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十篇

时间:2023-11-24 17:17:09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1

关键词:中学体育 课堂安全 事故预防

2010年上半年发生的一连串校园恶性伤人案件,给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悲剧让人痛心,警钟催人惊醒,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不管是在校外还是在校内,课间还是课内,安全必需放在第一位。体育教学是以运动场为学习课堂,学习过程主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里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谈几点看法。

1、首先做好对任课班级学生的病理状况调查

每学期开学,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与所任班级班主任联系,了解各班学生的病理状况。例如:肢体残疾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智障、聋哑、哮喘者等,将各班具有以上特征的学生逐个统计,一一用明显记号标注在各班级学生花名册上,并附一简要的文字说明,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准备第一手病理资料。

2、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必须上以课堂安全为主要内容的课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无论是室内课,还是室外课,都必须把课堂安全,以及课堂伤害事故的预防作为重点内容讲给学生,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让学生明白课堂安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关于安全的要求会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把学生的课堂安全行为变为主动和自觉的行为,课堂安全事故自然就减少了。

3、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3.1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很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对很多细节掉以轻心,不以为意,关键是我们常常要放多一个"心"。体育课涉及的活动比较多,每节体育课都会有不同的活动内容,有各种球类,有障碍跑,还有投掷类的垒球、铅球、实心球等这些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如果课堂上需要进行这些项目教学的话,老师在课前应对这些体育器材进行检查,避免这些器材因有老化、剥落等问题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危险。曾经有个别学校的篮球架在风雨中日晒雨淋老化后,没有及时更换,在球与架激烈的冲撞中,导致篮球板脱落,造成坠物伤人。也有因足球门栏固定不牢,门栏翻倒压伤人的情况出现。因此对这些器材的检查非常重要。

3.2检查好运动场地。运动场地是学生体育活动的载体,运动场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运动场地的范围很广泛,在学校里,主要指的是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在场地造成的伤害事故中,坑洼不平是最常见的问题,另外还有跑道板结、沙坑少沙、乒乓球台密集等等问题。造成这一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时间过长,且疏于管理维护,还有的是一开始修建就存在不科学的情况,加上学生本身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安全因素显而易见。例如,在进行跳远教学前,要检查沙池里面有没有其他尖锐的异物,特别是玻璃类的易伤人的利器,要及时将其清理掉,这在沙池中是常见的东西。对于跑道上的沙子石头要清理干净,避免摔跤扭伤脚。

3.3做好热身的准备运动。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是必须的。在平时,我们都处于一个静止状态,我们全身肌肉,筋骨还没有活动开来,如果突然进行激烈运动,很容易会造成拉伤、扭伤,因此在课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时间一定要足,不要只是形式主义。各种动作要合理安排好,头部,颈部,手部,脚部,腰部,各处关节都要舒展开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身体慢慢进入运动的状态,才能进行激烈运动。

3.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老师不能掉以轻心,对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无论在平日或是课堂中,都要反复给他们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遍不行,二遍、三遍……不在乎罗嗦,只要求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聪明的人总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也要注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上课穿皮鞋凉鞋、口袋装玩具小刀、胸前挂钥匙装饰物等不符合体育课堂常规要求的习惯。因为着装不合要求发生的摔跤事故时有发生,再加上口袋里和胸前的物品,其后果不可想象。第二类是推拉、疯赶的不良习惯,年龄越小,这种行为越容易发生。第三种不良习惯在夏季体育课堂上容易发生,比如学生课前大量饮水、课后立即凉水冲头洗脸等等,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是很不安全和不科学的做法。因此一定要纠正学生这些不良习惯。

4、合理开展课堂中的活动内容

4.1定好要求,讲明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一个活动前,老师一定要认真讲解活动细则,做好示范动作,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在扔沙包的时候,要安排好学生站什么位置,注意不能扔哪个身体部位,如何闪躲等,以最正确的方式去完成活动任务。又如:在跳4.5米大绳的时候,如果安排不当,绳子打到人身上,是很痛的,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学生的队形,讲明规矩。10个人为一组,一个一个轮着跳,一组跳完后,先停下,这组同学疏散后,下一组再接着跳,避免因为来不及走而出现拥堵,导致摔跤的情况。

4.2活动前清理好活动现场。2010年5月13日下午,某校体育教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铅球训练,一名学生将铅球投掷完后,学生王某正要用投掷的方式往回投,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开始纷纷向校外走去。体育老师发现王某要投回来刚要制止,但为时已晚,铅球投偏了,砸在了三年年级学生张某的头部,致使其头部受伤。校长和班主任闻讯后,和体育老师迅速将张某送往医院并及时通知了家长,经诊断其为颅脑损伤,右额额部硬膜外出血。从这例子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开展一些投掷类的活动时,要将场地中的人员清理出去,并划好一定安全范围,避免因有人误闯场地造成的伤害事故。

