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十篇

时间:2023-12-04 18:00:50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1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识别;相关性;CIS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城市建设美学”的产生,城市形象理论在西方和国内开始萌芽,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形象设计理念,强调了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本质所在。随着建筑美学、城市设计艺术和城市景观理论发展,城市形象的研究也呈现出从追求形式美到追求和谐美的趋势。

一、城市形象和城市识别的概念

城市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公众心目中营造一个美好的、知名度高的、具有吸引力的形象。城市形象设计是对现有的城市活动、城市环境、城市规模等要素进行总体的概括,并通过对这些要素中的正在或将要实施的建设等的描述,用现代技术将这些现实和潜在的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公众的过程。城市形象的概念可定义为:在对城市内外历史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形象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外观形象的形象定位、形象结构、形象目标和实施计划的科学设计,它是指导思想和规划方案。

城市识别系统CIS,英文即City Identity System,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调研、整合、定位、与创新等,将城市的价值理念、特质资源、特色文化等,通过统一的识别系统,加以整合传达,增强社会公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城市自身形象,并建立起鲜明的特征。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三大部分构成。

城市理念识别系统(MI)。指城市独有的价值观、文化内涵等。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影响市民的价值取向,激发公众的积极性。城市理念高度概括和升华而形成城市精神。城市行为识别系统(BI)。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管理组织及活动。城市视觉识别系统(VI)。城市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形象最直接、最有形的反映,包括市徽、市花、吉祥物、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建筑、绿地等。

二、城市识别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是打造具有品牌和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赋予了城市形象的美好品质。每一个城市都能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的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象”、“形象”。如巴黎——“世界浪漫之都”;东京——东西文化交汇的城市;维也纳——“世界音乐之乡”;伦敦——“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罗马——“古典文化集萃”的城市……这些城市的文化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创造了无穷的魅力。就我国城市来说,也有多种文化特色。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杭州的江南风韵、上海的海派时尚、北京的古朴之风、包头的草原文化,无不是以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并表现为某种形象留在人们心中。城市识别设计进行开发、建设是对整个城市进行艺术再塑造。通过科学的、艺术的创新设计,使城市中所有的构筑物的物质实体,从美学的价值上,形成社会象征意义。如对城市公共设施系统中各种能传达信息、表现视觉的要素如店面招牌、户外广告、公共设施及其他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全面设计出新。再从“点、线、面”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进行全面再创作,使每个“城市物质文化符号”都能成为城市形象的表现体,成为城市形象的“合理构成部分”,使城市通过这些文化符号,从一般的生活体系中升华出来。最终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使城市成为“生活与艺术品的大容器”,使城市从文化与艺术层面展现形象魅力。

城市形象的构成都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融会、提炼、概括进而抽象符号化,具体的对象被抽象成一种意识储存在记忆里。城市形象的诞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人与城市环境之间视觉和心理、行为感觉上的联系,涉及人们的时间、空间感和幸福感。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的一种习俗,这些习俗在城市的自然形态、设计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力和内聚力,一种固有的地方感、历史感。一个城市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这种对赋予城市及地区以突出性格特征的精神和伦理潜力,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它已经同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使生活环境美好动人,更具表现力,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象征,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没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具有功能关系的格局已经逐渐演变而成,即社会习俗、文化心理和已建立的建筑群体、城市公共设施的约定俗成,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一种赋予城市的性格和特征的,即城市的形象特征,在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一套能便于人们识别于其他城市,便于记忆的视觉符号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将企业形象、组织形象概念引入城市研究领域,提出具有新涵义的CIS概念。新的CIS可以理解为城市形象战略(city image strategy),也可以理解为城市识别系统(city identity system )。把城市形象设计导入城市建设,对内能提升建设理念,明确事业领域,确立整体规划,加强管理力度;对外能方便多方沟通,强化信息传播,促进国内外交流,提高社会认知力,信赖度和知名度,使城市获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工具,并被视为城市人力、物力、财力之外的第四资源。

三、城市识别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城市识别系统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对城市形象的规范化、定向性的设计,可以表达城市形象及其在各种场合出现时的标准化的视觉传播方法,直接作用于公众的感宫,是一种全方位的视觉扩张。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城市形象视觉符号设计系统,可以塑造出城市形象的个性特点,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识别形象,弘扬城市精神、传播城市文化、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小结

在众多欧美发达国家,对城市形象识别设计十分关注,如威尼斯、纽约、意大利等等。城市形象视觉设计是与建筑学、城市景观学、设计艺术学、美学息息相关。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城市造美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构建核心城市形态;创造性的建设城市景观;创造中心城市和商业中心区功能增强;构建合理的交通系统;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创建城市风格与特点。当时的美国政府己经开始重视对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在我国,城市发展目前尚处于城市化的初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国策给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当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建设应由外延转向内涵发展,由比较硬件建设转向注重软件建设的阶段,城市正面临和正在进行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大变动及重新建构,城市结构整体调整与城市文化特征的树立将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研究所.城市导视系统设计[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2

【关键词】:概念规划、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规划的涵义

在中国,概念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赵燕青认为:概念规划是一个横跨经济与空间的规划,其内容涉及部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包括总体规划大纲阶段的主要工作。张兵认为概念规划是要表达城市与区域在一个长久阶段内发展的整体方向,以及可以指导当前行动的整体框架。王蒙徽等认为: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中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的规划。它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虽然上述表述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概念规划不可以与现行已规范化的规划体系的某一具体层次相对应,它具有区域的基本观念。概念规划是一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尤其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它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大政方针问题,强调对全局的把握,是涉及到空间、经济、环境等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

