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9 15:4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篇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及形式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中存在庸俗化、简单化、形式化、教条化、笼统化、空洞化等不良倾向,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分清层次、把握脉络、找到重点、区别对待,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就是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八大?蟾嬷赋觯骸爸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显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最基本的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要打好根基。尽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但是如果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根源,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离不开“理论根源”的学习、宣传、教育,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顺利开展。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宣传和普及,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要讲清逻辑。正如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讲清体系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正确认识不同理论成果的共同使命及独特贡献。这些逻辑关系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阐释和澄明,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理论困惑,给宣传普及工作带来障碍和麻烦。讲清这些内在的逻辑关系,无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的丰富性、逻辑性、准确性,这是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的关键环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要凸显当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要全面、系统和深入,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意味着简单地、不分主次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作为大众化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随实践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的重点放在当前所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宣传普及上,唯如此才能保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及时向人民大众宣传普及。就当前中国社会所处的阶段而言,习近平系列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要认真领会、学习、宣传、普及、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

二、影响大众化普及内容变化的基本因素

理论体系本身处于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之中,这是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变化的首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种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步进行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和补充,不断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来开展宣传和普及活动,从而保证大众化的先进性,提升大众化宣传普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因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重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的理论内容和形式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时代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变化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世界日新月异,客观环境的极速变化要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做出及时的应变和跟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同样要与时俱进,要紧扣时代主题,否则理论内容本身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推移而变得陈旧。只有紧跟时代步伐,随着时代主题的不断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形式,用最前沿的理论去引领和指导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持生机和活力,增强对人民大众的吸引力、指导力,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顺利开展。如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陈旧不堪,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无法满足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要求,那么即使运用再多的方法和手段,借助再多的载体和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变化,是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变化的根本因素。大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得到传播、推广、普及、吸纳的过程,也是大众运用、检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开启和实现由理论存在向现实存在,由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由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和蜕变。大众化普及内容要和大众切身利益相联系,要符合大众的价值目标追求。?v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满足大众的需求,符合大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才能受到欢迎;只有在实践中给人民群众提供指导、带来益处,经得起反复的实践的考验,人民群众才会接受、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因而,当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发生变化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也要相应调整、及时跟进、灵活应变。

“大众化”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变化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相连、高度相关,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处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之中。大众化自身的水平和状态的变化,是推动大众化内容完善的内在动力机制。毋庸置疑,伴随大众化理念的改变,发展进程的推移,载体平台的革新,以及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对大众化普及的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大众化所处的阶段而言,那种运动式、灌输式的大众化方法已经鲜有市场,一般性的口号式、命令式的宣传也很难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要更加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丰富性,更加具体化、通俗化、生活化,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内容,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内容,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三、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路径及方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和方式,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

1.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重视具体的手段方法问题,也就是致力于探索用怎样方式让老百姓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且更应该在内容上,在理论的指导力、应用性上“下功夫”,否则,不会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真正的吸引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要有好的方法,更根本的是要有好的内容,这就要求理论要有创新,增强理论本身的价值,这才是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根本之道。基于理论创新的推动和促进,不仅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也有助于其通俗化、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武装人民大众,能够准确地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理论契合点,在马克思主义获得最广泛的普及和宣传的同时,也让人民大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培育。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大众化普及内容反映人民大众的真实需要和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意味着固守和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和具体结论,更不能停留于现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现状,而是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不断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增强理论本身的指导力、吸引力、创造力,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力量去吸引、赢得、武装人民大众,最大限度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源头活水

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广阔、最现实的舞台。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普及的内容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最大限度地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广泛的内容应该是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切实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这样的工作占了主导、起了作用,人民群众才能从心底里接受、信服、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