4.3找好帮手,分好队伍。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有时也会有疏漏的时候。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多找几个学生来帮自己做好监督。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选出一些自觉性强,领悟能力高,有领导能力,能让其他同学信服的同学来做小组长,在活动的过程中管好其他同学的纪律,效果也不会比老师的管理差。老师对一些调皮异常的学生,要多几分注意和鼓励。根据体质不同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如每班50个人,每个层次分两个小组,每班六个小组,选出六个小组长做老师的小助手。这样分组既体现了组织性,也体现了计划性,不会杂乱无章。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2

关键词:体育课堂;安全教育;健康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有效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

一、教师要重视安全教育,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1.课前充分准备,透彻了解学生

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前准备活动,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预见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教学环节,早做准备,有效地防范伤害事故的发生。

2.合理安排课堂训练负荷量,过程落实到位

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小,学生得不到锻炼;负荷过大,对学生的身体会造成伤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科学合理安排课堂训练负荷量,既让学生得到身体锻炼,又不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落实好课堂纪律,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实好每一次练习任务,也可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3.组织不失得当,布置力求周密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能较有效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场地、器材布置不合理,安排不周密,保护方法不正确,措施不到位,要求不严谨也容易引起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技巧类的双杠教学,保护措施不到位(双杠下面不放垫子、旁边没有保护的同学等);投掷教学中的场地划分不合理、组织不当等都会引起伤害事故的发生。为此,体育课教学应当做到课课组织得当,节节布置周密。

4.做到预防为主,处理正确有效

作为体育老师,要尽最大努力去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可是,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已经发生,就应积极地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开展救治,防止伤害进一步恶化。不能消极怠慢、掉以轻心,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在救治时要掌握正_的急救方法,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尽快送往校医室或附近的医院,伤情严重时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教育学生树立锻炼意识,安全第一,健康为重

1.明确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有些同学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到位,平时也没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本身也不强,而且对待体育老师布置的练习不认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投机取巧,不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因此造成身体伤害。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体育课不只是对运动机能的掌握,更是对生活知识的学习,还是对运动情操的培养。明确对体育课的认识,端正上体育课的态度,树立锻炼意识,安全第一,健康为重。

2.严明课堂纪律,掌握训练方法

还有些同学不听教师的要求和安排,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准备活动和练前要求不重视,自作主张,我行我素,甚至做一些冒险或超越自身身体条件的危险动作,从而引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严明课堂纪律,教给学生正确的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三、深入了解学生,严格执教“保平安”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甚至产生抵触攻击的激进行为。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了解实际情况,配合班主任,及时给予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对其优点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课是室外活动,学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全班的、小组的、个人的,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应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教学。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学生做的行为要求。体育课堂常规中规定学生准时集合上课、队列合理调动、场地器材合理布置、课堂纪律等都需要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严格遵守、服从指挥。教师要严格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提高学生执行常规的自觉性。如每节课上下课时必须严格执行点名制度,对无故请假的和自行缺课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要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做法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锻炼身体固然重要,但安全问题重于泰山,我们不能只顾锻炼身体而忽视安全问题。因此,只有树立安全第一、健康为重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3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或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影响教学安全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安全意识的加强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如何加强课堂的安全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身体伤害事故隐患的诱发因素

1.体育教师自身的问题。

(1)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同时对学生也缺乏安全教育。

(2)教师组织能力差,或者责任心较差,学生练习时,教师的保护办法和采取的措施不当,甚至不进行过问。

(3)对教材没有深入研究,选择的课题教学的教材不合理,或者教材与教法搭配不合理。

(4)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不了解,安排的运动负荷不合理。

2.学生自身问题。

(1)体育教学中绝大部分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指挥、相互打闹以及部分学生缺乏对伤害事故的严重性的认识。

(2)上课时,个别学生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的装饰物,衣服不宽松合理,甚至个别学生穿凉鞋、皮鞋。

(3)课堂练习前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活动没充分分步骤做好。

(4)上课时自由散漫,不按照老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只追求自己的爱好,个人主义严重,逃脱老师的视线,练习自己喜欢的,往往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

3.教材自身问题。

体育课的自身特性,就具有本身安全特性。体育教材多,教学难度大,学生做练习时伤害事故也随之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合理达配,既要充分考虑课标的要求,又要结合学校及地方特点,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和生长发育等特点。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合理的分组,提出不同层次的达标要求,以达到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改的有效实施的目的。

二.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从以上因素得知,体育课堂教学伤害事故的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但伤害事故同时又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在教学中,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地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1.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的思想,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增强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充实自己,认真备课,刻苦专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材的选择与搭配、学生练习的运动负荷合理,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示范水平,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效预见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3.全面掌握学情,因势制宜地开展教学。

教师应对任课班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所了解,按班建立学生体质档案,采用调查研究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一个不落,特别是对自身身体状况故意隐瞒的学生加强及时监控。要关心爱护患病和体质虚弱的学生及来例假的女生,在开展运动前应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练习时一定要区别对待,安排不同的运动量,确保运动安全。

