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十篇

时间:2023-04-06 06:01:44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篇1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成本核算方法篇2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成本核算方法篇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本会计方法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全球经济的融合使得全球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包括成本会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也会相互影响。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比较

1作业成本法的缺陷

1.1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在推崇ABC法的文献中,对该方法的优点讨论很多,主要是认为该方法从“作业”的视角重新对成本会计信息体系进行了规范,使企业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与分摊,特别是对间接成本,通过将其直接与作业挂钩,根据作业成本动因计算每一作业的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每一作业在确定的时期内消耗的产出单位量,将作业成本追踪或再分配给成本归集对象。这样一来,对间接成本的分配就更加直接,避免了传统方法下由于分配标准的不客观所导致的成本分配的不客观。

但是,经过实践检验,人们发现,作业成本法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

首先,构建成本模型时的工作量太大。在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个部门和区域的成本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ABC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

其次,利用该方法获取成本信息有一定的难度,它与传统会计体系的融合性不好。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消耗资源的数额来归集和反映成本;而ABC法分解作业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

另外,在传统ABC法下,作业的划分是依据经验进行的,对未来的和新出现的作业的划分缺乏前瞻性,在当前人们的消费和生产趋向于个性化的情况下就无法满足需要。而且,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的,成本驱动因素是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未能明显表现出因果关系的因素,就很可能被忽略掉,导致作业的划分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1.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传统ABC法下,向员工调查处理每项作业占用其工作时间的百分比有难度,且不容易反映出其有效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长。而且对一项作业仅反映一个费率,并不能反映出客观情况。如对某种化学制品进行包装,可能仅需普通的包装,也可能需要另外包装,因而它们尽管是同一类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却大不相同,费率显然也应有所区别。引入时间因素之后,该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下,由公司管理者直接估计每个事务处理、产品或客户的资源需求。对每一类资源,公司分别估计单位时间投入的资源能力的成本(即单位时间产能成本)以及产品、客户和服务在消耗资源时所占用的时间数(即作业单位时间数)。

估计单位时间产能成本时,采用估算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简单假设实际所用的产能为理想状况的80%到85%。

估计作业单位时间数时,也可以通过向经理询问及观察来获取相关资料,获取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这两项数据算出来之后,就可以求出成本发生因素的单位费用。

在企业有相关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发生新业务或增添新环节时,就能够很快得出新业务或新环节的单位成本究竟是多少。

由于该方法能够帮助管理者明确哪种业务、怎样定价才更合理,也能使企业获取更好的利润回报。

2成本位置核算法

在这种方法下,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通常被分为三类,分别解答三个问题:①发生了哪些成本——成本种类核算;②这些成本发生在什么地方——成本位置核算;③这些成本是为谁发生的——成本承担者核算。这三种核算方法涵盖了成本核算环节的几乎全部内容,其中①反映了进入成本核算环节的生产要素内容;③反映了各种最终产品承担成本的情况。①的成本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直接进入第三个环节,归集到成本承担者,后者则需进入第二个环节,经过一系列的分配之后由成本承担者承担。②则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各种间接成本被分摊到应当归属的位置,并由最终产品承担。成本位置的构造主要可以根据功能原则和责任原则等原则来进行。企业构造成本位置的多寡,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部门数,应当注意既要使分类尽可能广泛,又要注意避免过度细分带来的核算成本的提高。

关于成本位置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其产生的效益种类分为主要成本位置(指所有与主要和直接为了销售的某些主要效益有关的核算区)和辅助成本位置(只产生间接效益)。后者又包括两类,分别是普通(一般)成本位置(为了所有其他成本位置服务)和具体(附属)成本位置(只为某个最终成本位置服务)。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其继续核算的类型分为预备(非独立)成本位置和最终(独立)成本位置。前者的成本数在分摊期结束后将被全部分摊完毕,后者的成本则直接加到成本承担者上。

