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的内涵十篇

时间:2023-11-22 18:01:31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1

关键词 跨界融合;课程改革;教学生态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81-02

“跨界”(Crossover)是现在潮流圈常见的字眼。跨界融合是指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所拥有的共性和联系,把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融合,并由此引发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对于教育上的跨界融合,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可以是广义的,包括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甚至是跨时空的,是跨越教学工作的边界,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学习方式;也可以是狭义的,即专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新型教研组。在跨界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跨界融合是社会不断进步与课程改革的需求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网络化的海量知识充斥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的信息量、知识面成倍扩张,知识结构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正因如此,新课改在课程整合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1)从目标上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2)实施综合课程,比如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等;3)强调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教育专家李希贵说过:智能的发展从本质意义上讲没有所谓文、理之分,只要亲自参与了实践,切实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由此而获得的“营养”――无论文、理,对于年轻生命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有益的。比如高中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与化学知识的联系,大脑言语区的“W区”“S区”术语的学习与英语单词的联系,“遗传的概率计算”与数学概率和统计知识的联系,等等。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方面也是息息相关,如“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的味道”“牛奶出现胀袋不能饮用”“怎样进行马铃薯种植”等。

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新课程“综合性”“开放性”的理念对教师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提出新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以往那种在同一学科或同一学段内进行的单科性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逐渐趋于弱化。鉴于此,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学科间相互融合的跨界教研活动逐步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2 跨界融合是学生多元体验与综合发展的需求

现代教育论认为:任何把知识隔裂开来进行传授的做法,都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综合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立体的知识。而跨界研讨恰恰能使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和目标要求的同时,通过有目的地阅读分析其他相关学科教材,以及和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及教法的探讨,来确定各学科间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综合“营养”。

不管是不是愿意,也不管有没有准备好,现在的中小学生知识存储量以及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生活与学习、游戏与科幻、儿童与成人、是与非、恶与善、美与丑等各种信息无所不及,电脑、电视、手机、漫画等都是学生触手可及的便捷工具。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世界,教师不能再依靠零散的经验和想当然的判断来对待某一批学生,而应把学生的一切都收入眼底、放入心间,用跨界的思维方式启迪学生自由的学习热情和方式,关注他们的生命健壮和精神成长,让他们插上个性学习的翅膀,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为最好的自己!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进入理想天地。

3 跨界融合是教师内涵发展与专业成长的需求

教师的内涵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意识、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等。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则依赖于教师自身内涵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学而不厌,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需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多内涵发展,从而使广大教师的个人素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正在发生悄悄的转变――由单一趋向综合。跨界研讨是一种全新的教研理念,即打破原有的教研习惯和教研思维,超越单纯的学科教研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研讨中,让教师超越本学科壁垒的视野,提升教师对知识和学习的理解,从而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观念引领未来,思想决定高度,跨界最难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观念之界。跨界的核心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要敢于超越传统的讲究程式、严密、控制的思维模式,寻找开放、多元甚至跳跃的思维模式,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拓宽学术视野,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更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解放思想、放开思维。只有思维跨越没有界限,创新才永无止境。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词汇;语料库;隐性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国际化人才的核心能力。《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五种能力,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核心能力”。[1]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也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交际。[2]霍尔的《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他在该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3]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是跨越文化障碍,而跨越文化障碍的根本途径在于揭示各民族文化中的隐蔽部分,找出民族文化间的隐蔽差异。[4]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语言的各个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隐性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一些字面上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词汇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因素,经常可能有不同的隐性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词汇的附加意义和感彩上。学生习得词汇本身具有的隐性文化内涵有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学工具

教师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下,帮助学生学习词汇本身具有的难以察知的隐性文化内涵,可以借助于大型在线英语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BYU-BNC)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在线语料库能提供海量真实例句,用于分析词的用法、搭配、类连接和语义韵等,从而使学生了解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除英语语料库外,还可以用汉语在线语料库进行参考对比。

(二)教学思路

借助语料库辅助商务英语词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的隐性文化内涵,基本思路可以根据Sinclair(2004)提出的词项分析思路:利用在线语料库或者在线语料索引工具对单个要学习的词项进行检索,“在索引行中观察其搭配情况,对词语搭配加以概括从而获得类联接关系,发现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和规律,用结构观察语义倾向和语义韵”[9],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词汇的隐性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进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语料库辅助的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融合法和比较法。融合法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而比较法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比较法积极的探索和挖掘词汇的隐性文化及社会文化意义。

