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的属性十篇

时间:2023-11-24 18:01:28

体育科学的属性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1

1.从体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角度分析

就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体育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体育事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翻阅体育经济学的教材,不难在“研究对象”的论述处发现这一点,也容易从整本书中读出这一研究对象的定位。将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及实践活动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体育经济学整个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位则略显过低。首先,这种以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对象定位,往往会产生一种导向:为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人们不断从其它学科引入各种技术、方法,体育经济研究也只能在技术操作层次循环运作而不能得以有更高层〔文章编号〕次的突破,体育经济学只能成为其它学科的附属而不能形成其根本的“原驱动力”,它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其次,与其说经济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更是一门艺术,而这一“艺术”的主体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一“人”。对体育经济而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与需求,不同于他们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时的感受。因此,挖掘体育活动中人的行为与需求的变化规律,也是体育经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将研究对象付诸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则无形中弱化甚至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最后,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要弄清分析哪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界定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决不仅仅在于预算好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要抽取和提炼出体育运动中的固 有的经济规律和特点。正如力学以物体间力的作用规律、分子化学以分子间相互结合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样,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应在于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体育经济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这一研究对象着眼点的转移,并非将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排除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之外,而是强调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完备性。唯有确立并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的层次分明、内容独特的研究对象,结束目前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体育经济学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从体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

判断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量度就是研究方法,遗憾的是,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依赖于体育经济的、独立于其它学科研究之外的研究方法。当前教科书中所罗列的诸如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及博弈论的应用等方法,无一不是由其它学科研究中产生的。姑且不论这些方法是否适应于体育经济这块土壤,但就这种全部移植而言,也往往容易使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丧失其自主性,而消失在其他学科之中,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体育经济研究要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一定要建立起自我的独特方法体系。诚然,“没有独立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但问题是:作为人类社会特殊活动的体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运动训练、竞赛、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产业等都与其他社会活动迥然不同,也必然有基于它们运行规律的特有方法。对体育经济学来说,这样的方法还太少,方法体系直到目前也没有凸显出来,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立足体育视角,以经济科学方法体系与体育科学方法体系有机融合为特色的体育经济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新思路。

3.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学科发展所必须的“反省的论证”过程。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可以简约地概括为活动经验的概括(常识、格言、读语)常识的集合(体系化)理论(反省的论证)。任何一个研究过体育经济学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整体上正在努力实现从经验概括到尝试体系化的跨越,超前的研究也许刚刚涉及到某些意义上的理论反省,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经验的概括甚至是直接将研究目光落在体育经济实践活动上,而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从学科学的角度对体育经济学展开的学科特性探讨更是无人问津。这固然与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较短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体育经济研究主动性的缺失。研究者专注于对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方法、原理的吸纳与引进,而对体育经济学自身认知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则明显不足。我们提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三维学科体系,即基于体育科学认识体系的,以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与经济科学认识体系有机交叉的新认知体系。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了初步尝试,但这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就理论体系而言,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还颇显稚嫩,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实践水平

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大批体育科研工作者,部分人也凭借自己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学科的著名专家。但即使这些专家本人也不敢妄称自己是体育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还没有哪一位专家能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提出“相对论”、皮亚杰在心理学上提出“发生认知论”、杜威在教育学界提出“民主主义教育”那样,在体育经济研究领域提出开创性的、意义重大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方法,因此也就难以称得上这一门学科的代表性人物;就代表性著作而言,虽然目前冠以“体育经济学”之名的教材和著作时有出版,但多是对国内外经济方法的移植或是操作层面上的探讨,鲜有立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现,从中选出代表著作则会更加牵强;至于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则更显滞后:在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并没有设立“体育经济学”分会,也没有设专类,只是作为体育社会学的一个部分;而一些分散的体育经济研究学术组织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虽然在《体育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开设了“体育经济”的专栏,但体育经济学至今没能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性质与学科归属

体育经济学理论是科学理论还是实用理论?科学理论是对经验世界的解释,其目的在于认识和探索事物本身,其价值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如哲学、数学等,它们常常意味着一种所谓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精神。它的一般结构可表述为:在大量事实基础上提出创设,按客观事物的实际联系和相互转化关系,把相应的概念、判断、推理组成一个严格而自为的逻辑体系。而实用理论则把视线直接投向实践,它探讨有关如何把认识的规律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问题,并且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种种规范与建议,带有极强的价值与目的色彩,因此,具有实用理论形态的学科常被称为规范性学科,如计算机学科、系统工程学科等。它的结构则可以表述为:提出某种希望达到的目的,对各种指向、目的的选择手段予以论证,得出在既定环境中某种合适的手段,然后建议如何将这一合适手段去兑现目的。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2

1 问题的提出

直属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直接为体育事业服务的行业性较强的高等学校,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国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应该以自身教育、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科技兴体的重要生力军,为我国体育事业跨世纪的发展注入活力。

40多年来,直属院校曾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但也应该看到,作为行业性院校,直属院校的作为不够突出,特别是当前实施“两个战略”和发展体育产业中,体育院校的作用过于间接。实事求是估价我们自身的状况,不能不看到,我们直属院校还没有使人们看到教育对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性作用和直接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就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对“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工作方针体现得不明显、不充分。一方面学校对群众体育缺乏有效的辐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则疏远高水平运动训练,甚至一些院校曾取消运动训练专业,与训练体系脱钩,脱离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办学的自我封闭。而在内部教育体系中则是教育、科研、训练各自为政,互相封闭,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显著的体育特色和教育优势。这种“双重的封闭”使直属体育院校不能很好地与体育事业结合在一起,成为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限制了院校自身的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主观上检讨,一个基本的教训就是:过分强调和突出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体育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按一般高等体育教育的规律(师范)来建设行业性较强的直属体育院校,限制了学校为体育事业服务的多种可能性和发展前景。

直属体育院校办学与体育事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带来的后果是:“科教兴体”因缺乏教育支撑而无法获得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从而不能根本摆脱“粗放型”发展的模式,走上集约型发展的健康道路。直属院校则因缺少体育事业的依托无法把其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从而吸引体育资源向学校配置,逐渐失去其作为行业性院校存在的根据和理由。

2 定位与选择

在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中直属院校处在什么位置上,这是我们考虑院校发展的重要前提。直属体育院校属于“行业性强”的少数高校,其职能是主要为行业服务。因此,我们认为,直属体育院校应该定位于体,即在保持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功能,把全面服务于国家的体育事业作为办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立足点,并在这种服务中体现作为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的优势。

依照行业性院校的定位,选择直属体育院校的发展道路,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基地。

建设三结合基地反映了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对直属院校的期待和要求。

我国传统的运动训练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与教育脱节,接受运动训练的青少年缺乏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影响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分散建设在各地的数十个训练基地大多是生活服务型的,缺乏教育含量和科技含量,而且重复建设和结构性闲置严重,功能单一,效益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原国家体委从“六五”开始就提出了在直属院校建设三结合基地的设想,后来陆续写入“七五”、“八五”、“九五”体育事业发展计划。尽管我们在实践中感到“三结合基地”的含义还需加以明确界定和描述,其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还需明晰,在改革措施上还应该加以必要的倾斜和扶持,但是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意图还是比较清楚的,那就是克服传统训练体制自我封闭所带来的弊端,寻求竞技体育体系与体育教育体系相结合的实现形式,目的是将我国高水平训练的基地建设在直属院校,或使院校基地化,训练学校化,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接受高水平训练的同时,获得全面素质教育的条件,与此同时借助学校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的优势,使运动训练走上集约化、智能化的道路,使体育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效益。这既反映了体育事业全面改革和发展对直属院校的期待,也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也是直属院校的优势所在。

直属院校直接面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缺乏体制上的保障。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多年形成的教育、科研、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物化于其中的智力因素,形成相比较的综合优势,以此切入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新的办学生长点。

