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4 17:17:09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1

摘 要:本研究共包括四部分:已有研究、概述、历史发展与现状、教育启示。在已有研究这部分中,综述了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课程论的崭新视角,把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轮流派作为一门学科,按照课程论的要素进一步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进行研究。本研究从概念重建主义的概述、发展历程、教育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望通过全新视角的研究,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课程论流派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是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是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兴起的一个课程论流派,它积极阐释了课程含义的转变,把课程理解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个体体验的过程。概念重建主义是当代课程论流派中一个重要的学派,它的课程主张,深深影响了当代课程的方方面面。概念重建主义作为一个课程论流派,其观点和主张对课程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概述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认为相关的专著和期刊论文还是比较多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现状

1.国外的研究概况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国外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思想大都见于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麦克唐纳《教育研究杂志》的 《课程理论》,派纳《意识提升、文化革命与课程理论》、《课程理论化:概念重建学派》,《课程理论化》、《向课程研究的国际化迈进》 [美]派纳、何华武译。国外的这些著作和期刊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析,分析了其内涵、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基本主张、影响等等。

2.国内的研究概况

我国研究和探讨概念重建主义教育思想及课程论的主要是一些期刊论文,如张华的《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 汪霞的《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姜俊和郝世文的论文《论当代课程论的超越与创新》,陈卯轩《后现代视野中法的概念重建》,罗儒国《课程理论论析》等。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理论基础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

概念重建学派的存在现象学理论以派纳为代表,认为传统课程就是“跑道”(curriculum有跑道的意思),是为学生心理所环绕的跑道,是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而存在现象学课程论强调“跑”的过程上,课程是自我的经验、体会,强调动态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存在现象学所说的课程。“概念重建学派” 还把解释学作为构建其活动课程理论的重要方法论。

2、精神分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知识社会学

“社会批判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所建立起来的。该派的主要代表有阿普尔、麦克唐纳德、吉鲁克斯、韦克斯勒等。

3、人本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 概念重建学派” 儿乎都把其活动课程理论建立在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张华《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 理论探究》概念重建学派”的“个体一社会统合论者”( 如阿普尔、吉鲁克斯等人)主要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学习者个体与社会整体结构是一种“辩证”过程,批判课程论主要以人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为哲学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兴盛起来,代表人物是阿普尔、吉鲁。

(三) 研究对象

从目前本人所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学者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

1、对概念重建主义教育家、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进行专门研究。如《重建与替代》――对哈贝马斯“重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澄明(马金杰)。

2、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基本主张等的研究。如《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述评》郇红。

3、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启示、应用及对策研究。钟启泉的‘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

(四)研究方法

从本人所搜集的已有研究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分析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概念重建主义教育思想、国内有关教育改革实验的著作、文献和国内各种教育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五)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内容体系

概括如下:

1、重视个体的主体地位,将个体视为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2、重视知识的情境性

3、强调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弘扬,并以个体

4、解放或自由为终极目的

5、研究方法的变化

(六)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从对文献资料的浏览,本人发现国内学者侧重于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内涵、主要观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启示及应用等进行探讨,这些方面探讨得比较多,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却很少,只有少数文章涉及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没有对其理论基础进行详细阐述的文章。

2.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研究多是实践操作层面,关于真正理论层面的研究不多。

3、概念重建主义的课程论观点还没有真正运用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

(七)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人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落在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理论基础上,虽然有很多学者在其文章中提到了该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观点却不尽相同。还有就是概念重建主义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就是笔者准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

20 世纪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同时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极端贫困。受传统的“学校是工厂”的比喻和“工具理性”的控制下,课程沦落为消磨人类灵魂、才情和活力的工具。这时,课程造就的是一批批“单向面的人”,课程研究也具有了“反理论”和“反历史”的特征。进入70 年代以来,美国一批先进的课程学者率先组织起来,对课程进行了所谓的“概念重建”。总体来看,概念重建主义发展至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60 年代的兴起

20 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学校管理者采用管理企业的科层技术开发课程领域。1949 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书中,他把课程编制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这四个阶段,强调了一种科学实证的方法和一种科学的课程开发范式,被认作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50 年代末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学校和教育成为众矢之的,出现了波及全国的有关课程问题的讨论。随后,最先对课程领域发难的是施瓦布。1969 年他发表了《实践:课程的语言(Practice: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一文,让许多人认识到传统课程领域己经开始“消亡”,并归因于它的“脱离实践”,发起了“概念重构主义者运动”。里德,称其研究吹响了概念重建主义运动的前奏曲。派纳,也认为施瓦布声称课程领域已“岌岌可危”的声明标志了概念重建十年的开始。

(二) 70 年代的发展

到了60 年代末到70 年代,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运动全面展开。概念重建主义者从现象学、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思想中找寻有益的理论架构及方法。这一阶段中,概念重建主义理论和思想全面开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1 年麦克唐纳在《教育研究杂志》发表《课程理论》,首先提出概念重建一词。1973 年5 月标志着美国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全面展开的会议在纽约罗切斯特召开。麦克唐纳、休伯纳、格林等约150多名课程研究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罗切斯特大会标志着美国课程领域正在经历着概念重建。会后题为《意识提升、文化革命与课程理论罗切斯特大会论文集》的著作出版,该书成为概念重建主义学派的第一部代表作,从此“概念重建”一词频频出现于课程研讨会上和学术论文中。1978 年创办《课程理论化》(The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杂志,成为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的主要阵地。派纳声称,这份杂志很快成为一份颇受欢迎的前卫杂志,为课程领域中许多新的创意、话语和观点的表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 80 年代的发展

80 年代以来,课程的研究重点也开始从批判课程,走向多元理论课程,出现了女性、后结构、种族、美学、生态、自传、多元文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课程领域呈百花齐放之势。派纳则于1988 年宣布概念重建已经完成,并指出美国课程领域经历了迅速且相当彻底的概念重建,课程可以被理解为政治学文本、现象学文本、自传学文本以及其他主要的学术性分支。2006 年,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玛勒维斯基所领导的新一代年轻的课程学者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后-概念重建”学术性知识领域的集中地,并积极倡导后-概念重建运动。年轻一代的课程学者对诸如双性恋、全球恐怖主义、侵略、战争等边缘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更为深刻。此后,概念重建一直在支持与抵制、建构与解构、反思与批判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自身,不断地丰富着原有的课程话语,为课程发展提供生命源泉,也预示着未来概念重建运动的可能方向。