因而,大众化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化的过程,而不能单单看作是理论化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完善的基础和推动力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才有用武之地,只有同人民群众的亲密接触,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开展、不断提升、效果显著。完善和设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就要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去,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最核心、最紧迫的工作是了解、把握群众的思想实际、利益诉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解决、排除人民群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然,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必须积极正确地引导大众,而决不能简单消极地迎合大众。完善和设计大众化普及内容绝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教条到教条,而是要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从大众的实践出发,最终也要落脚到大众及其实践。

3.充分利用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资源借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的文化基础和资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等途径和方式,让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认同和掌握,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来看,其实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的一种文化自觉、理想和信仰,换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大众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但这样一个文化过程却无法绕过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本体,也就是不能脱离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生态系统,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因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须充分利用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获得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滋养和支撑。

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宣传和普及,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共同发挥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形成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符合当今时代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形态,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属于民族的、时代的、大众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和信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只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联姻的文化逻辑基础之上,才能让??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得持续的、内在的文化力量。与此同时,要充分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正如黑格尔曾经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否则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4]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风格,极富个性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这些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与人民大众的文化口味、文化需求是内在一致的。灵活地运用这些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让大众化普及内容更加契合老百姓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从而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借助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重要手段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儿哲学范畴,内容的完善除了致力于内容自身的改变外,还可以通过形式的变化来达到丰富和完善内容的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是借助一定的形式完成的,这些形式体现在普及方法、途径、载体、平台等的变化方面。特别是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呈现出互动融合的发展趋势,理论传播的生态和环境已经发生深层次的改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形式要与时俱进,用最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方式来呈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通俗化,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深入人民群众的内心,使之真正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大众化普及,既可以是严肃的、规范的宣讲教育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生动活泼的文学艺术、影视节目的形式;既可以采取传统的宣传栏、报告会、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微视频的新媒体传播形式;既可以采取传统的理论授课、提供学习材料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现代远程教育、网上研修、微课程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对错误社会思潮批判、辩驳的形式;既可以在必要时采取单向式的灌输教育,同时也要大力提倡那种参与式、互动式的宣传教育。这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其实是使大众化普及内容更加喜闻乐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让人民大众理解、接受和认同更加容易,进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5.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的精细化、具体化、分众化: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重要方面

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还要在内容的精细化、具体化和分众化方面“下功夫”。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象,但人民群众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不同领域、群体、部门的大众特征和诉求千差万别,如何能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符合人民群众的差异性特质和诉求,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难题之一,也是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和维度。为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宏观性、指导性、总体性、纲领性的层面,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的人群制定更加精细化、具体化、分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内容,进一步提升理论宣传普及的针对性、有效性。

篇2

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文化这一大范畴,有着文化的共通性,二者密切相关。网络文化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宣传平台,又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难操控性,妨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和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更多地传播正能量。

(一)积极影响1.积极融入网络文化,能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宣传范围。网络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与纸媒和电视媒介相比,具有更鲜明的优势,既能及时传播信息,又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检索,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便捷的获取途径。因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人舍弃纸媒选择利用互联网接受各类信息。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呈连年上升趋势。网民数量的不断扩大,也显示出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巨大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必然更加适合当代人的信息选择需求,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宣传范围。2.运用网络文化交互性特点,能够获得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传播内容。网络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双向性,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文化获得信息,同时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因此,文化的传播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传播对象的评论信息,从而改进传播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就是参与网络文化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利用这种特点,信息主导者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进行反思,了解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以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3.通过网络文化,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式。网络文化不仅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也具有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可以广泛利用文字、影像等形式传播,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打破传统的文件和书面宣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宣传的内容更加鲜活,也更加贴近人们实际。这一变化,也使人们从以往被动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到主动选择接受和理解社会主流价值,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二)消极影响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受其他价值观念的冲击。网络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它所传递的信息背后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例如,西方文化通过各类形式走近中国大众的视野,他们利用各种影像、新闻资讯等为我们描绘出西方世界的繁荣景象,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也使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除此之外,一些西方文化的传播甚至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来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主要是为了否定社会主义,削弱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除了西方文化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造成的冲击,网络文化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负能量和消极的价值观念,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正在渐渐走进人们的观念,使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而缺乏落实。因此,多元的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提出了巨大挑战。2.网络文化环境的复杂性,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目前的网络文化,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个性化强,有广泛的受众面,人们在网络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各抒己见,观点不一。但在这种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一些人往往缺乏个人自律,忽视道德的约束,制造出不良的舆论氛围。同时,网络公共法规不健全,对恶意造谣和传播不良文化信息者的惩治滞后,也缺乏对不良信息的过滤,这些都是造成网络文化环境复杂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传播,会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攻击,也会有各种负面舆论与所倡导的观念相背离,这会使人们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误解和怀疑,从而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二、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途径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能仅停留在文件宣传、理论灌输的单一内容模式,在复杂的网络文化范围内,单一甚至有些枯燥的文字内容,很难成为网络文化消费群体的自觉选择对象。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内容传播,比如制作公益短片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美德,利用动画和其他影像资料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使内容更加真实,更直观地传播正能量,以增强其吸引力。

