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8:51:36

逆差范文篇1

关键词:农产品逆差绿箱政策绿色壁垒

一、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特点

1.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规模特点

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逐步扩大。根据农业部、商务部统计,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14.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33.9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280.3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由2003年顺差23.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200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75.8亿美元;进口额为287.1亿美元。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额为3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进口额为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由2005年11.4亿美元缩小为6.7亿美元,下降41.3%。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农产品贸易逆差40.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倍。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结构特点

(1)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

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农产品贸易高额逆差主要缘自谷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棉花和食糖以及畜禽产品等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剧烈波动。

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中油产品(包括大豆在内的食用油籽和植物油)、棉花、粮食(不包括大豆)名列前3位,其逆差分别为64.7、31.6和14.0亿美元。畜产品和食糖逆差也较大,分别为8.5、2.5亿美元。

2005年粮食顺差1.22亿美元,棉花逆差32.88亿美元,油产品81.73亿美元,畜产品逆差6.3亿美元,食糖逆差2.72亿美元。

2006年粮食顺差3.32亿美元,棉花逆差48.98亿美元,油产品(包括大豆在内的食用油籽和植物油)逆差99.64亿美元,畜产品逆差8.3亿美元,食糖逆差4.87亿美元。

(2)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地区分布结构

①从东部、中部、西部的贸易差额分布来看,农产品逆差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2004年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绝对份额的比例为93.3%,该地区逆差为72.6亿美元,在总逆差比例也最大。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均表现出顺差,分别为14.1亿美元、12.1亿美元。

2005年东部地区逆差为52.8亿美元,中部地区当年农产品顺差26亿美元,西部地区顺差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2006年东部地区逆差为47.88亿美元,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均表现出顺差,分别为10.54亿美元、11.42亿美元。

②逆差的省份分布很不平衡。2004年农产品逆差最大的四个省份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其逆差额均超过10亿美元,分别为50.82、19.23、14.97、11.30亿美元。天津市、广西、河南省逆差过亿美元,分别为47837.1、29226.8、13938.6万美元。

2005年我国农产品逆差除了北京、广东、河南下降,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2005年北京市农产品贸易逆差下降最大,其次是广东,下降了82403.1万美元,河南下降了11881.7万美元(占该省2004年逆差的85.2%)。以上逆差缩小构成了全国逆差收敛的主要力量。而江苏、上海、天津、广西逆差在2005年进一步扩大,分别比上年增加14216.5、47247.8、11526.9、5497.6万美元。其中,上海市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幅最大,占该市上年逆差的31.5%。

从全国31个省、直辖市看,仅上海、江苏、天津、重庆、广西、江西、河北、山西的逆差比上年扩大(按逆差增加量由大到小排列)。河北、山西逆差比上年分别增加1655.4万美元、144万美元。其余24个省、直辖市的农产品贸易平衡变动均促使全国总逆差向零点收敛。除北京、广东、河南三个省份外,对逆差缩小贡献较大(逆差缩小或顺差扩大量超过1000万美元)的省份,依次为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内蒙古、新疆、陕西、浙江、湖北、海南、甘肃、四川、云南、安徽等省。其中,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增加了69659.1、32017.6、31377.2和17774.2万美元。

3.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结构

2004年一般方式逆差29.8亿美元,其他贸易方式的逆差15.7亿美元,加工贸易方式逆差2.89亿美元。其中,进料加工方式逆差0.4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方式顺差2.1亿美元。2005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09.4亿美元,进口202.0亿美元,顺差为7.4亿美元,2005年其他贸易方式的贸易逆差在为23.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79亿美元。其中,2005年进料加工方式为2.6亿美元顺差。边境小额贸易顺差3.0亿美元。

2006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38.39亿美元,进口222.65亿美元,顺差为15.74亿美元,其他贸易方式的贸易顺差在为1.99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2.12亿美元。其中,2005年进料加工方式为8.21亿美元顺差。边境小额贸易顺差2.94亿美元。

二、缓解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我国农产品及农业的保护,合理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口

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或无国际标准的动植物检疫,其他国家不合格的产品因符合我国的标准而进入中国市场,将直接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经济威胁乃至生态危机。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步伐,与国际接轨,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在卫生防疫、农药残留标准方面严格把关,设置“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

2.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猪肉、禽肉、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类农产品的出口都面临着来自进口国家,诸如卫生防疫、农药残留标准等十分严重的非关税限制。我国的这类农产品往往因达不到进口国的这些要求,而难以出口。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接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我们利用“绿箱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农业科技上,通过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

3.实施以劳动力换土地战略,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应该向荷兰和以色列式学习,用劳动力换土地。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土地资源严重稀缺,这决定了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有一定优势,如蔬菜、水果、鲜花、畜产品、水产品等,而在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则处于劣势,如粮食、棉花、油料

、糖料等。我们出口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有三类:第一是园艺产品,包括花卉、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等;第二类是水产品;第三是畜禽产品,包括肉类、奶制品。这些农产品应该成为我们出口的拳头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应当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除粮食以外)的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水平,适当让出部分国内资源和国内支持,来重点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

逆差范文篇2

2l世纪以来,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文化不仅促进了国际间文化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也是各国民族文化输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随着中国加入唧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美国好莱坞电影始终占据着世界电影市场的主导,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影片数量逐年上升。中国影视文化巨大的贸易逆差,一方面极大地冲击着中国的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以影视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开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使中国影视文化交流方面的逆差日趋严重。一般来讲,所谓文化交流的“逆差”,是指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文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产生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产生的影响这样一种现象。影视是文化的载体,美国影视在促进影视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世界文化一体化和共同繁荣的同时,也给全球文化以巨大的冲击并造成文化的单一化发展危机。面对美国影视的入侵,我们不仅担心美国化的影视是否会导致世界影视作品和文化的趋同,导致各国影视在国际化的洪流中丧失其民族性,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影视迅速全球化的过程传递着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观念,这种渗透是隐陛的、不为人所注意的。因此,如何努力寻求出路,加快中国本土电影“走出去”的战略,使影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输出的责任已成为中国跨文化影视交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超越两种错误观念

1.闭关锁国与盲目接受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影视业对西方世界是坚决抵制、截然对立的,这种封闭的方式缺乏同世界主流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中国被排斥于世界主流文化之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文化交流的日渐增多,中国影视界在价值理念和传播定位上开始了一个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过程。必须注意到,外来先进的影视文化在带给中国先进的媒介传播理念的同时,附带而来的是西方强权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冲击。影视艺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在把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技术手段传送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把其影视作品中的色情与暴力、新闻传播中的歪曲与歧视散播到世界各地。在这样一个传播超越国界、信息流向全球的时代,自闭封锁和盲目接受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在与世界影视文化交流时,既要保持以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承载母体的中国影视业的特质,又要科学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

2.错误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关系的观念英国社会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认为:“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通讯、旅游及生态的全球化为基本内容,而以文化及社会、政治影响为直接后果的一种社会变化趋势。”【1J(n剐影视文化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延伸,它远不是一个公平的概念,以经济为基础的文化领域的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很显然,强势文化越来越向处于弱势的文化渗透,造成文化的趋同性。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把中国的影视文化推向全世界,就要提倡影视文化的民族化,强调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民族化不仅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强调,也意味着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关系的认可。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不同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的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并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消除误解,摒弃成见,以便共同探讨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有关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2“聊’影视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不是相互对立的,既不可过分强调其全球化的因素,也不应一味偏向民族化的情绪。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全球化这一概念,即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影视文化推向世界,实现中国影视文化的“全球本土化”。应该正视影视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抓住时机,在不牺牲民族文化认同的情况下与之相适应,继续扩大与国际影视文化的交流,积极寻求跨文化交流中扭转中国影视文化逆差的策略,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语境下发展中国的民族文化。

三、扭转文化逆差的策略

1.认同“文化反弹”理论,强化文化主权意识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法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反弹理论”。如果一种外来的浅层文化深度侵害另一种丰厚的文化,经历一定的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就会实施反弹,即人们就会重新认识并认可原有的丰厚文化。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入侵,首先应该树立一种积极乐观蜘心态,认同“文化反弹”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为最终认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逆差问题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维护和振兴本国文化的信心。我们应当强化文化主权意识,既然是全球化,它既包括从西方运动到东方的影响,同时也包括从东方向西方反向运动的影响,可以借助这种反向运动把中国的影视文化推向世界。

2.加强影视文化的价值观批评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同时,也传播社会价值。美国好莱坞电影就在华丽的视觉奇观下巧妙地传达着美国特有的国家意识一平等、自由、民主,并塑造着世界救世主的形象。随着好莱坞的大片的风靡全球,在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文化及价值观衡量自己。因此,我们要加强影视文化的意识形态批评,消除对美国文化中的大众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对高科技的盲目迷信,同时可循此原则,有效地对中国影视进行阐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鉴于西方影视文化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应当充分关注多元化时代西方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在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西方影视文化,同时积极探索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影视文化教育中。影视文化教育是指教育者采用影视为载体的教学手段,以优秀的影视文化成果为内容,引导和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活动。影视文化教育通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用直观生动的形象给青少年以丰富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素养和健康的价值观,有助于价值观教育实现从抽象说教到形象生动的转变。

