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核心十篇

时间:2023-11-27 17:31:05

体育教育的核心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1

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陷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重苦难之中.因此,中国人(特别是上一代中国人)天然拥有着爱国情结,这种情结在舆论氛围的引导下甚至形成了近代国人的民族性格———悲情.然而,这种具有悲彩的民族性格却容易使爱国主义陷入到“民粹”主义的泥淖之中.诸如,前几年的打砸日系小轿车事件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驱使逐渐加强的现在,在全球人类文明相互影响的现在,大学生群体若仍以狭隘的民族精神来面对外界,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建构创新型大国的进程.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民族精神的培育,需要他们脱离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潮,并以开放、自信的心态来审视自我和欣赏世界.这对于中国社会未来的精英们,将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体现和实现的内容.但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而言,上述三个版块则是更为重要和紧迫.随着大学生走向社会,将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逐步获得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在日常行为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认识引导下的现实体现

将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出来,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整体上完善现有教育模式.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看,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活动教育等两大板块.因此,在认识的引导下就需要分别在这两大板块中进行显示体现.

2.1针对课程结构方面.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教学,主要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实则已经涵盖了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内容,如上文所提到的5个部分.因此,如何在在各自的课程结构中突出这5个部分的内容,便是当前建构“体现”路径的关键.笔者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应少一些教条的记忆和说教内容,因为我国的马哲体系仍受到前苏联马哲体系的影响,而存在着“只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由此,在这一课程中可以突出对“为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阐发.在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课程中,则可以突出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在形势与政策中则集中阐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2针对教学形式方面.教学形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都接收和是否愿意接收课程信息的问题.对此,也成为了体现路径中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在课程教学学时允许的情况下,应借助视频资源来将核心价值体系形象化和身边化.这里需要强调“身边化”问题,即教师来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应尽量找寻在大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中的事例进行阐发,从而改变传统政治教育中的枯燥境地.反观当前部分教师的课程教学活动,他们尽管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存在着书本化、学理化的倾向.对此笔者表示反对,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晦涩的理论唯有融入到丰富的生活中来才能赋予鲜活的生命.

2.3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实践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人也历来重视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的意义.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便起到了,促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任务.其最终的目标便是,让大学生在知行统一中获得思想意识的升华.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可知,大学生在完善和升级自身的思想意识时,必然面临着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转换.而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则植根于实实在在的感知和行动中.因此,在思想教育活动的体现,还在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效应.关于如何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来体现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实则在诸多文献中都有所阐发,且不乏真知灼见.对此笔者建议,高校应大力挖掘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来支撑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或许有同行会习惯性的把资源拓展方向定位于革命教育基地,实则不然,在以经济建设为当代主题的大背景下,还需要在校外资源中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诸如,以当地民营企业为教育基地,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绩效,以及通过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来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的意义.实践表明,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植根,关键仍在于促使大学生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

3基于现实体现的实现机制构建

3.1高校党委应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

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上层建筑一样,高校若要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机制,则首先需要得到高校党委的高度重视.通过得到他们的重视,才能在校本原则下来建立适合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及在教育模式创新中获得足够的资源.因此,高校党委成员应制定出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目标,以及通过协调本校资源来配置实现机制所需的人力和财力.笔者建议,应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以他们为主体来建构起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在于,一线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与大学生接触,对他们的兴趣点和疑惑更加了解,从而无论是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上,都能体现实效性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支撑的教改创新团队.

3.2政治理论教师首先应全面把握核心价值体系

[3]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向大学生系统传递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从而就应首先全面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笔者在这里突出“全面”二字在于,文本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简约性,这是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的共性使然.因此,教师应结合现实的生活元素来丰富和具体化这5个方面,特别在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问题时,应具有历史观的眼界和与其它4个部分相互融通的能力.所谓历史观的眼界要求是指,教师需要在充分把握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情况下,解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并在这一本源上为学生勾勒出其它四个部分的形成发端与归宿.由此,高校可以通过校内培训和校外学习的方式,来构建起教师的理论素养.这里特别指出,加强校际交流应成为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

3.3在多部门的协同下创新政治理论教学工作

关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创新属于系统工程,其不仅需要多部门的协同,还需要针对现有教材进行校本要求下的优化.为此,高校党委、基层党支部、政治理论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机构,需要建立起联席会议机制,同构召开联席会议来定调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原则和途径,并参与校本教材体例的审核和建议工作.作为创新政治理论教学的主体———一线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并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契合,生动、具体的传递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对此笔者还须强调,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和政治理论课为一体的教学板块,应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和试讲、观摩机制.这样一来,在多部门专家的协作下,将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效果.

3.4努力挖掘校外教育基地实现两种资源的利用

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开发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但在基地的构成上看则更倾向于革命教育基地的挖掘.对此笔者建议,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向和高校实际,拓宽校外思政教育基地的类别.正如上文所举出例子那样,可以与当地的非公企业联系而建成本校的教育基地,还可以与干休所联系而建立本校的教育基地,诸如此类.这样一来,就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内容的同时,完善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教育途径.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不难发现仍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里,高校应通过强调实现机制来配合党中央的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4问题的拓展

4.1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手段

[4]要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尽快的成长起来,就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争先创优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将支撑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这种氛围的营造,也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的措施可以为:(1)经常组织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比赛;(2)定期组织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野外拓展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灵活的与之他们未来的岗位需求相适应.