概念规划的发展过程

概念规划在国外已多有尝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英国、香港、波兰等国家都曾经编制过“概念规划”。

2.1英国的概念规划

英国的概念规划分两个层次,结构规划和都市战略规划指引

2.1.1 结构规划

结构规划在英国又称战略规划,一般以郡为单位编制,为未来15年或更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作为地方规划的依据。在规划区范围内提出人口、住房、就业等的发展目标和建议,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公私部门的决策以及向政府和公众阐明有关结果和建议,确保地区发展与国家的区域政策相符。

2.1.2 都市战略规划指引(SPG)

都市战略规划指引(SPG)产生于各城市区与环境部区域官员的对话合作,正是这种机制决定了SPG的特征,即不追求正式的结构和详细的方案,而是追求双赢的选择。环境部对SPG拥有最终决定权,这使得SPG带有政府决策的色彩。SPG的重要职能更多反映在其程序性和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SPG创造了一个展示和缓解城市区之间战略矛盾的论坛;(2)SPG为中央政府干预城市区之间矛盾提供了法律依据;(3)SPG提供了一个区域层面的监督框架。

2.2 美国波特兰概念规划

美国波特兰市20世纪80年代曾经编制过概念规划。概念规划定位于城市规划主要要素的表达方式,主要反映土地利用、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物质特性,例如:河流的利用与开发、交通走廊、高密度闹市区、低密度商业区、工业区、公园和开敞空间等等。

2.3 结构规划、SPG与概念规划之比较

各国的概念规划虽然在程序、内容、层次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在关注的主要问题、规划理念、规划手法上存在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共性,恰恰是“概念规划”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出“概念”的内核。

2.4中国概念规划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概念规划是在现实的需要下产生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适应性。2001年1月广州市完成了国内首次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工作,此次规划编制的工作参与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都根据他们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对概念规划的理解确定了概念规划的内容和模式,并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对概念规划的概念、内容、模式、性质的大讨论。

我国的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划体系。然而规划体制面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1)城市发展质量问题;(2)社会经济转型背景问题;(3)传统规划模式僵化、内容庞杂问题。

概念规划的内容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城市与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也有明显区别。在美国,表现为注重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交通、住房和环境的规划;在日本,则侧重于开发资源,复兴经济;在德国,侧重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在法国,以国土整治为特色,以土地均衡发展为目标,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在俄国,以发展重工业基地为重点,以部门专业规划为主,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

概念规划的方法

概念规划方法取决于概念规划的特点,具体地说,是由其目的、理念和对象所决定的。和城市规划相比,概念规划一方面具有目标的未来导向性、对象的宏观复杂性等共同特征,另一方面,它更加强调规划的超前性、宏观性和战略性。

从我国已经进行的若干城市的概念实践来看,概念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论证,提出或论证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概念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当注重新理念的引入,并且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进行协商和利益平衡。城市中各种利益集团和各个阶层应当通过咨询、讨论等手段,参与到规划的全过程中来,共同协商、寻找解决区域与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区之间、城市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满足大多数人要求的规划。

概念规划的缺陷与发展趋势

正如崔功豪教授指出:概念规划既没有对城市物质要素发展作全面的部署,也没有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如用地条件、用地比例、用地指标等);概念规划缺乏区域规划的深度,也缺乏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度;他只是提供城市发展思路和空间方案的一种设想和研究。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3

1城市景观墙的概念

了解城市景观墙的概念是深入分析的重要前提,当前的城市景观墙已经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元素。城市景观墙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城市景观墙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城市景观墙的运用

2.1城市景观墙发挥的作用

景观墙的设计建设将环保理念充分应用,绿化墙体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绿化墙体经过专门处理能够实现绿色植物同墙体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出现垂面绿化的效果,既能够增强美感,还能够起到环保作用。此外,绿化墙体还具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空间作用的发挥是其典型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墙科学合理地利用能够把景观墙的空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工作中,景观墙往往可以采用组合排列以及分割等形式来处理,增强其空间感。文化作用的发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手法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浮雕塑造法、马赛克拼贴法、彩绘表现法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手法。在今后工作中,对于这些内容要不断加强研究,才能够真正适应实际需要。

2.2城市景观墙的具体应用

在新形势下,对于城市景观墙的具体应用也应科学分析,立足于实际需要。道路、公园、广场以及居住环境的设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科学设计。公园是重要的城市景观。公园的设计既要满足其实用性,还要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能够把景观墙内容同服务对象协调统一起来,使得景观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园林环境中。城市中的广场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以及文化广场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对于这些不同形式的广场,在实际过程中应该结合其不同功能科学设计,有助于满足实际要求。对于市政广场而言,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其严肃性,同时还要体现出对人们的亲近性;对于文化广场而言则是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对于纪念广场而言则是要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精神;休闲娱乐广场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营造出安全、干净以及和谐的环境。道路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道路选型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设计,景观墙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墙本身具有文化传播性和观赏性等多种功能,这些因素的设计对于满足实际要求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景观墙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同其它设施的结合有助于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外出环境。景观墙在居住环境中的设计,首先要能够保证具有舒适性及方便性,能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