建设三结合基地的实践预示着直属体育院校发展的良好前景。

十几年来,直属体育院校在建设三结合基地方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取得了有效的经验。一是以运动训练专业和竞技体校为依托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水上、冰雪等一些项目的国家队开始把院校作为训练基地,直属院校与运动训练脱离的状况有所改进。二是通过安排教师下队或开展岗位培训,使教师接触高水平训练,增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能力,使科技的先导作用开始体现,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三是改善了学校的形象,提高了学校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办学特色开始显现,吸引了体育资源向学校配置。四是通过联办运动队,创办社会体育俱乐部、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办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和社区服务及开发体育产业等形式积极辐射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五是通过建设三结合基地,为两个战略服务,促进了自身教育、科研、训练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功能并没有削弱而且得到强化。

有人担心建设三结合基地是否会使直属院校失去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不会。因为跳出所谓“纯”教育的框框和师范教育的模式,并不取消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单位的基本性质和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而是以教育之本定位于体,发挥教育对体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开拓作用。但这里所说的教育已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更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应该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包括与体育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相适应的各种学制的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终生的教育。这无疑将拓展学校人才培养的空间,同时也使学校的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有实现的具体形式。因此建设三结合基地也反映了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

3 思路与举措

建设三结合基地是一个渐进的、在不断探索中培育新的办学生长点的过程,也是直属院校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脱胎换骨,最终融入体育发展的大格局,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过程。由于实践的基础不尽相同,各校的特点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三结合基地建设也必将出现不同的形式。但必须明确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把它作为直属院校跨世纪发展的新机遇,从而再造学校发展的新优势。

3.1 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指导思想要适应经济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体育规律

适应经济规律,是说今天我们提出要把直属院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基地的背景和条件,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行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学校作为市场主体要以市场取向为基本原则,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吸引资源配置。为体育事业服务是由学校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一种发展的内在的需求,而非外在的指令和压力。学校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把教育、科研、训练等内在的办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完善为体育事业服务功能。

遵循教育规律,就是坚持学校教书育人本质属性和功能,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在三结合基地建设中,强化教育的基础作用,为受教育者包括运动员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建设高素质的体育队伍服务,使学校以体育为载体,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地和辐射源。

体现体育规律,就是坚持在办学的一切方面贯彻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工作基本任务要求,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工作方针,发挥行业性院校的功能和作用,为两个战略服务。

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三个规律,找准结合点,使之统一于建设三结合基地的实践中。

3.2 建设三结合基地要牢牢把握教育体系与体育体系有机结合的方向

两大体系均有各自优势,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要把两个体系结合起来,必须实行优势互补,而不能“削足适履”。要通过相互融合,使学校基地化,教育、科研、训练和生活服务“四位一体”;同时也使基地学校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摇篮。通过两个体系的互相促进,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形成自己的特色的优势。对两个体系结合中所带来的矛盾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着重防止相互取代或貌合神离的倾向。

3.3 改革内部体制,创造全面实现三结合的条件

3.3.1 重构教育教学系统,有重点地实现三结合

体育教育专业适当压缩,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运动训练专业(含竞技体校),扩大规模。以训练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3.3.2 构建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进修相补充,教学与训练(业余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格局,全面为体育事业服务。

3.3.3 重组队伍,改变教师和专业人员分散管理的现状,实行统一管理,定期轮换岗位,促进各学科交流和学科与体育的交流,组织专家学者下队担任科研教练,为岗培班授课,紧密结合体育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

3.3.4 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业管理,建立业余和半职业、职业俱乐部,引进高水平运动队,努力使运动员学生化,学生运动员化,真正突出体育特色。

3.3.5 围绕实施两个战略的需要,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组织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建设科技先导型运动队,同时使教学内容接近现代体育科学的前沿,使学校成为体育事业的科技支撑点。

3.4 目前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有利条件

3.4.1 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使高校逐步摆脱了求“纯”、求“全”的束缚,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承认,并且在实践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育思想的转变,推进了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管理、毕业生就业等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变革,为建设三结合基地提供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条件。

3.4.2 体育体制的改革,将原来由机关管理的运动项目全部分离出去,组成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实现了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目标,走向协会实体化,同时体育社会化的格局逐步形成,这就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型的管理体制,使高水平运动队布局在体育院校,加速建设三结合基地成为可能。

3.4.3 科技体制改革也在全面启动。其中使一部分科研机构同高等学校结合也是值得注意的政策,建设三结合基地可以使直属院校重新成为用科技为体育事业服务的重要生力军,吸引科技资源向学校配置,同时复盖一部分体育科技市场。

3.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化,给三结合基地建设以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加强三结合基地建设是直属院校的当务之急。一个时期来,我们沈阳体育学院围绕三结合基地建设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全校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增强了全校教职工对体院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共识度,为把办学的重心转到为体育事业服务的轨道上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冬季项目为龙头,全面加强教育、科研、训练的协同,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在一些项目如自由滑雪、速滑、拳击等项目上有重大突破,同时抓住时机,上马蹦床等填补空白的项目,力争夺取优异成绩。同时对重点项目加强二、三线队伍建设和教练员的配置,努力成为一些项目的国内排头兵,保持和扩大优势。通过三结合的途径,显示竞技体育学校化的优越性。

加强同冬季项目管理中心、重竞技管理中心、网球管理中心的合作关系,力争成为这些中心的三结合基地。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3

    1 跳离治学误区

    体育科研专题讲座,人们习惯以“体育科研方法”称之。这种称谓本来并无大错,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常常 引起极大误解。来听“方法”讲座的人,多急于学得一个二个甚至更多个成熟的、完整的、有效的科研方法; 而讲授科研方法专题的人,也总是尽力地按自己的理解对有关教材资料巧加增删扩简,以图满足学员的所需。 这样的供需心态,似乎亦属正常,然而,如此运作的结果每每却是,学员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听那些初看上去与 “方法”系列似无关联的内容,越来越率直地要求教员立即给出现成的、实用的、甚至“拿来就能用,一用就 见效”的具体可见的方法;而敢来讲授科研方法的教员,也都自称备有速成的、可靠的、并且适合于每一位学 员或大多数学员也适合于每一个体育项目或许多体育项目的具体可摸的科研方法。——这里的破绽是显而易见 的,遗憾的是,一遭遭期待落空和承诺无效,并没有使人发觉是认识偏差在做崇,大家仍旧不知灰心地一回回 重新期待和承诺下去。

    为什么“体育科研方法”这个称谓会导致认识偏差?对“体育科研”一词暂无须究诘,因为它只是指一个 待发之矢。问题的症结只在于“方法”一语。以往至今,无论将“方法”释为门路、程序,还是将“方法”说 成方式、手段,只要是挂在嘴上或印在纸上的方法,无论是成熟的、完整的、有效的方法,还是现成的、实用 的、普适的方法,其实均属预先给定的方法,而任何预先给定的方法,毫无例外地都是未赋生机活力的方法, 需有人的参与才能予以激活,也恰恰就在“需有人的参与才能予以激活”这一关键环节近前。人们止步了。这 并不奇怪,这是相对论思想尚未普及而经典时空观仍居主导的社会环境中的必然现象。既然看不到人的参与在 方法激活上的决定性作用,既然此类讲座的主题醒目标明是讲方法,那就怪不得在科研方法讲座中大家一同“ 炒买炒卖”具体方法,尽管紧接着的就是无从兑现的怨尤。

    那么,回避使用“方法”一词是不是可以纠偏矫枉呢?有人做过尝试,例如用“体育科研新论”、“体育 科研元理论”来取代“体育科研方法”作为讲座标题。但是,讲座标题中若没有“方法”两字,讲座主题的属 性还能算是明确的吗?所谓新论,能维持多久?讲过1、2次之后的内容还能算是新论吗?所谓元理论,原是指 以研究现象世界的科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虽然“体育科研方法”本身也具有体育科学无理论的意义,但 若启用这样一个更为概括更为抽象的术语,是不是会徒劳地增加一层理解负担呢?而且,元理论概念的引入, 还会激发无限上溯的意识,元元理论,元元元理论会相继提出,这于基础建设时期的体育科研理论的基础构建 又何益之有呢?所以,思辨磋磨再三,回避使用“方法”一词,并非上策。