(四)教学过程

商务英语词汇有词汇量丰富、专业术语多的特征,下面分别以商务英语常用词汇情态动词should、名词entrepreneur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1.情态动词should情态动词should是学生用的比较多的一个词,但是很少有学生注意到它本身附加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感彩。情态动词should在BYU-BNC和COCA中的左右各4(即+4)个词的跨距内搭配词按频数排序如表1。观察表1,可以总结出情态动词should的三个类联接:Sb.+should+V;Sth.+should+be+V-ed;Why+sth.+should+be+V-ed。由此可见,should义务、责任、建议、要求等,含有质疑的、命令的、直接的、武断的语气。而汉语中的“应该”一词表示理所当然,含有建议的语气。因此,should和汉语中的“应该”并不完全对等,虽然概念意义相同,但是隐性文化内涵不同。由此以来学生在使用该词时,会意识到它的民族文化差异和社会文化意义,从而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做到用词得体。2.名词entrepreneur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对entrepreneur进行搭配词检索,可以得到其搭配词,前十位的左1搭配词如表2所示,该词常用successful、young、named来修饰entrepreneur,这说明在美国,企业家往往是成功的、有名气的年轻人形象。另外四个搭配词business、internet、Silicon、Valley、software、说明在美国企业家一般出现在硅谷,从事商业、互联网、软件行业。可以推断出entrepreneur一词具有积极的语义韵。在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中对该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到在汉语中往往用成功的、优秀的、杰出的、年轻的、知名的、能干的、精明的、破产的、有钱有势的、白手起家的、私营、民营、乡镇、农民等词来修饰企业家一词,因此,该词在汉语中具有中性的语义韵。因此,虽然汉语中的企业家一词与英语中的entrepreneur一词在中国和美国概念意义相同,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企业家形象在中美两国的语义韵不同。通过对该词的中美文化内涵对比,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该词的隐性文化内涵。

(五)教学启示

教师用在线语料库辅助商务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例句,直观的将用词环境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发现词汇文化差异方面的信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跨越隐性文化障碍,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够根据具体的交际情景以及说话人与对方的关系来选择合适、得体的词汇进行跨文化交际,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立非,等.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2]严明.教学点津:跨文化交际教学实用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前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将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提升,拓宽学生的外语文化事业,是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为此,下文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1.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教育意义

第一,外语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不断的强化文化教学,能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好外语,并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第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能够逐渐培养其文化意识,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行为方式之后,让学生能够得体的使用语言。此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外语学习中,学生除了对语言文字符号进行辨识,不同语言的社会历史、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对语言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2.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2.1拓宽第二课堂视野

第二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相比,难度较大,更加关注的是英语文化方面的教学。由于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教学,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学生接触到英语文化的冰山一角。而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需要将课下知识与课上知识进行结合,并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以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综合交际能力的提升。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能够体现出英语文化氛围的课外活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表演英语短剧,并且短剧的形式需要源于大学英语教学教材,但是要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的同时趣味的形式,以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形式,将教育内容灵活化。在第二课堂中表演短剧演习中,教师可以将富有地域文化的故事进行改编,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感受文化气息。

2.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跨文化英语交际需要具有丰富的课外资源,课堂上书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来扩充学习资料。大学英语课外资源引用的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资源利用:第一,图书馆;第二,网络图书馆;第三,教师推荐。首先,图书馆是学生知识资源扩充的重点基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首先,需要学生接触到多元化的外国文化,才能够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相衔接。而高校图书馆中包涵着众多的国外文化典籍,是英语学习重点资源。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网络图书馆逐渐想兴趣,网络图书馆有着更加便捷的特点,学生能够在任意场所搜索到知识。此外,教师将适合的英语语言学习资料推荐给学生,学生能够进行优质针对性的知识学习,避免在进行资料搜集中出现盲目性。

2.3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同时驾驭两种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其本身涉及的领域极端广阔,在不同文化的交融过程中还会触及到很多从未接触的领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科学的教学体系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教学活动水平提升角度来看,科学的教学体系应当包括有学生跨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目标;基于教学目标制定的沟通两种文化的教学大纲,规定具象的教学活动目标;专业的、拥有外国留学经历的教师队伍;为教学活动准备的目标语言教学环境。