(二)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形式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没有恰当的形式,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传播效果。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拓宽宣传形式,特别是融入最新的传播形式,比如利用微博、微信和一些社交网络平台,主动贴近最大范围的受众群体,传播价值观的内容,接受大众的批评和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除此之外,开展在线访谈、网络座谈等也是非常好的传播形式,无论是传统的形式,还是最新的技术手段,我们都可以应用网络。以网络为载体,融入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广阔的宣传空间和发展空间。

(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门网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现阶段大力倡导的主流文化,应该建立主题鲜明的网站进行长期的宣传。依附于某些新闻网站进行传播,只能是一时的、单一的,其传播效能也只能是阶段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建立专门网站,并积极推广,在统一鲜明的主题下,我们还可以开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版块进行宣传,这样做,既能集中力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很大程度上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同时推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探索,促进这一宣传任务长期而有效地开展。

(四)法德并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效能的重要原因。在信息时代,一条不经意的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有可能转变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大众的价值判断,甚至引发社会混乱。因此,我们要加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力度,法德并举,在道德上约束,使网民明确上网公约,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法律上惩治,对不负责任的网络行为加大惩治力度,不姑息网络造谣者,为公众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文化导向。近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坚守“七条底线”的倡导,但如何坚守,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打通上下沟通渠道,既疏又导,让正确的信息及时传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篇3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内容的创新要重视共同的学科属性所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理论课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创新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要讲话精神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段重要论述不仅清楚地阐明了以“三个倡导”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且明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和要求。深刻学习理解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价值观指的是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中人们的利益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之上、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是系统化、体系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抽象和凝练,是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词语来概括和体现的核心价值体系。

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一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价值观”概念与世界观、人生观并提;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命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等重要论断;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向全党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不仅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明确提出了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要求。

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从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公民道德三个不同层面体现国民核心价值追求的理论体系。在“三个倡导”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发展目标角度概括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价值目标追求的角度来说,五大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即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样一个总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导向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求通过在全社会提倡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使之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普遍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公民道德层面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只有在全体公民中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每个社会成员自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从理论上说,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次,从实践上说,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在社会群体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形成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除此之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指南。

篇5

论文关键词:例谈思想政治课模块整合教学

 

哲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好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让我们以哲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整合相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教材知识内容。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据此可以分析如下经济生活内容:纸币的发行规律;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提出;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等。

相关政治常识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都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

相关文化生活

摘要性等。

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公民的“纳税人”意识的重要作用;健全市场信用制度、遵守职业道德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等。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原则和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作用等。

相关的文化生活知识如: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规律是客观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班主任论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要遵守价值规律;在市场场济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多方面影响;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多种因素等。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公民与国家、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制约因素等。用整体和部分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有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

这一原理涉及如下经济生活内容:生产与消费、效率与公平、征税与纳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法律、民主和专政、竞争与合作、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如:文化继承与发展、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3.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经济生活内容如: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班主任论文,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等。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正确看待当今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三、认识论部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经济生活内容: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道理,分析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效率与公平的认识都是一个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