4.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根据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课前还要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对学生常规检查(服装、鞋子等)。

5.教学组织要科学合理,技术安排难易得当。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有效的组织管理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前滚翻练习时学生不能安排得太紧,要依次进行,防止后边的学生把前边的学生踢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4

关键词: 体育课 伤害事故 预防方法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少年儿童健康地发育成长。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体育作为一种激烈、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但如果上体育课时不注意安全,就会适得其反,容易发生运动创伤。最主要原因如下:

1.活动要求不规范,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训练方法不科学,违反教学大纲要求,活动强度和难度都超过有关规定,导致训练中发生意外。

2.体育活动设施不当,或教师没有尽到有效管理的责任。考虑到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质,教师在课前和上课时应当仔细检查并妥善安排各项活动设施,以免因设施不当的原因造成意外伤害。此外,教师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在活动过程中严格管理。

3.纯属意外的原因。体育课有些事故的确很难追究是谁的责任,可以说谁都没有过错,完全是因为活动性质所定。一些家长把这类事故的发生归咎于教师管理不当,这是讲不通的,因为教师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不当或失职。

因此,体育课要注意安全,积极预防运动创伤。

一、克服麻痹思想,严格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预防运动创伤,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有些人认为体育锻炼发生运动创伤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采取措施,积极预防,运动创伤就可以减少或避免。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有所侧重,突出安全保护,培养体育骨干。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课堂组织管理分散,学生之间相互开玩笑、打闹或不按要求练习,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动作。有些学生胆子大比较莽撞、好表现自己,这类学生一般为男生,性格外向,体质突出,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但没有分寸。也有些学生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性格内向,做事无主见,不敢出头露面。这两类人因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应进行合理分组,能力、信心较强的这一组应在全班水平基础上提高一些难度,能力和信心较差的那一组再降一点,这样满足了大胆组同学的好胜心,同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再加以鼓励,也会逐步增加胆小组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保护,这时应多培养几个体育骨干,减轻老师的负担。

二、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如果忽视了体育课组织工作,学生就会乱成一团。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又容易发生意外的运动事故。因此,在上体育课时,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导,严肃认真,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练习,同时还要采取安全措施。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1.课的内容要科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及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使教学内容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就一堂课而言,也应尽可能使内容全面些,有上肢活动也有下肢活动,有速度练习也有力量性练习等,避免一堂课全是一个内容,甚至几次课连续上一个内容,导致学生局部肢体负担过重,也不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练习内容手段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年龄特征,如过重负重练习对于年龄小的学生来说就不适宜。

2.注意做好准备活动。正式进行教学锻炼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预防运动损伤。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

3.检查场地器材。上体育课前,运动场地要清除砖头、石块、碎玻璃等,还要平整场地。同时要检查使用的器材有无损坏,安放得是否平整。如缺一些器材要因地制宜自制或更换。例如,练习跳高时,没有沙坑,可改用体操垫。

4.重视做好整理活动。课结束前的整理活动,对加速疲劳的消除,促进体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做好。

5.运动量要合理。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则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则一方面影响健康,另一方面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

6.注意课的组织。课组织得好,一方面能强化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如投掷时组织不好就易出伤害事故。在进行器械体操等练习时,还要加强保护措施,预防脱手受伤。

7.注意衣着鞋袜。上体育课衣服要合体,不要穿塑料底鞋或硬底鞋,衣袋中不要装钥匙、铅笔刀等硬物,以免发生意外。

三、备好课,正确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

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准确估计可能发生哪些不安全的事,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例如在进行打活动目标游戏时,要提醒学生小球只能击膝盖以下的部位,不可击其他部位,否则就可能发生运动事故。进行器械体操和投掷项目的练习时,要提醒学生如手出汗则要及时擦干,防止脱手摔伤。有时为了预防运动创伤,还要加强保护和帮助。如在练习山羊、跳箱、单杠、双杠时,如果缺乏保护和帮助,就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四、辩证地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5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30-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更是学生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体育课堂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从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有三:

1.体育学科特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场地器材的复杂性、学生身体机能的基础性等特性,相对其它学科具有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2.体育新课程背景。体育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变化和更新过程中,无论是器材的运用,还是组织练习,更多的是在尝试和摸索中实施,相应在实际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3.小学生身心特点。小学生一般是6~12周岁的儿童、少年,从生理方面看,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正是处在第二突增期初期,身体基础和运动能力还处于低下水平,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从心智方面看,小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安全意识淡薄。

由此,安全问题已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桎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和体质增强。体育课本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课程,但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最担心的课程,稍不慎就会有意外事故发生,家长对老师和学校进行索赔的案例时有发生,学校和体育教师既担心又无奈。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的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即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实际上,过分强调安全,不是科学积极的态度,强调“稳妥”的办法其实更不稳妥。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一些滚翻、跳跃等项目,自身求生能力差,有的先天胆子小,一旦遇上“意外”,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为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悖于新课程理念。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小学体育教学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防范体系概述