2.4研究英语文化背景

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主要从英语词汇和习语中获得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在平时的英语词汇与习语的学习中,能够将民族文化特征直接展现出来。英语的文化背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性,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扎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且具有着迥然不同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色彩。因此在实际的学习中研究词汇与中文词汇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实际的对比,能够从巨大的文化反差中迅速掌握英语文化内涵。例如,竹子的英文是“mushrooms”,在汉语中形容事物大量增长可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但是在英国不产竹子,所以没有这样的说法。只能说“like mushrooms”。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英语教学逐渐趋向于国际化。而大学英语教学正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点教学阶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浅显,不能扎根于英语文化内涵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本文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进行论述,提出提升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4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5

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近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纷纷着眼于质量提升,努力实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这种形势下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既是一次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的交流会,也是一次鼓舞士气、推进改革的动员会,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跨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从关注发展不发展,到关注怎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已由快慢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如何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回答的问题。新时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调质量优先,必须把质量提升摆到更加核心、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类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了规模问题后,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大众化时期谋求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甚。高等教育既要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内涵式发展是关键,质量提升是核心。

以质量为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上。各高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既是对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响应,也能有效杜绝千校一面、后劲不足的低水平发展方式。

以质量为核心,是加快教育事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程。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6

一词汇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最大载体,而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之一,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涵义。有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涵义直接影响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语习得者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深刻,就会造成词义对应的错位、词汇匹配的错位等问题。”由此可见,学习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词汇在词典中的词条解释,而忽视了词汇的文化涵义,教师成了词条解释的“搬运工”,词汇教学成了词典化的学习。结果,学生在阅读时既认识所有单词,又基本能够分析句子结构,但就是不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这是学生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缺乏了解所致。为了消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词典化的弊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运用英语词汇学基础理论来充分挖掘词汇的文化蕴涵,并将这些文化蕴涵传授给学生。

二英语词汇学简介

现阶段,英语词汇学(English Lexicology)是全国高等教育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选修课。人们往往顾名思义地认为英语词汇学就是学习英语词汇,与词汇识记和速成相提并论。这是对英语词汇学学科的误解。其实,英语词汇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词汇的历史发展变化、词义和语义关系、构词法、英语词汇的国别特征、英语习语、词语搭配和词典知识。该课程的目的是让英语学习者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历史演进过程,使其能分析和解释现代英语词汇发展所出现的现象,并提高对英语词语的理解、释义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英语词汇学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其亦具有相当的实践性。英语词汇学方面的本科教材在讲解英语词汇基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都提供了大量的词语例证。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中挑选一些与大学英语教材相关又能反映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词语例证来给学生讲解,让大学英语学习者在比较熟悉英语语音、语法的情况下有效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语言实践能力。

三英语词汇学与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告诉我们,在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学习英语词汇的文化蕴涵,充分理解英汉词语文化差异,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而作为现代语言学重要分支的英语词汇学研究为我们开展英语词汇文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下面我们将从词义组成、语义场和英语的主要变体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英语词汇学理论对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词义组成

英语的词义分为语法意义(grammatical meaning)和词汇意义(lexicalmeaning)两大类。语法意义表示的是词的语法概念意义,如job和jobs分别表示名词job的单数和复数意义。词汇意义指的是词的内容含义。例如,take,took,taken,taking,takes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所指的词汇意义却是一样的。英语中的虚词(冠词、介词、连词)只有语法意义,而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则既有语法意义又有词汇意义。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重点讲解实词的词汇意义。根据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词义的划分,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关联意义(associativemeaning)。概念意义指词在词典中的释义,这也是大学英语教材里对词汇的双语释义。词的关联意义则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参见分类图)

图1

学习英语词汇,首先要掌握词的概念意义,不然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譬如,cooker指烹饪用具,而不是厨师(cook);type writer意为打字机而不是打字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了解词的概念意义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过程往往蕴含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为了切实把握这些态度和情感,我们要注意学习词汇的关联意义。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词汇时过分关注词汇的概念意义(词典意义),而忽视英语词汇的关联意义。大学英语学习者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词汇只是一组僵化的符号,无法运用于跨文化交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词汇语义组成理论出发,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对词汇的各种关联意义的讲解。现阐述如下:

1内涵意义

词的内涵意义是指词所暗含的意义。比如,在讲解statesman一词时,教师可以把它与politician进行内涵意义对比,指出statesman表“忠诚的”内涵意义和politician表“欺诈”的内涵意义,进而用汉语的“政治家”和“政客”来比较学习两个英文单词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又比如dragon(龙)一词,汉语里的“龙”是高贵和吉祥的象征,我们也自称是“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dragon只是表示看守宝藏的怪物(monster)而已。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不要想当然地把dragon用来表达“中国”或“高贵吉祥”的内涵意义。上海东方卫视就曾用“Dragon News”来翻译“东方新闻”栏目名称,当然现在已改正为“PrimetimeNews”了。

