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运动锻炼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2:23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1

关键词:脊椎旋转复位术;功能锻炼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也是腰腿痛疾病中最常见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部钝痛,如平卧则疼痛减轻,如站立则疼痛加剧,一般情况下,患者还是能行动自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少则2 w,长则数年[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手术治疗非常少,通常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辅助功能锻炼,效果明显。我院2014年2月开始采用脊椎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辅助功能锻炼,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收治的脊椎旋转复位术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3±5.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1±1.2)年;臀肌萎缩5例,脊椎侧弯3例。所有患者都有腰痛,且们有下肢痛,通过直腿抬高试验,抬高角度均

1.2脊椎旋转复位法 所有患者使用生物力学原理,将椎移排正,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对位错缝的关节突关节,恢复椎体间力的平衡。所有患者实施脊椎旋转复位法两周后开展功能锻炼,每个项目交替时行,30 min/次,2次/d。

1.3功能锻炼 ①床上锻炼: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飞燕点水式背伸锻炼,仰卧位梨状肌舒缩锻炼,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锻炼。②地面锻炼: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站挺胸运动,起蹲运动。③器械锻炼:包括关节康复训练,肢体训练,平衡训练等等,此锻炼在康复室进行。

1.4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脊柱侧弯和肌萎缩等症状和体征。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数值P

2结果

功能锻炼30 d后,16例脊椎旋转复位术患者中腰椎活动度正常的有14例,占比87.50%;直腿抬高>70°的有16例,占比100%;脊柱侧弯消失的有4例,占比25%;肌萎缩恢复的有4例,占比25%,功能锻炼对脊椎旋转复位术后患者的康复起关键作用,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是人体组织中最易发生退行性变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后破坏了原来脊柱及椎间力的平衡,造成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是脊柱运动的基础。在脊柱处于任何时,椎间盘髓核的张力,关节突关节的压力和周围韧带的张力,都是相互平衡地保持椎间关节的稳定,构成脊柱的内平衡。脊柱内外平衡的协调一致是胜任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重要前提[2]。由于劳损和退行性变破坏了脊柱的内外平衡,导致病损部位解剖位置发生微细变化,是产生损伤退行性变性脊柱疾病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脊柱周围的肌力低下,对脊柱保护作用不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康复的主要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局部及远处放射痛,主要是神经根传导特性的损害和神经根营养的障碍所致[3]。功能锻炼时,血液循环加速,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血流发生明显重新分布,既有助于稀释致痛物质浓度,又能带走致痛物质,加速代谢产物排泄。其次,功能锻炼可增强腰背肌力,纠正不良姿势,改善腰背柔韧性和调整局部肌肉的肌张力,特别是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促进损伤组织的恢复,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使腰背肌起着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腰背功能的恢复。

本组研究中脊椎旋转复位法后,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是非常明显。而通过功能锻炼30 d后,16例脊椎旋转复位术患者中腰椎活动度正常的有14例,占比87.50%;直腿抬高>70°的有16例,占比100%;脊柱侧弯消失的有4例,占比25%;肌萎缩恢复的有4例,占比25%,功能锻炼对脊椎旋转复位术后患者的康复起关键作用。对脊椎旋转复位术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闫保平.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椎旋转复位法疗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10(3):26-28.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2

关键词:益赛普;柳氮磺吡啶;功能锻炼;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其病变部位在人体骶髂关节与脊柱受力点。会有炎症反应,同HLA-B27有着相互联系。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原体主要有克雷白杆菌等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对特定人群易感。感染者机体会发生免疫异常,出现关节或是椎间周围的相关组织出现了坏死,开始向骨化或是纤维化的病变方向发展,是属于发生在关节处的慢性炎症反应,同风湿病的病理有相似之处。此病顽固,根治较为困难。现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患者88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方面的活动受限,且检查发现有关节变形现象。根据治疗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功能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20岁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2.3)岁;常规组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21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对实验结果不构成影响。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只进行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为益赛普与柳氮磺嘧啶。柳氮磺嘧啶的给药方式是口服给药,每次患者服用1.0g的柳氮磺嘧啶,每12小时服用一次;而益赛普的给药方式是皮下注射给药,每3.5天给药一次,每次给药量为25毫克。功能锻炼组则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功能锻炼。具体做法是要让患者在主观上接受,自发进行锻炼,循序渐进。开始时任务量较少,时间较短,锻炼强度以不加重患者疼痛感为主,开始时每天锻炼2次,以后可陆续增加次数,锻炼强度的增加主要是以患者主观意识为主。180天为一个疗程。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1.1软件包进行处理。当P0.05则无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过180天的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总有效率等于效果良好率加上有效率,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功能锻炼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n 效果良好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功能锻炼组 44 24 18 2 95.0*

常规组 44 11 26 7 84.3

注:同常规组相比,*P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自古就有记载,多发病于青年人,通常男性更易患有此病,具有遗传性。发病时患者会感到背部僵硬,长时间的维持一种姿势时这种现象会更明显,但活动后症状会有所缓解。由于发病多见青年人,而此时期的人多数在学习期间,需长期久坐,这会促进病情的恶化[1]。我国现阶段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是用药治疗联合功能锻炼进行辅助治疗。

益赛普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最好的药物[2],由于其见效快,临床应用时很少出现副作用所以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药物。柳氮磺吡啶见效较慢,对炎症有治疗作用,还能对免疫功能有所调节。同益赛普连用时会有协同作用可增加疗效[3]。

功能锻炼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患者主观意志配合特殊的器材进行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有帮助的运动。但对于一些身体条件允许但主观却不想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被动锻炼。主要锻炼方向是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这能缓解患者病情发展,联合药物益赛普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收效更好[4]。

参考资料:

[1] 黄林凡,蒋大为,黄栋梁,等.强直性脊柱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1-162.