    方法讲座确实容易产生治学误导,但细细忖度,误导产生的根源却不在“方法”词语本身,那是一个更为 深层的理论课题,我们将另文专论。这里应强调指出的是,不论如何称谓体育科研专题内容,其真实内含只能 是对一般科研方法的深入认识,而一切具体方法均不过是无可原样重复但可供适当参考的实例。作为教员,一 般都无暇真正了解众多的学员,即便达到真正了解的程度,真正负责的作法,也只能是讲清楚他本人对体育科 研方法的认识,用以启发学员,以有助于学员最终也能形成属于学员自己的方法认识体系,然后再由学员自己 去运思筹划其独自的具体方法的操作。在讲述方法认识的时候,作为教员,理当列举他自己具体运用特定方法 而成功完结科研课题的实例,其目的仍在于启发学员的思路而不是提供成熟方法的模板。特殊情况下,作为教 员,也可能一对一地帮助学员从事科研活动,例如导师与研究生,但只要不是包办代替的作法,那么,教员也 只能更多地在某些具体方法的运作方面提供更加细微的参考意见;假如学员自己尚不具备相应的认识水平和方 法积累,这种帮助或任何帮助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如此强调对于方法的认识,其实已经进入方法论的语境。在体育科研讲座中,方法一词既回避不掉又 易致误解,如果将讲座主题改称体育科研方法论,很有可能,这个两难问题即刻迎刃而解。从方法论的视角望 出去,体育科研方法连同一切其它方法,都只能是最终产生于求学者的自身而不是从外部被给予,正如吃进食 物长出肌肤而不是贴上馒头人可变胖。从方法论的视角望出去,每一个体育工作者连同其它领域的人士都自有 或将有一个属于个体的方法库,库中的所存不论是盈多还是匮乏,均不可让与他人,不是风格之高下所致,恰 是存在于个人知识结构中的方法储备的不可让与性使然。从方法论的视角望出去,在方法求索道路上的大块误 区便晰然在目,略转位向便不难跳离。当然,虽说不难跳离治学误区,但若干必要前提的思考功夫还是不可缺 少的。

    2 问究科研其事

    何谓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劳作,它是专为高效助推一般劳作而进行的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 。与科学研究相对应的是技术操作,技术操作是按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手段对事物状况进行改造的表层活动。技 术操作属于一般劳作,只是它有特定的程度和手段。为了认清科研其事,将技术操作用来对照比较,是为简捷 办法。

    科学研究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总是处于更为基础的深层,故而对实践的进展常常更具制导作用。技术操作则 基本处于实践活动的表层,故而也更容易为人们所关注并发挥可见可感作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操作各有所长及 所用,绝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贬抑,不过,更为重要的问题可能是,不宜将科学研究和技术操作等质齐 观。在人类史上,科研和劳作这两类事物并不是从来就有且同时产生的。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人类没有 余力去做那些与其果腹御寒眼见无关的事,因而也不可能允许存在科研其事;劳作,劳作,为了生息繁衍,就 只有紧紧把握劳作。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且当人类社会的局部基本达到不再为隔夜粮 遮身衫而忧心忡忡的境界之时,那些与吃饭穿衣全无直接关系的科学活动以及艺术活动才得以萌芽。科学事业 的发展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技术操作的立见功效与科学事业的久蓄缓发,形成鲜明反差,时时都在影响着 人们对科学事业的予夺取向,靠远见灼识而大力支撑科学事业的情况毕竟不多。但是,科学事业自从萌发问世 之后,就再也不能回到其与经济实力直线对应的因果律上去,而总是凭倚人的意志努力在顽强地寻求生机。当 然,科学事业最终也确以其巨大的精神及精神变物质的力量真实地回报着那些敢于投资于它的人。科学事业每 前进一步,技术操作的效率就成倍地增进一层;而技术操作的有效成果,又为实现一次次社会分工铺平了道路 。由于社会分工的进步,社会实体已经越来越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脱离技术操作层面而去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活 动,所以,是科学事业而非技术操作的发展程度,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社区领域发达程度的突出标帜。

    科学研究的成果,其实并不直接作用于现实活动,毋宁说科研成果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而有思想的人是 迟早要参与变革现实的,所不同的是他究竟能以什么方式和多大力量去变革现实。科学研究活动恰恰就是为人 提供一种最好的变革现实的方式和尽可能大的变革现实的力量。

    由此可以想到,数据测量及其统计,仅只是对事物可见因素的把握和度衡,它并不是科研其事的主成份, 充其量也不过是技术操作活动而已。举例说,医生是科学家,护士是技术员,这种分工层次之差,与职业贵贱 并不相关,但确实是与价值梯度紧密相联的。医生诊断病因,开写药方;护士按照药方,给药打针;医生 指令,护士遵令操作。不难看出,医生的责任是首要的,在医生做出诊断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护士的作用。当 然,护士的作用也不可少,但毕竟,医生的责任是难以替代的,而护士的工作是正常换班的。看不到这一点, 就不能算是真正理解科研其事;而由此偏斜出去,错认技术操作为科研运作,误将测试报告当成科学论文,都 是可能的。

    3 慎言方法分殊

    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将经典力学中相互矛盾的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统一起来了,这使我们更加确信:世界本 来是统一的,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也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人们自身的时空局限,只能接触少量事物 ,所以才把自己对有限事物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习惯性方法,称做某某专门的或独特的方法,例如,体育科研方 法。这是误解。其实,科研方法是有的,用科研方法来研究体育现象的活动也是有的,但基本分辨不出哪一种 是专属体育的所谓体育科研方法,更不必说会有某一体育单项的科研方法。凡称体育科研方法者,其内里必有 一般科研方法之原型。所以严格说来,“体育科研方法论”这个称谓,也是有误的。不过,这样地误用一下, 或许是必要的,否则,单讲“科研方法论”,不是显得更为抽象了吗?当然,“误用”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容 易搅乱思想,将本来是为理解方便而做的观念上的分殊,错当作事物的本原状况来理解。所以,在实际论说体 育科研方法的时候,我们应当拓展并保持一般科研方法的视野广度,注意把握体育科研常用方法的原型特质。 这并非自陷繁琐,却是体育人士科研入门的真正捷径。

    4 明辨教材用场

    讲述科研方法的书很多,其中有不少值得一看。传授科研方法的课也有,其中某些话也值得一听。不过, 真正的科研工作是没有照搬书本去做的,也没有听从别人的指令去做而成功的。这其中的原委说复杂却也简单 :书是宝贵的,给人以营养,但书又是外在的,务须经由人的内在转换方派用场;前人的经验是宝贵的,给后 人以启迪,但任何经验又都是独具背景的,无法原样重现。百岁寿星不是对照食谱去吃饭的那种人,诸葛孔明 不是拿着兵书去指挥打仗的某军师;同理类推,一个成熟的科学工作者也不会循图索骥地去做任何一项课题。

    有人会问,诸葛亮初出隆中的时候是不是参照着某些训典而巧布兵阵的?史书上并未这样记载。大家知道 ,孔明熟读孙子兵法,尤其善用火攻,但想想看,火烧博望坡,建立第一功的运筹过程中,诸葛亮是不是亲自 察看地形,是不是充分探知曹兵的骄横心态,是不是巧妙调遣关张赵这仅有的三员虎将?这些细情在孙子兵法 上可没有写到呀。再后来,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上方谷,哪一次不是相机变通而出奇制胜的?同理类推 ,我们也不要对科研方法的成规抱存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你还只能对照书本上的条款依样画葫芦的时候,你仍 须继续就学而不必急于出徒立灶。当你独立承担某一课题的时候,你应当已经做到心里有书而眼前无须有书。