4.2重视大学生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

[5]不可否认,新时期大学生在求学上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比过去已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活压力的改善方面,主要建立在生活费用增加的基础之上.同时,只有在改善了求学压力的前提下,大学生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在学生之中.这是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高校辅导员不应回避大学生希望获得物质利益的诉求,这是时代变迁所形成的客观因素使然.结合学校的奖学金评定制度,设立一套合理、透明的评选机制,按正常渠道满足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这是提升他们专业学习态度的重要推手.

4.3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楷模的树立不能丢掉.正因为新时期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辅导员通过树立班级先进代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杰出校友榜样,将给予大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震撼.最终,起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人生态度的作用.伴以高校辅导员跟班制度的建立,必将通过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大学生.最终,促进大学生良好职业观念(这是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的形成.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递,仍需要高校在多个方面进行工作创新才能实现.在进行工作创新时不仅需要思考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问题,更需要切实落实它的实现机制.

5总结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文化价值方面的建设却总体上滞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强,在文化层面上,中国出现了多元的信仰、价值和行为规范。由此引发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将威胁中国社会的稳定,甚至是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近几年来,中央非常重视核心价值研究及建设问题,从“八荣八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都体现了这一倾向。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认识前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政党或民族来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基础,如果缺乏这一点,它就会失去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关键时刻,只有全党、全国、全民族统一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我们才可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构建中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与一个人的一生奋斗历程相似,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目标方向明确,符合历史的前进规律,这个人一生就可能取得成功。同样,这个国家的发展也就能取得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当前的共同理想,这是一条被30多年的改革开放证明是正确的一条道路,我们在现阶段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才能较早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软实力。在当今国家实力的竞争中,以经济、科技、军事等因素为代表的硬实力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需要重视的是:以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为代表的软实力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撑是中国国家实力的重要内涵之一,并直接推动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保障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其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真正现代化的国家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政治文明共同发展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仍有一些滞后之处,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没有随之大幅提高,这不但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而且对中国的国际声誉与形象也有负面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总书记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这一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当前道德建设的现实,也有力地配合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执行。

从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条件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意义

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是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国际环境对于中国核心价值的构建影响极为重要,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条件。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如下:经济全球化为不同价值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在全球化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核心价值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文化觉醒。虽然西方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兜售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西方的道路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它们各自的文化适用性,这条路未必完全适合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国际社会中左翼力量的崛起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打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西方国家在全球推销其价值观,对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在经济层面上,西方国家宣扬其自由市场经济与私有化;在政治层面上,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强力推行其民主制度;在国际关系层面上,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颠覆传统国家的内涵,鼓吹普世的价值观念。从以上国际环境来看,中国核心价值的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只有适时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及教育,并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理论与价值方面的精神支撑。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得到了国内民众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的步伐并没有跟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曾单纯地把市场作为一种发展经济的手段。现在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的运行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我们在这一方面还做得不够。其次,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外部因素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价值选择的方式等都发生着重大变化。由于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学习和改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贪污腐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毒化了社会环境。再次,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呈常态化趋势。那么,如何处理好合作与坚持的关系呢?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加成熟的应对思考。

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而且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新态势。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所引发的认同上的危机,大学生如何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是高校思想工作者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中国未来建设者的需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所肩负的使命是重大的,也是崇高的。但他们能否顺利地接过上辈的接力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我们要让他们理解中国当前的国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体系等,为此,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更具实效地完成上述的教育任务。笔者认为,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这一体系的大学生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及可靠接班人。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3

论文摘要: 文章首先从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展开论述,阐述了当代图书馆特别是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得出了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对目前体育院校如何利用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0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等学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提供专业教育服务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过渡,原有的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亟待于提高。

1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体育院校学生基本素质问题体育院校的学生多数是从体校、运动队特招而来,与综合性院校学生相比,文化素质偏低,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注重本专业体育技术学习,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因此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待加强和改变,应将原来僵硬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变为主动多样的服务模式,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正确应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特点体育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限制,开设课程注重专项体育技能的学习,缺乏系统深入学习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的时间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教学实践重复性强,体力消耗大,休息和娱乐时间较多,学生性格好动难静,静心下来读书相对比较困难,系统地学习阅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与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相悖逆。

1.3 体育院校的培养现状传统观念认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算合格,这种观念早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单一的知识结构、狭窄的能力范围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本身已经不再是单纯技能竞赛,体育本身愈来愈多地渗透文化因素,体育正在成为一种文化事业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这种趋势客观上要求体育院校大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科学知识,这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说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是人类的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

2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为体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其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体育学院图书馆教育的核心价值为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是课堂教育所不可能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而人文知识的学习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对体育院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人文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自主学习能力又比较差,因此图书馆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提高责无旁贷。

2.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体育院校图书馆通过推荐新书、宣传优秀图书,开展书评,组织专题读书等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良好的书籍来了解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所包含的智慧。通过一些生动有效、健康活泼的教育可以引导体育院校大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科学认识事物、理性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正确面对社会中流行的各种思潮和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

