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现实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9 18:03:33

创新的现实意义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1

[关键词]自主创新 战略 高校科研

自主创新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六大原则之一。自主创新是具有专利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为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做出主要的贡献。

一、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课题。自主创新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战略或发展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1.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战略。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基础。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成功与否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民族尊严、发展后劲。只有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实现,国家和民族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自主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人民普遍关注的扶贫、教育、医疗、安全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为实现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3.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大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入世”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仍然依靠简单模仿已没有前途,贴牌生产回报微薄,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要避免受制于人,不做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车间,就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不断推进,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改善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

二、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途径

实现自主创新是一项关系全局、时不我待的战略任务,需要全面规划、全民动员、全力推进。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1.全面发展自主创新的各种创新方式。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产业。集成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用的科技成果。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2.充分发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有利因素的作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自主创新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也必须自主创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诸多有利因素。从人才来说,我国现有的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就有105万;从投入来说,我国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全球第六位;从学科基础来说,我国已有比较完善的科学布局,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市场条件来说,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无可比拟,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机制;从制度条件来说,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巨大的活力和广阔的空间。

3.不断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自主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国家层面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保持创新的组织保障。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连。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无论是重大突破还是微小改造,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主创新的载体是各种创新实体和机构。这些实体和机构包括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以及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技术中介组织等,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自主创新的机制是在政府导向作用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这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高校科研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高校科研必须以实施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为己任。

1.高校科研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现代大学不仅是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是从事科研提供知识产品的主体,20世纪后的大学更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对社会的主要贡献。在现代大学中,科学研究十分活跃并贴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要将科学研究成果提供给社会,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以自主创新战略作为核心不断地推进。

2.高校科研要与企业相结合。根据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科学创新的主体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校和大学,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主体则是企业。高校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形成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企业面向社会,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只有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提升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

3.高校科研要大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在高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注意破除那些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注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迷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提倡竞争、倡导合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欲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4.高校科研要以人才为本。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要全面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战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努力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教师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5.高校科研要有完善的体制。体制催生动力,机制激发活力。高校要创新体制激励创新。要制定各类鼓励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要制定自主创新的奖励政策,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要形成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做到不问出身问学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论资格论水平,不看年龄看成果。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给创新者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自主创新是实现发展的核心。高校必须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的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宪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广东科技,2007年2期

[2]里白: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研究员[J].经济师,2007年3期

[3]吉永华:自主创新根植于求真务实[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1期

[4]程梅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问题及路径选择[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2期

[5]陈畴镛王永丽: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7年1期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意义

具体来讲,科技创新指的是企业借助于新的生产方式、技术及工艺等,大力改革创新原有成品,促使市场及客户需求得到不断满足。通过科技创新的实施,企业利润得到增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得到减少,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面临国内国外双重市场压力,那么除了对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大力完善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更好地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1.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现如今的内外部形势下,企业拥有了独特手段,方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企业也需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将生产技术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市场角度来讲,企业作为重要主体,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那么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构建起来,不仅能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有效把握,还可以促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格局形成时间得到显著缩短。市场同时也推动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市场机制发挥着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同时,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有机完善企业目前的创新体系,能够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式有机改变,改变科研机构封闭性的状态,有效对接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在短时间内能够在企业生产中运用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扩大应用范围。企业受到市场推动作用,促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有机统一经济体系的创新和企业的科技创新。

2.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企业虽然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但是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没有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每年都会有大量科研成果从科研机构诞生,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科研成果的研发中,但是却没有在实际中有效运用,仅仅只有三分之一的科研成果会运用到企业生产当中。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其次,企业中只有较少的科技创新人才,制约到企业科研力量的提升。还有就是在科研创新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我国政府及企业投入占据了科技投入经费的较大比例,而经济发达国家在本方面的投入渠道更加丰富,取得不错效果。

3.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企业发展中,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自然无法生产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产品。根据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属于重要的企业内部活动类型,而企业内部活动开展的载体,则是人,其决定着创新效果。在企业创新活动开展中,企业需要将传统保守的观念摒弃掉,打破束缚,创新思想理念,改善技术,将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氛围有机构建起来,促使员工能够在科技创新中感受到乐趣。通过企业创新环境的营造,可以发挥出刺激引导作用,提供科技创新实施的土壤,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要避免盲目,不能够跟随大流,需要将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市场需求,方可以推出有意义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研发,有机结合生产与市场,方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赢得发展机会,更加顺利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只能够从基础做起、从零开始,也可以借鉴创新,根据已有的技术经验和成果,催动创新。以美国著名苹果公司为例,不管是MPS播放器、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都不是其发明的,但是其市值却达到了世界第一;其基础发明创造较少,但是将自己的理念一直贯彻下去,通过创新改造自己产品和别人的产品,产生出永远好于别人的产品,获得了市场追捧。因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必坚持于原点,要将原有的技术基础充分利用起来。再如我国青海钾肥厂,因为钾肥生产技术不如国外,只有较低的纯度和产量,制约到了生存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盐湖集团积极创新技术,将反浮选冷结晶技术研制出来,通过扩能改造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氯化钾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促进了集团企业的进步。这些技术盐湖也不是第一个使用,但是将别人经验技术借鉴来之后,有机融合了自身情况,实现了创新和发展。