    5 界定学科类属

    关于体育学科的属性问题,早在70年代后期就有争议,观点不外有三:一是自然科学属性观,一是社会科 学属性观,一是自然社会综合或双重属性观。论争持续10余年尚无公断,80年代末却不期然偃旗息鼓了。这是 学术领域里的不正常现象。

    由于学科属性问题没有搞清楚却又放弃了思辨之机缘,近10年来的体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在严重扭曲状态 下进行的,其结果是有目共睹的:那些与其学科属性相一致的研究,例如将生物化学当作自然学科所做的研究 ,尚取得一定进展;而那些与研究者所理解的学科属性明显矛盾的研究,例如将体育教学当作自然学科所做的 研究,非但没有进展,反而大步倒退了。

    说体育学科的属性是综合的,不对!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综合”一词并不表明属性。说体育学科具有 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不好!一种事物的主导属性绝无“双重”之理,需要再做甄别。其实,这类综合说、结 合说及两重说是十分有害的,表面上看煞有一副不偏不倚的公允姿态,似能统摄全体,实际上却给不出任何有 效信息,只会令人茫然不知所从。

    说体育学科是自然科学属性的,狭隘!这是生物体育观的论调,而生物体育观终究不能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若用之指导体育实践,那就什么也不要做了。例如,竞技体育伤身费钱,首先就得废止;而一旦取消竞技体 育,整个体育也就失去了主导和灵魂。

    说体育学科是社会科学属性的,对路!但要把问题说到位。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只有能说服人的理 论才会有力量。所谓体育活动,必定是人的活动,既然是属人的活动,就必定要受到社会科学法则的激励,尤 其是当两类法则发生冲突时,必定是自然科学法则向社会科学法则做出退让。这是因为,人有情感,有心理活 动,有价值判断和意志倾向,这些内在的因素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迫使自然进程发生偏移甚至逆转。为什 么会有如此变异?因为说到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为自然立法。那么,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因素贯穿于体 育实践,体育学科的类属问题难道还不清楚吗?

    认清体育学科类属社会科学,这对于体育科研尤为重要,因为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避免简单套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而误入歧途。体育学科系列中也有将体育活动作为生物现象来认识的操作性理论,但那是必须最终 回归到社会科学大背景中才能秉赋意义的较低层次的研究和理论。体育学科系列中还有一些更具宏观决策意义 的将体育活动作为社会现象来认识的制导性理论,如教学理论和训练理论,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则必须力戒还 原论的倾向,不然,何止会贻笑大方。有人试图对体育课上整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以及情绪表现分别评出 1分2分3分—1分—2分—3分,而且是在全课45分钟内每隔3分钟即评定一次。 这种作法不仅仅把学生们当成机 械运动的刚体,而且也把评分人自己当成计算机器了,因为若不是机器就做不到如此精细运作而无意念疏失。 用这种方法以采集科研素材,将会给体育科研带来多大的误导!

    体育学科类属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却有一大弱点,就是同一课题由不同人来研究,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这是社会科学不甚成熟的表现,或者严格地说,社会科学还不能算是真义科学。但这并不妨碍有关社会现象 的课题研究,因为各种研究结论终将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做出真伪判别;即便在近中期内无缘提交实践检验 ,那么,对于这类课题成果,还有一个中继性的逻辑检验标尺。在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必定首先被淘 汰;逻辑链上的大小破绽,还将自行瓦解一批理论。这样,经过逻辑标尺严格初检之后的所剩理论,必定也会 具有成功通过实践终检的更大可能。 

    参考文献

    1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盲目攀高,追求专升本。究其原因,除了提升办学层次与办学待遇实现正局级这些表象,深层次的是高等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没有科学理解与把握其办学定位的内涵,误认为定位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就低人一等,而要改变这种认识就得先科学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开始,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是其办学定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中的位置是其办学定位的本质内涵,处理好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关系是把握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内涵的关键,在办学过程中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其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也是能否实现其办学定位的核心所在。

一、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分析,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分析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中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能够决定所反映的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是与其他教育相区别的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一个是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分析来看;另一个是与初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来看。

(一)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职业的本义是“操一技之长而借以求适当之生活”,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高等专门化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高职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与实践性等三个本质属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是指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应用性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培养理论基础较为深厚的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以就业或转业、提高为目标指向的专门人才教育,主要以学生的谋生就业为目的,是以某一或某一类职业为指向的教育,直接为生产与服务一线培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终结性教育。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背离了职业性、不具备职业性的“职业教育”将不能再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功能,最终将走向异化与失真,而异化与失真的职业教育已发生质的变化,不再是本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过程中,背离了这一本质属性的轨迹就说明高等职业院校所办的就不再是高等职业教育。从此意义上说,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职业教育活动区别与其他类型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职业教育要准确及时反映和适应职业对人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要求,要为个体进入工作岗位作一般性准备,要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作具体性准备,要为职业地位和角色作准备。“职业学校是专为毕业以后得饭碗的……职业教育是抢饭碗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是为学生取得某种某种社会职业资格,为学生就业和走向劳动力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教育,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在职教史上,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的基本内涵是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发展实业,造就农工商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城乡劳动者,虽说其培养目标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主要还是动手能力与和各行各业的专门操作技能。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教育讲有用之学,学有用之学,其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而这一切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教育原从实用而生,也以实用为目的”,“一切教育无不以生活为指归”。任何教育都具有实用性,不存在无实用性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的实用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教育的实用是直接的,有些教育的实用是间接的;有些教育的实用程度较高,有些教育的实用程度较低。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普通高等教育更多的是间接实用,实用程度较低,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直接实用,实用程度较高。从职业教育的起源来说,职业教育就一直强调其实用,我国职业教育起源于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是生利的教育,而不是分利的教育。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理应凸显实用性,实用性是其固有的本质属性之一,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

3.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是指职业教育过程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实践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业能力。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直接面向企业一线与生产服务一线,其教育过程自然就需要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更紧密。高等职业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工业教育,其经济功能决定了它与企业、行业的关系最为密切,效果最为直接,作用最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施产教结合既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实施产教结合既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又是国际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与发展趋势。

(二)与初等中等职业教育比较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具有层次性。清末的实业教育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1922年学制中的职业教育系统有初等、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职业教育也存在复杂的层次性。职业教育的层次一般可以分为初、中、高等三个层次,初级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意识层面的教育,是职业萌芽的教育;中级职业教育是完成义务教育后第一次教育分流进行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高中后进行的,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与初等、中等职业教育比较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这一个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层次逐渐高移,高等职业教育还会分化与发展成不同的层次的职业教育,理应也存在本科、硕士、博士层面的职业教育,从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分化与发展来看,高等职业教育还具有层次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科学内涵:高等职业院校在高教系统中位置分析

(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内涵分析

高校办学定位有宏观、中观、微观定位,对高校发展最重要的是中观定位,即高校在高教系统中的定位,其实质是高校系统的分层问题,主要体现在办学的类型与层次上。在国际上,对高教系统的分层问题研究较为权威的是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1997年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该分类法将高等教育(第三级教育)从低到高分为序号5(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段)和序号6(博士研究生)两个等级(层次);序号5分为5A和5B。5A是理论型,按学科分设专业,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5B是实用性、技术型,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属于实用性、技术型的5B类教育。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职业院校既可以是专科层次的,也可以是本科层次的,还可以是研究生层次的。在国内,早在1898年严复在《论治学与治事宜分二途》中认为,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学术人才的培养应该用两种不同的教育途径,培养办事之人不必皆由学。蔡元培用“治学”和“治术”来区别当时的两类高校,认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大学是培养学者,全面提高人的学术素养的,而高等专门学校是造就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两者有性质之别,而不必有年限与程度之差……以此等性质之差异,而一谓之‘大’,一谓之‘高,取其易于识别,无他意也”。王明伦把培养高等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分类的依据,从现代社会生产的过程和目的方面,将高等人才分为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方案或图纸的工程设计型人才和将工程方案或图纸转化为产品、服务物质财富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此对应高等教育就可以分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术教育、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工程教育与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术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只是不同人才类型的教育,并不是层次高低的教育。