[2] 张利达,东方经纬,甄豪杰,等.短期益赛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7):65-66.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基因位点突变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为主,逐渐累及整个脊柱,最后导致脊柱弯曲、僵直失去功能,早期表现为下腰背及单侧或双侧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起止点的疼痛,伴有困倦乏力,贫血症状,活动受限,晨僵,翻身困难,起床费力,少数可伴有发热,男患儿发病多见,如治疗不当,不仅可使患儿致残,对家属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通过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8~15岁,平均10.8岁,有遗传倾向7例,均有髋关节、下肢大关节受累,腰椎活动受限,行走不便,晨起症状明显,活动后减轻,临床特点为HLA-B27PCR测定阳性,但它对疾病预后并无可靠的指导意义[1],而类风湿因子阴性,急性炎症期均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血沉增快,X线摄片示单纯骶髂关节受损5例、单纯髋关节受损3例、骶髂关节、髋关节均遭破坏4例。

1.2治疗方法均采用药物加物理疗法,口服药物为消炎痛75mg、阿司匹林0.6~0.9g、复方雷公藤4~5片,3次/d;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矿泉水浴,电透疗法,音频或超短波治疗,3次/d,20min/次,15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时间为3~4d,12例患儿中治疗时间最短2个疗程,最长84d。

1.3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腰椎定向活动无受限;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腰椎定向活动部分受限;无效:临床症状存在,腰椎定向活动受限。

1.3结果本组12例中,痊愈5例、有效7例。

2康复护理

2.1心理护理(1)16岁以前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AS)称为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JAS)[3],此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具有特殊性,主要是由于发病年龄小,多数处于青春前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均尚未发育成熟,疾病对其身心造成的损害较成人严重,而且疾病的承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低,故在宣教过程中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详细地讲解;同时必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因患儿年龄小,父母一般均非常焦急,对患儿表示溺爱,因此必须指导家长正确地配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在护理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言语、行为、动作变化,加倍地关心,理解和爱护他们,取得信任和配合。(2)激发患儿的积极进取精神在不影响患儿休息的情况下,鼓励患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如绘画、书写、折纸、下棋等活动,对他们所取的成绩给予表扬,并设立宣传栏张贴以示鼓励,使其有成就感,为患儿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友爱的环境。

2.2康复训练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可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活动应按计划循序渐进,屈膝、屈髋、转头或转体,扩胸,游泳活动最佳,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在锻炼前先行按摩以松弛椎旁肌肉,以免肌肉拉伤,锻炼同时可配合理疗和水浴。(1)卧位:指导患儿尽可能仰卧,睡硬板床、低枕。明确因疼痛而卧床不起,只能使病情进展加速,导致关节肢体废用性萎缩,因此,要采取积极主动的锻炼,减轻脊柱及关节的畸形程度。(2)游泳及扩胸运动:①游泳:水温宜适宜,不宜过冷;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适合的全身运动。②扩胸运动: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扩胸训练。(3)颈腰椎活动:颈椎活动:头颈部缓慢做左右侧屈、前屈、后伸、旋转运动;腰椎活动:站立弯腰、左右旋转、后伸、卧位三点式、五点式挺腰和飞燕式锻炼;下蹲活动:屈膝下蹲、站起锻炼;50次/d。(4)由于患儿年龄小,自制力差,常不能主动锻炼,故在这个阶段,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有条件者或年龄过小者可由家长陪同指导锻炼。(5)运动初期8例患儿出现肌肉,关节酸痛及不适,特别是年龄较小者耐受力更差,其中7例作短时间休息后即恢复。1例疼痛持续2h以上不能恢复,表明运动过度,予减少运动量和调整运动方式。

2.3饮食指导饮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病情发展,康复均有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肠道感染有关,故饮食要有规律,且注意卫生,防止肠道感染;宜食辛辣之品[4],因其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花椒、大料、茴香、大蒜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蒜具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肠道感染。忌烟酒之品;宜食豆类和果实类食品,同时多食富含钙、铁的食物,如牛奶、菠菜、水果、瘦肉等,可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也补充了青少年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参考文献】

1王永明,李茂强.强直性脊柱炎护理新观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2):58~59.

2孙黎娟,冯玉,魏琴.体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职业与健康,2003,3(19):120~121.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4

【关键词】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护理

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常发生于交通及工矿事故等, 患者脊髓平面以下伴有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及括约肌等功能障碍, 且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郑州市骨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44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 其中男29例, 女15例;年龄19~71岁, 平均(46.9±4.8)岁;交通事故伤15例, 重物砸伤8例, 高空坠落伤21例;胸椎骨折14例, 腰椎骨折23例, 颈椎骨折7例, 均伴有程度不同的脊髓损伤。保守治疗6例, 其余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10例, 行后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8例。

1. 2 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积极采用心理学知识, 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 诸如与患者亲切交流,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适时给予体贴及关怀, 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原理、目的、预期效果及注意事项等,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讲解平卧硬板床的作用, 积极引导, 以维持脊柱水平位, 有效避免二次损伤, 进而主动配合治疗;帮助患者翻身, 可手托患者肩部及臀部, 保持肩部、腰部和臀部呈三点直线, 翻身后将枕头置于肩胛部, 嘱患者不要用力, 略向后靠, 下肢曲髋屈膝位, 两膝间夹一软枕;此外, 还应多与患者家属交谈, 以最大程度取得他们的理解与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基础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诸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确保患者用药及时、合理、有效, 并给予准确记录, 包括量、形状等;保持患者各个管道固定引流畅通, 避免打折、扭曲;要求患者严格卧硬板床, 保持患者脊柱处在水平位, 并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情况[2]。