体育教师、班主任(或医务人员)、学生是体系中人的因素,其中体育教师是主动因子,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安防体系实行课前、课中、课后全程控制,最后通过课后反思总结,起到反馈调节作用,提升安防功效。并对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运动项目,提出了安全要点。

三、体育教学的课序式安全策略

(一)课前

1.掌握与安全相关的班级学生信息

(1)细致了解学生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或加剧,引发事故。包括小学高段女生例假情况,要建立女生保健卡,通过班主任老师或学校医务室老师,准确及时的获悉信息,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处理。

(2)建立学生伤病、缺课通报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体育干部和学生本人应及时告知体育教师,避免体育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不当运动,引发伤病加剧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了解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和现有的动作技术水平,以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4)了解班级情况。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和上课纪律如何,双差生、问题生、特殊生是哪几位,最会“惹事”的是哪几位同学,班干部能力如何,班风怎么样等等,体育老师上课之前要做到心中有底。

(5)严格请假制度,课前认真清点学生人数,落实每一位未上课的学生情况。

(6)了解学生上体育课前的心理状态。对于在上课前刚被其他老师批评过的学生,要予以关注,并作相应的处理。因此班主任老师或其他课任老师要及时与体育老师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往往刚被老师“批”过的学生,会借用体育课机会,向其他同学“出气”,引发意外事故。

2.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安排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3.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安装不牢固,场地不平整等。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检查形式有肉眼查看、亲自试用、预见患排除等,如跳远沙坑里埋藏的一块石头就是隐患。

4.检查学生服饰穿戴,严禁带利器上课

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不要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勤剪手指甲。

(二)课中

1.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对学生的安全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上,而要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培养体育小干部,学生相互监督,共同防范,及时汇报。

2.教师要全场全程监控,及时制止和教育

体育教育首先要具有有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认真把握课堂教学常规,按教师备课的思路,有效地组织,要操作规范,结构合理,纪律严明;切不可采用放羊式教学。总之,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要措施落实,要求明确,态度坚决。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预见性,对有可能要出现安全事故的学生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学调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

3.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投入紧张的运动或比赛,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基本部分内容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例如,有些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排球的传、垫球,却带领学生左右压腿,忽视了指关节的放松。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进入正式部分已经筋疲力尽,超过身体承受能力,学生身体不适时,情绪不佳,体质差的学生很容易晕倒造成伤害。

准备活动还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如急行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如裸、膝等部位的活动。因此,在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般性准备活动,再做专门性准备活动。尤其是在天冷季节,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预热人体的运动系统和身体机能,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4.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方法采用得当

根据学生基础、气候情况、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好适宜的运动负荷。医务监督在小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的内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功能还比较弱;所以,要合理控制运动负荷,一般要求在有氧代谢情况下进行运动,这样更有益于儿童身体健康,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之间比较适宜。一节课中,如有多个运动项目,一般运动强度小的项目安排在前,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安排在后,天热时运动量可相对小一点,天冷时运动量可相对大一点。

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科学、实用、安全,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切忌操之过急,引起学生动作变形,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学中的技术动作的掌握,都应遵循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必须按教师的要求,做到循序渐进,用力的大小、快慢、用力的顺序、用力方法,哪个部位紧张哪个部位放松都要掌握好。

5.组织管理和队形设计科学合理

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行进间练习时,要明确学生练习路线,避免引起冲撞或拌倒等不安全事故,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6.倡导情感教学,实施有效评价

教师要创设积极向上、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和信心。对于生性胆怯的学生和体育后进生,尤其注意在帮助其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更要鼓励和激发,消除其做动作的恐惧心理。对于在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冷静,切忌激化矛盾,要通过调查、讲解或比较等方法控制学生的异常情绪,对学生反常行为要实行有效评价,不可草率了事。不可让学生带着情绪出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高高兴兴上课来,平平安安回教室”。

(三)课后

1.器材及时回收管理

下课后,体育器材要及时回收,确实不易搬运,或下节课还要继续使用的,必须有专人管理。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器材,体育教师一定要亲自回收。

案例:五(1)垒球投掷课后,因为下节课是五(2)班的同一教材内容,所以体育老师就把垒球放在学校操场边上,自已进办公室了。没几分钟时间,有学生来汇报,二(2)班一个小同学眼睛被砸伤了。原来低段小同学见没人管理,就开始哄抢垒球,有的踢着玩,有的滚着玩,有的扔来扔去,其中一球砸到一个女同学的眼上,眼都红肿了起来,幸亏不是很严重。

2.有序组织学生课间活动

体育课一下课后,学生往往蜂涌至洗手处或厕所,学生人多,加上其他班级的学生,里面的学生挤出来,外面的学生想进去,此时学生拥挤不堪,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当下课后,体育教师有必要进行秩序维护,以确保安全。

3.课堂安全教师个人反思

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方法,进行反思总结,以课后小记或叙事的形式进行记载,补充完善,把所得经验和新的认识运用到下次的课堂安全工作中去。