3.弘扬本土文化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预见了全球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全球文化良性互动的前景。他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容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个文明都得学会与其他文明共处”[3](哪’。而美国所认可的“文明共处”是单边化的,于此,中华文化讲究“和而不同”,也就是说,f!j5J顷应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又从本土发掘民族文化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施展中国影视民族化的特色和创造力。李安的《卧虎藏龙》在巧妙地把中围文化置入西方文化语境和叙事的跨文化表述中,用西方手法讲述东方故事,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从而成功地进人海外市场,成为用西方手法拍东方故事最为成功的范例。张艺谋执导的不少影片,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力求寻找最具东方意味的造型、民俗意象和色彩,将生活和政治民俗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意味”,成了隐喻“中国”的极佳影像文本,这些影片在国外备受青睐,获得了国际性声誉。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最受欢迎的,面对强势文化,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精神有正确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坚定地发扬民族特色,将中国文化的真谛挖掘出来,在感染观众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才能抵制外来强势文化的入侵。

逆差范文篇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现了向新经济的成功转型,经济周期超常扩展,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1997~2000年内实现年均增长4.55%的突出业绩。与此相适应,美国的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增长。美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大幅度扩张以及由此引发的巨额逆差成为了90年代美国外贸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

(一)进出口规模大幅度扩张

在过去的10年内,美国的商品、服务贸易都取得了快速增长。商品进出口贸易总值从1991年的9079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9960亿美元,增长了2.2倍。进口增长了149%,出口增长了85%,商品贸易逆差则增长了6.7倍。而服务贸易的扩张势头更猛。1992~1999年,全部服务出口年平均增长了6.5%。到2000年,服务贸易至少已占美国出口价值的38%和进口价值的17.5%。

由此可见,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它作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和最大进口国的地位。

(二)美国已形成相对稳定均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商品进口结构中,处于第一位是的资本货物,占贸易值比重从1989~1990年的23.0%增长到1999~2000年的28.2%,增长了5.2个百分点,增速最快;处于第二位的是消费品,比重为22.5%增长了1.5个百分点;处于第三位的是工业设备,其比重为21.9%,比10年前下降了5.3个百分点;处于第四位的是汽车及组件,比重为16.6%,比10年前下降了1个百分点。此外,食品进口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他商品进口增长了1个百分点。

与进口结构相比,美国的出口商品构成变化比较显著,即在相对稳定的出口结构中重者更重。如占出口值第一位的资本货物从1989~1990年的37.8%增长到44.8%,增长了7个百分点;同期,工业设备占出口值的比重虽然从25.8%降至20.6%,降了5.2个百分点,但仍占出口值的1/5;消费品出口比重增长了1个百分点,汽车及部件比重增长了1.3个百分点,食品和其他商品出口比重分别下降3.1和1个百分点。资本货物和工业设备两类出口占总出口值的65.4%。

二对贸易逆差的成因分析及新的认识

关于美国巨额外贸逆差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因素来分析:一方面是短期因素即暂时性因素,如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长期因素,也即基本经济和制度因素的作用。

1.短期因素

美元汇率偏高是影响外贸平衡的重要短期原因之一。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由于美元的强势地位使得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对国外的购买者而言过于昂贵了。(注:JosephQuinlanandMarcChandler,TheU.S.TradeDeficit:ADangerousObsession.)

1999年美元对外汇率变化不大,但在2000年开始升值,在贸易加权年平均基础上,美元对广泛使用的7国集团货币升值5%。美元对欧元升值15%,相反,对日元贬值了5%。(注:SurveyofCurrentBusiness,April2001,p.29.)近几个月来美元汇率不断下跌,然而美林银行2002年6月20日公布的月度调查仍显示,即使在目前的汇率水平下,多数全球基金经理人依旧认为美元还是被高估。

此外石油及其制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口石油是美国贸易逆差中最大的单项商品。美国政府通过实行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空气清洁法案等,限制石油的开采,并鼓励大量进口石油和石油制品,美国最大的前20位石油供给国中,有15位同时列于美国最大的35个贸易逆差国之中。2000年,因油价上涨仅石油进口额即高达1200亿美元。据资料显示,这两个原因是2000年美国外贸逆差陡增1000多亿美元的主要原因。

2.经济全球化因素

近20年来,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发生的更深刻的变化是经济国际化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主要表现为国际间商品、劳务与资本市场的相互依存加深了。加速的全球化,使得美国经济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好地在国际经济中扬长避短,这势必导致美国在大量出口的同时需要大量进口。因此美国对外贸易出现较大逆差是十分自然的。

美国经济中每年资源消耗约占世界资源总产量的30%。因此美国必须从中东、非洲和世界各地进口大量的资源,特别是矿物燃料如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以及各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这些商品进口造成的逆差即是资源性逆差。同时,美国进口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轻工产品、纺织服装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机电产品。这类进口弥补了美国大众对基本消费品和国民经济对部分生产资料的需求,是对美国社会再生产的必要补充。由此造成的逆差为补充性逆差。这两大类商品源源不断进入美国市场,已构成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同时从国外的低成本进口也大大节约了美国国内资源、保护了本国环境。此外由于技术与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国际分工格局以及各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差异等原因所造成的一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逆差也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必然产物。因此正如昆兰教授指出,现在进出口贸易再也不是表明美国全球销售和竞争力的一张有效的记分卡。

3.经济结构性因素

战后美国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拥有了极强的科技优势、资本货物的生产优势以及服务出口优势,由此构建了对美国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

美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途径:

(1)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发展。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是指贸易参加国既出口又进口同一部门或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贸易重叠。随着战后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各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快速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带来了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引致世界产业发展史中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即各产业部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调整和重新定位。由此导致战后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和深化,各国间产业内贸易规模显著扩大。

如表3显示,当代美国对外部世界的产业内贸易已达到很高的程度。资本货物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已高达0.994。半导体,工业发动机,泵和压缩机,通信设备,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机械,发电机械,电力设备和部件等特定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接近0.90或0.90以上。其中出口大于进口的主要有半导体、民用航空器、发动机和部件、科学、医院和医疗设备和部件以及钻油、采矿和建筑机械。这表明在这些类别中,美国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这是美国近10年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进一步高附加值化、主体产业加速现代化的结果。

(2)跨国公司内贸易空前发达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成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深化的主力军。而美国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战略的通行做法是使交易内部化。其结果是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同时这也成了美国产品贸易出现高赤字的主要原因。

以信息技术企业为例,众所周知,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一直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然而,正是这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领域,其产品贸易逆差1990年为115亿美元,到1999年竟高达660亿美元。1994年计算机、设备贸易开始从顺差转为逆差,1999年美国电子计算机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到2000年,仅计算机、设备和部件贸易逆差就达342亿美元。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就是因为美国的信息技术企业大都实行全球化经营,将交易内部化。由于受到低成本的外国生产商的竞争压力以及国外放松对FDI和资本输入的限制,美国许多信息技术企业已把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一些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

从整体来看,美国企业更愿意通过它们海外子公司向国外的市场提供信息技术产品,而不是从本土向这些地区出口产品。现在,美国公司在全球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建立了大约23000个分公司。与此同时,许多日本和欧洲的公司也已经开始把在销售地建立分公司作为进入外国市场的主要渠道。如在1997年,日本在美国的FDI比美国在日本的资产价值累计多640亿美元。据统计,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一半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构成。

事实上美国跨国公司已成功地实现了全球化和跨国经营内部化战略。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内部化是实现规模经济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的制度安排。这有利于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但也掩盖了美国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美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另一重要特点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是美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表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反映创意和知识活动价值的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美国服务贸易始终保持巨额盈余,1999和2000年分别为806亿和810亿美元。美国保持了服务贸易的最大出口国和最大进口国地位。但与迅速扩大的商品贸易相比,其服务贸易顺差几无变化。如1998、1999、2000三年分别为800亿美元、806亿美元、810亿美元。因此,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商品贸易逆差,但缓冲作用有所下降。1998~2000年分别为32.4%、23.3%和18.0%。

4.制度性原因

制度性因素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因素。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产生也缘于一系列政策因素。最突出的是美国出于各种原因对他国实行的单边贸易政策。所谓单边贸易政策是指美国政府为压制某些国家改变其行为而单独实施的制裁。在实行单边制裁时,美国公司不得在被制裁的国家做生意,致使外国竞争者得以在那里建立前途无量的合资企业。显然这使得美国公司在这些市场处于不利的地位。

单边制裁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而且效果极差。单边制裁通过关闭美国在世界某些地区的公司,极大地加重了美国企业的负担。甚至在制裁取消之后,影响还迟迟无法消除,美国公司发现很难在失去的外国市场中重新赢得一席之地。