三、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教育启示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是作为众多课程理论的一种,反对确定性、单一性,倡导历史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了一种新的课程范式――“理解”范式,去重新认识课程。这不仅是当代课程论的杰出代表,更反映着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它作为当代思想的一种,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具体如下: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新课改也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重视教师指导、课堂传授的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身体经历、心灵感悟,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实现思维的发展。这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可以使身心健全发展。

2.转变课程目标,注重发展人的个性。

概念重建主义强调人的解放,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重视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的个性。他们把人看做是意识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存在。课程目标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发展人,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实,得到发展。这种课程目标是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目标,是一种人性化的课程目标,通过个体的实际经历,提高对自我经验进行概念重构的能力,注重个体在社会进程中通过相互的概念重建,实现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更为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3.重新审视课程内容,重视知识为一种历史的、探究的过程。

在传统观点中,知识或是看作成别人的独特的理解的产物,或是把知识理解为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只有和专家的思想观念相一致,运用专家的逻辑体系时,才能真正理解事实。总而言之,传统观点把知识看作是外在于认识者的存在物,知识不是认识者自身建构起来的,而是对客观存在的知识的“发现”。概念重建主义学派对知识却有其他看法。每一个人都在参与知识的形成,都在反映着事实,同时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去认识和改建知识。它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知识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知识的唯一性、确定性是相对的。人的知识是在不同的、具体的时空下,依据个体不同的兴趣而建构的。课程内容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注重内容的情景性、情境性,赋予了课程更多的生活性、国际化,更加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沈岚霞.威廉・派纳与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8).

[4] 郝德永,赵颖.范式与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J].课程・教学・教法,1999,(7).

[5] 熊梅,李洪修.教师专业发展――一种合作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8,(9).

[6] 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5).

[7] 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8] 汪霞.从课程文本的变化看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9] 汪霞.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10] 汪霞.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趣――概念重建运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11] 汪霞.建构21 世纪的课程研究,56579.超越现代与后现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2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必要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送给别人鱼吃,不如教给别人打渔的方法,鱼一次就可能吃完,但是只要学会了打渔的方法就会天天有鱼吃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不停的讲解教学内容,并不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相当于给了学生鱼吃,却没给学生打渔的技术,这样学生就不能将大脑中的知识进行梳理,当大脑里容了过多知识后就开始不再吸收知识,也就无法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学习质量也愈来愈差所以,在教给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即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物理研究方法教授工作,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就掌握最基本最实用的物理科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

1教授概念时渗透科学方法

学好一个物理知识点,首先要掌握的是这个知识点的概念而概念的形成过程是需要科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科学方法来进行探知以下是初中教学中经常用到的科学方法

(1)直接定义方法对于简单的物理概念,可以采用直接定义的方法,比如对温度的定义就是直接定义: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通过直接定义法所得出的物理概念是抽象的,所以教师在下定义之前,需要将实际中存在的有关现象充分展示给学生,再通过归纳法来得出物理概念比如在进行质量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图片或者实物,比如铁锤、铁钉、桌子、椅子等,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铁锤比铁钉含铁多,桌子比椅子含木材多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过归纳,教师将质量抽象概念转化为实际客观的存在,使学生掌握起来容易许多

(2)比值定义方法对有些物理概念的定义是通过比值确定的,就是把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相“比”即用数学中的除法给另一物理量下定义比如:速度、密度、压强等都是应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概念的比值定义这种科学方法,是物理概念定义中常用的方法,也是便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方法例如速度的概念教学中,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后提出问题:如果两个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通过计算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比较,从而理解速度的意义在概念定义中还有许多常用的定义方法,如乘积定义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效法、分类法等

2教授物理规律渗透科学方法

物理中存在许多物理规律、定律,在这些原理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科学方法,利于总结物理规律以下是在总结规律教学中常用到的科学方法

(1)归纳法,指通过对大量的事例与实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理解,最后对所做的理解进行归纳概括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比如:由铁能导电、铜能导电、铝能导电,归纳得出金属具有导电性再比如由空气中能传播声音、水里能传播声音、钢管能传播声音,归纳得出一切物体都可以进行声音的传播归纳法多用于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比如杠杆平衡条件、平面镜成像特点等等

(2)图像法在物理的学习中,有时通过图像法把规律图示化就会更加的直观简单,图像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比如,研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电流不变时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运用图像法来进行探索

(3)演绎推理法指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得出的规律,都会在大量实验和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对之进行科学的推理,从而间接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得出,就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得出的理想化情况下的运动规律这里面体现了理想实验法,忽略次要因素地面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从而推理得出物体在完全光滑的平面上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在教授实验中渗透科学方法

物理学中很多物理规律、定律、和概念原理等都是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的,这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授实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要重视在教授实验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以下是在实验中可以运用到的科学方法

(1)观察法,指通过人们的感官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考察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比如在研究晶体与非晶体时,如何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呢?就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区分,也可以从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来观察区分

(2)控制变量法,指在研究一个物理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只留一个可变因素进行研究,改变这个因素观察对事物的影响情况的方法在物理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都采用了这个方法展开研究,例如,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压力大小不变,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3

 

关键词: 法治国家建设 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和必备要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说明增强公民意识已经从知识界的呼吁变成党和国家的意志。民主政治的推进重在制度建设,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持。现代公民意识的发育还不完全,公民意识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有待加强和重视,表现在基层选举、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必须重视公民真正的健全发展,为公民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供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从而使之成为现代公民,培养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密切相关。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就不会,至少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制度的前提。同时,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无疑地促进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共依的、共存的,在交融中相互促进的关系。我认为,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主人翁意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 

(2)权利义务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权利是第一要素,义务是第二要素,是为权利的取得而付出的代价。明确了这一点,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自己是一个纳税人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公民或者说纳税人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① 

(3)公平正义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平等的正确理解是:平等是相对的,绝对平等的结果是不平等;平等是一种比例平等,而不是机械平等,是权利平等而非事实平等,是机会、过程的平等;要正确对待结果的不平等。国家和政府所要做的是尽量为公民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每个公民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公民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有义务遵从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制定法律和规则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利益,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5)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可能超然世外,公众应思考如何将自己跟世界联系起来,将日常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联系起来,民主自由法治平等这些全世界公民共同追求和必需的要素也日益国际化,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除此以外,公民意识还应包括民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民主参与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至于监督意识,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有利于规范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建立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政府,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民意识的价值 