1. 2. 2. 2 伤口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并及时给予更换敷料, 保持患者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避免发生感染;术后若患者留置伤口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 应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 固定牢固 , 确保引流通畅, 可15~20 min挤压引流管(由内向外), 以有效预防血块堵塞而保持有效引流(注:一般在术后24~72 h内将引流管拔除)。

1. 2. 2. 3 并发症的预防 ①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强化呼吸肌训练, 诸如有效咳嗽练习和人工阻力呼吸训练等, 以进一步增强肺活量及改善肺功能;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②褥疮预防:患者脊髓损伤, 皮肤调节功能降低, 加上长期卧床, 极易诱发褥疮, 应在保持床铺整洁, 干燥及皮肤清洁的同时, 每2 h对患者进行轴线翻身1次, 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③泌尿系统感染:做好患者会的护理工作, 保持其尿道周围的清洁, 同时每天对尿液引流管和尿袋进行更换, 每周更换一次尿管;每天采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两次, 有效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1. 2. 2. 4 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 对于未瘫痪肢体可做关节屈伸及肌肉收缩运动, 诸如上肢做松拳、握拳活动, 肘、腕关节屈伸练习, 以有效锻炼上肢臂力及手指功能、躯干肌的肌力;对于瘫痪下肢, 经常帮助患者进行双下肢按摩, 通过有效的被动运动, 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等。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进一步减轻关节僵硬, 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进而有助于加快恢复健康, 因此应向患者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 使患者知道术后功能锻炼是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一般初期主要为床上锻炼, 维持其四肢功能, 大约3周后, 逐步指导患者自主床上锻炼, 4周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离床锻炼及带护围拄拐锻炼等。

2 结果

4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 均恢复良好, 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 因椎体发生移位或者碎骨片突出椎管内, 导致脊髓或者马尾神经出现程度不同的损伤[3]。以腰胸椎损伤最为常见, 患者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 严重者甚至截瘫, 而颈段脊髓损伤可致使患者四肢功能发生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 恢复较为缓慢, 且治疗费用较高。本组资料显示, 4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表明强化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效地预防了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 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患者翻身,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强化术后功能锻炼等, 均是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重要护理步骤, 最大限度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 良好的护理措施及方法, 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对患者以后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泽艳, 邹家柳.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3(3):295-296.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5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122-02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活动受限;累及内脏及其它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病,造成多个器官的损害;且疾病易造成形体变形,给患者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随着病情进展,脊柱由下而上出现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脊柱畸形。我国AS发病率为0.3%,以10~30岁的青少年男性多见,大约半数患者起病于外周关节炎,主要特征是非对称性、少关节炎或单关节炎,以膝、髋、踝关节受累多见,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它部位的肌腱末端病在本病中均常见。本病疼痛的明显特点为休息时疼痛,活动后缓解。夜间疼痛较明显,痛醒后,下床活动,疼痛可以减轻。在护理中,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从而延缓病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有8例,均为男性,年龄18~47岁。其中关节畸形6例,合并肾脏损害1例,合并心血管病变2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腰背痛,常为隐痛,随病变发展逐渐加重,可出现胸痛,胸部扩张受限,不能低头,后仰和左右转颈困难。严重时患者翻身困难。脊柱强直,伴有全身乏力、低热、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血沉增快、细胞反应蛋白增高等。

2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2.1 心理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难治、痛程长、疗程长的疾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多疑、失望、抑郁,甚至自暴自弃。在护理中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用开导、鼓励、暗示、支持等方法取得患者信任,根据具体情况因人施护。鼓励患者在治疗中要在“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医患密切配合,增强信心,战胜疾病。在治疗期间掌握和观察好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了解疾病的特点和转归,积极配合医生早期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良机,从而降低疾病的难度和复杂性,降低致残率。

2.2 健康教育

2.2.1 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1)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讲解A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告知家属虽然目前还不能彻底根治该病,但长期坚持治疗并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减轻疼痛,延缓病情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约20%的患者发病与感染有关,包括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应避开进食生冷不洁、油腻、过甜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由于活动减少可能引起骨丢失或骨质疏松,应多食高钙食物并适当补钙[1]。

2.2.2 休息与关节功能锻炼 运动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尤为重要,可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保持关节活动度。(1)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2)防止骨质疏松和废用性肌肉萎缩。(3)急性期疼痛较明显时须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硬板床,调低枕头的高度以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枕头高度一般10 cm左右,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应尽量少枕枕头[2]。同时给予抗炎止痛药以减轻疼痛。(4)一旦疼痛缓解须进行关节功能操锻炼,指导患者学会此套操并坚持长期锻炼。还可以用散步、游泳、拉力器等方式进行锻炼,注意保暖。(5)避开剧烈运动,如跑、跳、打蓝球、踢足球等,避开弯腰及脊柱负重。应循序渐进,贵在坚持。(6)因关节的畸形表现为屈伸,应使关节朝伸直方向伸展。对髋关节功能障碍者可进行穿脱鞋袜、裤子及起立、下蹲等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7)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俯卧撑、太极拳、游泳等。其中游泳是一项最好的全身运动[3]。

2.2.3 用药指导 AS的治疗近年来多采用联合用药即:SASP+MTX+NSAIDS,以及生物制剂等,用药时间长,多为1~2年,因此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何时服用等,同时向患者解释正规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做到不随意停药、减药,以达治疗效果。强直性脊柱炎重要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长期使用会损伤消化系统,应指导患者饭后服用,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反应,使用柳氮磺胺嘧啶药物的患者,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对粒细胞降低者,应采取保护性措施,指导患者不能自行减量和骤停药物。

3 结果

8例AS患者中6例关节畸形病例活动度较前改善,脊柱僵直感减轻,疼痛症状消失;合并肾损害的1例患者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合并心血管病变的2例患者心血管损害无进行性进展。8例病例均病情稳定出院,其中2例合并心血管病变除外,余患者均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

4 讨论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使他们的行为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增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学会功能锻炼的方法,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对控制疾病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仅接受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并且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形成自我健康意识,使患者能理智地对待疾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配合治疗,对治疗疾病充满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使其持有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自觉配合治疗,积极进行合理锻炼,对疾病的缓解转归、疾病缓解期的延长、发病期的减短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增强患者的预防保健意识和生活信心,提高患者生活治量,更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茹,许丽华.健康教育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07,19(3):77.