据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1995年,由于美国的制裁行为,美国公司出口方面在26个国家输给外国竞争者至少150亿美元。对美国工人而言,这意味着失去了20万个就业机会。据全国制造商协会说,美国在1993~1996年实行制裁使美国“不得进入”价值7900亿美元的出口市场。竞争力委员会1994年的一份报告发现,8次制裁行为使美国年销售额损失60亿美元,并失去12万个与出口有关的工作。

三贸易逆差对新经济的贡献

首先,从经济的宏观面来分析,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增长处于均衡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之前的AS曲线之形状是向上倾斜的,在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之后AS曲线之形状是垂直的。

从美国的劳动市场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左右,甚至低于这一水平,基本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产品市场上,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涌现,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已经从供给决定消费发展成为消费引导供给的阶段。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把美国经济看做是一种供给约束型经济。在该经济中,总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有充分弹性,所以在无资源闲置和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波动。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国民收入是供给的函数。

附图

如图,若增加需求,AD曲线向右上移至AD'''',收入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若将供给曲线向右移至AS'''',则国民收入由Y增至Y'''',同时价格略有下降。由此可见在供约约束型经济下,贸易顺差于国民收入之间会形成一种负相关的效应。

其次,大量相对低价的日用消费品和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弥补了国内相关生产的不足,提高了国内的总有效供给,弥补了消费缺口,从而有力地抑制了经济的过热,防止通胀的重燃,使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国内价格总水平降低,为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

消费者价格指数近二十年来始终维持了较低的水平。GDP连锁价格指数,以1996年为100,1997~1999年分别为101.95、103.23和104.77。三年平均增幅仅为1.59个百分点。除去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通货膨胀率1996~1999年分别为1.6、1.6、1.1和1.4。(注: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2001,p.285.)这与经济的全球化和低价商品的进口有密切关系。

再次,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利于美国扬长避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提升,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中美间的分工和贸易关系即为典型例子。如,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普雷斯托维兹指出,我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除纺织业外,主要发生在那些我们已不再生产同类产品的工业部门。

此外,大量的廉价进口品的“冲击”推进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带动了整体经济的繁荣。大量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加速了美国相对落后的产业淘汰和转型,从而促进了美国新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它的发展又带动了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包括一些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素质,最终降低了失业率。

最后,美国每年高达1万多亿美元的商品进口使其得以继续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第一大国地位。

四恰当地认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在美国国内人们普遍担心巨额外贸逆差会使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下降,但事实上随着美国经济的转型及新经济的成长,在存在巨额逆差的同时美国仍然保持了其超强贸易地位。

(一)美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最大出口国和最大进口国的地位将继续保持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对外贸易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同时其商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持续相对下降。美国商品出口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4年的32.5%,到1980年降为10.8%。但在80年代以来的20年里,在对外贸易收支逆差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份额。美国商品出口在世界商品出口中的比重大体维持在11~13%之间,显示美国经过较长时间的结构性调整,其商品贸易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已基本稳定,并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二)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再度显著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决定美国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外贸收支的长期的基本经济因素,也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相对变化。

让我们通过美国政府使用的三个表示或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来分析:一是单位劳动成本指标的相对变化,用以表明使用美国劳动力生产商品的相关成本竞争力;二是制造业出口商品的相关平均单位价值的相对变化,用来表示美国出口商品的相关价格竞争力变化;三是实际汇率变化,这是将名义汇率对国内外相关消费者价格指数做相应调整后的汇率变化,因此它可用来广泛地表示货币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化。(注: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1992,p.276.)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峰后,所有这三个测定美国国际竞争力的指标都大大地改善了。美国相关成本的相对低廉加上劳动生产率指数的较高水平,使美国制造业从总体上说来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借以维持相对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美国是当今全球最大最强的服务贸易出口国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结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在迅速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中,美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也日益提高,80年代已达1/3以上。

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转型成效的逐步显现,新型的经济结构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美国的服务贸易逐步扩大,独占鳌头,持续领先,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最大出口国,又是服务贸易的最大进口国,并成为服务贸易的最大盈余国。

美国服务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与90年代初,服务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服务进口增长速度相反,近年来,服务进口的增长速度相对高于服务出口的增长速度。1990~1992年,服务出口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6.6%、10.1%和9.7%,服务进口的增长率为:15.1%、1.7%和2.4%。然而在1998~2000年,服务出口分别增长1.7%、3.5%和9.0%,服务进口分别增长7.1%、4.7%和12.5%。尽管如此,服务贸易仍然保持巨大的顺差。这种情况表现出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服务贸易的再一个特点是,服务出口在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高于其他主要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在近几年内服务业出口的部门结构中知识、信息密集型的服务部门的比重明显增大。这种结构突出地显示了新经济的特点。

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一系列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在高技术出口中将继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从长期看,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将长期保持,并将具有良好的出口前景。

五关于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的讨论

从1982年以来,美国的经常项目一直保持着巨额的逆差,到2000年已达到了4350亿美元,为GDP的4.4%。与此同时,美国的股票、债券大幅增值,外资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发展直接引发了关于贸易逆差的大讨论。焦点是赤字会长期保持目前的水平吗?赤字得以持续的原因是什么?什么能够引起赤字下降?

从长期来看,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可以持续的。关键就是使得赤字持续的因素有哪些。一种观点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美元的国际货币的地位。正如美国著名金融学家麦金农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大多数的国际金融和商业活动都是以美元为交易货币的。根据美联储的数据,从1980~1998年,流通中的货币量从1248亿美元增长到了4922亿美元,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8%。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形成了一种自然垄断。这种地位使美国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规避大量的货币风险,并使得政府在采取货币政策时可以不考虑汇率的因素,将焦点集中在国内经济目标上。同时,美元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因此如果逆差的持续扩大导致美元大幅贬值时,其他国家也会动用手上的外汇储备来干预美元的下跌,来维持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如此前对于美元价格下跌,美国政府至今未表示过什么态度。但是,日本政府对此却十分敏感,日本央行迫不及待地抛售日元购买美元,以遏制日元汇率上升。此外,即使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其他国家时,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得其他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将增加美元的需求。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外资的大量流入。美国资产的较强吸引力使得资本大量地流向了美国。因此当美国的贸易平衡恶化时,又从国外引入资本从而改善了资本账户,贸易赤字可以由资本流入来弥补。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Cooper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他提出了一系列理由说明美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第一,美国固定收入投资的风险比新兴市场经济小。第二,股票收益比其他发达国家更高也更可靠。第三,美国资本、债券市场比其他国家更具流动性、更透明,并对投资者权利提供更大的保护。如人们购买美国二三十年的长期债券,这种债券利息从来没有拖欠过。同时他也分析了外资对美国所具有的经济意义,根据Cooper计算外资对美国的投资超过美国对外投资约有4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外国储蓄的8%,抵消了目前的经常项目赤字。克莱因教授也指出,一个国家,只要其他地方愿意对其投资,那么它就可以容忍赤字。2001年,以组合投资的形式,美国吸引了总计达5300亿美元的外资。这意味着平均每月流入440亿美元以弥补赤字。然而目前资金流入出现不振,美国财政部公布,2002年1月该数据跌至113.4亿美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永远保持一个大的经常项目赤字。美国目前经济虽自2001年的短暂衰退中反弹,但对复苏力度的疑虑打压了金融市场,担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4%的经常账户赤字无法维持下去,外国投资者开始从美元及美股撤离,外资流入将减少,美元已出现贬值。

逆差范文篇4

本文作者:杨振工作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中日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真实反映两国贸易的特点,是分析两国贸易逆差原因的重要依据(见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日本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前8项产品均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比重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6%,再加上第10项日本传统优势产品汽车,比例达到近40%。可见日本主要是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主要是向日本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及部分初级产品,包括服装、金属制品、家具和鱼类等,其比例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1/3,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以上分析,总结造成中日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明显。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而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多是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两类产品之间价格相差悬殊,造成中日贸易收支不平衡,出现逆差。2.两国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不同。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食品等日用产品,这些产品需求弹性很低,需求量基本是固定的。所以中国对日出口额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增长。而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汽车、电子设备等高端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需求弹性也相对较大,促进了日本对华出口额持续增长,又由于这些产品单位价格较高,所以造成中日贸易逆差不断扩大。3.日本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主要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向其出口。比如日本新推出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使我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遭遇很大阻力,并经常产生贸易摩擦。