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对企业技术中心大力构建,尽可能地将技术中心真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对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考核办法构建和完善,动态管理技术中心,以便保证企业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与新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将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过来,科学改进与创新。企业要积极联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遵循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双边技术协作机制构建起来,综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兼职、培训等,增强两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促使技术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技术中心各项研究的顺利开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果经验,对经费来源有效拓展。此外,企业需要大力改造技术,将市场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有机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从较高的起点开始改造。企业要对科技投入适当增加,国家也需要对企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经费投入给予相应的管理与支持。此外,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要结合市场变化趋势,来对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对产业机构有机升级,对人员组成科学优化,通过减员增效,促使企业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在不断的加大,要想获得健康稳步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运用,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在具体实践中,应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完善,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并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加成本投入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伟.科技创新对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4,5(10):123-125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3

[关键词]高校足球 训练教学 创新思路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8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41-01

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在我国受到了普遍欢迎。我国存在着非常多的球迷,但是从我国足球的实际来看,水平不是很高。要想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就要加强我国足球教学水平。本文围绕高校足球教学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一、现阶段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内容不够合理

在我国,实际的足球训练教学中,教师没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使得高校足球教学的内容缺少一定的专业性,从而导致足球技巧上很难与国际接轨。足球教学方法不合理,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缺乏协调感,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使得学生对足球的训练失去了兴趣。[1]

(二)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

就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训练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难以激起学生的潜能。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够了解,因此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没能进行足够的了解,使得学生有时会对足球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学生对足球的运动技巧掌握得不够牢固。

(三)学生不重视足球学习,教师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日常的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喜爱足球的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是不喜爱足球的学生很难投入到其中,并且不能充分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2]另外,我国高校足球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一些高校的足球教师在资质上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问题得不到准确解答。

二、创新高校足球训练教学思路方法和意义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足球教学实效性

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也存在着一些优点,在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保留原本的优点。例如对足球的示范动作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请几个学生对示范动作进行展示,然后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动作的完成进行共同分析和评价,指出其动作中的不足之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到怎样的动作才是规范动作,并且使得讲解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利用这样的方法比直接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效果更加明显。

第二方面,要强化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在足球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来,教师采用对视频中的动作分部讲解的方式,讲解最新的足球资讯以及训练技巧,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帮助学生对足球进行自主性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将比较经典的画面剪辑下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创新足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日常的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个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第一方面,要与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以此对学生的个性以及能力等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可以准确地布局和分工。

教师要学会用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足球队训练的教学。在高校足球训练教学中,每种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单独地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学会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它们中的缺点得到一定的弥补。[3]例如:教师将训练法和比赛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师资建设机制,提升足球师资水平

当今,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的师资力量不是非常充足,因此各个高校应当提高教师水平,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方面,学校应当创新教师引入机制,采用多种方法对足球教学教师进行引入。例如通过向社会招考等方式,将具备专业素质的教师引入到学校。第二方面,学校可以提高足球教师的薪资水平,同时将足球教师的教学效果列入到职称的评定中去,从而提升足球训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方面,学校制定足球教师素质培训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对这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从而提升本校足球培训教学水平。

三、结语

足球可谓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近几年其发展速度也飞快,但是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足球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为了给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要加强对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的重视力度。因此要不断创新思路,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机制上均要进行创新,从而提升高校足球训练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善国.湖南省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96-97.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4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1.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关系彼此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任何国家,一个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2.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及一系列活动的过程。[1]社会管理创新既是一项活动,也是一个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3.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的背景及沿革

目前中国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这是一个我们不用去否认的事实。一个社会的社会问题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这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面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我们用惯了的、会用的、曾经很管用的、数十年来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我们必须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此时,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2009年12月1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同意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2009年12月18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同志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这样,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2011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基本任务、重点工作,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作为根本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至此,社会管理创新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管理创新也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共同课题。检察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管理活动,是社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公平正义的重大责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作用、担负重要使命。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在庞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司法处于社会管理的特殊环节,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同样处于特殊的地位,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其理论基础。