2.3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体育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料和文献,教师通过图书馆的参考文献,可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阅览专业书刊资料,既可消化和充实课堂学习内容,又可开阔视野,加深对其主修专业的理解;图书馆还通过对知识的挖掘、整合与揭示,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图书馆的阅读利用率;同时促使教练员的教学观念转变及创新,为培养新型人才发挥作用。

2.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知识广博、富有创造力的更高要求,因此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智力的提升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宣传,使学生及时了解馆藏文献,并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等方式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文献资源的使用方法,具备检索利用文献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使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具备搜集处理文献和信息的能力,并掌握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方法,打好终身自我教育的基础。

2.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等体育院校是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院校,其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突出、知识全面、有较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一方面优化馆藏资源,不仅向读者提供体育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文献资料,还提供与之相邻的非专业知识、文史知识及科技情报信息等,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图书馆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如跟踪形势及当前社会热点,在馆内或校内适当地方设置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专题周刊栏目,扩大知识渗透面和力度,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打下良好基础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而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它通过向读者提供服务,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2]张树中.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8).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原本经常被冷落的体育学科也日益受到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的重视。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施高中体育教学成为了一个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问题。依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中心,专注于学生身體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过去的教学模式低效,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有效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创新教学形式,实现高效教学。

一、扮演导演身份,调动学生情感

好的导演,会用演员,会根据演员的特点导好电影,并同时“导”给演员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激发演员的“演”的激情,在导演“导”的作用下,演员能快速进入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感情进入到导演“导”的情节中,而置身度外。所以,笔者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是位好的“导演”,会给每个学生都有角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角色”,并调动学生投入于自己的角色感情中,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者示范,在“演”的过程不断完善自我,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完成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耐久跑”内容时,教师设计了“长跑迎国庆”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分成6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练习。教师给6组学生安排了不同“景点”的起点,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长手持国旗,另一个小组长用秒表记时间)“游玩”景点,回到集合地点并及时登记一次跑动所花的时间,通过教师张贴的评价表,小组长和同伴商量后调整下一次“游玩”的时间。在“游玩”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如何跑(跑姿),在练习间隙指导学生体验“如何呼吸”(呼吸与跑的配合)。整堂课,学生在“游玩”中不断在提高自己的跑的能力和技能,并在“游玩”中调整跑的速度,学生乐于其中。

二、借助体育故事,培养体育品德

在运动赛场上,人们总是习惯于关注奖牌与名次,却常常会忘记体育精神的真正含义。其实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能够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例如,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女子5000米比赛中,在赛程过半时,一名新西兰选手突然倒在了地上,而紧跟在她身后的一名美国选手因为离得太近,速度太快,没能做出反应,也倒在了地上。这名美国选手迅速地站起身来,想要继续比赛,但在起身的时候也发现了倒地的新西兰选手像是受了重伤,仍然没有站起来。随即她把这位选手搀了起来,两人一起向终点走去。虽然他们两人最终没有取得优秀的成绩,但她们互相帮助的举动却完美地展示了奥林匹克精神。

三、融合民族体育,提升文化渗透

众所周知,高中生课业负担很重,而且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从而疏忽了体育方面的锻炼,在高中学校的操场上往往是人影稀少。有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要想学习好,身体素质也必须过硬,对于学习压力大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唯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为此,我们必须要积极给学生创造适合学生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场所,并且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上给讲解民族体育文化,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体育理论知识,或者是学校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民族体育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渗透。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5

关键词: 团体辅导;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1]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影响着现代社会的精神风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价值观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加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帮助、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2]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近况呈现两种倾向:大部分大学生可以理性地认知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也很高,并且能够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不认同,或者部分认同且存在认知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对价值观的认知仅流于表面,不能践行到日常思想行为中。目前的情况表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教与学相脱节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主动建立价值系统的活动,是一种价值观的渗透过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是,教师试图采用直接劝导的方式,机械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引导,导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停留在表层,无法内化到自己的价值系统中,更无法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2教育方法滞后: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信息输出的单向性,适应不了大学生这个思维活跃的群体。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里,这种刻板的讲授式的教育模式、以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终点的教育方法,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高必然导致其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相割裂。

3教育形式滞后:仍然采用“导入―讲授―结束”的模式

与大学生的日常课程不同,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未纳入学分体系,未与奖学金挂钩,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内容乏味。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教师照搬以往德育课教学模式,缺乏新意,教学效果不佳。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3]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参与者愿意尝试各种选择性的行为, 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相互察觉,并获得其他成员在团体中对其察觉的反馈,使之经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培养成员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从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从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延到对学校、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团体辅导可用来满足各种特殊群体的需要。

团体辅导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辅导形式,在学校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团体辅导对象主要是学生,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团体辅导有其独特的优势。

1团体辅导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育参与性

爱玩是大学生的天性,因此,团体辅导更易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认同。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可根据辅导目标设计活动或是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心情,在游戏中达成目标,在互动中内化价值观。团体辅导活动需要每个团体成员都参与其中,综合视、听、触、味、嗅各种感官,使活动影响的持续性更久远,为团体辅导内容的行为内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2团体辅导有助于营造平等氛围,提升教育的互动性