衡量一国的比较优势,通常使用巴拉萨(Balasa)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RCA.)。RCA指数是透过贸易来衡量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以判定各国出口竞争力的强弱或国内各产品竞争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RCA=(Xik/Xi)/(Wk/W)其中,Xik表示i国商品k的出口额;Wk表示全世界商品k的出口总额;Xi表示i国全部出口商品的出口额;W表示世界各国全部商品的出口额。用RCA指数分析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优势。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和衡量中,当RCA>1时,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当RCA<1时,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RCA指数值越大,则该国该产品越具有比较优势,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本文参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中日贸易商品分为以下十大类进行分析(详见表3)。表3显示了中国和日本商品的比较优势,从中可以得出两国产品比较优势如下:1.中国的初级产品SITC0食物和活动物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该项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而日本的初级产品均无任何比较优势,这说明日本在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比较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SITC6制成品和SITC8杂项制品。而日本在该两项上指数均不足1,处于劣势。这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比较优势,而日本处于劣势。2.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中国和日本产品各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在SITC5化学制品中有一定的优势,RCA指数接近1;在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及运输装备业,日本比较优势明显,指数始终在1.5以上,说明日本在该产业上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除此之外,在SITC9项商品中,日本比较优势也很明显。而中国在SITC7机械设备项中的RCA指数也在不断提高,已稳定在1以上。通过分析两国的RCA指数,可以看出两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差别较大。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明显,初级产品也有一定优势;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也逐步增强。而日本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上。两国商品的比较优势是由两国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能力决定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日本一直以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而中国以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随着两国贸易额的不断扩大,贸易逆差将持续增加。

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多研发既具有高附加值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进而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只有不断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才能逐步缩小中日贸易逆差。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继续挖掘已具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潜力,形成对日本规模出口。2.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自由化。由于两国贸易互补性强,又具有区位优势,学界对中日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呼声日益高涨。中日两国应尽早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通过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加快两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建立自贸区后,两国将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日本市场将进一步向中国开放,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额将进一步增加,逐步平衡中国贸易收支。3.灵活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可以通过合理运用WTO相关条款,妥善解决中日贸易争端,有效规避日本的贸易壁垒,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从而扩大我国优势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出口份额,一定程度上缩小双方的贸易逆差。

逆差范文篇5

中国一直是顺差大国,迄今已持续了10年之久,其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4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综合国力的增强、快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今天,持续高额的贸易顺差又似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局部投资过热的背景下,如何看待首季高达84.3亿美元的巨额逆差,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结构性因素

从表面上看逆差的产生是因为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8.2个百分点。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赵晋平表示,分析这个问题,应该着眼于结构性因素,其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从国别结构来看,我国传统的贸易顺差来源的顺差额在增加,传统的贸易逆差来源的逆差规模也在扩大,只是一季度逆差的扩大规模超过了顺差。这说明,进出口的国别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结构性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举个例子来说,当中国向美国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时,美国的高端技术产品并不一定来到中国,反而是东亚国家的优势技术产品在中国找到了广阔的天地,结果就是中国维持着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对东亚近邻的大量贸易逆差,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扩大。

二是,从商品结构来看,产生逆差的主要是和投资品、基础材料有关系的商品。如电力设备、钢铁、金属矿砂、纺织纤维、专用工业设备和科学仪器装置等,逆差都增长得很快。

三是与贸易方式有关。从数字上看,一般贸易出现较大逆差是此次逆差增大的主要原因。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7.1%,而进口增长了41.4%,出现了124.7亿美元的逆差。

为什么首季84.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会表现为这三大结构性特点,其中又能够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呢?对此,赵晋平做了深层次分析,他认为,这是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看短期因素。去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增长带动了整个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这种短期的投资需求的上升也带来对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需求大增,导致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例如房地产、家电、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直接拉动铁矿砂进口量不断攀升。而一季度初级产品的进口增幅更是高达62%。

另一个短期因素在于,国内对基础能源和原料需求的迅速膨胀,导致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而在国际市场上的大量采购则改变了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价格的上扬。所以一季度逆差的增加中还存在着进口商品价格上扬的因素。而分析长期因素,首先就是受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影响。

赵晋平认为,从对国别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逆差来源逆差在扩大,传统的顺差来源顺差也在扩大,这个现象说明在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中所造成的贸易流向是进一步加强的,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因素。具体来说,比如日本、韩国、东盟、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逆差的长期来源。而随着投资带动下的贸易转移,这些国家或地区将大量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而它们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也随着产业转移逐渐表现为我国对欧美市场贸易顺差的扩大,同时表现为我国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在加剧,而且这种效应日益明显。

再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处于世界性的制造业加工基地,这种定位的长期影响在于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能源,甚至需要大量进口。

政策调整的影响则是另一个长期因素。这一点从贸易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从今年起,我国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这在客观上起到的作用是,很多企业为了回避国内采购成本的增加,为了保税,便由一般贸易方式转向了加工贸易方式,原来的国内采购部分也随之变为了进口。这也是造成逆差的原因之一。

而反映国内采购率降低、进口依存度上升的指标,就是将加工贸易的出口与进口做一个比较。赵晋平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他告诉记者:在2002年一季度,每1美元的加工贸易出口,需要进口0.64美元的零部件和材料,也就是说,国内的加工幅度、增加值率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有0.36个百分点;到去年一季度,每一美元的加工贸易出口,需要进口0.68美元的零部件和材料;而到了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变为了每1美元的加工贸易出口,需要进口0.7美元的零部件和材料。这说明,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国产料件相对于免税进口料件的优势减弱,加工贸易企业也更倾向于使用进口料件,加工贸易出口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上升。对此,赵晋平分析说,光是这个因素算下来,就减少了大约10.3亿美元的国内采购,折算成人民币大约90多亿元,相当于一季度工业增加值的0.8%。

适度的逆差有助缓解多方压力

84.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对经济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国内大多数外经贸专家认为,适度的逆差不会对进出口格局产生影响,而对中国经济则不见得不好。

赵晋平分析认为,首先,短期内的贸易逆差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长期以来,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又导致了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特别是到了去年,陷入这一循环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表现得相当明显。今年一季度外汇储备又增加了300多亿美元,可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是存在的。而逆差的出现则会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相应的,资本净流入的速度也可能放慢。再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随着逆差的增多,美元供给也会相应减小,这样也会减少市场的压力。另外,逆差的增加还意味着不需要大量采购美元,人民币存款的增加同样会减轻压力。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确实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减少。

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年初业内估计,今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而今年一季度就已达2.8%,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年的实际情况可能会超过年初的预计。在这种情况下,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而短期的贸易逆差就有助于缓解这种压力。

将视野再放得大一些,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减少,意味着海外净需求的减少,那么,怎么来看逆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呢?

去年外贸实现了255亿美元的顺差,在此基础上,假定今年贸易顺差减少到0,也就是外需的增长下降了100%,只要内需的增长保持在9.5%左右,就可以达到8%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假设在去年的实际情况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去年,货物贸易的外需减少了16.1%,这意味着使GDP少增长了0.4个百分点,而这部分正是靠内需的增长来弥补回来的。也就是说在内需比较旺盛的情况下,外需的减少是可以通过内需的增长弥补回来。而且,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外需减少也恰恰有助于缓解经济增长过热的压力。而今年一季度内需的增长依旧很旺盛,预计全年,即使达不到去年9.7%的增长水平,达到9.5%还是有条件的。所以,即使外贸出现了逆差,实现8%的经济增长还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逆差不能长期存在,如果持续两三年,那么其中就有可能酝酿风险因素。而对今年来说,姑且不说全年不可能出现较大的逆差,退一步讲就是出现了,对于缓解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等多方面的压力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外贸战略的调整

然而,从国别结构的角度来看,逆差的出现对于缓解双边的贸易摩擦没有什么作用。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出口60%以上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和欧美之间存在的大量顺差使得贸易摩擦亦大幅上升,从纺织品、彩电,到钢管、家具,以及动物源性产品,都受到了外国特别是来自美国、欧盟的密集的反倾销诉讼或技术性壁垒。

在这种背景下,从内外需求两个方面看,应如何把握当前的贸易战略呢?赵晋平认为,首先,应当改变“重出口轻进口”的思想,贸易战略应该对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都有所考虑。

在出口方面,一是,对于大量资源消耗型产品和能源消耗型产品,应该在产业政策上进行调整,减少这类商品的出口地位和比重,或者使其增长速度降低到合理的水平,这有助于缓解我们在资源和能源方面的压力。而且,这种调整不能是通过行政命令去限制,而应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市场的手段进行调节。比如,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出口退税机制增加资源型、高消耗型产品的出口成本,减少对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二是,出口市场战略性的调整和布局。谈及此,赵晋平感慨到,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高,成为了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起因,甚至成为了政治摩擦的主要起因。这也蕴涵了一定的风险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正是与这种过度依赖于某一市场的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对此,赵晋平建议,如果能够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提高区域内部的贸易比重,可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也有助于减少双边贸易带来的摩擦。

三是,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考虑产业政策的导向效果和贸易政策的导向是否一致。比如,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做法,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它与我国鼓励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延长国内的产业链条,提高国内的增加值、附加值率的产业政策的导向是相反的,会导致更多的一般贸易方式转为加工贸易,导致国内采购率下降。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存在,对带动国内相关的中间投入品产业将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政策调整的时候也应考虑到这些因素。目前增值税改革在加快,出口退税监管机制也逐步完善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应该考虑让出口退税政策逐步恢复到正常阶段。

