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十篇

时间:2023-11-27 17:31:04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5]邬大光.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N].南方日报,2005-02-02.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2

随着教育部专家组于2016年9月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基本内涵及主要表现,教师作为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大力量,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理解,对核心素养及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认知,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都将深刻影响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

高校思政课是树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重要途径。思政课具有培养学生的全局性观念、辩证性理念与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功能,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大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其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基本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对思政课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具有创造性和个性的教师才能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具备核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剖析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最早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并且逐渐于21世纪初形成理论自觉。当前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日趋深入,教师基本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日益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受到教育领域专各家学者们普遍关注,不同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阐述。相关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学者都阐述了独具特色的观点和主张。“叶澜对已有研究的归纳,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如霍伊尔、富兰、佩里、罗清水等的理解;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如利特尔的理解;第三类认为以上两种涵义兼而有之。”[本文所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作为专业从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专业情感、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教师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意识不断深化、专业情感不断升华、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包含教师在生涯过程中提升其工作的所有隐性活动和显性活动。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剖析

1.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意识不断深化、专业情感不断升华、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包含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其工作的所有隐性活动和显性活动。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

核心素养就其内涵而言,应当以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为重点;就功能指向而言,核心素养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而更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一段时间以来,这已经成为一些高校思政课的一种常态。学生为什么不欢迎,影响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讲课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说教意味浓而学科意味不足。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思想政治理论课照本宣科、仍旧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应付了事,忽视学生所想所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

综上所述,在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师只有实现专业发展,才能才能增强教学吸引力,使思政课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意识上的熏陶,养成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课堂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基于核心素养育人目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以日常教学实践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教学方式的选取与变革等内容进行有效探索。同时,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习惯,努力揭示隐藏于这些习惯背后的教学观念及行为是否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需求,从而进一步优化、调整或改进。通过打破常规和学科边界的制度设计,引导教师突破学科局限,不断提高学科整合意识和跨学科合作能力;通过开展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与教师已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关系研究,使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有章可循,进而不断创生核心素养转化落地的新方法。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就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体的教师利用“共同体”这个群体场域的活动,通过互动对话、协同创新以获得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让教师在群体组织中,通过与他人有效互动、协同,通过组织学习的过程,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从而更加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个人智慧和群体智慧,从而达到整个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与超越提升。例如组建打破时空限制的QQ教师网络互动平台,主动融入“网络虚拟”群体场域的教师个体,在“集体共享”观念的支持下,通过搭建QQ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沟通、交流机制,实现教师互动和系统协调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完善体制性平台建设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名称嬗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59-3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名称演化的阶段和内容变革

1.1978至1984年的思想品德课

之后,1978年恢复高考,全国高校逐步恢复正常招生,如何开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成为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1980年7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高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任务和教学方针,规定了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办法》指出,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另外,为了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贯彻到马列主义课之中,教育部于1982年10月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这是思想品德课的起点。1984年9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办法、队伍建设、教学机构,而且制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至此,思想品德课开始走上了正确的轨道,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雏形。

2.1985至199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指出: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于是,1986年3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的意见》要求用三到五年时间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逐步开设新的课程,即所谓的“新四门课”:中国革命史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

3.1997至2004年的“两课”

1998年6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课程设置进行全面调整。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98方案”要求必须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要任务。此后,教育部又于2003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对“两课”教学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把两者合二为一,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98方案”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以及法律和道德规范等角度分别设置课程体系。

4.2005年至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说服性。、教育部在2005年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实施方案》两个重要文件,对目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了一个专门、全面、系统和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新方案,即“新方案”或“05方案”。它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优化组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并且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重要的是除了整合原有课程之外,为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特别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对全国高校课程设置都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05方案”改革最显著的特点,一方面是各门课程的全面整合和优化,另方面是课程设置的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道德法律规范合一的思路整合课程体系。所以“05方案”的教材内容不仅更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同时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05方案”课程设置就是现阶段高校的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

“05方案”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正确轨道上。时至今日,一个机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涵义解读