2情感意义

情感意义是用来表达说话者态度或感彩的。“英语词汇中的大部分是没有感彩的,只有少数的词带感彩”。比如,以后缀-ster,-ard和-art结尾的词一般都带有贬义:gangster(匪徒),gamester(赌徒),drunkard(酒鬼),dullard(蠢人),coward(懦夫),braggart(好自夸者)等等。这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有些词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如:foreign(褒义)—alien(贬义), slim(褒义)—thin(中性)—skinny(贬义), loyalty(褒义)—adherence(中性)—partisanship(贬义), the good things of life(褒义)—luxuries(中性)—extravagances(贬义), dear old soul(褒义)—old woman(中性)—old witch(贬义), unclothed(褒义)—naked(中性)—nude(贬义), scholar(褒义)—student(中性)—bookworm(贬义)。

3文体意义

文体意义指词汇因适用于不同场合而具有的意义,分为中性文体意义、正式文体意义和非正式文体意义。能应用于所有场合的词具有中性文体意义,它们大都在初高中阶段学过。而报刊、教材和官方文件中的词汇是正式文体,具有正式文体意义。在口语交际中通用的词———口语词(colloquialism)连同俚语(slang)、俗语(vulgarism)、行话(professionalism)和暗语(argot)一起用于非正式文体,具有非正式文体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不能只依据词的概念意义就盲目使用,一定要考虑言语交际的场合是否恰当。比如俚语buck虽表示美元,但不能代替dollar用于正式场合。此外,在日常生活等非正式场合下,我们不宜多用具有正式文体意义的语汇,而改用相应的普通词来代替:

4搭配意义

英语中有一些词由于它们与其它词的固定搭配关系而产生了区别性特征,这就是它们的搭配意义。因此,我们在与说英语人士交流时不能依据汉语思维来随意组合词汇,否则会丧失词汇的搭配意义而达不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pretty girl和handsome boy两个短语中的形容词不能互换使用;tremble with fear(害怕得发抖)和quiver with excitement(激动得发抖)两个固定搭配中的动词也不能互换。此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搭配中可能表示不同的含义,如a suspicious woman(多疑的女人)和asuspiciouscharacter(可疑的人物)。

(二)语义场

2007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及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词汇量大约为5500个。如果仅靠死记硬背,学生是不可能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对这些词汇达到识记的基本要求的,更不用说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跨文化交际了。其实,英语词汇在语义上是有机联系的。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够从语义联系(语义场)入手来进行词汇教学,那教学效果将会有显著提高。

语义场(semantic field)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Trier)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些词汇在语义上有联系并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词汇系统。例如,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nephew, niece, cousin, husband和wife这十三个词构成了一个表示基本亲属关系的语义场。按其特征来划分,语义场可以分为同义场、反义场、同音(同形)异义场、上下义场、整体与部分义场等类型。举例如下:

同义场:big,great,huge,enormous,tremendous,gigantic,titanic反义场:black—white

同音(同形)异义场:flower—flour;lead (v.)—lead(n.); provided(v.)—provided(conj.)

上下义场:literature—prose, fiction, drama, poetry; fiction—short story,novelette,novel

整体与部分义场:kitchen—pan, sink, blender, closet, oven, microwaver,frige

根据语义场理论来归纳分类英语单词是学习词汇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把表示“住所”的单词house, dwelling,residence,accommodation和lodge归纳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英语词汇的主要变体

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南非,等等。由于上述国家的“历史发展、地理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各地使用的英语也就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语词汇学研究中被称作英语语言变体。二战以来,随着美国国力的日渐强盛,美国英语业已成为当代英语中最有影响力的变体。因此,了解一些美国英语的特点,对大学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虽同属于一种语言,但两者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在于词汇方面。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存在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的现象。

1同词异义

拼写一样的词有时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所表达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比如,publicschool在美国英语中意指公立学校,而在英国英语中却指私立学校;英国英语的councilschool才表示公立学校,美国英语的privateschool才表示私立学校。又如pants一词,在英国英语中表示内裤(同美国英语的shorts),而在美国英语中指裤子(同英国英语的trousers)。因此,在与英国人交往时就不能说“Yourpantsaresobeautiful.”(你的内衣是多么漂亮!)。而应改为“Your trousers are so beautiful.”(你的裤子很好看!)。要不然会让人啼笑皆非,同时也会让自己难堪不已!