进口的构成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其进口中的初级产品的比重比较大,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较低。目前,在我国的进口构成中,原材料、能源等初级产品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倒是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到了中期阶段,这在结构上是好的。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却造成了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对外部资源进口的依存度高,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内部市场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这需要产业政策对高耗能的产业做出调整,使之逐步转向节约能源型的产业。

资料:寻求基本平衡的贸易差额

具体到今年外贸情况,逆差是否会持续全年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谈到全年的走势,赵晋平分析说,从进口方面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比较快、刺激市场需求上升的因素还存在、今年关税水平的进一步降低、由于物价上涨后带来的人民币的相对升值而带来的进口品价格相对下降等因素都会造成对进口的刺激;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过热的势头,有利于克服由于短期的投资增长过热对进口的影响。

在出口方面,今年国际市场的整体情况不错,据世贸组织的预测,今年全球贸易的增长幅度为7.5%,比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今年国际市场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我国的出口还是有相当多的机会。同时,国内产能过剩的行业还是相当多的,再加上地方经济发展的冲动和积极性,都有可能带来出口的增长。

逆差范文篇6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许多研究者建立了经常账户的跨时分析inter-temporalapproachtothecurrentaccount,跨时分析能够分析短期的动态问题,也能够用来分析一国的跨时预算约束和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经常项目的跨时分析是从消费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跨时分析演变而来的,经过推导可以得到两期小国经济的跨时模型CAt=St-It①。如果把储蓄分为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则有CAt=Stp-It-(Gt-Tt)。其中CA是经常项目余额,S是储蓄,Sp私人储蓄,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是政府从家庭和企业征收的净税收。从这个恒等式不难看出在众多影响经常项目赤字的长期因素中私人投资、私人储蓄和政府赤字是起关键作用的。

本文考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期跨时分析模型展开,从两期模型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状况是由私人储蓄、投资、政府储蓄(赤字)决定的,分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产生原因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表1)。第一是由于美国生产力加速发展引起投资支出剧增,第二是美国的私人低储蓄率和高消费支出,第三是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

1.美国生产力加速发展引起的投资热潮。从1992年到2004年第三季度,美国商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了35%。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引起了一个投资高潮,从1991年以来至2000年,美国私人投资稳定增长,在1999年私人投资占GDP的17.5%,并在2000年上半年出现了战后最高占比18.3%。虽然在2000年以后由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的私人投资有所下降,但是到了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复苏,私人投资又开始重新增长。这种投资的增加是对美国生产率加快发展基础上的技术迅速改变的一种反应,在美国主要体现在高科技产业上,如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等产业。技术进步已经引起许多公司更高的期望,生产率的更快提高会使企业有潜力生产更多的商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这种潜在供给的增加转换成经济中产生的商品和服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速投入资本,自然就引起了投资高潮。

假设其他经济量不变,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国内投资支出增加,导致在短期内国内支出超过国内的产出。为了弥补这个缺口,需要进口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与此同时,投资高潮也会影响金融方面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外国资金的流入和本国货币的升值。而本币的升值,又会在短期内使本国贸易情况恶化,从而使经常项目赤字加大,同时外国资金的流入又为经常项目赤字剧增的可持续奠定了基础。纵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经常项目赤字情况,其轨迹基本上遵循了上面的经济理论。在这一阶段里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生产力迅速发展,促使投资支出剧增,并进而导致经常项目赤字缺口增大,同时伴随着美国资本项目的增加。

2.美国私人高消费支出加大了出口贸易逆差。美国不仅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也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这也使美国私人更倾向于积极消费,储蓄水平较低。美国的私人储蓄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东亚国家。而且1990年以来,美国私人储蓄率整体上不断走低,并且在2001年到了谷底。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的大牛市极大地增加了美国家庭的净财富。从1990年到1999年标准普尔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数值都增加了2倍,因此该段时期内净财富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增长了32.8%,使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股票市场引起的财富剧增通过财富效应导致了美国消费的飚升。1980年到1994年的实际消费支出增长率为2.6%,而1995年至1999年实际消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率为4%。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消费者是通过进口来满足对部分的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从而使贸易逆差扩大,经常项目赤字相应地扩大。

3.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政策导致外资的大量流入。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Feldstein(1993)曾经认为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Feldstein是典型的主流经济学思路,认为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

如果国内私人储蓄与国内私人投资基本上相等,则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增加经常项目赤字,也就是所谓的“双赤字”的情况。一国政府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进行政府购买,产生了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强大需求,致使国内的商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供给不足,就有一部分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导致经常项目赤字扩大。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与财政赤字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财政赤字逐渐下降,并在1998年到2001年出现盈余的情况。但是经常项目赤字仍然扩大,主要是受前面两个因素的影响更大。但是到了2001年以后,私人投资略有下降。私人储蓄率则有所上升,而这时的经常项目依然扩大,可见政府财政赤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1-2004年美国家庭和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迅速,而美国的国内投资前两年明显下降,而后虽有所回升但仍然显著低于90年代中期的水平,这表明2001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扩大主要是为美国家庭和政府消费支出的增大融资的。

4.其他原因。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由于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各自的经济周期不同。当美国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经济迅速扩张的时候,美国的许多贸易伙伴——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正经历金融危机,货币纷纷贬值,这就促使美国进口增加,出口增长缓慢,从而使经常项目更加恶化。其次,是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剧。美国产业发展和调整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美国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服务贸易呈现顺差状态,但是由于对高新技术出口的各种限制使得其通过服务贸易减少贸易逆差的功能有限。相反地,传统制造业的外迁或退出又加大了贸易逆差的缺口。

二、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的可持续性分析

1996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和净对外债务余额的增长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都是巨大的,那么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增长态势是可持续的吗﹖分析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经常项目跨时分析的多期模型,依据多期模型,经常项目可以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并随产出增长而不断扩大的逆差规模,但是债务会迅速上升,如果经常项目逆差的增长速度不下降,会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呈发散状态,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具体来讲,如果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增长是用来为增加的国内投资融资,不是用来为增加的消费融资的,那么这种增长是可以持续的,因为未来美国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偿还债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增长是用来为国内投资融资,而这种投资又是集中在贸易品部门,用以增加国际贸易品部门的生产能力,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因为一个国家是靠出口来偿还债务的,强健的出口部门制造业意味着强健的偿还债务能力;如果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融资的是外国私人长期投资者,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增长也可以不必太担心,因为私人长期投资,如直接投资或购买股票,是相对稳定的,不太容易导致接受国爆发债务危机。[1]

1.赤字融资以债务融资为主。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外国资本绝大部分是以直接投资和购买美国股票的形式流入美国不同的是,近两年美国股票净买入量发生了逆转,外国投资者转向卖出美国股票。同时,购买美国国债成为外国资本流入美国的最重要形式。

由表2可知,自2001年以来,美国资本账户下的股权证券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值或为很小的正数(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超过美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或为负数(2003年开始美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超过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而且净对外直接投资负数的绝对值呈迅速扩大之势,表明现在美国不仅要靠债务为经常项目逆差融资,而且要靠债务为其对外直接投资融资。2004年外部净负债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25%。

2.赤字融资的很大一部分流向了非贸易部门。在不同寻常的低利率和制造业受到外国竞争压力的背景下美国的国内投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投资越来越转向如房地产这样的非贸易品部门,美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显著上升便是投资结构变化的表现,这表明2001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国内投资融资主要不是为增加贸易品部门的生产能力,而是为非贸易品部门特别是房地产部门融资的,这种投资并不能增加美国未来偿还外债的能力,因为一个国家降低净对外债务余额的惟一途径是实现贸易顺差

3.赤字融资主要来自外国中央银行。美国需要的债务融资有超过一半以上是由外国中央银行提供的,例如2004年美国需要的全部债务融资为8270亿美元,其中4650亿美元是通过外国中央银行美元储备资产的增加实现的。外国对美国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成为了其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这不是一场由热情海外私人投资者掀起的源源不断的“购买美国债券”的浪潮。而越来越多是外国政府有意识的决策结果。在截止2004年7月的11个月里,外国官方买入的美国证券总值占美国净流入资金的35%,这是长期正常水平的一倍多,是2000-2002年7.6%比例的4.5倍。按照这一预测,亚洲国家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将要从目前的2.4万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5.2万亿美元,年增长量将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日本和中国中央银行美元储备的年增长量可能需要比现在翻一翻,这既超出了亚洲国家中央银行的吸收能力也超出了亚洲国家中央银行的吸收意愿。所以一旦亚洲国家中央银行不能够按比现在更高的速度增持美元储备,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便会迅速崩溃②。那时美国的利率将会急剧上升,美元汇率将需要大幅贬值,以便吸引国外私人资本的流入。[2]

