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知识十篇

时间:2023-11-20 17:54:00

创新意识的知识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1

一、意会性知识的内涵

意会性知识是迈克尔・博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博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具体到技术领域,他发现关于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论述并不能把这种能力表达完全。任何一项技术都可被看作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术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术两部分。他把前者称为明言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意会性知识。

技术史家福格森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意会性知识不容易被表达和转移,因为它是难以编码和难以整理的。他依赖于个体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植根于个体受到的环境约束,难以规范和学习。意会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难以捉摸,不易识别,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描述,不易模仿和复制。

二、意会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了主导的生产要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源于其技术知识基础、尤其是意会性知识基础。意会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的主体。实际上,企业里的大部分知识是由储存在企业个体头脑中的意会性知识组成的。据统计,意会性知识大约占知识总数的90%。人类任何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述形式呈现的明确知识,都依赖于意会性知识的存在,都必然有意会性知识的支撑。也就是说,人类所有的知识,要么是意会性知识,要么植根于意会性知识。人类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默然的认识过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意会性知识是所应用知识的内核和内容,而明言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达和转述的外形。相反,作为内容,意会性知识却可以不依赖语言和其他表述方式而存在。正如莱・杨所说:“明言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的尖端,意会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意会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明言性知识不过是树的果实”。

尽管当前发展趋势正走向知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地”增长知识,意会性知识仍将是生产和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大部分知识所固有的意会性本质,意味着知识转化有天然的限制。意会性知识的“明言化”,不可避免地会以牺牲资料或数据为代价,一部分知识将会在这一过程中损失殆尽。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本身必然涉及到意会性知识的使用和产生。博兰尼认为,人类知识源于个体直觉。科学就是把构成潜意识学习基础的意会性直觉解释或阐述出来使之易于理解和掌握,科学创造最初就滋生在这种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直觉的氛围中。依据这个观点,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认为,组织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个体意会性知识向集体意会性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从而组织的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运用意会性知识以及鼓励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交互作用的能力。

企业的意会性知识主要源于工作实践。在企业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自己也经常难以表述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些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而不选择其他,而他们这些说不清原由的选择对他们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我们只能把他们的这些意会性知识称为“直觉”、“灵感”、“智慧”或者“经验”。它包含了人们对各种问题的感悟和直觉,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索和判断。一旦这些感悟和思索被激发,并通过某种机制在企业员工之间流动和传递、交流和共享,就会更加明晰、更加丰富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三、意会性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从技术创新的观点看,意会性知识是企业创新之源。这是因为,意会性知识既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简言之,意会性知识孕育着“正确的”技术和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连续发现和解决,预先定向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它反过来融入个人或企业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累积性增长。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等人认为,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显然有别,不止于此,它们还是互补的,两者的社会相互作用还能创造知识,并且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知识生产过程,即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的交互作用过程。他们进一步认为,扩散企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知识携带者”把意会性知识从企业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进而这种观点认为,当企业环境鼓励个体分享思想共同进步时,伴随着企业个体间相互学习的浪潮,往往会发生技术创新。这再次说明了意会性知识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虽然意会性知识对一个企业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但其固有的特性决定了意会性知识极难捕获和传播。实践表明,意会性知识的传授和继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徒关系、个别传授及知识管理社区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经常把个体看作知识的携带者,为了更好地利用个体的意会性知识,企业会识别不同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以便合理安排他们交流,帮助企业转移知识、完成任务、或是做出对企业有用的创新。与西方国家的企业相比,日本公司的成功在于他们更擅长将某个人的意会性知识转化为另一个人的意会性知识――即建立知识共享的模式,因而也就更擅长于调动意会性知识进行创新。丰田公司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当丰田公司想要把自己的生产技术知识转移给一个新建立的汽车装配厂的新员工时,比如最近天津和丰田合作的项目,丰田会选择二三百的核心新员工,送他们到已有的类似工厂的生产装配线进行几个月的培训和工作。在跟着有经验的老员工学习和工作几个月后,这些新的员工就会回到新的工厂。跟随他们一起回到新工厂的有一二百名富有经验的丰田工人,这些老员工会手把手的辅导这些被遣返的工人,直到确认丰田的意会性技术知识已经完全移植到新工厂。

毫无疑问,意会性知识在彰显公司特色,做好成功准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有鉴于此,通过组织内的先期知识共享,增强对意会性知识的获取能力,被认为是对技术创新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四、基于意会性知识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众所周知,知识的社会内生性反映了社会关系网络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和组织构成的,同时强调人类知识的意会性本质以及个体与集体学习的动态联系。所以,意会性知识只能在特定的范围中实践或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传递,宏观的社会环境是学习意会性知识的大平台。企业是无数个体的有效组合,个体的成长背景、教育等特有因素构成的价值观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社会是企业文化的土壤,那么个体价值观就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有机化肥,它们的本质关系和相互协调决定了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也为意会性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氛围。组织学习就是从个体间意会性知识共享开始,通过系统整理转化为明言性知识,完成了知识在组织内的传递和扩散。组织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获得一种对主体和企业而言是新颖的经验。这种新经验或是现有的、或是未知的、或是需要探索的。无论哪种经验,一旦获得,企业个体就会借助组织有效机制和规则及时地在彼此之间交流互动。在这个经验共享的奇妙过程中,新知识、新概念或新想法也许就跃然而出了。在所有的创新环节中,捕获这些稍纵即逝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企业在创意收集、筛选、整理和提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工作的研究开发,把好的创意转化为新产品或新服务。技术创新活动到此并没有完成,只有把新产品或新服务变成专利,进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通过销售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利润。事实上,在整个创新过程的主要活动中,几乎都伴随着意会性知识的产生、形成、交流和再创造。体现这种观点的是基于意会性知识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图1)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2

一、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如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中的“25×16”这个例题时,我先出示一道加法算式:

让学生计算,问:这样计算麻烦不麻烦?(生:麻烦。)你们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生:可用“25×16”计算。)对“25×16”,除了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列竖式计算外,有没有不用竖式就能口算出来的方法?这时学生纷纷动脑,想出了多种方法:

①25×10+25×6?摇?摇?摇 ②25×2×8

③25×4×4?摇?摇?摇 ④25×8+25×8

⑤(5×4)×(5×4)?摇?摇?摇 ⑥5×16×5

我对每一种做法都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说:你们的每一种做法都不用笔算就能很快算出得数,你们真了不起,想出的方法比课本上多得多,课本上只用了你们的第三种解法,今后你们计算时觉得用什么方法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计算。这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数学的方法,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效果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且灵活运用。

二、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适当采用灵活、多问、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设计制作几何模型,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设计各种不同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自编应用题,还可以设计一些用非常规思路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当时机,以灵活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如学习测量时,我让学生说说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拿着卷尺爬上去量;有的说测出旗杆的影子,再根据杆高与影子的比例,算出旗杆的高度;也有的说升旗时先在旗子的顶端绑一根绳子,让绳子跟着国旗一起升到旗杆的顶端,然后将旗降下来,解下绳子一量便知道;还有的学生说不要那么麻烦,问一下做旗杆的人就知道。可见,处处都有学生创造火花,即处处是创造之地。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尝试、创造的自由,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想。尽管有时学生有些“异想天开”,但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和赞扬,因为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不能充当“消防队员”,而应以自己的素质和创造力感染学生,努力创建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操作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包括成功和失败在内的多样性操作,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操作,你会发现学生是创造者。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需要通过操作得到,分组操作四种情况:(1)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2)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3)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4)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通过上述各种操作,由学生分别说出操作结果,再通过列表、比较各种操作结果,发现只有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最后,全体再进行一次验证操作,统一认识,强化操作结论。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3