1.嬗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

其一,顺应时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05”方案)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推出和实施,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国内的新特点,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将以前“两课”的名称更替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此种提法更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含义,其称谓充分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体系对象更加明确和清新。

其二,与以前的“两课”名称相比起来,更名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称谓更有其自己独特优势:一是新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目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四年制本科的7门政治理论课调整为4门。虽然课程门数减少了,但思想政治理论课覆盖的内容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的丰富和科学。二是新课程方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除新增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外,其余三门课的内容都是经过高度整合而成的。总而言之,调整之后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能更好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便于更好吸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实现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其三,称呼更合理和科学化。之所以要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名称更加符合这一理论课的称呼,并且它简洁概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不是单纯的指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了,其包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必修课程内容真正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称呼。所以这一概念提出,充分揭示了其本质内涵,精确而恰当,也就是说科学地概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涵的四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

其四,教材上的整编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在教材上的突破创新超出以往,在内容上推陈出新。摒弃以往教材中篇幅冗长,表达繁琐,重点难点不够突出,理论脱离实际。改善教材建设的不足之处,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与趣味性,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名称魅力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中央还将四门课的教材建设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同时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编教方面集中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水平专家鼎立完成教材编写任务,代表了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调整后的四门课每门课程只编一本教材,实行全国“一本通”,尤其,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成果,它集结了全国高校众多教学名师的思想结晶,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孜孜不倦地实践耕耘着,推动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不断向前发展,日臻完善。

2.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涵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独特的基本内涵,与以往所称谓的公共理论课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中央文件都没有明确的解释,笔者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对其含义进行了粗略的概括和归纳。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到共性制约,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根据这些概念原理,笔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假设系统地分解为思想课、政治课、理论课三门课程,因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单纯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也更加具有理论性。此外,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名称不难看出,思想课、政治课和理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的表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名称就是共性的体现。正因为如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都突出体现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而且完全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与其他四门子课程共性的一面,但又有思想课、政治课、理论课的独特个性的一面。

其次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这就既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的大学生,而且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最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为之奋斗。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涵的四门课程内容体系有力地表现了当今大学生所以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素养,同时也鲜明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概括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强烈的政治性和彻底的理论性,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最后从本概念的词语解释。“思想”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般而言“思想”就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或信仰。“政治”就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政治”这一概念泛指个人信仰或政治观点、立场。“理论”在现代汉语解释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毫无疑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是当代大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也是树立他们理想信念的根本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它不是纯历史课而是一门带有政治色彩的理论性政治性课程。那么,从它名称称谓和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关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与政府信任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学校部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功能 “通识―思想德育主阵地”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通识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人文精神作为重要方面贯穿始终,虽然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引导课外阅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

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术语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3]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但是就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政课与通识教育在德育功能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确立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两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融合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快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德育效果,从而建立一系列德育创新机制。

1.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目标和理念上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方面存在契合:第一,都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作是目的,关心人的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存在智慧。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育,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第二,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读一些中外经典,比如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及唐诗宋词等。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和道德素养,另外,通识教育中涵盖了经典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思政课同样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关注也是思政课德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第三,两者都致力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都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面、强健的体魄、能明辨是非,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德育培养新途径。

在理论上,要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厘清,打破常规的专业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解放思想,将“通识”与“思政”更好地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有学者提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必须坚持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重新确定学生所必须阅读的与思政课教学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包括原始经典与阐释这些经典的经典),拟出篇目,并确定为实验教材。也可以完全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按知识领域,或按专题,或按时代,或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以确定篇目的编排。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还可根据各地实情,在目前高校的学分制允许的范围内,压缩部分公共课学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编选国情经典读本,引导学生拉近自己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和社会底层的距离,促进其社会关怀。

三、“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建设

要使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成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发挥两者在德育上的功能,共同起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慎思明辨的能力的作用。建设这样一个主阵地,关键在于处理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在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思政课则从“三观”出发,使学生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主义道德素养与马克思主义精神,两者殊途同归,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拓展功能。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思政课的德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德育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多种学科,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高校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教育等方面落实德育内容为辅助途径的不足。同时,通识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从而,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思政课理论培养延伸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德育拓展功能。

3.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常态功能。

一般来讲,人的道德基本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个体要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一个认识,并对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形成一种内心体验,形成道德情感,以及准备履行道德原则的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成为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外,更重要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通识教育与思政课都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教育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养成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无形但却更有影响力的常态化德育模式。

4.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机制的有效整合,变德育主渠道为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把单一的思政课德育主渠道变为“思政―通识德育主阵地”。在课程设置方面,两者可以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按照科学的内容比例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充实思政课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与师生互动来进行思想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0.