在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发挥主体性作用,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互相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价值观体系趋于成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生活学习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区中,渴望融入集体又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思维火花的碰撞,多种价值观的交织,使成员在新视角下得到新启示。同时,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倾向于与同辈群体互动,通过同辈群体来认识与肯定自我。团体辅导使团体中大学生成员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增加,成员相互之间分享价值观,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团体辅导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价值观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个性鲜明,对他们采用同一模式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以团体辅导的形式组建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特点制订活动目标和计划,在互动的环境中学到新的行为方式,并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继而得到成长和发展,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团体辅导应用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通过对比团体辅导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以及主体角色,发现团体辅导在更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效果等方面具备一定可行性。

1两者教育对象的特点相同

团体辅导以团体为单位, 通过团体内活动交流促使团体成员相互学习与模仿,获得正确的认知,转变态度和行为, 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这种团体教育的方式尤其适合于学校教育、合作团队、各种培训机构等具有一致目标、共同特点和需求、成员有共识的团体。而大学生群体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其群体成员虽来自不同地方,但是年龄相仿,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有共性的,比如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因此,团体辅导这种活动方式适用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

2两者教育目标一致

团体辅导的目标是助人自助,通过划分小组、设定目标、设计游戏,在互动的活动中,使成员得到成长和发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核心价值观,从心理层面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并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团体辅导的目标都是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

3两者主体角色相似

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启发引导为主,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团体辅导中,活动组织者同样也是引导者,以团体成员为主体,充分挖掘团体成员的内动力,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给予疏导。由此可见,无论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主体,还是团体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中角色与地位是相似的,都是活动的引导者、领导者,都要尊重成员的主体性。

因此,在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引入团体辅导的形式,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是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手段的必然要求。此外,团体辅导过程中所营造的“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和谐”等的活动要求也与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1教师:从“教育者”走向“带领者”

在传统的大学生德育课程中,一直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模式。而团体辅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助人自助”的方法,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观点的多样化,注重由团体成员自行建构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经过这样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更容易内化到成员的心里,转变成个体自身的价值观,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借鉴团体辅导中的助人自助、尊重和接纳的理念,重视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自身价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教师由“教育者”转向“带领者”。

2教学内容:从“理论化”走向“生活化”

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把枯燥的理论价值观转变成生活化的故事、游戏、案例,将说教式的教育向实践进行转化;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使大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核心价值观,以游戏的形式把核心价值观更具体形象地展示给大学生。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学习小组,在小组成员的互动中彼此接纳、支持,引导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可以按辅导进程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活动主目标和方向相同,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按活动进程设定小组目标和任务,划分为学习小组、成长小组、社会化小组,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习,到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再到日常生活行为的践行。

3教学方法:从单向教学走向合作探索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要求教育理念有创新、教育方法有突破、教育方式有变革。单向的、枯燥的灌输,已无法将核心价值观从“知”上升到“行”,更不能适应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将团体辅导的方法引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强调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地位,加强教育客体间以及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在和谐活泼的气氛中达成重建价值观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骏.多元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探索,2007(04).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各项发展目标实现的思想前提,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做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不仅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这一思想自身的落实程度。因此,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于思想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符合我国的发展需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概述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体系,并引导大学生严于律己,使自身言行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第二,全面深入地了解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现状,是引领工作良好开展的主要前提。第三,引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方法,是在高校的学科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第四,全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将这一差异特点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相结合,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是这一引领工作开展的良好途径。

将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据,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还能为大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良好思想基础,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群体期望。此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我国先进的价值思想和观念,还有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我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因此,有关人员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案,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

二、引领工作的具体开展策略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认知,使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应以马克思核心思想为根本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教育核心,将“两大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立足基准,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育效果的衡量标准。同时,高校还应与家庭和社会加强联系,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等观念体系。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导向作用,教师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思想教育质量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用水平。因此,高校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进行培训学习,使教师的思想水平更好地满足这一引领工作的素质要求。此外,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使自身更牢固地掌握职业道德要求,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落实这一价值体系,进一步促进引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构建以科学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科学合理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构建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在全面认识了解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及认知必将发生很大改观,使引领工作发生质的飞跃,从而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合理应用网络

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给大学生的认知观念带来多方面影响,高校在开展引领工作时,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正确、积极的校园网络环境,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科学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观念体系的良好渗透。可将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基础,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引领工作的效率。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7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之后,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密切关注。2007年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思想基础的任务。此后,学术界开始深入研究,竞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体育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族人民积极向上的思想根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党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核心灵魂,就会瓦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伟大旗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事业成功的基础。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此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务实地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任务。这些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竞争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尤其是文化领域的主动权争夺日益升级。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既有鲜活商品、货币资本和技术人员等在国际范围的频繁流动,也有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融和碰撞,这就为文化竞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据此,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多次强调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因为她要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借此机会把我们的价值观念送到中国去,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这些都表明文化对当代国家关系的影响力和文化作为综合国力一部分的重要性。人类历史发展证明,文化力量的强弱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决定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胜负的关键。因此,面对全球思想文化领域的相互激荡和某些西方国家企图“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构建引领国民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毋庸置疑,社会要和谐,人与人之间就必须有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除原始社会)都是有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的,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进行调整来达到社会成员之间的融洽。而今天随着社会分配结构的剧烈调整,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因此,相应的社会机制和主导价值共识不可或缺。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要全社会成员间最大限度地形成价值共识,达成社会的和谐默契和个体之间理解体谅。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中华民族精神是异常丰富的宝库,它的精华是坚强永固的爱国主义、不屈奋进的斗争意志、开拓进取的不竭活力,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由四个部分构成,但这四个部分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决不能舍弃任何一个前提。这是把握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二、 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入和逐步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和环境日益宽松,思想教育的环境在此背景下也正变得复杂,由过去的单一转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要素的大德育。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进而导致了学生道德思想的多样化。因此,当代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忽视思想教育的特点