在成本位置核算法下,有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是企业核算矩阵。该矩阵不仅反映了两种分类方法所分的成本位置间的关系,而且反映了成本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利用该矩阵进行成本核算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把各项成本进行分配,记入它所发生的成本位置;第二步是对其进行分摊,从发生的位置分摊到接受这项成本的位置;第三步是对其进行核算,在这一步通常还可以计算出实际发生的间接成本与核算间接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GPK下,成本中心的设置与ABC下不同。它要求一个成本中心只能有一个经理,一个经理可以负责若干个成本中心,并且特别强调一个成本中心内业务的同质性,因此,其成本中心的划分是按照组织/责任/分组归类的原则来确定的,比ABC下的成本中心划分来得更细致。在ABC下,是一个经理人员只负责一个成本中心,但一个成本中心内可以包括几种作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费用需要在几种作业间分摊的情形。在GPK下,不仅这个问题可以避免,而且可按照成本中心建立预算和制订报表,这套程序与企业的整体组织活动结成一体,反映了一种整体的成本管理思想。

在对基本生产成本中心进行核算时,GPK把设备费用分配到产品上的做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GPK下设备费用以正常的生产能力(即设备制造者确定的生产能力的85%或者预期的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水平,以二者中较低者为准)为基础进行分配,计算费率时各年分母数相同。

从GPK下对两种成本中心成本的分摊可以看出,GPK是“成本拉动”分摊的一个典型,辅助生产部门按照基本生产部门提供的计划服务需求量来确定向基本生产部门分摊的变动成本“单价”和固定成本总额;而ABC则是一种“成本推动”分摊的典型,辅助部门知道基本生产部门需要多少服务,发生的成本直接由下游承担。两者比较而言,显然GPK法更有利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3小结

成本核算方法篇4

一、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书中孟焰提到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1)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2)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3)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4)产品品种结构十分复杂;(5)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6)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7)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8)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JIT)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的适用范围包括:(1)具有上述八个条件的企业,这类企业可结合实施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分析,充分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优点。(2)不具有上述条件的企业可考虑以作业分析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间接费用的比重提高,顾客类型日益复杂,产品需求类型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企业需要对此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开始努力尝试作业成本法核算法。但是真正推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仍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

1.目标成本仍是我国企业中运用最多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与作业成本法有着相通的地方:在传统目标成本管理方式下,产品成本被尽可能降低,以保证在市场接受的单价水平下,企业仍有赢利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成本需要反复计算,而作业成本法就是一种适应复杂成本计算、能够使成本计算更精确的方法。因此,作业成本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

2.从生产经营环境上讲,一方面我国先进制造企业已经出现了不少作业成本法、ABM运行的环境特征,为作业成本法的推广提供了可行性条件;另一方面从企业整体经营过程来看,管理工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脱节”现象,这对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推行作业成本法的措施和建议

虽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推广还缺乏必要的外部环境并且受到来自企业内部阻力的抵制。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作业成本法取代传统的成本核算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推广进行必要准备:

1.我国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最大阻碍是观念上的落后。要加大作业成本法宣传力度,转变实务界的观点。要介绍清楚传统成本法在新制造环境下所产生的局限性,作业成本法的先进性、合理性、有效性及科学性,特别是作业分析法在降低成本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要介绍清楚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以及简易实施法。只有实务界的经营者和财会人员认识到这种全新的成本计算系统确实是有效、有用,才能产生应用的动力。

2.要克服困难在应用上下功夫,创造条件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如争取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争取得到同行业间的理解和接受。政府可以挑选不同行业的少数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试点,在不同规模不同效益的企业,建立不同的应用模式,以点带面,取得成功经验,再加以推广。

3.有步骤有计划的在试点企业实施。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要注意不要全面展开,应先实施作业分析法,而后再选择实施作业成本计算的范围。

4.普通企业也应积极的探索尝试。作业成本法作为先进成本计算方法、先进管理方法与先进管理思想相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灵活性,并不绝对的为环境所限制。

5.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必须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形成共识,特别是单位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要认可和支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这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

6.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企业一定要各部门紧密配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司其职,必要时要组成一个协调小组并引入专业咨询人员参与,以便解决作业成本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咨询人员是给联合项目组提供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是帮助项目组突破传统成本法的框框的。实施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新的方法改变了传统成本法长期以来的一些规则,这要求人员观念也要变化,这个变化是最大的困难。如果没有外部顾问的参与,企业内部人员是很难突破这个变化的。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只有一种,但它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会产生数百种作业成本法。每一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在我国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下,有必要借助专业人士的智慧来解决一些突发问题。