1.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制度发展历史的要求

从西方检察制度的发展渊源来看,封建时代的检察官作为国王的人,其角色定位逐渐由民事领域向刑事领域转变,检察官在代表国王对犯罪提讼的同时,还负有监督国王法律的统一实施、监督地方行政权的使命。因此,检察职能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管理。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检察机关隶属于行政部门,其职权被认为是一种行政权的行使,所以具有社会管理职能是其本质属性。我国检察制度虽独具特色,但追溯其历史渊源,即从中国古代御史制度中也可以找到社会管理的影子。我国现今的检察制度采用法律监督机关而不是单纯的公诉机关的定位,本身就是对这种历史传统的延续,同时也肯定了其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属性。可以说,我国的检察机关属于广义的重要社会管理主体之一,其执法办案活动是广义的社会管理活动。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因其特有的职能而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并不是独立超然于其他单位的,而是对部分社会管理活动负有监督的职责,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力量,也是实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性环节,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应承担起纽带作用。[1]检察机关源于宪法的授权体现法律监督地位,人民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切入点在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既不能游离于社会管理工作之外,又不能越俎代庖于行政事务之中,主要是依据《宪法》的定位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以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为社会管理服务。在社会管理活动中,人民检察院要通过检察执法活动,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通过权力架构运行,促进社会管理主体有效地组织社会管理;通过司法解释权,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2.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符合检察机关在体制中的地位

规制和控制国家权力是宪法的重要特点,在三权分立的国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项治权,分别由三个国家机关独立行使,而且三个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保持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在我国,根据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实行议行合一的体制,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权力被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军事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等五项具体的国家权力,因而,在我国体制中,检察权是由宪法规定的一项具体的国家权力,属于权,是一项国家治权,具有社会管理属性。检察机关的设置是权力制衡的必然要求,符合权力运作的普遍规律,它是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按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行政权和审判权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对于督促国家机关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管理各项公共事务,防止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检察机关源于宪法的授权体现法律监督地位,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切入点在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既不能游离于社会管理工作之外,又不能越俎代庖于行政事务之中,而是要依据宪法的定位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以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为社会管理服务。在社会管理活动中,通过检察执法活动,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通过权力架构运行,促进社会管理主体有效地组织社会管理;通过司法解释权,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该规定,使检察机关的性质获得了明确的宪法基础,也使检察机关在我们国家政权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宪法地位。检察权的有效行使,反映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法律监督的定位,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必须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得以实现,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为载体。《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这表明我国检察机关具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是多方位的,不仅有责任追诉犯罪,而且有责任针对社会治安情况,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参与法制宣传、预防犯罪等活动,达到维护秩序的目的。

因此,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本身就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当然属性,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一直以来就具有宪法依据。

3.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应有之义

检察权,是指为了实现检察职能,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各项职权的总称。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行使的一项权力,具有国家权力的一般属性。检察权具有法律监督权所特有的属性,它既不同于行政权又不同于审判权,而是国家权力分类中一种独立权力。[1]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作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机器,其法律监督职能本身就包涵社会管理的属性。从检察机关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架构与社会治理格局中存在的一条救济权利、保障安全、稳定秩序的制度通道,人们的法律要求可以进入这条通道获得救济,各种冲突也可以融入其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行使检察权,这也是检察机关执法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从而使社会在稳定有序的状态中获得不断发展,而这本身就是社会管理过程。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最高检检察长指出: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4.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和我国检察制度的内涵相一致的

我们国家现行的检察制度既不同于国外的检察制度,也不同于我国旧的检察制度,而是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这一检察制度的基本内涵之一。[2]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经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现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能够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充分证明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实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内涵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的重点工作,从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检察机关需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检察机关也有责任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中来,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监管场所管理、特殊人群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等方成的管理规律,更好的保障人权、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检察制度的基本内涵,它完全符合我国检察制度的在新时期的发展规律。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自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以来,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响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证实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1.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强化自身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检察机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主体,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对象。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其实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检察机关参与外部的社会管理创新。各级政法机关依法推进其本职工作,便是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其中有些职能本身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1]二是检察机关自身管理的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自身管理创新相对来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内部包括了检察人才管理、人事制度管理、案件管理、办案机制设置、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干警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加强。检察机关加强自身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做好参与外部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同样,检察机关有效的参与外部社会管理创新,也为自身的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更容易实现自身的管理创新。