政治生活内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生活内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四、唯物史观部分: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经济生活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等。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荣属于劳动者,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篇6

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我们应根据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关系的特征,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本精神,从总体上认识这一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它既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明显区别,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商品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有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并存。它既不同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经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并存,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这既不同于原始社会公有制的平均分配,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按私人占有分配,还区别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用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思想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所以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实地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阶段的最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起码的文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起码的公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正确人生观教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主导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理想性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教育要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服务和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说明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纲要》还明确指出:“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这些都是我们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与层次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在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确立它的基础性内容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起码的公德要求,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时代的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而又由于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忽视了学校基础性道德教育,如文明处事、礼貌待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讲得不够。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基础道德观念更是淡薄。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看,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奋求学,爱护公物,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行为。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层次中,必须确立它的最基本的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条件入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广泛教育。也就是说,从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应对其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文明待人、刻苦求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是一个学生起码的要求。不具备这些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失去了赖以升华的基础,不重视这些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也难以收效。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重申:“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这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长期的重要内容。

从当前国际形势特点看,虽然比过去有所缓和,但国际冲突的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中国搞“和平演变”。从文化教育方面看,西方的资产阶级战略家对中国采取了“西方文化合力”攻势,比如,用黄色文化打开中国“市场”,毒害广大青少年;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腐蚀;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自由,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向青少年学生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否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失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合力”攻势,其目的就是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搞乱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实现他们“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野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前人的得失中起到鉴往知来的作用,从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者,为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首先就是使他们忘掉自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面临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同时又面临着“西方文化合力”的攻势。如果不让当代青年接受中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就很难保证他们在祖国困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更谈不上历史责任感和为祖国献身。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抵御“西方文化合力”攻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又是增强青少年学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的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教育方面有失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教育中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不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仅知道中国50几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是从旧中国演变过来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优良爱国主义和文化传统。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出生在十年浩劫之中,一般都缺乏新旧社会对比的经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还不具备很强的辨别是非能力。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形势下,他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思考、实践、鉴别,以确定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道路。这样就需要我们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我们今天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增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和法纪教育,培养他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正确的相应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人生观。在当前,就是要引进吸收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意识,丰富当代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使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这种现实性和时代感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学校、爱科学、爱劳动,使他们在“五爱”的教育活动中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占居主导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在我国人际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集体利益,绝大多数人能自觉地摆正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关系,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是我国现阶段的道德主流。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非是以淹没个人价值为代价的。相反它是把社会、人民的价值与个人价值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从个人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现实地看,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绝大多数人能把振兴中华,把实现与创造社会集体的价值放在首位,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道德建设中应大力提倡,积极宣传。也有一些学生奉行贡献与索取等价交换的原则,认为社会集体价值的实现,要充分让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不主张讲奉献精神,这种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奉行。对于这点,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我们认为,即使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笼统讲等价交换。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是要把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也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行业中,有很多无名英雄,有许多社会主义建设者,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为着祖国的事业,为了集体利益作出奉献和牺牲,在我国航天和“两弹”建设事业中,成千上万的军人、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在大西北沙漠艰苦创业,他们无私奉献,过着艰苦的生活,就是在六十年代初,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他们几乎断粮了,然而这些建设者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同志曾说过:“这些专家是靠吃粗粮和喝野菜汤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无法相比的”。在大西北沙漠,这些同志奉献了青春、才能和辛勤的劳动,牺牲了家庭的幸福,他们几代人在那里奋斗,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我国体育战线上,就有许多陪练运动员,为了他人利益和祖国的利益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在世界冠军的后面有他们巨大功劳和无私奉献。人民战士的楷模雷锋;工人的榜样王进喜;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科学界的忠臣蒋筑英;大学生的榜样张华;老山前线的战士等等,他们的价值观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也有少数学生,奉行利己主义人生哲学,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出人头地,而不顾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甚至还有的学生出卖人格和国格,这种现象在学生中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集体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集体主义从原则上讲是以个体、群体、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理论前提的。集体主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思想体系中,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在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表现出一个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集体主义就有特定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作为个体存在与发展,又作为类的社会的人存在与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把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公众利益表现出个体、团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马恩全集》第6卷263页)。这说明集体主义也包含在社会集体中发展人的个性和个人利益。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树立起个人服从组织,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助,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路径选择;价值观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55-02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中共中央办公厅随后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特别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环节, 也是社会化教育的重要步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引领高校教育的作用,将其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与策略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规律的遵循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其培养目标是专门高级人才,且是“德才兼备”。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包括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由于核心价值观是关乎国家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在价值观教育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的内核,其包含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正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要义,将其融入高校,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是对高等教育规律的遵循。

