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

时间:2022-02-14 09:22:1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

[提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品质、注重潜能开发、赋予正能量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内在契合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理认知、接受和内化的培育过程。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活动推动当代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需要按照接受信仰心理机制“知、情、意、行”的规律,基于“感受魅力—体会力量—保障践行”路径,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策略,不仅可促进大学生主动积极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增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外来各种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形成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凸变期,看待问题镜像多元,存在静态化、片面化、微观化、表面化、绝对化的现象。他们由于经历缺乏,在面临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时不能确保准确选择,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思想观点有时较为混乱,对各种思潮的批判性思维缺乏。一方面,他们怀疑主流文化所推行的社会共同信仰;另一方面,他们由于自身心智不够成熟,不能建构自己独立健康的信仰,容易造成没有正确价值观和高远生活信仰引领而呈现出的颓废的精神状态。许多学者将大学生这种精神世界的沉沦归之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行动思维,它强调以科学的方式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提倡积极人性论,注重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二是积极的个人品质,三是积极的环境氛围,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理念落地的关键领域。信仰是人精神世界的灵魂,塑造着人的总体精神态势,统摄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组织种种精神因素最终呈现人的完整的精神导向。从信仰产生动机来看,是出于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从信仰形成机制来看,它是知、情、意和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并且身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或者其确立程度如何,都将会对我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激发人性的积极品质和人格潜能,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品质,最终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本质特征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美好未来的向往。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宗旨,是科学而高尚的信仰,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让其更易于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就是积极心理学的一种表达。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两者在目标、内容、功能上都有内在的契合性。本研究旨在遵循信仰接受的心理机制,探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内化及践行,提高信仰培育的实效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机理分析

