在种类和数量上互相补充,以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生物价值,满足小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1.2 脂肪

脂肪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又是供给热能的主要来源。它还供给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如果婴幼儿每天吃的脂肪不够,日久会造成体内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而导致各种症状,吃的多也会引起消化不良。

1.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在构成细胞和组织中不可缺少,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产能物质。1岁以内婴儿对它的需要量较多。每天约需12g/kg,当其供给过多,产能占总能量的80%以上时,可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开始小儿体重增长很快,继之面色苍白,下肢浮肿;反之,低于40%时,机体将动员脂肪保证能量的供应,小儿将发生营养不良、水肿、酸中毒。

1.4 矿物质

人体所需矿物质种类很多,婴幼儿营养方面最重要的矿物质有钙、磷、碘、锌等。其中钙:3岁以内小儿常容易发生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性贫血,故必须注意补充。钙较多存在于虾皮、海带、紫菜、绿叶蔬菜,乳类、黄豆及其制品、粗面、粗米等。磷:磷存在于乳类、肉类、鱼类、豆类、谷类等大量食物中,一般不致缺乏。铁:缺铁时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在活动后或大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过速等症状。食物中的肝类、瘦肉、蛋黄、绿叶蔬菜和某些水果中含铁均很丰富。碘:缺碘幼儿会甲状腺素不足。婴幼儿每日需碘35mg~50mg。海带、紫菜内含碘较多。锌:食物中肉、肝、蛋和海产品含锌较多,其次为乳类、豆类及蔬菜等。婴儿每日需锌量为3mg~5mg,幼儿为10mg。

1.5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增强身体抵抗力,调节生理机能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其中维生素A:对于婴幼儿期尤为显著。维生素A的最丰富来源为动物肝脏,其次为蛋黄、奶油、奶等。维生素D:主要调节体内钙、磷,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以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缺乏时,导致佝偻病。小儿所需维生索D的主要来源,一是鱼肝油,二是靠阳光紫外线照射。硫胺素(维生素B1):促进糖类的代谢,保护神经系统,增强消化功能和促进生长发育。婴幼儿如缺乏硫胺素,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迟缓等病症。含硫胺素较丰富的食物有粗粮、粗米、豆类、酵母和硬果类。核黄素(维生素B2):核黄素具有维持神经、视觉和消化器官健康以及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功用。若体内核黄素不足,则物质代谢紊乱,会出现口角炎、舌炎、眼角炎、脂溢性皮炎和阴囊皮炎等。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有肝类、蛋黄、瘦肉、黄豆及黄豆制品,绿叶蔬菜含量也比较多。抗坏血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间胶元蛋白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容易造成幼儿牙龈肿胀充血、皮下出血、骨钙化不正常、对疾病抵抗力弱等坏血病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坏血病。主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绿叶菜中含抗坏血酸多于其他蔬菜,水果中以枣子、柑桔、山楂最丰富。

1.6 水

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是人体对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及排泄的工具。水还能调节体温及起润滑作用,婴幼儿须每日定时饮水喝汤,以便从饮料中摄取大量的水分。此外,从水果中也能获得水分。婴幼儿如果缺水会造成便秘尿少,严重脱水时会造成体内代谢紊乱,水盐代谢失去平衡。假若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0%以上,就会引起死亡。

2 婴幼儿的膳食原则

2.1 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佳的食物和天然保健食品,含有各种营养物质,还有利于提高婴儿的免疫力。故小儿提倡母乳喂养。

2.2 牛奶

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牛奶代替,但要注意,不是越浓越好,这样可能造成消化器官的伤害,所以要参考奶粉质量、成分、年龄等决定。不宜饮用酸奶,酸奶可以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2.3 添加食物

首先注意添加的方式,要根据小儿营养需要以及消化能力逐渐增加,当小儿适应一种食品后再添加一种,辅食的添加要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的原则,逐渐过渡到固定食物;其次注意添加的时机,要在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最后每次添加时都要密切观察小儿的身体情况。