2同义异词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有时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义(见表格)。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一个变体的词汇时,适时补充另一个变体的词汇,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学习英美词汇的差异以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和运用能力。

虽然英美英语词汇方面的差异会给大学英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为了增强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让其了解这些差异。因为稍不留意,哪怕母语是英语的人也可能会闹笑话。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访美期间作演讲时曾说他看到台下很多“homely faces”。其实,homely在英国英语中表示“朴实的”,而在美国英语中却意为“相貌平平的,姿色一般的”,是ugly(丑陋的)的委婉表达。难怪台下不少女性听众嗔怪不已。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词汇又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消除大学英语词汇学习词典化的弊病,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师不应再扮演词条解释“搬运工”的角色,而应充分运用词义组成、语义场和英语词汇变体等词汇学基础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词汇的讲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英语词汇学基础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LinChenzhangandLiuShiping.AnIntroductiontoEnglish Lexicology[M].Wuhan:WuhanUniversityPress,20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7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以各种方式传播英语文化,做好跨文化教育,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各种途径中,英语词汇是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工具,而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释例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催化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在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2004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曾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

1、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1. 1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因此,在中国实施英语教学也是一种跨文化教育行为。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所说的跨文化教育主要是指配合语言形式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通过语句,语篇学习外语,同时也在习得一种思维习惯、一种世界观、一套价值观念。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必须实现心理深层的调整,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因此,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意识”而非“认同采纳”。在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今天,我们根本无法认同采纳某一种文化而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各民族人民进行交流,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是有效途径。综上所述,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呢?

1.2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人”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为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铺垫。跨文化交际是指“发生在具有足以改变交际结果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不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可以发生在“大文化”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亚文化之间。外语教育所关心的是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包括大文化区之间、国家之间、跨国组织之间、本文化群体与对象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的交际。这种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可以在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完成,而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只能在英语教学环境中完成。因为文化教学是教会学生怎样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完成与社会环境相配的社会行为,传授的应该是关于文化知识的真实、地道的使用,而不仅仅是关于文化的知识。因此,在缺乏真实英语社会环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性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建立和提高这种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目标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自觉性。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涵盖如此之广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言,因为承载了上述各种文化内容而与文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但语言又不只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被抽象概括出来的,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现代学科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并非孤立存在,它深深扎根于它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两种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其语言(包括词法、句法、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映射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可以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胡文仲先生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王尔还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承载文化,文化制约语言。清楚认识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运用该语言的能力。 3、跨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结合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8

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教学方式变革

作者简介 江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由于学科教学的学科围墙化和知识隔离化,当前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碎片化定式,使师生处于一种理论与实践、理性与信仰、课程与学科间的被割裂的状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跨学科主题教学呈现的课程整合性、学科交叉性、内容重构性、教学变革性、学习创造性和学生主体性特征使得课堂的教与学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是解决学科教学矛盾,帮助教师突破学科教学思维界限的最佳方式。当然,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跨学科主题教学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多元样态

在实施跨学科教育的背景下,主题教学作为课程整合下的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逐渐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我国,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由不同学科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开发与选择主题,并围绕这些主题展开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形式化教学模式;二是通过一个教师围绕某一主题,让学生借助各种探究手段和活动及与主题相关的各类资源,对知识、资源与活动进行整合,使学生认知发生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跨学科的主题探究和实践体验活动,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自主建构学习、发散思维训练和多元智力培养的教育教学形态。

根据各学科之间的统整程度,主题教学可分为“单学科――主题”“多学科――主题”“跨学科――主题”三个样态。这三个样态在内涵延伸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单学科――主题”主要是以某一学科的知识为主题,适当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内涵、知识和理论等的教学方式,其本质是学科本位主义;“多学科――主题”则是以涉及多个学科的主题为核心,对两个及其以上的学科内容进行的联结性教学,各学科的知识、概念和理论仍然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且没有突破学科界限,体现了知识联结主义的本质;“跨学科――主题”当中的主题是整个主题教学的核心目标,与此相关的各学科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其评价标准都得重新设计,这不仅具有了高度的知识统整性和内容整合性,而且还具有了课程的建构意义,因此其本质是主题建构主义。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后者。

根据实施主体数量不同,可以从教学形式上将跨学科主题教学分为一人承担的主题教学和多人合作的主题教学,二者在多学科知识、课程整合能力、跨学科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知识的表现载体上都有着较大差别,前者的挑战极大。