[关键词]创意产业 价值链 知识整合

[分类号]G124

1 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达国家将其纳入战略和支柱产业的地位,其发展规模和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运作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的活动。因此探讨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整合问题,对于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意产业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的说法。根据国内外有关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有关创意产业较有影响的定义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对创意产业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据这一概念,创意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另一个被多次提及且引用较多的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的概念――创意产业是指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在这一概念中,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及推动,蕴含了一种新兴文化理念和经济实践。

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4个部门共同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他的定义强调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属于自然科学中各个部门的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创意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创意活动中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

以上有关创意产业的概念,重点突现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强调的资源主要是“知识型”的“创意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体现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效应。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应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及创新度很高的任何产业。从上述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和“知识及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

1.2 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是由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创意产业发展之初就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物理空间的集聚造成某一地区创意产业中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和组织结构复杂化,较之传统产业“线型”产业链形式,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明显呈现出“网状”的特征,加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形成了创意产业的融合趋势,这为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根据美国竞争战略权威专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延伸的产业价值链的模型来分析,创意产业中的企业围绕某种特定市场需求或进行特定创意产品生产(或服务),其间涉及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起辅助作用的生产活动构成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例如小说《哈利・波特》的成功畅销,使得众多企业参与开发和分享哈利・波特的创意成果,它们在图书、电影、游戏以及衍生产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哈利・波特》的小说被翻译成64种语言,前6部小说的全球总销量超过了3.25亿册。而由时代华纳投拍的《哈利・波特》,前5部电影的票房累计43亿美元。游戏方面,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就已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2007年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同名的游戏首度在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任天堂的新一代游戏机)上同步发行。在美国,Mattel和Hasbro公司(两大著名玩具生产商)共同负责对衍生产品的开发。此外,罗琳的官方网站也成为魔法幻想的奇趣乐园。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价值增值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可见,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是以文化创意和知识创新为核心,其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生产、创新和共享,产生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由此,从事相关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之间形成了互为基础、互为依存的“网链”关系。

2 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分析

2.1 创意产业价值链与知识整合的关系

所谓知识整合是指知识的重构与综合,企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和扩散,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使不同主体、多种来源和功用的知识相互结合并综合成为组织的知识,即组织共享并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知识,最终使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知识整合过程渗透存在于创意产业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它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正是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传统的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催生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在影视产品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基于影视特技、三维动画和视觉仿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产业的渗透,使得电影、电视等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技术和内容的有机融合。“3C”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催生了大量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兴业态,推动了文化创意内容的有机融合。例如,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即时聊天、在线游戏以及下载音乐和观看影视节目等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实现网上聊天、下载图片音乐以及互动游戏等功能。而《云南印象》、《印象・西湖》等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则巧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源远流长的民俗传说、名闻遐迩的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整个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形同于知识创新活动的螺旋上升过程,知识整合与转化活动贯穿始终。根据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型揭示。知识转化有4种基本模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 nalization)如图2所示:

据此分析产业价值链的知识转化过程。

创意设计阶段:表现为个体间隐性知识共享到创

造新的隐性知识过程(社会化)。新的创意设计,通常产生于个人长期经验积累到某一时期的灵感进发,这依赖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头脑风暴)情境模拟、反复实验等。对创意企业而言,由于交互间的个体大都具有共同的心智模式、行业经验及相似的观点,彼此的碰撞交流有可能催生一项新的创意或设计方案。

产品开发制造:是把创意理念(设计)开发、制造、转化为一项创新(产品),以获得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因此需将创意设计(隐性知识)明晰化,一种明确的概念性知识,如通过隐喻、类推、形象化语言、可视化工具等创作新成果,或项目组合作开发制作新产品(合作学习),进行模拟试验等。此形同于把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外在化),其间蕴含大量艰苦的知识创造活动。

市场运作推广:为实现产品的商品化,需要一种整体的方案(平台)将企业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以保证整个组织(或产业价值链企业)、人员能及时得到必要知识(信息),此过程借助某一机制(组织机构、信息平台、实施方案等)将企业组织(伙伴)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组合化),围绕新产品市场化目标,实现供应商、分销商、广告商等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版权买卖、授权许可等方式,使创意成果(作品、动漫游戏、新型设计等)在社会传播,实现商品价值的市场最大化。

商品消费阶段:新作品、新成果通过商品交易会、展示会、媒体传播、零售商等渠道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由此获得新商品的知识产权消费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同行同业者也从新产品中有所启示或领悟,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这如同显性知识转化为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内部化)过程。

所以,从创意产业价值链中可以看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其形成依赖于个体和企业组织固有的知识创新,其间,个体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部化的互相作用和转化,这实际上就是创意生成、产品开发制造和知识共享与转移的过程。学者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组织知识产生螺旋,在这个螺旋中,知识逐渐由个人层次上升到团队层次,进而上升到企业层次。

创意产业价值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利用,进行知识创新与转化,实现财富创造的整合过程。其生产运作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价值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个知识链,一个创造递增价值从而使产业不断发展的价值链。

2.2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障碍分析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个体的创造,但是促进个体进行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则需要一个环境和过程。而知识的特性及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个体和组织认识理念的偏狭,加之企业间个体和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别,都会给现实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带来制约。

2.2.1 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会妨碍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实施在创意设计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创新,尤其是个体员工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才华、经验、技巧等)为集体共享。而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维上必从的一言堂”体制,“一招出错、万策遭贬”的狭隘偏见,僵化保守的用人机制,个人间的自私嫉妒等都会防碍个体主动奉献、大胆创新。

在产品创作开发阶段,既需要把个体独特高妙的设计理念和创意(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还需要多家创意企业齐心协力的精诚合作。从创意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来看,更需要将艺术、科技、经营、管理等各种知识很好地融合创新。然而创意产业领域,行业间利益之争造成的隔膜疏离普遍存在,缺乏灵活应变的扁平化组织机制,缺乏先进科学的知识系统工具支撑,无法建立知识转化所必须的信任机制和高效的创新团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进程。

在知识产权交易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或个人,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所形成的绝对优势,达到控制市场规则和相关行为的目的,以换取应得的回报。企业在知识垄断和知识共享之间抉择的矛盾心理形成对知识共享的认知障碍。这在一定时空内可能阻碍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例如相关企业利用专利联盟操控产品价格,限制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遏制了创新性企业的成长等。

2.2.2 知识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知识共享的实施

・知识低成本共享与知识创新高风险性并存、知识创新长期性与知识使用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创意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动力,甚至不愿投入成本进行知识创新,加上知识共享中各方所得利益的失衡,知识作用的难以准确度量和评价,都使得创意企业在面对“成效不确定性”时很可能仍沿用“有把握的旧惯例”,而拒绝吸纳新知识、新模式。