2.4 蔬菜水果类补充

其中尤其橙绿色蔬菜包括胡萝卜、菠菜等,是vA的主要来源。水果里枣类、山楂、柑橘含Vc极为丰富,婴幼儿膳食中应尽量合理的多安排水果和蔬菜。

2.5 应注意粗细粮搭配

以提高营养价值,创造良好的仅是环境,鼓励小儿自我进食的欲望,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7

【关键词】儿童保健 婴儿 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41-01

婴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及时对婴儿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能有效促进儿童正常体格发育,从围产期开始就应该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预防接种,实施综合性措施[1],有效控制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为了解儿童保健综合措施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名婴儿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日龄在3~35d之间,平均27.5±4.5d;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日龄在4~34d之间,平均25.5±4.7d。两组在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家长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婴儿采取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婴儿采取强化儿童保健,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婴儿在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影响性疾病(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情况。具体干预措施如下:对婴儿进行定期体检,分别于生后1、2、3、4、5、6、8、10、12个月进行常规体检并接受儿童保健措施,应用儿童保健电脑进行体格发育评价,发现体格发育的偏差,及时进行处理,发放视、听反应训练资料[2],在1个月时进行听力筛查,排除听力障碍及脑损伤婴儿,应用酶免疫法测定末梢血液中BLAP活性,增高的患儿拍摄左手腕骨片检查,在体检的同时进行神经发育检查,家庭婴儿操锻炼,6个月以内做婴儿被动操,>6个月做婴儿主动操,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服用维生素AD制剂,指导添加辅食,由保健医师指导儿童常见病机多发病的防治。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婴儿第12个月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比较见表1

观察组婴儿在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在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婴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婴儿在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婴儿在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儿童保健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健康保护、健康促进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2006年卫生部公布的我国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中表明城市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儿童保健对儿童的健康生长有积极作用。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3],儿童保健服务也发生了改变,增肌了体检次数,从原来单纯的体格检查发展到心理发育指导,并开展小儿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喂养和营养状况的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更灵活,家长保健医师得到逐步的提高。指导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儿童生长的需要,有利于儿童体格发育,入对婴儿抚摸能增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刺激迷走神经,改善末梢循环[4]。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婴幼儿时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干预与指导降低了婴儿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疾病防治的重点。建立完善的保健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保健,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以满足现代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要。对婴儿进行强化儿童保健,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积极促进作用,并能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裴菊英,闫永生,张英奎,等.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发展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0(6):1904―1907.

[2]詹莉.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2.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8

[摘要] 对婴幼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促进儿童保健实施的关键。医护人员应利用各种机会,对婴幼儿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传授儿童保健技术。通过对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重视,从而减少儿童患病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儿童保健;家长;健康教育;关键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236-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消除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儿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我院始终把0~3岁婴幼儿的保健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以保健为主、临床为辅”的方针,大力开展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从被动接受婴幼儿健康体检,到主动带婴幼儿到医院做健康体检。现将我院的具体教育措施报道如下:

1 健康教育步骤

1.1 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1.1 向新生儿家长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必要性、重要性。主要包括:眼部检查、口腔检查、听力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的检查。若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可早发现、早治疗。

1.1.2 新生儿家长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向家长发放婴幼儿营养指导书、儿童保健手册(卡),嘱其满月时到本院儿童保健科为婴幼儿体检及预防接种,使家长对儿童保健有初步的认识。

1.2 满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2.1医生查看婴儿有无黄疸,对黄疸未退婴儿,要进行黄疸指数检测,若指数偏高,应延缓预防接种,积极治疗黄疸。告诉家长黄疸可影响婴儿大脑和智力发育,嘱其母亲暂停母乳喂养,给婴儿口服妈咪爱,3次/d,1支/次,5 d为一疗程。待黄疸消退后,再到医院预防接种。

1.2.2 对婴儿进行常规生长、体重、头围、前囟、心肺等检查,并为婴儿建立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打印出来,并附本次体检的评价标准、儿童保健指导,主要包括:动作方面、语言方面、对周围环境方面、平衡膳食指南。这样家长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婴儿的健康情况,并可根据其上各个方面的知道内容,在家训练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1.2.3 为了预防儿童佝偻病发生,常规指导家长给婴儿口服小儿五味赖氨酸糖浆,2次/d,2.5 ml/次;维生素AD滴剂,每晚3滴。嘱家长经常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被动体操,以增强体质。