[4]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2,(1).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6]黎海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6).

[9]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1.

[10]江海.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8,(8).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5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师生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深化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尽管各高校都在进行着积极的实践与研究,并已取得较大成绩。但是,实践教学涵义界定不清楚、相关人员不够重视、师生互动不强、教师间沟通较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

一、厘清实践教学内涵,构建“五位一体”的责任链条

目前,高校和学界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比较混乱,有的把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有的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单纯由学生完成的教学活动,没有形成基本的考量标准。这不仅妨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而且还影响了任课教师之间的教改交流以及学术界对实践教学的调研。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涵义是增强其实效性的首要前提。判定实践教学内涵的标准“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以及是否以学生作为主要活动对象。这样,既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采用的带有实践性的辅助教学手段区别开来,又明确了实践教学是比社会实践更广泛的内涵。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定位的不准确直接影响了其受重视的程度。长期以来,高校普遍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当成课堂理论教学的点缀,其地位更无法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相提并论,这直接影响了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实践教学成效的发挥。2008年、教育部明文规定:“要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这项举措在各高校执行后,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的现象大有改观,但效果仍不尽人意。实践教学课时少、实践活动经费不足、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大打折扣、个别学生作业存在抄袭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行为,而且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构建学校、开课学院、教研部(室)、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责任链条。其中,任课教师居于链条的中心位置,上承领导部门,下启授课对象,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总设计师。教研部(室)作为直接管辖任课教师的领导部门,应当在主任的领导和组织下,听取和总结教师实践教学的经验教训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确定基本规范。分管全校思政课教学的院级领导部门负责统筹思政理论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上传任课教师和教研部(室)的意见和建议,下达学校的相关指示和指导性意见。以教务处和学工部为主的校级领导部门负责下拨实践教学经费,为实践教学展开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和精心编排,并将其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势必成为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动力源泉。

二、精炼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活动形式

总体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在每一轮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过于单一或者过于庞杂、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具体而言,受授课人数众多的限制,任课教师通常只能统一组织部分学生进迁社会调查或参观访问,安排其他学生自由选择其他实践形式,或者直接布置所有学生自由组队分散进行社会调查。有时候甚至先确定活动形式,再选择实践内容。按照这样模式运作,绝大部分学生在四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仅能参与一至两种形式。

内容需要通过形式展现出来,形式只有承载内容才得以饱满,否则就是空洞的内容或无谓的形式。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至少符合下列一个要求:教学重点、疑点或难点问题,以及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根据大环境和大背景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思政课教师应当在紧扣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实践活动形式。

1.社会实践

对社会热点进行问卷调研是最直接了解社会的方式,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参观考察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民营企业等场所,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现实的质感认识。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人数统一组织或者安排学生自行前往。采访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通过他们口述的形式回忆亲身经历,可以使学生以直接触感的形式接近鲜活的历史或现实,并通过与之沟通交流深化认识。

2.课堂实践

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纪念活动进行主题演讲,凸显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教材上涉及且在学界存有争议的问题或教学中运用的现实热点案例可以进行讨论或辩论,可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场应变和语言表达能力。思政课中的重要史实或案例可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以穿越时空的方式感悟此时此景。

针对教材上某些重点或难点内容在规定课时内不能讲授完整或透彻的部分,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做主题讲座以深入或拓展理论认识,也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或已毕业的校友做报告或开交流会,通过倾听和交流,帮助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校园生活向职场工作的转变,帮助他们解决如何面对激烈的升学和就业压力、怎样与同窗和同事融洽相处等问题,协助大学生认清社会现实,化解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惑。