1.公民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n

[1] [2] [3] 

bsp;

“保护、促进公民权利”始终是法治国家权力产生、配置、运作与调整的正当性法理依据。而这种“权利意识”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西方法学家们在构想法治国家制度的理想方案时,大都是首先将自身与其他人定格为“国家的公民”,进而在这种主体自觉的思想前提下形成“民主观念”、“平等观念”等“公民思想”,以此作为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和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理论。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人文基础 

古希腊时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的道理,而且意识到了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这种论断具有两项理由:(一)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二)又,人要运用每一种机能或每一种技术,必须先行训练并经过相当的复习,使各各为之适应。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②近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制度建立与形成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无不重视公民教育,并致力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法国为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多塞就提出国家应担负起公民教育的重任,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代之以宣传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③孔多塞的公民教育思想在后来拿破仑执政时期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施,为法国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制度的建立、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年,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应波兰政府之约,起草了《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专门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主张,“明确指出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培养忠诚的爱国者”。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甚至提出了“教育万能”的思想。依据这一理论,公民意识教育是法治国家赖以建立的决定性因素。 

三、公民意识的体现 

如果说公民意识带有抽象的色彩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够得以体现的或许是另一个名词——纳税人意识。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意识主要体现为宪政意识、主人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等,而核心是纳税人意识。在法治国家中,民主宪政的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财政立宪,而财政立宪所保护的核心又是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或者说是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公民意识的作用体现为了纳税人意识,法治国家的建设与民主宪政的文化氛围与传统密切相关,这些传统最终都可以通过公民意识体现出来。这里所谓的纳税人意识并不是指纳税人的意识,而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于“纳税人”这样一个概念的认识。⑤法治制度下的纳税人概念首先蕴含了一种民主的含义,即国家是为纳税人而存在的,是为了给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而存在的,因此,国家应当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重要事项都应当由纳税人决定。其次,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宪政的含义,纳税人所承担的纳税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其最终依据是宪法,纳税人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控制权也是以宪法作为最终依据的,宪政的精神实质——控制政府权力,保护纳税人权利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扎根。最后,纳税人概念蕴含了一种法治的含义,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是通过宪政制度下的法律具体确定的,法律成为统治整个社会的基本行为规则,法律的原则和制度能够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法律能够为每一个人所尊敬甚至崇拜。 

四、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的培育可以分为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从公民自身来说,要有意识地树立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责任和守法意识等,树立健全的公民意识;客观方面是从国家社会的外部环境保障而言的,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二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规范公共权利的运作;三要依法治国,确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4

在1994 年西班牙萨拉曼卡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全纳教育”理念被正式提出后,全世界对全纳教育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说来概念的差异不是特别大。下面所列出的几条是国内外学者给全纳教育下的定义,一部分人认为“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教育过程。全纳教育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另一部分人认为“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它更关心的是特殊儿童的权利而非学校校长、 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与建议”;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全纳是一种价值倾向。它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它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的学校活动的机会”。由以上几种概念不难看出,全纳教育是指将所有的学生全部纳入普通学校里接受教育,学校无条件接收所有的适龄学童,反对排斥与歧视,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满足所有儿童的学习需求。全纳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等七部委于2014年联合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我国全面推广全纳教育工作明确了目标与方法。但受困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全纳教育发展一直很不理想,现将通过调研得来的结果总结成为以下几点:

1 对全纳教育内涵理解存在差别

国内研究者和教师对全纳教育定义在主观思想上有着不同理解,比如,有人认为全纳教育定义过于理想化,很难转化成为具体的教育理念;有些教育局领导把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混为一体,在安排特殊学生入学时,认为把其安排到特殊学校也算实现了全纳教育。全纳教育虽然发端于特殊教育,但它具有比特殊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全纳教育是以教育公平为基础,旨在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将所有的适龄儿童都纳入普通教育体系中。

2 师资力量薄弱

全纳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群体组成的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比如,聋哑学生需要教师掌握手语;残疾学生需要教师懂得基本医学急救知识等。多数教师在不了解全纳教育的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这就出现了随班就读学生宁愿返回特殊学校学习的尴尬局面。我国对于教师在全纳教育时代所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很少,即使有培训时间也很短,所以短期内我国教师素质是跟不上全纳教育发展的需要的;高等师范院校也没有开设特教专业,导致后备人才匮乏。

3 全纳教育范围不广,质量不高

当下,我国学校教育硬件设施尚未达到全面满足特殊学生接受全纳教育的水平条件。特殊学校主要开设在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城区,而广大农村地区的特殊儿童就只能进城入学或就近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甚者可能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新增新建的特殊学校数量少,无法满足所有特殊儿童就学;有些地区的小学为了提高学校升学率,就不把特殊学生群体纳入正常教育评估的范围内,或者降低衡量特殊学生群体各方面发展的具体标准。

4 课程设置落后

大多数招收有特殊儿童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还是根据正常人的年龄、身体特征以及社会的需要来设置的,没有考虑到特殊学生群体,制定出的课程标准不切合这类群体学生实际需要,让这些学生适应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现行课程标准大多按照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准则演变而来的,落后于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社会需要,刚毕业就面临被社会淘汰。

5 推广经费不足

自21世纪来我国就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条例、政策指示、发展方针,说明了国家还是非常重视推广全纳教育工作,社会各界对此是保持着一致好评的态度。但除了政策上的倾斜外,其他实质性的东西就非常少,如用于发展特殊教育的经费拨款远远不如其他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数额。社会各界对全纳教育投资热情不高,导致了学校很难通过社会力量获得推广费用。

6 全纳教育支持体系不成熟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5

关键词:体育;概念;定义;运动;实践;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58-04

长期以来,对体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引发了各种争议。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概念的界定问题作进一步较为深入、全面的考察。

1对以往体育界定的考察

1.1以往体育界定的若干方面对以往体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明确的定义中,如从形式逻辑出发,用所谓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其中种差包括目的、功能、属性等方面;其次还体现为非定义论述中对体育的目的、本质、功能、外延等的认识方面。