1.3 3~11个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3.1 此期保健重点:合理喂养、加强日常护理和早期教养、预防疾病和意外、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定期进行健康和体格检查,以促进生长发育[3]。

1.3.2 对满3个月的婴儿常规进行智力检测,向家长介绍智力检测是对婴儿智力发展指数以及运动发展指数的检测,达标分数是90分以上,若在90分以下则再做进一步检查。到儿童保健科早教训练基地做Vojta测定,标准是7项合格,若有3项不合格,则怀疑此婴儿有中枢性协调障碍,建议家长对婴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越早越好。

1.3.3 常规对婴儿进行骨密度检查。向家长宣传它是一种无痛、在婴儿左腿胫骨处进行的骨B超检查,主要检测骨中钙的情况。如Z值在-1.0以上,则表明此婴儿缺钙,建议家长为婴儿补钙,以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1.3.4 3~6个月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到第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断奶作准备。嘱家长合理添加辅食,正确选择和制作食物,如先添加米糊,再添加蛋黄、水果、蔬菜。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的原则,循序渐进,使婴幼儿渐渐适应。

1.3.5 督促家长在婴儿1岁以前,每个月或每隔3个月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查看生长曲线是否正常,若体重、生长未达标,应及时向家长指出,了解是喂养不当,还是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血铅偏高等,这些都可影响小儿食欲,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1.4 1~3岁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4.1 此期的保健重点是保证均衡的营养、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和意外、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完成计划免疫[4]。

1.4.2 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医院应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儿童营养专家讲课,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进食特点,现场示范指导家长掌握食物的搭配、合理的喂养方法和技巧,教育家长自己要注意不挑食、不偏食,为儿童树立好榜样。

1.4.3 幼儿期是小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教会小儿说话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因而家长要多和小儿说话,认真回答小儿提出的问题。对于不喜欢说话的小儿,建议家长带其到我院早教基地,由专业早教老师来训练小儿说话,效果理想。

1.4.4 教育家长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可用软毛牙刷刷牙,尽量少吃糖果,以预防龋齿。

2 健康教育方式

2.1语言教育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对于婴幼儿家长提出的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要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使家长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并习惯性、经常性地进行儿童保健。另外,我院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婴幼儿到医院接受预防接种时,应先接受医生的健康检查,发现生长发育不良时,及时向家长提出,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2.2书面教育

向家长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卡),其上有儿童保健的项目介绍,可提醒家长带婴幼儿进行儿童保健。在显眼的地方放置健康教育处方笺,向家长宣传通俗易懂的儿童保健知识,如“新生儿疾病筛查须知”,“重视孩子就餐环境、培养良好进食习惯”,“积极行动预防儿童铅中毒”等,这样家长在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依照书面说明去做。

2.3 形象化教育

儿童保健科门诊走廊、室内墙上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内容有母乳喂养的优点、预防接种须知、实行早期教育挖掘儿童潜能等,以增加婴幼儿家长的保健知识。

2.4 电化教育

利用电视、VCD在儿童保健科门诊每天按时播放婴幼儿喂养方法、婴儿操和儿童早教节目内容。

2.5 电话教育

在儿童保健科门诊专门设立健康宝贝热线电话,通过电话回答求询者提出的健康知识、卫生保健、心理等问题,由于此方式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5],在传播儿童保健知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6 社会性教育

医院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利用家长带婴幼儿参加活动的机会,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为婴幼儿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7 健康教育大课堂

儿童保健科专家定期为婴幼儿家长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喂养方面的知识,并现场示范,教家长怎样进行食物的搭配,受到婴幼儿家长的欢迎。

3 结果

3.1 家长高度重视

通过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的重视。据统计,来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幼儿,从2002年的60%,上升到2008年的95%。