近年来,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逐步突破了就案办案的思维模式,创新了许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模式,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检调对接机制、刑事和解、刑事被害人救助、涉罪外来人员取保候审新模式、成立案件管理中心等一系列检察举措,都是由基层检察工作者在没有成熟的理论,没有既定的框架,没有统一模式的情形下,自下而上进行的检察工作创新,这些创新举措都很好地顺应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对司法工作的实际需求。[2]

2.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是检察机关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工作大局,回应和满足社会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从而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享有的信任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司法公信力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现阶段,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认同度还不够高,司法公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在司法中还有让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扩大了检察机关的社会参与度,从而加深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了解,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形象大有益处。司法公信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信用,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赖和信仰,这种公信力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认同感。

2010年2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指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监督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加强检察网络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这些重点领域都事关人权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检察机关在这些领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诉求得到满足,检察机关在社会上的认同度自然会得到提高,从而使人民群众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我们国家在1999年提出实行依法治国,这些年来,我们在民主法制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人民群众对民主法制的渴望还没有完全满足,对社会上发生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反映强烈。检察机关作为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在民主法制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当然在这一进程中检察机关的责任之重大也是其他机关不能比的。我们现在要进行的社会管理,应当更多的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我们所提的社会管理创新,更多的也应当建立在依法行事的基础之上。唯有在法规范和制度的支撑下,才能使社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3]我们的社会现在之所以矛盾凸显,固然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但也与我们的法制不够健全,执法不够严格有一定的关系,完善法制、保障法律的统一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检察机关带着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去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其更容易发现我们现在法律框架在社会管理层面上的不足之处,然后推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加快民主法制化的进程。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5

【摘要】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体制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站在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高度.谋划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其基本精神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深刻领会这四句话的精神实质和相互关系,成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首位,这就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已经升华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支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支持,中国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经过2o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正如指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制度保障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投资体制改革就是妥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投资权限,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且二大的自主投资的空间。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就需要在这些生产要素市场中弱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另外,电信、铁路、电力等基础产业要开放市场、打破垄断,首要条件仍然是政府职能转变。因此,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的实际步骤,依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给予的制度保障。

二、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应注意解决的基本问题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是建国几十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总结,必须坚持这种经济制度,完善这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成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机的一部分。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清除市场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

如果说前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使被旧体制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得以释放.今后的改革则将致力于形成和完善能够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有效运行的市场机制,创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目前,行政性垄断依然是阻碍市场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的经济,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经济过度扩张,国有经济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而行政性垄断不仅在基础产业、公用事业领域普遍存在,而且在许多竞争性行业中也大量存在。行政性垄断使权力直接介入市场,不仅难以通过市场力量来打破。而且往往构成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清除市场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各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必须着眼于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改革本身就是为了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多数人在改革中不断获益。要明确人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起点;人民广泛参与改革,改革才能成功;成功的改革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任何改革都有受益者和受损者。扩大受益者,减少受损者,并使受损备件到相应的补偿.改革才会成功。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有所增多.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协凋重大利益关系上,放到社会再分配上,放到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整理

三、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

政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一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当然提供公共产品并不等于自己去生产);二是良好社会环境的刨造者。“人民剖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三是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而不应该受某些利益集团的左右。在这个前提下.改革和完善政府职能要突出理顺“四个关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要明晰政府边界.凡应由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决策的事情应严格由它们决策.政府不应“越俎代庖”。凡是应该由政府承担帕辜f古,政府责无旁贷.不能“缺位”。针对当前政府工作存在的“错位”现象.要强凋由“经济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即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各级政府要有意识地做到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包办企业决策,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同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精神,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架构.以解决层次、层级过多的问题,推进行政审批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政府与事业单位分开的原则.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改革。

2.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如财政税收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等。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根据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并相应调整收支关系。财政支出结构应根据“五个统筹”的精神进行调整,逐步降低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方面的比重.增加用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支出。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在税收制度改革方面,应着力改进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探索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以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

3.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揭示理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理论创新对主体的共性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理论创新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历史的发展证明,单纯的观念变革或新的理论学说,不足以引起社会变革,但社会变革必须有理论变革的参与并以理论变革为先导。只有理论创新了,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推动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实质上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理论活动过程,一种理论境界,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不可分的。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

第一。从事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要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为前提。一般说来,思想观念的变革越彻底,创新活动就越顺利只有观念上更新了,人们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事物,并进而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不惧怕权威,不拘泥传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归功于马克思的创新意识。