四、总结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适应高新技术制造环境下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它为改革间接费用的分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作业成本法对我国当前企业中资源浪费严重,高废、次品、高库存、高能源消耗问题的解决将大有裨益。基于本文所述关于作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论、实务界应用适用条件、在我国难以推行的原因剖析及在我国推行的建议的内容,笔者认为,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完全有效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下,实务界学习了解作业成本法的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发挥作业成本法思想的优势,比全盘照搬和盲目推广作业成本法更切合我国实际。

参考文献:

成本核算方法篇5

笔者认为,单轨制和双轨制之争是典型的由于受制于传统手工记账思维模式而导致的狭隘观点,因为其忽视了当前企业普遍使用财务软件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技术背景;而借助于信息技术,企业完全可以跨越双轨制和单轨制的界限,较容易地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从现有会计数据中提取和归集物流成本信息。本文拟将讨论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下,如何通过财务软件的项目核算功能从纷繁复杂的会计数据中提取物流成本信息,并按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规定的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构成、范围构成和支付形态构成三个维度进行归集,此方法既绕过了单轨制需要改革现有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难题,又避免了双轨制获取物流成本信息代价较高的缺陷,能够真正地帮助企业低成本地获取物流成本信息。

一、利用“项目核算”功能可以实现单轨制核算企业物流成本

“项目核算”功能是财务软件的一种重要辅助核算功能,该功能的开发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会计主体组织明细核算提供了新的途径,常被用于工程核算、成本核算和现金流量等范围。事实上,“项目核算”功能的应用范围远不止此,利用“项目核算”功能,企业可以不用设置物流成本辅助账户,直接从会计数据中提取和归集物流成本信息。

(一)从数据库技术看企业多维度成本核算的实质为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需要从多个角度了解成本信息,要求会计核算系统能提供多元化的成本信息,因此,形成了一个涵盖产品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核算和变动成本核算的多维度成本核算体系。责任成本、标准成本和变动成本属于西方管理会计中的核算方法,在被引进我国之初,学术界也存在单轨制和多轨制之争:一种观点是几种成本核算不能结合进行,应分别组织核算,即建立“多轨制”的成本核算体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几种成本可以在同一核算中完成,即建立“单轨制”的成本核算体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多次会计制度调整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四位一体”的“单轨制”成本核算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实现。

事实上,不同维度的成本核算是对相同的原始成本数据,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别,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归集整理,以便从多个角度反映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从数据库技术的角度来看,多维度成本核算的实质是对同一数据源的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标识和分类汇总等操作。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定义好原始成本数据的分类标识,借助于数据库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对原始成本数据的任何分类汇总要求。财务软件中的部门核算、个人往来、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项目核算等辅助核算功能均可以看作是这方面的运用实例。例如,为了解各部门招待费的开销情况,企业可以将“管理费用”科目中的明细科目“招待费”指定为部门核算,然后,在填制会计凭证时,只要涉及到该明细科目,系统就会自动提示输入相应的辅助核算信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招待费”按部门进行分类标识,在凭证审核记账后,系统可以按部门分别汇总招待费。

(二)财务软件的“项目核算”功能可用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不同行业对项目有不同的理解。譬如,施工企业、建设单位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印刷、出版企业所承印的书画、期刊,加工、制造企业所承担的货物加工、产品制造,科研院所所承接的科研课题等,均可称之为“项目”。虽然不同会计主体所要核算的“项目”内涵不同,其成本构成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就同一会计主体而言,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项目”具有核算时效性和耗费相似性等特点。因此,可将“项目”定义为会计主体具有共同或类似支出构成的一组成本核算对象。在手工会计处理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不同工程项目、产品或科研课题的各项支出,通常需要对在建工程、生产成本和在研课题等科目设置多栏式明细账并按成本核算对象开设专页进行明细核算。针对“项目”所具有的核算时效性和耗费相似性等特点,财务软件一般通过开发“项目核算”功能以实现对“项目”收支的辅助核算。其基本开发思路是在凭证数据表文件中增加“项目代码”字段用以专门存储“项目代码”信息,并以“项目代码”为索引与项目数据表文件建立关联,从而把对“项目”收支的核算从传统的“科目”核算中分离出来,为会计主体组织明细核算提供了新的途径。