3.校园实践

研读经典著作,观看影像资料。课堂理论教学中无法完成阅读的重要学术著作和无法完整观看的影像资料,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时间给学生列出参考范围、备选主题甚至是具体篇目,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变换捕捉历史信息的渠道,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汲取知识的自主性和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观看影像资料的实践形式尽管寓教于乐,但影视剧为了吸引观众或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往往添加一些虚构成分,学生仅通过此渠道易造成对历史的误解。因而,教师在采纳这种形式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查找资料辨识信息,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师生互动力度

方案实施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被纳入课内学时,改变了长期以来在课外完成的情形,获得了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实行情况看,实践教学不如课堂理论教学规范,特别是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的环节,任课教师反馈学生信息不及时,导致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也不了解其他同学的活动状况,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成效。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和偏见,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从设计教学计划到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统统规范和完善起来。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以前,任课教师应当做好总体规划和周密布置,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经费预算、运行时间安排、沟通与联系方式、人身安全教育与保障、论文书写规范、例文示范、提交作业方式、预防作弊措施等。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性别分布等因素进行微观调整。没有制订计划,或者计划制订得不完善,都易造成实践教学活动的随意性或超出掌控范围,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发挥。

在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实践教学日趋完善和人性化。教师可以通过电话、QQ、MSN、博客、课程网站等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碰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递交作业后,教师应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前,及时将批阅结果反馈给学生,并采取自愿与择优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根据授课班级人数和论文质量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成果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并进行展览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参考。在实践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还应作一个包括实践教学选题、调研地点、实践成果完成情况、学生的反馈信息、成绩分布等方面的总结报告,为以后继续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经验和教训。

四、加强教师之间交流,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调整后的高校思政课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具体课程。它们在教学内容、侧重点和目标等方面各具特色,但其实践教学都以活色生香的社会作为共同的活动平台,实践主题重复、活动形式类似、教师指导学生吃力等问题普遍存在。

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任课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尽量避免实践主题的重复,或者在确定类似甚至是同一主题的情况下,可就如何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如何评判学生实践成果的标准、如何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等具体问题进行商榷;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承担思政课的学院及其下属各教研部(室)召集全体任课教师对本学期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和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每一门思政课程都跨越多个学科或领域,而任课教师的教育背景和研究专长通常仅涉猎一至两个学科或领域,这对于讲授庞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指导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选题都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到实处,就更加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其达成途径只能是不断地进修学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无论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还是对于广大学生,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随着实践教学活动及其科研活动的深入,针对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切实增强实效性的手段和举措,将会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化内涵;教学资源;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能够积累一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进而利用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对文本语言、文本知识作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观。”下面,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一、调动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文化内涵的积极性,提升语文课堂的文化含量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本拥有无限丰富的文化解读可能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唤醒”,并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汲取中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人,并明确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对文化内涵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解读文化内涵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的过程,汲取精神营养的过程,提高文化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以审美的眼光审视语文教育,充分挖掘文本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文本的情感世界,让其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养成品情尝趣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屈原列传》时,学生们无不为屈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同时,语文是一种文化存在,如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寡人之于国也》,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孔雀东南飞》。学习语文实质上就是学习文化,而文化是一种营养、一种血液,随着语文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它会滋润学生的灵魂,开阔学生的情怀,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觉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对文化审美的兴趣

启发式提问能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是一种比较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较少,不能完全阐释自己的观点。所以,一般的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流于形式,教与学基本分离,教学缺乏诱惑性与吸引力,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用文化的眼光去解读、欣赏课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将古诗文中包含的文化内涵逐渐渗透到学生心中。同时,教师要创造特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用特定的情景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再将学生引领到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中,最后与学生共同去思考、去解读、去鉴赏,进行一次文化和心灵的对话。例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当学生思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本性并陶醉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闲适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回答:“这是陶渊明人生的最佳选择吗?这就是充满诗意的人生吗?”同时,让学生从政治、文化及人生观等几个角度去考虑。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文化审美需求,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三、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学生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