1.1.1目的、功能(作用)方面严格意义上,目的主要体现为价值维度,功能(作用)指具体特性、效用,几者不可相提并论。甚至功能和作用的指向都不相同――功能指向事物的固有、特性方面,而作用侧重指向事物于人的意义。在实际界定中,体育的目的和功能(作用)往往没有严格区分,大部分界定均蕴含“价值”取向(在此,后者――功能和作用更是作为一种“功能”性价值)。如“谋求身心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体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强化体能”等(具体到某一界定,可能取其中的部分),如果不考虑层次、方面的不同,其中大部分既可看作是目的,又可作为功能(作用)――在相当多的文献中,目的和功能(作用)呈现一体化(我们在以下多处表述为“目的-功能”)。

1.1.2属性方面对于“体育”的属性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形式等方面:1) 形式方面――其指向身体活动。2) 其他方面。如周爱光博士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以及“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表述(尽管他是把教育作为属概念的意义提出的)[1]。再如对复合体育概念“竞技体育(运动)”(sports)某些特征的描述:规则性、竞争性等。总体来说,“身体活动、身体练习、运动”等作为体育的基本内涵在理论界已基本取得共识。

1.1.3属概念定位方面以往定义体育大部分采用种差加上属概念的方法,这些相关的属概念主要有:社会现象、教育、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教育过程、社会活动、社会文化现象、社会文化活动、身体活动、肢体活动、过程等。

1.1.4其他方面这既表现在定义方面,也表现在围绕定义对体育进行的相关认识。定义方面包括:特点和“过程”表述――“传授、运用……知识技能”(与增强体质关联)等;关系界定――“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以及“非生产性”等。

1.2以往体育界定的问题

1.2.1目的、功能(作用)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界定中加入超越体育的某些价值目标,实践中,这并非体育所必然能承载。在以往和当前体育概念中,相当多的界定中包含了超越体育本身的一定社会发展取向、意识形态、人文理念及其他价值目标,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从一定政治意识形态对体育的影响来看,随着体育发展的世界一体化进程,我国体育发展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消退。但人们对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没有放弃――体育仍不乏精神、文化功能,教育、教化功能,以及社会、政治整合功能。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体育概念毕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体育的概念中是否应和如何介入一定的价值维度不失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任何活动都有属人性和目的性,这当然不排除体育界定中有超越体育的价值维度的准入。二是主观心理取向无法体现在具体体育活动中。以往体育概念的目的表述具有较大的主观意识色彩,如“为了……”,“以……为目的”,以及其他主观倾向的遣词方面。实际上,这些主观倾向与人们从事和参与的体育活动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些体育项目,不因为人们的主观意识不与体育概念界定的目的-功能取向一致,而被否认其作为“体育”的存在――人们从事某一“体育”时或许掺杂着与体育概念界定风牛马不相及的其他目的。三是从体育目的来看,体育的功能在发展――包括扩大和变化,现有体育概念无法涵盖或确定。体育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其可能分别侧重谋生、军事、教育、体质等不同的目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实践的开展,体育的功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并且,由于体育事实上的多种划分,每类体育的目的-功能并不相同,现有概念对体育目的-功能的确定还不能涵盖这些体育的不同类型和领域,或对某些体育类型和领域来说这些既有界定是有偏差的。如竞技体育的目的-功能显然是与“增强体质”或“教育”相违背或相偏离的。四是目的表述与体育实践不符或目的无法达成。如:有的界定中,“强化体能”在实践中对众多体育项目的排除,以及“全面发展、完善社会公民、创造优异成绩”等目的无法或不一定能达成。

1.2.2“身体活动”等属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身体性活动、运动”等外在表述的非明确化。其一,如果“身体性活动、运动”等泛指所有人体的活动,则体育的范围纳入过广。什么是“身体性活动、运动”,在一般的体育界定中并没有明确交待。如果其是指一般性身体活动,则人体生命活动几乎不与“身体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睡眠状态到人类的剧烈体力劳动(当然也包括竞技运动),均可视为有身体活动的发生。即使加上“增强体质、娱乐”等体育目的-功能内涵的限定,也很难区分体育和非体育的界线。其二,如果“身体活动”等专指大肌肉(群)活动,则在界定中又把一些“体育”项目排除在外。如把一些在实践中被认为是体育的项目――甚至典型的体育项目,包括奥运会的射箭、射击等“小肌肉活动”项目排除在外。另外,“身体活动”等的限定缺乏对体育项目进行纳入的依据。如:从这个意义,无论根据“身体活动”还是“大肌肉(群)活动”,似乎找不到决定是否把马术、赛车的其一,或把二者都纳入体育的依据。从这两个项目在身体活动的表现乃至其他方面的特征来看,它们均有很大的类似之处。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传统意义上被视为体育的项目,而另一个是新兴的项目。此外,体育界定中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有学者提出以“非生产性”来对体育进行界定。无疑,这个界定在对体育和其他生产性劳动(活动)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但用“非生产性”这个属性来界定体育也不十分确切:其一,从“生产性”的词源“生产性劳动”来看,其在当今是个具有争议的术语,有扩大到泛指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和精神产品为形式的可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的趋势。其二,从“非生产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意义,其又无法区分艺术、文化中的相关身体活动,如舞蹈、杂技等。

1.2.3属概念定位不恰当一是太宽泛或模糊。如“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社会活动、过程”等。二是太狭小或有偏差。教育、教育过程、身体活动、肢体活动等。此外,相关探讨中还涉及到体育的真义――认为应把体育辖定在教育或身体活动等的范畴,以及认为体育就是“身体教育”(Physical education),不应把竞技(Sport或Sports)等纳入进来,必须把体育从中区分出去。这实际上也存在上文所述造成体育范围和纳入缩小化问题。此外,对于体育界定,还有其他一些认识和观点,虽然视角和表述方式不同,但与上文提到的其他问题有某些类似之处,此不赘述。