(二)高等职业院办学定位内涵把握

在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科学内涵,即在高教系统中的位置后,还有必须需要处理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科学认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在现代社会中,国民教育体系是由正规学校构成的国民基本教育制度和体系,一般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层次,类型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可见,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不是一个教育层次,更不是一种低水平的教育。职业教育是基于职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不是短学制、低级教育的概念,不能停留在本科教育之下层次,更不是低水平教育的代名词。办学类型是根据不同分类依据或分类标准将教育分成的不同的类别,它反映教育系统内教育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办学层次主要指人才培养的层次。办学水平是指教育在同类型、同层次教育所构成的群体中所达到的高度,是在同类同层次学校之间的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在同类同层次中有特色、效果好,就是高水平的教育,就是一流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只要在同类型同层次中有特色、效果好,就是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

三、实现高等职业学院办学定位的路径:彰显本质属性

彰显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其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也是能否实现其办学定位的关键所在。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与高等性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彰显其本质属性是办好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所在。否则,高等职业院校不再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轨道,无法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固有功能,办学定位将会错位,甚至失位,不能培养出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各个方面彰显这些属性,职业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实践性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等性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素质方面。

(一)按照社会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凸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据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其专业是与职业群对口的职业型专业,专业设置与就业紧密结合。因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不能仅维护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设置,要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来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行业经济发展与区域地方经济发展,根据职业发展与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动态设置与调整专业。强调专业的应用性、技能性,克服一般学科专业单一、基础较差等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新学科与交叉性学科设置适当的专业,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按照社会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二)以职业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课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以职业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要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要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新能力,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课程均要为培养能力服务。高等职业院校指向具体职业或职业群,实用性、技术性、指向具体职业的是衡量高等职业院校是否设置该门课程的主要依据与标准之一。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以职业需求来展开,职业需要什么内容就加什么内容,职业需求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其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知识够用为好,理论课程服务于实践课程,而不像普通高校那样实践课程服务于理论课程。

(三)实行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其教学以服务于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为主线的,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的实际人才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学以致用,要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提高职业工作能力需求构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与实际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衔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与岗位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要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重视课程设计、实习和实训等教学环节。强调产学的结合,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学。要采用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彰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产学结合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5

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要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为此,欧美国家大多将医学教育融为综合性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美国设在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占88.8%,德国30多所医学院校90%以上隶属于综合性大学,英国排行前65名的综合性大学中86.1%的学校设有医学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模式初独立建院后,经过近50年后,其封闭教育体系越来越明显地制约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随着20年前开始的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医学院校大部分进入综合性大学。并校后借助综合性大学平台以及多学科优势,医学教育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然而,由于地方医学院校自身原因,合并后多数采用了大学集权管理模式,给医学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管理机构重叠,横向管理壁垒,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失去法人地位的医学院,与校外联系合作受到了制约,医学教育各学院的自和办学积极性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大学职能部门管理中更多强调办学共性,医学教育规律中的特殊性得不到足够重视,“一刀切”现象时有发生。附属医院脱离医学院划归大学管理后,直接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被分解,医学院与各临床学院间关系松散,教学、学工部门的协调、统筹、管理职能明显削弱,协调起来难度增大,形成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因此,进一步深化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应协作机制,对促进医学教育更好更快发展非常必要。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及实践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我们并校后医学教育一直采用集权管理模式,办学中弊端日益显现,进一步深化改革应该如何走?我们逐渐形成了如下的思路并开展了实践探索。

1.遵循“四个有利于”的改革原则

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四个有利于:有利于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促进医学教育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校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

2.更新观念,调整管理模式,保证医学教育系统性

充分认识到过去单科医学教育体系相对封闭,理念相对保守,学科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办学条件有限,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而医学院校融入到综合大学以后,实力大大提升,处于湖北省属高校领先阵营:2010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03年开始留学生教育,科研及学科建设处于省属医学院校领先地位。但是,并校后的集权管理模式也对医学教育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合并以来,医学教育逐渐形成了“医学院+7家临床医学院”的架构,集权管理模式下,没有权限和职能,医学院仅凭工作机制难以真正领导和统筹医学教育的各方面的工作,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赋予了医学院一些统筹职能,有了一点集权分权管理的端倪。发展到今天,学校逐渐达成共识,决定进一步调整管理模式,成立医学部,并使之成为医学教育管理实体,直接管理医学相关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这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了管理权限重心下放,恢复了医学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尊重医学教育特殊规律,建立相应管理体制

医学教育具有不同于其它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主要表现为人本性、实践性、系统性、长学制、高投入、国际化。

(1)人本性:医疗活动服务对象是人,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人文底蕴、关爱生命和团队合作精神。

(2)实践性:医学是经验与实验科学的结合,实验实习教学多,必须有良好的实验室条件,附属医院作为医学教育的最重要部门必须具有丰富的床位、病人和病种等资源,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我校整合社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入医学教育行列,有力地保障了临床实践教学需要。

(3)系统性: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主要环节,各阶段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忽视其内在联系,人为切割。我校改革管理体制,成立医学部,保证医学教育的系统性。

(4)长学制:医学教育内容涉及面广、课程多、周期较长。三峡大学合并初期,采用一刀切,将医学教育学分大幅压缩,影响教育质量。后来才遵循特殊规律将医学教育学分定为260学分左右。

(5)高投入: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质量要求高、实践性强、师生比高,这些因素导致医学教育成本很高。国外医学教育成本显著高于其它专业,国内教育部部属院校医学生生均拨款也达到了27000元,相比而言地方院校医学教育的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加。

4.处理好与附属医院及临床学院的关系,建立良好运行机制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6

人性化视域下的生涯规划教育,正成为一项指向人的生成的系统性工程。当前的生涯规划教育,在定位、主体、实施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存在着内在冲突。为此,应精准定位,还生涯规划教育以生命意蕴;科学设计,建生涯规划教育的成长根基。

关 键 词

生涯规划教育;人性;生命;人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04

近些年来,积极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很多中小学积极探索的教育途径。然而从人性化的视域来看,当前的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存在着很多内部冲突,并直接影响到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为此,需要以生命为核心,为当前的生涯规划教育探索合理路径。

一、生涯规划教育――指向人的生成的系统性工程

理性来看,生涯规划教育之所以能够受到高度重视,正是因为这种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能力与方法的教育,而更侧重于对学生未来一生的探讨、计划,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这样的人的理性思考与内在审问。人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人具有意识属性,能够对未来进行一定的前瞻并付诸行动。生涯规划教育正是以人的生成为指向,通过开展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的培养人的活动,并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实现了贯通式观照。

(一)尊重人的自然属性: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

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既有观望,也有评判;既有期许,也有迷惘。生涯规划教育着眼于学生未来前景的重要根基,正是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有着鲜活生命个体的价值诉求,以其自然属性为原型,进而拓展学生自然生命成长的可能空间,引领学生创设生命成长的实现过程。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学生的自然属性并不是整齐划一的,面对的家庭、社区、学校等物理环境是不同的,自身的智力、体力等也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内外因素共同决定了学生所具有的个体差异性。不充分注意到这些个体差异性,没有深刻理解学生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成功的教育便无从谈起。遗憾的是,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仍然存在着压抑学生身心的现象,优质的生涯规划教育要走出这种误区,一个重要前提便是要识别每个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千姿百态与多姿多彩,尊重学生的自然属性。

(二)建构人的社会属性: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曾感慨到:“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1]关于“人”的知识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人不单单具有属于自身的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人不单单具有生理、安全等基础性需要,而且还有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的社会性诉求。在社会中,人识别了自身所处的位置及其可能、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限度,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逐渐建构起属于人的多维向度。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生涯划教育的核心正在于引导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科学审视社会、合理融入社会,从而建构起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属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始终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对社会的识别、评判与认同等成为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问题。

(三)提升人的精神属性:生涯规划教育的旨归

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过程中,生涯规划教育更关怀学生情感、意志、思维等精神层面的成长。人不仅具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而且具有属于人自身的精神生命。基于自然属性、依凭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教育倾向于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充盈与完满,专注于人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状态。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最终是要实现学生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和谐相处、相融相长。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实现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规范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意志品质与日常行动,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中过有意义的精神生活,进而真正实现属于自身的、独特的美好人生。这正是生涯规划教育的终极关怀。

二、内在冲突――当前生涯规划教育的人性化剖析

虽然在本质上生涯规划教育关涉人的自然、社会与精神三重属性,然而从人性化的视角,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定位、主体、策略与评价等层面仍然存在着内在冲突。

(一)定位:知识的获取抑或人生的醒悟?