当代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尽管各抒己见,但有其共同点,即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说明着主体的意识、观念在理论创新乃至整个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美国着名学者埃弗莱特·罗杰斯认为,“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单位当作新东西而采纳的观点、实践或目标。它几乎不管这一观念‘客观上’是否是新颖的,即不管它从时间上看是否是第一次应用或发现。个人主观上新颖的思想。决定了他或她对此的反应。如果一种观念对于个人来说是新颖的,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主体的理论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理论创新对主体活动的基本要求。这种创造性本质在理论创新上有多层次的表现: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创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对论的提出等等。也有局部性、个别性的理论创新,如某种新观点的提出、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等;从创新程度的角度来看,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即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等等。也有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第三,主体理论活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发展上的扬弃和辩证否定。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其根据源于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而过往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新需要,主体通过自身的理论活动实现对以往理论的扬弃和辩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作为对他们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一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是对二者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简单相加,它在扬弃以往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创新。不仅克服了近代哲学家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发展理论上的革命性飞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哲学的使命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把自身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飞跃。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人,他具有一般主体(人)的特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与一般主体有所不同,其中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主体的特殊素质,同时也是他从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素质。从外延的角度揭示其构成要素,将能更直接地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理论创新意识。

怀疑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主体必备的首要创新意识。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因为,任何怀疑批判都可能蕴涵着一种否定,对以往实践的否定或对以往理论的否定,或两者兼而有之,只有否定旧的,才能创立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学者把创新意识也称为怀疑批判意识。

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推动它在一百多年问得以发展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动因很多,其中不可回避的主要一种,是这一理论的那种本质上的批判精神,那种与生俱来的批判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他批判和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一生主要进行的就是理论批判,当然他也同样关注“武器的批判”,无论哪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他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马克思早在其世界观形成时期就区分了“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清楚地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批判的本性根源于实践批判本性,而实践批判本性根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支点上。其批判理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对现存的一切理论都不能无批判地接受,要用怀疑、审视的眼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现存理论被超越的条件和途径,批判地超越和创新才是理论发展之路。

敢于冒险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二。理论创新意味着批判旧理论,创立新理论,也就意味着破除陈规,****权威,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意识;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还在于理论创新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在理论创新作为成果出现之前,即当理论创新作为过程而存在时,它所揭示的更多地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握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即便是掌握了未来现实世界中的特殊或个别,但那也是一种思维具体,而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现实世界具体、丰富、多样,因此,理论创新活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人们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也有可能相反,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

自主为我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三。自主意识既是主体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主体之所以能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就在于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时,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才能进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为我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目标去创造,去创新理论。在理论创新活动之初,主体的需要、价值目标等个人的自我投射十分丰富,这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主体素质,应当说离开了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因为,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展,创新的源头是人的个性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四。随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主体的理论创新日益超出仅仅为了个体需要满足的范围,而具有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在理论创新之初,主体可能最初是从自身“小我”的需要出发去创新理论,但是最终以满足社会“大我”的需要而告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理论创新活动可能是由单独的个体来具体实施的,但个体的活动离不开他人的活动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他的活动只能是全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创新成果虽然是创新主体活动的结果,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深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但是,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意义、所拥有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创新主体个人,而应归于全社会。因此,无论创新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它同时又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进行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的实现不单只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外延构成主要包括:

1.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理论创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展现其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口号”。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时代的问题,是理论不断发展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的。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导致了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无法指导19世纪中叶的无产阶级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提高无产阶级实践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实现的。

2.善于抓住理论创新机遇的能力。机遇通常使主体能得到意外的新收获。然而机遇的获得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它必须立足于必然,以围绕创新问题所做的信息搜集为基础。创新问题的确定为理论创新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课题,使主体的信息搜集有了明确的目的。经过对创新问题的艰苦而细致的孕育,把主体要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充分地搜集与储存,向问题目标逼近,并通过各种渠道,使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了理想的机遇,有某个事件作“导火索”,使人脑中储存的已达饱和状态的信息突发出新的闪光点,从而使潜意识瞬间转化为显意识,长时间在认识上困惑不解的问题,会闪电般得出结论。

3.交互主体的能力。“交互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胡塞尔的《笛卡尔的沉思》中,在胡塞尔那里,“交互主体”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显示着自己的主体性,为了避免认识中的主观性,人们就要相互承认主体,同时还要彼此相互交流,转换视角,这样人们就能扩展自己的主体性,并可以把世界理解为“共同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交互主体的世界”。

人是理论创新的主体,作为主体,人首先表现为具体的人、单独的个体;而人同时又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他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前人奠定的基础,离不开同时代的他人取得的成果,并且有可能在“主体——中介——客体”关系中成为他人认识的客体。因此,主体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应善于做到与他人交互主体,放大自己的认识能力,突破自身的认识局限。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7