三、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的解决途径与中美经济摩擦

如果一直等到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达到GDP的8%、净对外债务余额达到GDP的50%,美国和世界经济才来对美国经常项目的不平衡进行调整,那么在调整过程中让美国对外债务比例继续上升的余地就会很小。那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将需要大幅度地急剧下降才能阻止美国对外债务比例的继续上升。美国贸易逆差大幅度地急剧下降必须或者通过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支出减少的数量调整)或者通过美元的大幅贬值(支出转换的相对价格调整)来实现。急速的贸易逆差调整通常意味着进口的急速下降而非出口的急速增加。由于到目前为止美国一直充当着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进口的急速下降将导致全球经济的急剧衰退,因此那时被迫进行的调整对于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而言都是灾难性的结果。[3]那么,在目前全球储蓄结构巨大失衡的情况下,单单通过削减美国财政赤字,或单单通过美元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升值),能否实现对美国经常项目不平衡的调整,从而解决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问题呢﹖

从国民核算恒等式看,美国财政赤字每一美元的下降直接对应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一美元的下降,因此,通过消除美国财政赤字来消除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从经济理论上来讲,只有当财政赤字的减少本身不会影响民间储蓄,财政赤字的减少才会减少经常项目逆差,而这点是不能确定的。相反,经济理论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例当李嘉图等价成立的时候,财政赤字的减少(政府储蓄的增加)导致民间储蓄的等额下降,从而对经常项目没有影响。现实中的一个反例是在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政府虽然实现了财政盈余,但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却并没有减少,反而以更大的幅度在扩大。事实上从全球视角的两国模型看,由于美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如果财政赤字下降(政府储蓄增加),从而国民储蓄上升,那么世界实质利率水平将因此下降,除非“其它国家”的储蓄同时下降。这是与“小国经济”不同的地方。所以,如果“其它国家”的储蓄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东亚国家预防金融危机的动机不变,“其它国家”的货币没有对美元升值),那么美国财政赤字下降只能导致己经很低的全球利率和美国利率的进一步下降,而美国利率的下降将进一步刺激美国私人借贷消费的膨胀,结果美国财政赤字下降仅仅是挤出了美国私人储蓄,而对美国的经常项目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削减财政赤字并不一定奏效,另一个措施就是美元贬值。问题是,为纠正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所需要的美元贬值程度是多少﹖根据Obstfeld和Rogoff(2004)的估算,要弥补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至少需要美元实际汇率下跌50%。名义汇率的贬值很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幅度。另外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IIE)估计,美元需要比2002年最高水平贬值30%才能将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到GDP的2%-3%。但是,如果美元大幅度急剧地贬值,可能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升,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和债券,资本流入减少,长期利率上升,消费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美国经济,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当然对世界经济也是一个灾难。

既然美国不愿意看到美元对主要货币都大幅度急剧贬值,一个解决贸易逆差的办法是迫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美国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最大理由是美中之间的巨大贸易失衡。根据美国普查局的资料,从2000年开始,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逆差产生地。2004年美中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620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的24%。1995-2004年的十年之间,美中商品贸易逆差增长了将近4倍。

但必须指出的是,即使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如果单单是人民币升值,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私人借贷消费的状况没有改变,那么结果只能是“其它国家”中与中国处于竞争状态的国家的出口替代了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并转由这些国家继续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单”而己,同样无法解决美国经常项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逆差问题。如果人民币升值,因向美国更加容易地进一步要求东亚其它国家货币也对美元升值,整个东亚(美国主要的贸易顺差地区)的货币都对美元升值,情况将会怎样﹖这种情况下,东亚的经常项目和官方储备将减少,从而流向美国的储蓄将显著减少,除非美国财政赤字同时显著减少,否则美国利率将急剧上升,美元将急剧下跌,高利率将挤出美国的生产性投资和消费支出,以便释放出更多的国内储蓄为美国财政赤字融资,美国经济将因此急速地陷入经济衰退。

作为一个“大国经济”,美国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反映了全球储蓄结构的巨大失衡,这种全球经济的失衡己经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时候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问题不是孤立的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经济问题,是由全球储蓄结构失衡造成的,既与美国的财政赤字有关,也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汇率政策有关。要实现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平稳而有序的调整,需要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共同努力。单单通过削减美国财政赤字,或单单通过人民币升值,都不足以解决美国经常项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逆差问题。[4]■

注释:

①详细的推导过程参见[美]奥博斯特弗尔德、若戈夫,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9页。

②关于复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研究,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召开了RevivedBrettonWoodsSystemANewParadigmforAsianDevelopment的学术会议,参见http//www.frbsf.org/economics/conferences/0502/,2005年2月4月。

参考文献:

[1]NourielRoubiniandBradSetserTheUSasaNetdebtorTheSustainabilityoftheUSExternalImbalances

[2]CatherineL.MannPerspectivesontheU.S.CurrentAccountDeficitandSustainability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Vol.16p.131-152Summer2002.

逆差范文篇7

关键词:玉米消费量;国际贸易逆差;玉米产量

一、引言

我国玉米国际贸易在2009年出现贸易逆差现象,本文对于玉米供求和国际贸易的状况进行了解析,出现国际贸易逆差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玉米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等原因导致的。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我国的玉米出口贸易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解析。

二、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1.2005-2011年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在短期间内,基于国内对农业的相应政策,使得种植也收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加大,随之玉米的产量不断呈增长状态。从2005年到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方面,由25445千公顷到增长到千32160公顷;玉米的产量方面,由13028万吨增长到17000万吨;在消费量方面,由12510万吨增长到17225万吨;在进口量方面,由没有进口量发展到500万吨;在出口量方面由231.8万吨降低到5万吨。从全球的玉米消费量来看,全国各地的玉米作为人们的粮食的数量在逐步减少。随着你人类对生活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人类的事物资源发生极大的变化。随着畜牧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粮食加工行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壮大,粮食加工的能力增强,致使国内对玉米的市场需求变得紧张。受玉米生产成本的影响,我国加大了对玉米的收购量。2005-2009年我国玉米的消费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低于国内的玉米产量,使得我国的玉米供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从2010年以后,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我国玉米国际贸易现状。我国的玉米出口国际市场的特点是集中性,主要针对于东南亚的国家为主,比如朝鲜、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与2006年相比,我国对东南亚的玉米出口量迅速增长,对朝鲜、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出口量也有所增长,基于这些国家是我国的临近国,所以,在运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运输的成本减少,从而使得玉米的销售价格也较为便宜。从上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以后,我国我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向进口国,2010年国内的玉米出口量与之前每年的变化幅度较小,进口量是出口量的6倍之多,到目前为止进口量与出口量的比值一致在正增长的状态,造成了严重的的贸易逆差局面。

三、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我国的影响

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不利于我国的玉米种植业的发展。玉米进口量的增加导致了我国大量资金外流,同时使国内的玉米供应量增加,使国内的玉米市场被进口的玉米占据,这样不利于我国的玉米种植业的发展。使玉米产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同时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冲击了国内的物价,严重影响了物价的稳定。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还与国内民生问题有重要的关系,玉米价格的涨跌影响着农民的生计问题,从而对我国的物价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满足国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同时,必须要以国产玉米为主,进口玉米为辅的原则,企业在保证本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为促进国内玉米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原因

1.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差是我国玉米产业存在逆差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方面。随着美国转基因的玉米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国内对转基因玉米的大量选购。而我国的玉米生产方式主要是一农民的分散性经营为主,没有大规模的进行种植,机械化种植使用较少,主要依靠化肥等农产品增加玉米的产量,这就导致了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大,相对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的销售价格相对高出很多。

2.我国对玉米消费量不断增长。玉米是我国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作为我国养殖业的重要饲料生产原料,对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玉米加工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长,其产业的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玉米加工行业快速的发展。在未来的粮食结构中,我国的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我国玉米出口量在逐年减低的局面。

3.我国的农产品关税不完善。我国根据《农业协议》做出农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在2008年已经降到了15.1%,国际进口关说平均水平的25%,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外农业产品进入我国的税收标准,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玉米现今的出口每亩给予人民币440元/d吨的补助,如若取消了在出口方面的补助,将导致我国玉米产业更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五、降低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策

1.增强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降低我国玉米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玉米的销售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玉米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国内的玉米生产成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生产成本在逐年的增长,每亩玉米生产的总成本在2008年至2009年增长了3.18%,人工成本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比2008年上涨8.83%。同时土地的成本也在影响着玉米的生产成本。对土地有效的进行规划和经营可以降低土地和人工成本,对土地进行有效的流转,提高生产力,增强有效的劳动效率,降低单位面积内土地和人工的支出费用。

2.发挥我国玉米的非转基因优势。前文讲到,美国的玉米之所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由于转基因的种种优势产生的。随着国际上对转基因玉米的质疑,其主要原因是对食用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而我国的非转基因玉米虽然再生产成本上较高,但是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我国非转基因玉米的这一优势应进行大力的宣传,发挥我国玉米非转基因的优势,以此来降低玉米国际的逆差。

3.做好补贴政策。我国是WTO国际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在遵守国际世贸组织的制度下,将我国的补贴政策运用好,充分利用绿箱的政策,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国内的乡村道路进行维修,使我国的乡村道路畅通并加大对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同时要改变补贴的模式,充分利用黄箱政策来进行直接的资金补助。现今,我国对农民的补贴制度在逐渐完善,只有做好补贴政策,才能很好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降低玉米国际贸易逆差。

六、结语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玉米产业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的不良现状,其次,从三个方面对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从三个方面对降低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策进行了解析。本文通过以上的阐述,旨在降低我国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为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献力。

作者:吴世玉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美娟,刘睿.论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经济,2012,03(34):38-42.