生涯规划教育“教”什么?如何定位生涯规划教育?传统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倾向于自身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因学科而划定的界限使得学科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教育过程,这也逐渐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思维框架,并对其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最初,很多中小学就是按照这种思维模式,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带有知识理解层面的教育,让学生在识别“生涯”“人生”“未来”等基本概念及其逻辑关系上下功夫,而忽视了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能力、信念等精神维度的引导。这种知识获取意义上的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科教育,专任教师、专属知识、专项考核,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负担;二是作为非考科目,很多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不重视、不关注,没有真正予以实施;三是学生仅仅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主体漠视现象较为严重。总之,这些效应的发生都与很多中小学对生涯规划教育错误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联。虽然很多优质学校已经将“为学生终生奠基”“让学生过一个幸福人生”等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位,但人性缺失的现象仍存在于当前的生涯规划教育之中。

(二)主体:教师的引导抑或学生的觉醒?

谁来从事生涯规划教育?这一个看似不言自明的问题实际上埋藏着巨大的危机。对这一前提性问题缺乏理性的审视,会直接导致生涯规划教育陷入主体缺失的误区。传统的学校教育,始终将教师作为主体,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被规训为完全的受教育者,一切听凭教师的言行。在当前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中,也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学生的生涯规划设置前提、提供样本甚至划定界限,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从事原本属于自身的生涯规划,任何逾越、违背都会遭致教师的干遇。教师的权威在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然而,当代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如果不能关注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内部需求与内心感受,任何教育都难以成功实现。生涯规划教育不能成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约束的过程,不能让教师的意志代替或占领学生的思想世界。当然,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知识、能力与视域等方面存在天然的限度,教师理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生活、生命的体认,以及对于未来的理性关注。但中小学教师如何在生涯规划教育中把握好“度”?如何真正唤醒学生对于自身的理性关注?可以说,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问题,从一开始就有些模糊,这直接导致教师过度关注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反而缺乏对原本属于自身的生涯规划教育的关注。

(三)策略:生存的技能抑或生命的充盈?

当前,很多中小学蓬勃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关注到了学生作为个体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的成长问题、生存问题。于是,很多学校将习得一定的生存技能、获取生活的本领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将烹饪、陶艺、拓展训练、艺术素养等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部内容。然而,生涯规划教育是不是仅仅为学生提供一种生存的技能?是否是一种生存技能的规划?显然,技能层面的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是一种工具论意义上的教育,生存成为最大的目标。不可否认,成长中的学生的确需要很多生存的基本技能以及生活的基本本I,这些理应成为学生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但除此之外,人的一生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生存技能作为一种基础,并非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部。我们更应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在未来漫漫人生道路上,无数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去战胜、克服,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幸福、快乐需要我们去创造、分享。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同时还是一种自为的存在。生涯规划教育理应超越工具论意义上的生存技能教育,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的基础上,指向人的生命的充盈。

(四)评判:课程的终结抑或人的生成?

很多中小学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十分在意将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所形成的素材等作为展示、宣传的内容,以课程形式出现的生涯规划教育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评价。然而,生涯规划课程告一段落是否意味着学生对于自身生涯规划的结束?如何更有效地评价中小学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对生涯规划教育所开展的终结性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既然生涯规划教育指向人的生成,关注学生作为成长的个体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计划如何实现自己的追求等,那么生涯规划教育能否以学期、学年、学段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很多学校所开展的量化考核能否真正衡量学生作为生涯规划主体的内在需求?这种重视结果的生涯规划教育评价方式,显然无法研判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内在觉醒,无法预判学生对于生涯规划的机动性调整。对于生涯规划教育的终结性评价,显然是从课程评价角度出发的。但生涯规划教育本身超越课程,而直指人的生成。忽视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的过程性引导,显然无法衡量学生对于自身生涯规划的教育结果。同时,也极易导致以分数、结果为取向的生涯规划教育陷入误区,进而误导学生成长。

三、重审生命――人性化视域下生涯规划教育的合理化路径

消解冲突,开展好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建构以“生命”为核心、以“规划”为纽带的生涯规划教育,积极探索生涯规划教育的合理化路径。

(一)精准定位:还生涯规划教育以生命意蕴

生涯规划教育,说到底是以“生涯规划”为关键词而开展的教育,其实质正是对生命的唤醒与彰显。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所面对的内在冲突,首先需要对生涯规划教育予以精准定位。

生涯规划教育是实现人的精神信念的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质“弘扬的是一种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信念。在这种信念下,一切有关客体、客观、工具、规律等类似问题的形而上学理解显得极为苍白”[3]。生涯规划教育,不能让学生失去了对人性善的审视、对人生的美好追求。这种人生不是“被决定”了的人生,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来创造的精彩人生。

生涯规划教育是彰显人的生命成长的教育。人的成长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杂而无序的生命渐进只能带来人生意义的缺失,无法实现“成为你自己”的人生境遇。“人的生存并非那种自在的、本能性的存在,而是呈现出自为的、超越性的‘类’的存在”[4]。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生涯规划正是一次与自身生命的邂逅,对未来人生的展望以及可能生活的向往。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正在于引导学生理性审视自身的成长,科学面对可预期的未来与可展现的生命光彩。

(二)科学设计:建生涯规划教育的成长根基

如果将生命比喻为种子,那么生涯规划教育就要精心呵护并培育这粒种子,厚植沃土,科学引导,使其蓬勃向上,成长壮大。对于当前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而言,应从三个方面消解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在冲突。

一是突显学生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主体性。学生是自身生涯规划教育的真正主体,要尊重学生对于自身生命的认识、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人生意义的建构,尤其要尊重因自身身体、家庭等各种状况所形成的差异化的生命认识,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与人生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元晖先生认为,“对社会未来的预测和估计,教师比未来学家更有权威”[5]。教师对于学生未来有着比其他人更准确的预期,但要有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切忌“越俎代庖”式地帮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反对“置之不理”式地忽视学生对自身生涯规划的设计,倡导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生涯规划,从而切实发挥生涯规划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是提升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教育性。生涯规划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人的生成的倡导,对学生人生观的方向性引导,理应侧重于方法论意义上的教育,而非知识型、技能型的教育。在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这种教育本身对学生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生命的省察与体悟,科学研判自身生命成长的当下境况与可能抉择,进而主动为未来的人生道路设计科学的方案。同时,创设有效环境,增强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过程对学生的影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实现学生自身的人生理想,而且还要将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与国际理解结合起来,建构利于生涯规划教育的校园文化,实现学生个体成长与国家进步、民族富强的有效衔接,从而进一步增强生涯规划教育的教育性。

三是强化生涯规划教育评价的生成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这些政策性倡议为生涯规划教育评价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一时一地的状况、样态,而更应关注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的过程性、形成性。对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更应强化其生成性,突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成长与成熟,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着力建构“评―建”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王坤庆.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17.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7

关键词:市属公立高校 科研管理 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市属公立高校从其来源看,大多是由原来的市属职业大学、普通专科学校和基础比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现归于高等教育系列。市属公立高校从管理制度上来看,其财政收支、物资采购、人才引进、人员考核等方面都是按照政府对机关的管理办法进行,这种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属公立高校的迅速发展。从行政管理的权责划分来看,有的学院是由市委、政府直接进行统筹管理;而有的学院则采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的模式,市委政府主要在财政收支、物质采购等方面对其进行行政管理,而高校相关行业机构主要在人才引进、人员考核等方面对其进行行业管理。