2体育界定的若干维度

从现有体育界定的情况来看,对外在逻辑的考察还较为薄弱,这是下文我们考察体育概念的重点。

2.1理论-实践的维度理论和实践环节是否为两个井水不犯河水、各不相干的系统呢,理论界定是否应对现实中广大公众称其为体育的东西避而不谈,或不给予其名分呢?这无疑对体育的理论界定提出了挑战。我们认为,体育一词本身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体育界定是一个向社会实践开放的体系,体育的理论界定和人们的实践认定不应该摆出两副不同的面孔,其理论认识和实践应保持某种张力。这是理论说明和解释,乃至指导体育实践的重要前提,否则将给体育的社会实践造成一定的混乱。某种意义上,现在的问题不是先确定体育概念,再来认定哪些是体育,而是体育的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概念的变迁。实际上,对我国来说,体育一词本身已经具有了浓厚的本土化的特色――如,“体育”最初从域外传入时,其就不指包含武术在内的传统体育,但到现在为止,真正否认武术作为体育项目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了。所以说,社会实践本身就在扩大和完善体育的内涵,尽管这一扩展本身也是有限定的。在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认识体育是超越那些具体的属性和特征的区别,而在更高的层次来进行把握的。换言之,社会认识认可的“体育”主要是作为一个总括性的词汇,具有广泛的实践包容性――这可视为我国体育文化具有个性化的特色。这是与我国特有的体育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是我们在定义体育时必须考虑的方面,而不能单纯地借鉴国外的体育界定,乃至追求字义、词源的意义。而对于在体育概念内更细的区别和划分,对其子概念――复合的体育概念作严格限定,则是我们对体育下位层次理解的应有之义。

2.2运动性-社会性的维度对体育概念界定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基本属性方面,现有概念集中在体育的“运动性”方面,而体育的“社会性”则基本没有纳入到对其概念的认识中来(现有体育概念“社会性”的表述主要体现为目的和功能方面)。所谓运动性,是指“体育”界定中以“身体活动”、“运动”、“增强体质”等为关键词所揭示体育作为“运动”的特性。而社会性则主要指体育作为职业、行业、社会建制、社会系统等方面。体育的“运动性”主要指体育作为项目存在及其开展的形式、运动的机理等方面,反映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是基于体育的物理(外形、外力等)、生物、心理等方面特性。具体如:项目的活动形式、规则,项目的发展,技术形成的规律,训练和恢复的机理,运动的生物学机制,运动的干预和控制――如计划的制订、运动的监控、运动的心理调控等,运动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等方面。从学科的领域,这主要反映为狭义运动训练学和人体生物科学方面。当然,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介于它们之间的还有其他一些体育社会活动和组织形式,包括体育竞赛等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以及作为其他方面的社会存在。现代体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开展表现了越来越强的组织性和社会化。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体育三要素(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有自已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各自能独立形成的社会事项”[2]。其中,在我国最具制度化和组织化特征的是竞技体育的开展和运行。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形成一整套涵盖内在机制和外在体制、管理的庞大结构和体系。这包括软件方面的目标系统(政治任务和实际目标的确立)、管理和竞赛制度(含激励制度)、保障制度、人才输送和流动制度等;硬件方面的组织、机构的设立、人员的配备、经费的保障,乃至场地建设、器材置备。具体到各个环节还表现为训练实施、竞赛组织、信息流通、医学监护、科研服务、教练培训、裁判队伍建设、运动员管理、后勤保障、国际交往、对外宣传等。新时期下,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定位虽然可能会发生某种变化,但其作为社会建制和设置的性质却不会改变。在我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虽然没有竞技体育这种严密的体系化特征,但它们和竞技体育一样也是作为执行特定社会任务和功能的社会设置及社会事项――如这些任务和功能体现在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文件中。尽管包括学者在内,人们已认识到体育的这种社会性,甚至以此渗透到对某些体育复合概念的界定。如王则姗这样来定义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各种专项运动及其组织领导体系和全部实施的总和。”[3]在一定意义上,这包涵了对竞技体育“社会性”颇为准确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推衍和扩展到作为整个体育概念系统的认识,并对运动性和社会性进行专门的区分。可见,从更广的层面来看,体育不单单是(身体)活动、是运动,而是集“运动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复合体。前者是后者的内核,后者包容着前者;前者是小体育,后者是大体育。厘清体育构成的层次性对我们界定和认识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体育“三分法”的实践――作为我国法定意义和广泛认可的“体育”存在形式,也必然成为挑战“体育”概念的充分理由,其应是构成界定体育内涵的应有要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对体育分类的这一社会认定必然也要拓宽其上位概念――体育的界定。厘清体育的多层次构成,也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分析体育的相关命题。如认识到体育可能同时蕴含着运动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属性,就知道笼统地说“学校体育包含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也要开展竞技体育”这类命题本身就存在问题和值得商榷,而由此引发的争议,其实都是没有前提、没有基础和无谓的。

2.3时(间)―空(间)的维度

2.3.1时――时间和历史的维度时――体育概念界定的时间维度是指历史性或时代性。其表现在: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功用并不一致,人们对体育目的、功能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所包涵的具体内容不同――这主要指项目的发展和演变。再从体育作为名称和术语的变化来看,其也表现出历史的特点。――国外Sport概念从发展演变来说已扩大化而指向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是对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的概指;那些现代意义上我们称之为体育的活动,在我国历史上分别有不同的词来指代:如舞、导引、养生、武术等。再有,“体育”相关内容在最早传入我国时是与“体操”联系在一起的。体育界定的时间-历史维度揭示了“体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2.3.2空――空间或地理维度体育概念界定的空间维度具体体现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中西方体育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不仅发轫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审美、价值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并且直接反映到体育外在形式的不同。所以,在西方体育引进之前,我们不知道“体育”为何物。随着西方体育的引入,“体育”一词也对我们相应的一些活动形式进行整合和包容,其内容随之扩充,形成了我们新的“体育”观,而使体育变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外来的体育已经被我们的文化体系进行过滤和改造,已经“为我所用”,演变为具有我国文化风格的一个名词。对我们所称为体育的东西,西方并没有一个较为严格意义的词语与之对应,即使对于Sport这个泛指体育的语词,其也没有我国文化背景下“体育”的广泛包容性和模糊性。我们在翻译一些关于“体育”的外来词时,其中很多与我们的“体育”对应的层次并不相同,这不仅给人们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偏差,并且在此前提下进行的中外“体育”比较也没有实质意义。

3体育界定的操作原则

以上对体育概念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其社会关联,即外在制约和影响因素来分析的,从具体操作的方面,界定体育的原则主要有:

3.1广义性和狭义性如上文所述,从社会认识的层面,“体育”包容相当广泛,是个总括性的概念,故在尊重这种社会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把这个意义上的“体育”作为广义的概念。而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出发,体育还有不同的指向,如身体教育、“体育教育”(也是一约定俗成和习惯性称谓)、运动项目、身体活动、竞技体育等,我们可把这些不同层面和方面的“体育”视为狭义的。狭义的体育主要是兼顾“体育”的不同类型、领域,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3.2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体育项目的正式性与否也是决定体育概念界定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是基于“运动性”方面的考察,是和正式的竞技体育项目比较而言的。构成体育的三个方面为:一是规范的竞技体育项目形式(具有正式的规则、竞争性,以及较强的“身体活动”特征),二是社会认识层面所认可的社会、民间体育活动(有较为正式的形式和规则),三是随意性的体育活动形式(如散步、随意性身体活动)。