[关键词] 历史角度 创新思维

自从美国总统克林顿高调提出知识经济以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界已成为共识。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人的创新思维,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则更具有普遍而基础的意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学科教育的重要话题。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我认为巧设不同的角度,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切入点。现将我个人看法呈现于方家,以期斧正: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角度解读、学习、感悟,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质疑、求证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和能力。

1、变换角度,把握历史的进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从社会发展形态更替规律角度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几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从文明形态角度说,人类历史就是从奴隶制文明到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进步记录,就是地球文明到宇宙文明的拓展。从民主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就是原始民主到奴隶制民主、封建制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演变过程。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分析,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断随之变化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从近代化角度讲,器物――制度――思想的变化曾为一个主题。从列强与中国关系角度说,五次侵华战争及中国命运构成一条主线。从领导阶级活动角度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就可以单列成章。

同一历史进程,从不同角度解读,既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又使学生学会从多重角度认识和看待历史进程,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品质。

2、把握不同角度,探求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元性

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文件、历史现象、历史时间、历史计算、历史一般规律。这就说明历史学习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下面又有各自的构成要素(小角度)。所以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把握好角度是学习历史的关键,角度的变化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习惯和品质,培养了创新能力。

例如:对历史人物的学习 ,要抓住时间、国度(或朝代)、主要功过、评价等几个要素(角度);历史事件的学习,要抓住背景、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或意义(角度);历史现象的学习,要从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又分为会议、战争、革命、运动、等许多种;历史现象也有不同的类型。

总之,要善于总结,抓住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角度,知识就变成一定角度下思维的元素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训练创新思维多元性的过程。

3、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辩证性、深刻性

在中学历史中“原因”“意义”之类的分析经常碰到,这不仅是教学的重难点,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意义对培养学生多维度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对原因的分析,运用哲学的方法论,将之为内因和外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意义也分为国际意义和国内意义、分层意义和涉及对对象意义、表面与实际意义、正面意义和反面影响角度。

例如;十月革命的意义,我设计了这个角度:

1、从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角度说。

2、从人类历史社会形态更替角度讲

3、从对帝国主义影响的角度理解

4、从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角度分析

5、从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影响角度看。

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它的意义主要从其影响对象方面思考。

又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整理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①开始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证明了地圆学说;②为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开启了广大亚非拉被掠夺、贫穷落后之门,并被纳入西方殖民体系之中,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局面,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先进思想,生产方式,技术也传入东方,加速了东方原有社会制度解体过程。

这样多角度分析和认识,不仅使学生能全面认识和把握历史,更能提高学生辩证、理智和完整分析、认识事物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4、从现实问题角度研究历史,明确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向、批判性

学习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件、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崛起的历史,从独立到统一再到新政。他告诉我们,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民族强大的前提,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大国成长的条件,改革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经济的强大是立足世界的根本。日本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日本民族善于变革、向先进学习和创新值得我们借鉴,但军国主义威胁值得我们警惕。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史实,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稳步推进,扎实有效,防范外部势力的演变和和平演。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使我们更加坚定科教兴国战略。美苏争霸的历史,使我们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并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如此等等,只有将历史和现实问题放在一起,历史思维才成为有用的思维,历史思维的创新,才能推动创新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

历史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很多切入的角度。如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迁移,使历史知识与文学名篇相印证,使历史的时间概念与地理的空间概念相叠加,使历史现象与政治的结论相结合,不同学科的特质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培养综合型立体思维。又如分析历史人物心理活动;变换角色和立场,走入历史;打破历史定势,拓展思维空间。再如假设历史条件、过程、结果,培养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还原历史,‘二度’构建,培养学生探究和质疑的思维品质;开展辩论,设计历史小报,参观历史遗迹,编家史乡志,校史等,创设创新思维实践舞台。

总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历史进程,探求历史踪迹,了解历史真相,指导社会实践,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8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符合科学精神、时代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确立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育人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践和理论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蕴涵

    1.爱国主义是需要继承发扬的思想传统。爱国主义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当前最鲜明地体现是积极投身祖国建设。投身祖国建设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意识解决的是大学生履行什么职能、执行什么任务的问题。大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内在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动力才会持久不断地产生出来。将责任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除了它是高等教育基本的要求之外,还有着特定的政治内涵。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神圣责任,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只有把投身祖国建设作为核心价值观来看待、来遵循,才能使大学生具有献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1世纪的今天,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满怀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这是他们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大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大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大发展大融合的世纪,社会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也将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自己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社会的骨干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内容,也是根本要求之一。