・知识公共产品的属性,可以零边际成本传导,这导致了创造知识的企业面临着能否得到他人使用知识时的合理回报。一方面,预期的知识接收方者难以准确评估所买知识的价值效用;另一方面,知识出让者在知识交易时面临着外泄的风险:买者在合约终止时可能出售知识,或买者可能或多或少地把知识泄露给未授权的使用者。知识共享导致的成本收益不对称会直接阻碍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知识本身的隐含性也阻碍了其共享实现。研究证明,经过说明的知识和编码性知识,失真程度较低,便于传播;而具有特殊价值效用的隐性知识传播,则需要特定组织的共享机制来推进。

可见,知识共享效果取决于供需双方的真诚合作与彼此开放程度,取决于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与推进社会知识创新平衡机制的构建。

2.2.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制约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重要基础。有学者把“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新的外部知识的价值,吸收它们,并将其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他们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建立在个人吸收能力的基础上,但并非个人吸收能力的简单叠加。它一方面依赖于组织与外部环境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与企业专业知识的性质和分布密切相关。另有一些研究者也从组织学习、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等角度考察吸收能力。尽管分析的角度不同,总体上存在以下观点:吸收能力既与知识本身的属性有关,也与企业内外部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知识吸收的情况不仅取决于吸收方的吸收能力,还受到受让方诸多因素的制约。

3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保障机制

3.1 鼓励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创造交互式沟通的良性环境。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推动相关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改进组织内、外知识、信息的交流通路,提高企业识别核心领域的知识需求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知识特性带来的共享困难。

创意产业的发展聚合了大量知识型人才,成功的组织间交流使人们可以以价值增值的方式应用他们的知识。创意产业的集聚特征也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集聚在一起的同类企业可以营造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氛围,创造把知识转化为新产

品和服务的契机与途径。

3.2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下的知识共享机制

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和创新,其产品多是创作者个人或组织创意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正是主体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享有的合理垄断权力。创意产业所依赖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易逝性、难控制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其产权问题必须由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和调整。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不仅是创意企业、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而且是激发创意产生,推动创意成果转换,促进创意经济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

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要统筹兼顾,制度没计应兼顾各方利益平衡。一方面,既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与知识产权制度有关的市场秩序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还可以在创意产业园区或企业里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对企业和产业项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一条龙”综合服务。如,在创意研发阶段,注意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在知识产权交易阶段,加大政府对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公共平台建设与投入,完善公共网络建设及服务,重视对新兴的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企业投资、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3.3 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共享评估体系

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和估值,缺乏合理的知识转化有偿机制,就不可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这不但妨碍了创意产业领域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还极大阻碍创意企业生产力的转换和创意经济价值的实现。因此,要从推动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激发个人创作、促进社会进步的多维角度,探讨研究与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性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体系,例如,对有关创意企业的原创产品、专利成果、服务(项目)品牌等知识创新成果,结合社会影响和市场效应、技术创新程度、是否有利于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给出多重权重的量化估值,为企业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社会信誉评价等提供科学合理的参照。有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估,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知识整合的内外环境,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的推进个人和企业间的知识整合活动,从根本上消除知识整合的障碍,推动知识共享局面的形成。

3.4 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的重要基础。创意产业的知识整合依赖于企业整体知识整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推进创意产业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剧烈变化的企业环境下,只有能快速进行产品创新,并且拥有整合和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全面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而企业吸收能力更强调整合、构建和重组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组织能够及时地根据环境变化更新知识的能力,使能力与环境保持一致;二是强调整合和重组组织内、外部的知识、技巧、资源和功能性能力来配合环境的改变。总之,企业的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必须随时淘汰旧知识,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来,这个任务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知识整合任务本身来说,它也永远不会停止于某一点,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知识的产生,都需要摒弃旧知识,进行知识更新。

4 结语

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的知识整合,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实施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的知识整合过程。一方面,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市场的支持和产业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吸收和创造新知识,因而需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只有适时构建基于产业价值链的顺利实施的环境和保障机制,取得多方社会资源的相互配合,才可能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效益最大化,创造产业链企业互动双赢、共同获利局面,从而促进产业系统整体升级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主编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0-13

[2] DCMS. Creativelndustry:MappingDocument1998. UnitedKingdom.Departmenl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 [2009-12-23 ]. ht-tp://www, culture, gov. uk/Referenee_ library/Publications/ar-chive1998/Creative_lndustries_Mapping_Document_1998, htm.

[3]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96:90-98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6-37

[5]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经济管理,2009(2):31-47

[6]卢锐,知识整合理论研究,情报杂志,2005(11):85-87

[7]Nonaka I, Konno N.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lion forknowledge cr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40(3):40-54.

[8] lnkpen,Dinur A C. AKnowledgeManagement rocessandlntemational-JointVentme OrganizationScience, 1998,19 (4) :454 - 468.

[9] Cohen W M,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etlveon learning and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4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创新;知识产权

网络时代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大学体制、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亚学院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握主动权,提升竞争力,是我们思考的着力点,利用好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准确判断教育发展的新未来,借助机制优势,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上,设计好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体系,必须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对接起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创新成果转化拥有法律的保障。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的基础分析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大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性思维,即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也是对接学生走向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把创新思维的培育纳入到重要的教学质量评估环节。在创新思维培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辩证和认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想认识的思维过程,提升探索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形式,启发学生运用大数据时代的新颖、独特、分解与构建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的基础。

(一)创新思维体系与专业培养对接

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国家对行业岗位的规格标准来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启发式、顺向和逆向、价值机构等思维模式,然而,创新思维的培育是建立在知识需求和价值结构体系上的。因此,要把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与创新思维培育对接起来,这就必须通过有形课程体系和无形课程体系的科学融合,使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拓展专业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的潜能,老师要学会做一名大脑风暴的创新思维开发者,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愉快学习,勤于思索的探求真理的目的。

(二)创新思维培育与心理调试对接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式走向拓展性思维,树立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的行为养成,每个在创新思维的形成都离不开心理调试,在遇到思维瓶颈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根据自身发展的环境的需要对自己进行的情绪控制和调试,竟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问题。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创意构思、创造发明的驱动力,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运用所学创新思维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并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调试体系,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思维开发的培育方式,主要包括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率测评,将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和心理调试对接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三)创新思维培育的课堂与课外的对接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育还应该拓宽创新、创意、创业课程体系服务于专业课程,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思维方法,增强专业课的学习价值和效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创新环境;可以把课外活动置换为弹性学分、把主辅修专业,跨专业、跨学科等,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理论向创新实践交叉式转化;积极进行专业课教材改革与创新思维方式对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对接,更新活动内容,善于吸收信息技术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思维。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碎片化,网络话语的概念化,信息甄别的复杂化等对知识产权认识较为模糊。而知识产权意识的形成,则需要对发明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的保护保护意识,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思维来对接创新思维的健康发展,形成创新思维培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塑造,也是人才战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故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是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前提基础。如果在创新思维培育的过程中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那将会失去原创力,影响创造与发明的积极性,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弱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要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接轨,做好创新思维培养要理顺与知识产权的逻辑关系。首先,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布局设计创新思维教学规律,在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上打好基础,重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成果转化,把握好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形成在知识产权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①专利、商标的意识;②侵权救济意识,如遇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可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养成创新思维和经济利益合法化意识;④合理正当的竞争意识;⑤商业保密意识。其次,要处理好创新思维培育与课程体系的关系,要梳理好专业课与创新实践课程的融合关系,在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提出的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上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创新思维课与创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的对接关系,抓好协同体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竞合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帮学生形成创业动力,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思维来预防风险,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的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合法利益,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划分好与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尊重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的所有权,我们要建立好专利、著作、商标等相关的法律咨询机制,在知识产权的两大类型中:即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和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领域为大学生的创新发明提供法律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去,从目前来看,高校关于知识产权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中还比较薄弱,在课程体系上应该纳入到公共必修课中,有些高校将知识产权课程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受益不足,建议应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到和公共必修课同等的地位,有利于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成果。2.建立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协同体,学校与知识产权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建立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服务平台,在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两个措施:(1)学校自主培养和从社会引进人才;(2)招募知识产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应从学校专业教师中抽调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培训,还可以从校外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及著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共同成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协同体,竟而达到知识产权教育与创新思维培育的紧密融合。

四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知识产权意识正在成为创新、创造、创业、创价值的竞争方式,大学生是最活跃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群体,顺应时代潮流的弄潮儿,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者,我们要把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和知识产权教育对接起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健康人格,紧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机遇,在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知识产权意识等上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知识产权的教育融合到整体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琳,盛艳,董斌荣.高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架构研究[J].职教通讯,2014,36:73-75.