3.3多维性从不同的方面考察事物和对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相同的。事物是多种属性和特征的统一,正如水可以从物理特性来定义,也可以从化学属性来定义。体育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如反映为学科的背景――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和实践范围的扩大,生物、物理,心理、社会等学科和因素都有可能介入而构成对体育界定的应有要素。对体育认识的多维性提示体育界定是否可能或必要统一的问题。从一个角度,这也提示体育界定的开放性。

3.4语境性体育界定的以上考察角度揭示体育在不同的上下文和背景下,其内涵并不相同,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舍弃其界定的统一性乃至“规范”性,而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进行界定就十分必要了。如在探讨某一体育现象或问题时,指出其特定的操作定义。以上论述主要是围绕从体育概念定义的方面入手的,而定义的方法不可能把体育的多种内在关系、属性、特征等都揭示出来,所以,不能光用定义的办法来取代对体育多方面内在规定性的具体认识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21.

[2] 韩丹.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J].体育与科学,1999,20(2):43.

[3] 张洪潭.体育的概念术语定义之解说立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2-5.

[4] 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5):8-10.

[5] 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6):9-11.

[6] 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4(1):32-34.

[7] 黄德春.我国体育概念发展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2):38-40.

[8] 孙葆丽.研究体育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J].体育文史,1996(5):12-13.

[9] 韩丹.续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2001,22(6):5.

[10] 崔颖波.スポ_ツ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体育的总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26(3):6-10.

[11] 韩丹.“体育”就是“身体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5,26(5):11-12.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6

一、注重历史概念的正确传授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概念,反映着相应历史内容的本质属性。历史概念可分为史事概念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史事概念是对基本史实的概括,史论概念是对众多基本史实和史事概念的理论概括,但不论哪种概念,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并没有逐一提出来做系统、完整的注释,只是通过历史现象的具体描述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从这些说明中,归纳出历史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素质培养。

如西周“井田制”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依据课本的描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为: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土地同有。②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处的地位: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从事劳动。③ 产品分配方式:奴隶主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④井田形式:田野阡陌纵横,呈“井”字形。其中④ 只是井田的形式而不是井田的本质。①②③才是井田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通过这样的归纳,学生不仅掌握了井田制的本质含义,而且领悟到了分析土地制度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即用生产关系的三要素去分析各种社会形态下的土地制度的实质。这无形中就培养起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素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长期地有意识地对一些历史概念进行这样的归纳和讲授,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历史概念,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周密性和彻底性,表现出很强的理论素质,还能加深教学的深度。

二、构筑历史概念的结构系统,总结其中的规律性认识

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便于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史论概念的有机组合。但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这种组合的专门叙述,只是把它体现在众多的基本史实和基本概念中。教师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加工,得出一个个系统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规律性的认识。梳理加工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纵中找规律

就是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梳理成一个纵向的结构系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中学历史知识中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认识,是学生历史学科高素质水平的具体体现。如我们可以把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概念梳理成这样的纵向结构系统: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租庸调制 庸后期两税法 明一条鞭法 清地丁银。从这个结构系统中可以得出如下规律性认识:①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发展的趋势是由繁到简。②人头税的发展趋势是由重到轻到取消。③农民对因家庭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减弱。④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要得出这样的认识,没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和敏捷的思辩素质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坚持这样的归纳、讲解和训练,就能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

(二)横中寻特点

就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的各个侧面逐项加以归纳,构成一个历史横断面的结构系统,通过分析各个侧面和对各个侧面的综合分析,找出该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点及其成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历史的全面的公正的评价。

比如1995年历史统一高考问答题笫一题:“指出秦始皇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的类似之处,并说明为什么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此题后一问有了相当难度,难就难在不少考生缺乏上述素质,不会从秦皇汉武所处的不同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分析二人的不同个性。秦始皇攻打匈奴,是在秦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的。这时秦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解除匈奴的威协”,而汉武帝则不同,在他所处的时代,国力已强大到足以“彻底击败匈奴”的程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刚刚从奴隶社会制度下走过来,遭到激烈反对也是情理中的事。秦始皇要想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也必然要对他们进行坚决镇压,因而造成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果”;汉武帝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制度已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业已巩固和加强,儒家思想在社会上逐渐流布并成为多数人行为的道德准则。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只需发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号召,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没有必要也不会去用秦始皇的做法。在每个侧面的分析过程中,又从历史渊源、历史环境、人物个性等几个方面去寻根探源,便使分析入木三分,有理有据。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因素。

所谓历史感,就是要把历史现象定位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所论述,不再重复。

所谓现实感,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现实社会做出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但这并不是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做简单的类比,而是要从历史问题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现实提供借鉴。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7

1 为什么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比较的思维方法

比值法定义的基础是比较的思维方式,比较的关键是选取相同的标准,这是比较的结果有意义的前提,那么怎样在比较时做到标准相同呢?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教师可利用这个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突破概念建构的思维障碍。

控制变量的思维方式为比值法的引入做好了思维上的铺垫,但学生能很顺利地想到用求比值的方法吗?可能有教师会提出启发学生类比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从而引出比值法定义密度的概念,这种方式属于概念同化的教学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不利于深刻理解密度概念的本性,原因在于密度与速度概念代表着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两种不同类型,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物质运动或相互作用的特征或效果,如速度,压强,功率等;另一类属于物质的某种属性,如密度,电阻,比热容等。

与概念同化对应,采用概念形成策略进行密度概念教学效果更好,概念的形成是指,通过对大量物理事物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的方法来获得物理概念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找到比值法,去定义密度的概念。

2 怎样通过探究实验获得密度的概念——从归纳到演绎

探究实验如下:用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体积对应相等的物体做实验,测量每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_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有不同的方式:

A:对比实验序号1和4,2和5,3和6,发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不同。

B: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发现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值的变化倍数与相应的体积值的变化倍数相同。

C: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分别计算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发现比值相同,现行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D:画出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发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E:对结论进行猜想,建立一次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用实验数据拟合自己建立的模型,发现正比例关系是合适的,并且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的物质,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不同。