现在的学生都是新世纪的一代青年,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由于受到社会转型背景的影响,他们思想道德出现两个趋势:一种是:成才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另一种是:集体观念、社会公德、心理素质、自我控制逐渐弱化。可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却忽视了这些特点,对学生的教育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深入地进行,因此也就难以达到体育实现德育的目标。

2.缺乏思想教育的系统理论

道德教育是一种精神性教育活动。而要让这种教育活动彻底发挥作用,需要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共同努力和双重互动。审视新阶段体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融合程度和契合度不难发现,目前国家既没有完整的体育道德知识,也很少在教材中穿插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因此,大部分教师很少能将其提到一个层次来解读和认识。故而,难以实施体育和道德教育的完美融合。

3.无视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内需和趋势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存环境日益复杂,思想需求日益独特,唯利思想日渐盛行。体育课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学生思想道德需求的结合。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更应在强调学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教育者只有抓住这一特点,才能做到既迎合又合理引导,出色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三、 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失既是严重的教育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教育的得失,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对中华民族复兴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1.旗帜教育缺失导致人们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要解决的是旗帜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进而关系着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它既是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根本指针。而今,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教育严重缺失,体育老师往往在教学中只传授技能而忽视甚至不传授相关德育思想,认为不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这样就导致很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从而曲解社会主义甚至社会主义方向。

2.共同理想教育缺失导致人们迷失未来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解决的是道路和目标问题。共同理想的实现决定着最高理想的落实,当前,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实现要求全体国民共同努力。而今天由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使社会主义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问题、问题、道德信念问题等。使得一些人出现曲解甚至否定社会主义的想法,悲观失望,失去方向。这时,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拿起道德的武器,思想的利剑勇敢面对,批驳腐朽思想,倡导积极思想,斧正学生思想上的误区,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认清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为最高理想的实现不懈奋斗。

3.民族、时代精神教育缺失导致人们迷失存在价值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解决的是公民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问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很多至今仍值得弘扬的革命精神,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抗震精神;抗雪灾精神等,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个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撑和前进标杆。新时代新阶段,有些人对这些民族精神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从而也有了新的行动,有些官员教育别人向“前”看,自己却奋不顾身地向“钱和色”看。这些腐败行为如果不加以打击,将严重腐蚀国人思想,是人们迷失自我,迷失存在的价值。而今天这些行为的副作用也正出露端倪。

4.荣辱观教育缺失导致人们混淆判断标准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是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的前提和关键。新阶段,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甚至腐朽的。那么如何来判断这些,就需要有一套良好的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基本准则。只要牢记荣辱观的相关规范,才能准确判断一切新生事物。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宣传,正确教育,否则将会出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奇怪现象——把腐朽当神奇、把个性当荣誉。这样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极度混乱状态。

四、 体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

1.要结合体育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使同学们体会到相互协作、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激烈对抗性是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这样,教师可以搞些室内教学活动,比如观看体育运动节目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国家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党爱国的热情,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拼搏的精神;集体合作性是体育教学特点之二,这样,教师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大力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不是培养运动员,而是培养同学们的体育意识和心理,从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而各个学生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地教育教学,同时渗透德育,使体育和德育互利共赢,相得益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例如,个别学生在体育中可能会对国家有关政策有曲解之处而发牢骚,这样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耐心讲解,合理疏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3.要深挖教学内容的丰富内涵,培育时代精神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对培育时代精神有利的因素。因此,要利用各异的教学素材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品德教育。比如上课前考察出勤率,能培养学生的习惯教育和纪律意识;器械体操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付出艰辛的努力后,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球类教学,比如篮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他们学会集体协作,深入配合,互相关心。跳马教学,通过观看录像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及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武术教学,通过讲解名人岳飞、霍元甲等的生平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良好的武德。

4.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明辨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漫长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达到荣辱观教育和体育教学的相互融合,是大部分体育教师的难题,当然也是他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所在。毫无疑问,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是否凑效是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完美体现,也是能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如今复杂的社会转型下,各种思想鱼龙混杂,各种事物泥沙俱下,稍有不慎,便无可辨别。这样,教师就应该在思想行为上和实际的操作中帮助学生,如在体育比赛和体育达标中,要对学生的诚实守则给予维护和支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荣,要对学生的冒名顶替给予批评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辱。只有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才会自觉上升为道德意识,才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才会使符合并遵守规范的行为得到认可和发展,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另外,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如果自己言行不一,就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学生荣辱观判断标准,给品德形成带来障碍,所以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道德教育的良方。