3.2 拓宽了儿童保健内容

几乎所有在本院出生的婴幼儿,都能在家长的带领下按时到医院做儿童保健。医院的保健项目,由原来的生长发育监测,发展到现在的智力检测、骨密度检查、Vojtai测定、营养指导、婴幼儿早教等。

3.3 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起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诊断治疗,儿童营养不良、小儿佝偻病等的预防治疗,减少了儿童患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了21世纪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实现。

4 讨论

4.1 坚持对婴幼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只有家长的保健意识提高了,才能带婴幼儿到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儿童保健服务,医院的儿童保健项目才能得以实施。

4.2搞好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关键是健康教育方法要多样化

医护人员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传授儿童保健技术,特别是医护人员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4.3 我院始终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

这样可使家长在节约重复来医院时间的同时,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学习保健知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全面检查,使婴幼儿的一些疾病得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建议可以在综合性医院推广我院的方法,以确保每位婴幼儿都能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2]胡伟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计划[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3]崔焱.儿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36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9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产后访视是指在产妇分娩后的7、14、28天医生到产妇家中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访视。其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子宫复旧、恶露及伤口恢复情况等,给予产褥期卫生、营养,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体格检查、喂养及正确的护理指导,普及防病知识;指导及时预防接种和儿保门诊。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前、产时保健服务的延续。产后访视对早期诊断、治疗、预防产妇儿童常见病,保障产后母婴的健康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已经从“有病就医”的传统观点迈向了预防保健的全新理念即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产后访视就实现了这种新理念。为了提高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我市渝中区对产后访视时间调整为:产妇出院时(3~7天)、14天、1月、2月、3月、4月。于2005年实行了产后免费访视(包括了流动人口),体现了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关心和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访视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访视中发现的问题

重庆市实行产后访视已20多年,人们的观念和保健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的流动性增大,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的一些老观念也带到了城市,所以在访视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和一些新的问题:(1)家庭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室内气味混杂。(2)乳汁分泌不足,不知怎么办好,急切采用配方奶代替。(3)喂哺姿势不正确,喂养方法不当,造成母乳不足。(4)高蛋白饮食摄入过多,造成营养不均衡,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出现便秘等。(5)禁忌太多,不洗头,不洗澡,再加上褥汗多,造成毛孔阻塞和不畅,易生病。(6)母亲焦虑,由于独生子女,母亲担心多,工作的压力大等。(7)缺乏产后自护经验和科学育儿常识。(8)老观念多,新观念少。(9)产后活动少,出现便秘,产后恢复慢。(10)遇上产妇和婴儿常见的疾病不知所措。

2 访视医生可以解决的问题

2.1大力宣传母乳喂养,传授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提高母乳喂养率:大力宣传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饮食,有许多优点,如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的含量合适当易于消化吸收,完全能满足出生后4―6个月婴儿发育的营养需求;同时母乳中富含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母乳中所含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牛黄酸等,还有益于婴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使宝宝更聪明。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间感情,可促进婴儿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产后哺乳也可促进产妇子宫的复原。防止产后出血。母乳喂养既经济又方便,温度适中且无菌。产后访视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就是要让产妇及家属接受母乳喂养,同时把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产妇,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我辖区近5年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65%比5年前43.4%有了大幅提高,产后访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及时解决产妇及家属在喂养中遇到的问题:母乳不足时。产妇及家属往往不知怎么办,怎样补充配方奶,婴儿吐奶,不吃,又怎么办等,他们对婴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较缺乏,访视医生能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并指导他们科学育儿知识及一些护理保健技巧。

2.3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常见问题,给予正确指导和处理:产褥期产妇容易出现如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伤口愈合差、恶露异常、乳汁不畅、皲裂、乳腺炎等。新生儿容易出现肺炎、腹泻、黄疸、湿疹、呕吐、尿布疹、脐带异常等,而产妇及家属不能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产后访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尽早治疗。

2.4纠正传统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以增强产妇体质,提高母乳质量,进而增强新生儿的抗病能力:产妇高蛋白饮食摄入过多,成天大量的鸡、鱼、肉、蛋。不吃蔬菜水果,又缺少运动,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和便秘。不开窗、不洗澡、不洗头、不刷牙容易造成产褥感染等,从而降低自身抵抗力。访视医生可以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和生活指导。