[2]杨晨,谢裕莲,蔡芸.服务于创新创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实训体系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12-117.

[3]张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智富时代,2016,01:40.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习惯战略

一、引言

浙江是一个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省份,在实施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战略中,浙江民营企业从制造和经营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入手,在国际市场中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不断壮大的变化历程。目前,全省95%的企业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创造了浙江省70%以上的gdp,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撑点。[1]所以,分析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近年来,在面对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竞争中,浙江不少民营企业遭遇了知识产权纠纷、反倾销调查等新问题的打击,使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收而“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认识到在过去20年以来凭借的最大优势即灵活的机制、块状经济的集聚和专业市场的营销正在逐步淡化甚至消弭,仅仅依靠低水平模仿、低成本取胜的竞争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缺乏长远的竞争力,长此以往,还会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传统经营模式的一个新的转型,已经到了一个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地位,以创新决高下的新阶段。企业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结合的重要性,适时制定应对措施并有效付诸实施,以克服民营经济固有的缺陷,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

二、自主创新内涵与知识产权战略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因此,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崛起,必须走自主创新之道。

然则何为自主创新?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五种创新的理论,它的意义在于把创新与市场结合在一起。[2]1995年在欧盟的《创新绿皮书》中对创新的定义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成为可能。

因此,创新不能简单阐释为创造新的东西,它更强调的是创新成果通过市场化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发展至今的创新大体有三种主要类型,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中民营企业的创新主要指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技术创新。而在创新前冠以“自主”并非意味着自力更生地完成所有创新活动,它强调的是创新的出发点基于本国和本国国民的利益,相对应的创新主体是在中国资本控制下的本土企业群体,其进行的创新活动既可以是本土企业独立完成的,还可以是本土企业起主导作用的创新。但不管是何种创新,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市场化过程中,本土企业都应当是自主创新活动的最终受益方。这就需要将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包装和运营结合起来。

知识产权是将知识产权化了的无形资产,体现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就是将创新成果从科技优势转化为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本,成为企业体现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战略即指为实现和保护创新成果的相关权益,建立有效运作的知识产权制度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和采取的重要策略与手段。由于企业的创新成果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表现出来,如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等,企业的战略也应该围绕自主创新形成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产出、运用、管理和保护战略,确保自主创新在知识产权的盾牌下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

三、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中的主要问题

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代表,分析其在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存在的“软肋”,建立起应对的有效战略,才能改变民营企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逐渐走向成熟和壮大。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且缺乏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意识。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的成功创新,多源于市场选择下的创新,而不是基于市场和产业的有意识创新。因此,由创新压力驱动下进行的创新具有偶然性、被动性,缺乏持续的支持和制度保障,存在创新领域较为狭窄、创新成果的实施转化计划性不强等问题。而且,由于缺乏自身智力劳动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以致创新成果侵权与被侵权的风险较高。据浙江省2007年专利数据显示,申请量达6.89万件,授权量达4.21万件,但其中绝大多数的专利并不是来自企业。[3]另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调查显示,在363家企业2238项自主开发的专利中,转让他人的仅为4项,转让收入4万元;许可他人的仅8项,许可收入30万元。[4]这反映了浙江企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不多,市场化的更少。所以,虽然民营企业家已经开始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但从创新后申请专利以及实施的调查情况看,其创新方式还是流于表面。主要表现为“口号式”创新,“跟风式”创新,“闭门造车式”创新等形式化创新,在创新的战略管理体制、创新意识的超前性和计划性以及知识产权的战略实施等方面大多数企业还是未有实质性的改革。

2.自主创新研发投入较少,尤其是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域。创新难的主要瓶颈还是资金问题,这也是许多国家正在积极破解的世界性难题。据浙江省抽样调查,高达38.9%的企业反映资金缺乏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困难。[5]虽然浙江省2007年新评上的61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去年的研发投入是3.05亿元,占销售额的3.69%,远远高于全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0.5%的强度,且超过了发达国家3%的比例。[6]但据浙江省工商联调查,有57.52%的企业没有投入科研经费,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不到0.2%。一般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r&d投入水平平均不到0.5%。[7]另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浙江的19万家制造企业中,仅有6%拥有自己的专利。而这19万家制造企业当中,多数为民营企业。[1]由此可见,少数民营企业中的精英研发投入及自主创新能力堪与国外企业相比,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和能力与国外企业差距仍然很大,有些企业即使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也较注重于短期项目,对长期性的、有市场前瞻性的研究则很不够。

3.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专业的实战型人才欠缺。为了在同国外同行企业的竞争中享有成本优势,粗放型的企业往往寻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同时也扼制了企业创新的活力,再加上很多民营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不但留不住人才,还可能造成技术的流失。通过对1000家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以上的员工只占到23.97%。[8]技术人才尚且欠缺,对知识产权专业的人才引进更是不足。而在国外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其技术开发投入和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数占全社会的70%以上,如美国的ibm公司仅专利工程师就有500余人,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为知识产权服务的工作人员达1500人。[9]此外,民营企业在需要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时,经常会面临社会供应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4.自主创新方法传统,导致创新水平较低。创新方法意指创新的技巧与套路。据统计,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大约有60%~70%的奖项是因科学观念和思路、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而取得的。[10]如在创新中对专利文献的利用,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利用好专利文献可以节约40%的科研经费及60%的研究开发时间。[11]但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不善于利用知识产权的信息,在技术开发前没有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导致企业技术开发起点低、耗时长、费用高、效率低。另据浙江省工商联调查,被调查的企业中仅仅18.10%的企业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在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中,只有不到半数的产品是自己研制的,17.41%的新产品是仿制的。[12]由于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民营企业主要处在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大部分关键性环节和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的跨国集团手中。

5.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强。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因缺少知识产权保护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虽然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所加强,出现了中国通领科技集团的中美知识产权胜诉第一案等可喜现象,部分民营企业也已开始建立或筹备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但其负责知识产权业务的管理机构,不少还是由其他管理部门兼顾。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制度化或制度化程度不高,直接导致创新成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保护。如海关是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采取边境保护措施的重要部门,但有近半数的企业不知道可以通过海关保护与进出口有关的知识产权,被调查企业中请求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多,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的更是少数。[13]此外,民营企业在国外的知识产权申请落后,以致创新成果被侵权时得不到外国法律的保护,这也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产生严重的制约。所以,就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在自主创新成果的保护上运用国内和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还需加强。