总之,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任务复杂而繁重,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去,要深入发掘体育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使他们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掌握,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水平。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87-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当前,在我国倡导公民教育的重要时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的公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当前,世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民主发展的过程中,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般而言,民主化的程度与公民的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历史表明,民主化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它必须使公民具备民主意识,使公民具有民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健康成长的公民品格。而公民教育恰恰承担了以上的内容。由此可见,在民主化进程中公民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对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平稳转型起着必然的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从历史来看,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致使臣民观念的价值准则依然渗入人们的观念意识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依然淡薄。很多公民缺乏政治主体意识,习惯于对权威的依附。还有一部分公民没有真正的民主意识,忽视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就要求公民具有相应的民主意识。这些意识不是公民与生俱来的,恰恰需要通过公民教育去实现。可见,公民教育对民主政治是起到促进作用的。

其次,实施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平等、公正、自由的市场经济规则,要求社会成员以公民身份平等、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公民社会自身所追寻的自由、平等的准则和法治机制成为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公民社会一方面培育出理性和自治的社会成员,同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民教育的推行,能够真正培养出具备公平竞争、积极参与、遵纪守法的公民,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真正实施。

第三,社会的转型期要求公民教育的实施。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的转折时期。政治体制进行转换,经济模式经过调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逐渐演变成所有制为主体,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些变化也导致了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的改变,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现,人们各种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平等观念、法制观念、利益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同时,我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出现了人际关系的陌生化。“我们的社会正变成一个陌生的社会”[2]。公民教育的实施,通过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同时,通过公民教育,能够进一步培养公民的各种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保证社会的平稳转型。

二、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公民教育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民主体意识不强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公民社会里,公民能够清楚地知道通过合理的途径表达个人的诉求,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享有公民应有的权利。然而由于长期的封建制度的影响,我国的“臣民”意识还存在,目前合格的成熟的公民数量还较少。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公民参与社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性不够,或者通过非合理、非法制化的方式进行社会活动,结果适得其反。

(二)公民教育的内容狭窄

确定主体性是公民教育的关键。公民教育主张公众应把追求自身利益与追求公共利益相结合。目前我国的公民教育还往往倾向于从国家的角度和整体的角度对公民进行强制说教,没能充分关注到公民主体的实际需要。公民往往只从理论上被动感受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没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公民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2003年的非典危机就是对我国公民素质的一次大检阅,“我们除了有政府组织的公共行为之外,很少有公民个人的声音;更有甚者,在民间则存在着观望、自保、冷漠、拒斥等现象”[3]。现实值得我们去反思。

(三)公民教育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社会的转型,目前社会还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如、社会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等现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教育造成影响,相当一部分人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处于模糊状态,对社会持有一种抗拒的态度,对人生抱有消极的倾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开展公民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教育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根和存在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目的,也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4]。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我们国家精神、价值和文化的基本走向,对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公民教育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包含着各种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重形式到重实质的转化,以及如何在重视广泛性的基础上凸显先进性等,都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去认识、解决、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用科学发展的理论引领和推动公民教育,从而使公民教育达到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应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同理想,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的诉求。它有效地把不同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有机结合,把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展和个人的前途紧密联系,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培育新一代公民意识,必须用共同理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我们应当深入探索在公民教育中树立共同理想,加强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强化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培育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认,进而自觉地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落实。

第三,将“八荣八耻”渗透到公民教育的全过程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衡量准则。它通过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公民教育的本质内容在于培养新一代公民,它需要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将“八荣八耻”渗透到公民教育的全过程中,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公民的素质。

第四,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它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民族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无数中华儿女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怀,就是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而在当代,中华民族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改革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作为公民教育,就是要把握其精髓。为此,要注重教学途径,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以及育人环境结合起来,将教育的覆盖面扩大;积极通过实践,让公民在实践中感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熏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全面丰富而又切实可行的科学内涵,具有强大的整合性和引领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公民教育,这是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公民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LM.弗里德曼.美国法的未来法学译丛[J].1991(6):36.

[3]邢永富.危机面前的公民教育思考[N].人民日报,2003-06-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教育;师德;教书育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也蔓延至高校,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和育人意识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师德建设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指导师德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师德的特征和教育意义

师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是教师的从业之德。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作为外在的职业道德,有很强的社会性、他律性和规范性,可通过不断地强化,使之内化为符合时代特征的道德价值目标,成为教师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能肩负起历史重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教师如果没有高尚的师德,就不可能有有效、持久的教育劳动,也就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师德的影响,从横向看,不仅仅会影响校风校纪和学生的道德面貌,也会通过学生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各行各业;从纵向看,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甚至会影响其后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较其他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影响更广泛、更深远。因此,师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自律性,让教师自觉把教学规范和教育要求内化为自我控制、自我衡量、自我评价的动力和能力,从而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教师修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师德教育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对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等基本思想的全面概括[1],明确了新时期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行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对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一)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师德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指南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师德教育的思想基础。

高校教师的根本职责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特点是培养人和塑造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等。因此,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广大教师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去分析认识物质世界,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避免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并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履行好育人的职责。

(二)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师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师德教育提供目标指引。