3结语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4

(一)注重把握区域形象标志定位,形成上海新的区域品牌形象

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离不开区域形象定位。上海区域形象定位,既要注意上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性,结合上海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未来的发展态势和区际分工作前瞻性谋划,又要注意功能与文化的结合。功能与文化的结合是指把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赋予区域形象定位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只有当城市的文化和它存在的功能处于一种水融的状态时,城市(区域)形象的真正魅力才能得以发挥。以杭州和香港为例。杭州形象标志设计的成功,源于成功的形象标志设计定位———“生活品质之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既是杭州“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的体现,又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外延再现。将城市特色融入城市形象之中,综合体现城市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而香港其形象标志定位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形象标志的定位既延续了100多年积淀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同时,也前瞻性地预见到未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它所处的地位和优势的变化。可见城市形象标志定位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上海区域形象标志定位也应从上述角度考虑。上海区域形象定位,应将重点放在区域的未来发展上。结合上海历史、现实、未来的正负因素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态势,结合区域历史人文和区域特色等优势的发挥。

(二)注重标志设计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创造上海新的区域标志形象

1.运用“意象形式”,突出区域本底性。

意象形式是以某种物象的形态为基本意念,以装饰的、抽象的图形或文字符号来表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抓住区域识别的功能和内在需要,深入挖掘区域本底特性。如奉贤区标志设计手法上可以运用意象形式手法,造型上采用意象、装饰手法,加强标志的艺术格调,凸显区域精神。可以以流传于江南桥乡奉贤的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滚灯为设计元素。采用装饰性手法将滚灯元素符号化,利用装饰性的滚灯符号表现出奉贤的主题性内容。既融合当地特色,又能展现出奉贤区精神面貌。标志利于识别、记忆。

2.将区域符号艺术化,突出区域特色性。

标志是“形”的提取与衍生,是对图形的概括与归纳,是一种图案化的视觉符号。因此只有对图形精确把握,使之与人心心相印,才能更好地表现标志的艺术性及内涵。达到区域识别的效果。区域符号,可分为外在符号与内在符号。外在符号,是指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与景观,能直接体现区域特色的元素。内在符号,是指区域习俗、精神、人文历史等能代表区域精神和生活需求的因素。因此,在设计上尽可能的将区域外在与内在符号加以概括、提炼,并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形象相结合,使之构成具有完整艺术性的图形符号。使区域标志更具鲜明艺术性、形象性和识别性。如静安区的区域符号为静安寺商业中心建筑群。进行标志设计时可将区域外在符号与区域定位相吻合,将静安商业中心建筑群为标志设计元素,利用线的流动、飘逸的表现手法,来体现静安区的繁华与现代,时尚与大气。标志既具有想象空间,简洁又极具艺术性。而黄浦区标志设计可以充分利用黄浦区区域符号“豫园”为创意点,将最能体现区域底蕴的豫园形象概括化,充实和发展传统图形中的庭、阁与篆体文字的巧妙结合,来突出黄浦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而标志中的庭、阁建筑已不是表面性的符号的运用,更多的是蕴含和展示着一种精神追求。同时标志又蕴育着艺术的美感。

3.运用立体化的设计手法,凸显现代城区品质。

立体化标志设计是通过透视原理和阴影、投影的效果,根据所设计的标志的明暗、色彩、深浅和冷暖等多种变化,达到远近和层次的关系。其独特的视觉美感能体现出标志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如果将立体化标志设计运用于区域标志设计中,对提升区域品位及内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松江标志设计,可以运用立体化的标志设计手法,以求达到地域特色与现代潮流相结合,体现现代城区品质。标志可以采用松江区标志性建筑———方塔为核心设计要素,利用现代立体化设计手法将塔的特点———塔檐的翘角、层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元素在新的组合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以此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如(图1)。运用立体化标志设计,不仅展示了松江作为上海重要城区与徐家汇、外滩、陆家嘴等中心区域接轨,开创区域发展的新天地,同时也展示出面向新世纪的松江全新的精神面貌。同时方塔作为区域的形象代言,更加生动、感性,更加深入人心。方塔象征的松江区标志是松江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突出整个松江形象的重要文脉资源。

4.运用插画的设计手法,体现区域的风貌特征。

插画标志设计是将手绘插画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标志之中,使标志更形象、更生动。例如:崇明标志设计如(图2)可以加强手绘插画的表现形式,依据崇明区域定位“绿色崇明、生态崇明”可以以树、湖、水构成美丽风景画,不仅表现出崇明绿色生态的美景,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美。这与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概念相吻合。增加了视觉识别性与记忆性。

5.注重色调的运用,有利于展示区域精神内涵。

色彩的运用对区域标志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设计定位,通过契合的色彩挖掘各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达到人们的情感共鸣,便于人们对区域特征的记忆,形成区域固有色。另外,在色彩的运用上,除了表现视觉效果、区分区域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色彩意蕴区域精神品质,并注重把握色彩视觉心理这一原则进行设计。如崇明标志,可以以绿色为主色调,传达“绿色崇明,人文生态”的理念,同时绿色也象征了崇明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及创造“绿色”生活的乐观生活态度。