    2.集体主义是需要倡导的价值原则。集体主义核心是人民本位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它汲取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以民为本”的传统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标准。这是集体主义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尽自己之所能,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践当中去。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这些都是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长才干,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生产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大学生还要有相互关怀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人皆有之。作为高校大学生更应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助残帮困、关心他人,这都体现着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尚的人格应该体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宽恕、怜悯及恻隐之心。大学生可以在社区生活、社会考察、地区慈善活动中感受爱心教育,培养与人为善、敬畏生命的良好品格,以形成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进而形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需要构筑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作为自己最大的价值追求目标。大学生应当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美好的制度理想,在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作出过详尽的描述,把社会主义制度描绘成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这体现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离人们的这种理想和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大学生因为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因此,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在逐步体现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目标。只有把这个道理向广大大学生讲清楚,才能从根本上坚定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把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摆在突出位置。当代大学生必须是有理想的青年,必须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青年。因为这个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纳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的动力,把远大理想和自身成长结合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成才报国。

    4.求真求实的科学理念是需要坚持的治学态度。大学是求知的神圣殿堂,大学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是知识的渊薮,是科学真理生长的园地。求知是大学生的天职,必须树立起求是求真的理念,在求知之路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科学真理从产生那天起就肩负改造世界,实现人类梦想的重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求是求真就是要做到,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思想方式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掌握科学知识的热烈愿望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要刻苦钻研并力求掌握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理性知识,要自觉地运用科学真理于社会实践,敢于和善于同一切愚昧和谬误作斗争。

    掌握科学知识的热烈愿望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不是建立在个人名利和虚荣心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高度责任感之上。大学生有这样的热烈愿望和献身精神,有了求是求真理念,就能如饥似渴地去猎取造福于人类的知识,就能百折不挠地去为真理而斗争。真理和科学在人们心中具有什么样的位置,是一个人在实践中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自觉按照真理的要求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人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大学生要刻苦钻研并力求掌握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理性知识。大学生刻苦钻研具体科学,不仅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长智慧和才能,而且增强人们的事业心,形成实事求是、奋发进取、坚毅顽强、忘我劳动等优良品德。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扎实学习科学理论,完整掌握理性知识,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理念,使自己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创新创造精神是需要弘扬的时代要素。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各个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作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大学生理应把创造创新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包括适应创造创新要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造创新精神可以激励和孕育创造创新,形成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创新发展提供引导和动力。没有创造创新精神的价值取向,创造创新就会失去内在动力。况且我们的文化中也还包含着一些因循守旧、不利于创造创新的因素,对创造创新起着抑制和阻碍作用。有了创造创新价值取向,就可以克服这些因素,弘扬中国文化中革故鼎新的传统,为创新提供持久动力。因此,创造创新精神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之一。

    创造创新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创造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头脑、灵活的适应性等等。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发挥首创精神的广阔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要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自觉接受创造创新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学习必要的科研方法,从而培养自己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和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自己勇于实践、勇于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原则

    1.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还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根本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176 ― 02

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这是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师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把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能力,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引起普遍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创新精神集中表现为人类在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因此,创新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面临着调结构、去产能、稳增长等诸多艰巨任务,还面临着国际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为此必须通过创新解决发展面临的困难。在当代中国,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出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授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既体现着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又体现着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比如,实事求是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是贯穿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的方法和原则要求人们要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在思想观念和实践上进行相应的变化,以便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以及思想和行动的一致。创新精神所内涵的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进取的品质与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贯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客观的分析资本主义当时发展现状,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恰恰体现了勇于批判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同样,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等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客观分析中国国情并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而创立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体现了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进行理论创新以及实践创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通过教师的讲授,大学生能够感悟出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创新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感受到理论创新以及实践创新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形成,因为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希望的大学生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其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准确把握国际和国内发展的特征,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可以让大学生很好的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了解改革创新是最主要的时代特征,立足这个时代,刻苦学习,事实求是,大胆探索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使大学生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创新意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举措

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上都具有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功能,但是,要把这种功能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系统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教师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教师良好的创新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前提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是创新型教师,即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创新性的个性特征以及创新性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在教学中既要善于吸收他人优秀教育成果,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型教师要掌握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和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敢于和善于质疑。“新的教学模式要把学生从消极的听众变为主动的求知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2〕其次,教师的创新意识还体现在课堂上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平等,学生才能有信心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也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生才能独立探索、积极进取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最后,创新型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型教师。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否则自己的教学就会出现“煲剩饭”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还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及时的学习,把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创立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及时充实到课堂中去,把当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事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既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