四、各运动项目安全要点及相关器材规格调整建议

五、体会和思考

体育组教师安全意识强化,经验积累丰富,安全措施到位,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学生通过教育强调,通过日常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课堂上安全意识强,初步形成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做好体育课堂中的安全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单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质上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安全无小事,从细处入手,从多头着想,形成预防体系,落实到措施上,体现在行动上。

几点思考:

1.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如何把握好“度”?过分的强调安全,使得体育课上得越来越“温柔”,缺失了体育育人本意和特有的教育功效。

2.孩子的安全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把学生关在“保险箱”里的安全,才是最危险的。

3.家长“溺爱”的观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体育课中受点轻伤,就会心疼不已,甚至找到学校、老师论理;平时在课外也极大的约束了孩子的身体锻炼机会。家长的“子女观”“教育观”也有待于进一步匡正。

4.责任不清法制不健全。体育活动本身存在着风险,无论各方面措施有多到位,只要你一动,安全隐患就一定随之而来,所以,如果说只要是在体育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是不客观的,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占春,何彦吉.小学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

[2]王步标,华明.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4]姚鸿恩,郑隆榆,黄叔怀.体育保健学(第三版)[M],2001.7.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6

摘 要 体育课上时有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原因主体大约分为三个:学校、学生和教师,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证。对于突发事故,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主要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搞好体育课堂管理、全面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针对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政策,体育课堂才有保障。

关键词 体育伤害 原因 对策

从事体育教学工作20年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同志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付出,收获尚可,但细细总结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因为在体育课上时有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真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这些问题好像是一个通病(我身边的体育同行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往往因为这些伤害事故引发学生及监护人同学校、教师在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方面的原因调解不成而闹上法庭,又加上社会对学校安全的期望值高,体育课上一旦出点意外必成为社会热点,尽管学校为此也加入了校方责任险,没给教师造成过多的经济负担,但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责任重大,那么体育课的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如何才能减少甚至杜绝校园体育课意外伤害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W体育课堂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体育课堂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不外乎这三方面原因,一是学校原因,二是教师原因,三是学生自身原因。

(一)学校原因

由于社会仍然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的现象,又加上现在学校评价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的小学学校因对体育课程不是很重视,使得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没有标准的授课场地,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

(二)教师原因

1.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差,甚至责任意识出现了问题,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应付了事,“一节课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现象,组织不严密,活动过程乱哄哄,学生出现磕伤等现象就很常见。

2.教师备课方面的问题,备课不认真。备的不细,不备场地、器材、学生,不提前预判出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课前准备不充分,又加上自己应变能力问题,这是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3.教师自己业务能力的问题,个别体育教师只重视技能的练习,而不注重体育的理论基本知识,讲解示范技术动作不细,甚至出错,那出现安全事故就不足为奇了。

(三)学生自身原因

我们不能排除个别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在体育课上出现运动伤害。个别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差,再加上教师讲课学生不认真听讲,甚至准备活动不认真做,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技术动作,不遵守活动规则,致使自己甚至别的学生发生运动伤害。

二、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对策

(一)齐抓共管,做好安全宣传,要想做好小学体育课堂的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学校就需要重视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并将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和安全教育相结合,培养体育教师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大宣传安全知识力度。学校应当组织师生召开有关体育课安全的会议,进行知识培训。规划设计好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确保场地设施安全。

(二)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进一步规范好体育课的教学,对每一节课备课时除备场地、备器材等方面,必备安全,也就是说对每一节课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出了运动伤害能有效及时处理。教师应加强安全意识,体育教师应增强教学责任心,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防护意识,尽量规避因自身失误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课前,体育教师还应认真地学习并了解教学教材,并根据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全教学进度,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节。还有,在进行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正确的运动要领之后,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并对动作错误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此外,教师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教学安排,尽量规避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三)体育教师应在课前积极的了解所教班级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安全档案,给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特别注意特异体质学生,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不能进行运动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对其进行劝阻。还有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教师如发现学生在运动后有不良反应时,也要及时的带领学生去保健室进行检查。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坚持体育锻炼,不光在每周的体育课进行体育运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 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1.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要尽量避免课堂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首先要有安全意识,然后在教育中对学生有意识贯穿培养。提高安全意识不能只喊口号,应该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并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潜移默化,使安全问题上升为意识。

1.1注意服装的选择。在体育课中经常发现有“牛仔队”、“凉鞋帮”,特别是农村学校,更是屡见不鲜,这便是安全隐患之一。牛仔服虽然有时很显身材的曲线,但是它远远不及运动服之“美”,所以要给学生以选运动服装的正确引导。运动服要合身,鞋子要轻而合脚,如果太紧或太松都达不到完成动作的流畅性要求,从而影响自身的安全。

1.2提高准备活动的意识。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力发挥程度,是提高体育成绩和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体育科学理论指导,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增强准备活动意识。重视和改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做到循序渐进。