将“项目核算”仅用于满足会计主体的成本核算,其实是对“项目”概念的狭义理解。在电算化系统中,“项目核算”通常采用与“科目核算”类似的开发方式,即以单独存储于凭证数据表文件的“项目代码”记录实现对“项目”数据的分类、统计。这种处理方式可使用户在不增加主账套明细科目级次、数量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式账务系统设置。因此,“项目核算”已经不再局限于会计主体对成本的核算,而被应用于所有具有相同或类似明细核算特性的核算对象。由于电算化系统将“项目核算”视为“科目核算”的一个属性,并使用独立字段对凭证数据表文件进行单独标识,从而使用户可针对不同科目通过设定不同的核算属性而满足核算或管理上的特殊需要。如对现金类科目按现金流入、流出项目进行“项目核算”可实现现金流量表主表的计算机编制;对应收、应付款科目按往来单位进行“项目核算”可实时掌握与每一往来单位的债权、债务情况等;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按商品品种或服务类别进行“项目核算”可获得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毛利信息。为此,可以把财务软件及电算化账务系统的广义“项目”概念定义为“针对不同核算科目所设置的具有相同或类似特性的一组核算对象”。物流成本符合广义“项目”概念,其核算涉及多个会计科目,可对这些科目按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构成、范围构成和支付形态构成进行“项目核算”,从中提取和归集物流成本信息。下文将以用友ERP-U8软件为例,阐述利用其“项目核算”功能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的具体思路。

二、利用“项目核算”功能计算企业物流成本的思路

在用友ERP-U8下,利用项目核算功能完成企业物流成本提取和归集工作,再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企业物流成本报表。其基本思路是:在项目档案中定义“物流成本”项目大类;根据物流成本项目构成和物流成本范围构成进行二级项目分类定义;根据支付形态构成建立物流成本的项目目录;在编制记账凭证时,根据发生业务的性质,随时确认涉及物流业务所属的物流成本项目;在UFO 报表中,自定义报表的格式,确定企业物流成本项目的数据来源,实现企业物流成本报表的编制。

(一)将与物流业务相关的会计科目设定为项目核算科目 在会计核算中,对生产制造企业来说,物流成本常被分散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以及材料采购等科目,因此,这些会计科目是物流成本项目的辅助核算科目,应该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将这些会计科目或其下的某些明细科目设定为“项目核算”。

(二)建立物流成本项目档案 具体包括:(1)定义项目大类。定义项目大类名称“物流成本”。定义项目级次为两级,以便于从物流成本项目构成和物流成本范围构成两个维度进行项目分类定义;一级参数选定为2,因为物流成本项目构成超过十个,需要两位数对其进行编码,二级参数选定为1,因为物流成本范围构成只有五个,只需一位数就可以完成对其编码。(2)指定核算科目。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以及材料采购等科目或其下的明细科目选为物流成本项目核算科目。上述科目一般都会下设明细科目,应该只将其中与物流成本相关的明细科目指定为物流成本项目的辅助核算科目。因为一旦某科目被指定为项目辅助核算科目,那么在编制会计凭证时只要涉及该科目就会被强制要求输入项目辅助核算信息。因此,如果将与物流业务无关的明细科目剔除出去,会计人员在录入凭证时就不用费神判断该项业务应该归属于哪个物流成本项目,并减少凭证录入时的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3)定义项目分类。以物流成本项目构成和物流成本范围构成为依据定义项目分类,同时根据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提供的企业物流成本主表所需填报的相关细目,增设部分“其他”项,用以表示无法准确划分类别的委托成本,例如:“016其他”表示无法准确划分物流范围的委托运输成本;“034其他”表示无法准确划分物流范围的委托包装成本;“11其他”表示不分成本项目,用整体计费方式支付但可划分物流范围的委托成本;“116其他”则表示不分成本项目也无法划分物流范围,用整体计费方式支付的委托成本。另外,增加一个“非物流成本”项目类别,用于归集指定核算科目中不属于物流成本的内容。这很重要,因为一旦指定某会计科目为“物流成本”项目的辅助核算科目,那么在编制会计凭证时,在输入完科目名称后,系统会强制要求输入该科目的辅助核算信息,而可能该科目的发生额中只有小部分属于物流成本,还有大部分不属于物流成本,应将不属于物流成本的部分归属于“非物流成本”项目类别,如企业的材料采购业务,在“材料采购”科目的发生额中大部分是材料的价款,只有少部分是企业支付的运输费用,因此,应该将“材料采购”科目的发生金额一分为二,材料价款记入“非物流成本”项目类别,支付的运输费用记入“运输成本――供应物流成本”项目类别。具体项目分类见表1。(4)定义项目目录。项目分类是以物流成本项目构成和物流成本范围构成为依据,因此,为了从三个维度反映企业物流成本,在项目目录中,还需要体现物流成本的支付形态;同时,根据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提供的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所需填报相关细目,建立具体的项目合计118项。由于数量过多,本文不准备一一列举,只用举例的方式予以说明。例如:由于运输成本存在于企业供应物流、企业内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全过程,同时还要考虑无法准确划分物流范围的委托运输成本,因此与运输成本相关的项目共有21个;而仓储成本通常仅发生于企业内物流阶段,因此与仓储成本相关的项目只有4个,见表2。另外,在项目分类中,定义了“非物流成本”项目类别,那么在项目目录中也要定义归属于此类别的“非物流成本”项目,该项目不在物流成本报表中反映。