对比阅读是最基本的一种阅读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共性,区别事物的个性,有助于揭示事物特征;区分优劣,辨清正误;分类归纳,总结规律。对比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选了《诗经》《离骚》《短歌行》《归园田居》《涉江采芙蓉》《孔雀东南飞》等古代诗歌,这些古诗基本上介绍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与不同时期古诗的不同写作特点和主题。第三单元选了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比较鉴赏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赤壁赋》时,学生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点:两位都是仕途文人,作品均为作者遭受贬谪、心情苦闷时,根据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创作的。他们在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之后苦苦探求精神解脱的心声,这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的真实反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完每篇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不妨设计一个对比阅读的课题:探求中国古代仕途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大致设计为四个部分:一是明确对比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二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三是学生分小组讨论;四是各小组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生分组对比阅读,学生基本上获得了相同的认识。屈原是我国第一个遭遇政治挫折而轻生的诗人,他的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同黑暗势力斗争的坚强意志是典型的儒家人生价值观。苏轼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浮沉,他对人生又有着达观超旷的胸怀,并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人生价值观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鉴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古代文人志士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必须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运用网络教学手段,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视觉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比如,教师给学生大屏幕投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临摹本,当学生看到那大气磅礴、入木三分的书法艺术时,会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与精神上的享受。

五、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的探究文化内涵的途径,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文思维水平。另一方面,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小组中的地位,从而强化自我角色意识。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并加以补充,通过培养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文化审美的兴趣。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7

一、思想政治课要以德育为最终目标

基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德育的功能一直是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而为了应对当前的考试模式,一些学校减少了思想政治课的课时,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考试任务眼睛仅仅盯住了知识任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较为系统地传授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又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塑造完整人格。因此,思想政治课在培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更不能忽视对中学生的德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与道德素质教育是形与质的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不能顾此失彼。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在这些多样的文化中夹杂着不少落后腐朽的文化现象。中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再加上社会缺乏完善的监管和必要的引导,他们很容易接触到不良的文化并受其影响。这势必会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在今天显得尤其重要,思想政治教师非常有必要利用思想政治课对中学生做出及时正确的引导。

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教师不仅要肩负起传授知识的任务,更要肩负育人的重要任务。所以,政治教师要善于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生活中的德育事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将德育目标真正落实到位,将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和高尚道德修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思想政治课要以内涵为立足点

新课程改革激发了教师大胆探索尝试教学新形式的勇气,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让教师大开眼界。但目前有些教师过分追求教学形式,过分追求课堂热闹,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就是新课程。这种课堂无疑只重视了形式,而忽视了实质,缺乏内涵。

记得前一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国家财政》。教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接下来的大半节课,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看起来这种形式很好,但是我觉得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提问五花八门,甚至有些问题严重脱离了本课的内容,学生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教师最终也没有给出相应的解答,很显然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本节课应该教授的知识目标范围;第二,本节课学生讨论的很热闹,但是讨论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关于财政,学生是否形成了相应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活动的多样化,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做到活动中“形散而神不散”,不能因为活动本身而脱离了教学应有的内涵,更不能让活动随意化和泛滥化。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政治课各种活动的展开都应该围绕这条主线开展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既定的知识,在活动中学会思考问题,在活动中体会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课要以生活为源泉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和日常生活极其密切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但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一些概念知识又难以让学生接受,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一节课教师都是在讲枯燥的理论,学生很容易产生乏味心理,丧失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效率。如果教师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以生活情境为基础引出问题,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努力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可用题材结合起来,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到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就可以结合朝鲜和韩国目前的关系进行讲解。因为朝鲜发射导弹和进行核试验造成半岛局势紧张,给周边国家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韩国决定全面中断韩朝合作项目开城工业园区的运营,恢复日期未定。这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丘吉尔说过:“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上我国的立场是什么呢?我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对话方式和平解决问题。这正说明了我国政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在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中是个负责任的大国。结合朝鲜半岛核问题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国际时事,还掌握了相应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时的相关视频。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责任感。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生活才是学生真实的世界,思想政治课就是要提供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紧密相关的知识。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场景学会思考,把现实生活和抽象理论融为一体,让原有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灵活易学,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的色彩。