1.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往往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太差引起的运动损伤,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首先,当发生危险时要心理镇定,如跌倒时,没有了解伤情不要随意搬动,可以用“疼痛法”判断伤情;其次,合理使用保护方法。如根据人体骨骼生长规律,在球类活动中,当身体突然下落用手撑地时应手指向前;跳起下落时要降低身体重心;扭伤后用冰块冷敷或用水冲;还有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喝凉水或用水冲洗头部,等等;再次,保护方法贯穿教学。如前滚翻教学时,应教育学生人体在受惯性作用将要发生跌倒时,可顺势做滚翻或滚动减慢速度,保护自己,以免损伤。

1.4加强主动放松意识。科学的放松可以尽快提高成绩和恢复体能,体能的恢复与否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放松的意识,定时、定量、定内容进行放松,如可以5分钟后退跑、10分钟互相按摩以及互相抖手、脚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影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直观教学中提高安全意识。如播放运动损伤后怎样处理、各种急救方法、运动保健等。

2.加强教师自我保护意识

就算事前准备很充分,也有可能会发生意外,所以教师要懂得自我保护。首先,要学法、知法、然后用法律保护自己;其次,教师要多学习关于体育保健和急救方面的知识,当安全事故发生后利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以免耽误急救的时机;再次,养成勤笔记的习惯,把在课堂里相关的内容做详细的记录,安全问题天天强调,节节强调,备教案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总之为了保护自己,书面记录的依据决不可少。

3.规范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监控

规范课堂教学,全面监控学生不但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而且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主要内容有: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把握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加强教学保护和教学监控等。

3.1强化课堂教学常规。所谓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维护体育课堂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是师生都要遵守的基本底线。课前:对教学对象(学生的服装和预习)、内容及器材做准备;课中:坚持点名和请假制度、恰当安排见习生和检查佩带物等;课后:组织学生主动恢复、及时回收器材和向班主任汇报课堂情况等。

3.2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主要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学习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学不但事半功倍,且也能尽量避免课堂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上肢和下肢力量练习应互相交错。又如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四个阶段),教学中要从易到难,游泳先学爬泳后学仰泳。

3.3把握运动负荷的适宜性。根据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项目特点以及天气)适量安排运动负荷,避免教学中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且要坚持运动负荷递增性原则,让机体有一个预热和适应的过程,以免受伤。

3.4教学保护的合理性。体育教学中合理的教学保护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之一。在体操教学中尤为常见,教师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保护方法,如单双杠练习时保护者的站位、保护的时间、手法和力度是保护成功的关键,还有跳马、跳箱、头手倒立和各种翻滚等,都需要教师或同伴的合理保护,除提高安全性之外,还可以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互爱互助精神。

3.5集中注意力。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并且机体运动激烈,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也很容易发生意外。注意力应该是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内容、方法、站队等)、运用教学魅力(有声语言、肢体语言、眼神和优美的示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6对学生全面监控。首先,了解学生有无病史。如果之前对有疾病的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当事故发生时,将束手无策,会影响治疗的时间,甚至威胁生命。教师必须通过班主任和家长间接了解学生,根据课堂表现和访谈直接了解学生,像高血压、阑尾炎、哮喘等疾病就不可激烈运动。其次,重点关注自我规范能力差的学生。小学或初中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好动,课堂上有的调皮学生趁老师不注意,就会互相顶牛、斗嘴、或是滋生逃课的念头、甚至打架,像这些学生应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再次,要保护好学的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大部分好学的学生也特别要强,喜欢和同学“较劲”,很容易出现负荷过量,因此教师要十分留心,适度而止即可,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体育场馆合理建设与使用

体育场馆合理建设与及时检修、正确选择与使用也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学校在场馆建设的时候以“节约用地”为名,埋下了安全隐患,如百米跑道的第六道旁边就是花圃,百米终点线就在墙边,铅球场地和跳高场交错一起,等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器材使用后还应及时检修,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8

关键词:体育 合法权益 安全

目前,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首先,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老师与家长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忽视了体育锻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体质严重下降,一旦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导致猝死。其次,教师不敢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项目,取消了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因为在运动会或体育课上,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家长就认为在学校出的事故,应由学校和体育老师承担责任,对簿公堂的比比皆是。所以要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保障他们体育活动安全,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

一、强化教育立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开展正常体育活动过程中,如果事前做了场地、器材隐患排查,按照要求做了事前预防,并按要求严格进行体育教学,但是还是不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并且事后事故处理得当,教师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二、保险介入,避免纠纷

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无过错担责”的现象,比如篮球比赛,同学甲上篮下落的过程中,手肘撞掉了同学乙的门牙。这既不是老师的过错,也不是甲的责任。但是以往处理过程中,医疗费用总是由学校出一部分,同学乙的监护人出一部分。严重一点的事故就会引起法律纠纷,因而有必要引入保险,无过错事故全部由保险公司理赔。这样就避免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纠纷。