(二)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对文化多元化,西方价值观入侵等挑战,为了保证大学生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价值观的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继承、传承文化的作用,也指明了正确价值选择的方向。高校价值观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具有导向作用,而高校的教育直接面对学生,通过进行教学或开展活动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包含了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的没有中断的文明形式,千载以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自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文化积淀的成果,将其融入高校教育不仅宣扬了自身的价值准则,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有效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传承意义深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整体教学体系

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的教育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进行的,所以,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整体的教学体系,而不是只作为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才能使其真正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参照标准和依据,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在各专业的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还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比如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课程和关乎价值形成的素质类的选修课程等,以规定性的文件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实施;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尤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国家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中完成好课程的内在衔接,保证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完整掌握,同时在就业指导课程和相关素质教育的课程中,也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善教学内容;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的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作为重点的考评内容,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知识性理解。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师生的综合考评体系

教学活动是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性活动,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校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环节的主体和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要增加高校师生的重视程度。因此,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师生的综合考评体系是重要的路径选择。[1](P.27-31)一方面,在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中,纳入了教学评估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性理解是考评的一部分内容,同时,要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纳入学生的德育考评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评价的重要指标,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干部竞选、优秀评选和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的指标权重,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教师,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典型的示范意义。把关于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师德考评的重要指标,增加在教师的职称考评和评选先进中指标权重。

(三)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需要文化传递的路径选择,高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的精神宝库,可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沉淀的大学精神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贯穿学生一生的品行之中。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高校的整体文化之中,从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角度从发,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文化氛围。首先,在校园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数字化校园或者校园文化平台建设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要素,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捷的优势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通过真人真事、榜样力量等方式,进行网络沟通;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在团活、假期实践、寝室文化节和学生党组织生活等活动中,进行主题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生活认同与高校文化一体建设。[2](P.221-223)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等教育是逐渐沉淀的结果,既需要外在的推动里,也需要内在的自生力量,从而在通过一定时间的契合化作用,外在动力也转化为了内在的发展力量,这种契合化的作用需要注重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主要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提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次关于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 [3](P.406)从哲学视角分析,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于主体需要的选择性则是价值选择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已经是90后为主,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同时面临多元文化境遇,因此对其价值观教育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关乎国家的未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深入研究,充分把握基本内涵,明确评价标准的意义,不同维度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融入高校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领域的操作性和实践效果,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性问题。

(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全面和重点相结合。一方面,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的顶层设计,进入学校的规划层面,以此作为实施的宏观指导,为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和评价体系的全过程提供计划。加强措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师生生活的各方面,在纵向路径和横向路径中进行有效的融合;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过程和重要领域进行重点关切,以保障其融入过程的高效与顺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对于学生党员、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培养,以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带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钱昌照.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基本路径[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5).