二、促进上海区域性标志的应用与推广

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的方案最终是要进行应用与推广。区域标志是区域品牌的形象代表,是区域的识别符号,应注重应用与推广。较好的运用可以增强区域形象。例如,可将浦东区的标志图案依照重构关系重组(标志核心不变),形成空间效果,用于路面的指示牌,也可以将标志放大缩小,运用到地面、墙面、井盖等公共设施,使区域形象更为直观,也更易市民对区域的识别。上海区域标志的产生势必对其他城市进行形象设计起到很好的学习和借鉴的作用,应加强推广。可以通过上海特色节日,上海文化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电影节等活动进行系列宣传。也可以开展城市形象设计系列研讨会与其他省市进行交流等,总之这些对于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5

关键词:城市形象;体验;交互;城市核心价值理念

0 引言

在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较大的影响力,谁就占据了发展的主动位势。而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城市性质、功能和人们对其外在表现的领悟,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今天的中国,城市形象建设仍在发展阶段,城市形象的传播,仍处在广告式的单项宣传层次,传播方式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广告、城市形象片上。然而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人们不再局限于事物的本身,更倾向于一种非实物层面上的情感体验。而城市形象作为一种以客观的城市为对象、给人呈现主观印象和感受的传播主体,更需要获得人们的主观认知。因此,本文将视点放在了城市形象的体验层面上,探索如何建立有效的城市形象体验来帮助城市更准确、更有效地对内对外传播自身形象。

城市形象体验的设计要从自身的特性出发,并充分发挥体验的优势。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把握好城市形象和城市形象体验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好的城市形象体验设计,应该准确有效地传达城市的形象,体现城市的核心价值理念,帮助人们认知、感受、理解城市的内涵,使体验者获得情感体验,进而对人的精神层面做出贡献。为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形象体验的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1 重视体验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1.1 交互设计的内涵

交互设计的概念最早由全球最成功的设计公司之一IDEO的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提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认为:交互设计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在于产品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即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用户能感觉到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由于人和产品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所带来的,具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1]

总的来说,交互设计是注重人和系统的互动,注重交流的内涵和方式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它不是单纯的产品设计,而是从关注产品的功能和效用到关注用户的体验,强调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双方交流互动的行为模式。体验中最重要的,就是受众的参与以及与受众的互动。所以,交互设计是城市形象体验设计的关键所在。

1.2 设计方法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提出,认识活动绝对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或被动反应,而是主体己有的知识结构对客体刺激的交互作用。[2]他提出了“S―AT―R”公式,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构建过程。即认识主体只有将客体刺激(S)同化到(A)自身认识结构(T)中,才能对客体做出反应(R)。因此,认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将外部的信息同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同时通过改变主体认知结构来适应客观环境,这两个方面的协作共同帮助认识的形成。

以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为依据,来深入考察参与者在进行城市形象体验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可以使交互设计更加符合体验者的心理需求,提升他们的参与效果。从发生认知论的角度看,当体验者开始进行城市形象体验时,他的头脑中并非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交织着体验期待和自身经验的复杂网络。这张网络上有体验者之前对城市的印象和认知,也蕴含着体验者自身的文化背景、生活境遇、个人素质和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体验者对体验的接受并非单纯的S-R模式(S=刺激,R=反应),不是简单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而是一种复杂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认识过程。体验者需要结合自己的认识结构和自身心理的作用,将体验带来的外界刺激接受,再经过自身对城市形象认识经验心理结构的筛选、具象、整合,并且根据个人对城市既有印象所构成的对城市形象的思维定向对整个体验的内容进行认知、理解、分析和感受。用“S―AT―R”公式来解释,就是体验者并非消极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喜好、习惯、经验等形成的认识模式来阐释城市形象体验所展现的各种潜在信息,然后做出对设计者构建的城市形象的反应。

因此,体验者个人的认知结构、体验经验等决定了体验必然具备较强的主观性,也预先决定着体验者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和理解的方向。因此,城市形象体验的设计需要对体验者进行有效的引导,来消除体验者先入为主的心理,从而使体验效果符合设计者的预期。

2 对情绪记忆进行印象关联

2.1 情绪记忆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6

一、城市品牌的作用力

品牌的影响意义深远,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强势品牌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品牌,全球3%的强势品牌占领着40%以上的市场分额。而在另一些特定市场,处在领导地位品牌的平均利率是位居第二品牌的4倍;有的甚至高达6倍之多。品牌的原则也适用2/8定律,大多市场80%以上的份额由强势品牌占据,剩下20%的市场由无品牌主体分食。可见,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强势品牌决定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一个城市是否拥有强势品牌直接影响外来投资、游客、消费者的决策。

城市的资源就是城市的产品,当城市品牌化之后,城市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知道并了解这个城市,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相连,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个元素之中。让城市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与城市同生共存。

二、城市品牌内涵

我们说,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人文景观、建筑特色和历史风貌形成这个城市的特色,将这种城市特色定位包装就形成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城市文化、CIS,城市品牌是凝聚城市的灵魂,其内容由高度概括、高度凝炼的反映城市价值的信息构成,这些内容与城市环境中包括外来游客在内的各种主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城市的名称、标志、市徽、市花、吉祥物、宣传口号仅仅只是城市品牌的基本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以及一切以宣传城市的活动均应服从并服务于城市的品牌内容。所以,要打造一个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就要先从丰富并发现这个城市的旅游价值入手。