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是新时代师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对高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教育理想,获得道德生命的成长,才会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和责任感。特别是高等院校教师个人自由度较大,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具有较大的支配权和灵活性。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各种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来约束,更需要依靠教师的理想信念,自觉的劳动,默默地奉献。所以,要使每一位教师能从历史视野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坚定自身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要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联系在一起,摒弃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树立严谨的科研精神;能以培养优秀人才、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时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师德教育的根本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八十多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革命的每一次胜利,都与其形成的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它们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为师德教育提供了力量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的师德教育,必须以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为出发点,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用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教育广大教师,淡薄名利,爱岗敬业;要大力宣扬郑培民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引导教师把创新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核心思想落实在行动中,更加主动地开展学术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应当成为全体教师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容深邃,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高尚的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系统总结和升华,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师德建设提供了规范的道德基础。所以,应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等“八荣八耻”内容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要求贯穿于师德教育的全过程,使广大教师能够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师德观,增强自身的荣辱意识;可以正面引导为主,使每个教师都能将“八荣八耻”细化到实际工作和平时生活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行为修养,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以德施教、严谨治学的风气,为培养出大量品学兼优、求真务实,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专业人才而努力工作。

三、结语

不同历史时期对师德的要求不同,师德教育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师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师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武宇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3):272-275

[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体育教育的核心篇10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整合路径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05-03

一、整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核心的逻辑因由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把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和根本抓手,这样才能将其奠定在职教的而非错位的、科学的而非臆造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体系的根基与核心。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以及内涵,人们一般喜欢从培养目标层面加以界定,而且这种界定至今也还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中。以高职教育为例,1995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首次比较明确地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底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又作出新的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1年鲁昕副部长首次提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职成教[2011]12号)明确提出:“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姜大源从职业教育性质的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普通中等与高等教育是定界的教育,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是一种跨界的教育。①跨界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客观描述,这一定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这种观点缺乏对跨界以后“行动路径”的揭示与澄明,不能消除人们面对实际的“怎么办”时的疑虑。换句话说,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一种哲学思考,而教育应该是“观念对实践”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教育之间的对话和行动过程。跨界重在指导人们认识事物,却难以指导人们变革实践,而整合却能突破这种局限。整合是将两个以上的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归并、融合为一体的过程。这一概念既包孕了跨界的意蕴和内涵(或者说理论品格),又构成一种实践方式,是职业教育的必然归依。因此,整合是职业教育的理论根基、核心范式和逻辑起点,由此出发进行的逻辑推理与演绎,可以生成整个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和实践方式。放,可以一生万,衍生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收,可以万归一,回归到整合这个理论原点之上。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个“道”就是整合。既然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应该以整合为思维方式和方法,以整合为基准和核心。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理性思考(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概念解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词组中,两个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现代”和“体系”。现代的内涵和边界是什么,体系该怎样界定和厘清,都需要加以澄明。

现代是一个与古代相对应的代际划分概念,体现了对现代以前的时间节点上的事物的发展和超越,体现了对现时展状况的历史集成以及这种集成对发展的根本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代”反映了当今社会语境下,职业教育发展、转型、选择及国际互动的现代化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众化是职业教育现代性的一个标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们的“专利”,而成为趋向普适和面向人人的教育。可以说,没有现代性,就没有高等教育的大众性。第二,现代性是一个不断趋近职业教育本质的过程。由原始的备受鄙夷的“奇技淫巧”,到手工作坊年代师徒相授的“学徒制”,再到现代工业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盛行,人们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断更新并日益加深。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联系,“将工作经验作为教育与学习的策略,将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已成为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②第三,现代性应当张扬主体性自由,关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性绝不是单纯的工具理性的膨胀,把人降格为技术世界中的齿轮。“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③这样才能避免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因矫枉过正、回环往复而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

现代是一个框架,现代是一个过程,现代是一种转型。作为一个框架,它承载着更多文明的要素、先进的成分、正确的理念,能够代表职业教育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过程,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既承接传统的厚重滋养,又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未来,发挥着与时代连线、发展过渡、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转型,它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非线性的,是对传统的一种“扬弃”,是对发展的一种创新,是一种颠覆式的转型。

如果说“现代”这一概念对职业教育更多的是本质的规定,那么“体系”就是指结构性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其特点在于结构的整体性、功能的优化性和内在的和谐性。任何体系必定是由不同的事物或要素构成的结构化的整体,如果体系不能构成整体,就说明该事物是不成体系的,体系就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功能优化性指的是体系的要素加合而产生的作用和性质。例如,苇篾编制而构成席子,砌块组合而形成建筑。这就是说,结构决定功能,体系的构建如果不能产生“1+1>2”的功能优化效果,就不是优化的或合理的体系,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体系既然是一种结构化的存在,就必须重视其内在的和谐性。如果构成体系的要素是混乱冲突的、矛盾互斗的,就必然是一个失败的体系、内耗的系统。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意义

国家层面的文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有过三次重要表述。第一次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 [2006]16号)提出,要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次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次在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三次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表述,堪称最顶层的设计、最权威的描述。其意义在于,一是反映了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高度重视,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作为衡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努力探索追求。二是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诉求和根本意志,意在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策目标。三是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为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政策支撑。四是彰显了我国自上而下理性追问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心,目的在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本土化超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特征

范唯等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表述,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概括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④。这三个方面只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目标的规定,将其视为特征,似有不妥。马成荣则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与现代产业相匹配,与职业岗位相对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特征是事物的特性和表征,应该是由概念的内涵所赋予并规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然标举现代,又声称体系,就必须是开放的,而不能是封闭的;就必须是多元的,而不能是单一的;就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断裂的;就必须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人为敌的。由此可以提炼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四大特征: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灵魂;多元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内涵;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人本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旨归。这四大特征以整合为逻辑主轴相互贯穿:开放性是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整合;多元性是在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构背景下,对教育形式和类别的多样化需求的整合;系统性是对教育自身的内在优化和完善需要的整合;人本性是对教育功能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整合。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整合路径