从信仰生成的心理机制看,信仰主体一般需要经历对信仰对象认知的抉择、情感的投入、意志的坚定和执着的践行四个阶段。而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在这四个阶段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一)积极情绪体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作用。积极情绪体验是一种主观内心体验,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主体时,能够符合主观需要,进而主体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这些态度包括个体满意、感恩于过去生活,热情、愉悦于当下生活状态,乐观、希望于未来生活等。对信仰心理接受机制来说,认知是信仰接受的基础环节,其中个体的态度至关重要。根据S.Rosenberg的态度学说,认知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认知过程正是经由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形成大学生信仰理论的知识和观念,并由此建构认知状态、经验结构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运行态势的判断与选择标准。积极情绪体验能拓延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并构建和增强如体力、智力、社会协调等个体资源,同时消弭个体的消极情绪,对个体未来起到进化性的决定作用[3]。信仰情感是个体信仰生成的关键心理成分,是信仰认知走向信仰意志的催化剂。信仰情感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激励人们把信仰对象转变为心理需要的一股强大力量。积极情绪给信仰情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形成渴望,且能够把隐蔽在个体情感中的、有可能起毁坏作用的自然野蛮元素升华为崇高的道德情感。没有主体的情感,就没有主体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发展指明了方向,人们在积极情感感召下更能激发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求。积极情绪增进了认知的灵活性,增长了认知连结的多样性,使个体的思维更开放、更灵动,能够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提高了个体适应社会并发现生活意义的能力。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立场、价值理念,也是一种理念认知过程。一个人的情绪不但起源于这些信念,也会因为这些信念的稳定而升华为对信仰的意志存在而持续下去。可见,积极情绪体验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张的认知、情感认同、意志表达和行动培育提供了良性心理基础,进而使其更易接受和内化。(二)积极人格特质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影响。积极人格特质是指产生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来,具有积极稳定特征的个体心理或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集中关注包括希望、意志力、自信、韧性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同时重视心理内驱力的培育,主张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因势利导地引发人的积极心理需要,使人产生积极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而形成自我的积极心理品质。Hillson和Marie比较分析了积极和消极两种人格特质,他们认为积极人格特质者存在正性的利己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品质。其中,前者是指能正确把握人生的核心内容和生命意义,接受并悦纳自我,并且能客观应对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后者则指关心与他人的关系并满意已建筑的人际联系,有良好的社会支撑系统[4]。对大学生而言,积极心理学重视其理性需要,有助于塑造意志坚定、乐观智慧、富有社会责任感等积极人格品质,学会更加辩证及客观地看待问题,进而使其内在优秀品格和积极力量转变为现实中的习惯性态度。积极人格催化了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情感投入,并塑造个体坚强的意志力。意志是实践理性,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信仰意志的升华使得信仰主体排除干扰而将信仰精神付诸实践,因而意志是人信仰是否生成的决定性环节。人的思维意识越能接近社会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便越能崇拜科学合理的信仰,因此具有笃定的积极意志特质的人更易于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接入。也就是说,积极人格有利于个体从理性层面接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基础是认同。认同是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既表达了主体人格的状态又显示了主体性和归属感[5]。查尔斯•泰勒认为,认同问题与意义和价值有关,而吉登斯也认为,认同就是行动意义的来源。信仰认同是指个体的信仰心理共鸣与行为共识,这种状态是基于实践并通过理性反思而形成的,是人对自我价值以及群体价值的一致性和归属意义的理解。积极健康的人格无疑增加了认同积极健康主流文化的向度,并且促使人心态开放、思想解放,追求积极的人生价值,也更能表达积极认同理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拥有积极健康人格的大学生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活动意志,进而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理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念认同、价值认同,促使大学生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行为认同。(三)良好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积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包含有积极的成分和本性,但是积极的品质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自发地表现出来,需要与环境形成互动产生,也即需要环境的刺激、激发、滋养、培养、成长、固化,直至形成并显性地展示出来。可见,人的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都扎根于环境,依赖于环境,并与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互动。事实上,环境的差异、信息的表达、刺激的方法、个体的区别、引导的方式、思考的维度、体验的层次、认识的深度等都会对信仰的产生及其行为的表现产生驱动力和约束力。跨文化研究指出,无政治纷争和战争冲突的民主社会以及充满理性平和气息的社会更易产生主观幸福感[6]。社会环境依据具体情境可分为客观环境、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等。一方面,行为选择受具体情境的制约和要求,另一方面,具体情境也提供了抉择的可行性。当信仰主体所处的环境不具备某种行为发生条件时,此种行为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人不能脱离自身生存的具体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信仰行为的发生必然受到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我们说,大学生的信仰形成离不开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具有时代特征[7]。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分不开,而且一经形成,其信仰行为常常会以惯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然,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历史、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它穿透了环境本身,达到对其背后规律性的认识,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并进行科学预测。马克思主义虽然并非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但是对其信仰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传播环境、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实践环境和回馈环境。良好的环境体系显然有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与养成。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策略