四、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习惯战略

虽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需求和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创新与知识产权结合的良好习惯都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习惯的培养:

1.创意与知识产权意识结合的习惯。意识决定行动,源于激励。创新习惯的养成,首先在于头脑中创新意识的培育,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口头、书面、网络、电视广播、创新竞赛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途径,营造企业全体职工创新文化的氛围,使其成为向传统挑战,向主流挑战,向权威挑战,向权力挑战的创意摇篮,并将创新的意识知识产权化。即在创意之初,形成创新目标成果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利用国内外市场的分析,知识产权报、知识产权信息网等提供的先进技术信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在通过检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领域和确立研究、开发项目,不仅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还可能做到在避开他人权利的情况下有效保护自己的权利。所以,定期的创新宣传必须结合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使所有的员工都在创新的氛围下把知识加以产权化的理念去发明创造,由此形成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创新动力。这种“动力”使得企业个人的推动式创新逐渐转变为团队习惯性创新的体制,以实现企业的不断扩展、调整或转型的需要。

然而,仅有意识还不足以转化为行动,所以企业激励机制的形成也至关重要,除了要有意识充分利用政府对于企业创新和专利申请以及示范企业等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外,企业还必须建立自身的激励制度,包括金钱、物品等物质的激励和岗位的升迁、嘉奖等精神的激励。如对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者或持有人进行股权激励,明确其对有关知识产权享有部分或全部的所有权,就是集股权分配收益和股东地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另外,企业要注意的是激励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发明创造人,还应包括知识产权所有人、创新成果的转化者以及提出创意者。

2.创新和知识产权人才分工协作的习惯。分工协作产生效率。在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中,分工合作依然成为一种习惯。然而在创新的知识产权领域,由于知识产权对大多数企业尚属新生事物,没有形成规范的知识产权部门,甚至没有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因而技术创新人才往往因欠缺创新成果实施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知识,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有效保护带来了困难。因此,民营企业不仅需要创新人才,还要配备相关的知识产权人才,以形成两方人才在自主创新领域的阶段化分工和协作的习惯,并建立如海信集团般的“尊敬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造就人才”的良好人才管理机制。但对于部分经济实力欠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更应注意的是整合人才战略的运用,“世界是平的”[14],人才的分工和协作在信息社会中也不再局限于企业自身,而要学会充分利用全球人才,由社会中介机构或科学院所等完成创新和知识产权人才的分工协作。如浙江省已有5000家民营科技企业与全国50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5]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即便暂由不隶属于企业的人才完成分工,在经济实力许可的情况下,还是应当在兼顾社会人才利用的基础上,及早建立自己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群体,以便于随时加强两者的合作,对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全面的引导和追踪保护。

3.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习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主要指创新成果的存在形式。创新成果的存在形式有多种选择,如发明创造成果可采取技术秘密的方式存在或申请专利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权或获得奖项、等。然而,对于创新成果而言,必然有其最佳选择,所以企业无须一律强调所有创新都要以专利的形式存在,或因专利的有限保护期限而都选用商业秘密的存在方式,或在有创新成果时急于评奖或参展以获奖等形式存在,此种种行为选择的前提是对创新成果的相关知识产权知识有了充分了解后,或在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建议下,才作出的对创新成果参与市场竞争最恰当存在方式的理性选择。避免为完成当地政府的专利指标等原因而盲目申请追求专利数量,或因评奖、论文、参展等行为冒使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申请专利机会的风险。因此,对创新成果要加以知识产权意识的引导,形成首先考虑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习惯,以便于后续的在知识产权战略包装下的转化、管理和保护的运作,形成创新成果的有效实施和利益的有效回归,再从回归的利益中提取持续的创新经费和奖励,从而形成创新投入——创新成果——成果转化——利益回收——创新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4.创新成果市场化过程中形成配套知识产权的习惯。企业及时将创新成果通过合作、许可实施、转让等方式尽快地转化为实际的利益,会极大地丰富和激励技术创新过程,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产的交易提供条件,从而进一步吸引风险投资者的创新投资,以促进企业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加快资本的扩张步伐。所以,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益日渐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企业往往容易忽视在创新技术形态的每一次转化中伴随产生的各种创新的知识资产的存在形式,是否已经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状态。比如从产品研发到包装设计,从服务提供到市场销售,从许可使用到产品销售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和创造出大量的知识产权。而不少企业只注重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而忽视成果在开发、推广、销售等过程中涉及的其他诸如商标、地理标志、著作权等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的习惯,以致在被侵权后因知识产权配套措施不完善而失去了使用知识产权战略防御和攻击的法律武器。所以,企业必须建立促成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交易机制,并充分考虑知识产权在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图纸、说明书等方面的配套防御措施,使创新产品在知识产权的全面包装下入市。

5.创新成果知识产权规范保护的习惯。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长期稳定起作用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制制度和有效机制。因此,在前面已提及的知识产权在创新成果的存在形态、市场化的每个过程中的防御作用后,企业还是有必要建立起集信息收集、追踪、分析、评估、知识产权申报、管理、纠纷处理等于一体的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正泰集团制订了在技术、人事、财务、投资、营销等重要部门和特殊岗位(文秘、档案、财会、打字等)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正泰的创新成果。所以,企业在创新成果进入研发时,就须开始搜集保存有关知识产权研发过程、投入、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和基础数据,以备作为主张权利或应诉时的证据材料;在成果进入市场后建立追踪、预警机制,分析比较对手情况以及必要时根据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规则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选择采取行政或司法的保护,即求助于知识产权的相关部门或起诉法院进行维权,其中涉及创新成果进出口的,尤其要重视海关的知识产权备案和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方面的作用。

总而言之,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在强调保护好本企业知识产权的同时,应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还要加强与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保持联系和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动向和新发展,适时调整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五、结语

美国《财富》杂志在分析全球最具竞争力企业的成功经验时认为,“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可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自主创新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企业家及其管理层。如果没有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创新的立项、研发投入、转化和保护都会困难重重,且创新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选拔,战略的制定和有效运作也在于管理层。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强所有企业家及其管理层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才能带动整个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快速成长起来。目前,在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尚不充足的情况下,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战略习惯的形成只能依靠制度的规范,其落实也主要依赖制度的检验。而由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自身意识和知识的局限性,该战略的推行之初还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甚至采取一些强制的检验标准。如对企业负责人及管理层是否具备企业家必要的基本知识进行考核和奖励,并建立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包括制度的订立和实施,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专利数量、转化效益、员工培训时间、知识产权专业人数等具体的评判标准。并在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和每年的年检年审时由具有知识产权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对企业的创新知识产权习惯战略的建立和运行进行审核。借此强化所有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规范,达到自主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这也将逐渐使民营企业的被动型、适应型创新变为主动的有意识的创新,并以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化的示范民营企业为楷模而向全国推行,从而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威、张乐.浙江多数民企专利申请意识淡漠[eb/ol].中国经济网,2007-04-21.

[2]约·阿·熊比特.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浙江省知识产权局.2007年专利统计数据[eb/ol].浙江省知识产权网,2008-04-21.

[4]吴晓锋.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偏科”——来自浙江高院的调研报告[n],法制日报,2007-04-23.

[5]杨文利.分析: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要跨三道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03-13.