以上是笔者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容易忽略问题的几点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改理念,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如何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实践,少一些急功近利。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别人之长处,克服自身之短处,在否定之否定中探索前行。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教学;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被弱化,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思政部从2011年春季起对思政课四门课实行专题教学改革。专题教学试行三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

为此,作者尝试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交互进行,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下面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 为例,加以具体介绍。

1 课堂理论教学采用专题式教学

专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吃透教材和熟悉大纲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梳理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把教材内容整合为若干个专题,以专题形式渗透到相关教学内容之中。“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共有十二章,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到内政、外交、国防、党建、祖国统一,以及革命、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为此,我校思政部以教育部组编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为依托,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特点为重点,将教材的十二章教学内容归纳为十五个专题。

这十五个专题分别是:(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2)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精髓;(5)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4)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这十五个专题基本上能够涵盖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既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也反映了国家统编教材的初衷,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灵活性,又给授课教师留有余地,极大增强了该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专题讲座题目确立后,教师的使命就是讲授好每一专题的理论。专题讲座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作者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专题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中国化?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运用录像、讨论、案例等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抬头率。

2 组织好每一专题后的课内实践教学

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课内实践教学要结合专题理论教学来进行。作者尝试了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交互进行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好。该教学模式如下:每次课有2个课时,其中1个课时讲授理论,1个课时留给学生用上一节课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即进行课内实践教学。

首先是要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设置所要进行讨论的题目。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精心挑选课堂讨论的主题。十五个专题所对应的讨论题目分别是:(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今天还有价值吗?如果有价值,有哪些价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如何评价和思想;(3)科学发展观对你个人有何的启示;(4)实事求是思想对你个人学习和工作有何启示;(5)发展是硬道理对于我们国家和个人有何的启示?……

其次是课内实践教学过程。

课堂讨论主题一般提前1-2周布置,根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要求自主选出组长、记录员和指定发言人。由于学生提前一周对所要讨论题目有所思考,每次讨论时再给学生一定时间讨论,根据教师上节课所讲的理论进行小组讨论,推出一个发言代表小组发言,然后小组成员有1-2次补充说明。

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形的控制和引导。各组发言后,由学生评出2-3组优胜组,最后教师进行及时点评总结,同时根据学生一学期在课堂实践中参与表现的程度给出平时分数。这样完成了一次课内实践教学任务。

通过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的理论及时得到运用,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分辨是非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使“思政课”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3 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的关系

任何单纯的理论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都要辅以一定课时的课内实践教学。因为组织课外实践教学受到各种局限,不可能全体学生都参加。而课内实践教学则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具有效率高以及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优点。课内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二者必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相得益彰。

课内实践教学还能弥补思政课校外实践的不足,将社会实践搬回课堂、搬回学校,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2013年秋季开始,作者在讲授概论课时尝试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交互进行,不仅使所学的理论及时与实际相结合,不但打消了学生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学了没有用”的思想,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是:讲授理论―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证明理论准确性。这种模式不但让理论得以系统的、完整的阐释,而且让学生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课内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为教学内容和主旨的课程”。“原理”课程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要化解抽象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就必须把握住“实践性”,也“只有联系实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为了更好地诠释和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其活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原理”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把握“原理”的实践性,合理并灵活地运用实践教学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其并未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看,受课程内容的制约,课堂教学始终是其传统而主导的教学方式;受其课程特点的制约,实践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所有的实践活动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而言,可根据条件选择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亦可根据大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搭配。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界定为:以学生为主导者、教师为指导者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活动、微视频制作、小品表演、专题演讲、主题讨论、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从教学空间上分为校内课内实践、校内课外实践、校外课外实践三种类型,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和展现该课程的生命力。

二、“原理”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作为独立的两个教学环节存在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互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单一、运用模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致使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教育都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的手段单一