评价:

A方式,停留在基于控制变量思想的实验经验之上,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认识到到组成铁块和塑料块的物质在物理属性上存在不同,但难以抽象出密度的概念。

B方式,认识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变化几倍,其质量也变化几倍,即质量和体积以相同的倍数变化,采用B方式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函数关系,这是一种比较朴素地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方式。

C方式,认识到比值的不变意味着某种物质属性的存在,能想到比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或者体积与质量的比值,其实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D方式,通过描点作图的方法归纳出函数解析式,抽象出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不仅在物理学习中,在真正的科学研究中,图像法更是发现新问题,归纳物理规律的有效途径。

E方式属于一种数学建模的思想,这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直觉要求较高,如果学生能做到,当然很好,能够抽象出到函数关系m=kV,认识到对同种物质来说,是恒量,也就是说理解到比例系数反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那么用这个比例系数定义物理量密度就很容易接受了。

除了方式A,其他几种方式都能通过不同渠道,发现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抽象出密度的概念,都属于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这种方式更接近探究与发现问题的实际情境,问题的本来面目是以一组组测量质量与体积的数据呈现的,归纳推理解决的是怎样从众多数据中找出规律或者某种函数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方式B和D的学生较多,而采用方式C和E的学生较少,原因是方式C和E需要结合一定的直觉和猜想,采用B方式的学生,在进一步总结质量与体积两者成正比的关系时,存在困难,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学生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过分地使用的演绎推理的方式去接受正比例关系,在八年级上册的数学中,学生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但是,教材中呈现的方式是先给出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说明这是什么函数,然后列表,作函数的图像,学生在数学上学习正比例函数时采用的是演绎的思维方法,相比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数据而言,学生往往对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形式印象更为深刻,而在物理学习中,面对实际问题中产生的数据,需要运用归纳的思维方法,学生不易从数据中发现规律的原因在于归纳思维的训练不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学生运用归纳的思维方式,建构出密度的概念笔者认为,实验至此,似乎还不太完整,通过不完全归纳的方法找到规律,形成概念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验证结论,学生已经通过归纳推理,发现了相同物质的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在得到规律之后,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得到的规律进一步预测实验结果,参见表2,即在表1中,可以再增加两次实验a和b,即测量第四个铁块和第四个塑料块的质量和体积。

这便是演绎推理的运用,若采用方式B,则根据体积变化的倍数,预测质量的变化倍数,算出对应的质量值,然后实际测量验证,若采用方式C,则由表一实验中算出的比值和测得的体积值计算出待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实际测量验证,若采用方式D,则在实验图线中,在直线上找出相应的点对应的质量值,若采用方式E,则将数据代入拟合的函数关系,预测实验结果,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进行表一的实验时已经不自觉地开始预测实验结果了,其实就是对上面得到的结论的验证,这种心理体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 怎样正确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归纳中蕴含比较

在密度概念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既然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那么物质的密度将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上述误区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8

高中数学实效性自我教育合作交流一、中学实效性数学课堂的有关依据与理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通过有效的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

自我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通过实施课堂,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青少年往往成为被教育对象,教师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样把更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更多的科学真理和道德准则灌输给学生的头脑里,他们认识了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但是他们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只有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主动连续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与流程

以概念为例,对概念严格的定义与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作出必要的整合,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使相应的定义对学生而言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不再是一种空洞的词汇游戏。因此,作为新课上的学案设定可由教师制定,问题的提出以学生接触的问题为主,从中归纳整理,通过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形成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课堂围绕学习中的问题,有学生进一步,总结此类问题的规律,指导学生在再次改变问题的条件,等式结构等方法,提出新问题,并类比你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课后进一步从问题条件的改变入手,发现新问题,就能形成一套有效自我教育途径。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反复引导,想就能形成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可制定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流程如下:①课堂学案(归纳整理)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独立解决;②课堂探索(变成分析)讨论探究总结方法形成规律,得出结论课后反思(总结提炼)发散思考提出新问题反复演练巩固提高;③自我教育类分析类比联想实践探究自我学习。

2.中学数学实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更要关注知识形成过程,同时也要兼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站在系统的高度设计教学,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1)从认识过程看,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在整体与局部细节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深入,以图形呈现概念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从这些图像中归纳出数学性质,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而比较顺利地接受了这个新的概念,突破了认识上的障碍。我们发现,教学中不是唯一的强调其中任一方面,而更加重视对于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结,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情况与需要在这些成分之间灵活地做出转换。

(2)从设计思路看,注意知识线、方法线、学生活动线三条主线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在课堂上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

(3)从课堂实效看,使学生体验数形结合、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为进一步研究由数到型作了坚实的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保证下一阶段学习的顺利进行。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9

全纳娱乐活动在美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要了解全纳娱乐活动,首先必须对全纳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 、全纳及其相关概念

全纳是一个由英文“Inclusive”翻译过来的名词,也有人主张将其译成融合。全纳概念的出现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民权运动。它以西方个人自由、社会平等等价值为社会文化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民权运动者提出了“分开就是不平等”的口号,要求不同种族、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全纳教育的全新理念又将全纳的概念推向一个更高层次。全纳教育要求改变对残疾儿童的隔离教育状态,让残疾儿童回到正常的教育环境中,与同龄儿童一起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在全纳社会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得到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人人都能有尊严地介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娱乐活动也不例外。

二 、全纳与特殊娱乐活动

1.特殊娱乐活动

特殊娱乐活动是指为有特殊需要的人、特别是残疾人提供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安排。为满足这些特殊人群的需要,往往需要对一些一般的公共服务或设施做一些改变。像特殊或适应性运动,如特奥会或轮椅运动等都属于特殊娱乐活动的范畴。在特殊娱乐活动中,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活动处于隔离状态。

2.全纳娱乐活动

全纳娱乐活动即是指无论在公共娱乐活动还是私人组织的娱乐活动中,完全接纳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每个人,为他们的娱乐活动提供充分的机会,并将其融入主流(传统意义上是健全人参加的)娱乐活动中。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纳娱乐活动在北美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它是残疾人人权得到尊重的一种反映。

对全纳意义的充分理解对于有效地开展全纳娱乐活动是重要的。全纳既包括对残疾人身体方面,又包括对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方面的完全接纳。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纳娱乐活动的广泛开展,美国学者认为应该培养人们的下列意识:

(1)在娱乐活动中,残疾人与其他人一样,有相同的选择和机会。

(2)每个人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而得到别人的接受和赏识。

(3)每个人不受残疾的影响,能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友。

(4)每个人无论其能力水平如何,在社区娱乐活动中,都被认为是个有价值的人,并受到他人的欢迎。

(5)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接近和使用所有的娱乐设施和场地。

(6)为每个有需要的人提供适应、方便和支持,以便于每个人都能在社区娱乐活动中获得同等的益处。

由于全纳与特殊娱乐活动的重点在于为残疾人提供娱乐体验,故美国的全纳体育专家认为,应将特殊、全纳娱乐从治疗性娱乐中独立出来,使其成为娱乐与体育活动的一个分支。

三、教育在全纳娱乐活动中的作用

根据美国的残疾人教育法,教育者不仅要将娱乐活动看作是改进残疾人身体机能的一种手段,还应将其看做是残疾人需要获得的一种终身技能。因此,学校应利用休闲教育来帮助残疾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态度和获得休闲活动的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残疾学生休闲教育课程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人们期望残疾学生休闲教育在公立学校将继续得到发展。

美国的大学为残疾学生制定娱乐活动计划具有增长之势。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运动、户外娱乐活动、演讲、特殊比赛和休闲咨询的机会。对这些活动的管理有的是由为残疾学生提供服务的办公室管理,但更多的是由传统的校园娱乐服务系统来管理。

在美国,所有类型的娱乐性活动提供者需要不断接受全纳和特殊性娱乐服务的新信息,因此,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为残疾人服务的态度、将要进行的计划中关于全纳环境的讨论和残疾人活动领域与便利的设计等。

四、计算机在残疾人休闲咨询与娱乐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随着全纳和特殊娱乐计划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和家庭需要休闲活动咨询。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入到休闲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相关服务。在休闲咨询与娱乐活动中,计算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咨询师通过计算机帮助残疾人查找休闲的资源和机会,对残疾人的休闲兴趣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不同残疾人的休闲计划;残疾人可以不受其残疾的限制在计算机上模拟打高尔夫球、到洞穴探险、到大峡谷徒步旅行和体验其他刺激性较强的活动。有美国学者指出,当残疾人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能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时,他们忘记了自己由残疾带来的诸多不便,能与其他人正常地交流与沟通。

五、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残疾人参加户外娱乐活动

为残疾儿童开设的全纳夏令营越来越多,有残疾儿童的家庭参加家庭夏令营的比例在不断增高。这种全纳夏令营使健全与残疾儿童双方都能在人格、社会和技能发展方面获益。

传统上,运动场的建设不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那些有身体残疾的儿童常常被排除在运动场活动之外,这使他们产生一种社会隔离感。但是,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利用综合性设计的运动场来满足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需要。

残疾人户外活动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例如,残疾人对打高尔夫球的兴趣日益提高。据统计,美国现在有10%的残疾人在打高尔夫球,有35%的残疾人想成为高尔夫球手。美国高尔夫球协会为残疾人参加高尔夫球运动提供支持。不少州有专业人士为残疾人提供高尔夫球教学课程。许多高尔夫设备生产商生产了满足残疾人高尔夫球手需要的辅助产品,如市面上能购得为残疾人使用的单骑高尔夫小车。有关出版机构发行了残疾人高尔夫球课程学习指南方面的书籍。

在美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出版书籍和开设网站,为残疾人户外活动提供咨询指导和其他服务。当在为残疾人制定户外活动计划时,他们将户外娱乐设备的改进和花费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六、启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讲,中国有着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如果将他们排除在娱乐、休闲活动之外,这将是社会的耻辱。在某种意义上说,为普通残疾人娱乐、休闲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其社会价值和影响远远胜过对残疾人竞技活动的关注。目前,我国了解全纳娱乐、残疾人休闲活动概念与含义的人为数甚少。美国全纳娱乐活动的发展为我国普通残疾人娱乐、休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下列启示:

(一)全纳、特殊娱乐和残疾人休闲活动要成为人们能普遍接受的概念

我国在关于普通残疾人娱乐活动方面,要更新观念和理念。这除了立法的问题外,还有公众的心理接受问题。广大的健全人要认识到,只要健全人多一点点爱心,对残疾人多一分理解,在制定有关计划时,考虑周密一点,在有关设施上做一些改进,残疾人是完全能够与健全人一样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活动。为了尽快转变观念,各级、各类主管部门的领导可以有意识地制定相关政策并创造一定的条件,如首先要打破残疾人与健全人娱乐、休闲活动管理的条块分隔状态等。

(二)尊重残疾人,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与帮助

要尊重残疾人的人格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权利,各类人士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与帮助时,切忌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而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入到残疾人的生活中。

(三)在娱乐与休闲活动中,提倡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双向融合

既要鼓励残疾人全面参与到传统上是健全人从事的活动中,也要鼓励健全人参与到传统上是残疾人从事的活动中。这样做将更有助于残疾人与健全人的理解与沟通,也将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重视残疾人娱乐、休闲活动的教育

全纳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篇10

一、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是从客观世界中直接或间接抽象出来的,其定义大多通过“展示(或具体操作)——抽象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得出。因此教师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在暴露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在思维上亲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

如:在讲授绝对值概念时,可借助数轴来给绝对值下定义。先让学生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2,—2,0,+1/2,—1/2,这些数所对应的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与原点的关系,启发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距离”与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对应起来,这就完成了由“具体操作实例(画数轴)——抽象本质属性(绝对值)”的过渡。此过程也从直观上说明了绝对值的非负性(距离),学生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就不难理解了,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由形到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重视揭示定理、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罗庚说过:“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本上的结论。”在教学中,对于数学的定理、公式、法则的形成大致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类比方法得到结论,再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出发得出结论。因此,教学中应根据命题的形成过程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有理数加法法则”一节的教学中,我不是让学生生吞活剥的背法则,套法则去解题,而是采用如下研究方法:提出规定,在足球赛中赢球与输球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赢球记为正数,输球记为负数,比如赢3分记为+3,输2分记为—2,两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的情形,由学生全部说出并列出十多个算式,再根据两加数的符号归结成8个算式(代表8种情况);二是抛开实际意义,观察自己得出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探索两数相加,求其和的规律,并写出来;三是全班同学交流、完善法制。到此,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已经形成。在经历法则形成的过程,也正一个是他们思维活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