[6]陶魏斌.浙企研发投入超发达国家 研发力决定竞争力[n].每日商报,2007-11-12.

[7]上海市工商联.上海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调研报告[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8]单东.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eb/ol].

[9]张沙琦.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j].科技创业月刊,2006,(2).

[10] 赵敏,吴珏.创新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11]毕春丽.构建知识产权损害预警机制——中外知识产权案件之争的调查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5-09-15.

[12]浙江省工商联.关于推进浙江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调研报告[j].浙江工商,2005,(12).

[13]童兆洪.民营企业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6

关键词保护意识;知识产权;创新型;经济

一、关于知识产权等相关概念的描述

知识产权是一种对于自己创造性智力劳动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一定的智力成果和在工商活动领域内产生的商业标记信誉等予以法律制度保护的制度。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知识产权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权利人依法有权利通过融资合作、共同开发等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指知识产权人、广大公众以及犯罪人等明确懂得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去进行主动维权的意识。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尊重知识产权,不仅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应当明确自己原创的知识成果应依法享有相关权利。其次,我们应当建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在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掌握了知识产权知识基本常识的前提下,权利人才能依法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在自己的知识产权收到侵犯时,能够使用法律手段来依法维权。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不可否认,保护知识产权在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我国不少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时,因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海外遭到其他企业抢先注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市场上盗版和“山寨”商品泛滥成灾,使很多正版商品的利益受损;很多作家由于忽视对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他人剽窃之后并以此谋利,使得自己的辛苦成果被他人占用。而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侵权行为态度宽容,更有很多支持购买侵权和盗版产品的消费者,使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更为艰难。在这种种事件的背后,均折射出我国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急需提高。所以在当代社会,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是当前社会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知识产权意识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创新意识便是知识产权意识的一个关键性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护知识产权对于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关键内容,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方面。创新作为一项人类高级智力活动,其衍生而出的文化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在根源上提高创造者的创新积极性,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我国有很多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如《著作权法》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部重要法律。《著作权法》有着明确的条文规定表明,其立法目的是鼓励创新以及维护创新者的合法利益。创新型文化产品具有创意成本高、投入大,但模仿成本却很低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创新型文化产品很容易被盗取创意。商家为了经济利益,通过非法手段复刻出与正版产品相似的盗版或“山寨”产品,造成了市场上盗版产品泛滥成灾,侵犯了原创者的合法利益。长此以往,原创者的创新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损伤,从而逐渐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对整个社会都将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

三、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前提下,针对中国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方面面也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因此奠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基础。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现实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不足等。所以,为了应对现实,我国必须依靠创新,走一条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发展道路。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国与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弱,很多真正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所以仍然依赖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进口,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想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倾向与资金支持,同样也需要公众的认同与努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知识与创新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巨大财富。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很好的法律保障,维护其权益,促进其发展。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公众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推动文化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全民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可以使公众更深一层的了解知识产权,促使公众在知识层面上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有着更为系统的了解。与此同时,在深刻了解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能够明确自己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主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有利于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各个方面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进步。而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市场是最重要的调节手段,所以各个市场主体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势必会在市场竞争中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利。所以,市场经济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规范市场行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规范市场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较为薄弱,由此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不正当竞争的现象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盗版和“山寨”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大为流行,很多消费者对此也保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支持购买盗版产品,这一点也正说明我国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消费者的默许态度也纵容和助长了盗版市场的繁荣发展。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是贩卖还是购买盗版和“山寨”产品,均是侵犯原创者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这种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当竞争经营者的正常利益,也在客观上扰乱了经济发展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维护和健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有助于帮助各市场主体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竞争经营,并在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健康有序。然而我国市场上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的侵权行为,也正说明我国公众对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之甚少或视若无睹。所以,我们不光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更要培养公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于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而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物质的发展。所以,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引导思想。在这样的意识下,我国公众才能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001年11月10日,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适用于各个国家的一个重要法律协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因此,在我国与国际市场结合的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国公众必须提高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而能使中国更好的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三)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个人生活与发展的实际需要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需要各方力量尊重知识,尊重创新,需要公众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法权益,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懂得依法维权。我们不仅需要他人尊重我们自身的知识产权,我们也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相对于其他产权,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其他财产因为都是具体可见的,因而大家对这种有形资产有着比较明确的保护意识。与这种有形资产相比,知识产权的界限和规范显得并不十分明确,所以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显得相对淡薄。在当代社会,知识是一种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大多数原创型产品都有着很高的创作成本,这样的创新型产品很容易被剽窃创意,然后大批量的生产盗版和“山寨”产品,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了保护原创者的创新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法维护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是指懂得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他人非法使用,一旦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他人的侵犯,应立即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公众应当明确知识产权的维护是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来确认执行的,例如创新型产品的创作者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去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知识产权和具体资产的产权不同,有着容易被模仿和抄袭的特点。所以一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现,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时代,提高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促进我国创新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不强,所以部分民众对于各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现场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这样的纵容态度也助长了盗版市场的发展。在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其中一项。我们需要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与合法利益,然后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小燕.我国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现状及培育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毕秋野.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制视点.2013(12).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7

〔关键词〕社会网络;结构洞嵌入;创新能力;倒U型曲线;知识情报共享;Logistic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9.006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9-0029-06

创新企业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创新动力的“竞合源体”,其内部创意知识资本的共享水平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进入知识社会(Creative—Society),知识的萌生被视为企业最具价值的资源,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新陈代谢的孵化基体。

作为创新生成的核心,创意知识的共享是创新得以催生、孵化的有效路径。学术界早期对创新能力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于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政府、银行、行业协会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外部社会资本或内部员工的社会网络水平对创意知识共享的效应。目前,已有关于创意知识共享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交往联结[1],经济刺激福利[2-3]及信息技术[4]3个方面,然而国外已有实证研究论证经济刺激福利对于创意知识共享行为产生负面效应[5-6],信息电子科技作为传播载体极大的缩短了员工间的时空距离,但却无法成为员工间创意知识共享的诱因[7]。因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研究的方向及焦点映射到社会交往联结领域,即从社会交往联结视角分析社会交往与创意知识共享水平之间的交互效应关系。

社会网络作为社会交往联结理论的分支,日益成为组织分析的有效研究范式。近几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中的效应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然而更多的是将社会网络作为企业获取资本的显性寄生体,对知识共享水平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社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上[8-9],缺乏对创新企业社会网络内部机制是如何影响创新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组织(或个体)所处的社会联结关系及社会结构看成是网络状的空穴(结构空洞),企业或员工作为社会网络的联结节点,因自身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企业及员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不尽相同,占据社会网络“结构空洞”有利位置的个体,将有可能获得与知识生成相关的隐形及显性资源,实现创意知识共享,提高创新企业的创意知识共享水平[2,10]。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8

教师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即创造”已成为人们共识,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教师培养出来的。当创新型教师成为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主导力量,那么培养创新型教师就成为教师教育的关键。只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创造性的学生。

(一)创新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理念,只有创新教育才能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创新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其中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它要求创新者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包括以创新获得进步的价值意识、善于发现新情况的问题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