二、跨学科主题教学面临的多重困境

作为“上承课程建设、中接课堂教学、下启学生学习”的关键,跨学科主题教学应该是撬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锁钥,它与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一起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成果。

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寻找并挖掘教育教学困境,即探寻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不易解决的事物的麻烦状态”和“两难困境”。其中,“两难境地的观点――不只是在两种观点之间的困难选择,不只是在不同抉择之间的平衡行为……而是意识到竞争的目标和价值观之间内深刻的、难以撼动的矛盾”; 二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疑难性思维的不足,解决教与学实践中存在的悬疑性体验困境,以最大程度激发生命活力和释放教育潜力。因此,寻找、挖掘并解决教学困境就成为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关键任务。实践中,跨学科主题教学面临着观念、知识、资源、实施和效益五大困境:

观念困境。教师是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主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有两种错误观念:一是学科教学与跨学科主题教学从根本上是对立的;二是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就是否定传统的学科教学。前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主要是打牢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育一直以来是靠学科教学来进行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会产生轻视学科、去学科化的倾向,从而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不牢;后者认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以打破学科边界、整合知识结构、融通知识地图、探究生活问题、实现知识建构为目的,这与传统的固守学科壁垒、深挖知识细节、解剖内容散点的做法截然不同,从根本上动摇了知识根基。因此,教师要逐渐树立“学科教学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主题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整合和升华”的教育观念,真正处理好主题教学与学科教学的辩证关系。

知识困境。跨学科主题教学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知识难题。教师和学生们通常认为,知识都是学科知识,是课程教材承载的内容,有着严格的学科界限;二是师资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分科教育和知识教学,师范教育更是如此,教师的培养旨在追求学科教育的纵深化和专业知识的专业化,缺少知识的综合化思考、统整化培养、一体化培训和系统化开发。因此在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时,主要还是以单个学科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既使得跨学科主题教学缺少了知识整合的功能,难以突破学科边界,又阻碍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使跨学科主题教学陷入“分科教学――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困境。

资源困境。跨学科主题教学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课程教学资源,方能有效实施。以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都是单纯从字、词、句、段落及中心思想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常规教学度量之则会陷入资源困境。如果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角度进行重新整合的话,则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实践当中教师至少需要统整四个方面的资源:一是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即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对圆明园是否有生活经验、心理认知和知识认识;二是教师需要跨学科知识和课程整合能力,既要熟知圆明园的历史过往、辉煌文化与兵燹毁灭,还要能认识到此篇文章是一个跨语文、历史、美术、建筑艺术的学科整合主题;三是需要链接来自家庭、社区、场馆、自然等外部资源,如需要家长帮助小学生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需要学校联系场馆方让学生进行学前参观体验,以丰富学生的前知识结构;四是教师在进行主题教学设计时需要重新建构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流程、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等于是以教材文本为素材重新创生了跨学科主题,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设计和建构。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一个师生内部的知识资源与外部的场馆自然资源的聚合,是一个学生体验活动、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与学生知识生成能力的资源整合。

实施困境。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否真正得到有效实施,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组织教学,既要引导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主题教学,教师必须解决两大难题:首先,要破解班级授课制中学科知识的“输入―输出”弊端,实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其次,由于没有确切的教学手册和具体案例可供参考,教师要自己设计编写跨学科主题教学手册,以保证教学顺利实施。

效益困境。跨学科的取向强调人与人之间、领域与领域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对于跨学科主题教学来说,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攻克跨学科主题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给予了所有学生以平等参与、共同学习、探究问题和启发思考的机会,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产生积极作用,但学生们不一定能从中获得准确的知识,以提高考试时的个人成绩,这对部分过于追求分数的学生来说则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

三、跨学科主题教学面临的多方挑战

要做好跨学科主题教学工作,除了应“正视困境,勇于面对”外,还应直接面对“主题选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的挑战。

主题选择的挑战。主题是代表重要意义的词或富有生命意义的词语,意即主题不是普通意义的词语,而是文本学习中的核心词语,体现了精神内涵。选择主题时,教师应先做好梳理学段内、年级内的学科教材内容、熟悉掌握学科课标、了解其他学科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然后再将目光重点聚焦到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通识性和文化性的题目上来;整合主题时,教师应在选择主题基础上确定该主题涉及哪几个学科,每个学科课标要求主题突出什么,又能提供哪些证据资源进行支持;融合主题时,要求教师在前两者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课程教学方案。综上,确定跨学科主题必须经过“跨”、“整”和“融”三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学科主题教学不仅有了课程整合的实质,而且有了课程创生的内核。