[2]熊恩富.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7(13):19.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6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反应阴性的多关节炎,又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独立性的全身疾病。能够侵犯很多关节,早期表现为腰背痛,最后可因脊柱强直而致残。因此,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减少或控制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发展的必要条件。诊断明确后,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措施对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直性脊柱炎;护理

【Abstract】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s a seronegative polyarthritis,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independent of systemic disease. To violate a lot of joints, an early manifestation of low back pain, which may eventually become disabled due to spinal rigidity. Therefore, early preven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is to reduce or control diseas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development. After diagnosis, a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care and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s important.

【Keywords】straight spondylitis; care

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因尚不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研究选择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旨在探讨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施对本病控制和康复的重要性。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住院患者56例,其中男47例, 女9例,平均年龄17-52岁。38例患者出现臀部、腰骶部疼痛,20例患者出现多关节肿痛;21例出现驼背和颈项强直。

1. 2 方法: 入院以后,给予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和中药离子导入、合理的护理、康复体操锻炼,患者疼痛消失,好转出院。常用药物主要有复方丹参、双氯芬酸(英太青、扶他林)、甲氨碟呤、柳氮磺胺吡啶、吲哚美辛(消炎痛栓)。

2 护理

2. 1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患者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发病特点以及康复知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别,向患者宣教心理对疾病影响,通过护理工作者的表情、语言、态度、姿势、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社交活动,并且调整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处处为病人着想,言行上表示信心,丝毫不能流露出不利于病情的言语和表情。 为其欢乐而高兴,为其痛苦而忧愁。 发现病人角色减退或缺如时,则耐心向病人说明逐渐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以争取病人合作,保证他们安全与顺利康复。发现行为减退或角色过度时,则恰当地向其介绍病情,鼓励其循序渐进地活动,并讲明不活动的危害[2-3]。

2.2 饮食护理: 注意卫生, 应给予高蛋白, 高热量, 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 必要时补充微量元素, 多吃具有骶髂新陈代谢组织修复作用的绿豆、黄豆、豌豆。多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断调节代谢平衡,协调机体运作。

2.3 用药护理: 嘱咐患者要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不能够私自停药或是药物减量,非甾体消炎药长久服用后,会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如呕吐和恶心,这些药物应当饭后服用。同时,应当增加保护胃黏膜的药物[1-4]。

2.4 功能锻炼: 适当的运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非常重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而有效并且适度的功能锻炼,温泉沙水疗后压沙袋,能够有助于减轻功能障碍和预防畸形,也能最大限度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运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保持脊柱的灵活性;维持胸廓的活动度;维持肢体的运动功能。锻炼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活动量应当逐渐加大。常用的锻炼方法主要有:颈椎运动。缓慢地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腰椎的运动,可缓慢弯腰,并且做左右旋转、五点式挺腰、后伸、卧位三点式以及飞燕式锻炼。举臂运动,先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身体重心向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整个动作要缓慢、协调。转动颈、腰部时,要尽量转到不能转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换左臂。而换左臂时,放下的手要沿耳根慢慢压下,换好手臂后同样再做,来回反复做2次。颈部运动,双手叉腰,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4次。肩部运动,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4次。 头部缓缓向左肩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反复做4次,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俯卧的功能锻炼,主要利用自身的重力来矫正脊柱和髋关节的屈曲和畸形。扩胸运动主要有抱头屈伸颈椎式、屈颈耸摇双肩式、扩胸肩胛后拢式、双手抱肩转胸式。双臂以胸平向背后扩。两手侧平扩,两手上举上下扩,同时,活动颈部,耸双肩,左右转体,并进行深长呼吸,捶打按摩腰部肌肉。此外,要嘱咐患者定期进行检查肝功能、肾功能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5-7]。

参考文献

[1] 阎小平. 强直性脊柱炎[M] . 北京: 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2004:10-11.

[2] 张华. 强直性脊柱炎心理护理探讨[J] . 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14) : 175.

[3] 李玲, 赵莹, 段春梅.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J]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 8( 11) : 2677.

[4] 唐跃琼, 方雁林, 张闯. 强直性脊柱炎22 例的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J] . 现代康复, 2001, 5( 6) : 146?? 147.

[5] 陈彩芳, 黄文珠, 杨学萍, 等. 强直性脊柱炎84 例的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3) : 5773.

[6] 李淑琴,左新芳,魏琴.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3,19(2):153-154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7

关键词: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健身作用 养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35一02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五禽戏从古至今已经发展了很多流派,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深而又神秘。因此上海体育学院编创课题组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发挥集体的力量,对五禽戏功法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并按照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博采各家之长,编创了“健身气功・五禽戏”。这套“健身气功・五禽戏”功理科学、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简便易学、健身养生功效显著。其功法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五禽的秉性特点,配合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既有整体的健身养生作用,又有每一戏的特定功效。其中,“虎戏”主要体现了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虎戏”的动作变化刚中有柔,柔中生刚,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具有动如雷霆无阻挡,静如泰山不动摇的内在要求。所以长练“虎戏”具有以下健身养生价值。

1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健身作用

“虎戏”包括“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动作看似简单,但每一招一势都具有强身健体养生的良好效果。