(二)创新型教师的特点

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会影响到创新教育计划的实施,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也能压抑人的精神。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人创新的力量,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当的教育则可能在一定层面上对创新存在打压与窒息。因此,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入手。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这些素质:1.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出,是人类的教育活动为适应时代变迁所作出的一种应答,它立足于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互动,与教育的基本特性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构成了教师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也是教师教育研究得以继续向前推进的源泉和基础。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有赖于教育学意识的不断增强。从终身教育到生命教育,从以人为本到公民教育,教育理念随着教育学意识的深入不断创新。终身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不是学校的特权,它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序曲,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关注人的发展,目的是培养完整而具体的人,重心应从知识转移到综合素养之上[5]。生命教育理念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是面向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在目的指向上是面向超越的教育,在基本路向上是面向幸福的教育[6]。从终身教育到生命教育,两种理念赋予了教育者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尽可能地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人生的横向不断得到拓展、纵向不断得到延伸。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帮助学生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改造社会的人,实现对自身、对上一代的超越[7]。公民教育理念认为,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是时代所必需[8]。不论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是公民教育理念,其本质是一样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各项素质,提升受教育者的能力,使得其适应社会的发展。2.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创新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教育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格罗斯曼将教师知识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公共知识、学习者及其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的知识和自我的知识[9]。各种知识都或多或少的隐含着创造性,教育学知识也不例外。教育学知识作为来源于实践的知识,其创造性也是不言而喻。作为体现实践智慧的教育学知识是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践情境的反思和认知,充满着不确定性,充满个体性。任何一种教育学知识都是知识主体基于对教育实践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结果,都体现着充满个体色彩的创造性[10]。教育学知识的实践性体现在教师的实践教学上。教学有明显的情境性,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利用各种方法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境,而这种方法的产生来源于教师拥有的实践性知识。它来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积累等等。因此,创新型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必须参加大量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总之,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基本的、综合的、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体系。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进行创新的基础,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需要养成积极的个性品质。(1)坚定的教育信仰。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对教育的信仰必须以教育者自身对教育的认识与信任为基础。教育信仰的理念是教师具有一种从我做起的主动意识和以牺牲个人暂时利益为代价的奉献精神。如果说教师认为培养人才是一种负担的话,那么从他嘴里发出的任何道德教诲,在学生们看来都是对真理的嘲笑,是对教育的亵渎。(2)凸显的个体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教师的类生存方式遮蔽了教师个体本真的生存方式。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自身的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只有教师个体的生存状态得到重视,学生的个体状态才能被重视,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彰显。因此,凸显教师个体生存方式,体现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教师进行创新的基础。(3)独特的发现意识。在日常教育交往中,教师的发现意识经常是缺失的,教师缺乏对儿童发展的敏感性,缺乏对儿童发展的“惊异”。教学通常以“知识”为中心,教师采用主客体式的眼光,用一种固定的标准和模式评判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学生不符合固定标准的发展被看作是不对的,教师基本很难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到惊异。

二、基于教育学意识的创新型师资培养探索

(一)教育学意识下教师生命自觉提升

创新是一种生命自觉行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从教育学的眼光来审视,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要为这样的时代培育什么样的新人?答曰:具有“生命自觉”之人[11]。那么培养具有生命自觉人的人是否应该相应的提升自身的生命自觉呢?答案是肯定的。具有“生命自觉”之人具有自我觉知、自我觉解、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充分体现在对人生意义有充分的觉知觉解,有自我选择的意识且能够将人生意义体现为具体的创造活动之中。他深知生命的创造进程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人生重要意义就是体现于生命主体的创造活动之中。生命自觉之人,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对他人生命的敏感、尊重和敬畏,并自觉承担起对他人生命的责任和重荷。教育学能激发人的内在自觉本性和发展本性,教育实践的目标是促进生命自觉。生命自觉需要教育学,不仅是教育学需要关注培育生命自觉的实践活动,而且是培育生命自觉的实践活动需要教育学。

(二)教育学意识下教师角色转换教育学是人学

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12]。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魅力和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主体之间不仅有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而且在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方面都有不同。教师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内容的专业性职业,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信念、意志的塑造者。每位教师都是在所从事的学科或领域的平台上与学生实现着交互活动和心灵沟通。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使其获得期待中的发展,这是教师职业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创新型教师的重要特征。

(三)教育学意识下教育教研能力的提高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9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其最大特点就是知识的继承性和创造性。继承性可使人类知识最大限度地进行科学储备,创造性可使知识创新不断发展。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内涵可界定为图书馆通过知识创造、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以引起和推动图书馆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一词是由彼得·德鲁克最早于1988年发表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中提出。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二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不仅包括编码信息,更重要的是包括指导我们行动和最终做出决策的隐性知识,即未编码信息。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认识过程信息的使用者——人。知识管理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拓展与深化,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升华。它注重对隐性载体——人的管理,特别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挖掘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和激发人的创造力,体现了一种“人本思想”和“团队力量”。

1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知识管理旨在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核心是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源泉,是测量与评估知识管理有效度的指标和依据。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构成了知识管理的3个重要环节,对萌发、实现创新思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工具和手段。

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而知识管理则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综合决策并实施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创新。它不仅对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与传递进行机械性管理,而且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逻辑性地创造出知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它强调为知识创新提供条件,即知识管理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图书馆的知识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保障。知识管理需要由制度创新来支撑。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既重视对图书馆显性知识(馆藏书刊资料)的管理,更重视隐性知识(馆员头脑中存储的智慧和经验)的转化与发挥,以达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与知识利用的目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管理,其直接目标是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

2图书馆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主体

馆员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的主体。馆员个体层面的知识管理要实现馆员向知识馆员的转化。知识馆员是指既懂图书馆学基础知识,又懂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及相关知识,并且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复合型馆员。知识馆员包括4个层次:a有知识管理意识的图书馆领导核心层(最高领导班子或领导者)。核心层的成员要拥有图书馆知识创新的意识、图书馆学习的意识、图书馆人才的意识。b负责图书馆全面知识管理的馆长或者是受委托负责全馆知识管理的知识主管。知识主管要具体负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努力促进图书馆知识应用(包括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要在技术培训、知识组织、组织建设、图书馆知识共享文化的培育等方面起领导作用。c各部门的知识管理负责人。他们应担负起本部门知识管理的责任,努力促进本部门的知识应用,从而共同促成全馆知识管理水平的进步。d基层知识工作者。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基本工具,运用自己的知识生产知识产品、改进知识服务,他们要具体负责本人的知识工作,运用自己的知识,促进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向知识工作转化,并努力提高知识工作的水平。

根据图书馆知识创新的目标,可以有意识地培养3种类型的知识馆员:a管理创新知识馆员。具有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知识,负责图书馆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管理工具方面的创新工作。b技术创新知识馆员。具有图书馆技术方面的知识,负责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操作技术、软硬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工作。c市场创新知识馆员。具有图书馆市场方面的知识,负责图书馆资源采集、信息(知识)服务、信息(知识)产品营销方面的创新工作。3类知识馆员都应具有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

3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环节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包括5个知识环节(如图1所示):

从外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生成知识、存贮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与应用知识以及向外部提供增值知识服务。通过知识管理环节,图书馆实现其知识转化功能,对内保持可持续知识创新,对外实现知识增值服务。

3.1知识的有效生成

图书馆知识有效生成有3种途径:馆员个人知识的创造、图书馆对外部信息(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图书馆原有知识的合成。具体内容包括馆员队伍建设知识的生成、信息资源建设知识的生成、用户服务知识的生成、图书馆基础结构建设知识的生成。