(三)编制记账凭证时,随时确认发生的物流成本所属的物流成本项目 输入凭证时,要录入辅助核算明细,对辅助核算科目发生额中不属于物流成本的部分指定为“118非物流成本”项目;对属于物流成本的部分,则需要根据所涉及物流业务的性质,指定其所属的物流成本项目。由于这一操作步骤,既要确定发生的物流成本所属的物流成本项目,还要确定物流成本的发生金额,因此会涉及到间接物流成本分配的问题,是物流成本计算的关键和难点所在,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建立完善的原始会计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方能完成。

(四)物流成本报表的编制企业可以通过总账系统中的“项目辅助账”查看物流成本项目的总账和明细账,获取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当然,为了使各部分的物流成本看起来更直观,可以利用UFO 报表中的自定义报表功能根据国家标准推荐的格式编制物流成本报表。物流成本项目的辅助核算科目除材料采购科目为资产类账户外,其他全部为成本费用类科目,而根据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与成本费用类账户具有相同的账户结构,即借方记录本期增加的发生额,贷方记录本期减少的发生额,因此,物流成本是通过其辅助核算科目的借方一笔笔记录下来的。在编制物流成本报表时,只需要统计辅助核算科目借方发生额中与物流成本相关的部分即可。利用“项目核算”功能计算企业物流成本应注意:(1)我国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因受实务中“项目”核算内容、核算方式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影响,对“项目核算”功能所作的不同程度的限制妨碍用户的实际运用。例如,用友ERP-U8规定一个会计科目只能指定一个项目大类,从而限制了核算的维度,比如将“制造费用”指定为物流成本项目大类核算的科目,就不能再将其指定为生产成本项目大类核算的科目,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2)财务软件的项目核算功能只能对已经标识过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不能解决原始数据的标识问题。例如,在编制会计凭证输入“材料采购”科目的辅助核算信息时,只有在原始凭证中分别注明了材料价款和运输费用,人们才知道,应该分别将多少金额计入“非物流成本”项目和“运输成本――供应物流成本――委托”项目。可见,为了满足物流成本计算的需要,企业应该丰富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而企业的原始凭证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因此,需要外部合作伙伴和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用友ERP软件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研究》(GJJ0915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耕中、李雪燕等:《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版。

[3]杜赵伟:《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及方法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陈文:《物流成本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吕立伟:《试论现代成本核算体系》,《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6]钞天虎、邢福治:《财务软件“项目核算”功能的开发应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9期。

[7]王新玲、汪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成本核算方法篇6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成本核算方法篇7

一、物流成本及其相关概念

国家标准规定,企业物流成本[1]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物流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各项成本。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是指企业在履行客户业务合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应归属于某一业务合同的各种费用。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以及传统成本核算法的缺陷