1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现状

1.1申报的课题层次整体偏低

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市属公立高校整体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设施相对简陋,科研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潜在能力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自身科研基础较差,科研实力较弱,只适合申报省市内一般课题,省级以上自然科学类的项目在申报条件上就已将高职院校排斥在外,部级省部级自然科学课题完全没有。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认同度不高,要想争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也非常困难。

1.2 科研团队的建设欠缺

市属公立高校的科研团队普遍存在缺乏核心人物、主力军和科研目标的问题,大多院校的科研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学术拔尖人才匮乏,科研队伍整体实力不强。有的院校甚至科研团队的建设工作还没有起步,还停留在教师依靠单个人的力量申报课题的层面上。共建团队攻坚克难的意识淡薄,缺乏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且市属公立高校自身财政有限,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撑,缺少科研项目是科研团队难以生存的关键[2]。

1.3 科研质量较低

市属公立高校的科研无精品,特色与优势不突出。大多教师申请的课题以纵向课题居多,企业横向课题几乎没有;课题研究方向大多为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型课题少之又少,科研方向重理论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且部分教师重立项轻研究,申报课题积极、研究课题不深入,满足于一般性结题。课题研究层次偏低,具体研究过程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在快结题的时候临时突击,草草结题,虎头蛇尾[1]。

1.4 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

市属公立高校整体科研氛围仍不够浓厚,教职工科研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欠缺,创新意识较差,大多数教师没有科研压力,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能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3]。目前部分教师把科研工作当作是一种压力、一种任务看待,没有主动去参与科研的意识。大多数教师申请课题和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一旦评完职称就大功告成、高枕无忧,缺乏继续写论文和课题申报的动力。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于如何搞科研无从下手,不知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撰写开题、结题报告,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写出高水平高层次的论文和报告,也不知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在适合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1.5 科研经费管理过死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的没有独立财政权,科研方面的任何支出一般有预算才能有支出预算不能随意调整,一旦预算已经确定,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这种模式基于行政机关设置,确实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高校而言,学院科研方面的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开支在数量、时间上存在很大的变数,其预算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且项目经费支出范围、额度不仅要严格按照市属财政管理制度进行,部分市属公立高校还得按照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办法进行经费审核管理,而非按照项目相应的项目或课题的经费管理制度进行支出。

2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工作应以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技能创新为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主动参与行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科研管理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高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引导教师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三是立足区域、校本研究,注重学校特色,促进科研各项工作“研中做,做中研”,出成果,出精品,出数量;四是集中精力攻克省级、部级课题,扶持年轻教师科研;五是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术质量。通过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管理咨询、学术讲座等活动带动科研的全面发展。

3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管理对策

3.1 给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大多市属公立高校由原来的普通中专院校升格而来,社会普遍并一直认为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并且大多认为高职院校不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但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不断创新发展,各院校的软件措施都不断提升,博硕士及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不断被引进,由于课题申报渠道、科研管理政策等原因,这些高职院校的潜在实力未真正发挥出来。政府政策对市属高校的科研应给予一定的帮扶和支持,市属公立高校可以承担的项目都可以让市属高校承担,不能胜任的项目,也可由高校出面组织、协调其他省、部级高校合作来承担,可逐步提升市属公立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参与度[4]。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科研学术人才库建设、青年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科研骨干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学术委员会和校内外专家库建设。

3.2 积极引导,灵活管理

市属公立高校应提高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与合作的积极性,组建一个分明、高效便捷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系统,必须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科研方面要实现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应从以下几个方向不断改革和完善:注重学术自由,适当进行行政与学术分离,大力发展专家治校;科学引导科研方向,发展优势学科,鼓励学术讨论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沟通与监督,强化科研经费预算及资金风险评估,全面加强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等[5]。

3.3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术水平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而市属公立高校由于行政管理、经费来源等限制,科研软硬件设计相对于其他普通高职院校更加简陋,所以科研方向更应合理规划,科学研究的内容应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及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应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研的方向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1)高职教育教学研究: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或方法研究、高职办学规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素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招生与就业指导研究、精心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专I应用技术、校企合作、基础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树立高职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弘扬健康心理、健康文化,实现培养目标而开展教育思想、心理学、教育学、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人文社会社科方面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3)应用技术研究: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开展技术应用研究;(4)校本研究:通过推进岗位研究,服务学校内涵发展,可开展国际化办学、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管理服务创新、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等研究课题。

4 展望

市属高校制度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创新关系市属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也是高校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基础。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定位、素质、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不匹配[6]。市属公立高校应不断明确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定义、内涵和特点,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注重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强科研平台及科研机构建设,提升科研团队和科研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走出一条适应市属公立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刘明星,邹瑞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4):118- 120.

[2] 袁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现状与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3(8):41- 42.

[3] 夏冬梅.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解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6):26- 29.

[4] 钟焱,曹伏明,夏小艳.市属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10- 11.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8

摘 要 本文从“体育科学”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对“体育科学”的不同定义,分析了不同定义下的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属性,结合现有观点和笔者本身思考,对“体育科学”进行了较为清晰、科学地定义。然后,本文就“体育强国”的概念,从其演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清晰与科学地定义。结合上述两种概念及其各自的研究对象,文章着重分析了体育科学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体育科学 体育强国 概念 关系 地位 作用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一)国内外流行的体育科学观

“日本的《大日本百科事典》认为:体育科学就是把指导体育实践的各种课题系统化, 或者把关于体育的特点、历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化。原联邦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从单项学科的各个角度, 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研、学说和实践体系。而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则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体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

于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是这样定义的:体育科学是整个人类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由袁伟民主编的《体育科学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的学科群。”

(二)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属性

本文认为,该定义在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的阐述上本身是互相矛盾、不是自洽的;对于其属性,该定义认为体育科学是科学研究。而原联邦德国《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单项学科”,而认为体育科学的属性是“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研、学说和实践体系”。本文认为,该定义不仅解决了上述日本《大日本百科事典》研究对象的不自洽的矛盾,而且对于“体育科学”中的“科学”的概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表述,即体育科学应该是科学体系,因此包括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或科学技术)三个方面。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于“体育科学”概念发展的贡献在于,它认为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体育现象”和“体育规律”的统一。而该项定义的不足,是将体育科学概念狭义化,认为体育科学仅是体育的“知识体系”,而忽略了其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属性。

(三)体育科学的科学定义

本文对体育科学的定义参考了柴王军等人《论现代体育科学概念》一文。体育科学通过对体育这一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现象研究,进而揭示体育的本质和规律的、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体系,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学技术三部分,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本定义将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层次——体育现象和体育本质与规律,反应了体育科学的一般认识规律与过程,揭示了研究对象自身固有的现象与本质的哲学规律。同时将体育科学的属性定义为“科学体系”,认为体育科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体系”。因为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将科学分为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工程技术五大类,很难将体育科学单独划归其中的某一类甚至某几类(除农业科学外)。兹例证之,运动医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医学;运动生理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自然科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等等。由此,体育科学不仅仅是某门科学,而是涵盖了多门科学的综合体系,因此称之为科学体系。

另外,本定义着重强调了,体育科学是科学体系,包括了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学技术三部分,而且不仅仅是三者的线性叠加,而是其有机组合。

二、“体育强国”的概念

(一)“体育强国”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一切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不断认识的结果。“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起源与演化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体委于1979年2月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适时提出了“体育领域应及时地从过去抓政治运动转移到抓体育业务工作中来,转移到攀登体育高峰上来”的发展思路,并做出了“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发展方针,这一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重心在于竞技体育。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和举措的实施,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以1982年印度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代表的国际比赛中,我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的实力。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十一届亚运会、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 雅典奥运会中国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竞技体育高度发展,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这奠定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基础。