三、完善设施与事故处理环节

保护教师合法权益,保护学生少受伤害,必须保障体育器材和场地安全,学校与体育教师定期排除隐患,尤其是体育课前必须检查体育器材与场地。完善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一旦发生事故,能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事故伤害。

四、把体育纳入年度考试,形成常态化

目前的教育机制不够完善,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应纳入学生的年度考核,而不是只有初升高或高考才考试。人的身体素质是靠日积月累锻炼出来的,长期不锻炼,进行短期锻炼就考试,很可能因为运动强度过大而导致学生身体的各部分关节受到伤害,严重的导致猝死。

五、加强教师体育课前和课上预防及事故处理能力

好多事故,都是由教师自身原因引起的,有的发现了事故隐患,但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场地器材存在隐患;有的在体育活动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甚至有的教师,给学生造成极大伤害。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对家长与学校也是伤害。因而教师要从自身入手,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强化课堂常规,保障学生的安全。

第一,课前预防。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与性格特点,有无病史,胆小还是冒失,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他们的活动。其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不挑食、早睡早起等等。再次,课前教师一定要排查运动场地和器材隐患。最后,在课堂常规检查中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禁止学生带刀子、钥匙等对身体带来伤害的物品。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事故风险。

第二,课上预防。

首先做好基础准备活动,提前热身。通过游戏、慢跑等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身体和心理都慢慢兴奋起来,这一部分的训练必须是渐进性的,慢慢加大活动量,减少损伤;其次,教师要明确训练的要求与方法。教师讲解简洁、明确、到位,提前做好示范,选择好示范面与示范位置,对关键性动作和危险性动作要特别强调,讲清楚动作要领,防止学生因盲目做动作而引起的损伤。再次,注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后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判断他们的运动负荷量,随时调控。另外在体育课上,教师一定要做好帮与保护性工作,增强胆小学生的自信心,减少事故风险。

第三,事故处理。

首先,教师要保持冷静,尽快了解情况,伤者有没有生命安全,其他学生有没有身处险境,尽快疏散学生;需要何种支援,应采取何种救护行动。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9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 教学安全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81-01

中小学时期是人体发育旺盛阶段,在这个时期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也能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素质,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学校体育事业在积极稳步地发展,体育师资在不断加强,体育设施器材在逐步配套,然而,过去的几年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很多专职教师说:“打篮球怕砸到,踢足球怕踢到,上体操怕摔到,我们怕出事。”安全问题成了中小学无数体育教师无法正常施展的理由,成为个别体育教师懈怠的最大借口。

1、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首先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加上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 在我校有一位体育教师上课时没强调安全,一学期出现四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教师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这不仅能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极可能发生不良的后果,而且能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地教育和随时地提醒,能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进而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从而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严格课堂教学,落实安全措施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气温比较的低的季节,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的避免学生的意外伤害。每个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而且会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在讲解技术要领是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技术动作科学合理可以更好掌握要领,避免受伤。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也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如在分腿腾越时教师既要示范,又要在学生练习时及时保护,不能因为学生的拒绝而放弃保护;投掷实心球时要求学生听口令投掷,听口令捡球等,只有这样才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教学内容。在练习中,往往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就是那些错误的动作,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些动作将会变成安全隐患的导火索。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动作要领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身体造成损伤。

3、场地器材标准和布局要合理

场地、器材布局技术是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技术预防的重点,中小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学校场地和器材布局时,应远离教学楼、图书馆等学习区;应靠近体育器材室,以便体育器材管理,接近水源、电源相关设备;应安装隔离带、安全网,使中小学生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互不干扰,确保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预防发生中小学体育活动安全事故。体育器材质量符合标准是技术预防的重点,学校在配置体育场地和器材时一定要符合国家、地方标准。在体育设施的采购中,要有专业人员把关,一方面是要在规格符合标准,另一方面就是质量一定要过关,拒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4、加强体育教师安全应急培训

尽管各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研讨,加强安全教育意识,能够降低群体性伤害事故的发生,但在体育课堂上,伤害事故却不可能一一避免,例如扭伤、摔伤、骨折等等。当伤害已成事实,体育教师如何处理伤害事故,如何界定责任双方,这就要采取必要的程序,集中体育教师进行安全应急培训无疑是一个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另外,郑州大学体育教师的教案最后附有出现安全问题后如何处置的指导意见,也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法。

5、教会学生自救方法,提高保护意识

我们在课前充分地做了许多安全的准备工作,但还是不能避免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一些自救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保护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各种滚翻,先掌握滚翻基本动作,然后给他们增加一定的难度,设置一定的情境。例如: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堂从高垫子到低垫子做团身滚翻动作的实练课,就要教会学生多用各种方向(背面、侧面等),结合不同的力度(如自己的蹬力、别人的推力等)进行跳下滚翻,掌握一些适应突发性、爆发性事故的自救方式。教学生学习一些俯卧式跳高的过竿和落地缓冲动作,使他们能亲身体验过竿的翻转及身体大面积落地下垫的动作技巧。掌握这一动作能有效地应对从高处摔下时引发的肢体损伤,是大面积下落时的保护动作。有必要安排课时让学生观看足球守门员扑救球的动作,并组织其模仿学习,要求掌握在身体“紧张”后应该向前或侧面扑出时,要抬头,手臂与身体保持“直”的姿态,自下而上的落地顺序,达到最大面积着地这一目的。这些动作的学习与掌握,不仅对落地缓冲有利,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学生建立一种应急反应机智,有应对事故发生的保护机制。