三、旅游城市定位方法论

一般意义上说,城市的旅游价值由四个方面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景观环境、城市社会环境、城市物产环境。丰富并完善这四个环境要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丰富品牌内涵、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的过程。下面,我们结合案例来阐述城市品牌概念提炼的来源和丰富品牌内涵的手段。

定位途径一:从城市自然环境提炼

案例:贵州贵阳

城市背景:贵州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历史悠久,气候适宜,民俗文化众多,那里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树木常青,之前他们以第二春城宣传推广自己的城市形象。

概念提炼:和产品一样,城市营销也离不开其独特的销售主张,贵阳有60%的森林覆盖率,“森林之城”的概念定位远比“第二春城”的卖点更具其独特性、唯一性。

概念内容丰富举措:

1、 城郊实行300公里的第二环城林带。加快实现“森林之城”的步伐。

环城林带建设需要的资金运用市场机制,将造林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民间资金先期投入林带建设。

2、城内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净化市内河道,修建绿色走廊。

3、用围棋文化做载体将“森林之城”传播。

定位途径二:从城市景观环境提炼

案例:格林纳达(Grenada)

城市背景: 格林纳达(Grenada)是加勒比海一个火山岛,其传统经济为农业,大多资源均未被开发商开发,之前这个小岛城市是用该小岛的物产资源--“香料”来推广自己,宣其为一个“盛产香料的小岛”,显然,这个卖点很难招揽游客。

概念提炼: 区别于加勒比海的其他岛屿,这个小岛的一切均处于未被开发的原始状态,没有游客、没有高层建筑、没有大饭店,也正因于此,它能最原始地表现加勒比地区的风貌,是一个完全没有受到破坏的小岛。由此,“加勒比海原貌”的概念成为该小城的独特卖点。

概念支持: 没有一座建筑会比棕榈树更高;瀑布是天然而非人造;海滩没有受到开发商污染。

定位途径三:从城市社会环境提炼

城市的社会环境、历史沿革也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独特卖点,这里我们以香港为例,城市背景: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著名的采购中心和商业中心,但这个城市依然面临国际投资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竞争危机,面对危机,需要香港站在全球和未来的角度重新塑造一个适合未来发展的国际化品牌,确立其在国际社会的定位。

品牌定位:“香港是一处融合机遇、创意和进取精神 的地方,动力澎湃,朝气勃勃。既是运输枢纽,也是文化汇聚之都,又位处亚洲最优越的策略性位置,人才荟萃,成就耀目,称其为“亚洲国际都会”再确切不过。

品牌形象标志:“飞龙”形象由香港的英文缩写H和K融入设计图案中,龙身的线条以中国书法表达,飞龙的流线型姿态予人前进感和速度感,象征香港不断蜕变演进。

定位途径四、从城市物产环境提炼

案例:景德镇

城市背景: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而最具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当属其陶瓷资源。

品牌定位:“瓷都”

四、城市包装工具论

品牌塑造必须凸显品牌气质。法国巴黎有的是浪漫气质,美国纽约有的是商人气质,意大利的罗马有的是古典气质。城市的气质由表及里,内外的和谐统一成就一个城市的品牌气质。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是为城市的内气质,那城市外的建筑、景观、广告宣传、活动表现便为城市的外气质了,城市内气质需要长久的积淀,城市外气质需要的是经市场调查后的科学包装。

五、城市营销机构论

城市品牌运营商

城市品牌经销商

六、几种城市品牌建设误区

1、将市政建设等同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的旅游资源为城市品牌的塑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不少以旅游经济为城市品牌基础的大中型城市普遍有个误区,就是误将市政建设和改造等同城市品牌的建立,一两项工程、几个概念住宅小区、几个城市广场远不能说明一个城市的气质,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市容市貌只如人的衣着外貌的改变,但纵然再多的修饰如果其言谈举止思想性格和外表格格不入就会给人一种穿着雨靴跳巴蕾,梳着云髻拿大顶,穿着棉袄跳探戈的滑稽感觉。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7

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展与国际化都市的战略日标出现偏差。由此,本文提出了在城市复兴的大背景下,分析和举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在探讨在城市发展中当地地域文化的运用、传承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及凝聚力。通过分析在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景观规设训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相关对策研究究,以建立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和乡土性双重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塑造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景观空间载体中的社会共识体验。论文从城市地域文化的概念定义和城市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提出,通过地域文化的概念、内涵以及精神分析引证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思考,通过历史文化、建筑、园林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出发发掘城市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景观; 景观文化

1、文化内涵的发掘

尊重场地原有历史文脉及场所精神。保持场地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是延续周边大环境景观风貌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设计在发掘地段原有文脉基础上提炼并延续其潜在内涵。对人文景观进行评价要在对场地原有历史及文化遗存尊重的基础上,对地段环境和历史文脉进行分析、解读、提炼和升华,同时注重探究空间形式潜藏的内在含义,尊重并保护环境原有地貌、文脉肌理,使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空间环境特征融合。

在考]景观环境的要素中,作为整体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建成场地的景观规划必然要服从其总体定位,风格特征以及延续其历史文脉,从而做到部分与整体相协调。