3.2知识的有效存贮

具体内容包括馆员队伍建设的知识存贮、信息资源建设的知识存贮、用户服务的知识存贮、图书馆基础结构建设的知识存贮。存贮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档案(如馆员情况表)、工作备忘录、工作流程图、组织图、电子文档、数据库(书目数据库、读者管理库)等。

3.3知识的有效转移

具体内容包括馆员队伍建设知识转移、信息资源建设知识转移、用户服务知识转移、图书馆基础建设知识转移。转移形式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知识转移;也可以利用传统的各种人际交往形式(交谈、书信、文件等)进行信息传播、知识转移。

3.4知识的有效共享

具体内容包括馆员队伍建设知识的共享、信息资源建设知识的共享、用户服务知识的共享、图书馆基础结构建设知识的共享。共享的形式可以是团队研讨、工作中的“传帮带”也可以是工作经验的概括总结(如工作流程图的绘制、工作规范的制定),以及各种工作经验的综合研究成果(如专题工作研究报告)等。

3.5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具体内容包括馆员队伍建设知识的创新、信息资源建设知识的创新、读者服务知识的创新、图书馆基础结构建设知识的创新。创新的形式可以是各项工作方法的创新(如培育员工方法的改进)、工作知识基础的创新(如信息资源来源的扩展)、工作对象的创新(如用户服务范围的扩展)、工作产品的创新(如各种虚拟服务的开展和各种特色数据库的研发)等。

4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编码化

从知识管理的内容特点来看,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编码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进行存贮和交流。隐性知识包括经验类、意会类知识,它是人们在长期工作中累积而得到的,集中存贮于员工的脑海里,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难于编码化。据统计,隐性知识大约占知识总数的90%,经过编码的显性知识所占比例不到10%。正如知识连线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杨(RonYang)所说:“显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的尖端,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的果实。”正由于隐性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做好隐性知识显性化和编码化工作。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需要组织和个人具备丰富的经验、技巧、判断力、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隐性知识由于自身特点,则成为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创造一种能够使隐性知识表达、传播与共享的平台,使存在于个人头脑和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能够充分地表述出来,并转化为组织所共享的知识,通过这种共享的平台不断地实现组织知识创新。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换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个人的隐性知识是组织内部创新的基础,组织的基本功能在于为创造个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提供环境和条件,使得基于个体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并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产生互动作用,在组织内部得以扩散、增强,加快知识创新的进程。

5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图书馆知识管理核心内容包括4个环节,即图书馆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支撑技术。知识生成作为整个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前提,要解决的问题是清晰知识的来源,它主要包括知识获取和知识创造两个环节。知识获取可以分为从图书内部获取和从图书馆外部获取。因此在图书馆知识生成管理中,可以把知识的来源清晰地分为3个部分,即从图书馆内部获取、从图书馆外部获取和创造知识。该环节主要运用下列技术:a创造性支持。在产生新思想的创造过程中、在头脑风暴会上或在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为员工提供支持的工具,属于这个概念的范畴。这方面的实例有思维映射工具、头脑风暴支持工具和形象化的工具。b电子化学习方式/CBT(ComputerBasedTraining)。c知识发现。发现知识库中不明显的新连接和模式,含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d商业情报工具。使馆员能够看见并使用大量复杂数据的软件。多维分析软件(OLAP一在线分析处理)使馆员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据;查询工具使馆员可以就数据的模式或细节提问;数据挖掘可以在数据中自动寻找重要的模式或相互关系。

创新意识的知识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意识;创新人才;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06-02

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当今社会需要充满生机活力、有开拓精神、有先进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创新意识能从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已成为21世纪高等院校办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的原因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同时,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人生阶段,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度较之其他群体要高,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有:创新活动中参与人员被动,整体上积极性不高;创新活动过多地追求形式,实质内容较少;创新活动盲目开展,缺乏对创新实质的理解;创新活动形式单一,具有模式化、公式化等特点。

第一,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中国孩子的成长方式受父母的支配,他们按照父母的安排方式成长,其好奇心、求知欲长期处于遏制状态,造成他们缺乏创新的意识。此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从小在温室中成长的他们普遍具有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等弱点。在这样的心理特征下,他们在挫折和困境面前,容易产生后退与放弃的情绪,他们害怕挫折,不愿意面对失败,因此甘于墨守成规,而不愿意有创新活动。另外,部分家庭在其不努力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也造成部分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第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具有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学习、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好坏的特点。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国内高等院校绝大部分还是采用学分制,他们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从而使得大学生依旧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求获得考试高分。学生只是简单关注如何才能记忆教师上课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师授课知识的简单再现。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造成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很难有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

第三,受社会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中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很浓。在选择所学专业方面,表现为重实用轻基础;在选择所修课程方面,表现为重经济价值轻理论知识。在当今时代,部分高校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因为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而是因为好就业、收入高。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使得学生过多关注经济上的价值,而忽视文化上的进步、学术上的创新。

当然,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而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认识到传统家庭与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等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造成阻碍的同时,要着力寻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任何高校的教育都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整体,高校教育的创新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问题上,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来探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1. 客观因素

第一,学校方面。首先,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学校方面应该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高校过分地重视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强调和宣传,把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转变到对创造能力的重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其次,学校要多设立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在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既能够避免因为不感兴趣而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又能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另外,学校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轻松,在重压下的大学生较少有时间来进行创新活动。高校的教育方式应该与高中教育有所区别,高校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等方式来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保障机制。最后,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可以拨出专项基金作为奖学金,以奖励的形式鼓励进行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可以提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场所,用于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等。

第二,教师方面。教师是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新品质的塑造。只有富有激情、想象丰富的教师才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而只有及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没有热情的教学,只会使大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灵气。大学生的思想和想法日趋成熟,他们对于事物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教师不利用大学生这种优势,而只是单纯要求他们记忆书本上的知识,不去帮助他们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只会扼杀大学生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品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培养自我创新教育能力。教师培训的第一步,就是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尽管创新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还依旧采取的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很少对教材及教授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读书人”。当然,单纯从观念上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提高自我创新教育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上。创新源于问题的解决,不是教而得之。所以,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不断地提出问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因此,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最后,教师应该形成创新的师生观。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需对自己有新的角色定位,他不可以单纯地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更多的应该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应该使课堂气氛民主、自由、和谐、生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增长知识,否则,学生的创新也无从谈起。

2. 主观因素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归根结底,需要大学生不断地从自身寻找解决的途径。

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具备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大学生才可能在现有的知识内容中发现新的领域,才能激发自身创新的积极性。没有知识背景支撑的创新将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同时也会是缺乏想象力的。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这需要大学生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更大的自主创新的潜力。

其次,当代大学生应富有质疑精神,培养反思能力。大学生应该不迷信书本知识,学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学会思考。当然,创新不仅仅只要思考就可以的,还需要有反思精神,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较为缺乏的。对于知识,部分大学生已经习惯去继承和记忆,而不是发展和创新,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事实上,学知识重在“学”,“学”本身就包含了能动性,需要去思考,去超越。只有积极反思,才能在追溯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因此,大学生要创新,就必须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努力尝试运用积极的理性思维去反思,使得思维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

第三,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创新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应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兴趣的方向,抓住研究重点,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培养自我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章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2]王晓先.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力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3]郭立场.辅导员视角: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路径[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4]许义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在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J].科技管理研究,1999(05).

[5]孙俊三,周赞梅.中学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