1.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一般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更关注自身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对产品的物流成本缺乏精准计算,导致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计算不全面等。此外,新型营运工具的推广、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完善和物流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建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2.传统成本核算法的缺陷

传统成本法不适用于当前物流企业发展的缺陷在于:第一,传统成本法没有区分归属于各业务单元的物流费用,提供的成本信息失真。第二,传统成本法不能不能按照不同业务、订单以及客户提供单独的物流服务成本信息,无法形成准确的定价基础。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相适应的成本核算体系来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作业成本法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要。

三、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指导思想进行计算。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作业成本法适合物流服务中客户需求的个性化要求;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第三,作业成本法深入到作业的层面进行成本计算,对每一项作业分别进行价值确认,同时对每个客户的服务成本予以归集并分析客户间的成本差异。另外,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如下:第一,作业成本法符合新的会计核算理念,实施的制度成本低;第二,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为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第三,作业成本法日渐受到企业高层的关注,利于其贯彻执行;

四、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建立

1.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确定企业提供的资源价值并分析主要作业,根据资源动因将其分配到各个作业;再对归集的物流营运间接费用依据作业动因进行分配确认,最后加上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直接费用,由此得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假设某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了甲、乙两份物流服务合同,即将30000件零件从A地运送到B地。甲合同的要求是:该批零件一次性从A地运送到企业的仓库,然后每3天分送3000件到B地。

乙合同的要求是:货物分3次运送到企业的仓库,然后每天运送1000件大B地。在执行甲、乙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

均为3000元,不需要再对其进行分配。

第一步,确定物流作业,并归集同类作业到作业成本库。

甲、乙合同所需的作业有:将零件从A地运送到M,装卸搬运零件出入库,在仓库的储存保管作业,将零件从仓库运送到B地,公司对外提供服务的管理。

第二步,确认和归集各种资源耗费,并将其分配各项作业。具体情况如下:运输作业15000元,装卸作业12000元,仓储作业30000元,配送作业40000元,管理作业3000元,共计100000元。

第三步,确认作业成本,并计算成本动因率。

执行作业过程中,运输作业需要周转4次,其成本动因率为3750;装卸作业成本动因数为60000,其成本动因率为0.2;仓储作业成本动因数为2000,其成本动因率为15;配送作业成本动因数为40,其成本动因率为1000;管理作业成本动因数为2,其成本动因率为1500。

第四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

假定两份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都是3000元,传统成本法在对营运活动进行核算时是采用运量这种数量为基础来分配成本的,其结果表明,甲、乙两份合同的所承担的总营运成本是相同的,都是53000元。而由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甲、乙合同各自承担的成本存在很大的差异,分别为39250和66750远,这与实际营运状况是相符的。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满足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成本水平。

成本核算方法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全成本;会计核算;核算方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地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为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保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1、全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两个既统一又独立的部分,成本核算中的大多数数据来自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为成本核算服务。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各项支出的费用进行管理与控制,节约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是其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支出费用控制不严格、核算观念与方法落后、核算范围小、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对企业成本的合理核算与控制,会造成“虚假的繁荣”[1]。全成本会计核算就是要对企业运营中的成本、消耗、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等方法进行实时控制与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经济指标,科学制定材料消耗、工资比例以及费用标准等项目,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2]。

2、全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的核算,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各种成本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与去向,可以为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规范企业管理的流程

建立全成本核算的制度,可以掌握整个企业的总体运营状况,也可以了解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还可以反映人员工资、福利等管理费用的成本状况,从而将财务管理上升到经济管理的高度,详细深入到经营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细分经济管理。

2.3完善目标成本管理

在实施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的管理,让每个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把确定的成本目标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激励的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时分析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目标成本,各部门会根据成本管理的指标,结合自身的工作量以及费用,将指标落实到人[3]。