2、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景观的对策研究

地域文化景观同时也应充分重视乡土性保护这关键环节。现代景观意义上的乡土性己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并非仅仅是固守于地方形式,很少接受其他区域的创新;最近几年被广泛引用的当代乡土在概念上被定义为: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传统场所和气候条件所能作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介乎习惯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简而言之,于景观规划设计中贯彻地域文化策略,并非只是味的钻到故纸堆中企图复制历史,这里的贯彻更强调的是种于传统中小断摒弃糟粕,加以修止从而赋子景观新的内容。俞孔坚教授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匀_关系方而来理解,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种历史记载。

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一座城市中,在城市的物质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城市园林、建筑等在内的城市景观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形态与特点,使人们在城市中有归属感,认同感,同时被这些景观元素感染、亲润,使得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感官和心灵。使得人们具有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因此,城市园林、建筑等元素的保护就显得举足轻重。

4、地域文化景观是有机联系的生命体

地域文化景观具有有机生命体的特性,通过自组织来维系整个系统的运转。如果将目标地块比作躯壳,空间的划分比作骨骼,交通比作血管,那么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就象征着贯通有机体各处的血液,可见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二元对立的态度处理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或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大。

5、城市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景观中的地域包含地理及人文的双重涵义。大至面积广裹的区域,小至特定的庭院环境,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原因,千日可一处场所历史地域形成了自身的印记,自然环境与文化积淀具有多样性与特殊性,不同的场所之间的差异是生成景观多样性的内在因素。景观设计从既有环境中寻找设计的灵感与线索,从中抽象出景观空间构成与形式特征,从而对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群和文化加以表现,通过场所记忆中的片段的整合与重组,成为新景观空间的内核,以唤起人们对于场所的理解与记忆,形成特定的印象。

6、结论

通过景观设计保留场所历史的印记,并作为城市的记忆,唤起造访者的共鸣,同时又能具有新时代的功能和审美价值,关键在于掌握改造和利用的力度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包括对原有形式的保留,修饰和创造新型的形式和内容。这种景观改造设计所要体现的是场所的记忆和文化。城市保护,保存,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城市文化保护是强调整体性的保护,从城市平面的图形与背景研究中确认保护的范围,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形与势,积形成势,才能托物寄情,寄托城市文化的涵义。占城要划定历史文化区域,新的建设必须尊重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尊重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相辅相成。例如西安占城的保护必须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谐一致。既要保护占城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好占城的重要文物。

[参考文献]:

[1]任致远,关十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2. 5

[2]丁楠,浅谈文脉一城市记忆与延续,《工程与建设》,2007. 2

[3]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

[4]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 [J].地理科学,2004, (6): 660- 665

[5]土云才,史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 2): 31- 38

[6]马定武,直面后现代的城市文化现象[J].新建筑,2005, (02): 9- 12

[7]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儿点思考[J.建筑学报,1999(11):52- 53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系统;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早在1992年, 我国著名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就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 把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山水画意、环境和园林艺术融入城市环境的营造, 将城市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历史文脉高度融合,既包含生态观念, 又具有历史文化内涵, 是一个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概念。城市范围内生态区域逐渐缩小,致使各种野生动物濒临绝迹;城市气候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解决人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探索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城市自然生态问题的关注,在199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在欧美曾出现建设“生态城市”( Ecopolis) 和“绿色城市”( Green City) 的思潮,从原先关心保护城市公园绿地的有限概念与活动,扩大到保全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概念与范围。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也采用了这方面的概念与思维,把改善和提高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来考虑。

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模式、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都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与探索, 很多城市也正在按各自的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设。

1 生态城市基本理念

“生态城市”是197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 届会议上“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中提出的。1987 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雅尼茨基(O. Yanitsky) 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式,那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日本建设省1992 年提出,生态型城市至少包括: ①节能、循环型城市系统; ②水环境与水循环; ③城市绿化。北九州市提出“零排放”生态城市建设的构想。

2000 年日本提出建立循环系统社会,力求通过建立循环型社会,促使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树立新的价值观念,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深圳宣言指出,建设生态城市包含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5 个方面,并提出9 项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行动措施。

生态城市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从理论上各国的学者仍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标准。

在生态城市建设上,各个城市的目标、方法、建设重点等均不相同。致力于城市生态条件的改善,推动城市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为城市向更高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转化奠定生态基础是大多数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

当前,各国城市迫切需要从国情和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寻求和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道路,在确保城市区域的经济和社会获得稳定增长的同时,使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组合状态。

构建生态城市,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构建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

2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生态城市建设现已超越了促使城市物质环境协调的层次,进一步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使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体现了一种更广义的生态观。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巨系统,是在自然本底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与周围环境、区域、城市网络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是自然环境定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自身的生命节律和生成、发展、衰落的过程。城市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系统从诞生起,就是对其生成环境的一种对立和破坏。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系统中的大气、土壤、水体等,已被人类的城市生活和生产弄得面目全非。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体现在城市具体的发展目标上就是既要达到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追求最大效益的社会经济目标、满足城市居民本身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还要形成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建设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城市众多子系统之间保持高度的协调以求城市发展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性。

3 具有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理念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只考虑城市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而是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个方面。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 Humane) 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不能缺一。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

3. 1 生态城市结构

生态城市的结构在城市总体布局层面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结构、河湖水系结构,还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绿地系统结构等,以形成城市与自然交融的生态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规划必须建立在摸清城市自然本底系统状况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及城市的开发容量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保证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主构架的连续性,形成城市生态体系。

这种连续性、系统性对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生态效能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城市生态设计的基础。