4.2008年奥运会至今

2008年奥运会我国不仅取得了金牌榜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奥运会的申办、准备与举办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还体现了我国在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与科技、体育基础设施等等各领域的成就。

(二)科学的“体育强国”的概念

本文认为“体育强国”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身,由于体育是自然与人文社会现象的统一体,因此体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等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在此仅例举体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简要说明之。根据功能论的观点,体育运动是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因此开展群众体育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减轻个人心理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体育是一个开放的、外延的概念。

结合以上分析,体育强国可定义为“以增强国民体质为本质,体育法制为保障,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国家各项事业紧密联系并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强的国家”。

三、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关系初探

本文的题目是《试论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其中“与”字内涵并非意味着对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两个概念分别进行论述,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暗示了二者内在的关系。由于“试论”,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地探讨,在探讨中,我们强调体育科学对体育强国的单向关系——体育科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体育科学,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本文认为,体育强国建设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体育科学,二是公众,三是政府与社会团体。其中体育科学的地位是理论指导,公众是参与主体,政府和社会团体是引导者和管理者。

下面结合史康成《体育科学的使命与追求》提出的体育科学的使命与本文提到的“体育强国”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具体分析体育科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史康成认为,体育科学应有以下使命:

(一)以社会化为方向,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进步

这项使命与体育强国建设中核心工作——增强国民体质契合。国民体质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系统化的知识——体育科学理论来指导,需要针对我国国民体质与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亦即需要体育科学研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体育科学技术来指导,以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二)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这一点主要对应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不同于群众性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以追求更快、更高、更远为目的体育形式,这里尤其需要体育科学对运动人体科学进行研究,指导科学地竞技运动训练。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大力推进体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

针对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需要加强体育经济尤其是场馆经济的研究,调动社会资源与社会参与,大力提升体育设施总量。对于质量低的问题,应该加强体育科学中相应的器材研究,以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改进场馆设施。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9

人们所认识到的这些音乐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只是音乐教育的“副产品”,人们把音乐教育只是作为“其他学科”,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纯属认识上的误区。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应当属于智育的范畴,而不应当用美育来淡化它,更不能用德育来统辖它。

为什么说音乐属于智育的范畴呢?

第一,我国在制定教育方针的时候就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很显然,德智体三育就概括了当时已经设置的课程。体育的概念是很明确的,并且学校所开发的课程也用此名。德育显然包含了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尽管许多人认为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我们不能将实现某一目的的辅助手段混同于其目的本身。因而,音乐不能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属于智育范畴。

第二、音乐具有其他智育学科的共同属性。智育,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我们要判断一门学科的教育是否属于智育只好把它与“典型的”的智育学科进行类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所有的智育课程都有作为劳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属性,音乐课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音乐方面的消费成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商业化,音乐工作的职业化,使得音乐人的工作与其他职业没什么区别。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也就同其他诸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智育一样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这种素质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矗?2.在音乐学科中,无论是音乐创作、鉴赏、表演、评论都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并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完全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无论从事其中哪一项的学习,学习者都需要理解、想象、联想、记忆、创造诸思维功能的参与。多种思维功能的参与,说明了音乐学习具有与其他智育学科一样的脑力劳动特征,即具有智育特征。(若不同的话,那是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需要眼、耳、手、脑甚至嘴各身体器官的精密协调。)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以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教学来衡量、看待整个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奏几首曲,其教学方式是“匠人传艺”式的,无须思维,更无须创造性。这实在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音乐课中学习演唱、演奏技能、技巧,同其他应用学科的基本技能一样,仅属于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和目的。?3.音乐同文学一样部属于艺术领域,既然文学跟语言联系在一 起属于智育课程,那么,音乐依理应当纳入智育课程。从本质上讲,音乐作为一 门学科,其特征与其他“智育学科”没什么两样。

第三,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加强音乐审美来培养应有的音乐能力,这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它是基本素质教育之一。

音乐有娱乐、消造和修身养性的作用,因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作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愉悦情绪和陶冶情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但它不是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全部,更不是音乐学科本身。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虽然很多音乐作品具有消遣、娱乐的功能,但音乐课的讲授和学习并不比其他“智育课程”轻松和愉快。至于一直倍受人们重视的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所起的作用,当属音乐教育的另一作用。当然,这也是音乐教育所担负的任务之一。

体育科学的属性篇10

关键词:非直属附属医院 本科生导师制 可行性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已在国内很多院校普遍开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和专业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提高医学生对临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医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个性化教学,切实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参考国内相关医学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典范,对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一、本科生导师制源起及内涵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适用于研究生教育,随后美国高校把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中,使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高校中得到广泛推广[1]。近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管理经验,逐步扩大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范围,形成各自人才培养特色。事实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且成就卓越的人才。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等院校在教学、科研或管理人员中,为本科生选择一批符合预定条件的人员担任导师,每个导师分工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班级授课之外的多种交流形式帮助学生解放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课内外学习和科研实践。”[2]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导学”和“师徒”关系,促使教师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二、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必要性

近年来,建立在医教研基础上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层出不穷。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有利条件实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随着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严峻挑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传统的小班讲座式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高校发展和形势变化,存在以下问题及弊端:

社会需求改变。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加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同时,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和临床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师生关系疏远。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递,以统一化、规格化的标准进行教学。如果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那么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将少之又少,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学生难以接受进一步指导。

学生面临困惑。学生离开大学校园,身处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重新适应。进入医院后,很多学生学习盲目被动,缺乏学习动力,不知如何利用好临床医院的优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没有渠道与临床教师建立进一步的联系,以方便尽早深入临床进行学习。

教学与教育脱节。非直属附属医院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教务部干事负责学生工作,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学生教学与教育互不相交,互相割裂,无法对学生进行整体认识与管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影响教书育人实效。在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只是单纯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尤其缺乏创造力,使教书育人效果大打折扣[3]。

(二)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优势

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其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充足高素质的教师资源为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尤其在培养临床医学学生的临床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工作特色在于因材施教,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和亲情感化相结合,使导师工作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专业、生活、心理等全方位指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既能够全面加强学生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以及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又能够重视学生医德医风方面的传统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医院的有利资源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灵活、真正参与学习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与创新,培养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育的宗旨;另一方面,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发挥教师专业性、增强教师责任心、增强教师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改善师生关系,紧密学生、教师和课程关系的有效途径,是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合理有效补充,对传统高等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加强教书育人的实效。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为医学生提供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条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首先,学生有机会经常到临床见习,将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其次,本科生导师可以弥补学校辅导员在临床专业学习方法、临床科研实践、考研及未来就业等方面指导不足的缺陷,利用一切机会在课外与学生多接触,对学生思想、生活、就业、专业学习等方面提供有益指导和帮助;最后,本科生导师、可以改变过去批量生产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实用性的有效理解,并会在参与导师科研过程中进一步不断强化,使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在参与导师科研过程中,不仅可以向导师学习,还可以向年龄相仿的研究生学习,增进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在导师指导下尝试进行模拟研究生阶段做试验和写论文方面的学习,可以开阔专业视野,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实现教学相长。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临床教师教学、教育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能够增强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对导师的职业道德、人格素养、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非直属附属医院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评估机制将会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有利于师生相互影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传统教学中,任课教师虽然专业知识牢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社会阅历,但由于踩着铃声上下课的大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少有机会和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本科生导师制正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导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个性教育,充分发挥导师引导和学生兴趣相结合的优势,增加教师与学生相互接触的机会,合理、科学的对所指导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凭借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密切师生关系。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导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拉近师生自己的距离,导师有责任有义务抽出时间去了解学生,学生也能够利用一切机会接近老师,在师生间直接交往和沟通过程中,能够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 建立一种互动式的良性的教学关系。更为可贵的是,导师通过对于学生的交流和影响,可以把自己科研方面的思维方式、医疗工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待患者如亲的工作准则和高度责任感传授给医学生,对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