教学模式的挑战。在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之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跨学科的程度甄别判断并实施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跨学科主题教学有“渗透式教学”“集中式教学”“联合式教学”和“整合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科之间关系不同,主题教学实施“渗透式教学”。该模式以主题大纲形式,安排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顺序,教师引导学生用其他学科的内容帮助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按照时间集中与否,主题教学实施“集中式教学”。该模式利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或几天时间,专门进行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主题教学;按照实施主体的协作程度,主题教学实施“联合式教学”。该模式由多学科教师共同围绕一个主题,从各自学科出发将彼此联系的内容整合起来统一实施的教学样态;按照学科内容的整合程度,主题教学实施“整合式教学”。该模式要求教师或教师小组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将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整合,以超越学科界限,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的完整性。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9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育策略

一、跨文化意识概述

美国知名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某种视角上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两者相互依存。所谓跨文化意识即是指,学生对于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异同的敏感程度,以及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根据外国文化调整自己语言行文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能够帮助学生以开放性的心态,正确面对本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异同,在尊重交际过程的基础上,可以自如切换、灵活恰当地处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文化,语言表达更好精准到位,对学好英语语言至关重要。现实中,受多重因素影响,高校学生跨文化意识表现出了些许不足。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意识大打折扣,跨文化交际行为动机及目的更多的源于被动参与,思想认知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据访查发现,当前阶段的高校学生虽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普遍重视,并积极参与相关系列活动组织,但是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水平有限,导致其体验不佳。

二、基于跨文化意识培育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

跨文化意识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基础,其相关培育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跨文化意识培育的高校英语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对课程架构各方面提出了要求,作者结合上述分析及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践行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1、提升认知水平

思想认识是行为实践的基础,唯有建构科学的跨文化认知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引高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实践。综合来讲,跨文化认知体系的建构并非天马行空,需要紧密与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目标等相关联。具体而言,教师作为高校英语教学主导,要着重加强其思想观念建设,明确发展思路,切实提升他们对跨文化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并使之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投入到跨文化意识培育工作当中去。同时,在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目标导向下,进一步细化英语教学目标体系,将跨文化意识培育纳入到工作范畴中,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锻炼,提升英语教学效果。这要求教师不断总结英语教学经验,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差异,确定科学的践行方法。另外,教师还需有效处理好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隐含关系,将英语交际作为教学主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导向,促进多层次合作,突破英语教学重难点。为此,高校应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更新教师思想理念,丰富其学识涵养,提高他们的教学综合能力素养。

2、丰富内容结构

语言作为丰富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关联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在当下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情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教材编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将文学、科学以及英语基础知识等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增添了文化元素的渗透,有效改善了知识面狭窄问题。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其中隐含着多个方面的知识,有着极其丰厚的内涵底蕴,并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具体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再现能够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生动形象,如文化、政治、经济、工业等等,有机地将人文思想灌入其中,升华英语课堂的艺术品位。基于此,高校英语教师可就风俗习惯、文学素养、价值观念等跨文化意识元素对学生进行培育,从而提升他们对本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课堂的导入,为上述工作展开提供了有效支持,教师可充分借助网络搜集与中西文化对比相关的素材资料,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呈现出来,刺激学生感悟。

3、创新教学技法

科学的方式方法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跨文化意识培育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应注重教学技法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之营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氛围,实现跨文化意识培育目标。素质教育结构下,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衍生出了诸多有效教学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法、对比讨论法、情境导入法等,这些均可应用于学生跨文化意识培育工作中。例如,教师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结合英语教学需求,设计相应的主题任务,督导学生完成,使之注意力精神高度集中在一起。如,以family为主题,让学生梳理自己的家庭类型及成员关系,并进行英语表述,同时要求其查阅西方家庭类型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以便于使之更加深刻地认识中西方文化异同,从而充分掌握英语这门语言,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在此过程中,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下,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释放,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但仍旧不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实时关注学生行为动态,及时介入引导和帮助。

4、组织多样活动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升华理论的手段。基于跨文化意识培育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应注重理实一体化模式建设,组织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领悟跨文化交际内涵,潜移默化中形成他们正确的意识。我国跨文化领域研究专家胡文忠教授指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直接性的交流和语言接触,或利用直接交流的方式学习他们国家的文化,是有效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最佳方式之一。据科学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际体验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及对相关词汇的敏感度,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其焦躁情绪,从而为之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建设深化,加之“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为高校跨文化交际活动组织提供了利好政策环境。为此,高校应紧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加强与国外知名院校的合作,通过交换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外资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场景当中去,强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10