从“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来看,大多数高校采取了课外实践的方式,校内或校外由学生自己选择,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实践手册中,教师根据实践及论文完成质量评定等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财力、物力、人力、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集中的校外实践活动组织难度较大、次数较少,即使组织学生校外参观,大部分也是流于形式无所感触。而分散的实践教学操作性强,但受师生比的影响无法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加上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在论文的写作中敷衍了事,且抄袭现象越发严重。

(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从“原理”课教学方式来看,实践教学则是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独立设置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按照实践选题进行实践,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实践手册。实践教学在课外,针对其过程的监管与指导基本在课外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对实践成果的展示与教师对学生实践成果的反馈环节,势必会影响整个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中占主导地位,且在教学中确实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难免会出现“满堂灌”“堂堂灌”“一言堂”的局面。一般院校都以每周3节/1次的节奏进行教学安排,三节课的时间里大量的抽象理论的讲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两者在教学中实际呈现出“相互分离、各自为政、互不干涉”[3]的状态。此外,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重课内理论讲授,轻课内(外)实践的问题。

(三)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模糊

在高校中,社会实践一般是指由团委、学生处等机构组织学生进行的团委、学生会活动,如暑期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在“原理”课的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社会实践的环节,学生针对所选主题,在校内外进行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两者在过程中的相似部分使学生产生了替代感或重复感,进而影响了课外实践教学完成的质量。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厘清实践教学的内涵,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不清及关系的混乱。

三、提升“原理”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拓宽实践教学内涵,规范实践教学制度

1.明确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制度准确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并充分诠释实践教学的限度是解决实践教学现实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笔者所明确的实践教学的内涵,在“原理”课的实践教学方案中明确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界限,确定明晰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机制。具体表现在:改变原有单一地以课外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者论文作为唯一依据的考核机制,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外实践与课内实践两个独立的部分,课外实践可以根据各高校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存在,而课内实践则明确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有机地与课内理论教学相结合。因此,要在课内专门设置实践课时,并用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且课内实践的实施与考核要在课内进行和完成,并将学生参与课内实践学习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中的重要部分计入期末的总评成绩中。

2.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实施中的有机统一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实施,理论上来说是独立的两个实践教学方式,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首先,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正确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生活学习中的“智慧”。其次,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片面地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课外实践时间灵活,无论是自发还是有组织、零散还是集体、校内还是校外,其课外实践的过程都是感性的,可视之为素材融入在课内实践之中;而课内实践因受其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将课内实践中有价值的主题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去展开。

(二)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依据“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丰富和发展、选择和制定既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又能够展现其实践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或者手段。

1.经典著作研读“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教师在研读中选出有代表性、可以震撼学生心灵的经典片段推荐给学生研读,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展示,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与讨论。读原著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好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在经典著作研读、讨论中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2.情景剧表演情景剧的设计与构建,充分体现并实现了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主导地位。选取现实社会中的突出问题或者热点事件中结合原理相关内容,通过明确主题、设计构建、创设情境、自主实践、成果展示、作品反馈等阶段开展此项实践教学。例如,在阐述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可以以相声的形式展现一个家庭几代人对于就业观念的变迁,也可以选择以小品的形式展现一个家庭几代人择偶观的变迁。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导甚至自拍,以情景剧或者DV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不仅“适应了青年人活泼好动的特征,因而也极易激发大学生求新求异的积极性,容易触发他们进行理性思维的兴奋点,从而促使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课堂辩论赛课堂辩论赛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按照教材顺序完整地、体统地传授知识的模式,在辩论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充分梳理教材的基础上,选出在社会中广受关注的、有争议的、适合辩论赛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班中进行动员、组织、开展、点评。例如,针对“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的观点或者科学技术利弊之辩为例展开课堂辩论赛。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值得注意的是,总体上,在课内实践知识点的选择上应倾向于学生通过学习较熟悉、素材较多、难易程度较为适中的内容,在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务必把握学生主导地位不动摇,把握总结、点评在教学活动完整性中的重要地位。“只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与单纯的理论教学相比,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注入一定能激活思政课的活力,当然可能有程度之别,也需要经验和时间的磨砺。”