1.1“虎举”健身作用。“虎举”一势,手型的变化比较复杂,可以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两掌向上如同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长躯体,这时吸人清气;两掌下落时如拉双环,含胸松腹,呼出浊气,气沉丹田。这样一升一降,经常锻炼,能够达到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的效果。从调息的角度来分析,虎举中要求两掌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这种呼吸方式不仅从运动学上牵拉胸廓,增加了肺活量,还可增强肺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通调水道。当两掌上举时缓慢吸气,把大自然的清气吸人体内,在体内与脾胃产生水谷精微相结合,形成供给全身的营养物质;两掌下落时,呼出体内浊气,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这样一吸一呼,使体内外物质进行了交换,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还促进血液循环,调畅了一身的气机.在“虎举”的习练中,手的变化――由“虎爪”变拳,两掌两臂托举、下按等动作,正是为了激活与调理三焦,改善呼吸和消化系统功能。据报道有一位七旬老人弯腰驼背,过去经常咳嗽、气喘,经过一年多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各种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改观。

1.2“虎扑”健身作用。这个虎扑的动作实个际上是模仿老虎抓捕食物的一个过程,这个动作的要点,它关键就是使我们的躯干从跪膝挺髋、挺腰突腰、挺胸两肩牵合,形成上下整个躯干蠕动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蠕动的过程,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对我们的脊柱达到上下按摩挤压的作用,通过这个作用也能够对我们上肢的力量得到一个很好的提高的过程。

“虎扑”一势可以牵动任脉和督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虎扑的上体前俯,两手尽力前伸,臀部后引,能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和伸膝送髋动作连贯进行的时候,脊柱就形成了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同时进行的两掌下按上提动作更能促进全身的协调运动。在虚步下扑的时候,习练者先慢后快,先柔后刚,再配合快速深呼气,丹田发气,以气催力,力达指尖。此时,脊柱能够得到前后方向较为充分的伸展折叠,从而有效地牵动任督二脉。习练“虎扑”可以有效疏通任督二脉,其他六脉乃至十二条正经也都能随之得到疏通。经过反复习练虎扑动作,起到调理阴阳、健身强体的作用。同时也对腰背起到很好的锻炼。

“虎扑”还注重对下肢力量、平衡能力的锻炼。如“高提腿、小落步,单腿的屈膝支撑”对腿部力量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平衡能力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肌肉力量,特别是下肢力量,还有前庭器官稳定性、本体感觉能力等都可以影响人体平衡能力。所以经常练“虎扑”可以提高中老年的平衡能力。

“虎扑”的屈膝下蹲动作对改善骨密度具有明显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中老年人体内内分泌系统功能逐退,激素水平的下降常可引起骨骼中钙盐的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许多因素,而缺乏体力活动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练习虎扑的屈膝下蹲动作时下肢负重较大,练习动作缓慢,下肢肌肉处于持续的缓慢收缩过程,对骨骼的刺激比较明显。从而也改善了下肢的骨密度。

1.3“虎戏”对手指关节健身作用。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虎戏”特别注重手指远端的小关节、小肌肉群的运动。如:“虎举”的手型变换频繁,由虎爪变空拳,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这样手指的每个关节都得到锻炼;练“虎扑”,空拳要快速变虎爪,这样加强手部肌肉力量的锻炼。特别注意对平时活动较少或者为人们所忽视的手部肌肉群的锻炼。人们长期从事某种工作,如写字,这样使得紧张的肌肉始终紧张,放松的肌肉始终放松,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人体局部肌肉的力量失调。习练健身气功“虎戏”过程中,手型的变换,反复地进行松紧、交替动作,能使血液循环得到加强,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血液循环。

“心灵手巧”道出手指的锻炼可以促进大脑反应灵敏性的道理。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开始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又称反应潜伏期,也可作为身体灵敏素质的体现。经过健身气功・五禽戏3个月的锻炼,即可明显增加反应速度。其可能的机理是: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虎戏注重手型的变化,如手的撑、抓、旋、握等。所以可以说“虎戏”对手指的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大脑反应的灵敏性。

2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对慢性疾病的养生作用

五禽戏新功法的每一戏动作都是全身性的,但还有其侧重点。虎戏主要是对掌指小关节和脊柱关节的运动。这些关节运动主要体现了中医所说的“肝主筋”功能。常练虎戏可防治一些由于肝肾不足而导致的肩周炎、脊柱炎、腰腿疼痛等病症。

2.1“虎戏”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组织炎,是肩关节局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纤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表现。中医认为肩周炎由肩部感受风寒等因素所致,造成活动受限,好似冻结了一样,所以俗称“冻结肩”“肩凝症”。其症状在急性期关节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慢性期关节活

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

为什么“虎戏”对肩周炎患者具有康复效果呢?健身气功・五禽戏是模仿五禽动作的导引健身术,其上肢动作的运动变化较多,经常坚持锻炼,对人体肩关节灵活性的增强,对肩周炎的康复具有一定的效果。如“虎戏”中的“虎举”的手臂的“上举下按”与“虎扑”的“两手在身体两侧向上、向前、向下划弧及上举、前伸”动作,均带动肩关节有规例运动,加强了肩关节活动。推动了肩部、上肢的气血运行,使肩关节瘀结的气血松散,促进“冻结肩”的康复。

2.2“虎戏”对脊柱炎及腰腿疼痛的治疗作用。“虎扑”动作要求“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向前伸,而臀部向后引,充分伸展脊柱”,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运动,尤其是引腰前伸,增加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可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曲线,可有效的防治脊柱炎。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任脉行于腹部正中,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脊柱运动能增强腰、背、颈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颈部疾病,如腰、颈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腰椎问盘突出等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3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的中医养生价值