篇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培育与践行内在统一。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路径在于培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现代人的发展的精神需要,关键在于两个因素:理论的主体性和理论本身的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遵循理论发展的逻辑、实践发展的逻辑和文化发展的逻辑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逻辑;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1-0045-06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及今后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公民社会在精神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国家的需要程度以及理论主体本身的自觉程度。片面强调理论满足现实,并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积极引领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在得到人民群众认同、支持的基础上成为自觉信仰。

一、培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培育”,根据《现代汉语》的解释,主要是指生物的发育成长,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或培养教育等含义。培育和培养不同,培育强调在适宜条件令某事、某物成长或繁殖。

培育是一种过程。培育作为国家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79年3月29日,宋庆龄在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儿童,是关系到祖国前途和革命未来的大业,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新的长征,要由青少年来接力。培育儿童的工作,涉及到整个社会,关系儿童,人人有责。” 〔4〕 1987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的通知中指出:“培育良好作风,要靠思想教育、严格训练和制度约束,靠艰苦磨练和点滴养成,靠领导干部作表率。” 〔5〕从而可以看出,政府一直以来就对“培育”二字给予关注。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主要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过程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长,主要指称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培育,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育成长、不断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和话语权;不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社会多元价值、多元社会思潮交流的环境中健壮成长,展现作为主流价值观的理论魅力、说服力、凝聚力、引领力等。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主要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同、支持和践行,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群众头脑,成为他们社会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指针,让群众真信、真用。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建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的结果,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本质,由此,它是一个刚刚脱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不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力量,使之内在不断发展起来,不断增强其理论魅力、说服力、凝聚力、引领力。

就第二个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对人民群众的培育,其主体是人民群众。使得人民群众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实现培育的高度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供信仰支撑。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种过程,培育并非等同于建成。这个过程本身就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三个倡导”作为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论述,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即是说,现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是培育“三个倡导”。

同时,也必须看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封闭的培育没有出路。既然如此,就不能现在马上固定几个词语去培育、去灌输。相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继续深化解放思想,破除一些条条框框,打破一些传统的固定思维。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阶段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回避其阶段性,而且要充分把握其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本身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有其自身的规律。说过:“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6〕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阶段性,才能有的放矢。当前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说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仅停留在初始阶段,只有当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相当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并内化为其行为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算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培育存在风险。就如同改革一样,培育的过程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在全球化视界下,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不断增加,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要考虑其风险问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潜在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等。所谓道德风险,就是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人们的道德素养、道德水平提高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尤其在把握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上,容易被先入为主的西方概念所操控。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一谈到民主、自由、平等的话题,都习惯性地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没有培育好,容易坠入西方概念控制的恶谷。这一点必须引起关注。

所谓心理风险,指的是由于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入脑入心,加强针对性。并且,要与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在坚定不移地维护群众的现实利益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否则,泛泛而谈的、空洞的陈词滥调,容易引起群众的心理抵触。当然,心理风险还包括人民群众认同的风险。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关系到培育的成败。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加强科学预测,在思想领域,不能简单、机械地以“试错”的方式进行,必须要在科学研究、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必须看到,在封闭形式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面临风险。以史为鉴,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培育,与时俱进,才能化解各种潜在的风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全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7〕,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如何,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对治理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战略,这是实现现代社会治理的重大转变。但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管理方式到现代化治理方式的转化首先是一个价值考量的问题,其次是价值引领的问题。进而言之,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从主流价值的层面说清楚、讲明白。而且,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必须要以主流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在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汇聚国家力量,共筑中国梦。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具有现代性的价值指引。只有理念和观念的现代化,才能推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此,《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8〕这就是要在思想层面、价值层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价值指引。

其二,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在改革进入攻坚时刻,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理论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并使之内化为群众的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行为方式。只有以坚持科学的力量来武装群众,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言,“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10〕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有效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群众所接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指引和价值导航。

其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现代人的发展的精神需要。要实现党的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的奋斗(诚然是指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只有国家好、社会好,个人才会好,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紧密关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紧密。个体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推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社会进步。