麦克哈格是第一个把生态学用在城市设计上的,他提出了生态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

(1) 生态系统可以承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力,但这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因此,人类应与大自然合作,不应以大自然为敌。

(2) 某些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因而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

他把自然价值观带到城市设计上,强调分析大自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机会和限制条件,他认为,从生态角度看“, 新城市形态绝大多数来自我们对自然演化过程的理解和反响”

现代城市规划除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外,用地大小、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气候、水文及工程地质等自然要素的制约因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2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总体层次的生态城市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和整体形态的设计

(1) 构筑城市―――区域一体的生态大环境。

在更广域的空间合理分布与组织生态绿地与绿色空间。如利用山川、河流等形成的自然空间和丰富的植被,通过插入城市内部的森林或其他绿野,加强城市大气的对流,不断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利用城市郊区自然的净化有害气体和水体的能力,为城市地域乡土互动、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适宜空间,优化城市的生态链。

充分理解城市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城市发展演化过程,做好生态调查,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素材(自然山水、植被) ,顺应城市自然本底系统的天然脉络,合理规划城市的人工生态要素(如人工河道、人工防护林等) ,将它们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有机交织,形成交叉互融的立体生态网络。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整体生态机制的分析,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能动作用,遵循生态设计原则,促使城市空间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加强与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城市空间的适应能力。

(2) 建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城市开敞空间系统(Open space system) 作为城市绿色与自然空间组织的一种概念与方式,可以溯源到19 世纪的70 年代,英国伦敦1877 年制定的《开敞空间法》

克•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敞空间的定义则是:“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看往更广阔空域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开敞空间”。

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它包括自然风景、河流、森林、山体等的自然空间及城市的广场、道路、庭院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

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性构筑,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城市景观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一系列城市子系统的综合协调,从而发挥城市总合的系统功能。

(3) 建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的园林绿地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绿地系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本底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应重视城市生态格局薄弱和缺失环节的弥补与重构,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绿地廊道的贯通性,不能把绿地作为城市实体布局之后的填空部分。

在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中,以城市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原则,把街道绿地、公共绿地、单位绿地及大小公园、郊区林带和区域大范围的自然山水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充分发挥绿色生物系统的生态功能,通过合理的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保障城市生态机制的良性运作,优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城市和自然的和谐与共存,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城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权重;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来的。有关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先后出现过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生态城市进行简单化和现实化,第二种观点将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是第三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且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互惠共生、协调发展。

2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不全面,层次结构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和指标层,系统层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而其中反映资源和能源利用状况的仅有关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与利用的4项指标,且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二次资源的利用化程度,在指标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另外,城市的社会发展涉及住房、居民收入水平与分配以及科教文化等多方面,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只列出了城市化水平、采暖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三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状况。

(2)指标体系未分配权重

权重是反映某一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相对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并没有考虑各指标对实现生态城市总目标的权重,并且指标权重的分配得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指标体系能否客观反映考核对象的实际。

(3)指标体系不能体现各城市的特点

国家颁布实施的指标体系虽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的共性,但却体现不出城市发展的特性。例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均以万元GDP为基准,只有新鲜水耗是以单位工业增加值为基准,不能很好的体现沈阳市这种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的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程度和资源利用率。

(4)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不合理

现行的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是环办[2005]137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该考核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 、方案中的指标体系是环发[2003]91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提出的,而2007年已经对原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现执行的是环发[2007]195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而新的指标体系颁布实施后,仍没有针对该指标体系的考核方案出台。二、现行考核方案中对基本条件和各项指标的赋分方法是“达标满分,不达标零分”,无法体现考核年度指标值与标准值的差距或者达标后的先进程度。

3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然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时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一方面旨在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让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发展方向,掌握城市发展阶段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旨在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评价和测评。

3.1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本研究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系统。通过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频度分析法,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选,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确立最终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见表1。

3.2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对于一个包含多因素的评价目标来说,各指标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为了表征这一差别,需要引入“权重”的概念。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科学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权重的大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本研究对子系统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子系统的权重依次为0.2、0.2、0.35和0.25。对专题层和指标层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Saaty T. L.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两比较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根据以上方法确定的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结语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针对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多层次分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也可以运用其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测评,从而推动沈阳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也应指出,该指标体系还有待在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忠英,姜华. 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城市发展方向探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01:24-26.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篇10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14-02

引言

目前解决该课题的研究文献大都集中在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等方面。那么如何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急需研究节约型城市的模式建设。本文从概念、内涵、内容,特征、理论基础以及支撑体系与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给当下低碳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1 节 约型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1.1 节约型城市的概念研究

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概念。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种以曹康“ 代表,认为节约型城市的直接思想来源是节约型社会,概念源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两者不仅在构词上存在传承关系,而且一些概念和方法也雷同。因此可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来定义节约型城市。另一种以李全为代表,他 从系统的角度定义:节约型城市是节约型社会这个巨系统的予系统,其是宏观的节约型社会在中观层面上的表现。根据优化的职能,在城市职能体系战略协同与韧性基础上定位,优化城市要素结构,使城市的子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最佳整体性能的城市系统。第三种观点,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李芸[31定义节约型城市是将节约经济模式贯穿和渗透在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生产过程、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以及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各个方面。城市中的各组成部分达到了节约,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的节约,也可实现节约型和低碳型城市的统一。