五禽戏的中医养生作用主要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关联的,其中五禽对应五脏。根据中医学的脏腑学说分析,虎戏主肝,练习虎戏时模仿虎的动作要有虎威,形似猛虎扑食。威生于爪,要力达指尖,神发于目,要虎视眈眈。爪甲与目皆属肝,用力时气血所至,可以起到舒筋、养肝、明目的作用;加上做虎举与虎扑的动作时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身体两侧得到锻炼,这正是肝胆经循行部位,使得肝经循行部位气血通畅。经常练习自然使肝气舒畅,肝系疾病与不适得到缓解。而肝主筋,这个筋是筋骨的筋,中医的筋指的就是肌肉,所以说我们通过练虎戏,就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使周身肌健、骨骼、腰髋关节功能加强,精力旺盛。

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谐调配合。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练“虎戏”时,要意想自己是深山中的猛虎,伸展肢体,抓捕食物;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口’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动作。要求意守命门,命门乃元阳之所居,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处,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脉、去风邪。五禽戏的五种功法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一套有系统的功法,如果经常练习而不间断,则具有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则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恰如华佗所说:“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8

脊柱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脊柱骨折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最高可达70%,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2005年3月—2009年5月,我科共救治83例脊椎骨折患者,经积极院前急救与入院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3例,男52例,女31例;年龄19~67岁,平均38岁。受伤方式:车祸伤24例,高处摔伤41例,机械碰撞伤18例。其中颈椎骨折12例,腰椎骨折56例,胸椎骨折15例,合并脊髓损伤48例,平均住院天数43天。

2 护理措施

患者由于突然的创伤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特别是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丧失,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心理矛盾尤为突出,因此护士掌握时机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2.1 心理护理 患者急诊入院,心情焦虑,简单介绍病室的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治疗的程序等;同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边操作边解释,缓解患者紧张心理,耐心讲解说明该项操作目的,争取患者信任,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动作准确、轻柔、迅速,使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手术后根据患者心理善用充满爱心的语言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讲解手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分析病情,消除患者悲观失望的心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康复期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维护患者自尊,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病情的恢复有正确的认知,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逐渐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提高生活能力。

2.2 饮食护理 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进食顺序为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避免过度进食牛奶、糖等产酸、产气食物,合理搭配,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2.3 一般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及时向麻醉医生了解患者术中情况,观察意识变化,全麻清醒后1次/2h翻身叩背按摩骨突处,翻身时保持整体翻身,术后24h内床边心电监测仪监护,按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

2.4 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置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受压,翻身时避免过度牵拉,致引流管脱出。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定时挤管,防止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堵塞管道,造成引流不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如渗出量大及时告知医生,随时更换敷料。

3 并发症的预防

3.1 预防压疮 截瘫病人皮肤失去感觉,神经功能紊乱局部缺血,容易发生压疮,在护理上要特别重视,因此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干燥、无皱褶、无碎屑,保持皮肤干燥,对皮肤易出汗部位(腋窝、腘窝、腹股沟)随时擦拭,及时用温水擦拭被大便、伤口渗出液污染的皮肤,擦拭皮肤时忌用力过猛,手法应轻柔,水温应适中(45℃左右),及时更换床单、内衣,用气圈或棉垫保护骨突处,骨突处及受压部位用乙醇按摩促进血循环,每个部位5~10min。每2h翻身1次,侧卧时双腿之间置软枕防止相互挤压,减少摩擦力和剪力,托运病人时避免拖、拉、推等。

3.2 预防肺部感染 翻身的同时给予叩背,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雾化吸入每日2次(生理盐水3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3.3 预防泌尿系感染 嘱患者多饮水,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护理不当极易感染,7日后开始夹管,4~6h开放1次,或感觉有便意了开放,以训练膀胱反射,预防膀胱萎缩。每周更换尿管1次。

3.4 预防关节畸形 保持双下肢呈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利用变换体位的方法防止髋关节内收畸形,每日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4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脊髓损伤后恢复时间较长,需树立患者信心,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配合治疗,防止出现废用综合征。(1)早期卧床,可行颈部活动,上肢各关节锻炼,上身肌肉锻炼。练习握掌、举重、肩关节和肘关节的内收和外展。(2)对双下肢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每天3次,每次30~60min,从足趾开始,锻炼踝、膝、髋关节的内收和外展,最后抬起下肢。(3)指导患者进行挺胸、背伸等背肌练习,逐渐加大活动量,增加时间,以患者不过度疲劳为原则。(4)术后1个月嘱患者配脊柱外固定矫形支架,开始先训练在床上端坐,如无异常再练站立,防止长期卧床后突然站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练习行走。因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在此期间需不断鼓励患者,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保存其生活自理能力。

5 结果

本组83例患者,经过40天左右的住院治疗和护理,无损伤加重,无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压疮出现,患者入院后1周左右均能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自觉进行。

6 讨论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其内有脊髓,倘若治疗和护理不当,易使损伤加重,同时脊柱骨折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如护理不当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的重点在于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6.1 正确的指导能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病人及家属由于掌握的医学知识比较缺乏,当脊柱受伤后,在搬运及翻身时,如方法不当极易造成骨折的移位或加大损伤,重者可进一步损伤椎管内的脊髓,导致患者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健康宣教,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指导和协助正确的运送和翻身、正确地使用便盆、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和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9

【摘要】 目的:探讨布带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布带悬吊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口服中药治疗,8~10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挺腰活动,在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后前缘及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117例病人进行出院后经1~3年随访,112例症状及阳性体症基本消失,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73%。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有明显提高(P