2.5根据体检情况,对产妇康复情况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健康指导。

2.6评估亲子间情感连结是否存在问题,让他们表达内心的体验和感受,给产妇以心理支持,帮助她们建立信心,同时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产妇要适应新角色的转变以及生理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如新生命的诞生,不知怎样来哺育宝宝等),产妇产后容易出现短暂的情感痛苦或抑郁状态,容易产生产后抑郁,需要得到特别照顾和关爱。

2.7及时指导预防接种和儿保门诊:宝宝出生后有许多预防注射要接种,但产妇及家属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接种,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接种,什么时候开始儿童体检,儿童保健有什么好处等,对于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寻求咨询的对象和帮助。

2.8建立健康随访热线及咨询电话,让产妇及家人在其他时间也能得到帮助。

3 产后访视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3.1提高母乳喂养率、预防接种率,巩固爱婴医院的成果: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中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式。虽然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宣传,人们逐渐认识、接受了母乳喂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妇缺乏相关知识和技巧,影响了母乳的分泌及喂养的顺利进行,访视医生的入户,解决了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高了母乳喂养率。还能及时告知家长婴儿预防接种各种事项,达到及时预防接种,

3.2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一般需6周。此期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感染、产后抑郁症等并发症。产后访视能及时发现产褥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能早期处理,从而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产妇死亡率。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产后访视可以及时发现威胁婴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从而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产后访视任务重大。

3.3产后访视可以架起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帮助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使其顺利度过产褥期。绝大多数产妇从医院回家后不知怎么办,缺乏产后护理经验,产妇自理能力较差。产妇及家属迫切希望从可信赖的妇幼保健医生处获得健康信息和育儿知识,甚至主动与医生联系,要求医生到家里进行探视,我们曾对120名产妇做过调查,其中94名认为非常需要家庭访视医生(占78.33%)、22名认为需要家庭访视医生(占18.33%)、只有4名

不置可否。访视医生的家庭指导,可以解决产妇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充满信心地渡过新角色的转换,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和新生儿的护理技巧,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情。顺利度过产褥期,从而架起了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让产妇在家中就可以得到医生的帮助。

3.4开展产后访视服务,可以体现妇幼保健人员的自身价值,提高医院的社会满意度。医生不辞劳苦,深入家庭,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既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也体现了妇幼医生的价值。同时还能够及时收到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反馈信息,若存在不满现象,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沟通、补救和改进,从而提高产妇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3.5帮助和促进亲子间的情感连结,帮助家长建立信心,使婴儿得以健康成长。让家长尽快进入父母的角色。与婴儿进行交流,鼓励家长拥抱和抚摸婴儿。哺乳、与婴儿说话、唱歌等,能更多、更好地表达父母的,带给婴儿更多的愉悦心情。婴儿每睁开眼睛与父母对视、微笑、或发出愉快的声音都是一种情感交流。亲子间的情感连结是婴儿心理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可小视。

3.6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产妇和新生儿是社区保健服务的重点对象。访视医生深入社区对产妇和新生儿家访,可以实现服务观念积极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保健需要,为群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基本卫生服务,又深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宽了社区卫生服务领域。

3.7促进医院产科建设和儿童保健,提高孕产妇管理率及儿童管理率:产后访视是孕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可以在访视中了解产妇生殖器官等躯体恢复情况,及时反馈可促进医院产科工作。

产后访视对婴幼儿进行营养指导和生长发育检测,将资料建立一个系统的档案,作出生长发育曲线,对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和系统管理工作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4.1建立健康档案和明确健康需求:使婴儿从出生开始就监测其生长发育,与医院的儿童保健工作形成一个延续的系统管理(将产后访视资料特别是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转入医院儿童保健档案)。

4.2扩大服务范畴:提供多样化形式的有效服务,可以将婴儿抚触、洗澡等服务拓展到家庭。

4.3加大妇幼保健经费投入,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4.4提高妇幼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妇幼卫生队伍,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4.5加强产后访视的力度,规范访视内容。提高产后访视率和访视质量,避免访视医生到家只称体重、量身长的简单操作现象。