1.2 内涵的研究

(1)从节约资源上描述内涵: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井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资源稀缺、资源禀赋不均和经济外部性条件下城市的发展必然选择建设节约型城市。城市是能源的主要消费主体,决定了城市也必然成为实现节约的重要主体。

(2)从城市的形态描述内涵:城市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它包含了城市的空间形成、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方面的内涵,反映了城市文化、技术和社会行为的历史和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节约型城市就是建立在城市微观节约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诉求状态及其实现,可以作为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5]。

1.3 节约型城市的特征研究

学术界分析节约型城市的特征如下:(1)系统性。(2)可持续性。(3)整体节约性。“节约 理念贯穿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经济结构遵循帕累托最优原则。(4)主体参与性。注重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社区和家庭等城市主体在城市管理中的参与和决策作用。(5)复杂性。发展节约型城市必须以优化为原则,对组成城市的各要素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城市最佳规划设计和建设安排,已实现整体功能。(6)前瞻性。

1.4 节约型城市的研究内容

节约型城市的研究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类:

(1)资源节约研究:从资源节约角度,城市在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使资源和能源得到较好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坚持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如,上海市提出的节约型城市理念为“四节约、一综合 ,即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和节约原材料,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北京的节约型城市理念在节能、节水和节地三个方面,在《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已有相当多关于资源节约的分析论证与统筹安排。

(2)规划设计研究:陈鹏 睬寻节约型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使城

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尽快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宏观背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可作为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赵宝江[圳提出,城市规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要建设节约型城市,首先要抓住城市规划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职能作用。曹康I“,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谈节约型城市建设,怎样使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邱跃,在规划节约型城市中论述,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综上观点可以得出,节约观点理应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确定城市发展建设问题,要贯彻节约型城市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城市建设。

(3)城市的空间布局研究:于立针对“紧凑城市化模式”的研究,提出多核心紧凑型模式适合我国建设节约型城市发展。其中研究的空间模式、社会模式和经济模式,对节约型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指导性。张婷研究指出了“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 是针对城市蔓延的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思维,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等原则。李德华、钱七虎等研究提出,在研城市规划,建设节约型城市中应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节约利用了土地,促进城市功能的整合和公共交通网络体系的实现。

(4)节约型政府的构建研究:政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费体,并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示范影响所以也要建设节约型的政府。建设节约城市必将把政府管理纳入到节约城市建设上。节约型政府与节约型城市一同构成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黄爱宝对节约型政府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深化思路,进一步辨析明确了节约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及形成了中国特色节约型政府理论。董勇明[5]对节约型政府构建的研究总结出五个方面。

2 节约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2.1 理论研究

追本溯源,节约型城市的理论源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精明增长”、节约型社会,到节约型城市,是一个从宏观到具体、从战略到策略的推进过程。李晖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节约型城市构建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然后是蒋应时在研究上海节约城市建设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上海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上海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重点在八个领域加以推进。深圳市规划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模式,到2010年建成节约型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保护空地;合理控制空间向外无序蔓延侵占农田,创造一个更为紧凑、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2.2 三者与节约型城市的内在关系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实际上就是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系统内人力资源素质等三大问题的一种现代经济模式。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建设节约型城市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精明增长 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增进交流等原则。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建设节约型城市,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结构组织,尤其是空间结构的再组织来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精明增长中提出的紧凑城市化模式,包括空间模式、社会模式和经济模式,城市的精明增长模式也正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对节约型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指导性。

3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体系研究

3.1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

叶蔚研究了建立节约型城市的规划保障体系、政策和管理保障体系、科技和文化保障体系。李晖,总结了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施及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2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建立节约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需要包含评价的原理、方法、模型。还应有一套评价建设节约型城市可行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方案和评价体系和实施的保障体系。

各个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研究。俞军研究,提出了节约型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用于衡量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另一方面可用来评价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潜力和支撑能力。刘端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毛卉、王春兰从水 土地 能源等方面着手构建城市资源节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这一指标体系用于我国30个城市资源利用现状的评价。徐健,赵柳榕作了相关研究,把资源分为土地、矿产、能源、水和其它资源5个资源类别,按资源的开发、利用、排放和回用4个循环环节,建立资源层、过程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套“543指标体系”。朱有志,周海燕研究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构建了由生产成本型节约、消费适度型节约、效率提高型节约、循环利用型节约、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储备型节约,文化制度型节约7个准则层共4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应用研究。

4 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考

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处在初步的阶段,对于节约型城市的评价,目前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构建模型,采用定量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的研究不如何处理节约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立节约型城市措施与资金制约的关系?在我国现已有一个较完整的分阶段引导传统城市步人生态城发展模式的城市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节约型―― 低碳型城市模式转变。另外加强节能科技创新。在建设节约型城市体系方面,节能产业可能成为城市新的支柱产业。节能事业蕴藏着巨大的节能空间,这个空间将会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产业不仅是城市改变“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契机,也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一个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曹康.节约型城市:从理念到实践[J].规划师论坛,2006,(5):5-7.

[2]李全.中国经济战略与节约型城市建设[J].特别关注.节约型城市创新

发展论坛经济篇.

[3]张大威.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研究与探讨 1996(1).10-l2.

[4]赵曦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必由之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8).

[5]李念之.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6,(3):40-41.

[6]高飞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10-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