【关键词】 悬吊牵引;功能锻炼;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笔者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11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7例,男71例,女46例,年龄21~58岁,平均32岁。高处坠落伤33例,重物砸伤25例,交通事故伤41例,摔伤18例;其中压缩性骨折83例,爆裂型骨折34例。损伤部位:T1118例,T1227例,T11并T12骨折8例,L136例,L223例,L313例,T12并L1骨折19例,L1并L2骨折12例。稳定性骨折76例,不稳定性骨折44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49例,E级65例。X线检查示椎体压缩1/4者34例,压缩1/4~1/2者47例,>1/2者36例,伴椎体附件骨折者39例(伴椎板骨折8例,伴棘突骨折21例,伴椎间小关节及椎弓根骨折18例),伴不完全性截瘫者2例。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为14.6°(8°~32°),其中>15° 11例,10°~15°者86例,

1.2 器材

(1)布带采用棉布经过折叠约厚0.5 cm,长约1.5 m,宽为25~35 cm,35~45 cm,50 cm 3种;(2)滑轮,牵引绳,牵引杠杆;(3)骨科巴尔干床。

1.3 方法

1.3.1 牵引方法

根据患者的骨折椎体及体长选择不同宽度的布带,将布带穿过患者腰背部,中心对准骨折椎体,用布带将患者腰背部提起,使脊椎成过伸位,提升高度以腰背臀离开水平面约5 cm为度,将牵引杠杆穿过布带两端用牵引绳系于牵引架上。

1.3.2 悬吊和功能锻炼

悬吊:(1)骨折后1 d内入院,椎体压缩程度在1/4者于第2 d开始悬吊牵引;在1/4~1/2者于3~5 d开始;>1/2者和其他伴有附件骨折者于4~5 d开始。(2)2~3 d入院者,椎体压缩小于1/2并不伴有附加骨折的单椎体骨折者,入院后即给予悬吊牵引;>1/2者,伴有附件骨折的单椎体或多椎体压缩骨折者,入院后3~4 d给予悬吊牵引。功能锻炼:总的原则是尽早开始,方法得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患者悬吊牵引经过1~2 d的适应后开始功能锻炼,(1)根据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首先帮助患者完成简单动作,患者平躺在布带上,缓慢屈伸膝、髋关节,逐渐过度到可以直腿抬高。(2)3~4 d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首先患者仰卧于布带上在悬吊状态下双下肢做蹬自行车运动;以悬吊带为中心,收缩腰腹的肌肉做仰卧起坐运动,使上半身逐渐抬离床面,在双上肢的协助下可以使身体抬至成一直线。这两个动作可以交替进行,每日早、中、晚进行锻炼,持续约1周。(3)从第3周开始做“仰卧架桥运动”,以5点运动为基础,双手支撑于双侧髂腰部在抬起上半身的同时做对抗牵引,使对胸腰部脊柱起到牵引作用,反复进行锻炼,5~6周后根据患者情况解除布带,部分患者可以行俯卧位“飞燕式”锻炼,强化腰背肌功能。下地活动的具体时间:一般骨折病人,在治疗8~10周后,视X线摄片恢复情况而指导下地活动,即使下地活动仍要坚持腰背肌锻炼,开始时间不宜过长,带腰背支具下地活动时要继续挺胸,不做一切弯腰动作,半年内不做弯腰及负重劳动。

1.3.3 中药治疗

针对伤后的不同症状,选用以大承气汤为主方进行加减的清肠通腑汤:生大黄(后下)、当归各15 g,芒硝(冲)、厚朴、桃仁各10 g,红花、枳实、炙甘草各9 g,丹参30 g,赤芍24 g,肉苁蓉、柴胡各12 g。水煎500 mL,分2次服,每日1剂。若小便不通加车前子(包煎)10 g。腹胀呕吐严重者保留灌肠给药。症状缓解后减轻大黄、芒硝用量。2周后改服接骨续筋颗粒。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优:自觉症状及阳性体症消失,脊柱无明显畸形,恢复正常生理曲度,X线复查见骨折基本复位,相当于正常高度4/5以上,脊柱后凸Cobb角

2.2 治疗结果

对117例病人进行出院后1~3年的随访,优69例,良43例,差5例,优良率达95.73%。恢复较差的5例患者中3例因为早期下床活动,神经功能未能完全恢复,产生腰痛及下肢症状,但生活可以自理。对117例(156个椎体)治疗前后X线检查结果比较[2],见表1。表1 117例(156个椎体)治疗前后X线检查项 (略)

经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学处理,胸腰椎椎体前缘及侧高恢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P

3 体会

通过对117例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体会到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以下优点[36]:(1)悬吊能使脊柱产生很强的前凸作用,身体重力的纵向牵引能使椎间小关节及棘突充分分离,增加脊柱前凸程度,它比脊柱的纵向牵引能为前纵韧带等前柱软组织提供更多张应力,使被压缩的骨折最大限度恢复高度。(2)在悬吊状态下,身体自身的重力可以产生持续的牵引,作用较和缓自然,不会对伤椎产生二次损害,身体姿势处于间歇的微小摆动中,肌肉处于微动的调节过程,通过力的平衡可以恢复生理曲度。(3)过伸复位时支点在椎体后部,本法自身的纵向对小关节及棘突的牵引使后柱的压力减轻,可以对神经产生减压作用[7],这扩大了本法的适应症:①稳定性脊柱屈曲型骨折;②不稳定性脊柱屈曲骨折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以下;③尤其适应于年老体弱者不能忍受疼痛行功能锻炼者;④对伴有椎弓、横突、棘突骨折、小关节脱位椎体轻度滑脱者。禁忌症:①对于合并有严重内科及内脏损伤疾患不宜练功者;②骨折伴有截瘫者;③查明有椎管内占位骨块的压迫硬膜囊达20%以上者;④对有前纵韧带断裂,椎间关节严重损伤的,神经症状较重宜行手术治疗者。(4)布带接触面积较大,特别是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对脊柱可以起到间接的“夹板”固定作用,对多段椎体压缩骨折更有利于治疗,对合并有上下肢骨折或并有不全瘫,有利于骨折的固定,可以借助机械的牵引力进行被动练功,对伴有附件骨折者布带使后柱受压减轻,对伤椎刺激少,可以早期功能锻炼。(5)本法在渐进的持续牵引中矫正畸形,布带的弹性能适应身体曲度不易产生压迫性褥疮;针对个性制定的锻炼方案,在悬吊中动静结合,有利于骨折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6)本法经济、可靠、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81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4.