通过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活动推动当代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需要按照接受信仰心理机制“知、情、意、行”的规律,基于“感受魅力—获得力量—保障践行”的路径,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策略。(一)建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课程观”,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魅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信念,信仰的主体是个人,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需要通过个体自我认识、体验、控制等路径形成。从认知到情感是信仰生产的第一链。信仰培育的关键是唤醒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以奠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实的情感基础。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要转变观念,在课堂内外设计并建构有利于信仰培育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课程观”,融合学科知识和思想建设知识,融合青年人的情感,青年人的激情和信仰追求的对象,使之聚合为一体化的大课程培育体系。同时,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的感性及理性认知水平,并转化成信仰意志践行于实践当中。1.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互动融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主要是在校园内,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以校园为参照系。因此,认知培育主要靠校园。长期以来,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式,以一种理性知识的形态传输给学生,但信仰是个体心性的向往,信仰培育除了内容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之外,还要能引起信仰主体的心灵共鸣,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既要具有理性和逻辑化,又要富有感性与情感化。所以,我们要在学校课堂内外、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的互动融通,积蓄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感性到理性的积极认知,促进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结果导向。2.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科主要是引领人的总体精神维度,而一般的学科及专业知识是建构人的知识维度,因而它们的课程设置体系和培育方式有所不同。虽然系统的课程组织培育方式以及客观的信仰理论体系是信仰培育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这些都是服务于科学信仰的自主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体系更多体现的不是外在文本的、逻辑推理的显性知识,而是内在体验的、情感范畴的隐性知识,是极具个体性的主观知识[8]。因此,我们的课程设计既要包括对文本、理论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又要包括隐匿在具体实践中的体验感悟。在大学生学习和活动中强化积极特质,开展“福流(flow)课堂”,使其经历沉浸(flow)体验和深刻感悟,达到积极情绪体验目的,课堂内外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教育相结合,依托美的、外显内隐的教育方式,理性科学的知识积累和美好感性的内在体验,实现外在牵引力和内在驱动力的统一,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立体化培育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内容、运行机制还是功能发挥,都必须进行整体统一协调才能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效性。高校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建构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立体化培育体系,整体、连续、有序创建大思政格局,使学校各级岗位的每一位人员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大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并且将重心从关注大学生的认知性知识转移到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思想建设与专业发展齐头并进,各方有序分工,共同挖掘其潜质及创造性、主动性等积极品质,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执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二)转变信仰培育方式,淬炼积极人格,促进大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信仰力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方式趋于政治化、单一化,注重共性多,考虑个性需求较少,缺乏层次性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生活中体验是其形成的开端,在交往交流中理解是其形成的基础,在活动中建构是其形成的关键。所以,应遵循积极人格和信仰形成心理规律,使教育方式向层次化、生活化转变,有针对性地挖掘与培育大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促进大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激发其坚定对科学信仰的追求。1.有序地增进信仰对行为的引导力。在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中激发和强化个体内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使之循序渐进地转化成现实中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使得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又能促进自我成长[9]。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具有使命性价值,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乱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沉着的态度。大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有条不紊地加以应对和处理,同时引导他们不断设立并且追求更高的目标,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2.有层次地促进信仰对思想的教育力。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新的大学生人格评价体系,分层、分类引导大学生鉴别不良思潮,指导他们在摈弃低级落后的思想意识,促进行为科学化、合理化的过程中建立更高层次的价值观体系,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形成崇高而又融通的人格。在实践、实战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理性批判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养成积极正向的发展观,实现信仰教育的生活化。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大学生高尚人格特质,使其思想更加澄明、高远,对人生高尚信仰充满热情和期望。3.有针对地增加信仰对现实的解决力。信仰的理论形态是在实践中表现的。大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波动大,学习、婚恋和就业可能产生的压力也大。因此,应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力给予大学生更多人性关怀。具体来说,应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导,以人为本,注重其理性需求,引导或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努力挖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主选择并毫不动摇。(三)创建“六位一体”的积极社会环境,保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力践行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环境的滋养与培育有利于促使个体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并促进形成积极人格特质。优化社会环境系统,是保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力践行的核心要素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传播的外化到信仰的内化、从信仰的内化到个体行为的外化、从个体行为的外化到社会效应的泛化,最终使得个体和社会从信仰的践行中受益。这才是信仰真正的力量发展机制和力量生成源泉。因此,在环境创设中应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按照“知、情、意、行、定”实践路线图,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知(认识信仰),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展示开始就需要做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或立体化、青年化、时代化;情(感受信仰),从外在环境到主观体验,具有层次化,采取渐进措施,使体验不断深化和深入;意(升华信仰),从主观体验到开始个体自觉,再到个体实践,自觉信仰动机的正确与纯正,并且反复实践,形成自觉实践的意志力;行(践行信仰),从信仰的践行,到信仰的维护,包括抵制失信行为等,进而传播正能量;最后是形成“定”,指对信仰的坚守与坚持,绝不动摇。“知—情—意—行—定”不仅是实践路线图,也是在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良好社会环境。构建积极的信仰环境,必须做热情的传播者(教与传)———主动的学习者(知与识)———自觉的体验者(情与感)———反复的实践者(意与做)———积极的维护者(行与引)———丰厚的受益者(定与恒)。这“六者”也反过来构成了“六位一体”的良好社会环境,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环境,有力促进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积极心理学都主张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激发人们内在的积极品质和创造潜能,符合人性本质。借鉴积极心理

学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感受积极情绪体验、领悟积极品质,同时营造积极环境氛围,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也是社会和谐发展、个体幸福有成的坚实基础。

作者:吴青芳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