同样,个人发展好,社会发展好,国家才能发展好,这也是一条硬道理。在全球化视域下,国家发展的全球性视角,需要每一个人拿出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国际眼光,才能使国家建设得更好。这就需要培育群众的现念,认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列宁指出:“只有通过与现实的经常接触,人们的头脑才能摆脱传统观念势力的束缚。” 〔11〕 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摆脱“小富即安”的观念,才能摆脱有些干部心中的不想改革、改革累了的观念。正如列宁当时在领导革命时期那样,“我们的策略是不断向工人解释他们的真正的阶级利益,清楚地向他们指出社会现实以及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头脑愈来愈注意当今世界的现实”。 〔12〕 当代中国,同样需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他们的真正利益和梦想,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在与实践发生关系和作用中更加注意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发展。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在党的十召开之前,学术界就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炼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也产生了多样性的观点。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议题,目前学术界的提炼有很多种,内容繁多。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已经有二十多种观点。有学者提出一些观点,认为 “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团结和谐、开放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4〕也有学者认为“民主、公正、和谐”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等等。尽管学术界有几十种提炼,但是均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仍然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中。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有着那么多种、甚至是混乱式的提炼(即各个内容之间的层次不一样),或许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理解有密切关联。要进一步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有必要弄清楚它的指称(reference)。指称不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区别。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即简称为“三个倡导”,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内容。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十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17〕从中央文件精神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倡导”,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要以“三个倡导”为基本遵循。所谓基本遵循,就是要遵从、依照、不违背更不能随意杜撰内容。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特殊的指称,从而回应了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甚至是纠正了一段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过度解读”。

二是必须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讲究层次性要求。“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论述价值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遵循这个逻辑。并且,明确什么内容是针对国家层面而言,什么内容是针对社会层面而言,什么内容是针对个人层面而言,尽管这个分法不是绝对的,各个层面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分工明确,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里迈出了重要一步。

因此,我们也必须看到,培育“三个倡导”对当代中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是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提炼和凝练还没有最后形成时,培育“三个倡导”无疑是一大进步,也开拓了系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空洞无物,而需要给予一定的内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和深化。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逻辑

如何理解和把握“三个倡导”,关系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败,也涉及到当前社会价值世界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提出“三个倡导”的内容,总是基于一定的逻辑。换言之,“三个倡导”是依照什么样的逻辑提炼出来的?这个问题十分关键。许多学者给出了丰富的诠释。有学者认为,提出“三个倡导”是与“中国梦”的逻辑结合起来的,应从“中国梦”的角度去厘清它们的逻辑关系,“三个倡导”是推动“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18〕这就从“中国梦”的角度来诠释“三个倡导”提出的逻辑。的确,十以来,“中国梦”席卷神州大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有精神支撑,需要价值指引。

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内在逻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国要到哪里去,它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富强指向经济目标,民主指向政治目标,文明指向文化目标,和谐指向社会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它们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自由彰显人的个性,平等呼唤公民尊严,公正提供社会良知,法治保障正当权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它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准则。爱国体现社会公德、敬业突出职业道德、诚信彰显人伦美德、友善重在个人品德”。 〔19〕总之,众说纷纭,给学术界留下很大的解读空间。

事实上,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而至少体现了以下几个逻辑:一是理论发展的逻辑,二是实践发展的逻辑,三是文化发展的逻辑。

首先是理论发展的逻辑。从理论上看,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理论就会紧跟实践的步伐,与时俱进,这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实践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如何进一步使之更加突显、更加容易为群众理解,理论上的发展也就成为一种趋势。自2007年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理论的发展,必定推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和归纳。因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发展的进一步提升。“三个倡导”的提炼,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初步提炼,也体现着理论的成熟。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发展有着自身逻辑,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篇9

高校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又是主战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贯穿的主线索。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本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新修订的教材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贯穿全书各部分。这24个字穿插出现在本教材的各章各节之中。因此,从各章各节中找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内容,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力求着重突出其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教材各章中的具体体现如下:

在绪论部分,专设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重大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在第一章第二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有体现。本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在第八章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中有体现。本节指出,公民有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并且公民还有人身自由等相关权利,体现了“自由”。此外,在《宪法》中还规定了“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等内容,包括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该坚持“平等原则”,体现了“平等”。第七章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中的“公平正义”,体现了“公正”。第六、七、八章所有法律部分的内容,特别是第七章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体现了“法治”。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在第二章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了“爱国”。在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体现了“敬业”。在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诚信原则”,第四章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中,要“诚实守信”,体现了“诚信”。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宽容原则”、“互助原则”,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第五章第三节《家庭美德》中的“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内容,体现了“友善”。

篇10

一、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偏差

(一)教育观念的偏差

长期以来人们对荣辱观教育存在着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认为荣辱观教育可有可无,把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抛在一边:二是认为荣辱观教育即政治观教育,把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被片面地理解成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把荣辱观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剥离:三是认为传输给学生价值准则即完成了荣辱观教育,这种观念实则无视学生主体性,无视道德养成规律性,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变成了荣辱观知识灌输。

(二)教育内容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内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容因循守旧、落后于时代,例如在教育内容上一味地强调集体主义,对个人利益和发展持保留和否定态度,一味地强调无私奉献,武断地反对索取回报等:二是内容设置重政治内容轻道德内容,对于公民的基本守则、道德规范等缺乏足够的重视;三是教育内容重视民主、竞争、平等、自由等西方文化精神要义,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纲五常”,就是“之乎者也”,一味地批判。

(三)教育环境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只看到外在环境没看到内在环境,即只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的构建,而忽视了教育者内心环境的构建,使得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花了很大力气收效却甚微;二是只看到了高校环境的育人功能而忽视了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认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大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中,家庭、社会环境的构建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四)教育形式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方法总体来说呈现单一、单调的特点。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灌输教育为主,缺乏互动,这种灌输式的教育充分肯定了教育者的权威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拥有至高无上、无可辩驳的权威,而忽视了受教育的感受;二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实践,荣辱观教育只停留在理论认识水平却无法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直接导致教育知行脱节,事倍功半;三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赞赏,学校校纪校规多重于批评、处分等,缺乏正面引导,教师也通常以批评教育为主。目前各大高校每年都有评奖评优的表彰,但那也只是限于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肯定,而非从道德尺度去肯定。当然,道德表彰有一定难度,因为是意识领域中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这也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重批评、轻表扬的格局。

(五)教育途径的偏差

当代大学会生荣辱观教育途径陈旧单一。一是教育阵地单一,当前荣辱观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灌输实施,这本身没有不妥,但问题在于,除了课堂这个主阵地,荣辱观教育几乎没有其他阵地了,教育效果不好:二是教育载体单薄,“两课”是当前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姑且不论“两课”中荣辱观教育内容的轻重、多寡,单就这一个载体来说,显然与丰富多样的荣辱观教育内容不相符。

二、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只有知道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遵守。首先,要在营造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上下功夫,大力宣传、广泛普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深入人心。其次,要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之内,必须全社会动员起来,要通过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和精神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

(二)加强荣辱观教育要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课堂教学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采取课堂讨论、学生个人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正面灌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每一名大学生的脑海,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规划荣辱观教育的具体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善于用典型事例、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大学生,增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管理,逐步达到自我完善,从而把“八荣八耻”变成自己自觉的行为规范。

(三)加强荣辱观教育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通过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新时期下则对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积极举办专题报告会、征文、文艺晚会、演讲、辩论赛、主题班会、党团组织活动,在学生中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自然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推动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四)加强荣辱观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荣辱观的确立,一定要通过实际生活的实践,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会有完全不同的荣辱观,在不同荣辱观的视角下,同样的社会现象会有完全不同的荣辱评价。因此,要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体验生活,从而改变那种只喜欢做“大事”,不喜欢做“小事”;虽立志高远,又缺乏脚踏实地做事的缺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担当起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