[2]陈光.成人胸12及腰1椎体高度、前后缘差及楔变指数X线的正常值[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5,13(4):302304.

[3]刘延东,刘景生.胸腰椎爆裂骨折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3):187189.

[4]刘静东,程立军,方岱敏,等,胸腰段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6):6364.

[5]赵薇薇,张贯新,樊建勋.仰卧悬吊复位法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3):174.

[6]刘向前,李卫宁.仰卧位腰背提升手法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作用[J].中医正骨,2003,15(5):1819.

[7]秦鹏俊,雷 鸿,李彦民.牵引在胸腰椎骨析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2426.

[8]徐有佳,郑祖根.不同复位方式复位第1椎体骨折后椎前高度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杂志,2000,20(11):67.

[9]窦群立,杨 锋,姚福东,等.清肠通腹冲剂治疗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闭457例小结[J].四川中医,2006,24(2):79.

脊柱运动锻炼方法篇10

【摘要】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如何给予实施有效地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心理、用药指导、功能锻炼、预防感染和饮食各方面,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不同,进行有侧重点的、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及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得以好转和控制。结论 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对控制症状,防止畸形,降低复发率、致残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功能锻炼;护理;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弯腰痛、脊柱畸形强直、弯腰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可导致脊柱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逐渐丧失[1]。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其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出现畸形。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是使病情得到控制的关键。我科自2008年3月―2010年6月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均得以好转和控制。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4~36岁,平均2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酸痛、腰背痛、脊柱活动不利,晨起症状明显,活动后减轻。所有患者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1984年纽约诊断标准。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20岁左右是发病的高峰期。这些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致残。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患者往往会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思想负担重。另外,强直性脊柱炎起病早期往往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强直性脊柱炎除脊柱、关节受累外,还可累及心、肺、眼、肾脏和神经系统。本组30例患者出现自卑、焦虑、多疑、失望、抑郁等负面影响。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准确把握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宣传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和预后有所了解。并指导其重视疾病,正视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整来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处理与社会、单位和亲人的关系,使患者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同时,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病人出院后还需按时随访复诊,这个过程稍有不慎会导致前功尽弃。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对该病予以足够的重视,充满信心,积极配合。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本组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能按时门诊随访复诊。

2.2 用药指导 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用药中断或发生不良后果。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减轻关节、肌肉疼痛,起效快,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可作为治疗疼痛和晨僵的一线药物[2]。但不能控制疾病本身的过程。常用药物有西乐葆、扶他林等。常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应注意饭后立即服药,不能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病史的病人应慎用,可选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3]。柳氮磺胺吡啶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症状,偶见皮疹及血液系统、肝脏、肺部损害,故肝病患者慎用,为减轻症状,可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以防药物损害。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等慢作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或阻止疾病的进展。MTX的副作用主要为胃肠反应,其他如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较少见。所有副作用于停药后均可恢复。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象。合理使用以甲泼尼龙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在疾病急性期能迅速消除关节肿胀,减轻疼痛和晨僵,但不能阻止关节破坏,不能改善病变的发展。本组有一19岁女性患者因害怕使用激素后引起外貌及体形变化而私自减药,后被护士查房后发现,及时给予了护理干预,告知其不规律用药可引起很多不良后果。后经过劝导和心理护理,该患者在以后的治疗中一直积极配合。

2.3 功能锻炼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有效、适度的机体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如:床上伸展运动、膝胸运动、猫背运动、腹部运动、转体运动、转颈运动和扩胸运动。根据患者受累关节的部位不同,而选择适合患者的训练方法。每天训练3-4次,时间安排在起床后、午睡前、晚饭后、睡觉前各1次,每次训练20~30min。训练强度以患者感觉轻度疲劳为宜。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采用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方法。个别患者因疼痛而卧床不起,不愿活动,这样只能使病情进展加快,医务人员应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另外,散步、游泳、太极拳、气功等,均可达到锻炼的目的。应指导患者认识正确行为的重要性,如为维持脊柱的功能位,患者应仰卧睡硬板床,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于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8-12cm左右,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应尽量少枕枕头,不能在膝关节下垫枕[4]。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坐、行、立的姿势,坐位时尽可能挺直并坐垂直的硬靠背椅,坐或站立时不要弯腰屈背并经常变换位置;看书、读报时要使书报与视线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久仰、久俯[5]。疾病活动期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不要长时间垫高疼痛部位;避免长期弯腰工作;避免脊柱负重和创伤,如提重物等,以免造成脊柱畸形。

2.4 预防感染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往往需要使用如SASP、MTX等免疫抑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副作用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卫生,保持居室清洁,把好病从口入关,预防感冒,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扩胸运动,进行深呼吸。对不能自理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翻身拍背,同时督促患者做深呼吸、咳嗽,以提高肺活量。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免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如有感染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2.5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多进食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烟等食物。饮食宜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3 体会防治本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早、中期的病变有相当部分是可以避免的,甚至是可逆的。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和处理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对控制症状,防止畸形,降低复发率、致残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兆申,梅长林.内科学与野战内科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803-804.

[2] 肖征宇.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71-74.

[3] Cornell T.Professional Nurse,2004, 19(8): 431-432.

[4] 熊恩富.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中华临床康复,2002,7(1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