如果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或者手段是整合,那么适应就是它的目标或本质。整合是教育现代性的趋势,没有整合就没有现代性的生成;整合又是体系建构的基础,没有整合,就没有体系的成型和完善。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需要介入整合的观点,平衡“现代”与“体系”的关系,在整合中生成现代性、完善体系性。同时,一切形式的教育都需要适应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自身以及学生的发展,所以只有体现适应性才能真正构建起合理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体系的开放性,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建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体系的建构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外适性整合。所谓外适性整合,是指职业教育与影响其发展的外在环境和要素相互整合、彼此适应、协调发展的过程。进行外适性整合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教育与之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也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动力。职业教育如果弱化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功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姜大源曾指出,“类型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对职业教育生存权的张扬”⑤,而类型是在与经济的互动和适应中凸显的。第二,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要求进行外适性整合。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如果不与外界进行适应性整合,就不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供给、技术改造与创新、职业培训与就业等方面有所担当,就无法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第三,职业教育办学本身需要进行外适性整合。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必须进行跨界的思考和整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才能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使然,也是国际经验的成功昭示。

职业教育进行外适性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主动与经济发展适应、对接。经济、社会、企业不会主动迁就或适应教育。它们好比是码头、岛屿和海岸,只能是职业教育的“船”来适应停靠的“码头”,而不能是海岸来适应“船”,否则船就永远找不到停靠的码头。第二,要强化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对应。要高度重视与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对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唱好服务地方经济这出“戏”。同时还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始终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相融合。总之,要努力“推动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⑥。第三,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和贡献度,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一方面,“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状况和能力决定了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后劲,职业院校只有面向区域经济树立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理念,打好“服务牌”,才能赢得发展和支持;另一方面,没有贡献,只求索取,“守株”无为,办学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第四,要重视与就业结构的外适性整合,防止学生的能力或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发生错位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二)体系的多元性,要求进行内适性整合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形式、类别、要素的有序整合,这样的体系必然是一种多元架构的“立交桥”式的内在整合。有学者强调,所谓立交桥式教育整合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二是教育层次的完善,满足人们对不同教育层次的追求;三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教育选择;四是弹性化教育制度,满足人们对教育与工作的不同选择。”⑦姜大源也指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架设不同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纵向维度上的立交桥,而且还要架设横向维度的,也就是在不同教育类型,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⑧只有架构起这样一种层级和类别上都能顺畅沟通、有效衔接、交互转换、立交整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将之有效地延伸到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层面以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层面,才能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学习型社会要求,实现对人的终身造就,“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在体系内不受年龄、时间、空间限制,为达到各自职业发展目标而自主选择和有针对性学习”⑨。

(三)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进行自适性整合建构

自适性是指在职业教育自身框架体系下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整合过程。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体系残缺、层次不全颇多微词,噱称之为“断头教育”。这种现状既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大伤害,也是对体系建设的显在挑战。也就是说,从纵向的层级体系来看,无论是中职升高职,还是高职升本科,其体系和渠道都还没有真正打通和完善。所幸的是,在目前生源萎缩和人力资源要求高移的背景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高而本、由本而研的层次上移还缺乏根基,体系建构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自适性整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更新观念。不要把职教本科看得太高,不愿轻易松绑,不愿放学生迈过这道“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本科学历内涵或规格的衡量尺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反而更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更新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二,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的步伐。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循序渐进固然重要,但如果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和步点,就会迟滞发展、错失良机。所以,要加快探索和推进系统化建构、自适性整合的步伐,在中高职衔接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专本职衔接的试点,探索建立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模式、技术性本科连读模式、国家示范型高职直接升本模式等,稳步推开,梯度渐进,为职业教育体系向更高层次的过渡、建构、完善与整合提前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体系的人本性,要求进行个适性整合建构

个适性整合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为本位的整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要把学生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来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将他们塑造成能够立身处世的社会化的人、可持续的自主发展的人。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关注并引导学生的个适性整合。具体来说,一要重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整合。现实关怀,就是指对人的当下需要的关怀,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就业需要的关怀,赋予他们职业能力,教会他们生存本领,使他们获得融入社会的资格。终极关怀是对“谋个性之发展”的需要的关怀,是对人生更高意义和价值的超越、向往和追求。个适性整合,只有既面向现实的生活向度,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向度,才能真正体现体系建构的人本性。二要注意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和能力双向提升的过程。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岗位能力。人文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所建构的精神底蕴,是心灵之香、知性之媚、智慧之光的源泉。离开素养的能力是失范的能力,离开能力的素养会沦为空洞的素养,只有将二者有机整合,才能既赋予学生“谋生”的职业技能,又奠定学生“谋道”的精神格局,实现二者的价值整合。

[注释]

①姜大源.职业教育要跳出“围城”办学[N].中国教育报,2010-03-03.

②龚春蕾.现代语境下的职业教育解读[J].现代教育管理,2011(3):10.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71.

④⑥⑨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3):16,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