    一、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学界亦称“交叉学科”,该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跨学科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由原来的多种理解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含义。就学术含义而言,跨学科至少可以具有或引申出三层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或教育活动。[1]这是跨学科的基本含义。二是指包括众多的跨学科学科在内的学科群。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学科学科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所有具有交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的总称,通常被称为交叉科学。三是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的规律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高层次学科,确切地说,可以称为“跨学科学”或“科学交叉学”。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含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在经合组织(OECD)出版的《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文集中对跨学科作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各门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和学者学术兴趣的转移,以及社会需求的激励,迅速掀起了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IDS)的热潮,并于70年代在法国召开了首届跨学科问题国际研讨会。跨学科研究被界定为:“回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者选择一个话题的过程,这些问题或主题用一门学科或专业来处理可能显得太宽泛和复杂……跨学科研究吸收各学科的观点并通过建构一种更全面的看法来综合它们的视野。在这种方式下,跨学科研究不是一种简单的补充,而是学科的补足和修正。”[2]这是对跨学科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其余的界定,如德国着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3]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4]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仲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5]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学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即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综合的、复杂的、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研究范式。

    教学论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呼唤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产生。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指谓以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特定领域,跨越学科之间传统边界,引进与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从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系统、深入探讨的一种研究范式。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既是教学论和其他学科跨越边界进行研究取得的结果,也是教学论研究领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与方法以求拓展与突破的结果。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教学论研究的问题是综合和复杂的,是任何单一科学不可能对它分析透彻的,更不能对它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为如此,教学论研究也就走综合性、复杂性问题解决的新路径——从单学科研究发展到跨学科研究。第二,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互融性。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教学论研究者一方面站在自己的学科立场上,努力保卫自身所在的学科领地,另一方面又极力地向外扩展自身的学科疆界。扩展的结果是,教学论原有的学科边界被打破了,教学论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性样态。如与哲学的融合,就有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实践论的互融性;如与系统科学的融合,就有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互融性;与相关横向学科的融合,就有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信息技术学的互融性。第三,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代跨学科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是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需要的产物。大量事实表明,它能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现代教学论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实践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的复杂问题。单举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这一问题为例,该问题域已经从原来由单一教学论学科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决策服务的,具有很强的解决综合、复杂的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活力。

    二、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的成就,教学论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促进了教学论学科走向成熟和体系化,现代教学论正在由一门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数量可观的学科群,而且提高了对教学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

    (一)教学论研究找到新学科视角的支持与论证,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展

    由于传统意义上学科边界的存在,以往关于教学论的研究,视野相当狭窄,往往只是以教育学或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教学诸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束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思维,而且使得教学论研究过于片面和局限,难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本学科的发展。在跨学科研究兴起之际,教学论研究也顺应这种新的研究取向,从多个视角来关注对教学论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学科新成就的研究。如对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脑科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关注。通过跨越学科边界,打破学科壁垒,教学论与其他学科携手合作,不仅在量上扩充了教学论的内容与结构,而且使教学论在质上得到新的提高,也使教学论通过其他有关理论、学说成就的吸收与借鉴,拓宽与充实了教学论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教学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完善。譬如,教学论跨社会学研究“揭示并研究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在理论上,将有助于弥补原来教学论研究在这方面没能展开和具体研究的不足,从而在揭示教学本质的基础上如实地说明教学活动的丰富个性。揭示并研究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将教学活动的研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可能克服种种脱离社会历史实践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倾向,克服自然化、个体化、形式化等抽象化的研究弊端和偏向,使教学活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所参与的社会活动,并具有高效性、发展性。”[6](17)又如,教学论跨文化学研究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来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将文化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之中,揭示教学与文化、文化变迁与教学变革、教学变革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及多元文化与教学等的关系,使教学论研究在“教学与文化”的并列关系之外,又开辟了一种研究领域,即教学不只是文化传承的生命机制,而且教学本身就是文化,就具有文化性。而文化本身是丰富的,所以教学从而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在这个概念下,教学中的一切现象、一切人、一切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都可以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来诠释;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站在文化学的视角进行审视,文化学为教学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7]概言之,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促使教学论与其他学科“联姻”,有助于拓展与丰富教学论的研究领域,为教学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的支持与论证,促进教学论学科基础的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