3、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与方法

3.1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内容上包括:(1)劳务费:主要是指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以及补贴等支出成本;(2)办公经费:主要指企业的办公费、差旅费、公杂费、邮电费等日常支出的成本;(3)固定资产费:主要指企业运营所需的办公场所、工厂、家具等设施所需的支出成本;(4)运营费:主要指企业的广告费、营销费等维护企业运营所需的一些固定支出。(5)生产费:主要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费、耗材费等成本;(6)研发费:主要指企业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产生的一些科研费用;(7)其他费用:一些突发状况等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范围上包括:(1)企业总体成本的核算;(2)各部门的成本核算;(3)企业班组的成本核算等。企业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涉及到的人员与部门诸多,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3.2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确立全成本核算的对象是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实行全成本核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可以根据核算的范围划分为企业整体全成本会计核算、企业部门全成本会计核算、班组全成本会计核算。全成本会计核算划分的越详细,核算出来的成本就越准确,越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4]。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两级核算方法,一是企业整体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二是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1)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一些费用进行核算[5],如企业在办公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以及费用。通过整体的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办公活动的财务状况,准确地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2)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指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班组成员为核算对象,对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与核算。通过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摸清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为考评各个部门的绩效提供依据。企业各个部门的活动情况是由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因此,企业部门以及人员是控制企业办公成本的第一道关口与防线[6]。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部门的效益,因此,要实现整个企业的全成本核算,必须将成本核算的对象落实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个职工,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斗志,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为实现企业的全成本会计核算贡献自身的力量。

4、结论

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当前在企业中的推行力度还远远不够。它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共同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财务管理进行分析与控制,需要企业在这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婧杰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乔艳梅.企业全成本核算管理对策研究.企业导报[J],2010(3):3.

[2]李伟.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会计实务[J].2015(7):14.

成本核算方法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谋求发展,优化财务管理是最基本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牵扯到企业的日常活动,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状况。优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减少财务的支出,优化各个资源间的配置。就目前状况来说,国内的很多企业在这个方面还是很薄弱的,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发展的脚步。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重点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成本核算是把货币作为基本的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的分配和归集活动,计算的是企业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支出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还可以完善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保证最大程度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的发展节约投资成本,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所以,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水平对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方法及策略分析

1.加强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使成本核算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成本情况。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预算是对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的发现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使成本管理流程化、系统化。通过就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结合,通过定期的检查发现成本支出的相关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成本核算还应当和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员工作为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直接人员,可以帮助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企业各个部门的参与,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以执行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成本考核成本结果的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企业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的重大项目、医疗设备的采购中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减少了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2.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不计其数,其中常见的以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和分批法和分步法以及定额法分类法等。不同的核算方法涉及到的核算对象不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具有各不相同的优势和缺陷。所以,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企业要本着稳定、统一的态度,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本企业生产对各种产品的特点和流程,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的选择最佳的、针对性较强的核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企业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核算方法。例如,分类法是一种非独立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所以,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品品种繁多的问题。对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且产品的生产已经定型的工业企业,还可以选择将品种法与定额法结合起来使用,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的前提下,每月按定额核算产品成本,月末按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考虑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从而科学合理的核算各产品品种的实际成本。但是,一旦选定一种或者多种核算方法,便不要轻易变动,以免影响到企业成本核算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3.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具有可持续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体系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整合性的核算体系,其与企业的成本管理息息相关,并会对企业的发展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成本核算体系是一项综合的核算系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形成,不仅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有密切的联系而,而且与企业内部相关的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与企业对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以及与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具有较大的关系。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算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它各项措施落实的前提,让企业会计成员有规章制度可遵循。因此,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综合水平的过程中,在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具有非常好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企业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基本了解了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是相当复杂、难度系数很大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企业降低成本、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通过上述对策的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且详细陈列了相对应的举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有用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成本核算方法篇10

关键词:餐饮企业;饮食成本;核算方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改革与发展。在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对餐饮企业进行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当前,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中,因此餐饮企业在控制成本、改进核算方法方面具有非常迫切的改革要求。然而,受餐饮企业会计体制的限制,同时大多数餐饮企业在成本方面具有量化标准执行范围有限、成本不具备精确性等特点,使得餐饮企业在饮食成本核算方面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执行系统机制[1]。所以,加强餐饮企业饮食成本核算的方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饮食成本的概念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饮食成本指的是在企业生产餐饮产品的过程中所占用及耗费的资金,由活劳动消耗中自身劳动的价值与物化劳动价值两大部分组成。所谓活劳动消耗中自身劳动的价值指的是为了对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进行维持,以职工福利与劳动工资的形式对成本进行加入,这已经成为了饮食成本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物化劳动价值指的是食品的原料以及生产过程中餐厅设备、厨房、水电燃料消耗、餐茶用品消耗等的价值。