(三)因“才”施教,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才”施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开学第一周,通过网络问卷等形式对授课班级学生能力与需求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筛选出适合该教学班的实践教学方案,能够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确定该课堂的教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可操作性以及最大覆盖面为原则,但要绝对避免“多而浅”,而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在一个学期中选择完成3—4个方案为宜。在学期初确定小组和人员安排、将3—4个方案分散在每一个知识体系中,合理安排其间隔的周期与课时。总之,在“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实施方案、保障机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既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准确性与时代性,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又要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处理好理论课时与课内实践课时的比例,实现“用新的实践经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感,让青年学生从现实生活和发展的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结束语

客观地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还存在着诸多充满现实性的困难。就教师而言,首先,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和科研压力,实践教学期间的指导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复杂的考核方式也会加大期末的工作量;其次,每个教学班的授课规模也在100—150人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增加了难度。就学生而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能不能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关系也值得商榷。尽管存在着诸多现实的困难,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上所做的努力可以带来课堂状态的改变,带给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改变,带给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课程建设的新境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6—22.

[2]靳辉明.关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14—18.

[3]张艳.论思想政治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92—95.

[4]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1).

[5]刘淑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95—96.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与外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实践的运行机制之一,其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提供了现实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不仅仅包括传统教科书所划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还包括科学、文化、生态、军事等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在中西方催生了新的研究学派和内容。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界定的内涵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形成发展过程中创始人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还包括它在前苏联和中国进行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稳定的和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在总体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世界整体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同等的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时空境遇下,其本质、结构、特性等的发展。这种内涵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内源式的发展,是一种质的变化,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减少依赖性与被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是检验教育有效性的尺度,它决定着教育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立足于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概念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其内涵主要有:主客体之间交往实践活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领域上的拓展,而不仅仅是人员、时间、工作规模等数量上的扩张。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条件作为基础。所以,从外延上看,除了已经开设过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诸如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还需要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尤其是在大众传媒所主导下的网络信息社会,新媒体所呈现的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复杂性、虚拟性等特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虚拟实践性的特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因此,如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式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互为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外延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外延发展则为内涵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

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如何让人们正确理解、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机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教育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基本概念、产生、规律等都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来有效地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图景,任何事物搜索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考察实物时,要把事物最核心的本质看作是动态的,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而不是惰性和静态的,但是它们的矛盾属性又是对立统一的,共处于一个发展的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一性是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考察视角突出强调了人类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指出了社会历史发生变革的主要动因。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社会矛盾等观点为指导,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一种了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矛盾的阐述,既阐释了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和诉求的经济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

最后,对未来理想社会信念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又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而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社会分析法不仅阐明了过去,而且对创造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指导,这一未来理想社会是人类为了实现自我而自觉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作为人类一个理想的目标,为人类创造了一种崇高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具有人类终极关怀和社会价值旨趣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要素。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失了理想信念,就好比人缺了钙,失去了精神动力和政治意志。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塑造人们理想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精神信仰的重要手段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价值实现的首要途径。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学科的互为支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二级学科,以其各自特定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这种内在逻辑体系是一种地位并列、内容交叉、却各有侧重、各成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层次现实问题,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侧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研究,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者互为支撑。首先,二者都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开展和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二者都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理论贯彻和实践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呈现的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思潮、思潮、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淡化或非意识形态话思潮等,二者具有整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资源,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宗话语权、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责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属性。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服务。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帮助学员识别什么是正确思潮,什么是错误思潮,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即精神世界的问题,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此,马克思曾经论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科学性、政治性、教育性都很强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重要实践途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回应

马克思主义理论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指导思想,又是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同其他二级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但是,其又具有教育普遍性最强的特点,它研究关注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伦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工作。其教育过程既有人们的感性认知,又有人们的理性认识,人的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或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结合,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实践回应。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学术文化团体、社会媒介、文化传播等方式进行中国国家精神、民族精神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三化”“三贴近”“三倡导”,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以充分获得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6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

[2]冯秀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与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5,(08):29-33.

[3]林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个性和共性[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4,(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