4.6完善服务机制,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使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有一个延续性,保证资料的及时传输和畅通。

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篇10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地深化和提高。妊娠、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常有各种危险因素威胁到母婴的生命与健康。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护士对孕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各个阶段,从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通过向孕产妇传授有关产科医学知识与护理技能,调动孕产妇积极参与护理活动,并达到恢复与增进孕产妇健康的活动[1]。现将我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产前健康教育

孕产妇入院后做好入院护理,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安排床位,向她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同时作自我介绍,取得孕产妇及家属的信任,从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式的护患关系,稳定孕产妇的情绪,使其尽快适应环境,然后给孕产妇讲解有关妊娠分娩知识,解释各临产征象的发生和发展为正常生理过程,讲解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并告诉孕产妇在什么情况下及时汇报;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教育,如胎膜已破应绝对卧床、采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保持外阴清洁、观察羊水性状的意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讲解间歇低流量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等;讲解分娩阵痛及应对措施,如深呼吸、帮助轻轻按摩腰部、陪娩、给予鼓励和安慰等。要进行剖宫产术的,讲解术前后注意事项,为孕产妇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使她们以愉快、充满希望的心情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2 产时健康教育

临产后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各产程的生理变化及正常分娩过程,安慰、鼓励产妇,消除焦虑、恐惧及紧张情绪,使产妇以最佳身心状态完成分娩。指导产妇宫缩时不要大声喊叫,以保持体力,宫缩间歇时鼓励产妇适当进食、进水及休息,以保证其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来迎接即将来临的分娩,并及时报告产程进展情况;对已进入活跃期的产妇,在宫缩间歇时着重讲解缓解宫缩痛的方法和示范宫缩时放松的技巧、呼吸控制的技巧,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技巧。分娩对于产妇而言,是集喜悦、期盼、惧怕、担忧等复杂心情于一时,护士要体谅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幸福的痛苦”;在产房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柔和、亲切、鼓励、安慰的语言对产妇来说是一种享受和心理安慰,它有利于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护士得体的举止、鼓励的目光和表情、审慎适当的触摸等非语言沟通均能使产妇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以保证产程顺利进行。

3 产后健康教育

分娩后及时告知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协助产妇清洁,在分娩后1h内让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及吸吮母亲,尽早建立泌乳反射;产妇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h,观察子宫底高度、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鼓励产妇按摩腹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产后4-6h内解小便,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产妇返回病房充分休息后,护士开始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按需哺乳的重要性,耐心帮助并指导喂奶、婴儿正确含接姿势及正确的挤奶方法;对于婴儿转新生儿科的产妇,教会母乳储存,确保新生儿得到间接母乳喂养;对疼痛或皲裂的母亲,指导其在哺乳后将一滴乳汁涂于上并保持干燥;对有母乳喂养禁忌的教会人工喂养方法;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方法,如给新生儿换尿片、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等。在饮食方面,指导产妇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喝汤汁以利于乳汁分泌,多食粗纤维以防便秘。在卫生方面,每日用碘伏擦洗会阴两次,保持会阴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开水洗外阴,以免感染;会阴侧切者取健侧卧位;因褥汗多,勤换内衣裤。为保证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及乳汁分泌,指导产妇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尽早适当运动及做产后健身操,有助于体力恢复,促进排尿及排便。

4 出院时健康教育

产妇及婴儿的休养环境需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产妇保证每日8-10h睡眠,与婴儿同步休息;产妇须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保持会阴清洁,42d内禁盆浴及性生活,注意避孕,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选择正确适合的时间放置宫内节育器,剖宫产手术后至少避孕2年;婴儿按需哺乳,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以后逐渐添加辅食至2周岁后断奶;婴儿须按时进行预防接种,产后42d母婴来门诊检查;如产褥期出现阴道流血增多、发热、异常,应及时来院就诊。并告知如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和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及热线电话。

5 体会

通过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了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为母乳喂养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增强了护士钻研专科业务知识的意识,发挥其潜能作用;明确了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是护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和医护关系,明确了开展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