原料成本是餐饮行业饮食成本核算的主要核算对象。在实际的餐饮生产过程中,主料、配料与调料是原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主料指的是餐饮产品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通常在成本中都会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配料指的是在餐饮产品中用于辅助原材料的材料,具有较多的花色品种,但是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比不大;调料同配料一样,是在餐饮产品中用于辅助原材料的材料,其主要作用就是对色、香、味、形进行调节,具有品种多但用量少的特点。在餐饮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除了主料、配料与调料成本,还有各种酒水与饮料的销售成本以及其他各种合理的管理、销售费用[2]。

2.饮食成本核算现状

2.1单一的会计核算

通常餐饮企业采用的都是预算会计,因为预算会计没有较大的资金压力,更不需要承担比较大的经济责任[3]。但是这种核算方式会导致经费消耗与经费支出效益不重视的现象出现,形成不了较强的节约意识。

2.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

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都是不计提折旧的,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的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产生。许多早已报废、丢失的固定资产以及食物形成的严重磨损没有进行及时清理,造成账面上显示出来的仍是其原始价值。

2.3缺乏一定的成本效益观念

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很多餐饮企业无论是管理层还是财会人员都普遍存在着成本效益观念缺乏的现象,没有良好的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的概念。餐饮企业是一种盈利组织,其运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盈利,为餐饮企业的资金提供者博取最大的经济回报。但是现行的很多餐饮企业对在成本控制方面明显表现出出不足,无法对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

3.加强饮食成本核算方法的策略

3.1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饮食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厨房核算与会计成本核算两大方面。厨房核算指的是厨房生产与产品定价的服务,对厨房实际的成本消耗进行控制,并提供基础的数据给会计;会计成本核算指的是会计要从专业的管理角度出发,对各餐厅与企业餐饮的成本消耗、成本率进行核算,实现餐厅与企业成本的控制,并提供决策依据给企业餐饮的经营者与高层领导者[4]。

3.2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分类

餐饮产品具有品种繁多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饮食成本的核算过程中,不同的厨房产品生产方式与花色品种也应该选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提升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顺序结转法、平行姐转发、订单核算法与分类核算法。

顺序姐转法比较适用于分步加工、最后生产的餐饮产品,对需要采用分步加工的热菜,其每一个生产步骤都要进行核算;平行结转法比较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些批量食品的原料成本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平行发生的,需将同时发生的各种原料成本进行汇总;订单核算法比较适用于团队、会议、宴会等大型餐饮活动,这类型客户都是事先预定好的,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也要按照用餐人数与订餐的标准对餐费收入进行核算;分类核算法比较适用于餐饮成本会计与餐饮核算员对成本进行核算时使用。

3.3控制餐饮管理的成本

餐饮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赚取合理的利润,而利润就是总收入数减去支出总数的结果。在这方面,实现餐饮管理成本的控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要实现餐饮管理成本的控制,首先要控制好菜单设计,每道菜在制作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劳力、原料、时间、数量与供应情况全都要在标准的单价上反映出来;其次要对采购的成本进行控制,以采购预算的安排与采购进货的原始记录作为基础;再次要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并以厨房作为基础,将食品的原材料作为对象,以实际的成本消耗情况作为依据;最后要对酒水饮料的成本进行控制[5]。酒水、饮料的成本控制较为简单,但却有易丢失、易携带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核算的时候需要对酒水、饮料的消耗量、营业收入差异进行控制。

此外,人工成本也是一大不容被忽视的控制成本,在劳动力方面要实现利用最大化,并避免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成本进行准确及时的运算,对成本核算的整合流程进行全程掌控,从而达到降低生产过程中总成本的目的。为了企业后续发展可以拥有更多的资金储备,企业管理层与会计层等都必须树立节约资源、节省费用的意识,实现餐饮企业盈利的最大化。(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永凤.加强饮食成本核算方法谈[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12(1):64-65.

[2]郁隐梅.关于高校饮食成本核算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2):37-38.

[3]徐维锋,朱晓霞.高校饮食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J]现代企业201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