6、加强教育立法

面对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学校、教师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和经济责任,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都没有确切具体的规定。一些在学校执教的教师也表示,如果学校、教师因过失而对学生造成伤害,其不当的程度也应通过法律来界定。而目前的情况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只要在校内发生被伤害事件,不管是学生之间嬉戏造成的,运动中不慎跌落受伤害的,还是其他纯粹由外部客观因素造成的,只要有伤害,家长必然至法院,要求学校赔偿。而学校虽然冤枉和不服,但无奈之下都会做一些经济赔偿。一些法学专家认为:加强教育立法,依法处理学生在校伤害事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我国目前还缺少处理这些事故的比较明确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从长远来看,国家尽快制定一部完整的《校园法》来规范和完善校园的各项管理事务,才是解决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 伤害事故 原因 预防

高校开展的一切体育活动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近年来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而导致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萎缩状态。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搞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成为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探索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来有效避免伤害的发生。

1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教师安全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安全工作正经历着从事后处理型的被动管理向以危险预测、控制与评估为重点的预防安全管理转变。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安全重视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存在某种过失,如未及时要求和提醒学生上体育课的注意事项,未充分进行运动前的热身,未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数据研究表明,大学生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频度数多为1次。

1.2 教师急救知识缺乏

现阶段由于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大,不少年轻教师还没有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缺乏处理体育安全事故的经念,更缺少急救技能与应变能力的训练,万一遇到体育安全事故,往往束手无策,常常延误最佳的急救时机,或采取的不当急救措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3 教师专业知识较弱

教师对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合理,运动技术动作不正确,组织教法欠严密等原因,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由于教师传授运动技术动作不正确,会导致学生在练习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适应性的锻炼,或教师对课程教学不认真组织都可能导致伤害事故。

1.4 学生安全意识不强

体育课大多数是室外课,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大家娱乐放松的。特别是大学生,为了爱美或彰显个性等原因,部分学生着装的不符合规范,没有穿运动服上体育课,而穿各种流行服装,严重束缚身体活动的自由度,既影响教学效果,也更容易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安全防范意识极差,“四无”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体育运动前准备不充分,无准备活动、无预防措施,在进行体育项目练习时缺少安全保护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无人保护、摔倒时无自我保护动作。再有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不正确,教师没有及时指导纠正,或者运动量过大、剧烈运动后不做整理运动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1.5 场地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

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而存在安全隐患。如场地不平、室外的单双杠陈旧支架不稳、雨后操场未干、较滑,跑道沙子外露,沙坑内有钉子、碎玻璃等杂物、跳远的踏跳板放不稳或地面不平,这些都是跑步、跳高和跳远受伤的一个原因。如果在课前对此类安全隐患没有进行正确的评估,在课中就有可能导致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

2.伤害事故的预防对策

2.1 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

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要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的预设,并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从课堂的组织到场地器材的布置无不要细致考虑。充分认识伤害的危害,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2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体育知识的更新率很快,更新率为每年15%-20%。大学生体育知识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采用不同的渠道与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法、内容、组织等方面要科学合理,技术动作难易程度适当,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运动中,由于动作不规范而发生的运动损伤是常见的,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要认真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合理动作,教会规范的技术要领,使学生在运动中能合理的运用技术动作,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安全卫生教育

大学生普遍身强力壮活泼好动,但安全相关的生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及医学常识却相对缺乏,以至于意外发生时,学生往往手足无措,连简单的包扎伤口都不会,甚至因不懂简单常识而酿成大错。因此,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室内上课时间,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运动伤害事故预防的教育,增强学生对预防的自觉性。

2.4 消除体育场地设施隐患。

场地设施隐患是学生体育课易受伤的另个因素。现在一些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空间越来越小,设施也不完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受伤的危险系数增大。所以学校应按照安全标准,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彻底的摸底、检查,体育教师在备课中充分备好场地器材,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的情况,加大安全系数。

2.5 建立伤害事故处理机制

学校投入资金设立伤害事故快速处理工作小组,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场馆改造与扩建,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确保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在出现紧急伤害事故时在第一时间作出最快的救助措施将受害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要积极利用伤害保险来有效实施,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通过建立体育保险来解决学生与学校的后顾之忧。

3 结束语

体育安全不是一句口号,预防不是做表面文章。总之,只要教师认真组织教学,充分考虑各种安全防范措施,一定会使伤害事故降到最低点,体育安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峰,王勇,阎军,吴敏.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调查分析与预防[J].四川体育科学,200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