[2]孙宏艳.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理论导刊,2014,03(33)11:80-84.

[3]田聪颖,肖海峰.基于CMS模型的我国玉米贸易逆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08(35):45-49.

[4]杨玲.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探讨[J].特区经济,2014,02:205-207.

逆差范文篇8

关键词:农产品逆差绿箱政策绿色壁垒

一、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特点

1.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规模特点

我国近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逐步扩大。根据农业部、商务部统计,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14.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33.9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280.3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由2003年顺差23.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200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75.8亿美元;进口额为287.1亿美元。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额为3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进口额为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由2005年11.4亿美元缩小为6.7亿美元,下降41.3%。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农产品贸易逆差40.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倍。

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结构特点

(1)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

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农产品贸易高额逆差主要缘自谷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棉花和食糖以及畜禽产品等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剧烈波动。

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中油产品(包括大豆在内的食用油籽和植物油)、棉花、粮食(不包括大豆)名列前3位,其逆差分别为64.7、31.6和14.0亿美元。畜产品和食糖逆差也较大,分别为8.5、2.5亿美元。

2005年粮食顺差1.22亿美元,棉花逆差32.88亿美元,油产品81.73亿美元,畜产品逆差6.3亿美元,食糖逆差2.72亿美元。

2006年粮食顺差3.32亿美元,棉花逆差48.98亿美元,油产品(包括大豆在内的食用油籽和植物油)逆差99.64亿美元,畜产品逆差8.3亿美元,食糖逆差4.87亿美元。

(2)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地区分布结构

①从东部、中部、西部的贸易差额分布来看,农产品逆差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2004年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绝对份额的比例为93.3%,该地区逆差为72.6亿美元,在总逆差比例也最大。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均表现出顺差,分别为14.1亿美元、12.1亿美元。

2005年东部地区逆差为52.8亿美元,中部地区当年农产品顺差26亿美元,西部地区顺差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2006年东部地区逆差为47.88亿美元,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均表现出顺差,分别为10.54亿美元、11.42亿美元。

②逆差的省份分布很不平衡。2004年农产品逆差最大的四个省份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其逆差额均超过10亿美元,分别为50.82、19.23、14.97、11.30亿美元。天津市、广西、河南省逆差过亿美元,分别为47837.1、29226.8、13938.6万美元。

2005年我国农产品逆差除了北京、广东、河南下降,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2005年北京市农产品贸易逆差下降最大,其次是广东,下降了82403.1万美元,河南下降了11881.7万美元(占该省2004年逆差的85.2%)。以上逆差缩小构成了全国逆差收敛的主要力量。而江苏、上海、天津、广西逆差在2005年进一步扩大,分别比上年增加14216.5、47247.8、11526.9、5497.6万美元。其中,上海市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幅最大,占该市上年逆差的31.5%。

从全国31个省、直辖市看,仅上海、江苏、天津、重庆、广西、江西、河北、山西的逆差比上年扩大(按逆差增加量由大到小排列)。河北、山西逆差比上年分别增加1655.4万美元、144万美元。其余24个省、直辖市的农产品贸易平衡变动均促使全国总逆差向零点收敛。除北京、广东、河南三个省份外,对逆差缩小贡献较大(逆差缩小或顺差扩大量超过1000万美元)的省份,依次为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内蒙古、新疆、陕西、浙江、湖北、海南、甘肃、四川、云南、安徽等省。其中,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增加了69659.1、32017.6、31377.2和17774.2万美元。

3.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结构

2004年一般方式逆差29.8亿美元,其他贸易方式的逆差15.7亿美元,加工贸易方式逆差2.89亿美元。其中,进料加工方式逆差0.4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方式顺差2.1亿美元。2005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09.4亿美元,进口202.0亿美元,顺差为7.4亿美元,2005年其他贸易方式的贸易逆差在为23.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79亿美元。其中,2005年进料加工方式为2.6亿美元顺差。边境小额贸易顺差3.0亿美元。

2006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38.39亿美元,进口222.65亿美元,顺差为15.74亿美元,其他贸易方式的贸易顺差在为1.99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2.12亿美元。其中,2005年进料加工方式为8.21亿美元顺差。边境小额贸易顺差2.94亿美元。

二、缓解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我国农产品及农业的保护,合理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口

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或无国际标准的动植物检疫,其他国家不合格的产品因符合我国的标准而进入中国市场,将直接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经济威胁乃至生态危机。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步伐,与国际接轨,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在卫生防疫、农药残留标准方面严格把关,设置“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

2.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猪肉、禽肉、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类农产品的出口都面临着来自进口国家,诸如卫生防疫、农药残留标准等十分严重的非关税限制。我国的这类农产品往往因达不到进口国的这些要求,而难以出口。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接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我们利用“绿箱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农业科技上,通过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

3.实施以劳动力换土地战略,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应该向荷兰和以色列式学习,用劳动力换土地。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土地资源严重稀缺,这决定了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有一定优势,如蔬菜、水果、鲜花、畜产品、水产品等,而在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则处于劣势,如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我们出口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有三类:第一是园艺产品,包括花卉、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等;第二类是水产品;第三是畜禽产品,包括肉类、奶制品。这些农产品应该成为我们出口的拳头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应当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除粮食以外)的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水平,适当让出部分国内资源和国内支持,来重点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

4.借鉴国际合作运动的经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我们应该在现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合作社是市场中介企业组织的一种替代形式,是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特殊经济组织,它使分散的农户在保持独立的财产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农产品的集体销售或农业投入品的集体购买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实现产前和产后的规模经济,合作社还在生产的全过程通过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使农户能顺利地与市场对接。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在于将分散的农户联合为整体,增强其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能力,改变分散农户的弱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唐正平:入世与农产品市场开发[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

逆差范文篇9

中美贸易逆差指的是从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中美国所处的逆差状态。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特别是1997年和1998年两国元首实现互访,中美两国确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以及1999年11月15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美双边谈判结束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116.3亿美元,增长了213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中方统计,由1993年开始美方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7年上升到1633.2亿美元,12年间增长了17.5倍。同时,随着双边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中美贸易逆差还在继续扩大。

二、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不是人民币的低估

2004年4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专门针对人民币问题的《舒默修正案》,威胁如果中国不把人民币升值15%—25%,将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2715%的关税。美方一些人士认为,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只要人民币升值了,中美贸易逆差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83-2004年的人民币汇率与美中贸易逆差的扩大有内在联系,但无法解释1993-2004年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中美进出口相对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美贸易顺差仍存在不断扩大的现象,更无法解释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中美贸易顺差仍加速扩大的现象。这足以说明汇率的变化与贸易逆差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表面上来看,一方面,由于受“J曲线效应”的影响,造成进出口商无法快速对人民币升值做出反应。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过小,不足以造成贸易顺差的速减。那是否意味着只要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够大,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见我国“双顺差”格局的好转呢?从历史来看,过去一年多来,虽然人民币累计升值,贸易顺差却仍然持续扩大。这说明,中国出现贸易、资本“双顺差”格局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不能仅仅依靠汇率的变动来解决。

从出口方面来看,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传导机制受到阻碍。中美贸易顺差更多的是结构性的贸易顺差,美国虽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但对东亚地区的逆差却未同步上升。这是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过去美国对韩、日等的逆差实际上由于产业转移的缘故被转移到了中国。事实上,中国对不少周边国家地区一直保持着逆差。中国只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环。由于经济全球化,中国通过进口原材料,在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进行加工,然后销售到美国等成熟的市场。所以中美的贸易顺差是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是其他国家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的结果,这是由国际分工决定的,而汇率的变动很难改变这一格局。人民币的升值,只能稍微提高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但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还是要廉价很多,其他国家不会因此而减少向中国进口劳动力,而且中国国内也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不可能使贸易的顺差减少。

所以,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不应是人民币的低估。

三、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真正根源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并不是人民币的低估。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真正根源应该是供需的失衡问题。该供需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美两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进出口方面的供需失衡

从贸易结构方面看,美对华逆差主要是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属于顺差。从产业结构来看,中美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体现在双边贸易上,表现为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交换为特征的互补性贸易。中国由于劳动生产力低下等原因,使得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则主要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业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美国通过大量进口,一方面加快本国本来就要淘汰的传统产业的退出进程,另一方面节约本国资源,使之得以优先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大限度获取资源转换效应和利益,这对美加速转型,实现高科技产业下持续低通货膨胀极为有利。然而,在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例如一些高技术产品,以及服务贸易,都对华进行了出口管制。如此一来,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中国多余的供通过进口弥合了他们的需求,却把他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进行管制,使中国在高技术这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美对华的逆差加大。