现实中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因此,如何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因为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培养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的讲授有魅力,让课堂内容有吸引力。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尽可能整合运用各类教育资源增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时效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

创新精神是一种通过改变世界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精神。一种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有实际意义。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强化理论教育成果,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关键,要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高校必须做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精心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场所作为大学生固定的实践基地;要强化教师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指导,实践教学不仅不是放任大学生自由活动反而要加强教师对大学生实践过程的引导和指导,为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耐心解答学生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理论去思考,并独立得出结论;要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实践教学重在大学生参与、体悟的过程,关键是大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得到锻炼,要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进行客观、多元、合理的评价。

(四)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方式,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卷面成绩对大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种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方式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程评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更无法通过评价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摒弃分数至上的传统评价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及独立思考的精神。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既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评价就是要反映出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应对复杂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以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学生会面临哪些问题,他们怎么去应对。

〔参 考 文 献〕

创新的现实意义篇10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常新、恒新的问题,有着永远的生命力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她是创新的前提,是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发挥最大成效的必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要惯于联系,勇于联系,分析实际合理联系,才能真正把"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付诸实践。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创新

一、引言

"理论联系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今天,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带来了众多挑战。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赋予了"理论联系实际"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并始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无疑是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与时俱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命力之所在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客观事物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客观世界是理论的来源和指向,是实践的载体,它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客观世界的发展没有止境,这种更新同样没有止境。换句话说,随着世情、时情、国情的不断变化,新的理论和新的实践也会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更明确地说,"理论联系实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没有止境的过程,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提法虽旧,其具体内容--理论、实际、联系,却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是恒新、常新的--即与时俱进,这正是这一原则的生命力所在。

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冲击,科技、信息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客观世界更加瞬息万变,新阶段呼唤并激发着新理论和新实践的不断推进,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内容不断变化、更新。我们必须自觉地深刻把握新理论和新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与时俱进。

三、新的时代条件下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一贯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在实践中的创新。毛泽东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邓小平多次反复强调,理论工作者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些科学论述精辟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而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则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证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指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可以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在新阶段,新的历史使命又赋予了她新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前提

1、创新首先需要继承

继承传统的理论,吸收人类优秀理论成果,这是创新的第一步。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创新。任何一个理论,都是诞生在已有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能够经受住实践的考验,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可丢。但是,这种继承必须是批判的继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2、创新需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实践

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世情、国情或党情相结合,进行实践,这是创新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才能发现新问题,新问题的不断发现和不断解决,才会推动理论和实践本身的不断前进和不断发展,才会有所创新。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与实际结合的理论创新,才能够真正指导实践;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创新,才能少走弯路,才是真正的创新。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当前,我国各项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不能前进。我们必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各项工作取得最大成效的必要条件

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理论能否发挥作用,看她能否结合实际,若不能落实到实践中去,理论就毫无意义。江泽民在深入领悟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现实,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胡锦涛号召全党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最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而直接的指导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目前的关键是,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充分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好新情况,解决好新问题,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最大成效。

四、关于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的几点浅见

(一)要把握理论--这是前提

只有真正掌握了理论,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运用理论。必须注意,把握理论不是背诵教条,而是要真正领会并掌握理论的精髓,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灵活运用。"活学"才能"活用"。

(二)要把握原则--这是核心

必须真正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本身。这种"把握"是要求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融入灵魂,形成内在本质性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

(三)要惯于联系、勇于联系、分析实际合理联系--这是关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联系",如何"联系",关键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惯于联系。即习惯于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无论是做任何事,任何工作,都要以人民利益为标准,以"三个代表"为依据,检验自己的思想、认识、计划、规划和工作方法等是否符合人民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第二,要勇于联系。要勇于把理论放到实践中去,勇于把自己成熟的思想、认识、计划、规划和工作方法放到实际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根据实际在实践中修正、发展,摸着石头过河。不用理论裁剪实践,而是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实践;不是用实践代替理论,而是用实践丰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

第三,要分析实际,合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合理"联系而不能胡乱联系。联系要想合理,就必须要正确分析实际--实际情况、实际条件、实际范围等等。客观实际的复杂性,决定了分析实际的艰巨性,面对实际,我们不仅要看到现象,更要看到本质;不仅要看到支流,更要看到主流。时刻注意用联系、发展、辩证、全面、本质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实际,了解真正的实际,才能真正的联系实际。

新世纪,我国改革和发展处于克顽症、攻巨坚,过大关的关键时期。我们特别是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正把"理论联系实际"付诸实践,使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努力争取在新世纪,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大跨越。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