2.中美两国相互投资的供需失衡

美国把本应由在其本土制造的产品转移到中国制造,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然后再把这些产品进口到国内,把本应该由美国自己提供的供转为有中国提供,从而使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更大。从直接投资角度分析,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逐年增加。1979—1999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3060亿美元,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0%。随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已占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半以上。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自1998年以来,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出口中,出口市场最大的是美国。而同期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从美商品进口增长却相对滞后。两者相抵,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造成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有了持续增长,由1993年的33.2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3年的408.6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是我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而美对华投资企业多属进口替代型,在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占领中国市场。近年来美国和其他一些经济体的大公司把中国大陆当作制造平台,利用中国大陆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产品成本,获取高额利润。在华直接投资建厂后,又将产品返销到美国。这样做是把本应该由美国自己提供的供转为有中国提供,不仅使美国人的福利增加,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商品,还把这些都算在中国的出口上,使中国的出口更多了,从而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更大。

3.中美两国储蓄与投资的供需失衡

中美两国贸易失衡是由两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决定的,两国的宏观经济结构中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键性因素。银行将储户们的储蓄集中在一起,再贷给有投资需求的个人或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供需关系。中美两国贸易失衡是由两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决定的。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国民个人储蓄率很低,如1998年仅达0.15%;而美国人拥有提前消费的观念,消费需求特别旺盛,据欧盟资料显示,1999年美国人消费掉GDP的69%。结果造成求过于供,寅吃卯粮。由于美国在供应上存在着巨大缺口,就决定了美国必须大量从国外进口。由于中国价廉物美的消费品深受美国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进口商和零售商自然也愿意经营。中国消费品在使美国消费者获得巨大实惠、美国公司赚得盆盈钵满的同时,也通过消费税的形式为美国地方财政作出了贡献。而在中国,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融资渠道不畅通,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中国的国内储蓄率较高。中国的高储蓄率导致中国的生产往往大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美国人的提前消费观念则导致他们的需求永远大于供给,中国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则成为他们的首选,使得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加大。

四、造成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其他原因

巨额贸易逆差是美元维持其地位的前提条件,美国要维持美元作为主导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获得铸币税,必须使其他国家拥有大量的美元,这要求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造成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其他原因还有:

1.美方高估对华贸易逆差

美国商务部每年公布的对华贸易逆差数据与中方公布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包括多方面,其中包括美方主观的高估逆差的意向。美国商务部统计的对华出口额不包括对香港的出口额,而在统计来自中国的进口贸易额时,却包括了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进口贸易额。这样一来,美对华的出口贸易逆差当然就更大了。

2.统计口径的不一样

美方与中方统计口径的不同也是造成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一个原因。统计口径差异的主要来源,一是关于中国对美出口数额,美国统计数字约是中国相应年份统计数字的2倍;二是关于中国自美进口数额,美国统计数字始终比中国数据少1/3左右。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对原产地标准使用上的不一致。一方面,从主观上说美国希望通过随意使用或滥用原产地标准来夸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以便限制来自中国的进口;另一方面,从客观上看,美方的统计没有计入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的转口贸易,按原产地规则把香港的增值也计入了自华进口。

第二,美方进行贸易统计时遗漏了其他部分。一是美国企业海外收入并没有计算进美国的进口里,相反,美国海外公司卖回本国的商品却成为了美国的进口,因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了美国企业的巨额隐性收益;二是美国没有将源自中国的服务贸易收入计算在内;三是美商在中国进行来料加工商品出口到美国等时,统计上是按照产品的出口值计算的,这就夸大了中国实际的出口额。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转移

正如前文所提,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转移也是造成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亚洲(尤其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产业转移导致美国对亚太国家的贸易逆差转向中国。中美贸易逆差的加剧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转移的结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的加工贸易格局。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所以日、韩、新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从整个亚太地区来看,对美国的顺差变化不大。实际上美国自华进口只是替代了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大部分是低科技含量的电子玩具、皮鞋和服装,根本不会与美国的产品形成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启云:中美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金萍: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双顺差”格局.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3]张燕: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及对策.北方经贸,2007年第5期.

[4]苗长青:中美贸易逆差原因的新审视.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逆差范文篇10

关键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中美两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无论对中美双方来说,还是对世界贸易来说,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中美贸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按照美国的统计,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2326亿美元。即使按照中国的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达到1443亿美元。在中美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今天,双方经贸关系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试在分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美国对华贸易较大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还有统计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夸大了其对华贸易逆差的程度。虽然美国对华贸易存在顺差,但实际上并不像美国宣称的那么严重。由上述数字可知,中美双方统计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差别竟达到883亿美元。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原因显然是统计方式不同所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方各自的进出口价格统计不一致。目前中美两国对出口商品都采取离岸价统计,对进口商品都采取到岸价统计。由于商品从离岸到到岸存在运输费和保险费等,使到岸价的费用比离岸价的费用高出约10%。离岸价与到岸价的这一差异表现在中美经贸统计数据中就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拉大。二是双方对中国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统计上认识不一致。中美贸易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香港为主的转口贸易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如何统计两国贸易中的香港转口份额是评估中美贸易数据的重要因素。目前,中美双方对外贸易进口都是按照原产地原则,出口都是按照直接目的地原则进行统计的。按照这一方法,美国把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在香港转口的增值都计算在中国对美出口范围之内,而经香港转口中国的商品则不列入对中国出口。中国按照多年来的惯例,一直把经香港出口的商品算作对港贸易,进口的美国商品算作从美进口。这种对转口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不同的统计方法,扩大了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

2.美国出于政治考虑对华进行高科技出口的严格管制是其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产生巨大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中美贸易的结构本身是互补的。中国相对于美国的主要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而美国相对于中国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科研能力、技术及人力资本。如果双方都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达到贸易平衡并非难事。比如只要美国卖给中国几座核电站设施、几艘勘探船、一些军事武器就是数百亿美元,美方的贸易逆差就可以马上缩小甚至转为顺差。可是美国由于政治上仍存在冷战思维,惧怕中国崛起对其构成挑战,自1989年就一直在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问题上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竭力推销的主要是小麦、转基因大豆等商品。2006年,中国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61亿美元,同期从美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只有224亿美元。显然,美国对中国贸易应有的比较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没有充分得到体现,中国对美贸易出现较大顺差也就不足为怪。

3.东亚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对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把其经济体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欧美出口摩擦较大的商品加工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形成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因此,亚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了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对美贸易顺差很大,占亚洲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近90%。随着东南亚加工贸易的转移,东南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减小,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不断增大,产业转移引起的贸易顺差转移十分明显。

4.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加大了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的规模。我国政局的长期稳定,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及低廉的劳动力,使得大量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商品及服务转移到其在华子公司进行生产,并将其对美的出口也转移到中国统计中,从而扩大了中国对美的外贸顺差。而转移的顺差规模也随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增长。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从改革开放伊始的几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近700亿美元,占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5.8%,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排在全球各国的第四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同时,在华的外资企业对美的出口也远远大于进口,并且其对美的净出口额从1996年1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0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近70%。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建厂再向美出口的形式,加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规模,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大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应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对策

由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可知,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状况的产生责任不在于中国。但毕竟由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巨大和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美国多次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不力和压低人民币汇率是影响美国对华贸易的重要原因,并对中国施加压力。因此,在强调美国对中美贸易不平衡负有主要责任的同时,中国也应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双方贸易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既不给美国提供指责中国的口实,又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实现提高中国出口效益的同时,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也很大,但从总体看仍是一种以数量扩展为主的增长方式,自主品牌建设薄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主要利润为知识产权开发企业和品牌销售企业获得,我国的贸易利益较少。同时,外贸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脆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由于对对美国市场冲击很大,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对中美贸易的长期发展不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和整合资源能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国传统制造业逐渐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中端,进而走向高端,换言之,必须从委托加工或制造的低层次作业方式,走向自行设计的高层次,逐渐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不断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实现从产业结构国际分工的层次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2.通过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对美贸易顺差。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一部分是由于周边国家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欧美出口摩擦较大商品的加工组装工序转移到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我国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国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续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中国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出口。加工贸易对外转移的重点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产品和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被动配额出口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同时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3.开拓进口渠道,通过大订单的高科技产品进口平衡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而美国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中国对其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但由于美国对中国采取歧视性政策,使其对我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很低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因此,我国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与美国的政治关系,力促其放弃对中国出口的歧视性政策,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要做好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工作,通过这些企业施压使美国政府放宽对中国高技术出口的限制。在美国现在已经允许出口的高科技产品领域,中国可以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大订单减弱双方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2006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大型采购团访问美国,与美国达成162亿美元的采购协议。2007年,中国商务部代表团又与美国签署采购协议138个,总金额达到326亿美元。通过这些大订单的采购,既可以控制我国对美的贸易顺差规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又可以在外交谈判上获得主动,为我国外贸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